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数据闪存及其与微控制器的接口

串行数据闪存及其与微控制器的接口

一、串行DataFlash存储器及其与单片机的接口(论文文献综述)

乔忠[1](2017)在《阴道炎自动检测仪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验室医学是为临床提供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临床实验仪器是实验室医学诊断的重要工具。随着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进步,各种临床实验仪器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医学检测技术,成为现代医学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各种临床实验仪器构成的临床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发展迅速,我国部分大中型医院陆续开始引实验室全自动化系统检验流水线进,并应用于临床检验,临床实验室检验迈进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这有利于减少操作环节、降低差错率,避免或减少人为出错的机会,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测速度的提高也大大地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配合快速样品前处理系统,工作效率与样本的检测速度也得到提高,系统各种检测结果等信息还可以通过网络传输,达到资源共享。目前临床细菌性阴道炎检测还主要是手工方法,使样本进行酶化学反应,通过人工对显色结果的判断得出诊断结果。本论文探讨设计一款阴道炎自动检测仪,以取代手工检测,可实现自动检测、自动、快速判读结果,准确确度高,避免人工判读误差,结果可保存或上传至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共享,促进临床实验室自动化的进展。检测原理采用采用朗伯-比尔定律的原理,阴道炎自动检测仪产品由硬件和软件部分组成。产品的硬件部分包括机壳、电源模块、液晶显示/触摸屏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存储器模块、接口模块(RS232、USB接口)、打印机模块、温度控制摸块、光电检测器模块、MCU主控模块。设计采用主控芯片STM32F103VCT处理器,液晶触摸显示屏完成仪器的输入控制、参数设置等,同时将仪器的测试结果、测试状态、参数设置菜单等信息显示。配置热敏打印机,SD卡、Flash存储器,RS232、USB接口、以太网接口。温育平台数量为左右2组,每组2×12个样本槽,温育温度可以设置范围为34℃~40℃,误差正负0.5℃。产品的软件由嵌入式软件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端软件两部分组成。

刘宝[2](2012)在《基于AT91SAM9261的嵌入式水晶磨削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指出将嵌入式技术融入到数控系统中产生的嵌入式数控系统与传统数控相比,体积小、实时性好、适应性强,且成本较低,市场需求广泛,在工业控制领域发展前景广阔,是未来数字制造发展方向之一。目前水晶饰品加工行业普遍采用PLC和单片机作为生产设备控制系统,此类控制系统存在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及扩展性差等缺点。本课题针对此现状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ARM片上系统AT91SAM9261和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的嵌入式水晶磨削数控系统。本文通过对水晶饰品成形原理的深入研究确立了其加工工艺流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系统总体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方案,包括总体硬件设计和总体软件设计两方面。系统选用基于ARM9体系架构的片上系统AT91SAM9261作为硬件开发平台,并围绕其阐述了系统总体硬件模块架构;软件平台采用了μC/OS-II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整体软件架构采用分层设计,自下而上分为启动引导层、μC/OS-II操作系统层以及应用程序层。本文对控制系统主要硬件模块电路进行了详细设计,包括电源电路、SDRAM和DataFlash存储器接口电路、键盘和LCD人机交互模块接口电路、步进输出电路、I/O开关量接口电路、JTAG调试接口和RS232通信串口电路。本文在深入研究步进电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AT91SAM9261的步进电机控制脉冲发生机制。深入分析比较了直线加减速曲线、指数型加减速曲线及七段S型加减速曲线运动控制算法的优劣之处,根据运动控制需求本系统选择了S型曲线作为理论控制算法。针对传统七段S型曲线存在的算法复杂难于实现等缺陷,本文将其算法改进为五段并研究了改进后的S型加减速曲线离散化处理过程及其算法的代码实现。同时,本系统设计研究了基于此改进后的S型曲线加减速的实时运动控制方案,能够针对由不同运动参数构成的各种实时运动环境选择相应的最佳运动路线。本文详细论述了控制系统软件开发平台的搭建过程并基于此平台开发了水晶磨削的控制应用程序。软件平台的搭建主要包括AT91SAM9261启动引导程序的设计和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的移植配置;应用程序开发采用模块化设计,将控制系统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并通过设计相应的μC/OS-II任务来实现。最后,作为系统产品化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系统的人机界面设计并对系统进行了调试改进,在保证系统可靠稳定运行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本课题研究开发的嵌入式水晶磨削控制系统实现了水晶饰品的生产加工控制,且成本低、效率高、柔性好,扩展方便,能够在各种运动条件下稳定运行,显着改善了水晶饰品的加工生产现状,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广阔。

