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生物进化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一、《生物进化论》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程晨[1](2021)在《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是经济思想史上影响深远的经济学家,他常被看作新古典主义的典型代表,他的局部均衡的静态范式受到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极大推崇。不过,他的思想体系中有大量涉及演化、动态范式的思想内容并没有得到主流经济学的呈现,这些内容虽然受到以均衡理论为框架的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冷落,但其中却包含许多真知灼见,更重要的是,它们是理解一个真实、复杂的马歇尔的必经之路。从现代演化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马歇尔凭借他的名言——“经济学的目标(mecca)应当在于经济生物学”,以及《经济学原理》中包含的生物学隐喻,被一些演化经济学家看作是演化经济学的鼻祖,但是,对他的评价大多止于他对生物学和经济学学科融合的推崇,一旦涉及具体的理论内容,往往还是将他的思想与新古典理论的静态性与均衡性相联系,马歇尔也因此招致了对他的“不彻底”的演化思想的非议。对于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本身来说,无论是主流经济学的冷落,还是新兴经济学分支的部分解读,都不免是一种从已有框架或理论出发的后视之见或评价。这些评价或许具有启发意义,但是从现有的各个理论框架出发,那些“不重要”或“不正确”的内容恰恰可能是理解真实马歇尔的关键部分。只有立足于他的时代与背景,了解他的问题意识与思想发展,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他的经济体系与理论建构,对于经济思想史的研究者来说,这点尤为重要。因此,笔者不是从现代主流经济学或现代演化经济学的角度重构他的经济演化思想体系,而是从马歇尔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出发,考察马歇尔演化认知的思想源泉,从而发掘他的经济演化思想中最重要的问题意识,以及他围绕这一问题所展开的几个方面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除了《经济学原理》(1890)之外,还包括马歇尔早期与夫人合着的《产业经济学》(1879)、晚期的主要着作《产业与贸易》(1919),另外,本文还重点关注了马歇尔在不同阶段的文章、演讲与通信。这些不同时期的文章或演讲主要包括:《机器》(Ye Machine,1868)、《论工人阶级的未来》(The Future of Working Classes,1873)、《分配与交换》(Distribution and Exchange,1898)、《经济骑士精神的社会可能性》(The Social Possibilities of Economic Chivalry,1907),1875年马歇尔从美国回国后在剑桥大学的演讲“美国产业的一些特征”,1885年担任剑桥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的就职演说“论经济学现状”等。本文首先从古典传统与剑桥的学术氛围、生物学说、历史主义、人道主义四个方面,考察了马歇尔经济演化问题的思想源泉。他与亚当·斯密一样关注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他同约翰·穆勒一样,对当时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充满了同情。在剑桥大学浓厚的道德哲学的学术氛围中,他对“人类自身发展的可能性”这一问题充满了兴趣,但由于改善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强烈意愿,他逐渐放弃了精神科学的研究,转而致力于钻研政治经济学。19世纪生物进化学说、有机体论的进展,进一步加深了马歇尔对演化的认识。他用进化概念来说明人的可变性,其重点不是放在人的物种进化上,而是着重于人与其所处环境的相互关系。历史主义进一步加深了他对经济过程连续性、动态性的认识。马歇尔逐渐认识到,人类所处的某个时代的经济生活只是历史发展到一个特定时刻的产物。他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宽泛定义、对经济理论“相对性”的强调、对整体主义的部分认同,以及他所接受的人性演化的观点,都一定程度上来自历史学派的细心分析。马歇尔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他的幼年学习经历,他所看到的工人阶级的现实状况,以及他面临的激烈的社会矛盾,加上上述来自古典的、道德哲学的、进化论的、历史主义的思想一起,共同形成了贯穿他学术生涯的问题——贫困是否必然。正是现实中的贫困问题使得马歇尔执着于经济长期发展的可能性,他渴望抛弃古典经济学关于工人阶级未来可能性的悲观结论,他用渐进演化的思想取代了悲观的社会静止论。接着,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展现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第一,考察马歇尔经济演化思想中的人性基础,即他对人本身的可演化性的说明。马歇尔致力于打破传统经济学中固定的、外生的人性预设,建立内生的、可演化的人性模型,这是马歇尔经济演化思想的基础与关键所在。贫困是贯穿马歇尔职业生涯的问题,他认为贫困的根源就是贫困本身,而不是所谓的人性中的某些固定要素。他始终关注“人的能力”的发展,这在他早期的心理学文章中已经得到了详细的阐释。在早期心理学文章“Ye Machine”(1868)中,他构造了一个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人类心智模型,探究了外部环境与机器内部互相作用与演化的过程,以及通过自由教育与道德教育扩展机器力量的可能性。接着,他从早期心理学中的演化人性,转而对经济学中的人性进行思考。他用“正常”这一概念工具来构建经济学中的人性模型,人的“正常”动机与具体的情景(时间、地点、主体)相联系,是随着具体环境而变化的,“正常”结果也是随着情境而变化的。人是内生于经济变化过程之中的,人的可演化、可发展的前提便是,他不可能是所谓的“经济人”或“理性人”,而是“有血有肉”(a man of flesh and blood)的人。第二,马歇尔专注于研究经济演化过程中的报酬递增,并认为人与组织的演化是报酬递增的源泉。他将人类看作是抵抗自然界报酬递减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希望、自由、变化能够给人带来的“活力”,“用进废退”意味着才能可以因使用而得到增加,而人类本身就可以因为喜爱发展才能而发展才能,这促使马歇尔坚信人的发展是经济进步的源泉。马歇尔对劳动力的描述,暗含了人类与自然生物的不同之处,即人类可以为了自身卓越而追求“更高的能力”,拓展新的活动,因此养成一系列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更好的生育观)与优良品质。这种对人的生产效率的强调,构成了一个以追求“更高的才能”为基础的正向反馈机制。组织的分化与一体化是有机体论对马歇尔影响的集中体现,在组织演化的过程,知识被创造与组织起来,不断在个别企业内外流动,成为新的知识的基础,这是马歇尔对创新积累性的基本观点。更为重要的是,马歇尔还强调了人在组织演化中承担的新责任与新角色,这意味着新能力的发展与新活动的产生。这种能力不仅有组织分工所赋予人类的新角色,还包括企业家创造性的活动,马歇尔认为后者的创造往往能够持续几代地发挥难以估计的价值。他还对包括企业家的骑士精神在内的经济骑士精神进行了强调,体现了马歇尔对经济演化过程中人性与道德发展的追求。第三,基于马歇尔的经济演化的理想目标,以及他认为自然自由的演化过程可能带来的危害,他认为国家行为或政府行动有其必要性。他对社会秩序与政治行动的讨论更像是一个务实主义者,而不是建构某种政治理论的理论家。马歇尔指出,自由放任学说带来了一味强调残酷竞争的流行意识,既成事实的贫困造成了一种自动的恶性循环,维持效率所需的第三类物质需求(新鲜空气、阳光、自然风光)难以依靠个人实现,因此,在经济演化过程中,国家行为是有必要性的。尤其是在改善社会生活方面,政府行动比个人努力更加有效。他主张针对三类不同的人群(社会渣滓、技术性工人、上层中产阶级),不断提升他们的能力与责任感,以实现阶层的跃升。马歇尔将更高的社会秩序建立在人性与道德的发展之上,他对于经济骑士精神的强调,都来源于这种道德与责任的发展。他指出,社会制度应与人性相适应,它有时可以稍稍超出一些人性,以激发人的更高发展,但这种超出不能太多,否则会导致社会倾覆。总之,他认同穆勒在论社会主义的残篇中的观点,即社会改革家提出的一切计划,不能因其名称而得到区别对待,应该以坦率的态度对它们进行审查,不应预先认为它是荒谬的。最后,基于以上的论述,笔者从方法论的角度,对马歇尔思想中的动态、演化的范式进行了说明,这一动态范式源自于马歇尔对经济学中历史与时间的认识。马歇尔的文本中存在大量的历史分析的内容,他从未将历史方法排除出经济学研究框架,相反,他认为不存在与历史情境无关的普适性经济理论。围绕真实世界展开的经济学应当欢迎任何有建设性的研究工具。马歇尔对历史方法的认同,本质上是其演化原则的体现。马歇尔对演化问题的思考必然涉及长期问题,他很早就意识到,经济研究中的时间因素是一大难题。他强调要在具体经济问题中,用经济力量的“运作”(社会)时间来界定研究的边界,同时还需考虑时间与经济主体、地点之间的联系。时间是不可逆的、连续的,经济过程也是如此,静态方法虽然可以达到精致而简洁,但是其局限性是致命的,它会使经济学逐渐失去解释力。静态方法只是经济学研究的初级阶段,是更高级的、动态的、演化的研究阶段的辅助工具。在日益形式化的现代经济理论所面临的解释性困境中,这些思想依然具有现实意义。通过以上研究:考察马歇尔经济演化问题的思想来源、他围绕经济演化过程所开展的三个方面的研究,以及一些方法论问题,笔者试图展现与“新古典代表人物”这一形象极为不同的马歇尔思想图景,这种对经济演化的过程与未来的思考,与他对人类本身的演化发展的思考紧密相连,这些内容虽然没有得到主流经济学的呈现,但却是全面理解马歇尔思想的关键。

