一、城镇化率的提高是否意味着实现城镇现代化(论文文献综述)
高祎博[1](2021)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试图对“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从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发生入手,对小城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指出其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也关注其小城镇叙事表现出来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即“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对中国当代社会“城镇化”的文学呈现、记录以及这一过程中折射出的复杂多样的人文体验、美学特征。第一章,着重考察“70后”作家成长背景。小城镇是相当一部分“70后”作家少年时期的成长之地与当下的生活空间。小城镇和“70后”作家之间有着天然的关联,这是“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先天性优势。“70后”作家对小城镇书写多是从日常生活切入,以商街和工厂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城市化不断拓进的当代社会,小城镇正在成为都市的模仿者,但有限的生活区域增强了对于外部世界无限的想象。第二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即小城镇青年群体。徐则臣、石一枫、阿乙等作家塑造出一批漂泊的“城市异乡人”形象;田耳、张楚等作家塑造了那些不曾离开故乡的“在地者”形象。小城镇青年群体中有命运跟随国家改革政策而起落的青年工人,也有坚持文学梦想不曾放弃的写作者,他们以火车、地图、星空、望远镜为象征符号展开想象,他们的身与心在故乡与世界之间徘徊不定。第三章,主要探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对于社会伦理、家庭伦理关系的思考。在“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感受到社会转型时期,都市性的消费主义对小城镇人际关系的冲击。对父子、夫妻关系的影响、塑造,对边缘群体的叙事隐含着“70后”作家的矛盾心态:既渴望摆脱传统伦理关系带来的精神束缚,又呼唤传统伦理秩序回归。第四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关系。“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是面向当代的社会发展现实的文学书写。“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以社会事件作为切入点,站在底层视角,以平视的目光审视人生痛点与精神疑难,用细密的笔法描绘出时代变迁中小城镇变化:从物质生活到价值观念乃至思维观念的骚动、渐变。以房伟和马笑泉的作品为例,透过个体命运,折射出国企改革、城镇化建设等大的社会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精神以及理想化的人文情怀。第五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现代主义即先锋文学的关系。70后作家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忠实读者与文学精神的继承者,在城镇叙事中,他们用充满象征与隐喻的叙事策略,营造出小城镇作为闭合环境的荒诞氛围。本章以金仁顺、黄孝阳、瓦当等作家为例,分析“70后”作家设置的超越常理的人物关系,在那些离奇乃至诡谲的情节背后,叙事的主旨仍在于揭示和描绘世界与人生的无常,现实的变幻莫测。
王颖[2](2021)在《城镇化对中国出口贸易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贸易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主要以“低端嵌入”的方式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因而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不高,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偏低。当前,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出口贸易质量的提升迫在眉睫。城镇化被认为是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对引进外资、发展对外贸易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现有文献研究城镇化和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往往都是单方向的,集中于出口贸易对城镇化的影响,而相反方向上的研究基本处于缺位状态。因此,本文将城镇化纳入出口贸易质量的分析框架,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计量方法分析其影响机制,以期为改善我国出口结构,摆脱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锁定”提供新的政策思路。本文首先通过梳理城镇化和出口贸易质量的相关文献,界定了核心概念,提出关于城镇化对出口贸易质量影响机制的研究假设,即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城镇、开放程度、成果共享分别对出口贸易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然后,利用2007-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PLS-SEM的计量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以下结论:(1)创新驱动对贸易的扩展边际产生正向影响,但是结果并不显着;由于技术标准锁定效应下,现有出口企业存在创新惰性,以及我国传统产业的创新要素不足等原因,创新驱动对贸易的集约边际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2)协调发展通过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贸易的扩展边际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协调发展对贸易的集约边际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这可能是由于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存在足够的市场需求,因而现有企业会扩大市场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实现产品质量升级。(3)绿色城镇会通过绿色经济、绿色环境两个方面对贸易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4)开放程度通过对外开放、国内市场机制的完善显着促进贸易集约边际的发展;由于外资投资的目的、技术外溢、竞争效应等原因,外资企业的进入可能会抑制内资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从而对出口贸易的扩展边际产生显着的消极影响。(5)成果共享对贸易的扩展边际产生负向影响,但是结果并不显着;成果共享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加速要素自由流动,促进人力资本等创新要素的形成,可以显着促进贸易集约边际的发展。最后,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谷晓东[3](2020)在《城镇化发展中的绿色设计理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作为人类采用工程手段所创造的对象性世界,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目的性改造。以城镇为载体的城乡融合发展出现了“绿色转向”和“人文转向”,推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指示,强调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这是新时代城镇化建设的总规划、总部署。绿色在其中的作用极端重要,绿色城镇化是城镇现代化的表现形态。城镇化作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过程,融合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回归,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论文选题主要基于三个背景,一是源自对城镇发展问题的关注,针对传统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缺乏绿色设计理念所导致的生态危机,进而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意在从设计的角度对城镇现代化问题做本源性研究。二是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经参与了导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暨“绿色技术范式与生态文明制度研究”,对其进行拓展性研究。该课题的研究结论表明绿色发展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势所趋。绿色设计对于产业系统的推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生态文明等方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本人在调研和工作中,发现大多数涉访案事件都与城镇化建设的不当操作有紧密的关联,由于对时空格局的急速强力挤压不仅使得秩序紊乱、生态失衡,也极易造成对人性的扭曲和撕裂,难以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绿色设计理念缺失的问题,创新性的分析了绿色设计与城镇发展之间的相关性,以此视角探寻绿色设计对产业系统、人的生存发展方式以及生态文明构建的正相关关系,进而推动城镇现代化的全面发展。