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希捷Barracuda ATA接口新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吴芝路,冯阳凯,任广辉[1](2008)在《基于SATA接口硬盘数据存储系统设计》文中认为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和Serial ATA桥接芯片的数据存储系统.采用FPGA设计IP核控制JM20330芯片,完成由IDE到SATA接口的转换,提供单接口传输通道,并支持热插拔;实现脱机情况下对SATA硬盘的操作,为高速数据存储提供一种新的系统.
alfa[2](2006)在《2005年度·硬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毫无疑问,磁盘系统是整个PC平台中发展最缓慢的部分之一,甚至可以与多年沉寂的外设相“媲美”。实际上2005年的硬盘市场还有着波澜变化的,虽然整个行业发展缓慢,但我们不能否定众多硬盘厂商在2005年做出的贡献……
陈可[3](2006)在《2005硬件市场盘点》文中指出经历了2005年的风云变幻,IT行业又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上。在未来的一年中,我们将看到处理器、存储等多个领域出现革命性的产品和技术,这些产品和技术将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应用和体验。
任苙萍[4](2005)在《串行技术浪潮汹涌》文中认为虽然并行接口(例如:台式电脑采用的PCI总线、Parallel ATA和企业硬盘机所采用的SCSI)是一项几经验证的技术,且构造简单、成本较低且使用方便,曾雄踞了个人电脑周边市场的相当长时间;但其仍存在一些限制,包括效能、设备寻址能力、讯号完整性、传输线距离、不兼容于新式硅芯片制程,以及不利于电脑空间利用等,于是“串行”的接口便应运而生;特别是SATA与正在发展中的SAS(SerialAttached SCSI),更被视为传统储存接口的接班人,成为新一代储存接口规格的新宠。
冯灵君[5](1997)在《着名厂商发布栏》文中研究表明 SAP公司目前在全球推出扩展后的银行业解决方案。它包含了利润和市场风险的功能。这些模块扩展了现有的SAP银行/商务管理模块的功能,含财务会计、采购、固定资产、房地产、人力资源和项目等功能。 SAP的银行业解决方案中的利润功能为金融机构在利润、业绩评估和分析方面提供了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这一功能不受传统组织形式的局限,允许在整个机构内进行深层的业绩分析。“用户定义”视图可帮助使用者很快进行复杂的利润评估。基本的视图包括多层次机构、客户、客户群和产品等。银行业的解决方案中的风险管理功能为客户提供了企业
李正飞[6](2017)在《电力能耗采集与管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近些年我国建筑能耗需求不断增长,无论是大型产业园区还是小型建筑群,对能耗监管监控的需求越来越多。物业管理单位通常只是对能耗一般使用情况做粗略的监测,然而负责监控工作人员很难对能耗线路细致掌握,这将导致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的找到故障点,势必会影响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本文正是为了使用电能耗与线路故障与实景三维图像相结合达到精确定位的功能设计并实现了电力能耗采集与管控平台(以下简称平台)。通过提高电能耗数据的采样频率在第一时间对电能使用状况进行评价预估和警示,我们将用电线路关键节点定义为数据采集源,众多分散的数据采集点通过RS485总线形成拓扑结构,最后利用GPRS无线通信将数据发送至平台服务器。另一方面我们利用数据库将获取到的数据与建筑群实景三位模型中与实际线路相对应相关联,目的是在平台软件页面中根据实景模型即可查询用电实时数据。在建筑能耗三维模型结合实现动态数据展示方面,利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及模型信息库,模型轻量化技术路线基于HTML/Web GL技术,最终以可操控三维模型的Web页面形式展现,建筑三维模型与其对应的电能耗数据以数据库为媒介,实时数据与三维模型构件强制一对一绑定的关系保持数据关联。本文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并实现一套完整的能耗监管平台,平台建设过程中本人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根据实际环境选用并安装采集器以及通信设备;2、对监控区域建筑群、输电线路节点建立BIM三维模型并完成轻量化,使其在Web页面中三维可视化,定义API接口函数与平台服务后台对接;3、设计并建立关系型数据库;4、基于B/S模式选用ORACLE数据库为基础,应用JAVA语言编程实现软件系统,实现平台各项业务功能;本文详细叙述了平台的实现过程,其中电能耗数据采集设备的选用、数据通信方式的选择、硬件设备调试本文将做简要概述,重点内容为BIM模型与采集设备数据联动精准定位可视化功能、BIM信息库与平台数据库设计以及平台各项功能设计。
