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RSVP 协议保证 VOIP 质量

使用 RSVP 协议保证 VOIP 质量

一、用RSVP协议保证VOIP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童维兵[1](2011)在《高安全性的VoIP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基于传统PSTN的语音加密技术已基本成熟,相关产品如电话加密机已广泛应用于重要部门,但由于电路交换体制和调制解调器性能的限制,此类产品在使用和管理上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PSTN正逐渐向分组交换网转变。事实上,已有很多重要部门建立了自己的专用IP网络用于日常办公和通信,很多企业也利用IP PBX等设备在Internet上组建IP电话系统,IP网络正在快速边缘化,利用IP网络进行话音通信已是大势所趋。那么,如何利用现有的IP网络和技术组建高安全性的电话系统,满足重要用户的通信需求,这是我们急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在现有专用和公众网络上组建高安全性VoIP系统为目的,首先研究并选择了合适的VoIP系统架构和协议;随后研究了VoIP面临的诸多问题,包括QoS、NAT穿越、安全威胁等,在安全性方面重点针对IPSec VPN、VLAN、SIP防护等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确定了针对这些问题的有利于实现课题目标的解决方案;最后,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和方案,本文提出了在专用和公众网络上构建高安全性VoIP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并通过作者参与的项目,对接入认证、安全呼叫连接、媒体加密等关键技术的实现或者改进实现进行了验证和阐述。本文最大的特点是以组建实用、安全、低成本的VoIP系统为目标,对相关问题和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应对措施和技术方案,从而由点到面,提出了满足目标的VoIP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并实现了部分关键技术。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类似VoIP系统的组建及相关设备的研制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郭峰江[2](2011)在《网络电话服务质量保证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P2P网络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与扩展性,同样也具有极大的动态性和差异性。正是这样的特性,使得将P2P技术引入VoIP这类对网络环境要求较高的应用带来系统整体性能提升的同时,用户通话服务的可靠性也难以得到保证,主要体现在:用户无法确保完成中转节点的申请过程;中转节点的服务状态对通话服务质量影响较大;信令在P2P网络中的传输过程也无法得到保证。网络电话服务质量保证机制旨在解决P2P VoIP系统中网络环境变化时如何保证系统的服务质量的问题。系统通过构建P2P SIP网络来实现会话信令的P2P化,即将传统集中式SIP服务器的功能用P2P网络实现。系统由超级节点、终端节点、中转引导节点、中转服务节点和中转节点组成。中转覆盖网采用多引导节点和实时更新的方式,保证了中转服务器和中转节点加入和查找过程的有效性;用户初始化时即申请冗余中转服务器,在中转通话时运用冗余查找算法和节点选择算法来申请中转节点;当客户端需要通过中转方式进行通话时,系统在会话过程中自动检测双方的语音质量。在现有会话链路通话质量不佳的情况下,系统能够实现重新发出呼叫请求、切换中转节点并维持通话的功能;多路转发以及备份SIP消息,在当前超级节点失效情况下动态选择后继接管服务器,保证信令传输的可靠性。经过实际部署系统的功能测试,结果表明当网络环境变化时,系统能够动态透明地选择切换通话链路以提供良好的会话服务质量。在性能方面,通过NS2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当前超级节点失效时,通话完成率在99%以上;中转节点选择算法的平均命中率在70%到90%之间,在动态切换中转节点时,切换时延在网络规模不大时基本维持在150ms以内。测试结果说明本服务质量保证机制为网络电话提供良好的容错率和可靠性的基础上是具有的可行性的。

