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酿酒葡萄中酚类物质的特性研究

不同酿酒葡萄中酚类物质的特性研究

一、不同种酿酒葡萄酚类物质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磊,武欣,刘云清,于昕楚,李新月,臧延青,汤华成[1](2021)在《葡萄种质资源鉴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葡萄种质资源的鉴别和评价是葡萄育种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该论文简要介绍了葡萄种质资源的分类,系统综述了葡萄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定、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品质特征、抗寒性和抗病性的评价项目和相关方法,并重点分析了葡萄种质资源果实的酚类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以期为今后葡萄种质资源的鉴评工作提供参考。

李曼祎[2](2021)在《枸杞果酒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枸杞(Lycium barbarum L.)是我国传统食药兼用的中药材,由于其药食同源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加工。中国是世界上枸杞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枸杞以干制及泡茶食用居多,但在每年7-9月份成熟季节容易导致囤积,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且单一的制干等加工方式不利于枸杞产业多样化的发展。将枸杞酿造成枸杞果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丰富枸杞产品的市场。本论文对不同产地枸杞进行分析,并对枸杞果酒的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为发酵型枸杞果酒产品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本研究取得主要结果列出如下:首先对宁夏、内蒙古西部、新疆、青海四产地枸杞理化指标,活性物质含量及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宁夏枸杞品质最优,枸杞多糖及黄酮含量达3.52±0.16%,0.44±0.03%,选定其作为酿酒原料。通过三角瓶枸杞果汁发酵试验筛选发酵性能优良并具有较好香气的菌株,结合感官评定结果及酒体的风味分析,选择EC1118作为枸杞果酒发酵菌株。选择SO2添加量、酵母接种量、初始含糖量及发酵温度为单因素试验变量,以感官评价及枸杞多糖含量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对枸杞果酒的酿造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SO2添加量20 mg·L-1、接种量0.8×107 CFU·m L-1、初始含糖量230 g·L-1、温度21.5℃为枸杞果酒最优发酵工艺。最优工艺下制得的枸杞果酒各项指标为:酒精度10.86±0.14%v·v-1、总酸6.12±0.13g·L-1、总糖5.84±0.10 g·L-1、枸杞多糖含量935.13±7.95 mg·L-1、黄酮含量356.05±5.68mg·L-1。将本实验中所制得枸杞果酒与市售3款枸杞果酒及枸杞果汁的理化特性及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试验枸杞果酒有机酸种类丰富且氨基酸总量最高。对比其他3种果酒样品,试验枸杞果酒中黄酮及枸杞多糖含量均高出市售样品2-3倍。通过GC-MS及OAV法分析确定乙酸乙酯、乙酸苯乙酯、苯乙醇、乙酸异戊酯、异戊酸乙酯、己酸乙酯、正壬醇、正丙醇、异戊醇、辛酸、己酸乙酯共计11种物质为枸杞果酒的主要风味化合物。对比原酒,枸杞果酒经添加橡木片陈酿后香气更为丰富,建议陈酿工艺为橡木片添加量3 g·L-1,陈酿时间为60 d。

李萍[3](2021)在《贺兰山东麓不同种酿酒葡萄果实中糖分积累的差异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探明贺兰山东麓自然环境下不同种酿酒葡萄果实中糖分积累的差异,本试验以16个欧亚、欧山和欧美种的酿酒葡萄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HPLC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不同酿酒葡萄种间果实糖分积累、相关酶的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1.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及完全转色期和成熟期欧山种(红)酿酒葡萄果糖含量显着高于欧亚种(红)的,分别高68.72%、16.18%、19.52%、19.20%。完全转色期及成熟期欧山种(红)酿酒葡萄葡萄糖含量分别比欧亚种(红)的高16.70%、16.77%;蔗糖含量分别比欧亚种(红)的高28.70%、41.83%且差异均显着。2.欧山种(红)酿酒葡萄从果实膨大期到成熟期AI活性分别比欧亚种(红)高18.72%、15.56%、32.27%、14.83%且差异显着;果实膨大期及转色初期欧山种(红)NI活性显着高于欧亚种(红)的,分别高31.61%、24.53%;果实转色前欧亚种(红、中熟)SS-c活性显着高于欧山种(红),转色后欧亚种(红、晚熟)SS-c活性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欧亚种(红、中熟)SS-c活性与可固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总糖、还原糖、果糖呈显着正相关,欧亚种(红、晚熟)SS-c活性与葡萄糖、蔗糖呈正相关;幼果期及果实膨大期欧山种(红)SS-s活性比欧亚种(红)高13.16%、144.50%;花后20-95天欧山种(红)SPS活性均高于欧亚种(红),花后70-95天欧山种(红)SPS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他种,这与欧山种(红)蔗糖含量较高一致。3.转录组数据显示花后45-95天差异表达基因数量大于花后95-120天的且差异基因大部分属于下调表达,花后45-95天‘赤霞珠’差异基因数目最多(6390),花后95-120天‘黑比诺’显着差异基因最多达到4908个。不同种间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碳代谢、光合作用及糖分积累等代谢通路上,与糖代谢相关的差异基因有67个,‘北红’、‘赤霞珠’、‘黑比诺’、‘马瑟兰’分别有40、35、36、44个,主要包括糖转运蛋白、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植物中性转化酶、植物转化酶等。4.采收期欧山种(红)酿酒葡萄百粒重显着高于其他种,欧亚种(红、晚熟)百粒重最低;欧山种(红)可滴定酸及花色苷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种,比欧亚种(红)高15.03%、74.21%;欧亚种(红、中熟)单宁与总酚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种;采收期白色酿酒葡萄中欧亚种(白)百粒重、滴定酸、单宁、总酚分别比欧美种高7.47%、44.82%、44.20%、12.14%,但欧美种除葡萄糖外各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欧亚种(白)。5.欧山种(红)酿酒葡萄在果实发育后期VvcwINV、VvSS及VvSPS及VvSUC11基因上调表达比欧亚种(红)分别高34.39%、25%、70.93%、4.93%,因此提高了糖代谢相关酶活性,提高了蔗糖、葡萄糖及果糖的含量,最终比欧亚种(红)的果实中积累了更多的糖分,果实中糖分含量的升高也导致花色苷含量的升高,提高了果实品质。

