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律·怀念李雪峰同志(论文文献综述)
孙贺[1](2021)在《晋东南地区抗战碑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晋东南地区有丰富的抗战碑刻资料,且该地区的抗战碑刻在数量、树立时间的延续性上、空间分布的广泛性上都较山西其他地区突出。晋东南地区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主要的活动范围。结合资料情况和地区抗战历史,将研究目光聚焦到晋东南地区的抗战碑刻上,将碑刻作为一种抗战文本来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对晋东南地区的抗战碑刻进行搜集、统计和分类,并对抗战碑刻的纪念对象、树立空间和树立时间特点以及抗战碑刻的纪念内涵等进行讨论。晋东南地区有深厚的抗战历史。依靠已出版的碑刻资料集和田野考察对山西省内的抗战碑刻进行搜集整理后发现,晋东南地区的抗战碑刻极具代表性。从数量上看,目前搜集到的山西地区821通抗战碑刻中,晋东南地区就占541通。从碑刻树立的时间来看,从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之后至今,不同历史时期都有树立的抗战碑刻。在空间上看,晋东南地区15个县有抗战碑刻的分布,碑刻分布范围较为广泛。抗战碑刻物理形式和文本形式多样,且图文并茂。碑刻上的装饰图案和碑文结合能够更好的突显纪念对象的政治身份和树碑者的政治表达。晋东南地区的抗战碑刻类型多样。以碑文内容来进行分类的话,有抗战人物碑、抗战事迹碑、抗战建筑标识碑和抗战题词碑四大类。抗战英烈碑属于抗战人物碑的一种,其在晋东南地区的抗战碑刻中占很大比重。在晋东南地区抗战英烈碑的纪念对象里,中共抗战英烈占了绝大多数,此外还有国民党抗战英烈和朝鲜援华的抗日烈士。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为了安抚民众,实现维持,也会为中国抗战英烈树碑。新中国成立之后,为抗战英烈的树碑主体主要有国家和地方。地方抗战碑刻的树立主体构成复杂,除了地方政府,家族和个人也会在树碑活动中产生影响。抗战碑刻的树立还能体现记忆与空间的关系。抗战碑刻树立的地点具有开放性、公共性的特点。一些空间和地点因为承载了抗战纪念的功能,民众对此空间的历史记忆也会发生改变。抗战记忆有地区属性,地区民众对该区域内的抗战历史有深刻的记忆,为纪念英烈而更改地名是对当地民众集体记忆的一次塑造。关于抗战时期“反派人物”的记忆也是抗战记忆的一部分,高平地区的抗战碑刻上有关姬镇魁的记录展示了该地区民众对其的仇恨记忆。抗战碑刻的树立时间选择,与抗战纪念日和烈士纪念日相关。在国家级的抗战纪念日和烈士纪念日外,地方也会有自己的烈士纪念日。在晋东南地区壶关县的抗战碑刻上看到,当地民众会将传统民俗节日设为烈士纪念日。为抗战英烈树碑本身就是一种纪念活动,在晋东南地区,中共是举办抗战纪念活动的绝对主导。中共在不同时期会为同一抗战英烈举办纪念活动,由于时代背景不同,中共为同一抗战英烈举办纪念活动的原因和表达的政治内涵亦不相同。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高级将领武士敏在沁水牺牲,中共不同时期对武士敏的纪念活动最能体现不同时代下抗日英烈纪念活动的内涵差异。抗战碑刻不仅记录了抗战历史,而且透露出树碑者对抗战历史的认识、评价与记忆,这些内容通过开放性的碑刻文本传达给民众。
梁仪[2](2020)在《“探路者”的启示意义——回顾华忱之的治学之道与现代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83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开辟了"如何开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教学的新局面"笔谈专栏。该专栏一直持续到1985年,王景山、吴奔星、黄修己、田仲济、华忱之、王富仁、吴福辉、钱理群、樊骏等20余位学者先后撰文参与讨论。在这些学者名单中,有一位在今天的研究者看来不甚熟悉的名字——华忱之。华忱之在20世纪50年代即投身现代文学研究,80年代活跃于现代文学研究界,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和四川大学现代文学学科最早的一批"探路者"。他在该笔谈专栏上发表的文章《管窥蠡测》敏锐剖析了彼时现代文学研究和教学的薄弱环节,鼓励勇于探索、大胆创新,避免写法和讲法陈陈相因、落入窠臼,字里行间充满了这位现代文学学科"探路者"诚挚而浓烈的学术理想和热情。
邹宝红[3](2019)在《小学语文散文教学的体与用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五、六年级教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寒星[4](2018)在《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 ——对中国艺术歌曲走向世界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一带一路”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党中央的带领下提出的全新政策及指导思想,“一带一路”的倡议除了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价值,在展现中国文化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对促进“一带一路”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这也是我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中国艺术歌曲是兼具中国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是中国特色文化的一部分,对于加强中华优秀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展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风采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大的意义。本着对中国艺术歌曲无比的热爱和对中国优秀艺术作品广泛的传播的初衷,本文选择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对中国艺术歌曲走向世界的进行探讨。希望通过本文,能为中国艺术歌曲走向国际舞台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帮助。