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可持续发展度量方式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冷超[1](2021)在《技术创新视角下建筑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作用路径研究》文中提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的新常态阶段,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发展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表现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下降,给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外部压力,导致建筑业增加值的增速呈下滑趋势,建筑业不能再依靠资本投入促使生产要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来带动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对建筑业发展提出了高质量的要求,表现为转变高投入、高能耗的为驱动要素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加快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与传统建筑业的融合,全面提升建筑节能减排水平,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建筑业要继续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的角色,必须要进行自我革新,转型升级发展。通过对建筑业发展的现有文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是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因此,在技术创新的视角下探究建筑业转型升级存在哪些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会作用到哪些转型升级效果,以及作用效果程度如何,这些问题成为技术创新驱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点,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所以本文基于技术创新的视角,对建筑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和转型升级绩效之间的作用路径进行分析与研究。本文首先对技术创新和建筑业转型升级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技术创新、建筑转型升级、技术创新与建筑业发展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其次从技术创新视角对建筑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及绩效指标进行分析,构建了建筑业转型升级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技术创新发展外部环境、政府政策导向、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管理,及其建筑业转型升级效果指标,即资源有效利用水平、技术升级产出水平、可持续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在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和转型升级绩效之间初步做出16个研究假设。在研究假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结构方程假设模型,外生潜变量为影响因素,其观测变量17个;内生潜变量为转型升级效果,其观测变量16个。通过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四个维度的17个题项以及转型升级效果的16个题项问卷发放及结果收集,并进一步采用SPSS26对问卷回收数据进行了质量分析。最后,将样本数据导入结构方程模型,采用AMOS23对模型进行拟合与修正,逐步验证建筑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作用路径。实证结果表明:(1)建筑业转型升级资源有效利用水平方面,技术创新发展外部环境、政府政策导向和技术创新管理对其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相关显着系数分别为0.375、0.258、0.234;(2)建筑业转型升级技术升级产出水平方面,技术创新发展外部环境、政府政策导向和技术创新投入对其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相关显着系数分别为0.301、0.466、0.178;(3)建筑业转型升级可持续盈利方面,政府政策导向、技术创新投入对其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相关显着系数分别为0.264、0.471;(4)建筑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方面,政府政策导向、技术创新管理对其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相关显着系数分别为0.307、0.474。文章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从资源有效利用水平、技术创新产出水平、可持续盈利、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对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王宾[2](2021)在《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调节效应》文中研究指明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和长期商业价值的一系列活动,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结构逻辑,近年来获得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当前,整个社会面临着经济和环境可持续性的重大挑战,可持续性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主体,担负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经济、社会和环境面临的可持续性压力的不断增大使得企业必须要开拓商业模式的创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摒弃传统的商业模式,开始转向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负责任创新为导向,强调企业在追求经济可持续性的同时,要主动探索将生态环境和社会机制嵌入企业战略的设计,旨在为多元利益相关者创造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同发展的综合价值最大化,是对传统商业模式创新的颠覆和超越。为了探索企业实施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对其自身绩效的影响,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商业模式的涵义、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与特征和可持续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并对国内外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现状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综述。其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基础观、创新理论和价值网络理论为研究基础,理论推演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企业外部环境(环境不确定性)和内部环境(产权性质)对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并提出研究假设。然后以中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12-2019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从企业价值的传递、创造及获取层面,采用因子分析法,测算出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的衡量指标,实证检验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和产权性质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即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企业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水平越高,企业绩效越好;环境不确定性对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即环境不确定性越大的企业,其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产权性质对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着的负向调节作用,即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最后,基于本文研究发现,对企业如何通过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来提高自身绩效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黄立萍[3](2020)在《基于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居民环境行为实现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驱动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国际能源署《2019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更多的能源消耗正在导致严重的环境危机。坚持可持续生活方式,将环境知识转化为行动成为环境保护的全球策略(联合国《千年生态评估》报告),成为当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之一。本研究以城市社区居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数据采集以问卷调研和环境教育活动并存的方式展开,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研究方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概率统计和回归分析。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Fishbein综合理论模型、低成本假设和认同过程理论,最后甄别出环境行为实现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和促进因素。本研究为缩减理论对行为实现解释的差距做出一定贡献,为环境教育和管理的精准实施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探讨了可持续生活方式下居民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以Fishbein的综合行为模型为主要理论依据,同时结合了自我决定理论和遗憾理论的相关内容展开。