郭盼[3](2011)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及其通信接口的研究》文中指出电力系统发展至今已面临实现故障检测和动作的高准确度和高可靠性、新能源发电可靠并网、变电站内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等一系列新的任务和要求,“智能电网”作为能够有效实现以上功能的新式电网而被提出。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是实现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作为数字化变电站建设中具有关键作用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及其通信接口将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分析了在目前国内外大力发展电网智能化建造数字化变电站的形势下研究电子式互感器及其接口设备合并单元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IEC60044-8、IEC61850等标准给出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及合并单元的相关理论基础。作者着重研究了以Rogowski线圈为传感元件的有源式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设计了以MSP430F2419为硬件平台的ECT数据采集电路。同时根据合并单元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T91SAM9261和FPGA的合并单元实现方案,采用DM9000以太网控制芯片实现采样数据的以太网发送功能。软件设计部分采用IAR SYSTEM的嵌入式系统集成开发环境,分别介绍了MSP430F2419单片机平台的软件设计和AT91SAM9261平台的软件设计两个部分,后者主要介绍了作者根据合并单元的功能所设计的BootLoader程序以及MU数据读取与发送的程序实现。再次,本文为提高高压侧与合并单元之间数据传输的准确度,采用了CRC校验的方法,文中对CRC校验的原理及软件实现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于本文设计的电流信号采集、传输单元及其通信接口合并单元进行了一系列性能校验实验(包括比差与角差),实验证明本文设计的系统完全满足预期的精度要求。

李乾[4](2010)在《辙叉检查仪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铁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列车运营速度的不断提高,对铁路线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道岔是铁路线路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其状态是否完好,直接关系到列车能否按规定的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的运行,因此实现对道岔的自动化检测显得尤为重要。辙又是道岔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目前国内外辙叉检查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在广泛参考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基础上,借鉴智能化检测技术在铁路行业中的应用,采用以微控制器为核心的嵌入式智能仪表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辙叉检查仪的设计方案。文中以16位单片机MSP430F1611为检测系统的硬件核心,采用基于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的软件架构,符合我国铁路智能化、自动化检测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研究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项目研究背景入手,介绍辙叉检查发展现状,提出目前辙叉检查仪存在的问题,指明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同时对本文所涉及的智能仪表技术和嵌入式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确立了全文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其次,通过对辙叉检查仪总体设计目标的分析,明确了仪器的总体功能和总体结构,完成了总体方案设计。进一步分析其检测系统的需求,提出检测系统总体结构与测量原理,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论述设计方案,完成传感器和CPU的选型,以及操作系统的选择。再次,对辙叉检查仪的硬件和软件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充分考虑系统的可行性、可靠性、经济性、系统需求等因素。硬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涉及电子元器件的选型和各功能电路的设计,包括CPU功能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存储电路、通信电路、人机接口电路、电源电路以及其他辅助电路;软件系统采用分层的设计方法,从系统总体构架到各软件层,分别进行设计,包括启动层程序设计、驱动层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层程序设计和应用层程序设计。最后,试制了样机并进行系统功能测试和现场试验。系统功能测试结果表明各功能模块均满足设计目标;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辙叉检查仪具有测量精度高、数据可靠、数据重复性好、操作方便等特点。

李严[5](2009)在《多功能汽车行驶记录仪的研制》文中认为在交通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保证行车安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保障,交通事故处理中的事故原因分析和责任明晰等事务越来越需要科技手段的支持。汽车行驶记录仪是可以实时采集并记录汽车行驶状态的电子仪器,可以帮助相关人员进行交通事故原因的分析和责任的明晰。目前市场上生产的记录仪已具备基本的功能,但绝大部分不具备GSM(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讯系统)无线通信模块与汽车报警模块,不能对汽车的状态进行实时的远程监测。针对汽车行驶记录仪国标规定及其应用情况,设计了一套以ATmega128L单片机为核心,具有汽车行驶状态信号的采集、处理、存储与通信的实时系统。ATmega128L单片机内部集成了ADC、标准串行接口及SPI接口等,简化了外围电路的设计,采用PCF8563作为实时时钟,大容量串行flash存储器AT45DB321作为存储介质,可对汽车行驶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所记录的数据可以通过串行口RS232上传到上位机,以进行日常管理和事故诊断,也可以与GSM连接远程监测车况;选用南京沁恒公司的CH375芯片进行USB模块的设计,使人机接口更加方便;并采用ISD1730语音报警电路对超速及超时行驶进行报警,有效的对驾驶员的违规行驶提出警示。本文简述了汽车行驶记录仪的开发过程,说明了记录仪基本功能和开发的步骤方法,介绍了AVR系列单片机ATmega128L的特点;根据系统的技术要求和功能特点确定了总体设计和硬件实现方案。整个硬件系统分为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模拟量及开关量采样模块、实时时钟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语音报警模块、RS232通信接口模块、USB通信接口模块、GSM无线通讯模块及按键和显示模块九部分,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整个系统各部分的软硬件开发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系统的软硬件调试,设计的多功能汽车行驶记录仪性能稳定,各项指标基本达到技术要求。

