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进取型道德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石莹[1](2020)在《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整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相结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流,以伦理为核心,体现出浓厚的道德意蕴。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来看,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的典型代表之一,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根”和“魂”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充分挖掘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理想蕴含的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推动新时代大学道德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研究回顾是任何一项新的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总结了目前学界关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既有研究尚待推进甚至突破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研究探讨作了理论准备。在系统梳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从上古三代至春秋战国历史演进的基础上,理清了“君子”内涵由“有位者”向“有德者”转变的思想发展脉络,展现了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概貌。阐释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人文性、实践性、普遍性以及内在超越性等特征,同时认为这些本质特征,既是我们对君子人格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着力点,又是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榫接点。其次,本文解答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融入什么的现实问题。就必要性而言,君子人格思想彰显的“文化化人”、“文化育德”的优良传统,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当下困境,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等意义重大;就可能性来看,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其关于道德教育的育人目标、教育模式与价值导向,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契合性,这些都为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融入什么而言,本文指出应在内容层面和实践层面做好两者的对接会通。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条目,是个体修养身心的道德目标、构建理想社会关系的价值标尺和涵养家国情怀的精神源泉,这些德育内容有助于涵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同时,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德育方法,体现了道德教化和自我修身的统一,君子人格的修养方式蕴含了道德教育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重要启示,对此做好实践融入,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最后,本文明确了如何融入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秉持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融入的具体途径。研究认为,应在尊重君子人格思想历史传统和开掘君子人格思想当代价值的基础上,从方向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出发,确保融入过程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彰显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在融入的实施路径上,本文将高校道德教育的现实目标和大学生道德发展的自身需要相结合,以激发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落脚点,从主渠道融入、创设良好德育环境以及激励大学生争做“时代新人”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总之,本文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出发,落实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这一具体论题,对推动蕴含中国智慧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而言,是一次必要且有益的尝试。
张小敏[2](2019)在《新疆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研究》文中指出道德榜样教育是我们党一直以来提倡的优良传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十九大的顺利召开,使道德榜样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不仅重新阐释了新时代下道德榜样的价值内涵,也为新疆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赋予了新的价值引导。新疆大学生是将来建设新疆的主要力量,新疆高校是为新疆建设与发展输入人才的重要渠道,加强道德榜样教育对大学生自身来说,有利于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品质,对于新疆的发展而言,有利于社会整体道德素质的提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道德榜样教育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是我们今后要去努力的方向。因此,在新时代环境下,我们应结合十九大的相关内容,加强新疆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实现用道德榜样的力量激励人、感染人、引导人、塑造人的目的。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说明了论文研究的来源与选题意义,论述了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研究思路、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二部分分析了道德榜样相关内涵与类型、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整理,分析出道德榜样教育的四个功能、全面开展道德榜样教育对新疆高校及大学生自身道德素质提升的意义。第三部分论述了新疆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取得的成效、教育和宣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主要从道德榜样选树、宣传、大学生自身学习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四个方面来说明。第四部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相关问题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措施,论文研究有助于丰富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新疆高校今后的德榜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实践依据。
全晓洁[3](2018)在《中小学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思想源远流长,无论是维系历史,还是滋养当代,都有其自身的独特价值。道德思想是维护社会稳定、维系人类发展的基本精神要素。教科书作为文化的载体,继承和发扬历史进程中本民族积累的道德思想精髓是其重要职能。然而,发源与发展于封建社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思想,一方面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另一方面,透过其具体的历史形态,它们又蕴含与今相通之理。因此,教科书对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形象刻画的目的不是复古教育,不是复制全部的、整体的传统道德体系。而是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对其进行筛选、检视、转化,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道德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虽然传统文化道德形象是已生成的、静态的,但教科书对之刻画却是动态的、发展的。教科书内容选择彰显价值倾向,教科书内容编排传递文化品格。“教科书传承什么道德思想?”“如何传承?”体现了其对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特点。本研究就以内容与形式为切入点分析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形象在教科书中的刻画,并在分析中以“古今对比”为暗线,深层探究教科书在刻画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过程中表现出的价值传承特点。对核心概念的界定为本研究积淀理论基础,并为后续分析框架的形成提供理论支撑。“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指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自身秉持的一系列主流道德思想,从而给人在知觉上造成的一种具体的道德印象。分为个人层面道德形象、社会层面道德形象和国家层面道德形象。“传承”不仅意味着延续,更意味着在延续基础上的新释与超越,因此,本研究认为“教科书对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指教科书通过内容选择和内容呈现刻画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从中体现对其价值的延续、新释与超越。上述的“个人-社会-国家”,“延续-新释-超越”两组横纵坐标成为后续内容分析的维度。传统文化中道德的结构、维度、道德条目及其特点从概观上勾画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形象,本研究对之系统梳理为后续古今的对照分析提供参照。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形象分为根源本体、工夫、境界本体三个层次,工夫层次又分为个人层面道德、社会层面道德和国家层面道德。个人层面道德包括节制、知耻、谦虚、勤劳等主体自律精神,自强、进取等主体自为意志;社会层面道德包括宽恕、诚信、感恩等善以安人的人性哲学,礼让、守规等礼以节事的交往法则,孝慈、仁爱、责任等仁以处世的立身之道,“天人和谐”的生存法则;国家层面道德包括爱国、公忠、奉献等家国一体的责任担当,和睦、团结、和平和谐统一的政治立场,贵刚重阳的民族性格,民以为天的民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形象的特点包括伦理本位色彩浓郁、整体主义价值倾向、天人合德的思想观念、重视道德的实践工夫、道德价值的中庸分寸把握、重义轻利的“利己心”规避取向、“性善”的人性论主流、“保守内求”的自我苛律。教科书中的德目内容选择彰显其价值取向。因此,运用内容分析法梳理教科书中蕴含的道德内容,针对教科书中涉及的个人、社会、国家三层面的每条德目进行逐一分析,旨在探明教科书刻画每个道德层面时,实现的价值传承特点。内容层面的价值传承特点包括三方面: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普遍性的道德思想的继承;对时代性与普遍性交织的道德思想的新释,使之符合时代需求;结合现代伦理观念、并从传统文化中挖掘资源弥补传统中薄弱与缺失的优秀道德思想。研究从这三个角度呈现教科书刻画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时的价值传承特点,剖析古今的延续与差异。教科书中的德目呈现形式彰显其价值取向。因此,聚焦教科书对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形象的呈现形式,即教科书究竟是怎样刻画优秀传统中的道德形象的,亦能洞察其中的价值传承特点。这一部分主要以面上观照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思路,在对教科书文本分析基础上,探明教科书刻画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形象的形式:一是教科书中有形的呈现方式分析,包括榜样示范、道德叙事、活动牵引;二是教科书中无形的话语表达分析,包括对话、隐喻、规劝。并在道德呈现形式分析中深层次剖析古今差异及其背后的价值取向变革。具体而言,在呈现方式上:隐性渗透体现对传统德育中德目引领教条性的缓和;榜样示范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道德人格的交织;道德叙事是对传统文化中一元道德形象的开放性表述;活动牵引体现从传统权威规训到道德主体的自我心智谋求。