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元以来市井间官名滥称风习的历史文化意蕴(论文文献综述)
陆力[1](2021)在《明清保定地方志编纂研究-以四部明清保定方志为中心》文中指出本文系就保定传统方志开展的专项研究,目前学界在这一领域的成果较少,对传统方志编纂的专门研究尤为少见。本文对四部明清保定方志的编纂流程与人员组织、编纂成书与刊印传播、体例结构与编纂特色、史料来源与文献价值、人物传记与叙事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充分显示出明清时期编纂的保定方志,其时间跨度之长、参与人员之多、组织机构之完备、职责分工之细致,堪称历代河北方志中最具代表性者。由此笔者结论:即总结明清保定方志编纂的理论成就,不仅能为中国传统方志编纂理论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亦可为华北区域史研究的深化以及当代保定方志的编纂实践进行有益的探索。
王赛[2](2017)在《僧仲殊及其诗词研究》文中认为仲殊作为北宋时期的着名诗僧,性格豪放不羁,才华横溢,又颇善诗词,尤其以词着称。诗词数量虽然不多,但其艺术造诣极高,于当时及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仲殊及其诗词进行探讨研究:第一章主要是对仲殊的生平和交游进行一些梳理,在已有的考证成果上作一些补充,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仲殊其人。与此同时,对仲殊创作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一些说明,并从经济发展情况、佛门世俗化、个人经历三方面对其复杂的创作风格及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第二章对仲殊诗词的思想内容进行了归类分析,主要包括闲情雅趣、都市情思、男女爱恋、人生感怀、佛道思想五个方面,总的来看,仲殊的诗词内容丰富,情感细腻。第三章探讨仲殊诗词的艺术特征,主要从风格表现、意象选择、典故应用和用调特征四个方面对仲殊的诗词进行剖析,以期从艺术的角度上对仲殊的创作进行宏观性的认识。第四章以仲殊诗词的后世流传情况为基础,分时代介绍了当时及后世对于仲殊及其诗词的评价,对其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做一个总体性的定位。仲殊虽然身为佛门释子,却以其放荡通达的性格、奇妙卓绝的创作、细腻多情的内心、特立独行的举止而区别于普通的僧侣。尤以其出色的文学才能闻名于世,他与诸多文人之间的唱和交游也大多是在文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后世的流传过程中,仲殊的诗词作品受到了诸家诗词论者的好评,相比宋代的其他诗僧创作,还是有着较强的独特性的。
常文相[3](2017)在《地位、观念、角色 ——社会变迁中的明代商人》文中研究说明考察明代中国历史演进变迁,可以看到当时社会商品经济日渐活跃,商业关系逐步扩展,商人的地位角色也愈显突出。明代君臣能够将商人视为社会组成的必要人群加以平等看待,肯定正当商业活动对于增益国计、促进民生的积极功用,且顾念商人的利益诉求与辛劳疾苦,确立相关制度法规,改善各种征榷管理,保障商业活动有序进行。同时他们站在重视农业生产及维护社会稳定的立场,惩治游食,杜防通番,所行路引、海禁等一些措施虽起到约束商人、限制商业的实际效果,但并不以“抑商”为根本目的。因此明代国家的商业政策总体趋向承认许可而非阻碍排斥,明中后期对商人压榨掠夺的加剧实则出自皇权滥用,且遭到朝野一致批评抵制。关于商税征收,明代士大夫虽多有缓解农困、补给农赋的考虑,然他们大都重申设关置市以稽奸除暴、控遏垄断的古意,在满足国用情况下,榷商不被当作政务必需。这些士大夫指出商业切关民生,商民又和国家一体同系,主张常怀恩惠之心,宽商恤民。他们由此反对病商苛政,建议强化监管,以收官商互济共利之效。有些士大夫还鉴于国家财政对商税需求增加的社会现实,一并把传统“讥而不征”的榷税观点转化为“通商裕国”等因应时需的解释,阐发了诸如“厚农资商”、“农商交重”、“工商皆本”等透射时代特色的理念。尽管明代商税始终未在全国岁入中占据重心位置,当时官员要接受市场经济之商品货币化榷税模式亦须作出更大调整,不过从他们有关国家、商人、农民三方关系的思考中,已能说明商业在帝制框架下尚有充分的发展潜力。在明代涉商案件的诉讼审判中,商人和其他庶民群体一样,拥有同等的法权地位。地方官员体念商民生计艰难,严厉惩办劫诈盘剥商贾、铺行的盗徒胥吏,并加强缉查走私匿税等不法行径。这些官员于坚持司法公正的同时,亦能参酌商业契约惯例,注意妥善处置当事各方利益关系,终使判决结果兼顾法理人情。这样,彼时商人经由法律途径,得以表达诉求,伸张权利,并未因身份职业而遭致区别对待。此外,明代商人同样能够获取与其他民众均等的机会参加科考,也可上书言事,捐赀进学。且明中后期朝廷还在两淮、两浙盐运司专设“商籍”,以解决商人子弟因户籍所限不能异地入学应考的困难,显露出对盐商的一些优待。明代国家出自对商人财力的需求和商品市场的依赖,在经济利益配置上与商人结成了一种互利合作关系。明代盐法开中由政府管控主导,采用招募方式实施,商人不仅可从中赚取盐利实惠,且发挥了固边足国的有益作用。为保证官商合作顺利推进,明政府打击势豪侵占,规范盐政秩序,并因势利导变通策略。明中叶后的盐法改革意在运用经济规则和手段协调盐商内部及官商之间的利益关系,当时士大夫也多方建言,力求赈恤商灶,广施招徕,以继续深化合作。明代的官商合作还体现在茶法运行及国家为备边、佐军、赈饥、营造而采取的召商买办方面,此间专制政权的操纵苛敛虽无法避免,但考量开中各法的制定和变革本意,其实仍是建立在双方相需互存之上。明代士大夫不仅能够认可商业治生养家、会通资用的价值功能,且还有人阐明异业同道、义利协和之理,赋予商人事业以更为合理的存在意义。他们大体倾向从社会“公义”维度出发,益加正视兼具财富与德行优势的商人于公共层面扮演的重要角色,尤为看重其度支理财的专长。明中叶以降,士商双向交流频繁,融合趋势明显,儒贾相得家族亦较多涌现。这既反映了当时社会开放性和自由度的逐渐增强,又向商人提出了以儒家学说为本、按儒家义理行事的更高要求。士商两阶层因而在价值取向上可接近共通一致,彼此互动关系得以持续深入。同时一些士大夫对社会商业化风潮的不良后果保有清醒认识和警惕心态,显示出期待以传统文化信条规范商人行为的努力。士商融合的社会情势为商业开展营造了相对宽松的客观环境,明人往往根据个人条件及家庭需要妥当作出职业取舍,并就中体会到儒贾兼济方式对维系与扶助家族生存发展的积极意涵。明代很多商人不光在贸迁货居间展布才能,亦于商业活动内外对以孝悌、诚信、仁德、礼义为核心的儒家伦理观和义利观表现出遵奉认同,甚且通融看待儒贾关系转化,提出以儒饰贾或贾不负儒。当时还有商人能够会通儒术贾道,着意整合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又通过赈灾济困、董理营建、顾问建白、居间任使等形式主动参与地方和国家事务,展现出较强的责任意识与现实关怀。他们进而与士绅阶层一道在民间社会扩大影响,肩负起更多公共职能,越来越成为国家仰赖依需的一种群体力量,由此也预示了明代中国社会权力在保持帝制框架下渐次向“绅商”共同支配体系演进的可能前景。基于以上论析,可以认为明代商人、商业作为帝制体系的内在组成要素,被国家社会既有体制所广泛吸纳包容,两者具有相当程度的契合性。当时商人、商业的发展没有消解国家权力,瓦解社会结构,而是在更大范围继续支撑着帝制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明代商品经济繁荣与帝制体系强固并行,双方磨合为一基本洽和局面,达成一种互适共生的历史演进态势。
薛艳丽[4](2016)在《《莫高窟六字真言碣》中四臂观音像作者试考》文中提出《莫高窟六字真言碣》和《重修皇庆寺记》碑是敦煌莫高窟保存下来的两块非常珍贵的碑石,两块碑中都记载有元代沙州路河渠司下的李世荣,而李世荣的身份是画工,《莫高窟六字真言碣》中央的四臂观音像就是由其所绘,奢蓝令栴所刻。又《重修皇庆寺记》碑所载重修皇庆寺时所绘的壁画及该碑碑阳首上的二龙戏珠图也应是李世荣等人所绘。
