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兴松,王坤东,巩哲[1](2022)在《航空发动机及测试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针对航空发动机测试技术的主要特点,描述了测试技术的结构组成,根据我国航空发动机测试技术发展现状,以及与国外测试技术的差距与不足。提出系统性的建立和完善测试技术通用化、标准化、集成化的必要性,指出了航空发动机测试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化的发展趋势,展望未来,以期提高测试技术水平。
赵玮杰[2](2021)在《航改型燃气轮机低污染燃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燃气轮机是重要的能源动力装备,其应用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是我国目前急需突破的被“卡脖子”的技术之一。污染排放问题是制约我国燃气轮机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排放不达标将不能进入商业市场,燃气轮机技术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积累运行数据从而实现技术的迭代升级。突破燃气轮机的低污染燃烧技术,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燃气轮机的竞争力,促进燃气轮机产业良性发展。本文在文献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围绕燃气轮机低污染燃烧室中的关键部件单元预混喷嘴,开展实验和数值研究,聚焦于燃料空间分布对预混喷嘴工作性能影响的研究。在燃气轮机低污染燃烧室的设计实践中,归纳总结出以单元预混喷嘴为基础的低污染燃烧室设计方法,并探讨了该方法在不同类型的低污染燃烧室中的应用。对国外成熟低污染燃烧室的研究发现,1)贫预混燃烧技术是低污染燃烧室的主流技术;2)单元预混喷嘴在低污染燃烧室中起主导作用,相同的单元喷嘴可以用在不同的燃烧室中;3)低污染燃烧室设计的难点在于实现宽功率范围内的低污染排放,需要从燃气轮机全局考虑才能解决燃气轮机低污染燃烧问题。我国燃气轮机技术基础薄弱,低污染燃烧技术处于研发阶段,结合国外成熟经验,建议我国燃气轮机低污染燃烧技术采用以空气分级方案为主、燃料分级为辅的技术发展路线。在单元预混喷嘴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不同燃料喷注方式的预混喷嘴,在空气温度300℃和500℃,空气流速在20~60 m/s条件下进行了燃烧实验研究,获得了火焰结构、污染排放、燃烧振荡、熄火回火边界等性能数据。实验表明,以燃料与空气均匀掺混为优化目标不能获得工作性能最佳的预混喷嘴,应以燃料空间分布为调控手段,以综合工作性能为优化目标才能设计出满意的预混喷嘴。针对实验中发现的现象,以FGM方法模拟分析了预混喷嘴的燃烧工作过程,获得了预混喷嘴燃料掺混过程、燃烧过程等详细的流场信息,加深了对预混燃烧机理的认识,同时也解释了实验中的现象。对于燃烧污染物的模拟构建了不依赖经验的化学反应网络模型,获得了与实验较为一致的结果。以某型燃气轮机多喷嘴低污染燃烧室的设计实践和实验研究,分析了燃料分级控制的策略设计及其局限性,实验研究了燃料分级对燃烧室整体污染排放的影响,预混燃烧中火焰筒壁温分布的变化规律,以及值班燃料对喷嘴本体起到的冷却作用等关键问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炼总结了低污染燃烧室设计的流程和方法,以及不同类型燃烧室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以单元预混喷嘴工作性能为基础,结合燃气轮机燃烧室具体特点,采用组合或缩放方法设计适应不同型号燃气轮机的低污染燃烧室的设计方法,并通过案例设计和试验研究,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中的设计案例包括分管型、环形和筒型低污染燃烧室,其中部分燃烧室完成了方案设计、样机研制和试验验证的一次技术迭代。在不同类型的低污染燃烧室的设计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又不断促进着低污染燃烧室设计方法的完善。本文在低污染燃烧室设计中的探索或能为国产燃气轮机低污染燃烧室研发提供了参考。
赵琳,赵云龙[3](2021)在《全球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竞争态势研究》文中认为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由于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等特点,其研制及制造拥有极高的门槛。我国商用航空发动机面临"卡脖子"风险,必须大力提升核心能力以应对挑战。通过波特五力模型,研究我国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的竞争态势,分析了商用航空发动机现有竞争者间的竞争、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的入侵以及替代品的威胁,最后对我国商用航空发动机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对策。
强强[4](2021)在《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各新兴大国均以培育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低、成长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技术来抢占竞争制高点,以实现对先发国家的经济和技术超越。在中美博弈日趋复杂和国家科技力量竞争形势日益严峻的态势下,我国政府高度关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风险,重视通过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保障自身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并力图实现“弯道超越”。在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创新网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是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技术的组织载体和运行依托。由于存在市场失灵,政府要参与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技术创新活动,同时基于“三螺旋”理论,有关的技术创新网络的构建也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发挥。