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例烧伤患者健康教育

168例烧伤患者健康教育

一、168例烧伤病人的健康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陈丽娟[1](2021)在《构建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循证实践方案》文中提出[目 的]1.了解云南省烧伤研究所三年间烧伤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中心静脉导管的穿刺率和感染率。2.通过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循证实践方案,为临床的持续质量改进/实施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1.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收治的烧伤患者的病例资料,收集的信息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烧伤面积、烧伤原因、转归、住院天数;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次数;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培养阳性次数、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次数;采用SPSS 22进行描述性分析。2.通过组建团队、确定问题、文献检索、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提取5个步骤初步构建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循证实践方案。组建医护团队9人;根据PIPOST格式制定规范的循证问题;计算机全面检索临床实践指南网站、专业学会网站、循证医学数据库、综合数据库;检索针对烧伤患者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专家共识、原始研究,以及针对普通患者(皮肤完整且需要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指南;2名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提取,临床实践指南采用AGREEⅡ进行质量评价,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类实验研究、队列研究、专家共识等均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16)推出的对各类文献真实性的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总结追溯其原始文献,根据原始文献类型选择对应的JBI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在纳入的文献中提取相关证据,并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14版证据预分级系统进行证据分级的确定。3.邀请15名省内外的烧伤医护专家参与两轮专家函询,第一轮对初步构建的循证实践方案各条目进行重要性评分,根据专家意见及小组讨论形成第二轮专家函询,第二轮对修改的条目进行重要性评分并增加对条目可行性的判定。[结 果]1.云南省烧伤研究所每年烧伤患者人数多,其中以热液烫伤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大部分在0岁~10岁之间,烧伤面积以0~10%居多,87.3%的患者在治疗后痊愈或好转,住院天数多在1~10天。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率为3.89%,重度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率为28.60%,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为 29.33%。2.共纳入文献16篇。针对烧伤患者的文献9篇,其中临床实践指南1篇,系统评价1篇,证据总结2篇,专家共识1篇,类实验性研究3篇,病例系列研究1篇;针对普通患者的文献7篇,其中临床实践指南6篇,行业规范1篇,初步形成了评估、穿刺、维护、拔管、人力资源与培训教育5个方面共48个条目的循证实践方案。3.经过两轮专家函询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两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最终形成了评估、穿刺、维护、拔管、人力资源与培训教育5个方面共55个条目的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循证实践方案,其中强推荐(A)27条,弱推荐(B)28条。[结 论]1.每年烧伤患者人数较多,应加强烧伤预防和烧伤急救知识的科普,尤其应注意避免10岁以下的儿童发生热液烫伤。2.本研究严格遵循循证的方法学,通过文献检索、文献筛选、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及评级构建方案,并通过德尔菲法完善该方案,最终形成了评估、穿刺、维护、拔管、人力资源与培训教育5个方面共55条证据的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循证实践方案,其中强推荐(A)27条,弱推荐(B)28条。该方案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可为临床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提供参考。

蒋薇[2](2020)在《2013~2017年安徽某医院1737例小儿烧伤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了解小儿烧伤的人口学及临床特征,降低小儿烧伤的发生率;(2)分析影响小儿烧伤预后的相关因素,提高小儿烧伤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1737例住院烧伤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总结其人口学及临床特征;采用多组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分析影响小儿烧伤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Log-binominal模型回归分析影响未愈的危险因素。结果(1)1737例烧伤患儿中,13岁占66.6%;男性占63.2%;夏季为主要好发季节,占26.1%;农村患儿占81.8%。(2)1 737例烧伤患儿中75.0%为热液烧伤;四肢烧伤常见;57.3%为重度烧伤;接受院前救治者占34.1%;入院后存在并发症者占10.0%,简单包扎换药治疗为主;住院天数<10 d者占48.5%,治愈率为51.1%。(3)1 737例烧伤患儿中,不同性别患儿、有无院前救治与预后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不同年龄段、入院季节、地区、烧伤原因、烧伤严重程度、有无并发症与预后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Log-binominal模型回归分析显示,1岁、3岁相比于712岁的患儿治愈率更高(均有P<0.05);夏季烧伤(PR=0.861,95%CI:0.6901.074)未愈率较冬季烧伤高;开水烫伤治愈率高于电击、火焰烧伤(均有P<0.05);与特重度烧伤相比,中重度烧伤的治愈率高(均有P<0.05);相比于伴随并发症的患儿,无并发症患儿的治愈率高(P<0.05),农村患儿(PR=0.713,95%CI:0.6180.824)的未愈率较城市患儿高。结论(1)小儿烧伤的人口学特征:好发于1?3岁男性患儿、夏季为主要好发季节、农村患儿为主。(2)小儿烧伤的临床特征:热液为小儿烧伤主要原因,四肢为主要烧伤部位,重度烧伤多见,约1/3患儿接受院前救治,伴随并发症者占10.0%,以简单包扎换药治疗为主,小儿烧伤的治愈率为51.1%。(3)影响未愈的主要危险因素:7?12岁、夏季烧伤、电击及火焰烧伤(包括化学烧伤)、特重度烧伤、伴随并发症及农村烧伤患儿。

魏冬[3](2020)在《甘肃省某医院儿童烧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回顾性分析2014年08月2019年07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住院儿童烧伤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资料,为制定本地区儿童烧伤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08月2019年07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住院儿童(014周岁)烧伤患者病例资料,统计患者人口学信息(年龄、性别等)、烧伤特征(烧伤原因、时间、面积等)、治疗、住院时长、费用以及四种并发症发生状况,以患儿性别和年龄分段分组进行分析。对低蛋白血症、感染及住院费用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398例患儿,男女比为1.6:1.0;幼儿期(1≤Age<3)患儿最多(64%);农村:城镇为2.7:1.0;2、烧伤主要原因为烫伤(89.3%),其次为火焰烧伤(9.2%),电击伤和化学烧伤较少。夏季(30.9%)和春季(25.6%)烧伤者占多数;白天多于夜间,以午餐和晚餐时段高发。3、常发生烧伤的部位为上肢、躯干和下肢;以中度烧伤为主(59.8%),其次是重度和特重度烧伤、轻度。4、42.8%的患儿6小时内就诊我院,41.7%的患儿来院前未经过任何处理。经我院治疗后,78.8%患儿治愈、15.7%患儿好转;住院期间患儿发生低蛋白血症(37.8%)、贫血(33.4%)者相对较多,发生感染者较少。5、伤后低蛋白血症与烧伤面积、程度、是否三度烧伤、伤后入院时间相关;烧伤感染与伤后入院时间、烧伤面积、是否手术治疗、是否合并其他并发症相关;住院费用与烧伤面积、程度、是否三度烧伤、是否手术及是否有并发症相关。结论1、本地区儿童烧伤以幼儿期、男性、农村患儿居多,烫伤是主要烧伤原因,以春夏季、室内、用餐时段多发;患儿以深Ⅱ°及中度烧伤多见,伤后无治疗措施者占多数;94.5%的患儿经我科治疗后治愈或好转出院,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为低蛋白血症。2、应加强对幼儿家庭烧伤预防的宣教,也应加大伤后急救措施的普及教育力度,并要提高小儿重症烧伤的专科救治水平,以建立完善的预防-急救-转诊-专科治疗体系。