官凌霄[4](2021)在《六个葡萄品种酿酒品质分析及单体酚色谱指纹图谱构建》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酿酒葡萄嘉年华(JNH)、紫大夫(ZDF)、媚丽(ML)、摩尔多瓦(ME)、公酿一号(GN)、北冰红(BBH)为原料,比较了不同品种葡萄果实及其所酿单品种葡萄酒品质特性,构建了葡萄酒单体酚指纹图谱,以期为酿酒葡萄栽培选择及葡萄酒品种鉴别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六个酿酒葡萄品种果实品质分析六个酿酒葡萄品种果实中,ZDF葡萄的果穗质量最大;ME葡萄的百粒质量最大,出汁率最高;GN葡萄果实的还原糖、总酸含量均为最高。葡萄籽中酚类物质含量高于果皮。葡萄皮中,ME的单宁、黄烷醇等各类酚类物质含量均高于其他品种。葡萄籽中,欧亚种葡萄JNH和ZDF的酚类物质含量较高。六个酿酒葡萄品种有机酸物质的总含量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依次是BBH>JNH>ME>GN>ZDF>ML,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等有机酸在六个品种中均检测出。六个酿酒葡萄品种共检测出36种香气物质,香气物质总含量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GN>BBH>ME>ZDF>JNH>ML。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以看出,ME、GN、BBH葡萄位于第一主成分的正向端,欧亚种葡萄JNH、ZDF、ML位于第一主成分的负向端,位置区分明显。(2)六种单品种葡萄酒品质分析六个品种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均符合GB/T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要求。BBH葡萄酒的还原糖、总糖、酒度、总浸出物等含量均为最高,GN葡萄酒的总酸含量最高,ME葡萄酒的挥发酸含量最高。在酚类物质中,BBH葡萄酒的单宁、类黄酮和总酚总含量均为最高,GN葡萄酒的总花色苷和总黄烷醇含量为最高,ML葡萄酒的各类酚类物质总含量均为六个品种中最低。六种葡萄酒单体酚化合物的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GN>BBH>ME>ZDF>JNH>ML。六种葡萄酒均检测出草酸、柠檬酸、酒石酸等七种有机酸,其中琥珀酸、酒石酸和苹果酸的含量较高,草酸、乙酸和柠檬酸的含量较低,JNH和ZDF葡萄酒的有机酸含量显着高于GN和BBH葡萄酒;ML葡萄酒的有机酸含量在六个品种中最低。六个单品种葡萄酒香气物质总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ML>BBH>GN>ZDF>JNH>ME,种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ML>BBH>GN>JNH>ZDF>ME,ML葡萄酒的香气物质含量和种类数均最高。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果而言,ML葡萄酒位于第一和第二主成分的正向端,JNH和ZDF位于第二主成分的正向端,ME位于第三象限,GN和BBH位于第四象限,不同品种葡萄酒在香气上得到了很好的区分。六种葡萄酒的感官品评结果按分值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BBH>JNH>ZDF>ME>ML>GN,JNH、ML和ME葡萄酒的香气以果香为主,ZDF和GN葡萄酒的香气比较复杂,BBH葡萄酒香料味更明显。(3)六种葡萄酒指纹图谱构建使用UPLC数据构建出六种葡萄酒的单体酚指纹图谱。根据保留时间和最大吸收波长对六种葡萄酒指纹图谱中的单体酚化合物进行定性,共定性出15种单体酚化合物,没食子酸、安息香酸、儿茶素、绿原酸、咖啡酸、丁香酸、表儿茶素、香豆酸、阿魏酸、芦丁、水杨酸、香豆素、杨梅素、白藜芦醇和槲皮素。不同品种葡萄酒同一物质指纹峰的出峰时间基本一致,但整体峰型具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可以用来区别不同品种的葡萄酒。经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六个品种葡萄酒的UPLC指纹图谱均符合国家标准。经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单体酚指纹图谱可用于葡萄酒的质量检测和品种鉴别。

张轲[5](2021)在《新疆天山北麓产区红色酿酒葡萄酚类物质表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新疆产区主栽红色酿酒葡萄品种为试验试材,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酿酒葡萄品种基础理化指标变化趋势和酚类物质积累规律、不同年份对酿酒葡萄品种花色苷物质差异化影响及不同地域对酿酒葡萄果实颜色物质的影响。综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对不同红色酿酒葡萄生长发育期的果实酚类物质变化趋势及积累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赤霞珠、品丽珠和西拉的总花色苷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马瑟兰和小味尔多表现为持续上升。所有品种的黄烷-3-醇含量均表现为下降,黄酮醇物质含量表现出S型曲线。赤霞珠、马瑟兰及品丽珠的乙酰化类花色苷相对含量较高,赤霞珠的杨酶酮含量相对较高,马瑟兰的槲皮素含量相对较高,西拉含有较高的黄烷-3-醇,小味尔多含有相对较高的山奈酚。不同年份酿酒葡萄品种的果实基础理化和色泽指标表现出差异性。2017年降雨量小,平均温度低,葡萄果实酸度低,百粒重小,但花翠素类花色苷和乙酰化类花色苷相对含量高。2018年降雨量多,平均温度高,果实表现出酸度高、质量大,并且单体花色苷、甲基修饰类花色苷相对含量较高。酒的色泽指标分析显示,小味尔多和品丽珠的L*值较高,马瑟兰和赤霞珠a*值、b*值和C*较高。结合花色苷物质含量和CIELab值,建议赤霞珠和马瑟兰进行长期陈酿;而小味尔多和品丽珠酒体亮度较高,饱和度较低,建议进行混酿,以增加酒体的颜色稳定性和陈酿潜力。不同产区种植的赤霞珠和美乐呈现出地域差异性。通过对花色苷物质的研究发现,焉耆盆地葡萄果实花色苷含量较高,尤其是美乐;吐鲁番地区为最低。天山北麓产区的酰化类花色苷物质较高,伊犁河谷和焉耆盆地的酰化类花色苷相对含量较低。对比赤霞珠和美乐发现,美乐含有丰富的花青素类花色苷。

