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作物抗病增产剂研制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曹娟[1](2021)在《植物免疫诱抗剂(ZNC)对马铃薯防病增产提质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铃薯营养丰富,在全世界广泛种植,是世界上重要的主要农作物之一。随着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马铃薯在粮食安全中的作用逐渐显现,种植面积逐年增多。合理施用复合肥可以提高品质、增加产量,化肥投入逐年增加,出现了施用量过大、利用率低等问题。马铃薯病虫害发生与流行逐渐严重化,马铃薯晚疫病为害最为严重,每年因该病减产10~30%,仍以化学防控为主。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食品生产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内生真菌在植物的生存和繁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普遍具有环境友好、作物无害、广谱抗病的特点。但其代谢产物在作物生长、免疫以及作物品质形成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试验选用了植物免疫诱抗剂智能聪(Zhinengcong,简称ZNC),为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乙醇粗提物。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的ZNC对马铃薯促生、增产、提质、抗病的效果,明确其最佳施用量,确定其作用机理,揭示ZNC在马铃薯生长和免疫之间的平衡关系,为ZNC在马铃薯上科学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得出以下结果:(1)室内灌施ZNC处理提高了马铃薯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和根长,其中,与0ng/ml相比,1 ng/ml ZNC处理30 d株高增加10%,40 d株高增加26.71%,60 d叶面积增加36.76%以及茎粗增加67%,80 d根长、根鲜重和根干重分别增加了23.36%、89.35%和60.47%。(2)ZNC在低浓度下可以提高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室内灌施ZNC处理对马铃薯离体叶片和全株晚疫病的发生有明显抑制作用,尤其是100 ng/ml ZNC。在离体叶片接种晚疫试验中,5 d时,0 ng/ml、1 ng/ml、10 ng/ml和100 ng/ml ZNC处理的马铃薯叶片的平均发病指数分别为95.8、71.8、43.8和34.8;在整株晚疫接菌试验中,7 d时,0ng/ml、1 ng/ml、10 ng/ml和100 ng/ml ZNC处理的马铃薯整株平均病情指数为100、86.2、75.6和68.8。(3)ZNC促进马铃薯叶片ROS积累,提高了抗病性。平板实验确定1000 ng/ml ZNC对晚疫病菌孢子囊的菌丝生长、孢子囊数和萌发率均无影响作用,表明ZNC对晚疫病菌未体现出抑制效果。用DAB和NBT染色法检测过氧化氢和超氧物的产生,并在喷施ZNC处理2h后观察,发现ZNC处理的马铃薯叶片呈深棕色和深蓝色。定量分析后表明,ZNC处理下的染色强度增加了30~100%。(4)ZNC通过增强与生长相关的基因表达提高植物的新陈代谢来促进植物生长,并通过flg22和几丁质信号途径诱发PTI增强植物抗病性。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室内灌施ZNC增强了IAA和N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触发flg22和几丁质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5)田间灌施ZNC处理均增加了株高和茎粗,1 ng/ml和10 ng/ml ZNC处理提高了株鲜重、地上干物质、产量、单株重和大中薯率,其中,1 ng/ml ZNC处理促生、增产、提质效果更加显着,提高了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大薯率。而100 ng/ml ZNC处理降低了株鲜重、地上干物质、产量和单株重。这表明ZNC促生增产需要合适的浓度,在田间超低浓度(1 ng/ml)时尤其有效。ZNC处理均能从不同方面提升马铃薯的品质。1ng/ml ZNC可使马铃薯块茎的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倍以上,10 ng/ml ZNC可使马铃薯的块茎的还原糖含量提高2倍以上,1 ng/ml、10 ng/ml和100 ng/ml ZNC均可提升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含量。(6)本试验选择了常年有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基地进行了喷施ZNC的田间试验来验证喷施ZNC是否也具有促生抗病的双重功效。试验设计分为6个处理,分别为0ng/ml、10 ng/ml、25 ng/ml、50 ng/ml、100 ng/ml和200 ng/ml ZNC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喷施ZNC可有效降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提高马铃薯产量,其中200 ng/ml ZNC效果最显着。综上所述,灌施和喷施较低浓度的ZNC均可以提高马铃薯产量,降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ZNC在马铃薯增产、提质、抗病上的效果显着,是一种新型的植物免疫诱抗剂,是一种痕量、高效、低成本的绿色农业投入品,具有良好的农业应用潜力。
史晓玲[2](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钱娜[3](2020)在《耐盐促生菌和生防菌复合菌剂制备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设施农业大国,由于连作和大肥大水导致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和土传病害发生严重,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减少土壤次生盐渍化和土传病害的危害,本论文以耐盐促生菌SC-12(短小芽孢杆菌)和生防菌BZ6-1(解淀粉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研究复合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的最适复合培养条件、复合芽孢杆菌水分散型粒剂制备条件和田间最适用量。结果表明:(1)采用响应面优化混合菌剂培养条件得出混合培养的最佳条件为:混合菌的接种量为13%,两种混合菌培养的转速为132 r/min,培养的最佳pH为7.6,两种菌初始量的最佳比例为SC-12:BZ6-1=2:1,最佳发酵温度为30℃,最适培养时间为16 h。(2)复合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是由促生菌SC-12和生防菌BZ6-1复配而形成的生物制剂。为将其制成对环境友好的水分散粒剂,根据SC-12和BZ6-1对不同载体、助剂生物相容性以及其质量参数的影响,对不同的载体、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粘结剂进行筛选,筛选出最佳配方为:润湿剂为4%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散剂为6%羧甲基纤维素钠,崩解剂为4%硫酸铵,粘结剂为4%聚乙二醇,载体为硅藻土补足100%。最佳造粒条件为筛孔粒径0.8 mm,烘干温度40℃,烘干时间45 min。研制出的复合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含菌量为2.52×108 cfu/g,悬浮率为79.3%,pH值6.8,水分含量4.5%,湿润时间为19.6 s,崩解时间为86.4 s,颗粒强度适中,符合水分散粒剂国家标准。(3)辣椒大田的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能有效防治辣椒青枯病,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推荐复合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最适用量为3.0 kg/hm2。且菌剂的使用有利于辣椒根际土壤细菌化,降低根际土壤真菌的生物多样性,提高根际土壤细菌的生物多样多样性,从而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赵思崎[4](2020)在《复合菌剂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组的影响》文中提出为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化发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绿色环保、生态友好的微生物菌剂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广泛应用。因复合菌剂比单菌剂促生能力更强、更稳定,是微生物菌剂发展的趋势。目前缺乏复合菌剂构建方法的探究以及复合菌剂在根际土壤中促生机制的研究。本文利用盆栽实验筛选了高效复合菌剂FN,并研究其在土壤中促进水稻生长的生态机制,尤其是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组的影响,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高效的复合菌剂FN对水稻的促生效果显着优于空白对照CK和商业复合菌剂M,且在大田中促生效果稳定。构建了复合菌剂数学模型,可通过微生物菌种的促生特性预测复合菌剂对水稻的促生效果,预测准确率可达97%以上。