李延菲[4](2019)在《基于食物交换份法的饮食管理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基于食物交换份法的饮食管理对重度烧伤患者营养状况、创面愈合时间、营养知识水平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对重度烧伤患者实施有效的饮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类试验性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在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烧伤整形科住院治疗的70例重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2017年4月至12月的35例重度烧伤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9月的35例重度烧伤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饮食管理,干预组接受基于食物交换份法的饮食管理。采用专家咨询法自行编制烧伤患者营养知识问卷并检验信效度。检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周时的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及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知识水平。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基于食物交换份法的饮食管理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1.干预组35例,对照组35例患者完成本次研究。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经信效度检验,烧伤患者营养知识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56,I-CVI为0.80,S-CVI/Ave为0.93。3.干预3周后,两组比较,干预组血清前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比较,干预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出院时,干预组营养知识得分(21.29±2.27分)高于对照组(16.97±1.0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基于食物交换份法对重度烧伤患者实施营养干预,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有效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通过营养知识宣教,提高了患者对营养知识知晓程度的水平,使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以提升。

王唯依[5](2019)在《休克期末胸腔内血容量预测严重烧伤回吸收期ARDS发生的回顾性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及目的发展严重烧伤早期休克精准复苏技术,是提高平战时重度烧伤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的关键。选择和设置合理的复苏目标参数是实施精准复苏的重要环节。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可实现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心功能、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等诸多指标的实时动态监测,其中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ITBVI)作为反映患者容量状态的指标被视为指导复苏的理想目标参数。但目前适用于指导严重烧伤休克复苏的ITBVI目标值范围尚不明确,严重烧伤精准复苏在临床上仍未得到有效开展。所谓烧伤精准复苏,即:不仅要在休克期对严重烧伤导致的缺血缺氧和休克进行预防和纠正,同时还要尽可能避免和减少由于休克期液体复苏所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包括骨筋膜室综合征、脏器水肿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严重烧伤后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之一,多见于回吸收期。我们前期研究发现,ARDS多见于回吸收期可能与EVLWI在此期间的异常升高有关,而ITBVI是EVLWI异常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工作基础,本研究旨在探讨休克期末ITBVI作为容量监测指标在预测严重烧伤回吸收期ARDS发生中的作用以及利于预防和减少回吸收期ARDS发生的ITBVI目标值范围,为实施基于PiCCO监测指导严重烧伤休克精准复苏的新技术奠定坚实基础。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既往病例回顾分析,明确严重烧伤并发ARDS的临床特点以及与人口统计学、病情相关的危险因素,为第二部分的病例对照研究筛选用于匹配的因素;第二部分:基于第一部分明确的ARDS危险因素,对休克期实施PiCCO监测并取得良好复苏的严重烧伤患者进行配对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休克期末ITBVI水平在预测严重烧伤回吸收期ARDS发生中的作用,提出利于烧伤精准复苏的休克期末ITBVI参考目标值。对象与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相应纳入/排除标准对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的168例严重烧伤患者进行病例回顾。收集的数据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查体数据、烧伤相关资料、机械通气相关情况、相关检查结果及预后情况。第二阶段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的严重烧伤回吸收期并发ARDS的65例患者,对照组为按照年龄和Ⅲ度烧伤面积(即第一部分中明确的严重烧伤并发ARDS的危险因素)进行1:1匹配的科室同时期收治的未发生ARDS的严重烧伤患者。对纳入的患者进行病例回顾并收集数据,收集的数据在第一阶段基础上增加了伤后48小时内PiCCO监测相关指标,包括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ITBVI、中心静脉压、左心室收缩力指数、每搏量指数、系统血管阻力。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表示。根据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选择Student t检验或秩和检验对纳入患者基本资料中的计量资料进行比较,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纳入的并发不同严重程度ARDS患者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多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LSD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严重烧伤并发ARDS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的方法对两组患者休克期末各PiCCO参数进行比较。对不同水平ITBVI并发ARDS的OR值进行计算。检验水准为0.05。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0.05。结果:第一部分:严重烧伤并发ARDS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1.严重烧伤患者并发ARDS临床特点在纳入的严重烧伤患者中,有63例患者在伤后发生了ARDS,发生率为37.5%。并发ARDS组患者年龄、总烧伤面积与Ⅲ度烧伤面积均大于未并发ARDS组患者(年龄:P=0.036,总烧伤面积:P=0.037,Ⅲ度烧伤面积:P=0.013)。并发ARDS组患者死亡率显着高于未并发ARDS组患者(38.1%vs.17.1%,P=0.002)。两组患者其他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严重烧伤后并发ARDS的患者中27例为轻度、30例为中度、6例为重度。并发不同严重程度ARDS患者Ⅲ度烧伤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发轻、中、重度ARDS患者死亡率分别为18.5%、50.0%、66.7%,三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三组患者其他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RDS的发生时间为伤后1-18天,平均为5.86±3.48天,中位数为5天。不同时期发生ARDS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5,P=0.689)。2.严重烧伤患者并发ARDS危险因素对患者人口学和病情资料分析显示,年龄和Ⅲ度烧伤面积是影响严重烧伤并发ARDS的重要因素。年龄每增加1岁,伤后并发ARDS的概率增加4.0%;Ⅲ度烧伤面积每增加1%TBSA,伤后并发ARDS的概率增加2.6%。第二部分:休克期末胸腔内血容量预测严重烧伤回吸收期ARDS的病例对照研究1.病例组与对照组伤后48小时PiCCO相关参数比较两组患者休克期肺相关参数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EVLWI在伤后均呈上升趋势,病例组与对照组EVLWI伤后48小时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对照组PVPI在休克期呈上升趋势,病例组PVPI在伤后40小时高于对照组(3.15±0.46 VS 2.96±0.47,P=0.019)。两组患者休克期心脏前负荷参数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ITBVI均呈显着上升趋势,在整个休克期均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病例组ITBVI在伤后24小时后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组CVP伤后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病例组与对照组CVP伤后48小时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休克期心功能参数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CI、dPmax、SVI均呈显着上升趋势,伤后48小时内两组患者上述三个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休克期心脏后负荷参数(SVRI)比较:病例组、对照组SVRI伤后均呈下降趋势,病例组伤后48小时后下降至正常范围,伤后40小时后下降至正常范围。两组患者SVRI伤后48小时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休克期末ITBVI水平与回吸收期并发ARDS的关系分析以ITBVI≤650 ml/m2作为最低暴露水平,750 ml/m2<ITBVI≤850 ml/m2的患者回吸收期并发ARDS的概率是ITBVI≤650 ml/m2患者的9.50倍[χ20.01(3)=7.81,χ2=11.05>7.81,P<0.01],ITBV≥850 ml/m2的患者回吸收期并发ARDS的概率是ITBVI≤650 ml/m2患者的11.50倍[χ20.005(3)=12.84,χ2=13.16>12.84,P<0.005]。ITBVI>750 ml/m2的患者回吸收期发生ARDS的概率明显高于ITBVI≤750 ml/m2的患者(OR=10.3,95%CI:4.4-23.6,P<0.001)。结论:1.ARDS在严重烧伤患者中发病率、死亡率较高,严重程度以轻、中度为主,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回吸收期。2.年龄和Ⅲ度烧伤面积是影响严重烧伤患者发生ARDS的重要因素。3.在休克期良好复苏、年龄和Ⅲ度烧伤面积可比的前提条件下,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末ITBVI的水平越高,其回吸收期发生ARDS的可能性越大。4.在休克期良好复苏、年龄和Ⅲ度烧伤面积可比的前提条件下,休克期末ITBVI高于750ml/m2的严重烧伤患者,其回吸收期发生ARDS的可能性显着高于休克期末ITBVI低于750ml/m2的患者。提示临床上采用ITBVI指导液体复苏时,休克期末ITBVI的目标值设定在750ml/m2以内不仅可保证组织的良好灌注,同时有利于减少回吸收期ARDS的发生。5.本研究为烧伤休克精准复苏、减少回吸收期并发症,提供了具有临床可操作性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休克期末参数目标值。