谢君朋[7](2015)在《EnhanceIO实现原理与改进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混合存储系统解决了以传统机械硬盘为主的存储系统性能不佳,使用固态硬盘替换机械硬盘成本又过高的问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EnhanceIO是由STEC公司开发,应用于Linux平台下的一款开源混合储存系统软件,在内核空间实现了处理应用程序数据读写请求的块设备驱动程序,对存储系统的性能有显着提升。论文阐述了混合存储系统设计所需要的关键技术,详细分析了EnhanceIO系统的实现原理,提出并完成对其改进方案。一方面,EnhanceIO系统实现的三种缓存替换算法中,随机替换算法完全没有考虑缓存中数据块的历史使用情况,先入先出替换算法只考虑缓存中数据块加入缓存的先后顺序,最近最少使用替换算法只考虑缓存中数据块的最近使用情况。由于没有综合考虑缓存中数据块的访问时间和访问频率,不能对存储系统的数据访问模式做出很好的判断和预测,这三种替换算法的缓存命中率还有提升空间。论文在最近最少使用替换算法的基础上,使用两条最近最少使用链表,即一条低频访问链表和一条高频访问链表,实现了综合考虑访问时间和访问频率特性的替换算法。另一方面,EnhanceIO系统没有区分读写请求类型,对于随机读写请求和顺序读写请求都会进行缓存。磁盘扫描和文件拷贝等大数据量、低频率的顺序读写,会给整个存储系统的读写性能造成波动。固态硬盘相对于机械硬盘,在随机读写速度上的优势比顺序读写速度上的优势更加明显。区分读写请求的类型,优先对随机读写请求进行缓存,会对存储系统性能带来更大的提升。针对这一问题,论文在EnhanceIO系统中加入了顺序读写过滤功能。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改进的替换算法相比于原最近最少使用替换算法,缓存命中率提高3.42%,带来存储系统性能的提升。分别表现为,随机读测试,读性能提升6.94%;随机写测试,写性能提升4.29%;随机读写测试,读性能提升5.52%,写性能提升4.48%。在有大量连续数据访问的应用场景中,顺序读写过滤功能的加入,能够有效防止缓存中有用数据块被淘汰,使得存储系统的性能更加稳定。
刘洋[8](2013)在《层次混合存储系统中缓存和预取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固态盘(Solid State Disk, SSD)的普及,基于SSD和HDD (Hard Disk Drive)的混合存储系统成为研究热点。混合存储系统综合了SSD的高IOPS、低延时和HDD的大容量、低成本的优点。目前混合存储系统有三类主要的组织方式:(1)SSD作为读缓存和写缓冲区来加速磁盘I/O;(2)磁盘作为写缓冲区来减少SSD写入;(3)SSD和磁盘均作为永久存储,通过数据迁移和重映射来优化系统性能。其中,方式(1)只需在原有磁盘存储系统之上放置少量SSD充当Cache便可大幅提高系统IOPS,具有低成本、易部署的优势,应用最为广泛。SSD具有写擦(Program/Erase, P/E)次数受限的特点,从而限制其在磁盘缓存上的应用,同时其内部繁重的垃圾回收任务会增加I/O的存取时延。此外,SSD作为Cache时,其大容量的特征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底层存储系统的访问局部性,影响到底层存储设备的I/O性能。针对SSD Cache带来的寿命、性能和局部性弱化问题,通过缓存(Caching)和预取(Prefetching)技术以优化由SSD和HDD构成的混合存储系统已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要课题。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SSD缓存(Flash Cache)和RAID的层次型混合存储架构RAF (Random Access First),该架构引入适用于Flash Cache的成本收益模型,并支持随机数据优先的选择性Cache插入策略。RAF将负载中顺序访问数据交给磁盘层,SSD仅需缓存那些具有高收益的随机数据,从而延长SSD的寿命并缩短系统响应时间。此外,RAF通过将SSD缓存划分为读、写区域,使得闪存层无效页的分布更加集中,从而有利于回收块的选取。实验结果表明,与采用相同硬件配置的FlashCache相比,其平均响应时间缩短了17%,磨损减少了53%。其次,主存、SSD缓存以及磁盘构成了多级缓存结构,针对当前多级缓存结构中SSD Cache受冷数据污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层间访问特征的旁路缓存算法CHPA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Hierarchies byPassing cache Algorithm)。CHPA是一种用于降低SSD写开销而设计的非同步多级缓存算法,通过数据块在DRAM Cache内和不同层间的访问特征来预测热数据块,当数据块被上层DRAM Cache淘汰时,热数据块会被插入SSD缓存,而冷数据会绕过SSD层以减少写入开销。再次,提出了一种基于SSD的顺序预取策略FLAP (FLash-Aware Pre fetching)。 FLAP是一种具有高精确度的激进式预取策略,通过基于关系图的量化分析模型,并借助于SSD缓存容量大的优势,在Cache缺失时对磁盘设备进行高精度、大长度预取,以节约预取成本。此外,通过从SSD空间中专门划分出预取区域来存储预取数据,并采用时间相关的数据布局策略,FLAP使预取区域的垃圾回收效率大幅优化,从而将预取操作对SSD寿命的影响降低到最小。最后,由于DRAM和SSD组成的两层缓存已经过滤了大部分具有强时间局部性的数据访问,因而在底层磁盘系统(如RAID系统)中顺序预取的作用变的更为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于面向分条的顺序流预取算法SoAP (Strip-oriented Asynchronous Prefetching)。 SoAP是一种专门为并行磁盘系统设计的预取策略,通过将预取请求与分条(Strip)边界对齐,并拆分为基于分条的子请求,来解决顺序性缺失(Sequentiality Loss)等问题。此外,借助多队列机制和异步调度策略,SoAP利用磁盘空闲带宽来执行预取操作,从而降低了预取开销。