在话语表达上,从号召到对话,是话语中道德价值引领方式的走向;隐喻的运用缓解传统德育的“圣化”倾向;惩戒与规劝,体现古今道德合法性论证的差异。综观前文的分析,总结教科书对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特征,并分析其原因。具体而言,教科书主要在以下层面对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形象实现了继承与超越,继承集中表现在“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与伦理观价值、“内圣外王”理想人格、“义以为上”价值取向、“仁”与“礼”的内在品质与外在规则。超越主要表现在道德从一元到多元,从义务到权利;利义从相斥到和合,公私从对立到互渗;走出宗法利益关系,达至普遍社会公理三方面。分析继承与超越的深层动因包括四方面,一是文化的二元特性,二是教科书的文化本质,三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四是观念转换的引领。就文化的二元特性来说,对于具有普遍性的文化,教科书需保存与延续,对于普遍性与时代性交织的文化,教科书需调整和超越。这便决定了教科书对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超越。就教科书的文化本质来说,教科书不仅面向过去,承担着文化积淀与传承的任务;还面向未来,引领面向发展前沿的文化创新;同时还在文化传承中体现自身的文化品格。这表明,教科书对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绝非简单复刻,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超越。就社会发展的推动来说,生产方式的进步消解天作为道德本体的神秘性;经济体制的转变凸显人在道德中的主体性;社会结构转型促生个体道德的公共性。就观念转换的引领来说,跨越以天为本的道德本体论思想;超越传统利义、群己相斥的价值取向;涤荡传统宗法利益关系达至普遍真理。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炼教科书对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进行价值传承的关键点,包括树立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取舍与转化标准:继承传统道德精神的精髓,弘扬优秀价值观;挖掘传统道德精神的“潜现代性”,与现代汇通;提升传统道德精神的“类后现代性”,与未来接轨。营造优秀传统道德精神呈现的现代性语境:通过开放的德目呈现形式引领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在德目诠释过程中加深传统与现代的联结。把握优秀传统道德精神传承的三组关系:让“传统”生发于“现在”以滋养道德文化土壤;找寻“道德自由”与“道德价值共识”的辩证统一;在尊重“个体的道德选择”基础上引领“超义务”道德。最后,结合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关键,并针对当下教科书刻画传统文化道德形象存在的问题,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提出优化策略。内容优化包括:结合社会需求与学生特征建构优秀传统道德精神体系;保障教科书中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整体性与层次性;加强教科书中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合法性建设。形式优化包括:变革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负载方式激发学生道德主体性;多门学科协同共建保障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立体化阐释;建立教科书中优秀传统道德精神资源的多方链接。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以批判性视角分析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当前对教科书中传统道德的分析都暗含一个前提:默认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精神在现代场域中的合理性。相关研究多集中着眼于教科书应该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神中“拿来”什么。本研究则从批判传承的视角入手,期望理清教科书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中实现了哪些“延续”、哪些“新释”和哪些“超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教科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神时,应当如何基于现代语境对之进行诠释与呈现,才能挖掘其中的时代价值,从而使“前现代”中的道德精神更好的为现代道德教育助力。
李丽娟[4](2017)在《当代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研究》文中认为道德共识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当今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对原有道德共识的解构困扰着人们的道德生活,也使道德虚无、行为失范成为社会性问题。道德共识困境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而产生的。与身处社会转型期的其他人一样,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大学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学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和人民的重托。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是根据大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特殊角色要求,以当前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共同体所倡导和遵循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为内容,运用多种有效的路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提升大学生的共识水平的过程。当代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是为实现中国梦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需要,是高校道德教育应对多元价值诉求的现实需要,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直面当前价值观多化的时代境遇,把道德价值共识引导作为重中之重,促使大学生群体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和价值观念,不同时代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内容也不同。当代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和引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容和精神实质。本文把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作为转型期高校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视角和必要组成部分,深入阐释了当代大学生共识培育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进行内涵界定、价值挖掘、历史考察、现状调查、问题剖析以及经验借鉴,力求构建起贴近大学生实际的、可能而真实的“道德共识”培育内容和探索行之有效的“道德共识”培育路径方法,力图构建一个完整的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理论框架,以期更好地指导高校道德教育实践。
王迎迎[5](2017)在《道德意愿及其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善良道德意愿是人们向往崇高道德境界、追求理想道德生活的力量之源。处于特殊的道德转型时期,新的道德体系建设尚不完善,道德缺位、道德冷漠、道德焦虑等问题相继凸显;致使社会善意期待逐渐弱化,人们内心的道德意愿也不自觉地被遮蔽起来。道德意愿使道德的人和道德的社会成为可能,关注道德意愿及其培育问题,探寻个体道德意愿的生成过程与规律,剖析当前道德意愿培育中的现实问题及成因,既是优化道德教育的理论前提,也是完善社会道德建设的应有之举。论文围绕“道德意愿是什么”、“道德意愿如何生成”等问题,对道德意愿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创新性、系统化研究;同时聚焦道德意愿培育的现实问题,努力剖析问题成因、探寻解决之策。论文共分五部分,依次探讨了道德意愿的内涵、特征与作用,生成及影响因素;并在分析道德意愿培育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道德意愿培育的原则与方法,以及提升道德意愿培育效果的可能对策。第一部分为“道德意愿的内涵”,主要探讨道德意愿的概念、特征及作用。论文指出,道德意愿就是人的“善念”,包括修善之念和行善之念,心之所存的“道德愿望”和心之所发的“道德意向”象征不同发展阶段的“道德意愿”;论文还区分了“道德意愿”与“道德意识”、“道德意志”、“道德需要”、“道德动机”等相关范畴的区别和联系,指出道德意愿与相关范畴在个体道德发展中各司其职、相互促进。另外,论文概括了道德意愿的特征,论证了道德意愿的作用。第二部分为“道德意愿的生成及影响因素”,分析了道德意愿的生成条件、生成过程与规律、影响因素等问题。首先,论文从道德的个体生成与历史生成两个视角,反思当前有关道德生成问题的研究。论文归纳了道德意愿的生成条件,如道德共识、道德交往、道德实践、道德冲突等客观条件,以及道德认知能力、道德共情能力、道德感知能力、道德自控能力等主观条件。论文指出,道德意愿的生成过程分为萌发“道德愿望”、激发“道德意向”、达成“道德意愿”三个主要阶段;其中“道德愿望”的萌发包括认知内化、情感内化、行为内化和交互内化等方式,“道德意向”的激发要经历情境感知、情境反应、情境判断等阶段,“道德意愿”的达成又区分为道德意愿的实现与升华两个阶段。道德意愿的生成过程通常遵循“内化与外化的统一”、“能动性与制约性的对立”、“强化与弱化的交替”、“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同步”等规律。道德意愿的生成在宏观方面受风俗习惯的熏染和社会舆论的催化,在微观方面受道德榜样的激励和道德情境的制约。第三部分为“道德意愿培育的现实问题”,重点审视当前道德意愿及其培育的突出问题。论文指出,当前个体道德意愿呈现出意愿遮蔽、意愿弱化、意愿冲突等问题,具体表现为道德缺位与公德意识淡化、道德冷漠与道德责任落寞、道德焦虑与道德抉择茫然。关于当前道德意愿培育中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剖析,论文认为,自觉性的参与力量不足、科学化的内容考究不足、全局性的整体关注不足、持续性的理性驱动不足,是当前道德意愿培育中的突出问题;原因可能在于,政府与民间的互动关系尚未完整构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网络对舆论的引导功能尚未有效实现、培育与践行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第四部分为“道德意愿培育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道德意愿培育应坚持的主要原则,以及在自我修养和教育引导方面可采纳的具体方法。论文提出,道德意愿培育要在目标上坚持“知行转化”、在内容上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在方式上坚持“言传与身教同步”、在途径上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并举”。关于道德意愿培育的方法,论文提出,要在“自我修养”上树立崇德向善的理想追求、强化正心诚意的道德自省、重视少私寡欲的意志磨炼、养成与人为善的行为习惯、躬行慈爱扬善的公益实践;要在“教育引导”上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激发内隐性道德需要、培育基础性道德情感、建构远距离道德想象、增强道德失范免疫力。第五部分为“提升道德意愿培育效果的着力点”,从凝聚道德共识、引领道德追求、夯实道德力量和营造道德风尚等方面提出了道德意愿培育效果的提升对策。首先,以核心价值观凝聚崇德向善的道德共识;要以核心价值观引领道德意愿的共识性发展,将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意愿培育的全过程,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提升道德意愿。其次,以道德榜样引领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通过认识道德榜样的精神特质以增进榜样引领作用,推动榜样选树的现代转型以化解榜样疏离困境,发掘特定群体的榜样示范以激发榜样学习意愿。再次,以制度育人夯实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制度育人要做到立制彰显公正价值、立制系于人心人伦、立制固化善良意愿。最后,以环境育人营造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引导道德舆论传播、净化社会道德风气,加强道德舆论监督、规范媒体伦理责任,及时回应道德事件、合理引导道德舆情。