罗红[2](2021)在《HPS教学理论在高中生物学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HPS教学理论(History、Philosophy and Sociology)是将科学史、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相融合的科学教育范式。《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生物科学史和科学本质的学习。HPS教学理论提倡在科学史教学中渗透科学本质观教学,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因此本研究采用了对比研究法、文本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研究如何将HPS教学理论应用于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中,以某高中高一年级的三个班学生为实验组A、B班和对照组班级,分析HPS教学理论的应用效果。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本研究分析了实验组学生对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兴趣、与HPS教学理论相关的科学本质观和科学社会学认知观念的特性。研究发现,学生对科学史的学习兴趣不高,对科学本质观各个维度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对科学社会学观念的认知不全面。其次,通过对比分析人教版教材内容,选择适宜应用HPS教学理论的《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等作为教学实践内容。将上述内容结合HPS教学理论,完成教学案例的设计,应用于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结束后,分析学生前后测考试成绩年级排名变化和调查问卷的分数变化,发现实验组A班后测成绩排名出现显着性提升,实验组B班出现提升,对照组出现下降,实验组两个班级的后测问卷调查分数均出现显着提升,对照组未出现显着变化。最后,总结实践过程,归纳了应用HPS教学理论的四点注意事项: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各维度认知差异大,需要注重“维度教学,强化薄弱”,以均衡提升学生科学本质观;学生在科学社会学认知观念不全,需要注重“相互影响,客观审视”,以完善学生科学社会学观念的认知;HPS教学理论缺乏对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开展,需要注重“搭建支架,提倡探究”,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实验设计能力;针对HPS教学理论的教学任务多和高中生物学课时少的冲突,需要注重“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以合理筛选科学史融合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等知识。通过分析总结实践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HPS教学理论应用于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考试成绩有,助于提升学生科学本质观和科学社会学观念。

杨帆[3](2021)在《基于概念教学发展初中生生命观念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研究方向是基于概念教学发展初中生生命观念。本论文对生命观念和概念教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于生命观念部分外延维度建构了概念知识框架、并结合概念教学四步骤制定了教学设计框架。随后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及综合课程实践,通过终结性成绩分析、过程性评价、访谈分析及课堂观察等方面检验概念教学发展初中生生命观念的成效。主要贡献如下:对生命观念和概念教学的概念界定,结合对应的生命观念各个外延维度的概念知识框架,提出了依据概念教学策略发展初中生生命观念提升的教学课例,其中包含综合实践教学开发了超越课本中的“冬季生菜的培育项目”,和课堂教学中围绕“进化与适应观”、“遗传与变异观”、“物质与能量观”中的新课例。进一步探究发展学生生命观念的新路径,也为深入研究发展初中生生命观念和进行概念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新视角。概念教学应用在发展初中生生命观念的教学当中是可行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提供真实的问题情景,基于概念框架提出指向核心概念的核心问题,分步骤将核心问题转变为重要问题,再根据本节教学内容转变为一般问题来推动学生于课堂中概念的生成和高阶思维的发展。以本单元指向的核心概念为纲领,呈现真实情境,自下向上从事实性知识开始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概念之间的关系,可有效驱动学生发展生命观念。应用基于生命观念的理念和概念教学的策略指导课程实践方案及实施教学过程后,制作了检测初中生生命观念提升的相关过程测评卷和终结性评测卷。在进行学生的学业水平检测当中注重营造真实的情境氛围,落实生命观念中让学生能运用习得的概念解决真实问题的要求。在学业水平的数据分析中表明,基于概念教学来发展学生生命观念的策略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而对于学生生命观念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通过访谈分析和课堂观察发现,不同形式的概念教学能够有助于学生持续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进行研究结论的总结和反思,在基于概念教学发展初中学生生命观念的实践过程中,由于个人能力的局限以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教学案例样本量较小,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

王冰清[4](2021)在《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观的实验研究 ——以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多个国家都把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列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观发展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在我国的科学教育中,科学探究观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高一年级是学生形成思想观点的重要时期,促进高一学生科学探究观发展尤为重要。据此确立两个主要研究问题:(1)高一学生的科学探究观现状如何?(2)如何提升高一学生的科学探究观?研究以诺尔曼·莱德曼(Norman G.Lederman)团队提出的科学探究观框架为基础,以该团队最新研发的科学探究观问卷(Views About Scientific Inquiry,VASI)为研究工具,以科学探究观问卷和半结构访谈为主要方法对H省某高中253名高一学生的科学探究观进行调查,分析高一学生科学探究观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科学探究观现状提出教学建议。而后结合苏教版(2019年版)第一册中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对实验组实施提升科学探究观的教学,并通过科学探究观问卷和半结构访谈检验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高一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水平普遍较低,对科学探究各个维度的理解水平发展不均衡。高一学生对A5(探究的过程会影响探究的结果)、A6(探究的结论必须与收集的数据一致)理解最差,对A3(探究的问题指引探究的过程)理解相对较好;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理解主要来自课堂教学之外,学校并未开设科学探究观的专门课程。在常态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极少延伸讲授科学探究观相关知识。经过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的教学干预后,高一学生对科学探究整体理解水平有所提升,但理解水平仍不理想。通过卡方检验可知,经过课堂干预A1(科学探究始于问题,但不必检验一个假设)、A2(科学探究没有单一的步骤和方法)、A5、A6、A7(科学数据与科学证据不同)、A8(科学解释是由收集的数据和已有知识共同得出的)六个维度均有显着提升。通过前后测结果对比可知,运用显性化、反思性、活动化的教学原则,将化学史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交流,有助于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观。

