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低焦化生产废水中硫、氰途径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梁贺彬[1](2019)在《皮革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细菌多样性及生物强化脱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是指利用生物的生理特性和代谢作用吸收或降解污水中污染物。其中,活性污泥或生物膜中的细菌群落是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因此,研究污水处理系统中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对于改进处理工艺和提高处理效率至关重要。但是现有的研究大部分在DNA水平对污水处理系统中好氧池或者厌氧池的细菌群落进行研究,无法准确提供细菌群落代谢活性信息。同时,生物脱氮是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中的重要环节,但传统的生物脱氮技术脱氮效率较低且运行成本较高。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能够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完成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它的出现为生物脱氮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在DNA和RNA水平对皮革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功能及代谢活性进行了研究,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9株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探究了其中菌株A2的脱氮特性及机理,并将其用于强化脱氮处理,评估其在实际应用的潜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皮革生产含脂废水的生物处理过程中,污水化学需氧量(COD)随着处理流程的进行而逐步降低,且整个污水处理工艺运行稳定,COD和氨氮的去除效率分别为96.22%和99.64%,出水COD和氨氮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相比较于含脂废水,由于后续缺氧/好氧/好氧(A/O/O)工艺的碳源不足,导致综合废水的COD和氨氮去除效率只有88.23%和88.95%。(2)PCR-DGGE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在整个污水生物处理的不同操作单元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都是主要的绝对优势微生物,而其他的优势微生物,如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Thermi]等,但其在不同处理单元的丰度存在一定差异。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16S rRNA基因拷贝数维持在4.22×108copies/mL-4.93×1011 copies/mL,其中缺氧池和好氧池中16S rRNA基因拷贝数最高,进一步证明了原核微生物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尤其是核心单元的重要作用。(3)基于DNA和RNA的Illumi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活性污泥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在DNA和RNA水平上没有显着性差异(P?0.61),但其群落结构却显着不同(F=13.14,P<0.001)。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绿弯菌门这3类菌群是引起DNA水平和RNA水平细菌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类群。其中,变形菌门中的Nitrosomonas和Nitrosococcus只在RNA水平检测到。通过对活性污泥中细菌群落的代谢功能和活性分析,发现活性污泥中的细菌群落功能主要集中在代谢和膜转运方面。多重置换检验结果表明,活性污泥中的细菌群落功能在DNA和RNA上存在显着性差异(F=3.14,P=0.0142),这说明基于DNA的细菌群落并不都具有代谢活性。细菌群落代谢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在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中保持着一定程度的代谢活性,而大部分细菌群落均处于代谢不活跃或者休眠状态,这说明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是整个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主要功能微生物。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活性污泥中细菌群落在调节池和氧化沟具有较高的代谢活性,而在缺氧池、氧化池和二级氧化池中的代谢活性迅速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OD和氨氮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都与COD和氨氮浓度呈正相关,这表明这两类菌群在COD和氨氮降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以高通量测序数据为参考,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9株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16S rDNA鉴定结果表明这9株细菌均属于变形菌门中的假单胞菌属。其中,假单胞菌A2的最佳脱氮条件为:pH为7,温度为30℃,碳氮比为10:1,转数为160rpm,碳源为丁二酸钠。该菌株在最佳条件下的氨氮和硝态氮去除率分别为97.99%和100%,在异养硝化过程中没有亚硝酸盐累积,有少量硝酸盐生成,而在硝态氮降解过程中却检测到亚硝酸盐累积。假单胞菌A2在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混合培养基中优先利用氨氮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随后依次利用亚硝态氮和硝态氮进行好氧反硝化作用。亚硝态氮能够抑制假单胞菌A2的异养硝化作用,而硝态氮则能够提高该菌株好氧反硝化速率,且能抵消亚硝态氮对异养硝化反应的抑制作用。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发现假单胞菌A2含有编码氨单加氧酶、亚硝酸盐还原酶和硝酸盐还原酶的基因。结合菌株A2对不同氮源的利用情况,表明该菌株可能存在两种脱氮方式,一种是通过氨氧化作用将氨氮转化成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再经反硝化作用完成脱氮,另一种是利用羟胺作为中间产物直接脱氮。(5)将假单胞菌A2用海藻酸钠和聚丙烯酰胺固定化后添加至序批式反应器(SBR)中,能够明显提高系统COD和氨氮去除能力。强化实验组的氨氮去除效率在第20个循环后进入稳定阶段,而对照组一直处于波动状态,这表明固定化假单胞菌A2能够提高SBR系统的稳定性。