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主要说明选题的来源和选题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归纳,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具体介绍了“一带一路”中有关中国艺术歌曲部分的倡议,以及在这种政策环境下,着重阐述了文化交流走出去的重要性。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中国艺术歌曲从产生到现阶段的发展,以及在不同社会背景下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并且介绍了一些不同时期的优秀作曲家及其作品。第四部分也是这篇论文的核心论点,阐述了中国艺术歌曲走向世界的方法和途径:首先是要保留中国艺术歌曲的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其次在唱法上应该与西方美声唱法进行融合与借鉴,从歌唱姿势、呼吸方式、咬字行腔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最后从传播途径进行论述,其中包括通过教育方式进行传播、通过新媒体网络进行传播、举办相关活动的方式进行传播等方面。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下,作为中国音乐艺术文化瑰宝之一的中国艺术歌曲在国际上的推广不仅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提高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更可以促进世界民族音乐的交流以及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亢亚浩[5](2017)在《商於古道与唐诗》文中指出商於古道是连接唐代长安与东南地区的重要驿道。唐代与东南地区的交通往来有两条通途,一条为依托于广济渠的东南漕运系统,另一条即为以商於古道为重要组成的驿道系统。后者为直穿捷径,但艰险难行、旅途辛苦,选择它的旅者大部分是身不由己的贬官或追逐功名的士子,他们因名利的束缚或诱惑而急于求达,因而此道有了“名利路”之称。古道特殊的地理区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决定了它是一条“诗歌之路”。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概述商於古道的历史沿革,结合文史资料对唐代“商於古道”这一地理概念进行重新定义。第二章从诗史互证角度出发,通过比较唐诗与史书中商於古道的差别,揭示唐人商於古道诗歌的创作心理。虽然唐诗与史料中的地理环境实为一体,但受诗人经历、情感影响,他们对于环境的关注点与史书存在明显不同,这些不同是唐人共性与个性在诗歌中的映射。第三章主要聚焦商於古道上的贬谪诗歌创作,通过文本解读,对这些诗歌进行深入分析。商於古道是唐代的一条贬谪之路,诗人在贬谪中承受着君主专制所导致的身心矛盾。古道上的诗歌正是一部诗人们自己书写的心灵史,诗歌记述了他们的生存矛盾,他们又将自己面对的矛盾文学化、诗意化,升华为创作技巧塑造了更加动人的诗歌。第四章通过个例研究的方法进一步剖析商於诗路的精神内蕴。韩愈是行走在商於古道上最着名的诗人之一。他的商於诗歌创作不仅艺术性极强,而且蕴含着伟大的悲剧精神,有着儒家的悲壮、个人的悲哀。韩愈的蓝关滞留产生了千古名篇《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后人感佩韩愈的人格,在秦岭为韩愈修立祠庙,韩文公祠又成为后世文人不断吟咏的对象。韩愈的侄孙韩湘在商於古道上陪伴韩愈南行,衍生了后世韩湘子故事的创作。这一系列类作品都是唐代商於诗路精神的时代延继。
陈宗俊[6](2014)在《“十七年”新诗选本与“人民诗歌”的构建》文中指出“政治—文学”的“一体化”是中国当代“十七年”文学的主要特征,同样也是“十七年”诗歌的主要特征。但是这种特征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就有多种考察的可能。“新诗选本”和“人民诗歌”这二者的关系就是其中较合理的解释方式之一。本论文“人民诗歌”做两个层面上的理解:形式上的“工农兵诗歌”和实际上的“党的诗歌”。前者是表,后者是里,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它是此时期官方诗歌的主要形态。实现“政治—文学”的“一体化”是这种“人民诗歌”的最终目的。“十七年”新诗选本与“人民诗歌”间存在复杂的纠缠关系。一方面,“十七年”新诗选本是“人民诗歌”有力地体现。“十七年”新诗选本的“出笼”,集中、深刻地反映着“人民诗歌”的内涵,包括新诗选本的生产、诗人身份的确认、经典选本的打造、选本批评的方式等方面;另一方面,是否是“人民诗歌”,也是评价“十七年”新诗选本价值的核心标准,符合这一标准的新诗选本就会受到褒扬和鼓励,反之就会受到批评与诋毁。在“一体化”的政治和文学语境下,新诗选本与“人民诗歌”二者间又存在多种声音纠缠的可能,折射出“一体化”背景下“十七年”诗歌面貌的复杂性。总之,在“十七年”,新诗选本与“人民诗歌”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十七年”新诗以“选本”的方式实现了国家对新诗“一体化”的某种“想象”:“人民诗歌”是“新的”而非“旧的”、“人民的”而非“资产阶级”的诗歌。需指出的是,“十七年”新诗选本只是推动这种“人民诗歌”形成的重要载体之一,不能无限夸大其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人民诗歌”也存在着自身的历史局限性。
邢恩源[7](2013)在《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文中指出柯庆施于“文革”之前主政上海及华东十余年,是建国以后毛泽东最为赏识的地方领导人之一。1949年后,柯庆施先后担任南京市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1953年初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1954年10月调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从1956年起,柯庆施的政治生涯开始如日中天,在风起云涌的政坛上备受瞩目:他积极支持毛泽东对“反冒进”的批评,严厉指责所谓的“右倾保守主义”。1957年在上海贯彻毛泽东“引蛇出洞”反右方针,成为反右派运动主将。同年12月因发表《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的报告得到毛泽东的夸奖。