张旭[6](2018)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评估、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别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与抑郁程度、医疗社会支持、医学应对方式和希望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提高患者残疾接受度水平并制定相关干预措施,以提升患者残疾后的社会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河南省某市两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7月2017年6月住院的32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选用一般资料问卷、残疾接受度量表修订版(ADS-R)、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医疗社会支持量表(MOS-SS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希望水平量表(HHI)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描述统计用sx±、构成比表示;选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相关性;使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的现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得分为87.05±14.23分,整体处于中度接受水平。其中,扩大维度得分为26.83±3.86分,从属维度得分为14.29±2.32分,包容维度得分为22.47±5.02分,转变维度得分为23.46±4.70分。2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的单因素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保障方式、病程、规律体育锻炼、饮酒状况、吸烟状况、残疾程度不同,其残疾接受度也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女性、大于60岁、有宗教信仰、大专及以上、人均月收入大于2000、城镇居民或职工医保、病程大于12个月、有规律体育锻炼、不饮酒、不吸烟、残疾程度为2级的患者残疾接受度得分最高。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医疗社会支持、医学应对方式和希望水平的现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总分为5.61±3.93分。其中,情感方面得分为3.82±3.04分,躯体症状方面得分为1.79±1.41分,抑郁发生率为46.0%。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医疗社会支持总分为59.19±9.13分,实际性支持为13.32±1.23分,讯息与情绪性支持为22.42±4.96分,社会互动性合作得分为13.53±2.34分,情感性支持为8.93±1.34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面对维度得分为20.13±1.65分,回避维度得分为15.68±2.10分,屈服维度得分为12.18±1.27分,其医学应对方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希望水平总分为30.88±5.55分,属于中等水平。其中,面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为11.06±2.10分,采取积极行动为12.13±1.76分,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为10.69±2.00分。4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与抑郁、医疗社会支持、医学应对方式和希望水平的相关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残疾接受度与抑郁为负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790,P<0.01;与医疗社会支持为正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736,P<0.01;与医学应对方式中的面对、回避维度为正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294、r=0.425,P<0.01;与医学应对方式中的屈服维度为负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115,P<0.05;与希望水平为正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794,P<0.01。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由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可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的主要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病程、残疾程度、抑郁总分、讯息与情绪性支持、社会互动性合作、屈服以及希望水平总分。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残疾接受度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同时,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残疾程度为其主要影响因素;并与讯息与情绪性支持、社会互动性合作及希望水平总分呈正相关;而与抑郁总分和屈服应对呈负相关。