黎建婷[5](2016)在《“官”与语素“官”参构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理想型官吏”的文化内涵》文中提出本文对“官”及语素“官”参构语词的语义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以《包公案》为文本,以官吏“包公”为例,着重分析了符合各阶层利益和期待的“理想型官吏”的深刻文化内涵。本文以“官”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官”的义项进行整理归类,并解析了“官”各义项之间的关系及其演变方式。其次,对“官”及语素“官”参构的语词进行了分类和整理,展现了这些语词背后的政治及文化内涵,为下文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对公案小说《包公案》中的清官形象包公进行分析,认为“理想型官吏”的文化内涵丰富,它必须同时满足“君、官、民”这三个阶层的政治期待,具备“处事能力强”、“忠君”、“爱民”这三个基本特性。
周瑾锋[6](2016)在《唐宋笔记小说硏究》文中指出在中国古代小部研究领域,肇记小说历来较少受到嗣注,有限的关注集中在其史料价值上,而未能给予其独立的文学视角的研究,即大多还停留在迥逞的研究,没有从笔记小说本身的文体学或理论批评角度展开。在唐宋小说研究领域,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笔记小说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唐代小说研究一直以傅奇为主流,而宋代的小说研究重点也是以括本为主的白话小说,笔记小说虚於次要地位。唐宋两代在文化上高度繁荣,在笔记小说作品的数量和品质上达到很高的水准,其中唐代是笔记小说发展的重要过渡陪段,宋代是肇记小说走向成熟、繁荣的陪段,唐宋两代的笔记小说理应成为笔记小说乃至古代小说研究的重点之一。本论文是关於唐宋笔记小说的综合性研究,关注唐宋笔记小说的多个方面,目的是为了能够弥补当前唐宋小说研究领域的一个薄弱环节。通过这一研究可以大致了解笔记小说在唐宋时期的创作、传播、批评等情部沉,有助於我封唐宋小说发展的总体情况有更为全面的认识,也能够对笔记小说在唐宋时期小说总体格局中有一个准确定位。本论文涉及了一些笔记研究中比较关键的问题。首先,关於“小说”、“笔记”、“笔记小说”等概念的内涵及外延,仍然处於模糊含混的状态,有待於进一步的厘清和规范。唐宋两代作为笔记创作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在“笔记”或者“笔记小说”的创作和观念上有哪些继承和燮化发展也有待於作过一步的梳理。其次,本论文将涉及唐宋时期笔记体小说的多个方面,对笔记体小说的撰述背景、撰述意图、撰述方式、命名方式、目录着录等方面过行探封,以期对这一时期的笔记小说的创作、传播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第三,关於小貌文体的研究,就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傅奇体、话本体、章回体都己经有了专门的论着,得到了学界的承认。而“笔记体”这一称谓在学界还存在较大学议,本论文作为对唐宋笔记体小说的研究,势必要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上,从文体学的角度对笔记小说作一番梳理,以期对笔纪小说的体制、叙事、审美方面的特徵具备比较深入的认识。第四,本论文在输述的遇程中,不但注意到唐宋笔记小说在创作和文体规范的延续性、一致性,也兼顾到了差异性,即因唐宋雨代具体历史背景的不同,从而造成笔记小说在观念、创作方面的差异,最终导致文体上的差异。最後,本论文在材料的挖掘上,将立足於已有的材料基础,尽可能有所扩展,将以往被忽略或重视不够的材料纳入到研究的范围内,加以关注分析,以期得出一些新观点新结论。
赵静[7](2014)在《程俱诗校注》文中研究表明程俱(1078-1144),衢州开化(今浙江衢州)人,字致道,号北山,是宋南渡时期的重要诗人。程俱出生在儒术世家,天性亢直,一生仕途坎坷,起起伏伏。他与官员、僧人、道士、隐士均有交游。程俱的思想兼有儒家、佛家、道家思想。程俱生平创作颇多,有《麟台故事》、《北山小集》等。但目前对程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着作《麟台故事》和诗歌风格上,在诗文校注等方面仍有可供开拓的空间。本文梳理程俱的生平,家世,交游情况,诗歌内容及特色,并对《北山小集》的诗歌进行校注,以弥补现在研究的不足。《北山小集》中收录的诗歌包含古诗、绝句、律诗。诗歌中大部分是唱酬之作,也有描写山水名胜、自然景物的作品。本文通过对诗歌内容进行分类研究,进而总结程俱诗歌特点。本文诗歌校注部分,以《四部丛刊续编》所收影宋抄本《北山小集》为底本,以《四库全书》本、清道光五年袁氏贞节堂抄本、《全宋诗》本为校本。
董琳[8](2014)在《“文弱”的身体 ——从体质风俗看明清医学的诊治之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讨论的“文弱”概念与一般观念中的理解有所不同,它包含着文化传统的多层次性和价值标准的多样性,并不能笼统地代表儒家话语体系或古代中国文化的整体特性,是需要立足特定文化背景和具体社会关系来理解的文人文化感。我们今天之所以理所当然地把“文弱”与儒家思想等同看待,其实是延续了清末以来“民族性”论说中的观点,属于“现代化”过程中的遗留问题。中国由传统向近代迈进过程中“改变文弱”的努力,实质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从反省和批判文化传统的角度改变中国人的身体文化感,一是依靠政治控制和权力运作等外在力量改造身体状态,而这两种改变都借用了西方“种族体质”论述,因此,清末以来,“文弱”成了对中国“民族性”的一个总结,掩盖了“文弱”一词在运用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本文以“文弱”为主线,以生活状态为基点,通过分析明清时期医学知识和诊治思维的细微变化,管窥“弱”的文化感如何延伸至医学的身体认知,考察了文人文化感的变化对医药观念变迁产生的重要影响,认为“文”与“弱”内含迥异,但在南北朝时期“文弱”一词却被用来形容儒学之士,且从宋代至清末,多以此指称江南文化和士人文化。“文弱”反映了文化感和身体感交织互渗的关系,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习惯”,正是指特定社会构成中,人们的文化感和身体感,而“文弱”概念既包含身体对文化的感官认同,同时也体现为一种地方性文化习惯,需要放在“理想秩序与地方化意识的关系”这一框架中加以分析。这种文化感融入明清医家对体质与风俗之间关系的解释,并直接影响着医家在诊法和疗法上的取舍。“明医”作为医者评价标准,其内涵丰富,这个说法的产生不仅受儒家价值观影响,还融合了佛教戒律思想和道教养生观。明清时期,士人对医家的评价除了看重道德和医术,也视具体社会关系而定,一个重要变化是:除了身份地位较高的江南世医,一些没有儒者身份、未必生前负有盛名、甚至信仰并不固定的地方医者,也成为士人或当地社会推崇的“明医”,这体现了明清时期士大夫价值标准的多元化和复杂性。晚明至清前期,“江南多明医”的观念是士大夫文化感的一种体现。由于晚明社会的颓靡和明清鼎革之变,“扶正培本”的医疗理念成为明清诊治之道的核心精神,深受江南士大夫和医家推崇。明清士人与医家在价值观上的互动,并不单纯反映医学附会儒学,或者医者攀附儒者,而是隐含着复杂多元的信仰、心态、情感等主观因素。这表明作为生活态度的价值观与作为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并不完全一致。不过,也正由于明末清初士人、医家的知识结构和信仰呈现出多样的面相,医疗文化才呈现出复杂化、细致化的趋势,医疗观念的文化内涵才会更加丰富、细腻。明清时期,诊治方式精细化的一个典型表现在于,医家诊治思想中越来越多对“人情”的关注,且集中讨论体质与文化习惯之间的关系。明清医家认为,“虚”、“弱”的体质包括先天阳气亏损和后天耗损,后者体现为思虑过多和嗜欲不节,前者则显示出诊治思想中融入了宗教信仰、地方意识等价值观。不过,无论是这些围绕“弱”的不同解释,还是通过审察阴阳、虚实、寒热等体质之后采用的不同诊治方法,都立足“补虚”这一核心理念。清人对大黄的恐惧,除了受温补文化和“补虚”疗法的影响之外,还有更深层的文化原因,即有关“外夷”身体的认识。时人对“自我”与“文化他者”身体类型的比较,有时也会通过脾胃强壮与否来判断,进而证明“自我”身体体验和医药观念的正确性。因此,也可以认为,根据医药习惯来判断身体强壮的意识,不仅来自文化的“自我”塑造,也来自对“他者”的想象和建构。这不是单纯的医药观念问题,还涉及到清朝的统治策略、与周边民族的关系、行政边界与文化边界的差异等诸多复杂因素。通过一味普通的药材,可以透视古代行政地图的变动、文化版图的重构、以及古人的疆域概念等相当宏大的问题。