赵癸萍[6](2017)在《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学风是学习、治学和研究过程中形成的风气和氛围,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学风的内核是蕴藏在学习中的价值观念与价值追求,学风的外显是人们学习的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群体氛围。学风弥漫于大学生学习全过程,对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方式、思想认识和精神面貌都有重要作用。开展大学生学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大学德育实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共同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学风产生于学习过程之中,与教师的教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组成学校校风的两大核心构成。大学生学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交叉与融合,与学风建设在思维取向、实施主体和衡量方法方面存在差异,可适度区分。探究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须沿着学习、大学生学风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维脉络,层层深入、多维探查。学习的本质观呈现知识习得、意义建构、社会融入和全面发展四个方面。大学生学风的本质,从不同角度归结为学习的氛围、学术的文化和学习的价值三层本质。从不同视角看,大学生学风教育在行为层面是学习行为的规范,在环境层面是学习氛围的营造,在学术层面是学术文化的传承,在精神层面是学习价值的引领,呈现出多维本质,具有导向性、建构性、自主性、互动性、养成性、潜隐性和群体性特征。大学生学风教育具备深厚的思想资源。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讲求自强不息、勤勉治学、学思结合、诚信笃实和学以致用风气,从传统文化脉络框定了学风教育的部分核心内容,也铸就了我国古代崇尚学习者勤奋刻苦、克服一切困难的主导旨趣,对学习兴趣的启发、学习热情的培养关注不太多。现代西方的学风教育理论中,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讲求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推动学习者的自我实现;社会学习教育理论秉持交互决定论思想,高度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效能感培养,并探讨学习道德的自我开脱;终身学习教育理论将学习作为生存的基本手段,倡导终身学习思想和建设学习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和社会文化环境,提倡协作式学习、情境化学习,都极大扩充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弥补了我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的部分缺陷。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和注重解放思想,奠定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原则,构成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支柱性理论。从本研究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大学生学风呈现主流积极向上,但局部问题较为严重的现状。从积极方面看,大学生群体确立了较高远的学习目标,具备较正确的学习认知,对学习诚信遵守较好,具有较端正的学习态度,总体状况积极良好。从消极方面看,部分大学生学习目的功利性明显,学习价值观尚存在偏差,对学习诚信的立场偏轨,学习行为的自律匮乏。总体而言,大学生学风呈现自发性、分化性、失范性和从众性的特征。针对大学生学风的现实状况,各高校积极开展学风教育活动,呈现积极成果与消极问题共存局面。高校不同教育主体高度重视学风教育,但学工队伍、教务管理队伍、教师队伍等不同系统间力量缺乏整合。各高校的大学生学风教育体制机制在逐步建立,但长效机制建设严重不足,制度的执行力不强。学风教育的活动较为丰富,学生总体感受与评价中等偏上,但缺乏对大学生学习内在价值的引领,教育方法难脱呆板陈旧的嫌疑。从内容构成角度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依据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全国131所高校学风内容的语义归纳,本研究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培养大学生的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科学发展教育和竞争态势教育是进取学风的主要教育内容。诚信价值教育、诚信品质教育、诚信法制教育和诚信实践教育是诚信学风的主要内容。求是精神教育、科学态度教育和严谨风格教育构成了严谨学风的主要内容。开拓意识教育、创造精神教育和质疑精神教育构成了创新学风的主要内容。大学生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的广阔思想内涵,凸显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主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从途径拓展看,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教学相长的主体互动,实现对大学生学习价值的外在启发与内在反思;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协同一致,实现教育者的力量整合,改善教育力量分散的不良教育现状;通过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结合,扩展教育形式和覆盖面;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避免学校孤军作战的不良局面。从机制创新看,要建立和健全学业指导机制、学业评价机制、学业激励机制、学业预警机制和学业淘汰机制,建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长效机制,增强教育制度的执行力。从教育方法看,可以采用启迪法、示范法、规范法、竞争法和渗透法等多种方法,削弱大学生的抗拒心理,丰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运用。从环境优化看,大学生学风教育要重点优化宿舍、班级、校园和社会四大区域,提升学风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相关性和融入度,阻断不良学习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构建良性的学习外部环境。
赵俊红[7](2016)在《大学生美德化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美德是大学生安身立命之基。面对纷繁复杂的多变社会,理应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大学生却受到社会道德状况的左右,大学道德教育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在利益主体多元化、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中,加之西方多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思潮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由于社会经验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部分大学生未能充分认识到美德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因此,加强大学生美德教育,增强大学生抵御负面效应的免疫力,抵御腐化堕落思想的侵蚀,才能使大学生成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才兼备人才。重视美德教育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之一。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高校是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从德育课的设置,到德育课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无一不是在实践中“立德树人”。但由于教育方式僵化呆板,习惯于外在灌输和说教,忽视或不善于运用美德的“化育”机制及其规律进行教育,成效甚微。因此,进行当代大学生美德化育研究尤为紧迫而重要。近年来有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上对大学生美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广泛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在不同程度上对“美德化育”研究具有理论推进和借鉴作用。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系统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等方法,对当代大学生美德化育的过程和机制以及实现路径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旨在为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式的改革、对思政理论课的学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对提升大学生美德教育的实效性提供方法和路径支持。第一部分,对大学生美德化育的内涵与意义进行了阐释。所谓美德是指高尚的道德行为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化育之“化”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化育之“育”指涵(培)育长养,化育之“境”指从心所欲不逾矩即自由自觉的境界。美德化育就是通过细雨润无声的化育方式,使受教育者把美德的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涵育长养其美德;大学生特有的美德主要包括爱国奉献、求知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友善、勤俭节约等方面的内容;大学生美德对于大学生的一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是大学生自尊和他尊之要、安身立命之基、生活幸福之源、实现人生价值之本。第二部分,对大学生美德化育的理论基础、思想渊源和学理依据进行了挖掘。本文认为,大学生美德化育具有充分的理论基础、思想资源和学理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等理论观点,为大学生美德化育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中外思想家的有关论述和思想为大学生美德化育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渊源。中国儒家的教化内省思想、道家“行不言之教”思想、佛家“以心传心”思想等都是其重要的文化养分。西方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的美德养成教育思想,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康德的道德熏陶思想,近现代时期麦金泰尔的德性实践理论,都为“美德化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此外,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价值澄清教育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情感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也为大学生美德化育的研究提供了学理依据。第三部分,阐释了大学生美德化育的运行要素和运行机制。本文认为大学生既是美德化育的客体,也是美德化育的主体,美德化育是主客体的统一;美德认知、美德情感、美德意志、美德信念和美德行为习惯是大学生美德形成的要素,在大学生美德化育运行过程中,这五大要素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美德认知是美德化育的前提,美德情感是美德化育的催化剂,美德意志是美德化育的动力,美德信念是美德化育的核心,美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美德化育的目的。这既是美德化育运行的机制,也是美德化育应遵循的规律。第四部分,对美德现状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大学生美德化育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基于大量调查问卷,论题基本厘清了大学生美德化育主要存在的大学生美德知行不统一、美德教育实效性较差、价值取向模糊或功利化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学校美德化育理念偏颇、美德化育培育方式方法不力、家庭美德化育缺失、社会美德化育较弱、新媒体与互联网的影响以及大学生自身对美德认识不够。在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利益多元化的时代,对大学生美德化育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需要不断拓展研究,把握大学生美德化育影响因素的最新发展动向。第五部分,对大学生美德化育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索。大学生美德化育需要从六个层面展开:强化美德需要是美德化育的前提,潜移默化是大学生美德化育的有效方式,道德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美德化育的重要环节,构建测评制度是大学生美德化育的保障,养成行为自觉是大学生美德化育的目的,营建文化氛围是大学生美德化育的活力。这六条路径有助于使大学生把美德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步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自觉境界。
