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和荒漠化的名称和概念探讨——“荒漠化”的由来及其治理

荒漠化和荒漠化的名称和概念探讨——“荒漠化”的由来及其治理

一、荒漠化与沙漠化的名称与概念的讨论——关于“荒漠化(desertification)”的由来及其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张洁[1](2021)在《阿拉善左旗沙区生态产业化发展适宜性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是在对于学习国内外的土地适宜性分析的基础知识之上,通过Arcgis将阿拉善左旗的相关指标进行叠加分析进一步的探索沙区生态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周边环境的改变。详细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部分:(1)对阿拉善左旗从2009年起到2018年的土地资源利用研究现状调查数据信息进行动态变化分析,主要分析其十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变化速度及其结构演变,发现在研究期中变化最大的是交通运输用地变化幅度为112.6%,其次是城镇及工矿用地变化幅度为25.79%;研究发现阿拉善左旗在2009-2018年期间土地利用整体结构越来越均衡化。以种植梭梭为主的企业更愿意选择开发性大的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地区发展,交通运输用地的增加对企业对外快速扩展产业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研究为目的的企业则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以林、草为主要分布的地区发展。(2)在研究期间内,阿拉善左旗重度沙漠化所占面积较大,随着时间的变化,沙漠化情况在逐渐的好转,严重沙漠化由2009年的38.21%到2017年降为22.51%,中度荒漠化和轻度荒漠化的面积比有所增加。根据企业发展类型的不同类似蒙草等企业选择沙漠化程度较轻的地区发展,苁蓉集团等企业则选取开发性强的地区。(3)通过构建阿拉善左旗沙区生态指标评价体系具体分析相对应的指标层对企业发展适宜性的影响,并且发现随着年份的推移非适宜性在企业的不断发展中逐步的被改良,非适宜性土地的面积在十年间减少了535124.17hm2,向中度适宜性和高度适宜性逐步转化;在土地适宜性评价图中通过产业的分布点发现各类企业发展的区域周边适宜性有所改善由此可见企业选择发展地点并不决定了该企业的发展趋势,没有纯粹的不适宜发展地区,各类企业都有各自的发展模式及在贫瘠地区发展的相应应对措施。在本论文中主要是通过沙区典型产业在阿拉善左旗的分布情况分析其空间异质性及其主要经营产业并分析其资源可利用性与限制性,也为今后沙区产业的进一步研究发展水平方向提供了分析理论基础。

韩洪峰[2](2021)在《生物胶-聚丙烯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保水固沙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土地荒漠化,沙漠化是我国乃至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每年荒漠化、沙化的土地面积也在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建设,降低国民生活环境质量。因此,防沙、固沙和治沙是我国亟待解决的一个环境问题。国家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中北方防沙带项目也被列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之一。目前采取的固沙方式基本还是以工程固沙、生物固沙、化学固沙为主。生物固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生物固沙见效慢且对环境要求高,化学固沙因其施工简单,见效快等特点在近些年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新型固沙材料不仅要有一定的吸水、保水性能,还要具备良好的粘结能力,这样才能将松散的沙粒紧密的粘结起来。本论文采用天然生物质、废弃油页岩半焦提取的白炭黑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两种保水固沙材料用于保水及固沙工程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沙蒿胶(SSG)为原料,接枝丙烯酸单体(AA),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高吸水性树脂(SSG-g-PAA)。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合成沙蒿胶基高吸水树脂的最优条件:m(沙蒿胶)/m(AA)=0.12,引发剂(APS)/AA=0.014,交联剂(MBA)/AA=0.003,丙烯酸中和度为65%时,该树脂在蒸馏水以及0.9 wt%Na OH溶液中的溶胀倍率分别为1025 g/g,139 g/g。FTIR分析显示沙蒿胶与丙烯酸单体接枝成功,通过SEM看出制备的树脂具有很好的三维网状结构。(2)以刺云实胶(TG)、丙烯酸(AA)、油页岩半焦基白炭黑(Silica)为原料,由过硫酸铵(APS)、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引发剂和交联剂,制备了TG-g-PAA/Silica高吸水性聚合物。结果表明刺云实胶、油页岩半焦基白炭黑与丙烯酸接枝聚合成功。考察了油页岩半焦基白炭黑掺入量、p H值、表面活性剂对复合吸水性树脂的溶胀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吸水性树脂拥有良好的溶胀性能及p H稳定性。(3)以刺云实胶接枝丙烯酸/白炭黑(TG-g-PAA/Silica)复合吸水树脂作为一种新型的固沙材料,探究了固沙材料含量对固沙试样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对固沙试样的受热稳定性、抗冻-融老化性、耐紫外线老化性能以及保水性能进行了测试。经测试,该新型固沙材料在持续20天的抗老化测试后,固沙试样的抗压强度仍旧能达到其初始值的90%以上。

陈昂[3](2020)在《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与无人机影像的沙漠化信息提取 ——以内蒙古正蓝旗为例》文中提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沙漠化是困扰人类社会最严重的环境、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我国北方长期以来深受沙漠化威胁,近年来各级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生态保护以及防沙治沙工程,及时了解工程实施效果,调整相关政策方向,需要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沙漠化的发展变化过程。遥感技术在沙漠化监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野外数据采集工作量大,监测方法精度有限,指标体系混乱且指标间信息交叉冗余过多,难以因地制宜的问题。本文以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的正蓝旗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获取的无人机影像,研究了如何快速获取卫星影像尺度上的流动沙地面积比;在Google Earth Engine中调用了Landsat5与Landsat8数据,采用混合像元分解法提取了2000年、2004年、2010年、2015年、2019年的沙漠化土地;构建沙漠化综合指数对正蓝旗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评价;最后进行了沙漠化的驱动力分析。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无人机影像的流动沙地面积比例获取。分别选取了随机森林、极端梯度提升、多层感知机三种分类器将无人机影像划分为流动沙地与非流动沙地,结果显示随机森林的总体精度高于其它两种分类器,达到了97.6%。利用随机森林分类结果在GEE中进行重采样,得到对应Landsat像元内的流动沙地面积比,用于后文中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的精度验证。(2)基于混合像元分解的沙漠化土地提取及分析。为消除研究区裸露土壤对沙漠化土地提取的影响,在GEE中使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对沙漠化土地进行提取,并利用基于无人机获取的流动沙地面积比样本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R2为0.7648,RMSE为0.1383,模型精度满足需求。通过野外获取的样点发现,流沙面积比大于18%,植被盖度小于80%时可以准确的提取沙漠化土地。2000年至2019年沙漠化土地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仅在2004年至2010年有所回升。此外,基于GEE设计了正蓝旗沙漠化土地监测APP,用户可以观察1984年至今的正蓝旗沙漠化土地空间变化情况。