朱臣元[3](2010)在《基于无线局域网的VoIP的容量和能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线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融合,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一大特点。本文首先对无线局域网技术(WLAN)和VoIP技术分别进行了简介,随后对两者的结合,VoIP over WLAN(VoWLAN)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从容量和能耗两个方面对VoWLAN技术进行研究。研究发现,WLAN所支持的VoIP通话数远远小于WLAN带宽理论上能支持的通话数,而当应用在手持语音设备上,使用WLAN接口的能耗很大,持续通话时间将大大减少。因此容量和能量消耗是制约VoIP在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广泛应用的两大瓶颈。首先我们探讨了解决VoWLAN容量性能的方法,并通过理论分析和相关仿真得出不采用睡眠机制WLAN中VoIP业务的容量性能。然后我们在NS2平台上独立设计并实现了MAC层睡眠管理机制并对采用睡眠机制的VoWLAN网络进行仿真,考量其容量和能量节省性能。我们发现当网络采用睡眠机制时,网络的容量会有所下降,并使用IEEE 802.11协议p-持续模型对VoWLAN网络能量消耗进行分析,验证我们的能耗仿真结果。随后我们考虑根据反映网络拥塞状况的重要参数——网络平均冲突概率,对睡眠机制进行控制。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网络平均冲突概率的动态睡眠机制,称为冲突检测动态睡眠机制(Collision Detective Dynamic Sleep Strategy),它能够同时提高VoWLAN的容量和能量节省率。在我们的CDDSS机制中,移动终端根据网络平均冲突概率pc自适应的调整睡眠时间和语音打包时间。我们的仿真结果证明了CDDSS不但可以提高802.11 WLAN中VoIP的容量,也可以节约更多的能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于WLAN的VoIP应用中容量和能耗的瓶颈。

张振华[4](2009)在《基于SIP协议的VoIP网络电话终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网络)是电信史上一块重要的里程碑,它通过优化网络结构实现了网络和业务的融合。在这种背景下,VoIP(Voice over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电话)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服务呈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IP电话领域主要存在两种信令协议:ITU-T的H.323协议和IETF的SIP协议。目前,常见的IP电话主要是软终端为主,即使有少许硬终端,也大都基于H.323,且功能复杂,开发成本高。本文采用专用于VoIP的USB音频控制器CM109,将通话功能集成在电话终端和PC上,用USB接口,把IP电话作为PC的一个USB设备,通过开源协议栈oSIP/eXoSIP以及两个相关协议SDP和RTP/RTCP,实现了SIP通话。总体来说,论文的设计工作主要包括硬件、软件两大部分。硬件部分包括音频处理芯片(CM109)外围电路、Flash控制器(UT169)电路、USB接口电路、键盘扫描电路、EEPROM(93C46)电路、麦克风电路、蜂鸣器电路、电源电路以及其他I/O接口电路,等。关于软件部分,在Windws平台和VC++6.0编译环境下,采用ANSI C,基于开源oSIP/eXoSIP和oRTP,实现了SIP消息的构造、解析以及RTP/RTCP数据的发送与接收,最终实现了SIP会话功能。另外,为了使用方便,特别地把FLASH存储器制作成了USB-ROM,并将通话程序固化在FLASH中,设置成自启动模式,最终完成了系统的设计。最后,通过搭建具体的实验环境,对信令协议的实现及终端设备进行功能性测试,并给出了该SIP电话的测试结果,分析了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及将来改进的思路。

宋锐[5](2008)在《基于VoIP的校园可视电话会议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TCP/IP为基础的Internet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带动了以IP为基础的各种应用的迅猛发展,其中VoIP技术就是一个典型应用。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技术不仅仅是狭义上的IP电话,而且是一个能够提供实时语音、视频多媒体通信业务的综合性应用平台。由于其利用IP网络进行实时的语音等多媒体信息传输,具有所需带宽小、资源利用率高以及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因此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VoIP技术的发展现状、应用前景、基本原理以及关键技术,然后详细分析了张家界航院现有校园网和电话网的现状,其中校园网作为一类典型的Intranet,目前在应用中存在应用单一、网络利用率低和带宽浪费等问题,如何在校园网上实现更多的应用,提高网络利用率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VoIP的校园网可视电话会议系统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通过对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通信以及网络管理方面的研究,设计并基本完成了一种基于校园网的PC-to-PC可视电话会议系统的部分编程,其中涉及包括音频/视频编码解码、网络实时传输以及网络管理等相应的关键技术。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校园网VoIP解决方案是可行的,并可以节约带宽和电话资费,降低网络维护费用。最后本文展望了VoIP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周婷[6](2007)在《无线局域网的VoIP QoS研究》文中研究指明WLAN技术和VoIP技术的发展,使得利用无线局域网来进行廉价的VoIP(VoWLAN,Voice over WLAN)通话成为可能。但传统的IP网络采用尽力而为的服务方式,同时无线网络的带宽资源有限,很难有效满足语音等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要求。影响VoIP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延时、抖动、丢包率以及带宽。目前应用得最广的无线局域网技术是IEEE 802.11b,绝大部分的802.11b设备采用DCF方式竞争信道。DCF平等地对待语音和数据,不对实时业务提供接入优先级,这使得对延时敏感的语音业务的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本文详细分析了DCF下的基本接入机制和RTS/CTS接入机制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仿真得出VoIP不宜采用四次握手方式的RTS/CTS机制的结论。得出可从排队延时、帧间隔和随机退避时间三方面来控制VoWLAN的延时,并由此引出EDCA信道接入方式。分析了EDCA的QoS保障技术,并通过仿真模拟了EDCA对VoIP性能的改善。鉴于MAC层的CRC机制要求分组中不能存在任何错误,否则会引起MAC重传,但实际的语音业务采用小包发送,能够容忍一定程度的语音比特位错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AC层CRC机制,让CRC不再保护语音数据,减少MAC重传,从而降低VoIP延时和抖动。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有效改善了延时和抖动。VoWLAN的容量是一个和QoS紧密联系且非常重要的问题。论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理想信道条件下802.11b的VoIP容量,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值相符。