(2)进一步研究了复合菌剂FN在土壤中促进水稻生长的生态机制。结果表明,处理组N、F和FN均可显着促进水稻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提高水稻生物量促进水稻生长,其中复合菌剂FN的促生效果显着优于单菌剂N和F(P<0.05)。(3)处理组N、F和FN均可一定程度上改变水稻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增加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数量,且施加复合菌剂FN可显着提高根际土壤中芽孢杆菌属的丰度。(4)复合菌剂FN可显着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提高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并富集酸杆菌门的Subgroup6纲,嗜热油菌纲,浮霉菌纲,δ-变形菌纲等物种(P<0.05)。复合菌剂FN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无显着差异,但显着提高真菌丰富度,富集粪盘菌科、格孢菌科和火丝菌科等物种(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处理组N、F和FN富集的相关物种和物种多样性与水稻多数特征呈正相关,且处理组N、F和FN可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并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推测富集的相关物种可能在土壤养分循环和水稻养分吸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能通过促进水稻对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吸收进而促进水稻生长。综上所述,本文复合菌剂促生效果优于单菌剂,可能因复合菌剂FN更能促进水稻对养分的吸收,以及具有最高的细菌丰富度、多样性和富集的有益性物种相关。施加复合菌剂FN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可显着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富集有益物种,并显着促进水稻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促进水稻生长和增产且促生效果稳定。因此我们推测复合菌剂FN主要是通过调控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从而促进水稻养分吸收和生长发育。
周茂超[5](2020)在《复合生物种衣剂的创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之一,因其含有丰富的粗纤维、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大量的蛋白质等而具有很高的经济发展前景和研究价值。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土传病害的侵染,玉米茎腐病又称茎基腐病或青枯病,是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土传病害,也是我国玉米产区主要病害之一。在农业中,对于土传病害的防治一般采用施加化学农药的方法。但是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导致环境大范围的污染,因此减少或者代替化学农药使用的生物防治方法得到普遍重视。种子包衣技术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玉米种衣剂大多数是农药型种衣剂,市场上许多种衣剂产品存在药剂老化、性状不稳定、包衣脱落率高等问题,并且微生物在玉米种衣剂上的应用比较少。因此研究生物种衣剂对于玉米病害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试验从实验室的微生物菌种资源库中筛选出既有生防作用又有促生效果的菌株,将其与其他助剂配制成环保的生物种衣剂,应用于玉米的盆栽种植中,探究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本试验共挑选了24种不同的菌株,采用平板对峙试验筛选拮抗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的菌株,共筛选到5株细菌和1株木霉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通过生理指标的测定,另外获得6株对玉米种子有促生潜力的芽孢杆菌,其具有产吲哚乙酸IAA和铁载体的能力。综合抑菌和促生两种功能,确定TXM-1(Bacillus velezensis)和TXM-2(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分别作为生物种衣剂的活性成分。在以上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中将具有抑菌作用的TXMT-3(Trichoderma reesei)与具有促生能力的TXM-7(Bacillus cereus)复配(菌株可共生),两者协同作用。通过玉米种子的发芽盆载试验,筛选出两者的最佳比例作为生物种衣剂的活性成分。2、从成膜时间、包衣均匀度和包衣脱落率三个方面研究成膜剂的理化性质,本试验挑选了90:10、60:40、30:70、10:90四种比例用于下一步研究。通过不同比例的成膜剂进行玉米种子的发芽试验和菌株活性试验,研究其对玉米苗期生长和种衣剂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SA:PVA=1:9的成膜剂不仅对玉米有一定的促生作用,还能使菌株活性下降缓慢。另外,本试验还研究了菌剂与成膜剂按比例混合后的动态变化。随着时间的增长,通过测定菌株活性,确定了5种种衣剂与微生物菌剂的成分比例,并且估算出生物种衣剂的常温贮藏时间至少为两个月。3、试验最终获得四种兼具拮抗病原菌和促进玉米苗期生长功能为一体的生物种衣剂(BSCA-1、BSCA-2、BSCA-3、BSCA-4和BSCA-5),其配方为:分别以TXM-1、TXM-2、TXMT-3、TXMT-3与TXM-7(1:4和3:2)两种比例为活性成分,以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为成膜剂,膨润土和苯甲酸钠为助剂。将5种生物种衣剂应用于盆栽试验中,发现都能够促进玉米的苗期生长。经过BSCA-1、BSCA-2、BSCA-3、BSCA-4处理后,种子初期生长的POD酶活性都有提高;经BSCA-1、BSCA-2、BSCA-3、BSCA-5处理后,玉米苗期叶绿素含量显着增加;经5种种衣剂处理后丙二醛含量显着降低。综合玉米生长的生理指标,其中效果最好的是BSCA-1。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芽孢杆菌和木霉菌构建的生物种衣剂在拮抗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的同时可对玉米苗期生长有促进作用,揭示了其在玉米种植中具有替代化学种衣剂的潜力。4、BSCA-1在玉米种植中,结果显示出其出色的应用效果。本文又将其活性成分TXM-2应用于菠菜和生菜两种作物,验证其促生和抑菌作用。结果显示TXM-2在生菜上具有抑制病害侵染的作用,又将它与实验室存储的其他病原菌做平板对峙试验,发现了它的广谱抑菌性,揭示了其在作物种植中作生物防治菌剂的潜力。对经过TXM-2处理后的土壤作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与CK相比较都有所提高,并且OTUs数与对照相比提高了4.96%,说明TXM-2菌株可能具有招募其他微生物共同促进作物生长的能力。
陈丹梅[6](2020)在《产酶溶杆菌新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的促生防病作用及机理》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化肥的平均用量是美国和欧盟的2.52.6倍,农药用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5倍,肥料和农药利用率远远低于世界均值。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一系列生产、环境和安全问题,如土地生产力下降、重金属积累(主要源于化学磷肥)、水体富营养化、病原菌耐药性增强、药效降低(或失效)、生物多样性减少、食品农药残留超标等。在连作高产条件下,仅依靠传统技术减施化肥农药远远不够,亟待开创新思路、发展新技术、研制新产品。微生物生物技术是活化土壤养分、促进植物生长、增强作物抗逆性、提高肥效药效、减施化肥农药的重要手段之一。微生物制剂安全无毒、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但种类较少、效果欠佳、成本偏高,急需增加种类、降低成本、提高肥效药效。本项研究以云南省长期轮作的土壤为对象,自主筛选获得兼具促生防病功能的产酶溶杆菌新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植物病理学等手段,研究了相关效应及机理,为减施化肥农药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潜在手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产酶溶杆菌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以下简称菌株LE16)能分泌磷酸酶、蛋白酶、溶菌酶、植物生长激素(IAA)和铁载体,可能具有活化土壤有机氮磷和拮抗作物病原菌等生物学功能;在液体培养条件下,菌株LE16会发生自溶,最终形成无菌发酵液。分子鉴定和全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菌株LE16不同于已知的产酶溶杆菌OH11、C3、3.1 T8等,为产酶溶杆菌新株。利用生物信息技术研究后发现,该菌株的核基因序列上存在指导合成分泌蛋白酶、磷酸酶、铁载体、IAA和多种抗菌物质的结构机构和调节基因,具有一定的植物促生防病潜力。