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二磨牙萌出情况对第一磨牙远中移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邹明媛,潘恩僦,弓国梁,余飞,林新平[1](2021)在《正畸影响下颌第三磨牙自发性近中移动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拔除下颌第一磨牙或第二前磨牙, 下颌第三磨牙自发性近中移动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用回顾性分析, 纳入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以关闭第一磨牙或第二前磨牙缺牙间隙的患者38例, 共51颗下颌第三磨牙。在正畸治疗前(T1)和已关闭拔牙间隙且第三磨牙被施力前(T2)拍摄曲面断层片, 记录矫治前下颌第三磨牙的Nolla stage分期, 对相关线距和角度的变化进行分析。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下颌第三磨牙自发性近中移动的影响因素。结果下颌第二磨牙后间隙增加(5.84±2.03) mm (P<0.001);下颌第三磨牙自发性近中移动(4.67±2.87) mm (P<0.001);远中直立2.90°±10.58° (P=0.026), 垂直向变化(-1.27±2.43) mm (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矫治前的第三磨牙Nolla stage分期越大(B=0.26, P=0.025), 矫治中获得的磨牙后间隙越多(B=0.82, P<0.001), 第三磨牙距离平面越近(B=-0.272, P=0.021), 其自发性近中移动越大。结论正畸近中牵引下颌第二磨牙关闭拔牙间隙时, 下颌第三磨牙会自发近中移动。发育更成熟、距离平面更近以及萌出间隙增加更多的下颌第三磨牙自发性近中移动更多。
郭学强,刘新强,王铮,赵睿,孔蕾[2](2021)在《成人下颌磨牙后间隙与第三磨牙关系的三维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测量成人下颌磨牙后区大小并分析其与第三磨牙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CBCT对86例成年骨性Ⅰ类均角患者根据第三磨牙状态进行分组,从三维方向对右侧下颌磨牙后间隙进行测量。在水平面上沿POL线(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颊尖连线)测量下颌平面(以及从下颌平面向根方2 mm的平面)处第二磨牙牙冠到升支前缘的最短距离。牙根层面的测量以釉牙骨质界为参考,在其根方2、4、6、8、10 mm的水平面上沿POL线测量第二磨牙牙根与下颌骨舌侧内层骨皮质的最短距离。结果无第三磨牙组、正常萌出组、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垂直阻生组牙冠部的远移可用间隙均大于根部;在所有的测量平面上,正常萌出组和垂直阻生组的可利用间隙都不小于无第三磨牙组、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结论成年骨性Ⅰ类均角患者的下颌磨牙远移,应更多地考虑下颌磨牙后舌侧骨皮质的影响,而参考CBCT比二维影像资料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另外,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阻生状态也会对下颌磨牙远移产生不同影响。
陈巧云,彭友俭[3](2021)在《减数磨牙矫治设计中第三磨牙相关问题的考量》文中指出正畸治疗时常会选择拔除无法保留或保留预后较差的第一或第二磨牙,或者主动减数健康的磨牙以利于纠正颌骨不调的问题。此时第三磨牙的牙根发育状况,能否顺利萌出并成功代替第二磨牙行使功能,以及如何正畸牵引阻生的第三磨牙,均是正畸治疗的难点。本文就减数磨牙矫治设计中影响第三磨牙发育及萌出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郭学强[4](2021)在《成人下颌磨牙后间隙的CBCT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测量成人下颌磨牙后间隙的长度和宽度,并分析其与第三磨牙状态的关系,以期为制定矫治方案提供参考及指导。材料与方法:利用CBCT对86例成年骨性I类均角患者,根据第三磨牙状态分为无第三磨牙组、正常萌出组、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垂直阻生组,从三维方向对右侧下颌磨牙后间隙进行测量。在水平轴位上沿POL线(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颊尖连线)在此面的投影测量下颌平面以及下颌平面根方2mm的平面处第二磨牙牙冠到升支前缘的最短距离CR0、CR2;牙根层面的测量以釉牙骨质界为参考,在其根方2,4,6,8,10mm的水平轴面上,平行于POL线在此面的投影,测量第二磨牙牙根与下颌骨舌侧内(外)层骨皮质的最短距离RLin2,4,6,8,10(RLout2,4,6,8,10),同时垂直于POL线在此面的投影,测量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移动止点处牙槽骨宽度(BW2,4,6,8,10)和牙根宽度(TW2,4,6,8,10);在CBCT生成的头颅侧位片上测量第二磨牙牙冠远中最凸点在下颌平面上的垂足与下颌升支前界之间的距离(Lc)。在SPSS 26.0软件包中,使用ANOVA test和Tukey post-hoc test分析同组在不同测量平面及相同测量平面不同组别磨牙后间隙长度(RLin、RLout)的差异;使用Paired samples t test进行各组各测量平面磨牙后间隙宽度(BW、TW)的分析;使用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对二维测量结果(Lc)与三维测量结果(CR)进行比较。