马倩[5](2021)在《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观的实验研究 ——以化学核心概念教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素养是国际基础科学教育的核心目标,而科学探究观是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我国科学课程虽然也重视科学探究,但我国实施的科学探究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发展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这就导致在课堂教学中科学探究观难以很好地落实。高中一年级是学生形成思想观点的重要时期,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观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据此,研究的主要问题为(1)高一学生科学探究观的发展现状?(2)在化学核心概念教学中如何促进高一学生科学探究观的发展?研究以诺曼·莱德曼(Norman G.Lederman)团队提出的科学探究理解框架为科学探究观及其调查的理论依据,以诺曼·莱德曼团队研发的科学探究观(Views about Scientific Inquiry,VASI)问卷为研究工具,调查了224名高一学生的科学探究观现状,分析了学生科学探究观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在显性化、反思性、活动化的基础上提出教学策略。而后,结合人教版(2019年版)高中化学第一册化学核心概念教学,开展实验研究并检验了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高一学生对科学探究各维度的理解都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对于“探究的结论必须与收集的数据一致”这一维度的理解最差,对“探究问题指引探究的过程”这一维度理解相对较好;学生获取这些理解的方式多种多样,学校并未开设科学探究专门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并未延伸讲授科学探究观相关知识。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研究,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理解水平有显着提升,其中对于“科学探究始于问题,但不必检验一个假设”和“探究问题指引探究的过程”两个维度的理解提升效果明显,对于“科学探究没有单一的步骤和方法”、“科学数据和科学证据不同”和“科学解释是由收集的数据和已有的知识共同得出的”已有更多正确认识,但仍有待提升,而对于“探究的结论必须与收集的数据一致”这个维度的理解提升较困难。前后对比表明,采用显性化、反思性、活动化的科学探究观教学,将科学史和科学探究活动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反思交流,有助于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观的发展。

陈俊磊[6](2021)在《问题情境教学对高中生物深度学习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深度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作为一种高情感的投入方式,深度学习依赖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实现知识的迁移。结合国内外文献,笔者以问题情境教学为指导对学生的深度学习水平发展进行了分析。本文旨在探究新的深度学习模式及问题情境教学对高中生深度学习的促进情况。本研究基于学生的深度学习发展,利用问卷对学生的深度学习现状水平进行调查与归因,从学生问题出发将问题情境的教学策略融入到高中生物学深度学习课堂教学中,以“生物育种技术”和“现代生物进化论”的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问题情境教学的深度学习模式,对学生位于中上段与较低段学生的成绩具有促进作用,同时问题情境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有利于深度学习的发生。

李青[7](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查芳灵[8](2020)在《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思想转变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初是中国思想史上各种社会思潮激荡不已的时代。陈独秀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思想家与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代表人物与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创始人,两种真正发生重大影响的西方文化思潮——进化论和唯物史观同样对其思想演变产生显要作用,使其主体思想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经历了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重要转变。进化论在欧洲具有漫长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形态多样。由于近代中国客观实际的现实需要,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更为关注在社会历史发展领域具有充分解释力和适用性的社会进化论。进化论在中国的发展肇始于严复意译的《天演论》,历经维新派、革命派等不同主体的理解、传播和发展,逐渐成为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主流思想,满足了希冀和主张“变革”的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对于全新意识形态的需要。进化论在中国近代启蒙运动中扮演了重要的历史角色,其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中国人传统世界观、历史观的冲击,成为近代中国社会革命的理论基础,以及激发自由、科学、民主、理性等启蒙精神。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作为当时中国思想界影响力最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进化论同样对陈独秀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思想具有浓厚的进化论色彩,彰显出强烈的革命性。青年陈独秀带着真挚的爱国热忱踏上救国征程,将如何改变积贫积弱的中国时局作为其思考的核心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极力推崇进化论,认为进化论是“宇宙之根本大法”,是“人心划然一新者”,进化论也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的主要理论依据,他围绕历史观、伦理观、人生观等阐述了一系列观点,在运用进化论探究中国出路,抨击旧思想、旧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发展了进化论的唯物性和能动性原则。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尤其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陈独秀的思想经历了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演进与转变。这是环境、社会、实践等外部原因和个人阅读、研究、经历等内部原因合力之作用。根据对陈独秀文集、书稿等史料的梳理与研究,力求刻画清楚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实现的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思想转变的轨迹。在《劳动者底觉悟》中,陈独秀高度评价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彰显出群众史观的萌芽。在《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中,陈独秀初释剩余价值思想并运用剩余价值思想研究中国工人问题。《谈政治》则表明陈独秀已认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在《社会主义批评——在广州公立法政学校演讲》中,陈独秀论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选择怎样的社会主义。在1922年4月发表的《马克思学说》中,陈独秀系统阐释对马克思学说的认识与理解,包括“唯物史观”“剩余价值”“阶级斗争”“劳工专政”等,着重论述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说的内在统一性,批驳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马克思的两大精神》中,把握马克思的两大真精神。思想转变有其复杂的原因,离不开特定的外部历史环境,同时,追求个体解放和社会民主的前后贯通性、新文化运动对进化论的反思、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是陈独秀实现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思想转变的内在逻辑。陈独秀较为系统地阐释了唯物史观的理论要义,准确把握唯物史观的“要旨有二”,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人类文化与社会制度变化的规律、阶级与阶级斗争理论、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国家论、政党学说等形成较为深刻的认识,总体上契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原意,进一步丰富与深化中国人对唯物史观的最初认识与理解,促进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深入发展,与李大钊、蔡和森、李达等共同为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通过解析陈独秀对于唯物史观的阐释,以点带面,试图勾勒出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初传播的图景。与此同时,陈独秀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分析和探索。