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GA车用发动机的排放控制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桓宇[1](2021)在《WWD车用燃气控制系统总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基础建设工程项目的稳固推进以及商用车国六法规的影响,国内天然气重卡市场迎来了爆发性的增长,带动了WWD公司车用燃气控制系统总成市场的快速增长。2020年,国内商用车全年销量513.3万辆,实现销量增长18.7%。天然气重卡全年销量14.2万辆,实现销售增长22%,未来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如何在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如何制定市场营销策略以扩大销售,维护WWD公司在该市场中的领先地位,成为本论文需要研究的问题。文章第一章阐述了研究背景与意义。第二章对WWD公司的营销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进行了分析,其中分别对客户需求、公司的营销现状、竞争态势以及供应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第三章通过STP理论对WWD公司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选择出WWD公司的目标市场并对WWD公司的市场定位进行了重新定义。最后根据市场的定位过程,选择出可以使企业继续提升竞争力的竞争战略。文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为WWD公司制定出差异化的营销策略以及一系列的营销策略保障措施。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本文以WWD公司在车用燃气控制系统总成市场中的营销问题为背景,对该市场的特点和竞争环境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运用相关市场营销理论,为WWD公司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和实施保障措施。希望可以帮助WWD公司在实际营销工作中扩大竞争优势,为同类产品在国内细分市场的营销策略提供可参考的方向。为国内天然气发动机事业的发展和我国发动机摆脱单一石油能源依靠,发展绿色能源经济提供必要的支持。
张腾,贾红杰,韩文涛,王林波,王磊,刘近报[2](2021)在《国六天然气发动机排放技术方案分析》文中提出分析天然气发动机尾气中污染物控制方法,对比天然气发动机满足国六排放标准不同排放技术方案的优缺点,确定理论空燃比-三元催化-废气再循环技术方案是当前天然气发动机排放的最优技术方案。通过发动机台架进行冷、热态全球统一态测试循环(world harmoized transient cycle, WHTC)排放试验以及实际道路排放测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使用该技术方案的天然气发动机污染物排放量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限值要求。
李靓雪[3](2021)在《不同进气增压模式对柴油机及DPF性能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基于我国地理情况及最新实施的国Ⅵ排放法规,增压柴油机与后处理系统匹配能够在提高柴油机高原适应性同时满足排放法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不同进气增压模式对柴油机及DPF性能影响。本文通过搭建单级增压柴油机及两级增压柴油试验台架对其万有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级增压柴油机动力性好,但NOx排放较高,小负荷Soot排放较高。柴油机采用两级增压模式匹配后处理系统后进气性能、压力升高率、NOx等降幅均大于单级增压柴油机。同时两级增压柴油机DPF压降高于单机增压,高海拔时压降高于低海拔。灰分沉积相较于碳加载对柴油机性能影响更加显着,同时其对于两级增压柴油机性能影响更大,有效热效率下降主要是由于传热损失增大。单级增压高转速时,由于增压系统工作状态不同,柴油机性能随碳载量、灰分量增大整体性能表现更优。相同灰分沉积及碳加载条件下,两级增压柴油机匹配DPF压降更大。基于不同增压模式对柴油机及DPF变海拔特性研究,进一步对不同增压模式下柴油机匹配DPF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载体目数越小其压降越大,且随着灰分沉积及碳载量的增多,DPF压降上升速率更快。DPF进出口孔径比例在1.3时压降特性表现最佳。单级增压柴油机匹配DPF捕集效率高于两级增压。针对所确定的载体结构,进一步探究不同增压模式下载体配比、长径比对柴油机及DPF性能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不同进气模式柴油机匹配不同体积DPF对其性能影响不明显。随碳载量及灰分沉积增大,DPF配比越小压降上升速率越快,配比越大载体容灰能力越强,两级增压柴油机性能对灰分量及碳载量增大表现更为敏感。载体长径比增大对柴油机性能影响更大,扭矩有明显下降趋势,DPF压降增大,NOx排放减少,两级增压各项性能整体变动更大。灰分分布系数增大对长径比小载体影响更小,其容灰能力更强,压降越低且上升速率更慢。不同进气增压模式匹配DPF,其压降降幅差异不明显。EGR技术是降低NOx排放的主要机内净化技术。而柴油机在低负荷低转速工况下存在EGR引入能力较差的问题,本文针对TST、RTST系统匹配后处理系统对柴油机引入EGR能力进行研究,同时对比原机与匹配后处理系统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匹配后处理系统后两种增压系统在低转速引入EGR能力较差问题均得以改善。高转速时柴油机扭矩随EGR率增大而增高,DPF压降随EGR率增大而降低。同时EGR率仅靠高压级涡轮机叶片开度控制时,柴油机匹配后处理系统后引入EGR能力提高。高转速时进气流量随VGT开度先小幅上升后下降。DPF压降随EGR率增大先升后降,同EGR率高转速压降高于低转速。EGR率相同时,匹配后处理系统柴油机VGT开度更大。VGT开度越小,EGR率越大,缸内燃烧恶化,当VGT开度小于0.4时,柴油机经济性、动力性迅速下降,排气损失大幅增加。NOx排放随EGR率增大而减小。针对RTST系统匹配后处理系统柴油机变海拔工作特性研究发现:高转速下,0km-3km时DPF压降随VGT开度先增大后减小,扭矩随其开度增大而减小。低转速下,DPF背压随VGT开度增大而减小。扭矩随其开度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张宇[4](2020)在《基于EGR和LB的汽油机国六排放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国内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浓度和排放影响范围主要介于0.3米-2米之间(进入人体的主要器官和呼吸通道的范围),尾气污染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损害非常严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燃烧技术能有效提高燃烧混合气的质量分数和燃油经济性,稀薄燃烧(LB)技术能使发动机中汽油和氧气的质量百分比达到1:25,从而有效提高燃烧性能。将废气再循环燃烧技术和稀薄燃烧技术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两者优势,有效减少汽油发动机发生爆燃现象的机率,达到降低氮氧化合物(NOx)、一氧化碳(CO)以及碳氢化物(HC)等不完全燃烧化合物排放浓度的目的,提高汽油发动机的燃烧质量和燃烧效率。