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邢台地震地表变形现象初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君[1](2020)在《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文中认为平原区地表大规模形变,可引发区域性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影响建(构)筑物以及生命线系统工程安全稳定运营。以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及形变监测历史悠久的华北平原为研究区域,针对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演化的主控因素识别与成因机理分析问题,依托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专项《大华北地区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项目,基于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关系、构造-渗流多场流固耦合以与灾害风险评价等基本理论,采用多源背景场信息结构化存储、地统计分析、多场耦合数值模拟与综合评价、多目标优化等研究方法,开展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研究成果、方法可为区域形变灾害风险识别与减缓防控提供借鉴,同时对区域性工程设施选址、防灾规划编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主控因素识别与影响分析主线,通过多源形变背景场信息结构化数据存储设计与实现,构建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结合非参数秩相关、改进主成分法定量刻画了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时空演化特征与各因素影响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型进行了多元耦合影响作用下区域及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的演化过程,明确各因素对地表形变形成过程的影响以认知形变过程机理;综合形变影响因素与作用过程研究,构建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将TOPSIS理论与多目标优化模型分别引入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以及形变监测网络站点优化研究,获取相对安全风险评价与防控区划结果及针对性监测、管控措施。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概述如下:(1)综述了地表形变监测、演化过程与成因机理分析及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等领域研究现状,讨论并提出环境岩土工程领域存在问题与关键研究方向。主要梳理地表形变监测手段与华北平原形变监测技术发展历程与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地表形变演化与成因分析方面理论、方法研究现状,探讨形变主控因素识别研究的数据支撑有效性为地表形变指标框架梳理归纳做铺垫;结合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与方法评述,讨论指标赋权主观性等问题。(2)综合形变、构造、地层与人类活动等多源背景场构建区域性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应用地统计分析完成形变演化特征与主控因素识别。明晰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影响背景场现状,明确地表形变影响框架筛选原则、流程,设计与实现了构造运动、地质与水文地质、人类活动、形变监测等地表形结构化数据存储,整合40个指标共计113.8万条记录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分三阶段完成形变演化特征、地下水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宏观响应研究,辅以典型形变区PS-In SAR反演结果进行成因初判。(3)梳理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理论,构建区域与典型形变区构造-渗流多场耦合地表形变数值模型,结合4类30种模拟情景,分析多元因素耦合作用形变影响,并完成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与影响作用差异性评价。基于COMSOL构建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模型,针对构造形式与状态、地层分层与岩性、地下水开采以及综合因素耦合作用设定模拟方案,完成区域与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表形变量受构造幅度、岩土水位埋深、地下水开采影响显着,另随构造深度、作用角度变小,压缩层比例与土层厚度增大而呈微量增大;耦合作用下位移场形态受地下水开采与断裂构造发育控制,且综合影响略低于各因素形变量总和。经非参数相关与改进主成分方法进行各阶段多元因素敏感程度差异性与影响作用分析,可知,区内形变早期多因继承性构造运动所致,而后期深部地下水开采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与深层水位变差及水位响应程度分别达-0.6661与-0.8321。(4)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TOPSIS理论改进AHP方法进行危险性、易损性各维度指标合成进行风险区划,并结合区域线状工程设施、重点城市规划等条件完成风险管控区划研究。据灾害风险要素构成,应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中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暴露程度以及防灾减灾等各构成要素共计19个指标数据与AHP权数组合,基于本文构建的TOPSIS权重优化模型完成偏安全的风险评价,并验证了计算结果与优化目标的一致性;在风险评价结果基础上,结合区内区域性线状工程展布与不同级别城市区划以及区域性调水工程影响确定风险管控区划以针对制定风险管控措施。(5)结合形变对研究区内监测网络站点建设、运行稳定性与监测质量影响,针对性进行选址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确定了形变监测站点优化模型与方法。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合成地表形变敏感程度差异性评价结果量化形变易发性,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技术规范》(GB_T28588-2012)等规范考虑地形、水体、植被、交通等要素进行选址、监测指标进行稳定性评价;据此综合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结果、已有站点有效利用以及重点工程运营服务效果定义适宜性并据此构建监测站点优化模型。经监测站点优化,最大插值误差减少约43.4%,其中新增站点稳定性、适宜性均值分别为0.6938与0.5379,且分布可较好兼顾高需求区形变监测需求。考虑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区域性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分析复杂性,依托多源信息耦合数据库量化形变影响因素演化特征与影响作用方式,并借助多元因素耦合作用数值模拟进行形变演化机理分析被正式为有效途径。