研究在考量了人口统计学因素的基础上,测量了知识、社会互动在三个关键行为条件(自我效能、态度、感知规范)的作用下意图对行为实现的影响。结果表明:意图对环境行为(SRW=0.585)的影响,较好地印证了Fishbein模型在研究中国居民环境行为时的适用性;知识与社会互动对行为实现作用明显,态度的作用比研究预期低;居民对于环境行为规范和行为反馈的需求,比培养好的环境态度的需求更高;居民在拥有了环境意图之后,会比较积极的赋予环境行动。第二,行为成本对居民环境行为影响的定量评估。本研究通过全面的环境行为影响因素调查,将环境行为相关的条件概率与行为效能模型结合,构建了更严格的行为成本度量及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影响的度量标准。基于这些新的度量,本研究明确地证实了低成本假设,即行为成本对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关系有负面的调节作用;行为成本越高,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就越小。其次,通过logit回归分析,确定了各类居民环境行为中的关键行为成本构成。结果表明:不同环境行为有不同的行为成本构成;不适当的设施、舒适度的丧失、习惯的改变、经济负担的考量是目前中国城市居民环境行为的关键成本。第三,探讨了从个体走向集体的居民环境行为认同过程。本研究分别从个体和集体的视角探讨居民环境行为,并结合自我完成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以认同过程为基础建构一个新的综合理论模型。通过模型论证,清晰地度量和比较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有助于促进人们对生态行为实现的复杂内部过程的理解。结果表明:自我认同过程对环境行为的影响显着,社会认同过程对环境行为影响不足。个体行为与集体行为之间呈正相关,但不同行为之间的影响权重存在差异性,节能行为被影响的最少。其中,集体身份、自我效能对整体环境行为的影响显着。研究反映出中国居民的环境行为目前处于个体层面,集体层面的意识匮乏。第四,社区环境教育实践。通过“凌云·生态家”的环境教育实践观察,归纳了中国社区环境教育变革的七项策略;开展从“生活美学”向“生活环境主义”的哲学辨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实证分析居民环境行为状况,以检查环境教育的成效;总结出社区坚持可持续生活方式的低碳行为经验。
范磊[4](2020)在《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受到社会和公众的广泛重视,其理论研究和实践也取得了重要成效,尤其是在社会发展的宏观和中观领域。但是,目前可持续研究进展并不平衡,在工程建设项目等微观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薄弱。现有的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还不能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而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可持续发展在工程领域的实践情况亟待加强。公共建筑(Public Building,PB)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任务,社会关注度和影响都比较大,很多地标性公共建筑还是建筑行业中的标杆项目。深入研究和科学地评价公共建筑的可持续性,对进一步合理利用公共资源,改善和提升公共建筑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社会三个维度,提出公共建筑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的目的和原则,对其可持续性三个维度的内在关系进行探索和分析,构建公共建筑可持续评价的分析框架。在评价模型方面,论文通过计算公共建筑三维度可持续性评价结果,构建可持续加权空间来评价公共建筑项目的综合可持续性。论文分别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理论(Life Cycle Costing,LCC)评价经济可持续性、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理论(Life Cycle Assessment,LCA)评价环境可持续性、生命周期社会评价理论(Social Life Cycle Assessment,SLCA)评价社会可持续性,并对这些维度进行量化。论文最后对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进行了建模,提出了提升公共建筑综合可持续性模型,并提出了提升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的措施建议。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以LCC理论为基础,考虑建设、运营和拆除的全生命期公共建筑成本,建立基于LCC的公共建筑费用效果分析模型,即以LCC为基础评价公共建筑经济可持续性,提出全生命期成本计算内容和公式,构建包含公共建筑初始化成本及未来成本的代际折现下的全生命期成本分析模型,确定对满足相同使用效果下的公共建筑全生命期经济可持续性评价模型,量化公共建筑经济可持续性。(2)以LCA理论的终点法为基础,考虑公共建筑建材生产、建设施工、运营维护和拆除回收全生命期内的公共建筑资源能源消耗,通过目的与范围确定,全生命期阶段清单分析,并经分类和特征化、标准化、权重计算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结果解释等LCA分析过程,构建了基于全生命期的公共建筑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模型。(3)以SLCA理论为分析框架,提出公共建筑相关的工人、使用者、当地社区、社会、价值链参与者五类利益相关者的30个社会影响子类别、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内容,通过问卷调查、比较矩阵法等确定指标权重,并构建了公共建筑社会可持续性评价模型。(4)统筹考虑公共建筑全生命期内的环境、经济与社会的三维可持续性要素,确定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的理想状态与目标状态,确定三维可持续性指标的标准化及权重确定方法,构建可持续性度量的加权空间,建立基于全生命期的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动态规划理论为基础,构建公共建筑可持续性提升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实例分析,提出提升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的措施建议。
金辉[5](2020)在《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视域下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基于国际比较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宏观税负的高低直接关乎国计民生,影响强国富民和稳定发展,是政府、学者和公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中国宏观税负高企,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增长和转型升级,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宏观税负畸高的主要原因:“分税制”以来,税权分配向中央集中并趋于规范,但事权划分改革止步不前,存在政府事权范围过大、政府间事权重叠严重、事权与支出责任不相适、事权划分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等问题,导致事权与支出责任不断下沉,造成了严重的财政纵向失衡,使得地方财政产生巨大缺口,于是地方政府伸出攫取之手,通过土地财政、乱收费等方式增加收入,极大地推高了宏观税负。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将宏观税负约束至合理区间,并科学合理地划分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是破解中国财政困局、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是切实降低宏观税负、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四个部分。首先,国际比较。在国家结构、经济水平差异的视角下,比较了美、英、俄、蒙四国的政府间事权划分模式,并将4国拓展到81个国家,归纳不同类型国家央、地间事权划分的共性和特性,提炼出若干经验启示;其次,历史、现状与比较。梳理中国央、地间财政关系的历史变迁和现实困境,讨论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及其国际比较,为事权划分改革指明方向;再次,理论与实证研究。一是在理论分析中,界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利用Barro模型分析财政支出分权、财政支出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制;二是在实证研究中,利用熵值法构建可持续发展指数,采用跨国数据检验财政支出分权、财政支出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使用Lind-Mehlum方法估算地方财政支出比例的最优值,采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变量内生性问题,为重新划分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提供参考依据;最后,重新划分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在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的视域下,结合国际经验、现实情况以及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成果,从四本预算分别展开,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将部分事权让渡给市场,进而制定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重构方案。可能的创新之处:1、借鉴国际经验并基于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的视角重新划分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1)将全口径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以及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纳入统一框架进行研究。已有文献中关于政府间事权划分的研究,往往就划分而谈划分,这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支出责任定量划分难以深入。只能停留在事权定性划分的层面,无法深入到支出责任定量划分的层面,使得事权划分和支出责任划分处于割裂状态。二是无法切实有效地解决宏观税负畸高的问题。这是因为事权与支出责任的上划或下调,都无法改变总财政支出,进而无法降低宏观税负。因此,本文将全口径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事权与支出责任纳入统一框架,先参考前人测度的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宏观税负合理区间,再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将部分政府事权让渡给市场,进而划分各领域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最终降低财政支出和宏观税负至合理区间。