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就是通过精确控制将稀薄燃烧技术与发动机废气再循环技术有机结合,为提升汽油发动机排放性能奠定技术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汽油机排放控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对比几种常用汽油机尾气排放控制技术的适用场合及优缺点,进而制定出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将稀薄燃烧技术与发动机废气再循环有机结合,能够合理控制不同工况下废气再循环量。建立了以DSP(数字信号处理)处理器为控制核心的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模块,依据电子传感器采集到的工况参数,准确判别并自动调节相关EGR阀的开度,实现再循环废气量的精准调节。(2)建立汽油发动机进气系统数学模型,开展空燃比优化分析。基于发动机的进气循环状态和排放量均值,建立发动机进气系统数学模型,研究进气歧管内部的压力和温度变化规律,分析进气状态的热力学特性。使用GT-Power软件对建立的汽油机进排气系统模型的结构和参数进行模拟仿真和验证,通过结果显示,模型精度整体较佳,能够充分反映汽油发动机的排放控制性能。(3)基于粒子群控制算法对常规的PID控制器进行优化和技术改进。选取节气门的开度、发动机的转速和空燃比的数值作为发动机燃烧控制的输入量,对影响发动机运行状态和性能参数的数据输入进行了合理的约束和限制。基于MATLAB软件平台对发动机的燃烧性能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汽油发动机废气排放和油耗明显下降,验证了发动机尾气净化方案的准确性、有效性、可行性。(4)采用双怠速和稳态工况(瞬态工况)法对实验样车进行了台架试验。所选用汽油发动机排量1.8L,试验样车排放检测结果显示,基于EGR和LB技术的发动机燃烧精确控制,所测排气成分中CO(ppm)、HC(ppm)、NOx(ppm)、CO2(%)均较之前明显下降,达到了国六排放标准。
李振宁[5](2020)在《基于NRSC的非道路柴油机后处理系统的匹配设计和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环境保护进程的加速,柴油机行业的排放标准也随之提高,非道路四阶段排放法规即将实施,相比于三阶段法规而言,四阶段排放限制在PM减少90%,NOx减少12%,HC减少12%。经研究,DOC+DPF+SCR的发动机复合式后处理系统能够有效的实现对HC、CO、PM和NOx的净化,同时不依赖发动机机内净化,对发动机有较少的改造,能够较快速实现发动机减排的要求,具有良好经济性。因此本文围绕非道路四阶段的后处理匹配设计开展研究,对DOC+DPF+SCR的复合式后处理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进行了发动机台架试验以获得仿真所需的边界条件,随后搭建了发动机整机模型,分别从DOC、DPF和SCR的结构入手,分析了系统各单元对排放物的净化能力,并且在发动机台架进行了后处理系统验证,同时对DOC、DPF和SCR工作策略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对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某非道路用四缸高压共轨电控增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围绕非道路四阶段后处理系统匹配设计开展研究,以非道路稳态循环工况(the Non-Road Steady Cycle,NRSC)结果为评价标准。首先根据柴油机后处理系统的工作特性和排气污染物的理化性质,确定了柴油氧化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的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布置方式;随后搭建柴油机试验台架,进行发动机初始标定,获得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和发动机原机排放数据;根据发动机整机结构参数和台架试验数据搭建整机仿真模型,为后续后处理系统的设计提供入口边界条件。建立DOC仿真模型,研究了 DOC不同载体结构CO、HC、NO处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O转化效率较高,受结构变化影响较小;HC转化效率随直径增大而增大;NO处理效率随直径和目数的增大而增大;考虑到污染物去除效率和后处理安装空间,选择140mm×170mm×400目作为DOC载体尺寸。利用DOC仿真模型给出的边界条件建立DPF仿真模型,在NRSC稳态八工况循环下对DPF进行加载,根据PM捕集效率与排气压降进行了 DPF载体设计;结果表明,颗粒捕集效率随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载体目数为150目时,捕集效率随着直径增大而增加,载体目数为150目时,捕集效率随着直径增大而下降。在DPF载体规格选择120mm×150mm×200目时,可以满足对颗粒物排放的控制同时对发动机工作影响较小。建立Fe分子筛SCR模型,探究不同SCR载体机构对NOx转化效率及NH3泄漏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Ox转化效率随直径、长度和目数均提高;当SCR结构为170mm×250mm×300目时,各工况下NOx转化效率最高同时NH3泄露量较少。连接发动机与DOC+DPF+SCR的复合后处理系统,进行一维耦合计算,并进行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的台架试验验证。对比结果表明,为所选发动机匹配的后处理系统在NRSC稳态八工况循环中可以满足非道路四阶段的排放要。采用了缸内后喷提高DOC出口处温度,以利于DPF内的主动再生,恢复DPF捕集能力。对SCR中NRSC循环的尿素喷射策略进行了优化,增加了 NOx排放,减少了 NH3泄漏量,减少了后处理系统成本,优化后的NOx排放和NH3泄漏均满足非道路四阶段排放标准。
周君茂[6](2020)在《柴油机SCR后处理系统尿素喷雾参数的仿真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越发突出,机动车排放标准升级逐步加快,柴油机污染物排放严重的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以最新的国VI排放法规为研究背景,模拟研究了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尿素水溶液的喷射雾化、蒸发热解以及氨气与尾气混合等过程。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详细介绍了尿素SCR系统组成以及其反应原理,尿素SCR系统的评价指标以及影响其催化性能的相关因素,阐述了仿真所涉及到的数学模型,建立软件仿真所需的几何模型,利用ANSYS ICEM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设定了仿真的边界条件。(2)研究了SCR系统布局对尿素喷雾液滴蒸发热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尿素喷嘴与排气管道壁面距离越远,尿素SCR系统扩张角越小,尿素喷嘴与催化器入口端相距越远,氨气在排气管道内分布越均匀,催化器入口端氨气的分布均匀性系数和质量分数越大。(3)研究了喷嘴结构改变对尿素喷雾液滴蒸发热解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尿素喷孔数量、喷孔直径以及喷射角度逐渐增大的时候,氨气在排气管道中的分布均匀程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催化器入口端氨气分布均匀性系数以及氨气质量分数先变大后逐渐变小。(4)研究了柴油机排气温度以及排气流量对尿素喷雾液滴蒸发热解效率的影响。当柴油机排气温度升高的时候,氨气在排气管道内分布均匀性提高;当柴油机排气流量较小的时候,排气管道内氨气分布均匀性较好,催化器入口端氨气的分布均匀性系数和质量分数变大。
