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空进样 -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啤酒中的香气成分

顶空进样 -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啤酒中的香气成分

一、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啤酒的香味组分(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冉,曹燕飞,成晓苑,李宏军[1](2017)在《挤压黑米做辅料啤酒中风味物质组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味物质是啤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风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与啤酒的类型和风格密切相关。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挤压黑米作辅料啤酒中的可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分析,静态自动顶空进样结合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采用Folin-Ciocalteu法和尼龙66法对挤压黑米作辅料啤酒中总多酚和花色苷含量进行测定。GC-MS法得到呈香物质35种,占总峰面积的89.04%;GC法分析其中8种重要风味物质乙醛、正丙醇、乙酸乙酯、异丁醇、异戊醇、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的含量依次为:14.16、28.32、12.60、16.05、70.33、3.85、0.40、0.37 mg/L;总多酚和花色苷含量分别为204.17、39.00 mg/L。

王一冉[2](2017)在《挤压黑米为辅料酿造啤酒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简化啤酒生产工艺、提高原料利用率,丰富啤酒花色和提高质量,本课题选用挤压黑米为辅料酿造啤酒。课题内容包括糖化工艺参数的优化、麦汁和啤酒的组分分析、成品啤酒的质量评价,具体内容如下:(1)挤压黑米作辅料酿造啤酒糖化工艺参数的优化。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将黑米辅料比、水料比、50℃蛋白质休止时间、63℃糖化时间和70℃糖化时间设为影响因素,通过SAS 9.1.3软件分析了糖化工艺参数对麦汁收得率等考查指标的影响规律,最终通过岭回归方法确定最优糖化工艺参数为:黑米辅料比为31%,水料比为4.00,50℃蛋白质休止时间为61 min、63℃糖化时间为55 min,70℃糖化时间为29 min。(2)挤压黑米作辅料麦汁中可发酵糖的组分分析。对麦汁中可发酵糖的相对定性与定量分析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最优糖化参数条件下制成的麦汁中,可发酵糖的组分与含量依次为:果糖0.12 g/100mL、蔗糖0.21 g/100mL、葡萄糖1.13 g/100mL、麦芽糖6.30 g/100mL、麦芽三糖1.17 g/100mL。(3)挤压黑米作辅料成品啤酒中风味物质和功能性成分分析。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联合GC-MS方法对成品啤酒中可挥发性风味组分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分析。通过分析啤酒中共有35种可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包含9种醇类(15.87%)、23种酯类(71.48%)、1种酸(1.56%)、1种烷(0.05%)、1种酚(0.03%),共占出峰面积的89.04%。可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静态自动顶空进样联合气相色谱法,结果如下:乙醛、正丙醇、乙酸乙酯、异戊醇、异丁醇、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含量依次是14.16 mg/L、28.32 mg/L、12.60 mg/L、70.33 mg/L、16.05 mg/L、3.85 mg/L、0.40 mg/L、0.37 mg/L,均在啤酒各物质含量合理范围内;采用尼龙66法对啤酒中花色苷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福林酚法和三氯化铝法对啤酒中总多酚和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花色苷含量为23.80 mg/L、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为79.98 mg/L和61.30 mg/L。(4)挤压黑米作辅料麦汁和啤酒中蛋白质、氨基酸的组分分析。选择丙酮沉淀法结合SDS-PAGE电泳法测定蛋白质分子量分布区间、隆丁区分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分析仪法分析麦汁和啤酒中相关氨基酸组分含量。结果表明麦汁中总氮475.07mg/100mL、高分子含氮物质108.51 mg/100mL、中分子含氮物质100.24 mg/100mL和低分子含氮物质266.32 mg/100mL,蛋白质分子量在1922 ku、2528.5 ku、3032 ku、35.538 ku和4245 ku五个范围区间内;啤酒中总氮322.05 mg/100mL、高分子含氮物质63.21 mg/100mL、中分子含氮物质77.04 mg/100mL和低分子含氮物质181.79mg/100mL,蛋白质分子量主要在2022 ku、2528.5 ku、3032 ku、3739 ku和4346ku五个区间内。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法对麦汁和啤酒中氨基酸进行分析,二者均检出16种氨基酸。试验组麦汁中氨基酸总量为159.10 mg/100mL,对照组麦汁中氨基酸总量为123.00 mg/100mL;试验组啤酒中氨基酸总量为108.09 mg/100mL,而对照组啤酒中氨基酸总量较少,为71.79 mg/100mL。

张东亮,何媛媛,杜菲,李宏军[3](2015)在《挤压膨化麦仁辅料啤酒中挥发性风味组分分析》文中提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以静态自动顶空进样技术,将正丁醇作为内标物,对低温挤压膨化麦仁辅料啤酒的挥发性风味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低温挤压膨化麦仁辅料啤酒中分离出8种挥发性风味组分,分别为异丁醇、正丙醇、异戊醇、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和乙醛,含量分别为10.27 mg/L,10.33 mg/L,70.59 mg/L,13.26 mg/L,2.25 mg/L,0.19 mg/L,0.13 mg/L和14.95 mg/L,其含量均在啤酒正常含量范围之内。