陈季安,邢果,戚文芽[7](2007)在《一种基于SIP协议的VoIP服务质量保证》文中认为针对下一代网络中IP电话VoIP服务质量QoS的需求,对目前国内外各种QoS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介绍了基于SIP协议的VoIP网络协议栈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Q-SIP的VoIP网络服务器架构模型,并对其主要的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倪飞[8](2007)在《基于SIP的VoIP系统QoS机制的研究及实现》文中研究表明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是一种利用Internet网络协议提供IP电话业务和一些增值业务的技术。它可以在公共网络上实现较低成本的语音传输,并且能够同时提供语音、视频、数据、传真等多种业务。从某种意义上说,VoIP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传统的通话方式。尽管在理论上VoIP技术很早就被证明是可行的,但是,它在语音传输和商业的推广应用上还存在很多技术问题,这也是目前很多研究机构和公司进行VoIP研究的热点。缺乏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保证是推广VoIP应用面临的一个难题。VoIP这种实时业务对于网络的服务质量要求和传统业务有相当大的不同,它对于网络的传输延迟、延迟抖动相当敏感,需要网络提供低延迟、低抖动、高优先级的传输服务。而目前的IP网络只能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并没有一个商业上可用的VoIP业务的QoS解决方案。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Linux平台下通用的流量控制工具TC实现区分服务,从而保证VoIP系统QoS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数据进入VoIP网关时对数据进行分类(根据端口号进行分类),在分类后,利用TC的DSMARK队列规定,修改VoIP语音流等实时性数据的DS字段的值,使VoIP语音流等实时性数据在VoIP系统中具有最高的转发优先级,从而保证了在VoIP系统中语音通话的质量。论文首先阐述了VoIP技术的技术背景和发展前景,介绍了目前较为流行的用于VoIP系统中的一种信令协议SIP(Session Initial Protocol),分析了影响VoIP系统QoS的关键因素如时延、抖动和丢包率;讨论了改善VoIP系统QoS的策略和方法,重点分析了Diff-Serv(区分服务)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讨论了通过编写TC脚本实现区分服务的基本方法,提出了基于SIP的VoIP网关QoS模块的总体实现方案:包括QoS模块的实现框架和TC脚本的详细设计。最后给出了该QoS模块在局域网上的测试方案,分别对该模块在功能和性能两个方面进行了测试,结果证明该QoS模块工作效果较好,特别是在网络负载较重时,对VoIP系统的QoS有明显的改善。