结果:1.CR,RLin,RLout,BW,TW在各层面的测量值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无第三磨牙组、正常萌出组、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垂直阻生组CR均大于RLin(P<0.05);在所有的测量平面上,正常萌出组和垂直阻生组RLin都不小于无第三磨牙组、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3.无第三磨牙组、正常萌出组CR均大于RLout(P<0.05),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和垂直阻生组中各平面测量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的测量平面上,正常萌出组和垂直阻生组RLout都不小于无第三磨牙组、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4.各组各测量平面BW均大于TW,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有23例牙根至少在一个测量平面与下颌骨舌侧内层骨皮质发生接触,占总样本数的26.74%,并且随着测量平面向根尖靠近,牙根与内层骨皮质接触的比例也随之增加。6.正常萌出组和垂直阻生组Lc均大于无第三磨牙组、水平阻生组和近中阻生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中Lc都要小于CR,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成年骨性Ⅰ类均角患者下颌磨牙后间隙的长度、宽度大小均与性别无关。2.下颌磨牙远移,应更多考虑下颌磨牙后区舌侧骨皮质限制的影响。3.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阻生状态会对下颌磨牙远移产生不同影响,第三磨牙正常萌出或者垂直阻生时,下颌磨牙后间隙长度较大。4.下颌磨牙后间隙的宽度不是磨牙远移的限制因素。5.在下颌磨牙后间隙分析中,CBCT比二维影像资料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阴哲炜[5](2021)在《骨性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伸髁道斜度与部分咬合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及病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骨性I类和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伸髁道斜度和部分咬合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骨性I类和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各50例,利用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分析前伸髁道斜度和部分咬合相关测量项目。结果:(1)骨性I类和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CA)和下颌平面角(MFA)有极其显着的统计学差异,Downs(牙合)平面和功能(牙合)平面有统计学差异,而两类患者的切道斜度(IA)、Spee曲线深度差异无统计学差异。(2)骨性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CA)与咬合因素均不相关。(3)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CA)与功能(牙合)平面呈低度正相关,与其他咬合因素不相关。结论:骨性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较II类患者更为陡峭;这两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与咬合因素之间不协调或关系异常,可能是颞下颌关节症状的潜在危险因素,应引起医生的关注;同时医生通过正畸治疗建立新的咬合关系时要注意其与髁突之间的协调关系,有利于维护口颌系统健康。目的:对成人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经过全面的术前检查和分析,制定详细的矫治方案,利用固定矫治技术,采用不同的矫治策略,包括拔除牙位、支抗控制技术以及矫治过程均不相同,观察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选取3例本人研究生期间治疗的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成年患者。病例一:DHP,女,18岁,主诉为“右侧后牙咬合不佳”求治,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骨性II类均角骨面型,上颌前突,下颌后缩,下颌骨发育不足;上下牙列重度拥挤,双侧尖磨牙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右侧第二前磨牙和磨牙正锁(牙合)。上颌利用固定式横腭杆控制上颌磨牙位置,配合(牙合)垫打开咬合,采用交互牵引先解除右侧后牙锁(牙合);随后拔除14、24、35、45牙进行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内收前牙,减小突度,改善咬合关系。病例二:LBH,女,27岁,主诉以“牙列不齐”求治;骨性II类均角骨面型,上下唇严重前突,下颌骨发育不足,下颌后缩;上颌中度拥挤,下颌重度拥挤,双侧磨牙中性关系,前牙深覆盖,Bolton指数不协调。拔除三个第一前磨牙和一个龋坏的第二前磨牙,上颌采用微螺钉进行强支抗控制内收前牙,同时控制垂直高度,防止面型恶化,下颌利用拔牙间隙排齐整平牙列,尽量内收前牙,减小突度。