程蕊[4](2014)在《某品牌浓香型系列白酒特征组分研究》文中指出浓香型白酒,作为我国三大香型白酒之一,是产量最大的一种白酒。它独特的泥窖发酵工艺在我国酿酒工艺中是独一无二的,其风味特征也是我国白酒行业的领导者。本课题将以某品牌的浓香型白酒作为对象,采用不同的样品预处理方法结合先进的检测手段,对该浓香型系列白酒(1#、2#、3#)中微量成分的种类和含量进行研究,总结不同系列白酒中特征组分的量比关系存在的规律,为生产和勾兑中控制酒质提供依据。为此本文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采用静态顶空技术(H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HS-SPME)分别对系列白酒中的微量成分进行分离和富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考察了萃取头纤维膜类型、平衡温度、平衡时间、萃取时间和加盐量5个因素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确定优化后的萃取条件为选择50/30 μm DVB/CAR/PDMS萃取头、平衡温度控制在60℃,平衡时间为30 min,萃取时间为40 min,NaCl加入量为2 g。运用静态顶空技术(HS)结合GC-MS联用技术共检测出12种挥发性组分,乙酸乙酯的含量最高,乳酸和丁酸乙酯次之。它们在3个系列白酒中呈现出的规律是:1#<3#<2#(乳酸、乙酸乙酯)、3#<2#<1#(丁酸乙酯)。采用优化后的HS-SPME对白酒进行预处理后,共检测出37种微量成分,酯类化合物占主要地位,己酸乙酯的含量最多,est-A、庚酸乙酯、est-C、est-B次之;醇类和缩醛类化合物的含量低于酯类化合物位居第二和第三;三个系列白酒中糠醛的含量都较高。它们在三个系列白酒中呈现的规律是:1#<2#<3#(est-A、己酸乙酯、庚酸乙酯、醇类)、1#<3#<2#(est-B、est-C、糠醛、缩醛类)。est-A、est-B、est-C在白酒1#、2#、3#中的含量差异比较明显,可分别作为白酒3#、1#、2#的判别依据。2、建立涡旋辅助液液微萃取技术(VALLME)对系列白酒中的微量成分进行分离和富集,结合GC-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响应面优化法考察萃取时间、萃取剂体积和酒样浓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并确定最终的萃取条件如下:萃取时间20 min,二氯甲烷体积550 μL,酒样浓度为52.5%。定量组分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且线性范围涵盖酒中该组分的浓度范围,相对标准偏差RSD<12%,回收率在70~113%之间,满足白酒中该组分的分析要求。采用VALLME-GC-MS对酒中微量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共检测出60种化合物,其中酯类化合物27种,酸类化合物11种,醇类化合物6种,缩醛类化合物4种,醛类化合物4种,其它化合物(呋喃、酚类、烯烃类)8种。11种特征组分在3个系列白酒中的含量呈现的规律为:1#<2#<3#(己酸乙酯、est-A、庚酸乙酯、est-B、丁酸、戊酸、己酸、ald-D)、1#<3#<2#(est-C、est-E)、2#<3#<1#(aci-F)。ald-D、est-E、aci-F 在白酒1#、2#和3#中的含量差异比较明显,可作为区分1#、3#、2#白酒的依据。3、开展了高效液相色谱-三级四级杆质谱(HPLC-MS)应用于白酒中甜蜜素的检测。通过选择流动相的类型和比例来优化甜蜜素的出峰时间,优化裂解电压使进入质谱的母离子丰度最大,优化碰撞电压(Collision Energy)使母离子破碎产生的子离子丰度较高,最后确定优化后的条件为:85%流动相A(0.1%甲酸+5 mmoL甲酸铵水溶液)和15%流动相B(乙腈)进行等度洗脱,裂解电压为110 V,碰撞电压(CE)为25 eV;10~1500 μg/L的浓度范围内的线性相关性R2为0.9981,检出限为8.26 μg/L,回收率在85~1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三个系列白酒中甜蜜素的含量分别为:116.40、110.97、171.13 μg/L。

杜菲[5](2014)在《低温挤压膨化麦仁辅料酿造啤酒的试验研究》文中提出为了确定低温挤压膨化麦仁辅料啤酒最优糖化工艺参数,本研究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以麦仁麦汁收得率、α-氨基氮含量、还原糖含量、50mL麦仁麦汁过滤速度、总酸值和pH值为考察指标,探讨水料比、低温挤压膨化麦仁辅料比例、50℃蛋白质的休止时间、63℃糖化时间和70℃糖化时间等因素对考察指标的影响,应用SAS9.1软件处理数据,经响应面分析最终得出最优糖化工艺参数:水料比为4.2(v/w),低温挤压膨化麦仁辅料比例为28%,50℃蛋白质休止时间为50min,63℃糖化时间为50min和70℃糖化时间为35min。相应的麦汁收得率为71.81%。并在最优糖化工艺参数条件下进行了100L啤酒设备上的放大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低温挤压膨化麦仁辅料所得麦汁中的可发酵糖组分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麦汁中含有五种可发酵糖,其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麦芽糖6.037g/100mL、葡萄糖1.373g/100mL、麦芽三糖1.140g/100mL、果糖0.211g/100mL和蔗糖0.174g/100mL,符合发酵要求。采用葡聚糖凝胶过滤色谱法对低温挤压膨化麦仁辅料所得麦汁和啤酒中的蛋白质组分进行分离,结果表明:在麦汁和啤酒中均有两个较显着的峰,且峰形相似。出峰位置稍有不同,但基本一致,峰高和峰面积不同;采用Folin-酚法测定分离出的麦仁麦汁和啤酒中各组分的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麦仁麦汁中的总蛋白质含量为6890μg/mL,麦仁啤酒中总蛋白质含量为4139μg/mL。采用SDS-PAGE技术测定麦仁麦汁中蛋白质的分子量分布范围,结果表明:挤压膨化麦仁辅料麦汁中的蛋白质和多肽分子量主要集中在8-18.4kDa、31-36kDa和37-45kDa三个范围区间内。使用自动顶空进样结合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将正丁醇作为内标物,对低温挤压膨化麦仁辅料啤酒的挥发性风味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低温挤压膨化麦仁辅料啤酒中分离出了8种挥发性风味组分,其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异戊醇70.59mg/L、乙醛14.95mg/L、乙酸乙酯13.26mg/L、正丙醇10.33mg/L、异丁醇10.27mg/L、乙酸异戊酯2.25mg/L、己酸乙酯0.19mg/L、辛酸乙酯0.13mg/L,且均在啤酒正常含量范围之内。

