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电站大修换料的计算机化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宁全龙[1](2020)在《复杂产品系统的标准化实施 ——G公司标准化实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复杂产品系统(英文全称Complex Product System,以下简称Co PS)目前主要应用场景为各类工厂,比如石油、化工、冶金、发电厂等,其中DCS(英文全称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为主要应用系统[1]。通过对计算机技术、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网络通讯等技术的结合,来达到对工业中使用的系统的过程控制、管理等功能。中国是世界核电大国,核电装机数量居世界第三,在建核电机组数量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向海外出售核电。核电标准化是推进核电“走出去”的重要起点,对推动中国从核大国迈向核大国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自主核电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快核电标准化建设步伐。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核电标准体系,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核独立[2]。目前,国内的复杂产品系统在制造及后期使用过程中,主要以以往项目的实施经验为主。在日益发展的今天,关键信息通过经验传递的办法不仅效率慢且准确性较低。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行业整体人员的供给上也难以有充足保证。同时,受标准化较低的制约,很多关键设备及系统软件等物资都存在多个型号、版本,及其不利于整体的制造及后期维护[3]。因此本文以G公司的DCS系统项目为背景,按照项目全生命周期理论为案例分析的结构基础,在基于目前企业现状及整体环境的各项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项目的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中现存的各个类型问题。对项目前期设计阶段中的软件设计、硬件选用、物料认定及管理三个具体问题形成了“简洁”的标准化方案,从而达到降低前期阶段人力及资金投入,降低人力需求波动,为后续日常管理做好了平滑过渡的基础;对中期执行阶段中的术语制定、文件编写、生产工艺三个具体问题形成了“明确”的标准化方案,通过提高人员工作输出准确率,进而提高效率,减少返工、重做等问题带来的非必要投入;对后期维护阶段的反馈信息及经验反馈、现场大修两个具体问题形成了“细致”的标准化方案,以减少各类主观偏差,提高信息传递准确性,从而能够更快速的定位现场问题,缩短工期;同时对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人员这一重点环节进行分析,通过对以往“传帮带”形式的各项不足进行定位,最终形成了一套相对简单可行的标准化人员培养方案,用于对企业人才库进行补充。标准化工作并非是一劳永逸的工作,而是需要周期性的维护、更新和改进。虽然标准化体系的建立过程相对比较繁杂,但企业个方面实施标准化后,不仅可以减少企业日常的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成本,更能够建立一个拥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甚至是成为行业内的规则制定者。
吴爱民[2](2019)在《WANO性能指标在核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核电作为一种成熟的、已大规模利用的低碳清洁能源,在节能减排、保障电网安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生产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能够促进核电厂生产业务的精细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的提高,从而提升核电厂生产整体运行业绩。因此,核电厂需要有一套科学、完善的生产信息化解决方案,将核电设备管理、预防性维护管理、工作过程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等功能模块有机整合于一体,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核电厂的运行和维护成本、优化核电厂人力和资金资源,从而提高核电厂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以YT核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研究案例,运用案例研究和调查访谈的方法,在对WANO性能指标的研究和分析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分析影响核电厂业绩指标的关键要素,总结和提炼出基于WANO性能指标的核电厂业绩指标模型并将其应用到核电厂新的生产信息化系统中。论文构建了以生产计划为龙头、以工作过程为核心、以运行管理为目标的核电厂业绩指标模型,通过生产计划高效、有序组织以工作过程为载体的各项生产活动,达到安全、稳定的运行目标,提高核电厂业绩水平。论文分析了 YT核电厂生产相关信息系统存在的不足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析,在核电厂业绩指标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该核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业务模块框架和功能需求,并重点使用业务流程重组(BPR)方法对核电厂核心业务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以指导核电厂主要业务的开展。