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八局集团去年承揽创新高(论文文献综述)
李梦瑶[1](2020)在《A建筑公司PPP模式下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内建筑行业公共产品供给的PPP模式经过近几年规范与发展。目前呈现如下特征:第一,PPP模式是未来必不可少的重要投资模式之一,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形成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结合。第二,PPP项目运作方式逐渐规范,政府建立了严格规范的PPP项目筛选标准、入库标准、财政能力要求等。第三,提高PPP项目的市场份额是建筑企业的提高利润的有效办法。A建筑公司作为一家大型国有建筑企业,近几年陷入业务拓展困境,须迅速适应瞬息万变和改革创新的市场,结合PPP模式步入成熟期的现状,实现提高市场占有率,从传统建设的模式转变到PPP项目投融资、施工建设、运营管理、移交的全过程投建模式。因此A建筑企业适应PPP模式下市场战略与策略选择问题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主线设计论文研究框架。A建筑公司市场营销环境进行深入分析,首先采用PEST分析法对市场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多方分析;其次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行业竞争环境;最后使用SWOT方法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给出匹配分析,提出了A建筑公司PPP模式下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存在资源关系与品牌形象有待提升、市场报价策略无差异化、市场营销内部管理制度陈旧等突出问题。作者分析了PPP市场与竞争对手的特殊性,采用STP分析顾客规模、行业多元化、地区多元化深入研究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结合A建筑公司特点研究市场定位战略与策略选择。最后得出的创新性结论提出了A建筑公司PPP模式下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改进建议和措施,包括对A建筑公司提出优化内部战略计划与营销管理方式、提高公司综合能力、保持良好关系和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制定差异化报价策略等建议。论文创新性在于结合PPP模式经历了大洗牌后步入成熟期的现状,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A建筑企业抓住机遇在新阶段的PPP市场中抢占先机,制定符合自身的PPP项目市场营销策略,即有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转变企业经营模式的效果。同时,论文最终提出了A建筑公司PPP模式下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创新性改进措施,具有直接的借鉴价值,对建筑行业其他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具有启示和参考价值。由于作者能力水平和时间有限,本文难免有贡献不足之处,存在解决方案不完善、创新性不足等情况。
权永斌[2](2019)在《LQ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家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各地方城投公司退出政府融资平台不再承担地方政府融资举债职能。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企业有望取代政府成为投资主体,在地方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当前基建行业的宏观驱动力要素发生重大变化,行业发展出现新的趋势。中央企业中的基建平台公司如何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在市场竞争中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LQ集团有限公司(简称“LQ公司”)是中国电建股份旗下的专业基建平台公司,历经十余年迅猛发展,目前在业内培育形成了较强市场竞争力。论文以LQ公司为研究对象,充分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和战略分析工具,对LQ公司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内部环境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后认为,企业现有战略规划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亟待重新制定。建筑产业链包含政府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征地拆迁、设备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土建安装、监督管理、运营和交付等环节。LQ公司作为平台型企业,不同于一般建筑企业生产图纸或混凝土产品,其产品就是对产业链资源的整合,是产业链上生产的组织者、秩序的维护者以及责任的承担者。综合LQ公司环境分析、企业现状和发展重点,建议制定产业链一体化战略,总体战略以纵向一体化为主,着眼于整个产业链实施产业链整合战略。提出“1237”战略框架:坚持一个企业定位、实现两个服务目标、聚焦三大类别业务、落实四大保障措施。建议中长期内,LQ公司坚持平台型企业定位,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综合型、创新型、服务型平台企业;致力为政府及其它客户提供全产业链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为大众提供高效便利的城市综合服务;聚焦于以新建高速公路、城市综合体及大型市政城建与高速公路改扩建等为主的核心业务,以高速公路运营(含养护)、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国际业务为主的成长业务,以特色小镇、智慧交通与土壤治理为主的培育业务;从全员化战略管理、精细化项目管理、专业化资产管理、常态化风险管理四大措施入手,保障战略有效落地。鉴于LQ公司依托中央企业,社会合作资源丰富,建议顺应增长型战略态势,延伸企业产业链,前向补齐规划设计短板,后向打造资产运营品牌,积极推进国际业务发展,形成全产业链竞争优势。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有生命力。期望该文能够抛砖引玉,帮助企业克服瓶颈制约,持续保持市场竞争优势,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用于指导实践的鲜活样本。