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柯庆施语出惊人地提出:“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的程度”,大力树立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他全力支持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在1958年夏天放出华东钢铁产量八百万吨的“大卫星”,对毛泽东要求当年全国钢铁产量达到“一 0七0”万吨起了决定性影响。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他首创了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口号。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他一方面对“大跃进”百般维护,另一方面严厉批判彭德怀的“右倾机会主义”。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上,他对刘少奇有关大跃进运动的总结报告表示不满,并希望继续跃进;1963年,为响应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重新倡导的“阶级斗争”,提出“大写十三年”口号,在华东迅速掀起现代戏运动,为“文革”的爆发奠定了广泛的舆论氛围和群众基础。此后,他与江青合作在上海打造“文化革命的试验基地”,并提携张春桥、姚文元等人,基本形成了日后上海“文革”的政治构架。在他的大力支持与运作下,上海成为“文革”爆发的重要策源地。柯庆施的举动深得毛泽东的赏识,地位也随之不断攀升。1956年中共“八大”上他当选中央委员。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上他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从1960年开始担任重新成立的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解放军南京军区第一政委,同时继续兼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市长,成为响当当的华东“第一人”。1965年初升任国务院副总理。关于柯庆施的学术研究很具有典型意义。他是当时中共地方党政负责人中的一员,其表现出的政治姿态带有某种普遍性,只是更加突出和激烈而已。随着毛泽东“继续革命论”理论的变相发展,中共的执政主旨思想越来越急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急于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中共中央及地方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主动或被动地遵循毛泽东的指导思想亦步亦趋地紧跟。在党内大环境的制约下,柯庆施一方面揣摩毛泽东的心态,一再表达迎合性的极“左”言论,进而献言献策;另一方面彻底贯彻毛泽东所提出的各项“左”的政治方针,一直冲在历次政治运动的最前沿。但是,不可否认,在柯庆施的身上又充满了秉承“左”的路线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党性原则相互之间的矛盾。作为建国后在地方上最积极支持和拥护毛泽东极“左”路线的代表,柯庆施在1956—1965年间之所以能够飞黄腾达,说明了他的实际行动完全符合毛泽东的政治理念,是毛泽东政治思想在地方上的具体实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共党内,政治生态已经很不正常,整个社会在“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向前[8](2010)在《政治身份体系下的社会冲突:文革初期群众行为的社会根源》文中研究指明文化大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文革研究具有以史为鉴的重要现实意义。由于各省市的文革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地区文革史是文革研究最基础的工作。本文定位于个案研究,史实的叙述以湖南长沙的文化大革命(19661969)为核心,一方面顾及全国运动形势对长沙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涉及长沙对湖南省内各地区的影响。第一部分(前三章)全景再现了19661969年间长沙文革的历史场景,记叙了诸多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众多群众组织的建立、分裂、组合、解散的演变过程,力求尽可能还原历史,以此作为下文的分析素材及立论基础。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第二部分(第四、五章)着重考察不同派别群众的行为,发现最突出的特征不在于群众参加运动,而在于群众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倾向,进而形成各自派别相互对峙并爆发激烈冲突。第四章从人员构成、行为取向和诉求等方面对比众多群众组织,在不同历史阶段将它们归入不同类别,详细说明各个派别的人员组成和活动情况。第五章以学生、知识青年和工人三个群体为例,分析学生群体分裂的历史根源、知识青年参加造反的原因,以及不同的工人群体在文革中行为差异的原因。群众形成不同派别发生激烈的冲突,个人行为由此汇聚成集体行动,因而具有了社会性特征。通过分析发现,个体面临的挣扎和抉择,反映出了社会深层的结构性矛盾。本文第三部分(第六章)从个人行为与外部社会的相关性出发,将个体遭遇置于社会结构中加以考察,分析其行为背后结构性的社会根源,进而揭示群众参加运动和产生分裂的根源。本章提出“挑战者”和“扞卫者”两个概念——“扞卫者”是既得利益者或潜在的既得利益者,“挑战者”是争取利益者,或是利益受损者。运动发展过程中,如果“挑战者”成功进入权力体系内,则很容易转化成为“扞卫者”。一个人以哪种姿态参加文革则取决于其在“政治身份体系”内所处的位置。“政治身份体系”是革命后党国体制重塑社会,进行资源再分配的产物。按照不同政治身份确定有差别的“权利-义务”关系,中国社会出现了层次分明的政治身份体系,它集资源分配和社会分层两种功能于一身。由于阶级斗争扩大化,资源分配和社会阶层流动机制出现了严重问题,政治身份体系的结构张力日益增大,社会矛盾日渐积累而未能化解,最终在文革中以群众组织分裂和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回顾往事可以通过与历史的对话获得对过去和现在的更深刻理解。在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配矛盾突出、阶层流动呈现固化的今天,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群体间利益冲突,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高扬[9](2010)在《两次不准革命的经历》文中研究指明高扬,辽阳人,1909年生。1936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经济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辽东省委书记、东北局组织部长、中共中央工业工作部副部长、化工部部长、吉林省委书记、农垦部长、河北省