经过30个循环处理后,强化实验组的氨氮去除效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0.87%,出水COD和氨氮分别稳定在130 mg/L和20 mg/L左右,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这表明固定化假单胞菌A2在生物强化脱氮工艺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孙亚全[2](2014)在《EGSB反应器同步处理焦化废水和剩余污泥的研究》文中认为焦化废水中污染物质成分复杂,不但含有挥发酚、氰化物、硫氰化物、NH3-N等污染物,还含有吲哚、吡啶、喹啉等难降解的多环及杂环芳香族污染物,是一种典型的有毒、难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焦化废水的处理一直是我国工业废水污染控制的一大难题。目前,国内多数企业采用A2/O及其改进工艺等活性污泥工艺处理焦化废水,这些工艺的生化处理出水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环保要求,同时还面临着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高以及产生大量剩余污泥等问题。采用两级微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处理实际焦化废水,在无排泥条件下连续运行228d。考察了EGSB反应器对焦化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特性,并对焦化废水和剩余污泥的同步处理进行了研究。两级EGSB反应器接种实验室前期研究过程中用于处理焦化废水的颗粒污泥,使用实际焦化废水启动反应器。经过76d, 一级EGSB反应器(EGSBⅠ)的容积负荷(VLR)达到了4.04kgCOD/(m3.d),系统对COD的去除率稳定在80.0%以上,EGSB反应器底部小颗粒污泥增多,污泥由深黑色变为灰黑色,MLVSS/MLSS也有所提高,反应器启动成功。在反应器内温度为27.5~31.5℃左右、总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液体上升流速(vup)为2.7m/h左右、反应器进水口处的DO浓度为0~0.01mg/L时,处理焦化废水的两级EGSB反应器能够长期高效稳定运行。两级EGSB反应器稳定运行后,系统能够去除97.7%的硫氰化物、88.3%的氰化物、75.9%的COD、94.1%的BOD5、82.1%的NH3-N、91.0%的NO3--N和75.0%的 TN,相应的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5.9mg/L、0.07mg/L、178mg/L、16mg/L、7.4mg/L、6.0mg/L和31.2mg/L。系统对挥发酚的去除比较彻底,出水中没有检测到挥发酚。系统出水挥发酚、氰化物、BOD5和NH3-N浓度均小于《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中的直接排放限值。其中挥发酚、硫氰化物、氰化物、COD、N03--N和TN等主要是在EGSB Ⅰ内被去除的,而NH3-N主要是在二级EGSB反应器(EGSB Ⅱ)中被去除的。从紫外-可见光(UV-Vis)吸收光谱图分析可知,EGSB Ⅰ可以去除大部分多环和杂环芳香族化合物,但对苯衍生物的去除能力有限;废水经EGSB Ⅱ处理后,苯衍生物部分得到去除,部分发生开环氧化,转化为其它中间产物。整个运行期间,两级EGSB反应器内的MLSS分别为22.4~38.6g/L和20.9~30.4g/L,保持了较高的污泥浓度。两级EGSB反应器内的MLVSS/MLSS分别在0.356~0.489和0.344~0.434之间,虽然比其它生物处理工艺的污泥活性低,但对焦化废水中的污染物仍具有较高的去除率。EGSB Ⅰ污泥表观产率平均为O.O1kgMLVSS/kgCOD,处于较低水平。由于EGSB反应器的微氧状态、低污泥负荷、理论上无限长的污泥停留时间(SRT)以及发达的微生物生态链,使得两级微氧EGSB反应器在处理焦化废水时无剩余污泥排放是可行的,并从理论上证明了 EGSB反应器同步处理焦化废水和剩余污泥的可行性。
周倩倩[3](2011)在《颗粒污泥内苯酚降解真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酚类化合物是原型质高毒类物质,具有三致效应,对一切生命个体都有明显的毒害作用。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污染物,苯酚广泛存在于造纸、炼油、炼焦、农药、化工、医药合成等行业的工业废水中,未经处理的含酚废水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生物法是一种成本低廉、二次污染较小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在含酚工业废水处理中正由传统混合微生物处理技术向纯培养微生物处理技术转型的阶段。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中发现,好氧颗粒污泥对于模拟苯酚废水具有较好的降解特性,为研究其苯酚降解机理进而强化其苯酚降解效能,本文采用分离纯化技术从好氧颗粒污泥中筛选分离得到了两株高活力苯酚降解菌,经23Sr DNA测序鉴定,菌株为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属。研究结果表明:菌株A1和A3均有比较高的苯酚耐受能力,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培养条件下能够耐受1 750 mg/L和2 000 mg/L的苯酚;同时也均有高效的苯酚降解率,在接菌量为3%,温度为30℃、pH值为6.85、装液量为100 mL /250 mL、恒温振荡速度120 r/min的最佳降酚工艺条件下,A1可使初始浓度为1 000 mg/L的苯酚24 h降解率达到95%以上,而A3可达到100%的降解率。葡萄糖对微生物降解苯酚具有协同作用和底物竞争关系,投加量≤1.0 g/L;以硝酸铵为外加氮源,经济有效;虽然配制的模拟废水中本来已含有相当量的无机微量元素,但去除培养基中的微量元素液对苯酚降解亦有较大的影响,这说明微量元素对于微生物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在保证充分的溶解氧的情况下,进行热带假丝酵母降解苯酚的本征动力学研究,通过试验数据拟合得到了该菌株的Haldane菌体生长动力学方程参数为:热带假丝酵母A1菌株——最大比生长速率μX, max=0. 409h-1,苯酚半饱和常数KS=41.37mg/L,苯酚抑制常数Ki= 387.41mg/L;其相应的苯酚降解动力学参数为:生长相关系数A =0.4387,非生长相关系数, B =0.0003h -1;热带假丝酵母A3菌株——最大比生长速率μX, max= 0. 418h-1,苯酚半饱和常数KS=74.69mg/L,苯酚抑制常数Ki=432.38mg/L;其相应的苯酚降解动力学参数为:生长相关系数A=0.4872,非生长相关系数B=0.0031h-1。从而得出该菌株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丁兰岚[4](2009)在《苯酚降解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工业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的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同时也造成污染并破坏了生态环境。工业和农业生产产生的毒素,例如芳香族化合物由于其毒性以及难生物降解性,能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并危及人类健康。微生物修复就是利用细菌的新陈代谢过程来降解这些有毒物质以达减轻污染的目的。基于苯酚属于环境中一种有代表性的芳香族化合物,本试验将苯酚选为目标污染物进行研究。传统处理含酚工业废水工艺常用物理化学方法,但这些方法不仅工艺复杂而且价格昂贵,并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微生物处理技术则没有这些问题。本研究从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得到降酚菌株JFJ001、JFJ014与JFJ2,这些菌均能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在72h内将初始浓度800mg/L的苯酚降解完全。检测所得菌株的16s rDNA序列,然后在GeneBank中与已发现的菌株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JFJ001、JFJ014、JFJ2分别可能属于Halobacillus sp.、Pseudomonas sp.、Rhodococcus sp.。外加乙酸钠与葡萄糖作为第二碳源时可提高酚去除率,而蔗糖作用相反。外加氮源对降酚影响不明显。菌株均能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生长,并对其进行代谢。菌株降酚效果随接种量增加而变好,菌株对去除焦化废水COD也有效果。选择Monod与Haldane作为JFJ001降酚动力学模式,分析得到JFJ001的动力学模型。