李懋[6](2014)在《啤酒中外源微生物的筛选及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绝大多数的野生酵母都能够对啤酒风味带来不良影响。还有一些野生酵母对啤酒品质的影响不显着,但它们的存在仍代表啤酒在某环节受到了污染。而在发酵过程中,不可能所有的设备和材料都完全灭菌,因此极易感染野生酵母。啤酒酵母在回收利用的时候也会增加野生酵母的污染。传统的酵母鉴定方法主要是形态学鉴定和生理生化鉴定,耗时很长。且部分野生酵母与啤酒酵母性状相近,不容易区分。目前PCR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酵母的分类和鉴定,但操作复杂,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本实验设计在啤酒发酵过程中加入野生酵母,通过检测啤酒风味等性质,发现野生酵母对发酵过程的影响规律,以便确定发酵过程中是否污染野生酵母。本研究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啤酒中风味物质含量的方法。以高纯氮气作为载气,可以对啤酒中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样品平衡温度60℃;样品平衡时间30 min;氯化钠用量为3 g;进样器温度为160℃;检测器温度180℃;程序升温条件为45℃保持3mmin,以每分钟10℃的速度提高到180℃,保持3 mmin:柱流为1.6 mL/min。在最合适的条件下,做了八种不同组分的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0.9938-0.9994。通过对清酒中的野生酵母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5株野生酵母。其中15#野生酵母经26S区序列分析鉴定为Pichia myanmaensis (AB 126678.1)。综合考虑选择有较高的死灭温度,较差的凝聚度,风味物质改变较明显的15#野生酵母进行实验。对啤酒中八种主要风味物质的浓度分析,发现不同的野生酵母对啤酒风味影响不同。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野生酵母证明野生酵母会使风味产生规律性的变化。15#野生酵母在以0.1%的比例加入时,己酸乙酯和辛酸乙酯的浓度仍高于空白对照30%。

王玉露[7](2014)在《低温挤压膨化高粱辅料酿造啤酒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用低温挤压膨化技术处理啤酒辅料是啤酒酿造技术新的发展趋势,具有简化生产工艺、原料利用率高、发酵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绿色节能等优点。在国内外学者对高粱辅料啤酒酿造以及挤压膨化啤酒辅料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以高粱作啤酒辅料并结合低温挤压膨化技术进行啤酒酿造试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确定低温挤压膨化高粱辅料酿造啤酒的最佳挤压参数。以套筒温度、螺杆转速、物料含水率和模孔直径四个因素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用SAS9.1.3软件和响应面法分析各挤压参数对麦汁各考察指标的影响规律。以麦汁收得率和过滤速度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岭回归寻优和验证试验,最终确定低温挤压膨化高粱辅料酿造啤酒的最佳挤压参数:套筒温度为80℃,螺杆转速为210r/min,物料含水率为21%,模孔直径为10mm。(2)确定低温挤压膨化高粱辅料酿造啤酒的最佳糖化工艺参数。以低温挤压膨化高粱辅料比、水料比、50℃蛋白质休止时间、63℃糖化时间和70℃糖化时间五个因素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用SAS9.1.3软件和响应面法分析各糖化工艺参数对麦汁各考察指标的影响规律。通过岭回归寻优和验证试验,最终确定低温挤压膨化高粱辅料酿造啤酒的最佳糖化工艺参数:膨化高粱辅料比为30%,水料比为4.2,50℃蛋白质休止时间为50min,63℃糖化时间为59mm,70℃糖化时间为31min。(3)分析低温挤压膨化高粱辅料麦汁中的可发酵性糖组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麦汁中可发酵性糖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分析,麦汁中的可发酵性糖的组成及其含量为:葡萄糖1.29g/100mL,果糖0.17g/100mL,蔗糖0.18g/100mL,麦芽糖6.48g/100mL,麦芽三糖1.23g/100mL。低温挤压膨化高粱辅料麦汁中可发酵性糖约占麦汁总糖的80%左右,可以满足一般淡色啤酒的发酵要求。(4)分析低温挤压膨化高粱辅料啤酒中的可挥发性风味组分。采用静态自动顶空进样结合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对啤酒中的可挥发性风味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分析,啤酒中的可挥发性风味组分和含量分别为:乙醛9.87mg/L、乙酸乙酯23.12mg/L、乙酸异戊酯4.02mg/L、己酸乙酯0.22mg/L、辛酸乙酯0.18mg/L、正丙醇7.39mg/L、异丁醇13.36mg/L和异戊醇57.70mg/L,各挥发性风味组分的含量均在淡色啤酒正常含量范围之内。(5)分析低温挤压膨化高粱辅料麦汁和啤酒中的蛋白质组分。通过SephadexG-75葡聚糖凝胶色谱柱分离、Folin-酚法和SDS-PAGE电泳对麦汁和啤酒中蛋白质和多肽组分进行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麦汁和啤酒中的蛋白质都各自分为两个组分;麦汁和啤酒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611.5μg/mL和4041.47μg/mL;麦汁中蛋白质组分的分子量主要分布在9.625.0kDa和31.540.5kDa两部分,啤酒中蛋白质组分分子量主要分布在8.625.0kDa和29.639.1kDa两部分。通过该试验研究,为低温挤压膨化高粱辅料酿造啤酒提供试验依据。