本研究首先通过总结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的特点,发现基于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系统的复杂性、成果的战略性和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组织的高度网络化特征,政府必然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从网络的基本要素和逻辑关系入手,推导出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模型。然后以圈层式的网络结构视角,对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的核心网络层、重要网络层、相关网络层、拓展网络层的特点及政府的有关作用进行具体分析。通过梳理发展历程,总结性地提出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的三个历史阶段,即完全依赖行政命令的网络构建阶段、政府需求驱动的网络构建阶段、市场机制驱动的网络构建阶段,并对阶段特点和政府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概括。通过对照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模型的圈层结构,分析提出了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的自身特点,包括核心网络层具有强组织特性、重要网络层的资源结构正在加速演变、相关网络层的网络关系不够紧密、外围网络层基本空白和政府的主导作用贯穿各圈层等。进而结合发展历程和现状,总结了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中的政府作用的不足之处,包括政府缺乏对网络构建及治理的顶层策划和统筹协调、政府干预过于直接而缺乏缓冲机制且不稳定和政府在法制规范等创新环境的营造上有缺失等。同时分析借鉴了美国、欧盟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政府推动的技术创新网络的成功之处,包括政府要明确在技术创新网络构建和治理中的角色、要充分依靠市场机制和多方参与、应当重点关注技术创新的生态培育领域等。最后,提出了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中的政府作用优化建议:发挥建构者作用,确定专门机构负责顶层规划;发挥资助者作用,提供启动资金带动社会投入;发挥协同者作用,构建多主体网络治理机制;发挥支持者作用,通过制度创新塑造创新环境。
强强[5](2021)在《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各新兴大国均以培育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低、成长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技术来抢占竞争制高点,以实现对先发国家的经济和技术超越。在中美博弈日趋复杂和国家科技力量竞争形势日益严峻的态势下,我国政府高度关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风险,重视通过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保障自身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并力图实现“弯道超越”。在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创新网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是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技术的组织载体和运行依托。由于存在市场失灵,政府要参与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技术创新活动,同时基于“三螺旋”理论,有关的技术创新网络的构建也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发挥。本研究首先通过总结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的特点,发现基于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系统的复杂性、成果的战略性和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组织的高度网络化特征,政府必然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从网络的基本要素和逻辑关系入手,推导出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模型。然后以圈层式的网络结构视角,对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的核心网络层、重要网络层、相关网络层、拓展网络层的特点及政府的有关作用进行具体分析。通过梳理发展历程,总结性地提出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的三个历史阶段,即完全依赖行政命令的网络构建阶段、政府需求驱动的网络构建阶段、市场机制驱动的网络构建阶段,并对阶段特点和政府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概括。通过对照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模型的圈层结构,分析提出了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的自身特点,包括核心网络层具有强组织特性、重要网络层的资源结构正在加速演变、相关网络层的网络关系不够紧密、外围网络层基本空白和政府的主导作用贯穿各圈层等。进而结合发展历程和现状,总结了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中的政府作用的不足之处,包括政府缺乏对网络构建及治理的顶层策划和统筹协调、政府干预过于直接而缺乏缓冲机制且不稳定和政府在法制规范等创新环境的营造上有缺失等。同时分析借鉴了美国、欧盟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政府推动的技术创新网络的成功之处,包括政府要明确在技术创新网络构建和治理中的角色、要充分依靠市场机制和多方参与、应当重点关注技术创新的生态培育领域等。最后,提出了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中的政府作用优化建议:发挥建构者作用,确定专门机构负责顶层规划;发挥资助者作用,提供启动资金带动社会投入;发挥协同者作用,构建多主体网络治理机制;发挥支持者作用,通过制度创新塑造创新环境。