王新华[6](2009)在《基于IEC61850的合并单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IEC61850是迄今为止较为完善的变电站系统通信协议标准,为实现数字化变电站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作为IEC61850体系结构中过程层的关键设备之一,合并单元解决了电子式互感器与二次保护、测控的装置的数字接口问题,其研究对普及电子式互感器、实践IEC61850协议标准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IEC61850的主要特点与核心概念,以此为基础对合并单元的信息模型构建与映射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分析明确了合并单元在整个体系中要完成的具体功能。然后,针对这些功能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通用化的合并单元实现方案,这个方案考虑到了一次传感原理的多样性与通信协议的灵活性等不确定因素;依据该方案设计出了以AT91RM9200处理器为核心的合并单元硬件实现电路,其中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针对的是有源电子式互感器,但可以方便地扩展为其它类型传感原理的接口;文中给出了该硬件电路的调试过程,及笔者的些许经验与教训。之后,本文讨论了基于该硬件的程序设计思路,介绍了自引导、U-Boot引导与内部ROM引导三种引导程序实现方法,以及基于IEC61850-9-1的合并单元采样值传输与数字定标两个功能的应用程序实现方法。文章最后介绍了合并单元主要性能的测试方法与结果,试验证明本文所设计的硬件与软件系统完全可以实现IEC61850-9-1对合并单元所要求的功能,并且能够满足IEC61850-9-2对合并单元硬件上的要求。

王文杰[7](2009)在《便携式飞行参数记录仪测试系统的设计》文中指出

刘立伟[8](2009)在《LED彩屏墙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详细的介绍了一套新型的LED彩屏墙系统的设计研究过程,该系统由下位机控制系统和上位机(PC)软件两部分组成。下位机具有存储与自动播放能力,在上位机软件上编辑的显示数据通过USB接口传输到下位机,由下位机脱机自动播放。下位机部分采用DMX512控制系统,本控制系统由主控制器和从控制器组成。主控制器采用高速SOC级单片机C8051F320,通过C8051F320自带的USB接口与PC通讯,下载数据,并通过DMX512通讯系统将数据发送至从控制器。USB固件程序使用USBXpress Development Kit软件接口开发包开发。从控制器采用AT89C2051,负责从主控制器接收显示数据,并用软件方法实现占空比调节LED灯的灰度。若干从控制器共同工作完成LED彩屏墙的灰度扫描。上位机软件是一个完整的应用软件,使用MFC开发。用户通过上位机软件可以模拟硬件的排管方式,制作滚动花样、图片、文字、动画等显示内容,在PC机实现显示效果的预览,并通过USB接口与基于C8051F320的控制系统进行通讯,将显示数据下载到下位机系统。经过上位机和下位机的联机调试,本系统运行稳定,用户无需了解下位机的结构,只需掌握上位机软件的使用方法就可以设计显示内容并在LED彩屏墙上显示。

李宇[9](2008)在《RFID技术在雷管产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本文从当前我国雷管安全管理的现状出发,探讨了RFID技术及其在雷管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开展了基于RFID技术的终端数据采集系统研究。首先分析了电雷管的抗射频性能,计算了试样电雷管在915MHz射频场中拾取的射频能量以及在此条件下雷管不发火的最小安全距离,得出了射频会否导致电雷管意外发火与RFID系统的射频发射功率、射频信号的频率及电雷管脚线长度这三者有密切关系的结论。本文以国内新近研制成功的电子雷管为管理对象,提出了电子雷管及雷管包装箱的电子标签标示方案,研究了电子标签防金属干扰的封装方法及电子标签信息在无线通信过程中的安全性。以ARM7嵌入式微处理器LPC2103为控制核心完成了数据采集器主控板的软硬件设计,集成了RFID读写模块和GPRS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编写并调试了数据采集器的控制程序,通过串口仿真控制RFID读写模块实现了对电子标签的读写操作,并利用GPRS模块实现了与远程控制主机的无线通信功能,初步完成了论文的研究目标。