(3)正蓝旗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评价。对14个沙漠化相关指标在GEE中进行计算,通过特征选择与相关性分析,最终选择了NDVI、Albedo、TGDI、wetness四个指标用于沙漠化土地评价,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沙漠化综合指数(DI)。基于DI与沙漠化土地面积对2000年至2019年的沙漠化总体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正蓝旗沙漠化20年间呈明显的逆转趋势,2000年是沙漠化最严重的一年,2019年是沙漠化最轻的一年,但在2004年至2010年期间沙漠化有所发展。此外,利用DI对沙漠化土地进行了分类,结果显示,2000年到2019年,未沙漠化土地面积以年变化率2.2%的速度在增加,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以年变化率0.4%的速度减少,中度沙漠化面积以年变化率2.7%的速度减少,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以年变化率3.4%的速度减少。空间动态变化特征上,2000年至2019年来逆转与明显逆转面积总占比达到了37%左右,发展与严重发展总占比仅仅为5.4%左右,这表明20年来正蓝旗沙漠化程度在减轻,生态状况有明显提高。(4)沙漠化驱动力分析。利用残差趋势分析对正蓝旗2000年至2017间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在空间上的相对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59.1%区域的沙漠化主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20.0%区域的沙漠化受人类活动的显着正作用影响,21.0%区域的沙漠化受人类活动的负作用影响。因子分析的结果说明,20年来研究区沙漠化的过程受气象因子与社会因子的共同影响,社会因子中总人口与年末牲畜存栏量的影响较大,气象因子中年均温与年降水量有明显的影响。

王涛[4](2020)在《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沙漠化是现今人类面临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以我国浑善达克沙区为研究区,基于土壤、气象、植被、高程、土地利用、净初级生产力等数据,利用遥感和GIS技术,量化了2000-2015年浑善达克沙区的土地沙漠化时空格局,揭示了土地沙漠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效应,并对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管理进行了区划,针对不同区域提出差异化的管理对策。研究能够为区域土地沙漠化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总体呈逆转趋势。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来看,有林地、灌木林面积分别增加1937.24 km2和675.78 km2,沙地面积减少1141.32 km2;约21.46%的沙地转换为低覆盖度和中覆盖度草地。从沙漠化程度来看,中度和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了6202.19 km2和4820.58 km2。区域土地沙漠化逆转过程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2)土地沙漠化过程中,生态环境指标也呈现出空间异质性和显着的变化趋势。区域土壤保持服务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2000-2015年,区域平均土壤保持服务呈上升趋势,增加了近3倍,其中多伦县增加比例最大。净初级生产力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15年间随时间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格局。多伦县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增加最多,克什克腾旗净初级生产力增加最多。2000年以来,区域沙尘天气总日数显着下降。(3)基于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和生态环境指标的时空格局,将区域划分为沙地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田生态区3个类型区和6个亚区。建议浑善达克沙区采用差异化的管理对策,沙地和草地应根据退化程度采用重点治理、平衡利用或轻度利用措施;同时,应注重“双评价”,科学量化土地承载力,确定合理开发利用程度,以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刘畅[5](2020)在《基于连续多年数据的塔里木盆地土地沙漠化监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沙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它直接威胁到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利用连续多年遥感数据监测土地沙漠化变化已是当前土地沙漠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具体区域运用何种数据与何种方法来监测,仍是需要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本文以新疆塔里木盆地为研究区,选用2000至2018年的MODIS-NDVI-1000 m、MODIS-NDVI-500 m、MODIS-NDVI-250 m、MODIS-EVI-1000 m、MODIS-EVI-500 m、MODIS-EVI-250 m和SPOT-NDVI-1000m 7种数据,以年最大合成法分别计算7种数据的年监测数据;对7种年监测数据进行土地沙漠化面积比较分析、栅格累加法比较分析和转移矩阵法比较分析,确定适合监测塔里木盆地土地沙漠化的数据。对塔里木盆地进行土地沙漠化监测研究后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2000-2018年土地沙漠化面积比较分析得出:7种土地沙漠化面积监测数据均呈现年际波动且逐步好转的动态变化趋势。7种监测数据均显示2000-2018年塔里木盆地的非沙漠化面积波动上升,极重度沙漠化面积波动下降,轻度沙漠化、中度沙漠化和重度沙漠化面积基本不变。同时,7种监测数据在非沙漠化面积和极重度沙漠化面积上存在差异。极重度沙漠化面积上MODIS-EVI数据要高于MODIS-NDVI数据,而非沙漠化面积上则是MODIS-NDVI数据比MODIS-EVI数据大。7种数据的5类沙漠化等级的年际间增减变化量也存在差异,MODIS-EVI数据的极重度沙漠化、非沙漠化的增减变化量均要比MODIS-NDVI数据大。SPOT-NDVI数据和MODIS-NDVI数据较为相似,但SPOT-NDVI存在异常年,不适合于多期连续监测。2)MODIS-NDVI、EVI栅格累加法结果比较分析发现:这两类数据的栅格累加法结果在上空间分布相似,但是NDVI数据的改善速率小于EVI数据,NDVI数据的恶化速率则要大于EVI数据。NDVI对低植被区变化较为敏感,对高植被区变化识别率较低,而EVI数据则刚好相反,对高植被区变化较为敏感,对低植被区变化识别率较低。NDVI数据比较适宜塔里木盆地低植被区的土地沙漠化监测,EVI数据适合于高植被区的土地沙漠化监测。3)MODIS-NDVI、EVI监测数据的矩阵转移结果显示塔里木盆地土地沙漠化主要在极重度与重度、轻度与非沙漠化、重度与中度、轻度与中度之间转换,但NDVI的各转移数量要稍高于EVI,NDVI各转移的空间分布也比EVI的空间要广。在年际上,NDVI与EVI数据的土地沙漠化净转移量差别较大。在2001、2002、2004、2009、2011、2014、2015年,MODIS-NDVI-1000 m、MODIS-NDVI-500 m、MODIS-NDVI-250 m之间的净转移量存在较大的差异,而MODIS-EVI-1000 m、MODIS-EVI-500 m、MODIS-EVI-250 m之间的差异较小,EVI数据的一致性要稍好于NDVI数据。4)MODIS-NDVI、EVI均显示塔里木河中下游和车尔臣河流域为塔里木盆地土地沙漠化的重点治理区域,然而不同分辨率之间存在差异。NDVI和EVI均表现出随着数据分辨率的提高转移斑块越来越小,重点转移区则越来越难识别。5)转移矩阵结果显示塔里木盆地土地沙漠化变化主要发生在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上。数据的不同分辨对转移数量存在影响。在恶化中,NDVI-500 m的未利用地、林地恶化面积比NDVI-250 m的高;NDVI-250 m的草地、耕地恶化面积比NDVI-500 m要高。在改善中,两者则相反。6)转移矩阵数据分析得出,2000-2018年塔里木盆地土地沙漠化主要转移途径为:极重度沙漠化→重度沙漠化→中度沙漠化→轻度沙漠化→非沙漠化,但数据分辨率对转移数量存在影响。MODIS-NDVI-500 m在相邻土地沙漠化等级之间的改善转移的数量和比重都比MODIS-NDVI-250 m的高,MODIS-NDVI-250 m在相邻转移间的恶化转移的数量和比重要高于MODIS-NDVI-500 m。