论文按照是“提出--分析--解决”的逻辑结构展开写作,根本目的在于解决传统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弊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将传统城镇化发展道路遭遇困境的原因归结于绿色设计理念的缺失。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设计与城镇化的应然互动与实然表现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拓宽了城镇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并将绿色设计的成果应用于推动绿色产业系统、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三个领域的实践中。全文分六章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属于论文的提出问题阶段。开篇以历史视角对我国城镇化进程进行梳理,以此展现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并以城镇化进程中表现出的绿色困境和隐忧为切入,提出我国城镇化的绿色设计问题。通过对典型国家城镇化道路的绿色审视,找出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因素,分析城市和乡村、绿色设计与绿色城镇化之间应然的相互关系与互动机制,以此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论文第二部分(第三章)进入对绿色城镇化问题的分析。通过分析绿色城镇化形成的时代背景,阐释影响城镇现代化形成的意识、工程、科技、文化等要素,在绿色城镇化基本概念内涵辨析及其产生的理论根源上,概括城镇现代化的原则和特征。论文第三部分(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用绿色设计理念解决中国的绿色城镇化问题。着力分析绿色设计的认知结构和城市发展体现,在绿色设计理念的价值关切角度,挖掘剖析了绿色设计与绿色城镇化之间相互融合的正向意义,综合阐述了绿色城镇化道路的丰富时代内涵及其融合路径。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描述推动城镇现代化进程中各产业系统之间互动的本土愿景,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路径。通过全文分析与论证,本文得出三点重要结论:一是绿色设计与城镇的绿色发展存在密切的正相关性;二是绿色设计的介入是对传统城镇化发展理念的超越;三是绿色设计是推进城镇化绿色发展的重要工具。
雷绪斌[4](2020)在《中国土地供给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城镇化率不断地提升,从1978年的17.92%持续提高到2019年的60.6%。然而,在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社会问题,主要包括“空心化现象”严重的空间城镇化、农村流动人口进城后无法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福利待遇现象的人口半城镇化、非均衡发展导致城镇化质量的差异化、城乡融合发展滞后等方面的问题。如何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已经成为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完成的重要研究任务。由于土地资源是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尝试从土地供给的不同视角,首先分别定性分析其对城镇化发展各方面的影响机理,并且提出相关研究假说,而后建立数理模型对研究假说予以推导验证,最后运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对相关城市发展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揭示了土地供给对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读既有的土地供给与城镇化相关研究文献,对本文研究内容的确定和研究思路的延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亦发现既有研究深度仍存在一定的挖掘空间。其一,既有研究在分析土地供给与城镇化的相关性时,仅从土地供给规模、土地供给结构、土地供给价格的某单一视角进行分析,或者仅单一的对空间城镇化、人口半城镇化、城镇化质量、城乡融合的影响效应的视角进行分析,鲜有学者进行综合性分析。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综合性分析。其二,学者在分析土地供给对城镇化的影响时,多采用传统的计量方法和省级行政区的数据来做实证研究,鲜有学者从空间计量的视角及采用市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因此本文尝试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并运用地级市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其三,本文在深入分析土地供给对城镇化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尝试从新的研究视角提出研究假说并进行科学的验证。基于研究目的,本文按照以下逻辑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在明晰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的前提下,对土地供给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探究两者的影响机理和仍待挖掘的研究内容,确定可参考的研究方法,对应论文的第一章节,属论文绪论部分;其次,从土地供给规模、土地供给价格的视角分析其对空间城镇化的影响机理,从土地供给价格扭曲、土地供给结构扭曲的视角分析其对人口半城镇化的影响机理,从土地供给规模、土地供给结构的视角分析其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机理,从土地供给规模、土地供给价格、土地供给市场化水平的视角分析其对城乡融合的影响机理,对应论文第二章节,属机理分析部分;再次,分别构建不同的空间计量模型,对上述研究机理中的假说予以验证,所采用的数据为269个城市和102个城市在2009年至2017年的面板数据;最后,基于前文的研究分析,从土地供给的视角提出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实证分析是本文研究的关键内容,主要是对机理部分的研究假说进行验证。具体展开为,(1)第三章节运用2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测度空间城镇化、土地供给规模,运用10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测度土地供给价格,并分别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来探析土地供给价格、土地供给规模对空间城镇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土地供给价格的增长有利于提高空间城镇化水平,且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土地供给规模对空间城镇化也产生正向促进效应,并且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可以提高土地供给规模对空间城镇化的正向促进效应。(2)第四章节采用2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测度了人口半城镇化,构建了空间杜宾模型来分析土地供给价格扭曲、土地供给结构扭曲对人口半城镇化的影响效应。研究认为:土地供给价格扭曲可以通过公共服务供给和房价上涨两个渠道加剧人口半城镇化;土地供给结构扭曲可以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来弱化人口半城镇化。(3)第五章节构建了城镇化质量测度综合指标体系,采用2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测度了城镇化质量,并构建空间自相关模型对土地供给规模、土地供给结构与城镇化质量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土地供给规模与城镇化质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工业、商服、住宅、基础设施用地(包括基础设施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在土地供给总量的占比与城市发展质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4)第六章节中根据全国269个地级市的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来分析土地供给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研究样本区间内土地供给规模的扩大和土地供给价格的提升不利于城乡融合发展,土地供给市场化水平的提升则与城乡融合发展正相关。最后,基于前文的研究结果,本文从“加强相关研究,合理配置土地供给规模”“弱化政府干预,完善土地供给价格市场”“调整土地供给机制,优化土地供给结构”“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土地供给市场化”四个方面提出相关策略建议。