高峰[10](2008)在《嵌入式称重配料系统记录仪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称重配料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其中精确的称重配料仪表是配料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研究与设计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称重配料仪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研究可适用于移动式配料车使用的嵌入式称重配料记录仪,为耐火材料等工业生产的精确配料和数据记录、管理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论文在分析了称重配料记录仪工作原理和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MiniARM工控板M2005-NU11为核心控制器,以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II为软件平台的称重配料记录仪。对硬件设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给出了底层驱动软件和应用程序实现的具体方法。论文在ZLG/GUI软件包的基础上,设计了友好的人机交互图形用户界面(GUI)。记录仪的各个功能如设置、运行、数据查询、U盘存储、时间、关于、帮助等均以图标菜单的方式显示,便于用户结合键盘进行相应的操作。论文针对记录仪的功能特点,设计了数据存储系统,将每一次的配料时间、配料料仓号、配料值、累计配料值按规定格式存入DataFlash中。同时设计了U盘读写功能模块,在U盘中创建文本文件,可将DataFlash中的历史数据写入文本文件中。将U盘插入电脑,可以打开该文件进行数据观察。论文针对称重配料记录仪的工业应用特点,进行抗干扰设计。对硬件电路板采取各种抗电磁干扰的措施,用软件抗干扰如平均值数字滤波的方法有效弥补硬件抗干扰的不足。

二、串行DataFlash存储器及其与单片机的接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串行DataFlash存储器及其与单片机的接口(论文提纲范文)

