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该如何保护学生的个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丽[1](2021)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干预方案及临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SF)非药物干预措施的系统评价和分析,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综合干预方案,以改善患者的疲劳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方法:第一部分: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干预方案构建。通过课题组前期对急性期PSF患者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以及PSF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分析,以文献检索、系统评价PSF非药物干预措施为循证依据,结合症状管理理论制定干预方案初稿,然后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修订干预方案,再通过预试验对干预方案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初步验证,形成最终完整版的急性期PSF综合干预方案。第二部分: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的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综合干预方案的临床实证研究。选取珠海市某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期PSF(FSS≥36分)研究对象,采用SPSS22.0软件,计算随机数生成器将纳入的12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的综合干预方案。入院的24小时内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相关资料;干预前、干预后2周、干预后4周时分别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脑卒中自我效能量表(SSEQ)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疲劳严重程度、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结果:第一部分:经过文献检索后,最终系统分析了23篇文献,对18篇RCT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质量评估结果均为B级。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了急性期PSF综合干预方案初稿:(1)干预对象:急性期诊断为PSF患者;(2)实施者:经培训合格的护士;(3)干预的时间:共4周,1次/d,20~30min/次;(4)干预场所:神经内科病房;(5)干预的内容:症状评估、认知干预、心理干预、运动干预、睡眠管理和饮食指导。将构建的干预方案初稿设计为Delphi专家咨询问卷,遴选广东、重庆、安徽和辽宁地区,在神经学科、康复医学科、心理学科、临床护理等领域的20名专家参与Delphi专家咨询。两轮咨询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熟悉程度(Cs)为0.80,专家的判断依据(Ca)为0.93,专家群体权威系数(Cr)为0.87。两轮专家咨询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18(ⅹ2=17.64,P=0.003)和0.21(ⅹ2=21.12,P=0.001);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10(ⅹ2=61.78,P=0.001)和0.11(ⅹ2=72.15,P<0.001)。两轮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均大于4.00,变异系数均小于0.25。最终形成6个一级指标和52个二级指标的急性期PSF综合干预方案修改稿。对1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进行预试验,患者的反馈验证干预内容是可行的、有效的,操作起来是安全的、可靠的;并形成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综合干预方案终稿。第二部分:(1)共109例研究对象完成了4周的干预措施;试验组55例,对照组54例。在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FSS得分、SSEQ得分、SS-QOL总得分以及SS-QO量表每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2周、干预4周后,意向性分析(ITT)和符合方案集分析(PP)结果显示,试验组在FS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SSEQ得分、SS-QOL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ITT结果显示,两组在SS-QOL量表维度思维、上肢功能、视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P结果显示,仅维度思维得分无差异(P>0.05)。(3)ITT和PP两种方式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FSS得分、SSEQ得分、SS-QOL总得分在组内效应(基线、干预2周、干预4周)、交互效应(组别×时间)、组间效应(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QOL量表维度思维、上肢功能、视力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得分存在交互作用(P<0.05);所有维度得分组内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T结果显示:维度精力、家庭角色、语言、活动能力、工作/劳动得分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维度得分组间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结果显示:不同干预措施对精力、家庭角色、语言、活动能力、个性、视力、工作/劳动得分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ITT和PP两种方式结果显示,随着时间推移,FSS得分、SSEQ得分、SS-QOL总得分均发生显着性改变(P<0.05)。除了维度思维、视力得分在干预2周和干预4周无差异(P>0.05),其余维度均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P<0.05)。结论:(1)通过系统评价分析PSF的非药物干预措施,能为改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疲劳水平构建干预方案提供循证依据。(2)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的综合性干预方案能改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疲劳水平、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曹勇[2](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指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胡晓阳[3](2021)在《小学初任教师教学效能感对专业成长的影响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学是教育事业的基础阶段,小学教师肩负着重大教育使命。要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要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初任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最具可塑性和不稳定性,入职初期是整个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影响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学效能感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良好的教学效能感是初任教师的成长加速器和信念支撑,也是实现成功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与访谈三种研究方法。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阐述研究目的、背景及意义,界定相关概念,呈现研究思路与方法。且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明确当前的研究现状,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特点以及影响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因素。第二章主要探究小学初任教师教学效能感现状。对问卷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与独立样本T检验,了解小学初任教师教学效能感现状的同时,为下一步访谈对象的确定提供依据。整理调查材料,归纳教学效能感在初任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影响良好教学效能感形成的因素。第三章主要剖析教学效能感对小学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提出良好的教学效能感是小学初任教师适应入职期的内部助力,是专业成长的可持续动力,是合理规划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第四章基于第三章对小学初任教师专业成长中教学效能感展现出的重要意义的归纳,主要从内、外两大角度对影响初任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进行分析论述。第五章根据以上对小学初任教师教学效能感现状以及影响良好教学效能感形成因素的剖析,本章尝试提出提升小学初任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可行性对策,以期为小学初任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实践参考。