病例三:LYT,女,21岁,主诉为“龅牙”求治。骨性II类伴高角趋势的患者,上下唇严重前突,上颌骨前突,下颌骨发育不足,颏部严重后缩;上下牙列轻度拥挤,前牙轻度开(牙合)、深覆盖,双侧尖牙远中关系,磨牙中性关系。拔除四个第一前磨牙进行正畸掩饰性治疗,上颌采用PASS技术进行支抗控制,下颌利用拔牙间隙,尽量内收上下前牙,减小突度,改善侧貌,同时建立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和良好的咬合关系。结果:三位患者在采用不同的矫治方案和固定矫治技术治疗后,建立了良好的咬合关系,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结论:对于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成年患者,正畸医师需在治疗前进行详细的检查分析,得出正确的诊断。因成年患者无生长发育潜力,要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和临床状况制定矫治方案,采用适宜的固定矫治技术,可以获得医患双方均满意的矫治结果。
冉君一[6](2021)在《下颌近中倾斜第二磨牙直立移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建立不同矫治方式直立下颌近中倾斜第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观察第二磨牙的位移趋势及牙周膜应力分布,为临床治疗近中倾斜第二磨牙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临床专科检查选取一名21岁女性志愿者,获取知情同意后扫描CBCT采集原始数据,导入Mimics提取数据,在Geomagic Studio中建立下颌骨、下颌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三维模型,在NX中建立托槽、颊面管、弓丝及微种植体模型,并将所有模型进行整合,最后用Ansys设定材料参数、划分网格、设定边界、坐标系及载荷条件,建立九个工况直立近中倾斜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工况一到工况三是片段弓组,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倾斜度分别为30°、45°、60°,在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加载0.5N推力。工况四到工况九是微种植体组,工况四到工况六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倾斜度分别为30°、45°、60°,在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颊侧植入微种植体,加载0.5N推力。工况七到工况九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倾斜度分别为30°、45°、60°,在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植入微种植体,加载0.5N拉力。测量九个工况直立下颌近中倾斜第二磨牙的初始位移趋势和牙周膜应力分布。结果:片段弓组只有工况一牙周膜应力在生理限度内。微种植体组所有工况牙周膜应力均在生理限度内,远中微种植体组的下颌第二磨牙牙周膜应力小于近中微种植体组的下颌第二磨牙牙周膜应力。所有工况的牙颈区牙周膜应力集中。随第二磨牙近中倾斜角度增加,片段弓组位移逐渐增大,微种植体组位移组逐渐减小。近中微种植体组矢状向位移较大,在直立的同时有近中颊向扭转的趋势;远中微种植体组的垂直向位移较大,在直立的同时有远中舌向扭转的趋势。结论: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倾斜30°时,片段弓直立磨牙效果佳,且牙周膜应力在生理限度内。远中微种植体对近中倾斜第二磨牙的伸长效果更好,近中微种植体对近中倾斜第二磨牙的远移效果更好。微种植体牵引近中倾斜第二磨牙的最适宜矫治力为0.5-0.8N。
马志祥[7](2021)在《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颌后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对于前牙开的治疗,越来越多的正畸医生开始采用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颌后牙的治疗手段。同时,很多医生对于微种植体不同植入位置所产生的压低作用存在困惑。本研究通过建立了上颌骨(皮质骨和松质骨)、上颌牙列、牙周膜、托槽、弓丝、种植钉、横腭杆等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了在利用微种植体压低上颌后牙时,不同的微种植体植入部位所对应的牙周膜应力分布和牙齿位移情况。方法:第一部分:建立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颌后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选择一名开患者,进行CBCT扫描,保存为DICOM格式文件。将该文件导入Mimics20.0软件中,获得了上颌皮质骨、松质骨和上颌牙列的初步三维模型。应用Geomagic Studio2012软件对模型进行处理,得到实体化的上颌骨和牙周膜模型。应用Solidworks软件绘制出托槽、弓丝、微种植体支抗、横腭杆等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将所有模型装配为一个整体。