舒婷[5](2020)在《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依据诺瑟姆的城市阶段理论,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由此衍生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大大约束了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而安徽省作为我国首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之一,当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生态矛盾愈发严重,产业结构优化与重新布局亟待解决。鉴于此,急需一个有效可行的识别与调控体系来改善这种局面,以促进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本文以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为基础,梳理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通过确定评价指标,构建耦合模型,定量测算安徽省16个地级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研究并掌握二者的运行规律、发展过程以及时空差异,针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合理性、有效性的调控建议,为协调安徽省、中部各省乃至全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发展提供现实参考。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8年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处于波动上升的发展趋势,局部有小幅回落,地区差异明显,合肥市城镇化发展呈现“一市独大”的局面;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表现出不稳定的发展态势,原因复杂;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总体偏高,但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处于拮抗发展阶段;耦合协调度处于持续稳定上升趋势,逐渐向濒临失调和勉强协调类发展,地区差异明显,呈现“南高北低”的发展格局。综合上述结论以及目前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中出现的短板,提出全面推进城镇化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优化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异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图[23]表[19]参[98]
张改素,魏建飞,丁志伟[6](2020)在《中国镇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综合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构建的"规模-效益-结构"指标体系,运用Jenks Natural Breaks分类、地理探测器、变异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对中国镇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综合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整体空间布局呈镶嵌式分布且高值连片格局不明显,但高值区在东部、中部城市群核心区的点状串联式凸显依然可见。此外,基于规模实力的中高值集聚格局,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三角形"区域;中低值、低值在西部的大范围绵延分布态势明显。整体而言,镇域尺度下规模、效益分异特征与以往研究类似,以胡焕庸线为分界的东南—西北差异清晰可见。②空间内部差异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与国家经济格局吻合。基于省域、城市群尺度发现,虽然部分省区、城市群内部差异与预期差别较大,但整体上依然表现出中东部内部差异较小,西部、东北乡镇实力不强且内部差异较大的客观事实。③从空间关联看,综合、结构水平的高值、低值集聚的格局化特征不明显,总体与空间分布格局类似;规模、效益水平的集聚格局类似且类似于已有研究,但显着LL区的集聚格局突破胡焕庸线并形成"S"型分隔,体现出镇域尺度细化后的集聚新特点。④从尺度对比看,县域、市域尺度下综合、结构水平的中高值分布格局与镇域尺度类似,呈现出以中东部城市群核心区、沿海与京广发展轴辐射区为表征的空间格局。不同的是,县域、市域尺度下规模实力的中高值集聚区范围扩大延伸至长江中下游以南,形成"四边形"区域。从胡焕庸线分异特征看,两者仅有规模水平分布类似,综合、结构与效益水平的分异表征不明显。从空间集聚看,显着HH区变化较大,主要表现在内蒙古、宁夏、甘肃省份的增多与连绵分布;显着LL区的分布范围明显缩小且胡焕庸一线西侧的大范围集聚区被局部打散、打乱。基于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从经济实力、非农化进程、乡镇现代化水平、地形地貌条件、根植性与路径依赖等方面进行影响分析,发现这五个方面分别起核心支撑、活力支撑、进程性、基础性与"链"式传导等作用。
马竞熙[7](2019)在《新型城镇化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西部地区7个省会城市为例》文中指出城镇化是一国迈向现代化的必然阶段,城镇化的推进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将西部地区列为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区域,城镇化正处于加速阶段,对作为基础性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水资源的需求持续增加。我国水资源总量有限,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部水资源的小部分。同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飞速发展的西部地区与水资源需求不匹配的现状制约了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而西部地区水资源总量有限且短缺的客观现实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因此,对于处于贫水地区的西部而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尤为重要。在西部地区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情况下,研究城镇化进程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是实现人水和谐的关键。本文以西部地区部分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国内外文献的查阅,参考新型城镇化规划内容,从人口、社会、产业、环境以及空间五个维度衡量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析城镇化进程对水资源利用效率产生的影响。首先是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测度,文中用复合指标法代替传统的人口单一指标法,分别从人口、社会、产业、环境建设和空间五个维度选取代表性的12个具体指标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计算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并进行排序。其次是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测度。基于DEA-Malmquist方法测度西部地区各个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最后,借鉴扩展的环境影响随机模型(STIRPAT),从构成新型城镇化的人口、社会、产业、环境和空间五个维度中选取代表性的指标量化分析新型城镇化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重庆市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最高。其次是成都市和西安市,西宁市城镇化水平最低;西部地区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效率之间不存在倒U型关系;人口、社会、环境建设和空间城镇化水平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不仅表现为影响方向不同,影响程度也截然不同,产业结构是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最突出的因素,人口因素其次,社会经济因素排第三,环境方面因素为第四,城市建设是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最小的因素。产业城镇化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的影响恒为正,产业结构升级尤为重要。