邓晶艳[4](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定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位。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路径与新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面集成与广泛应用,人类逐步迈入大规模数据挖掘、运用与创新的“大数据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富有时代性、增强针对性、彰显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作为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大数据广域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全新的思维范式,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即时性、精准性、前瞻性与个性化等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与新空间。将大数据思维、技术与方法全方位嵌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各环节与全过程,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革新思维、优化供给、改进方法、重构范式,建构科学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向“精准思政”“智慧思政”转型升级,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其进一步提质增效、焕发新机的重要生长点与强劲推动力。阐释大数据内涵、价值、特征与功能,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并且辨析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探讨两者的深度融合。基于此,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概念得以提出。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思维三个维度全面阐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论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生成逻辑、发展动因、方法论基础与价值取向,可以明确大数据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契合点,理清大数据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存在一些短板和弱环。运用文献资料法、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与访谈调研法审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总结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作原因剖析,同时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指出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以及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教育内容体系以及教育工作的主体转型,有利于为新时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分析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技术优势以及可能性,进一步探讨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精准画像”“规律探寻”与“超前感知”三个应用呈现。以之为基础,基于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念滞后、模式粗放、知行脱节、供需错位等难题,提出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四大发展转向并详细阐述四大发展转向的实现路径。基于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遵循学科规律、注重理论深化,还要坚持实践导向,致力推动大数据应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由之,宏观上,探索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与存储、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应用与可视化、数据解释与反馈五大工作模块与应用流程;微观上,对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典型场域中的“数据画像”“精准资助”“失联告警”三个应用进行数据模型构建,从而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提供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大数据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还存在观念性、路径性与机制性瓶颈,同时,大数据是一柄双刃剑,对数据的不当应用会带来诸如“数据垄断”“数据滥用”“数据侵害”“数据冰冷”等一些可能的风险与挑战。高校尚须在思维理念、技术开发、政策支持、制度完善、机制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对大数据应用作出回应与调试。不仅如此,在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始终坚持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相结合。
王东红[5](2021)在《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文中认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全面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需要我国公民具有良好的法治意识,特别是宪法意识。大学生作为我国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青年群体,是当代中国学习、遵守、普及和维护宪法的重要力量,更是中国未来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宪法意识是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统领,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法律意识,是大学生关于宪法的知识、观点、心理和思想的总和。它反映了大学生对现行宪法和宪法实施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具体包括大学生对宪法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宪法功能的认识、对宪法实施的评价、对基本权利保护和行使状况的感受、对宪法之治的渴望和践行的意志等。论文厘清宪法意识与法律意识、宪法意识与法治意识、宪法意识与公民意识、宪法意识与宪法思维、宪法意识与宪法信仰等相关概念的关系。揭示了宪法意识的横向结构,即包括宪法知识、宪法理想、宪法情感、宪法意志、宪法评价和宪法信仰六个方面内容。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提出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宪法至上意识、党的全面领导意识、基本权利意识、权力监督意识和遵守规则意识。论文对大学生宪法意识及其培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在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宪法至上意识尚未形成、基本权利意识有待加强、权力监督意识有待提高等。对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客观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方面,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传统文化中封建残余观念的影响和宪法未得到全面实施的影响等。学校因素方面,对宪法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主导师资力量不足、没有形成培育合力等。家庭因素方面,家长受自身宪法法律知识和宪法意识的限制,缺乏对孩子进行宪法意识培育重要性的认识;家长培养目标的功利性,缺乏对孩子个性自由的尊重;家长教育方式或溺爱或体罚,缺乏对孩子进行规则意识和监督意识的培养等。发现影响大学生宪法意识的主观原因主要是:宪法社会实践体验不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确立,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较低,缺乏学习和思考的主观能动性等自身因素的影响。论文认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思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进大学生宪法意识提高为目标,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大学生成长规律,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培育的过程。论文明确了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和原则。强调通过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学校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和强化自我教育四种途径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