梅东伟[9](2013)在《话本小说中的婚俗叙事研究》文中认为话本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重要方面,但当前的话本小说研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研究领域的相对集中、片面和研究视闽的相对狭窄等。从传统文化角度研究话本小说中的叙事是深入和拓展话本小说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话本小说研究的跨学科视野。“婚俗叙事”研究正是基于当前话本小说研究现状的适宜选题,它是民俗学和叙事学交叉的文艺民俗学研究,而这一视野下的的“文艺民俗叙事”则是切入这一论题的有效角度。文艺民俗叙事是从叙事学切入文艺民俗学的研究,侧重于叙事研究的“故事”层面,主要关注民俗的叙事价值、情节模式、民俗角色和叙事方式(如场景)等;在方法上遵循民俗阐释与叙事阐释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婚俗与婚俗生活与人生密切联系,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以唐传奇为代表的文言短篇小说对此类生活内容已有所关注,并形成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婚俗叙事现象,比如因姻缘天定观念形成的婚俗叙事的“宿命结构”,说媒场景和婚俗叙写中侧重于人情的价值取向,等等。但唐传奇重在“写心”、“传奇”的倾向使它较少对此类日常民俗生活进行细致摹画,因而其中的婚俗叙事多体现为概要,而较少场景式的表现。唐传奇的婚俗叙事特征是与唐代婚俗文化的特点联系在一起的。宋元以来兴起的以话本小说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其关注点开始转向民众日常生活。婚俗生活自身的伦理性、世俗性等特点与小说家对话本小说文体定位的结合,使婚俗书写在小说叙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盛,诸如妇女的贞节与再嫁、婚姻论财和婚俗角色等婚姻礼俗内容在小说文本中大量存在,它们对话本小说的叙事产生了深刻影响。话本小说中婚俗叙事的繁盛主要表现在婚俗角色人物、婚俗叙事场景、婚俗叙事情节模式和婚俗题材小说的大量出现等方面。话本小说中的婚俗叙事表现了多种价值取向:以俗为教、以俗为趣、以俗为戏和礼顺人情等,多种价值取向的形成与宋元明清时期多元化的婚俗价值观念有关,与话本小说作者的小说观念有关,也与该文体自身有一定的联系。婚俗生活自身的“程式化”潜在制约着文本的结构,并形成了婚俗叙事的众多情节模式,如婚礼情节模式、悔婚模式、贞节模式和再嫁模式等。婚俗叙事的情节模式是婚俗程式化的文本表现,也熔铸了叙述者的情感表达倾向。话本小说还叙写了大量的婚俗“场景”,它是婚俗生活的叙事展演,其中尤以说媒场景最为精彩,其次是洞房场景;婚俗场景不仅再现了婚俗生活的丰富多彩,还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世俗气质的渲染和情节变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婚俗角色”是话本小说中值得关注的现象,这类“角色人物”如媒人、节烈妇女、丈夫;从“功能性角色”的角度,我们发现媒人不仅具有某种类型化的形象特征,还带有明显的叙事功能,这一功能的发挥是与媒人的“民俗角色”身份密切相关的;而从民俗角色的角度重新考察婚俗叙事中的女性形象和丈夫形象,我们也有意外的发现,并能从中感受到明清时期婚俗观念的深刻变化。话本小说的婚俗叙事研究是从“民俗”基层文化着眼的叙事研究,它证明了文艺民俗叙事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为叙事文学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中国叙事学”的构筑增添了新的维度。中国小说中大量存在的包括婚俗在内民俗叙写则为此类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
郭丽[10](2012)在《唐代教育与文学》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唐代教育与文学的关系。在唐代,教育和文学均处于昌盛发达时期,教育以或隐或显的方式作用于文人知识结构的形成和文学素养的提高,是他们具备文学创作能力的必要前提,因而也是影响唐代文学繁荣发展的重要一极。第一章,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与文人群体的扩大。在教育制度方面,唐代有中央和地方的两级官学制以及合法化和多样化的私学。与此同时,唐代具备有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教育制度与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唐代教育资源的社会化,其显着表现是教育受众的增加和教育普及面的扩大,这是导致唐代文人群体扩大的重要成因。第二章,唐代教育思想与文人及文学。尊圣崇儒是唐代的基本教育思想,唐初这一思想的提出强化了部分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儒道自任意识,加剧了其人生矛盾,使他们的作品充满张力。高宗后期和武后时期,由于政治统治的需要,尊圣崇儒教育思想被有意淡化,官僚系统对人才的需求使教育与仕进紧密结合,教育思想中功利的一面尤为凸显,这对文人进取意识的强化产生了一定影响。盛唐社会环境的改善促进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较多,社会能吸纳的人才相对较少,教育培养的人才多为礼乐之士,官僚系统更需要吏能之士,教育思想和教育结果与社会实际需要之间产生了矛盾。士人的人生理想和实际遭遇因为这些矛盾出现错位,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复杂的心态。中晚唐士人从科举与教育关系的角度对教育进行了反思,这些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唐代教育思想,但所提出的改革策略很难实施,只是更进一步明确了中晚唐教育的困境。复古思潮中复兴“师道”的思想,是这种反思的延续,它力图发掘教育传承儒家道统的独立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知识阶层对唐王朝的心理认同。儒道传承的落空以及对政权认同的淡化使知识分子进退失据,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无所依凭的游移心态。第三章,唐代经学教育对文学的影响。唐代经学教育有完整的体系。太宗时期和高宗前期,官方经学教材《五经正义》的编纂使经学简化,教材统一,加以科举试帖经的要求,使得章句成为记诵对象,儒家经典作为语言和典故材料融入文人的知识储备库从而进入了他们的文学创作。盛唐时期经学教育偏重于《孝经》,强调伦理,这与此一时期雅正雄浑的文学风格的形成有一定关联。安史乱后经学教育重心下移,由中央官学主导转而为私学中士人主导,这带动了士人在社会思想和文化领域中主体意识的增强,从而使用以表达士人在社会思想领域探索的诗文中文与道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同时为诗为文努力创新,很少蹈袭前人。第四章,唐代文学教育与文学的发展。唐代文学教育的兴起有这一时期独有的成因,唐前文学在形式和技巧上的发展、唐代好文风尚的浸染以及科举取士重文学的刺激都是重要因素。唐代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类书、《文选》和诗格等,文学教育的具体活动就是依托于这些文学教育内容传承文学知识和创作经验,它具有从语言材料到声律规则再到技巧门径的明显上升的层次性,这导致在文学教育和学习方式上也体现出从阅读积累到模仿熟练再到体会感悟的逐级提高的过程。唐代文学教育的内容在唐人的创作中留下了较为鲜明的印迹,在内容的借鉴、题材的取资、典故的吸纳、对偶的采用方面最为明显。第五章,唐代童蒙教育与儿童诗。唐代之所以出现众多杰出的文学家,与他们自幼接受过良好教育密不可分。本章从考察唐代有代表性的三部蒙书——《蒙求》、《太公家教》和《兔园策府》入手探讨唐代蒙书与童蒙教育的关系,并进而对中原内地和敦煌地区这两大童蒙教育版块从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教育者三方面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两地迥然有别的童蒙教育使他们各自的诗歌创作所发生的构思上的精巧与随意,题材上的狭窄与丰富,语言上的文雅与通俗,表现手法上的多样与单一的变化。