肖奔[7](2020)在《高原环境下柴油机SCR性能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以发动机排气污染物为源头造成的环境问题愈发严峻,日渐严格的法规要求推动着排放控制技术不断发展,柴油机的主要排放污染物是NOx和PM,二者由于生成机理的不同呈此消彼长的关系,单靠机内净化技术已无法满足排放要求,必须依靠机内与机外技术的配合才能有效控制二者排放。选择性催化还原是专门用于减少柴油机NOx排放的机外手段,技术成熟且效率高,已被广泛使用。NOx转化效率和NH3逃逸量是最重要的两个SCR性能评价指标,也是满足国六法规的关键。排气温度和排气流量的变化会对两个评价指标产生重要影响,而柴油机在不同海拔下运行时排气温度和排气流量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SCR控制策略能有较好的海拔适应和调控能力。研究不同海拔下SCR性能影响因素及规律能为SCR控制策略的优化丰富理论基础,对提升SCR海拔适应性有重要意义。以一台2.0L高压共轨柴油机为研究对象,依托AVL试验台架及尾气采集设备,结合大气模拟系统,分别在80kPa、90kPa、100 kPa大气压力下进行了柴油机外特性试验,研究不同海拔下柴油机的性能和原始排放,并对排气温度、排气流量和海拔变化对NOx转化效率和氨逃逸量的影响展开研究,利用试验数据运用AVL BOOST搭建一维模型,以不同海拔为基础,耦合排气温度和排气流量分析对SCR性能的影响,运用响应曲面法进行方案设计并提出预测模型,最后进行响应曲面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会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高,柴油机扭矩及功率越低,燃油消耗率越高,在低速时不同海拔下的柴油机性能差异更明显;随着海拔的升高排气温度会升高而排气流量会下降;柴油机NOx和排气氧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CO、CO2和HC排放都随海拔升高而增大。(2)NOx转化效率随排气温度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230℃至320℃温度区间转化效率从43.3%上升到78.6%,增加35.3%;320℃以后转化效率随温度升高涨幅减小,至380℃时转化效率达到最高86.7%,随后温度持续升高但转化效率逐渐降低,至560℃时转化效率降至59.5%,较最大转化效率降低27.2%。氨的逃逸量随着温度的上升先减小后小幅上升,230℃时至410℃,氨逃逸量从348.3ppm降至20.6ppm,降幅达94%,之后伴随温度继续升高氨逃逸量略有增加,氨逃逸量从20.6ppm增加到73.5ppm,增加52.9ppm。NOx转化效率随排气流量增大总体呈下降趋势,随着温度的上升,排气流量对NOx转化效率的影响越来越小,250℃时最大转化效率为49.7%,最小转化效率为28.2%,下降21.5%,300℃转化效率下降14.6%,350℃时转化效率下降8.7%;随排气流量的增大,氨泄漏量不断增大,且温度越低氨泄漏量随排气流量的变化幅度越大。(3)海拔越高,排气温度越高而排气流量越低,使得NOx转化效率越高,随着转速的升高转化效率降低,低速时海拔影响显着,中高速时影响较小。海拔越高,氨的逃逸量越小,转速从低到高氨逃逸量先减小后增加,低速时氨逃逸量海拔差异较小,中高速时差异较大,不同海拔氨逃逸量最大差值发生在2400r/min时,80kPa逃逸量为17.8ppm,100kPa逃逸量为138.8ppm,相差121ppm,最小差值发生在1400r/min时为13.4ppm。(4)结合实验数据及SCR参数,运用AVL BOOST建立一维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三个海拔下NOx转化效率随温度变化规律一致,排气温度升高转化效率先上升后下降,海拔越高,NOx转化效率越低;随着温度的升高氨逃逸量先降低后升高,且海拔越高氨的逃逸量越少。三个海拔下NOx转化效率都随排气流量的增大而减小,但是在不同的温度下减小幅度不一样,低温(230℃~320℃)和高温(450℃~560℃)时排气流量对转化效率影响较大;相同温度下,海拔越高,NOx转化效率随排气流量减小的幅度越大。不同海拔下随排气流量的增大,NH3的逃逸量不断增加,海拔越高,氨的逃逸量越大,相同排气温度和排气流量下,平原氨逃逸量比高原多。(5)运用响应曲面法进行试验设计,分析大气压力、排气温度和排气流量交互作用对NOx转化效率、NH3泄漏量和排气氧含量的影响,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排气温度是影响NOx转化效率的显着因素,排气温度分别和排气流量、大气压力的交互作用对NOx转化效率影响都很大;排气温度和排气流量都是NH3泄漏量的显着因素,二者交互时对NH3影响最大,排气温度越低排气流量越大,氨的泄漏量就越大;排气流量和大气压力是影响排气氧含量的显着因素,二者交互对O2含量影响最大,海拔越高排气流量越大则排气氧含量越高。
郭勇[8](2020)在《基于底盘测功机的重型汽油车(国五、国六)排放测试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大气污染日益严重,我国对汽车尾气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并推出相应法规。目前我国排放标准中的要求与国际标准基本相当甚至有些部分更严,其中轻型汽车和重型柴油车第六阶段排放标准已分别于2016年12月、2018年6月发布。但是,重型汽油车标准目前仍处于第四阶段,其以发动机台架排放测量作为型式认证的方法难以反映重型汽油车在实际使用中的排放水平;且重型汽油车排放主要集中在冷启动阶段,而现有的排放测试方法无冷启动阶段的排放测试要求。此外,零度以下温度环境对整车排放具有显着影响,而现行标准并未涉及低温冷启动排放测试。基于此,本文开展重型汽油车整车排放测试方法的研究,包括重型汽油车底盘测功机排放测试系统开发,基于底盘测功机的重型汽油车排放测试方法研究,环境温度对重型汽油车污染物排放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工况的重型汽油车污染物排放研究。本研究为重型汽油车新阶段排放标准的制修订提供依据。基于整车进行排放测试,更能反映重型汽油车实际道路行驶排放,本文首先开发并搭建了底盘测功机排放测试系统,对底盘测功机技术要求、排气污染物取样和分析方法进行了规定。提出了基于整车的排放量计算方法,将基于发动机循环功的排放计算方法转化为基于整车行驶里程的计算方法,通过底盘测功机与实际道路匀速工况下排放测试对比,以及底盘测功机排放与实际道路排放重复性测试对比分析,得出基于底盘测功机排放测试方法可真实反映实际道路排放情况,并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基于该方法,对比分析NEDC循环、FTP75循环和C-WTVC循环等不同测试循环,并根据实际道路驾驶情况进行验证,得出C-WTVC循环是目前最为合适的重型整车排放测试循环。进一步对车辆冷启动条件下排放测试进行研究,采用合理的冷热启动试验循环的占比,建立基于底盘测功机的排放测试评价体系。环境温度对重型汽油车冷启动排放影响显着,因此基于上述测试方法及评价体系,研究环境温度对重型汽油车冷启动排放的影响。对比分析常温常压、-7℃和-10℃的环境温度条件对整车CO、THC和NOx排放的影响。通过瞬态污染物排放分析,发现重型汽油车污染物的排放主要集中在冷启动阶段,且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CO和THC排放显着增加;冷启动完成后,各污染物的排放量均降低,且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不大。综合整个测试过程可知,环境温度对重型汽油车CO排放影响最大,THC排放次之,NOx排放影响最小。基于增程式重型汽油货车,开展中国工况对本测试方法的适应性研究。