最后应用ANSYS Workbence 19.2进行网格划分,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第二部分: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颌后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将微种植体支抗植入不同位置(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颊侧、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之间颊侧、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之间腭侧),对弓丝施力,作用力方向由弓丝指向种植钉,作用力的大小为1.5N。最后,分别得到工况相对应的牙周膜应力分布和牙齿位移趋势。结果:1.成功建立了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颌后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2.从颊侧植入微种体支抗压低上颌后牙时,上颌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明显颊倾,当植入部位为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间时,上颌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压低量很小,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腭根大量伸长,当植入部位为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间时,上颌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压低量很小,当植入部位为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之间时,第二前磨牙大量压低。从腭侧植入微种体支抗压低上颌后牙时,上颌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明显腭倾,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大量压低;从颊、腭侧同时植入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颌后牙时,上颌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颊倾趋势很小,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压低量很小,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大量压低。3.放置TPA的后三组工况中,工况六、工况七、工况八中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倾斜趋势,分别比工况一、工况二、工况三中小,表明放置TPA可以减小单侧植入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颌后牙时第一磨牙的颊腭向倾斜移动趋势。结论:1.建立的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颌后牙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几何相似性强,比较符合临床实际情况。2.牙弓单侧植入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颌后牙时,上颌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会向植入侧倾斜移动。3.从腭侧植入微种植体支抗并配合TPA压低上颌后牙时,上颌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颊、腭倾斜趋势最小,压低量明显,并且牙周膜所受应力很小。因此,临床治疗中使用这种方式压低上颌后牙治疗前牙开更理想。
何柳[8](2020)在《下颌第二磨牙阻生的三维测量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运用CBCT测量下颌第二磨牙阻生相关的骨性与牙性指标,探讨下颌第二磨牙阻生的病因机制,为临床相关诊治提供一定参考。【材料和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6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具有下颌第二磨牙阻生特征且术前常规拍摄CBCT影像的患者,根据纳入标准纳入了53例实验对象。其中单侧阻生组34例,双侧阻生组19例;男性16例,女性37例,年龄1223岁。同时选择53例下颌第二磨牙正常萌出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36例,年龄1421岁。将原始影像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19.0软件,采用多平面重建的方法确定17个常用标志点,测量标志点间所构成的线距和角度获得颅颌骨的三维形态,测量SNA、SNB、ANB和MP-FH等颌骨矢状向和垂直向指标,分析下颌体长度(Go-Gn)和磨牙后间隙(RMS)等下颌骨形态学指标;并测量下颌第二和三磨牙的牙冠近远中径,以计算牙弓后段拥挤度。同时测量下颌第一和二磨牙牙槽嵴顶下4、6、8和10 mm处的颊舌侧骨皮质厚度以及牙槽骨宽度。使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或配对t检验和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1.下颌第二磨牙阻生组与下颌第二磨牙正常萌出组比较,颌骨指标如SNA、SNB、ANB和MP-FH等无显着差异;下颌体长度等下颌骨形态学指标无显着差异;阻生组的磨牙后间隙为(13.54±2.94)mm,显着小于正常组(14.93±3.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生组的下颌第二磨牙冠宽度为(11.74±0.89)mm,显着大于正常组(11.26±0.66)mm(p<0.01)。