(2)液培试验表明,菌株LE16能分泌酸性、中性和碱性蛋白酶,水解牛血清白蛋白产生NH4+;培养温度从12℃升高至28℃,菌株水解有机氮的能力逐渐增强;在pH4.010.0范围内,菌株水解牛血清白蛋白产NH4+能力无显着变化。此外,该菌株还能分泌酸性、中性和碱性磷酸酶,在1228℃和pH 4.010.0条件下均能水解卵磷脂;等量的硝态氮、铵态氮和尿素对该菌株水解有机磷的能力无显着影响,适量的外源氮和无机磷能显着提高该菌株水解有机磷的效率。(3)土培试验表明,菌株LE16能在供试紫色土中成功定殖,并分泌蛋白酶和磷酸酶活化土壤有机氮磷;培养30 d后,接菌土壤中的碱解氮、铵态氮、Olsen磷和水溶性磷含量均显着增加,比未接菌处理分别提高17.82%22.26%、46.54%47.86%、64.33%81.67%和48.82%55.88%。(4)盆栽试验表明,接种菌株LE16能提高生菜和辣椒根系活力,显着促进植株生长和养分吸收;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化肥配施LE16菌剂使生菜和辣椒分别增产6.43%11.30%和43.82%70.33%,品质改善。其主要机理可能是菌株LE16活化了土壤有机氮磷、增加了土壤有效养分含量。(5)在50 mL等体积培养条件下,培养温度从12℃升高至36℃,LE16菌体全部自溶所需时间由336 h缩短至96 h;在28℃等温培养条件下,培养体积由50 mL增加至400 mL,菌体全部自溶所需时间由120 h增加至216 h;但培养pH 5.0、7.0、9.0和接种量1%、2%、5%对该菌株的自溶过程无显着影响。因此,菌株LE16可能通过群体感应诱导菌体发生自溶,并通过细胞间的接触进行传播,最终形成无菌发酵液。(6)平板拮抗试验表明,菌株LE16能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烟草野火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abaci)、柑橘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e)、松立枯丝核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瓜类蔓枯病菌(Didymella bryoniae)、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和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的生长。其发酵液经100℃高温处理30 min或在常温下储存1年后,仍能显着抑制植物病原真菌和卵菌的生长、导致菌丝畸形,其抑菌机理可能是分泌蛋白酶、磷酸酶、溶菌酶、铁载体和热稳定性抗菌物质等。(7)抗病试验表明,盆栽土壤施用菌株LE16发酵液能诱导植株产生获得性系统抗性,对烤烟黑胫病和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4.96%75.67%和86.20%93.10%;叶面喷施该发酵液能有效抑制瓜类蔓枯病菌侵染黄瓜,对黄瓜蔓枯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为50.65%和53.67%,类似农药甲基托布津。该发酵液经100℃高温处理30 min或常温储存1年后,均能显着抑制白粉病孢子萌发并有效防治烤烟和黄瓜白粉病,温室防治效果分别为92.25%100%(烤烟)和91.30%96.78%(黄瓜),优于常用农药三唑酮;此外,该发酵液对田间烤烟白粉病的治疗效果较好并具有持续作用。总之,产酶溶杆菌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能活化土壤有机氮磷,促进植物生长,拮抗多种病原微生物,预防和治疗植物病害,高效防治作物白粉病,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高振峰[7](2018)在《内生细菌ZSY-1对番茄灰霉病和早疫病的防治及促生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番茄早疫和番茄灰霉病害作为番茄栽培过程中的2种重要病害,对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虽然化学农药在2种病害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化学农药不合理使用导致的残留、病原物抗药性、药害和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可忽视,因此,新型绿色、安全农药开发迫在眉睫。植物内生细菌(endophyticbacteria)作为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一类重要微生物资源,部分菌株兼有防病和促生双重作用,一方面可加工成生物农药,用于田间病害防治,另一方面还可加工成微生物菌肥,用于土传病害防治、土壤微生物区系改良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对“减药、减肥”目标实现和缓解化学农药、化肥负面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以高效抗病和促生植物内生细菌筛选为主要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抑菌特性、抗菌物质种类、定殖特性、促生特性、制剂加工以及田间药效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1.通过平板对峙试验,以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为靶标从前期58株不同来源植物内生细菌中筛选出28株对2种病原均具有良好抑菌作用的拮抗细菌。随后采后利福平抗生素抗性标记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1株既可在番茄根系和根际良好定殖且具有良好田间防效的拮抗细菌,编号为ZSY-1。灌根接种15 d后,仍可在根部组织检测到该菌株(1.46×106cfu/g),且菌株ZSY-1田间番茄灰霉病害叶片防治效果可达80.33%,果实防治效果可达75.10%。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RNA、gyrA和gyrB特异基因对其系统发育学进行研究后,可将其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ullus velezensis)。2.以番茄早疫病菌为靶标利用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紫外稳定性、排油特性和液滴坍塌特性以及硫酸铵盐析和盐酸沉淀、甲醇抽提方法对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的非挥发性抗菌物质种类进行研究后发现该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主要为脂肽类抗菌物质;随后采用中压层析和HPLC高效液相对其抗菌物质粗提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采用LC-MS进行质谱鉴定,结果分子量为1008D的表面活性素和分子量为1042D与1056D的伊枯草菌素A被成功检测出来,进一步说明该菌株可产生脂肽类抗菌物质。3.使用平板对扣法对菌株ZSY-1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进行测定后发现,该菌株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苹果腐烂病菌、桃褐腐病菌、辣椒枯萎病菌、菜豆菌核病菌、西瓜枯萎病菌和菜豆炭疽病菌等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好抑菌活性,抑菌率分别为 83.0%、92.1%、83.2%、80.9%、76.7%、68.1%、57.0%和 70.6%。使用SPME-GC-MS对其挥发性物质种类进行分析和萃取条件优化发现,70℃和40 min为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的SPME最佳萃取条件,且在该条件下共有29种不同于对照的挥发性物质被检测出来,其中4种物质(4-氯-3-甲基苯酚、2,4-二叔丁基苯酚、苯并噻唑和2,5-二甲基吡嗪)对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好抑菌活性,抑菌率均在85%以上,说明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产生挥发性抗菌物质种类为4-氯-3-甲基苯酚、2,4-二叔丁基苯酚、苯并噻唑和2,5-二甲基吡嗪。4.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对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的番茄促生作用进行研究后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在菌悬液浓度为1.0×107 cfu/mL和发酵液稀释100时可明显提高番茄种子发芽势,且在相同浓度下可促进番茄幼苗地上部株高、茎粗、叶面积、鲜重、干重和地下部根长、干重、鲜重以及SOD、POD、CAT保护酶活性提高都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其促生机制进行探究后发现,该菌株的促生机制主要有适度抗旱、耐盐和产IAA。5.使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其可湿性粉剂制备配方进行探究后发现,该菌株可湿性粉剂制备配方为:发酵液70%、麦麸10%、8%羧甲基纤维素钠、8%木质素磺酸钠、3%扩散剂MF、10%三聚偏磷酸钠、8%木质素磺酸钙、4%拉开粉BX、2%渗透剂T、2%Silok-7110、2%Silok-2235,麦麸补足100%。由该配方制得的制剂活菌数含量为2亿活芽孢/克,且润时间为41.35 s,悬浮率为89.16%,具有良好光照和贮藏稳定性,符合国标理化要求。使用离体防效对制剂防病效果和最佳稀释倍数进行验证后发现,该制剂300倍稀释液对番茄早疫病菌具有较好抑菌作用,抑菌率为79.01%;500倍稀释液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好抑菌活性,抑菌率为87.37%。6.使用喷雾法对该制剂300倍和500倍稀释液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后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可湿性粉剂,最佳田间用药稀释倍数为300倍,且无药害产生和对番茄灰霉病害具有良好预防作用。在药前病情指数较低地区,叶片田间药效可达77.76%,果实药效可达74.68%,同对照药剂50%腐霉利药效(80.22%和76.55%)相当;在药前病情指数较大地区,防效则出现一定程度下降,药效仅为60%左右。说明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可湿性粉剂宜在番茄灰霉病害发生前期使用,具有良好预防作用,可用于番茄栽培过程中该病害的预防和发病较轻地块的治疗。