王桦[9](2009)在《在线备份服务机制及容错模型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今信息化社会,数据是一个企业或组织最宝贵的财富,关键数据的损坏或丢失都将给企业带来毁灭性打击。而数据在各类自然灾害、人为误操作、病毒及黑客攻击等破坏面前都显得极为脆弱,数据备份技术作为数据保护的有效手段,正在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随着云计算和SaaS(软件即服务)方式的兴起,备份服务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备份软件,成为存储应用领域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当前备份软件及服务市场基本由国外产品所垄断,对相关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备份服务系统对保障我国的信息系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如何提高在线备份服务系统中的大规模用户与多介质节点之间并发数据流的传输与存储负载均衡问题,研究了调度服务器的任务并发调度技术。在宏观层面,提出了一种实时调度策略和一种全程调度策略,用于建立多用户节点与多存储节点之间的高效连接与数据传输,对两种策略及其适用范围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微观层面,研究了任务处理中的多线程管理机制,针对目前采用的ad-hoc方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线程池方式。针对如何提高海量备份数据的传输与存储效率问题,论文重点研究了在线备份服务系统中存储服务器内部的数据组织方法,以及涵盖备份客户端与存储服务器的数据压缩技术。对于数据组织,节点间的存储文件相对独立,节点内的存储文件按需动态增长,文件内部的数据按块存储,不同数据块通过hash进行索引。对于数据压缩,提出了一种复合数据压缩方法,包括两个层次:底层采用块级压缩,数据备份时,如果判断存储服务器中不存在相应的数据块,则备份客户端先对该块进行数据流式压缩,然后再进行传输,这样可以有效去除文件内部的重复数据流;上层采用全局压缩,备份操作中,对于存储服务器存在的数据块,无须重传副本,只需修改存储服务器中的数据块的索引即可,这样可以实现多用户不同文件间的重复数据删除。最后利用三种常用的块级压缩算法对压缩率及CPU利用率进行了实验验证。由于在线备份服务系统比备份软件存在更多的技术问题,客观上更易产生异常,而主观上又要求更高的服务可信性,所以最后研究了在线备份服务系统的可信性问题。首先研究了可信性概念、可信性分析及改进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容错在线备份服务模型(FOBSM),并用形式化语言Object-Z对FOBSM的各个组成构件进行了形式化建模,利用Object-Z的推理规则证明了FOBSM所具有的容错属性,该研究对在线备份服务系统的容错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在线备份服务原型系统。
Pophard编辑部[10](2004)在《风云变幻,谁主沉浮?——2003年电脑硬件市场盘点》文中研究表明2003年的电脑硬件市场,就像是一场电影。或许导演和剧本把握得不够精彩,或许情节发展谈不上跌宕起伏,但基于诸多巨星的卖力出演作为卖点,依然吸引了众多影迷的眼球。 在这场电影的放映过程中,观众们或许瞪大双眼,生怕错过每个细节,但最后如果有精彩镜头的重放,依然会觉得意犹未尽。我们为你制作的2003年电脑硬件市场盘点专题,也就是出于这个初衷。 对于市场而言,技术、价格的竞争其本质就是开放了对垄断的竞争,竞争所产生的价格波动又与我们的简单消费息息相关。为方便大家综观2003年电脑硬件市场的发展状况,专题制作人员以配件为单元细分成20个部分,用媒体视线进行年度的整理与盘点。
二、希捷Barracuda ATA接口新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希捷Barracuda ATA接口新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ATA接口硬盘数据存储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SATA硬盘脱机数据存储系统的设计 |
1.1 系统组成和设计原理 |
1.2 FPGA主控单元设计 |
1.3 SATA接口芯片选择 |
1.4 文件系统简介 |
2 数据存储过程 |
3 结 语 |
(4)串行技术浪潮汹涌(论文提纲范文)
PCI Express总线 |
芯片组厂商:新规格导入的主要推手 |
图形厂商是PCI Express总线的坚定拥护者 |