李慧敏[8](2012)在《上面发酵和下面发酵小麦啤酒的差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在100升啤酒设备上对上面和下面发酵法酿造小麦啤酒发酵过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上面发酵法的总酸含量和双乙酰峰值高于下面发酵法;a-氨基氮含量和pH值总体低于下面发酵法;两种发酵工艺的酒精度以及糖度值的差别较小,所有指标的测定值都在正常范围之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两种啤酒麦汁在发酵过程中的可发酵糖组分变化进行分析,并通过外添加蔗糖的方法,对上面发酵酵母(No.354)和下面酵母(德国DAB)在发酵过程中利用可发酵糖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啤酒麦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以及麦芽三糖的含量分别是0.23、1.14、0.19、5.52、1.08(g/100mL);两种酵母优先利用蔗糖,然后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麦芽三糖的顺序酵解麦汁中的可发酵糖;发酵初期发酵液中的葡萄糖和果糖浓度增加,且增加的浓度值相同;No.354酵母在较高葡萄糖浓度下仍有分解麦芽糖的能力,其葡糖糖阻遏效应没有德国DAB酵母的明显。采用G-75葡聚糖凝胶过滤色谱法分离小麦啤酒麦汁、上面发酵小麦啤酒和下面发酵小麦啤酒中的蛋白质组分,并通过Folin-酚法和SDS-PAGE技术测定了各组分的蛋白质含量和分子量分布范围。试验结果表明,麦汁以及两种啤酒中蛋白质的组成和分子量分布相似,都有3个比较明显的蛋白质和多肽组分,麦汁和啤酒中的总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5045.9mg/L.4251.9mg/L.4271.4mg/L,分子量主要集中在14-25kDa与37.6-48.0kDa两部分。运用静态自动顶空进样结合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对两种工艺啤酒的挥发性风味组分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啤酒中都分离出8种挥发性风味组分,分别为乙醛、正丙醇、乙酸乙酯、异丁醇、异戊醇、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和辛酸乙酯。上面发酵法小麦啤酒中酯类物质和高级醇类的总体含量分别为22.84mg/L和155.12mg/L,下面发酵法小麦啤酒的分别为6.43mg/L和66.20mg/L,其含量都在淡色啤酒正常含量范围之内,只是上面发酵小麦啤酒的酯香味更加柔和一些。

苏海荣,王家林[9](2011)在《啤酒中主要风味物质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啤酒中主要风味物质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系统阐述,介绍了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旨在为啤酒中风味物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李千[10](2010)在《啤酒中四种老化味物质提取及分析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啤酒是一种发酵饮料,营养丰富,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现代社会,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啤酒风味是评价啤酒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啤酒在生产、贮存与运输过程中,风味不断发生变化,逐渐产生一些令人不愉快的劣味,俗称“老化味”。不同类型的啤酒,老化的途径和速率不同,所产生的老化味也不完全一样。对老化味物质含量的检测,可以有效的评价啤酒老化的程度,进而对啤酒品质进行监控。因此建立啤酒中老化味物质的分析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本项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啤酒中四种主要老化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流动相组成及配比、流速、检测波长、柱温和进样量等对四种组分分离与检测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色谱条件:Platisil C18色谱柱,用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30℃,采用时间程序最大吸收波长检测,进样量10μL。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各组分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0.9999,线性范围≥103,检出限为0.002~0.003μg·mL-1(S/N=3),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7.1%-108%,相对标准偏差为2.6%-5.5%。该方法实现了30min内对啤酒中5-羟甲基糠醛、糠醛、苯乙醛和反-2-壬烯醛的同时检测。本项研究同时建立了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啤酒中四种主要老化味物质的方法。考察了柱温、载气流速、氢气流速、进样口温度、检测器温度、进样方式等因素对四种组分分离与检测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色谱条件:HP-5MS毛细管柱,采用程序升温方式,以氮气为载气,载气流量5.4mL-min-1,氢气流量37.7mL-min-1,空气流量380mL-min-1,进样口温度280℃,检测器温度320℃,进样体积1μL,不分流进样。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各组分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4-0.9999,检出限为0.01-0.06μg·mL-1(S/N=3),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1.7%-107%,相对标准偏差为3.2%-8.5%。该方法实现了11min内对啤酒中5-羟甲基糠醛、糠醛、苯乙醛和反-2-壬烯醛的同时测定。为了有效的提取啤酒样品中四种待测目标化合物、并达到净化除杂的目的。本研究对啤酒中四种老化味物质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实验确定,采用液液萃取法同时提取样品中四种老化味物质,并确定了最佳前处理条件:以乙腈-乙酸乙酯为萃取溶剂,乙腈与乙酸乙酯的体积百分比为20%,挥发温度40℃,挥发程度为近干(40℃挥发3h),NaCl用量为10%(20mL样品加盐2.0g),萃取时间5min;样品用量20mL,萃取剂用量10mL,萃取次数1次。用所确定的方法对四种老化味物质的提取效率均达到60%以上,同时对四种组分实现了6.0~17.2倍的富集。研究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度高、分析效能好,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成本较低,两种方法均适用于啤酒中5-羟甲基糠醛、糠醛、苯乙醛和反-2-壬烯醛四种主要老化味物质的同时测定。

二、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啤酒的香味组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啤酒的香味组分(论文提纲范文)

(1)挤压黑米做辅料啤酒中风味物质组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设备
    1.3 挤压黑米辅料啤酒的制备
    1.4 操作条件
        1.4.1 GC-MS的条件
        1.4.2 顶空进样条件和气谱条件
    1.5 样品前处理
        1.5.1 GC-MS样品前处理
        1.5.2 气相色谱法样品配制
        1.5.2. 1 混合标样配制
        1.5.2. 2 啤酒样品的制备
        1.5.3 Folin-Ciocalteu法样品前处理
        1.5.4 尼龙66法样品前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可挥发性风味物质定性分析
    2.2 可挥发性风味物质定性分析
        2.2.1 内标物的选择和啤酒中风味物质的分离
        2.2.2 挥发性风味组分定性
    2.3 可挥发性风味物质精确定量分析
        2.3.1 混合标准溶液的配制
        2.3.2 定量校正因子
        2.3.3 8种可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含量测定
    2.4 试验方法检验
        2.4.1 重复性检验
        2.4.2 回收率检验
    2.5 啤酒中总多酚和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3 结论