李澄[8](2018)在《解淀粉芽孢杆菌41B-1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效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是一种土传真菌病害,近几年花生白绢病对我国花生的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由于该菌寄主广泛,且能以微菌核的形式在土壤中存活很长时间,抗病育种,化学防治,轮作等措施的防治效果均不理想,防治难度大。植物内生细菌对于防治植物土传病害具有独特的优势,被认为是用于植物病害、尤其是化学防治较为困难的植物病害进行生物防治的天然资源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oliquefaciens)41B-1是一株对花生白绢病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本研究以白绢病菌为指示菌,对拮抗菌41B-1进行了抗性机理研究。通过平板对峙试验,观察白绢病菌丝及细胞的形态,并对41B-1产酶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测定花生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探究其拮抗白绢病菌的机理。为了提高拮抗菌41B-1的发酵生产水平,通过选取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初始pH、接种量和转速等因子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出41B-1最佳的发酵水平。用41B-1发酵液与白炭黑制成可湿性粉剂,考察了含拮抗菌41B-1的粉剂在6个月内的菌量动态变化,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用制成的含拮抗菌41B-1的可湿性粉剂在温室和田间进行防效实验,发现该剂型对花生白绢病有较好的防效。本文主要结果如下:1.与花生白绢病菌平板对峙试验中,41B-1能造成白绢病菌丝出现膨大畸变,菌丝生长扭曲,细胞壁破损,胞内物质泄漏等细胞形态。41B-1有产生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酶、淀粉酶及蛋白酶的能力。2.41B-1能诱导花生叶片的过氧化氢爆发和胼胝质沉积,使花生植株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在接种拮抗菌41B-1后,在病原菌的诱导下,花生5个与抗病防御及抗氧化相关的病程相关10级蛋白(ARPR10)基因、ADP核糖基化因子(ARF)基因、锌指蛋白(ZF)基因、14-3-3蛋白(14-3-3protein)基因和RUB1结合酶(RCE)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调。3.在发酵单因素试验中,确定了拮抗菌41B-1最佳的发酵水平:发酵时间为48 h,发酵温度为37℃,初始pH为7,接种量4%,摇床转速150 r/min,在这个条件下拮抗菌41B-1的发酵抑菌效果最好。4.以白炭黑为载体制成含拮抗菌41B-1的可湿性粉剂,其6个月内的菌量能保持稳定的水平,在第6个月仍有8.5x107cfu/g的菌量。制成的41B-1可湿性粉剂进行安全性鉴定,对花生种子萌发、出苗率及生长均没有影响,证明解淀粉芽孢杆菌41B-1的可湿性粉剂对花生的生长是安全的。5.对含拮抗菌41B-1的白炭黑可湿性粉剂进行温室及田间防效实验,结果发现在温室中用质量比为1:100时制成的悬液浸泡种子时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效最好,防效为33.90%。而在田间试验中粉剂稀释50倍进行灌根防效最好,防效为57.41%。
胡鹏[9](2018)在《防治棉花苗期根腐类病害种衣剂的研制及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通过室内抑菌试验,筛选出对新疆棉花苗期主要根腐类病害立枯病和红腐病的致病菌活性较好的杀菌剂,并通过筛选悬浮剂、增稠剂、成膜剂等助剂及种衣剂加工工艺研究,制备出11种种衣剂,用其包衣棉种进行安全性、防病等功能验证研究,决选出符合目标的种衣剂配方,为防治棉花苗期根腐类病害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出符合目标的杀菌剂4个。通过室内离体平皿生长速率法,测定11种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及串珠镰刀菌活性,筛选出防治根腐类病害效果好的杀菌剂4种,分别为多菌灵、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其对立枯丝核菌的EC50分别为0.29 mg/L、0.20 mg/L、0.70 mg/L、0.73 mg/L,对串珠镰刀菌的EC50分别为0.23 mg/L、0.21 mg/L、0.44 mg/L、1.68 mg/L。2.筛选出种衣剂助剂3个。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法对11种种衣剂配方的悬浮剂进行确定,联合测定各种衣剂配方的质量控制指标,确定增稠剂为3%复合型增稠剂,成膜剂为1%羧甲基纤维素钠。3.研究出种衣剂制备工艺。通过投料顺序、研磨时间和物理性能检测等研究,确定种衣剂砂磨时间为45 min,砂磨转速为1800 rpm/min,高速剪切乳化机剪切乳化时间为35 min,测定了制备出的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行业技术标准。4.种衣剂包衣棉种有利于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室内砂培种衣剂包衣棉种后发芽势、出苗率、株高、单株鲜重较CK分别增加0%~39.83%、-4.17%~47.92%、1.06%~15.48%、7.87%~30.42%,各处理单株干重则与CK无显着性差异;田间试验表明,11种种衣剂配方包衣棉种后也均能增加幼苗生长量,不同程度的提高棉花产量。出苗率、根长、茎粗、单株鲜重、理论产量较CK分别增加-0.94%~8.27%、-0.62%~21.53%、-0.50%~8.99%、0.91%~102.33、2.26%~19.64%。5.种衣剂均对棉花苗期根腐类病害有一定效果。室内接菌实验表明,各种衣剂配方防治立枯病效果在10.89%~62.18%之间,防治红腐病的效果在35.33%~75.59%之间;田间调查结果显示:各种衣剂配方防治棉花苗期立枯病、红腐病效果分别为37.74%~67.30%、25.25%~73.24。通过综合分析,决选出符合研究目标的三个种衣剂配方,通过田间试验,决选出符合目标配方3个,分别为M2(17.2%吡虫啉·萎锈灵·福美双)、M5(16%噻虫嗪·苯醚甲环唑·咯菌腈)、M8(13%吡唑嘧菌酯·福美双),三种种衣剂配方出苗率、根长、茎粗、单株鲜重、理论产量较CK分别增加0.22%~20.03%、7.66%~16.33%、5.24%~8.1%、27.13%~61.18%、2.85~22.77%,防治棉花苗期立枯病效果在37.74%~67.30%,防治红腐病的效果在25.25%~73.24%之间。
吴孔明,陈万权,倪汉祥,文丽萍[10](2014)在《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引言2012—2013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期。植物保护学科在国家"十二五"科技计划的支持下,取得了显着的研究进展。基础理论研究、高新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和重要成果,对建设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促进了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体系、病虫害防控体系和植物保护知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二、农作物抗病增产剂研制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作物抗病增产剂研制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植物免疫诱抗剂(ZNC)对马铃薯防病增产提质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马铃薯产业现状、问题及前景 |
1.1.1 马铃薯 |
1.1.2 我国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 |
1.1.3 影响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 |
1.1.4 影响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病虫害问题 |
1.1.5 马铃薯晚疫病 |
1.1.6 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前景 |
1.2 植物免疫诱抗剂 |
1.2.1 植物免疫 |
1.2.2 植物促生菌 |
1.2.3 植物免疫诱抗剂 |
1.2.4 植物免疫诱抗剂的作用机制 |
1.2.5 植物免疫诱抗剂研究和应用现状 |