陈曦[3](2019)在《流动性风险与经营业绩之间的权衡对融资结构的影响 ——基于中国中铁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现象: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资结构具有明显的高负债特征,而负债主要依靠商业信用融资。2017年,中国中铁的资产总额为8441亿元,其中债务总额为6744亿元,资产负债比率高达80%。其中,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三项商业信用融资金额合计4210亿元,占负债总额的62%。高财务杠杆带来的利息支出势必会加重现金流压力,而建筑企业工程款长期拖欠现象普遍,又需要投入大规模资金支撑业务开展与产业扩张。企业自发性资金来源紧张,叠加高财务杠杆带来的偿债压力,将面临财务流动性风险失控的问题。同时,中国中铁作为上市央企,管理层同时面对资本市场与国资委的绩效考核,而高财务杠杆增加的财务费用会挤压盈利空间,损害经营业绩指标。基于以上研究现象得出研究问题:中国中铁的管理层选择高负债、高商业信用融资结构的内在动因是什么?哪些因素决定了管理层不得不选择高财务杠杆、高无息负债比例的融资结构?管理层如何设计融资结构来实现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经营绩效管理的双重诉求?研究思路:本文依据“业务决定财务”的逻辑,首先从资产配置引发流动性风险切入,从业务特征与资产特征分析流动性问题的成因,运用资源配置匹配的理论分析范式,探究管理层出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目的如何设计融资结构与资产配置相匹配;同时基于股东回报与公司价值管理的视角,围绕股权收益率与经济增加值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模拟测算不同融资结构对经营业绩指标的拉动作用,聚焦财务流动性与经营业绩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透视行业背后的管理层融资结构决策机制。通过研究本案例发现:高负债、高商业信用融资运营模式的本质是管理层基于财务流动性、股东回报与公司价值三方权衡的结果,兼顾流动性风险与经营业绩的双重诉求。(1)高杠杆、高无息负债比例的融资结构能够与建筑业的资产配置在规模、期限结构等层面相互匹配,以管控企业整体流动性风险。(2)在保障流动性的基础上,管理层进一步利用这种高杠杆、高无息负债比例的融资结构,弥补建筑企业经营效率过低造成的业绩损失,满足资本市场与国资委经营业绩的双重考核要求,并借助债转股等压缩有息负债率的资本运作方式,落实央企去杠杆政策,管控财务流动性风险,最终实现流动性风险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均衡。研究创新:以建筑企业的业务特征与资产特征对流动性的制约作用为切入点,揭示了高杠杆、高无息负债比例的融资结构与低流动性、低盈利水平的重资产配置之间内在的匹配关系,补充现有轻资产配置的财务分析逻辑框架;同时从流动性风险与管理层绩效考核的双重视角对建筑企业融资结构的普遍性提供了新的机理解释,拓展了融资结构的研究视角;建立流动性与价值管理的融资结构决策思路,对当前央企去杠杆及调整债务结构都具有重要意义。
袁帅[4](2019)在《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拉美地区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各国经济互动愈发频繁,借此,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在非洲、亚洲、中东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拉丁美洲的进展相对滞后。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在拉美的延伸、中拉合作框架、项目、“两优贷款”、“政府框架基建项目合作”、合作基金和人民币结算中心的设立,拉美地区对基建的大量需求,中资企业在拉美的发展迎来了良好的机遇期。依托于这种行业环境,通过自身努力,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港湾)在拉美地区获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但远低于中港总部对拉美业务的预期,中国港湾应把握良机,促进其在拉美的业务更上一层楼。面对良机,中国港湾需做好迎接挑战的各项准备,面对激烈竞争,应对其在拉美的外部环境进行科学、准确、严谨的分析,制定适当的拉美区域竞争战略。针对中国港湾在拉美地区的工程承包业务所应选取的基本竞争战略,本文对拉美宏观经济政治环境、文化、技术及基础设施行业状况进行较为充分的分析,明确其发展的机会与威胁;对中国港湾在拉美的发展状况和内部资源、能力条件等进行分析研究,清楚其优势与劣势;通过实证分析的办法研究区域典型竞争对手,借鉴其较好的发展经验,吸取教训。经上述分析研究,基于中港总部的发展目标、方向和战略,结合拉美外部环境和中港在拉美掌控的资源和自身能力,对其在拉美的竞争战略选择进行充分探讨,分析了三种基本竞争战略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根据中港目前的内部条件和拉美区域工程承包市场外部环境,中港都不适于在拉美地区选择集中化战略和低成本战略作为其竞争战略。结合对拉美基建行业环境的分析,在当前的拉美地区工程行业中,应向社会、客户、政府提供具备差异化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尽量避免同其他国际工程企业进行恶性“价格战”,实施差异化战略是中港在拉美地区的适当选择。从差异化战略执行的可操作性看,中国港湾具备商务、技术、整合、信息获取、国企身份等能够支撑其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外部条件,中港能够且应该在拉美地区选择差异化竞争战略。