一是关于如何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具体国情,剖析中国社会问题,正确定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二是关于如何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认为中国革命须分两步走,具体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三是运用唯物史观剖析当时具有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各派别,在道路之争中,明确指出中国应选择与实行苏俄式社会主义道路;四是关于推进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主导创建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启发和唤醒无产阶级的觉悟,组织工会开展工人运动,以及联络革命的资产阶级展开民主革命等。作为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人物,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所实现的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思想转变不仅影响了个人的人生轨迹,更改变了中国社会历史的进程。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对这一思想转变作历史评价,可以看到,不论是价值理想层面上赋予启蒙新的精神内容,促进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理想在中国的传播和确立,或是学理层面上阐释和宣传唯物史观,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还是实践层面上领导创建中国共产党,拉开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问题的帷幕,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受到个人、时代、国际环境等多方面的限制,其思想转变还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如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和认知还存在简单化、机械化之处等等。但从整体上看,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实现的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思想转变,具有进步性和革命性,在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与中国革命的结合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已经百年有余。在这一个多世纪的时光里,中国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早已不同往日,社会主义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回望历史,如果没有陈独秀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最初的积极选择和阐释,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客观实际的结合,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成就。在新时代的今天,重新理性审视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转变的这段历史,厘清其思想转变的脉络和轨迹,努力展现出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传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面貌和内在规律,从一个维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提供丰富思想资源。

简义[9](2020)在《高中历史科技史教学策略探究 ——以必修三“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内容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愈来愈大,一方面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它作为人文和科学的桥梁,有助于推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事物发展存在两面性,科学技术也不例外,它就如同希腊神话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那么人们如何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它造福于社会,就成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教育使人明智通理,通过科技史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和背景,思考科学和技术所蕴含的人文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科技史的发展,反思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但是,在当前科技史内容教学中,诸多问题的存在,无法使其中的人文科学精神被很好地挖掘,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科技史教学的价值和功能。所以本文通过理论探讨,同时结合实践调查,针对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力图从中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对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世界近代以来科技史模块教学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本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导论,该部分先后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国内外现状研究、使用方法和相关概念的理解以及科技史的价值意义和目的,通过阅读文献资料,从中发现些许不足之处,进行调查探究。第二部分是对世界近代以来科技史教材的分析,在以人教版教材为前提下,分析教材内容的组织结构、正文内容和辅助内容,发现教材内容多样,其中穿插了大量色彩鲜明的图片和科普知识,但是也存在知识分散割裂的弊端,所以教师应全面综合地教学。第三部分是对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针对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和教师采取问卷发放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从中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再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原因所在。第四部分是在教学导向理念前提下,对科技史内容教学提出策略,主要从教师思想意识、科技素养、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资源途径展开探讨,以期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科技史的教研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张戈[10](2020)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无神论发展的高级阶段,同时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就是通过社会宣传、学校教育等手段,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世上无神”的基本事实。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并将其纳入宣传思想工作的整体部署,在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成效。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大原则的新要求,面对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新任务,面对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的新课题,还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理当讲清“世上无神”的基本事实。为此,可以从本体论上揭示“神”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以此回答“为什么世上无神”;从认识论上剖析“神”存在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以此回答“为什么有人信神”;从方法论上阐释“神”存在的长期性和最终消亡的必然性,明确在尊重信教群众信仰选择的同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此回答“怎么对待本无的神和信神的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面向全体人民,但也要有针对性地突出主要对象。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关乎党和国家的未前途命运,应以他们为重点;党员干部的精神信仰关乎党和国家兴衰存亡,应以他们为关键;农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关乎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应以他们为难点。做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做好基础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逐步消除“神”存续的社会根源和自然根源;二是用好学校主渠道,在大中小学和党校(行政学院)的课堂教育中融入无神论;三是守好社会宣传阵地,借助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大众传播媒介积极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此外,还应规划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给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提供体制保障和学术支撑。