n V I D I A:专擅高阶绘图市场 |
A T i:兼顾高稳定度及高整合性平台表现 |
系统厂商:PCI Express未来寄予笔记型电脑 |
服务器及高阶储存市场:观望气氛浓厚 |
SATA接口渐入主流 |
IC设计厂商:SATA兼容性测试认证开始起跑 |
硬盘厂商:兼容并蓄的多元相容 |
坐拥SATA II、前瞻SAS |
串行扩展接口广为应用 |
USB微型存储风潮正盛 |
结语 |
(6)电力能耗采集与管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4 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电力能耗采集与管控平台相关技术 |
2.1 电力数据采集相关技术 |
2.2 数据通信传输相关技术 |
2.2.1 GPRS无线通信 |
2.2.2 基于Mesh的无线分布式网络 |
2.3 BIM轻量化技术 |
2.3.1 BIM技术特点 |
2.3.2 将BIM技术植入能耗管控平台的优势 |
2.3.3 基于HTML/Web GL技术的BIM模型轻量化 |
2.4 平台数据库开发相关技术 |
2.4.1 Oracle数据库 |
2.4.2 Oracle可视化工具PL/SQL Developer |
2.5 平台软件开发相关技术 |
2.5.1 Java技术简介 |
2.5.2 SSH框架介绍 |
2.5.3 HTML5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平台硬件结构划分与功能需求分析 |
3.1 平台硬件结构划分 |
3.1.1 数据采集层设备选用 |
3.1.2 三种通信终端工作方式 |
3.2 平台各层结构功能需求分析 |
3.2.1 采集设备功能需求 |
3.2.2 通信终端网络需求 |
3.2.3 信道带宽需求 |
3.2.4 软件应用层功能需求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平台软硬件详细设计 |
4.1 数据采集点位设计 |
4.1.1 智能电表采集点位设计 |
4.1.2 电参数专用采集模块点位设计 |
4.2 数据通信方式设计 |
4.2.1 基于GPRS通信DTU |
4.2.2 基于Mesh网络的自组网通信模块 |
4.2.3 485 转以太网串口服务器 |
4.3 平台软件系统功能设计 |
4.3.1 BIM模型显示 |
4.3.2 数据实时监控 |
4.3.3 能耗数据分析 |
4.3.4 系统管理 |
4.4 平台数据库设计 |
4.4.1 数据库实体设计 |
4.4.2 数据库物理表结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平台软件系统实现 |
5.1 基于Revit的模型建立 |
5.2 BIM模型Web环境下显示 |
5.2.1 轻量化解决方案 |
5.2.2 模型信息库轻量化 |
5.2.3 模型通信接口函数定义 |
5.3 采集数据与BIM模型联动 |
5.3.1 数据库媒介 |
5.3.2 调用API函数实现数据联动 |
5.4 数据实时监控功能实现 |
5.4.1 采集参数刷新功能 |
5.4.2 通信数据帧协议解析 |
5.4.3 实时数据展现的两种模式 |
5.5 能耗数据分析功能实现 |
5.5.1 能耗数据分析精细化 |
5.5.2 数据分析展现形式 |
5.6 系统管理功能实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平台综合测试 |
6.1 平台数据传输层测试 |
6.1.1 DTU通信线路测试 |
6.1.2 GPRS通信帧数据测试 |
6.2 平台其他软件功能测试 |
6.2.1 测试环境 |
6.2.2 功能性测试举例 |
6.2.3 非功能性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EnhanceIO实现原理与改进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混合存储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混合存储系统 |
2.1 相关储存介质特性 |
2.1.1 机械硬盘 |
2.1.2 固态硬盘 |
2.2 混合存储系统介绍 |
2.2.1 计算机存储系统 |
2.2.2 混合存储系统实现原理 |
2.3 混合存储系统关键技术 |
2.3.1 读写请求处理 |
2.3.2 高速缓存技术的使用 |
2.4 高速缓存的设计 |
2.4.1 缓存地址 |
2.4.2 缓存容量 |
2.4.3 映射功能 |
2.4.4 替换算法 |
2.4.5 写策略 |
2.4.6 缓存块大小 |
2.4.7 缓存数目 |
2.4.8 缓存存储索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nhanceIO实现原理 |
3.1 EnhanceIO概述 |
3.1.1 Linux块设备驱动介绍 |
3.1.2 EnhanceIO系统工作流程 |
3.2 EnhanceIO系统框架 |
3.2.1 内核空间实现 |
3.2.2 用户空间配置 |
3.3 EnhanceIO主要数据结构 |
3.4 EnhanceIO替换算法 |
3.4.1 最近最少使用替换算法 |
3.4.2 先入先出替换算法 |
3.4.3 随机替换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nhanceIO系统改进 |
4.1 替换算法不足 |
4.2 替换算法改进 |
4.2.1 主要改进思路 |
4.2.2 改进替换算法的实现 |