郭亚丽[5](2005)在《生物膜厌氧/缺氧/好氧/好氧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厌氧反应器挂膜启动及试运行》文中指出在山西同世达实业有限公司对生物膜厌氧/缺氧/好氧/好氧(A2/O2)焦化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中试动态研究。实验采用焦化废水首先进厌氧水解反应器对废水中的多种复杂有机物进行水解酸化,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缺氧、好氧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厌氧水解反应器的挂膜启动研究结果表明:水解酸化菌世代周期短、活性差、吸附能力弱,很难直接在填料上形成成熟的生物膜,因而膜法厌氧酸化工艺运行启动速度慢,水解酸化菌较难成熟地形成生物膜。一旦原污水pH值及COD浓度发生变化,即对水解酸化菌产生冲击,严重影响了缺氧酸化池的正常运行。当进水温度30℃左右,以粒径3-6mm的陶粒为填料,采用人工接种
张改荣[6](2002)在《降低焦化生产废水中硫、氰途径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加硫酸亚铁情况下 ,通过分析酸度对焦化生产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探讨降低废水中硫、氰含量的途径。
陈慧芬[7](2016)在《炼焦及煤气净化工序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与应用》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焦化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能耗高、物耗高和污染物排放多的问题,尤其体现在炼焦及煤气净化工序。而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实施清洁生产,从源头开始并加强对生产全过程的控制和综合利用来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我国2003年颁布了《炼焦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简称“《标准》”),2014年工信部发布了《焦化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标准》,其中构建了《炼焦及煤气净化工序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简称“《体系》”),该《体系》相对于《标准》有了很大变化,包括新增了很多指标以及对《标准》中存在的某些指标进行了内容或要求上的深化。目前清洁生产审核者对该《体系》的应用缺乏经验且没有相关文章对其研究,故为了推进对《体系》的深刻理解和有效应用,对该《体系》的变化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就十分必要。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有以下几点:(1)对比《标准》和《体系》,分析《体系》相对于《标准》新增的以及内容或要求有所深化的各项指标,其中新增的有14项,深化的有7项(不包括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控制方面的指标)。分析了这些指标的来源、指标变化给企业能耗、污染物产生、产品、经济指标等带来的影响以及对企业提出些建议措施使其更满足指标要求;同时对炼焦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三废”处理做了详细分析;(2)发现了《体系》的不足,提出了完善的内容,包括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应考虑焦道烟气和焦炉上升管荒煤气的余热回收;焦炉加热系统控制指标应考虑加上焦炉加热优化串级控制系统;产品方面建议增加一些定性指标;(3)根据该《体系》对鸿源煤化公司进行了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公司的清洁生产水平处于国内一般水平,与企业现状相符,表明了该《体系》更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依据指标分析和体系完善的内容给企业提出了一系列清洁生产方案,主要有干熄焦技术和焦炉加热串级优化控制系统的应用,焦道烟气的余热回收利用,蒸汽冷凝水和初冷器高温冷却水的回收利用以及脱硫废液提盐项目等。本论文的研究将为炼焦及煤气净化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提供方向和技术指导,同时研究思路对于其它行业的清洁生产研究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郭亚南[8](2016)在《钢铁企业炼铁工序节能减排技术方案研究 ——以吉林某钢铁企业炼铁工序为例》文中提出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能源结构转型改革的势头,各行业节能减排空间潜力巨大。目前,我国钢铁等重点能耗产业的产品单位能耗比发达国家的多出10%-20%程度之间,《十三五规划建议》更是明确提出,主动控制碳排放,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有效控制钢铁等重点行业碳排放。因此,钢铁行业作为能耗大户,节能减排势在必行,更应加快实行节能减排步伐。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吉林省某钢铁公司炼铁工序,对工序进行工段跟踪监督调查记录并收集资料,整合数据连同企业技术员工对数据进行审核确定,从水平衡、物料平衡及硫平衡中分析该企业炼铁工序污染节点与环节,立足企业工序实际问题,汇集员工意见与专家咨询建议,建立适合该企业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共设立,分别为资源利用、能源消耗、污染物控制排放以及财务控制等四个一级指标,且为对企业节能减排进行更全面完善的评价,在一级指标基础上,细分烧结矿指标,球团矿指标,焦炭指标,工序能耗指标,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发电指标,SO2排放指标,烟粉尘排放指标,单位产品成本指标等八项二级指标,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提出合理可行的节能减排无/低费及中/高费方案。最后,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无/低费及中/高费方案进行评价,筛选最佳方案。通过无/低费及中/高费方案的实施后数据可见,企业的各项指标值均得到削减,实施节能减排,企业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得。无/低费及中/高费方案一、二、三、四节能减排方案实施后,都使得企业资源利用量得以下降,能源消耗得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得以减少及经济成本有所节省。