李金亚[6](2014)在《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荒漠化被认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问题之一。我国是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且荒漠化多发生于发展落后、气候环境恶劣的草原区。作为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有限的国家,如何管理和利用好所拥有的全球面积第二大的草地资源,对中国来说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面对日益严重的荒漠化进程和草地退化形势,国家及各级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及恢复工程,这些政策、工程的实施效果如何以及是否需要调整等问题,迫切需要准确、及时地掌握我国各地区的荒漠化发展变化过程,尤其是治理工程实施前后荒漠化的发展变化差异。对荒漠化进行监测的前提和基础是建立科学、可操作的荒漠化评价体系,但是,目前的荒漠化评价体系仍然存在目的不明确、指标间信息交叉冗余,且多为定性或间接性指标,特别是针对草原沙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过少,忽略草原类型差异以及基于遥感技术的指标体系发展不足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充分收集、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目前常用的荒漠化评价指标进行应用、对比、分析,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各指标的草原沙化信息提取能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以科尔沁沙地为例,结合研究区草原类型等特征,建立适合于研究区的草原沙化遥感监测评价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覆盖研究区的1985年、1992年、2001年以及2013年四期Landsat TM/ETM+/OLI影像进行草原沙化等信息提取,深入分析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变化特征,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其他土地覆盖类型的提取及掩膜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角度对草原沙化进行研究,能够在获取草原沙化信息的同时,得出沙地的转入来源及转出方向,有利于分析草原沙化过程,研究其驱动因素。在对草原沙化信息提取之前,首先基于各种植被指数、穗帽变换、光谱混合分析、决策树等方法,对研究区其他主要土地覆盖类型进行分层识别、提取、掩膜,在有效提高地物提取精度的同时,有利于突出研究重点,减少草原沙化信息提取的复杂性,提高解译精度。2.草原沙化遥感监测指标的挑选及评价体系的建立对目前常用的基于植被盖度的荒漠化评价指标进行应用,并与裸沙面积百分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基于植被盖度的荒漠化评价指标容易高估草原沙化程度较轻或未沙化区域,且高估程度与土壤面积百分比呈正比关系,总体精度仅59.38%,而基于裸沙面积百分比的草原沙化评价则可有效避免这种问题,总体精度达80.99%,两种指标只是在土壤面积百分比越接近0的区域才趋于一致。本研究以裸沙面积百分比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研究区沙化特征,建立了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遥感监测评价体系,并以像元分解法作为获取裸沙面积百分比的主要方法。3.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特征科尔沁沙地西南部集中了科尔沁主要中、重度沙化草地,行政区划上涉及翁牛特旗、奈曼旗、库伦旗、敖汉旗。特别是翁牛特旗五分地镇-乌兰镇以东、西拉木伦河以南以及教来河以西,三线构成的三角地带聚集了科尔沁沙地的大部分中、重度草原沙化草地,特别是重度沙化草地。轻度、中度及重度沙化草地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4%及3%,三者面积之和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在研究时段内,轻、中、重三级沙化草地及沙化草地总面积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轻度、中度沙化草地变化拐点在1992年,重度沙化草地及沙化草地总面积变化拐点在2001年。总体上,科尔沁草原沙化状况呈现先发展后逆转的趋势,19851992年间为发展(重度沙化草地面积年增长率达5.91%),19922013年间为逆转,且逆转速度在20012013年间最快(重度沙化草地面积年减少率在19922001年为0.51%,在20012013年为2.92%),时空变化上,翁牛特旗东北部、奈曼旗以及库伦旗北部是草原沙化动态变化最为活跃的区域;4.驱动力上,本文研究时段内,科尔沁沙地暖干化趋势明显,且科尔沁沙地年内降水分布极其不均,冬春两季风大水少,所以气候背景上不利于草地沙化的逆转。人为因素上,人口、耕地面积及牲畜数量不断增长,特别是20022011年间,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及牲畜存栏量增长迅速,但是,经本文监测显示,科尔沁沙地1992年2001年,已呈现逆转趋势,特别是在20012013年间,逆转面积及逆转速率均较大,说明一些生态保护及恢复政策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草原植被恢复及草地沙化逆转。另外,经因子分析可知,在19872000时段内,人为干扰是研究区草原沙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因子,而在20012012年,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草原沙化影响相近,人为因素中,耕地面积的增加是主要影响因素。

陈芳淼[7](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魏婷婷[8](2011)在《青海共和盆地荒漠化评价与景观动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是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已给我国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以及人民生活造成严重的危害。青海共和盆地是我国西部荒漠化比较严重地区之一。荒漠化不仅表现为植被结构和功能的退化,也伴随着土壤的退化。本研究在植被数量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退化梯度的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特征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研究区荒漠化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的景观分类系统,并对1977、1987、2000、2005年四期遥感影像进行遥感解译与景观制图,分析了各时期的景观格局及动态,最后进行了研究区荒漠化驱动因素的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共和盆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以禾本科、菊科、藜科和豆科植物为主。研究区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以多年生草本最多,其次是一、二年生草本,灌木、半灌木最少;按照水分生态型分类,旱生植物最多,其次是中生植物。(2)研究区草地分为五种类型:有明显沙化特征的中度退化(群落Ⅰ)、无明显沙化特征的中度退化(群落Ⅱ)、有明显沙化特征的轻度退化(群落Ⅲ)、无明显沙化特征的轻度退化(群落Ⅳ)、未退化草地(群落Ⅴ)。分析了有明显沙化特征的中度退化草地到未退化草地五种草地类型的植被特征和土壤特征。从群落Ⅰ到群落Ⅴ,各指标并不是单一的增减。群落结构从简单趋于复杂,再到简单。群落盖度逐渐增加。群落地上、地下、总生物量,群落Ⅰ、Ⅱ、Ⅲ、Ⅳ逐渐增加,到群落Ⅴ有所回落。土壤0-20cm、20-40cm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变化趋势从高到低,依次为群落Ⅴ、Ⅳ、Ⅱ、Ⅲ、Ⅰ。并提出了研究区荒漠化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植被指标和土壤指标两类,植被指标包括盖度、生物量;土壤指标包括有机质含量、物理性粘粒含量。(3)在植物群落分析及荒漠化分级的基础上,提出一套适应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风蚀荒漠化土地的景观分类系统。并对1977、1987、2000、2005四期影像进行了景观制图。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1977年以来共和盆地的景观动态,结果表明,研究区流动沙地不断蔓延,草地向退化方向发展,退化草地面积不断扩大。景观破碎化,异质性程度提高。研究了不同时期各景观要素类型斑块变化规律及各景观要素类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发现各景观要素在相互转移过程中活跃度不同;研究区景观要素的转化发展主要模式是:未退化草地→无明显沙化特征的轻度退化草地→无明显沙化特征的中度退化草地→有明显沙化特征的退化草地→流动沙地。