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运动功能康复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运动功能康复

一、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运动功能康复(论文文献综述)

章薇,娄必丹,李金香,石文英,刘小娟,唐健,陈成,刘民权,曹洋[1](2021)在《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文中指出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性疾病,在中医学里属"中风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步增高,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康复是改善其临床症状和预防复发的有效方法之一。基于循证医学理念与方法制定的脑梗死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规范脑梗死中医康复操作技术,取得更好的疗效。本指南从范围、术语、中西医诊断、康复评定、中医康复治疗和护理等方面对脑梗死的诊断与康复治疗流程进行规范,旨在为临床医师/康复医师提供诊疗指导和参考。(1)诊断:分为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2部分,其中中医诊断包括辨病诊断和辨证诊断(中经络、中脏腑);西医诊断包括诊断依据、临床分期、临床病情程度量化分型。(2)康复评定:主要包括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运动功能评定、平衡功能评定、言语功能评定、吞咽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心理评定、生活质量评定等8个方面。(3)中医康复治疗:主要规定了脑梗死超早期、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中药治疗、针灸疗法、推拿疗法、传统功法、康复治疗及护理等方面的诊疗技术。该指南可为各级各类康复机构、其他中医医院或综合医院康复科的康复从业人员进行脑梗死的中医康复治疗提供指导,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和有效性。

夏凤,马莉,万琴,骆燕芳[2](2021)在《脑梗死患者早期运动中涉及偏瘫步道的实践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早期运动中涉及偏瘫步道的实践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男29例, 女21例, 年龄(57.64±5.61)岁, 行常规干预;观察组男31例, 女19例, 年龄(56.90±5.45)岁, 进行偏瘫步道步行训练。比较两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负性情绪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运动功能评分为(77.87±4.94)分, 高于对照组的(69.99±5.23)分(t=7.745, P<0.05);观察组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80.67±12.16)分, 高于对照组的(59.43±11.03)分(t=9.148, 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为(14.41±3.19)分、(13.40±2.51)分, 低于对照组的(18.79±4.03)分、(17.71±3.86)分(t=6.026、6.619, 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00%(2/50), 低于对照组的22.00%(11/50)(χ2=7.162, P<0.05)。结论偏瘫步道设计科学、合理, 能够有效增强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并且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江信宏,方敏,陈清法,杜厚伟,刘楠,陈荣华,黄华垚,张逸仙[3](2021)在《早期运动训练对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水平、内皮祖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早期运动训练对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内皮祖细胞(EP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试验,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住院的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早期运动组(n=70)和对照组(n=70)。所有患者均接受高血压、急性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及基本康复训练,运动组在此基础上于发病后4 d介入运动训练。分别在运动前和运动30 d后评价血压、EPC和VEGF含量的变化,同时采用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评定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运动30 d后,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患者收缩压较低[(128.3±7.8)比(143.5±7.3)mm Hg,P<0.001];运动组患者血清中VEGF浓度及EPC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早期运动组患者收缩压变化与EPC细胞数变化呈负相关(r=-0.718,P<0.001)。运动组患者30 d后NIHSS、FMA、MBI评分好于对照组(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早期运动训练(B=33.415,P<0.001)和EPC变化量(B=-49.154,P<0.001)是影响收缩压变化量的因素。结论早期运动训练可促进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平稳,以收缩压为主,改善临床预后。