研究成果可进一步为特定尺度下地表形变时空演化主控因素差异分析及区域性线状工程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控措施研究具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对形变监测网络质量评价与优化分析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沈超[2](2020)在《强震逆断层地表破裂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文中认为强震发震断层引发的地表破裂在工程场地评价中一直备受关注。如何科学的预测断层错动导致的上覆土体变形特征及地表破裂规律,并以此规定工程建设的避让范围,是目前学术界和工程界的研究热点,是困扰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编制和抗震规范制订的难点问题,也是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的关键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以大量客观的地震震害资料为基础,然而,反映地震地表破裂过程的资料具有不完备性和稀缺性,这已成为制约本领域研究工作深入开展的一大瓶颈。因此,试验这一被公认为近代科学赖以解释和探索自然规律的重要手段,毋庸置疑将成为攻克这一瓶颈的强大利刃和有效方法。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大型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开展了发震断层地表破裂的研究工作。通过自行设计的模型试验参数和自行研制的断层错动装置,成功模拟了逆断层错动下的上覆土体变形过程;通过对地表高精度监测数据的定量分析和PIV处理技术的应用,给出了干砂和湿砂地表完整且连续的变形演化过程及内部变形特征,使得模拟强震地表变形破裂这一复杂的地震地质问题在试验方法上得到了丰富。此外,由于增加了逆断层上覆土体的模拟厚度,并提高了监测精度,进而观察到以往试验中并未提及的新现象,这为理论分析的验证及相关规范修订提供了客观试验数据,进一步克服了地震现场资料不足带来的分析困难。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概括如下:1.综述了不同研究方法在强震地表破裂研究领域中的进程,讨论和评述了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重点梳理并评述了各类试验在强震地表破裂研究领域的应用特点和前沿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厘清了地震、活断层、工程活断层、强震地表破裂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联,结合震害经验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强震地表破裂的发育背景、形态特征及震害特征进行了分类阐述和总结。讨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2.自行设计了高g值重力环境下,用以模拟逆断层错动的模型箱及其附属设备,为成功实现预期试验目标提供了设备保障。本文从离心机的选择、错动装置的研制、误差分析、监测系统布设和边界简化处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证,根据试验的目标要求,自行研发制作了用于逆断层离心模型试验的模型箱,创新了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错动装置,在最大限度降低试验推举过程产生的阻力和尽量提高边界的密封性之间达到了平衡,使其能够平稳的还原整个断层的错动过程,成功将逆断层上覆土体的模拟厚度提高到40m,这是目前国内外利用土工离心机模拟逆断层错动的最大土层厚度。3.设计了相关试验参数,并论证其合理性,为试验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基于本次试验条件和梳理的实际震例资料以及本次试验的目标,本文设计并给出了逆断层离心模型试验参数,主要包括模型的几何参数、模型的物理参数、离心机提供的力学参数、基岩错动面的几何参数和运动学参数,依据土工离心机的性能参数和相似原理等论证了试验设计参数的合理性,保证了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一工作对相关科研人员开展这一领域的试验研究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4.通过试验结果的深入分析,总结了地表变形演化特征,并结合有关规范建议了不同震级对应的地表避让距离。为有关规范的制订和修改提供了试验支持。通过对100g重力环境下获取的大量地表高精度监测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直观的给出了逆断层错动过程中,覆盖层地表随基岩位错量的增加所呈现出来的变形特征。根据试验结果,估算了地表隆起的临界位错量和地表破裂的出露位置,研究了地表陡坎的平移规律和隆起规律,据此,本文提出将土体地表的变形过程分为整体抬升期、隆起变形期、陡坎平移期和变形减缓滞后期四个阶段。结合《危险房屋鉴定标准》和前人关于震害参数的统计关系,本文给出了不同震级对应的地表避让距离的建议。5.本文试验工作进一步揭示了土体内部变形特征和破裂面扩展规律,丰富了强震地表破裂试验研究成果。利用Gep PIV技术研究了输入不同基岩位错时,干砂和湿砂覆盖层的土体内部变形场,提出并分析了破裂面发展的三个阶段,揭示了地震作用下逆断层错动时的土体内部变形规律和破坏机理,在综合分析地表和土体变形破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层破裂面的扩展趋势预测方法,为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试验依据。介于地震地表破裂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利用土工离心机模型试验开展研究不失为探索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的成果为进一步认识和研究逆断层错动引起的土体变形及确定发震断层地表破裂的避让距离等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工程利用价值,并为利用土工离心机开展地震地表破裂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郑伟清[3](2020)在《邢东煤矿采空区综合勘察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煤矿采空区对工程建设项目有不良的地质影响,应采用有效勘探方法准确判定采空区的位置,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减少采空区的危害。在修建高速、铁路和公路过程中,地下采空区成为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综合勘察技术在采空区勘察中发挥中重要的作用。采空区的勘察工作需要多种技术方法相互配合解释,每一项技术方法的成果只是必要条件,并不是推断采空区特征的充分条件。采空区的勘察工作需要将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地表变形监测、钻探等每一项勘察技术方法协调配合,每项的结果要相互验证,形成完整的技术链条,以此推断的采空区各项特征才更真实可靠,对规划工程建设提供的基础信息才更加准确可信。