汪梦琪[8](2018)在《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与内生发展能力测度研究 ——以牛家牌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大城市边缘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环节,城市边缘地区小城镇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联系城市与乡村的重要载体。天津市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未来的新常态和存量规划发展趋势下,如何推动其边缘地区小城镇成长发展,成为稳步发展的后续支持力量是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天津市进入后工业发展阶段,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状况和成长动力也在悄然变化,而在“特色”主导的小城镇发展动力前提下,如何借助区位优势,根据自身资源条件和内部发展能力进行因地制宜的发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天津外边缘地区的小城镇为研究对象,解析了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以及动力要素的作用机制,以内生发展为切入点,对小城镇的内生发展能力进行测度研究,以牛家牌镇为案例进行实证,提出优化策略和应对建议,以期为天津市边缘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建设提供可行性的参考和崭新的思路。本文共六章。第一章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对相关概念、研究对象进行界定;第二章相关基础理论与国内外研究进展,梳理了与本文相关的基础理论,并对边缘区小城镇和内生发展理论进行了国内外的研究综述和实践进展总结;第三章是对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的研究,确定了天津市边缘区小城镇的研究范围和数量,分析其现状条件,对这些小城镇的内外成长动力如何作用进行具体分析,并总结了在内外动力作用下的小城镇成长机制的结构模式;第四章是对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测度研究,对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进行界定,通过文献频度研究和理论指导进行指标因子初选,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和德尔菲法确定权重,构建指标体系,并对研究对象进行测度,得到内生发展能力排名以及四种小城镇发展类型。第五章是对牛家牌镇发展动力与内生发展能力实证研究,通过对牛家牌发展现状的梳理和对其成长动力的分析,对牛家牌的内生发展能力进行测度评析,针对发展劣势提出提高牛家牌镇内生发展能力的优化对策;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
曹亚[9](2018)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斐然成就有目共睹、誉满天下。以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提出来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缩小我国城乡差距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加农业人口收入的有效途径,更是助推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动力。土地是弥足珍贵的资源和宝贵的重要资产,又是最基本、最基础的生活、生产资料,更是宏观调控的对象和手段,在促进社会经济稳、好、快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土地是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基础载体,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围绕土地合理有效利用暴露出来的诸多令人堪忧的矛盾和危如累卵的问题愈来愈引起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政府必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发挥好有形之手的作用,管理好、有序开发、可持续地高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做好宏观调控,这密切关系到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甚至全世界的福祉,是我国当今学术界一项炙手可热且不可规避的重大研究课题。本文对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进行了细分,以城镇化现阶段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合理利用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为依据,采用文献查找梳理、比较经验总结、多学科交叉及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恰当使用问题进行了浅析。首先,对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进行了细分并对近些年城镇化发展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以及城镇化与土地利用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概括。其次,围绕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土地利用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在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相关土地利用问题的方案和途径。笔者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投砾引珠的作用,引起读者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的关注与思考,群策群力,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建言献策。
张弛[10](2017)在《动力转换视角下城镇化驱动力升级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以改革开放为起点,对城镇化驱动力的演化阶段进行了梳理,发现1980——1990年城镇化主要是由劳动力和政策驱动的,1990——2000年城镇化主要是由生产驱动的,2000年至今主要是由投资驱动的,到目前为止,城镇化的驱动力主要是以劳动力、生产、资本等物质要素为主,属于要素驱动型的城镇化。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正处于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期,城镇化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经济发展速度与城镇化率不匹配、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较大、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城镇化率存在较大差值、土地城镇化增速过度领先于人口城镇化,同时还受到资源和环境、高房价、土地和户籍制度等约束,要素驱动型城镇化难以为继。因此,城镇化驱动力的转换势在必行,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成为大势所趋。为了测算各驱动力的贡献率,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建立回归模型,选取城镇化率作为因变量,劳动、生产、资本、创新、制度作为自变量,通过回归方程估计各指标的系数,据此计算得出各自变量的贡献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对我国城镇化的贡献率为76.81%,资本对城镇化的贡献率为7.83%,生产对城镇化的贡献率为17.14%。劳动、资本和生产这类物质要素对我国城镇化的贡献率超出100%,创新对城镇化的贡献率为20.95%,制度对我国城镇化的贡献率为-22.72%,可以认为我国城镇化驱动力处于物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化的阶段,应尽快实现城镇化驱动力的优化升级。从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社会管理创新三个方面出发,将创新驱动与新型城镇化的关联作用加以说明,制度创新是前提,为城镇化建设排除障碍,科技创新是核心,充分激发城镇化的潜能,社会管理创新是保障,显着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在此基础上,从创新的三个层次出发,提出了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第一层是要素创新,具体包括加大创新投入,加强土地要素的集约利用,建立城乡对接的要素市场;第二层是产业创新,具体包括推进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为新兴产业拓展空间,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第三层是外部环境创新,具体包括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合理布局城镇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城镇化率的提高是否意味着实现城镇现代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镇化率的提高是否意味着实现城镇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1)“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
(一)小城镇的话题缘起 |
(二)小城镇叙事的研究现状 |
二、“70 后”作家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章 “70 后”作家与小城镇的文学构建 |
第一节 “70 后”作家生命体验与小城镇书写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力量与小城镇之变 |
一、岁月迟缓——小城镇前现代社会的时间体验 |
二、框定的生活空间 |
三、商品经济时代成为“城市模仿者”的小城镇 |
第二章 城镇青年及其精神内涵 |
第一节 小城镇的出走者 |
一、徐则臣——到世界去 |
二、石一枫——漂泊于城市中的“失败青年” |
三、阿乙——土狗的焦虑 |
第二节 在地者的外部想象 |
第三节 寂落的青工 |
一、路内——穿越迷雾的追寻 |
二、时代变迁下的青工群体 |
第四节 异类的写作者 |
第三章 小城镇视域中的伦理叙事 |
第一节 孱弱的父亲 |
第二节 失衡婚姻中的夫妻伦理 |
第三节 消费时代中小城镇伦理秩序的溃退 |
第四节 边缘的脱序者 |
第四章 现实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节 现实主义回归下的小城镇叙事 |
第二节 底层叙述中的意外社会事件与人文关怀 |