赵平[10](2007)在《论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是本文研究的专题。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的对象主要涉及的是一些与中国文学发展演变有着密切关联的、有一定政治权力的、有威望的、和有影响力的人物。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从他们影响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角度,来把握他们在文学或政治活动中,作为读者来影响作家的创作,作品的出版发行和普通读者的阅读等现象,以及影响中国文学发展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加以比较、分析和研究。从读者反应出发,我们可从不同的视角对读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论文在这里主要探讨和研究的是权势权威型读者,是对读者反应的再研究。这类型的读者有别于一般类型的读者。他们主要是政治或文学学术方面的权威或具有官方身份的人物。在他们身上既有一般类型读者的一些特性,更具有权势和权威的特征。本文所分析研究的权势权威型读者,主要是政治权力型与文学学术型的具有权威性的读者。在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中,政治权力型读者有时大于文学学术型读者。另外,这两种类型也会相互影响。甚至在一定的时期文学学术型读者会屈从于政治权力型的影响,出现政治权威下文学学术权威的无奈与尴尬的现象。从权势权威型读者的视角来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分析和探讨这种现象对中国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是不同于过去那些专门对文学史、文学思想史的研究,以及对作者和作品的研究,也不同于一般的读者反映批评,从一般读者的视角来分析对作品的反映和接受美学的单项研究。这种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虽然也是从读者的反映和接受入手,来分析他们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但是,这类读者并不是我们所接触的一般类型的读者。从他们的身上可以折射出他们所处在的社会所涉及到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国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因素。由于权势权威型读者本身的多元化的特性和复杂的历史背景,这种研究也或多或少地与上述几种研究发生一定的交叉,从多元的视角对权势权威型读者进行研究和比较分析。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涉及到多学科和多方面的综合性研究。它把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融合在一个多视野多元化的研究领域。这种多元化的综合性研究,整合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所涉及到一些问题,使这种研究不囿于某一个范围,可以随着研究对象的所涉及的领域来扩展研究的空间。中国文学中的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特别是中国当代文学中反映出来的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凸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反映的主流政治思想和一体化体制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甚至也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后来的市场经济,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关联。从政治层面来说,一方面是这种现象并不是他们个人的现象,而是他们所处在的政治体制和思想理论所制约下的一种整体的社会政治现象。当这种政治现象具体反映在他们身上时,当他们又拥有的一定的权力后,他们对文学思想,文学作品和作家的评论也就具有了一定的权威性。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出现的主流文学,主流意识下的非主流文学,非主流文学和多元文学等四种文学现象,也反映出权势权威型读者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影响力演变的过程。从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中我们不难看到,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对中国当代文学影响最大的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作家及其作品,也不是阅读这些文学作品的广大读者,而是那些能决定整个文学的发展方向,决定作家及其作品命运的、属于政治权力型的权势权威型读者。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也是一种读者反应研究。读者反应研究的重点是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把握读者与作品和作者的关系。当文学领域里的研究从作品向读者转移的时候,也使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视角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权势权威型读者的研究就是在接受美学的基础上,对读者反应的再研究和再分析,通过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来分析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些文学现象。