对比分析中国工况CHTC-HT、C-WTVC工况、实际道路PEMS路谱(1800s)三种工况曲线对CO、THC和NOx污染物综合排放和瞬态排放的影响。综合排放比较可得,常温条件下,三种行驶曲线污染物排放均较低。低温条件下,各污染物排放增加,且随温度的降低进一步增加。其中,CO排放在CHTC-HT循环条件下较高,PEMS路谱条件下最低;THC排放随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且三种行驶曲线条件下差异不大。瞬态排放比较可得,常温条件下,三种曲线各污染物排放较为稳定,在低速市区阶段,存在个别峰值。其中PEMS路谱三种污染物排放略高;-7℃低温条件下的排放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工况CHTC-HT三种污染物排放最高;-10℃低温条件下,中国工况CHTC-HT曲线下CO和THC排放较高。综上所述,本文基于底盘测功机开发了一套能反映重型汽油车实际行驶排放的试验方法,将现有的发动机台架认证方法调整为整车排放认证方法,并建立相应的计算评价体系;同时将冷启动排放纳入整车排放评价体系,更能真实反映实际道路排放情况。基于以上测试方法开展环境温度对重型汽油车污染物排放影响研究,并进一步开展中国工况对本测试方法的适应性的研究,对重型汽油车新阶段标准标准的制修订具有重要意义。
李翔[9](2020)在《船用预燃室式天然气发动机射流火焰和燃烧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天然气发动机的技术发展能有效促进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目标在船舶动力领域的实现,有利于解决我国能源供应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问题。国外主机厂已相继成功开发出大功率高性能天然气发动机,其特点是采用稀薄燃烧、空燃比控制等关键技术。类型主要是以预燃室点火为特点的纯天然气发动机,以及以柴油微喷引燃为特点的双燃料发动机。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缸径车用及重载天然气发动机领域,在预燃室射流火焰及稀薄燃烧特性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都偏少。这些研究成果不能有效支撑大缸径高性能天然气发动机的研发,因此亟需开展相关研究。本文以采用独立供气预燃室点燃式的8M23G船用大功率天然气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可视化试验对比分析了独立供气预燃室点燃式和火花塞直接点燃式对火焰传播的影响。分别以定容弹和发动机为边界开展CFD数值计算,针对过量空气系数和初始压力,对预燃室射流火焰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规律和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独立供气预燃室点燃式形成的多个近似“球形”的射流火焰拥有更大的火焰接触面积,因此在稀薄燃烧下对促进火焰快速传播有明显优势。当预燃室过量空气系数较低时,射流火焰形成较早、传播速度也相对较快。较低的主燃室过量空气系数也有利于促进射流火焰的快速发展。进而以预燃室过量空气系数、主燃室过量空气系数、点火正时和燃/空压差四个参数为变量,对8M23G天然气发动机的稀薄燃烧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发现预燃室过量空气系数变化对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与可视化试验基本一致。在本文的试验方案范围内,当预燃室过量空气系数较低时,由于射流火焰形成较早、发展较快,因此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相对较短,燃烧循环变动相对较小,排气温度也相对偏低,但是爆发压力和最大压力升高率会相对偏高。这种特性有助于将8M23G的稀薄极限拓展至2.0以上。主燃室过量空气系数对燃烧特性也有较为显着的影响,大体上呈现随着过量空气系数降低,爆发压力和排气温度升高、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缩短、CA50提前、最大压力升高率升高,以及爆发压力循环变动与指示压力循环变动降低的趋势。尽管如此,在个别工况和试验方案下存在影响规律不显着、存在拐点,或者与点火正时存在交互作用。点火正时则主要对爆发压力、滞燃期、CA50以及最大压力升高率有较为显着的影响,且影响也较为单调线性,即随着点火正时的提前,滞燃期缩短、CA50提前、最大压力升高率和爆发压力增大。燃/空压差对燃烧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低工况,随着燃/空压差增大,燃烧放热过程趋缓、最大压力升高率降低、爆发压力循环变动升高,同时爆发压力降低、排气温度升高。在此基础上借助实验设计方法,以主燃室过量空气系数和点火正时为变量,针对滞燃期、CA50、燃烧持续期、最大压力升高率和燃烧循环变动等因变量开展主效应和帕累托分析,得到量化的影响权重和规律。得出主燃室过量空气系数是影响燃烧持续期、最大压力升高率和燃烧循环变动权重相对较大的变量,并对个别工况下也造成拐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相比之下,点火正时主要对滞燃期、CA50、爆发压力和最大压力升高率有较为明显且单调线性的影响。在获得影响权重和量化规律的基础上,聚焦主燃室过量空气系数和点火正时这两个变量,通过选择并搭建Kriging近似模型,开展基于模型的燃烧特性优化分析。结合针对预燃室过量空气系数和燃/空压差的研究成果,设计出满足经济性要求,同时兼顾可靠性和排放性的燃烧特性优化方案。试验验证表明,基于试验数据构建的Kriging近似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发动机燃烧特性的主要规律。利用该模型开展燃烧特性多目标优化,可以指导8M23G实现各项性能指标,台架实测热效率达到42.8%。同时也说明这套设计燃烧特性优化方案的方法是有效的。该方法适用于燃烧特性较为复杂、影响或限制因素较多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何乃峰[10](2020)在《柴油机排气集成后处理系统耦合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交通运输和工程机械等领域柴油机因其较高的热效率、较强的动力性以及可靠性等优点被广泛认可与应用。但是,柴油机排放的NOx、PM、CO、HC等污染物亦会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降低柴油机排气的污染物的机外后处理技术主要有: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OC)、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PF)、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SCR)、氨氧化催化器(AOC)等。但单纯的依靠某一后处理技术,难以达到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因此,采用集成后处理系统成为必要的选择。然而当采用集成后处理系统时,集成后处理系统对柴油机排气的净化效果,以及各子后处理系统间的相互耦合作用尚有待研究。基于此,本文采用仿真方法以DOC+DPF+SCR+AOC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柴油机排气集成后处理系统耦合特性进行研究。根据现有柴油机、柴油车和集成后处理系统的技术参数,建立柴油机工作过程GT-Power仿真模型、各子后处理系统及集成后处理系统工作过程GT-Power仿真模型、柴油车道路循环工况工作过程GT-Driver仿真模型。在不同柴油机工况下,研究了集成后处理系统的反应特性;利用得到的柴油机排气特性参数,研究了不同排气参数、催化器结构参数、化学反应参数、不同布置方案对集成后处理系统催化转化特性的影响。