论文指出,应通过拓展业务模式、丰富产业类别、进一步塑造品牌、市场布局科学化、升级经营思路和办法等途径实施差异化战略。在差异化战略实施措施方面,本文提出中港要在拉美地区尝试更多大型综合化项目,将传统的工程承包模式尽快升级为“投-建-营”一体化模式,市场营销精益化、市场布局立体化,推动“双品牌”、中港传统品牌和属地品牌共同发展,多维度和多角度经营,并创造性地提出成立拉美区域产业投资运营公司以推动差异化战略的实施。从差异化战略保障措施角度,作者较为细致地从项目管理、市场营销、工程科技研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控风险、合规经营等执行角度提出各项操作性强、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保障措施建议。通过在拉美地区的推行差异化战略,可有力地促进中国港湾在拉美地区竞争获得更大优势,提升其同国际一流承包商的竞争能力,有望在拉美地区获得更快速、更健康、更持续的发展,争取早日实现平台公司“实体化”,为我国在拉美基建领域的发展提供示范作用。
张振义[5](2016)在《内蒙古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中国城市化脚步进程加快,导致城市交通压力加剧,例如:呼和浩特市的发展严重受交通压力的影响,需要迫切解决交通压力给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严峻问题。然而,城市化的发展必须依靠交通,快速铁路的兴起建设使城市之间联络更加密切,同时也使货物运输更加便捷,”十三五”期间及以后一段时间高速铁路建设仍将是我国铁路建设主流;促进城市化进程的一个主要促因就是城市轨道的发展。过去以地上交通作为城市主要交通工具造成交通拥堵,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相对应的地下交通就成为新的交通渠道,地铁是目前许多大城市缓解交通压力的办法。“二十一世纪发展地下交通资源”这句话显示出地下交通在二十一世纪发展的巨大潜力,城市轨道交通给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公司的发展战略:第一章是文章的绪论,主要说明论文将要论证的背景和意义,简要阐述了作者对本文各个章节的内容和结构的安排,展现本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论述论文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第二章介绍设计院的成长历程,首先概述设计院的基本情况,然后回顾设计院近些年来取得的成就与设计院未来发展所需要采取的措施。第三章是发展环境,首先对企业所具备的内部态势和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客观的系统分析,使设计院基于现有环境良性发展。第四章为公司的战略目标,在公司总体思想标准的指导下,确定公司战略总目标及具体目标,制订出其未来的战略目标框架体系。企业的重要资源和企业发展关键性保障就是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和资质也影响设计院未来发展,这是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最后通过战略SWOT框架模型分析,分析企业面临的外部机遇与威胁、优势与挑战,发挥长处,更好促进设计院的健康发展。第五章为战略保障,从人力资源、企业文化、资质管理为战略实施做了保障。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对设计院将来发展的趋势进行总结以及文章的研究结论加以论述。
党保卫[6](2015)在《推进钢结构行业的转型和发展 2015年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工作报告》文中研究指明一、行业的报告(一)2014年对钢结构行业影响最大的四个产业政策及其意义。1、2014年的4月8日,为推动绿色施工和建筑节能减排,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住建部发布建市[2014]45号文,批准部分钢结构企业开展房建总承包试点,它的意义在于拓宽了行业企业以钢结构为主体工程的市场准入和承揽范围,并有利于行业开拓绿色集成建筑市场,推进建筑工业
徐新[7](2014)在《大型国有建筑企业区域化运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建筑业处于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地位。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保持良性发展势头,国内建筑业也随之呈现出稳健发展态势,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面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伴随新一轮城镇化建设步伐,未来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长期稳定增长,建筑业将面临大量的城市房屋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商业设施建设、工业与能源基地建设、交通设施建设等带来的旺盛需求。这就决定着建筑业必须加快向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社会化管理转变步伐。同时,这种趋势正在成为业内讨论、研究的新潮流。随着国内建筑市场逐渐迈向成熟和开放,面对国家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以及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机遇,大型国有建筑企业如何转变现有运营模式,持续深化企业管理模式改革,不断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业已成为建筑企业能否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浪潮,成为能否实现向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国有大型建筑企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五化发展策略”(即:专业化、区域化、标准化、信息化、国际化)之一的区域化为重点,对大型国有建筑企业转变内部管理模式,和完善企业内部机制进行梳理并开展研究,试图通过分析管理模式的转变,进一步促进企业能力提升,为大型国有建筑企业保持良性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变革,特别是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在推行中不断改良创新,使之成为相对稳定成熟、适应环境变化的运营管理模式。