(2)较大拓展了国际比较的视野。其一,已有文献中的国际比较研究,往往利用国际数据库的二手数据或者样本国家的政策文件,进行定性分析或者政策解读。本文则从美、英、俄、蒙四国的财政部、统计局等网站,收集详细的财政支出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其二,已有文献注重案例研究,缺乏分类比较。本文依国家结构、经济水平的差异,将目标国家分为四类,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将样本数量扩大至81国并进行分类比较。2、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支出分权的关系财政分权的已有文献,更加关注经济增长,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财政支出分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应。理论分析中可能的创新之处。本文利用Barro模型,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代际效用总和最大化,并纳入央、地两级财政支出,研究财政支出分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支出分权与可持续发展呈倒“U”型关系;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最优地方财政支出比例θl*=γ/(β+γ)。财政支出分权水平过高不利于发挥公共产品供给的规模效益,过低则不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信息优势,都将造成效率的损失,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中可能的创新之处。基于理论分析,本文首先构建了包含经济、资源环境、社会三个维度的可持续发展指数,采用跨国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财政支出分权与可持续发展呈倒“U”型关系的结论;其次,通过Lind-Mehlum方法进一步检验倒“U”型关系,并据此估算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最优地方财政支出比例;最后,发现中国地方财政支出比例过高,远高于其最优值,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在重新划分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时,注重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重,如在普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3、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央、地间公共卫生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公共卫生体系的缺陷和事权划分的积弊,本文试图以此为背景开展相关研究。首先,界定事权范围。梳理已有文献、财政账目、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界定公共卫生事权的范围,明确相应支出内容。其次,现状分析。通过分析公共卫生领域的行政体系结构、详细数据,以及事权改革文件,探讨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与改革。再次,开展理论分析,并找出改革方向。归纳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路径,并基于此找出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核心要素和事权划分的重要方向。最后,提出政策建议。结合疫情防控和事权划分的国际经验与教训,从责任分配、行政体系、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完善中央与地方公共卫生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政策建议。
郭晓婷[6](2020)在《企业供应链脆弱性关注度及IT能力对可持续供应链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在开展经济活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必然趋势。由于供应链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作用,企业将其可持续发展作为长期目标来推动企业运营模式的升级转型。但是,供应链固有的脆弱性阻碍了供应链的可持续化建设,实际中企业大多缺少对供应链脆弱性足够的认识。因此,企业提高对供应链脆弱性的关注度对保障企业的安全运营变得至关重要。在信息化环境中,企业应用新兴技术的能力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应对风险的关键。供应链脆弱性关注度对企业IT能力所产生的作用以及二者在企业发展可持续供应链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值得深入探究。本研究主要用于分析供应链脆弱性关注度和企业信息技术(IT)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对可持续供应链的影响。基于资源基础理论(RBV)和三重底线理论(TBL)深入研究了供应链脆弱性、企业关注度、新兴技术、企业IT能力和可持续供应链的相关理论,并提出了假设,构建出概念模型。针对研究内容设计相关量表并通过调查问卷进行了数据收集。在此基础上运用了结构方程模型对供应链脆弱性关注度与IT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关系对可持续供应链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假设检验结果表明,组织内部和外部的潜在风险对供应链脆弱性有显着作用,是企业对脆弱性产生高度关注的主要推动力。企业脆弱性关注度对IT能力有正向影响作用。对脆弱性投入较高的关注度有利于企业提高自身应用新兴技术的能力,将技术应用到供应链中可以缓解供应链的脆弱性,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三重底线理论可知,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责任以达到可持续供应链的要求。而且脆弱性关注度和IT能力对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责任有明显的正向影响作用。由此可以得出,企业对脆弱性的关注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IT能力,还可以推动供应链的可持续化进程。企业提高自身应用新兴技术的能力同样正向作用于可持续供应链,有利于实现可持续供应链的目标。最后,本研究的分析结果对供应链脆弱性的学术研究以及企业实践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月菊[7](2020)在《中国可持续福祉的多尺度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最具挑战性的,同时也是最模糊的当代范式之一。持续什么与发展什么这一可持续发展的终极追问与人—地关系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和性和一致性,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类福祉,经济、社会、环境这三个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对人类福祉也具有重大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剧烈扰动,已经引发了人类世这个新的地质时代的争论。目前在全球范围对自然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不仅危害环境状况、基本的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等,而且有害于人类健康和今世后代的福祉。以往对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多集中在对客观福祉的度量上,较少关注微观个体的主观福祉。本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福利地理学、福利三角、复杂系统理论、人地关系理论,从人类福祉的视角切入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提出可持续福祉这一新的概念,首先在微观尺度上构建了主观可持续福祉的“双核”(福祉状态和福祉环境)模型框架,提出了主观可持续福祉的“钻石”评价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截面和纵向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居民主观可持续福祉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此,采用“自下而上”的分层加权法,将微观尺度的主观可持续福祉进行宏观集成,获得宏观尺度的主观可持续福祉状态和福祉环境的水平值。通过构建绿色人类发展指数对客观可持续福祉进行度量。然后在宏观尺度上对主观和客观可持续福祉的时间变化速率和空间格局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利用网络DEA对中国25个地区的可持续福祉效率及其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微观尺度上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和生活满意度对主观可持续福祉状态水平的贡献最大,就业、教育、住房和医疗保障对主观可持续福祉环境水平的贡献最大;从福祉状态和福祉环境的纵向变化来看,两者均存在马太效应。就影响因素而言,在个体特征层面,已婚和未婚人口之间、城乡人口之间的福祉状态水平存在较为显着的差异;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之间的福祉环境水平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收入的增加会对福祉状态水平产生负向影响,却对福祉环境水平产生微弱的正向影响;社会资本的变化会对福祉状态水平产生正向影响。在宏观尺度上,2012-2018年间中国25个地区的主观可持续福祉状态的评价水平整体上呈现逐步提升的趋势,但可持续福祉环境的评价水平却在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主观可持续福祉的空间分布具有离散型特征,福祉环境的空间差异大于福祉状态。客观可持续福祉的空间格局从2012年的东、中、西差异格局开始转换成2018年的南北差异。通过对主观和客观可持续福祉的对比发现,主观与客观可持续福祉之间在宏观上存在错位现象,即客观可持续福祉水平高的地区,其主观可持续福祉较低,主观和客观可持续福祉之间在宏观尺度上表现出一种权衡关系(Trade-off),可持续福祉的客观表现和主观感知之间还未出现协同关系。中国25个地区的可持续福祉效率值总体上水平不高且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其空间分布具有离散化特点,空间重心逐步由西向东移动。