二、《生物进化论》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进化论》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创新、难点与不足
    1.4 本文在何种层次上谈论马歇尔的演化思想?
2 国内外相关主题研究现状
    2.1 马歇尔着作与相关文集
    2.2 国外研究
        2.2.1 演化思想的来源
        2.2.2 经济演化思想
        2.2.3 争议与评价
    2.3 国内研究
        2.3.1 介绍性研究
        2.3.2 演化相关的研究
    2.4 小结
3 经济演化的思想源泉
    3.1 古典传统与剑桥的学术氛围
        3.1.1 古典政治经济学
        3.1.2 剑桥的学术氛围
    3.2 生物学说
        3.2.1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
        3.2.2 斯宾塞的社会演化理论
    3.3 历史主义
        3.3.1 德国与英国历史学派
        3.3.2 黑格尔的历史观
    3.4 人道主义者
        3.4.1 马歇尔的现实关怀
        3.4.2 实地考察
    3.5 小结
4 经济演化的人性基础
    4.1 起因:穷人与贫困
        4.1.1 贫困是堕落之因
        4.1.2 论工人阶级的未来
    4.2 人类心智的演化模型
        4.2.1 一个心理学模型
        4.2.2 扩展机器力量
    4.3 人的正常动机
        4.3.1 何谓“正常”
        4.3.2 人的正常动机
    4.4 小结
5 人与组织的演化:报酬递增的源泉
    5.1 人的发展
        5.1.1 人的“活力”是一切进步的源泉
        5.1.2 教育与“用进废退”法则
        5.1.3 关键在于新活动而非新需求
    5.2 企业家才能与经济骑士精神
        5.2.1 企业家才能
        5.2.2 经济骑士精神
    5.3 组织与有机体
        5.3.1 组织内涵的演变
        5.3.2 组织的分化与一体化
        5.3.3 组织演化与经济扩张
    5.4 小结
6 国家行为与经济演化的目标
    6.1 国家行为的必要性
        6.1.1 自由放任的危害
        6.1.2 已有贫困的恶性循环
        6.1.3 第三类物质需求
    6.2 经济演化的目标
        6.2.1 理想的社会秩序
        6.2.2 通往理想秩序的路径
        6.2.3 政策主张
    6.3 小结
7 演化思想的方法论
    7.1 马歇尔的历史观
        7.1.1 文本中的历史内容
        7.1.2 历史方法的作用与地位
    7.2 马歇尔的时间观
        7.2.1 依赖于情境的长期与短期
        7.2.2 时间的连续性与不可逆性
        7.2.3 自然没有飞跃与长期来看递增的报酬
        7.2.4 《分配与交换》——静态方法的局限
    7.3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2)HPS教学理论在高中生物学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问题、内容和方法
    1.4 研究创新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3 HPS教学理论在高中生物学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1 实践对象
    3.2 实践内容
    3.3 实践过程
    3.4 结果分析
    3.5 实践总结
4 结论与反思
    4.1 研究结论
    4.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自编前测试卷
附录2 前测成绩排名
附录3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4 前测问卷统计
附录5 教学设计
附录6 自编后测试卷
附录7 后测成绩排名
附录8 后测问卷统计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3)基于概念教学发展初中生生命观念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顺应时代趋势,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1.1.2 立足学科基础,发展学生生物核心素养
        1.1.3 生命观念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标志
    1.2 研究综述
        1.2.1 生命观念研究综述
        1.2.2 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践研究法
        1.4.3 课堂观察法
        1.4.4 访谈分析法
        1.4.5 统计分析法
    1.5 研究意义
2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建构主义理论
        2.1.2 认知—结构理论
    2.2 概念界定
        2.2.1 生命教育
        2.2.2 生命观念
        2.2.3 生物学概念
3 发展学生生命观念的培养对策
    3.1 概念知识框架
    3.2 教学设计框架
    3.3 教学案例
        3.3.1 课堂概念教学中发展学生生命观念
        3.3.2 综合实践概念教学课程中发展学生生命观念
4 发展学生生命观念的实践与结果
    4.1 教学实践过程
    4.2 实践结果分析
        4.2.1 综合实践——教学效果的过程性评价
        4.2.2 课堂教学——学业水平的终结性评价
5 研究结论与反思
    5.1 研究结果和结论
    5.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访谈调查问题
附录6 综合实践课程图片记录
附录7 课堂教学中的照片实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4)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观的实验研究 ——以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的背景、问题和意义
    1.1 研究的背景
        1.1.1 科学探究观是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
        1.1.2 科学探究观是“高中理科课程标准”的重要部分
        1.1.3 科学探究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1.2 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的意义
        1.3.1 为科学素养研究教学提供参考
        1.3.2 填补丰富科学探究观实验研究
        1.3.3 为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建议
2 研究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科学探究
        2.1.2 科学探究观
    2.2 科学探究观理论综述
        2.2.1 施瓦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1962)
        2.2.2 《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1990)
        2.2.3 《科学素养基准》(1993)
        2.2.4 《国家科学教育标准》(1996)
        2.2.5 《K-12 科学教育框架》(2011)
        2.2.6 《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2013)
        2.2.7 诺曼?莱德曼等人的科学探究观
        2.2.8 小结
    2.3 科学探究观评价工具研究综述
    2.4 国内外发展科学探究观的教学综述
        2.4.1 国外发展科学探究观的教学综述
        2.4.2 国内发展科学探究观的教学综述
        2.4.3 小结