DPF在再生情况下,DOC+CDPF+SCR+AOC系统对NOx的催化转化效果优于DOC+SCR+CDPF+AOC系统对NOx的转化,但是对CO催化转化效果不如DOC+SCR+CDPF+AOC系统。在研究道路循环测试工况下柴油车的动态排放的基础上,将柴油车和集成后处理系统工作过程仿真模型耦合,对集成后处理系统瞬态反应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各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耦合工作时反应特性与各子系统单独工作时反应特性的比较,研究集成后处理系统各子系统间的耦合作用:耦合作用对DOC平均压力的影响较平均温度明显,对DOC的CO、HC、NO的转化影响不大;对DPF净化微粒影响不大;对于SCR,耦合工作时NO转化效率大于单独工作时,NO2转化效率小于单独工作时;耦合工作时AOC的NH3转化率随时间波动幅度较小。本文通过集成后处理系统对柴油机排气净化的效果以及各子后处理系统间的相互耦合作用做出相应研究,研究成果可以为柴油机排气集成后处理技术的研究以及集成后处理系统的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二、EGA车用发动机的排放控制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GA车用发动机的排放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WWD车用燃气控制系统总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理论基础 |
1.2.1 市场细分方法 |
1.2.2 目标市场的概念与市场定位原则 |
1.2.3 营销策略的概念与构成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WWD公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1.1 经济环境分析 |
2.1.2 政策与法规环境分析 |
2.1.3 社会环境分析 |
2.1.4 技术环境分析 |
2.2 微观环境分析 |
2.2.1 客户需求趋势分析 |
2.2.2 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
2.2.3 供应环境分析 |
第3章 WWD公司营销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 |
3.1 市场细分 |
3.1.1 车型及排量要素细分 |
3.1.2 顾客经营规模要素细分 |
3.1.3 地理位置要素细分 |
3.2 市场分析与目标市场的选择 |
3.2.1 细分市场的规模吸引力分析 |
3.2.2 细分市场的结构吸引力分析 |
3.2.3 细分市场与企业内部能力匹配程度分析 |
3.2.4 目标市场的选择 |
3.3 市场定位 |
3.3.1 市场定位的影响因素 |
3.3.2 公司产品的竞争优劣势分析 |
3.3.3 市场定位的确定 |
3.4 目标市场的竞争战略选择 |
第4章 WWD公司营销策略组合的设计 |
4.1 产品与服务策略 |
4.1.1 产品线拓宽策略 |
4.1.2 产品线纵向开发策略 |
4.1.3 快速服务与响应策略 |
4.1.4 客户协同开发策略 |
4.2 定价策略 |
4.2.1 新品差异化撇脂定价策略 |
4.2.2 基于零部件国产化的成本领先定价策略 |
4.3 渠道策略 |
4.3.1 售后渠道的开发策略 |
4.3.2 客户渠道的协同支持策略 |
4.4 促销策略 |
4.4.1 广告与展会促销策略 |
4.4.2 专家研讨会促销策略 |
第5章 WWD公司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措施 |
5.1 组织流程保障 |
5.1.1 组织结构优化措施 |
5.1.2 流程优化措施 |
5.2 信息技术保障 |
5.2.1 信息情报系统的升级 |
5.2.2 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 |
5.3 制度保障 |
5.3.1 现场服务制度保障措施 |
5.3.2 薪酬激励制度保障措施 |
5.4 人力资源保障 |
5.4.1 培训保障措施 |
5.4.2 考核保障措施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国六天然气发动机排放技术方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排放标准分析 |
2 污染物排放控制分析 |
3 排放技术方案 |
3.1 稀薄燃烧-DOC-SCR-ASC |
3.2 理论空燃比-三元催化(three way catalytic converter, TWC)-EGR |
3.3 天然气发动机排放技术方案对比 |
4 排放测试 |
4.1 WHTC排放测试 |
4.2 整车道路实际排放测试 |
5 结论 |
(3)不同进气增压模式对柴油机及DPF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柴油机排放及控制技术 |
1.2.1 柴油机主要污染物及生成机理 |
1.2.2 柴油机污染物排放法规的发展历程 |
1.2.3 满足国六排放法规的柴油机控制技术路线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的研究现状 |
1.3.2 增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3 EGR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二章 不同增压模式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
2.1 试验设备与方案 |
2.2 不同增压模式柴油机万有特性试验 |
2.3 不同增压模式柴油机燃烧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一维热力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
3.1 DPF数学模型 |
3.1.1 DPF压降模型 |
3.1.2 DPF碳烟及灰分模型 |
3.1.3 后处理模型构建 |
3.2 整机及后处理模型构建及验证 |
3.2.1 整机及后处理模型构建 |
3.2.2 整机及后处理模型验证 |
3.3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不同海拔下增压模式对柴油机及DPF性能影响 |
4.1 不同海拔下增压模式对柴油机加装DPF性能影响 |
4.1.1 不同海拔下增压模式对柴油机进气及DPF压降特性影响 |
4.1.2 不同海拔下增压模式对柴油机燃烧特性影响 |
4.1.3 不同海拔下增压模式对柴油机性能影响 |
4.1.4 不同海拔下增压模式对柴油机能量分配影响 |
4.2 不同增压模式下碳加载对柴油机及DPF影响 |
4.3 不同增压模式下灰分沉积对柴油机及DPF影响 |
4.3.1 灰分沉积对柴油机进气及DPF压降特性影响 |
4.3.2 灰分沉积对柴油机燃烧特性影响 |
4.3.3 灰分沉积对柴油机性能及排放影响 |
4.3.4 灰分沉积对柴油机能量分配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增压模式下载体结构对柴油机及DPF性能影响 |
5.1 载体结构对DPF压降及捕集效率的影响 |
5.1.1 载体目数对DPF压降及捕集效率影响 |
5.1.2 进出口孔道比例对DPF压降及捕集效率影响 |
5.2 不同增压模式下配比对柴油机及DPF性能影响 |
5.2.1 不同配比洁净载体对柴油机性能及DPF压降影响 |
5.2.2 碳烟加载量对不同增压方式柴油机DPF压降的影响 |
5.2.3 碳烟及灰分沉积对不同增压方式柴油机及DPF性能影响 |
5.3 不同增压模式下长径比对柴油机及DPF性能影响 |
5.3.1 长径比对柴油机进气及DPF压降特性影响 |
5.3.2 长径比对柴油机燃烧特性影响 |