本文依托邢台市邢东新区中央生态(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岩土工程初步勘察,结合矿区工程地质条件,采用综合物探技术、钻探技术和地表变形形变规律研究的方法,解决了复杂采空区勘察中存在的难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综合物探技术,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法能够较好的确定采空区的分布范围、埋藏深度等,是进行采空区勘察较有效的、较重要的物探手段之一,在复杂环境条件下是对采空区的探测较有效的物探手段之一;(2)进行钻探验证,根据ZK1采空区工程钻探验证孔采取的岩心观察描述、室内岩石物理力学试验及综合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判定了“三带”分布情况,以及为地球物理勘察提供所需的岩层电性参数。(3)进行地表变形规律研究,通过对矿井典型采面开采后连续两年地表变形观测数据分析,认为该井田条件下地面沉降可能分为三个时期:传导期,沉降期和衰退期。以及通过对地面沉降数据的监测和规律的研究,减少及避免地面沉降变形诱发地质灾害,为采空区上部地面稳定性评价提供依据。
贾晓辉[4](2019)在《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抗震分析及地震灾害情景构建》文中指出地震灾害情景构建是通过建立地震灾害场景,构建地震灾害应对任务模型,依据应对模型计算应急需求并对灾害预防、应急准备不断优化的防灾减灾手段,是一种情景式的应急准备模式,为相关决策部门所采用。本文围绕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抗震分析及地震灾害情景构建的研究目标,完成埋地燃气管道抗震的理论分析、经验分析和动力有限元分析,燃气管道功能失效研究等内容,在建立河北地区随机地震动预测模型作为示范区地震动场输入基础上,实现研究区城市地下燃气管道地震灾害情景构建。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地研究了地下管道在地震动作用下变形反应的理论法和经验法。考虑面波的影响,推导了瑞利波作用下地下管道地震反应的计算公式;统计分析了基于PGV的埋地管道震害率经验公式;综合考虑影响管道地震破坏的各种因素,引入突变级数法,提出了埋地燃气管道地震破坏等级综合评价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在沉积平原或盆地等面波发育地区,面波对管道所产生的轴向应变要高于剪切波,面波破坏作用建议给予重视;(2)突变级数法可减少埋地燃气管道地震破坏等级计算中的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2、开展地震动作用下埋地连续管道和分段管道的动力有限元分析。采用接触单元模拟管土相互作用,建立埋地管道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有限元模型中采用了粘弹性人工边界,以消除从无限场地土中切取有限尺寸场地进行分析引起的人为误差。同时建立了埋地分段管道动力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地震动输入方向、管土相互作用、管材类型、接口结构对埋地管道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地震动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地震反应受到周围土体应变的传导和约束,管道的应变要小于场地土,且埋地管道的地震反应和土体应变受到地震动输入方向的影响;(2)管土摩擦系数越大、管材越柔,地震动作用下管体反应越大;(3)承插式接口结构会造成应力、应变在接口两侧分布的不连续变化,从而形成应力、应变的间断面,接口强度越弱,不连续现象越明显。论文同时开展了近断层地震动输入下埋地管道地震反应分析。选取具有向前方向性效应速度脉冲、滑冲效应速度脉冲、近断层无脉冲地震动、近断层区外速度脉冲和远场面波的10条地震动记录,开展地震反应数值计算,分析不同类型地震动对埋地管道地震反应的影响,并重点讨论不同类型地震动对埋地管道地震反应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1)速度脉冲型地震动因具有较大的速度和位移峰值,会增大埋地管道反应;(2)速度脉冲会使埋地管道地震反应较大,与PGA相关性比较,管道的变形反应与地震动的PGV、PGD相关性更强;(3)在集集地震中,滑冲效应的速度和位移峰值比向前方向性效应的速度和位移峰值大,造成埋地管道的反应变形也更大;(4)发育在沉积平原或盆地地区的大振幅、长周期面波会增大埋地管道的地震反应。3、基于动力学拐角频率的随机有限断层法,开展了适合河北地区地震地质区域特点的地震动场模拟研究,为示范区提供比地震烈度输入更精细的地震动场输入,并以张家口市为例,进一步开展了城市地下燃气管道地震灾害情景构建。基于32个场地钻孔数据,建立河北地区II类和III类场地的土层场地模型,并计算得到平均场地放大系数;分区计算河北地区的场地κ0高频衰减模型,并探讨κ0的分布规律;确定了近年来河北地区中小地震拐角频率和应力降;在震源滑动分布方面,采用凹凸体滑动分布模型的建立方法。基于本文建立的河北地区地震动预测模型参数,分别以邢台平原地区和张家口山区为例,完成考虑震源凹凸体分布和随机分布对比分析的邢台地震近场强地面运动模拟;选用不同的局部场地放大系数和高频衰减κ0模型组成的联合效应,完成张家口山区近场地震动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局部场地放大系数具有很强的区域特点;(2)场地κ0高频衰减模型受到高程、场地条件、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场地越硬、高程越高、地形起伏越剧烈,κ0越小;平原地区使用本文κ0模型计算结果与真实记录具有很好一致性;(3)与震源随机滑动分布比较,使用本文方法建立的震源凹凸体分布能有效改善近断层区的地震动强度分布;(4)场地效应为局部场地放大和地震动高频衰减的联合效应,其中高频衰减模型κ0控制着场地反应的峰值和拐点;随机有限断层法在山地地区使用中,应考虑山地地区场地放大系数模型和κ0模型受地形起伏影响的特殊性。本节建立的地震动预测模型可适用于河北地区的相关地震灾害情景构建,符合河北地区地震地质环境的区域特点。基于河北地区随机有限断层法地震动场预测模型,结合研究区本地地震地质特征,计算近断层地震动场,为网格化的示范区地下燃气管网地震反应分析提供加速度、速度等地震动输入,对埋地管道地震作用分析的经验法、突变级数法做比较;对于燃气管道功能失效分析,采用两态破坏准则,提出基于结构破坏的燃气管道功能失效分析方法,并完成示范区燃气管道功能失效分析。结果表明:(1)与以往基于地震烈度所给出的埋地燃气管道震害结果相比,采用本文提出的基于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的经验法和突变级数法给出的结果更加细化;(2)环状管道拓扑结构设计、两条以上输气干线设置等措施,能有效提升管道供气功能可靠度,可以为城市燃气管道规划设计和抗震优化改造提供参考。