    2.5 发展科学探究观的实验研究综述
        2.5.1 国外发展科学探究观的实验研究综述
        2.5.2 国内发展科学探究观的实验研究综述
        2.5.3 小结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科学探究观及其调查的理论基础
    3.2 建构主义理论
    3.3 显性/反思性指导与开放式探究活动相结合
4 研究的对象、思路与方法
    4.1 研究的对象
    4.2 研究的思路
    4.3 研究的方法
5 高一学生科学探究理解水平的调查及提升
    5.1 调查目的
    5.2 调查工具
    5.3 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
    5.4 前测过程
        5.4.1 前测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与处理
        5.4.2 典型学生访谈
        5.4.3 高一学生科学探究观的特点
    5.5 干预过程
        5.5.1 教学内容
        5.5.2 教学策略
        5.5.3 体现科学探究观的教学
    5.6 后测过程
        5.6.1 后测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与处理
        5.6.2 典型学生访谈
        5.6.3 学生科学探究观变化的启示
6 研究结论与思考
    6.1 高一学生科学探究观的现状
        6.1.1 高一学生对科学探究理解水平
        6.1.2 高一学生科学探究理解水平的典型特征和主要问题
    6.2 通过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模块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观的启示
    6.3 提升高一学生科学探究观教学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科学探究观水平调查问卷
    附录二 科学探究观八个维度三个水平示例性回答
    附录三 VASI问卷调查原始数据
    附录四 典型访谈记录
    附录五 提升科学探究观典型教学设计
        (1)重温氯气发现之旅
        (2)探究钠的性质
        (3)钠的氧化物
        (4)Na_2CO_3和NaHCO_3
        (5)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致谢

(5)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观的实验研究 ——以化学核心概念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的背景、问题和意义
    1.1 研究的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实践背景
    1.2 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核心概念
        2.1.2 化学核心概念
        2.1.3 科学探究
        2.1.4 科学探究观
    2.2 科学探究观的理论综述
        2.2.1 约瑟夫·施瓦布对科学探究的理解(1962)
        2.2.2 《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1990)
        2.2.3 《科学素养基准》(1993)
        2.2.4 《国家科学教育标准》(1996)
        2.2.5 《K-12 科学教育框架》(2011)
        2.2.6 《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2013)
        2.2.7 诺曼·莱德曼等对科学探究的理解(2014)
        2.2.8 小结
    2.3 科学探究观测量工具的研究
    2.4 科学探究观教学的研究
        2.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4.3 小结
    2.5 提升科学探究观实验研究的文献综述
        2.5.1 国外综述
        2.5.2 国内综述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科学探究观及其调查的理论基础
    3.2 科学探究观教学的理论基础
        3.2.1 建构主义理论
        3.2.2 显性化、反思性和活动化的教学原则
4 研究的对象、思路与方法
    4.1 研究的对象
    4.2 研究的思路
    4.3 研究的方法
5 高一年级学生对科学探究理解水平的调查
    5.1 调查目的
    5.2 研究工具
        5.2.1 调查问卷简介
        5.2.2 调查问卷评分标准
    5.3 调查问卷的效度、信度测试
    5.4 施测过程
    5.5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处理
        5.5.1 对照组的调查结果
        5.5.2 实验组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5.5.3 前测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结果差异性比较
        5.5.4 学生理解水平前测分析
    5.6 典型性学生的访谈
        5.6.1 理解水平较高的学生访谈
        5.6.2 理解水平中等的学生访谈
        5.6.3 理解水平较低的学生访谈
    5.7 高中生科学探究理解的特点和教育启示
6 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观的教学
    6.1 科学探究观教学策略
        6.1.1 科学史融入教学
        6.1.2 开展探究活动
        6.1.3 运用提示性语言
    6.2 教学内容
    6.3 教学设计
7 干预后高一年级学生科学探究理解水平的调查
    7.1 对照组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7.1.1 对照组后测调查过程
        7.1.2 对照组后测结果和分析
        7.1.3 对照组前测与后测差异显着性分析
    7.2 实验组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7.2.1 实验组后测调查过程
        7.2.2 实验组后测结果和分析
        7.2.3 实验组前测与后测差异显着性分析
    7.3 对照组和实验组后测差异显着性分析
    7.4 学生理解水平后测分析
    7.5 后测访谈
        7.5.1 理解水平较高的学生访谈
        7.5.2 理解水平中等的学生访谈
        7.5.3 理解水平较低的学生访谈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思考
    8.1 高一学生科学探究观
        8.1.1 有意义测量高一学生科学探究理解水平的方式
        8.1.2 高一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理解水平
        8.1.3 高一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理解水平典型特征和主要问题
        8.1.4 高一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理解水平对高中生培养的启示
    8.2 建议
        8.2.1 课程标准体现科学探究观内容
        8.2.2 教科书增加科学探究观内容
        8.2.3 课堂教学融入科学探究观内容
参考文献
附录1 科学探究理解水平调查问卷
附录2 科学探究观八个维度不同水平实例性回答
附录3 对照组前测问卷统计结果
附录4 实验组前测问卷统计结果
附录5 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观的教学设计
    (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2)《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3)《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4)《化学键》教学设计
附录6 对照组后测问卷统计结果
附录7 实验组后测问卷统计结果
致谢

(6)问题情境教学对高中生物深度学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国家教学改革导向
        二、学生发展深度学习的需要
        三、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二、促进学生的知识深加工水平
    第三节 研究基本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案例分析法
        三、调查问卷法
        四、教育实践研究法
第二章 研究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研究现状
        一、深度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批判性思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问题情境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教育目标分类学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三章 基于问题情境的深度学习课堂教学策略设计
    第一节 深度学习路线图