一、底层视角里的人文关怀 |
二、突入小城生活的意外社会事件 |
第三节 “英雄”的落寞——《血色莫扎特》 |
一、落寞的英雄 |
二、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
三、强烈的批判现实的指向性 |
第四节 县城中的官场生态学——《迷城》 |
一、权力体系中的生存之道——从“愤怒”到“沉默” |
二、官场叙事的继承与拓展 |
三、文化根性与政治选择 |
第五章 现代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节 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
一、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
二、闭合环境下的荒诞感 |
第二节 金仁顺——文字之外的余韵悠长 |
一、越界的母女 |
二、于意外处戛然而止 |
第三节 黄孝阳——人世间的梨桥县 |
一、大地之上的“梨桥县” |
二、县城里的恶棍哲学 |
第四节 在寂灭中光芒万丈——瓦当的“临河城” |
一、错乱表象下的爱与灵 |
二、在现实与虚构中的小城人生 |
三、从“临河镇”开始,归来依旧是少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城镇化对中国出口贸易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
1.2.2 出口贸易质量的相关研究 |
1.2.3城镇化对出口贸易影响的相关研究 |
1.2.4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镇化 |
2.1.2 出口贸易质量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异质性企业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
3.1 研究假设 |
3.1.1 创新驱动与出口贸易质量 |
3.1.2 协调发展与出口贸易质量 |
3.1.3 绿色城镇与出口贸易质量 |
3.1.4 开放程度与出口贸易质量 |
3.1.5 成果共享与出口贸易质量 |
3.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 估计方法的选择 |
3.4 初始模型的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4.1.1 数据来源与部分指标解释 |
4.1.2 数据预处理 |
4.2 数据质量分析 |
4.2.1 信度检验 |
4.2.2 效度检验 |
4.2.3 共线性分析 |
4.3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4.3.1 模型的参数估计 |
4.3.2 路径系数的显着性检验 |
4.3.3 模型拟合优度检验 |
4.4 模型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通过城镇化促进中国出口贸易质量的对策建议 |
5.1 推进以创新为导向的城镇化外贸增长模式 |
5.2 助力城镇化协调发展 |
5.3 打造绿色城镇 |
5.4 构建开放式城镇 |
5.5 夯实外贸基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城镇化发展中的绿色设计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
五、不足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城镇化的绿色困境与绿色设计问题的提出 |
一、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城镇化发展演变 |
(一) 1949--1957年,城镇化发展的萌芽阶段 |
(二) 1958--1978年,城镇化发展的停滞阶段 |
二、改革开放后城镇化道路的发展演变历程 |
(一) 1979--1992年,城镇化道路的恢复阶段 |
(二) 1992--2007年,城镇化道路的壮大阶段 |
三、绿色缺失导致我国城镇化出现隐忧 |
(一) 城镇化进程中的安全风险 |
(二) 城市化进程中的结构失衡 |
(三) 城镇化进程中的人的异化 |
第二章 国外城镇化发展道路及其绿色审视 |
一、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
(一) 英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绿色启示 |
(二) 法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设计控制 |
(三) 德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均衡理念 |
(四) 美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新城市主义 |
二、欠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
(一) 巴西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城乡分裂 |
(二) 阿根廷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结构失衡 |
(三) 墨西哥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过度城镇化 |
三、国外城镇化发展道路的经验和教训 |
(一) 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 |
(二) 需要引以为戒的教训 |
第三章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问题:形成、内涵与特征 |
一、绿色城镇化的形成背景 |
(一)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觉醒 |
(二) 工程生态设计下的反思 |
(三) 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推动 |
(四) 绿色设计理念勃兴发展 |
二、绿色城镇化内涵辨析 |
(一) 绿色城镇化相关概念 |
(二)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基础 |
三、绿色城镇化的特征原则 |
(一) 绿色城镇化呈现的主要特征 |
(二) 绿色城镇化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四章 绿色设计理念的认知结构与城市体现 |
一、绿色城镇化中的设计理念 |
(一) 以人为本 |
(二) 协调发展 |
(三) 绿色低碳 |
(四) 紧缩集约 |
(五) 全面保护 |
(六) 绿色生活 |
二、绿色设计对传统城镇化设计的超越 |
(一) 传统城镇化发展设计理念回溯 |
(二) 传统城镇化道路设计中的困境 |
(三) 绿色设计对绿色城镇化的指引 |
三、绿色设计理念的城市体现 |
(一) 生态城市 |
(二) 低碳城市 |
(三) 美丽乡村 |
第五章 绿色设计理念的价值关切与发展融入 |
一、绿色设计的价值关切 |
(一) 绿色设计的价值依托 |
(二) 绿色设计的价值理念 |
二、绿色设计理念对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正向意义 |
(一) 绿色城镇化发展的价值观需求 |
(二) 绿色设计对绿色城镇化的满足 |
三、绿色设计与绿色城镇化的融合 |
(一) 绿色设计在实践中遵循的原则 |
(二) 绿色设计对绿色城镇的重塑 |
第六章 绿色设计理念的实践路径与本土愿景 |
一、绿色设计对产业系统的推进 |
(一) 绿色设计与产业系统的交互 |
(二) 绿色设计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 |
二、绿色设计对人的自我价值的提升 |
(一) 绿色城镇化中的人的问题 |
(二) 绿色设计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
三、绿色设计与城镇生态环境的改善 |
(一) 绿色城镇化中的生态系统 |
(二) 生态文明制度的绿色设计诉求 |
(三)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绿色设计融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土地供给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城镇化研究进展 |
1.2.2 土地供给研究进展 |
1.2.3 土地供给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进展 |
1.2.4 城乡融合发展研究进展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土地供给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机理 |
2.1 中国土地供给的演进历程、出让方式与存在问题 |
2.1.1 中国土地供给的演进历程 |
2.1.2 中国土地供给出让方式 |
2.1.3 中国土地供给存在问题 |
2.2 土地供给对空间城镇化的影响机理 |
2.2.1 空间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
2.2.2 土地出让价格视角下土地供给对空间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
2.2.3 土地财政视角下土地供给对空间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
2.2.4 土地供给对空间城镇化影响的数理模型分析 |
2.3 土地供给对人口半城镇化的影响机理 |
2.3.1 人口城镇化与人口半城镇化内涵界定 |
2.3.2 土地供给对人口半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
2.3.3 土地供给对人口半城镇化影响的数理模型分析 |
2.4 土地供给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机理 |
2.4.1 规模视角下土地供给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机制 |
2.4.2 结构视角下土地供给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机理 |
2.4.3 土地供给对城镇化质量影响的数理模型 |