凌佳娜[9](2007)在《基于策略的VoIP网络边缘接入QoS方案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随着网络应用的迅猛发展,VoIP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接入技术多种多样,不同接入网采用的QoS技术差别也比较大。传统QoS技术在解决接入网的QoS问题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同时在VoIP网络中传统的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服务器本身也缺乏策略服务和QoS保障。论文主要针对VoIP网络中边缘接入层的QoS保证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在充分分析会话初始化协议SIP、SBC(Session Border Controller)技术、策略服务及传统QoS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对现今最热门的会话边缘控制器SBC方案进行改进,针对SBC组网方式的VoIP系统给出一种基于策略的网络边缘接入QoS保证解决方案。由于SBC处于网络接入层,为实现统一的QoS策略提供了可行性,而且SBC还可以根据会话的特性,提供承载层和业务层相结合的QoS保障机制,改进SBC使其既能控制会话,穿越防火墙,又可以实现策略服务和服务质量控制的功能。本方案通过QoS的信令交互机制实现服务质量控制与会话控制相结合,采用策略服务机制,融合综合服务与区分服务的方式,依据动态资源管理算法和线性预测策略对系统实现基于资源和策略的接纳控制与系统门限的设置更新,并通过用户分级的资源预留、媒体通道分级的资源隔离和资源的借用返还机制以及PQWFQ(Priority Queueing Weighted Fair Queueing)队列管理调度机制对用户及用户业务提供不同等级的服务。论文给出了一个支持QoS保证的SBC实验系统,并详细描述了实现过程中用到的关键技术及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具体实现,包括对SIP协议的QoS扩展Q-SIP(QoS-SIP)信令的实现、QoS信令的实现,以及SBC系统中信令接入网关(Signaling Access Gateway, SAG),媒体通道控制器(Media Channel Controller, MCC),网管中心(Network Manage Center, NMC)包括其中QoS模块的具体实现。最后对这个实验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通过测试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到,在SBC上采用基于策略的QoS保证后,带宽占用率控制在85%左右,实现了接纳控制,避免了系统拥塞,用户的服务质量也得到改善,特优级用户的平均响应时间控制在10ms左右,丢包率也保持在4%以下,保证了相应等级的用户得到相应等级的服务质量。

黄伟东[10](2006)在《提高VoIP的服务质量技术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分析IP电话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VoIP中关键技术,分别从资源预留协议(RSVP)、服务质量监控的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以及端到端时延、时延抖动、帧擦除和失序的包传输等方面,就提高VoIP的服务质量技术进行了探讨。

二、用RSVP协议保证VOIP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RSVP协议保证VOIP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高安全性的VoIP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及内容
第二章 VOIP系统研究
    2.1 VoIP系统架构选择
    2.2 VoIP相关协议
    2.3 H.323及SIP协议的比较与选择
    2.4 基于SIP的VoIP系统
    2.5 VoIP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2.5.1 QoS问题
        2.5.2 NAT穿越
第三章 VOIP的安全性研究
    3.1 VoIP安全威胁及应对措施研究
        3.1.1 VoIP网络攻击
        3.1.2 VoIP会话和应用攻击
        3.1.3 社交攻击
    3.2 I PSEC VPN技术研究与方案选择
        3.2.1 VPN安全技术及安全处理过程
        3.2.2 VPN隧道技术及协议选择
        3.2.3 IPSec VPN技术研究及协议选择
        3.2.4 ESP及隧道模式
        3.2.5 IKE密钥协商
    3.3 SIP防护技术研究与方案选择
        3.3.1 SIP安全模型
        3.3.2 SIP安全机制选择
        3.3.3 双向HTTP摘要认证
    3.4 VLAN技术研究与实现方案
第四章 高安全性VOIP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4.1 基于公众网络的VoIP系统
        4.1.1 需求分析
        4.1.2 系统组成
        4.1.3 实现方案及注意事项
    4.2 基于专用网络的VoIP系统
        4.2.1 需求分析
        4.2.2 系统组成和实现方案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种安全宽带视频电话系统实现
    5.1 系统简介
    5.2 安全接入认证协议实现
        5.2.1 接入认证总体流程
        5.2.2 接入认证处理
    5.3 安全呼叫控制协议实现(S-SIP)
        5.3.1 协议概述
        5.3.2 呼叫控制处理
        5.3.3 信令报文格式
        5.3.4 协议格式
    5.4 媒体加密协议实现(S-RTP/RTCP)
        5.4.1 媒体加密帧结构
        5.4.2 安全处理
    5.5 结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技术跟踪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网络电话服务质量保证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1.4 文章框架结构
2 服务质量保证机制的设计
    2.1 网络电话 DSN VoIP 简介
    2.2 服务质量保证机制设计思想
    2.3 服务质量保证机制的网络架构
    2.4 服务质量保证机制的结构模块
    2.5 小结
3 服务质量保证机制的算法
    3.1 服务质量保证机制算法概述
    3.2 中转覆盖网算法
    3.3 动态中转算法
    3.4 基于SIP 的动态选择算法
    3.5 小结
4 服务质量保证机制的关键技术
    4.1 节点通信处理
    4.2 系统网络架构
    4.3 基于ICE 协议的动态中转
    4.4 小结
5 系统测试与性能分析
    5.1 系统模型模拟环境简介
    5.2 测试环境构建
    5.3 功能测试
    5.4 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5.5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目录