李迪[6](2021)在《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文中指出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形成于近代民族危亡的关键时期。他是将儒学传统的修身教育思想与主张自由平等的西方有益思想相融合,从而形成了独具特点的道德教育思想理论。这对于推动北大和整个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纵深发展,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基于此,本文以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先从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个人背景出发,系统论述了其思想形成的主客观条件。其次,围绕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分别从目标、内容、原则、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以全方位、多角度的视域诠释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本质内核。并对其思想做出合理性评价。最后,以网络调查问卷和高校思政课教师访谈得到的数据作为参考,进一步解析当前高校大学生在道德教育方面遇到的“瓶颈”,并从确立正确的大学生道德教育观念、完善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注重多种教育方法结合使用和主动寻求家庭和社会的道德助力这四个维度进行论述,把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合理内核运用到当前高校道德教育体系当中。这不仅为我国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夯实根基,而且为促进高校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化奠定了基础,进而为当前高校走出道德教育困境提供了现代启示。
周梦[7](2021)在《乌铜走银研学旅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KMGD职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文化发展中产生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愈发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了各级各类学校,开展非遗教育与传承。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许多中职学校立足自身发展,与区域特色相结合,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行传承教育与研究,为社会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工匠人才,KMGD职中就是其中之一。本研究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为研究点,以KMGD职中为例,结合当下国家大力提倡的研学旅行,进行研学旅行校本课程开发,培养乌铜走银研学旅行指导师。在实践中进行研究,为中职校本课程开发探究新的元素与活力。本研究从各层次、多角度对校本课程进行研究价值分析。在校本课程开发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与访谈,反复分析实施对象的可行性,根据调研的结果,运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制定课程标准,设计课程内容。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验证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动态监控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实践状况,对课程内容和校本教材进行补充与改进。最后在各方对实施效果的评价中,总结问题,展开反思,对校本课程进行再度开发和完善。研究表明,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促进中职学校课程的蓬勃化发展。将乌铜走银与研学旅行结合,培养乌铜走银研学旅行指导师,为学生带来新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学习了新的技能,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在旅游与教育融合的趋势下创新,在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培育人才,在行业前沿下前行,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李佳倩[8](2021)在《高中新任班主任德育能力的现状研究 ——基于S中学三位老师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高中班主任是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群体,他们承担着对高中班级进行管理、对高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高中班主任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对高中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时代在进步,班主任被社会与家长期望愈来愈高,对班主任的各项能力要求变得很高。高中生在学校期间不仅需要进行知识的学习,品行的发展也不能落下,班主任在学生学习和品行发展上负有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各类学校的新办与发展,需要补充大量的教师队伍,新任高中班主任的群体在逐渐扩大,作为高中新任的班主任对于学生德育工作中遇到问题,以及如何提升德育能力,践行立德树人的任务,是值得探讨与研究的重要问题。通过对高中新任班主任在德育中的工作情况的掌握,追根溯源查找德育能力提升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探究提升高中新任班主任德育能力策略。本文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叙事研究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查阅相关影响班主任德育能力因素等资料,笔者借助到这所高中进行顶岗代课的机会,对昆明市某某区的一所高级中学进行调查,笔者将三名各具特点的班主任L老师、Z老师、J老师作为研究对象,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通过与这些班主任们共事和交流,了解她们在新任班主任时期对学生德育中面临过的问题,和分析阻碍他们德育能力提升的因素,找出原因。本研究将以昆明市某区某高中为例,从三名高中老师的新任班主任时期德育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叙述的角度记录三名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历程,研究发现:德育能力提升中存在的问题有班主任德育角色意识模糊、高中新任班主任的培训不到位、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能力缺乏、有效指导学生发展的能力不够、人际协调能力不够等。针对上述问题,在挖掘影响新任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因素的基础上,从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提出提高新任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方法和路径。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说明了选题缘由、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新任高中班主任、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方面。第三章:新任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个案分析—以某高中学校为例。以叙事的形式记录三位高中新任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历程中的德育实践过程。第四章:总结新任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从学生、学校及社会层面分析新任高中班级班主任德育能力发展受阻的原因。第六章:从多方面分析影响这些问题的因素探究新任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之路提升新任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力的具体方法。