方案一到方案四,烧结矿利消减量分别为130.77kg/t铁、84.64kg/t铁、53.77kg/t铁、60.83kg/t铁,方案一无费方案消减量最大;球团矿利用量消减量分别为22.61 kg/t铁、15.88 kg/t铁、8.43 kg/t铁、5.29 kg/t铁,方案一无费方案消减量最大;焦炭消减量分别为24.8 kg/t铁、18.23 kg/t铁、12.07 kg/t铁、6.93 kg/t铁,方案一无费方案消减量最大;工序能耗分消减量分别为31.06kgce/t、17.99kgce/t、11.98kgce/t、11.35kgce/t,方案一无费方案消减量最大;高炉炉顶余压发电分提升量分别为5%、2%、10%、9%,方案三中费方案提升量最大;SO2排放量消减量分别为0.062kg/t铁、0.069kg/t铁、0.028kg/t铁、0.041kg/t铁,方案二低费方案消减量最大;烟粉尘排放量消减量分别为0.042kg/t铁、0.117kg/t铁、0.022kg/t铁、0.034kg/t铁,方案二低费方案消减量最大;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消减量分别为140元/t铁、220元/t铁、200元/t铁、180元/t铁,案二低费方案效果最好。根据计算得出各方案综合指数分析可知,无费方案一的综合指数为90.375;低费方案二综合指数为91.565;中费方案三综合指数95.587;高费方案四综合指数为94.632。由此,无费方案一的综合指数最低,说明其节能减排效果最好,企业收获效益最大。通过对四个节能减排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可知,企业实施无费方案一节能减排效果最好,其次是低费方案二,而中费方案三与高费方案四综合指数差距不是很大,由此,钢铁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时,不但要注重中/高费方案的实施,更应重视投资少、效益高的无/低费方案实施,只有将中/高费与无/低费方案相结合,才能使得企业节能减排效果充分达到最高峰,且环境效益与综合经济效益兼得。
舒广[9](2014)在《焦化回收系统能量流有序化节能减排工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炼焦是一个物质转化过程,煤炭经过高温干馏生产焦炭、煤气、粗苯、焦油等产品,同时排放出热量和废弃物。焦化回收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对炼焦过程中焦炉煤气进行净化,同时回收焦炉煤气中的化学物质。回收系统涉及到冷凝、分离等过程,需要消耗能源介质并产生废气、废水和废渣。目前焦化回收系统主要采用的鼓风机在化产回收工序前的正压流程,该流程存在能量流无序化,工艺流程长,污染严重的缺点。针对目前焦化回收系统存在的问题,结合流程工程学知识和最新技术进展,本文提出了焦化回收能量流有序化工艺。该工艺融合负压脱苯、烟道气负压蒸氨等新技术,从根本上解决焦化回收系统高能耗、高污染的难题。能量流有序化工艺能够大大降低能耗,焦化回收综合工序能耗能够降低20.8%;化产回收过程处于负压状态下,能够防止大气污染物外泄,大气污染物减少99.0%;采用新技术,能够减少劣质载能体——水蒸汽的使用,减少工艺废水的排放,废水排放量减少21.8%。参照石化行业平面布置特点,对焦化回收系统平面布置进行优化,降低了动力消耗,也节约了土地资源。对能量流工艺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评估其影响,分析实际应用可行性,结论是能量流工艺完全可以应用于焦化回收系统。
张英[10](2014)在《电解—生化组合工艺处理OB酸废水的试验研究》文中指出OB酸(2,5-噻吩二羧酸或噻吩-2,5-二羧酸)作为中间体用于生产荧光增白剂产品被广泛运用于塑料和合成纤维中,目前其主要的合成工艺是在一定条件下吡啶作为催化剂由己二酸和二氯亚砜直接反应生成,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OB酸废水是具有高浓度且难处理的有机化工废水。本文根据广汉某化工厂的OB酸废水的基本情况以及该厂污水处理站的实际状况,采用电解—生化组合工艺对于该废水进行小型试验研究,分析确定该工艺的各步骤控制条件,使经过处理后的水质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的Ⅰ级标准。本论文采用现场试验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在电解试验中通过对废水的吡啶、CODcr,电导率、pH等测定比较后确定适宜的电解条件。在确定最佳电解条件后采用“水解酸化+UASB厌氧+活性污泥法”工艺对电解后废水进行下一步的生化试验。研究生化系统的启动调试时间以及各部分的处理效果;在系统调试好后进行不同混合比例的生化处理试验,研究对于该废水的最高混合比例以及各生化单元的处理效果。通过对电解和生化两部分的试验数据分析得到以下结果:(])在电解试验中最为合适的电解电压为6V,电解时间为1h。在此电解条件下,吡啶浓度从2988.78mg/L变为1221.45mg/L,去除率为59.13%;CODcr的浓度则从4987.54mg/L变成5813.21mg/L,CODcr增长16.55%;pH值从1.81升到了5.88;电导率从原水的1.9x105uS/cm变为1.68x105uS/cm;此时废水的B/C由原水的0.2变为0.43。(2)生化处理工艺为“水解酸化+UASB厌氧+活性污泥法”,在对生化系统进行启动调试,整个系统全部调试完成总32d,进水CODcr浓度为2847.64mg/L,在调试期间水解酸化在22d后完成启动,此时以后其pH在5.0~5.5之间,CODcr的去除率基本在]9%左右,最高达到19.41%。UASB厌氧在28d后完成启动,在厌氧调试好后其CODcr去除率基本在74%,最高达到74.91%。好氧在14d后基本完成了启动,在14d以后CODcr的去除率虽然一直在上升但变化较小,在这以后最高达到91.06%的去除率。在调试期间整个生化体系对于废水CODcr去除率最高达到98.06%。(3)调试好后进行不同混合比例废水的生化试验,当生化进水CODcr控制在3000mg/L以下,混合比例在1:4以内,采用“水解酸化+UASB厌氧+活性污泥法”生化处理工艺出水能够达标排放。此时生化体系对于废水CODcr的去除率为97.29%,其中水解酸化阶段为19.98%、UASB厌氧为74.35%、好氧为87.4%。试验结果表明,电解—生化组合工艺对于处理OB酸废水具有很好的效果,该工艺对于处理同类型的化工废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降低焦化生产废水中硫、氰途径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降低焦化生产废水中硫、氰途径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皮革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细菌多样性及生物强化脱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皮革废水来源及特点 |
1.1.1 皮革废水来源 |
1.1.2 皮革废水的特点 |
1.2 皮革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含脂废水的处理 |
1.2.2 含硫废水的处理 |
1.2.3 含铬废水的处理 |
1.2.4 综合废水的处理 |
1.3 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活性研究 |
1.3.1 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1.3.2 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功能活性研究 |
1.4 生物强化技术 |
1.4.1 生物强化的途径 |
1.4.2 生物强化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3 生物强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目标和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研究意义 |
1.5.2 课题研究目标 |
1.5.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皮革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细菌多样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3 水质理化指标的测定 |