杜跃[8](2016)在《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网络的迅速发展悄然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模式,切实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近几年来,我国的网民数量呈现大幅度的增长。大学生网民作为知识程度相对较高的青年群体,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已然成为了网络使用的主力军。网络的工具性作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挥,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拓展了他们的视野,方便了他们的生活。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网络属于离散型结构,自身有着虚拟性、隐匿性和开放性等特征,网民的真实身份很难识别,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缺乏道德舆论的约束,有着很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容易诱使自律意识本就薄弱的大学生在网络世界自由驰骋,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网络道德问题。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治理迫在眉睫。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道德精神的代表,起着传播道德理念和文化知识的重要作用。他们的网络道德素质不仅直接影响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化程度,而且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网络道德能否健康发展,进而为构建和谐的网络文化奠定基础。因此,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出现的一系列网络道德问题,结合国家切实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以治理的思维为视角,对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全面深度剖析,提出一些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治理路径。本文从网络道德的含义、特征和原则、治理与网络道德特点的一致性、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治理的必要性,大学生当前存在的网络道德问题、原因分析以及治理路径展开分析和论述,共分为四个部分:导论部分,介绍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路径和方法、研究的创新和不足。第一章,笔者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网络道德的含义加以科学界定,并着重阐释了网络道德的特征和原则,同时论述了治理与网络道德的内在统一性以及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进行治理的必要性。第二章,分析和总结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一系列网络道德问题。通过对调查问卷的设计说明、数据的统计分析,进而全面客观地总结出大学生存在的一些网络道德问题,包括网络道德心理层面和网络道德行为层面。具体体现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薄弱、网络价值观念迷茫、网络责任意识弱化等网络心理问题和学术抄袭泛滥、浏览和传播色情网站、网络暴力、散播网络谣言、网络购物失信、计算机病毒和黑客等网络道德行为失范问题。第三章,解析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出现的成因。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作为一个伴随网络发展而出现的世界性课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多方面的原因。本文从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滞后、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以及网络自身的特点等四个方面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进行剖析,理顺问题和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治理提供必要的依据。第四章,在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后,结合国家针对网络进行深度治理的背景,极力探讨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治理路径。本文从充分发挥政府治理主体的作用、增强高校的治理能力、完善网络企业的技术治理手段以及提高大学生的自治能力等四个治理主体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为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做出自身应尽的努力,推动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孙泊[9](2016)在《道德榜样论》文中认为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道德国度的美誉。中国传统文化以道德为内核,道德建设从古至今,走过几千年的求索之旅,依然在路上。中国传统社会,崇拜道德理性,道德人格盈满理想主义色调。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彰显道德理想,自成独特体系,塑造核心价值,成就中华民族道德的整体性、连贯性和发展性,对于现代性道德建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理论参照意义和实践示范价值。无论是道德批判基础上的道德解构重建论调还是唯物史观基石上的道德转型升级逻辑,都可以从中华传统道德榜样思想史的长河中找寻到认识问题的理念、解决问题的路径。超越传统,映照现实,继往开来,这或许就是中华传统道德榜样思想史的真正价值所在。道德榜样研究既要传承历史宝贵的精神财富,更要直面现实道德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历史的终极意蕴是为了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创造人类的文明和幸福。现代性意义上的道德建设,就是以社会转型为特定生态语境,以榜样疏离为问题境域,以榜样认同提升、彰显道德力量为价值旨归,以建构中华民族道德信仰、构建国家道德共同体为发展愿景。研究坚持“一个指导观”研究始终坚持唯物史观为指导,全文贯穿“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唯物史观全面梳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演进史,全面分析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价值观念和实践指向,努力探寻中华传统道德榜样观与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机制;以唯物史观科学探析现代道德榜样观建构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契合机制,有力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研究秉承“两大方法论”一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围绕“塑造人、提升人、发展人”的教育理念,整体上采用多学科视域交融,加强文献查阅与实证调研相结合,把研究从现象上升为本质,从理论分析延伸到实践运用,秉持强烈厚重的人文精神。全面梳理古代道德榜样思想精华,深层思考社会转型的道德困境,多维剖析榜样疏离的动因机制,努力建构榜样认同的实践路径。二是坚持以整体发展观为研究视野,拓展道德榜样的研究论域。将道德榜样理论研究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之中,探讨道德榜样的演进逻辑和文化特性;将道德榜样实践研究择取在社会转型期的特定形态之中,探索道德榜样的现代意义和时代困惑;将道德榜样承接传统道德修养,探析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文化特质和现代转型;将道德榜样契合社会转型,探望社会整体道德秩序的建构和完善。研究抓住“三大着力点”一是基本厘清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演进谱系,提炼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价值观念,明晰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实践导向,梳理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现实关照。二是多维描述了现代意义道德榜样的出场境域,洞察了社会转型道德榜样的疏离困境,建构了社会转型道德榜样的认同路径。三是科学阐释了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逻辑进路,推动了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现代转型,展望了社会转型道德秩序的全面建构。研究凸显“四个问题域”一是对道德榜样疏离与认同从道德动因视域探究,有利于夯实道德榜样问题的理论之基,从根本上解决道德榜样认同问题;有利于厘清道德榜样问题与社会转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应肯定的内容、应防止的倾向、应消解的问题,梳理出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生成和培育的着力点。二是对道德动因的多元透析和解读,可以为道德榜样认同提升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实践准则、实践路向提供有针对性的理性支撑;更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路径的有益探索。三是全面系统深入挖掘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疏离的时代困境,探析道德榜样疏离的时代表征、原因机理、影响危害、矫正对策,为进一步提升和彰显道德榜样影响力和作用力提供参照和路径;有利于彰显道德榜样的“三个自信”即道德榜样研究的理论自信,道德榜样示范的道路自信,道德榜样教育的制度自信。四是运用科学理论指导研究道德榜样论,坚持问题导向,寻求治理之道,实现时代转换和社会转型,以整体研究逻辑架构道德榜样学的立论之基,全面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道德榜样的历史演进和理论体系,系统整体研究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史,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人道德榜样文化资源,形成道德榜样思想理论体系,用科学的理论有力指导和不断推动当代道德实践的良性发展。总之,现代性道德建构,面对的是人类生存的意义危机,关怀的是人类发展的终极价值,唤醒的是被欲望遮蔽的人文情怀。在道德信仰建构的争论和反思中,我们既不能无限迷恋自身的道德文化传统,又不能彻底否定我们的时代精神而加以深刻批判,而应该始终秉承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一贯性、连续性、发展性和超越性姿态,以传承创新发展的科学理念进入一个全新的道德天地,建构一种以感性生命和人文精神的现代性道德,在厚重深邃的历史传统道德基础之上,不断彰显榜样的道德力,提升公民的道德感,塑造社会的道德风尚,建构国家的道德意识,培育民族的道德信仰,努力开发人的本真精神世界,弘扬人性的完整和丰富;全面建构社会优美和谐的道德秩序,助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积极培育民族的共同道德信仰,实现国家的繁荣与昌盛。这就是我们的道德理想,也是我们的价值追求。
王楷清[10](2015)在《生活德育论域下中小学道德知识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活德育是“教育回归生活”理念在道德领域的最新体现,它提倡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道德知识是承载或表征主体际价值关系的符号,不仅包括公共道德知识,也包括个体道德知识;不仅包括道德意识,也包括日常的道德行为方式,它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传统德育课堂教学认为道德知识具有客观、普遍等特性,学生的课堂学习即是对可供掌握的、外在的、抽象知识理论体系的系统掌握。生活德育理论下的道德知识是实践型道德知识,具有主观性、控制性、情境性和生成性特征。实践型道德知识教学既还原了道德知识的实践本质,也关注了其过程意义,更赋予了道德知识以超越性品质。生活德育理论下的中小学道德知识教学从理论、路径、依据、平台四方面发生转向,使得中小学道德知识的教学机制也随之发生改变。具体而言,这一机制包括两个转化环节和四个具体教学流程。其道德知识教学的转化环节包括:认知型道德知识转化为实践型道德知识环节和实践型道德知识转化为个体道德知识环节。其中前一转化环节借助于情境细化,将具有普遍适用特性的道德知识细化为具有情境适应特性的道德知识;后一转化环节借助于个人内化,通过课堂对话,赋予个体以体验和反思。其道德知识的教学流程为:首先,划定知识适用情境,将认知型道德知识细化为实践型道德知识;其次,将实践型道德知识与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事件融合;再次,对话融合后的生活冲突事件,生成道德分寸;最后,以动态的道德境界审视生活事件,生成道德智慧。以之审视现行的德育课堂教学,其存在着认知型道德知识体系的非情境化解读,典型意义生活事件的非冲突性体验、非分寸化把握,个人道德知识获取的非境界化指引等问题。为此,以道德知识的情境化教学、道德知识的冲突性教学、道德知识的反思性教学以及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的合一化教学为德育课堂教学的策略,则能使课堂教学有效回归生活,并提高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