李达[6](2021)在《航空发动机安装车的结构设计及分析》文中提出航空发动机是整个飞机系统中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不仅体形庞大,而且与发动机舱壁之间的空隙很小,所以航空发动机在维修和保养过程中需要耗费的时间很长。目前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安装作业,大多采用简单的机械结构,自动化水平低,安装效率不高,工人作业主要依靠经验,劳动强度大。本文针对航空发动机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难点,提出了具有一定自动化程度的航空发动机安装车的方案,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在经过前期充分的现场调研后,对传统安装过程加以分析,确定了航空发动机安装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在总结国内外安装车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后,结合我国发动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基于七连杆机构的航空发动机安装车总体设计方案,并对其中相关的零部件进行了计算和选型;随后基于UG建立了航空发动机安装车的整体模型。其次,根据主要技术参数,利用平均曲率半径法和枚举法,结合MATLAB完成了七连杆机构的分析和尺寸确定,并对与之相连的平台和底盘进行了尺寸确定;同时对七连杆机构的电动缸位置进行了确定。然后,完成了七连杆机构的位置分析,包括对该机构的正解和逆解分析,并利用MATLAB对其进行了仿真,同时利用UG自带的运动模块完成了对七连杆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最后,针对安装车重量较大的问题,通过ANSYS对安装车的整体和关键零部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相关零部件的位移分布云图和应力分布云图,完成了对平台、底盘等部件的结构优化,减小了安装车的重量;利用ANSYS完成了安装车整体的模态分析,为安装车的样机制作提供了基础。
杨聪敏[7](2021)在《航发动力盈利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对居民生活和国防安全造成了重大影响,是评价我国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航空装备制造业属于我国高端产品制造行业。一直以来,我国都非常重视航空航天产品的研制。航空装备制造业的关联产业较多,涉及环节多,能够带动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航空装备制造业不仅能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还能保障我国的国家安全。2015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的文件,明确指出了航空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互联网等技术水平的进步对行业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也带来了发展机会。行业内众多企业为了增强自身优势,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促进了航空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航发动力)是航空装备制造业中的龙头企业,本文以航发动力为案例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航发动力的盈利模式进行研究,并从价值链和产业链的角度对其盈利模式进行分析评价。文章首先对案例的研究背景进行阐述,之后在对相关理论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航发动力案例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对盈利模式理论的梳理,文章从盈利模式的五要素入手分析航发动力的盈利模式,总结了航发动力盈利模式在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特点。之后对航发动力盈利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分析航发动力2015-2019年五年的财务数据,了解了企业的盈利状况。最后在盈利模式和财务效果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航发动力现有盈利模式的优缺点,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航发动力的优势是企业具有较高的盈利屏障、盈利对象比较稳定、盈利杠杆作用显着,对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航发动力也存在盈利点较为单一、客户服务方面缺乏创新、价值链管控不足的问题,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加盈利点、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互联网+”制造业模式以及升级价值链管控模式的建议。本文以航发动力为例,研究航发动力的盈利模式,在盈利模式五要素分析的基础上,从价值链和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分析航发动力在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特点,并对其盈利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徐英鹏,潘飞,王烁华[8](2020)在《目标成本管理在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上的应用与创新》文中认为航空发动机是国之重器,是装备制造业的尖端。发展民用航空发动机产业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和国防实力、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大意义。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发商发")作为处于我国民用大涵道比涡扇航空发动机产业核心地位的主制造商,按照"小核心、大协作,开放式、专业化"的原则,积极整合行业资源,引领并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在成本管理方面,分析借鉴行业内领先的经验,转变国内传统成本管控方式,创新性地从整个产业链的视角,从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角度系统性地开展产品成本管控。发挥主制造商的牵头、抓总作用,将产品目标成本层层分解到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推进产品管控,逐步提高产品成本管理水平,提升我国民用航空发动机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郑欢[9](2020)在《航利航空公司战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的航利航空公司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研制生产,是军队保障性企业5719厂的全资子公司,国有企业性质。