王骁羿[8](2019)在《公司治理环境、债务期限结构与公司可持续发展》文中认为债务融资是公司最主要的融资方式之一,债务期限结构则是公司债务融资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性愈发凸显。2016年中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的工作布署后,“去杠杆”问题成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公司金融实践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企业负债率过高、债务负担沉重的背后,企业不合理的债务期限结构、短借长用问题同样成为长期困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2019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支持力度”将债务期限结构问题上升到国家层面,成为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大现实问题。现有关于债务期限结构研究可以归纳为债务期限结构影响因素研究和债务期限结构影响效应研究两个主要方面,其中债务期限结构影响因素研究从宏微观多种视角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成因进行了解释,债务期限结构影响效应研究关注了债务期限结构对公司治理效应、财务绩效、研发投资、投资效率、创新产出效率等各方面的影响。现有关于债务期限结构研究成果并未讨论债务期限结构对实体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果,也未在统一的逻辑下讨论公司内外部治理等更本质因素通过债务期限结构机制影响公司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因此对于债务期限结构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大意义讨论并不充分。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债务期限结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果、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价值。本文以债务期限结构影响因素、债务期限结构影响效应、公司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系统分析了债务期限结构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和异质性,同时考察了公司内外部治理措施对上述影响的促进作用。首先,本文系统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现有关于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关于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以及债务期限结构影响效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并评述了现有研究与本文的联系与区别,明确了本文研究主题。其次,本文理论分析并实证研究了债务期限结构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同时分析并验证了债务期限结构通过促进企业研发支出、降低资产负债表错配、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等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三种影响机制。第三,在前述研究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考察了债务期限结构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影响,证实了在高负债型公司、科技创新型公司、重资产型公司、高风险型公司中债务期限结构对公司可持续发展具有更显着的影响。第四,本文深入分析并考察了多种公司内部和外部治理措施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和公司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影响,证实了有效的公司内部和外部治理能够强化债务期限结构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最后,本文归纳并总结了前述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给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根据主要研究结论提出了本文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债务期限结构对公司可持续发展具有正向影响。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更长的债务期限结构对公司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控制了内生性、考虑了可能的样本选择偏误和遗漏变量以及多种稳健性检验策略下,该结论没有受到影响。2.债务期限结构对公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通过研发支出、资产负债表错配、风险承担三种主要机制产生作用。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延长有利于促进公司研发支出水平的提升、缓解公司资产负债表错配并提高公司风险承担能力,并通过上述三种影响机制有效促进了公司可持续发展。3.债务期限结构对公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在具有不同债务水平、不同创新主导战略、不同资产结构和不同风险水平的异质性企业中具有不同表现。本文的研究发现,高负债企业由于对债务资本依赖更为严重,债务期限结构延长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其流动性风险、缓解偿债压力,从而对公司可持续发展具有更显着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公司往往需要更大规模的资金支持,受到的融资约束也更强,债务期限结构的延长能够更有效地缓解融资约束,从而对公司可持续发展具有更积极的影响。重资产企业更容易受到资产负债表错配的困扰,债务期限结构的延长有助于企业缓解资产负债错配和流动性压力,因而更有效地促进其可持续发展。风险水平更高的公司面临更大的未来现金流不确定性,更容易受到财务困境的冲击,而更长的债务期限结构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可依赖的债务资本,提升其风险承担能力,从而提升其可持续发展水平。4.有效的公司内部治理措施能够通过延长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股权制衡、董事会独立性、机构投资者等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能够有效抑制内部代理冲突、提高外部债权人信心,从而通过延长债务期限结构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并且在内部治理水平更高的条件下,债务期限结构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也更显着。5.公司外部治理水平的提升也能够加强债务期限结构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公司所在地市场化水平和法制化水平的提升以及高质量的外部审计监督改善了公司外部治理环境、提高了债权人保护水平,从而能够促进债务期限结构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并且在外部治理水平更高的条件下,债务期限结构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制也更加明显。相较于已有文献,本文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之处:第一,本文系统分析并揭示了债务期限结构与公司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并证实了债务期限结构的延长与公司可持续发展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理论上,拓展了债务期限结构与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视野,丰富了关于债务期限结构影响效应的研究文献。第二,本文深入考察了债务期限结构影响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途径和影响机制,以及债务期限结构在不同类型公司中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影响。在理论上深化了债务期限结构对现代公司资本构成和经营活动的影响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丰富了关于企业资本结构和财务决策方面的研究文献。第三,本文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有效的公司内部和外部治理机制通过改善债务期限结构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在理论上补充了通过改善公司治理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新证据,拓展了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视野,丰富了相关问题的研究文献。第四,本文关于债务期限结构影响公司可持续发展以及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强化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对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加快公司内外部治理建设以及改善公司内部资本结构决策均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岳莹[9](2019)在《可持续发展报告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需要关注环保问题和社会责任承担,并通过环境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环境与社会责任信息。但仅仅关注当下企业承担的责任不能完全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已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形式注重未来,包含企业对经济、环境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在社会责任报告的基础上扩展其内涵,从强调责任承担转变为主动采取措施改善企业行为。可持续发展报告可以传递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方法和潜在风险及控制措施等信息,能够帮助企业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管理自身经营行为和衡量可持续发展绩效。而目前我国对于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研究较为缺乏,多集中在指标披露评价和披露现状研究上,在现实环境下,对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研究尤为必要。本文在上述背景下,采用案例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了目前A股上市企业对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披露现状,并以三重底线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油气行业A股上市的两家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研究,揭示可持续发展报告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本文研究发现,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能够增加企业自由现金流,降低资本成本,正向影响企业价值。相较于披露质量低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企业其企业价值增长幅度更大。这是由于企业首次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能够向市场传递积极的信号,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能够增强利益相关者的信心,增加企业自由现金流,与此同时投资者对企业的风险感知降低,要求的投资报酬率降低,企业资本成本随之降低,从而使企业价值得到提升。本文创新之处是以独立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可持续发展报告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在以往研究中较为少见。