本文绪论和结束语外共分五章,分别对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形成和演变,他们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影响力的演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绪论中,本论文对这篇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对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研究途径与方法进行了阐述,在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和信息的基础上,对与本论文有关的以前的学者所作的研究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梳理,说明了本论文在这个研究专题上的原创性。第一章是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形成和演变。本章首先对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读者和作者的三大特征和三大特性进行了一个概括和梳理,然后对权势权威型读者进行了基本的界定,并且对他们的身份特征,历史变化和思想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章是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本章分别对鲁迅、毛泽东、郭沫若、巴金和周扬、姚文元等权势权威型读者一些思想特点,文学思想,影响作用和人生经历进行了分析。在本章中,主要是通过他们对中国文学中的影响作用,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也对政治权力型读者对文学学术型读者的影响,周扬现象与姚文元现象作了具体的分析和比较。第三章是权势权威型读者影响力演变分析。本章主要从权势权威型读者不同时期的身份、思想和影响力的演变来分析他们影响力的变化,并对这种变化所处的不同的范围,以及与世界文学中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在本章中,本文还分析了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中的一些变化特点,如政治影响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作品语言风格与关键词的演变,以及“三一律”与“三突出”的比较分析。第四章是对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反思。本章分析了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中的政治意识,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民主法制,文学批评和接受美学的关系,以及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历史沉浮,从这些对本论文的综合分析中反思权势权威型读者的负面影响,并从中梳理出一些历史教训和有益的启迪。在结束语中,本文对所要分析研究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一个总结和归纳。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还是一次新的研究。它把以前中国文学研究中或多或少涉及到的问题,但还没有把它们比较集中地归纳和综合地进行分析的问题,在这里从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的视角做了一次尝试。中国当代文学中,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演变也是中国政治现象的演变,主流思想的演变,一体化政治体制的演变,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在思想解放下的演变,以及民主法制体制逐渐建立和不断完善的演变。正是这种正面进步因素的增长,导致了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中负面专制因素的消减。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在今后不断发展的社会中还有可能出现新的特点,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影响作用,这有待于将来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分析研究和探讨。本论文在这里希望通过对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新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一些特点和现象。
二、七律·怀念李雪峰同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七律·怀念李雪峰同志(论文提纲范文)
(1)晋东南地区抗战碑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资料来源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在晋东南发现抗战碑刻 |
第一节:全面抗战时期晋东南地区行政区划 |
第二节 抗战碑刻的界定与选取 |
第三节 晋东南地区抗战碑刻的数量情况 |
第二章 晋东南地区抗战碑刻的形式与类型 |
第一节 晋东南抗战碑刻的形式及举例 |
一、物理形式 |
二、文本形式 |
三、装饰图案样式 |
第二节 晋东南抗战碑刻的类型——基于碑文内容的分类和举例 |
一、抗战人物碑 |
二、抗战事迹碑 |
三、抗战建筑标识碑 |
四、抗战题词碑 |
第三章 晋东南地区英烈碑所见的抗战英烈 |
第一节 抗战英烈的认定标准 |
第二节 永远铭记:为抗击侵略而牺牲的英烈们 |
一、中共游击部队牺牲的英烈 |
二、国民党军队的英烈纪念 |
三、在晋牺牲的异乡人 |
第三节 英烈纪念碑的树立主体 |
一、中国不会忘记:国家与地方政府为英烈树碑 |
二、光耀门楣:树碑的家族与个人 |
三、包藏祸心:侵略者树立的碑刻 |
第四章 空间与记忆:抗战碑刻所见地理空间与抗战记忆 |
第一节 抗战碑刻所处空间 |
一、抗战碑刻的树立地点选择 |
二、抗战纪念场所的历史记忆变迁 |