该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后,整合了核电厂的主要业务流程和资源,证明对YT核电厂运行业绩和WANO性能指标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进[3](2019)在《大亚湾核电站装卸料项目优化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自从1954年全世界第一座核电机组在前苏联建成开始,人类正式进入了和平利用核能的时代。我国的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分别在1991年和1994年建成并投入商运。截止到2018年12月,我国已有42台核电机组投入商运,总装机容量达到4177万千瓦,并有15台在建机组[1]。核电机组在每一个运行循环周期结束时需要进行停堆换料,这项工作需要使用PMC系统[2](核燃料装卸系统),大亚湾核电站的PMC系统经过2003年的升级改造工作以及PMC一体化自主性维修工作,大大降低了装卸料的总体时间,为电站做出了巨大的经济贡献。一般来说为了提高安全性,在核燃料装卸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上就需要多花时间,而增加时间便意味着牺牲了电站的经济性。因此如何在看似互相矛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整和优化是作者在本文尽力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目前大亚湾核电站装卸料项目的优缺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将国内的福建宁德核电站、法国同机型核电站与大亚湾核电站在装卸料工作方面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差距,寻求优化解决方案。针对装卸料项目中面临的各个岗位工作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问题、现场交接班流程的优化问题、关键路径问题、资源整合等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以及与“大国工匠”乔素凯进行深度访谈。对核电站中的人因失误类型、预防措施以及装卸料的人员管理方面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最后提出大亚湾核电站装卸料项目的优化方案。
俞杰[4](2019)在《核电站专用工具自主化运维项目中的备件库存优化管理》文中研究说明提高核电运行管理水平是提高核电站经济性,保障核电站安全性的重要环节。缩短大修工期、延长发电时间是提高机组设备平均利用率的主要方法。专用工具是核电站维修的一大载体,直接影响着维修质量和工期,部分还影响到核安全。另外,专用工具的操作和维修将消耗大量的运营成本,其中备件成本又是占运营成本的主要部分。核电站专用工具的自主化运维项目中备件的管理是影响项目成本的主要因素。备件如果储备过多,生产容易保证,但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如果储备过少,增加维修难度,生产无法保证,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专用工具备件库存的优化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运维成本,提高工具可靠性,保证维修活动的正常进行。如何对备件库存进行有效的管理,寻找一种最佳库存控制策略,使库存水平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减少资金的占用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障维修质量是每一个企业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有效的库存管理对于项目的顺利实施及企业的生产经营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也是项目管理专业的重要课题和研究方向。本论文通过分析核电站专用工具的管理现状和问题研究,总结提出备件分类对于库存管理的重要意义,创新性地提出了结合可靠性分析方法的改进型ABC分类法。论文首先通过RCM分析法识别系统关键部件,而后从故障率的角度分析备件故障发生的概率和等级,最后使用图表影响法形成对备件的ABC分类。在合理分类的基础上,论文对不同类别的备件选用区别化的管理策略,对每类备件进行了库存管理的优化,并使用虚拟库存进行整体进一步优化,达到了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库存成本、保障核电安全的效果。本论文还以整体螺栓拉伸机及其相关系统部件为例进行了方法应用和验证,通过实际数据分析和对比展示了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的备件库存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因此本论文对于理论创新和实践提升都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
许竞地[5](2018)在《S核电站大修项目管理方案改进研究》文中认为大修本身就属于整个核电站的生产活动里面非常重要的部分,本身具备一定的特征,时间会比较的紧,还有项目比较的多,另外就是整个工作量会非常的大,关于机组状态本身的改变也会相当的频繁,对于技术相关的要求也比较的高等等;除此以外大修同时是整个核电站的生产活动里面非常关键的阶段,本身的结果怎么样就会直接决定了整个机组在运行过程里面电站的核安全情况如何,同时也会对于下一个燃料相关的循环周期继续运行的发电能力产生着影响,并且也会对于整个核电站本身的经济效益产生相关的影响。所以针对核电站大修项目来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不但是有着理论上面的意义,同时也有着实践相关的意义。