这不仅取决于配套跟进的企业团队、文化、制度建设,更是对企业高层管理者能力、决心、理念的一种考验。正是基于管理模式具有动态化的内在本质,从而决定着本文的结论,即,立足于促进企业管理模式是否适应环境变化、促进企业发展的分析验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企业管理理论的分析研究,指出国有大型建筑企业要转变管理运营模式、保持健康发展就必须推行区域化运营模式;通过对大型国有企业中建发展历史沿革及推行区域化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区域化运营模式为中建进一步整合区域优势资源、提升区域化组织结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指出区域化运营模式带来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PEST、SWOT等分析手段,针对中建区域化运营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分析研究,着重阐述区域化运营模式的运营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大型国有企业要通过管理模式的转变,促进企业能力提升,就应夯实区域化发展、提升区域化发展效能、完善区域化发展思路以及深化战略定位。通过以上分析研究,为大型国有建筑企业的保持良性健康发展提供措施和建议。
何亚伦[8](2010)在《台湾地区媒体对中国大陆国家形象之影响 ——以偏差媒体与读者关系为例的初探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发展,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跃然成为热门的国际政治与传播学研究议题。然目前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仍多以浅显之经验层面来探讨媒体对于中国形象之重要,欠缺相关理论之骨干。本文尝试回到政治学的脉络,透过政治学、社会学的途径出发,以媒体对阅听人政治意识与政治态度之形塑角度,剖析媒体对于民众的影响性,试图透过媒体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论证台湾地区媒体对于中国大陆国家形象的影响。为了达成经验性之研究,本文透过对于台湾地区发行量前三大之综合性报纸的研究,将《联合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依过往研究分为泛蓝与泛绿两大阵营,接着搜寻其数据库进行相关报导之差异化分析比较,且透过焦点团体访谈将受访者对于中国形象之叙事(narrative)做出整理。在比对两项数据后,则呈现各报派读者与其阅读之报纸,对于中国形象的看法呈现高度的内在逻辑一致性与趋同(convergence),印证了台湾地区媒体对于中国大陆国家形象的影响性。此外,本文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乃读者“自发性的意识型态淘汰”与“不自觉的意识型态选择”结果。
刘国民[9](2008)在《首席记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山雨欲来1哈尔滨老白党胡同的拆迁工程从三月份开始。下旬,胡同里有了动静,零零星星地有一些拆迁户搬出来。四月份,大批拆迁户往外搬,来
李向东[10](2008)在《印花税在中国的移植与初步发展(1903-192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624年,荷兰首创印花税,对商事产权凭证实施征税,其方法由纳税人持应税凭证到政府指定的地点缴纳税金,政府机关在缴税后的凭证上用刻花滚筒推出“印花”戳记,以示完税,故称印花税。由于印花税“取微用宏”,简便易行,欧美各国竟相效法。1854年,奥地利政府对“印花”进行了重大改革,印制发售了形似邮票的印花税票,由纳税人自行购买贴在应纳税凭证上,并规定完成纳税义务是以在票上盖戳注销为标准,世界上由此诞生了印花税票。目前,大多数国家印花税的完税方式都改变为贴印花税票,即由纳税人根据课征对象和税率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自行购买并在凭证上粘贴印花税票,自行在每枚印花税票的骑缝处盖戳注销或划销的“三自”完税方式。印花税移植中国的可能性在于: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契约簿据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为印花税的开征提供了大量的课征对象;晚清时期财政危机的加剧又使开征印花税成为必要。从征收管理上讲,印花税由于征收简便,税源充足,“最便于民而所收至广”,且技术要求简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因此,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过程中,印花税便成为中国引进的第一个西洋税种。1888年北洋水师刚刚组建完成,即面临着严重的经费短绌问题,李鸿章乃于1889年建议开征印花税,以解急需,并得到了海军衙门大臣奕(匡力)的支持。此为中国筹议开办印花税之始,但该建议遭到了总理衙门的拒绝,此议遂罢。甲午战争、庚子之役的巨额赔款将清政府推向了财政破产的边缘,开征印花税之议再次被提起。先后经过陈璧、伍廷芳、刘坤一、张之洞、陆树藩、赫德等人长时间的筹议,清外务部、户部于1902年5月28日共同草拟了印花税办法七条,上奏清廷。此办法七条便成为中国引进印花税的立法基础。1902年12月30日,袁世凯等人向清廷奏请开办印花税,并拟订了办法、章规各八条,禁例十条,1903年1月4日获准试办。至此,经过十余年的筹议,晚清政府终于完成了开征印花税的理论和思想上的准备,开始了第一次短暂的尝试。由于当时官民对印花税了解无多,加之枢府大臣的反对,第一次试办仅历时不足百日,于1903年4月11日便被饬令停办。第二次试办又经历了四年的酝酿。