王志浩[5](2019)在《河北隆尧地裂缝发育特征及地表变形破坏形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北隆尧地裂缝的发育及活动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与生活,且其活动强度和灾害影响程度仍在逐年加剧,因此有必要对其发育特征及地表破坏形式予以深入调查、分析与研究,以便指导地裂缝发育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探槽开挖的基础上,结合钻探工程、地表形变监测等工作成果,对隆尧地裂缝的平面展布特征、剖面结构特征、几何运动特征和其对建筑物的形变破坏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有限元法二维数值模型,分析断层基岩错动下引发的上覆不同类型土层的变形与破裂特征。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研究区位于山西断隆和华北断拗两个二级构造单元结合部的宁晋断凸南部与南和断凸北部区域,新构造运动强烈。区内包括隆尧断裂在内的活动断层达十数条,而地震活动的频繁,反映出区内的断裂现代构造活动强烈;研究区属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区,岩性以卵砾石、中砂为主,透水性良好。而正是在此水文地质条件下,伴随人类工程活动的不断增强,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进而引起地面沉降,加速了地裂缝的发育。2、野外实地调查表明,隆尧地裂缝累积长度约35km,根据地裂缝的展布特征和出露情况可分为三段:1)地裂缝西段,由周村沿近EW向延伸至虎中,长12.7km,地表出露连续。该段地裂缝具有正断兼左旋走滑运动特征,野外最大垂直错动量为30cm,最大张开量为20cm,最大走滑位移为10cm;2)中段地裂缝,由尧家庄近EW向延伸至东店马后,再折向NE60°延伸至开河村南,长10.6km,地表出露相对连续。该段地裂缝在东店马以西具有左旋走滑特征,在东店马以东具有右旋走滑特征。该地裂缝段野外最大垂直错动量20cm,最大水平张开量15cm,最大走滑位移量8cm;3)东段地裂缝,由任村起NE60°延伸至毛儿寨村东,长约11.5km,地表出露不明显;且多以塌陷坑形式呈串珠状沿地裂缝带展布;地裂缝地表目前尚没有确定其具体位移运动量。3、探槽工程揭露及钻探结果表明,隆尧地裂缝在剖面上可以显示出如下基本特征:地裂缝活动具有同沉积特征,裂缝剖面南倾,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其断距亦随之增加,同时上盘地层厚度较下盘有明显增加,证明隆尧地裂缝是由深部断裂持续活动向上扩展形成的;定量计算典型地层走滑位移量发现,西店子探槽近地表左旋走滑位移量8cm,东店马探槽近地表地层的右旋走滑位移量7.5cm;东段地裂缝地面之下10m以内范围,裂缝面两侧地层错动不明显,表明近期活动强度弱,10m以下裂缝面两侧地层断距有两次明显的突变特征,表明该段地裂缝活动具有不均一性,与发震断层的粘滑特征极为相似。4、对地表建筑物破坏特征的调查发现:研究区内地裂缝对建筑物的破坏方式、破坏类型与地裂缝发育位置及建筑物破坏程度的关系十分密切。地裂缝对建筑物的破坏模式可分为正向弯剪破坏模式、上下盘错动模式、悬空破坏模式、水平走滑剪切破坏模式。5、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1)研究区在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浅部地层以水平拉应力为主,而深部地层以在垂直压应力为主;断裂深部地层在压应力的环境中会发生正断倾滑运动,在浅部土体的拉张变形的作用下,更容易引起地裂缝的发育;2)正断作用下,上覆粘土层与砂土层的破裂扩展过程与形式不同:其中,正断错动过程中,引发上覆粘土的变形可以分为裂缝向上扩展、地表土体开裂、反倾裂缝形成和裂缝贯通四个阶段;而正断错动过程中,引发引发上覆砂土的变形可以分为裂缝向上扩展、反倾向裂缝的扩展、直立裂缝的扩展和裂缝的扩张四个阶段。
王林清[6](2019)在《河北隆尧地裂缝发育特征及致灾影响宽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地裂缝已成为当前影响河北隆尧地区工程建设及群众生产生活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掌握隆尧地裂缝的具体发育分布情况,及其活动造成的致灾影响宽度,给当地工程建设及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在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及探槽工程揭露的基础上,结合室内物理模拟及数值分析,开展了其发育特征及致灾影响宽度的分析研究,并取得以下主要结果及结论:1、野外调查结果表明,隆尧地裂缝全长约35km,总体上可分为东西两段。其中,西段近EW向,长约20km,分布于周村至西店子村一带,呈正断左旋走滑特征。裂缝经过之处,地表形成明显北高南低的东西走向陡坎,相对垂直位错幅度最高达30cm,地裂缝最大水平张开距离达20cm,走滑最大错动距离达10cm;东段近NE60°方向,长约15km,分布于东店马村至毛尔寨村一带,地裂缝断续出露,并呈正断右旋走滑特征。地裂缝垂直错动不明显,最大水平张开距离达8cm,走滑最大错动距离达3cm。探槽揭露及钻探工程表明,隆尧地裂缝带在剖面上具有“多分支、多期次”的活动特征,且主裂缝面的断距随深度增加不断加大。2、根据区域构造背景、活动断裂与地裂缝间的几何关系及运动特征的相似性,及其与地震活动诱发的地裂缝间的关系分析之后表明,隆尧地裂缝受控于内丘-巨鹿断裂,地裂缝沿着内丘-巨鹿断裂展布和扩展,在地震或集中降水的骤发作用影响下,裂缝透出地表,而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农田灌溉活动等促进了地裂缝发育规模的扩大。因此,隆尧地裂缝的成因机制可概括为“断裂控制地裂缝活动+地震或集中降水诱发地表裂缝的快速出现+抽水促进裂缝的加速扩展”模式。3、野外调查表明:隆尧地裂缝活动致灾影响宽度为74m,上盘最大为46m,下盘最大为28m。其中,地裂缝活动影响带主变形带为上盘015m,下盘011m;微变形带为上盘1546m,下盘1128m。4、物理模拟实验表明:地裂缝活动主变形带致灾影响宽度为19.530m,上盘最大为12.1817.49m,下盘最大为7.3212.51m。5、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裂缝活动致灾影响宽度为78m,上盘最大为50m,下盘最大为28m。其中,地裂缝活动致灾影响带主变形带为上盘018m,下盘010m;微变形带为上盘1850m,下盘1028m。6、综合野外调查、物理模拟和数值分析结果,参考《西安地裂缝场地勘察与工程设计规程》(DBJ61-6-2006,J10821-2006),得出隆尧地裂缝活动致灾影响带宽度为74m,上盘最大为46m,下盘最大为28m。其中,隆尧地裂缝活动致灾影响带主变形带为上盘015m,下盘011m;微变形带为上盘1546m,下盘1128m。地裂缝对建筑物的影响程度与其距地裂缝活动带中心的距离呈负相关,亦即建筑物受损害程度和破坏面积,随建筑物与地裂缝活动带中心距离的减小而显着增大;主变形带内建筑物破坏严重,超出此范围建筑物破坏程度锐减,尤其是离开微变形带范围之后建筑物基本无破坏。
王椿镛,吴庆举,段永红,王志铄,楼海[7](2017)在《华北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其大地震深部构造成因》文中指出华北克拉通是中国大陆东部的一个重要的大地构造单元.20世纪6070年代,华北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地震学家对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开展了大量的探测和研究,在地壳上地幔结构以及与强烈地震相关的深部构造环境等重大地球科学问题上取得了显着的进展.华北大震区的深地震剖面探测显示了地壳上部铲式正断层和低角度的滑脱构造与震源下方贯通下地壳直至莫霍面的高角度深断裂共存的复杂构造图像.地震层析成像揭示,华北大震大多都发生在高速与低速区的过渡带上,而唐山地震区中-下地壳存在明显的低速异常.震源区下方的低速异常带,地壳深浅构造不一致,高角度超壳深断裂,上地幔顶部速度偏低,以及莫霍界面局部隆起等,是华北伸展构造区深部孕震环境的共同特征,表明华北岩石圈结构具有高度不均匀性.华北克拉通现今的强烈地震活动性以及偏低的下地壳速度,显着区别于世界上其他稳定克拉通.所有这些都是华北克拉通破坏的重要证据.尽管深地震探测和地震层析成像研究大大丰富了深部构造和孕震环境的知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王晓山[8](2017)在《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与强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华北平原块体周缘及内部历史上强震活跃,本论文从地壳应力场和震源断层两个方面出发对这一地区开展详细的研究,希望能为地震预测提供有益的构造背景资料。