第二节 乡村地名与烈士英名 |
一、赵正中烈士和正中村 |
二、张法中烈士与法中村 |
三、李学孟烈士与学孟村 |
四、任义汉烈士与义汉村 |
五、石小平烈士与小平村 |
第三节 晋东南地区抗战碑刻的上的“反派人物” |
一、高平有个姬镇魁 |
二、碑刻上的姬镇魁 |
第五章 岁月留痕:抗战碑刻的树立时间特点 |
第一节 晋东南地区抗战碑刻树立的年代情况 |
一、晋东南各县各历史时段抗战碑刻数量分布情况 |
二、碑文内容与树碑年份“冲突” |
第二节 纪念日与抗战碑刻的树立日期 |
一、抗战碑刻树立月份的特点 |
二、英烈碑所见烈士纪念日 |
第三节 不同时期英烈纪念活动的内涵差异——以中共对武士敏将军的纪念活动为例 |
一、武士敏将军生平及与中共关系 |
二、1949 年之前中共对武士敏的纪念 |
三、八十年代中共对武士敏的纪念活动 |
四、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对武士敏的纪念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 ——对中国艺术歌曲走向世界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来源与意义 |
第二节 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及范围 |
第一章 “一带一路”的倡议介绍 |
第一节 “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含及意义 |
第二节 “一带一路”中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
第二章 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20世纪初至建国前艺术歌曲的发展 |
一 中国艺术歌曲的萌芽阶段 |
二 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阶段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艺术歌曲的发展 |
一 新中国成立后初期的发展 |
二 “文革”时期的发展 |
三 改革发放至今的发展 |
第三章 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中国艺术歌曲走向世界的实施办法 |
第一节 保留中国艺术歌曲的特色 |
一 民族化特色 |
二 时代性特色 |
三 歌唱性特色 |
第二节 教育中的传播 |
一 兴趣班的开设 |
二 艺术歌曲进校园的推广 |
三 海外中文学校的传播推广 |
第三节 新媒体的运用 |
一 建立专业网站 |
二 完善共享软件 |
三 电视媒体传播 |
第四节 “一带一路”相关传播实践活动 |
一 交流演出活动 |
二 相关比赛活动 |
三 相关艺术节的举办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商於古道与唐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2. 选题研究概况 |
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商於古道概说 |
1.1 商於古道的历史沿革 |
1.2 唐代商於古道及本文中古道的范围 |
1.2.1 唐代“商於”定义 |
1.2.2 本文商於古道的范围 |
第二章 唐诗中的商於古道 |
2.1 全唐诗中涉及商於古道作品概况 |
2.2 商於道驿站唐诗个案分析 |
2.2.1 棣华驿:流离路上念亲友 |
2.2.2 青云驿:名利路上想功名 |
2.3 商於道唐诗中的山水描写 |
2.3.1 七盘岭与“商山” |
2.3.2 商於古道上的“水” |
第三章 商於古道上的贬谪诗歌 |
3.1 商於古道:贬谪之路 |
3.2 商於古道上贬人的矛盾境遇与心态 |
3.3 贬谪之路上的矛盾书写 |
3.3.1 显性矛盾:惟将旧物表深情 |
3.3.2 隐性矛盾:别有忧愁暗恨生 |
3.3.3 多重矛盾: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
第四章 韩愈与商趁古道 |
4.1 唐代的反佛运动与韩愈的商於创作 |
4.2 后世韩文公庙创作对商於古道唐诗精神的继承 |
4.2.1 对历史与现实的批评的继承 |
4.2.2 对直谏精神的歌赞 |
4.3 韩愈诗歌的衍生——韩湘故事考 |
4.3.1 历史上的韩湘其人 |
4.3.2 韩湘子故事在唐代的起源 |
4.3.3 韩湘子故事后世形成 |
4.3.4 “韩湘异术”的背后——失意士子的心灵补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十七年”新诗选本与“人民诗歌”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提出 |
二、相关概念与关系的理解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意义 |
第一章 新诗选本与“十七年”出版机制 |
第一节 “十七年”出版体制特征 |
第二节 出版社的整合与文学书籍的出版 |
第三节 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十七年”新诗选本的生产 |
第二章 新诗选本与诗人的“身份认同” |
第一节 “十七年”诗人队伍的分化 |
第二节 “革命认同”的激情书写 |
第三章 新诗选本与“人民诗歌”经典的打造 |
第一节 “经典”与“十七年”诗歌思潮 |
第二节 “人民诗歌”经典的遴选与确立 |
第三节 “人民经典”打造的诗歌范本:《毛主席诗词》与《红旗歌谣》 |
第四章 新诗选本与“十七年”诗歌批评 |
第一节 政治文化规约下的“十七年”新诗选本批评 |
第二节 选本删改:选本批评里的“同声”与“异调” |
第三节 臧克家的新诗选本批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十七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主要丛书书目(新诗部分) |
附录二: 检讨书:“十七年”知识分子“启蒙认同”的历史悲运——以郭小川为例 |
读博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去世后的哀荣 |
一、病逝成都 |
二、超乎常规的葬礼 |
三、死因重提 |
第二节 出身和早期经历 |
一、出身 |
二、新潮学生 |
第三节 家庭和工作作风 |
一、简朴的家庭生活 |
二、勤恳的工作作风 |
第二章 早期生涯 |
第一节 峥嵘岁月 |
一、见到列宁 |
二、年轻的共产党员 |
三、在“王明路线”时期 |
第二节 延安整风之中 |
一、与刘少奇“结怨” |
二、延安整风的开展 |
三、被“抢救” |
第三节 石家庄的“试验田” |
第三章 在南京的日子 |
第一节 主政南京 |
一、刘少奇的一封电报 |