2.2.4 活性污泥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5 PCR-DGGE分析活性污泥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
2.2.6 高通量测序分析活性污泥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 |
2.2.7 含脂污水处理过程中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
2.2.8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污水处理过程中水质的变化 |
2.3.2 PCR-DGGE揭示污水处理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变化 |
2.3.3 Illumina测序探究污水处理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变化 |
2.3.4 污水处理过程中细菌16Sr RNA基因拷贝数的变化 |
2.3.5 污水处理过程中水质与细菌群落结构的联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皮革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细菌潜在代谢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样品采集与处理 |
3.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3 不同操作单元的水质分析 |
3.2.4 活性污泥基因组DNA和 RNA提取 |
3.2.5 活性污泥中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和代谢活性的动态变化 |
3.2.6 活性污泥中细菌16S rDNA和16S rRNA丰度的动态变化 |
3.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综合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水质变化 |
3.3.2 活性污泥中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和代谢活性的动态变化 |
3.3.3 活性污泥中细菌群落的功能预测 |
3.3.4 活性污泥中细菌基因拷贝数的变化 |
3.3.5 环境因子与细菌群落的相关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分离与脱氮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污泥来源 |
4.2.2 培养基 |
4.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4 硝化细菌的富集与分离 |
4.2.5 同时硝化反硝化能力的测定 |
4.2.6 菌株16S rDNA鉴定 |
4.2.7 环境因子对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的影响 |
4.2.8 假单胞菌A2对混合氮源的利用 |
4.2.9 假单胞菌A2的基因组测序 |
4.2.10 检测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筛选 |
4.3.2 分离菌株的16S rDNA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
4.3.3 环境因子对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的影响 |
4.3.4 假单胞菌A2在混合氮源体系中的脱氮特性 |
4.3.5 假单胞菌A2的基因组测序 |
4.3.6 假单胞菌A2脱氮途径的探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假单胞菌A2的强化脱氮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菌株、接种污泥和培养基 |
5.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3 实验装置与高氨氮废水水质 |
5.2.4 固定化假单胞菌A2的制备 |
5.2.5 固定化假单胞菌A2活性测试 |
5.2.6 生物强化装置的启动与运行 |
5.2.7 水质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固定化假单胞菌A2的氨氮去除效果 |
5.3.2 生物强化脱氮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EGSB反应器同步处理焦化废水和剩余污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焦化废水的来源、水质特点及危害 |
1.1.1 焦化废水的来源 |
1.1.2 焦化废水的水质特点 |
1.1.3 焦化废水的危害 |
1.2 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现状 |
1.2.1 生物强化技术 |
1.2.2 生物脱氮技术 |
1.2.3 生物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
1.3 污水处理中的剩余污泥减量技术 |
1.3.1 基于代谢解偶联的剩余污泥减量技术 |
1.3.2 基于溶胞-隐性生长的剩余污泥减量技术 |
1.3.3 基于微型动物捕食作用的剩余污泥减量技术 |
1.3.4 基于维持代谢的剩余污泥减量技术 |
1.3.5 剩余污泥减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
1.4 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概述 |
1.4.1 EGSB反应器的工艺特征与工作原理 |
1.4.2 EGSB反应器的应用 |
1.4.3 微氧条件下EGSB反应器概述 |
1.5 课题的来源、研究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来源 |
1.5.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5.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装置与分析方法 |
2.1 试验装置 |
2.2 试验用水 |
2.3 接种污泥 |
2.4 试验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
2.4.1 主要分析项目 |
2.4.2 测定方法 |
2.5 试验各阶段运行时间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EGSB反应器的启动 |
3.1 反应器的启动方法 |
3.2 反应器启动运行情况 |
3.3 反应器启动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温度的影响 |
3.3.2 pH值的影响 |
3.3.3 回流量和液体上升流速的影响 |
3.3.4 曝气量的影响 |
3.3.5 容积负荷的影响 |
3.4 启动过程中污泥性质和性能变化情况 |
3.4.1 污泥形态的变化情况 |
3.4.2 污泥浓度沿反应器高度的变化情况 |
3.4.3 反应器内污泥浓度及有机成分的变化情况 |
3.5 启动过程中反应器产气情况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EGSB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
4.1 两级EGSB反应器在各阶段运行条件 |
4.2 两级EGSB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的运行效能 |