期间,在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士参与到仿行宪政的运动中,在学习西方制度文化的同时,对印花税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在练兵、筹饷的巨大压力下,朝野人士开征印花税的呼声日渐高涨。但各界人士主张不一,反对之声不绝于耳,甚至王公大臣也不完全赞同。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度支部于1907年12月8日拟订出印花税制十五条、办事章程十二条,获清廷批准,规定各地以奉到部颁印花税票后三个月为施行之期。印花税票由纽约美国钞票公司印制,直到1909年4月方才印制完成,运回国内,颁行各省。但由于当时中央权威不着,各省敷衍较多,加上部分官员的反对和各地商民的强烈抵制,致使印花税终清之世,推行不广。民国肇造,政权更替。在崇尚法治的民国初年,众多的法律规范经参议院核议、大总统批准等法定程序后公布实施。《印花税法》依照法定程序,于1912年10月21日由临时大总统令公布,并定于1913年3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按照现代法律程序公布施行的第一部税法,且不论后来政权如何交替,这部税法主体一直在全国行用。此后,印花税法又经过了数次的修订和补充,法制建设渐趋完备。印花税法不断修订完善的过程,体现着税法的传承性和趋优性,但由于受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印花税法又显示出一定的时代缺陷,仍具很大的完善空间。由于治外法权和关税自主权的丧失,使得印花税的征收出现了严重的内重外轻现象,税法不能普及洋商乃至租界华商,增加了印花税法推广的难度,而这一问题,至北京政府结束,中外磋商仍未完成,留给国民政府一个急待解决的难题。在印花税的实践过程中,一是由于中央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历任财政总长都把整理税制作为治理财政方针之一,其中,对于开征印花税都寄予厚望,与晚清相比,北京政府拟议开征印花税时,来自于体制内部的阻力并不大,因此,印花税法制体系乃能得以不断的发展。二是由于中央权威的逐步丧失,各地军阀任意截留印花税款、私印印花税票、滥发滥抵现象日益严重,致使印花税制遭到严重破坏,最终归于无章可循。三是印花税制的趋乱性发展,给商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无论是税款征收还是税务稽查,甚为社会各界所厌恶,各地商民纷纷起而反对,尤其是在各地商会的领导下,那种有组织的抵制行动对政府的制衡作用使得国家权力在内重外轻及政权不稳的情况下汲取社会资源更加不易,突出反映了民间社会力量的日渐强大。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印花税的征收管理在混乱中进入国民政府时期,税制将逐渐完善。从印花税的实践效果看,虽经晚清的两次试办和北京政府的实践,使印花税制逐渐趋于完备,并为人们所认识,但由于中央权威的丧失及各地商民的不断抵制,始终成效不着,收数甚微。由此可以看出,当国家政权的控制能力足以能够覆盖其所统治的区域时,它就能够在这一区域内表达自己的意志,汲取自身所需的社会资源。而无论晚清时期抑或北京政府时期,由于地方势力的日渐强大,致使中央的各项政令常常不出都门,均没有如此足够的力量来表达如此意愿,他们实际所统治的地盘日趋狭小,统一的中国已成为一个地理名词而存在,此乃印花税不能畅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十八局集团去年承揽创新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八局集团去年承揽创新高(论文提纲范文)
(1)A建筑公司PPP模式下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PPP模式文献综述 |
2.1.2 国内PPP模式文献综述 |
2.1.3 文献评述 |
2.2 PPP模式与市场营销相关理论综述 |
2.2.1 PPP模式简介 |
2.2.2 建筑企业市场营销特点 |
2.2.3 营销环境分析 |
2.2.4 规划营销战略 |
2.2.5 营销组合策略与关系营销 |
2.2.6 绿色营销 |
3 A建筑公司简介及市场营销发展历程 |
3.1 A建筑公司企业简介 |
3.2 A建筑公司PPP模式市场营销发展历程 |
3.3 A建筑公司PPP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市场营销策略与战略区别 |
4 A建筑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4.2.1 行业发展前景 |
4.2.2 行业内竞争对手分析 |
4.2.3 市场和客户分析 |
4.2.4 供应商分析 |
4.2.5 潜在进入者分析 |
4.2.6 替代品分析 |
4.3 A建筑公司SWOT分析与匹配战略 |
4.3.1 公司发展优势(S) |
4.3.2 公司发展存在的劣势(w) |
4.3.3 外部环境给公司带来的机会(O) |
4.3.4 外部环境对公司发展可能存在的威胁(T) |
4.3.5 SWOT匹配分析 |
4.4 PPP市场与竞争对手的特殊性分析 |
4.4.1 PPP市场的特殊性 |
4.4.2 竞争对手的特殊性 |
4.5 A建筑公司PPP模式下市场营销策略与战略现状 |
4.6 A建筑公司PPP模式下市场营销策略与战略存在的问题 |
4.6.1 资源关系与品牌形象有待提升 |
4.6.2 市场报价策略无差异化 |
4.6.3 市场营销内部管理陈旧保守 |
4.6.4 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
5 A建筑公司STP分析与选择 |
5.1 市场细分 |
5.1.1 以顾客规模细分市场 |
5.1.2 以行业多元化细分市场 |
5.1.3 以地区多元化细分市场 |
5.1.4 以回报机制细分市场 |
5.2 选择目标市场 |
5.3 市场定位 |
6 A建筑公司PPP模式下市场营销战略调整与策略建议 |
6.1 优化内部战略,建立现代化市场营销内部管理机制 |
6.2 加强公司综合能力建设,提升员工素质和业务技能 |
6.2.1 投融资能力 |
6.2.2 PPP项目管理能力 |
6.2.3 员工综合素质能力 |
6.3 维护市场合作方良好关系,塑造企业优秀形象 |
6.4 制定差异化报价策略,提升项目竞投标优势 |
6.4.1 确定价格的原则 |
6.4.2 影响报价的因素 |
6.4.3 制定报价策略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LQ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内容 |
1.4.3 论文框架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 |