(2)挤压黑米为辅料酿造啤酒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黑米作啤酒辅料的研究动态
    1.4 挤压膨化技术用于啤酒酿造的研究动态
    1.5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2.2 分析方法
        2.2.1 挤压黑米测定指标及分析方法
        2.2.2 糖化过程测定指标及分析方法
        2.2.3 啤酒质量评价指标及其分析方法
第三章 挤压黑米作辅料酿造啤酒的糖化工艺优化
    3.1 试验因素和水平的确定
    3.2 麦汁的制备
    3.3 试验安排与试验数据
    3.4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3.4.1 麦汁收得率的分析
        3.4.1.1 响应曲面的分析
        3.4.1.2 收得率最优糖化参数的范围
        3.4.2 α-氨基氮含量的分析
        3.4.2.1 响应曲面的分析
        3.4.2.2 α-氨基氮最优糖化参数的范围
        3.4.3 过滤速度的分析
        3.4.3.1 响应曲面的分析
        3.4.3.2 过滤速度最优糖化参数的范围
        3.4.4 还原糖的分析
        3.4.4.1 响应曲面的分析
        3.4.4.2 还原糖含量最优糖化参数的范围
        3.4.5 验证实验和结果
    3.5 小结
第四章 挤压黑米辅料麦汁中可发酵糖组分分析
    4.1 试剂和仪器
    4.2 色谱条件
    4.3 麦汁样品前处理
    4.4 可发酵性糖组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4.4.1 混标的配制
        4.4.2 可发酵性糖组分定性分析
        4.4.3 可发酵性糖组分定量分析
        4.4.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4.4.3.2 可发酵性糖的测定结果
        4.4.3.3 可发酵性糖回收率的的测定
    4.5 小结
第五章 挤压黑米辅料啤酒中风味物质和功能性成分分析
    5.1 试剂和仪器
        5.1.1 试剂
        5.1.2 仪器
    5.2 操作条件
        5.2.1 GC-MS的条件
        5.2.2 顶空进样条件和气谱条件
    5.3 挤压黑米辅料啤酒的制备
    5.4 挥发性风味组分定性与相对定量分析
        5.4.1 气质法样品前处理
        5.4.2 可挥发性风味物质定性分析
        5.4.3 可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定量分析
    5.5 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定性和精确定量分析
        5.5.1 气相色谱法样品前处理
        5.5.1.1 混合标样配制
        5.5.1.2 啤酒样品前处理
        5.5.2 内标物的选择和啤酒中风味物质的分离
        5.5.3 主要挥发性风味组分定性
        5.5.4 挥发性风味物质精确定量分析
        5.5.4.1 混合标准溶液的配制
        5.5.4.2 定量校正因子
        5.5.4.3 可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含量测定
        5.5.4.4 试验重复性检验
        5.5.4.5 试验回收率检验
    5.6 啤酒功能性成分的测定
        5.6.1 样品前处理
        5.6.1.1 福林酚法样品前处理
        5.6.1.2 尼龙66法样品前处理
        5.6.1.3 三氯化铝法样品前处理
        5.6.2 功能性成分测定结果
    5.7 小结
第六章 挤压黑米辅料麦汁和啤酒中蛋白质与氨基酸分析
    6.1 试剂与仪器
    6.2 样品前处理
        6.2.1 蛋白质组分测定的前处理
        6.2.2 氨基酸组分测定的前处理
    6.3 蛋白质组分含量的测定
    6.4 蛋白质组分分子量的测定
        6.4.1 SDS-PAGE凝胶电泳
    6.5 氨基酸组分的测定
        6.5.1 试验方法
        6.5.2 结果分析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挤压膨化麦仁辅料啤酒中挥发性风味组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试验试剂和仪器
    1.1试剂
    1.2仪器
    1.3色谱条件
    1.4啤酒样品的准备
    1.5内标物的确定
    1.6风味组分的定性分析
    1.7风味组分的定量分析
        1.7.1混标的配制与测定
        1.7.2定量校正因子的测定
    1.8啤酒样品的测定
2试验结果
    2.1内标物的确定
    2.2风味组分的定性分析
    2.3风味组分的定量分析
        2.3.1混标的测定
        2.3.2定量校正因子
    2.4啤酒中挥发性风味组分的含量
3讨论