张苏楠[10](2019)在《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以工程建设为基础的城市建设在全国各地兴起,而房屋建设与基础设施完善的需求也预示着未来中国仍将是大兴土木的几十年。城市的工程建设活动构建起城市物质实体、形成城市风貌、维持城市正常运转,对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也具有深远影响。但因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型的工程建设模式,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愈发严重,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理念在全球得到普遍共识后,又逐渐被各行各业所采纳,同时也为建筑业提供了一种新型发展模式。本文将以城市系统为视角,研究城市地理空间单元内部进行的工程建设活动及其构建的城市物质实体的可持续性。本文在界定城市工程建设可持续性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可持续建设理论,识别出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和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影响路径分析探究其影响机理,并构建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选取中国内地29个省会城市(直辖市)予以实证评价,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文献研究法识别出23个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借助问卷调查法获得其重要度数据,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按照均值排序,重要度排名前5的关键影响因素分别是“城市工程质量”、“城市工程事故多发性”、“建筑设计水平”、“环境污染程度”和“建设土地利用”,后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将23个影响因素萃取成6大影响因子,并予以命名。(2)利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萃取结果形成的测量模型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对理论模型予以修正。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法探究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影响机理,得到作用效果最明显的三个影响因子及三条影响路径。(3)基于6大影响因子类别极其包含的影响因素,本文构建起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并选取29个中国内地省会城市从综合值、6大类别以及区域分析三方面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绝大多数省会城市处于工程建设可持续性中等发展水平;6大类别的不同城市得分间有所差异;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城市整体表现优良,大西北和东部城市整体表现不佳,其余区域城市表现参差不齐。(4)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从关键影响因素、关键影响路径和实证评价结果三方面,在城市工程建设发展现实条件下、结合政策法律与技术应用,对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二、对可持续发展度量方式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可持续发展度量方式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技术创新视角下建筑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作用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2 论文研究相关概念及理论方法 |
2.1 论文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技术创新 |
2.1.2 建筑业转型升级 |
2.2 论文研究理论方法 |
2.2.1 因子分析 |
2.2.2 结构方程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技术创新视角下建筑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及绩效指标分析 |
3.1 技术创新视角下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1 技术创新发展外部环境 |
3.1.2 政府政策导向 |
3.1.3 技术创新投入 |
3.1.4 技术创新管理 |
3.2 建筑业转型升级效果评价指标构建 |
3.2.1 资源有效利用水平 |
3.2.2 技术升级产出水平 |
3.2.3 可持续盈利能力 |
3.2.4 可持续发展能力 |
3.3 .本章小结 |
4 技术创新视角下建筑业转型升级影响作用路径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及作用机制模型构建 |
4.1.1 研究假设 |
4.1.2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及识别 |
4.2 调查问卷分析 |
4.2.1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
4.2.2 样本分布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3 样本数据质量分析 |
4.3 结构方程模型作用路径的拟合与修正 |
4.3.1 测量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4.3.2 结构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4.4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建筑业转型升级对策建议 |
5.1 资源有效利用水平方面 |
5.2 技术升级产出水平方面 |
5.3 可持续盈利能力方面 |
5.4 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与创新点 |
6.2.1 研究展望 |
6.2.2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调节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贡献与创新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商业模式及商业模式创新 |
2.1.1 商业模式的涵义 |
2.1.2 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和特征 |
2.1.3 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 |
2.2 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资源基础观 |
2.2.3 创新理论 |
2.2.4 价值网络理论 |
2.3 国内外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现状 |
2.3.1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现状 |
2.3.2 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研究现状 |
2.3.3 研究现状述评 |
第3章 实证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1.1 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3.1.2 环境不确定性对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
3.1.3 产权性质对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
3.2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3.3 变量设计 |
3.3.1 自变量的度量—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 |
3.3.2 因变量的度量—企业绩效 |
3.3.3 调节变量的度量—环境不确定性 |
3.3.4 调节变量的度量—产权性质 |
3.4 实证回归模型 |
第4章 实证检验 |
4.1 描述性统计 |
4.2 相关性分析 |
4.3 回归检验与结果分析 |
4.3.1 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3.2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 |
4.3.3 内部企业产权性质对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 |
4.4 进一步检验 |
4.4.1 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价值传递维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4.2 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价值获取维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4.3 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维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5 稳健性检验 |
4.5.1 更换企业绩效的度量方式 |
4.5.2 考虑滞后效应的影响 |
4.5.3 进一步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启示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基于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居民环境行为实现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环境行为理论 |
2.1.2 可持续生活方式理论 |
2.1.3 行为成本理论 |
2.1.4 集体行为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居民环境行为研究综述 |
2.2.2 可持续生活方式下居民环境行为研究综述 |
2.2.3 居民环境行为成本研究综述 |
2.2.4 从个体走向集体的居民环境行为研究综述 |
2.2.5 总结与不足 |
第3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区域选择依据 |
3.1.2 行政区划依据 |
3.1.3 区域居民能源消费概况 |
3.2 数据采集 |
3.2.1 数据采集总体设计 |
3.2.2 问卷内容设计 |