王显林[4](2021)在《远端缺血适应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方法,结合专家会议法及预试验构建远端缺血适应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并检测该方案的效果。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构建远端缺血适应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初稿,通过专家会议法及预试验对方案进行修订形成干预方案终稿。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选取珠海市某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0名,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1组(早期康复护理组)、对照2组(远端缺血适应组)、试验组(早期康复与远端缺血适应联合组),观察远端缺血适应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案的效果。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1组(n=60)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照2组(n=60)接受远端缺血适应治疗,试验组(n=60)接受早期康复护理联合远端缺血适应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BI)对三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基线测量(以下简称“T0”)、干预14天(以下简称“T1”)及干预后90天(以下简称“T2”)进行效果评价,主要结局指标是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次要结局指标为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应用广义估计方程统计分析,结果显示,T1阶段三组患者NIHSS评分分别为5.32±1.67 vs 5.62±1.99 vs 3.97±1.81,BI指数评分分别为:69.67±21.88 vs 71.25±22.26vs 73.25±22.26,均存在显着的组内效应、组间效应(P<0.05),T2阶段NIHSS评分分别为4.48±1.61 vs 4.60±5.62 vs 2.58±1.50,BI指数评分分别为:73.08±20.57 vs75.50±20.86 vs 79.00±20.97,均存在显着的组内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P<0.05),随着时间的进展三组患者的NIHSS评分呈线性下降趋势,BI评分呈现线性上升趋势,试验组NIHSS评分的降低幅度及BI评分的上升幅度均优于两个对照组(P<0.05),自变量分组及测量时间节点是影响因变量NIHSS评分和BI评分变化的重要因素。结论:1.RIC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案能够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2.RIC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案整合了早期康复护理与RIC治疗的优点,效果优于单独的RIC治疗和早期康复护理。

熊文君[5](2021)在《PNF技术治疗脑梗死早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PNF技术治疗脑梗死早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4例脑梗死早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传统针刺及康复护理。对照组按照Brunnstrom分期给予相应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用PNF技术,治疗时间为4周。采用简化Fugl-Meyer(FMA)评分表、Holden步行能力(FMA)、Berg平衡量表(BB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Berg评分、MBI评分和Holden步行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NF技术治疗脑梗死早期偏瘫患者可有效提高其运动功能,并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李静蹈,林桦,张燕燕,谢兴,颜秋媚[6](2021)在《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入院日(干预前)和3个月时(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MBI指数评分及生活质量(GQOL-74)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均显着改善(P<0.01),观察组SAS评分改善更明显(P<0.01)。干预前两组MBI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MBI指数评分均显着改善(P<0.01),观察组MBI指数评分改善更明显(P<0.01)。两组干预前GQOL-7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GQOL-74评分中生理功能、物质生活、心理状况及社会关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李香淑[7](2021)在《针刺改善缺血性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及肌张力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运动功能障碍及肌张力恢复情况的临床疗效,评价“醒脑开窍”针刺法、“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物理疗法(Physical Therapy,PT)、PT疗法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运动功能恢复、肌张力及中风病总体证候和疗效的改善情况,以期为今后临床上针刺或康复训练治疗急性期缺血性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及肌张力障碍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急性期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20例,三组均接受脑卒中常规药物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照1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PT疗法,对照2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假针刺结合PT疗法,三组均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6周,共18次,针刺每次30min(PT:针刺后立即应用30min PT方案)。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简化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Simplified 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Lower extremity,sFMA-L)、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评分。治疗结束后对各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及评价。结果共纳入病例60例,脱落0例,最终完成60例。1基线资料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sFMA-L评分、MAS评分以及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比较治疗6周后,试验组与对照1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2组,三组间临床疗效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 sFMA-L评分比较组内比较:三组组内不同时间因素对sFMA-L评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每组组内治疗6周较治疗前、治疗3周评分均升高,治疗3周较治疗前评分升高。组间比较:治疗3周后,三组组间sFMA-L评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2组和试验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与试验组、对照2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三组组间sFMA-L评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和对照1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对照2组和试验组的sFMA-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 MAS评分比较三组组间治疗后M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1组间M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2组间M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间M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比较组内比较:三组组内不同时间点对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评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每组组内治疗6周较治疗前、治疗3周评分均降低,治疗3周较治疗前评分降低。组间比较:治疗3周后,三组组间评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与对照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照1组评分均低于对照2组。治疗6周后,三组组间评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和试验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PT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延缓肌张力增高,改善中风病总体证候及疗效情况。2“醒脑开窍”针刺法在改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延缓肌张力增高方面均比假针刺联合PT疗法更优,但在中风病总体证候及疗效改善情况方面,治疗6周后PT疗法并不劣于针刺。