        一、设计标准与课程
        二、预评估
        三、营造积极的学习文化
        四、预备与激活先期知识
        五、获取新知识并深度加工知识
        六、评价深度学习
    第二节 批判性思维模型
    第三节 融合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学习模型
    第四节 问题情境教学设计原则
        一、依据课程标准,围绕学科内容
        二、核心知识的问题化
        三、情境素材链接真实情境
        四、明确认知结构,设计问题链
        五、规范学科术语,训练思维表达能力
第四章 高中生生物深度学习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调查目的
    第二节 调查对象
    第三节 问卷编制
        一、调查结果
        二、影响学生的深度水平分析
第五章 基于问题情境的高中生物深度学习教学实践研究
    第一节 问题情境教学实践的研究设计
    第二节 基于问题情境的教学设计实例
        一、基于问题情境教学的《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设计
        二、基于问题情境教学的《基因工程及应用》教学设计
        三、基于问题情境教学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教学设计
    第三节 基于问题情境教学的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一、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生物课时测验情况与分析
        二、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生物月考成绩情况与分析
        三、生物开放性习题完成情况
        四、师生访谈
        五、教学实验效果分析与反思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以问题情境教学的深度学习模式对学生有促进学习的效果
        二、以问题情境教学的深度学习模式对学生提高学生投入程度
        三、问题情境教学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深度学习发展
    第二节 研究创新
        一、注重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二、注重深度学习的评价的多样性
    第三节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深度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生物开放性问题
    师生访谈提纲
    课时小测试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8)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思想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价值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述评
        (二)国外研究述评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总体架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总体架构
    五、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进化论与中国近代启蒙运动
    一、进化论传入中国的时代背景
        (一)进化论及其在欧洲的发展
        (二)进化论传入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
        (三)进化论传入近代中国的思想背景
    二、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对于进化论的译介与传播
        (一)严复的天演进化思想
        (二)维新派的进化论思想
        (三)革命派的进化论思想
        (四)互助主义进化论传入中国
    三、进化论在中国近代启蒙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一)对传统世界观、历史观的冲击
        (二)奠定中国近代社会革命的理论基础
        (三)激发自由、科学、民主、理性等近代启蒙精神
第二章 陈独秀前期思想中的进化论因素
    一、陈独秀对进化论的总体认识和唯物论发展
        (一)青年陈独秀的人生经历
        (二)“宇宙之根本大法”
        (三)带有进化论色彩的唯物论
    二、陈独秀进化论的历史观
        (一)“人类文明之进化,新陈代谢”
        (二)“万物之生存进化与否,悉以抵抗力之有无强弱为标准”
        (三)“所不同者,吾人有自动的发展力耳”
        (四)“革命者,一切事物革故更新之谓也”
    三、陈独秀带有进化论色彩的伦理观
        (一)“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二)“道德之为物,应随社会为变迁”
        (三)“个人独立自主之人格”
    四、陈独秀人生观中的进化论因素
        (一)“青年之精神界欲求此除旧布新之大革命,第一当明人生归宿问题”
        (二)“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三)“幸福之为物--必兼个人与社会以为量”
第三章 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思想转变
    一、“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
        (一)群众史观的萌芽
        (二)初释剩余价值学说
        (三)认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
    二、“我是相信唯物史观的”
        (一)论证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选择怎样的社会主义
        (二)形成较完整的唯物史观思想体系
        (三)把握马克思的真精神
    三、陈独秀思想转变原因的理性审视
        (一)外部环境带来的省思
        (二)追求个体解放和社会民主的前后贯通性
        (三)新文化运动对进化论的反思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
第四章 陈独秀对唯物史观的理论解说
    一、唯物史观“要旨有二”
        (一)“人类文化之变动”
        (二)“社会制度之变动”
        (三)“唯物史观派”的巨子
    二、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一)阐述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
        (二)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内在统一
    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一)劳工专政思想
        (二)国家观
        (三)政党论
第五章 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一、对中国特殊社会性质的定位
        (一)剖析中国社会问题
        (二)定位中国社会性质
    二、对中国革命性质的分析
        (一)中国革命须分“两步走”
        (二)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分析和选择
        (一)社会主义道路之争
        (二)选择苏俄式社会主义道路
    四、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推进
        (一)创建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力量
        (二)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无产阶级觉悟
        (三)组织工会开展工人运动
        (四)联络革命的资产阶级展开民主革命
第六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思想转变的历史评价
    一、启蒙的革新:促进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理想在中国的确立
        (一)赋予启蒙新的精神内容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启蒙
        (二)以思想论战促进中国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辨明和追求
    二、从零星到聚合: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一)总体把握唯物史观的核心要义
        (二)组织《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三、由理论到实践:拉开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问题的帷幕
        (一)领导创建中国共产党
        (二)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
    四、思想转变的历史局限