4.2.1 挥发酚的去除 |
4.2.2 硫氰化物的去除 |
4.2.3 氰化物的去除 |
4.2.4 COD和BOD_5的去除 |
4.2.5 NH_3-N的去除 |
4.2.6 NO_2~--N和NO_3~--N的去除 |
4.2.7 TN的去除 |
4.3 紫外-可见光(UV-Vis)吸收光谱图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EGSB反应器处理剩余污泥的研究 |
5.1 污泥浓度的变化 |
5.2 污泥活性的变化 |
5.3 进出水SS的变化 |
5.4 污泥表观产率 |
5.5 EGSB反应器处理剩余污泥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1 微氧环境 |
5.5.2 低污泥负荷和无限长的SRT |
5.5.3 发达的微生物生态链 |
5.6 EGSB反应器同步处理焦化废水和剩余污泥理论分析 |
5.6.1 EGSB反应器无剩余污泥处理焦化废水的机理分析 |
5.6.2 无排泥条件下EGSB反应器高效处理焦化废水理论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颗粒污泥内苯酚降解真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含酚废水的来源 |
1.2 酚的性质及危害 |
1.3 含酚废水的处理技术 |
1.3.1 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含酚废水 |
1.3.2 化学方法处理含酚废水 |
1.3.3 生物法处理含酚废水 |
1.4 苯酚降解菌株的研究现状 |
1.4.1 降酚菌株的选育 |
1.4.2 微生物好氧降解苯酚的机理 |
1.5 苯酚降解菌株的动力学研究 |
1.6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背景 |
1.6.2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6.3 课题研究路线 |
第二章 高效苯酚降解菌的纯化、筛选与鉴定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 |
2.2.1 菌源 |
2.2.2 培养基的制备 |
2.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4 试验所用试剂 |
2.3 试验方法 |
2.3.1 耐酚菌的挑选及污泥的驯化 |
2.3.2 菌株的纯化分离 |
2.3.3 菌悬液的制作方法 |
2.3.4 高效降酚菌筛选方法 |
2.3.5 降酚菌的保存方法 |
2.3.6 分析与检测方法 |
2.3.7 苯酚降解菌纯化筛选技术路线 |
2.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4.1 菌株的纯化分离 |
2.4.2 高效苯酚降解菌的筛选 |
2.4.3 优势菌的苯酚耐受试验及鉴定 |
2.4.4 优势菌株Al 和A3 的生长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优势降酚菌株的苯酚降解特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 |
3.2.1 菌株 |
3.2.2 培养基及试剂药品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接菌量对菌株生长及其降酚能力的影响 |
3.3.2 初始苯酚浓度对菌株生长及其降酚能力的影响 |
3.3.3 培养条件对菌株生长及其降酚能力的影响 |
3.3.4 培养基主要成分对菌株生长及其降酚能力的影响 |
3.3.5 分析与检测方法 |
3.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4.1 接菌量的影响 |
3.4.2 苯酚初始浓度的影响 |
3.4.3 pH 的影响 |
3.4.4 温度的影响 |
3.4.5 装液量的影响 |
3.4.6 外加碳源的影响 |
3.4.7 外加氮源的影响 |
3.4.8 微量元素的离子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 |
4.3 试验方法 |
4.3.1 苯酚降解试验 |
4.3.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3.3 分析和检测方法 |
4.4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4.1 细胞生长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4.2 相应的苯酚降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5 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
4.5.1 细胞生长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
4.5.2 苯酚降解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4)苯酚降解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含酚废水的危害 |
1.1.1 酚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
1.1.2 酚类化合物 |
1.2 含酚废水的处理技术 |
1.2.1 含酚废水脱酚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含酚废水脱酚处理技术的生物学研究趋势 |
1.3 苯酚降解途径 |
1.3.1 好氧途径 |
1.3.2 厌氧途径 |
1.4 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高效苯酚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
2.1 实验仪器、药品及测试方法 |
2.1.1 实验主要仪器 |
2.1.2 培养基 |
2.1.3 微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
2.1.4 苯酚降解菌降解率的测定 |
2.1.5 菌株保存方法 |
2.2 苯酚降解菌的分离和筛选 |
2.2.1 水样采集与处理 |
2.2.2 菌种的富集 |
2.2.3 菌种分离及筛选 |
2.3 菌种鉴定 |
2.3.1 16S rDNA 的PCR 扩增 |
2.3.2 16S rDNA 的测序及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2.4 结果 |
2.4.1 平板培养结果 |
2.4.2 菌株鉴定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主要环境因子对菌株影响的初步研究 |
3.1 环境因子对菌株的影响 |
3.1.1 温度的影响 |
3.1.2 pH 值的影响 |
3.1.3 生长最快时的摇床转速 |
3.2 培养基主要成分对菌株降解苯酚的影响 |
3.2.1 外加碳源、氮源对菌株降酚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菌株的降酚能力及混合菌降酚初探 |
4.1 菌株降解单底物研究 |
4.2 对焦化废水中酚和COD 的降解实验 |
4.3 本章小结 |
5 微生物菌株降解苯酚的动力学初探 |
5.1 动力学模式的选择 |
5.2 动力学初探 |
5.2.1 菌株对不同苯酚初始浓度的降解曲线 |
5.2.2 菌株在不同苯酚初始浓度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
5.2.3 菌株降解低浓度苯酚动力学 |
5.2.4 菌株降解高浓度苯酚动力学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5)生物膜厌氧/缺氧/好氧/好氧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厌氧反应器挂膜启动及试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焦化废水 |