2.5 土地供给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机理 |
2.5.1 城乡融合发展的概念界定 |
2.5.2 土地供给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机理 |
2.5.3 土地供给对城乡融合影响的数理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土地供给对空间城镇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3.1 引言 |
3.2 空间城镇化与土地供给现状分析 |
3.2.1 空间城镇化现状分析 |
3.2.2 价格和规模视角下土地供给现状分析 |
3.3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3.3.1 计量模型设定 |
3.3.2 变量测度 |
3.4 统计检验与实证分析 |
3.4.1 统计检验 |
3.4.2 实证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地供给对人口半城镇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引言 |
4.2 人口半城镇化、土地供给价格扭曲与结构扭曲现状分析 |
4.2.1 人口半城镇化测度 |
4.2.2 人口半城镇化现状分析 |
4.2.3 土地供给结构扭曲现状分析 |
4.2.4 土地供给价格扭曲现状分析 |
4.3 实证模型与变量测度 |
4.3.1 计量模型设定 |
4.3.2 变量测度 |
4.4 统计检验与实证分析 |
4.4.1 统计检验 |
4.4.2 实证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土地供给对城镇化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引言 |
5.2 城镇化质量与土地供给结构现状分析 |
5.2.1 城镇化质量测度 |
5.2.2 城镇化质量现状分析 |
5.2.3 土地供给结构现状分析 |
5.3 实证模型与变量测度 |
5.3.1 计量模型设定 |
5.3.2 变量测度 |
5.4 统计检验与实证分析 |
5.4.1 统计检验 |
5.4.2 实证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土地供给对城乡融合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引言 |
6.2 城乡融合发展与土地供给市场化水平现状分析 |
6.2.1 城乡融合发展演进历程 |
6.2.2 城乡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6.2.3 土地供给市场化水平现状分析 |
6.3 实证模型与变量测度 |
6.3.1 计量模型设定 |
6.3.2 变量测度 |
6.4 统计检验与实证分析 |
6.4.1 统计检验 |
6.4.2 实证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土地供给视角下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 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供应监管,提升土地使用效率 |
7.2 弱化政府干预,建立公平、健康的土地供给市场化机制 |
7.3 进一步完善土地供给机制,优化城市土地供给规模与结构 |
7.4 深化加强制度改革力度,持续推进土地供给城乡一体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课题研究情况 |
(5)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及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2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城镇化 |
2.1.2 新型城镇化 |
2.1.3 生态环境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系统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生态城市理论 |
2.2.4 循环经济理论 |
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制 |
2.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 |
2.3.2 生态环境对城镇化的作用机制 |
2.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3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3.1 安徽省概况 |
3.2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
3.2.1 人口城镇化现状 |
3.2.2 空间城镇化现状 |
3.2.3 经济城镇化现状 |
3.2.4 社会城镇化现状 |
3.3 安徽省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分析 |
3.3.1 生态环境压力现状 |
3.3.2 生态环境状态现状 |
3.3.3 生态环境响应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评价 |
4.1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型构建 |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3 数据预处理 |
4.1.4 指标赋权 |
4.1.5 耦合评价模型 |
4.2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评价 |
4.2.1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4.2.2 安徽省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4.2.3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评价 |
4.2.4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5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对策 |
5.1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1 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 |
5.1.2 生态环境总体质量不容乐观 |
5.1.3 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偏低 |
5.1.4 各地级市地区发展差异大 |
5.2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对策 |
5.2.1 全面推进城镇化发展,提升城镇化质量 |
5.2.2 多角度入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
5.2.3 结合实际,提升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 |
5.2.4 引导要素区域流动,缩小地区发展差异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评价指标原始数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中国镇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综合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指标体系、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空间分布格局-Jenks Natural Breaks分类与地理探测器q值 |
2.2.2 空间内部差异格局-变异系数 |
2.2.3 空间自相关格局-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空间分布格局 |
3.2 空间内部差异程度 |
3.3 空间集聚状态水平 |
3.4 与县域、市域尺度的对比分析 |
3.4.1 空间分布格局的对比分析 |
3.4.2 空间关联格局的对比分析 |
4 影响因素分析 |
4.1 经济实力的核心支撑 |
4.2 非农化进程的拉动影响 |
4.3 乡镇现代化的活力支撑 |
4.4 地形地貌条件的基础影响 |
4.5 根植性、路径依赖与产业转移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7)新型城镇化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西部地区7个省会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西部地区水资源和城镇化发展现状 |
1.1.2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
1.2.2 新型城镇化研究 |
1.2.3 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的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体系结构和创新点 |
1.4.1 论文体系结构 |
1.4.2 论文创新点 |
2 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测度 |
2.1 新型城镇化进程 |
2.1.1 城镇化概念界定 |
2.1.2 西部地区城镇化道路探索 |
2.1.3 新型城镇化内涵 |
2.2 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方法 |
2.2.1 单一指标法 |
2.2.2 复合指标法 |
2.3 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
2.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3.2 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标体系构建 |
2.3.3 熵值赋权法 |