(1)阴道炎自动检测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课题研究背景
    1.1 阴道炎自动检测仪研发背景
    1.2 本课题立项目的及意义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和内容
    1.4 阴道炎自动检测仪的国内外研发现状
第二章 硬件设计部分
    2.1 朗伯-比尔定律
    2.2 主控板模块的选择及设计
    2.3 光电板模块
    2.4 电机驱动模块
    2.5 加热板模块
第三章 软件设计部分
    3.1 阴道炎自动检测仪控制软件
    3.2 计算机控制端软件
第四章 验证和结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2)基于AT91SAM9261的嵌入式水晶磨削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嵌入式数控系统概述
        1.1.1 嵌入式数控系统简介
        1.1.2 嵌入式数控系统国内外发展概况
    1.2 课题应用背景及意义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水晶饰品成形原理及加工流程分析
        2.1.1 水晶饰品成形原理
        2.1.2 系统加工控制流程
    2.2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2.3 系统总体硬件设计
        2.3.1 AT91SAM9261 片上系统简介
        2.3.2 系统总体硬件模块架构
    2.4 系统总体软件设计
        2.4.1 μC/OS-II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简介
        2.4.2 系统总体软件架构
    2.5 本章小结
3 系统硬件详细设计
    3.1 电源电路设计
    3.2 存储器模块设计
        3.2.1 SDRAM 电路设计
        3.2.2 DataFlash 电路设计
    3.3 人机交互模块设计
        3.3.1 键盘设计
        3.3.2 LCD 接口电路设计
    3.4 步进输出电路设计
    3.5 I/O 开关量接口电路设计
    3.6 上位机接口模块设计
        3.6.1 JTAG 调试模块设计
        3.6.2 RS232 通信串口模块设计
    3.7 本章小结
4 步进电机加减速运动控制曲线算法及实现
    4.1 步进电机基本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
        4.1.1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及特性
        4.1.2 AT91SAM9261 脉冲发生调节机制
    4.2 主要加减速运动控制曲线算法分析比较
        4.2.1 直线加减速曲线
        4.2.2 指数型加减速曲线
        4.2.3 七段 S 型加减速曲线
        4.2.4 加减速曲线选择
    4.3 五段 S 加减速曲线算法分析
    4.4 五段 S 加减速曲线控制算法实现
        4.4.1 加减速曲线离散化处理
        4.4.2 加减速曲线控制算法代码实现
    4.5 步进电机实时控制设计与实现
        4.5.1 实时运动环境分析
        4.5.2 S 曲线实时控制方案设计
        4.5.3 曲线验证
    4.6 本章小结
5 系统软件详细设计
    5.1 AT91SAM9261 启动引导程序设计
        5.1.1 总体启动方案分析
        5.1.2 二级 Bootloader 详细设计
    5.2 μC/OS-II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移植
        5.2.1 OS_CPU.H 头文件
        5.2.2 OS_CPU_C.C 文件
        5.2.3 OS_CPU_A.ASM 文件
    5.3 水晶磨削控制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5.3.1 应用程序执行流程及模块化设计
        5.3.2 应用程序详细任务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系统人机界面及调试方案设计
    6.1 系统人机界面及实物
    6.2 系统调试改进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3)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及其通信接口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介绍及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2 理论基础
    2.1 电子式互感器相关理论
    2.2 合并单元相关理论
    2.3 相关标准解析
3 系统硬件设计
    3.1 基于空心线圈的ECT 总体硬件结构
    3.2 主要芯片选型
    3.3 信号调理部分电路设计
    3.4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
    3.5 SPI 通信
    3.6 E/O、O/E 转换电路的设计
    3.7 合并单元相关硬件设计
    3.8 PCB 板设计注意问题
4 软件部分设计与实现
    4.1 IAR 集成开发环境简介
    4.2 MSP430 单片机平台软件设计
    4.3 ARM 平台软件设计
    4.4 CRC 校验
5 系统性能测试
    5.1 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5.2 互感器校验
    5.3 误差分析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4)辙叉检查仪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辙叉检查发展现状
        1.1.3 课题研究意义和目的
    1.2 智能仪器技术
        1.2.1 智能仪器的功能
        1.2.2 智能仪器的结构
    1.3 嵌入式技术简介
        1.3.1 嵌入式系统的概念
        1.3.2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1.3.3 嵌入式处理器
        1.3.4 嵌入式操作系统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辙叉检查仪总体方案设计
    2.1 辙叉检查仪总体方案概述
        2.1.1 系统总体设计目标
        2.1.2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2.1.3 仪器总体结构
    2.2 辙叉检查仪检测系统分析
        2.2.1 需求分析
        2.2.2 检测系统总体结构与测量原理
        2.2.3 传感器选型
    2.3 辙叉检查仪检测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2.3.1 硬件系统需求分析
        2.3.2 微处理器的选型
        2.3.3 CPU的选择
        2.3.4 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2.4 辙叉检查仪检测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2.4.1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2.4.2 μC/OS-Ⅱ简介
        2.4.3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辙叉检查仪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3.1 CPU功能电路设计
    3.2 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3.2.1 模拟信号输入电路
        3.2.2 ADC12模块
    3.3 存储电路设计
        3.3.1 片内嵌入式存储器
        3.3.2 串行FLASH存储器
    3.4 通信电路设计
    3.5 人机接口电路设计
        3.5.1 键盘接口电路
        3.5.2 LCD接口电路
    3.6 电源电路设计
    3.7 其他辅助电路设计
        3.7.1 系统时钟电路
        3.7.2 复位电路
        3.7.3 程序下载调试电路
        3.7.4 实时时钟电路
        3.7.5 报警电路
    3.8 检测系统电路板设计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辙叉检查仪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4.1 软件系统概述
        4.1.1 软件系统总体构架
        4.1.2 开发环境简介
    4.2 启动层程序设计
        4.2.1 中断向量表
        4.2.2 系统板级初始化
        4.2.3 操作系统初始化
    4.3 驱动层程序设计
        4.3.1 LCD驱动程序
        4.3.2 键盘驱动程序
        4.3.3 A/D转换驱动程序
        4.3.4 串口驱动程序
        4.3.5 串行FLASH驱动程序
        4.3.6 实时时钟驱动程序
    4.4 操作系统层程序设计
        4.4.1 移植环境要求
        4.4.2 OS_CPU.H的移植
        4.4.3 OS_CPU_C.C的移植
        4.4.4 OS_CPU_A.S43的移植
    4.5 应用层程序设计
        4.5.1 主任务程序设计
        4.5.2 功能模块程序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辙叉检查仪的试制与研究
    5.1 辙叉检查仪的试制
    5.2 仪器功能测试
    5.3 现场试验及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工作总结
    6.2 项目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1.科研情况
    2.发表论文情况