第六章,唐代女性教育与女性的文学活动。唐代教育的普及使女性成为受教育群体的一部分。本章从唐代现存两部女教书——《女孝经》和《女论语》切入,藉以考察唐代女性教育的内容以及不同的教育内容对女性诗歌创作的影响。诗歌教育的特有方式和女红教育的共同作用,使女性诗歌中出现了与之相应的仿作和女性书写特质;经史教育之于女性创作最显着的影响是女性诗歌中经史语典的大量化用;道德礼法是唐代女性最重要的教育内容,这表现在道德礼法内容在她们的诗歌中频繁出现。唐代女性受教育的成效,除表现在诗歌创作上之外,妓女传唱和寡母教孤也是两种与唐代文学密切相关的展示方式。第七章,唐代留学生教育与留学生群体的文化作用。唐代教育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特征,接收留学生是其最显着的表现。与此相适应,唐代也形成了成熟完备的留学生管理制度。唐代特设宾贡科以满足留学生在唐及第的愿望,对于宾贡及第的留学生,在管理上也给予了很大的宽松度。留学生在唐期间与唐代文人多有诗歌交往,这不仅密切了唐王朝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而且对双方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积极影响。留学生群体的文化作用主要表现在本国教育体制构建和汉文学发展两个领域。第八章,书院初兴与中晚唐士人转型及儒学复兴。“书院”之名最早出现于唐高祖武德年间。从藏书、授徒和地点三个方面考察,真正具有教育性质的书院实源于山林寺院。唐五代书院主要由地方士人和地方家族创办,这折射出唐五代时期士从世家大族向地方士人转型的特征。此外,唐五代书院还初步表现出与当时学术思想潮流的密切关联。习业书院的士人习古文,读经典,又不限于章句,自觉阐发儒经精义以求救世治乱,这既凸显了儒家士人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强烈的拯时淑世精神,也反映出崛起于书院的地方士人受到了当时儒学复兴这一时代新风气的影响。
二、宋元以来市井间官名滥称风习的历史文化意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宋元以来市井间官名滥称风习的历史文化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保定地方志编纂研究-以四部明清保定方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1.2 明清保定方志的研究对象 |
1.3 学术史回顾 |
1.3.1 中国古代方志研究概况 |
1.3.2 明清河北方志研究概况 |
1.3.3 明清保定方志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整理 |
1.4.2 比较研究和个案研究 |
第二章 明清保定方志的编纂组织与成书传播 |
2.1 编纂组织与人员构成 |
2.1.1 组织机构 |
2.1.2 人员构成 |
2.2 编纂流程与经费来源 |
2.2.1 编纂流程 |
2.2.2 经费来源 |
2.3 明代保定方志的成书与传播 |
2.3.1 明前期保定方志的成书与传播 |
2.3.2 弘治《保定郡志》的成书与传播 |
2.3.3 万历《保定府志》的成书与传播 |
2.4 清代保定方志的成书与传播 |
2.4.1 康熙《保定府志》的成书与传播 |
2.4.2 光绪《保定府志》的成书与传播 |
第三章 明清保定方志的体例结构与编纂特色 |
3.1 明代保定方志的体例结构 |
3.1.1 弘治《保定郡志》的体例结构 |
3.1.2 万历《保定府志》的体例结构 |
3.2 清代保定方志的体例结构 |
3.2.1 康熙《保定府志》的体例结构 |
3.2.2 光绪《保定府志》的体例结构 |
第四章 明清保定方志的史料来源与文献价值 |
4.1 明清保定方志的史料来源 |
4.1.1 前志 |
4.1.2 官修正史 |
4.1.3 公文档案 |
4.1.4 图经地志 |
4.1.5 采访史料 |
4.2 明清保定方志经济史料价值 |
4.2.1 人口赋税情况 |
4.2.2 农业、养殖业价值 |
4.2.3 手工业、矿产价值 |
4.2.4 商贸价值 |
4.3 明清保定方志民俗文化价值 |
4.3.1 民风性格 |
4.3.2 婚丧嫁娶 |
4.3.3 节日习俗 |
4.4 明清保定方志古代城建价值 |
4.5 明清保定方志艺文史料的着录与价值 |
4.5.1 体例类别 |
4.5.2 载录范围 |
4.5.3 史料价值 |
4.6 史料缺陷 |
4.6.1 考证不足 |
4.6.2 为尊者讳 |
4.6.3 引文来源错误 |
第五章 明清保定方志的人物类传与叙事成就 |
5.1 人物类传 |
5.1.1 “宦迹传”中的官员形象 |
5.1.2 “孝义传”中的义士形象 |
5.1.3 “文苑传”和“理学传”中的文士学者形象 |
5.1.4 “寓贤传”与“隐逸传”中的贤人逸士形象 |
5.1.5 “忠烈传”中的忠臣烈士形象 |
5.1.6 “列女传”中的节妇烈女形象 |
5.1.7 “艺术传”的艺人奇士形象 |
5.2 叙事成就 |
5.2.1 诗谣增色 |
5.2.2 白描细节 |
5.2.3 同类相列,子孙相附 |
5.2.4 借用他人评论 |
5.2.5 夹叙夹议 |
5.2.6 结构严谨,详略得当 |
第六章 明清保定方志编纂的理论成就 |
6.1 中国古代方志编纂理论概述 |
6.1.1 明代方志名家及其编纂理论 |
6.1.2 清代方志名家及其编纂理论 |
6.2 明清方志编纂与时代、学术思潮之关系 |
6.3 明清保定方志编纂的特色与成就 |
6.3.1 明清保定方志编纂的特色 |
6.3.2 明清保定方志编纂的成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僧仲殊及其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诗僧群体 |
2 研究现状 |
3 研究价值 |
第1章 仲殊的生平、交游及创作 |
1.1 仲殊的生平及交游 |
1.1.1 仲殊的生平事迹 |
1.1.2 仲殊的交游事迹 |
1.2 仲殊的创作 |
1.2.1 创作背景 |
1.2.2 创作概况 |
第2章 仲殊诗词的思想内容 |
2.1 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趣 |
2.2 都市盛景的艳羡情思 |
2.3 吟风弄月的风流韵致 |
2.4 人生百态的细腻感怀 |
2.5 佛教仙道的矛盾徘徊 |
第3章 仲殊诗词的艺术特征 |
3.1 多样的风格表现 |
3.1.1 清丽感伤 |
3.1.2 富贵华美 |
3.2 类型化的意象选择 |
3.3 佛道及仕宦典故的应用 |
3.4 独具一格的词调运用 |
3.4.1 仲殊词用调情况及体式特征 |
3.4.2 仲殊用调声情特色及后世影响 |
第4章 仲殊及其诗词的地位与影响 |
4.1 仲殊诗词选录情况 |
4.2 仲殊及其作品的评价 |
4.2.1 宋代 |
4.2.2 明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仲殊诗笺 |
二、仲殊词笺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地位、观念、角色 ——社会变迁中的明代商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相关研究 |
三 研究意义与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明代的商业政策 |
一 明太祖的商业政策及对商人的态度 |
(一)基于“重农”视角的“禁末”心态 |
(二)建立商业贸易制度法规 |
(三)实施“禁海”的本意 |
二 永乐到万历中期的商业管理和商税征收 |
(一)永乐至宣德时期 |
(二)正统至正德时期 |
(三)嘉靖至万历中期 |
三 明中后期皇权滥用对商人的侵剥及朝臣的恤商建言 |
(一)广派税使 |
(二)强佥商役 |
(三)苛征官木 |
小结 |
第二章 明代士大夫对商税征收的认识 |
一 对关市征商的基本看法 |
(一)阐释关市缘起及其社会职能 |
(二)提倡商民一体同视 |
(三)批评病商弊政 |
二 加强榷政监管及施惠商民的言行 |
(一)强化监管 |
(二)惠恤商民 |
三 对商税价值功用、征缴方式及农商关系的新思考 |
小结 |
第三章 明代商人的法权地位 |
一 法律规范下的商人权利地位 |