(3)基于无线局域网的VoIP的容量和能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VOWLAN 面临的挑战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和VOIP 技术
    2.1 IEEE 802.11 简介
        2.1.1 引言
        2.1.2 IEEE 802.11 组成和网络拓扑结构
        2.1.3 IEEE 802.11 MAC 层介绍
        2.1.4 能量节省模式
    2.2 VOIP 简介
        2.2.1 引言
        2.2.2 信令和语言编码
        2.2.3 传输协议
        2.2.4 服务质量
        2.2.5 VoIP 所采用的相关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VOWLAN 容量和能量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导致VOWLAN 容量性能瓶颈的原因
    3.3 提升VOWLAN 容量性能的方法
        3.3.1 采用发送负载均衡的方式
        3.3.2 区分优先级方式
        3.3.3 动态参数调整
        3.3.4 接入控制
        3.3.5 压缩与复用
    3.4 VOWLAN 容量性能的理论分析和仿真
        3.4.1 VoWLAN容量性能理论分析
        3.4.2 仿真平台N52简介
        3.4.3 不采用睡眠机制的VoWLAN容量性能仿真
    3.5 提升VOWLAN 能量性能的方法
        3.5.1 采用适合VoWLAN的能量管理机制
        3.5.2 其他提高VoWLAN能量性能的方案
    3.6 采用静态睡眠机制的VOWLAN 容量和能量节省性能
        3.6.1 VoWLAN静态睡眠机制仿真环境的建立
        3.6.2 采用静态睡眠机制的VoWLAN容量和能量性能仿真
        3.6.3 采用静态睡眠机制的VoWLAN能量性能的理论验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动态睡眠机制的设计和验证
    4.1 引言
    4.2 控制睡眠机制
        4.2.1 控制睡眠机制设计
        4.2.2 控制睡眠机制仿真结果分析
    4.3 冲突检测动态睡眠机制
        4.3.1 冲突检测动态睡眠机制设计
        4.3.2 三种睡眠机制仿真结果分析和比较
        4.3.3 冲突检测动态睡眠机制进一步设计
    4.4 总体性能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缩写说明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4)基于SIP协议的VoIP网络电话终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平台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平台
    1.2 选题意义及所做工作
    1.3 论文主要内容
2 VoIP基本原理
    2.1 VoIP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结构
        2.1.1 VoIP的工作原理
        2.1.2 VoIP的系统结构
    2.2 VoIP电话的优势
    2.3 VoIP关键技术
    2.4 VoIP信令协议
        2.4.1 H.323协议
        2.4.2 SIP协议简述
        2.4.3 H.323与 SIP协议的比较
    2.5 本章小结
3 SIP协议
    3.1 SIP协议综述
        3.1.1 SIP的网络结构
        3.1.2 SIP的功能
    3.2 SIP协议栈
    3.3 SIP消息结构和基本消息体
        3.3.1 请求消息格式和操作
        3.3.2 响应消息格式和意义
    3.4 SIP呼叫流程
        3.4.1 SIP终端注册流程
        3.4.2 呼叫建立流程
        3.4.3 呼叫释放流程
    3.5 SDP协议
    3.6 RTP及 RTCP协议
    3.7 本章小结
4 VoIP网络电话硬件平台设计
    4.1 终端设备的功能
    4.2 终端设备的硬件平台实现
        4.2.1 主控音效芯片 CM109
        4.2.2 FLASH存储器
        4.2.3 FLASH控制器
        4.2.4 USB接口模块
        4.2.5 键盘扫描电路
        4.2.6 EEPROM电路模块
        4.2.7 Microphone电路模块
        4.2.8 Buzzer电路模块
        4.2.9 电源电路模块
    4.3 硬件平台的调试
        4.3.1 PCB板的布线与加工
        4.3.2 电路板调试
    4.4 本章小结
5 VoIP网络电话软件程序设计
    5.1 一个完整的 VoIP通话过程
    5.2 选用oSIP作为协议栈
        5.2.1 oSIP概述
        5.2.2 oSIP的组成结构
    5.3 oSIP的应用结构
    5.4 SIP消息的解构及 RTP数据的收发
    5.5 系统的程序实现
        5.5.1 IP Phone工作流程图
        5.5.2 SIP User Agent模块
        5.5.3 SIP服务器模块
    5.6 oSIP及 oRTP协议的编译
    5.7 FLASH存储器的分区制作
        5.7.1 关于量产及量产工具
        5.7.2 量产过程
    5.8 本章小结
6 系统测试
    6.1 SIP功能测试
    6.2 SIP程序 P-P通话测试
    6.3 SIP Phone P-P通话测试
    6.4 测试小结
7 论文总结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
    7.2 可以拓展和完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附录A: 术语表