这为研究区科学高效的实施生态治理提供了依据。(4)流动沙地2000-2005年间的扩展速度比前两个时段都要快,有明显沙化特征的退化草地2000-2005年间的扩展速度比前一个时段有所降低;无明显沙化特征的中度退化草地和无明显沙化特征的轻度退化草地扩展速度一直在下降,在2000-2005年间变为负值;而未退化草地面积减少的速度也在不断下降。说明尽管近些年采取了退牧还草、围栏封育等生态治理措施,但是共和盆地荒漠化扩展的态势虽然有所减缓,但并未从根本上扭转。本研究表明,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共和盆地荒漠化扩展的态势,必须加大生态治理的力度,而且要加强对流动沙地的治理。(5)分析了共和盆地荒漠化的成因,认为,在几十年的时间尺度上,荒漠化的扩张是气候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叠加的结果,人为因素贡献率高。这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朱金峰[9](2011)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区近20年土地沙漠化遥感监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巴丹吉林沙漠是世界第三大、中国第二大沙漠,地处中亚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中心,是我国北方沙尘暴发生的最主要沙源地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在西风环流、冬夏季风特别是冬季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巴丹吉林沙漠流动沙丘不断扩张,其边缘地区土地沙漠化发生发展十分活跃,且与其东南部的腾格里沙漠、东部的乌兰布和沙漠形成“握手”之势,直接影响了内蒙古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甘肃省民勤县、高台县、临泽县等地区的人民生活与社会发展。本研究以地球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以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区土地沙漠化时空变化为研究对象,以近20a的卫星遥感资料、气象观测资料、社会经济资料等为分析基础,结合实地调查与试验研究,在分析了沙漠化土地地物光谱特征、对比探讨了土地沙漠化遥感监测不同方法的适用性、精确性的基础上,对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区土地沙漠化现状及近20a来沙漠化土地时空变化特征、土地沙漠化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旨在建立基于遥感的及时迅速的土地沙漠化监测体系,为沙漠化防治提供对策建议,促进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有以下几点:(1)野外光谱测量数据显示,沙面反射率在350-760nm可见光区段持续增加,760-1000nm较平稳,之后呈波浪式变化;在350-1050nm,沙面反射率表现出随着颜色加深粒度增大而逐渐增大的基本趋势;随着植被覆盖度减小,其地表反射率在可见光波段350-700nm逐渐减小,在近红外波段700-1050nm逐渐增大;在近红外波段700-1050nm区间,土地沙漠化程度越严重,其地表反射率越大,植被通过其在近红外波段的波谱特征响应了其在地表景观层面上对沙漠化程度的指示作用。(2)对试验区1、2各分类方法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析表明,特征空间法在两个试验区中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均最大,其中在试验区2其总体分类精度达到76.99%,kappa系数达到0.6825;对各方法误差来源分析表明,各类别地表景观的复杂性、异质性和破碎性,以及不同程度沙漠化土地之间的差异性小、对比度低,是导致分类精度降低的主要因素;针对具体监测区域和不同的监测任务,各方法的适用性有所不同,各种基于植被指数、植被盖度的分类方法在植被覆盖较好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分类效果好,且适合高精度、系统、综合的沙漠化监测任务。(3) 2010年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区土地沙漠化程度从沙漠边界到其外围区域逐渐减小,其中以极重度沙漠化和重度沙漠化土地为主,中度沙漠化土地较少,轻度沙漠化土地分布最少;1990至2000年,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区沙漠化土地整体上表现出增长趋势,沙漠化土地的蔓延与沙漠化程度的加重并存;2000至2010年,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区沙漠化土地整体上表现出减少趋势,沙漠化土地的逆转程度大于扩展程度;对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区的气候资料和人类活动分析表明,自然环境因素是沙漠化正逆过程时空变化的环境背景,人为因素对研究区沙漠化的正逆过程起到加剧和减缓作用。

成军锋[10](2010)在《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文中指出土地荒漠化是是全球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影响了36亿ha的土地,占干旱区土地面积的70%,它作为极其严重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困扰着世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从东北到西北形成一条不连续的弧形分布带。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西部,是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其自然环境具有典型的过渡性和脆弱性。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长期融合形成了草地与沙地交错的自然景观和农牧交错、蒙汉杂居的人文景观,因而成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典型区域。本研究选用1985年、1995年、2000年、2004年4个夏季植物长势较好时期的Landsat TM影像影像图,同时收集1984-2005年的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利用ERDAS IMAGE、ArcView GIS、Arcview、SPSS等软件,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格局、动态、变化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依据干燥指数、地貌、土壤、植被、水文地质、风沙运动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及行政区划将研究区分为4个亚区,分别是河套平原区、鄂尔多斯高原区、银川平原区和阿拉善高原区,分别代表不同的生态环境类型。(2)在整个研究区内,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共同组成基质,两者占总面积的85%以上。通过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分析发现,1985-2004年,斑块整合,形状变得复杂,各斑块面积差异减小。对于不同的亚区,土地利用格局有所差异:绿洲景观,如河套平原区和银川平原区,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限制,耕地、草地是基质,景观破碎度大,平均斑块面积小,差异也小,形状规则;而作为荒漠化的地区,受气候的影响,鄂尔多斯高原区的基质是草地,阿拉善高原区的基质是未利用土地,两个地区的景观异质性程度下降,斑块形状趋于简单,景观愈来愈由少数斑块类型控制,其中未利用土地不但总面积在增加,而且斑块越来越大,这对沙漠化治理越来越不利。(3)在整个研究区,耕地、林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增加,草地、水域减少,在三个时间段,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趋势不同。从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来看,整个研究区的变化率远远小于分区的变化率,说明在整个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很小,而在局部地区变化很大,这一方面反映了,未利用土地,尤其是荒漠化的日益严重与自然因素的恶化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短期内,局部的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频繁而强烈的影响。