耿花蕾[8](2021)在《基于运动皮层连接组的中风偏瘫针刺效应机制的多模态磁共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和意义:本研究围绕大脑双侧性调控和协同的问题,以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为主要研究位点,基于结构磁共振成像技术(T1、DTI)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结合患者临床运动功能(Fugl-Meyer Assessment,FMA),采用多模态分析方法,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以及功能连接度(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多角度、多层次表达脑卒中损伤后及功能恢复过程中大脑双侧性调控问题,以及针刺阳陵泉真穴或假穴时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的脑功能响应特征。研究方法:本试验纳入脑梗死发病2个月以内的单侧运动通路损伤(左侧或右侧偏瘫)的患者66例次,损伤以单侧主要运动通路上的基底节区和(或)放射冠为主。以简化的Fugl-Meyer量表(FMA)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完成临床疾病背景相关信息的采集。同时纳入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66例次。所有受试者入组接受1次磁共振扫描,扫描序列包括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纵向弛豫(T1)、针刺态扫描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 imaging,DTI)扫描。中风偏瘫患者组和健康受试者组接受真穴刺激和假穴刺激的例次比例分别是2:1,所有受试者在磁共振扫描后均接受针感量表评价。应用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BM)、各向异性分数(FA)、功能连接度(FC),描述大脑结构及功能的各项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组内差异,Spearman检验,验证FMA、病程和针感等级与大脑运动皮层连接组FC值的相关性。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在图像预处理阶段,进行了图像的左右翻转及平均,即以下所有图像结果右侧均表示患侧。1 一般资料及临床信息的结果4组受试者(患者真/假穴组、健康人真/假穴组)的年龄、性别经检验,各组间P值均>0.05,各组间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2组中风偏瘫患者的FMA值P=0.474>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磁共振影像学结果2.1基于体素形态学(VBM)分析中风偏瘫患者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与健康人的差异将所有中风偏瘫受试者与健康受试者的结构像磁共振数据进行VBM分析,结果显示中风偏瘫受试者与健康人相比,GVM在丘脑(右)、尾状核(右)和侧脑室(右)显着降低。2.2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分析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分析中风偏瘫受试者和健康受试者FA值差异显着的脑区应用TBSS,将所有中风偏瘫受试者和健康受试者的DTI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观察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区域的位置和大小,结果显示,和健康受试者相比,中风偏瘫受试者的FA值明显降低的脑区有: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右侧皮质脊髓束,右侧大脑脚、右侧内囊前脚、右侧内囊后脚、右侧内囊豆状核后部、双侧放射状前冠、双侧上放射冠、右侧后放射冠、右侧丘脑后放射冠(包括视辐射)、右侧外囊、右侧上纵束、右侧额枕上束和右侧绒毡层(P值均<0.001)。2.3针刺阳陵泉真穴/假穴对不同组受试者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的功能连接度(FC)的影响患者中风后,和健康人相比,静息态时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的FC值减低的相关脑区包括:M1(左,L)-M1(右,R)、M1(L)-PMC(R)、M1(R)-SMA(L)、M1(R)-SMA(R)、M1(R)-PMC(R)。针刺健康人阳陵泉真穴(健康真穴组)时,受试者右侧M1-SMA、右侧M1-PMC之间的FC值相对于静息态时增加;针刺中风偏瘫患者阳陵泉真穴(偏瘫真穴组)时,受试者 M1(R)-M1(L)、SMA(R)-M1(L)、SMA(L)-Ml(R)、SMA(R)-M1(R)、SMA(L)-PMC(R)之间的FC值相对于静息态时增加;在接受阳陵泉真穴刺激的受试者中,针刺态时偏瘫真穴组的右侧M1-SMA,右侧M1-PMC之间的FC值相较于健康真穴组降低,但P=0.05,差异并不显着。针刺健康人阳陵泉假穴(健康假穴组)时,受试者右侧M1-PMC之间的FC值相对于静息态时增加;针刺中风偏瘫患者阳陵泉假穴(偏瘫假穴组)时,受试者右侧M1-SMA、右侧SMA-PMC之间的FC值对于静息态时增加;在接受阳陵泉假穴刺激的受试者中,针刺态时偏瘫假穴组的右侧M1-SMA、右侧SMA-PMC之间的FC值相较于健康假穴组降低。在健康受试者中,针刺态时健康真穴组的双侧半球的M1之间的FC值相较于健康假穴组升高;在中风偏瘫受试者中,针刺态时偏瘫真穴组的双侧半球间的M1、SMA及左侧SMA-PMC之间的FC值相较于偏瘫假穴组升高。3临床量表结果与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的FC值的相关性中风偏瘫受试者静息态双侧M1的FC值与FMA值显着正相关。中风偏瘫受试者静息态右侧M1-SMA的FC值与病程显着正相关。针感级别与运动皮层连接组FC值的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意义:中风偏瘫后,患者的灰质体积萎缩主要出现在病灶侧。单侧运动通路损伤后大脑的结构出现双侧性变化,即损伤出现在患侧的同时,也会出现在健侧大脑的相应区域,其中枢神经机制可能是非病灶的胼胝体纤维受损;患侧除了运动相关脑白质纤维结构受损,非运动相关的脑白质纤维同样会受到影响。单侧运动通路受损后,患者运动皮层连接组的功能连接出现双侧性变化。单侧运动通路受损,可造成患侧运动功能连接组的功能连接降低,同时继发双侧大脑半球间,即患侧和健侧功能连接度的降低,其中以患侧M1区与其余各个脑区的功能连接降低为主。针刺对中风后偏瘫康复的促进通过对大脑运动皮层连接组的双侧性和整体性调控实现。针刺单侧阳陵泉真穴能够促进患者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相关位点的患侧半球内及双侧半球间的功能连接;针刺穴位可激活因卒中而减少的脑区功能连接,使受损的FC接近于健康人的状态;针刺受试者的穴位和非穴位,大脑中枢的响应在运动相关脑区有显着差别。在刺激患侧阳陵泉真穴时,能够促进中风偏瘫患者的大脑运动皮层连接组双侧性重塑及功能恢复。