钟飞燕[9](2021)在《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文中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超越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既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但其主要实践载体——学校劳动教育,却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进行的。步入新时代,劳动教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新角色,担负新使命,也必然遇到新问题。当前,处于起步阶段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其轰轰烈烈开展的背后是各种形式化、空心化、碎片化现象,形成高投入与低实效之间的巨大反差。因此,对其进行积极的理论和现实回应,是促进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立足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和学生新特点,参照“泰勒原理”,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的教育活动科学化程序,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方面对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讨,以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的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理论和现实回应,界定其内涵和本质是前提。学校劳动教育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劳动”为核心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纯粹知识性或通识性教育活动,学校劳动教育是国家进行国民教育的专门化教育实践。其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指向,即传播和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理论回应层面,本文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理论建构,系统分析了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及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构成要素。其一,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学校劳动教育曾被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泛化为综合社会实践的方式,这些都被历史证明是违背劳动教育客观规律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应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从物质性的、技术性的功利追求回归到育人本质中来,引导学生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领悟“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理解“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其二,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构建应超越“工具”取向,回归“人本”取向,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包含劳动与人类历史、劳动与人生、劳动与社会、劳动与伦理等主题,并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组织起来。为了提高教育实效性,应进一步优化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内容,使其既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又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既与传统接轨,又与未来同向。其三,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其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为了提高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实效性,要挖掘其困境症结,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完善各项保障制度,推进评价体系的创新。在现实回应层面,本文针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出现的问题,既从长远角度做出宏观的战略思考,又从具体操作层面提出规范的措施。面对复杂的形势,学校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如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等,导致其陷入形式化、片面化、工具化、空心化、碎片化的困境中。为此,学校应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劳动教育平台;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劳动教育方法。此外,还应通过构建家校社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大中小一体化发展的劳育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保障学校劳动教育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相互的。为了提高实效性,应以科学的劳动教育理论指导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与此同时,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因此,对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立足时代之需,在长期的互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莫婉萍[10](2021)在《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研究 ——以《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生命教育关注学生鲜活的生命,关乎到学生的健康生活,帮助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青少年时期的教育与成长环境,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7年第三季度起,教育部推出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被大力推广到初中政治课堂,该部编版教材彰显着生命教育的主题,扩充了生命教育的内容,提升了生命教育的地位。本课程贯彻着生命教育的理念,而教学设计正是落实生命教育理念的重要抓手,承担着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的使命,教师也应为学生营造具有生命意义的课堂。本研究从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切入,探索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价值,调查教学设计中生命教育的实施现状,并对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五个环节落实生命教育提出优化策略,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坚定生命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除绪论外,本研究正文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有关生命教育的理论概述。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及教学设计进行内涵解读,明确基本概念;强调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的重要价值,突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特色和生命特色,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对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现状调查分析,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访谈,了解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生命教育理念的落实情况,保证本文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第三部分是对生命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提出可操作的方案。针对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的现状提出优化策略,使生命教育由理论向实践迈出关键一步。
二、该如何保护学生的个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该如何保护学生的个性(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干预方案及临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综合干预方案的构建 |
一、脑卒中后疲劳非药物干预措施的文献回顾及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二、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脑卒中后疲劳干预方案初稿 |