        (一)尚未彻底摆脱进化论因素的影响
        (二)忽视对辩证法的学习与研究
        (三)对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缺乏深刻、科学的认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9)高中历史科技史教学策略探究 ——以必修三“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内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述评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
    (四)科技史的发展历程和概念理解
一、世界近代以来科技史教材分析
    (一)《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结构分析
    (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内容分析
    (三)对教材内容编写的评价与建议
    本章小结
二、世界近代以来科技史教学现状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
三、世界近代以来科技史教学导向和策略探究
    (一)科技史教学的导向
    (二)教师教学的策略探究
    (三)学生学习的策略探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10)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简要述评
    1.3 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
        1.3.1 理论基础
        1.3.2 基本概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生成逻辑
    2.1 理论逻辑: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2.1.1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2.1.2 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前提
        2.1.3 坚持马克思主义不但要坚持无神论而且要宣传无神论
    2.2 实践逻辑: 维护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
        2.2.1 防范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
        2.2.2 巩固和增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
        2.2.3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凝神聚气
    2.3 历史逻辑: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2.3.1 创造性转化“人定胜天”的奋斗精神
        2.3.2 创新性发展“重人轻神”的民本理念
        2.3.3 继承和升华“制天用之”的理性传统
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核心内容
    3.1 本体论上回答: 为什么世上无神
        3.1.1 神的本质: 异己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
        3.1.2 神的发展: 从原始宗教到世界宗教
        3.1.3 神的不存在: 现代科学发展的基本结论
    3.2 认识论上回答: 为什么有人信神
        3.2.1 自然根源: 尚未完全支配的自然力量
        3.2.2 社会根源: 无法摆脱的社会异己力量
        3.2.3 认识根源: 对宗教相关问题的模糊认识
    3.3 方法论上回答: 怎么对待本无的神和信神的人
        3.3.1 科学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和最终消亡的必然性
        3.3.2 尊重信教群众的信仰选择
        3.3.3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主要对象
    4.1 青少年: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点
        4.1.1 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4.1.2 青少年是境内外敌对势力拉拢信教的重要对象
        4.1.3 无神论宣传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和看待宗教问题
    4.2 党员干部: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关键
        4.2.1 党员干部的精神信仰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
        4.2.2 个别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宗教”“不问苍生问鬼神”
        4.2.3 无神论宣传教育有助于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4.3 农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难点
        4.3.1 农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关系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4.3.2 个别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猖獗
        4.3.3 无神论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具体途径
    5.1 基础工作: 逐步消除“神”存续的现实基础
        5.1.1 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5.1.2 加强重点领域科技攻关
    5.2 学校教育: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5.2.1 小学阶段
        5.2.2 初中阶段
        5.2.3 高中阶段
        5.2.4 大学阶段
        5.2.5 党校(行政学院)
    5.3 社会宣传: 积极拓展多维度多层次的宣传载体
        5.3.1 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5.3.2 用好各种大众传播媒介
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组织保障
    6.1 体制保障: 规划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
        6.1.1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6.1.2 纳入法治化运行轨道
    6.2 学术支撑: 加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
        6.2.1 发展学术组织
        6.2.2 推出优秀成果
        6.2.3 培养专业人才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生物进化论》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研究[D]. 程晨. 浙江大学, 2021(01)
  • [2]HPS教学理论在高中生物学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罗红.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概念教学发展初中生生命观念的实践研究[D]. 杨帆.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观的实验研究 ——以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教学为例[D]. 王冰清.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观的实验研究 ——以化学核心概念教学为例[D]. 马倩.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问题情境教学对高中生物深度学习的影响[D]. 陈俊磊.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8]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思想转变研究[D]. 查芳灵.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9]高中历史科技史教学策略探究 ——以必修三“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内容为例[D]. 简义.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10]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研究[D]. 张戈.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生物进化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