董国启[9](2021)在《可视化针刀神经触激术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予以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神经触激术治疗脑梗死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通过观察首次治疗前、首次治疗后、治疗四周后的病人临床相关指标,确定可视化针刀神经触激术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为可视化针刀技术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法,共纳入60例患者,均来自于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与神经内科,依据患者进入研究的时间生成临床编号,并随机分为可视化针刀组和基础针刺组,每组30例病人。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与康复治疗,基础针刺组予以基础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周治疗5日,连续治疗4周。可视化针刀组病人在入组当天予以肌骨超引导下针刀神经触激术1次,并接受基础针刺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首次治疗前、首次治疗后、治疗四周后的临床肌力学分级、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MAS)、上田敏肢体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用SPSS19.0软件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1)基线情况:可视化针刀组与基础针刺组患者在首次治疗前的各项基线资料之间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疗效评价:①临床肌力学分级:可视化针刀组在改善上肢、下肢肌力方面,首次治疗后疗效均优于基础针刺组(P<0.05,P<0.05),但在治疗四周后疗效与基础针刺无明显差异(P>0.05,P>0.05)。②MAS等级:可视化针刀组在改善上肢、下肢MAS等级方面,其首次治疗后、治疗四周后疗效相较于基础针刺组,均无统计学意义。③上田敏肢体功能评分:首次治疗后及治疗四周后,可视化针刀组病患上肢评分、下肢评分相较于首次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P<0.01)。可视化针刀组患者上肢评分、下肢评分在首次治疗后、治疗四周后均显着高于基础针刺组(P<0.01,P<0.01);可视化针刀组患者手部功能等级较之于基础针刺组,首次治疗后及治疗四周后改善程度不显。④NHISS评分:首次治疗后及治疗四周后,可视化针刀组病患NHISS评分相较于首次治疗前均有下降(P<0.01,P<0.01)。首次治疗后,可视化针刀组评分相较于基础针刺组下降程度不显(P>0.05),但在治疗四周后,可视化针刀组评分明显低于基础针刺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ADL评分:首次治疗后及治疗四周后,可视化针刀组病患ADL评分相较于首次治疗前均有上升(P<0.01,P<0.01)。与基础针刺组相比,可视化针刀组病患在首次治疗后、治疗四周后的评分上升更为明显(P<0.01,P<0.01)。结论:可视化针刀神经触激术联合针刺在改善病人肌力方面,疗效相较于基础针刺发挥迅速,即时疗效明显,但其近期疗效不显。在改善病人肌张力方面,其疗效与基础针刺无明显差异。在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方面,其即时疗效与近期疗效均优于基础针刺,然而对患者手部功能的改善与基础针刺无明显差异。在改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方面,其近期疗效优于基础针刺组。在改善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其即时疗效与近期疗效均较基础针刺明显。作为一种结合中医外治法与影像学技术的治疗方法,可视化针刀神经触激术联合针刺在脑梗死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的治疗中值得推广。