2.4 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结果分析 |
2.4.1 数据来源 |
2.4.2 新型城镇化测度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水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水资源利用现状 |
3.2 水资源利用效率度量指标 |
3.3 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方法和模型理论 |
3.3.1 数据包络分析 |
3.3.2 Malmquist指数 |
3.4 水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
3.4.1 水资源综合技术效率 |
3.4.2 全要素水资源利用变化值 |
3.4.3 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分解 |
3.5 本章小结 |
4 新型城镇化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联性分析 |
4.1.1 新型城镇化变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变量的处理 |
4.1.2 面板模型选择 |
4.1.3 新型城镇化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关联结果分析 |
4.2 新型城镇化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STIRPAT理论模型 |
4.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3 单位根检验及协整检验 |
4.2.4 面板模型选择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8)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与内生发展能力测度研究 ——以牛家牌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战略等对小城镇战略选择的引导 |
1.1.2 存量规划发展趋势对外边缘区发展成长的影响 |
1.1.3 “特色小镇”等发展模式兴起对小城镇发展能力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创新点 |
1.3 研究区域选择与概念界定 |
1.3.1 区域选择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集聚——扩散”对外边缘区研究的理论支撑 |
2.1.2 “内生式发展”对内生发展能力的理论指导 |
2.1.3 “自组织理论”是测度指标量化的理论基础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小城镇发展的现实引领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3 天津地区相关研究综述 |
2.2.4 综述 |
2.3 国内外相关实践进展 |
2.3.1 国外相关实践进展 |
2.3.2 国内相关实践进展 |
2.3.3 启示 |
第3章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研究 |
3.1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研究范围选取 |
3.1.1 天津市外边缘区的内涵及特征 |
3.1.2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划定标准及范围选取 |
3.1.3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发展现状 |
3.2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外部动力分析 |
3.2.1 中心城区的扩散力 |
3.2.2 外部投资的援助力 |
3.2.3 区域发展和城乡统筹的牵引力 |
3.3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内部动力分析 |
3.3.1 人口发展——内源动力 |
3.3.2 资源与环境——核心动力 |
3.3.3 经济发展——助推动力 |
3.3.4 社会发展——支撑动力 |
3.3.5 体制与管理——引导动力 |
3.4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结构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测度研究 |
4.1 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的内涵及特征 |
4.1.1 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的内涵 |
4.1.2 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的表现及特征 |
4.2 内生发展能力测度指标基础研究 |
4.2.1 文献频度统计 |
4.2.2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4.2.3 指标框架及权重确定方法 |
4.3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测度指标选择 |
4.3.1 人口发展能力测度 |
4.3.2 资源与环境发展能力测度 |
4.3.3 经济发展能力测度 |
4.3.4 社会发展能力测度 |
4.3.5 体制与管理能力测度 |
4.4 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4.4.1 指标数据来源及处理 |
4.4.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4.3 模糊德尔菲法确定权重 |
4.4.4 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确立 |
4.5 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测度结果分析研究 |
4.5.1 测度结果综合分析 |
4.5.2 测度结果空间分布特征 |
4.5.3 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类型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牛家牌镇成长动力与内生发展能力实证研究 |
5.1 牛家牌镇概况 |
5.1.1 牛家牌镇基本情况 |
5.1.2 牛家牌镇在外边缘区所承担的功能及所处地位 |
5.2 牛家牌镇成长动力分析及现实困境 |
5.2.1 牛家牌镇成长外部动力 |
5.2.2 牛家牌镇成长内部动力 |
5.2.3 牛家牌镇发展的现实困境 |
5.3 牛家牌镇内生发展能力测度结果分析 |
5.3.1 宏观层面——牛家牌镇内生发展能力结构的横向比较 |
5.3.2 中观层面——牛家牌镇内生发展子能力的对比分析 |
5.3.3 个体层面——牛家牌镇内生发展指标值的差距分析 |
5.4 牛家牌镇内生发展能力优化对策与建议 |
5.4.1 宏观层面:综合全面发展,吸引外部资源进驻 |
5.4.2 中观层面:组团式发展,增强协作网络体系 |
5.4.3 个体层面:内生式发展,调动系统内部发展能力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研究 |
6.1.2 小城镇的内生发展能力测度研究 |
6.1.3 牛家牌镇的实证研究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1:2016 年天津市POI数据 |
附录A-2:2016 年天津市POI数据 |
附录A-3:2016 年天津市POI数据 |
附录B:2016 年天津市道路数据 |
附录C-1:小城镇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结果 |
附录C-2:小城镇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结果 |
附录C-3:小城镇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结果 |
附录D-1:小城镇关联度系数及关联度值计算结果 |
附录D-2:小城镇关联度系数及关联度值计算结果 |
附录E 专家调研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重要性的研究 |
1.2.2 城镇化与土地利用二者关系的研究 |
1.2.3 制约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土地利用问题研究 |
1.2.4 城镇化进程中产生土地利用问题的诱因研究 |
1.2.5 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的路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城镇土地利用基本原理 |
2.1 城市、城镇、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
2.2 土地、土地资源、土地问题与土地利用 |
2.3 城镇土地利用基本原理 |
2.3.1 土地稀缺理论 |
2.3.2 地租理论 |
2.3.3 土地产权理论 |
2.3.4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 |
2.3.5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
2.3.6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3 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
3.1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
3.1.1 艰难起步阶段(1840-1949) |
3.1.2 曲折前进阶段(1949-1978) |
3.1.3 改革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 |
3.2 我国城镇化取得的主要成绩 |
3.2.1 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
3.2.2 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协调性大有改善 |