3.2.3 数据采集过程 |
3.2.4 数据采集分析 |
3.3 研究数据及资料来源 |
第4章 可持续生活方式下影响居民环境行为的因素辨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模型设计 |
4.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1.3 问卷设计 |
4.2 数据分析与结果 |
4.2.1 信度和效度检验 |
4.2.2 研究模型整体拟合度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结论与政策指导 |
第5章 行为成本对居民环境行为影响的定量评估 |
5.1 研究设计 |
5.1.1 研究重点 |
5.1.2 问卷设计 |
5.1.3 变量测量 |
5.2 结果和讨论 |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2 Logit回归分析 |
5.3 结论与政策指导 |
第6章 从个体走向集体的居民环境行为认同过程辨析 |
6.1 研究设计 |
6.1.1 理论模型设计 |
6.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6.1.3 问卷设计 |
6.2 数据分析和结果 |
6.2.1 信度和效度 |
6.2.2 研究模型整体拟合度分析 |
6.2.3 结果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结论与政策指导 |
第7章 可持续生活社区环境教育和管理实践研究 |
7.1 我国社区环境教育与管理 |
7.1.1 发展现状 |
7.1.2 变革策略 |
7.2 为了生活的环境教育 |
7.2.1 从“生活美学”到“生活环境主义” |
7.2.2 凌云生态家——社区生态文明教育实践 |
7.2.3 凌云社区梅陇三村——低碳行动 |
7.2.4 凌云社区环境教育与低碳行动经验总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意义和创新 |
8.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基于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城市居民环境行为调查 |
附录 B 《十个人,十本生态经典》品读视频脚本 |
附录 C 可持续生活方式下居民环境行为影响因素问卷题项 |
附录 D 行为成本对居民环境行为的影响 |
附录 E 个体到集体的居民环境行为认同过程问卷题项 |
附录 F 凌云社区生态文明教育实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经济评价与生命周期成本 |
1.2.2 环境评价与生命周期评价 |
1.2.3 社会评价与生命周期社会评价 |
1.2.4 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综合评价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内容和框架 |
2.1 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内容及理论基础 |
2.1.1 公共建筑类别与可持续性内涵 |
2.1.2 经济可持续性评价内容及理论基础 |
2.1.3 环境可持续性评价内容及理论基础 |
2.1.4 社会可持续性评价内容及理论基础 |
2.1.5 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内容及理论基础 |
2.2 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的总体框架 |
2.2.1 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
2.2.2 评价的标准与步骤 |
2.2.3 分析要素与分析结构 |
2.2.4 分析框架与研究边界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LCC的公共建筑经济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
3.1 公共建筑经济可持续性分析框架 |
3.2 公共建筑全生命期成本分析 |
3.2.1 全生命期成本分类 |
3.2.2 全生命期成本计算 |
3.3 考虑代际折现下的成本分析 |
3.3.1 代际折现率的确定 |
3.3.2 代际折现下的成本 |
3.4 实例分析 |
3.4.1 工程概况 |
3.4.2 全生命期成本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LCA的公共建筑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
4.1 公共建筑环境可持续性的分析框架与基础 |
4.1.1 分析框架 |
4.1.2 模型基础 |
4.2 公共建筑环境影响的终点破坏分析模型 |
4.2.1 目的与范围确定 |
4.2.2 清单分析 |
4.2.3 环境影响评价 |
4.2.4 结果解释 |
4.3 实例分析 |
4.3.1 目的与范围确定 |
4.3.2 清单数据 |
4.3.3 环境影响评价 |
4.3.4 结果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SLCA的公共建筑社会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
5.1 公共建筑社会可持续性的分析框架与内容 |
5.1.1 分析框架 |
5.1.2 分析内容 |
5.2 公共建筑SLCA的分析过程 |
5.2.1 目的与范围确定 |
5.2.2 清单分析 |
5.2.3 社会影响评价 |
5.2.4 结果解释 |
5.3 实例分析 |
5.3.1 调查权重 |
5.3.2 分析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6 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模型与提升策略 |
6.1 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模型 |
6.1.1 模型假设 |
6.1.2 模型构建与求解 |
6.2 公共建筑综合可持续性提升模型 |
6.2.1 基本假设与基本方程 |
6.2.2 模型构建与求解 |
6.3 实例分析 |
6.3.1 理想状态的确定 |
6.3.2 可持续性综合评价过程 |
6.3.3 综合可持续性提升过程 |
6.4 提升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的措施建议 |
6.4.1 健全提高公共建筑寿命的管理机制 |
6.4.2 优化公共建筑设计施工方案 |
6.4.3 做好公共建筑运营维护管理 |
6.4.4 加强既有公共建筑改造和性能提升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及创新点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公共建筑社会影响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视域下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基于国际比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1.2.1 论文的研究目标 |
1.2.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1 难点 |
1.4.2 论文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全口径宏观税负 |
2.1.1 全口径宏观税负的概念界定与测度 |
2.1.2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与实证检验 |
2.1.3 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的研究 |
2.2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 |
2.2.1 经济增长视角下财政分权理论的发展历程 |
2.2.2 财政分权理论的新发展与现实困境——部分财政分权 |
2.2.3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2.3 财政分权、政府间竞争与政府支出结构 |
2.3.1 财政分权体制下的要素流动与政府间竞争 |
2.3.2 政府间竞争与财政支出结构之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支出 |
2.3.3 政府间竞争与政府规模 |
2.4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 |
2.4.1 政府间事权划分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
2.4.2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国际案例 |
2.4.3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中国案例 |
2.5 简要评述 |
第三章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国际比较 |
3.1 联邦制国家央、地间事权划分的案例分析 |
3.1.1 联邦制发达国家的划分模式——以美国为例 |
3.1.2 联邦制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模式——以俄罗斯为例 |
3.2 单一制国家央、地间事权划分的案例分析 |
3.2.1 单一制发达国家的划分模式——以英国为例 |
3.2.2 单一制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模式——以蒙古为例 |
3.3 各国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比较分析 |
3.3.1 美、俄、英、蒙四国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比较分析 |
3.3.2 央、地间财政支出划分比较的拓展——基于81个国家的数据 |
3.4 启示与借鉴 |
3.4.1 划清政府、市场边界的启示与借鉴 |
3.4.2 优化中央、地方财政支出比例的启示与借鉴 |
3.4.3 划分中央、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启示与借鉴 |
3.4.4 健全央、地两级财政法制体系的启示与借鉴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央、地间财政关系的历史变迁、现状和比较 |
4.1 新中国成立以来央、地间财政关系的变迁 |
4.1.1 计划经济体制下集权与分权的动荡变化时期(1950-1980年) |
4.1.2 改革开放背景下财政分权体系探索和建设时期(1980-2013 年) |
4.1.3 财政体制现代化改革时期(2014年至今) |
4.2 分税制改革后央、地间财政关系的总体现状——财政困境和思考 |
4.2.1 财政现状之央、地间财政失衡的困境及其思考 |
4.2.2 财政现状之转移支付体系不完善与地方财政缺口的困境及其思考 |
4.2.3 财政现状之土地财政和地方债务困境及其思考 |
4.2.4 财政现状之宏观税负畸高的困境及其思考 |
4.3 各领域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与比较 |
4.3.1 一般公共预算中的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4.3.2 政府性基金预算中的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4.3.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的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4.3.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中的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4.3.5 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现状、比较的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与央、地财政支出结构研究 |