伴有下颌第三磨牙的牙弓后段拥挤度在阻生组为(9.93±3.85)mm,显着大于正常组(7.55±3.49)mm(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下颌第二磨牙的阻生与磨牙后间隙、下颌第二磨牙牙冠宽度、牙弓后段拥挤度显着相关。牙槽骨测量结果显示,阻生组在下颌第一磨牙处的颊侧骨皮质厚度显着大于正常组(p<0.05),在下颌第二磨牙处的舌侧骨皮质厚度显着小于正常组(p<0.05),在下颌第二磨牙区颊侧牙槽嵴顶下6 mm、8 mm处的牙槽骨宽度显着大于正常组(p<0.05)。2.在34例单侧阻生组中,阻生侧与非阻生侧在下颌骨指标如下颌体长度等不存在显着差异。阻生侧的磨牙后间隙为(14.02±3.05)mm,小于非阻生侧(15.59±2.46)mm(p<0.01)。阻生侧的下颌第二磨牙牙冠宽度为(11.61±0.99)mm,与非阻生侧(11.63±0.74)mm无显着差异。阻生侧的牙弓后段拥挤度为(1.36±8.31)mm,大于非阻生侧(-0.47±7.38)mm(p<0.01)。牙槽骨测量结果显示,在下颌第一磨牙处,阻生侧在颊侧牙槽嵴顶下4、6和8 mm处的骨皮质厚度和牙槽骨宽度显着大于非阻生侧(p<0.05);在下颌第二磨牙处,阻生侧在牙槽嵴顶下6 mm的牙槽骨宽度显着大于非阻生侧(p<0.05)。3.当34例单侧阻生组与19例双侧阻生组比较时,颌骨指标如SNA、SNB、ANB和MP-FH等没有显着差异。而双侧阻生组的下颌体长度为(80.04±3.27)mm,显着小于单侧阻生组的阻生侧(83.63±5.65)mm(p<0.05)。单侧阻生组阻生侧的磨牙后间隙为(14.02±3.05)mm,与双侧阻生组(12.71±2.63)mm无显着差异。双侧阻生组的下颌第二磨牙牙冠宽度为(12.00±0.67)mm,与单侧阻生组阻生侧的牙冠宽度无显着差异。双侧阻生组的牙弓后段拥挤度为(-2.51±2.62)mm,显着大于单侧阻生组的阻生侧(-2.02±2.11)mm(p<0.01)。牙槽骨测量结果显示,单侧阻生组的阻生侧和双侧阻生组在下颌第一和二磨牙区的颊侧骨皮质厚度和牙槽骨宽度无显着差异。下颌第二磨牙区舌侧骨皮质厚度在单侧阻生组的阻生侧显着小于双侧阻生组(p<0.01)。【结论】1.下颌第二磨牙阻生与磨牙后间隙较小、下颌第二磨牙牙冠较宽以及牙弓后段拥挤度较大有关。提示早期通过减数拔牙或者前移下颌第一磨牙来减少牙弓后段拥挤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下颌第二磨牙阻生的发生。2.下颌第二磨牙阻生时,下颌第二磨牙区的舌侧骨皮质厚度在阻生组显着小于正常组,在单侧阻生组的阻生侧显着小于非阻生侧,而牙槽骨的宽度足够。因而提示在竖直阻生下颌第二磨牙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下颌第二磨牙颊侧的骨阻力。
王乃慈[9](2020)在《关于正畸治疗前后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程度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正畸治疗开始前是否必须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型错颌畸形治疗完成后阻生下颌第三磨牙位置的变化进行分析,确定影响磨牙阻生程度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为正畸治疗开始前评估智齿拔除与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曲面断层片初步分析已完成的41例(41/238)正畸患者81颗下颌阻生智齿阻生程度变化情况。每一颗智齿所在象限(一个单侧下颌牙列)设定为一个独立样本。所有患者分为青少年组和成人组,对比分析各组患者中拔牙病例的支抗大小(弱、中、强)、非拔牙病例的拥挤度(0、I、(40)(40))和颌间牵引(无、(40)(40)类、(40)(40)(40)类)类型对正畸治疗后下颌第三磨牙的倾斜角度和萌出间隙变化的影响,并对这种影响与智齿拔牙难度指数和牙槽骨位点保存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使用SPSS21.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受病例数较少限制,最终仅对74颗牙齿进行了统计学分析:1.在拔牙矫治病例中,下颌第三磨牙治疗前后倾斜角度的平均变化值为6.80。(强支抗)、0.63。(中支抗)和9.05。(弱支抗),其中弱支抗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第三磨牙治疗前后萌出间隙的变化分别为0.29(强支抗)、0.31(中支抗)和0.27(弱支抗),中支抗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非拔牙矫治无拥挤病例中,下颌第三磨牙在治疗前后倾斜角度的变化平均值为无牵引组-13.00。、(40)(40)类牵引组9.63。、(40)(40)(40)类牵引组-9.83。。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倾斜角度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第三磨牙治疗前后萌出间隙的变化为无牵引组0.12、(40)(40)类牵引组0.12、(40)(40)(40)类牵引组0.08,(40)(40)类牵引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非拔牙矫治(40)度拥挤病例中,下颌第三磨牙在治疗前后倾斜角度的变化为无牵引组8.25。、(40)(40)类牵引组0.0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萌出间隙的变化为无牵引组0.05、(40)(40)类牵引组0.20,(40)(40)类牵引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正畸治疗后阻生智齿的进一步直立和萌出间隙增大可以有效降低拔牙难度评分并增加和第二磨牙之间的牙槽骨骨量。结论:正畸患者拔牙矫治中采用中度和轻度支抗以及非拔牙矫治中应用(40)(40)类牵引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状态都有明显的改善,可以有效降低拔牙难度并有利于牙槽骨的拔牙位点保存,因此有上述治疗计划的患者可以考虑在治疗结束后择机拔除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