王瑜[6](2020)在《铺膜和摘叶对‘蛇龙珠’果实和葡萄酒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以烟台市蓬莱龙湖产区酿酒葡萄品种‘蛇龙珠’为试材,研究不同时期铺膜、摘叶等管理措施对其果实和葡萄酒品质的影响,为烟台产区选择简单经济高效的栽培措施改善果实及酒品质提供生产实践指导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处理对果际微气候的影响:花期铺膜+摘叶和花期铺膜处理均增加了果际周围太阳辐射强度及紫外光照强度。在转色初期对紫外光照强度的影响显着,花期铺膜+摘叶的紫外光照强度能够达到33.4μM·m-2·s-1比对照组(常规管理:不铺膜也不摘叶)提高125.93%,花期铺膜提高程度相对较小,转色期时相比对照组的紫外光照强度提高30%左右。在转色期花期铺膜+摘叶的平均太阳辐射强度比对照增加148.16%,花期铺膜比对照增加38.12%。2.不同处理对叶片光合特征的影响:花期铺膜处理和铺膜+摘叶处理均不同程度增加了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了胞间CO2浓度。其中花期铺膜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可达对照组的1.11倍,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9.47%、20.70%。3.不同处理对成熟果实品质的影响:处理中铺膜和铺膜+摘叶处理均显着增加了果实中花色苷的含量,其中花期铺膜、花期铺膜+摘叶、转色期铺膜+摘叶分别是对照组的1.27倍、1.26倍和1.20倍;花期和转色期铺膜+摘叶均提高了果实中总酚和单宁的含量,总酚分别提高了19.91%和24.01%,单宁分别提高了14.37%和21.56%。4.处理对花色苷合成过程中结构基因表达的影响:对葡萄果皮中合成花色苷的VvPAL、VvCHS、VvF3H、VvDFR及VvUFGT进行荧光定量PCR的检测。花期铺膜+摘叶在转色期时VvPAL、VvF3H及VvDFR这四个主要的结构基因的相对含量远高于对照组的34%、37%及49%,并且到转色完成VvPAL、VvCHS及VvDFR基因均呈现上调表达,促进了花翠素类花色苷的合成。5.不同处理对成熟果实的花色苷单体种类及含量的影响:2018年处理组和对照组花色苷单体的种类均为12种;2019年处理组果实中的花色苷检测种类比2018年增加12种,其中处理组比对照组种类多12种。处理组均提高了基本花色苷单体的含量,尤其是提高了二甲花翠素-3-O-葡糖苷单体的含量,其中花期+铺膜处理的含量最高为162.52 mg·Kg-1,比对照组增加87.43%。花期铺膜处理的花色苷酰化程度相对较高,2018年和2019年的检测中酰化程度均达到了58%以上。6.不同处理对葡萄酒酚类物质的影响:不同处理会提高酒体的色度,其中转色期铺膜+摘叶的色度值差别最大,是对照组的1.49倍;不同处理对色调和单宁含量没有显着影响;不同处理提高葡萄酒中总酚的含量,其中转色期铺膜+摘叶的总酚含量达302.72 mg·L-1,是对照的1.24倍;花期铺膜+摘叶处理花色苷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42.17%;花期铺膜处理显着增加了葡萄酒中类黄酮类和花青素类酚单体的含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19倍和1.40倍。7.不同处理对葡萄酒香气成分及含量的影响:在2018年不同处理对葡萄酒中香气种类影响不大,对香气中的各重要的组分含量影响较大。尤其是花期铺膜处理能够显着增加挥发性脂肪类、C13-降异戊二烯衍生物、萜烯类及芳香类香气的含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33倍、1.51倍、1.35倍及1.50倍。其中有橙花香气的橙花叔醇和4-乙基苯酚高于对照组的130%以上,具有果香花香的乙酸异丁酯、辛酸甲酯和具有紫罗兰花香的β-紫罗兰酮的含量均比对照组高50%以上;2019年花期铺膜+摘叶处理显着增加了葡萄酒中挥发性脂肪族中正己醇和癸酸乙酯等的含量分别高达对照组的59.08%及67.36%,芳香类香气物质的总含量是对照组的1.73倍,尤其是有蜂蜜及玫瑰花香的苯乙醇含量是对照组的1.66倍。

吴莉[7](2020)在《贺兰山东麓不同品种酿酒葡萄与葡萄酒中酚类和香气物质积累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以15个酿酒葡萄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HPLC和GC-MS技术检测葡萄与葡萄酒中单体酚及香气物质的组成,结合转录组测序,研究贺兰山东麓环境条件下,不同品种酿酒葡萄与葡萄酒中酚类和香气物质积累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葡萄果实糖酸比比较结果表明:红色欧亚种糖酸比最高,红色欧山种次之,白色欧亚种最低;在试验条件下,红色欧亚种、红色欧山种、白色欧亚种葡萄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的品种分别为‘西拉’、‘北玫’和‘小芒森’,可滴定酸含量最低的品种分别为‘黑比诺’、‘北玺’和‘霞多丽’。(2)酚类物质比较结果表明:在红色欧亚种葡萄果实中,‘马瑟兰’的总酚和花色苷含量最高,‘黑比诺’的单宁含量最高,‘赤霞珠’的酚酸、黄烷醇、黄酮醇、芪类单体酚含量最高。在红色欧山种葡萄果实中,‘北玫’的总酚、单宁、总花色苷、黄烷醇类单体酚含量最高,‘北全’的酚酸和黄酮醇类单体酚含量最高,‘新北醇’的芪类含量最高。在白色欧亚种葡萄果实中,‘小芒森’的酚类物质含量均较高。对不同种葡萄酒中酚类物质进行聚类分析表明,红色欧亚种为1类(除‘西拉’),红色欧山种为1类(除‘北全’),白色欧亚种为1类。(3)香气物质比较结果表明:检测到红色欧亚种酿酒葡萄果实中香气物质有51~72种,红色欧山种有47~74种,白色欧亚种有34~68种,其中‘黑比诺’、‘新北醇’和‘贵人香’在同类种葡萄果实中香气种类较多。检测到红色欧亚种葡萄酒香气物质有33~59种,红色欧山种有43~65种,白色欧亚种有36~42种,其中‘马瑟兰’、‘新北醇’和‘小芒森’在同类种葡萄酒中香气种类较多。(4)差异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处理果实在成熟期相对于转色初期,总差异基因下调基因数量>上调基因数量。与多酚积累相关的4个基因(PAL、CHS、LDOX、MYBA)涉及4条代谢途径;与香气相关的3个基因(LOX、HPL、CCD1)涉及2条代谢途径;这些与酚类物质和香气积累有关的相同基因在各品种中表达量存在差异。果实成熟期时,‘西拉’的HPL,‘新北醇’的PAL、CHS和LDOX,‘北醇’的LOX,‘霞多丽’的CCD1,‘小芒森’的MTBA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5)。