二、接管南京 |
三、基层政权的建立 |
四、恢复生产 |
五、推动城市转型 |
第二节 江苏省委书记任上 |
一、中共高层“过渡”时间上的分歧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 |
第三节 推行农业合作化 |
一、“农业社会主义思想” |
二、为江苏互助合作运动打下基础 |
三、推行统购统销工作 |
第四章 在上海初显身手 |
第一节 初露锋芒 |
一、入主上海 |
二、跑步进入社会主义 |
三、上海的“对资改造” |
四、“论十大关系”对上海的影响 |
第二节 关于反右运动 |
一、整风运动 |
二、鼓励鸣放 |
三、反右主将 |
四、上海反右派风暴 |
第五章 从反冒进到大跃进 |
第一节 柯庆施与大跃进运动兴起 |
一、“主要矛盾”问题 |
二、乘风破浪 |
三、批评反冒进 |
四、无限崇拜 |
五、“急先锋” |
第二节 城市大跃进的楷模 |
一、上海进入“大跃进” |
二、“一0七0”指标的提出 |
三、大炼钢铁 |
四、“技术革命” |
五、“全国一盘棋” |
第三节 上海农村人民公社化 |
一、推波助澜 |
二、大办人民公社 |
三、短暂的纠“左” |
四、不服输 |
第六章 庐山会议后的继续跃进 |
第一节 庐山会议 |
一、再度转向 |
二、上海反右倾斗争 |
三、打击刘顺元 |
第二节 继续跃进 |
一、工业再跃进 |
二、“救命稻草” |
三、“穷过渡” |
第三节 跃进的代价 |
一、更上层楼 |
二、保钢 |
三、农村危局 |
四、不糊涂的糊涂账 |
第七章 七千人大会前后 |
第一节 坚守最后的阵地 |
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二、不同的反思 |
三、最后的“社会主义阵地” |
第二节 分裂的开始 |
一、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
二、中央高层重心的偏移 |
三、为毛泽东辩护 |
第三节 重提“阶级斗争” |
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
二、上海的阶级斗争之弦 |
三、“四清”运动 |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的试验基地 |
第一节 倡导现代戏 |
一、“大写十三年” |
二、华东各地贯彻 |
三、毛泽东的支持 |
第二节 “文革”前华东现代戏高潮 |
一、华东成为现代戏的海洋 |
二、全国现代戏高潮的出现 |
三、高潮的背后 |
四、柯庆施的文艺“四清”运动 |
第三节 柯庆施与“文革”的发动 |
一、与江青合作 |
二、提携张春桥、姚文元 |
三、关于“评海瑞罢官”的争议 |
结语 |
附1 1954 年—1965年上海市委主要领导 |
附2 1949 年以后柯庆施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政治身份体系下的社会冲突:文革初期群众行为的社会根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相关研究述评 |
1 通史类着作 |
2 专题类研究 |
二 问题的提出 |
1 众说纷纭的文革原因 |
2 文革原因的结构层次 |
三 本文的思路和资料来源 |
1 本文的定位 |
2 分析框架和理论基础 |
3 资料来源 |
四 本文的结构与方法 |
第一部分 史实与记忆:以湖南文革为中心(1966—1969) |
第一章 从"造反"到"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1966.5——1966.12) |
第一节 文革的酝酿与发动 |
1 以阶级斗争为纲 |
2 "文化大革命"跃上头版头条 |
第二节 工作队的进驻与撤离 |
1 反右模式的文革 |
2 工作组撤离和《十六条》 |
第三节 "8·19事件"和"9·24报告" |
1 长沙的"8·19事件" |
2 "8·19事件"定性的转变 |
3 "9·24报告"和抓"黑鬼"运动 |
第四节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
1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
2 高涨的造反浪潮 |
3 查抄"黑材料" |
第二章 夺权后的分裂和混乱(1967.1—1967.8) |
第一节 夺权浪潮和"三支两军" |
1 全面夺权 |
2 "反革命经济主义" |
3 "三支两军" |
第二节 围绕领导权的争斗 |
1 "高司"与"湘江风雷"的决裂 |
2 镇压"湘江风雷" |
3 流产的"三结合" |
第三节 为"湘江风雷"翻案 |
1 翻案力量的集结 |
2 局势的扭转 |
3 大武斗 |
4 其他地区的翻案活动 |
第四节 "湘江风雷"彻底平反 |
1 《八·十决定》 |
2 新一轮武斗高潮 |
3 知青造反的"继续革命" |
第三章 秩序的重建和巩固(1967.9—1969.12) |
第一节 "省革筹"推进"大联合" |
1 "工派"与"湘派"的内讧 |
2 "大联合"号召 |
3 恢复秩序的努力 |
第二节 "省无联"和"极左派" |
第三节 革委会:新秩序的象征 |
1 "抓住省无联的黑手" |
2 "复课闹革命"和"回乡闹革命" |
3 "芙蓉国里尽朝晖" |
4 "湘瓷派"和"汽电派"的争斗 |
5 群众组织的彻底退场 |
第四节 新秩序的巩固 |
1 "清理阶级队伍" |
2 审干和整党建党 |
第二部分 剖析与研究:群众的行为与动机 |
第四章 群众的分化和群众组织的对立 |
第一节 群众组织的分类 |
1 "红卫兵"组织的产生 |
2 "红卫兵"组织的变迁 |
3 "红卫兵"、"保守派"及"造反派" |
第二节 "保守派"与"造反派"的对立:以长沙为核心 |
1 "保守派"和"造反派"组织 |
2 "保守派"和"造反派"的行为取向 |
第三节 造反派阵营的分裂:温和派和激进派 |
第四节 激进派的分化:稳健势力和激进势力 |
1 "省无联" |
2 "省无联"的人员构成 |
第五章 群众分裂和冲突的原因 |
第一节 学生分化的历史根源 |
1 按照"家庭出身"将学生分类 |
2 学生之间的竞争 |
3 不同学生的行为倾向 |
第二节 参加造反的知识青年 |
1 升学标准的变化 |
2 "贯彻阶级路线"的录取工作 |
3 上山下乡:无路可走时的"光明大道" |
4 知青的生活境况 |
第三节 工人文革中行为差异的原因 |
1 经济调整对工人的影响 |
2 工人之间的待遇差别 |
3 工人群体的分化 |
第四节 其他社会群体的造反原因 |
第三部分 理论与总结 |
第六章 社会冲突与社会结构之关系 |
第一节 "扞卫者"和"挑战者" |
第二节 党国体制:文革的历史布景 |
1 党国体制在政治领域的确立 |
2 党国体制在经济领域的确立 |
3 党国体制下的单位化和组织化 |
第三节 政治身份体系:社会结构的核心 |
1 阶级、阶级成份和政治身份 |
2 政治身份体系的四个面相 |