2.1.1 焦化废水的来源 |
2.1.2 焦化废水的特点 |
2.1.3 焦化废水中难降解物质的生物降解特性和降解途径分析 |
2.1.3.1 焦化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 |
2.1.3.2 焦化废水中难降解物质的厌氧生物降解特性 |
2.1.3.3 焦化废水中难降解物质的好氧生物降解特性 |
2.1.3.4 焦化废水中难降解物质在共基质条件下的生物降解性能 |
2.1.3.5 优势菌作用下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性能 |
2.1.3.6 难降解有机物的挥发特性对其降解性能的影响 |
2.2 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2.2.1 活性污泥法及其改进工艺 |
2.2.1.1 普通活性污泥法 |
2.2.1.2 A-O(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 |
2.2.1.3 A_1-A_2-O(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 |
2.2.1.4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
2.2.1.5 其它 A、O组合工艺 |
2.2.2 生物膜法焦化废水处理系统 |
2.3 厌氧水解 |
2.3.1 厌氧水解的作用机理 |
2.3.2 厌氧水解与厌氧工艺的区别 |
2.3.3 厌氧水解的优点研究 |
2.3.4 厌氧水解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
2.3.5 厌氧水解在难降解或有毒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 |
2.3.6 厌氧水解的工业应用现状 |
2.3.6.1 水解酸化在生物制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2.3.6.2 水解酸化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2.3.6.3 水解酸化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2.3.6.4 水解酸化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2.3.6.5 水解酸化在啤酒生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2.3.6.6 水解酸化在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 |
2.4 结语 |
第3章 同世达炼焦工艺及焦化废水处理现状 |
3.1 同世达实业有限公司的炼焦工艺 |
3.2 同世达实业有限公司焦化废水来源及特点 |
3.2.1 同世达公司焦化废水来源及水量 |
3.2.2 同世达公司焦化废水水质特点 |
3.3 同世达实业有限公司焦化废水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3.3.1 同世达实业有限公司焦化废水处理现状 |
3.3.2 同世达现有焦化废水处理存在问题 |
第4章 实验工作 |
4.1 实验流程及设备 |
4.1.1 实验流程及规模 |
4.1.2 实验设备 |
4.2 实验水质及来源 |
4.3 运行方式 |
4.3.1 进水、出水系统 |
4.3.2 曝气及反冲 |
4.3.3 排泥系统 |
4.4 实验水质达标要求 |
4.5 实验测试项目及仪器 |
4.6 取样方法及水样保存 |
4.7 实验过程 |
4.7.1 实验过程概述 |
4.7.2 挂膜启动期 |
4.7.2.1 污泥的接种 |
4.7.2.2 微生物的培养 |
4.7.2.3 挂膜成熟的标志 |
4.7.3 试运行期(11.15-12.3) |
4.7.4 运行调整期(12.4-2.1) |
第5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1 挂膜启动期 |
5.1.1 挂膜过程试验结果 |
5.1.2 厌氧池挂膜过程分析 |
5.2 试运行期(11.15-12.3) |
5.2.1 试运行期厌氧反应器分析 |
5.2.2 试运行期系统分析 |
5.3 运行调整期(12.3-2.1) |
5.3.1 运行调整期第一次调整系统分析(12.3-12.26) |
5.3.2 运行调整期第一次调整厌氧池反应器分析(12.3-12.26 |
5.3.3 运行调整期第二次调整系统分析(12.26-2.1) |
5.3.4 运行调整期第二次调整厌氧反应器分析(12.26-2.1) |
5.4 稳定运行期厌氧反应器影响因素分析 |
5.4.1 进水水质对厌氧反应器的影响 |
5.4.2 进水温度对厌氧反应器的影响 |
5.4.3 进水pH值对厌氧反应器的影响 |
5.4.4 进水碱度对厌氧反应器的影响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炼焦及煤气净化工序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清洁生产发展概况 |
1.3.2 国内外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炼焦及煤气净化工序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分析 |
2.1 生产工艺、技术装备 |
2.1.1 焦炉炭化室有效容积或捣固焦炉煤饼体积 |
2.1.2 捣固焦炉的引入 |
2.1.3 干熄焦能力 |
2.1.4 煤气净化能力 |
2.1.5 煤调湿 |
2.1.6 配型煤炼焦 |
2.1.7 加热方式 |
2.1.8 焦油氨水分离 |
2.1.9 脱硫、脱氨工段 |
2.2 资源能源消耗 |
2.2.1 炼焦耗洗精煤 |
2.2.2 装炉煤含硫 |
2.2.3 炼焦耗热量、炼焦工序能耗 |
2.3 产品特征 |
2.3.1 焦炉煤气指标新增苯和焦油的含量限值 |
2.3.2 氨、硫回收产品合格率,苯类、焦油产品合格率 |
2.4 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控制 |
2.4.1 废气 |
2.4.2 废渣 |
2.4.3 废水 |
2.5 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利用 |
2.6 管理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炼焦及煤气净化工序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
3.1 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利用增加定性指标内容 |
3.1.1 焦道烟气的余热回收利用 |
3.1.2 焦炉上升管荒煤气的余热回收利用 |
3.2 焦炉加热系统控制指标增加焦炉加热优化串级控制系统内容 |
3.3 产品增加定性指标内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炼焦及煤气净化工序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实例应用 |
4.1 企业概况 |
4.2 现状调查 |
4.3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
4.3.1 计算结果 |
4.3.2 清洁生产水平的评定 |
4.4 清洁生产潜力的分析及建议措施的提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工作成果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8)钢铁企业炼铁工序节能减排技术方案研究 ——以吉林某钢铁企业炼铁工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依据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节能减排简述及其发展 |
2.1 节能减排简述 |
2.2 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 |