二、试论进取型道德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进取型道德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既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性 |
1.4.1 研究的重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性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道德 |
1.5.2 道德教育 |
1.5.3 君子人格 |
第2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演进及特征 |
2.1 历史演进 |
2.1.1 上古三代君子观念的萌芽 |
2.1.2 春秋孔子对君子概念的确立 |
2.1.3 战国孟子、荀子对君子观念的发展 |
2.2 基本特征 |
2.2.1 人文性 |
2.2.2 实践性 |
2.2.3 普遍性 |
2.2.4 内在超越性 |
第3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3.1 融入的必要性 |
3.1.1 有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3.1.2 有助于化解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
3.2 融入的可能性 |
3.2.1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相连通 |
3.2.2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育人理念相契合 |
3.2.3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 |
第4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 |
4.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内容 |
4.1.1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个体道德 |
4.1.2 和而不同,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系 |
4.1.3 治平天下,仁民爱民的家国情怀 |
4.2 德育内容融入 |
4.2.1 和合之美与大学生社会公德涵养 |
4.2.2 敬业乐群与大学生职业道德完善 |
4.2.3 孝悌为本与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 |
4.2.4 仁礼存心与大学生个人品德提升 |
第5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
5.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教育方法 |
5.1.1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道德教化法 |
5.1.2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自我修身法 |
5.2 德育方法融入 |
5.2.1 立德树人,明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
5.2.2 克己内省,强调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化过程 |
5.2.3 言传身教,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示范引导 |
5.2.4 知行合一,夯实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基础 |
第6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原则和路径 |
6.1 基本原则 |
6.1.1 方向性原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 |
6.1.2 时代性原则,推动君子人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6.1.3 科学性原则,遵循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 |
6.2 实施路径 |
6.2.1 融入育人主渠道,发挥课程德育主阵地作用 |
6.2.2 构建立体化传承体系,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
6.2.3 推动道德主体性生成,塑造时代“新君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新疆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导言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2.新疆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概述 |
2.1 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的内涵与类型 |
2.1.1 道德榜样 |
2.1.2 道德榜样教育 |
2.1.3 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 |
2.1.4 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的类型 |
2.2 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文明成果借鉴 |
2.2.1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榜样教育相关理论 |
2.2.2 中华优秀传统儒家文化中的道德思想 |
2.2.3 中国共产党相关道德榜样教育思想 |
2.2.4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
2.3 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的功能 |
2.3.1 个体认知功能 |
2.3.2 行为示范功能 |
2.3.3 目标激励功能 |
2.3.4 舆论导向功能 |
2.4 加强新疆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的意义 |
2.4.1 有利于充分发挥道德榜样的时代作用 |
2.4.2 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
2.4.3 有利于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构建和谐校园 |
2.4.4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 |
3.新疆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现状分析 |
3.1 新疆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取得的成效 |
3.1.1 道德榜样教育的示范作用效果明显 |
3.1.2 道德榜样教育优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3.1.3 道德榜样教育促进了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 |
3.2 新疆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 |
3.2.1 道德榜样选树工作缺乏科学性 |
3.2.2 道德榜样宣传方式相对单一 |
3.2.3 对道德榜样人物的保障奖励不够 |
3.2.4 大学生对道德榜样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
3.3 新疆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道德榜样人物的选树标准有待优化 |
3.3.2 道德榜样教育的宣传水平有待提高 |
3.3.3 高校道德榜样教育制度和机制不健全 |
3.3.4 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脱节 |
4.改进新疆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的对策思考 |
4.1 科学选树大学生的道德榜样 |
4.1.1 坚持“三贴近”的道德榜样选树原则 |
4.1.2 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选树方式 |
4.1.3 减少行政力量过多干预,加强民主参与选树道德榜样 |
4.1.4 道德榜样的选树应符合大学生的价值追求 |
4.2 进一步做好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的宣传工作 |
4.2.1 转变宣传理念,确保宣传内容的真实性 |
4.2.2 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的周期性与持续性 |
4.2.3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道德榜样教育的时代性 |
4.2.4 拓展宣传渠道,发挥新媒体的巨大优势 |
4.3 改进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学习的方式方法 |
4.3.1 运用课堂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
4.3.2 重视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实践活动 |
4.3.3 整合并挖掘当地道德榜样教育资源 |
4.3.4 采用文艺育德的道德榜样教育方法 |
4.4 完善新疆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机制 |
4.4.1 规范道德榜样教育保障机制 |
4.4.2 完善道德榜样教育激励机制 |
4.4.3 改进道德榜样教育评价机制 |
结语 |
附录 “新疆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研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3)中小学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神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
(二)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精神是教科书的使命 |
(三)对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刻画是教科书实现传承的关键 |
二、文献综述 |
(一)教科书的价值取向研究 |
(二)教科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 |
(三)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 |
(四)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精神的传承研究 |
(五)已有研究的问题及本研究的方向 |
三、研究目的及价值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价值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对象 |
(一)对象选取 |
(二)分析类目 |
六、分析框架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优秀传统文化 |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时间节点 |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标准 |
(三)优秀传统文化的维度与内容 |
二、道德形象 |
(一)道德 |
(二)道德形象 |
三、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 |
(一)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维度 |
(二)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内容 |
四、教科书与价值传承 |
(一)价值传承 |
(二)教科书与价值传承 |
第二章 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形象概貌 |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形象结构 |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形象维度 |
(一)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形象的维度划分依据 |
(二)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形象的维度描述 |
三、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形象内容 |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个人层面道德内容 |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层面道德内容 |
(三)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层面道德内容 |
四、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形象特点 |
(一)伦理本位色彩浓郁 |
(二)整体主义价值倾向 |
(三)天人合德的思想观念 |
(四)重视道德的实践功夫 |