吴晓蕾[7](2018)在《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希望水平及社会参与水平纵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研究烧伤患者出院时、出院一个月、出院三个月、出院半年伤残接受度、希望水平、社会参与水平、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2.描绘烧伤患者出院半年内伤残接受度、希望水平、社会参与水平及生活质量变化趋势。方法:1.采用纵向研究设计,于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在福建省烧伤中心住院治疗的216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出院前1-2天进行访视,解释本研究的目的,获得患者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进行院内资料收集,在患者出院当天配合责任护士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出院一个月回院复诊。采用电话、网络(QQ或微信)及门诊复查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在患者出院后一个月、三个月、半年进行随访。2.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功能分类》(ICF)的理论模式为理论框架,采用自制烧伤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伤残接受度量表修订版(ADS)、希望因子量表(HHI)、参与和自主影响量表(IPA)、精简烧伤健康量表(BSHS-B)、改良Barthel指数测量量表(MBI)、五级瘙痒评分法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调查烧伤患者的一般资料、伤残接受度、希望水平、社会参与水平、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瘙痒状况、疼痛状况及康复信心。3.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对烧伤患者一般资料、伤残接受度、希望水平、社会参与水平、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瘙痒状况、疼痛状况及康复信心进行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多元回归分析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方法探讨伤残接受度、希望水平、社会参与水平及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结果:1.随访完成情况:根据本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216例烧伤患者,经过半年的随访,失访9人,失访率为4.2%。2.烧伤出院患者出院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得分为(80.38±17.80)分,出院一个月ADL得分为(88.24±15.96)分,出院三个月ADL得分为(91.46±14.16)分,出院半年ADL得分为(93.14±13.04)分。烧伤患者出院半年四个时间点的ADL均分呈现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表明,ADL均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患者出院半年四个时间点的瘙痒均分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表明,瘙痒均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患者出院半年四个时间点的疼痛均分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表明,疼痛均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患者出院半年康复信心均分呈现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表明,出院时至出院一个月康复信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一个月至出院三个月,出院三个月至出院半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烧伤患者出院时伤残接受度总均分为(70.37±19.04)分,出院一个月伤残接受度总均分为(72.44±19.87)分,出院三个月伤残接受度总均分为(75.83±20.02)分,出院半年伤残接受度总均分为(77.36±20.33)分。四个时间点的伤残接受度均分呈现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表明,伤残接受度均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经济状况、职业、烧伤严重程度、烧伤后遗症、ADL水平及疼痛程度是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其57.9%的总变异。4.烧伤患者出院时希望水平总均分为(31.25±7.76)分,烧伤患者出院一个月希望水平总均分为(31.57±7.45)分,烧伤患者出院三个月希望水平总均分为(32.77±7.42)分,烧伤患者出院半年希望水平总均分为(33.34±7.58)分,四个时间点的希望水平均分呈现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表明,出院时至出院一个月患者希望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阶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总分及各维度与希望水平总分及各维度均成显着正相关(r=0.50.8,P<0.01)。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经济状况、目前工作状况、ADL水平、瘙痒程度、康复信心是烧伤患者希望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五个因素可解释希望水平得分总变异的64.2%。5.烧伤患者出院一个月社会参与水平总均分为(53.26±18.44)分,出院三个月社会参与水平总均分为(50.77±18.02)分,出院半年社会参与水平总均分为(43.88±19.21)分。三个时间点的社会参与水平均分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表明,社会参与水平均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状况、烧伤严重程度、ADL水平、疼痛程度、伤残接受度及亲密关系是烧伤患者社会参与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其73.0%的总变异。6.烧伤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总均分为(102.27±36.25)分,出院一个月生活质量总均分(110.83±35.96)分,出院三个月生活质量总均分(118.49±37.01)分,出院半年生活质量总均分为(121.93±36.87)分。四个时间点的生活质量均分呈现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表明,生活质量均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入性损伤、瘙痒程度、ADL水平、康复信心、伤残接受度及社会参与水平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其79.2%的总变异。结论:1.烧伤患者出院时、出院一个月、出院三个月、出院半年四个时间点ADL水平、康复信心有随着时间延长逐渐提升的趋势,瘙痒与疼痛状况有随病程延长逐渐缓解的趋势,提示医务人员应在敏感时间点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ADL水平与康复信心,改善瘙痒、疼痛状况。2.烧伤患者出院时、出院一个月、出院三个月、出院半年四个时间点伤残接受度均处于中度偏低水平。随着病程延长,患者伤残接受度逐渐提升,呈“急-缓-缓”增长趋势。医护人员应关注烧伤患者康复过程中伤残接受的心理变化过程,重视重度及特重度烧伤、存在烧伤后遗症、瘙痒反应剧烈、从事体力劳动、经济困难的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水平,并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缓解瘙痒反应、促进积极应对方式等方面为切入点实施针对性的干预项目,促进患者身心康复。3.烧伤患者出院时、出院一个月、出院三个月、出院半年四个时间点希望水平均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患者希望水平有随时间逐渐提高的趋势,呈现“缓-急-缓”增长趋势。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重点关注经济困难、处于失业状态、瘙痒反应剧烈的患者,并以改善其躯体症状、提高日常活动能力以及提升其对康复治疗的信心等为切入点,结合烧伤患者希望水平的变化趋势,在适当时间点实施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项目,提升其希望水平。4.烧伤患者出院一个月、出院三个月社会参与水平处于差-一般之间,出院半年社会参与水平处于一般-好之间。社会参与水平随病程延长逐渐升高,呈“缓-急”增长趋势,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严重烧伤、经济状况较差患者的社会参与水平,早期实施康复护理介入,以提升患者康复信心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伤残接受水平、促进患者与病友以及家人的亲密关系等为切入点制定并实施相关干预项目,以促进其社会参与水平的提升。5.烧伤患者出院时、出院一个月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出院三个月、出院半年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生活质量随着时间延长逐渐改善,呈“急-缓-缓”增长趋势,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烧伤患者长期生活质量,密切关注吸入性损伤、瘙痒反应剧烈、对康复持有消极态度的烧伤患者生活质量,并以提升其康复信心,提高其对自身伤残现状的接受度、促使患者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实施针对性的健康管理项目,促进患者综合健康状况的改善。