(4)某品牌浓香型系列白酒特征组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立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酒中特征组分的研究进展
        1.2.1 光谱技术在酒类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1.2.2 气相色谱技术在酒类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1.2.3 液相色谱技术在酒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1.3 不同香型白酒中特征组分的研究进展
    1.4 试验优化方法
    1.5 本课题的意义与内容
        1.5.1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1.5.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HS和HS-SPME结合GC-MS对浓香型系列白酒挥发性组分的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HS-GC-MS实验条件
        2.2.4 HS-SPME-GC-MS实验条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HS-SPME条件优化实验
        2.3.2 HS-GC-MS结果分析
        2.3.3 HS-SPME-GC-MS结果分析
        2.3.4 HS和HS-SPME检测白酒中特征组分的方法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LLME-GC-MS研究浓香型系列白酒的特征组分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标准溶液的配制
        3.2.4 样品预处理
        3.2.5 GC-MS条件
        3.2.6 优化超声辅助液液微萃取(VALLME)条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液液微萃取条件的优化
        3.3.2 方法有效性的验证
        3.3.3 系列白酒的特征组分定性及半定量分析
        3.3.4 系列白酒中特征组分的定量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酒中甜蜜素的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标准溶液的配制
        4.2.4 样品前处理
        4.2.5 加标回收实验的样品制备
        4.2.6 仪器条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流动相条件的优化
        4.3.2 质谱条件的优化
        4.3.3 标准曲线的绘制
        4.3.4 实际样品的测定
        4.3.5 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5)低温挤压膨化麦仁辅料酿造啤酒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啤酒的发展状况
        1.1.1 啤酒工业的发展状况
        1.1.2 小麦啤酒的发展趋势
        1.1.3 挤压膨化麦仁作为辅料用于啤酒生产的特点
    1.2 国内外啤酒研究动态
        1.2.1 挤压膨化技术应用于啤酒酿造方面的研究动态
        1.2.2 糖化工艺方面的研究动态
        1.2.3 可发酵糖方面的研究动态
        1.2.4 蛋白质方面的研究成果
        1.2.5 可挥发性风味方面的研究进展
    1.3 立题背景和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仪器
    2.3 分析方法
第三章 糖化试验和结果分析
    3.1 试验因素的确定
    3.2 试验原料
    3.3 低温挤压膨化麦仁辅料啤酒的糖化工艺流程
    3.4 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3.5 试验结果分析
        3.5.1 麦汁收得率的响应曲面分析及优化结果
        3.5.2 麦汁还原糖含量的响应曲面分析及优化结果
        3.5.3 麦汁α-氨基氮含量的响应曲面分析及优化结果
        3.5.4 麦汁过滤速度的响应曲面分析及优化结果
        3.5.5 麦汁总酸值的响应曲面分析及优化结果
        3.5.6 麦汁 pH 值的响应曲面分析及优化结果
    3.6 结论
    3.7 验证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第四章 麦汁中可发酵糖组分的分析
    4.1 麦汁中糖类的组成及分析方法的确定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药品和试剂
        4.2.2 仪器
        4.2.3 色谱条件
        4.2.4 样品处理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麦汁试样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4.3.2 混合标样的配制
        4.3.3 麦汁中可发酵糖组分的定性分析
        4.3.4 麦汁中可发酵糖组分的定量分析
        4.3.5 可发酵糖的回收率试验
    4.4 麦汁的测定结果
    4.5 小结
第五章 麦汁和啤酒中蛋白质组分的分析
    5.1 蛋白质凝胶色谱分离
        5.1.1 样品处理
        5.1.2 凝胶色谱分析
    5.2 蛋白质和多肽含量的测定
        5.2.1 蛋白质分离液收集
        5.2.2 Folin-酚法标准曲线的绘制
        5.2.3 Folin-酚法测定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5.3 蛋白质结构分子量的测定
        5.3.1 试剂
        5.3.2 仪器
        5.3.3 操作方法
        5.3.4 数据处理及结果
第六章 啤酒中挥发性风味组分的分析
    6.1 实验试剂和仪器
        6.1.1 试剂
        6.1.2 仪器
        6.1.3 色谱条件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啤酒样品的准备
        6.2.2 啤酒风味组分的分离和内标物的确定
        6.2.3 风味组分的定性分析
        6.2.4 风味组分的定量分析
        6.2.5 方法验证
    6.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啤酒中外源微生物的筛选及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野生酵母
        1.1.1 野生酵母的分类
        1.1.2 野生酵母的特征
        1.1.3 野生酵母对啤酒的危害
        1.1.3.1 导致啤酒混浊或沉淀
        1.1.3.2 在表面形成菌膜
        1.1.3.3 发酵过度
        1.1.3.4 异味
        1.1.4 发酵过程中野生酵母的来源
        1.1.5 野生酵母的检测
    1.2 啤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1.2.1 风味物质种类
        1.2.1.1 醇类
        1.2.1.2 酯类
        1.2.1.3 羰基化合物
        1.2.1.4 硫化物
        1.2.1.5 酸类
        1.2.2 各类啤酒风味物质的性质
    1.3 啤酒中风味物质的分析方法
        1.3.1 分光光度法
        1.3.2 气相色谱法
        1.3.3 高效液相色谱法
        1.3.4 气相色谱-质谱法
    1.4 顶空样品处理技术
        1.4.1 静态顶空分析
        1.4.1.1 静态顶空分析技术的进展
        1.4.1.2 静态顶空分析技术的原理
        1.4.2 动态顶空分析
        1.4.3 顶空-固相微萃取
    1.5 色谱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1.5.1 定性分析
        1.5.1.1 用保留时间定性
        1.5.1.2 用已知物增加峰高法定性
        1.5.1.3 利用文献值对照进行定性分析
        1.5.2 定量分析
        1.5.2.1 归一化法
        1.5.2.2 外标法
        1.5.2.3 内标法
    1.6 实验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2.1 实验材料
        2.1.1 原料及培养基
        2.1.2 实验试剂
        2.1.2.1 脂肪酸鉴定试剂
        2.1.2.2 PCR鉴定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酵母菌株分离方法
        2.2.2 酵母菌落形态发育特征观察
        2.2.3 全细胞脂肪酸鉴定
        2.2.3.1 获菌
        2.2.3.2 皂化
        2.2.3.3 甲基化
        2.2.3.4 萃取
        2.2.3.5 碱洗涤
        2.2.4 酵母的死灭温度
        2.2.5 酵母的絮凝性-光密度改良法
        2.2.6 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2.2.6.1 菌体培养
        2.2.6.2 菌体裂解
        2.2.6.3 PCR反应
        2.2.6.4 切胶回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野生酵母的菌落形态和细胞形态
        2.3.2 全细胞脂肪酸鉴定结果
        2.3.3 酵母的死灭温度
        2.3.4 酵母的凝聚性
        2.3.5 酵母的PCR鉴定结果
    2.4 小结
第三章 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分析啤酒风味物质
    3.1 实验材料及条件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条件
        3.1.4 样品处理
        3.1.5 色谱柱材料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柱温的选择
        3.2.2 无机盐(NaCl)用量的选择
        3.2.3 平衡温度的确定
        3.2.4 平衡时间的确定
        3.2.5 柱流量的选择
        3.2.6 啤酒中挥发组分的定性分析
        3.2.7 啤酒中挥发组分的定量分析
        3.2.8 样品测定
        3.2.9 精密度与回收率实验
    3.3 小结
第四章 野生酵母对啤酒发酵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
        4.1.1 菌种及原料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麦汁制备
        4.2.2 麦汁煮沸
        4.2.3 酵母的扩大培养
        4.2.4 啤酒主发酵过程
        4.2.5 啤酒发酵方式
        4.2.5.1 三角瓶发酵法
        4.2.5.2 玻璃发酵罐发酵法
        4.2.6 比重的测定
        4.2.7 外观发酵度的计算
        4.2.8 风味物质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5种野生酵母对发酵的影响
        4.3.2 15#野生酵母对发酵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低温挤压膨化高粱辅料酿造啤酒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高粱作啤酒辅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挤压膨化啤酒辅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情况
        1.4.2 国内研究情况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备
        2.1.3 试验仪器
    2.2 分析方法
第三章 低温挤压膨化高粱辅料酿造啤酒的挤压参数优化
    3.1 高粱啤酒辅料成分分析
    3.2 试验因素和水平的确定
    3.3 麦汁制备工艺流程
    3.4 试验安排与试验数据
    3.5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3.5.1 麦汁收得率的响应面分析结果
        3.5.2 麦汁过滤速度的响应面分析结果
        3.5.3 麦汁还原糖含量的响应面分析结果
        3.5.4 麦汁α-氨基氮含量的响应面分析结果
        3.5.5 验证试验及结果
    3.6 小结
第四章 低温挤压膨化高粱辅料酿造啤酒的糖化工艺优化
    4.1 试验因素和水平的确定
    4.2 麦汁制备工艺流程
    4.3 试验安排与试验数据
    4.4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4.4.1 麦汁收得率的响应面分析结果
        4.4.2 麦汁还原糖含量的响应面分析结果
        4.4.3 麦汁α-氨基氮含量的响应面分析结果
        4.4.4 麦汁过滤速度的响应面分析结果
        4.4.5 验证试验及结果
    4.5 小结
第五章 低温挤压膨化高粱辅料麦汁中可发酵性糖组分分析
    5.1 试剂和仪器
        5.1.1 试剂
        5.1.2 仪器
    5.2 色谱条件
    5.3 麦汁样品处理
    5.4 麦汁中可发酵性糖组分的定性分析
        5.4.1 混标的配制
        5.4.2 定性分析
    5.5 麦汁中可发酵性糖组分的定量分析
        5.5.1 可发酵性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5.5.2 麦汁中可发酵性糖的测定结果
        5.5.3 各可发酵性糖回收率测定
    5.6 小结
第六章 低温挤压膨化高粱辅料啤酒中可挥发性风味组分分析
    6.1 试剂和仪器
        6.1.1 试剂
        6.1.2 仪器
    6.2 操作条件
        6.2.1 色谱条件
        6.2.2 顶空进样条件
    6.3 啤酒样品处理
    6.4 啤酒中可挥发性风味组分的分离和内标物的确定
        6.4.1 啤酒中可挥发性风味组分的分离
        6.4.2 内标物的确定
    6.5 可挥发性风味组分的定性分析
    6.6 可挥发性风味组分的定量分析
        6.6.1 混标的配制与测定
        6.6.2 定量校正因子的测定
        6.6.3 啤酒样品的测定
    6.7 方法验证
        6.7.1 重复性测定
        6.7.2 准确度测定
    6.8 小结
第七章 低温挤压膨化高粱辅料麦汁和啤酒中蛋白质组分分析
    7.1 蛋白质组分的凝胶色谱分离
        7.1.1 确定凝胶色谱条件
        7.1.2 样品处理及测定
        7.1.3 麦汁和啤酒的凝胶色谱图
    7.2 蛋白质组分含量的测定
        7.2.1 蛋白质组分洗脱液的收集
        7.2.2 绘制 Folin-酚法标准曲线
        7.2.3 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组分含量
    7.3 蛋白质组分分子量的测定
        7.3.1 样品处理
        7.3.2 SDS-PAGE 电泳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第九章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9.1 存在的问题
    9.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上面发酵和下面发酵小麦啤酒的差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国内外啤酒工业的发展概述
    1.2 小麦啤酒的发展状况
        1.2.1 啤酒原料概况
        1.2.2 小麦啤酒定义
        1.2.3 小麦啤酒的起源和发展
        1.2.4 小麦用于酿造啤酒的特点
    1.3 国内外啤酒研究动态
        1.3.1 啤酒品种类型的研究动态
        1.3.2 麦汁糖化工艺研究动态
        1.3.3 发酵工艺的研究
        1.3.4 麦汁中可发酵糖的利用研究
        1.3.5 蛋白质对啤酒质量影响的研究
        1.3.6 啤酒风味组分的研究
    1.4 立题的背景和意义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
        2.1.2 仪器
    2.2 分析方法
第三章 上面与下面发酵法小麦啤酒
    3.1 上面发酵法与下面发酵法小麦啤酒的糖化及发酵工艺流程
        3.1.1 上面发酵法小麦啤酒的糖化以及发酵工艺流程
        3.1.2 下面发酵法小麦啤酒的糖化以及发酵工艺流程
    3.2 试验安排和试验数据
        3.2.1 两种发酵法在发酵过程中pH的变化比较
        3.2.2 发酵过程中酵母数的变化比较
        3.2.3 α-氨基氮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变化规律
        3.2.4 发酵过程中双乙酰值的变化比较
        3.2.5 发酵过程中总酸含量的变化比较
        3.2.6 发酵过程中酒精含量的变化比较
        3.2.7 发酵过程中糖度的变化比较
    3.3 小结
第四章 麦汁和啤酒中可发酵糖组分分析
    4.1 试验药品和试剂
    4.2 仪器与色谱条件
    4.3 样品处理
    4.4 麦汁、发酵液和啤酒中可发酵糖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4.4.1 混合标样的配制
        4.4.2 可发酵糖组分的定性分析
        4.4.3 可发酵糖组分的定量分析
        4.4.3.1 五种糖标准曲线的建立
        4.4.3.2 五种糖回收率测定
        4.4.4 麦汁中可发酵糖含量的测定
    4.5 小麦啤酒发酵过程中可发酵糖组分的变化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酵母对麦汁中可发酵糖利用的研究
    5.1 样品溶液的制备
    5.2 发酵液中糖组分含量的测定及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小麦啤酒中挥发性风味组分的分析
    6.1 实验试剂和仪器
        6.1.1 试剂
        6.1.2 仪器
    6.2 色谱条件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啤酒样品的准备
        6.3.2 啤酒风味组分的分离
        6.3.3 风味组分的定性分析
        6.3.4 风味组分的定量分析
        6.3.4.1 内标物的确定
        6.3.4.2 混标的配制与测定
        6.3.4.3 定量校正因子的测定
        6.3.4.4 啤酒样品的测定
        6.3.4 方法验证
        6.3.4.1 重复性测定
        6.3.4.2 准确度测定
    6.4 小结
第七章 麦汁和啤酒中蛋白质组分的分析
    7.1 蛋白质凝胶色谱分离
        7.1.1 凝胶色谱条件确定
        7.1.2 凝胶色谱图
    7.2 蛋白质和多肽含量的测定
        7.2.1 蛋白质分离液收集
        7.2.2 Folin-酚法标准曲线的绘制
        7.2.3 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7.3 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
        7.3.1 样品处理
        7.3.2 SDS-PAGE测定蛋白质和多肽组分的分子量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学位论文