在本篇论文里面主要就是使用了文献阅读的方式还有案例分析相关的方式以及归纳总结相关的方法,去搜集以及整理了很多国内还有国外的相关文件和资料,在那些已有的资料基础上面,针对核电站大修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运用案例分析法,然后根据S核电站本身的实际情况,针对项目管理相关的理论内容在整个核电站大修项目里面的具体应用情况来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说明。运用了归纳总结法,总结了S核电站大修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面来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在本篇论文里面具体研究的内容主要就是下面相关的:第一,归纳总结了国内外项目管理的先进经验,并对项目管理理论在核电站大修项目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阐述,为论文的撰写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分析了S核电站大修项目管理的现状。首先总结了S核电站大修项目管理的主要流程,然后从前期、中期、后期三个角度针对S核电站里面大修的项目管理现如今相关情况来做了总结说明。第三,主要就是说明了现如今S核电站在大修的项目管理里面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基本上就是下面:关于风险识别上面存在着遗漏,还有使用了不合适的分析方式;总体而言维修周期性排序不科学;相应的资源配置计划制定存在缺陷;大修队伍人员适应性分析和预测工作的实施不彻底;部分工序间逻辑关系、工序消耗时间不合理;现有的大修预算管理导致维修部对实施状态大修本身的积极性都比较低。第四,主要就是具体来分析关于S核电站大修在项目管理过程里面为什么会出现相关的问题,具体包括:要注重培养员工对大修项目管理的认知;大修项目准备工作尚待进一步完善;缺乏健全大修个人考核评价机制。第五,主要就是说明了针对S核电站关于大修项目的一些改进和完善的处理方案,首先归纳了S核电站大修项目准备工作的规范化改建;然后从质量管理、进度控制和安全管理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最后对S核电站大修项目管理进行了后评估。关于大修项目本身完成的如何,其质量怎么样,就会直接影响着整个机组设备相关的运行性能如何,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减少生产运行的成本,同时也降低维护检修相关的成本。关于大修项目相关的工作可以分解到更加详细的一些检修相关的工作,针对整个检修工作来说,其主体就是那些专门的检修人员,因此他们本身在作业的时候是好还是坏都是会对整个项目本身的绩效目标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的。所以使用更加规范的检修管理模式和流程,针对相关人员的基本行为进行不断的规范要求,让整个流程能够更加的有秩序和更加的规范,这样就能够大大的提升整个大修项目的绩效。同时笔者也期望可以利用本篇论文的研究分析真正的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能够针对相关的领域里面具体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刘霄[6](2017)在《核电设备维护保障费用影响要素相关分析方法》文中认为核电站设备组成复杂、技术含量及安全性要求高,日常维护保障费用需求高.核电站维护保障费用预算不足会造成设备失修,而太高则会造成资金浪费,不符合现代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本文基于1至4代核电设备的技术构成,对电功率、热功率、反应堆运行压力、运行温度、环路数等8项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原理分析,客观分析了其对维护保障费用的影响.因偏最小二乘法在处理样本容量小、自变量多、变量间存在众多多重共线性问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以核电设备主要技术指标作为影响因子,提出了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核电设备维护保障费用相关影响分析方法,为核电设备维护保障费用的参数法估算模型建立提供了影响要素的科学选取方法.
陈钢,姜胜耀,胡四光[7](2017)在《基于三维模型的核电厂4D大修信息化平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核电厂大修是核电厂运维中的重要工作,由于核电厂属于复杂庞大的资产密集型企业,加上辐照影响和核安全性的要求,使得大修管理的难度较大。探讨研究了核电厂大修的特点、难点和痛点,论述了核电厂大修4D信息化平台技术的必要性和4D大修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和应用的方法和步骤,并详细介绍了4D大修信息化平台技术在国内应用的案例和实用成效。4D大修信息化平台作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的局部应用,可为核电厂大修提供标准化、可视化、模块化的专业维修管理服务。
吕言[8](2016)在《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核电站系统维修决策研究》文中认为福岛核事故后,外界对核电站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跟安全高度相关的维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一方面维修费用已占到寿期管理30%左右,经济性影响着核电相比其他能源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电站存在大量过度维修,造成不必要的维修成本浪费。因此,如何使核电站维修的安全性尽量高,维修成本尽量低对核电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可靠性与维修优化基本理论出发,结合多目标优化等相关领域在维修优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实践,对核电站预防维修过程进行相关假设,引入动态役龄回退因子描述核电站不完全维修过程,推导出预防维修前后的有效役龄,进而得到每个维修节点上的失效率、可靠度表达式,并且在维修过程中引入预防更换,综合推导出核电站设备在运行期间的可靠性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构建了以设备可用度、设备可靠度、设备成本为目标函数的设备级多目标预防维修优化模型。