刘思凡[8](2020)在《欧亚种与欧山种红色酿酒葡萄果实中花苷积累的差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以16个欧亚种与欧山种红色酿酒葡萄品种的果实为材料,采用HPLC法测定果实中5种单体花色苷含量,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果实花色苷合成相关结构基因与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以探索不同种酿酒葡萄品种果实品质、花色苷积累的差异,以期为提高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果实的品质、新品种的引种或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酿酒葡萄品种果实品质存在显着差异。在葡萄果实成熟期,欧亚种葡萄中‘品丽珠623’和‘赤霞珠170’果实百粒重较小,‘马瑟兰’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较高,‘黑比诺’、‘赤霞珠169’和‘马瑟兰’分别在采收期积累较多可滴定酸和单宁、总酚、总花色苷含量;欧山种葡萄中‘北玺’果实百粒重较小,‘北馨’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品种,‘北红’果实中可滴定酸和酚类物质含量最高,与欧亚种葡萄相比,欧山种葡萄呈现出高糖高花色苷特性。2.在5种单体花色苷含量方面,不同种酿酒葡萄品种间存在显着差异。在成熟采收期,欧亚种葡萄‘小味儿多’果实中花青素-3-O-葡萄糖、花翠素-3-O-葡萄糖和甲基花翠素-3-O-葡萄糖含量均为最高,‘马瑟兰’果实甲基花青素-3-O-葡萄糖含量较高,‘西拉’果实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含量较高;欧山种葡萄‘北红’果实甲基花翠素-3-O-葡萄糖含量较高,‘北醇’果实具有较高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欧业种葡萄果实中单体花色苷含量高于欧山种葡萄。3.在花色苷合成相关酶活性方面,与欧亚种葡萄相比,采收期欧山种葡萄果实PAL,C4H,4CL酶活性均较高,其中‘北红’葡萄果实中各酶活性均为最高。4.在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方面,不同种酿酒葡萄品种存在显着差异。采收期欧亚种葡萄‘马瑟兰’果实相对表达量VvPAL显着高于其他品种;VvC4H相对表达量以欧亚种葡萄‘桑娇维塞’为最高;欧山种葡萄果实VvF3’H相对表达量均显着低于欧亚种葡萄,欧亚种葡萄‘西拉’VvF3’H相对表达量为最高;欧亚种与欧山种葡萄果实VvF3’5’H相对表达量均较低,欧山种葡萄除‘北红’外其余葡萄品种与对照相比,均表达下调;VvUFGT相对表达量以欧山种葡萄‘北玺’和欧亚种葡萄‘品丽珠623’为最高,且不同种葡萄均为上调表达;与欧亚种葡萄相比,欧山种葡萄果实VvMybA1相对表达量较高,‘新北醇’和‘北玺’的基因表达量最高。因此,不同种间葡萄通过VvPAL、VvF3’H、VvF3’5’H和VvUFGT等基因表达,调控PAL、C4H和4CL合成相关酶,影响果实中5中单体花色苷的积累。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本试验的条件下,欧亚种葡萄‘马瑟兰’和欧山种葡萄‘北红’果实中花色苷积累量明显高于其他试验品种。