从转化方向上看,耕地、林地、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向草地的转化反映了荒漠化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同时草地向未利用土地的大量转化,也反映出了该地区局部荒漠化的加剧,荒漠化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在绿洲地区,盐碱地增加,土地盐碱化程度加重,并且来源于滩地、戈壁和耕地的转化,这是绿洲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4)通过对阿拉善地区荒漠化的主因子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当地荒漠化的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壤等。人为因素包括人口过度增长、过度垦荒、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决策失误等。干旱荒漠地区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荒漠化自我逆转的可能性很小,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才能得以治理。(5)以鄂尔多斯南部为例,对近期荒漠化动态进行研究发现,从1991-2004年,无荒漠化面积基本保持不变,重度荒漠化面积大幅减少,斑块复杂性降低,轻度和中度荒漠化增加,同时不同荒漠化程度的斑块转化频繁,研究区的荒漠化程度在减弱,荒漠化程度处于中度荒漠化。影响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自然因素,研究表明降雨量的增加有利于植被的恢复,且存在滞后效应。二是人为因素,荒漠化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影响。在半干旱地区,水分、植被较干旱地区稍好,如果消除人为干扰,有自我逆转的可能,但具有反复性。

二、荒漠化与沙漠化的名称与概念的讨论——关于“荒漠化(desertification)”的由来及其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荒漠化与沙漠化的名称与概念的讨论——关于“荒漠化(desertification)”的由来及其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阿拉善左旗沙区生态产业化发展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貌特征及其气候条件
    2.3 区位资源
        2.3.1 自然资源
        2.3.2 种植及养殖
        2.3.3 沙漠旅游
    2.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4.1 研究内容
        2.4.2 研究方法
    2.5 技术路线图
3 植被覆盖与沙区产业发展现状
    3.1 沙生植物开发与利用
    3.2 阿拉善左旗沙生植被资源
    3.3 阿拉善左旗生态产业
    3.4 植被覆盖率与沙区产业发展
4 土地利用变化与沙区产业动态分析
    4.1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分析
    4.2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分析
    4.3 土地利用结构演变分析
    4.4 土地利用与沙区产业发展
5 土地沙漠化与沙区产业动态分析
    5.1 沙漠化现状及空间分布
    5.2 沙漠化土地转移矩阵
    5.3 土地沙漠化重心迁移
    5.4 沙漠化与沙区产业发展
6 阿拉善左旗沙区生态产业适宜性研究
    6.1 构建目标函数指标模型
    6.2 准则层指标分析
        6.2.1 水资源现状
        6.2.2 阿拉善左旗人口现状分析
    6.3 指标评价综合分析
7 讨论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生物胶-聚丙烯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保水固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沙漠化概述
        1.2.1 沙漠化的成因
        1.2.2 沙漠化的危害
    1.3 国内外固沙技术研究进展
        1.3.1 工程固沙技术
        1.3.2 生物固沙技术
        1.3.3 化学固沙
    1.4 化学固沙材料研究现状
        1.4.1 水泥浆类
        1.4.2 水玻璃类
        1.4.3 石油产品类固沙剂
        1.4.4 高分子类固沙材料
        1.4.5 有机—无机复合固沙材料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沙蒿胶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材料的制备
    2.3 高吸水树脂的性能测试
        2.3.1 溶胀倍率的测试
        2.3.2 不同pH值溶液中吸水倍率的测定
        2.3.3 不同温度下样品保水性能的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SSG-g-PAA高吸水性树脂形貌和结构表征
        2.4.2 合成条件对吸水性能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刺云实胶接枝丙烯酸/白炭黑复合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材料的制备
    3.3 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测试
        3.3.1 吸蒸馏水、盐水倍率的测定
        3.3.2 不同pH值溶液中吸水倍率的测定
        3.3.3 不同温度下样品保水性能放入测试
        3.3.4 重复吸水性能的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TG-g-PAA/Silica高吸水性树脂形貌和结构表征
        3.4.2 合成条件对吸水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刺云实胶接枝丙烯酸/白炭黑固沙材料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2 材料的制备
    4.3 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测试
        4.3.1 抗压强度测试
        4.3.2 模拟老化测试
        4.3.3 保水性能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TG-g-PAA/Silica高吸水性树脂形貌和结构表征
        4.4.2 合成条件对固沙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与无人机影像的沙漠化信息提取 ——以内蒙古正蓝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沙漠化概念
        1.2.2 沙漠化评价指标
        1.2.3 沙漠化分类体系
        1.2.4 基于遥感技术的沙漠化评价方法
        1.2.5 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
        1.2.6 无人机在沙漠化研究中的应用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植被特征
        2.1.4 土壤特征
        2.1.5 地形地貌
        2.1.6 水文特征
        2.1.7 社会经济特征
    2.2 数据获取和预处理
        2.2.1 遥感数据的获取及预处理
        2.2.2 无人机影像的获取及预处理
        2.2.3 野外数据
        2.2.4 时间段选择
    2.3 正蓝旗沙漠化分类体系的建立
    2.4 主要方法
        2.4.1 线性光谱混合模型
        2.4.2 MNF变换与PPI计算
        2.4.3 信息增益比与随机森林的特征选择算法
        2.4.4 Mann-Kendall检验与Sen趋势度分析
第三章 无人机数据处理研究
    3.1 无人机影像分类
        3.1.1 分类特征
        3.1.2 分类器
        3.1.3 精度验证
    3.2 流动沙地面积比例的获取
第四章 基于混合像元分解的沙漠化土地提取
    4.1 混合像元分解
    4.2 精度评价
        4.2.1 模型精度检验
        4.2.2 分类精度检验
    4.3 正蓝旗沙漠化土地提取结果
    4.4 基于GEE的正蓝旗沙漠化土地监测APP设计
    4.5 小结及讨论
第五章 正蓝旗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评价
    5.1 沙漠化综合指数的构建
        5.1.1 相关指数计算
        5.1.2 指数分析及选择
        5.1.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指数构建