公司一直实施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状况下,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较为迷茫,迫切需要按照现代企业运营模式改变公司当前的管理模式,需要战略管理方面的分析研究作为指导。本文首先对公司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运用宏观环境分析工具(PEST)对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环境、自然地理环境进行了资料收集和分析,运用波特竞争五力模型对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行业进行了分析,公司当前面临的外部环境有利因素诸多,国家连续出台政策,对航空发动机制造产业的支持力度大;力推军民融合战略,有效促进整个航空发动机制造行业的发展;国家对制造业的减税政策的不断加大,两年内连续减税;国家支持“大飞机”战略,民航发动机制造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但同样面临了一定的挑战,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部分技术资料与原材料可能会受到美国制约;国家经济增速存在不确定性,在军费开支方面有下浮可能;国内军品生产进一步放开,行业竞争将会加剧。其次,对公司的内部环境进行了分析,识别和评价了资源和能力现状,运用能力模型展示了公司的实力和不足。公司拥有稳定的市场,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强,员工队伍精神风貌好,顾客忠诚度高,管理水平在同行业领先;同时在盈利能力、高层次人才引进、研发实力等方面存在劣势。最后,运用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公司竞争态势矩阵(CPM)、公司内部因素评价(IFE)、SWOT矩阵战略匹配分析、QSPM定量战略矩阵等分析研究工具,进行了战略制定和战略选择。确定了公司总体战略定位为增长型战略,战略目标选择为自主扩大产能战略,在军方和总公司政策支持下,通过银行贷款等自主融资方式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提升产能,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军民航机遇,扩大国内军航、民航和国际民航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研制市场。
范有礼[10](2020)在《高职院校航空类专业实训空间设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时代的碾轮的不断的向前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社会对各类技能人才的需也呈现大规模上涨的趋势。高职院校的责任也越来越清晰,同时作为我国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输出地也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重视。高职院校的核心场所是实训基地,实训基地顾名思义是实验和训练的场所,所以实训场所内会给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各类模拟仿真实训设备来进行理论实践和实体训练。然而目前的高职校园建设规范和实训空间的设计模式仅仅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可进行参考的案例和规范标准不多,导致设计人员在设计实训空间和扩建校园规划上,比较困难的把握实训场所中的各类专业的尺度和比例,仅仅能通过部分生均指标来得出大概的面积,这样各类专业的实训场所往往会空间浪费或者空间紧张,给使用的人们带来了不好的体验,因此对各类高职专业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改善使用感受而且能合理的规划建设高职校园。此外,高职院校航空类专业能输出大量的航空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而且航空类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对于航空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来说实训场所是其立身之本。然而航空专业的高职院校却没有参考建设的文件和先例,所以导致了航空类高职院校的校园规划与其他高职院校的雷同和实训空间模式的不合理,对于以上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是航空类高职院校的迫切需求。本文为了研究航空类高职院校的实训空间,选取了国内比较知名的航空类高职院校的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总结其校园规划建设的不同和航空专业特有的实训空间模式。
二、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航空发动机及测试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航空发动机测试主要特点 |
2 航空发动机测试技术系统组成 |
2.1 测试技术研究意义 |
2.2 测试技术系统硬件组成 |
2.3 测试技术系统软件组成 |
3 航空发动机测试技术发展现状 |
3.1 国内航空发动机测试技术应用现状 |
(1)测试元器件信号采集能力的提升,测试技术不断提高 |
(2)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功能稳定 |
(3)新型测试技术应用 |
3.2 国外航空发动机测试应用现状 |
3.3 国内外航空发动机测试技术差距 |
4 测试技术发展趋势 |
4.1 测试技术发展 |
(1)测试技术系统的测试通用性。 |
(2)各个分散组成构建的集成化。 |
(3)测试设备和组件标准化。 |
(4)各测试子系统,测试部件之间的接口标准化。 |
(5)利用大系统的整体观来研究分析航空发动机的“测试大系统”是有益的。 |
4.2 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发展应用 |
4.3 人工智能(AI)测试技术发展应用 |
5 结束语 |
(2)航改型燃气轮机低污染燃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3 研究的可行性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概述 |
1.3.2 低污染燃烧的基本原理 |
1.3.3 燃料与空气掺混技术进展 |
1.3.4 国外燃气轮机低污染燃烧技术进展 |
1.3.5 国内燃气轮机产业及低污染燃烧技术现状 |
1.4 国内外研究总结 |
1.5 本文的内容组织 |
第2章 单元预混喷嘴的燃烧实验研究 |
2.1 实验概述 |
2.2 常压模化实验设置 |
2.2.1 单元预混喷嘴 |
2.2.2 单元预混喷嘴常压燃烧实验台 |
2.2.3 实验工况 |
2.2.4 实验内容与流程 |
2.3 火焰结构的变化 |