5.3.3 长径比对柴油机性能及排放影响 |
5.3.4 长径比对柴油机能量分配影响 |
5.4 不同增压模式下灰分分布系数对柴油机及DPF性能影响 |
5.4.1 灰分分布系数对柴油机进气及DPF压降特性影响 |
5.4.2 灰分分布系数对柴油机燃烧特性影响 |
5.4.3 灰分分布系数对柴油机性能及排放影响 |
5.4.4 灰分分布系数对柴油机能量分配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增压模式耦合EGR对柴油机及DPF性能影响 |
6.1 两级增压耦合EGR对柴油机及DPF性能影响 |
6.1.1 两级增压耦合EGR对柴油机进气及DPF压降影响 |
6.1.2 两级增压耦合EGR对柴油机燃烧特性影响 |
6.1.3 两级增压耦合EGR对柴油机性能影响 |
6.1.4 两级增压耦合EGR对柴油机能量分配影响 |
6.2 VGT开度对柴油机及DPF性能影响 |
6.2.1 海拔及 VGT开度对柴油机进气及 DPF压降特性影响 |
6.2.2 海拔及VGT开度对柴油机燃烧特性影响 |
6.2.3 海拔及VGT开度对柴油机性能影响 |
6.2.4 海拔及VGT开度对柴油机能量分配影响 |
6.3 叶片开度控制EGR对柴油机及DPF性能影响 |
6.3.1 DPF对增压系统引入EGR能力影响 |
6.3.2 叶片开度控制EGR率对进气及DPF压降特性影响 |
6.3.3 叶片开度控制EGR率对柴油机燃烧特性影响 |
6.3.4 叶片开度控制EGR率对柴油机性能影响 |
6.3.5 叶片开度控制EGR率对柴油机能量分配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 参与项目情况 |
(4)基于EGR和LB的汽油机国六排放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汽油机尾气排放研究现状 |
1.2.1 发动机均质压燃技术(HCCI) |
1.2.2 稀燃汽油机技术(LB,Lean Burn) |
1.2.3 三元催化转换器 |
1.2.4 混合燃料燃烧技术 |
1.2.5 废气再循环(EGR) |
1.2.6 其他后处理方法 |
1.3 本课题的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主要内容 |
第2章 废气再循环(EGR)的排放控制 |
2.1 废气再循环(EGR)的控制管理方法概述 |
2.1.1 EGR系统原理 |
2.1.2 EGR系统分类 |
2.1.3 EGR对发动机实际应用中性能的影响 |
2.1.4 EGR的控制策略 |
2.2 EGR技术的优越性 |
2.3 EGR率的实现 |
2.4 EGR系统的控制方式 |
2.5 EGR阀的选择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废气再循环与稀薄燃烧(EGR+LB)的控制策略 |
3.1 废气再循环气体流量模型 |
3.2 进气歧管压力模型 |
3.3 进气歧管温度模型 |
3.4 模型仿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式PID粒子群控制算法 |
4.1 闭环EGR控制系统 |
4.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4.2.1 PSO算法数学描述 |
4.2.2 粒子群算法基本流程 |
4.3 控制模型的建立 |
4.3.1 常规PID控制算法的原理及局限性 |
4.3.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PID控制器 |
4.4 实验验证 |
4.4.1 准备工作 |
4.4.2 检测操作步骤 |
4.4.3 实验结果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基于NRSC的非道路柴油机后处理系统的匹配设计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放法规 |
1.3 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及后处理的技术路线 |
1.31 NO_x的生成机理 |
1.32 碳烟的生成机理 |
1.33 后处理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发动机整机建模与整机实验验证 |
2.1 发动机台架布置 |
2.11 实验用柴油机参数 |
2.12 试验台架及测量设备 |
2.2 NRSC稳态实验方法 |
2.21 工况选择 |
2.22 污染物的计算 |
2.3 整机仿真模型的搭建 |
2.31 基本流动方程 |
2.32 燃烧模型 |
2.4 柴油机整机模型 |
2.5 发动机模型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
3.1 DOC的系统设计 |
3.11 化学反应动力学 |
3.12 DOC系统建模 |
3.13 DOC系统载体匹配 |
3.2 DPF的结构设计 |
3.21 DFPF系统建模 |
3.22 DPF系统载体匹配 |
3.3 SCR的结构设计 |
3.31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 |
3.32 SCR系统建模 |
3.33 SCR系统载体匹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后处理系统性能验证 |
4.1 引言 |
4.2 仿真模型耦合计算 |
4.3 发动机台架试验 |
4.4 排放结果验证 |
4.5 DOC升温与DPF主动再生策略 |
4.6 NRSC循环SCR尿素喷射策略优化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柴油机SCR后处理系统尿素喷雾参数的仿真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内燃机造成的环境污染 |
1.1.2 柴油机排放法规演进 |
1.2 降低柴油机排放途径 |
1.3 尿素SCR系统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1 尿素SCR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尿素SCR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尿素SCR系统应用状况 |
1.4 论文结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尿素SCR系统及性能影响因素 |
2.1 SCR系统组成 |
2.2 尿素SCR系统工作原理 |
2.2.1 还原剂氨气的产生 |
2.2.2 氮氧化物催化反应 |
2.2.3 催化器中催化反应过程 |
2.3 尿素SCR系统评价指标 |
2.3.1 尿素分解率 |
2.3.2 氨气分布均匀性 |
2.3.3 流体速度均匀性 |
2.4 影响尿素SCR系统催化反应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尿素SCR系统仿真模型 |
3.1 基本假设 |
3.2 尿素SCR系统数学模型 |
3.2.1 流体基本控制方程组 |
3.2.2 湍流模型 |
3.2.3 离散项模型 |
3.2.4 颗粒扩散运动 |
3.2.5 液滴蒸发模型 |
3.2.6 碰壁模型 |
3.2.7 混合气多组分混合模型 |
3.2.8 二次破碎模型 |
3.3 尿素SCR系统计算模型 |
3.3.1 几何模型 |
3.3.2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设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SCR系统尿素喷雾参数研究 |
4.1 SCR系统布局对尿素喷雾的影响 |
4.1.1 喷嘴与管壁距离对尿素喷雾的影响 |
4.1.2 喷嘴与催化器入口端距离对尿素喷雾的影响 |
4.1.3 扩张角对尿素喷雾的影响 |
4.2 喷嘴结构对尿素喷雾的影响 |
4.2.1 喷孔数量对尿素喷雾的影响 |