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在不同构造分区的最优一维速度模型下对华北平原块体的中小地震进行重新绝对定位;二是基于重定位结果和最优一维速度模型,由大量P波初动极性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计算华北平原块体的地壳应力场;三是在重定位结果和地壳应力场的基础上,对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1830年河北磁县地震和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的震源断层的几何参数和运动方式进行研究,详述如下:首先,本论文使用虚拟台网技术整合华北平原块体200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11个省级台网和“地震科学台阵探测流动观测实验场”的震相到时资料,采用Hypo2000定位方法进行初步绝对定位。挑选出重定位后定位精度A、B类的6504个地震事件,采用VELEST程序获得了华北平原块体8个不同构造单元的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再次使用Hypo2000方法进行华北平原块体多速度模型下地震绝对定位。基于新的重定位结果,我们得到以下认识:1、重新定位后震中水平位置变化不大,地震丛集性和条带性更加明显。2、重定位后地震沿垂向展布在0~30km之间,山西断陷带震源深度由奥向北逐渐变浅,绝大多数地震沿断陷盆地主控边界断裂线性展布,震源深度剖面较清晰的勾画出山西断陷带各盆地的发震层下界。3、重定位后震源深度剖面揭示了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现象,如郯城震源区下方地震直立分布,霍山地区倾向北东的地震条带,邢台震源区向北西方向倾斜的地震密集带等。其次,在绝对定位和最优一维速度模型的基础上,对华北平原块体22069个地震的116571个P波初动极性,采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获得华北平原块体0.5°×0.5°×20km的精细地壳应力场图像。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具有以下特征:1、综合震源机制解类型以走滑和正断层类型为主,综合震源机制解的一个节面走向大体与所在区域的主要断裂走向相一致,符合华北平原块体周缘及内部现今的剪切拉张状态。2、P轴方位自西向东呈现NE—NEE—近EW的偏转图像,T轴方位在山西断陷带内与断陷盆地的主控边界断裂走向垂直,自西向东呈现NW—NNW—近NS向的逆时针旋转,T轴方位的一致性要好于P轴方位,预示华北平原块体的目前主要受NW—NNW向主张应力控制。3、山西断陷带的应力状态以正断层为主,在临汾盆地北部和忻定盆地出现走滑应力状态的局部特征;张渤带从西向东应力状态分为正断层型、走滑型和正断层型,P轴方位呈NE—NEE—EW向顺时针旋转;郯庐断裂带应力结构以走滑和正断层为主,主压应力方向由北向南表现为NEE—EW—SEE向偏转,以郯庐断裂带为界主压应力方向从西往东由ENE方向逐渐偏转为近EW方向。4、秦岭—大别山构造带受华北平原块体应力场的控制减弱,逐渐向华南地块的应力场转向。华北平原块体的应力场主要受到来自太平洋板块俯冲和青藏高原推挤作用的控制,太平洋板块北西西向的俯冲作用强于青藏高原的挤压碰撞对华北平原块体的影响。最后,基于大震震源区余震长期活动及余震发生在震源断层面上及其附近区域的假设,由现今精确定位的震源位置和区域应力场确定了 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1830年河北磁县地震和1303年山西洪洞8级地震的震源断层几何参数和运动方式。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的震源断层走向为38°,倾向南东,倾角为82°,滑动角为-156°,断层错动类型为右旋走滑兼具正断分量;1830年河北磁县地震的震源断层走向为283°,倾向北北东,倾角为74°,滑动角为-26°,断层错动类型为左旋走滑兼具正断分量;1303年山西洪洞8级地震的震源断层走向为19°,倾角为88°,滑动角为-179°,滑动性质为右旋走滑型。
徐锡伟,吴熙彦,于贵华,谭锡斌,李康[9](2017)在《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文中认为高震级地震是指能沿发震活动断层产生地震地表破裂且震级M≥7.0的地震。高震级地震发生地点的识别是活动断层长期滑动习性和古地震研究的科学目标之一,也是地震预测预报的关键问题。地震地质学标志研究及其应用是地震预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推动地震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地震监测预报学科的进步,对地震灾害预防和有效减轻可能遭遇的地震灾害损失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更是政府、社会和科学界十分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地震科学问题。2008年汶川地震(M8.0)、2010年玉树地震(M7.1)、2013年芦山地震(M7.0)、2015年尼泊尔廓尔喀(Gorkha)地震(MW7.8)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相继发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地学专家的关注,发表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高震级地震地质标志的分析与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文中首先解剖、分析了这些地震的发震构造模型、发震断层的地震破裂习性、地壳介质力学特性、应力-应变环境和中小地震活动性等特征,然后归纳、总结出高震级地震其发震断层或发生地点的5种共性特征,即5种不同类型的地震地质学标志,讨论了地震地质标志的可靠性问题;最后结合1:5万活动断层填图成果,参考已有区域地震层析成像和断层闭锁相关成果,对华北构造区和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未来高震级地震危险区进行了试验性识别,这些地震地质标志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完善与时间的检验。
王椿镛,段永红,吴庆举,王志铄[10](2016)在《华北强烈地震深部构造环境的探测与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华北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强烈地震的孕育、发生和发展与深部构造密切相关.近50年来,我国地震科学领域在强烈地震的地震构造和深部环境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揭示了华北地区地壳结构的基本特征,并在强烈地震发生的深部构造环境等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在回顾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探测的基础上,对1966年邢台MS7.2,1976年唐山MS7.8,1975年海城MS7.3和1679年三河—平谷M8.0地震的地震构造和深部构造环境进行评述.深部地球物理数据的综合分析表明,震源下方的低速异常带,高角度超壳深断裂,地壳深浅构造的不一致,偏低的上地幔顶部速度和局部隆起的莫霍界面,是华北伸展构造区深部孕震环境的共同特征.