贾俊[10](2020)在《骨性Ⅰ类患者不同拔牙模式对上颌第三磨牙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患者治疗前后上颌第三磨牙的角度变化及萌出间隙的相关数据来探究骨性I类患者不同双尖牙拔牙模式对上颌第三磨牙的影响,为上颌智齿萌出与正畸治疗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合理参考与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五附院口腔正畸科行生理支抗正畸治疗的50名患者,50名患者的第三磨牙牙冠已形成但均未萌。50名患者分三组,不拔牙组18名,拔第一前磨牙组16名,拔第二前磨牙组16名。对治疗前后的9个指标进行测量分析。正畸治疗前后用同一设备拍摄X线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片,且定点、描点和测量均由三位医师完成。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一前磨牙拔除组治疗前后∠UM2-UM3、∠ANB、UM3-OP的改变有统计学意义;第二前磨牙拔除组中∠ANB、UM3、U—ES、UM3-OP、Ganss、Spr-Pt、∠UM3-PP有显着差异(P<0.01)。不拔牙组与第一前磨牙拔除组组间差值比较中,第一前磨牙拔除组中∠UM2-UM3有显着差异(P<0.01)。不拔牙组与第二前磨牙拔除组组间差值比较中,第二前磨牙拔除组中∠UM3-HP、UM3、U—ES、Ganss、Spr-Pt差异较为显着(P<0.01)。与第一前磨牙拔除组相比,第二前磨牙拔除组中∠UM3-HP、∠UM2-HP、UM3、U—ES有统计学意义。第三磨牙萌出预测值(D值)差异性比较可以得出第二前磨牙拔除组比第一前磨牙拔除组更有可能萌出到正常咬合面。结论:拔牙矫治能够改善上颌第三磨牙的萌出状态,而且前磨牙拔除的位置越靠后就越改善。
二、第二磨牙萌出情况对第一磨牙远中移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二磨牙萌出情况对第一磨牙远中移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4)成人下颌磨牙后间隙的CBCT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2.1 实验设备 |
2.2 数据采集 |
2.3 三维图像重建 |
2.4 测量项目 |
2.4.1 测量标准点、线、面的定义 |
2.4.2 测量指标 |
3.数据采集和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基础资料分析 |
2.CBCT磨牙后间隙长度分析 |
2.1 第二磨牙牙冠至升支前缘距离及牙根至内层骨皮质距离 |
2.2 第二磨牙牙冠至升支前缘距离及牙根至外层骨皮质距离 |
3.CBCT磨牙后间隙宽度及牙根宽度分析 |
4.下颌骨舌侧内层骨皮质与牙根接触情况 |
5.头颅侧位片磨牙后间隙长度分析 |
讨论 |
1.磨牙后间隙的定义 |
2.磨牙后间隙的测量方法 |
3.磨牙后间隙长度的影响因素 |
3.1 年龄 |
3.2 性别 |
3.3 第三磨牙 |
4.磨牙后间隙的宽度 |
5.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磨牙后间隙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5)骨性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伸髁道斜度与部分咬合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及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骨性I类和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伸髁道斜度与部分咬合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固定矫治技术治疗成人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病例报告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病例一 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伴单侧后牙正锁(牙合)的病例报告 |
病例二 应用微螺钉支抗治疗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病例报告 |
病例三 应用MBT自锁托槽结合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治疗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病例报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后牙正锁((牙合))的概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下颌近中倾斜第二磨牙直立移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样本来源 |
2.2 实验设备 |
2.2.1 CBCT |
2.2.2 计算机设备 |
2.2.3 实验应用软件 |
2.3 模型构建 |
2.3.1 扫描CBCT采集数据 |
2.3.2 建立下颌骨-下牙列三维模型 |