(5)多功能汽车行驶记录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1.3 课题的技术要求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技术要求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多功能汽车行驶记录仪总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解决方案选择
        2.1.1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2.1.2 带GPS定位功能的记录仪方案
        2.1.3 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
    2.2 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2.3 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功能汽车行驶记录仪硬件电路设计
    3.1 多功能汽车行驶记录仪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3.2 测量单元
        3.2.1 传感器
        3.2.2 汽车信号采集
    3.3 运算处理模块
        3.3.1 IC卡识别
        3.3.2 实时时钟
        3.3.3 数据存储
        3.3.4 语音报警
    3.4 人机接口
        3.4.1 键盘
        3.4.2 显示
    3.5 通信接口
        3.5.1 RS232串行通讯接口
        3.5.2 USB-HOST通讯接口
        3.5.3 无线通讯模块
    3.6 电源电路设计
    3.7 印刷电路板与防拆卸设计
        3.7.1 印刷电路板设计
        3.7.2 防拆卸设计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功能汽车行驶记录仪软件设计
    4.1 软件总体设计
    4.2 数据处理流程
        4.2.1 数据采集
        4.2.2 数据处理与数据存储
    4.3 实时时钟软件设计
    4.4 语音报警软件设计
        4.4.1 SPI协议总述
        4.4.2 SPI处理格式
        4.4.3 SPI协议
    4.5 通信接口软件设计
        4.5.1 USB接口软件设计
        4.5.2 无线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4.6 键盘与液晶软件模块设计
        4.6.1 键盘模块软件设计
        4.6.2 显示模块软件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抗干扰设计
    5.1 汽车主要干扰源
    5.2 硬件抗干扰设计
    5.3 印刷电路板抗干扰设计
        5.3.1 电源线地线抗干扰设计
        5.3.2 寄生元件
        5.3.3 其它抗干扰措施
    5.4 软件抗干扰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调试及结果分析
    6.1 系统调试前期准备
        6.1.1 ATmega128L最小系统调试
        6.1.2 GSM无线通信模块调试
        6.1.3 CH375模块调试
    6.2 整体调试
        6.2.1 硬件调试
        6.2.2 整机调试
    6.3 结果分析与性能改进
        6.3.1 模拟测试结果分析
        6.3.2 性能改进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附录1 样机实验板
附录2 多功能汽车行驶记录仪原理图

(6)基于IEC61850的合并单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基于IEC61850 合并单元的研究意义
    1.2 基于IEC61850 合并单元的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IEC61850 合并单元建模研究
    2.1 IEC61850 协议简析
    2.2 合并单元功能要求
    2.3 合并单元模型构建与映射实现
3 合并单元硬件设计与调试
    3.1 设计方案的提出
    3.2 主要芯片的选型
    3.3 硬件系统设计
    3.4 硬件电路调试
4 合并单元软件设计
    4.1 软件设计要求
    4.2 BootLoader 设计
    4.3 合并单元应用程序设计
5 合并单元综合性能测试
    5.1 采样值传输测试
    5.2 通讯性能测试
    5.3 测试总结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7)便携式飞行参数记录仪测试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中采用的主要技术
        1.2.1 虚拟仪器技术
        1.2.2 可编程逻辑器件
    1.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工作
第二章 便携式飞行参数记录仪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被测飞行参数记录仪介绍与分析
        2.1.1 电源
        2.1.2 信号转换器
        2.1.3 磁带记录器
    2.2 飞行参数记录仪测试系统测试方案与系统组成设计
        2.2.1 测试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2.2 测试项目及方法
        2.2.3 飞行参数记录仪测试系统组成设计
    2.3 几种飞行参数记录仪测试系统的实现方案比较
        2.3.1 主控制机的实现方案
        2.3.2 信号采集与激励信号发生器实现方案比较
    2.4 飞行参数记录仪测试系统实现方案的确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便携式飞行参数记录仪测试系统的下位机硬件设计
    3.1 单片机部分设计
        3.1.1 器件选择
        3.1.2 W78LE52 单片机性能简介
    3.2 大容量存储器部分设计
        3.2.1 存储器芯片的选择
        3.2.2 AT45DB161 简介
        3.2.3 存储器相关硬件电路设计
    3.3 FPGA 选型及内部模块设计
        3.3.1 FPGA 器件选择
        3.3.2 FPGA 硬件连接
        3.3.3 FPGA 内部模块设计
    3.4 FPGA 配置电路设计
        3.4.1 FPGA 配置方式的选择
        3.4.2 FPGA 配置电路设计
    3.5 晶振与复位电路设计
        3.5.1 单片机晶振和复位电路设计
        3.5.2 FPGA 晶振电路设计
    3.6 串行双极性二进制码产生电路
        3.6.1 飞行参数记录仪串行双极性二进制码分析
        3.6.2 串行双极性二进制码发生电路
    3.7 适配器电路设计
        3.7.1 直流信号发生、驱动和保护电路
        3.7.2 周期信号的电平转换与驱动保护电路
        3.7.3 并行二进制信号输出接口电路
        3.7.4 并行信号采集接口电路设计
        3.7.5 电平转换电路设计
        3.7.6 继电器控制信号发生与检测电路设计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便携式飞行参数记录仪测试系统的下位机软件设计
    4.1 主程序模块设计
        4.1.1 主程序模块实现的功能
        4.1.2 程序设计思想或说明
    4.2 模拟信号转换器输出12 路并行信号模块程序设计
        4.2.1 程序实现的功能
        4.2.2 程序设计思想或说明
        4.2.3 仿真与试验结果
    4.3 测试磁带记录器模块程序设计
        4.3.1 程序实现的功能
        4.3.2 程序设计思想或说明
    4.4 测试信号转换器模块程序设计
    4.5 测试电源模块程序设计
    4.6 测试状态转换时间模块程序设计
        4.6.1 程序实现的功能
        4.6.2 程序设计思想或说明
    4.7 串行双极性二进制码产生模块程序设计
        4.7.1 程序实现的功能
        4.7.2 程序设计思想或说明
    4.8 其他模块设计
        4.8.1 FPGA 向上位机发送数据的启停控制
        4.8.2 擦FLASH 存储器芯片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下位机与上位机通信部分设计
    5.1 低速通信部分设计
        5.1.1 确定命令与反馈数据的通信格式
        5.1.2 串口通信软、硬件设计
    5.2 高速通信部分设计
        5.2.1 高速通信部分方式选择
        5.2.2 EPP 模式接口与时序
        5.2.3 FPGA 中FLASH 读及并口通信模块(parallelport)设计
        5.2.4 上位机与FPGA 并行通信的软件实现方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上位机虚拟仪器软件设计
    6.1 软件框架设计
    6.2 软件主要模块设计
        6.2.1 主界面设计
        6.2.2 检测部分设计
        6.2.3 处理部分设计
        6.2.4 辅助部分设计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后期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一 下位机硬件电路图
附录二 系统实物图