程文凤[8](2017)在《中国烧伤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多中心大面积烧伤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通过对公开发表的住院烧伤患者流行病学相关文献的系统综述,总结我国烧伤流行病学的研究现状及住院烧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2.通过多中心调查,了解我国大面积烧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烧伤指数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烧伤指数对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并分析大面积烧伤患者救治结局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大面积烧伤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1.中国住院烧伤患者流行病学研究现状通过系统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及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发表于1978年至2015年间的、有关中国住院烧伤患者流行病学研究的中英文文献。由两名人员分别独立地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使用统一数据提取表格收集纳入文献报道的以下数据:烧伤患者人口学特征、发病月份、烧伤原因、烧伤严重程度、病死率及主要死亡原因。应用SPSS20.0对提取的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2.多中心大面积烧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调查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2.1大面积烧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收集全国30个省市106家烧伤救治单位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烧伤面积≥30%总体表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 TBSA)的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病历信息,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烧伤时间、伤后入院时间、院前创面急救处理情况、烧伤原因、烧伤总面积(包括Ⅱ°及Ⅲ°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救治结局及住院日等资料。按年龄将患者分为小儿组(0-14岁)、中青年组(15-59岁)和老年组(≥60岁),对三组患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2.2烧伤指数与大面积烧伤患者病死率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烧伤指数(Burn Index, BI)组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并研究BI在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作用。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烧伤指数与救治结局之间的关系,计算不同截断点预测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以约登指数最大的点为最佳截断点;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 ) 。2.3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死亡和存活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伤后入院时间、院前创面急救情况、烧伤原因、烧伤指数、吸人性损伤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自变量拒绝标准设定为p<0.1。选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并校正,以分析影响大面积烧伤患者救治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连续型变量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分类变量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定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中国住院烧伤患者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共有31篇回顾性研究文献纳入本研究。结果表明,住院烧伤患者中男:女比例范围为1.65:1至5.23:1。0-14岁烧伤患者占同期住院烧伤患者数23.17%至48.97%,其中5岁及以下患儿所占比例最高,为21.90%至36.20%;中青年烧伤患者中20-30岁患者占总患者数20.06%至36.40%; 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占同期住院烧伤的5%以下。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发生在夏季的烧伤患者占同期住院烧伤患者的27.6%至53.8%。热力烧伤占患者致伤原因的70.0%至94.6%,其中热液烫伤占42.97至82.47%;烧伤10%总体表面积及以下者占烧伤患者的34.16%至75.02%。不同地区烧伤患者的病死率在0.34%至7.52%之间。烧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以及吸入性损伤。2.多中心大面积烧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调查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2.1大面积烧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2.1.1年龄及性别共有2483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占69.59%,患者男女比例为2.29:1。患者平均年龄为(49.23 ±16.67)岁,小儿组、中青年组、老年组分别占患者总数的 19.57%、67.34%和 13.09%。2.1.2受伤月份大面积烧伤发生在5-8月份者占49.62%,其中7月份达到高峰(13.69% )。2.1.3伤后入院时间及院前窗面积急救处理情况患者烧伤后6h内入院就诊者占78.82%,小儿组、中青年组和老年组伤后0-6h入院者分别占89.51%、77.19%、71.25%,三年龄组患者伤后入院时间构成差异明显(χ2=42.769,p<0.001)。入院前16.79%患者烧伤创面接受消毒、清洁包扎处理,46.48%患者烧伤创面应用“民间偏方”,32.62%患者烧伤创面未处理,三年龄组患者院前急救处理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55.044,p< 0.001 )。2.1.4烧伤原因火焰烧伤占患者致伤原因的57.63%,其次是热液烫伤占31.25%。热液烫伤为小儿烧伤患者最常见的致伤原因(81.07%);火焰烧伤在中青年组和老年组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66.89%、75.84%。各年龄组患者致伤原因差异明显(χ2= 727.78,p<0.01 )。2.1.5烧伤面积及严重程度患者平均烧伤总面积为(55.53±21.39) %TBSA。其中烧伤30-39%TBSA患者占42.93%,烧伤≥50%TBSA者占37.25%,其中烧伤≥90%TBSA占6.12%。患者平均BI 为(39.75 ± 21.59),其中中青年组(43.98 ± 22.69)及老年组(40.81 ± 18.45)患者平均BI明显高于小儿组(27.69±15.18)(χ2=224.747,p<0.001)。合并Ⅲ°烧伤者占68.55%, Ⅲ°烧伤面积为(37.36 ± 23.93 )%TBSA,小儿组、中青年组和老年组Ⅲ°烧伤发生率分别为50.82%、70.79%和8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08.517, p<0.001 )。2.1.6合并吸入性损伤情况合并吸入性损伤者占32.38%,其中小儿组、中青年组、老年组合并吸入性损伤者分别为8.85%、36.76%及4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61.205,p< 0.01)。2.1.7救治结局及病死率大面积烧伤患者死亡243例,总病死率为9.79%。中小儿组、中青年组、老年组患者病死率分别为4.12%、9.52%及19.57%,救治结局差异明显(χ2=296.867, p<0.01 )。2.1.8住院日患者平均LOS为(79.14±54.89)d,其中小儿组、中青年组、老年组平均LOS分别为(52.27 ±40.19 )d、(86.12 ±56.11 )d、(56.52 ± 33.88 )d,三年龄组烧伤患者救治结局差异明显(χ2= 168.917, p< 0.01)2.2烧伤指数对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不同BI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明显(Log Rank Testχ2=1097.430,p 0.01)。当BI达41时,患者病死率显着升高,此时用BI评估预后的约登指数最大为0.76,BI预测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1(95%CI=0.929-0.95)。2.3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I≥41患者死亡风险为BI< 41组患者的10.93倍(OR=10.930 , 95%CI= 6.895-17.328,p<0.001);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死亡风险为无吸入性损伤者7.97倍(OR=7.969, 95% CI= 5.033-12.617, p<0.001)。相对于0-14岁患儿,15-59岁患者死亡风险无明显差异,但年龄≥60岁患者死亡风险明显升高(OR=3.520);在院前创面急救处理方面,相对于清洁包扎,涂抹民间偏方患者死亡风险明显升高(OR=2.947);此外,相对于6h内入院者,伤后入院时间<6h者死亡风险明显升高(OR=1.797)。性别、烧伤原因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救治结局没有明显影响。结论1.中国烧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研究现状男性占烧伤患者的绝大多数;烧伤患者年龄分布呈现两个高峰,分别是0-5岁和20-30岁;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烧伤在夏季高发;热力烧伤,尤其是热液烫伤是我国烧伤患者的主要致伤原因;烧伤10%总体表面积及以下者占烧伤患者的绝大多数。应该注重感染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以及吸入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此外,应该加强人们有关烧伤预防以及院前急救相关的教育,进而降低烧伤发病率和病死率。2.多中心大面积烧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调查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2.1相较于烧伤患者总体,大面积烧伤患者在年龄构成上,15-59岁患者依然占绝大多数,但小儿所占比例下降、老年患者所占比例上升。2.2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男性占绝大多数,但70岁及以上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2.3 5-8月份为大面积烧伤的高发季节。2.4大面积烧伤患者延迟复苏的比例较高,院前急救处理现状不容乐观。2.5热液烫伤是小儿大面积烧伤患者最主要的致伤原因,火焰烧伤为中青年及老年患者最主要的致伤原因。2.6大面积烧伤患者中小儿组患者烧伤严重程度与中青年及老年相比相对较低,老年患者Ⅲ°烧伤、吸入性损伤发生率明显增高。2.7当BI=41时,患者病死率显着升高,BI ≥41可作为预测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的一项临界指标。2.8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BI≥41、合并吸入性损伤、年龄≥60、院前创面应用民间偏方、伤后入院时间≥6小时。

张倩[9](2014)在《山东省立医院烧伤住院儿童流行病学调查:2006-2012》文中指出背景:儿童意外损伤是21世纪儿童期重要的健康问题,而在造成儿童住院治疗的意外损伤原因中,烧伤排第2位。儿童烧伤的发病率有较明显的地区差异,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各地儿童烧伤的流行病学研究有助于建立完善、及时、有效的防治系统,从而减少儿童意外伤害造成的损失。近年来,我国多个省份、城市已陆续出现关于儿童烧伤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而拥有第二大人口的省份—山东省却鲜有报道。目的:采集并分析山东省立医院儿童烧伤的流行病学数据,为建立完善、及时、有效的儿童烧伤防治系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集2006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山东省立医院烧伤科收治的烧伤患者中0-14岁烧伤儿童的病例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总人数、年人数、年龄、性别),烧伤病情(面积、深度、严重程度、部位),致伤因素与环境(致伤原因、家庭、地点)、伤情发生时间(日发生时间、季节分布),伤后处理情况(现场处理、入院后处理、手术及非手术治疗情况、住院时间、死亡率)等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烧伤住院儿童占同期烧伤患者的38.5%(652例),男性患儿比例明显高于女性患儿(440例VS212例,2.075:1);1-3岁儿童比例最高,占56.4%(368例),其次是1岁以内19.3%(126例),3-7岁16.3%(106例),7-14岁最低,占8.0%(52例);平均烧伤面积为(11.2±11.4)%TBSA,轻度及中度烧伤儿童约占73.9%(482例),重度及特重度烧伤儿童约占26.1%(170例);双下肢、躯干及双上肢烧伤较多见,分别为49.4%(322例)、49.1%(320例)、45.6%(297例),一般为多部位同时烧伤(84.7%,552例);在受伤原因中,热水热液造成烫伤者占88.7%(578例),而火焰烧伤占9.0%(59例),其他烧伤如电损伤(1.2%,8例)、化学烧伤(1.1%,7例)等所占比例很低;在一天当中,儿童烧伤多发生在17:00-21:00及9:00-13:00,分别占30.7%(200例)、29.4%(192例),其次是13:00-17:00,约占21.0%(137例);冬春季发病者为324例(40.7%),夏秋季328例(50.3%),按月份统计,月平均住院人数为54人,4月份所占比例最高,约为10.0%(65例),其次为5月份和9月份,均为9.8%(64例),11月份占比最低,约5.4%(35例);受伤地点以家中室内为主,约89.4%(583例),室外及其他场所受伤者占10.6%(69例);农村家庭儿童烧伤高于城镇及城乡结合部儿童,分别为42.0%(274例)、30.4%(198例)、27.6%(180例);伤后入院前创面未行任何处理的占41.3%(269例),自涂烧伤膏或直接到外院处理的占43.1%(281例),创面冷水冲洗或冰敷的仅占10.7%(70例),其他不恰当处理如涂抹酱油、不明中药者占4.9%(32例);烧伤创面需要手术治疗者仅占17.9%(117例),保守用药者占82.1%(535例),其中46.9%(251例)为抗感染类药,35.3%(189例)为创面保护类,17.8%(95例)为中药类;经一般支持治疗、手术或创面保守换药治疗后,2周内出院者占65.0%(424例),超过2周出院者占35.0%(228例),死亡率为0.46%(3例)。结论: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以来,山东省立医院烧伤科住院治疗的烧伤患者中儿童约占38.5%(652/1694),以男性患儿为主,1-3岁比例最高(56.7%)。平均烧伤面积为(11.2±11.4)%TBSA,轻度及中度烧伤患儿占大多数,以双下肢、躯干及双上肢多部位烧伤多见。热液烫伤仍为主要致伤因素(88.5%),家中及户内为主要受伤场所,农村儿童所占比例高于城市儿童。受伤时间段以9:00-13:00及17:00-21:00多见,烧伤多发生在4-10月份,无明显季节差异。伤后现场进行创面冷水冲洗或湿敷等恰当处理者占少数,大部分患儿经创面非手术治疗可出院。