3.2.3 城镇体系日臻完善 |
3.2.4 城镇建设成效显着,城乡一体化大有进展 |
3.3 城镇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 |
3.3.1 城镇化与土地利用的辩证关系 |
3.3.2 城镇化进程中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 |
4 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土地利用问题 |
4.1.1 城镇化建设与土地供给矛盾突出 |
4.1.2 耕地资源大量流失 |
4.1.3 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
4.1.4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
4.1.5 土地质量退化 |
4.1.6 土地开发利用无序,综合效益欠佳 |
4.2 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的诱因 |
4.2.1 相关制度的不健全 |
4.2.2 严重滞后的土地市场 |
4.2.3 政府管理的非理性 |
5 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的途径 |
5.1 国外典型国家及我国台湾省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经验 |
5.1.1 美国土地利用的经验 |
5.1.2 英国土地利用的经验 |
5.1.3 日本土地利用的经验 |
5.1.4 我国台湾省土地利用的经验 |
5.2 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原则 |
5.3 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的对策 |
5.3.1 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绩考核制度 |
5.3.2 改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 |
5.3.3 明晰土地产权、完善土地市场 |
5.3.4 健全和强化城镇土地规划制度 |
5.3.5 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与财税体制的变革 |
5.3.6 农地保护与土地集约、可持续利用 |
6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动力转换视角下城镇化驱动力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主要研究综述 |
1.2.2 国内主要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理论基础 |
1.3.1 二元经济理论 |
1.3.2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1.3.3 集聚经济理论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2 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动力转换的现实必要性 |
2.1 我国城镇化的时空及分类对比 |
2.1.1 城镇化的时间对比 |
2.1.2 城镇化的空间对比 |
2.1.3 城镇化的分类对比 |
2.2 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2.2.1 经济发展速度与城镇化发展速度不匹配 |
2.2.2 区域发展不均衡 |
2.2.3 城乡差距较大 |
2.2.4 人口城镇化与户籍城镇化差距大 |
2.2.5 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不协调 |
2.3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约束条件 |
2.3.1 资源和环境约束 |
2.3.2 过高的房价约束 |
2.3.3 制度约束 |
2.4 城镇化发展动力转换的必要性 |
3 城镇化驱动力发展阶段演进 |
3.1 劳动力驱动、政策驱动(1980 年——1990 年) |
3.1.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
3.1.2 市、镇建制标准的降低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行政因素 |
3.1.3 区域政策的调整决定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点 |
3.2 生产驱动(1990 年——2000 年) |
3.2.1 对外贸易为城镇化建设积累了资金 |
3.2.2 乡镇企业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 |
3.3 投资驱动(2000 年至今) |
3.3.1 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促进城镇化的长期稳定发展 |
3.3.2 基础设施投资可以增强城市的承载能力 |
3.3.3 房地产投资可以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
3.4 创新驱动(现阶段的转型升级) |
3.4.1 创新驱动产业集群化和空间集约化 |
3.4.2 创新驱动产城融合化 |
3.4.3 创新驱动城市智慧化 |
4 城镇化各驱动力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
4.1 测算各驱动力对城镇化贡献率的方法 |
4.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
4.2.1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4.2.2 建模前的基本分析 |
4.2.3 回归过程及检验 |
4.3 各驱动力对城镇化贡献率的测算 |
4.3.1 实证分析结果 |
4.3.2 弹性系数 |
4.3.3 各驱动力贡献率的计算 |
4.4 各驱动力对城镇化贡献率的分析结论 |
4.4.1 物质要素对我国城镇化贡献率极大 |
4.4.2 制度对城镇化起反作用 |
4.4.3 创新对城镇化贡献率有限 |
4.4.4 我国城镇化应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
5 创新驱动与新型城镇化的关联作用 |
5.1 制度创新 |
5.1.1 土地制度创新 |
5.1.2 户籍制度创新 |
5.1.3 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
5.2 科技创新 |
5.2.1 科技创新要素重组 |
5.2.2 科技驱动产业创新 |
5.2.3 科技驱动社会生态创新 |
5.3 社会管理创新 |
5.3.1 社会管理创新可以使全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
5.3.2 社会管理创新是解决城镇化发展障碍的有效途径 |
5.3.3 社会管理创新可以有效应对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挑战 |
6 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的建议 |
6.1 要素创新 |
6.1.1 加大创新投入 |
6.1.2 加强土地要素的集约利用 |
6.1.3 建立城乡对接的要素市场 |
6.2 产业创新 |
6.2.1 推进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 |
6.2.2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
6.2.3 优化产业结构 |
6.3 外部环境创新 |
6.3.1 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
6.3.2 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 |
6.3.3 合理城镇布局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城镇化率的提高是否意味着实现城镇现代化(论文参考文献)
- [1]“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D]. 高祎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城镇化对中国出口贸易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D]. 王颖.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城镇化发展中的绿色设计理念研究[D]. 谷晓东. 中共中央党校, 2020
- [4]中国土地供给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D]. 雷绪斌. 湖南大学, 2020(02)
- [5]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评价及对策研究[D]. 舒婷.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6]中国镇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综合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张改素,魏建飞,丁志伟. 地理研究, 2020(03)
- [7]新型城镇化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西部地区7个省会城市为例[D]. 马竞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与内生发展能力测度研究 ——以牛家牌镇为例[D]. 汪梦琪. 天津大学, 2018(06)
- [9]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D]. 曹亚. 云南大学, 2018(01)
- [10]动力转换视角下城镇化驱动力升级研究[D]. 张弛. 郑州大学, 2017(11)
标签:小城镇论文; 城镇化率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