2.3.1 扩散预混切换过程的火焰变化 |
2.3.2 空气流速对火焰结构的影响 |
2.3.3 当量比对预混火焰的影响 |
2.3.4 空气温度对火焰的影响 |
2.4 高光谱测量的初步结果 |
2.5 NOx和CO排放 |
2.5.1 燃料喷射方案对污染排放的影响 |
2.5.2 空气流速和温度对排放的影响 |
2.5.3 扩散燃料比例对排放的影响 |
2.6 燃烧振荡 |
2.7 熄火边界 |
2.7.1 熄火过程 |
2.7.2 熄火边界 |
2.8 回火工况 |
2.8.1 回火过程 |
2.8.2 抑制回火的改进措施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元预混喷嘴的数值模拟研究 |
3.1 数值方法概述 |
3.2 燃料与空气掺混 |
3.2.1 计算方法 |
3.2.2 计算结果分析 |
3.3 单元喷嘴燃烧场 |
3.3.1 数值计算方法 |
3.3.2 计算结果分析 |
3.4 单元喷嘴污染物生成 |
3.4.1 模型和方法 |
3.4.2 参数设置 |
3.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典型多喷嘴燃烧室的燃烧实验研究 |
4.1 多喷嘴燃烧室实验概述 |
4.2 多喷嘴燃烧室实验件 |
4.2.1 实验件结构 |
4.2.2 燃烧控制策略 |
4.2.3 实验工况 |
4.3 多喷嘴燃烧室常压模化实验系统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航改型燃气轮机低污染燃烧室设计方法探讨 |
5.1 概述 |
5.2 低污染燃烧室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
5.2.1 单元预混喷嘴 |
5.2.2 喷嘴的组合与缩放 |
5.3 低污染燃烧室设计流程的探讨 |
5.4 设计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
5.4.1 某E级燃气轮机低污染燃烧室的设计 |
5.4.2 某10MW级航改型燃气轮机低污染燃烧室的设计 |
5.4.3 某5MW级回热循环航改型燃气轮机低污染燃烧室的设计 |
5.4.4 某16MW级航改型燃气轮机低污染燃烧室的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全球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竞争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方法 |
3 商用航空发动机行业的五力分析 |
3.1 现有竞争者间的竞争 |
3.1.1 国外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的竞争态势 |
3.1.2 我国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的竞争态势 |
3.2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3 客户的议价能力 |
3.4 潜在竞争者的入侵 |
3.5 替代品的威胁 |
4 研究结论及局限 |
4.1 主要结论及建议 |
4.2 研究局限 |
(4)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基础 |
(一)技术创新网络的概念界定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政府参与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的理论基础 |
1.市场失灵理论 |
2.三螺旋理论 |
三、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中政府参与的必然性和作用分析 |
(一)政府参与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的必然性 |
1.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与国防和经济战略高度相关 |
2.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的自身特点易导致“市场失灵”的发生 |
3.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组织的网络化需要政府参与 |
(二)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的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 |
(三)圈层视角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模型结构及政府作用分析 |
1.核心网络层——核心企业的寡头格局与政企关系 |
2.重要网络层——企业间合作与政府规制 |
3.相关网络层——产学研合作与政府协调 |
4.拓展网络层——国际合作与国际政治 |
四、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的发展历程、结构现状及政府作用审视 |
(一)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的发展历程和政府的积极作用 |
1.完全依赖行政命令的网络构建阶段 |
2.政府需求驱动的网络构建阶段 |
3.市场机制驱动的网络构建阶段 |
4.政府在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中的积极作用 |
(二)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的结构层次现状 |
1.核心网络层具有强组织特性 |
2.重要网络层的资源结构正在加速演变 |
3.相关网络层的网络关系不够紧密 |
4.外围网络层基本空白 |
5.政府的主导作用贯穿各圈层 |
(三)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中政府作用的不足 |
1.政府缺乏对网络构建及治理的顶层策划和统筹协调 |
2.政府干预过于直接、缺乏缓冲机制且不稳定 |
3.政府在法制规范等创新环境的营造上有缺失 |
五、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和欧盟第七框架计划的经验借鉴 |
(一)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的实施及政府作用 |
1.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的背景概述 |
2.美国政府在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中的主要作用 |
(二)欧盟第七框架计划的实施及政府作用 |
1.欧盟第七框架计划概况 |
2.欧盟在欧盟第七框架计划中的主要作用 |
(三)启示与小结 |
1.政府要明确在技术创新网络构建和治理中的角色 |
2.政府的作用发挥要充分依靠市场机制和多方参与 |
3.政府应当重点关注技术创新的生态培育 |
六、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中的政府作用优化建议 |
(一)发挥建构者作用,确定专门机构负责顶层规划 |