(10)啤酒中四种老化味物质提取及分析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发酵食品
    1.2 啤酒
        1.2.1 啤酒的生产工艺
        1.2.2 啤酒风味
    1.3 老化味物质
        1.3.1 5-羟甲基糠醛
        1.3.2 糠醛
        1.3.3 苯乙醛
        1.3.4 反-2-壬烯醛
    1.4 老化味物质的形成机理及途径
        1.4.1 形成机理
        1.4.2 形成途径
    1.5 老化味物质的分析现状
        1.5.1 TBA值法
        1.5.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1.5.3 高效液相色谱法
        1.5.4 其他分析方法
    1.6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啤酒中四种目标化合物的提取及富集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和试剂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提取方法的选择
        2.3.2 萃取溶剂的选择
        2.3.3 萃取液挥发程度的确定
        2.3.4 挥发温度的选择
        2.3.5 二元萃取剂配比的选择
        2.3.6 pH值的选择
        2.3.7 NaCl用量的选择
        2.3.8 萃取时间的选择
        2.3.9 样品用量的选择
        2.3.10 萃取次数的选择
        2.3.11 最佳前处理条件
    2.4 小结
第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啤酒中四种老化味物质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定性和定量方法
    3.3 实验部分
        3.3.1 仪器和试剂
        3.3.2 色谱条件及色谱图
        3.3.3 实验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色谱分离模式及色谱柱的确定
        3.4.2 四种组分出峰顺序的确定
        3.4.3 流动相体系的选择
        3.4.4 检测波长的选择
        3.4.5 洗脱方式的选择
        3.4.6 梯度洗脱程序及检测波长程序的确定
        3.4.7 流动相流速的选择
        3.4.8 柱温的选择
        3.4.9 进样量的选择
        3.4.10 干扰研究
        3.4.11 标准曲线、工作曲线及线性范围
        3.4.12 检出限和定量限
        3.4.13 仪器精密度
        3.4.14 样品测定
        3.4.15 回收率实验
        3.4.16 稳定性实验
    3.5 小结
第四章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啤酒中四种老化味物质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和试剂
        4.2.2 色谱条件及色谱图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色谱柱的选择
        4.3.2 柱温的选择
        4.3.3 载气流速的确定
        4.3.4 氢气和空气流速的选择
        4.3.5 进样口温度的选择
        4.3.6 检测器温度的选择
        4.3.7 进样方式的选择
        4.3.8 溶剂种类的选择
        4.3.9 进样量的选择
        4.3.10 干扰研究
        4.3.11 标准曲线、工作曲线及线性范围
        4.3.12 检出限和定量限
        4.3.13 仪器精密度实验
        4.3.14 样品测定
        4.3.15 回收率实验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啤酒的香味组分(论文参考文献)