二、邢台地震地表变形现象初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邢台地震地表变形现象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 |
1.2.1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 |
1.2.2 地表形变成因机理 |
1.3 地表形变监测研究 |
1.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
1.5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质构造条件 |
2.2.1 地层条件 |
2.2.2 区域构造运动演化背景 |
2.2.3 深部地质构造 |
2.2.4 构造单元划分与活动断裂 |
2.3 新构造运动特征 |
2.3.1 区域新构造活动特征 |
2.3.2 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
2.3.3 现今地震活动性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地下水系统划分 |
2.4.2 水文地质特征 |
2.5 地表形变场特征 |
2.5.1 地壳运动形变 |
2.5.2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表形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源信息数据库的形变演化特征分析 |
3.1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体系 |
3.1.1 指标体系筛选与框架 |
3.1.2 地表形变评价指标筛选 |
3.2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的量化 |
3.2.1 构造本底条件 |
3.2.2 岩土地质条件 |
3.2.3 人类主要活动 |
3.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数据库的建立 |
3.3.1 数据库的内容 |
3.3.2 数据库的形式 |
3.4 华北平原区地表形变场时空演化 |
3.4.1 背景构造形变演化 |
3.4.2 近期地表形变场演化特征 |
3.4.3 基于PS-In SAR的典型区形变反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数值模拟 |
4.1 地表形变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4.1.1 构造-渗流耦合理论基础 |
4.1.2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与模拟情景 |
4.2 小区域、单断裂区域数值模拟与影响因素 |
4.2.1 地表形变演化过程数值模拟 |
4.2.2 不同构造运动类型与状态对形变差异影响 |
4.2.3 地下水开采条件对地表形变差异影响 |
4.2.4 综合作用对地表形变的影响 |
4.3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拟演化分析 |
4.3.1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型 |
4.3.2 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差异分析与应用 |
5.1 地表形变指标响应敏感程度分析 |
5.1.1 敏感程度评价方法 |
5.1.2 地表形变对影响指标响应程度分析 |
5.2 多元因素影响作用综合评价 |
5.2.1 评价方法概述 |
5.2.2 影响地表形变的主要作用 |
5.2.3 地表形变差异性分布特征评价 |
5.3 基于影响作用评价结果的监测站点稳定性分析 |
5.3.1 地表形变对监测站点影响概述 |
5.3.2 地表形变监测站点稳定性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
6.1 评价研究理论与方法 |
6.1.1 灾害风险理论 |
6.1.2 研究方法 |
6.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风险评价 |
6.2.1 地表形变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6.2.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危险性评价 |
6.2.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易损性评价 |
6.2.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性评价与应用 |
6.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的风险管控措施 |
6.3.1 区域形变监测站点网络优化 |
6.3.2 区域形变灾害风险防控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2)强震逆断层地表破裂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震害统计法 |
1.2.2 数值模拟法 |
1.2.3 常重力试验法 |
1.2.4 土工离心试验法 |
1.2.5 相关规范及其应用概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强震地表破裂特征与震害 |
2.1 地震与活断层 |
2.2 活断层与地表破裂 |
2.3 发育背景和形态特征 |
2.3.1 发育背景 |
2.3.2 形态特征 |
2.4 震害特征 |
2.4.1 建筑结构震害特征 |
2.4.2 线性工程震害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离心模型试验原理及方案设计 |
3.1 试验设备组成 |
3.1.1 土工离心机简介 |
3.1.2 离心机的选择 |
3.1.3 主机系统 |
3.1.4 监测系统 |
3.2 离心模型试验简介 |
3.2.1 基本原理 |
3.2.2 相似关系 |
3.2.3 误差分析和处理 |
3.3 模型箱设计 |
3.3.1 内部结构设计 |
3.3.2 底部加载系统 |
3.3.3 错动装置研制 |
3.4 土体模型 |
3.4.1 基本物理参数 |
3.4.2 土样制备 |
3.5 试验步骤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型试验参数设计与变形量测 |
4.1 参数确定原则 |
4.2 错动面倾角 |
4.3 基岩位错量 |
4.4 错动速率 |
4.5 坐标系的建立 |
4.6 量测方法 |
4.6.1 地表变形量测 |
4.6.2 土体内部变形量测 |
4.6.3 PIV技术原理 |
4.6.4 分析步骤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表变形分析及避让距离的确定 |
5.1 地表沉降 |
5.2 干砂地表变形特征 |
5.2.1 地表变形曲线分析 |
5.2.2 地表隆起和陡坎平移特征 |
5.3 湿砂地表变形特征 |
5.3.1 地表变形曲线分析 |
5.3.2 地表隆起和陡坎平移特征 |
5.4 地表避让距离估算 |
5.4.1 地表避让距离分析方法 |
5.4.2 不同震级地表避让距离估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体变形分析和破裂上断点的估计 |
6.1 破裂面分析 |
6.1.1 破裂面特征 |
6.1.2 破裂面曲线拟合 |
6.1.3 破裂面倾角分析 |
6.2 上断点及临界位错量估算 |
6.2.1 上断点扩展规律 |
6.2.2 临界位错量估算 |
6.3 土体内部位移规律 |
6.3.1 干砂内部位移场 |
6.3.2 湿砂内部位移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
(3)邢东煤矿采空区综合勘察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综合物探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钻探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地表变形规律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邢东煤矿工程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位置及交通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
2.3.2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2.4 工程地质条件 |
2.4.1 地面松散层工程地质条件 |
2.4.2 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条件 |
2.5 矿体地质特征 |
2.5.1 可采煤层及特征 |
2.5.2 煤质 |
2.6 矿山开采方式 |
2.6.1 井下开拓方式 |
2.6.2 已开采区 |
第3章 综合物探技术的应用研究 |