(一)服饰规定与路引制度中的“抑商”含义 |
(二)法律典章对商业行为的规范及商人权益的保护 |
(三)科举应试中“商籍”的确立 |
二 商事诉讼中商人的法权地位 |
(一)以苏州工商业碑刻为例 |
(二)以《盟水斋存牍》为例 |
小结 |
第四章 明代国家同商人的合作 |
一 盐法运行中的官商合作 |
(一)开中法确立的官商合作架构 |
(二)“叶淇变法”对官商合作方式的适应性调整 |
(三)盐法改革对商人内部及官商利益关系的平衡 |
(四)士大夫对盐政运行中官商合作的认识 |
二 茶法运行中的官商合作 |
(一)茶法运行概况 |
(二)朝臣对茶法运行中官商合作的建议 |
三 其他方面的官商合作 |
小结 |
第五章 明代的士商关系 |
一 士大夫对经商治生的价值肯定 |
(一)认可商人职业的社会功用 |
(二)承认士人治生之需 |
二 基于义利之辨士大夫对士商关系的评价 |
(一)阐发义利相通理念 |
(二)“公义”维度下的商人道德事功评判 |
(三)对商人理财经世才能的赞许 |
三 士商融合的表现及内涵 |
(一)士商阶层的双向互动 |
(二)士大夫家族的从商经历 |
(三)士商融合的内涵 |
小结 |
第六章 明代商人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角色 |
一 儒贾择业中的现实考量 |
(一)着眼于生活境遇和个人资质的儒贾取舍 |
(二)儒贾相济的积极意涵 |
二 对儒贾关系的理解 |
(一)期以儒显 |
(二)认同儒家价值理念 |
(三)勉为儒贾、廉贾 |
三 经营处世的品行才具 |
(一)孝悌行义 |
(二)笃实诚信 |
(三)德才兼备 |
(四)对儒术、贾道的会通与实践 |
四 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 |
(一)赈济捐施 |
(二)御患抗倭与议策盐政 |
(三)参与地方及国家庶务 |
小结 |
结论 |
一 明代商人、商业与帝制体系基本关系 |
二 明代士大夫对商人、商业的评议及士商关系面貌 |
三 明代商人的价值认同与社会角色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官”与语素“官”参构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理想型官吏”的文化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本文的选题意义 |
第一章 “官”的辞书释义及语义分析 |
第一节 “官”的辞书释义 |
第二节 “官”的语义分析 |
第二章 语素“官”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上) |
第一节 官_1及其参构的语词 |
第二节 官_2及其参构的语词 |
第三节 官_3及其参构的语词 |
第四节 官_4及其参构的语词 |
第五节 官_5及其参构的语词 |
第六节 官_6及其参构的语词 |
第七节 官_7及其参构的语词 |
第八节 官_8及其参构的语词 |
第三章 语素“官”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下) |
第一节 官_9及其参构的语词 |
第二节 官_10及其参构的语词 |
第三节 官_11及其参构的语词 |
第四节 官_12及其参构的语词 |
第五节 官_13及其参构的语词 |
第七节 官_14及其参构的语词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想型官吏”的文化内涵——以《包公案》为文本分析 |
第一节 “官”的义素分析 |
第二节 “官”[+处事能力] |
第三节 “官”[+忠君] |
第四节 “官”[+爱民]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结语:本文的主要观点和不足之处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唐宋笔记小说硏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之界定 |
二、已有研究之概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唐宋笔记小说的撰述背景 |
第一节 史家情怀与知识主义 |
一、实录与动态——史家情怀 |
二、博物与求知——知识主义 |
第二节 宗教情怀——翰迥报应、求仙长生 |
一、佛教——论迥报应 |
二、道教——求仙长生 |
三、佛道思想的传播与唐宋笔记小说 |
第三节 三教的融合与世俗化 |
一、三教的融合 |
二、三教的世俗化 |
第四节 民间宗教与信仰 |
一、鬼神精怪与命定思想 |
二、南方文化 |
第五节 商业、城市化及出版印刷的影响 |
一、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发展 |
二、出版印刷业的发展 |
第二章 唐宋笔记小说的撰述意图 |
第一节 资治体、寓劝诫 |
一、功利主义文艺观之影响 |
二、时代变迁之要求 |
三、箴规与辅教 |
第二节 广见闻、补史阙 |
一、广见闻 |
二、补史阙 |
第三节 资谈笑、助谐谑 |
一、笑话、谐谑与娱乐 |
二、剧谈与娱乐 |
三、滋味与娱业 |
第四节 其他意国及宋人的新燮 |
第三章 唐宋笔记小说的成书与命名 |
第一节 唐宋笔记小说的成书 |
一、笔记小说的着述方式 |
二、笔记小说的取材方式 |
三、唐宋笔记小说的成书方式 |
第二节 唐宋笔记小说的命名 |
一、唐宋笔记小说命名基本情况 |
二、唐宋笔记小说小说命名的理论内涵 |
第四章 唐宋笔记小说的文体特徵 |
第一节 唐宋笔记小说的体制特徵 |
一、标题 |
二、分类 |
第二节 唐宋笔记小说的叙事特徵 |
一、叙事与虚构 |
二、从口传到书面 |
三、程式化与类型化 |
第三节 唐宋笔记小说的审美特徵 |
一、体制风貌与审美 |
二、撰述状态与审美 |
三、案头与审美 |
余论 |
附录一:唐宋目录的笔记小说着录格局及其成因 |
第一节 官方目录的笔记小说着录 |
一、《隋书·经籍志》与《旧唐书·经籍志》的着录情况 |
二、《崇文总目》与《新唐书·艺文志》的着录情况 |
第二节 私家目录的笔记小说着录 |
一、《郡齐读书志》的着录情况 |
二、《直齐书录解题》的着录情况 |
第三节 笔记小说着录格局形成的原因 |
一、四部分类法与笔记小说之着录 |
二、笔记小说的特点及其与四部之关系 |
附录二:唐宋笔记小说序跋辑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成果 |
後记 |
(7)程俱诗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程俱生平思想研究 |
第一节 程俱生平研究 |
第二节 程俱的交游 |
第三节 程俱的思想 |
第二章 程俱诗歌研究 |
第一节 诗歌的题材 |
第二节 诗歌的艺术特色 |
结语 |
凡例 |
卷一 古诗一 |
杂兴十首 |
秋思 |
吴县游灵严 |
古风送钱定国显道 |
送传国华墨卿赴保塞簿 |
过方子通惟深 |
夜闻壁间蛩鸣有感二首 |
夜半闻撗管 |
读神仙传六首 |
古钓台歌送阮阅休羙成沿檄浙东 |
即事戏作四首 |
谢人惠砚 |
穹窿葬事回邑有感 |
游华藏此君亭 |
独游保宁凤凰台 |
过刘姓园居 |
宿海会寺 |
山谷寺 |
石牛洞 |
望九华 |
谿行叹 |
山中对酒 |
二月二日冨阳城东 |
桐庐道中书事 |
题张大丞明园亭 |
送崔闲归庐山四首 |
黄鲁直有食甘念慈母衣绽怀孟光之句用为韵作五首以寄旅怀 |
有美一人 |
辨师鼓琴 |
山中秋夜 |
赋长兴钱圃翁诗 |
秀州沈硅漆烟最善持叶翰林诗来求余诗为作一首 |
吴下去,冬不寒春不雨,人以为病,城中火灾相仍,自十二月至今凡八九发,雍熙佛寺灾势尤甚,闾里讹言相惊。徃徃徙货泉载家俱,日为避火,计二月乙巳,郡守以承天佛寺慧感神像供府第为佛事禳祷,是日雨,明日雪,丁未又大雪,农事有初火怪庶,或熄人心稍安,作诗记其事和叶翰林阻雨枫桥 |
和叶翰林阻雨枫桥 |
天宁潜老以山中春莫三诗投鸿庆尚书末章见及次韵荅之 |
卷二 古诗二 |
泊义兴长桥 |
游善权寺 |
善权洞 |
白马洞 |
神鱼泓是日与诸公流杯水中如西丘故事 |
九斗坛 |
张公洞 |
借居毗陵东门四首 |
和柳子厚读书 |
虞君明謩和刘氏园居诗再用前韵作因以叙出处之意 |
陪君明华燕集复用前韵 |
初秋偶题 |
和傅冲益冬夜独酌用柳子厚钦酒诗韵 |
秋日市区作 |
客舍写怀呈王八丈侍郎五首 |
秋将获水行田中,不复留,因窽塍通沟,引水过堂下,小儿以芒苇作车其上,画夜决决不休,戏书 |