2.1.2 公司层战略及发展型战略 |
2.1.3 纵向一体化战略 |
2.2 理论基础 |
2.2.1 战略的兴起和现实性及理论性问题 |
2.2.2 发展战略理论 |
2.2.3 战略分析工具 |
3 LQ公司环境分析 |
3.1 LQ公司基本情况 |
3.1.1 LQ公司控股股东情况 |
3.1.2 LQ公司现状 |
3.2 LQ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政治法律环境 |
3.2.2 经济环境 |
3.2.3 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 |
3.2.4 技术环境 |
3.3 LQ公司行业环境分析 |
3.3.1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
3.3.2 潜在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
3.3.3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3.3.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3.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3.4 LQ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4.1 LQ公司核心竞争力 |
3.4.2 对标分析 |
4 LQ公司战略选择 |
4.1 战略选择框架和LQ公司战略框架 |
4.1.1 战略选择框架 |
4.1.2 LQ公司战略框架 |
4.2 坚持平台型企业定位 |
4.2.1 平台公司内涵 |
4.2.2 平台公司功能 |
4.3 LQ公司产业边界和商业形态 |
4.3.1 建筑产业链及附加值 |
4.3.2 建筑业承包模式的变革 |
4.3.3 LQ公司产业边界和商业形态的动态演变 |
4.4 LQ公司业务竞争地位分析 |
4.5 LQ公司一体化战略选择 |
4.5.1 总体战略以纵向一体化为主 |
4.5.2 充分利用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优势 |
4.5.3 努力克服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局限性 |
4.6 LQ公司一体化产业链延伸方向 |
4.6.1 补齐规划设计短板 |
4.6.2 打造资产运营品牌 |
4.6.3 推进国际业务发展 |
5 LQ公司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实施全员化战略管理 |
5.2 实施精细化项目管理 |
5.3 实施专业化资产管理 |
5.4 实施常态化风险管理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流动性风险与经营业绩之间的权衡对融资结构的影响 ——基于中国中铁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与本文创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本文写作的结构安排 |
2 文献回顾 |
2.1 流动性约束与资源配置匹配 |
2.2 经营业绩与融资结构关系 |
2.3 管理层能动性与融资结构关系 |
2.4 文献回顾简要评价 |
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3.1 融资结构概念及理论 |
3.2 流动性概念及资源配置的匹配理论 |
4 案例概况 |
4.1 建筑行业融资结构特征 |
4.2 中国中铁财务特征概述 |
4.3 管理层业绩考核要求概述 |
5 流动性风险管理视角下资产配置对融资结构的影响 |
5.1 中国中铁资产投资战略与业务布局 |
5.2 中国中铁资产配置模式选择及调整举措 |
5.2.1 基建上游资产整合与拉动基建协同发展 |
5.2.2 聚焦基建加大投资与经营业绩难以改善 |
5.2.3 全产业链海外延伸与扩大产业整体规模 |
5.2.4 大规模、低流动、低效益的资产配置特征 |
5.3 中国中铁资产配置引发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分析 |
5.3.1 收入高速增长需要大规模新增资产支持 |
5.3.2 流动资产过度占用资金致营运资金短缺 |
5.3.3 施工垫资与规模扩张导致资金缺口扩大 |
5.4 融资结构与资产配置的匹配能够降低整体流动性风险 |
5.4.1 高杠杆融资弥补内源不足进而支撑规模扩张与工程建设 |
5.4.2 扩大应付比例覆盖应收与存货能够缓解资产的流动压力 |
5.4.3 无息负债缓解偿债压力能够避免高财务杠杆风险失控 |
5.4.4 资产配置与资本配置的匹配性管理路径 |
6 经营业绩管理视角下绩效考核对融资结构的影响 |
6.1 中国中铁盈利能力过低导致经营业绩受损 |
6.1.1 中国中铁盈利能力过低的成因分析 |
6.1.2 利润率升幅受限导致业绩难以达标 |
6.2 证监会证券发行政策下股东回报与流动性之间的权衡 |
6.2.1 经营效率限制需要高杠杆运营撬动净资产收益率 |
6.2.2 高杠杆运营需要无息负债改善盈利水平与流动性 |
6.3 国资委业绩考核下公司价值与股东回报之间的权衡 |
6.3.1 经营效率限制与高额资本投入需要无息负债提升资本利用效率 |
6.3.2 扩大无息负债比例能够满足流动性与经营业绩管理的双重诉求 |
6.4 投资人的公司价值评价下股权与债权融资之间的权衡 |
6.4.1 债务融资降低整体资本成本率进而提升企业价值 |
6.4.2 债务融资提高管理层投资效率进而提升企业价值 |
7 去杠杆政策下流动性风险与经营业绩之间的权衡 |
7.1 降低总杠杆能够缓解流动性压力但迫使经营业绩下滑 |
7.1.1 股权融资抬高融资成本并使每股收益与股权收益率齐下滑 |
7.1.2 去杠杆刚性约束下财务流动性风险与经营业绩的此消彼长 |
7.2 压缩有息负债率能够实现去杠杆与提业绩的双重目标 |
7.3 债转股降低有息负债率能够释放现金流并保障经营业绩 |
8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案例研究结论 |
8.2 案例研究启示 |
8.3 本文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拉美地区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2 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解释 |
2.2 企业战略理论及发展过程 |