2.3.3 建立片段弓和微种植体直立近中倾斜第二磨牙的三维模型 |
2.3.4 建立直立近中倾斜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
2.3.5 测量分析 |
3 结果 |
3.1 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 |
3.2 位移趋势 |
3.2.1 片段弓组位移趋势 |
3.2.2 微种植体组的位移趋势 |
3.3 应力 |
3.3.1 片段弓组的牙周膜应力 |
3.3.2 微种植体组的牙周膜应力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下颌近中阻生第二磨牙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颌后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语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颌后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结论 |
第二部分 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颌后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1 材料 |
2 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前牙开病例的垂直向控制 |
参考文献 |
临床病例报告 |
临床病例报告(一) |
临床病例报告(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8)下颌第二磨牙阻生的三维测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下颌第二磨牙阻生的发生率及影响 |
1.2 下颌第二磨牙阻生的病因研究现状 |
1.3 下颌第二磨牙阻生常用治疗方法 |
1.4 总结 |
第二章 下颌骨形态与下颌第二磨牙阻生关系的系统评价 |
2.1 引言 |
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下颌第二磨牙阻生的颌骨与牙性指标的三维测量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下颌第二磨牙阻生的颊舌侧骨皮质厚度与牙槽骨宽度的三维测量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
(9)关于正畸治疗前后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程度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下颌第三磨牙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骨性Ⅰ类患者不同拔牙模式对上颌第三磨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内容与方法 |
2.1 选取托槽 |
2.2 矫治过程 |
2.3 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片的拍摄 |
2.4 测量 |
3.质量控制 |
4.统计学分析 |
5.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四、第二磨牙萌出情况对第一磨牙远中移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正畸影响下颌第三磨牙自发性近中移动的相关性分析[J]. 邹明媛,潘恩僦,弓国梁,余飞,林新平.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1(03)
- [2]成人下颌磨牙后间隙与第三磨牙关系的三维研究[J]. 郭学强,刘新强,王铮,赵睿,孔蕾.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1(02)
- [3]减数磨牙矫治设计中第三磨牙相关问题的考量[J]. 陈巧云,彭友俭.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1(02)
- [4]成人下颌磨牙后间隙的CBCT研究[D]. 郭学强. 青岛大学, 2021
- [5]骨性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伸髁道斜度与部分咬合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及病例报告[D]. 阴哲炜.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6]下颌近中倾斜第二磨牙直立移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 冉君一.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7]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颌后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 马志祥.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8]下颌第二磨牙阻生的三维测量研究[D]. 何柳. 南京大学, 2020
- [9]关于正畸治疗前后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程度变化的研究[D]. 王乃慈.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10]骨性Ⅰ类患者不同拔牙模式对上颌第三磨牙的影响[D]. 贾俊.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