2.3 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 |
2.4 钢铁企业炼铁工序节能减排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节能减排考核指标构建及评价方法 |
3.1 钢铁企业炼铁工序实行节能减排的影响因子分析 |
3.2 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钢铁企业炼铁工序节能减排综合效益评价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例分析 |
4.1 企业炼铁工序重点审核单元确定 |
4.2 炼铁工序单元重点审核 |
4.3 企业炼铁工序考核指标体系建立 |
4.4 无/低费及中/高费方案的筛选 |
4.5 无/低费及中/高费方案实施前后指标对比 |
4.6 无/低费及中/高费方案综合效益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焦化回收系统能量流有序化节能减排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能源消耗现状 |
1.1.2 中国环境保护现状 |
1.1.3 焦化行业能耗、环保现状 |
1.2 焦化化产回收工艺现状 |
1.2.1 化产回收的重要性 |
1.2.2 焦炉煤气处理现状 |
1.3 焦化回收主要技术现状 |
1.3.1 煤气冷凝技术 |
1.3.2 煤气脱硫技术 |
1.3.3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
1.3.4 氨回收技术 |
1.3.5 贫油洗苯技术 |
1.3.6 富油脱苯技术 |
1.4 流程制造研究进展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焦化回收系统有序化制造流程的研究 |
2.1 焦化回收系统制造流程分析 |
2.1.1 焦化制造流程 |
2.1.2 焦化制造流程分析 |
2.1.3 焦化回收系统流程分析 |
2.1.4 焦化回收系统评价关键指标 |
2.2 焦化回收系统能量流有序化技术的提出 |
2.2.1 焦化回收系统有序化分析 |
2.2.2 能量流有序化具体工艺路线 |
2.3 能量流工艺的多尺度研究 |
2.3.1 能量流工艺的集成 |
2.3.2 换热网络的集成 |
2.3.3 能量流工艺流程各“节点”解析 |
2.3.4 总平面布置层面的重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能量流有序化工艺的应用研究 |
3.1 煤气易凝组分对化产回收操作的影响 |
3.1.1 煤气中萘的含量控制 |
3.1.2 煤气中焦油的含量控制 |
3.2 负压条件对化产回收影响 |
3.2.1 负压对吸收推动力的影响 |
3.2.2 负压对化产设备尺寸的影响 |
3.2.3 负压系统的安全性 |
3.3 设备的腐蚀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能量流工艺与当前化产回收工艺对比研究 |
4.1 能量流工艺关键指标 |
4.1.1 能量流工艺工序能耗 |
4.1.2 能量流工艺污染物排放 |
4.2 当前化产回收工艺关键指标 |
4.2.1 当前化产回收工序能耗 |
4.2.2 当前化产回收污染物排放 |
4.3 能量流工艺与当前化产回收工艺对比 |
4.3.1 工序能耗对比 |
4.3.2 污染物排放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以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10)电解—生化组合工艺处理OB酸废水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化工废水研究现状 |
1.2.1 物理处理法 |
1.2.2 化学处理法 |
1.2.3 物理化学处理法 |
1.2.4 生物化学处理法 |
1.2.4.1 好氧处理法 |
1.2.4.2 厌氧生物处理法 |
1.2.5 组合工艺处理法 |
1.3 电解处理方法简介 |
1.3.1 电解法原理以及优点 |
1.3.2 电解技术发展 |
1.4 OB酸简介 |
1.4.1 OB酸概述 |
1.4.2 OB酸的用途以及性质 |
1.5 试验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程项目概况以及小试工艺介绍 |
2.1 工程项目概况 |
2.1.1 广汉某化工厂简介 |
2.1.2 现有污水处理系统简介 |
2.2 小试电解—生化组合工艺介绍 |
2.2.1 电解—生化组合工艺流程图 |
2.2.2 小试工艺流程图概述 |
2.2.3 小试装置介绍 |
第3章 电解预处理试验研究 |
3.1 试验研究目的 |
3.2 电解试验研究的试剂、仪器设备以及分析方法 |
3.2.1 电解试验试剂 |
3.2.2 监测试验仪器 |
3.2.3 试验数据监测方法 |
3.2.4 试验方法 |
3.3 电解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电解对于吡啶的影响分析 |
3.3.2 电解对废水COD_(cr)的影响分析 |
3.3.3 电解对废水中电导率的影响分析 |
3.3.4 电解对废水中pH值变化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化处理试验研究 |
4.1 试验研究目的 |
4.2 生化处理试验研究内容 |
4.2.1 生化处理系统的启动调试阶段 |
4.2.2 生化处理的正式试验阶段 |
4.3 试验研究的结果与讨论 |
4.3.1 调试阶段水解酸化、厌氧单元的COD_(cr)、pH变化情况分析 |
4.3.2 调试期间好氧反应器内COD_(cr)的变化情况 |
4.3.3 试验阶段不同混合配比下系统废水的COD_(cr)变化情况 |
4.3.4 试验阶段水解酸化、厌氧反应器内COD_(cr)变化情况 |
4.3.5 试验阶段好氧反应器内COD_(cr)的变化情况 |
4.3.6 试验阶段生化系统各个反应器对COD_(cr)的去除情况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降低焦化生产废水中硫、氰途径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皮革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细菌多样性及生物强化脱氮研究[D]. 梁贺彬.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2]EGSB反应器同步处理焦化废水和剩余污泥的研究[D]. 孙亚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03)
- [3]颗粒污泥内苯酚降解真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D]. 周倩倩.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
- [4]苯酚降解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D]. 丁兰岚. 重庆大学, 2009(12)
- [5]生物膜厌氧/缺氧/好氧/好氧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厌氧反应器挂膜启动及试运行[D]. 郭亚丽. 太原理工大学, 2005(03)
- [6]降低焦化生产废水中硫、氰途径的探讨[J]. 张改荣. 西山科技, 2002(S1)
- [7]炼焦及煤气净化工序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与应用[D]. 陈慧芬. 安徽工业大学, 2016(03)
- [8]钢铁企业炼铁工序节能减排技术方案研究 ——以吉林某钢铁企业炼铁工序为例[D]. 郭亚南. 吉林农业大学, 2016(02)
- [9]焦化回收系统能量流有序化节能减排工艺的研究[D]. 舒广. 武汉科技大学, 2014(03)
- [10]电解—生化组合工艺处理OB酸废水的试验研究[D]. 张英. 西南交通大学,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