三、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综合干预方案德尔菲专家咨询 |
1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四、脑卒中后疲劳干预方案临床可行性预试验 |
第二部分: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严重程度、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的临床实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脑卒中后疲劳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件1 Cochrane协作网的RCT偏倚风险评价工具 |
附件2 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 |
附录3 专家咨询问卷(第二轮) |
附件4 |
附录5 知情同意书 |
附录6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
附件7 改良Rankin评分表 |
附件 8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定(GCS) |
附件9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 |
附件10 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HAD量表) |
附件11 ADL评定量表 |
附件12 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 |
附件13 脑卒中自我效能量表(SSEQ) |
附件14 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中译本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小学初任教师教学效能感对专业成长的影响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初任教师 |
1.3.2 教学效能感 |
1.3.3 教师专业发展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
1.5.2 初任教师的相关研究 |
1.5.3 教学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第2章 小学初任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现状调查 |
2.1 问卷调查 |
2.1.1 问卷制定 |
2.1.2 问卷发放 |
2.1.3 数据分析 |
2.1.4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2.2 访谈 |
2.2.1 访谈目的 |
2.2.2 访谈对象 |
2.2.3 访谈材料整理分析 |
2.3 小结 |
第3章 教学效能感对小学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 |
3.1 教学效能感是适应入职期的内部助力 |
3.1.1 良好的教学效能感有助于初任教师融入新环境 |
3.1.2 良好的教学效能感有助于初任教师角色定位 |
3.1.3 良好的教学效能感有助于初任教师直面困境 |
3.2 教学效能感是专业成长的可持续动力 |
3.2.1 态度制约方向:教学效能感影响工作态度 |
3.2.2 反思方得深度:教学效能感是自我反思中的重要一环 |
3.2.3 创新开拓广度:教学效能感给予创新动能 |
3.3 教学效能感是合理规划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
3.3.1“知己知彼”促进专业发展意识觉醒 |
3.3.2“对症下药”促进个性化规划形成 |
3.3.3“自我监测”利于及时调整发展重心 |
3.3.4“内在信念”保障发展规划顺利落实 |
第4章 影响小学初任教师提升教学效能感的因素 |
4.1 内部因素 |
4.1.1 专业能力 |
4.1.2 专业情意 |
4.1.3 归因方式 |
4.1.4 个性特点 |
4.2 外部因素 |
4.2.1 社会层面 |
4.2.2 学校支持 |
4.2.3 人际关系 |
4.2.4 获得反馈 |
第5章 小学初任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策略 |
5.1 自我提升 |
5.1.1 提升专业能力 |
5.1.2 培养深厚的专业情意 |
5.1.3 学会积极归因 |
5.1.4 保持积极心态 |
5.2 外部支持 |
5.2.1 社会方面:减轻“理想化”职业期待 |
5.2.2 学校方面:关怀成长,增强初任教师归属感 |
5.2.3 人际关系:目标一致,和谐共赢 |
5.2.4 积极反馈提升初任教师幸福感与成就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小学初任教师教学效能感调查问卷 |
附录B 小学初任教师访谈提纲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大数据让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大数据与教育交叉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析 |
第三节 逻辑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内容框架 |
第四节 重点、难点及预期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解读 |
一、大数据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审视 |
一、感性对象性活动之数据生成逻辑 |
二、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之数据发展动因 |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数据应用的方法论基础 |
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数据应用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自组织系统阐释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复杂自组织系统特征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化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换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数据工作机制 |
第二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
一、基于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分析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者访谈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
一、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
二、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与原则 |
三、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体系 |
四、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转型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优势 |
一、大数据关键技术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
二、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数据交互 |
三、教育管理平台载体的数据智能 |
四、教育管理实践数据的跨域应用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性分析 |
一、基于数据技术的效率提升 |
二、基于证据的日常教育管理 |
三、基于数据评价的工作改进 |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转向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呈现 |
一、精准画像:大数据精确反映学生行为状态 |
二、规律探寻:大数据有效呈现学生活动规律 |
三、超前感知:大数据准确研判学生活动趋向 |
第二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 |
一、线性思维 |
二、系统思维 |
三、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 |
一、普适教育 |
二、个性化培育 |
三、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 |
一、认知培育 |
二、实践养成 |
三、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的实效性与长效性 |
第五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 |
一、需求侧适应 |
二、供给侧发力 |
三、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
一、以人为本原则 |
二、守正创新原则 |
三、趋利避害原则 |
四、循序渐进原则 |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库建设与运行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采集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预处理与存储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挖掘与建模分析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可视化与应用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解释与反馈 |