(二)发挥资助者作用,提供启动资金带动社会投入 |
(三)发挥协同者作用,构建多主体网络治理机制 |
(四)发挥支持者作用,通过制度创新塑造稳定创新环境 |
七、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基础 |
(一)技术创新网络的概念界定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政府参与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的理论基础 |
1.市场失灵理论 |
2.三螺旋理论 |
三、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中政府参与的必然性和作用分析 |
(一)政府参与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的必然性 |
1.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与国防和经济战略高度相关 |
2.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的自身特点易导致“市场失灵”的发生 |
3.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组织的网络化需要政府参与 |
(二)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的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 |
(三)圈层视角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模型结构及政府作用分析 |
1.核心网络层——核心企业的寡头格局与政企关系 |
2.重要网络层——企业间合作与政府规制 |
3.相关网络层——产学研合作与政府协调 |
4.拓展网络层——国际合作与国际政治 |
四、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的发展历程、结构现状及政府作用审视 |
(一)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的发展历程和政府的积极作用 |
1.完全依赖行政命令的网络构建阶段 |
2.政府需求驱动的网络构建阶段 |
3.市场机制驱动的网络构建阶段 |
4.政府在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中的积极作用 |
(二)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的结构层次现状 |
1.核心网络层具有强组织特性 |
2.重要网络层的资源结构正在加速演变 |
3.相关网络层的网络关系不够紧密 |
4.外围网络层基本空白 |
5.政府的主导作用贯穿各圈层 |
(三)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中政府作用的不足 |
1.政府缺乏对网络构建及治理的顶层策划和统筹协调 |
2.政府干预过于直接、缺乏缓冲机制且不稳定 |
3.政府在法制规范等创新环境的营造上有缺失 |
五、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和欧盟第七框架计划的经验借鉴 |
(一)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的实施及政府作用 |
1.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的背景概述 |
2.美国政府在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中的主要作用 |
(二)欧盟第七框架计划的实施及政府作用 |
1.欧盟第七框架计划概况 |
2.欧盟在欧盟第七框架计划中的主要作用 |
(三)启示与小结 |
1.政府要明确在技术创新网络构建和治理中的角色 |
2.政府的作用发挥要充分依靠市场机制和多方参与 |
3.政府应当重点关注技术创新的生态培育 |
六、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中的政府作用优化建议 |
(一)发挥建构者作用,确定专门机构负责顶层规划 |
(二)发挥资助者作用,提供启动资金带动社会投入 |
(三)发挥协同者作用,构建多主体网络治理机制 |
(四)发挥支持者作用,通过制度创新塑造稳定创新环境 |
七、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航空发动机安装车的结构设计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航空发动机安装车的总体方案设计 |
2.1 传统安装过程和主要技术参数 |
2.1.1 传统安装过程 |
2.1.2 主要技术参数 |
2.2 底盘方案设计 |
2.2.1 传统转向机构的方案分析 |
2.2.2 麦克纳姆轮的方案分析 |
2.3 多自由的调姿机构方案设计 |
2.3.1 Stewart平台的方案分析 |
2.3.2 剪叉机构的方案分析 |
2.3.3 七连杆调姿机构的方案分析 |
2.4 送进机构和横移机构设计 |
2.4.1 送进机构设计 |
2.4.2 横移机构设计 |
2.5 动力电池的匹配 |
2.5.1 电池额定电压计算 |
2.5.2 电池容量计算 |
2.6 总体方案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七连杆机构的设计 |
3.1 七连杆机构的分析 |
3.2 机构尺寸的确定 |
3.3 平台和底盘尺寸的确定 |
3.4 电动缸位置的选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七连杆机构的位置分析 |
4.1 七连杆机构的正解分析 |
4.2 七连杆机构的逆解分析 |
4.3 七连杆机构的位置仿真 |
4.3.1 七连杆机构正解仿真 |
4.3.2 七连杆机构逆解验证 |
4.3.3 七连杆机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航空发动机安装车的有限元分析 |
5.1 有限元分析基础 |
5.1.1 有限元分析方法 |
5.1.2 有限元软件介绍 |
5.1.3 有限元分析步骤 |
5.2 安装车整体及关键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
5.2.1 极限状态下安装车的有限元分析 |
5.2.2 平台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 |
5.2.3 底盘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 |
5.3 航空发动机安装车的模态分析 |
5.3.1 模态分析概述 |
5.3.2 安装车整体模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7)航发动力盈利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盈利模式定义的研究 |
1.3.2 盈利模式分类的研究 |
1.3.3 盈利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 |
1.3.4 盈利模式的评价研究 |