3.1 勘察区地球物理特征 |
3.1.1 表层地球物理特征 |
3.1.2 电性条件 |
3.2 物探方法的选择 |
3.3 仪器的选择 |
3.4 工程布置及数据处理 |
3.4.1 测网布置 |
3.4.2 数据采集措施 |
3.4.3 技术难点及对策 |
3.4.4 资料处理与解译 |
3.5 综合物探勘察成果 |
3.5.1 反演电阻率断面图的分析 |
3.5.2 采空区的圈定 |
3.5.3 物探圈定采空区与收集采空区对比 |
3.6 综合物探勘察技术优缺点 |
3.6.1 优点 |
3.6.2 缺点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钻探技术的应用研究 |
4.1 钻探工程概况 |
4.1.1 钻探的目的 |
4.1.2 钻孔布置 |
4.1.3 钻孔情况 |
4.1.4 钻孔与开采面的关系 |
4.2 钻探取得的主要成果 |
4.2.1 测井成果 |
4.2.2 采空区岩体工程特征 |
4.2.3 “三带”分布特征 |
4.3 钻探技术的缺点 |
4.3.1 优点 |
4.3.2 缺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表形变规律的研究 |
5.1 采空区引起的地表变形情况调察 |
5.1.1 地表采空沉陷 |
5.1.2 地裂缝 |
5.1.3 建筑物开裂 |
5.2 项目区范围内地表监测情况 |
5.2.1 地表监测情况概况 |
5.2.2 典型采面地表监测情况 |
5.2.3 2018年地表监测情况 |
5.2.4 井田地表沉降情况 |
5.3 地表变形监测技术的优缺点 |
5.3.1 优点 |
5.3.2 缺点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抗震分析及地震灾害情景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埋地燃气管道抗震分析研究现状 |
1.2.1 经验分析 |
1.2.2 理论分析 |
1.2.3 试验分析 |
1.2.4 动力有限元分析 |
1.3 近断层地震动模拟研究现状 |
1.4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5 本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埋地燃气管道的震害等级评估 |
2.1 引言 |
2.2 理论分析法 |
2.2.1 公式对比 |
2.2.2 瑞利波作用下管道应变反应分析 |
2.3 经验分析法 |
2.3.1 燃气管道地震破坏等级评定标准 |
2.3.2 燃气管道震害率分析 |
2.3.3 经验公式对比分析 |
2.3.4 基于PGV的地下管道震害率经验模型 |
2.4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燃气管道震害等级评估 |
2.4.1 方法原理 |
2.4.2 实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埋地管道动力有限元分析 |
3.1 引言 |
3.2 埋地管道动力有限元模型 |
3.3 埋地连续钢质管道动力有限元分析 |
3.3.1 选取地震动时程 |
3.3.2 地震动输入方向影响 |
3.3.3 管土相互作用影响 |
3.3.4 管材影响 |
3.4 埋地承插式铸铁管动力有限元分析 |
3.4.1 计算模型简介 |
3.4.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5 基于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的认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特殊地震动作用下埋地管道反应分析 |
4.1 引言 |
4.2 埋地钢管动力有限元模型 |
4.3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埋地钢管地震反应分析 |
4.3.1 近断层地震动输入选取 |
4.3.2 近断层有无速度脉冲地震动输入对比分析 |
4.3.3 向前方向性效应与滑冲效应作用下对比分析 |
4.3.4 近断层区外速度脉冲作用分析 |
4.4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埋地钢管地震反应分析 |
4.4.1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输入选取 |
4.4.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地下燃气管道地震灾害情景构建 |
5.1 引言 |
5.2 河北地区随机地震动预测模型 |
5.2.1 随机有限断层法 |
5.2.2 河北地区地震动随机预测模型参数分析 |
5.2.3 邢台平原地区的近场强地面运动模拟 |
5.2.4 张家口山区的近场强地面运动模拟 |
5.3 示范区地下燃气管道结构破坏分析 |
5.3.1 经验分析 |
5.3.2 突变级数法分析 |
5.4 示范区地下燃气管道功能失效分析 |
5.4.1 基于结构破坏的燃气管道功能失效分析 |
5.4.2 案例分析 |
5.5 燃气管道地震应急对策分析与震后修复 |
5.5.1 地震应急对策分析 |
5.5.2 燃气管道震后修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 |
(5)河北隆尧地裂缝发育特征及地表变形破坏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层岩性 |
2.3 构造分区特征 |
2.4 区域活动构造与地震活动特征 |
2.5 水文地质特征 |
2.6 人类工程活动 |
第三章 地裂缝发育分布特征 |
3.1 地裂缝西段(周村-虎中村) |
3.2 地裂缝中段(尧家庄村-开河村) |
3.3 地裂缝东段(任村-毛儿寨村) |
第四章 地裂缝剖面结构及几何运动特征 |
4.1 地裂缝探槽剖面揭露情况 |
4.2 地裂缝钻探剖面揭露情况 |
4.3 地裂缝几何运动特征 |
第五章 地裂缝对建筑物的破坏特征 |
5.1 地裂缝作用下建筑物的破坏方式 |
5.2 地裂缝与地基交切关系及位置对建筑物的影响破坏特征 |
第六章 地裂缝变形破坏的数值模拟 |
6.1 地裂缝在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变形破坏 |
6.2 地裂缝破裂扩展的地表变形破坏响应 |
6.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河北隆尧地裂缝发育特征及致灾影响宽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构造背景 |
2.1 自然经济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层岩性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4 工程地质条件 |
2.5 区域地质构造 |
2.6 地震活动特征 |
第三章 地裂缝发育分布与剖面结构特征 |
3.1 发育分布特征 |
3.2 几何运动特征及活动强度 |
3.3 剖面结构特征 |
第四章 隆尧地裂缝发育模式及成因机理分析 |
4.1 地裂缝成因分析 |
4.2 地裂缝成因的数值模拟 |
第五章 地裂缝活动致灾影响宽度分析 |
5.1 地裂缝活动致灾影响宽度的野外调查 |
5.2 地裂缝活动致灾影响宽度的物理模拟 |
5.3 地裂缝活动致灾影响宽度的数值分析 |
5.4 隆尧地裂缝活动致灾影响宽度的综合估计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与强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简介 |
2.1 Hypo2000定位方法简介 |
2.2 最优一维速度模型反演 |
2.2.1 最优一维速度模型的概念 |
2.2.2 反演程序VELEST |
2.3 综合震源机制解方法 |
2.3.1 双力偶点源模型 |
2.3.2 综合震源机制解法 |
2.4 震源断层拟合方法简介 |
2.4.1 求解断层面的数学模型 |
2.4.2 断层面模型求解 |
2.4.3 断层边界的确定 |
2.4.4 断层面上滑动角的确定 |
第三章 华北平原块体分区最优一维速度模型反演 |
3.1 震相数据收集整理 |
3.2 多速度模型初步定位 |
3.3 分区最优一维速度模型反演 |
3.3.1 晋冀蒙交界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
3.3.2 京津唐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
3.3.3 邢台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
3.3.4 太原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
3.3.5 运城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
3.3.6 长治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
3.3.7 安徽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
3.3.8 山东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