    5.2 正蓝旗沙漠化总体状况评价
    5.3 正蓝旗沙漠化土地分类及动态变化评价
        5.3.1 沙漠化土地分类
        5.3.2 面积统计特征
        5.3.3 空间动态变化特征
    5.4 小结及讨论
第六章 沙漠化驱动力分析
    6.1 基于残差趋势分析的驱动力评价
    6.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影响因子定量分析
    6.3 小结及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沙漠化过程研究进展
        1.2.2 沙漠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1.2.3 浑善达克沙地相关研究进展
        1.2.4 当前研究不足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特征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植被
        2.1.5 水文
    2.2 社会经济特征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3.3.1 数据来源
        3.3.2 土地沙漠化过程的评价
        3.3.3 沙漠化土地生态环境效应的评估
        3.3.4 生态系统修复区划分区方法
4 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过程
    4.1 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
        4.1.1 区域土地利用/覆盖格局
        4.1.2 2000-2015年土地利用动态
        4.1.3 土地利用转换关系
    4.2 区域土地沙漠化过程
    4.3 区域土地沙漠化主要驱动力
        4.3.1 气候变化
        4.3.2 人类活动
5 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5.1 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
    5.2 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变化
    5.3 沙尘天气变化趋势
6 浑善达克沙区生态修复区划
    6.1 生态修复区划
    6.2 差异化的管理对策
        6.2.1 沙地生态修复技术措施
        6.2.2 草原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6.2.3 农田生态保护技术措施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与建议
        7.2.1 开展“双评价”基础上的科学规划
        7.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浑善达克沙区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附录B 土壤可蚀性因子与坡长坡度因子空间分布
附录C 植被因子空间分布
附录D 土壤保持因子空间分布
附录E 专家打分表及层次分析结构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5)基于连续多年数据的塔里木盆地土地沙漠化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荒漠化与沙漠化的定义
        1.2.2 土地沙漠化监测方法
        1.2.3 数据源选择
        1.2.4 土地沙漠化成因分析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5 土壤
    2.6 植被
    2.7 社会经济
第3章 数据介绍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介绍
    3.2 研究方法
第4章 土地沙漠化面积对比分析
    4.1 MODIS-NDVI数据集间的对比
        4.1.1 时序特征对比分析
        4.1.2 空间特征分析
    4.2 MODIS-EVI数据集间的对比
        4.2.1 时序特征对比分析
        4.2.2 空间特征对比分析
    4.3 SPOT数据与MODIS数据间的对比
        4.3.1 不同传感器的时序特征
        4.3.2 空间特征对比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栅格累加特征分析
    5.1 MODIS-NDVI数据集间的对比
        5.1.1 NDVI数据的数量比较
        5.1.2 NDVI数据的空间分布比较
        5.1.3 NDVI数据的精度对比
        5.1.4 NDVI数据适宜性分析
    5.2 MODIS-EVI数据间的对比
        5.2.1 EVI数据的数量比较
        5.2.2 EVI数据的空间分布比较
        5.2.3 EVI数据的精度对比
        5.2.4 EVI3种数据适宜性分析
    5.3 NDVI与 EVI数据对比
        5.3.1 数值差异
        5.3.2 空间分布比较
    5.4 小结
第6章 转移矩阵分析
    6.1 MODIS-NDVI数据不同分辨率间的转移比较分析
        6.1.1 MODIS-NDVI-1000 m转移数据分析
        6.1.2 MODIS-NDVI-500 m转移数据分析
        6.1.3 MODIS-NDVI-250 m转移数据分析
    6.2 MODIS-EVI的转移数据比较分析
        6.2.1 MODIS-EVI-1000m转移数据分析
        6.2.2 MODIS-EVI-500m转移数据分析
        6.2.3 MODIS-EVI-250m转移数据分析
    6.3 NDVI、EVI土地沙漠化转移比较
    6.4 小结
第7章 土地利用地类与转移途径分析
    7.1 土地利用地类分析
    7.2 土地沙漠化转移途径分析
    7.3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荒漠化的概念及其演变
        1.2.2 荒漠化的评价指标发展
        1.2.3 荒漠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4 荒漠化评价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状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资源
        2.1.5 土壤
        2.1.6 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与民族
        2.2.2 社会经济状况
第三章 数据收集及其预处理
    3.1 遥感数据的收集及其预处理
        3.1.1 数据源的选择
        3.1.2 遥感数据预处理
    3.2 其他辅助资料的收集及其预处理
第四章 草原沙化指标的选取及分类体系的建立
    4.1 科尔沁草原沙化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
        4.1.1 野外考察
        4.1.2 建立解译标志
    4.2 科尔沁草原沙化遥感监测评价体系的建立
        4.2.1 草原沙化评价指标的选择
        4.2.2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分类系统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第五章 草原沙化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5.1 非草地类别的提取及掩膜
        5.1.1 耕地的提取
        5.1.2 林地的提取
        5.1.3 水体的提取
        5.1.4 盐渍化的提取
        5.1.5 掩膜
    5.2 基于裸沙面积百分比的草原沙化信息提取
        5.2.1 LSMM 简介
        5.2.2 LSMM 端元的选取
        5.2.3 LSMM 技术流程
        5.2.4 LSMM 分类结果
        5.2.5 LSMM 精度评价
    5.3 基于植被盖度的草原沙化信息提取
    5.4 对比分析与总结
第六章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6.1 科尔沁沙地总体状况分析
        6.1.1 空间分布特征
        6.1.2 面积统计特征
        6.1.3 空间动态变化特征
        6.1.4 转移矩阵
    6.2 典型旗县草原沙化动态变化分析
        6.2.1 奈曼旗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2 翁牛特旗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3 科尔沁左翼后旗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4 彰武县、康平县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5 通榆县、双辽县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6 总结