1.3.5 盈利模式的其他研究 |
1.3.6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盈利模式的基本理念 |
2.1.1 盈利模式的概念 |
2.1.2 盈利模式的分类 |
2.1.3 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 |
2.2 盈利模式的相关理论 |
2.2.1 价值链理论 |
2.2.2 产业链理论 |
2.2.3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
3 航发动力盈利模式分析 |
3.1 航空装备制造业行业现状 |
3.1.1 航空装备制造业产业现状 |
3.1.2 航空设备制造业主要业务 |
3.1.3 航空装备制造业竞争能力分析 |
3.2 航发动力公司概况 |
3.2.1 航发动力企业简介 |
3.2.2 航发动力公司业务构成 |
3.2.3 航发动力产业链分析 |
3.3 航发动力全产业链式盈利模式 |
3.3.1 航发动力盈利模式概述 |
3.3.2 航发动力价值链分析 |
3.4 航发动力盈利模式构成要素 |
3.4.1 盈利点及盈利来源 |
3.4.2 盈利对象 |
3.4.3 盈利杠杆 |
3.4.4 盈利屏障 |
3.5 航发动力盈利模式的盈利效果分析 |
3.5.1 盈利能力评价 |
3.5.2 盈利模式质量的衡量 |
3.5.3 盈利增长水平的衡量 |
4 航发动力盈利模式的优缺点及改善措施 |
4.1 航发动力盈利模式的优势 |
4.1.1 企业盈利对象稳定 |
4.1.2 企业盈利杠杆显着 |
4.1.3 企业盈利屏障高,竞争能力强 |
4.2 航发动力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
4.2.1 盈利点较为单一且成本控制存在问题 |
4.2.2 客户服务方面缺乏创新 |
4.2.3 价值链管控不足 |
4.3 航发动力盈利模式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
4.3.1 增加外贸出口比重,降低成本 |
4.3.2 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互联网+”制造业模式 |
4.3.3 升级价值链管控模式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1.1 航发动力通过研发技术优势夯实了企业盈利模式 |
5.1.2 航发动力通过拓展上下游业务打造了完整的价值链模式 |
5.2 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8)目标成本管理在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上的应用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基本理论与文献研究 |
(一)基本理论 |
1. 目标成本管理 |
2. 产品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 |
3. 限价设计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三)国内文献综述 |
三、中国航发商发产业链成本管理 |
(一)民用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现状 |
1. 市场主要参与者情况 |
2. 国内产业发展情况 |
(二)中国航发商发产业链建设现状 |
1. 产业链建设情况 |
2. 产业链成本管理现状 |
(三)面临的问题 |
1. 产业链体系合作方面 |
2. 产业链全球化进程影响因素 |
3. 产业链开展成本管理的能力 |
四、中国航发商发产业链成本分析 |
(一)产业链体系合作分析 |
(二)产业链全球化进程影响因素 |
(三)产业链开展成本管理的能力 |
五、结论 |
(9)航利航空公司战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来源 |
1.1.1 航利航空公司战略管理研究背景 |
1.1.2 航利航空公司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
1.2 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现状和趋势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2 研究办法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1 公司宏观环境PEST分析 |
2.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2.1.2 经济环境分析 |
2.1.3 科技环境 |
2.1.4 社会环境 |
2.1.5 自然地理环境 |
2.1.6 小结 |
2.2 公司行业环境分析 |
2.2.1 行业新加入者的威胁 |
2.2.2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
2.2.3 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
2.2.4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
2.2.5 替代产品的威胁 |
2.2.6 小结 |
第3章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1 内部环境宏观分析 |
3.1.1 业务现状分析 |
3.1.2 市场需求分析 |
3.1.3 人力资源情况分析 |
3.1.4 技术研发能力分析 |
3.1.5 设备能力分析 |
3.1.6 质量管理能力分析 |
3.2 公司资源分析 |
3.3 公司整合资源能力 |
3.4 评估公司资源和能力 |
3.5 小结 |
第4章 战略制定与匹配 |
4.1 通用矩阵分析 |
4.1.1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 |
4.1.2 公司内部因素评价(IFE) |
4.1.3 内外部矩阵匹配分析(IE) |
4.1.4 小结 |
4.2 公司竞争态势矩阵(CPM) |
4.3 SWOT矩阵战略匹配分析 |
4.3.1 SWOT矩阵分析 |
4.3.2 公司战略选择 |
第5章 战略目标与部署 |
5.1 战略目标 |
5.1.1 顾客市场定位和细分 |
5.1.2 总体战略目标 |
5.1.3 未来3年战略目标 |
5.1.4 对策措施 |
5.2 战略部署 |
5.2.1 关键行动计划 |
5.2.2 职能战略部署 |
5.2.3 资源配置 |
5.2.4 战略监测实施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高职院校航空类专业实训空间设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高职院校的发展 |
1.1.3 高职院校的特点 |
1.2 研究对象 |
1.2.1 航空类专业概述 |
1.2.2 高职院校航空类专业实训空间 |
1.2.3 空间设计模式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内容 |
1.4.1 实训空间的分类及构成 |
1.4.2 航空类专业实训空间设计 |