袁林[9](2020)在《公酿一号与爱格丽、媚丽、户太八号混酿葡萄酒研究》文中提出公酿一号葡萄是我国自主选育的、以山葡萄和玫瑰香葡萄为亲本杂交培育的抗寒酿酒葡萄品种,但公酿一号葡萄的突出问题是酸度过高,pH值过低,难以通过苹果酸-乳酸发酵达到生物降酸的目的,几乎无法生产可直接饮用的干红葡萄酒。本研究用山东高密地区的公酿一号葡萄原酒(酒精发酵结束后未经SO2处理的葡萄酒)分别与含酸量低的陕西杨凌的爱格丽、媚丽、户太八号葡萄原酒以不同比例混合后,通过苹果酸-乳酸发酵进行生物降酸,以期获得感官质量最佳的公酿一号混酿葡萄酒,为利用公酿一号及其他高酸葡萄品种和户太八号等低酸鲜食葡萄品种酿酒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2018年山东高密地区公酿一号葡萄于8月22日采收,葡萄总酸含量9.47±0.04 g/L(以酒石酸计),主要为酒石酸和苹果酸,草酸、琥珀酸、柠檬酸、乳酸含量较少。2.公酿一号葡萄原酒总酸含量9.93±0.28 g/L(以酒石酸计),pH值3.17±0.02;爱格丽原酒总酸含量7.04±0.11 g/L(以酒石酸计),pH值3.26±0.02;媚丽原酒总酸含量6.58±0.13 g/L(以酒石酸计),pH值3.57±0.02;户太八号原酒总酸含量4.66±0.10 g/L(以酒石酸计),pH值3.85±0.04。四个品种葡萄原酒的有机酸均由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和草酸组成,含量最高的有机酸均为酒石酸,其次为苹果酸。3.公酿一号葡萄原酒和爱格丽葡萄原酒按不同比例(3:1=E1、1:1=E2、1:3=E3,体积比)混合后,随着爱格丽葡萄原酒所占比例增高,总酸、干浸出物、总酚、花色苷、类黄酮、黄烷-3-醇含量逐渐降低,pH逐渐增大。不同比例的公酿一号和爱格丽混酿葡萄酒中鉴定出10种单体酚类物质,整体上E1的单体酚类物质含量最高。E3的澄清度、香气质量、香气浓郁度、口感浓郁度和感官品评总分最高。因此,公酿一号葡萄原酒与爱格丽葡萄原酒最佳混酿比例为1:3(E3)。4.公酿一号葡萄原酒和媚丽葡萄原酒按不同比例(3:1=M1、1:1=M2、1:3=M3,体积比)混合后,随着媚丽葡萄原酒所占比例增高,总酸、干浸出物、总酚、花色苷、类黄酮含量逐渐降低,pH、黄烷-3-醇含量逐渐升高。不同比例的公酿一号和媚丽混酿葡萄酒中鉴定出11种单体酚类物质,M1的单体酚类物质含量最高。M3的香气浓郁度、香气质量、酒体、口感浓郁度、协调性及感官品评总得分最高。因此,公酿一号葡萄原酒与媚丽葡萄原酒最佳混酿比例为1:3(M3)。5.公酿一号葡萄原酒和户太八号葡萄原酒按不同比例(3:1=H1、1:1=H2、1:3=H3,体积比)混合后,随着户太八号葡萄原酒所占比例增高,总酸、干浸出物、花色苷、类黄酮含量逐渐降低,pH、黄烷-3-醇含量逐渐增大。不同比例公酿一号和户太八号混酿葡萄酒中鉴定出9种单体酚类物质,H1的单体酚类物质含量最高。H2的颜色、香气浓郁度、酒体及感官品评总得分最高。因此,公酿一号葡萄原酒与户太八号葡萄原酒最佳混酿比例为1:1(H2)。6.苹果酸-乳酸发酵可降低混合原酒的总酸、苹果酸、酒石酸和琥珀酸含量,提高乳酸含量,改变混酿葡萄酒酚类物质含量和比例,提高混酿葡萄酒感官质量。7.使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乳酸菌SD-2a和进口商业乳酸菌L450对混酿葡萄酒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SD-2a的苹果酸-乳酸发酵性能更好,葡萄酒的感官得分更高。综上,用含酸量较低的葡萄原酒与公酿一号混合的方法,能有效启动苹果酸-乳酸发酵,降低混酿葡萄酒的总酸,提高混酿葡萄酒的质量,其中最佳组合为E3;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乳酸菌SD-2a为优良的苹果酸-乳酸发酵菌株。

孙海燕[10](2019)在《贺兰山东麓干红葡萄酒多酚组分与其抗氧化、抗癌活性的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酚类物质是葡萄酒的主要活性成分,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大量研究证实,酚类物质的含量、种类除对葡萄酒感官品质起决定性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对葡萄酒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目前对葡萄酒多酚物质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较多,且局限于使用化学方法检测抗氧化活性,而全面系统研究不同年份、品种葡萄酒多酚物质在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仍较缺乏。因此,本研究以贺兰山东麓干红葡萄酒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不同酚类物质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葡萄酒中不同酚类物质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同时进行癌细胞抗氧化活性研究,进一步揭示葡萄酒中多酚物质与癌细胞抗氧化和抗增殖能力的关系。最后,利用斑马鱼为研究对象,通过活体试验初步探索葡萄酒中多酚类物质对其血管生成的影响,为癌症治疗提供新思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贺兰山东麓干红葡萄酒中酚类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发现不同酚类物质间含量差异较大,且与葡萄酒品种和年份有密切关系。其中,赤霞珠葡萄酒的四个年份中,2013年赤霞珠葡萄酒的总酚、总类黄酮和单体花色苷含量最高,分别为464.21mg/L、519.60 mg/L和10.28 mg/L,且检测到的17种单体酚中没食子酸、儿茶素、白藜芦醇三者含量最高。对不同品种葡萄酒酚类物质含量研究发现,西拉葡萄酒的总酚、总黄烷醇、单宁、总花色苷、总类黄酮和单体花色苷均最高,分别为:610.69mg/L、18.87 mg/L、58.65 mg/L、121.61 mg/L、533.55 mg/L和86.53 mg/L。(2)选取7种体外抗氧化方法对葡萄酒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同时对葡萄酒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年份赤霞珠葡萄酒的Fe2+螯合能力主要由总花色苷和单宁含量决定,抗超氧阴离子能力主要由总酚含量决定;研究不同品种葡萄酒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得出:抗超氧阴离子能力主要由总酚、总类黄酮和黄烷醇含量决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主要由总花色苷决定,Fe2+螯合能力主要由总酚含量决定,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由总黄烷醇含量决定。(3)构建胆固醇和细胞抗氧化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葡萄酒对胆固醇和HepG2人肝癌细胞氧化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抑制活性强弱与葡萄酒年份和品种有关。其中2013年赤霞珠是四个年份中胆固醇和HepG2人肝癌细胞氧化抑制率最高的,西拉葡萄酒是三个品种葡萄酒中胆固醇和HepG2人肝癌细胞氧化抑制率最高的,且癌细胞抑制率与总酚含量、黄酮含量、黄烷醇含量和DPPH抑制率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4)选定常见的三种肠癌肿瘤细胞和人胚肾正常细胞进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试验,同时初步探讨了细胞增殖凋亡的机理。试验表明,葡萄酒多酚提取物对三种肠癌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增殖作用,尤其对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的增殖抑制效果最好,其IC50值仅为0.17mg/mL,其次为HCT15和HT29细胞,IC50值分别为0.25 mg/mL和0.27 mg/mL,而人胚肾正常细胞293T IC50值最高,为0.43mg/mL。同时葡萄酒多酚物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而且对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对HCT116肿瘤细胞凋亡促进效果最明显。对与细胞增殖凋亡相关的基因做聚类热图和富集图,发现经过葡萄酒多酚处理后的T293细胞和HCT116细胞在细胞增殖和凋亡方面有了很大变化,经过葡萄酒多酚提取物处理的细胞与未处理细胞相比,下调基因占主要比例,这说明葡萄酒多酚提取物可以一定程度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癌作用。(5)以斑马鱼为模式动物,研究葡萄酒多酚对斑马鱼血管生成的影响,发现葡萄酒多酚提取物对斑马鱼胚胎无明显毒性作用,且对斑马鱼血管生成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不同品种葡萄酒抑制血管生成的效果不同,而葡萄皮多酚提取物对斑马鱼血管生成无明显抑制作用。