同江彦文纬、江仲嘉襃度菱湖岭,游三衢褚山,道灵真,出入严榖,腾绝可骇,虽然有卜筑之意。然此地寥閴,人所不争,小隐不难致。顾吾曹出虞何如耳?二公皆修真养气,精进不衰。予晚闻此道,又为忧病顿挫,志倦体疲,每思益友,傥得静舍安余年,资二子以待老,岂不乐哉!作诗叙游,且志本末。严?@@#121-463 |
戏呈虞君明察院謩 |
君明见和再作 |
出北关再以前韵作寄 |
雨霁行西湖二首 |
哭阿申二首 |
秋夜写怀,呈常所往来诸公,兼寄吴与江仲嘉八首 |
与江仲嘉襃、赵叔问子画、潘杲卿,杲分题赋诗,以颜鲁公、裴晋公、贺监、陈希夷画像为题,以我思古人为韵,余得裴晋公我字韵一首 |
卷三 古诗三 |
夜坐 |
春日写怀 |
豁然阁 |
二十八舍歌示钱定国显道 |
数诗述怀 |
读陶靖节诗 |
八音歌赠别赵子雍篪之二首 |
写怀 |
和杨秀才友夔三首 |
同余杭尉江仲嘉褒道人陈祖德良孙游遂洞霄宫 |
灌竹 |
送江仲嘉褒东还家山方将从赤松子游为作仙游之诗以相步虚云 |
到官两旬四走山野作诗以自劳云 |
吴正仲提举至游堂 |
和林德祖惠山诗一首 |
用德祖韵送毛彦时二首 |
为宜兴郑主簿赋寓轩一首 |
君明出留题吴江诗次韵 |
题滕司户虚舟庵和韵 |
同江赵潘集以锺监博山炉黟砚石屏为题,予得锺监分韵得金字,锺监盖响板也。形制如锺背作云雷纹面可监,我曹创为之铭曰:“癸巳作锺监,子子孙孙永保用”。张有篆甚竒古 |
再分题得易分韵得醉字一首 |
雨霁同仲嘉小酌,乆之云阴月出,光照席上,颇发清兴,戏作此诗 |
过吴兴城北超览堂 |
奉陪知府内翰至卞山有诗五首 |
同游道埸何山二首 |
同游胜林亭次韵 |
同叶翰林游虎丘分韵得丘字 |
同叶内翰游南峯穷观壬辰旧题诗谨次严韵 |
叶翰林有徐熙桃竹方尺,许索诗輙赋一首 |
仲嘉录示新齐聮句用韵书怀奉寄一首 |
夜寒大风汹汹不能寐用前韵作一首 |
迁居城北蜗庐 |
卷四 古诗四 |
蔡州叶翰林寄示近诗次韵八首 |
题蕖翰林阅骏图 |
元夕块坐因用叶翰林去年见寄元夕诗韵写怀 |
西安谒陆蒙老大夫观着述之富戏用蒙老新体作 |
昨夕风月顿清,独坐中庭,夜分不寐,翛然四顾,寂无人声,如在尘外,作诗一首以写一时之适 |
数日春物甚丽坐阅岁华偶成古句 |
陈君学正草堂成,提点大夫梅十五丈有诗,且蒙借示,见邀司作,谨次原韵,因以叙怀 |
十月五日集季野家归作 |
戏示江协律汉 |
再和一篇以答固穷之句 |
江再和戏荅四篇 |
季野见和次韵二首 |
次韵叶内翰游西余山用袁奉议韵 |
次韵江司兵示所和赵司录相从饮解嘲之句 |
空相僧舍书事 |
戏赠江仲嘉司兵 |
次韵和江司兵淛江观潮 |
送赵子画奉议归睢阳用熊倅韵 |
同赵奉议离吴兴,江仲嘉与其兄仲举送百馀里,醉中戏作此句一首 |
蜗庐有陈地三两席,稍种树竹,己有可观,戏作七篇 |
黄嘉父朝请公彦示诗,以不数面为言,且索近着,次韵谢苔一首 |
和杨彝甫静妙轩 |
过毛达可友给事,览壁问旧诗,次韵二首 |
北固怀古 |
焦山 |
和叶翰林湖上夜归古句 |
卷五 古诗五 |
秋华无几,尚有紫薇相对里巷间 |
傅冲益寄淮口阻风及清淮道中诗二首,又次涟水一首,用其韵和寄 |
周萃秀才惠诗次韵酬之一首 |
秋雨三首 |
过红梅阁一首 |
周宪之用余送赵子雍诗韵,作属德祖及余同作二首 |
刘朝散长源淮夫,刘先生彝之子,孝悌有贤行,年六十一且致仕,侍其亲义,兴为赋诗一首 |
题蒋永仲蜀道图 |
寄开化李令光四首 |
同叔问诸人,斗橘栗柿蔗为题,以东南之美为韵,馀得橘美字韵一首 |
仲嘉分题得诗,分韵得经字,是日仲嘉以事先归,代作一首 |
建除一首酬林德祖处 |
仲嘉被檄来吴,按吏用非所长,既足叹息而或者妄相窥议,益足笑云戏作十二辰歌一首 |
闻仲嘉叔问,继以职事,行县道游荼山及诸胜境,作寄一首 #225园居荒芜,春至草生,日寻野蔬,以供匕筋,今日枯桥间得蒸菌四五,亦取食之,自笑穷甚,戏作此诗一首 |
同赵叔问、江仲嘉游法华,法华之胜,唯曲水会有客先焉,还饮舟中,分韵赋诗得山字一首 |
同江仲嘉纳凉飞英寺 |
九月七日夜梦王元规诘旦,其弟元矩,适相访,感而作诗一首 |
南窗夜集,叔问戏取樟木脑然雪为灯,因与仲嘉叔问联句一首 |
九日块坐无聊,越州使君季野舍人见过敝庐,会方回,承议亦至,因游章公山林,登览甚适,越州置酒,暮夜乃归,作诗一首 |
夜宿丞舍即事,呈蒋大匠,存诚苏少监元老 |
和同舍胡元茂松年夜直书怀 |
卷六 古诗六 |
赵叔问过别留夜话,偶阅鲍溶诗有感用韵作 |
方时敏见和再作属时敏 |
得小圃城南用渊明归田园居韵六首 |
偶书二首 |
感春三首用退之韵 |
和柳子厚诗十七首 庚戌 |
戏书古句题山居 |
五月二日同叔问过弥陶阁观山中飞爆 |
戏题钱守宋汉杰泉岩古刹和韵 戊申 |
某前日谒见国史侍读尚书,获钦燕谈,蒙出示周杨子书,报许藏山中,得岩壑之胜,过玲泉亭者,叹想不已,俾某赋诗,退成七言古句一首上呈戊申 |
山居 |
歙溪砚 |
春日与汪彦章藻、赵叔问相约游樟林阁。樟林阁盖郡豪冢舍,背城郊墟,无与比者。因咏靖节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之句,偶书五言呈同游二公 |
晨起梳头发白且稀有感 |
叔问从步郊野得竹栽二小丛擕以见分 |
观白公兰若寓居,诗如写余怀,但不能晨游、夜息如彼自由耳,辄用韵作 |
比者彦文少卿一再枉过,且有卜邻之约,投老山林,深尉孤陋,兹者误蒙召旨,固己具述多病不才,乞侍祠宫观矣,辱既佳篇佩戢厚意,谨次韵奉酬 |
和蒋尚书园第新亭二首 |
以夜宿匠舍诗示晁以道说之,乃以古句为谢次韵酬之一首 |
卷七 古诗七 |
借叶内翰画令小江模写 |
自仲嘉云亡未始见梦舟行夜入吴兴境,有梦如平生,感而赋诗四首 |
初到书局以万七千钱得一老马,盲右目,戏作古句自嘲一首 |
神霄宫知宫陈应常邀乡人集道堂,余不果往,毛彦时有诗,诸公皆和二见,率同作次韵一首 |
以蒋永仲画双松为故人寿 |
诗送赵承之秘监鼎臣安抚邓州三首 |
和酬梅悦之大夫泽送行古句 |
和同舍千叶绯桃 |
同舍哄笔墨更相遗有诗见邀同作 |
松鹤图 |
晁无斁将之录示近诗,有和其兄以道说之,诗次韵斗致区区兼简以道 |
复次韵酬叶翰林见寄 |
次韵寄谢公表韩公朝请 |
次韵寄谢存之曾公学士 |
和叶翰林送李从事 |
次韵和颖昌叶翰林 |
故人张达明徵饷舒木将以古句次韵酬之 |
雪中与礼部同舍过葆真宫 |
虎图 |
春日与会要同舍会饮西园 |
和滕子济考古图 |
和蔡待制放蝉一首 |
龙尾砚同毛彦时随联句 |
泛舟鉴湖同赵来叔子泰赵叔问联句 |
会要官集西池同舍翁挺作诗次其韵 |
道山堂後小桃着花颇有幽态 |
卷八 古诗八 |
分题得舡子和尚一首 |
避冠村舍戏踏杷颠仆 |
渐寒补治篱壁防盗戏书 |
叔问观韦苏州诗至:萧条竹林院,风雨丛兰折。幽乌林上啼,青苔人迩绝。燕居日己久,夏木纷成结。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以为适与景会写既寄余,因用韵书怀云 |
伤前辈诸贤无存者复用前韵 |
自宽吟戏効白乐天体 |
次韵和叔问古风送曾吉甫提刑 |
赠别吴忱宣德 |
焦秀才出旧作送李士弼佐古诗,李侯旧见知今亡矣,览之怆然为和一首 |
酬焦秀才一首 |
送林德祖致仕东归 |
送太府宋少卿京赴邠州守一首 |
周太博擕诗见投作诗酬之 |
初秋 |
秀峯游戏効李长吉体 |
过颜几故居有感 |
登凌歊台 |
同赵子雍过朱元益耜乐圃 |
送朱伯原博士赴太学 |
送朱伯修延年入京秋试 |
雪中口占二首 |
卷九 律诗 |
和虞长洲游虎丘 |
移竹 |
和友人陈博道师仲司录遣兴之作 |
沙塞松江 |
晓起 回文 |
馀杭法宪院荆文公书堂文公康定中读书於此 |
送蒋主簿入都赴试一首 |
罢吏客郡城己数月滞留忽已岁暮浩然兴叹作一首 |
寒夜遣怀一首 |
高邮旅泊书怀寄淮东提举蔡成甫观兼呈郑使君弇三首 |
喜雨呈郑高邮 |
人日书怀兼呈吴中三二友 |
许主簿见和过有推借再作奉呈 |
用前韵作招许主簿 |
谨追和诸父留题云门声闍梨经阁诗一首 |
适轩 |
谢江仲举惠酒 |
次韵张祠部见示 |
章仆射山林 |
次韵张祠部敏叔游沧浪苏子美故园 |
次韵郑大夫半隐亭 |
哦诗夜坐缾罍乆空无以自劳寄吴兴赵司录江兵曹 |
九日写怀 |
次韵叶翰林见寄 |
傅国华从使辽东己事还朝拙诗送别 |
穷居苦雨 |
谢张敏叔饷陆子泉 |
张敏叔得请谢事钦仰高躅谨成口号 |
晚雨菊 |
叶内相赴淮西 |
江仲嘉仕吴兴,雅重道场山长老惠颜,仲嘉之柩以八月十五日至山下,颜以是日告寂 |
观王君玉侍郎集有酒明 |
九日陪章湖州致平援登道场山泛舟溪上 |
次韵赵叔问对雪共酌有怀江仲嘉之作 |
癸己岁除夜诵孟浩然归终南旧隐诗,有感戏劾沈休文八咏体作 |
避寇村舍 |
哭王元规 |
和苔何蒙圣删定 |
邹侍郎挽词二首 |
与蒋子有道丁丑相从吴下之适感而赋诗 |
暴书会和陈正字磷观御制书二首 |
送傅舍人国华使高丽二首 |
送朱职方希亮出使利州路二首 |
和江仲嘉见寄 |
何蒙圣挽词二首 |
卷十 律诗 |
酬颖昌叶内翰见招 |
旅舍写怀 |
酬叶翰林喜某除官东观 |
送叶善卷致仕归吴 |
和同舍雪晴即事 |
和同舍上元迎驾起居 |
和同舍夏日四诗 |