2.3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 |
2.4 价值链理论 |
2.5 国际化竞争战略理论 |
2.6 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竞争战略文献综述 |
3 中国港湾拉美竞争环境分析 |
3.1 中国港湾拉美地区外部环境分析 |
3.1.1 宏观外部环境分析(Pest工具) |
3.1.2 拉美基础设施行业环境分析 |
3.1.3 五力模型分析 |
3.1.4 中国港湾典型竞争对手分析 |
3.1.5 中国港湾拉美地区价值链分析 |
3.2 中国港湾拉美业务内部环境分析 |
3.2.1 中国港湾整体情况介绍 |
3.2.2 中国港湾拉美业务发展状况分析 |
3.2.3 中国港湾拉美核心竞争优势分析 |
3.3 中国港湾拉美区域SWOT分析 |
3.3.1 中港在拉美的优势 |
3.3.2 中港在拉美的劣势 |
3.3.3 中港在拉美的面临的机遇 |
3.3.4 中港在拉美的面临的威胁 |
3.3.5 SWOT矩阵分析 |
4 中国港湾拉美地区竞争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
4.1 中国港湾在拉美地区竞争战略选择分析 |
4.1.1 现行竞争战略分析 |
4.1.2 成本领先战略适用性分析 |
4.1.3 集中化战略适用性分析 |
4.2 中国港湾拉美地区竞争战略选择——差异化战略 |
4.3 中国港湾拉美差异化战略的实施途径 |
4.3.1 拓展业务类型 |
4.3.2 拓宽核心产业 |
4.3.3 强化品牌塑造 |
4.3.4 优化市场布局 |
4.3.5 推行国有工程企业经营模式 |
4.4 中国港湾拉美差异化战略的实施措施 |
4.4.1 升级商业模式 |
4.4.2 市场营销精益管理 |
4.4.3 国际和属地品牌共建 |
4.4.4 区域经营多元化具体措施 |
4.4.5 成立区域产业投资运营公司 |
5 中国港湾拉美竞争战略保障措施 |
5.1 市场营销保障措施 |
5.2 项目管理保障措施 |
5.3 人力资源开发保障措施 |
5.4 风险管控和合规经营保障措施 |
5.5 技术发展和信息化保障措施 |
5.6 预算与财务管理保障措施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内蒙古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 |
1.3 选题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内蒙古铁道勘察设计院成长历程 |
2.1 基本情况介绍 |
2.2 取得的成就 |
2.2.1 生产任务有序推进 |
2.2.2 经营开发效果显着 |
2.2.3 质量安全持续稳定 |
2.2.4 科技创新意识不断加强 |
2.3 经验与措施 |
2.3.1 深化内部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
2.3.2 提高组织效率,完成重点任务 |
2.3.3 强化责任落实,确保质量安全 |
第三章 内蒙古铁道勘察设计院发展环境 |
3.1 内部环境分析 |
3.1.1 资源条件分析 |
3.1.2 综合能力分析 |
3.2 外部环境PEST分析 |
3.2.1 政治环境 |
3.2.2 经济环境 |
3.2.3 社会环境 |
3.2.4 技术环境 |
第四章 内蒙古铁道勘察设计院发展战略 |
4.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4.1.1 指导思想 |
4.1.2 基本原则 |
4.2 SWOT战略分析模型 |
4.2.1 企业面临的外部机遇与威胁 |
4.2.2 企业的内部优势与劣势 |
4.3 发展战略 |
第五章 内蒙古铁道勘察设计院战略保障 |
5.1 人力资源保障 |
5.1.1 主要任务 |
5.1.2 保障措施 |
5.2 企业文化保障 |
5.2.1 主要任务 |
5.2.2 保障措施 |
5.3 资质管理保障 |
5.3.1 主要任务 |
5.3.2 保证措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大型国有建筑企业区域化运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区域化运营管理理论基础 |
2.1 企业组织理论相关研究 |
2.1.1 古典组织理论 |
2.1.2 新古典组织理论 |
2.1.3 现代组织理论 |
2.1.4 当代企业组织结构理论 |
2.2 大型企业内部管理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化运营模式 |
3.1 中建发展历史 |
3.1.1 中建基本情况介绍 |
3.1.2 中建发展历史沿革 |
3.2 中建实行区域化运营模式情况介绍 |
3.2.1 适应区域化策略的中建总部核心职能 |
3.2.2 中建赋予区域公司的职能 |
3.3 中建实行区域化发展策略运营模式优势 |
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项目管理模式单一化问题 |
3.4.2 团队能力及人才结构问题 |
3.4.3 市场与分公司管理问题 |
3.4.4 单一法人经营下的管理风险问题 |
3.4.5 区域公司代理人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化运营模式环境分析 |
4.1 区域公司运营现状分析 |
4.1.1 各区域公司基本经营情况分析 |
4.1.2 管理能力分析 |
4.2 外部环境分析 |
4.2.1 PEST分析 |
4.2.2 企业经营环境分析 |
4.3 SWOT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相关对策及建议 |
5.1 夯实区域化发展的基础性建议 |
5.1.1 充分发挥企业文化优势 |
5.1.2 规范区域公司业务流程 |
5.1.3 强化施工形象建设 |
5.1.4 加强信息化建设 |
5.2 提升区域化发展效能的具体措施 |
5.2.1 提升管理能力 |
5.2.2 规范市场拓展 |
5.2.3 强化技术创新 |
5.3 完善区域化发展思路 |
5.3.1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
5.3.2 大力优化组织结构 |
5.3.3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
5.4 深化战略定位 |
5.4.1 区域公司SWOT分析 |