第三节 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 |
一、数据画像 |
二、精准资助 |
三、异常告警 |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保障 |
第一节 个体主观条件 |
一、培育大数据意识与大数据思维 |
二、掌握大数据知识与大数据技能 |
三、提升大数据伦理与管理理性 |
四、把握大数据应用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技术条件保障 |
一、开发和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平台 |
二、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核心技术团队 |
第三节 组织与制度保障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二、推进教育政策实施与制度建设 |
三、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
第四节 文化环境保障 |
一、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
二、培育校园数据文化 |
三、优化校园人文环境 |
结语: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结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
1.3.2 习近平法治思想 |
1.3.3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2 宪法意识概述 |
2.1 宪法意识的概念 |
2.1.1 宪法意识的内涵 |
2.1.2 宪法意识与相关概念 |
2.2 宪法意识的结构 |
2.2.1 宪法知识 |
2.2.2 宪法理想 |
2.2.3 宪法情感 |
2.2.4 宪法意志 |
2.2.5 宪法评价 |
2.2.6 宪法信仰 |
2.3 宪法意识的功能 |
2.3.1 指导科学立法功能 |
2.3.2 促进严格执法功能 |
2.3.3 保证公正司法功能 |
2.3.4 引导全民守法功能 |
2.4 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基本内容 |
2.4.1 宪法至上意识 |
2.4.2 党的全面领导意识 |
2.4.3 基本权利意识 |
2.4.4 权力监督意识 |
2.4.5 遵守规则意识 |
3 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实施与回收 |
3.1.1 问卷设计思路 |
3.1.2 抽样方案设计 |
3.1.3 问卷回收 |
3.2 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的整体特征 |
3.2.1 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升 |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念认同度高 |
3.2.3 对宪法基本知识有较好了解 |
3.2.4 主动维权意识较好 |
3.2.5 对宪法实施效果持肯定性评价 |
3.3 大学生宪法意识差异性分析 |
3.3.1 基于自然因素的差异分析 |
3.3.2 基于成长背景因素的差异分析 |
3.3.3 基于教育因素的差异分析 |
3.3.4 基于海外生活经历、校外兼职的差异分析 |
4 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4.1 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宪法至上意识尚未形成 |
4.1.2 基本权利意识有待加强 |
4.1.3 权力监督意识有待提高 |
4.2 大学生宪法意识生成的影响因素 |
4.2.1 社会因素 |
4.2.2 学校因素 |
4.2.3 家庭因素 |
4.2.4 自身因素 |
5 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与原则 |
5.1 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 |
5.1.1 认知目标 |
5.1.2 情感目标 |
5.1.3 行为目标 |
5.1.4 发展目标 |
5.2 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原则 |
5.2.1 方向性原则 |
5.2.2 求实性原则 |
5.2.3 渗透性原则 |
5.2.4 主体性原则 |
6 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途径与方法 |
6.1 优化社会环境 |
6.1.1 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 |
6.1.2 优化全面实施宪法的政治环境 |
6.1.3 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文化环境 |
6.1.4 优化媒体融合传播的网络环境 |
6.2 加强学校教育 |
6.2.1 发挥“基础”课的主渠道关键课程作用 |
6.2.2 开设“中国宪法”课程为通识必修课 |
6.2.3 挖掘其他课程蕴含的宪法教育资源 |
6.2.4 践行依宪治校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
6.3 重视家庭教育 |
6.3.1 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
6.3.2 培养遵守规则意识 |
6.3.3 营造民主家风 |
6.4 强化自我教育 |
6.4.1 增强对宪法重要性认识 |
6.4.2 积极参与宪法法治类实践 |
6.4.3 发挥朋辈教育作用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学生宪法意识调查问卷 |
附录B 问卷赋值题评分 |
附录C 访谈提纲及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
第一节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
一、近代救亡图存的探索 |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
三、思想启蒙运动的发展 |
第二节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 |
一、儒家修身文化的滋养 |
二、西方道德文化的借鉴 |
第三节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个人背景 |
一、良好家庭教育的熏陶 |
二、教育改革实践经历的收获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 |
第一节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目标 |
一、倡导人格独立与平等 |
二、提倡完全人格的培育 |
第二节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容 |
一、“意志自由”的个人品德教育 |
二、“劳工神圣”的职业道德教育 |
三、“相友相助”的家庭美德教育 |
四、“义务为主”的社会公德教育 |
第三节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原则 |
一、循序渐进的原则 |
二、因材施教的原则 |
三、以生为本的原则 |
第四节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方法 |
一、以节制、省思为主的自我品格修养法 |
二、以服务社会为主旨的道德实践锻炼法 |
三、以艺术欣赏为主的道德情感陶冶法 |
四、以教师优良人格为主的榜样示范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评价 |
第一节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局限性 |
一、重义务轻权利的道德教育思想 |
二、具有空想色彩的道德教育思想 |
第二节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进步性 |
一、全面构建道德教育体系 |
二、摒弃封建保守的道德教育观 |
三、借鉴西方道德教育思想之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
第一节 确立正确的大学生道德教育观念 |
一、重视大学生完全人格的培育 |
二、树立“以生为本”教育理念 |
三、正确看待西方道德教育思想与实践 |
第二节 完善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 |
一、增加以个人品德为核心的审美和个性教育内容 |
二、挖掘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劳动教育内容 |
三、拓展以家庭美德为核心的“性”“情”教育内容 |
四、强化以遵守社会公德为核心的责任观教育内容 |
第三节 注重多种教育方法结合使用 |
一、引导大学生开展节制为美德的自我教育 |
二、带领大学生开展以遵纪守法为美德的道德实践活动 |
三、发挥教师榜样引导的示范作用 |
四、倡导情感陶冶的隐性教育法 |
第四节 主动寻求家庭和社会的道德助力 |
一、建立学校与家庭沟通协商的密切联系 |
二、倡导教职工以良好的品格带动社会道德环境的向好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高校思政课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乌铜走银研学旅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KMGD职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文献综述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理论基础与创新之处 |
一、理论基础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乌铜走银研学课程开发的研究价值分析 |
第一节 乌铜走银工艺介绍与价值分析 |
一、乌铜走银工艺介绍 |
二、乌铜走银工艺价值分析 |
三、乌铜走银传承的新方式 |
第二节 乌铜走银研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需求分析 |
一、乌铜走银研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