二、不同种酿酒葡萄酚类物质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种酿酒葡萄酚类物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葡萄种质资源鉴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葡萄种质资源的种类
    1.1 真葡萄亚属
    1.2 圆叶葡萄亚属
2 葡萄品种分子鉴定
3 葡萄种质资源评价项目及方法
    3.1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
    3.2 品质特征
    3.3 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活性
        3.3.1 酚类含量和组成
        3.3.2 抗氧化活性
    3.4 抗寒性
    3.5 抗病性
4 小结

(2)枸杞果酒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枸杞
        1.1.1 枸杞概述
        1.1.2 枸杞生物活性成分及营养价值
    1.2 枸杞加工产业现状及发展
    1.3 果酒
        1.3.1 果酒概述
        1.3.2 果酒的营养价值
        1.3.3 果酒酿造技术
        1.3.4 果酒的香气
    1.4 枸杞果酒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5 立题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立题背景与意义
        1.5.2 技术路线
        1.5.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1.1 主要材料
        2.1.2 菌种与培养基
        2.1.3 主要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与分析方法
        2.3.1 主要实验方法
        2.3.2 主要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枸杞原料分析及酿酒酵母筛选
        3.1.1 不同产地枸杞样品理化指标及活性物质的测定
        3.1.2 不同产区枸杞特征性风味物质分析
        3.1.3 枸杞果酒酿造菌株的筛选
    3.2 枸杞果酒酿造工艺研究
        3.2.1 初始含糖量对枸杞果酒发酵的影响
        3.2.2 接种量对枸杞果酒发酵的影响
        3.2.3 发酵温度对枸杞果酒发酵的影响
        3.2.4 SO_2添加量对枸杞果酒发酵的影响
        3.2.5 响应面实验优化分析
    3.3 枸杞果酒的评价
        3.3.1 枸杞果酒理化指标及活性物质测定
        3.3.2 枸杞果酒感官品评
        3.3.3 枸杞果酒中有机酸含量的分析
        3.3.4 枸杞果酒中氨基酸含量的分析
    3.4 枸杞果酒挥发性特征香气成分分析
        3.4.1 枸杞果酒香气分析
        3.4.2 添加橡木片对枸杞果酒风味的影响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附录B