5.4.2 重新审视发展战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台湾地区媒体对中国大陆国家形象之影响 ——以偏差媒体与读者关系为例的初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由来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架构 |
四、章节安排 |
第一章 文献探讨 |
第一节 国家形象 |
一、"国家形象"的研究境况 |
二、"国家形象"的定义 |
第二节 台湾地区报业发展与政治偏差 |
一、报纸媒体的使用及其影响 |
二、台湾地区报业对中国大陆新闻报导的变迁 |
三、台湾地区目前报业环境 |
第二章 政治社会化与大众媒介 |
第一节 政治社会化的研究概述 |
第二节 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
一、大众媒介重要性的上升 |
二、政治传播(Political Communication)与政治社会化 |
三、台湾地区政治社会化中的民众"认同意识" |
第三节 由焦点团体访谈法研究媒介政治社会化功能 |
第三章 问卷设计与访谈 |
第一节 资料搜集 |
一、新闻筛选方式 |
二、泛绿与泛蓝报刊对于中国国家形象报导方式整理 |
第二节 焦点团体访谈 |
一、访谈题目选择 |
二、访谈人员选择 |
三、实施方式 |
四、访谈人员背景简报 |
第三节 访谈资料整理 |
一、访谈内容整理 |
二、访谈资料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论 |
一、台湾地区报纸媒体对中国大陆国家形象的影响与特殊性 |
二、回归政治学的理论角度看待媒体影响力 |
三、研究限制与未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各派新闻报导内容 |
附录二:新闻标题与关键词整理 |
附录三:台北市焦点访谈纪要 |
附录四:新北市焦点访谈纪要 |
附录五:台中市焦点访谈纪要 |
附录六:台南市焦点访谈纪要 |
附录七:高雄市焦点访谈纪要 |
后记 |
注释 |
(10)印花税在中国的移植与初步发展(1903-192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写作缘起 |
二、概念引用 |
三、学术回顾 |
四、主题思路 |
五、资料选用 |
第一章 历史的机遇:印花税移植中国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经济活动的契约化过程 |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 |
二、契约化过程及其障碍 |
第二节 晚清政府的财政危机与对策 |
一、晚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
二、晚清政府的财政对策 |
三、转型中的财税体制改革 |
小结 |
第二章 艰难的探索:晚清印花税的筹议与实践 |
第一节 长时间的朝野筹议 |
一、朝野之议 |
二、赫德之力 |
第二节 难推广的两次试办 |
一、命运苦短的第一次尝试 |
二、推而不广的第二次试行 |
三、艰难探索的过程总结 |
小结 |
第三章 曲折的历程:北京政府时期印花税的立法过程 |
第一节 印花税法的设立与演变 |
一、印花税法制体系的初步形成 |
二、印花税法制体系的演变过程 |
第二节 印花税法的传承分析 |
一、印花税法律的比较 |
二、印花税法演变的原因及特点 |
第三节 印花税法的涉外尴尬 |
一、北京政府难以完成的中外磋商 |
二、租界内华人贴用印花办法 |
小结 |
第四章 沉重的过程:北京政府时期印花税的征收管理 |
第一节 印花税的征管机构 |
一、北京政府的税收管理体制 |
二、印花税的征管机构与人事 |
第二节 印花税的征收管理 |
一、印花票的印行 |
二、印花税的宣传 |
三、印花票的贴用 |
四、印花税的稽查 |
五、印花税的收支 |
第三节 印花税的积弊与整顿 |
一、印花税积弊种种 |
二、私印印花税票案 |
三、印花税积弊整顿 |
小结 |
第五章 痛苦的互动:纳税人对印花税的抵制 |
第一节 晚清试办时的拒斥 |
一、各地商会及商界的反应 |
二、社会各界的合力抵制 |
第二节 北京政府时期的抵制 |
一、最初的缓办要求 |
二、“旧税就是好税” |
小结 |
余论:从历史到现实的思考 |
一、有限的成果 |
二、纳税的痛苦 |
三、税收的职能 |
四、对现行印花税的思考 |
五、对税收文化建设的设想 |
附录 |
1、清外务部户部遵议试行印花税并原拟办法七条疏 |
2、遵旨仿行印花税法谨拟试办章程折 |
3、印花税则 |
4、印花税法 |
5、印花税法施行细则 |
6、关于人事证凭贴用印花条例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十八局集团去年承揽创新高(论文参考文献)
- [1]A建筑公司PPP模式下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研究[D]. 李梦瑶.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2]LQ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权永斌.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 [3]流动性风险与经营业绩之间的权衡对融资结构的影响 ——基于中国中铁的案例分析[D]. 陈曦.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4]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拉美地区竞争战略研究[D]. 袁帅. 山东大学, 2019(09)
- [5]内蒙古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张振义. 内蒙古大学, 2016(02)
- [6]推进钢结构行业的转型和发展 2015年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工作报告[J]. 党保卫.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5(06)
- [7]大型国有建筑企业区域化运营模式研究[D]. 徐新. 沈阳建筑大学, 2014(08)
- [8]台湾地区媒体对中国大陆国家形象之影响 ——以偏差媒体与读者关系为例的初探性研究[D]. 何亚伦. 复旦大学, 2010(04)
- [9]首席记者[J]. 刘国民. 当代, 2008(04)
- [10]印花税在中国的移植与初步发展(1903-1927)[D]. 李向东. 华中师范大学,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