二、乌铜走银研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
第三章 乌铜走银研学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
第一节 课程开发的前期准备 |
一、校本课程开发要素 |
二、校本课程开发访谈 |
第二节 课程标准的制定 |
一、课程性质 |
二、课程设计思路 |
三、课程目标 |
四、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
第三节 校本教材的编写 |
一、教材编写的原则 |
二、教材编写的方式 |
三、教材内容介绍 |
第四节 课程的实施 |
一、课程实施规划 |
二、课程实施方式 |
三、课程实施建议 |
第五节 项目案例展示 |
一、乌铜走银铜戒指制作研学旅行活动课程 |
二、乌铜走银铜勺制作研学旅行活动课程 |
三、乌铜走银杯垫制作研学旅行活动课程 |
第四章 乌铜走银研学课程实施效果评价 |
第一节 内部评价 |
一、教师评价 |
二、学生评价 |
第二节 外部企业评价 |
一、企业意见反馈 |
二、企业建议 |
三、评价总结 |
第五章 乌铜走银研学课程开发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措施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改进的措施与建议 |
三、课程实施的补充与完善 |
第二节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高中新任班主任德育能力的现状研究 ——基于S中学三位老师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设计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班主任专业化方面的研究 |
二、关于德育研究 |
三、关于德育能力的研究 |
四、关于新任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意义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班主任 |
二、新任班主任 |
三、德育能力 |
第二章 新任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与学校的联系 |
第二节 三位班主任的选择 |
第三节 学习型L老师班主任德育能力成长历程描述 |
一、入职初期:德育专业知识素养不够----艰难的开端 |
二、入职后的德育能力提升阶段 |
三、L老师的反思 |
第四节 改良派Z老师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历程 |
一、初当班主任:用力过猛 |
二、 德育与教学关系失衡:陷入自我矛盾僵局 |
三、虚心求索:走入学生的世界 |
四、班主任德育摸索阶段:处理关系——实现教育影响一致 |
五、努力向成功的迈进:抽丝剥茧 耐心寻法 |
六、Z老师的反思 |
七、Z老师的希望 |
第五节 学院派J老师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历程 |
一、“豪门教育血统”-----奠定教育功底 |
二、职业前教育培训-----铺自信前行之路 |
三、接受现实:经验积累阶段 |
四、J老师的反思 |
五、J老师的希望 |
第三章 高中新任班主任德育能力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高中新任班主任德育角色模糊 |
第二节 新任班主任综合素质与德育能力有限 |
一、缺乏沟通之道 |
二、德育素养欠缺 |
第三节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能力缺乏 |
第四节 有效指导学生发展的能力不够 |
第五节 人际协调能力不够 |
第六节 组织德育活动能力弱 |
一、德育活动准备不充分,“度”的把控不到位 |
二、德育活动形式宏大,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
三、没有处理好德育活动与教学的关系 |
第四章 新任高中班级班主任德育能力发展受阻的原因 |
第一节 学生自身 |
一、道德素养有待提高 |
二、心理素质有待全面提高 |
三、生命意识淡薄 |
第二节 学校方面 |
一、对高中新任班主任德育能力缺乏科学性评价 |
二、忽视了高中新任班主任也需进行专业化发展 |
三、班主任补贴杯水车薪 |
四、班主任的选拔标准较低 |
五、各年级间班主任年龄结构比较单一 |
六、学校对德育工作能力不重视 |
第三节 社会方面 |
一、德育影响的冲突 |
二、德育的盲目性 |
三、职前教育的不完善 |
第五章 提升新任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力途径 |
第一节 综合能力 |
一、加强对学习的关注-----提升德育知识素养 |
二、协调关系促发展 |
三、调整对学生的指导方式 |
第二节 应用能力 |
一、有效施加德育影响能力 |
二、转变对德育评价方式-----提升评价学生发展的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历史必然: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时代培育 |
1.1.2 理论应然: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建构 |
1.1.3 实践使然:促进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常态化发展 |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内涵的研究 |
1.2.2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历史的研究 |
1.2.3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研究 |
1.2.4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实施与评价的研究 |
1.3 研究问题与思路 |
1.3.1 问题确立: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1.3.2 背景鸟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科学化趋势 |
1.3.3 切入视角: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及学生新特点 |
1.3.4 分析框架:基于泰勒原理分析学校劳动教育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方法 |
1.4.2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学校劳动教育基本概述 |
2.1 学校劳动教育的内涵 |
2.1.1 劳动 |
2.1.2 劳动教育 |
2.1.3 学校劳动教育 |
2.2 学校劳动教育的功能 |
2.2.1 个体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2.2.2 社会功能:弘扬劳动幸福的社会风尚 |
2.2.3 教育功能:完善新时代学校育人体系 |
2.3 学校劳动教育的特殊性 |
2.3.1 学校“劳”育与家庭“劳”育、社会“劳”育的比较 |
2.3.2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技术教育的比较 |
2.3.3 学校劳动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 |
2.3.4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比较 |
第3章 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资源 |
3.1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耕读文化与工匠精神 |
3.1.1 “劳力”与“劳心”之辩 |
3.1.2 “耕读文化” |
3.1.3 “工匠精神” |
3.2 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基础奠基:劳动集体与劳动教育 |
3.2.1 克鲁普斯卡娅的劳动教育思想 |
3.2.2 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 |
3.2.3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 |
3.3 西方教育理论的有益补充:自然主义与实用主义 |
3.3.1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
3.3.2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3.4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贡献:“教劳结合”思想 |
3.4.1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2 列宁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3 毛泽东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4 邓小平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5 习近平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 |
第4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目标阐释 |
4.1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畸变表征 |
4.1.1 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 |
4.1.2 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 |
4.1.3 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 |
4.1.4 泛化为社会实践的方式 |
4.2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理论审视 |
4.2.1 劳动教育目标的生成逻辑: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4.2.2 劳动教育目标的内在矛盾:“劳动”与“闲暇” |