在设备级维修优化基础上,考虑一个系统各个设备间的结构关系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将设备级维修优化上升到系统级维修优化,通过邻接矩阵法和结构矩阵函数法推导出系统的不交化最小割集,由设备可靠度可求出系统可靠度,通过设备的成本信息推导出系统总成本表达式,构建了以系统可靠度、系统总成本为目标函数的系统级多目标预防维修优化模型。根据设备级、系统级预防维修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编写具有可视化界面的维修优化软件,该软件分为设备级维修优化、系统级维修优化两个模块,最终可分别求出一个设备或系统的维修优化方案供决策者使用。最后以核电站给水系统为例,对整个维修优化过程进行验证。通过多目标优化得到Pareto最优解集,然后给出核电站多目标维修优化筛选标准,最终得到理想的维修方案,给核电站预防性维修提供指导。
马文君,宋亚峰,吴健蕾,夏钊,辛超[9](2014)在《压水堆核电厂堆芯换料模式研究及管理系统实现》文中认为压水堆堆芯换料系统是压水堆核电厂普遍采用的核燃料组件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直观的图形化界面向燃料管理员展示核燃料厂房装载情况,并通过优化的算法生成堆芯换料组件移动步序,打印出组件移动单,用于现场实施。文章介绍了堆芯换料业务流程以及信息系统实现方案。
刘小辉[10](2014)在《中国广核集团备品备件采购管理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事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电力的生产、输送、使用一次完成,电能无法储存,其特点决定了发电企业设备维修用备品备件及时可靠供应的重要性。相比于火电站,核电站的系统设备更加高、精、尖,前期建造成本更高。想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核电站必须在确保核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机组的可用率,因此对备品备件及时、可靠和稳定供应的要求更高。本文首先提出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然后综述了国内外核电行业的发展及中国广核集团概况,介绍了电力企业备品备件供应的特点。随后以中国广核集团和其下属核电企业的备品备件采购管理作为研究对象,本章节在总结大亚湾、岭澳一期核电站四台核电机组备品备件采购管理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寻找出孤立核电站备品备件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接着引入并介绍了采购计划相关理论、库存管理相关理论、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并借助这些理论对相关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方案,包括实施统一的备品备件采购计划,实施多电站备品备件联合储备以及优化备品备件采购体系实现联合采购,并在上述具体措施基础上提出建立备品备件采购平台实现集中采购的设想。结语部分,对论文研究成果应用效果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核电站大修换料的计算机化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核电站大修换料的计算机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产品系统的标准化实施 ——G公司标准化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目的 |
1.2 论文的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 本论文涉及的专业名词、术语解释 |
1.4 相关研究方法 |
1.4.1 案例分析法 |
1.4.2 调查问卷法 |
1.5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复杂产品系统的概念以及独特性 |
2.1.2 核电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发展概述及独特性 |
2.2 国内外复杂产品实施现状 |
2.2.1 国内外复杂产品现状 |
2.2.2 现阶段的主要问题 |
2.3 相关理论概述 |
2.3.1 标准化 |
2.3.2 项目生命周期 |
3 G公司现状分析 |
3.1 前期设计阶段 |
3.1.1 软件设计 |
3.1.2 硬件选用 |
3.1.3 物料认定及管理 |
3.2 中期执行阶段 |
3.2.1 术语制定 |
3.2.2 文件编写 |
3.2.3 生产工艺 |
3.3 后期维护阶段 |
3.3.1 反馈信息、经验反馈 |
3.3.2 现场大修 |
4 标准化实施方案制定 |
4.1 前期设计阶段的标准化实施方案制定: |
4.1.1 软件设计 |
4.1.2 硬件选用 |
4.1.3 物料认定及管理 |
4.1.4 总结 |
4.2 中期执行阶段的标准化实施方案制定: |
4.2.1 术语制定 |
4.2.2 文件编写 |
4.2.3 生产工艺 |
4.2.4 总结 |
4.3 后期维护阶段的标准化实施方案制定: |
4.3.1 反馈信息、经验反馈 |
4.3.2 现场大修 |
4.3.3 总结 |
4.4 人员培养的标准化实施方案制定: |
5 方案反馈与方案改进 |
5.1 方案反馈 |
5.1.1 直接责任人反馈 |
5.1.2 调查问卷反馈 |
5.1.3 问卷结果 |
5.2 反馈分析 |
5.3 方案改进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创新点 |
6.2 本文研究得出主要结论 |