4.3 顺序读写过滤 |
4.3.1 顺序读写过滤作用 |
4.3.2 顺序读写过滤实现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测试环境 |
5.1.1 系统环境与测试工具 |
5.1.2 fio介绍 |
5.2 性能测试与对比 |
5.2.1 测试方法及测试参数 |
5.2.2 存储介质读写性能 |
5.2.3 改进前后替换算法性能对比 |
5.2.4 顺序读写过滤测试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层次混合存储系统中缓存和预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混合存储系统发展概述 |
1.2 混合存储系统分类 |
1.3 混合存储系统面临的挑战 |
1.4 混合存储系统相关研究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1.6 课题来源 |
2 层次型混合存储系统架构 |
2.1 层次型混合存储体系结构 |
2.2 闪存缓存硬件构成 |
2.3 闪存缓存软件构成 |
2.4 层次型混合存储系统中缓存和预取技术展望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随机访问优先策略的缓存架构 |
3.1 引言 |
3.2 背景知识和研究动机 |
3.3 RAF系统结构 |
3.4 实验方法 |
3.5 实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层间访问特征的旁路缓存算法 |
4.1 引言 |
4.2 背景知识和研究动机 |
4.3 基于层间交互信息的旁路绕过算法 |
4.4 实验结果 |
4.5 相关工作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关系图的顺序预取算法 |
5.1 引言 |
5.2 背景知识和研究动机 |
5.3 FLAP的设计构成 |
5.4 实验方法 |
5.5 实验结果 |
5.6 相关工作 |
5.7 本章小结 |
6 基于分条的并行磁盘预取算法 |
6.1 引言 |
6.2 背景知识和研究动机 |
6.3 SOAP的设计构成 |
6.4 实验方法 |
6.5 实验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小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在线备份服务机制及容错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 |
2 在线备份服务系统的组成与内容 |
2.1 在线备份服务的拓扑结构 |
2.2 在线备份服务的软件架构 |
2.3 在线备份服务的总体设计 |
2.4 在线备份服务的实现示例 |
2.5 在线备份服务的关键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3 在线备份服务的任务并行调度 |
3.1 并行调度问题描述 |
3.2 调度策略 |
3.3 线程管理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4 存储服务器的数据组织与数据压缩 |
4.1 备份系统的存储服务器 |
4.2 存储服务器的数据组织方法 |
4.3 存储服务器的应用程序接口 |
4.4 备份数据的压缩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在线备份服务系统的容错模型 |
5.1 可信性相关概念 |
5.2 系统可信性分析及改进框架 |
5.3 容错在线备份服务模型描述 |
5.4 容错在线备份服务模型证明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希捷Barracuda ATA接口新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ATA接口硬盘数据存储系统设计[J]. 吴芝路,冯阳凯,任广辉.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 [2]2005年度·硬盘[J]. alfa. 电脑自做, 2006(01)
- [3]2005硬件市场盘点[J]. 陈可. 新电脑, 2006(01)
- [4]串行技术浪潮汹涌[J]. 任苙萍. 电子与电脑, 2005(03)
- [5]着名厂商发布栏[J]. 冯灵君. 世界计算机周刊, 1997(45)
- [6]电力能耗采集与管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李正飞.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2)
- [7]EnhanceIO实现原理与改进方案研究[D]. 谢君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5(03)
- [8]层次混合存储系统中缓存和预取技术研究[D]. 刘洋.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2)
- [9]在线备份服务机制及容错模型研究[D]. 王桦. 华中科技大学, 2009(11)
- [10]风云变幻,谁主沉浮?——2003年电脑硬件市场盘点[J]. Pophard编辑部. 大众硬件,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