车驾幸秘书省口号 |
和田龙图升之登秋宴口号 二首 |
林德祖有诗,寄光禄蒋卿萝锡瑎,及送朱愽士骏发,终篇皆见,及次韵寄怀 |
和江子我端友 |
齿落 |
种莲 |
别後有怀子我追用巾字韵作寄 |
商浩废处信安,偶览衢州,图经故居,尚有遗址,有感予怀书四十字 |
观梅 |
观老杜乆客一篇,其言有感於吾心者,因为八咏 |
哭徐节之学士慎 |
叔问录示乐天篘字韵诗 |
兴龙节日有感二首 |
龙图阁待制知亳州事传公挽词四首 |
黄修中大夫挽诗二首 |
致政程承议挽歌词 |
太守富枢密见示题赵叔问回光庵诗,次韵奉和,因叙比蒙屈顾郊居愧谢之意 |
又和呈叔问 |
用韵述怀 |
送庄大夫绰赴鄂州守 |
偶成四十字上呈彦章内翰叔问侍郎 |
彦文见和谨用韵作二首 |
再作述怀 |
再和寄彦文 |
某啓,伏蒙宫使资政左丞以某末疾渐平,宠况新诗,仰荷眷私,饮诵不足,谨依殿韵,攀和四首,少叙盛德,仍述鄙怀,伏惟采览,某再拜 #361叔问览北山小集用叶左丞韵,辱惠佳篇,推与过情,良深愧戢,谨次韵奉酬二首 |
叔问览北山小集用叶左丞韵,辱惠佳篇,推与过情,良深愧戢,谨次韵奉酬二首 |
鄞希尹大夫会吴中褚老,惟方子通不至,余作诗呈希尹 |
避寇还舍一首 戊申 |
得赵叔问衢婺道中书作寄 |
和荅江彦文送行长句 |
会稽旅舍言怀 |
次韵江子我见寄长句 余时初忝秘书少监 |
苦雨 |
比阅藏经偶成短偈仍寄同志者 |
丙辰八月六日作 |
戏呈叔问 |
彦章屡顾郊居作诗叙谢 |
郁郁涧底松 戏作省题 |
与叔问预约继九老之会 |
日日 辛巳 |
山近 |
看镜 |
丁巳九日携酒要叔问登通道门楼,而江彦文寄玉友适至,因用已未岁吴下九日诗韵作 |
戊午岁九日复与叔问登城楼再用前韵作 |
灵山观 |
题灵山息轩 |
舟行过吴江有感 |
葺蜗庐吴下用叶翰林见寄诗韵作 |
和白乐天二首写怀仍効其体 |
和赵子雍游石园 |
褐蔡开府延客,周历堂宇,览觐山林严洞之胜,顿失袢暑,退作律诗一首 |
和王给事易简殿试举人五首 |
和何文缜礼部种竹一首 |
某皇恐上啓伏承太师均佚之暇修真养善浩日与造物者游谨成拙句上肖钧览 |
卷十一绝句 |
太湖沿檄西原道即事三首 |
登富阳观山亭 |
壬子春暮罢职西省,以宫靓东归,道由富阳,黙记旧诗,俯仰二十八年矣。有足感者,用前韵作,因简叔问并诸故人三首 |
题蒋崇德彝所藏明皇夜游图 二首 |
即事 |
山中次蕖翰林韵 五首 |
七夕 六首 |
江仲嘉行邑将归,见寄绝句次韵 八首 |
叶翰林令画僧作偃松於石林堂壁有诗余次韵 四首 |
寄谢叶翰林见招 二首 |
题许徽猷韩斡二马 |
观大洪淳公送觉上人颂演为四首 |
和潜老秋日山中 三首 |
三峯草堂 二首 |
观元章帖有寄王宝文绝句戏和 |
避寇仪真六绝句 |
泊舟仪真江上连日风雨作六言遣闷 |
题太守钱侍郎所藏薛少保独鹤图和韵三首 |
题钱守宋汉杰清梦图 二首 |
戏题画卷 |
荅和江子我 四首 |
庭菊烂开招子我共赏,而空无酒钦,闻瓜洲酒美,遣酤数升,殆如灰汁,戏作三绝句,因以酬九月四日戏赠之作 |
次韵和江子我道中绝句七首 |
止焉,今寓直其下有感 |
戏题郭慎求所寄书尾 |
题隆师山水短轴二首六言 |
己酉二月二日,车驾渡扬子江,四日匆遽离镇江,余与妻孥徒步趼足饥走至吕城道中口占 |
题叔问燕文贵雪景二首 |
新作纸屏隆师为作山水笔墨略到,而远意有余,戏题此句,末句盖取所谓“柴门鸟雀噪,游子千里至也”时守秀州,屡乞宫观归山居,未遂 |
闻家山方丈蔺畹滋荣喜而作诗 |
会稽喜得家书 |
戏简陆学士宰 |
试端溪石砚偶书二首 |
舟行即事二首 |
归至山居戏集古句 |
即事 |
九日夜月色如画,山林清绝,念无与共此赏者。闻元长宗正、仲长隐居、陪端殿枢公过彦文太常,因游招福,戏简彦文三首 |
余常爱杜牧之“晚花红艳静,高树绿阴初”之句,还山居,适当此时,讽味不已,有槩於余心者,用为韵作十绝 |
偶作三首 |
书寿昌驿 |
宿章戴 |
用叶翰林韵题赵叔问燕文贵山水 |
壬子七月十六日夜月蚀五首 |
叔问作崇兰馆图画,叔问去非与余相从林壑间,二公各题二绝句,余同赋四首 |
同叔问逃暑蔡氏山林 |
即事 |
寄彦文 |
得叔问书报柳元礼许寄鹤二首 |
遣兴二首 |
寄潜老求菊栽 |
过徐节之宅有感三首 |
苦雨 |
书事呈叔问 |
寄彦文仲长 |
六言属叔问 |
贺仲长得子 |
晓起 |
李泰发雪中见过,有绝句,次日会叔问舍,和酬三首 |
何瞻圣博士,兖新年八十口,号奉和三首 |
偶观乐天酬杨八绝句,有槩於心者,因追和赠叔问 二首 |
蓝舆行清辉门外即事 |
新正未得与彦文相见聊,寄二绝句为寿 |
即事有感再用前韵二首 |
彦文见和新正为寿绝句,推借过厚,再和呈二首 |
叔问见和寄彦文绝句,遇蒙推借,谨次韵奉酬二首 |
寂照轩即事二首 |
小雨然坐,北轩诸山如失,须臾雨止,紫翠突兀,眼中似慰老人岑寂也二首 |
数日江上颇有春色,偶成绝句,遣兴五首 |
寄朱元益 |
癸未秋金陵怀古三首 |
和翁秘监彦深喜绝句四首 |
秋深向寒数日,泥补墙垣,入此室处用东窗即事韵作 四首 |
附录一 佚诗辑录 |
一、四库本所收佚诗 |
二、《全宋诗》本所收佚诗 |
附录二 本书《北山小集》原文文字取拾举例 |
附录三 国家图书馆馆藏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文弱”的身体 ——从体质风俗看明清医学的诊治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文化感与身体感交织:“文弱”涵义溯源 |
引言 |
第一节 作为标签的“文弱”:文人文化感的建构 |
一、先秦至魏晋“文”、“弱”含义的变化 |
二、南北朝“身体文弱”的象征意义 |
三、建构“文弱”——文人文化感的形成 |
第二节 明清时期“文弱”概念的重构 |
一、明末士人的文化感与“文弱”论 |
二、清代的“正统”观与“文弱”论 |
第三节 清末“文弱”概念再检讨 |
小结 |
第三章 江南多明医:明清士人的文化感和医疗实践 |
引言 |
第一节 明清士人观念中的“明医”:从一种择医倾向说起 |
第二节 何谓“明医” |
一、医学论着中的“明医”论 |
二、宗教传统中的“明医”观念 |
三、延续中古“名医”内涵的“明医” |
第三节 明代士人的“明医”观念 |
第四节 阴德观与明清江南文人的行医之道 |
小结 |
第四章 补偏救弊:明清医家的“补虚”疗法 |
引言 |
第一节 扶正培元:丹溪学派的“医学正派”地位 |
第二节 以偏补偏:温补学说的救弊之道 |
一、“温补”概念体现的文人价值观 |
二、先天不足之“阳”:温补医家的“命门”身体观 |
三、“补虚”的文化意涵 |
第三节 体质分南北:温病学派的“南北异治”论 |
小结 |
第五章 虚体不宜猛药:明清关于大黄的文化建构 |
引言 |
第一节 “毒药”抑或“良药”:清人认识大黄的复杂心态 |
一、“一药两面”——医家对大黄的看法 |
二、“大黄为疠”——清代的世俗之见 |
三、“汤海秋之死”——士大夫的观念世界 |
第二节 大黄药用传统的演变 |
一、大黄药物学知识的变迁 |
二、疾病观念变化与大黄的应用 |
第三节 明清中国对身体与用药之间关系的文化想象 |
一、“驭外之具”:大黄之于番、夷的重要性 |
二、身体感的延伸:饮食习惯、气候环境与大黄的象征意义 |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9)话本小说中的婚俗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话本小说婚俗叙事研究综述 |
二、“文艺民俗”叙事研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五、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话本小说的兴起与婚俗书写的繁盛 |
第一节 宋前小说的婚俗叙事:以唐传奇为中心 |
第二节 宋一清婚姻礼俗的新变与总体特征——贞节、再嫁、财婚与婚俗角色 |
第三节 话本小说中婚俗叙写的繁盛及其总体特征 |
第二章 话本小说婚俗叙事的价值取向 |
第一节 遵礼从俗的叙事:以俗为教 |
第二节 礼俗的可谑:以俗为戏 |
第三节 礼俗之趣:以俗为趣 |
第四节 礼顺人情:情理协调的叙事 |
第三章 话本小说中的婚俗叙事的情节模式 |
第一节 话本小说婚俗叙事的“婚礼”情节模式 |
第二节 话本小说中悔婚故事的情节模式 |
第三节 话本小说中贞节故事的情节模式 |
第四节 话本小说中再嫁故事的情节模式 |
第四章 婚俗场景:礼俗生活的叙事展演 |
第一节 话本小说中说媒场景的文化类型分析 |
第二节 话本小说中洞房场景的文化类型分析 |
第三节 话本小说中的其他婚俗场景 |
第四节 话本小说中婚俗场景的叙事功能 |
第五章 话本小说中的“婚俗角色”研究 |
第一节 民俗角色人物的形象和叙事意义 |
第二节 功能性角色:媒人形象及其叙事功能 |
第三节 婚俗角色视野下的“妻性”形象 |