1.3 本试验诱导剂的研究和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和设计 |
2.2 室内试验方法 |
2.2.1 活性氧的组织化学染色 |
2.2.2 总RNA提取 |
2.2.3 RNA逆转录 |
2.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2.5 转录组测序 |
2.2.6 马铃薯叶片全氮测定 |
2.2.7 致病疫霉的培养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2.2.8 马铃薯离体叶片接种 |
2.2.9 马铃薯整株接种 |
2.3 田间试验材料和设计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设计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抗病促生机理研究 |
3.1.1 ZNC对马铃薯具有促生作用 |
3.1.2 ZNC增强马铃薯对晚疫病的抗性 |
3.1.3 ZNC促进马铃薯活性氧积累 |
3.1.4 ZNC处理后的马铃薯叶片差异基因表达显着 |
3.1.5 ZNC激活马铃薯flg22和几丁质信号通路 |
3.1.6 ZNC促进马铃薯生长素生物合成 |
3.1.7 ZNC增进马铃薯氮素积累及相关基因表达 |
3.2 田间应用研究 |
3.2.1 灌施ZNC促进马铃薯生长 |
3.2.2 灌施ZNC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
3.2.3 灌施ZNC提升马铃薯的品质 |
3.2.4 喷施ZNC降低晚疫病发生和提高产量 |
4 讨论 |
4.1 ZNC具有生防特性,符合绿色防控发展前景 |
4.2 ZNC是提升农产品价值的关键绿色农业投入品 |
4.3 ZNC可促进马铃薯氮素积累,提高植物对氮的吸收 |
4.4 ZNC通过flg22和几丁质信号途径提高马铃薯晚疫病抗性 |
4.5 ZNC具有极低剂量和低成本的优点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耐盐促生菌和生防菌复合菌剂制备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土传病害的概述 |
1.1.1 土传病害的简介 |
1.1.2 土传病害的防治方法 |
1.2 次生盐渍化的概述 |
1.2.1 次生盐渍化的简介 |
1.2.2 次生盐渍化的防治方法 |
1.3 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
1.4 水分散粒剂的概述 |
1.4.1 水分散粒剂的简介 |
1.4.2 水分散粒剂的优点 |
1.5 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响应面优化SC-12菌株和BZ6-1菌株的混合培养条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菌株 |
2.1.2 培养基 |
2.1.3 培养方法 |
2.1.4 测定方法 |
2.1.5 拮抗试验 |
2.1.6 发酵条件优化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拮抗试验 |
2.2.2 单因素试验 |
2.2.3 响应面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抗病促生复合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的研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复合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载体的筛选 |
3.2.2 复合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助剂的筛选 |
3.2.3 复合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助剂用量的筛选 |
3.2.4 复合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造粒工艺优化 |
3.2.5 复合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性能指标分析测定和贮藏稳定性测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抗病促生复合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在田间的应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实验地的概况 |
4.1.3 实验设计 |
4.1.4 方法 |
4.1.5 土壤微生物的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复合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对辣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
4.2.2 复合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对辣椒青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
4.2.3 复合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抗病促生复合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土壤总DNA的提取 |
5.1.3 细菌16S rDNA基因和真菌ITS基因的PCR扩增 |
5.1.4 Illumina Miseq测序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处理对辣椒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5.2.2 不同处理对辣椒根际土壤真菌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工作设想 |
6.3.1 存在的问题 |
6.3.2 未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复合菌剂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微生物复合菌剂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微生物复合菌剂国内外研究慨况 |
1.3 微生物复合菌剂现存在的问题 |
1.4 微生物复合菌剂的生态作用机制研究 |
1.4.1 微生物复合菌剂的作用机制 |
1.4.2 根际土壤微生物组的研究 |
1.5 土壤生态微生物群落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
1.5.1 高通量测序技术 |
1.5.2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6.1 微生物复合菌剂的研制 |
1.6.2 微生物复合菌剂FN促进水稻生长的微生态机制 |
1.6.3 微生物复合菌剂FN促生效果的评价 |
1.7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试剂及药品 |
2.1.2 主要仪器 |
2.1.3 菌种来源 |
2.1.4 供试土壤和植株品种 |
2.1.5 培养基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种的培养与测序 |
2.2.2 水稻发芽实验 |
2.2.3 水稻盆栽实验 |
2.2.4 植物促生菌作用机制研究 |
2.2.5 微生物复合菌剂构建方法的探究 |
2.2.6 微生物复合菌剂FN形态特征观察 |
2.2.7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2.2.8 植物氮磷钾含量的测定 |
2.2.9 细菌和真菌数量的检测 |
2.2.10 16S rRNA和ITS2基因高通量测序 |
2.2.11 大田实验 |
2.2.12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复合菌剂的研制 |
3.1.1 微生物菌株的分子鉴定 |
3.1.2 微生物复合菌剂的筛选 |
3.1.3 微生物复合菌剂作用机制研究 |
3.1.4 构建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数学模型 |
3.1.5 复配两株促生菌的形态特征观察 |
3.2 微生物复合菌剂FN促进水稻生长的微生态机制 |
3.2.1 复合菌剂FN对盆栽水稻的影响 |
3.2.2 复合菌剂FN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3 复合菌剂FN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2.4 复合菌剂FN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3.2.5 微生物-土壤-植物相关性分析 |
3.3 微生物复合菌剂FN促生效果的评价 |
3.3.1 复合菌剂FN与商业复合菌剂M促生效果对比 |
3.3.2 复合菌剂FN的大田实验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5)复合生物种衣剂的创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我国玉米的主要土传病害及其防治 |
1.1.1 玉米茎基腐病 |
1.1.2 玉米丝黑穗病 |
1.1.3 玉米纹枯病 |
1.2 种子包衣剂的研究进展 |
1.2.1 种衣剂的概念 |
1.2.2 种衣剂的成分及其作用机理 |
1.2.3 种衣剂的分类 |
1.2.4 种衣剂的研究进展 |
1.2.5 生物种衣剂 |
1.2.5.1 生物种衣剂的研究进展 |
1.2.5.2 生物种衣剂成膜剂和助剂的选择 |
1.3 种衣剂的问题和展望 |
1.3.1 种衣剂存在的问题 |
1.3.2 对策与展望 |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拮抗菌株和促生菌株的选择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1.1 供试菌株和玉米种子 |