(8)LED彩屏墙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的研究目标
    1.3 论文安排
第二章 LED 彩屏墙系统的方案论证
    2.1 下位机控制系统方案论证
        2.1.1 现有的LED 控制方案
        2.1.2 异步LED 控制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2.1.3 LED 控制系统方案的确定
    2.2 上位机与下位机通讯方案论证
        2.2.1 TCP 协议
        2.2.2 RS232/485 总线
        2.2.3 USB 总线
        2.2.4 通讯方案的确定
第三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3.1 LED 彩屏墙系统的组成
    3.2 下位机部分的总体设计
    3.3 上位机软件的功能需求及总体设计
        3.3.1 功能需求
        3.3.2 总体设计
        3.3.3 上位机数据文件
第四章 下位机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4.1 C8051F 系列单片机简介
    4.2 DMX512 控制系统的设计
        4.2.1 DMX512 数据传输协议
        4.2.2 DMX512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4.2.3 DMX512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4.3 串行FLASH 芯片AT45DB321C 及其接口设计
        4.3.1 串行FLASH 芯片AT45DB321C
        4.3.2 AT45DB321C 与C8051F320 的SPI 接口设计
    4.4 USB 接口设计及其与PC 的数据传输
        4.4.1 USBXpress Development Kit 简介
        4.4.2 USB 接口的硬件设计
        4.4.3 USB 固件程序设计
        4.4.4 PC 端USB 驱动程序及应用程序的设计
    4.5 显示模块的设计
        4.5.1 显示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
        4.5.2 亮度控制
第五章 上位机软件的设计
    5.1 VISUAL C++开发平台介绍
    5.2 主界面的设计
    5.3 排管模块
        5.3.1 新建排管文件
        5.3.2 排管线路设置
        5.3.3 从控制器设置
        5.3.4 排管文件及其串行化
    5.4 花样设计模块
        5.4.1 新建花样文件
        5.4.2 滚动花样的设计
        5.4.3 图文设计
        5.4.4 动画设计
        5.4.5 花样设计文件及其串行化
        5.4.6 花样的模拟演示
    5.5 数据处理模块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6.2.1 控制方式的扩展
        6.2.2 数据传输方式的扩展
        6.2.3 能源的改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RFID技术在雷管产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3.1 雷管编码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1.3.2 雷管流通环节中的管理问题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雷管安全管理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2.1 电雷管及其抗射频性能分析
        2.1.1 电雷管的抗射频性能分析
        2.1.2 电子雷管及其抗射频特性
    2.2 电子标签标示方案
        2.2.1 电子雷管个体标示方案
        2.2.2 雷管包装箱及人员识别卡的标示方法
    2.3 电子标签的封装方式
        2.3.1 采用特殊封装防止金属干扰
        2.3.2 电子标签封装改进措施
    2.4 电子标签的信息安全与完整性分析
        2.4.1 数据的加密
        2.4.2 RFID 系统中加密的数据传输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终端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终端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组成
    3.2 终端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原理
    3.3 终端数据采集系统的核心器件
        3.3.1 数据采集器的微控制器选择
        3.3.2 RFID 读写模块选择
        3.3.3 RFID 电子标签选择
        3.3.4 GPRS 无线传输模块选择
    3.4 数据采集器的硬件电路设计
        3.4.1 数据采集器的电源电路设计
        3.4.2 数据采集器的微控制器及其时钟电路设计
        3.4.3 数据采集器的复位电路及其示警电路设计
        3.4.4 数据采集器的 Dataflash 存储器电路设计
        3.4.5 数据采集器串行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3.4.6 数据采集器的 JTAG 接口电路设计
    3.5 数据采集器主控板的硬件原理图
    3.6 数据采集器主控板的 PCB 图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终端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终端数据采集系统的程序框图
    4.2 终端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实现
        4.2.1 Dataflash 存储器 SPI 总线驱动程序设计
        4.2.2 GPRS DTU 控制程序设计
        4.2.3 RTC 唤醒 LPC2103 的实时中断程序设计
    4.3 RFID 读写模块的软件设计
    4.4 数据采集器的软件仿真调试
        4.4.1 测试发送选择单个 Ge112 电子标签指令
        4.4.2 测试发送多个 Ge112 电子标签指令
        4.4.3 测试向 Ge112 电子标签中写入信息指令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件 1 电路原理图
附件 2 部分源程序