(五)道德价值的中庸分寸把握 |
(六)重义轻利的“利己心”规避取向 |
(七)“性善”的人性论主流 |
(八)“保守内求”的自我苛律 |
第三章 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内容 |
一、教科书中道德形象的内容概况 |
二、教科书中个人层面道德形象的内容分析 |
(一)教科书中个人层面道德形象的延续 |
(二)教科书中个人层面道德形象的新释 |
(三)教科书中个人层面道德形象的超越 |
三、教科书中社会层面道德形象的内容分析 |
(一)教科书中社会层面道德形象的延续 |
(二)教科书中社会层面道德形象的新释 |
(三)教科书中社会层面道德形象的超越 |
四、教科书中国家层面道德形象的内容分析 |
(一)教科书中国家层面道德形象的延续 |
(二)教科书中国家层面道德形象的新释 |
(三)教科书中国家层面道德形象的超越 |
第四章 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形式 |
一、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呈现方式 |
(一)隐性渗透:对传统德育中德目引领教条性的缓和 |
(二)榜样示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道德人格的交织 |
(三)道德叙事:传统文化中一元道德形象的开放性表述 |
(四)活动牵引:从传统权威规训到道德主体的自我心智谋求 |
二、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话语表达 |
(一)号召到对话:话语中道德价值引领方式的走向 |
(二)隐喻:从“圣化”的德育到“亲切”的德育 |
(三)惩戒与规劝:古今道德合法性论证的差异 |
第五章 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特点与归因 |
一、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特点 |
(一)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继承 |
(二)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超越 |
二、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归因 |
(一)文化的二元特性 |
(二)教科书的文化本质 |
(三)社会发展的推动 |
(四)观念转换的引领 |
第六章 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关键 |
一、教科书需树立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取舍与转化标准 |
(一)延续:继承传统道德精神的精髓,弘扬优秀价值观 |
(二)新释:挖掘传统道德精神的“潜现代性”,与现代汇通 |
(三)超越:提升传统道德精神的“类后现代性”,与未来接轨 |
二、教科书需营造优秀传统道德精神呈现的现代性语境 |
(一)通过开放的德目呈现形式引领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
(二)在德目诠释过程中加深传统与现代的联结 |
三、教科书需把握优秀传统道德精神传承的三组关系 |
(一)让“传统”生发于“现在”以滋养道德文化土壤 |
(二)找寻“道德自由”与“道德价值共识”的辩证统一 |
(三)在尊重“个体的道德选择”基础上引领“超义务”道德 |
第七章 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展望 |
一、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内容优化 |
(一)结合社会需求与学生特征建构优秀传统道德精神体系 |
(二)保障教科书中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整体性与层次性 |
(三)加强教科书中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合法性建设 |
二、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形式优化 |
(一)变革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负载方式激发学生道德主体性 |
(二)多门学科协同共建保障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立体化阐释 |
(三)建立教科书中优秀传统道德精神资源的多方链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期刊论文 |
二、着作 |
三、古籍 |
四、学位论文 |
五、资料汇编 |
六、英文文献 |
七、其他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科书德目统计 |
附录2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德目统计 |
附录3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科书德目统计 |
附录4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思想品德教科书德目统计 |
附录5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历史教科书德目统计 |
附录6 :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德目统计 |
附录7 :统编版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德目统计 |
附录8 :统编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德目统计 |
附录9 :单项德目数量及占比统计表 |
附录10 :各层次德目数量及占比统计表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当代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研究的实践意义 |
四、国内外研究概况 |
五、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理论概说 |
第一节 道德共识的界定 |
一、道德共识的概念 |
二、道德共识的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界定 |
一、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概念 |
二、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 |
第三节 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主要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学说是理论基础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重要指导 |
三、传统儒家道德教化思想是可贵资源 |
四、哈贝马斯交往理性学说是有益借鉴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必然性 |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必要性 |
一、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现实需要 |
二、高校德育应对多元价值诉求的迫切需要 |
三、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 |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可能性 |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观提供理论支持 |
二、社会主流价值提供方向引导 |
三、国家教育方针提供政策支持 |
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现实保障 |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历史和现状考察 |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历史考察 |
一、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历史回顾 |
二、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道德共识的现状考察 |
一、调查资料来源和调查对象分析 |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共识的调查内容分析 |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共识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影响当代大学生道德共识度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当代大学生道德共识度的环境因素审视 |
一、市场化下利益分化对大学生道德共识度的影响 |
二、全球化下多元文化对大学生道德共识度的影响 |
三、网络化下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道德共识度的影响 |
四、社会不正之风对大学生道德共识度的影响 |
第二节 影响当代大学生道德共识度的教育因素审视 |
一、传统高校道德教育的乏力 |
二、多元教育场域的部分反差 |
第三节 影响当代大学生道德共识度的主体因素审视 |
一、大学生的道德公共理性有待培养 |
二、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有待提升 |
三、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还需强化 |
四、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力还需磨炼 |
第五章 我国当代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国外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道德共识培育的主要经验 |
一、新加坡道德共识培育的主要经验 |
二、英国道德共识培育的主要经验 |
三、美国道德共识培育的主要经验 |
第二节 国外道德共识培育经验的启示 |
一、官方引导,发挥政府顶层设计的作用 |
二、协同育人,建立整体德育机制 |
三、以情感人,重视隐性教育的价值渗透 |
四、以文化人,依托本国的文化资源 |
五、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道德共识内容的建构依据 |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据 |
二、以国家对大学生的培养要求为依据 |
三、以大学生的角色特点和需求为依据 |
四、以东西方文化中的先进价值元素为借鉴 |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内容凝练 |
一、为人之德:爱国、守法、责任、尊重、诚信、友善 |
二、为学之道: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敬业、创新 |
第七章 当代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路径方法 |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路径探索 |
一、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结合,重视自我教育路径 |
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创新网络化培育路径 |
三、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拓展社会化培育路径 |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倡导生活化培育路径 |
五、显性和隐性相结合,开发隐性化培育路径 |
第二节 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方法创新 |
一、实行道德对话,增进道德价值的交流和共识 |
二、借助价值商谈,产生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共悟 |
三、创设道德情境,促进道德情感的体验和共鸣 |
第八章 当代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机制建构 |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教育引导机制 |
一、建立不同大学生群体的分类引导机制 |
二、构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统筹教育机制 |
三、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衔接机制 |
四、规范主流校园舆论引导机制 |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管理保障机制 |
一、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组织保障 |
二、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队伍保障 |
三、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制度保障 |
四、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的评价保障 |
结语 |
附录1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道德意愿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道德意愿的内涵、特征与作用 |
第一节 道德意愿的内涵 |
一、道德意愿的概念界定 |
二、道德意愿与相关范畴的区别和联系 |
第二节 道德意愿的特征 |
一、内存性与交往性 |
二、普遍性与特殊性 |
三、利己性与利他性 |
四、理想性与现实性 |
五、坚韧性与脆弱性 |
第三节 道德意愿的作用 |