崔雪岩[10](2021)在《基于5E康复模式的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应用》文中认为背景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脑血管病患者日益增多。脑梗死作为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重的特点,脑梗死后遗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运动功能和心理状况,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5E康复模式包括鼓励(Encourage)、教育(Education)、运动(Exercise)、工作(Employment)和评价(Evaluation)5个部分,广泛应用于糖尿病、透析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者。因此,本研究以5E康复模式为框架,构建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方案,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目的构建基于5E康复模式的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方案,并评价该方案的应用效果,以期改善患者肌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焦虑、抑郁状况,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1.护理方案的构建以5E康复模式为框架进行文献研究,初步拟定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方案。通过研究小组讨论和2轮专家函询,对方案进行修订,最终从鼓励、教育、运动、工作和评价5个方面构建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方案。2.护理方案的应用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脑梗死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构建的护理方案在患者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症状稳定后开始对其进行干预。在干预前、干预4周和8周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肌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价比较。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χ2检验、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构建的方案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方案包括鼓励、教育、运动、工作和评价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内容涵盖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运动指导、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及效果评价等。2.两组患者肌力分级比较干预4周和8周后,观察组患者上肢肌力(t4周=4.283,t8周=6.447)和下肢肌力(t4周=2.762,t8周=4.018)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上肢肌力(F时间=107.855,F处理=21.667,F交互=14.777)和下肢肌力(F时间=186.339,F处理=8.930,F交互=6.956)分级的时间效应、处理效应及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分级比较干预4周和8周后,观察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t4周=3.257,t8周=3.814)、手运动功能(t4周=2.139,t8周=3.061)和下肢运动功能(t4周=2.606,t8周=4.950)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F时间=73.224,F处理=7.986,F交互=5.688)、手运动功能(F时间=119.894,F处理=4.280,F交互=4.348)和下肢运动功能(F时间=172.729,F处理=8.629,F交互=8.425)分级的时间效应、处理效应及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干预4周和8周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t4周=3.402,t8周=5.38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时间效应、处理效应及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35.239,F处理=11.667,F交互=9.910(P<0.05)。5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比较干预4周和8周后,观察组患者焦虑(t4周=-3.116,t8周=-4.724)和抑郁(t4周=-3.359,t8周=-5.302)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焦虑(F时间=56.315,F处理=5.958,F交互=9.529)和抑郁(F时间=66.299,F处理=4.559,F交互=16.965)得分的时间效应、处理效应及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的基于5E康复模式的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增强患者肌力、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焦虑、抑郁状况。