第四节 政治身份体系的内在张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两次不准革命的经历(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次不准革命:讲真话, 成了右倾机会主义分子 |
第二次不准革命:“文革”被定为“三反分子” |
(10)论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与论文选题有关的研究综述 |
二.本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
三.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研究途径与方法 |
第一章 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形成和演变 |
第一节 概述文学古今演变中读者和作者的三大特征 |
一.秦汉唐宋时期的演变特征 |
二.元明清时期的演变特征 |
三.现当代时期的演变特征 |
第二节 概述文学古今演变中读者和作者的三大特性 |
一.文学演变的可逆性 |
二.文学演变的不可逆性 |
三.文学发展的创新性 |
第三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基本界定 |
一.权势权威型读者的身份特征 |
二.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历史变化 |
1.政权统治的演变 |
2.历史上不同文化和民族的影响 |
三.权势权威型读者的主要思想特点 |
1.中国古代权势权威型读者的思想特点 |
2.中国现代权势权威型读者的思想特点 |
3.中国当代权势权威型读者的思想特点 |
4.权势权威型读者思想特点的比较分析 |
第二章 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 |
第一节 鲁迅——来自文学主将的权威型读者 |
一.鲁迅阅读下的中外文学 |
1.鲁迅的文学视角 |
2.鲁迅的权威性 |
二.遵命文学的流变 |
1.独立人格下的遵命文学 |
2.权威话语下的听命文学 |
3.两种环境下的不同解读 |
三.传承鲁迅精神的巴金精神——巴金《随想录》的启示 |
1.不是狂人的"狂人日记" |
2.两种时代下的恐惧心理 |
3.鲁迅精神的体现 |
第二节 毛泽东——来自政治领袖的权势权威型读者 |
一.毛泽东读书的偏重与其人生经历的关系 |
二.马克思的法制思想与毛泽东的人治理念 |
三.政治视野下对鲁迅的解读 |
1.阿Q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2.阿Q与党内思想问题挂钩 |
3.政治斗争与《阿Q正传》结缘 |
4.《阿Q正传》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第三节 郭沫若——来自诗人和学者的权威型读者 |
一.毛泽东的读者权威对郭沫若的影响 |
二.学术权威下政治权威的关注 |
三.政治权威下学术权威的尴尬 |
第四节 周扬——来自文艺思想界的权势权威型读者 |
一.最高权威下的权威之路 |
二.权势权威下的文艺批评 |
1.周扬被动的文艺思想批判 |
2.姚文元主动的文艺思想批判 |
3.对典型案例——批判《海瑞罢官》的分析 |
三.周扬现象与姚文元现象的比较分析 |
第三章 权势权威型读者影响力演变分析 |
第一节 不同时期身份、思想和影响力的变化 |
一.权势权威型读者的身份变化 |
二.权势权威型读者的思想变化 |
三.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影响变化 |
1.权势权威型读者影响力的流变 |
2.权势权威型读者影响力范围分析 |
3.权势权威型读者在世界文学中的影响 |
第二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特点分析 |
一.不同的政治影响与文学创作的改变 |
二.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双重话语 |
三.作品语言风格与关键词的演变 |
四."三一律"与"三突出"在思想意识上的比较 |
第四章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反思 |
第一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第二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政治意识 |
第三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民主法制 |
第四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文学批评 |
第五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接受美学 |
第六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历史沉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七律·怀念李雪峰同志(论文参考文献)
- [1]晋东南地区抗战碑刻研究[D]. 孙贺. 山西大学, 2021
- [2]“探路者”的启示意义——回顾华忱之的治学之道与现代文学研究[J]. 梁仪.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0(04)
- [3]小学语文散文教学的体与用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五、六年级教材为例[D]. 邹宝红. 深圳大学, 2019
- [4]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 ——对中国艺术歌曲走向世界的探讨[D]. 王寒星. 郑州大学, 2018(12)
- [5]商於古道与唐诗[D]. 亢亚浩. 西北大学, 2017(02)
- [6]“十七年”新诗选本与“人民诗歌”的构建[D]. 陈宗俊.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2)
- [7]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D]. 邢恩源. 南京大学, 2013(01)
- [8]政治身份体系下的社会冲突:文革初期群众行为的社会根源[D]. 向前. 复旦大学, 2010(01)
- [9]两次不准革命的经历[J]. 高扬. 炎黄春秋, 2010(01)
- [10]论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D]. 赵平. 复旦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