(3)贺兰山东麓不同种酿酒葡萄果实中糖分积累的差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糖分积累概述
        1.1.1 果实中糖分的功能
        1.1.2 果实中糖分的种类
        1.1.3 糖分积累与果实品质
    1.2 糖分的运输与代谢
    1.3 糖分积累的调控
        1.3.1 糖分积累关键酶及相关基因
        1.3.2 糖分积累相关运输蛋白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不同种酿酒葡萄果实中糖分积累的差异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与采样方法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2.2.1 果实中糖分含量的测定
        2.2.2 果实品质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
    2.4 结果分析
        2.4.1 不同种酿酒葡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比较
        2.4.2 不同种酿酒葡萄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比较
        2.4.3 不同酿酒葡萄果实中还原糖含量的比较
        2.4.4 不同种酿酒葡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
        2.4.5 不同种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比较
        2.4.6 不同种酿酒葡萄果实中糖分聚类分析
    2.5 讨论
第三章 不同种酿酒葡萄糖分积累相关酶活性与基因表达的比较
    3.1 材料与方法
    3.2 测定指标与方法
        3.2.1 转化酶的提取及测定
        3.2.2 蔗糖合酶及蔗糖磷酸合酶的提取及测定
        3.2.3 葡萄果实总RNA的提取与反转录
        3.2.4 引物设计与荧光定量PCR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种酿酒葡萄中酸性转化酶活性的比较
        3.4.2 不同种酿酒葡萄果实中中性转化酶活性的比较
        3.4.3 不同种酿酒葡萄果实中蔗糖合成酶合成活性的比较
        3.4.4 不同种酿酒葡萄果实中蔗糖合成酶分解活性的比较
        3.4.5 不同种酿酒葡萄果实中蔗糖磷酸合酶活性的比较
        3.4.6 采收期糖分积累相关酶活性的比较
        3.4.7 不同酿酒葡萄品种蔗糖代谢酶活性与可溶性糖相关性分析
        3.4.8 不同种酿酒葡萄果实中糖代谢关键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分析
        3.4.9 不同酿酒葡萄品种糖代谢相关基因热图分析
        3.4.10 不同酿酒葡萄品种蔗糖代谢相关基因与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3.5 讨论
第四章 不同种酿酒葡萄果实转录组测序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2 测定指标与方法
    4.3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4.4.2 序列比对结果
        4.4.3 表达水平及差异表达分析
        4.4.4 差异基因GO富集性分析
        4.4.5 差异基因KEGG富集性分析
        4.4.6 糖代谢相关基因挖掘
    4.5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六个葡萄品种酿酒品质分析及单体酚色谱指纹图谱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酿酒葡萄应用研究现状
        1.1.1 酿酒葡萄基本概述及现状
        1.1.2 酿酒葡萄酿酒品质分析研究进展
        1.1.3 葡萄酒鉴别研究进展
    1.2 本研究涉及酿酒葡萄品种分类
        1.2.1 欧亚种葡萄
        1.2.2 欧美杂种葡萄
        1.2.3 欧山杂种葡萄
    1.3 葡萄及葡萄酒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3.1 酚类化合物
        1.3.2 有机酸类化合物
        1.3.3 香气化合物
    1.4 单体酚指纹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1.4.1 指纹图谱概念及分类
        1.4.2 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设备
        2.1.1 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葡萄成熟度监控
        2.2.2 干型红葡萄酒酿造工艺流程
        2.2.3 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2.2.4 酚类物质测定方法
        2.2.5 有机酸测定方法
        2.2.6 香气物质测定方法
        2.2.7 单体酚测定方法
        2.2.8 感官评价方法
    2.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成熟度监控
    3.2 六个酿酒葡萄品种果实品质分析
        3.2.1 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3.2.2 酚类物质含量分析
        3.2.3 有机酸分析
        3.2.4 香气成分分析
    3.3 六个酿酒葡萄品种酿造葡萄酒品质分析
        3.3.1 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3.3.2 酚类物质分析
        3.3.3 有机酸分析
        3.3.4 单体酚化合物含量测定
        3.3.5 香气成分分析
        3.3.6 感官评价
    3.4 单体酚指纹图谱构建
        3.4.1 色谱条件的确定
        3.4.2 方法学验证
        3.4.3 指纹图谱构建
        3.4.4 相似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品种鉴别指标选择
    4.2 葡萄及葡萄酒指纹图谱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新疆天山北麓产区红色酿酒葡萄酚类物质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新疆酿酒葡萄种植产区分布
    1.2 新疆主栽酿酒葡萄品种介绍
    1.3 酚类物质
        1.3.1 花色苷物质
        1.3.2 黄酮醇类物质
        1.3.3 黄烷醇类物质
    1.4 研究背景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不同酿酒葡萄品种生长发育周期果实组分的积累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基础理化指标和农艺性状
        2.2.2 非花色苷变化趋势
        2.2.3 同一糖度品种酚类物质差异性和特征性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年份酿酒葡萄品种花色苷物质的对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年份气象数据对比
        3.2.2 基础理化指标的对比
        3.2.3 不同酿酒葡萄果实色泽指标含量对比
        3.2.4 不同酿酒葡萄品种葡萄酒色泽物质含量对比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产地相同品种葡萄花色苷特征研究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4.1.1 试剂与标准品
        4.1.2 样品采集
        4.1.3 花色苷提取方法
        4.1.4 花色苷分析方法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5个不同小产区气象数据对比
        4.2.2 聚类热图分析
        4.2.3 不同地区赤霞珠和美乐花色苷比较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6)铺膜和摘叶对‘蛇龙珠’果实和葡萄酒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蛇龙珠’品种的来源及栽培现状
    1.2 ‘蛇龙珠’在烟台产区的引种表现
    1.3 果际微气候条件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1.4 栽培措施对酿酒葡萄果实及酒品质的影响
        1.4.1 摘叶对酿酒葡萄果实及酒品质的影响
        1.4.2 铺膜对酿酒葡萄果实及酒品质的影响
        1.4.3 其他栽培措施对酿酒葡萄果实及酒品质的影响
    1.5 选题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产区概况
        2.1.1 气候条件
        2.1.2 土壤养分
    2.2 供试品种
    2.3 研究内容与设计
        2.3.1 田间处理
        2.3.2 样品处理
        2.3.2.1 葡萄果实采集
        2.3.2.2 葡萄酒单酿实验
    2.4 试剂及仪器
        2.4.1 实验试剂
        2.4.2 仪器设备
    2.5 指标测定方法
        2.5.1 光合相关指标测定
        2.5.2 葡萄成熟果实外观指标的测定
        2.5.3 葡萄及葡萄酒品质指标测定
        2.5.4 花色苷单体的提取及分析条件
        2.5.5 葡萄果皮中花色苷合成相关结构基因表达检测方法
        2.5.6 香气物质的提取及分析方法
    2.6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时期处理对‘蛇龙珠’微气候、叶片光合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3.1.1 不同处理对果际微气候的影响
        3.1.2 不同处理对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3.1.3 不同处理对‘蛇龙珠’果实外观的影响
        3.1.4 不同处理对‘蛇龙珠’果实风味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3.1.4.1 不同处理的糖酸动态变化及成熟果实糖酸含量
        3.1.4.2 不同处理的酚类物质动态变化及成熟果实酚类物质含量
        3.1.5 不同处理对‘蛇龙珠’果皮中花色苷单体的组分及含量影响
        3.1.5.12 018年成熟时期不同处理‘蛇龙珠’果皮中花色苷单体组分及含量对比
        3.1.5.22 019年不同处理‘蛇龙珠’果皮中花色苷单体组分及含量对比
        3.1.6 花期铺膜+摘叶对花色苷合成部分相关结构基因表达的影响
    3.2 不同处理对‘蛇龙珠’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3.2.1 不同处理对葡萄酒基本理化指标的影响
        3.2.2 不同处理对葡萄酒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3.2.3 不同处理对葡萄酒中花色苷单体组分及含量对比
        3.2.4 不同处理对葡萄酒香气成分及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花期铺膜+摘叶对‘蛇龙珠’葡萄果实及酒品质的影响
    4.2 花期铺膜对‘蛇龙珠’葡萄果实及酒品质的影响
    4.3 花期和转色期同一处理对‘蛇龙珠’葡萄果实及酒品质影响对比
5 结论
6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贺兰山东麓不同品种酿酒葡萄与葡萄酒中酚类和香气物质积累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信息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栽培现状
    1.2 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1.3 香气物质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目的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不同种酿酒葡萄与葡萄酒品质的比较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内容
    2.3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5 讨论
第三章 不同种葡萄与葡萄酒酚类物质的比较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内容
    3.3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5 讨论
第四章 不同种酿酒葡萄与葡萄酒香气物质的比较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内容
    4.3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5 讨论
第五章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内容
    5.3 数据分析
    5.4 结果分析
    5.5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欧亚种与欧山种红色酿酒葡萄果实中花苷积累的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酿酒葡萄品种
    1.2 花色苷的研究进展
    1.3 花色苷的生物合成
    1.4 不同种酿酒葡萄果实花色苷的差异性研究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不同种酿酒葡萄品种果实品质的差异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5 讨论
第三章 不同种酿酒葡萄品种果实花色苷组分的差异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测定指标与方法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5 讨论
第四章 不同种酿酒葡萄品种果实花色苷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差异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测定指标与方法
    4.3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5 讨论
第五章 不同种酿酒葡萄品种果实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差异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试验方法
    5.3 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分析
    5.5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公酿一号与爱格丽、媚丽、户太八号混酿葡萄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葡萄品种概述
        1.1.1 公酿一号(Gongniang No.1)
        1.1.2 爱格丽(Ecolly)
        1.1.3 媚丽(Meili)
        1.1.4 户太八号(Hutai No.8)
    1.2 葡萄产地生态条件
        1.2.1 山东高密
        1.2.2 陕西杨凌
    1.3 降低葡萄酒含酸量方法及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1.3.1 化学降酸
        1.3.2 物理降酸
        1.3.3 生物降酸
    1.4 混酿葡萄酒发展现状
        1.4.1 混酿葡萄酒基本概述
        1.4.2 国外混酿葡萄酒发展现状
        1.4.3 国内混酿葡萄酒发展现状
        1.4.4 混酿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设备
        2.1.1 材料
        2.1.2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葡萄采样方法
        2.2.2 酿造工艺流程
        2.2.3 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2.2.4 多酚指标测定方法
        2.2.5 香气成分测定方法
        2.2.6 感官评价方法
    2.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公酿一号葡萄成熟度变化
        3.1.1 理化指标变化
        3.1.2 有机酸组分变化
    3.2 单品种葡萄酒品质分析
        3.2.1 基本理化指标
        3.2.2 有机酸含量分析
    3.3 混酿葡萄酒品质分析
        3.3.1 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3.3.2 有机酸含量分析
        3.3.3 酚类物质含量分析
        3.3.4 单体酚类物质分析
        3.3.5 感官质量分析
    3.4 MLF后葡萄酒品质分析
        3.4.1 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3.4.2 有机酸含量分析
        3.4.3 酚类物质含量分析
        3.4.4 单体酚类物质分析
        3.4.5 香气成分分析
        3.4.6 感官质量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葡萄成熟度变化
    4.2 单品种葡萄酒品质分析
    4.3 混酿葡萄酒品质分析
    4.4 MLF对葡萄酒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感官品评表
附录B 试验数据表
致谢
个人简历