  • [1]挤压黑米做辅料啤酒中风味物质组分分析[J]. 王一冉,曹燕飞,成晓苑,李宏军. 食品科技, 2017(05)
  • [2]挤压黑米为辅料酿造啤酒的试验研究[D]. 王一冉. 山东理工大学, 2017(05)
  • [3]挤压膨化麦仁辅料啤酒中挥发性风味组分分析[J]. 张东亮,何媛媛,杜菲,李宏军. 食品工业, 2015(08)
  • [4]某品牌浓香型系列白酒特征组分研究[D]. 程蕊. 湖南大学, 2014(05)
  • [5]低温挤压膨化麦仁辅料酿造啤酒的试验研究[D]. 杜菲. 山东理工大学, 2014(01)
  • [6]啤酒中外源微生物的筛选及作用[D]. 李懋. 大连工业大学, 2014(08)
  • [7]低温挤压膨化高粱辅料酿造啤酒的试验研究[D]. 王玉露. 山东理工大学, 2014(01)
  • [8]上面发酵和下面发酵小麦啤酒的差别研究[D]. 李慧敏. 山东理工大学, 2012(01)
  • [9]啤酒中主要风味物质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苏海荣,王家林. 啤酒科技, 2011(10)
  • [10]啤酒中四种老化味物质提取及分析方法的研究[D]. 李千. 东北大学, 2010(03)

标签:;  ;  ;  

顶空进样 -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啤酒中的香气成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