5.1 可持续发展与央、地财政支出结构的理论分析 |
5.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界定 |
5.1.2 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支出分权——基于Barro模型的理论分析 |
5.1.3 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支出结构的理论分析 |
5.2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的构建与测度 |
5.2.1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的构建 |
5.2.2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的指标权重计算——基于改进后的熵值法 |
5.2.3 世界81个国家可持续发展指数的测度及排序 |
5.2.4 可持续发展指数与人类发展指数的排序比较 |
5.3 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支出分权——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
5.3.1 模型构建、变量描述与数据来源 |
5.3.2 基准回归结果 |
5.3.3 工具变量回归结果——内生性检验 |
5.3.4 稳健性检验——财政支出分权与人类发展指数 |
5.3.5 进一步讨论——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三维讨论 |
5.3.6 基于Lind-Mehlum方法的最优央、地财政支出比例估计 |
5.4 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支出结构——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
5.4.1 模型构建、变量描述与数据来源 |
5.4.2 基准回归结果 |
5.4.3 工具变量回归结果——内生性检验 |
5.4.4 稳健性检验——财政支出结构与人类发展指数 |
5.4.5 实证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视域下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重构方案 |
6.1 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理论、原则和思路 |
6.1.1 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理论基础 |
6.1.2 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 |
6.1.3 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思路 |
6.2 借鉴国际经验的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重构方案 |
6.2.1 一般公共预算中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方案 |
6.2.2 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方案 |
6.2.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方案 |
6.2.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中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方案 |
6.2.5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央、地间公共卫生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 |
6.3 重构之后的央、地间财政事权配置及其支出规模测算 |
6.3.1 一般公共预算中的央、地间财政事权配置及其支出规模测算 |
6.3.2 政府性基金预算中的央、地财政支出划分及其规模测算 |
6.3.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的央、地间财政支出划分及其规模测算 |
6.3.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中的央、地间财政支出划分及其规模测算 |
6.3.5 重构之后的央、地两级财政支出总规模测算及重构方案的优势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国际比较的研究结论 |
7.1.2 历史、现状和比较的研究结论 |
7.1.3 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政策启示 |
7.2.2 具体的对策建议和方案 |
第八章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不足之处 |
8.2 今后的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件:Lind-Mehlum方法的Stata编程代码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企业供应链脆弱性关注度及IT能力对可持续供应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供应链脆弱性 |
2.1.1 供应链脆弱性 |
2.1.2 供应链脆弱性关注度 |
2.2 新兴IT技术 |
2.3 信息技术(IT)能力 |
2.4 可持续供应链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理论模型 |
3.2 研究假设 |
3.2.1 供应链脆弱性关注度 |
3.2.2 企业IT能力 |
3.2.3 供应链脆弱性关注度对企业IT能力的作用 |
3.2.4 可持续供应链 |
3.3 量表设计 |
3.3.1 供应链脆弱性关注度量表设计 |
3.3.2 IT能力量表设计 |
3.3.3 经济绩效量表设计 |
3.3.4 环境绩效量表设计 |
3.3.5 社会责任量表设计 |
第四章 研究分析 |
4.1 问卷调查 |
4.2 描述性分析 |
4.3 信度和效度分析 |
4.3.1 信度分析 |
4.3.2 效度分析 |
4.4 结构模型分析 |
4.5 研究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论文总结 |
5.2 研究贡献 |
5.3 研究不足 |
5.4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7)中国可持续福祉的多尺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框架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类世——人类永续发展是否可能 |
1.1.2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新型人地关系 |
1.1.3 可持续发展关乎人类福祉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4.3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进展及述评 |
2.1.1 国外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进展 |
2.1.2 国外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述评 |
2.1.3 国内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进展 |
2.1.4 国内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可持续生活方式 |
2.2.3 空间和地方 |
2.2.4 复杂系统理论 |
2.3 小结 第三章 可持续福祉概念框架 |
3.1 可持续发展与福祉的内涵及关系 |
3.1.1 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与内涵 |
3.1.2 福祉与福利关系辨析 |
3.1.3 可持续发展与福祉的关系 |
3.2 可持续福祉概念框架 |
3.2.1 基本概念及原理 |
3.2.2 可持续福祉的构成要素 |
3.3 小结 第四章 微观可持续福祉的评价 |
4.1 评估框架 |
4.1.1 目标和范围界定 |
4.1.2 评价指标 |
4.1.3 评价模型 |
4.1.4 数据说明 |
4.2 主观可持续福祉的截面分析 |
4.2.1 指标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2 结果分析 |
4.3 主观可持续福祉的纵向分析 |
4.3.1 主观可持续福祉的纵向变化 |
4.3.2 资本变化对纵向变化的影响分析 |
4.4 小结 第五章 宏观可持续福祉的时空变化与效率分析 |
5.1 主观可持续福祉的时空变化 |
5.1.1 微观向宏观集成方法 |
5.1.2 主观可持续福祉状态的时空变化 |
5.2 客观可持续福祉的时空变化 |
5.2.1 客观可持续福祉衡量方法 |
5.2.2 客观可持续福祉(GHDI)的时空变化 |
5.2.3 主观与客观可持续福祉的对比分析 |
5.3 可持续福祉效率及其时空变化 |
5.3.1 可持续福祉效率评价模型 |
5.3.2 可持续福祉效率时空变化 |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
(8)公司治理环境、债务期限结构与公司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结论 |
1.5 创新之处和研究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
2.2 关于债务期限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1 关于决定债务期限结构的各种理论假说 |
2.2.2 影响债务期限结构的宏观和行业因素 |
2.2.3 影响债务期限结构的公司层面因素 |
2.3 关于债务期限结构影响效应的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3 债务期限结构与公司可持续发展:基本分析 |
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2 研究设计 |
3.2.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3.2.2 变量选择与定义 |
3.2.3 回归模型 |
3.3 实证分析 |
3.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3.3.2 债务期限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3.3.3 债务期限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制 |
3.3.4 稳健性检验 |
3.4 本章研究结论 |
4 公司异质性与债务期限结构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4.2.2 变量选择与定义 |
4.2.3 回归模型 |
4.3 实证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4.3.2 不同债务水平下债务期限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4.3.3 不同创新主导战略下债务期限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4.3.4 不同资产结构下债务期限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4.3.5 不同企业风险水平下债务期限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4.4 本章研究结论 |