4.2.2 喷孔尺寸对尿素喷雾的影响 |
4.2.3 喷射角度对尿素喷雾的影响 |
4.3 其它因素对尿素喷雾的影响 |
4.3.1 柴油机尾气流量对尿素喷雾的影响 |
4.3.2 柴油机排气温度对尿素喷雾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高原环境下柴油机SCR性能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柴油机NO_x生成机理及其控制技术 |
1.2.1 氮氧化物(NO_x)生成机理 |
1.2.2 氮氧化物(NO_x)控制技术 |
1.3 SCR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SCR转化效率影响因素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SCR储氨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柴油机高原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法规介绍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海拔SCR试验方案设计 |
2.1 SCR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2.1.1 SCR系统的组成 |
2.1.2 SCR系统工作原理 |
2.2 试验台架及主要仪器设备 |
2.2.1 试验用发动机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试验方案 |
2.3.1 不同温度和不同流量对SCR性能影响试验方案 |
2.3.2 不同海拔对SCR性能影响试验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海拔SCR试验特性研究 |
3.1 不同海拔下柴油机性能及排放 |
3.2 排气温度对SCR性能的影响 |
3.2.1 排气温度对NO_x转化效率的影响 |
3.2.2 排气温度对NH_3逃逸量的影响 |
3.3 排气流量对SCR性能的影响 |
3.3.1 排气流量对NO_x转化效率的影响 |
3.3.2 排气流量对NH_3逃逸量的影响 |
3.4 不同海拔对SCR性能的影响 |
3.4.1 不同海拔对NO_x转化效率的影响 |
3.4.2 不同海拔对NH_3逃逸量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海拔SCR性能仿真研究 |
4.1 软件简介 |
4.2 SCR一维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4.2.1 流体力学理论基础 |
4.2.2 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
4.3 模型建立及计算边界条件 |
4.3.1 SCR模型的建立及边界条件 |
4.3.2 模型验证 |
4.4 不同海拔下温度及流量对SCR性能的影响 |
4.4.1 不同海拔下排气温度对NO_x转化效率及NH_3逃逸量的影响 |
4.4.2 不同海拔下排气流量对NO_x转化效率及NH_3逃逸量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SCR性能预测 |
5.1 响应曲面法简介 |
5.2 方案设计 |
5.3 预测模型建立及评价 |
5.4 因子交互对SCR性能影响的响应曲面分析 |
5.4.1 NO_x转化效率响应曲面分析 |
5.4.2 NH_3泄漏量响应曲面分析 |
5.4.3 排气O_2含量响应曲面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 |
附录1 参与项目 |
附录2 发表论文 |
(8)基于底盘测功机的重型汽油车(国五、国六)排放测试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
1.2.1 我国汽车产销量 |
1.2.2 重型汽油车产量 |
1.3 重型汽油车在国外的发展概况 |
1.3.1 重型汽油车在欧盟的发展 |
1.3.2 重型汽油车在美国的发展 |
1.3.3 重型汽油车在日本的发展 |
1.4 行业发展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
1.4.1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现状 |
1.4.2 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排放现状 |
1.4.3 全国汽车污染物排放现状 |
1.4.4 不同排放标准的汽车污染物排放情况 |
1.4.5 汽油车污染物排放情况 |
1.5 环保标准实施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1 我国重型汽油车(机)排放标准概况 |
1.5.2 国外重型汽油车(机)排放标准概况 |
1.6 环境温度对排放影响及中国工况在整车测试中应用研究 |
1.6.1 环境温度对污染物排放影响 |
1.6.2 中国工况在整车测试中的应用 |
1.7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底盘测功机的重型汽油车排放测试系统介绍 |
2.1 底盘测功机 |
2.2 全流稀释定容取样尾气分析仪 |
2.2.1 全流稀释定容取样系统 |
2.2.2 尾气分析系统 |
2.3 排放量计算 |
2.3.1 确定稀释排气体积 |
2.3.2 气态污染物排放总质量 |
2.3.3 NO_X湿度修正系数的计算 |
2.3.4 颗粒物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底盘测功机的重型汽油车排放测试方法研究 |
3.1 测试工况的选择 |
3.1.1 排放测试循环比较 |
3.1.2 FTP75和C-WTVC测试循环的试验验证 |
3.1.3 底盘测功机整车排放与实际道路PEMS排放测试对比 |
3.1.4 底盘测功机整车排放与实际道路PEMS测试重复性对比 |
3.2 冷/热循环工况的选取及加权比例的确定 |
3.2.1 采用冷/热启动循环 |
3.2.2 冷/热循环工况验证 |
3.2.3 冷/热循环工况加权比例的确定 |
3.3 国五、国六排放试验验证 |
3.3.1 市售重型汽油车 |
3.3.2 新开发车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境温度对重型汽油车污染物排放影响研究 |
4.1 试验方法 |
4.1.1 试验车辆及燃料 |
4.1.2 试验工况 |
4.2 环境温度对瞬态污染物排放影响研究 |
4.3 环境温度对综合污染物排放影响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中国工况的重型汽油车污染物排放研究 |
5.1 中国工况概述 |
5.2 中国工况的构建 |
5.3 基于中国工况的重型汽油车底盘测功机测试方法应用 |
5.3.1 车辆参数 |
5.3.2 试验方案 |
5.3.3 基于C-WTVC循环、CHTC-HT循环和PEMS路谱的重型汽油车排放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 |
6.1.1 重型汽油车底盘测功机排放测试系统开发 |
6.1.2 基于底盘测功机的重型汽油车排放测试方法研究 |
6.1.3 环境温度对重型汽油车污染物排放影响研究 |
6.1.4 基于中国工况的重型汽油车污染物排放研究 |
6.2 全文主要创新点 |
6.3 排放控制措施及建议 |
6.3.1 排放控制技术 |
6.3.2 主要技术路线 |
6.4 减排效果分析 |
6.5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船用预燃室式天然气发动机射流火焰和燃烧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天然气发动机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