罗鹏飞[10](2014)在《尿胰蛋白酶抑制剂用于脓毒症治疗的疗效综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脓毒症是一种常见的致死性疾病,是危重病患者最具威胁且最为常见的死因。目前已发表的脓毒症流行病学和经济学数据的整合结果表明:脓毒症的疾病负担十分严重,甚至很有可能位列所有疾病首位;现有脓毒症发病机制及其相关证据的信息归纳显示:尚无统一的脓毒症发病模式,但模式间存在部分共同点,包括:过度炎症反应与免疫抑制共存,且两者都是重要死因;已有临床策略及其相关临床试验的数据分析提示:抗炎策略仍有希望成功、免疫刺激策略尚待进一步研究;历史沿革以及抗炎失败的经验启示:疾病本身的多态性、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关键时间节点的不确定性、组织细胞损伤的渐进性以及死亡通路的共同性等都是潜在的脓毒症突破口。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选择了尿胰蛋白酶抑制剂(UTI)作为脓毒症治疗的辅助药物。选择该药的原因在于:UTI具有天然的生理性抗炎作用(针对脓毒症发病机制上游的过度炎症反应)、抗氧化作用(针对机制下游的细胞组织氧化应激损伤效应)和抑酶效应(针对机制上游依靠酶解激活的炎症级联反应、机制下游细胞组织酶过度活化损伤效应以及炎症效应细胞的酶解损伤效应)。第一部分UTI用于脓毒症治疗的META分析研究目的:针对目前已有相关临床试验进行系统性总结,以了解“UTI用于脓毒症治疗的疗效”是否已有定论。研究方法:`严格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系统评价,包括:在制定好计划书的前提下,按照计划书全面检索、筛选、质量评价、数据提取以及数据合并,以GRADE证据等级评价系统对合并效应量推荐证据等级;秩相关和meta回归用于进一步验证并细化UTI治疗的具体方案、同时筛选可能影响病死率的其他混杂因素。研究结果:①.Meta分析显示UTI用于脓毒症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总体病死率[RR=0.58(0.44,0.76),P<0.0001(Z=3.93)]和28天病死率[RR=0.51(0.37,0.71),P<0.0001,(Z=4.05)],缓解脓毒症病情[标化均数差(SMD)=-0.77(-1.07,0.47),P<0.0001(Z=5.0)];②. GRADE推荐证据等级“极低”;③秩相关分析显示单日UTI使用次数和28天病死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秩相关系数=-0.8660,P=0.0012);④.Meta回归提示原发疾病构成可能影响UTI应用于脓毒症治疗的疗效。[其他次要数据详见论文全文]研究结论:①.所有合并效应量的GRADE推荐证据等级均为“极低”,即目前尚不能确定上述meta合并结果的真实可信性,尚不能认为“UTI用于脓毒症治疗”是安全有效的;②.UTI用法用量上的改善,如增加单日UTI使用次数,可能更有助于其UTI应用于脓毒症治疗的疗效增加;③.UTI应用于以创伤、胰腺炎为原发病的脓毒症病例时疗效或许更佳。第二部分UTI用于特大面积烧伤及烧伤脓毒症治疗的多中心回顾性分析研究目的:基于第一部分结论中的“创伤基础上的脓毒症或许对UTI的治疗反应更好”,本研究选取特大面积烧伤为研究对象,探讨UTI用于治疗烧伤脓毒症以及烧伤疾病本身的疗效。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多中心特大面积烧伤病例资料,以UTI使用视为“暴露”因素,采用类似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方法,首先采用单因素分析模型检验UTI的疗效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混杂因素;进而采用多因素回归模型进行进一步验证;分层分析用以具体判断混杂因素的混杂效应。研究结果:①.单因素模型显示UTI的应用可提高总体存活率[OR=3.168(2.010,4.992), P<0.001]以及烧伤脓毒症的存活率[OR=3.722(1.627,8.515),P=0.001]、降低MODS发生[OR=0.505(0.305,0.836),P=0.007]以及心血管系统[OR=0.501(0.322,0.779),P=0.002]、呼吸系统[OR=0.582(0.385,0.881),P=0.010]和泌尿系统[OR=0.538(0.296,0.977),P=0.039]并发症的发生,但同时存在着7种其他辅助药物(抗氧自由基药物、胰岛素、白蛋白、保肝药物、免疫球蛋白、中医药、胸腺肽)的干扰;②.多因素分析显示UTI的使用能够提高特大面积烧伤患者总体存活率[OR=2.097(1.077,4.086),P=0.029]以及未并发脓毒症[OR=3.147(1.192,8.304),P=0.021]的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存活率,降低呼吸系统[OR=0.146(0.043,0.488),P=0.002]、心血管系统[OR=0.460(0.249,0.848),P=0.013]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但对烧伤脓毒症的存活率无影响;③.分层分析显示:烧伤脓毒症未使用保肝药物时,UTI的OR=4.77(1.39,16.41),P=0.017;而烧伤脓毒症使用保肝药物时,UTI的OR值=2.02(0.59,6.96),P=0.260。[其他次要数据详见论文全文]研究结论:①.UTI的使用能够提高特大面积烧伤患者总体存活率以及未并发脓毒症的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存活率;②.尚不能认为UTI的使用可以提高并发脓毒症的特大面积烧伤患者存活率,造成脓毒症和非脓毒症之间的差别是在于保肝药物的使用掩盖了UTI的部分疗效,而这种掩盖作用在脓毒症发生时更为明显;③.其他次要结论: UTI的使用还可降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尤其是呼吸系统并发症(风险平均降低为1/7倍);基础病情程度(包括烧伤面积、烧伤深度、合并伤,尤其是吸入性损伤)以及院前的液体复苏仍然是决定特大面积烧伤预后结局指标的重要因素,入院时如若已然发生休克,则强烈提示预后不良(死亡风险平均增加8倍);.抗氧自由基治疗是特大面积烧伤治疗中最常使用的辅助治疗,呼吸系统并发症是特大面积烧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保肝药物在MODS防治以及存活率提高(包括并发脓毒症的存活率)方面有着显着的改善效应。第三部分UTI对低急相反应脓毒症及脓毒症相关肺损伤的影响研究目的:基于第二部分结论中的“保肝药物的使用掩盖了UTI的部分疗效,从而使得UTI用于脓毒症治疗的疗效不显着”,为进一步探讨UTI与脓毒症中肝脏的相关关系,展开以下研究。研究方法:通过Smad3基因敲除鼠这一新动物模型探索脓毒症模型(基于盲肠结扎穿刺模型)的建立及其急相蛋白谱的变化;采用UTI治疗低急相反应脓毒症小鼠,观察病死率改变情况、血清学机制以及肺损伤改善情况;③.观察UTI的剂量疗效反应,并采用急相蛋白回补法,进一步探索UTI的治疗疗效是否真的由急相反应介导。研究结果:盲肠远端三分之一结扎穿刺是合适的Smad3基因敲除鼠脓毒症模型,其病死率符合建模要求,且血清炎性介质、氧化应激指标和酶学效应提示发生机制符合脓毒症病理生理变化;肝脏急性期蛋白的数字表达图谱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野生型小鼠,Smad3基因敲除小鼠CLP后急相蛋白发生变化的数目较少,相同蛋白的变化程度弱,这些都说明Smad3基因敲除鼠在CLP诱导下发生的急相反应低于野生型,即Smad3基因敲除鼠是一种低急相反应小鼠;UTI确实能够改善罹患脓毒症的基因敲除鼠存活率(61.5%vs.23.1%,Log-rank卡方检验示P=0.020),但却不能显着提高野生型小鼠脓毒症存活率。血清炎症介质、氧化指标和酶学活力检测结果显示UTI能够降低血清TNF-alpha、IL-6、MDA、SOD和弹性蛋白酶水平;还能改善脓毒症病死率和肺组织损伤病理评分,降低转录水平的IL-1beta和IL-6以及翻译水平的TNF-alpha和IL-6,还可降低肺组织SOD和弹性蛋白酶活力;体外酶学实验证实急相蛋白A1AT和UTI之间的酶学活性定量关系:1单位UTI=2.5微克A1AT;按照UTI50kU/kg和A1AT0.125g/kg治疗基因敲除鼠三分之一结扎盲肠远端穿刺模型(未设野生型组、未给药组和假手术组),结果我们发现了两者的生存曲线类似(Log-rank检验示P=0.784);不同剂量的UTI三组(10kU/kg、50kU/kg、100kU/kg)之间没有发现统计学改变,但和未给药组相比,50kU/kg和100kU/kg均能起到改善存活率的作用,线性趋势检验提示以认为由低到高的剂量组间存在着存活率增高(死亡率降低)的趋势[P=0.020(卡方值=4.822)]。[其他次要数据详见论文全文]研究结论:①.UTI可以改善肝低急相反应小鼠脓毒症存活率;一定范围内存在剂量-效应反应,但也存在着屋顶效应,改善机制可能和UTI的抗炎、抗氧化、抑酶效应有关;②. UTI可以缓解肝低急相反应小鼠的脓毒症相关肺损伤情况,缓解机制依赖于UTI在全身作用的抗炎、抗氧化、抑酶效应;③.肝脏急相反应与UTI有着共性的疗效和治疗机制,两者同时应用时,肝脏急相反应会削弱UTI治疗脓毒症的疗效;④.肝急相蛋白A1AT也可改善肝低急相反应小鼠脓毒症存活率,且与UTI相同抑酶活力条件下,生存率改善程度相当,临床可以考虑使用UTI作为A1AT的替代药物;⑤.其他次要结论:肝脏急相反应是Smad3基因起到保护机体、抵抗脓毒症生物学作用的重要机制;Smad3基因敲除可以作为肝低急相反应的动物模型。