2.1.1.2 培养基 |
2.1.1.3 主要试剂及溶液的制备 |
2.1.1.4 主要仪器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拮抗菌的筛选 |
2.1.2.2 菌株的促生效果检测 |
2.1.2.3 菌株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试验 |
2.1.2.4 拮抗菌剂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效测定 |
2.1.2.5 真菌与细菌最佳比例的选择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拮抗菌株对病原菌的影响 |
2.2.2 菌株的促生效果 |
2.2.3 不同菌株浓度对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 |
2.2.4 真菌与细菌最佳比例的选择 |
2.2.5 不同菌株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效测定 |
2.3 讨论 |
第三章 玉米生物种衣剂的创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1.1 供试菌株 |
3.1.1.2 主要试剂及溶液的制备 |
3.1.1.3 培养基 |
3.1.1.4 主要仪器 |
3.1.2 方法 |
3.1.2.1 不同配比的成膜剂理化性能的测定 |
3.1.2.2 不同配比的成膜剂包衣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试验 |
3.1.2.3 成膜剂对菌株活性动态变化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比例成膜剂的理化性质 |
3.2.2 不同配比的成膜剂包衣对玉米种子发芽及苗期生长的影响 |
3.2.3 不同配比的成膜剂对菌株活性的影响 |
3.2.4 不同比例包衣对菌株活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玉米生物种衣剂的研制及其盆栽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1.1 供试菌株与玉米品种 |
4.1.1.2 培养基 |
4.1.1.3 主要试剂及溶液的制备 |
4.1.2 方法 |
4.1.2.1 生物种衣剂的创制 |
4.1.2.2 生物种衣剂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 |
4.1.2.3 植株防御酶的测定 |
4.1.2.4 植株叶片叶绿素的测定 |
4.1.2.5 植株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盆栽试验包衣对种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
4.2.2 不同生物种衣剂对苗期玉米防御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4.2.3 不同生物种衣剂对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4 不同生物种衣剂对苗期玉米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菌剂在蔬菜上的应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1.1 供试菌株和作物种子 |
5.1.1.2 培养基 |
5.1.1.3 主要试剂 |
5.1.1.4 主要仪器 |
5.1.2 试验方法 |
5.1.2.1 菌剂的制备 |
5.1.2.2 田间试验设计 |
5.1.2.3 病原菌的分离 |
5.1.2.4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5.1.2.5 平板对峙试验 |
5.1.2.6 土壤细菌多样性的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TXM-2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
5.2.2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5.2.3 TXM-2与病原菌拮抗试验 |
5.2.4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阶段成果 |
致谢 |
(6)产酶溶杆菌新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的促生防病作用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根际促生菌 |
1.1.1 植物根际及微生物 |
1.1.2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 |
1.1.3 PGPR的作用及其机理 |
1.1.4 PGPR的研究方法 |
1.1.5 PGPR的利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
1.2 产酶溶杆菌 |
1.2.1 溶杆菌简介及分类地位 |
1.2.2 产酶溶杆菌 |
1.2.3 产酶溶杆菌对植物病害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 |
1.2.4 产酶溶杆菌的研究展望 |
第2章 绪论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目标菌株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性质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概述 |
3.2.2 试验材料 |
3.2.3 试验方法 |
3.2.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目标菌株的筛选 |
3.3.2 目标菌株的基本生物学性质 |
3.3.3 目标菌株的分子鉴定 |
3.3.4 菌株LE16的全基因序列 |
3.3.5 菌株LE16促生功能相关基因 |
3.4 讨论 |
3.4.1 目标菌株的筛选及其基本生物学性质研究 |
3.4.2 目标菌株的种类鉴定及功能预测 |
3.5 小结 |
第4章 菌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 对土壤有机氮磷的活化作用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2.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菌株LE16水解有机氮 |
4.3.2 菌株LE16水解有机磷 |
4.3.3 菌株LE16在土壤中的存活情况 |
4.3.4 菌株LE16活化土壤有机氮 |
4.3.5 菌株LE16活化土壤有机磷 |
4.4 讨论 |
4.4.1 菌株LE16对有机氮磷的水解作用 |
4.4.2 菌株LE16对土壤有机氮磷的活化作用 |
4.5 小结 |
第5章 菌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 对蔬菜(生菜、辣椒)生长的促进作用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2.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菌株LE16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
5.3.2 菌株LE16对盆栽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5.3.3 菌株LE16对盆栽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
5.3.4 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菌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 的抑菌作用及机理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方法 |
6.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6.2.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菌株LE16对微生物的拮抗作用 |
6.3.2 菌株LE16发酵液的基本性质及其制备研究 |
6.3.3 菌株LE16发酵液的热稳定性及保质期研究 |
6.3.4 菌株LE16的抑菌机理 |
6.4 讨论 |
6.4.1 菌株LE16对微生物的拮抗作用及机理 |
6.4.2 菌株LE16发酵液的制备 |
6.5 小结 |
第7章 菌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 对植物病害的防治作用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材料 |
7.2.2 试验方法 |
7.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7.2.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菌株LE16发酵液对烤烟黑胫病的防治作用 |
7.3.2 菌株LE16发酵液对辣椒疫病的防治作用 |
7.3.3 菌株LE16发酵液对黄瓜蔓枯病的防治作用 |
7.3.4 菌株LE16发酵液对温室烤烟和黄瓜白粉病的防治作用 |
7.3.5 菌株LE16发酵液对田间烤烟白粉病的治疗作用 |
7.4 讨论 |
7.4.1 菌株LE16发酵液对作物病害的防治作用 |
7.4.2 菌株LE16发酵液对作物白粉病的防治作用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专利及课题成果 |
(7)内生细菌ZSY-1对番茄灰霉病和早疫病的防治及促生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内生菌的定义与发展 |