5 债务期限结构与公司可持续发展:内部治理的影响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5.2.2 变量选择与定义 |
5.3 实证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5.3.2 内部治理、债务期限结构与可持续发展 |
5.3.3 稳健性检验 |
5.3.4 内部治理与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机制 |
5.4 本章研究结论 |
6 债务期限结构与公司可持续发展:外部治理的影响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 研究设计 |
6.2.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6.2.2 变量选择与定义 |
6.2.3 回归模型 |
6.3 实证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6.3.2 外部治理、债务期限结构与公司可持续发展 |
6.3.3 稳健性检验 |
6.3.4 外部治理与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机制 |
6.4 本章结论 |
7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可持续发展报告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可持续发展报告指标披露情况 |
1.2.2 可持续发展报告第三方鉴证 |
1.2.3 可持续发展报告与企业价值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可持续发展报告演进过程及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报告演进过程 |
2.1.1 社会责任报告产生 |
2.1.2 可持续发展报告萌芽 |
2.1.3 可持续发展报告产生 |
2.1.4 可持续发展报告与社会责任报告的区别 |
2.2 理论基础 |
2.2.1 三重底线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 我国A股上市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现状 |
3.1 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情况 |
3.2 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标披露情况 |
3.3 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鉴证情况 |
3.4 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信息披露评价 |
4 案例介绍 |
4.1 企业概况 |
4.1.1 中国石油公司简介 |
4.1.2 中国石化公司简介 |
4.1.3 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动因分析 |
4.1.4 企业价值其他影响因素对比 |
4.2 两公司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比较 |
4.2.1 中国石油可持续发展报告情况 |
4.2.2 中国石化可持续发展报告情况 |
5 案例分析 |
5.1 可持续发展报告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路径 |
5.1.1 可持续发展报告对企业自由现金流的影响机制 |
5.1.2 可持续发展报告对资本成本的影响机制 |
5.2 是否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与企业价值关系 |
5.3 可持续发展报告质量与企业价值关系 |
5.3.1 可持续发展报告质量度量 |
5.3.2 可持续发展报告质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
6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企业应增强信息披露意识,成立信息披露委员会 |
6.2.2 监管部门应统一披露标准,要求企业进行第三方鉴证 |
6.2.3 投资者应重视可持续发展报告,关注每年报告内容变化情况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 |
1.1.2 可持续城市建设理念成为全球共识 |
1.1.3 我国粗放型的工程建设模式制约城市可持续建设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可持续性研究综述 |
1.2.2 城市可持续性研究综述 |
1.2.3 城市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研究综述 |
1.2.4 现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价值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价值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相关概述与理论基础 |
2.1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概述 |
2.1.1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的涵义 |
2.1.2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的范围 |
2.1.3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的特征 |
2.2 相关理论综述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可持续建设理论 |
2.3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概述 |
2.3.1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内涵 |
2.3.2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目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识别 |
3.1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影响来源 |
3.1.1 资源层面 |
3.1.2 参与者层面 |
3.1.3 技术层面 |
3.1.4 建造环境层面 |
3.2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识别 |
3.2.1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识别方法选择 |
3.2.2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初步识别 |
3.3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问卷调查情况 |
3.3.2 问卷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3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3.3.4 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 |
3.3.4.1 问卷信度及效度检验 |
3.3.4.2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
3.3.4.3 公因子命名与解释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影响机理分析 |
4.1 概念模型的构建 |
4.1.1 测量模型的构建 |
4.1.2 结构模型的构建 |
4.1.2.1 潜变量间的作用关系假设 |
4.1.2.2 结构模型建立 |
4.2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 |
4.2.1 结构方程模型初步分析 |
4.2.2 结构方程模型修正 |
4.2.3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与讨论 |
4.3 工程建设可持续性影响机理总述 |
4.3.1 关键影响路径识别 |
4.3.2 关键影响路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评价 |
5.1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评价模型构建 |
5.1.1 熵值法基本原理 |
5.1.2 改进熵值法的无量纲化方法选择 |
5.1.3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评价模型计算过程 |
5.2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评价体系建立 |
5.2.1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评价指标度量 |
5.2.2 评价指标的含义阐释 |
5.3 基于中国内地29 个省会城市(直辖市)的实证分析 |
5.3.1 城市选取与数据采集 |
5.3.2 数据处理 |
5.3.3 结果分析 |
5.3.3.1 综合值分析 |
5.3.3.2 六大类别分析 |
5.3.3.3 区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提升策略 |
6.1 基于关键影响因素的提升策略 |
6.2 基于关键影响路径的提升策略 |
6.3 基于29 个省会城市实证分析的提升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作者简介 |
四、对可持续发展度量方式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技术创新视角下建筑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作用路径研究[D]. 冷超. 西华大学, 2021(02)
- [2]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调节效应[D]. 王宾. 山东大学, 2021(02)
- [3]基于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居民环境行为实现过程研究[D]. 黄立萍.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2)
- [4]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 范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视域下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基于国际比较的研究[D]. 金辉.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7)
- [6]企业供应链脆弱性关注度及IT能力对可持续供应链的影响研究[D]. 郭晓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7]中国可持续福祉的多尺度评价研究[D]. 王月菊. 兰州大学, 2020(12)
- [8]公司治理环境、债务期限结构与公司可持续发展[D]. 王骁羿.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9]可持续发展报告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案例分析[D]. 岳莹.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10]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D]. 张苏楠. 东南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