第七章 科尔沁沙地典型区草原沙化驱动力分析
    7.1 科尔沁沙地的形成时期
    7.2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的自然成因
        7.2.1 物质基础
        7.2.2 气候变化
    7.3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的人为因素
        7.3.1 人口增长及草地开垦
        7.3.2 过渡放牧
        7.3.3 政策因素
    7.4 主要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7.5 小结及讨论
第八章 结论及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划分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2.1 耕地系统演变
    2.2 草地系统演变
    2.3 林地系统演变
    2.4 湿地-水系演变
    2.5 沙地系统演变
    2.6 社区系统演变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3.1.1 基本背景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3.1.3 生态环境结果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2.1 基本背景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3.2.3 生态环境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1 耕地系统演变
        4.1.2 草地系统演变
        4.1.3 林地系统演变
        4.1.4 湿地-水系演变
        4.1.5 沙地系统演变
        4.1.6 社区系统演变
        4.1.7 基本认识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2.1 耕地系统演变
        4.2.2 草地系统演变
        4.2.3 林地系统演变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4.2.5 沙地系统演变
        4.2.6 社区系统演变
        4.2.7 基本认识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3.1 耕地系统演变
        4.3.2 草地系统演变
        4.3.3 林地系统演变
        4.3.4 湿地-水系演变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4.3.6 社区系统演变
        4.3.7 基本认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5.1 耕地系统演变
    5.2 草地系统演变
    5.3 林地系统演变
    5.4 湿地-水系演变
    5.5 沙地系统演变
    5.6 社区系统演变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6.1.1 耕地系统演变
        6.1.2 草地系统演变
        6.1.3 林地系统演变
        6.1.4 湿地-水系演变
        6.1.5 沙地系统演变
        6.1.6 社区系统演变
    6.2 综合评价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6.4.1 自然原因
        6.4.2 根本原因
        6.4.3 直接因素
        6.4.4 综合分析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一 问卷
    附录二 附表

(8)青海共和盆地荒漠化评价与景观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荒漠化评价研究进展
    1.2.1 荒漠化的概念
    1.2.2 国外荒漠化研究进展
    1.2.3 国内荒漠化研究进展
    1.2.4 荒漠化评价基本问题的探讨
    1.2.5 荒漠化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进展
    1.3.1 景观异质性
    1.3.2 景观格局
    1.3.3 等级理论
    1.3.4 尺度
    1.3.5 干扰
    1.3.6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
    1.3.7 景观动态研究进展
    1.3.8 干旱、半干旱区的景观动态研究
1.4 青海共和盆地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关键科学问题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土壤
    2.1.4 植被
    2.1.5 水文
    2.1.6 沙地的形成
2.2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野外调查
    3.1.1 样方设置
    3.1.2 植物群落调查方法
    3.1.3 植被生物量调查
    3.1.4 土壤调查及土壤样品处理
3.2 植被与土壤数据处理
3.3 遥感数据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3.4 景观格局分析
    3.4.1 景观组成结构及变化
    3.4.2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3.5 社会经济数据收集与分析 第四章 共和盆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数量分类
4.1 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4.1.1 科、属、种组成
    4.1.2 物种的生活型组成
    4.1.3 物种的水分生态型组成
4.2 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
    4.2.1 重要值的计算
    4.2.2 植物群落基本特征
    4.2.3 分类结果验证
4.3 小结 第五章 共和盆地荒漠化评价
5.1 概述
5.2 植被退化梯度分析
    5.2.1 不同退化梯度的植物群落
    5.2.3 不同类型群落植被特征
    5.2.4 不同退化梯度群落的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5.3 荒漠化评价指标
    5.3.1 荒漠化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5.3.2 荒漠化评价指标的因子分析
    5.3.3 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
5.4 小结 第六章 共和盆地景观分类与制图
6.1 概述
6.2 景观分类系统
    6.2.1 景观分类的原则
    6.2.2 景观分类系统的建立
    6.2.3 景观要素类型的基本特征
6.3 解译标志的建立
6.4 景观制图
6.5 小结 第七章 共和盆地荒漠化景观动态分析
7.1 共和盆地景观动态
    7.1.1 景观要素类型面积变化
    7.1.2 景观格局变化
7.2 共和盆地草地景观动态分析
7.3 景观要素的时空动态分析
7.4 荒漠化发展状况分析
7.5 小结 第八章 共和盆地荒漠化成因分析
8.1 自然因素对荒漠化扩张的影响
8.2 社会经济因素对荒漠化扩张的影响
8.3 荒漠化影响因子主成分分析
8.4 当地发展生产的建议
8.5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研究结论
    9.1.1 植物群落特征
    9.1.2 景观动态
    9.1.3 景观格局和景观过程
    9.1.4 荒漠化的原因
9.2 问题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区近20年土地沙漠化遥感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沙漠化概念
    1.2.2 沙漠化土地分级
    1.2.3 沙漠化遥感监测方法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数据资料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资料
    2.2.1 野外调查试验数据
    2.2.3 遥感数据
    2.2.4 其他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野外典型区调查与试验
    2.3.2 遥感影像预处理
    2.3.3 沙漠化遥感监测定量指标反演 第三章 沙漠化土地光谱特征
3.1 试验方法与数据获取
    3.1.1 野外光谱测量