二、168例烧伤病人的健康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68例烧伤病人的健康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构建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循证实践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烧伤发生率及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现状调查
    1 研究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初步构建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循证实践方案
    1 组建团队
    2 确定问题
    3 文献检索
    4 文献质量评价
    5 证据提取及评级
    6 小结
第三部分 德尔菲法完善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循证实践方案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循证实践方案
    5 方案内容分析
    6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范围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2013~2017年安徽某医院1737例小儿烧伤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写一览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预后标准
    2.3 小儿烧伤严重程度分类标准
    2.4 烧伤的临床分期
    2.5 观察指标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小儿烧伤人口学特征
        3.1.1 小儿烧伤年龄
        3.1.2 小儿烧伤性别
        3.1.2.1 小儿烧伤性别分布
        3.1.2.2 不同年龄段患儿性别之间的比较
        3.1.3 小儿烧伤好发季节
        3.1.4 小儿烧伤的居住地区
    3.2 小儿烧伤临床特征
        3.2.1 小儿烧伤原因
        3.2.1.1 小儿烧伤原因分布
        3.2.1.2 不同年龄段烧伤原因之间的比较
        3.2.1.3 不同性别与烧伤原因之间的比较
        3.2.2 小儿烧伤部位
        3.2.2.1 小儿烧伤部位分布
        3.2.2.2 不同烧伤原因与烧伤部位之间的分布
        3.2.2.3 不同烧伤原因与烧伤部位之间的比较
        3.2.3 小儿烧伤严重程度
        3.2.4 小儿烧伤院前救治
        3.2.4.1 小儿烧伤的院前救治合理率
        3.2.4.2 患儿有无接受院前救治与烧伤严重程度之间的比较
        3.2.5 小儿烧伤的并发症
        3.2.6 小儿烧伤的治疗
        3.2.7 小儿烧伤的住院时间
        3.2.7.1 小儿烧伤住院时间分布
        3.2.7.2 是否接受院前救治与住院时间之间的比较
        3.2.8 小儿烧伤的预后
    3.3 影响小儿烧伤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3.3.1 小儿烧伤预后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3.2 小儿烧伤未愈因素的LOG-BINOMINAL模型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小儿烧伤的人口学特征
        4.1.1 小儿烧伤年龄与性别
        4.1.2 小儿烧伤的好发季节与居住地区
    4.2 小儿烧伤的临床特征
        4.2.1 小儿烧伤的原因、部位
        4.2.2 小儿烧伤的严重程度、院前救治及并发症
        4.2.3 小儿烧伤的治疗、住院时间及预后
    4.3 影响小儿烧伤预后的相关因素
    4.4 问题及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自我介绍
附录二 致谢
综述 小儿烧伤的系统性康复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3)甘肃省某医院儿童烧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小儿重度烧伤严重并发症的特点及防治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4)基于食物交换份法的饮食管理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研究小组
    5 干预方法
    6 资料收集
    7 质量控制
    8 伦理学原则考量
    9 统计学方法
    10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2 两组患者基线水平比较
    3 营养知识问卷专家咨询情况
    4 观察指标对比
讨论
结论
研究的创新性、意义及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5)休克期末胸腔内血容量预测严重烧伤回吸收期ARDS发生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严重烧伤并发ARDS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2.1 伦理审查
    2.2 研究对象
    2.3 材料与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2.5 结果
    2.6 讨论
第三章 休克期末胸腔内血容量预测严重烧伤回吸收期ARDS发生的病例对照研究
    3.1 伦理审查
    3.2 研究对象
    3.3 材料与方法
    3.4 统计学方法
    3.5 结果
    3.6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在危重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相关定义
    1.4.1 缺血性脑卒中
    1.4.2 残疾接受度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2.1.2 样本量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工具
    2.2.2 调查方法
    2.2.3 统计分析方法
    2.2.4 质量控制
    2.2.5 伦理原则
2.3 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
    3.1.1 人口社会学资料
    3.1.2 疾病相关资料
3.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现状
3.3 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的单因素分析
    3.3.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人口社会学资料
    3.3.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疾病相关资料
3.4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医疗社会支持、医学应对方式和希望水平的现状
    3.4.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得分情况
    3.4.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医疗社会支持的得分情况
    3.4.3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医学应对方式的得分情况
    3.4.4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希望水平的得分情况
3.5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与抑郁的相关性
3.6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与医疗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3.7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与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3.8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
3.9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现状
4.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的影响因素
    4.2.1 性别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的影响
    4.2.2 年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的影响
    4.2.3 病程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的影响
    4.2.4 残疾程度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的影响
    4.2.5 其他一般资料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的影响
4.3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医疗社会支持、医学应对方式和希望水平的现状
    4.3.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水平
    4.3.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医疗社会支持水平
    4.3.3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现状
    4.3.4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希望水平
4.4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与抑郁的相关性
4.5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与医疗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4.6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与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4.7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
4.8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4.9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7)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希望水平及社会参与水平纵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背景和立题依据
    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3 理论框架与操作性定义
    4 伦理学问题
    5 技术路线图
1 研究设计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资料收集方法
    2.4 资料分析方法
    2.5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随访完成情况
    3.2 烧伤患者一般资料
    3.3 烧伤患者T_1、T_2、T_3、T_4四个时间点ADL水平、瘙痒、疼痛、康复信心及工作状况分析
    3.4 烧伤患者T_1、T_2、T_3、T_4四个时间点伤残接受度现状、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分析
    3.5 烧伤患者T_1、T_2、T_3、T_4四个时间点希望水平现状、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分析
    3.6 烧伤患者T_2、T_3、T_4三个时间点社会参与水平现状、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分析
    3.7 烧伤患者T_1、T_2、T_3、T_4四个时间点生活质量现状、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分析
4 讨论
    4.1 随访完成情况
    4.2 烧伤患者人口学特征及疾病相关资料
    4.3 烧伤患者ADL水平、瘙痒状况、疼痛状况、康复信心及工作状况
    4.4 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现状、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
    4.5 烧伤患者希望水平现状、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
    4.6 烧伤患者社会参与水平现状、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
    4.7 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中国烧伤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多中心大面积烧伤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中国烧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检索策略
        3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4 文献筛选及质量评价
        5 数据提取及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多中心大面积烧伤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三章 结果
        1 患者年龄及性别分布
        2 受伤月份分布
        3 流行病学特征
        3.1 小儿患者
        3.2 中青年患者
        3.3 老年患者
        3.4 患者整体流行病学特征
        4 烧伤指数对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
        5 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件
致谢