一、确认道德主体存在的根据 |
二、生成道德自觉的基本前提 |
三、发生道德行为的心理动力 |
四、遵循道德规范的内生根源 |
五、承担道德责任的重要依据 |
第二章 道德意愿的生成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关于道德生成问题的反思 |
一、基于不同视角的道德生成问题研究 |
二、道德的历史生成问题研究 |
三、道德的个体生成问题研究 |
第二节 道德意愿的生成条件 |
一、道德共识与道德认知能力 |
二、道德交往与道德共情能力 |
三、道德实践与道德感知能力 |
四、道德冲突与道德自控能力 |
第三节 道德意愿的生成过程及规律 |
一、道德意愿的生成过程 |
二、道德意愿的生成规律 |
第四节 道德意愿的影响因素 |
一、风俗习惯的熏染 |
二、社会舆论的催化 |
三、榜样示范的激励 |
四、道德情境的制约 |
第三章 道德意愿培育的现实问题 |
第一节 当前道德意愿问题的现实状况 |
一、意愿遮蔽:道德缺位与公德意识淡化 |
二、意愿弱化:道德冷漠与道德责任落寞 |
三、意愿冲突:道德焦虑与道德抉择茫然 |
第二节 当前道德意愿培育中的突出问题 |
一、自觉性的参与力量不足 |
二、科学化的内容考究不足 |
三、全局性的整体关注不足 |
四、持续性的理性驱动不足 |
第三节 道德意愿培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一、政府与民间的互动关系尚未完整构建 |
二、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
三、网络对舆论的引导功能尚未有效实现 |
四、培育与践行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
第四章 道德意愿培育的原则与方法 |
第一节 道德意愿培育的原则 |
一、在目标上坚持“知行转化” |
二、在内容上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 |
三、在方式上坚持“言传与身教同步” |
四、在途径上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并举” |
第二节 道德意愿培育的方法 |
一、道德意愿的自我修养 |
二、道德意愿的教育引导 |
第五章 提升道德意愿培育效果的着力点 |
第一节 以核心价值观凝聚崇德向善的道德共识 |
一、以核心价值观引领道德意愿的共识性发展 |
二、将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意愿培育的全过程 |
三、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提升道德意愿 |
第二节 以道德榜样引领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 |
一、认识道德榜样的精神特质以增进榜样引领作用 |
二、推动榜样选树的现代转型以化解榜样疏离困境 |
三、发掘特定群体的榜样示范以激发榜样学习意愿 |
第三节 以制度育人夯实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 |
一、制度育人需立制彰显公正价值 |
二、制度育人需立制系于人心人伦 |
三、制度育人需立制固化善良意愿 |
第四节 以环境育人营造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 |
一、引导道德舆论传播,净化社会道德风气 |
二、加强道德舆论监督,规范媒体伦理责任 |
三、及时回应道德事件,合理引导道德舆情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6)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意义 |
(一)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
(二) 增强大学德育实效的内在需要 |
(三)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
(四) 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客观需要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路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特征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概念体系 |
(一) 学习与学风 |
(二) 学风与教风 |
(三) 学风与校风 |
(四) 大学生学风教育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体系 |
(一) 学习的本质 |
(二) 大学生学风的本质 |
(三)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基本特征 |
(一) 导向性 |
(二) 建构性 |
(三) 自主性 |
(四) 互动性 |
(五) 养成性 |
(六) 潜隐性 |
(七) 群体性 |
第二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资源 |
一、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 |
(一) 自强不息 |
(二) 勤勉治学 |
(三) 学思结合 |
(四) 诚信笃实 |
(五) 学以致用 |
二、现代西方学风教育理论 |
(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二) 社会学习教育理论 |
(三) 终身学习教育理论 |
(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 |
(一) 理论联系实际 |
(二) 坚持实事求是 |
(三) 注重解放思想 |
第三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证调查 |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卷设计 |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调查实施 |
二、大学生学风的现状和特点 |
(一) 大学生学风的现状 |
(二) 大学生学风的特点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和成因 |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施现状 |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题成因 |
第四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进取之风教育 |
(一) 理想信念教育 |
(二) 社会责任教育 |
(三) 科学发展教育 |
(四) 竞争态势教育 |
二、诚信之风教育 |
(一) 诚信价值教育 |
(二) 诚信品质教育 |
(三) 诚信法制教育 |
(四) 诚信实践教育 |
三、严谨之风教育 |
(一) 求是精神教育 |
(二) 科学态度教育 |
(三) 严谨风格教育 |
四、创新之风教育 |
(一) 开拓意识教育 |
(二) 创造精神教育 |
(三) 质疑精神教育 |
第五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途径拓展 |
(一) 教师教育、自我教育和互动教育相结合 |
(二)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相结合 |
(三) 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结合 |
(四)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机制创新 |
(一) 建立学业指导机制 |
(二) 完善学业评价机制 |
(三) 改进学业激励机制 |
(四) 运用学业预警机制 |
(五) 引进学业淘汰机制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探索 |
(一) 启迪法 |
(二) 示范法 |
(三) 规范法 |
(四) 竞争法 |
(五) 渗透法 |
四、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环境优化 |
(一) 优化宿舍环境 |
(二) 优化班级环境 |
(三) 优化校园环境 |
(四) 优化社会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论文写作的故事 |
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一: 全国高校学风汇总 |
附录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调查问卷 |
(7)大学生美德化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学生美德化育的理论阐释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及其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一) 美德的内涵及其与道德辨析 |
(二) 化育及其与相关概念的界分 |
(三) 美德化育的内涵与功能 |
二、大学生美德的内涵 |
(一) 爱国奉献 |
(二) 求知敬业 |
(三) 诚实守信 |
(四) 团结友善 |
(五) 勤奋节俭 |
三、大学生美德化育的过程 |
(一) 内化于心 |
(二) 外化于行 |
(三) 知行统一 |
四、大学生美德化育的意义 |
(一) 提升高校德育理念 |
(二) 提高德育有效性 |
(三)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四) 促进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
(五)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
第二章 大学生美德化育的理论依据与思想渊源 |
一、大学生美德化育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人理论 |
(二)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三)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 |
二、大学生美德化育的学理依据 |
(一) 教育学依据 |
(二) 心理学依据 |
(三) 道德哲学依据 |
三、大学生美德化育的思想渊源 |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化育思想 |
(二) 西方文化中的化育思想 |
第三章 大学生美德化育的要素和运行机制 |
一、大学生美德化育的要素 |
(一) 大学生美德化育的主体 |
(二) 大学生美德化育的客体 |
(三) 大学生美德化育主客体的统一 |
二、大学生美德化育的运行机制 |
(一) 大学生美德化育的前提:美德认知 |
(二) 大学生美德化育的催化剂:美德情感 |
(三) 大学生美德化育的动力:美德意志 |
(四) 大学生美德化育的核心:美德信念 |
(五) 大学生美德化育的目的:美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
第四章 大学生美德化育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大学生美德化育的现状调查与数据分析 |
(一) 大学生美德化育抽样调查基本状况分析 |
(二) 大学生美德化育抽样调查总体认知情况分析 |
(三) 大学生美德化育具体问题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
(四) 当前高校美德教育的状况调查分析 |
二、大学生美德化育的主流 |
(一) 大学生美德认识水平显着提高 |
(二) 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美德认知提升 |
(三) 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更新较快 |
三、大学生美德化育存在的问题 |
(一) 大学生美德知行不统一 |
(二) 美德教育实效性较差 |
(三) 大学生美德化育价值取向偏失 |
四、大学生美德化育问题成因分析 |
(一) 学校美德化育方式不力 |
(二) 家庭美德化育缺失 |
(三) 社会美德化育环境弱化 |
(四) 大学生对美德重视不够 |
第五章 大学生美德化育的实现路径 |
一、强化美德需要:大学生美德化育的前提 |
(一) 强化大学生的美德需要 |
(二) 提高大学生对美德价值的认识 |
(三) 引导大学生的美德认同 |
二、重视潜移默化:大学生美德化育的有效方式 |
(一) 以情感人的美德化育方式 |
(二) 以境育人的美德化育方式 |
(三) 以史为镜的美德化育方式 |
三、注重道德实践:大学生美德化育的重要环节 |
(一) 开展主题鲜明的道德实践活动 |
(二)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育人实践活动 |
四、构建测评制度:大学生美德化育的保障 |
(一) 大学生美德化育的多元性评价原则 |
(二) 大学生美德化育的全面性评价内容 |
(三) 大学生美德化育的多样性评价方式 |
(四) 大学生美德化育的评价步骤 |
五、营建文化氛围:大学生美德化育的活力 |
(一)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美德传统 |
(二) 营造大学生美德化育的校园文化 |
(三) 运用主流文化引导美德化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调查问卷 |
附录 2:访谈提纲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8)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选题意义 |
1.1 理论意义 |
1.2 现实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思路和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创新和不足 |
4.1 创新之处 |
4.2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网络道德及治理概述 |
1.1 网络道德的含义 |
1.2 网络道德的特征 |
1.2.1 依赖型道德转向自主型道德 |
1.2.2 封闭型道德转向开放型道德 |
1.2.3 一元道德转向多元道德 |
1.2.4 道德他律转向道德自律 |
1.3 网络道德的原则 |
1.3.1 网络道德的自由原则 |
1.3.2 网络道德的平等原则 |
1.3.3 网络道德的互惠原则 |