6.3 本文研究局限性和下一步需要解决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公司标准化相关问题调查问卷 |
附录 B 标准化实施方案反馈问卷调查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WANO性能指标在核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核电发展快速回升 |
1.1.2 中国核电发展前景良好 |
1.1.3 核电厂生产信息化建设亟待完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结构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生产信息化研究综述 |
2.1.1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含义 |
2.1.2 国内外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
2.2 核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
2.2.1 核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
2.2.2 国内核电行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现状 |
2.2.3 国内核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不足 |
2.3 国内核电行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困难的原因探析 |
2.4 研究评析 |
第3章 YT核电厂生产信息化建设及存在的问题 |
3.1 YT核电厂公司简介 |
3.2 YT核电厂生产信息化建设情况 |
3.2.1. 工程信息管理系统 |
3.2.2. 运行管理系统 |
3.2.3. 调试管理系统 |
3.2.4. 移交接产管理系统 |
3.2.5. 计算机辅助隔离系统 |
3.3 YT核电厂生产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
第4章 基于WANO性能指标的核电厂业绩指标模型 |
4.1 WANO性能指标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1.1 WANO性能指标介绍 |
4.1.2 WANO性能指标在核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必要性 |
4.1.3 WANO性能指标在核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可行性 |
4.2 WANO性能指标影响因素分析 |
4.2.1 WANO性能指标定义 |
4.2.2 WANO性能指标影响因素分析 |
4.3 使用德尔菲法分析影响核电厂业绩的关键要素 |
4.3.1 德尔菲法的简介 |
4.3.2 使用德尔菲法分析影响核电厂业绩的关键要素 |
4.4 核电厂业绩指标模型建立 |
第5章 核电厂业绩指标模型在YT核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5.1 基于核电厂业绩指标模型的业务流程框架结构设计 |
5.1.1 生产计划模块 |
5.1.2 工作过程模块 |
5.1.3 运行管理模块 |
5.1.4 设备管理模块 |
5.1.5 配置管理模块 |
5.1.6 在役检查模块 |
5.1.7 预防性检修模块 |
5.1.8 培训管理模块 |
5.1.9 经验反馈模块 |
5.1.10 安全防护模块 |
5.1.11 化学管理模块 |
5.1.12 综合计划模块 |
5.1.13 生产绩效管理模块 |
5.2 使用BPR方法对核电厂业绩指标模型业务流程优化 |
5.2.1 业务流程重组(BPR)简介 |
5.2.2 核电厂工作过程管理要求 |
5.2.3 优化前工作过程流程介绍 |
5.2.4 优化前工作过程流程问题分析 |
5.2.5 基于核电厂业绩指标模型的工作过程流程优化 |
5.3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投运后效果评价 |
5.4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不足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大亚湾核电站装卸料项目优化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有效沟通及人因失误 |
第二节 流程优化管理、项目管理及库存管理 |
第三章 大亚湾核电站装卸料项目 |
第一节 核电发展历程 |
第二节 装卸料工作的作用及意义 |
第三节 大亚湾核电站装卸料项目介绍 |
第四章 国内外其他核电站装卸料项目 |
第一节 宁德核电站装卸料特点 |
第二节 法国核电站装卸料特点 |
第三节 与国内外核电站比较和问题分析 |
第五章 大亚湾核电站装卸料项目优化 |
第一节 装卸料过程中的有效沟通 |
第二节 装卸料过程的资源整合 |
第三节 核电站人因失误管理 |
第四节 装卸料项目优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论文结论 |
第二节 展望与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核电站专用工具自主化运维项目中的备件库存优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基础理论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备件分类研究现状 |
2.1.2 备件需求预测及虚拟库存研究现状 |
2.1.3 备件库存管理研究现状 |
2.1.4 可靠性理论在备件库存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2.1.5 文献研究小结 |
2.2 本文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
2.2.1 备件ABC分类法 |
2.2.2 基于ABC分类的改进方法 |
2.2.3 可靠性分析方法 |
2.2.4 库存需求预测方法及虚拟库存理论 |