(9)山东省立医院烧伤住院儿童流行病学调查:2006-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尿胰蛋白酶抑制剂用于脓毒症治疗的疗效综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UTI 用于脓毒症治疗的 META 分析
一、 引言
二、 课题设计
三、 材料和方法
    (一) 纳入排除标准
    (二) 检索方法
    (三) 数据收集与分析
四、 结果
    (一) 基本情况
    (二) 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估
    (三) META 分析结果
五、 讨论
    (一) 内部真实性评价
    (二) 外部真实性评价
    (三) 同类研究对比性评价
    (四) 局限性评价
六、 结论 第二部分 UTI 用于特大面积烧伤及烧伤脓毒症治疗的多中心回顾性分析
一、 引言
二、 课题设计
三、 材料和方法
    (一) 资料来源
    (二) 病例选择
    (三) 数据收集
    (四) 统计分析
四、 结果
    (一) 基本情况
    (二) 单因素模型筛选 UTI 相关指标
    (三) 多因素模型检验 UTI 相关疗效
    (四) UTI 与总体存活率、烧伤脓毒症存活率
    (五) 分层分析探索 UTI 治疗烧伤脓毒症的混杂因素
五、 讨论
    (一) UTI 与存活率的关联性
    (二) 关联的一致性和合理性解释
    (三) 肝脏在脓毒症和严重烧伤中所起作用
    (四) 本研究局限性
六、 结论 第三部分 UTI 对低急相反应脓毒症及脓毒症相关肺损伤的影响
一、 引言
二、 课题设计
三、 材料和方法
    (一) 主要仪器
    (二) 试剂配制
    (三) 技术步骤
    (四) 统计分析
四、 结果
    (一) 动物模型的准备和验证
    (二) UTI 用于低急相反应脓毒症的治疗
    (三) UTI 与肝急相反应关系的进一步验证
五、 讨论
    (一) 有效性和论证强度讨论
    (二) Smad3 与 A1AT 之间关系
    (三) 本实验的局限性
六、 结论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四、168例烧伤病人的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构建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循证实践方案[D]. 陈丽娟.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2]2013~2017年安徽某医院1737例小儿烧伤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D]. 蒋薇.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3]甘肃省某医院儿童烧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D]. 魏冬.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4]基于食物交换份法的饮食管理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李延菲. 青岛大学, 2019(02)
  • [5]休克期末胸腔内血容量预测严重烧伤回吸收期ARDS发生的回顾性研究[D]. 王唯依.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6]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张旭. 河南大学, 2018(01)
  • [7]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希望水平及社会参与水平纵向研究[D]. 吴晓蕾. 福建医科大学, 2018(09)
  • [8]中国烧伤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多中心大面积烧伤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D]. 程文凤.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7(03)
  • [9]山东省立医院烧伤住院儿童流行病学调查:2006-2012[D]. 张倩. 山东大学, 2014(11)
  • [10]尿胰蛋白酶抑制剂用于脓毒症治疗的疗效综合分析[D]. 罗鹏飞. 第二军医大学, 2014(04)

标签:;  ;  ;  

168例烧伤患者健康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