图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基于VoIP的校园可视电话会议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VoIP 技术概述
    1.2 VOIP 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VoIP 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2.1 VoIP 的基本原理
        2.1.1 VoIP 的基本传输过程
        2.1.2 VoIP 协议标准
    2.2 语音处理技术
        2.2.1 语音编码技术
        2.2.2 静噪抑制技术
        2.2.3 语音抖动处理技术
        2.2.4 分组丢失补偿技术
        2.2.5 回声消除技术
    2.3 实时传输技术
    2.4 服务质量(QoS)保证技术
        2.4.1 集成服务(IntServ)模型
        2.4.2 差分服务模型
        2.4.3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
    2.5 网络传输技术
    2.6 小结
第3章 张家界航院校园网 VoIP 解决方案
    3.1 张家界航空职院校园网与电话网现状分析
        3.1.1 张家界航院校园网现状
        3.1.2 张家界航院电话网现状
        3.1.3 校园网和电话网存在的问题分析
    3.2 总体解决方案
        3.2.1 网络应用特点与需求分析
        3.2.2 总体设计方案
        3.2.3 网络安全及管理
        3.2.4 网络多媒体应用
    3.3 硬件设备配置和性能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可视电话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总体设计方案
    4.2 系统组成及工作流程
        4.2.1 系统组成
        4.2.2 工作流程
    4.3 关键功能的实现
        4.3.1 编码解码功能的实现
        4.3.2 网络传输的实现
    4.4 用户操作界面
    4.5 小结
第5章 网络管理
    5.1 VoIP 网络管理
    5.2 流量监控
    5.3 拥塞处理
    5.4 路由优化方案
    5.5 网络管理界面
    5.6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无线局域网的VoIP QoS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VoIP技术概述
    1.3 影响VoIP QoS的因素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应用层的VoIP QoS技术
        1.4.2 网络层的VoIP QoS技术
        1.4.3 MAC层的VoIP QoS技术
    1.5 课题研究意义和目的
    1.6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
    2.1 IEEE 802.11标准概述
        2.1.1 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发展
        2.1.2 IEEE 802.11网络组件
        2.1.3 IEEE 802.11网络类型
    2.2 IEEE 802.11物理层
        2.2.1 物理层层次结构
        2.2.2 物理层分类
    2.3 IEEE 802.11 MAC层
        2.3.1 PCF介质访问方式
        2.3.2 MAC帧间隔
        2.3.3 MAC帧格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线局域网的VoIP QoS研究
    3.1 VoWLAN简介
        3.1.1 VoWLAN体系结构
        3.1.2 VoWLAN语音编解码器
    3.2 DCF对VoIP的支持
        3.2.1 DCF介质访问方式
        3.2.2 DCF方式的VoIP性能仿真
        3.2.3 DCF的延时控制
    3.3 802.11e EDCA对VoIP的支持
        3.3.1 EDCA的QoS保障
        3.3.2 EDCA的VolP性能仿真
    3.4 基于CRC的VoIP差错控制机制
        3.4.1 改进的CRC机制
        3.4.2 改进CRC机制的VoIP性能仿真
    3.5 VoWLAN的容量
        3.5.1 VoWLAN容量分析
        3.5.2 VoWLAN容量仿真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仿真及数据处理
    4.1 NS-2简介
    4.2 改进CRC机制对协议的改动
    4.3 实验仿真
        4.3.1 无线节点的设置
        4.3.2 通信流的设置
        4.3.3 其它设置
    4.4 仿真数据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7)一种基于SIP协议的VoIP服务质量保证(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SIP协议的VoIP网络及QoS指标
    1.1 基于SIP协议的VoIP协议栈架构
    1.2 VoIP网络的QoS指标
        (1)端到端时延
        (2)时延抖动
        (3)丢包率
        (4)保证QoS的关键
2 VoIP网络的QoS机制
    2.1 综合服务模型
    2.2 区分服务模型
    2.3 MPLS技术
    2.4 DiffServ Over MPLS技术[6]
3 基于Q-SIP的VoIP网络架构
    3.1 Q-SIP模型的功能
        (1)高级SIP代理模块
        (2)用户优先模块
        (3)QoS控制模块
        (4)策略模块
    3.2 Q-SIP体系的协议序列
    3.3 Q-SIP的可扩展性