1.4 治理与网络道德特点相吻合 |
1.5 大学生网络道德治理的必要性 |
1.5.1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 |
1.5.2 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 |
1.5.3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1.5.4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二章 正视问题:网络道德问题治理的前提和基础 |
2.1 问卷调查的意义 |
2.2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发放 |
2.3 当代大学生存在的网络道德问题 |
2.3.1 网络道德心理问题 |
2.3.2 网络道德行为失范 |
第三章 解析成因:网络道德问题治理的着力点 |
3.1 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
3.1.1 西方价值观强势渗透 |
3.1.2 社会矛盾的网络表达 |
3.1.3 网络法律法规相对滞后 |
3.1.4 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
3.1.5 网络舆论的导向偏失 |
3.2 学校网络道德教育滞后 |
3.2.1 高校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 |
3.2.2 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单一 |
3.2.3 网络道德教育人才匮乏 |
3.2.4 高校的有效监管欠缺 |
3.3 大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 |
3.3.1 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力较差 |
3.3.2 宣泄情绪和释放压力的心理需求 |
3.3.3 大学生的自律性薄弱 |
3.4 网络结构的负面影响 |
3.4.1 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民主体意识弱化 |
3.4.2 网络的开放性造成网民价值观念迷茫 |
第四章 探讨对策:网络道德问题治理的决心 |
4.1 充分发挥政府的治理主体作用 |
4.1.1 优化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 |
4.1.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4.1.3 制定和完善网络治理政策和法规 |
4.1.4 加强网络技术监管 |
4.2 增强高校的治理能力 |
4.2.1 高校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
4.2.2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
4.2.3 加强校园心理辅导机制建设 |
4.3 完善网络企业的治理手段 |
4.3.1 提高网络企业的责任意识 |
4.3.2 加快技术创新 |
4.4 提高大学生的自治能力 |
4.4.1 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 |
4.4.2 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道德榜样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方面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演进谱系 |
第一节 自然神格:原始社会的道德榜样 |
一、原始社会的道德生态 |
二、原始社会的道德特色 |
第二节 君王人格:奴隶社会的道德榜样 |
一、奴隶社会的道德风貌 |
二、奴隶社会的道德特性 |
第三节 圣贤人格:封建社会的道德榜样 |
一、封建社会的道德态势 |
二、封建社会的道德取向 |
第二章 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价值观念 |
第一节 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爱国观 |
一、传统爱国观的典型案例 |
二、传统爱国观的历史解读 |
第二节 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忠义观 |
一、传统忠义观的典型案例 |
二、传统忠义观的历史解读 |
第三节 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廉洁观 |
一、传统廉洁观的典型案例 |
二、传统廉洁观的历史解读 |
第四节 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孝道观 |
一、传统孝道观的典型案例 |
二、传统孝道观的历史解读 |
第三章 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实践导向 |
第一节 政治导向强化“治国、治民、治身” |
一、国家层面:道德榜样是治国理念的代表者 |
二、社会层面:道德榜样是义利观念的引领者 |
三、个人层面:道德榜样是传统礼制的践行者 |
第二节 哲学意蕴凸显“人性、人道、人格” |
一、人性论是道德榜样的逻辑起点 |
二、人道论是道德榜样的实践安排 |
三、人格论是道德榜样的价值理想 |
第三节 价值取向彰显“崇真、向善、尚美” |
一、“崇真” |
二、“向善” |
三、“尚美” |
第四章 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现实关照 |
第一节 古代“大同”理想映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一、个人层面:养成君子人格,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向..100 |
二、社会层面:建构有序格局,提升现代社会治理的协同创新水平..101 |
三、国家层面:维护人类和平,全面彰显民族和国家崭新国际形象..102第二节 传统礼制呼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
一、国家层面:彰显民族自立,瓦解民族虚无主义的荒诞论调 |
二、社会层面:建构道德秩序,消解功利金钱主义的冲击颠覆 |
三、个人层面:夯实教育基石,填补礼仪教育缺失的空白地带 |
第三节 传统义利之辨导引社会转型期道德动因多元和流变 |
一、科学厘清义利观的关系逻辑 |
二、全面彰显义利观的时代内涵 |
第四节 传统孝道文化契合现代意义的感恩文化 |
一、传承创新传统孝道文化,全面汇聚中国梦的孝道力量 |
二、培育践行现代感恩文化,夯实核心价值观的道德之基 |
第五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现代社会道德治理 |
一、现代道德治理的时代阵痛 |
二、现代道德治理的传统参照 |
第六节 中华传统道德理想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 |
一、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理想特质 |
二、中华传统道德理想的时代贡献 |
第五章 现代意义道德榜样的出场境域 |
第一节 社会整体转型的“磨合风险” |
一、社会转型的内涵解读 |
二、社会转型的形态特征 |
三、社会转型的发展模式 |
第二节 社会分层流变的“马太效应” |
一、社会分层理论的理论流派 |
二、社会转型引发的阶层分化 |
第三节 道德动因多元的“互竞格局” |
一、道德动因的学派和观点 |
二、道德动因的极致和流变 |
第六章 社会转型道德榜样的疏离困境 |
第一节 道德榜样宣传的现实图景 |
一、主流媒体具有宣传道德榜样的综合优势 |
二、主流媒体高度重视道德榜样的宣传推广 |
三、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疏离现象日益凸显 |
第二节 道德榜样疏离的多维解读 |
一、道德动因多元化 |
二、传统文化惯性化 |
三、价值取向功利化 |
四、社会分层流变化 |
五、人物精神悬空化 |
六、成分结构复杂化 |
七、传播体系单一化 |
八、媒体生态庸俗化 |
九、偶像崇拜娱乐化 |
十、榜样行为风险化 |
第七章 社会转型道德榜样的认同提升 |
第一节 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的认同机制 |
一、理论认同机制 |
二、心理认同机制 |
三、实践认同机制 |
第二节 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的认同路向 |
一、立足“三维”,有力促进道德榜样的生成培育 |
二、注重“三转”,努力扩展道德榜样的辐射传播 |
三、夯实“三力”,大力提升道德榜样的认同内化 |
四、筑牢“三信”,全力架构道德榜样的未来路向 |
第八章 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现代转型 |
第一节 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三大文化特质” |
一、依附性 |
二、内省性 |
三、精英性 |
第二节 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三大时代遭遇” |
一、“隐性人格”遭遇“显性人格” |
二、“私人领域”遭遇“公共场域” |
三、“精英专属”遭遇“大众普适” |
第三节 现代性意义道德修养模式的全面建构 |
一、现代性意义下道德修养模式的理论建构 |
二、现代性意义下道德修养模式的实践路向 |
第九章 社会转型道德秩序的全面建构 |
第一节 价值认同内化机制:道德秩序建构的本真呼应 |
第二节 利益协调平衡机制:道德秩序建构的现实举措 |
第三节 制度协同创新机制:道德秩序建构的运行保障 |
第四节 德治法治合力机制:道德秩序建构的实践路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简介 |
后记 |
(10)生活德育论域下中小学道德知识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生活德育与道德知识 |
一、生活德育概述 |
(一)生活德育的理论根据 |
(二)生活德育的现实基础 |
(三)生活德育的涵义及特征 |
二、道德知识概述 |
(一)道德知识的概念及类型 |
(二)道德知识的流变 |
(三)认知型与实践型道德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
三、生活德育与道德知识关系之辨 |
(一)道德知识的源泉追问 |
(二)生活德育与中小学道德知识的内在统一性诉求 |
四、生活德育理论下中小学道德知识解读 |
(一)生活与中小学道德知识 |
(二)生活德育理论下中小学道德知识的涵义及特点 |
(三)生活德育理论下中小学道德知识的分类 |
(四)生活德育理论下中小学道德知识的价值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生活德育论域下中小学道德知识课堂教学问题的理性审视与反思 |
一、德育可教性问题的审视 |
(一)学校道德教学的必要性 |
(二)学校直接道德教学问题的“二律背反” |
二、中小学道德知识教学转向 |
(一)道德知识教学的观念转向 |
(二)道德知识教学的路径转向 |
(三)道德知识教学的依据转向 |
(四)道德知识教学的平台转向 |
三、中小学道德知识教学的机制 |
(一)中小学道德知识的教学环节 |
(二)中小学道德知识的教学流程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活德育论域下中小学道德知识课堂教学问题的现实审视与反思 |
一、对德育课程实施现状的审视与反思 |
(一)德育课程的实施现状 |
(二)对德育课程实施现状的反思 |
二、对教师教学理念的审视与反思 |
(一)教师教学理念的现状 |
(二)对教师教学理念的反思 |
三、对“三维”教学目标的现实审视与反思 |
(一)对三维教学目标的现实审视 |
(二)对“三维”教学目标的反思 |
四、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现实审视与反思 |
(一)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现实审视 |
(二)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反思 |
五、对教学评价的现实审视与反思 |
(一)对教学评价的现实审视 |
(二)对教学评价问题的反思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活德育论域下中小学道德知识教学的策略 |
一、道德知识的情境化教学 |
二、道德知识的冲突性教学 |
三、道德知识的反思性教学 |
四、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的合一化教学 |
五、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与承担的课题 |
后记 |
四、试论进取型道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石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2]新疆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研究[D]. 张小敏.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6)
- [3]中小学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研究[D]. 全晓洁. 西南大学, 2018(01)
- [4]当代大学生道德共识培育研究[D]. 李丽娟.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9)
- [5]道德意愿及其培育研究[D]. 王迎迎. 武汉大学, 2017(06)
- [6]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D]. 赵癸萍. 武汉大学, 2017(06)
- [7]大学生美德化育研究[D]. 赵俊红.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 [8]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治理研究[D]. 杜跃. 贵州师范大学, 2016(12)
- [9]道德榜样论[D]. 孙泊. 苏州大学, 2016(01)
- [10]生活德育论域下中小学道德知识教学研究[D]. 王楷清. 喀什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