2.2.5 备件库存管理策略 |
第3章 核电站专用工具库存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核电站专用工具自主化运维项目简介 |
3.2 核电站专用工具备件库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3 核电站专用工具备件库存管理策略影响因素分析 |
3.3.1 维修策略对库存管理的影响 |
3.3.2 库存记录对库存管理的影响 |
3.3.3 备件分类对库存管理的影响 |
第4章 基于可靠性的备件库存ABC分类法 |
4.1 核电站专用工具备件分类方法的选择 |
4.2 可靠性分析中的关键部件识别及分类 |
4.3 可靠性分析中的故障概率分析及分类 |
4.4 基于可靠性的备件库存ABC分类 |
4.5 基于可靠性的备件库存ABC分类法的应用 |
第5章 基于可靠性分析的各类备件库存优化管理策略 |
5.1 A类备件库存管理目标和管理策略 |
5.2 B类备件库存管理目标和管理策略 |
5.3 C类备件库存管理目标和管理策略 |
5.4 考虑多基地虚拟库存的进一步库存优化 |
5.5 库存优化管理应用效果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S核电站大修项目管理方案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该选题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具体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核电)项目管理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核电站大修管理具体研究现状 |
1.2.3 应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的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S核电站大修项目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S核电站概况 |
2.2 S核电站大修项目管理方案 |
2.2.1 主要流程 |
2.2.2 前期管理 |
2.2.3 中期管理 |
2.2.4 后期管理 |
2.3 现阶段大修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2.3.1 风险识别的不足及不恰当的分析方法 |
2.3.2 维修周期性排序欠科学 |
2.3.3 资源配置计划制定不当 |
2.3.4 人员适应性分析和预测工作实施不彻底 |
2.3.5 部分工序消耗时间不合理 |
2.3.6 预算管理不足及维修激励不够 |
2.4 问题归纳与分析 |
2.4.1 风险管理问题暨风险识别与控制 |
2.4.2 工序管理问题暨过程优化与科学规划 |
2.4.3 激励问题暨机制完善与考核评价 |
第3章 S核电站大修项目管理方案改进 |
3.1 过程优化与科学规划 |
3.1.1 过程及工序优化 |
3.1.2 科学决策与规划 |
3.1.3 体系建设与规范管理 |
3.2 风险识别与控制 |
3.2.1 大修项目风险识别 |
3.2.2 大修项目风险控制及改善 |
3.2.3 后评估及其改善 |
3.3 激励机制与考核评价 |
3.3.1 激励机制完善 |
3.3.2 考核评价完善 |
3.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3.4.1 创新点 |
3.4.2 不足之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核电设备维护保障费用影响要素相关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核电站技术构成分析 |
1.1第1代核电站 |
1.1.1无安全壳 |
1.1.2放射性工艺系统布置分散 |
1.1.3系统复杂 |
1.1.4堆本体庞大 |
1.2第2代核电站 |
1.2.1压水反应堆 |
1.2.2沸水反应堆 |
1.2.3第3代核电站 |
1.2.4第4代核电站 |
2核电站主要技术指标对维护保障费用的影响分析 |
2.1电功率 |
2.2热功率 |
2.3反应堆运行压力 |
2.4运行温度 |
2.5环路数 |
2.6堆芯损坏频率 |
2.7换料周期 |
2.8设计寿命 |
3主要技术指标对维护保障费用的相关影响分析方法 |
3.1常用的维护保障费用估算方法 |
3.2特征参数与维修费用的关联度分析方法 |
3.3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计算方法 |
3.3.1成分的累计解释能力 |
3.3.2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 |
(8)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核电站系统维修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研究现状 |
1.2.2 核电站寿期管理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核电站维修优化相关理论综述 |
2.1 设备维修理论 |
2.1.1 维修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 |
2.1.2 维修建模和优化决策理论 |
2.1.3 不完全预防维修基础简介 |
2.2 维修模型相关数学准备 |
2.2.1 可靠性数学基础 |
2.2.2 常用的故障概率分布函数 |
2.3 多目标优化问题 |
2.3.1 多目标优化概念及发展历程 |
2.3.2 多目标优化问题基础 |
2.3.3 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方法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设备级多目标预防维修模型搭建与求解 |
3.1 模型描述、假设及参数设定 |
3.1.1 模型描述 |
3.1.2 模型假设 |
3.1.3 模型参数设置 |
3.2 维修模型搭建 |
3.2.1 不完全维修的描述参量 |
3.2.2 维修模型目标函数推导 |