    3.1.2 数据预处理
3.2 沙漠化土地光谱特征分析
    3.2.1 沙漠化土地光谱机理
    3.2.2 沙面光谱特征
    3.2.3 不同植被覆盖度沙漠化土地光谱特征
3.3 沙漠化土地光谱响应机制
3.4 小结 第四章 沙漠化遥感监测方法对比分析
4.1 数据及处理
    4.1.1 野外调查
    4.1.2 影像预处理
    4.1.3 地表参量求解
4.2 信息提取
    4.2.1 监督分类法
    4.2.2 决策树分类法
    4.2.3 沙漠化指数法
    4.2.4 特征空间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精度评价
    4.3.2 对比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近20年沙漠化时空变化及驱动力
5.1 数据处理
    5.1.1 监测范围确定
    5.1.2 遥感数据及其预处理
    5.1.3 沙漠化土地信息提取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地沙漠化现状及空间分布
    5.2.2 沙漠化土地时空动态变化
5.3 沙漠化时空变化驱动力
    5.3.1 自然因素
    5.3.2 人为因素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
6.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相关概念
        1.1.1 荒漠与荒漠化
        1.1.2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
    1.2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综述
        1.2.1 国外LUCC研究现状
        1.2.2 国内LUCC研究现状
        1.2.3 目前LUCC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背景、意义、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生态区划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
        2.1.3 社会经济状况
    2.2 研究区生态区划
        2.2.1 生态区划概述
        2.2.2 生态分区的目的与原则
        2.2.3 生态分区的方法与结果
        2.2.4 各分区的主要特点
3 研究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格局分析
    3.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的分类方案
    3.2 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
    3.3 景观格局分析
        3.3.1 整个研究区域
        3.3.2 河套平原区
        3.3.3 鄂尔多斯高原区
        3.3.4 银川平原区
        3.3.5 阿拉善高原区
    3.4 土地利用格局的地区差异
        3.4.1 景观破碎化指数
        3.4.2 斑块形状类指数
        3.4.3 多样性类指数
    3.5 小结
4 研究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动态分析
    4.1 河套平原区
        4.1.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4.1.2 土地利用变化速率
        4.1.3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方向
    4.2 鄂尔多斯高原区
        4.2.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4.2.2 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变化
        4.2.3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向
    4.3 银川平原区
        4.3.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4.3.2 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变化
        4.3.3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向
    4.4 阿拉善高原区
        4.4.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4.4.2 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变化
        4.4.3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向
    4.5 整个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4.5.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4.5.2 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变化
        4.5.3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向
    4.6 小结
5 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
    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5.2 结果分析
    5.3 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因子
        5.3.1 自然因素
        5.3.2 人为因素
    5.4 小结
6 研究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6.1 研究方法
    6.2 结果分析
    6.3 研究区荒漠化因素分析
        6.3.1 自然因素
        6.3.2 人为因素
    6.4 防治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对策
    6.5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7.2.1 研究方法
        7.2.2 防治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对策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荒漠化与沙漠化的名称与概念的讨论——关于“荒漠化(desertification)”的由来及其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阿拉善左旗沙区生态产业化发展适宜性研究[D]. 张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生物胶-聚丙烯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保水固沙性能研究[D]. 韩洪峰.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与无人机影像的沙漠化信息提取 ——以内蒙古正蓝旗为例[D]. 陈昂.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4]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 王涛.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5]基于连续多年数据的塔里木盆地土地沙漠化监测研究[D]. 刘畅. 新疆大学, 2020(07)
  • [6]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D]. 李金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 [7]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8]青海共和盆地荒漠化评价与景观动态研究[D]. 魏婷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3)
  • [9]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区近20年土地沙漠化遥感监测研究[D]. 朱金峰. 兰州大学, 2011(11)
  • [10]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D]. 成军锋.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荒漠化和荒漠化的名称和概念探讨——“荒漠化”的由来及其治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