(10)嵌入式称重配料系统记录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称重配料仪表
        1.2.2 嵌入式GUI
        1.2.3 USB 技术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嵌入式称重配料记录仪整体方案设计
    2.1 嵌入式称重配料记录仪系统功能要求
    2.2 嵌入式称重配料记录仪总体方案设计
        2.2.1 嵌入式记录仪硬件设计总体解决方案
        2.2.2 嵌入式记录仪总体实现方案
第三章 嵌入式记录仪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3.1 工控板M2005-NU11 的特点及板上资源
    3.2 嵌入式称重配料记录仪硬件总体结构图
    3.3 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设计
        3.3.1 称重数据采集电路
        3.3.2 称重数据A/D 转换电路
    3.4 人机交互电路设计与实现
        3.4.1 键盘电路
        3.4.2 显示电路设计与实现
    3.5 存储电路设计
        3.5.1 MiniARM 板上存储结构
        3.5.2 外扩数据存储器的选择
        3.5.3 DataFlash 的设计
    3.6 数据通信电路设计
        3.6.1 串行通信电路设计
        3.6.2 485 总线接口电路设计
        3.6.3 USB 主机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3.7 I/O 控制电路
    3.8 电源电路设计
    3.9 其他电路
        3.9.1 运行指示电路
        3.9.2 JTAG 调试电路
        3.9.3 ISP 电路
第四章 嵌入式称重配料记录仪的软件设计
    4.1 嵌入式记录仪软件开发平台
        4.1.1 嵌入式记录仪的软件开发平台结构
        4.1.2 μC/OS-II 操作系统
        4.1.3 工控板板级支持包
        4.1.4 MiniARM 工控板软件工程模板介绍
    4.2 自编写的底板软件驱动包
        4.2.1 A/D 驱动程序设计
        4.2.2 键盘驱动程序设计
        4.2.3 LCD 驱动程序设计
        4.2.4 GUI 的人机交互界面程序设计
        4.2.5 Data Flash 程序设计
        4.2.6 USB 功能程序设计
第五章 用户应用程序的实现
    5.1 嵌入式记录仪人机交互界面实现过程
    5.2 嵌入式记录仪称重配料功能实现过程
    5.3 嵌入式记录仪数据存储及U 盘读取功能实现
    5.4 嵌入式记录仪抗干扰措施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四、串行DataFlash存储器及其与单片机的接口(论文参考文献)

  • [1]阴道炎自动检测仪研究[D]. 乔忠. 重庆理工大学, 2017(06)
  • [2]基于AT91SAM9261的嵌入式水晶磨削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刘宝. 重庆大学, 2012(03)
  • [3]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及其通信接口的研究[D]. 郭盼.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4]辙叉检查仪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李乾. 中南大学, 2010(02)
  • [5]多功能汽车行驶记录仪的研制[D]. 李严. 青岛理工大学, 2009(03)
  • [6]基于IEC61850的合并单元研究[D]. 王新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09(03)
  • [7]便携式飞行参数记录仪测试系统的设计[D]. 王文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S1)
  • [8]LED彩屏墙系统的设计[D]. 刘立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S2)
  • [9]RFID技术在雷管产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D]. 李宇. 北京理工大学, 2008(07)
  • [10]嵌入式称重配料系统记录仪的研制[D]. 高峰. 江南大学, 2008(03)

标签:;  ;  ;  ;  ;  

串行数据闪存及其与微控制器的接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