3.3 设备级多目标维修优化的求解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级多目标预防维修模型搭建与求解 |
4.1 模型描述、假设及参数设定 |
4.1.1 模型描述 |
4.1.2 模型假设及参数设定 |
4.2 复杂网络系统可靠度求取方法 |
4.2.1 系统建模 |
4.2.2 邻接矩阵法求最小路集 |
4.2.3 结构函数矩阵法 |
4.3 维修模型搭建 |
4.3.1 全寿期系统平均可靠度 |
4.3.2 系统总维修成本 |
4.3.3 全寿期系统级维修模型优化模型 |
4.4 系统级多目标维修优化的求解 |
4.4.1 多目标进化算法发展历程 |
4.4.2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二代(NSGA-II) |
4.4.3 NSGA-II法求解系统级维修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目标维修优化程序开发 |
5.1 MDO简介 |
5.1.1 适用范围 |
5.1.2 软件输入输出 |
5.1.3 软件的假设条件 |
5.2 MDO流程 |
5.2.1 总体流程 |
5.2.2 MDO设备级维修具体流程 |
5.2.3 MDO系统级维修具体流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例分析 |
6.1 实例系统结构及参数 |
6.2 设备级多目标不完全预防维修实例 |
6.2.1 维修优化过程及结果 |
6.2.2 对Pareto最优解集的筛选 |
6.3 系统级多目标不完全预防维修实例 |
6.3.1 求取系统可靠度 |
6.3.2 维修优化过程及结果 |
6.3.3 对Pareto最优解集的筛选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压水堆核电厂堆芯换料模式研究及管理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业务分析 |
2 系统设计与实现 |
2.1 业务建模 |
2.2 系统功能设计 |
2.2.1 卸料顺序表定义 |
2.2.2 相关组件倒换顺序表定义 |
2.2.3 方案模拟 |
2.2.4 装卸料在线显示 |
2.3 系统实现 |
2.3.1 系统架构 |
2.3.2 人机交互 |
2.3.3 关键技术 |
3 系统应用 |
4 结束语 |
(10)中国广核集团备品备件采购管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2 中国广核集团备品备件采购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核电行业的发展及中国广核集团概况 |
2.1.1 世界核电行业的发展 |
2.1.2 我国核电行业的发展 |
2.1.3 中国广核集团概况 |
2.2 电力企业备品备件供应特点 |
2.3 中国广核电集团备品备件采购管理现状 |
2.3.1 备品备件采购计划管理现状 |
2.3.2 备品备件库存管理的现状 |
2.3.3 备品备件采购控制体系现状 |
2.4 中国广核电集团备品备件采购管理问题描述 |
2.4.1 备品备件采购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
2.4.2 备品备件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
2.4.3 备品备件采购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
3 中国广核集团备品备件采购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3.1 相关理论与方法介绍 |
3.1.1 采购计划相关理论简介 |
3.1.2 库存管理相关理论简介 |
3.1.3 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介绍 |
3.2 中国广核集团备品备件采购计划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3.3 中国广核集团备品备件库存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3.4 中国广核集团备品备件采购控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 中国广核集团备品备件采购管理改进方案 |
4.1 实施统一的采购计划 |
4.2 实施多电站联合储备 |
4.3 优化备品备件采购管理体系 |
4.4 建立中国广核集团备品备件集中采购平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核电站大修换料的计算机化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产品系统的标准化实施 ——G公司标准化实施研究[D]. 宁全龙.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2]WANO性能指标在核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吴爱民. 山东大学, 2019(03)
- [3]大亚湾核电站装卸料项目优化策略分析[D]. 李进. 厦门大学, 2019(02)
- [4]核电站专用工具自主化运维项目中的备件库存优化管理[D]. 俞杰. 深圳大学, 2019(10)
- [5]S核电站大修项目管理方案改进研究[D]. 许竞地.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6)
- [6]核电设备维护保障费用影响要素相关分析方法[J]. 刘霄. 测试技术学报, 2017(05)
- [7]基于三维模型的核电厂4D大修信息化平台技术研究[J]. 陈钢,姜胜耀,胡四光. 核动力工程, 2017(03)
- [8]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核电站系统维修决策研究[D]. 吕言. 清华大学, 2016(04)
- [9]压水堆核电厂堆芯换料模式研究及管理系统实现[J]. 马文君,宋亚峰,吴健蕾,夏钊,辛超. 中国核电, 2014(04)
- [10]中国广核集团备品备件采购管理改进研究[D]. 刘小辉.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