第四节 婚俗角色视野下的“丈夫”众生相 |
结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 |
(10)唐代教育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唐代教育与文学:结合的契机 |
第一节 教育与文学: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
第二节 学术史的简单回顾 |
第三节 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与文人群体的扩大 |
第一节 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的表现 |
一、 教育受众的增加 |
二、 教育普及面的扩大 |
第二节 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的成因 |
一、 教育制度 |
二、 政治环境 |
三、 经济状况 |
四、 书籍流通 |
第三节 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背景下的文人实况 |
一、 有关唐代文学家接受教育状况的史料 |
二、 唐代文学家受教育途径及阶层分布统计 |
三、 统计结果的分析 |
本章结论 |
第二章 唐代教育思想与文人及文学 |
第一节 唐初“尊圣崇儒”教育思想的确立与文人及文学 |
一、 “尊圣崇儒”教育思想的确立及主要特点 |
二、 “尊圣”与唐初文学观念 |
三、 “崇儒”与文人的人生矛盾 |
第二节 高宗武后时期教育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与文人的进取意识 |
一、 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的历史和政治背景 |
二、 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的具体表现和时代特点 |
三、 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与文人的进取意识 |
第三节 盛唐教育思想的社会处境与文人的境遇 |
一、 教育环境的改善和教育的重新繁荣 |
二、 教育与仕进矛盾的凸显 |
三、 教育供给人才和社会需求人才之间的悖反 |
四、 教育思想和现实的矛盾与盛唐文人心态的一个面向 |
第四节 中晚唐教育思想的变化与文人的游移心态 |
一、 中晚唐教育思想的反思和困境 |
二、 复古思潮中对教育价值的发掘 |
三、 教育思想的多重矛盾与文人的游移心态 |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唐代经学教育对文学的影响 |
第一节 初唐经学教育内容的统一及对文学的影响 |
一、 《五经正义》的编纂与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 |
二、 经学教育内容的统一与初唐诗文语言 |
三、 经学教育内容的统一与初唐文人的人生道路 |
第二节 盛唐经学教育的新诉求与文风之变 |
一、 经学教育的“明理”目标 |
二、 御注《孝经》与经学教育伦理性的强化 |
三、 经学教育的“明理”诉求与文风的“崇雅黜浮” |
第三节 中晚唐经学教育与文学中的创新 |
一、 中央官学中经学教育的衰落 |
二、 私学中经学教育的发展 |
三、 经学教育重心的下移与中晚唐文学中的创新 |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唐代文学教育与文学的发展 |
第一节 唐代文学教育兴起的原因 |
一、 唐前文学的高度发展 |
二、 唐代好文风尚的浸染 |
三、 科举取士重文的刺激 |
第二节 唐代文学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
一、 唐代文学教育的内容 |
二、 唐代文学教育的方式 |
第三节 唐代文学教育内容在唐人创作中的印迹 |
一、 内容的借鉴 |
二、 题材的取资 |
三、 典故的吸纳 |
四、 对偶的采用 |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唐代童蒙教育与儿童诗 |
第一节 唐代蒙书考述 |
一、 《蒙求》 |
二、 《太公家教》 |
三、 《兔园策府》 |
第二节 唐代中原内地与敦煌地区童蒙教育的比较 |
一、 教育内容 |
二、 教育途径 |
三、 教育者 |
第三节 唐代中原儿童诗与敦煌学郎诗的异同及教育成因论析 |
一、 构思:精巧与随意 |
二、 题材:狭窄与丰富 |
三、 语言:文雅与通俗 |
四、 表现手法:多样与单一 |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唐代女性教育与女性的文学活动 |
第一节 唐代女教书考论——兼论唐代女性教育的内容 |
一、 《女孝经》考论 |
二、 《女论语》考论 |
三、 唐代女性教育的内容 |
第二节 唐代女性教育与女性的诗歌创作 |
一、 唐代女性诗歌教育与女性诗歌中的仿作和女性书写特质 |
二、 唐代女性经史教育与女性诗歌中的经史语典 |
三、 唐代女性道德礼法教育及其在女性诗歌中的体现 |
第三节 唐代女性教育成效的别样展示方式:女性的其他文学活动 |
一、 妓女传唱 |
二、 寡母教孤 |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唐代留学生教育与留学生群体的文化作用 |
第一节 唐代教育的开放性与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
一、 唐代教育开放性特征形成的背景及具体表现 |
二、 唐代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
第二节 唐代留学生与宾贡科 |
一、 “宾贡”意涵的演变 |
二、 唐代宾贡科考论 |
三、 唐代宾贡科及第留学生之去向 |
第三节 唐代留学生与唐代文人的诗歌交往 |
一、 以晁衡为代表的日本留学生与盛中唐文人的诗歌交往 |
二、 以崔致远为代表的新罗留学生与晚唐文人的诗歌交往 |
三、 唐代留学生与唐代文人的诗歌交往之于双方文学创作的意义 |
第四节 唐代留学生群体的文化作用 |
一、 唐代留学生群体对本国教育的贡献 |
二、 唐代留学生群体对本国汉文学发展的作用 |
本章结论 |
第八章 书院初兴与中晚唐士人转型及儒学复兴 |
第一节 萧瑟中的新希望——书院起源名与实 |
一、 书院之名的出现 |
二、 书院之实的肇端 |
第二节 从官学到私学——书院与中晚唐士人转型 |
第三节 从山林寺院到书院——书院与儒学复兴 |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河汾之学几个问题新探 |
附录二:唐代童子科考述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宋元以来市井间官名滥称风习的历史文化意蕴(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保定地方志编纂研究-以四部明清保定方志为中心[D]. 陆力. 河北大学, 2021
- [2]僧仲殊及其诗词研究[D]. 王赛. 河北大学, 2017(01)
- [3]地位、观念、角色 ——社会变迁中的明代商人[D]. 常文相. 东北师范大学, 2017(12)
- [4]《莫高窟六字真言碣》中四臂观音像作者试考[J]. 薛艳丽. 敦煌学辑刊, 2016(03)
- [5]“官”与语素“官”参构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理想型官吏”的文化内涵[D]. 黎建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6]唐宋笔记小说硏究[D]. 周瑾锋.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7]程俱诗校注[D]. 赵静. 广西大学, 2014(03)
- [8]“文弱”的身体 ——从体质风俗看明清医学的诊治之道[D]. 董琳. 南开大学, 2014(04)
- [9]话本小说中的婚俗叙事研究[D]. 梅东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1)
- [10]唐代教育与文学[D]. 郭丽. 南开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