(8)基于SIP的VoIP系统QoS机制的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
2 基于SIP 的VOIP 系统
    2.1 SIP VS H.323
    2.2 SIP 协议概述
    2.3 会话描述协议SDP
    2.4 使用SIP 协议的通话过程
        2.4.1 用户注册
        2.4.2 发起通话
        2.4.3 接听电话
        2.4.4 代理服务器中转
    2.5 实时传输协议RTP
    2.6 小结
3 对VOIP 系统QOS 机制的研究
    3.1 VOIP 系统面临的QOS 问题
        3.1.1 时延
        3.1.2 抖动
        3.1.3 分组丢失
    3.2 应用层对VOIP 系统提供的QOS 机制
        3.2.1 语音压缩
        3.2.2 静音检测
    3.3 网络层对VOIP 系统提供的QOS 机制
        3.3.1 综合服务(Int-Serv)
        3.3.2 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MPLS)
        3.3.3 区分服务(Diff-Serv)
    3.4 小结
4 基于SIP 的VOIP 网关系统的QOS 模块设计
    4.1 VOIP 网关系统简介
        4.1.1 VoIP 网关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4.1.2 VoIP 网关的硬件系统结构
        4.1.3 VoIP 网关的软件系统结构
    4.2 VOIP 网关QOS 模块的设计
        4.2.1 VoIP 网关QoS 模块的系统架构
        4.2.2 QoS 模块的实现原理
    4.3 TC 脚本的设计
        4.3.1 TC 简介
        4.3.2 TC 实现区分服务的基本原理
        4.3.3 利用TC 实现区分服务的具体方案
        4.3.4 动态生成的TC 脚本
    4.4 小结
5 基于SIP 的VOIP 网关系统的QOS 模块实现
    5.1 脚本生成子模块的实现
    5.2 脚本执行子模块的实现
    5.3 QOS 模块的测试
        5.3.1 测试项目的划分
        5.3.2 测试环境
        5.3.3 测试步骤及结果
    5.4 小结
6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基于策略的VoIP网络边缘接入QoS方案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2 基于SIP 的SBC 技术与基于策略的QOS 技术
    2.1 SIP 协议简介
    2.2 SBC 技术
    2.3 策略服务
    2.4 QOS 技术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策略的VOIP 网络边缘接入QOS 方案研究
    3.1 基于策略的VOIP 网络边缘接入QOS 方案概述
    3.2 基于SBC 组网方式的VOIP 系统
    3.3 支持策略服务的SBC 应用模式
    3.4 支持QOS 保证的SBC 应用模式
    3.5 QOS 的信令交互机制
    3.6 基于综合服务的QOS 保证
    3.7 基于区分服务的QOS 保证
    3.8 本章小结
4 基于策略的VOIP 网络边缘接入QOS 方案设计实现
    4.1 Q-SIP 的实现
    4.2 QOS 信令的实现
    4.3 支持QOS 保证的SBC 实现
    4.4 系统测试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全文总结及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用RSVP协议保证VOIP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安全性的VoIP系统研究与实现[D]. 童维兵.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3)
  • [2]网络电话服务质量保证机制的研究[D]. 郭峰江.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3]基于无线局域网的VoIP的容量和能量控制研究[D]. 朱臣元. 上海交通大学, 2010(11)
  • [4]基于SIP协议的VoIP网络电话终端的研究与实现[D]. 张振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09(11)
  • [5]基于VoIP的校园可视电话会议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宋锐. 湖南大学, 2008(01)
  • [6]无线局域网的VoIP QoS研究[D]. 周婷. 中南大学, 2007(06)
  • [7]一种基于SIP协议的VoIP服务质量保证[J]. 陈季安,邢果,戚文芽. 电子技术应用, 2007(04)
  • [8]基于SIP的VoIP系统QoS机制的研究及实现[D]. 倪飞. 重庆大学, 2007(06)
  • [9]基于策略的VoIP网络边缘接入QoS方案研究与设计[D]. 凌佳娜.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6)
  • [10]提高VoIP的服务质量技术探讨[J]. 黄伟东. 科技广场, 2006(08)

标签:;  ;  ;  ;  ;  

使用 RSVP 协议保证 VOIP 质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