2. 植物内生细菌的来源与分布 |
3. 植物内生细菌的研究意义 |
4. 植物内生细菌的生物学作用 |
5. 植物内生细菌抗病、促生国内、外研究进展 |
5.1 植物内生细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
5.2 植物内生细菌抗菌物质种类 |
5.3 植物内生细菌的促生特性 |
6. 植物内生细菌资源的开发及应用进展 |
7. 番茄灰霉和早疫病害研究进展 |
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抗真菌特性及分类地位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菌种活化 |
1.4 拮抗细菌的筛选 |
1.5 内生细菌定殖特性研究 |
1.6 内生细菌ZSY-1对番茄灰霉病害的田间防效测定 |
1.7 内生细菌ZSY-1抗真菌谱测定 |
1.8 内生细菌ZSY-1分类地位研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拮抗细菌筛选结果 |
2.2 拮抗细菌在番茄中的定殖特性 |
2.3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的番茄灰霉病害田间防效 |
2.4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抗真菌谱 |
2.5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的分类地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脂肽次生代谢物抑菌活性及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次生代谢物抑菌特性分析 |
1.4 抗菌物质种类及抑菌特性分析 |
1.5 脂肽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及抑菌活性测定 |
1.6 脂肽抗菌物质的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次生代谢物抑菌特性 |
2.2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次生抗菌物质种类及抑菌特性 |
2.3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脂肽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结果 |
2.4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脂肽抗菌物质的鉴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研究及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及主要试剂、耗材 |
1.3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测定 |
1.4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抗真菌谱 |
1.5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成分GC-MS检测 |
1.6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 |
2.2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抑菌谱 |
2.3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GC-MS检测条件优化 |
2.4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GC-MS检测结果 |
2.5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抗菌物质种类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对番茄幼苗的促生特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材料 |
1.3 供试培养基 |
1.4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及代谢物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
1.5 盆栽试验设计及过程 |
1.6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促生机制初探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及其代谢物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发酵液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
2.3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促生机制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可湿性粉剂制备工艺和田间防效探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
1.3 菌株活化 |
1.4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发酵培养和抗逆性芽孢制备 |
1.5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
1.6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可湿性粉剂对B.cinerea和A.solani的番茄离体防效测定 |
1.7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可湿性粉剂最佳稀释倍数筛选 |
1.8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可湿性粉剂田间药效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最佳载体筛选结果 |
2.2 助剂生物相容性及其对制剂物理特性的影响 |
2.3 分散剂最佳组合及添加量 |
2.4 润湿剂最佳组合及添加量 |
2.5 最佳稳定剂筛选结果 |
2.6 可湿性粉剂稳定性 |
2.7 可湿性粉剂离体防效 |
2.8 可湿性粉剂最佳稀释倍数 |
2.9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可湿性粉剂田间药效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Abstract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解淀粉芽孢杆菌41B-1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效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花生白绢病病害及生物防治 |
1.1.1 白绢病的主要危害 |
1.1.2 白绢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
1.1.3 防治白绢病的研究进展 |
1.2 生防菌防治白绢病的作用机理 |
1.2.1 拮抗作用 |
1.2.2 竞争作用 |
1.2.3 寄生作用 |
1.2.4 诱导抗性作用 |
1.2.5 促生作用 |
1.3 生防菌的应用 |
1.3.1 微生物肥料 |
1.3.2 微生物农药 |
1.3.3 解淀粉芽孢杆菌在生产中的应用 |
1.4 论文设计思路 |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41B-1抗白绢病机理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菌株 |
2.1.2 花生品种 |
2.1.3 主要培养基 |
2.1.4 试剂 |
2.1.5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菌株41B-1与白绢病菌的平板对峙试验 |
2.2.2 菌株41B-1处理后白绢病菌丝生长状况 |
2.2.3 透射电镜观察菌株41B-1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
2.2.4 花生叶片过氧化氢和胼胝质的检测 |
2.2.5 菌株41B-1产酶能力的检测 |
2.2.6 抗病相关基因检测 |
2.2.7 数据处理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41B-1破坏病菌菌丝生长 |
2.3.2 41B-1能破坏白绢病菌细胞壁的完整性 |
2.3.3 41B-1处理花生后叶片过氧化氢的产生和胼胝质的沉积 |
2.3.4 菌株41B-1细胞壁水解酶的检测 |
2.3.5 花生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 |
2.4 讨论 |
第三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41B-1发酵条件优化及高效变异菌的筛选 |
3.1 材料 |
3.1.1. 菌株 |
3.1.2 主要培养基 |
3.1.3 主要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单因素试验 |
3.2.2 菌株41B-1的高效变异菌筛选 |
3.2.3 数据处理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发酵时间对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
3.3.2 发酵温度对发酵液抑制活性的影响 |
3.3.3 初始pH对发酵液抑制活性的影响 |
3.3.4 接种量对发酵液抑制活性的影响 |
3.3.5 摇床转速对发酵液抑制活性的影响 |