(10)贺兰山东麓干红葡萄酒多酚组分与其抗氧化、抗癌活性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葡萄和葡萄酒中的酚类物质
        1.1.1 酚类成分简介
        1.1.2 酚类物质种类
        1.1.3 影响葡萄酒中酚类含量和组成的因素
        1.1.4 葡萄酒中酚类物质的提取及检测方法
    1.2 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2.1 对生物利用率的影响
        1.2.2 对血管氧化的影响
        1.2.3 对NADPH氧化酶的影响
        1.2.4 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1.2.5 对热量限制的影响
    1.3 多酚物质抗氧化作用机理及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
        1.3.1 抗氧化作用机理
        1.3.2 抗氧化测定方法
    1.4 葡萄酒与血管生成
        1.4.1 斑马鱼简介
        1.4.2 葡萄酒与癌症和血管生成
        1.4.3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缺陷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干红葡萄酒的理化和多酚成分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年份、品种干红葡萄酒的理化成分
        2.2.2 不同年份、品种干红葡萄酒的酚类物质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干红葡萄酒的化学抗氧化能力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年份、品种干红葡萄酒总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
        3.2.2 不同年份、品种干红葡萄酒清除DPPH能力测定结果
        3.2.3 不同年份、品种干红葡萄酒ABTS清除能力测定结果
        3.2.4 不同年份、品种干红葡萄酒抗超氧阴离子能力测定结果
        3.2.5 不同年份、品种干红葡萄酒Fe2+螯合能力测定结果
        3.2.6 不同年份、品种干红葡萄酒抑制羟自由基能力测定结果
        3.2.7 不同年份、品种干红葡萄酒酚类物质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葡萄酒多酚提取物抑制胆固醇氧化和细胞氧化能力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和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试验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葡萄酒多酚提取物胆固醇抗氧化测定结果
        4.2.2 葡萄酒多酚提取物细胞抗氧化测定结果
        4.2.3 主成分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葡萄酒多酚提取物对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与设备
        5.1.3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葡萄酒多酚提取物抑制四种细胞增殖结果
        5.2.2 葡萄酒多酚提取物对四种细胞迁移的影响
        5.2.3 葡萄酒多酚提取物促进四种细胞凋亡的结果
        5.2.4 细胞增殖凋亡相关基因的聚类热图
        5.2.5 细胞增殖凋亡相关基因的富集图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葡萄皮和葡萄酒多酚提取物抑制斑马鱼血管生成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与试剂
        6.1.2 仪器与设备
        6.1.3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葡萄酒多酚提取物对斑马鱼胚胎体节间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6.2.2 葡萄皮和自酿葡萄酒多酚对斑马鱼胚胎体节间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不同种酿酒葡萄酚类物质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葡萄种质资源鉴评研究进展[J]. 朱磊,武欣,刘云清,于昕楚,李新月,臧延青,汤华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1(04)
  • [2]枸杞果酒的研制[D]. 李曼祎. 江南大学, 2021(01)
  • [3]贺兰山东麓不同种酿酒葡萄果实中糖分积累的差异比较研究[D]. 李萍. 宁夏大学, 2021
  • [4]六个葡萄品种酿酒品质分析及单体酚色谱指纹图谱构建[D]. 官凌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新疆天山北麓产区红色酿酒葡萄酚类物质表现研究[D]. 张轲.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6]铺膜和摘叶对‘蛇龙珠’果实和葡萄酒品质的影响研究[D]. 王瑜. 烟台大学, 2020(02)
  • [7]贺兰山东麓不同品种酿酒葡萄与葡萄酒中酚类和香气物质积累的比较研究[D]. 吴莉. 宁夏大学, 2020(03)
  • [8]欧亚种与欧山种红色酿酒葡萄果实中花苷积累的差异研究[D]. 刘思凡. 宁夏大学, 2020
  • [9]公酿一号与爱格丽、媚丽、户太八号混酿葡萄酒研究[D]. 袁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10]贺兰山东麓干红葡萄酒多酚组分与其抗氧化、抗癌活性的关联性研究[D]. 孙海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不同酿酒葡萄中酚类物质的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