3.4 小结和讨论 |
第四章 华北平原块体的多模型地震定位 |
4.1 华北平原块体地震定位研究进展 |
4.2 多模型地震定位 |
4.3 定位结果分析 |
4.3.1 郯庐断裂带中段重定位结果分析 |
4.3.2 霍山震源区及邻区重定位结果分析 |
4.3.3 邢台震源区及邻区重定位结果分析 |
4.3.4 唐山震源区及邻区重定位结果分析 |
4.3.5 晋冀蒙交界地区重定位结果分析 |
4.3.6 忻定—太原盆地重定位结果分析 |
4.3.7 临汾—运城盆地重定位结果分析 |
4.4 小结与结论 |
第五章 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研究 |
5.1 引言 |
5.2 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研究进展 |
5.3 研究资料及速度模型 |
5.3.1 资料情况 |
5.3.2 速度模型 |
5.4 P波初动极性信息及权重 |
5.4.1 P波初动极性误差 |
5.4.2 P波初动极性权重及参数确定 |
5.5 华北平原块体应力场计算结果及分析 |
5.5.1 山西断陷带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
5.5.2 张渤断裂带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
5.5.3 郯庐断裂带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
5.5.4 秦岭—大别山带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
5.5.5 华北平原块体内部和外围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
5.6 华北平原块体b值空间分布 |
5.7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典型历史大震的震源断层研究 |
6.1 引言 |
6.2 震源断层参数拟合的研究进展 |
6.3 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震源断层研究 |
6.3.1 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简介 |
6.3.2 数据资料 |
6.3.3 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确定及分析 |
6.4 1830年河北磁县地震震源断层研究 |
6.4.1 1830年河北磁县地震简介 |
6.4.2 数据资料 |
6.4.3 1830年磁县地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确定及分析 |
6.5 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震源断层研究 |
6.5.1 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简介 |
6.5.2 数据资料 |
6.5.3 1303年洪洞地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确定及分析 |
6.6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基本情况 |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3、在学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9)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资料来源与局限性 |
2高震级地震震例剖析 |
2.1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 |
2.1.1汶川地震发震构造模型 |
2.1.2芦山地震发震构造模型 |
2.1.3地震破裂填空行为与地震活动性 |
2.1.4地壳介质特性 |
2.1.5应力-应变环境 |
2.2玉树地震 |
2.2.1发震构造模型 |
2.2.2地震活动性与地震破裂填空行为 |
2.2.3地壳介质特性 |
2.2.4应力-应变环境 |
2.3尼泊尔廓尔喀地震 |
2.3.1发震构造模型 |
2.3.2地震活动性与地震破裂填空习性 |
2.3.3地壳介质特性 |
2.3.4应力-应变环境 |
3地震地质学标志与可靠性分析 |
3.1Ⅰ、Ⅱ级活动块体边界带 |
3.2地震破裂空段 |
3.3活动断层闭锁段 |
3.4地壳地震波高速或偏高速区段 |
3.5活动断层现今中小地震活动稀少段 |
4华北地表破裂型地震危险区划分 |
4.1六盘山南-渭河盆地西段危险区(D1) |
4.2色尔腾山危险区(D2-1)和大青山危险区(D2-2) |
4.3晋冀蒙交界危险区(D3) |
4.4晋南危险区(D4) |
4.5静海-武邑危险区(D5-1)和邢台-新乡危险区(D5-2) |
4.6昌邑-安丘危险区(D6-1)和宿迁-泗洪危险区(D6-2) |
5青藏高原地表破裂型地震危险性区划分 |
5.1帕米尔东缘-西昆仑危险区(A1) |
5.2 且末危险区(A2-1)和阿克塞—肃北—石堡城危险区(A2-2) |
5.3 祁连山中段危险区(A3) |
5.4 西秦岭北缘中西段危险区(A4) |
5.5 玛沁-玛曲危险区(A5) |
5.6 龙日坝危险区(A6) |
5.7 石棉-东川危险区(A7) |
5.8 宁蒗-木里-冕宁危险区(A8) |
5.9 川滇藏交界危险区(A9) |
5.1 0 嘉黎危险区(A10-1)和察隅危险区(A10-2) |
5.1 1 红河断裂带中南段危险区(A11) |
5.1 2 普兰东-吉隆西危险区(A12-1)和亚东-错那危险区(A12-2) |
6讨论与结论 |
(10)华北强烈地震深部构造环境的探测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华北地区大地构造背景以及地震活动性 |
1.1大地构造背景 |
1.2地震活动性 |
2已有的深部地球物理研究 |
2.1深地震测深剖面探测 |
2.2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 |
2.3大地电磁测深研究 |
2.4布格重力异常 |
2.5地震层析成像研究 |
2.5.1地震波走时层析成像 |
2.5.2地震面波层析成像 |
3强烈地震的地震构造和深部构造环境 |
3.1 1966年邢台地震 |
3.1.1深地震反射剖面和深地震测深剖面 |
3.1.2邢台地震的地震构造模型 |
3.2 1976年唐山地震 |
3.2.1深地震反射和深地震测深剖面显示 |
3.2.2密集地震台阵观测结果 |
3.3 1975年海城地震 |
3.3.1深地震测深剖面 |
3.3.2地震区深部地球物理结构综述 |
3.4三河—平谷地震 |
3.4.1深地震反射剖面的证据 |
3.4.2深地震测深剖面的显示 |
3.4.3三河—平谷地震的地震构造及深浅构造关系 |
4讨论与结论 |
4.1邢台地震的地震构造 |
4.2唐山地震深部构造环境 |
四、邢台地震地表变形现象初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 李海君.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2]强震逆断层地表破裂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D]. 沈超.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
- [3]邢东煤矿采空区综合勘察技术研究与应用[D]. 郑伟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4]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抗震分析及地震灾害情景构建[D]. 贾晓辉.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9(02)
- [5]河北隆尧地裂缝发育特征及地表变形破坏形式研究[D]. 王志浩. 长安大学, 2019(01)
- [6]河北隆尧地裂缝发育特征及致灾影响宽度分析[D]. 王林清. 长安大学, 2019(01)
- [7]华北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其大地震深部构造成因[J]. 王椿镛,吴庆举,段永红,王志铄,楼海.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06)
- [8]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与强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研究[D]. 王晓山.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7(02)
- [9]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J]. 徐锡伟,吴熙彦,于贵华,谭锡斌,李康. 地震地质, 2017(02)
- [10]华北强烈地震深部构造环境的探测与研究[J]. 王椿镛,段永红,吴庆举,王志铄. 地震学报,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