4.2.3 劳动教育目标的意识形态指向: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
4.3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时代定位 |
4.3.1 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
4.3.2 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 |
4.3.3 践行“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 |
4.3.4 感悟“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 |
第5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构建 |
5.1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选择 |
5.1.1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取向:“工具”取向与“人本”取向 |
5.1.2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有机统一 |
5.1.3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主题: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 |
5.2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组织 |
5.2.1 在日常生活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
5.2.2 在生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
5.2.3 在服务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
5.3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优化 |
5.3.1 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 |
5.3.2 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 |
5.3.3 与传统接轨,与未来同向 |
第6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
6.1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困境症结 |
6.1.1 形式化: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 |
6.1.2 片面化: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 |
6.1.3 空心化: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 |
6.1.4 工具化: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 |
6.1.5 碎片化: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 |
6.2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对策思考 |
6.2.1 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 |
6.2.2 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学校劳动教育平台 |
6.2.3 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学校劳动教育方法 |
6.3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制度保障 |
6.3.1 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 |
6.3.2 整合劳育资源,构建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 |
6.3.3 融通“大中小”,建立一体化的育人机制 |
6.4 学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
6.4.1 评价理念:突出发展导向,重在劳动观养成 |
6.4.2 评价内容:基于劳动素养,完善评价指标 |
6.4.3 评价方法: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 |
6.4.4 评价操作:记录劳动过程,建立劳动档案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方针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研究 ——以《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本文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理论概述 |
一、生命教育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的内涵解读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 |
二、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的特征 |
(一)主体性 |
(二)动态性 |
(三)创造性 |
三、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理论 |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
(三)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
四、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的重要价值 |
(一)有利于课程实现生命教育使命 |
(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
(三)有利于教师提升生命教育智慧 |
第三章 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取得的成效 |
(一)进一步关注了生命教育的意义 |
(二)进一步探索了生命教育的策略 |
(三)进一步开发了生命教育的资源 |
二、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背景分析呈现淡漠化 |
(二)教学目标设计呈现工具化 |
(三)教学内容组织呈现空洞化 |
(四)教学活动设计呈现规训化 |
(五)教学评价设计呈现短视化 |
三、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教师的生命教育态度不坚定 |
(二)教师的生命教育能力不扎实 |
(三)家校对生命教育的监督不力 |
第四章 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
一、依据生命的规律分析教学背景 |
(一)把握课标的生命教育定位 |
(二)整合教材中生命教育内容 |
(三)考虑学生生命成长的特点 |
二、着眼生命的价值构建教学目标 |
(一)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 |
(二)聚焦学生的行为变化 |
三、关注生命的需要组织教学内容 |
(一)立足学生经验选择教学内容 |
(二)立足成长特点组织内容线索 |
(三)立足学生关注设置重点难点 |
四、凸显生命的灵动设计教学活动 |
(一)创设体验性情境 |
(二)设计层次性问题 |
(三)安排探索性活动 |
五、立足生命的发展设计教学评价 |
(一)关注学生生命的整体性 |
(二)关注学生生命的动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现状(教师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该如何保护学生的个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干预方案及临床实证研究[D]. 王小丽.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小学初任教师教学效能感对专业成长的影响及提升策略研究[D]. 胡晓阳. 沈阳大学, 2021(09)
- [4]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邓晶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5]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D]. 王东红.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6]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D]. 李迪.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9)
- [7]乌铜走银研学旅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KMGD职中为例[D]. 周梦.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8]高中新任班主任德育能力的现状研究 ——基于S中学三位老师的调查[D]. 李佳倩.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D]. 钟飞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10]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研究 ——以《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D]. 莫婉萍.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