1.4.3 航空类专业实训用房的面积配置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高职院校航空类专业实训空间发展概述 |
2.1 高职院校航空类专业的发展概况 |
2.1.1 航空类专业的发展历程 |
2.1.2 高职院校航空类专业的现状 |
2.2 航空类专业实训空间的发展概况 |
2.2.1 高职院校航空类专业办学模式的发展概况 |
2.2.2 航空类专业的发展趋势 |
2.2.3 我国航空类专业实训空间的现状 |
2.3 影响实训空间建设的因素 |
2.3.1 教学模式 |
2.3.3 使用者的行为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3 高职院校航空类专业实训空间调查研究 |
3.1 调研概况 |
3.2 调研目的方法 |
3.2.1 调研目的 |
3.2.2 调研方式 |
3.3 XA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 |
3.3.1 XA航空职校概况以及规划布局 |
3.3.2 航空类专业概况 |
3.3.3 航空类专业实训空间内部平面 |
3.3.4 XA航空职校实训空间使用情况 |
3.4 XA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 |
3.4.1 XA航空职校的区位和基本信息 |
3.4.2 航空类专业概况 |
3.4.3 XA航空学院的航空实训楼平面信息 |
3.4.4 XA航空职校航空实训空间现状 |
3.5 XA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 |
3.5.1 XA航空学院东校区区位规划和现状 |
3.5.2 XA航空职校东校区的专业现状 |
3.5.3 航空类专业实训空间的平面布局 |
3.5.4 航空类专业实训空间的使用现状 |
3.6 XA航空学院(阎良校区) |
3.6.1 院校概况及规划布局 |
3.6.2 航空类专业概况 |
3.6.3 航空类专业实训空间的平面布局 |
3.6.4 XAHK学院航空类专业实训用房现状 |
3.7 GZ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
3.7.1 GZMH职校区位图和现状 |
3.7.2 航空类专业概况 |
3.7.3 GZMH职校航空专业实训用房信息 |
3.7.4 GZMH职校航空类专业实训用房的使用情况 |
3.8 CS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3.8.1 CS航空学院区位与基本信息 |
3.8.2 CS职校航空类专业基本信息 |
3.8.3 CS航院的航空专业实训用房的平面信息 |
3.8.4 CS航院航空类专业实训空间使用情况 |
3.9 调研问卷分析 |
3.9.1 学生调查问卷总结 |
3.9.2 老师调查问卷总结 |
3.9.3 调研问卷汇总 |
3.9.4 职航空专业现状探讨和探究 |
3.9.5 航空专业实训空间的现存问题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4 高职院校航空类专业实训空间设计及其规划研究 |
4.1 实训用地规划的影响因素 |
4.1.1 高职院校的校园规划 |
4.1.2 航空实训内容 |
4.1.3 航空专业的教学模式 |
4.2 高职航空专业实训用地在校园规划的演变 |
4.3 在校园规划中对实训用房的布置 |
4.3.1 实训用地与校园规划的关系 |
4.3.2 航空实训用地规划要素 |
4.3.3 机务维修实训用地布局研究 |
4.3.4 航空类专业实训空间在实训楼中的布局 |
4.4 本章小结 |
5 高职院校航空类专业实训空间模式及设计研究 |
5.1 航空类专业实训空间的影响因素 |
5.1.1 培养模式 |
5.1.2 实训设备 |
5.1.3 管理方式 |
5.2 航空类专业实训空间构成及分类 |
5.2.1 航空类专业实训用房的概念 |
5.2.2 航空专业实训空间的组成 |
5.2.3 航空类专业实训空间设计模式的研究范围界定 |
5.3 航空类专业实训用房设计 |
5.3.1 飞机结构维修实训室 |
5.3.2 航空发动机维修实训室 |
5.3.3 飞机模拟器实训室 |
5.3.4 空中乘务实训室 |
5.3.5 航空机务外勤实训基地 |
5.4 本章小结 |
6 高职院校航空类专业实训用房生均指标及其数量 |
6.1 航空专业实训用房数量及其研究 |
6.1.1 高职院校航空类专业实训用房的数量现状统计 |
6.1.2 对于航空类专业实训用房数量的产生影响的主导因素 |
6.2 实训用房的面积研究 |
6.2.1 对实训室面积起主导作用的要素 |
6.2.2 航空类专业各类实训室的面积算法 |
6.2.3 对航空类专业实训室面积大小建议 |
6.3 航空专业各类实训用房的生均指标研究 |
6.3.1 目前生均指标规定 |
6.3.2 航空类专业实训室的生均指标主导要素 |
6.3.3 对于调研的航空高职生均指标研究 |
6.3.4 .对于生均指标的调节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1.1 航空专业校园规划布局 |
7.1.2 高职院校航空类专业实训空间模式及设计研究 |
7.1.3 航空类专业实训空间数量问题及生均指标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图目录 |
二、表目录 |
三 调研问卷 |
四、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航空发动机及测试技术研究进展[J]. 刘兴松,王坤东,巩哲.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2(01)
- [2]航改型燃气轮机低污染燃烧技术研究[D]. 赵玮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1(02)
- [3]全球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竞争态势研究[J]. 赵琳,赵云龙. 竞争情报, 2021(03)
- [4]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强强.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2021(02)
- [5]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强强.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2021
- [6]航空发动机安装车的结构设计及分析[D]. 李达. 燕山大学, 2021(01)
- [7]航发动力盈利模式研究[D]. 杨聪敏.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8]目标成本管理在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上的应用与创新[J]. 徐英鹏,潘飞,王烁华. 中国管理会计, 2020(02)
- [9]航利航空公司战略管理研究[D]. 郑欢.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10]高职院校航空类专业实训空间设计模式研究[D]. 范有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