3.3.6 菌株41B-1的高效变异菌 |
3.4 讨论 |
第四章 含拮抗菌41B-1的发酵菌剂制备及安全性评价 |
4.1. 材料 |
4.1.1 菌株 |
4.1.2 花生品种 |
4.1.3 主要培养基 |
4.1.4 主要试剂 |
4.1.5 主要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菌株制备 |
4.2.2 41B-1发酵液在室温下的储存期测定 |
4.2.3 41B-1发酵液与白炭黑结合后储存期及菌量的测定 |
4.2.4 缓释颗粒小试试验 |
4.2.5 41B-1可湿性粉剂对花生种子萌发、出苗率及生长的影响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41B-1发酵液在室温下储存菌量测定 |
4.3.2 含41B-1的白炭黑可湿性粉剂储存期及菌存活量测定 |
4.3.3 含41B-1的缓释颗粒储存期及菌存活量测定 |
4.3.4 41B-1可湿性粉剂对花生种子萌发、出苗率及生长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41B-1白炭黑可湿性粉剂的防效 |
5.1. 材料 |
5.1.1. 菌株 |
5.1.2 花生品种 |
5.1.3 主要培养基、试剂和仪器 |
5.1.4 主要试剂 |
5.1.5 主要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花生白绢病菌的活化 |
5.2.2 白绢病麦粒菌种的制备 |
5.2.3 白炭黑可湿性粉剂制备 |
5.2.4 41B-1白炭黑可湿性粉剂的温室防效 |
5.2.5 41B-1白炭黑可湿性粉剂的田间防效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41B-1白炭黑可湿性粉剂的温室防效测定 |
5.3.2 41B-1白炭黑可湿性粉剂的田间防效测定 |
5.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文章发表情况 |
致谢 |
(9)防治棉花苗期根腐类病害种衣剂的研制及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棉花苗期根腐类病害研究进展 |
1.2.1 棉花苗期立枯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 |
1.2.2 棉花苗期红腐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 |
1.3 种衣剂研究进展 |
1.3.1 种衣剂组成 |
1.3.2 种衣剂主要的活性成分 |
1.3.3 种衣剂主要的非活性成分 |
1.4 种衣剂发展概况 |
1.4.1 国内种衣剂发展概况 |
1.4.2 国外种衣剂发展概况 |
1.4.3 种衣剂在棉花上的应用 |
1.5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同杀菌剂对棉花苗期根腐类病害致病菌的毒力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 |
第3章 种衣剂配方助剂筛选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润湿分散剂含量的确定 |
3.2.2 成膜剂的选择及含量的确定 |
3.2.3 增稠剂的选择及含量的确定 |
3.3 小结 |
第4章 种衣剂加工工艺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砂磨时间对各种衣剂配方粒径的影响 |
4.2.2 砂磨机转速对各种衣剂配方粒径的影响 |
4.2.3 剪切乳化时间对各种衣剂配方悬浮性能的影响 |
4.2.4 加工流程的确定 |
4.2.5 各种衣剂性能指标检测结果 |
4.3 小结 |
第5章 种衣剂配方室内功能验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各种衣剂包衣对室内棉花出苗的影响 |
5.2.2 各种衣剂包衣对室内棉花幼苗农艺性状的影响 |
5.2.3 11种种衣剂包衣对室内棉花光合色素的影响 |
5.2.4 11种种衣剂配方对棉花苗期根腐类病害的防效 |
5.2.5 主成分分析下种衣剂综合评价 |
5.3 小结 |
第6章 种衣剂配方田间功能验证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种种衣剂配方对棉花出苗的影响 |
6.2.2 不同种衣剂配方对棉花幼苗农艺性状的影响 |
6.2.3 不同种衣剂配方对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6.2.4 不同种衣剂配方对棉花苗期根腐类病害的影响 |
6.2.5 主成分分析下种衣剂综合评价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一)研究平台建设 |
(二)研究创新团队及人才队伍建设 |
二、植物保护学学科近年的最新研究进展 |
(一)基础研究水平显着提高 |
1. 植物病毒学 |
(1)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 |
(2)植物病毒基因功能研究 |
(3)植物病毒致病机制研究 |
(4)病毒—介体—寄主互作研究 |
(5)植物抗病毒机制研究 |
2. 植物抗病虫功能基因组学 |
(1)植物抗病虫相关基因的发掘 |
(2)重要代表性病原物和昆虫的基因组测序 |
3. 昆虫化学生态学 |
(1)昆虫感器形态研究 |
(2)嗅觉受体研究 |
(3)昆虫化学感受的神经机理研究 |
4. 入侵生物学 |
(1)烟粉虱种群扩张机制研究 |
(2)稻水象甲共生菌研究 |
(3)紫茎泽兰生态适应机制研究 |
(4)松材线虫对寄主松树适应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
5. 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主要机理研究 |
(二)高新技术发展迅速 |
1. 植物抗病虫基因工程研究 |
2. 昆虫化学生态学 |
(1)昆虫信息素鉴定及利用 |
(2)植物信息化合物对昆虫(害虫、天敌)行为调控 |
(3)昆虫与植物互作化合物的开发利用 |
3. 生物防治学 |
4. 植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学 |
(1)小麦白粉病监测预警新技术的研究 |
(2)昆虫雷达监测重大害虫研究 |
(3)水稻“两迁”害虫的实时监测 |
(4)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
(5)蚜虫监测预警网络系统的建立 |
(三)关键技术有重大突破 |
1. 小麦条锈病菌源区勘界和异地测报技术 |
2. 植物病毒控制技术 |
3. 生物防治技术 |
(1)昆虫天敌的研究与应用 |
(2)生物杀菌剂的研究与创制 |
4. 重大入侵昆虫的检测监测新技术 |
5. 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 |
(1)利用遗传多样性种植持续控制作物病害 |
(2)利用作物多样性配置控制作物害虫 |
(3)立体种养控制作物害虫 |
三、植物保护学学科国内外研究进展比较 |
(一)植物病毒学 |
(二)植物抗病虫功能基因组学 |
(三)昆虫化学生态学 |
(四)生物防治学 |
1. 天敌昆虫生防技术的集成和大规模应用的配套技术缺乏研究 |
2. 昆虫消化酶抑制剂国内外同处在起步阶段 |
3. 芽胞杆菌的研究与制剂品种和应用规模 |
4. 研发以各种效应子为主要成分的诱抗剂 |
5. 我国的食线虫微生物研究已进入先进行列 |
(五)入侵生物学 |
(六)植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学 |
(七)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 |
四、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趋势及展望 |
(一)植物病毒学 |
(二)植物抗病虫功能基因组学 |
(三)昆虫化学生态学 |
(四)生物防治学 |
(五)入侵生物学 |
(六)植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学 |
(七)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 |
四、农作物抗病增产剂研制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植物免疫诱抗剂(ZNC)对马铃薯防病增产提质作用研究[D]. 曹娟.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3]耐盐促生菌和生防菌复合菌剂制备关键技术研究[D]. 钱娜. 扬州大学, 2020(04)
- [4]复合菌剂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组的影响[D]. 赵思崎.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5]复合生物种衣剂的创制与应用[D]. 周茂超.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6]产酶溶杆菌新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的促生防病作用及机理[D]. 陈丹梅. 西南大学, 2020(01)
- [7]内生细菌ZSY-1对番茄灰霉病和早疫病的防治及促生效果研究[D]. 高振峰. 山西农业大学, 2018
- [8]解淀粉芽孢杆菌41B-1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效及机理研究[D]. 李澄.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9]防治棉花苗期根腐类病害种衣剂的研制及筛选[D]. 胡鹏. 新疆农业大学, 2018
- [10]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研究[A]. 吴孔明,陈万权,倪汉祥,文丽萍. 2012-2013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报告,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