1.2.1 天然气发动机的技术路线 |
1.2.2 船用天然气发动机的研究现状 |
1.3 预燃室天然气发动机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
1.3.1 预燃室射流火焰特性的研究 |
1.3.2 预燃室天然气发动机稀薄燃烧特性的研究 |
1.3.3 发动机性能的多因素、多目标优化研究 |
1.4 问题的提出及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系统与研究方法 |
2.1 引言 |
2.2 可视化试验系统 |
2.2.1 可视化试验系统 |
2.2.2 图像预处理流程和算法研究 |
2.3 发动机试验系统 |
2.3.1 发动机试验系统 |
2.3.2 燃烧参数的定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燃室射流火焰的可视化试验 |
3.1 可视化试验研究方案 |
3.2 射流点火与火花塞点火的可视化比较 |
3.3 定容弹内压力变化的比较 |
3.4 定容弹内火焰面积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燃室射流火焰的数值模拟 |
4.1 计算模型 |
4.1.1 定容弹边界计算模型 |
4.1.2 发动机边界的计算模型 |
4.2 计算模型的验证 |
4.2.1 定容弹边界计算模型的验证 |
4.2.2 发动机边界计算模型的验证 |
4.3 射流火焰的数值计算分析 |
4.3.1 定容弹边界射流火焰的数值计算 |
4.3.2 发动机边界射流火焰的数值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燃室式天然气发动机稀薄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
5.1 发动机试验研究方案 |
5.2 预燃室过量空气系数 |
5.3 主燃室过量空气系数和点火正时 |
5.3.1 燃烧特征参数 |
5.3.2 燃烧循环变动 |
5.3.3 性能参数 |
5.4 燃/空压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稀薄燃烧特性研究 |
6.1 影响参数的实验设计分析 |
6.1.1 实验设计技术发展 |
6.1.2 实验设计方案 |
6.1.3 主效应及帕累托分析 |
6.2 燃烧特性多目标优化 |
6.2.1 多目标优化概述 |
6.2.2 近似模型理论基础及选择 |
6.2.3 Kriging近似模型设计 |
6.2.4 燃烧特性参数的多目标优化 |
6.3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发动机稀薄燃烧特性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不足之处和工作展望 |
创新点说明 |
参考文献 |
符号与缩写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附表4 |
附图1 |
附图2 |
附图3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等成果 |
致谢 |
(10)柴油机排气集成后处理系统耦合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柴油机排放机内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柴油机排放后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柴油机后处理系统耦合技术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的研究目标 |
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模型 |
2.2.1 柴油机物理模型的建立 |
2.2.2 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模型的建立 |
2.3 柴油车工作过程仿真模型 |
2.3.1 柴油车工作过程仿真模型 |
2.3.2 柴油机排气特性MAP图 |
2.4 集成后处理系统仿真模型 |
2.4.1 各子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2.4.2 集成后处理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2.5 本章小结 |
3 稳态工况下集成后处理系统反应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3.1 引言 |
3.2 集成后处理系统反应特性 |
3.3 稳态工况下集成后处理系统影响因素研究 |
3.4 不同集成后处理系统布置方案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4 道路循环测试工况下集成后处理系统反应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道路循环测试工况下柴油车的排放特性 |
4.3 道路循环测试工况下集成后处理系统催化反应特性 |
4.4 道路循环测试工况下集成后处理系统影响因素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集成后处理系统各子系统间耦合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稳态工况下集成后处理系统各子系统间耦合作用研究 |
5.2.1 稳态工况下DOC与其他子系统耦合作用研究 |
5.2.2 稳态工况下DPF与其他子系统耦合作用研究 |
5.2.3 稳态工况下SCR与其他子系统耦合作用研究 |
5.2.4 稳态工况下AOC与其他子系统耦合作用研究 |
5.3 道路循环测试工况下集成后处理系统各子系统耦合作用研究 |
5.3.1 道路循环测试工况下DOC与其他子系统耦合作用研究 |
5.3.2 道路循环测试工况下DPF与其他子系统耦合作用研究 |
5.3.3 道路循环测试工况下SCR与其他子系统耦合作用研究 |
5.3.4 道路循环测试工况下AOC与其他子系统耦合作用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EGA车用发动机的排放控制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WWD车用燃气控制系统总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陈桓宇. 吉林大学, 2021(01)
- [2]国六天然气发动机排放技术方案分析[J]. 张腾,贾红杰,韩文涛,王林波,王磊,刘近报.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21(02)
- [3]不同进气增压模式对柴油机及DPF性能影响研究[D]. 李靓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EGR和LB的汽油机国六排放控制技术研究[D]. 张宇. 安徽工程大学, 2020(04)
- [5]基于NRSC的非道路柴油机后处理系统的匹配设计和优化研究[D]. 李振宁. 山东大学, 2020(12)
- [6]柴油机SCR后处理系统尿素喷雾参数的仿真与优化研究[D]. 周君茂. 湖南大学, 2020(07)
- [7]高原环境下柴油机SCR性能影响因素研究[D]. 肖奔.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8]基于底盘测功机的重型汽油车(国五、国六)排放测试方法研究[D]. 郭勇. 天津大学, 2020(01)
- [9]船用预燃室式天然气发动机射流火焰和燃烧特性的研究[D]. 李翔.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10]柴油机排气集成后处理系统耦合特性研究[D]. 何乃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