二、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运动功能康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运动功能康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论文提纲范文)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诊断
    4.1 中医诊断
        4.1.1 中医辨病诊断
        4.1.2 中医辨证诊断
    4.2 西医诊断
        4.2.1 诊断依据
        4.2.2 临床分期
        4.2.3 临床病情程度量化分型
5 康复评定
    5.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
    5.2 运动功能评定
    5.3 平衡功能评定
    5.4 言语功能评定
    5.5 吞咽功能评定
    5.6 认知功能评定
    5.7 心理评定
    5.8 生活质量评定
6 中医康复治疗
    6.1 超早期
        6.1.1 中药治疗
        6.1.1. 1 痰热内闭证
        6.1.1. 2 元气败脱证
        6.1.2 针灸治疗
        6.1.3 护理
    6.2 急性期
        6.2.1 中药治疗
        6.2.1. 1 中经络
        6.2.1. 2 中脏腑
        6.2.2 中成药
        6.2.3 针灸治疗
        6.2.4 推拿
        6.2.5 康复治疗
        6.2.5. 1 良肢位摆放、体位转移和关节活动度训练
        6.2.5. 2 言语功能障碍康复训练
        6.2.5. 3 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
        6.2.5. 4 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2]:
        6.2.6 护理
    6.3 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6.3.1 中药治疗
        6.3.2 中成药治疗
        6.3.2. 1 丹参类
        6.3.2. 2 红花类
        6.3.2. 3 三七类
        6.3.2.4银杏类
        6.3.3 针灸治疗
        6.3.4 推拿疗法
        6.3.5 传统功法
        6.3.5. 1 八段锦
        6.3.5. 2 五禽戏
        6.3.5. 3 太极拳
        6.3.5. 4 易筋经
        6.3.6 康复技术
        6.3.6. 1 运动疗法
        6.3.6. 2 Bobath技术
        6.3.6. 3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6.3.6. 4 肌力训练
        6.3.6. 5 减重步行训练
        6.3.6. 6 强制性运动疗法
        6.3.6.7认知训练
        6.3.6. 8 虚拟现实技术
        6.3.6. 9 经颅直流电刺激
        6.3.6. 1 0 计算机辅助治疗
        6.3.6.11冰刺激治疗
        6.3.7 其他外治法
        6.3.8 康复护理

(3)早期运动训练对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水平、内皮祖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及临床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收集
        1.2.2 血压测量
        1.2.3 干预措施
        1.2.4 EPC(CD34+KDR+细胞)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含量测定
        1.2.5 临床疗效评定
        1.2.6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入选对象一般情况
    2.2 早期运动训练对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
    2.3 早期运动训练对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EPC、VEGF含量的影响
    2.4 早期运动训练对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2.5 收缩压与EPC的相关性
    2.6 影响收缩压变化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 论

(4)远端缺血适应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远端缺血预适应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5)PNF技术治疗脑梗死早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脱落剔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对照组
        2.2.2 观察组
    2.3 观察记录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3.2 简化Fugl-Meyer评分表(FMA)运动功能的比较
    3.3 Holden步行能力分级(FAC)的比较
    3.4 Berg平衡量表分值(BBS)的比较
    3.5 改良Bathel指数(MBI)的比较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简化Fugly-Meyer评定量表
    附表2 Holden步行功能分级
    附表3 Berg平衡量表
    附表4 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脑梗死早期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6)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观察组
    1.4 观察指标
        1.4.1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4.2 心理状况评价
        1.4.3 生活质量评价
    1.5 评定方法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SAS评分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MBI指数评分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3 讨 论
    3.1 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情绪
    3.2 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3 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

(7)针刺改善缺血性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及肌张力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讨论
    1 中西医对缺血性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认识
    2 “醒脑开窍”针刺法及其立理依据
    3 对照组的设置与分析
    4 量表的选择与评价
    5 研究结果分析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针刺治疗急性期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
    1.单纯针刺
    2.针刺联合康复
    3.针刺联合其它疗法
    4.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基于运动皮层连接组的中风偏瘫针刺效应机制的多模态磁共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针刺疗法促进中风后偏瘫康复的研究进展
        1 中风后偏瘫概述
        2 中风后偏瘫的中医治疗
        3 针刺疗法促进中风后偏瘫康复的研究进展
        4 针刺阳陵泉促进中风后偏瘫康复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脑卒中后运动相关脑区的损伤及重塑
        1 脑卒中概述
        2 脑卒中后损伤大脑的重塑
        3 脑卒中后运动相关脑区损伤及重塑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4 运动皮层连接组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卒中方向上的应用进展
        1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概述
        2 磁共振成像的图像分析方法
        3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卒中方向上的应用进展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研究设计
        1.3 影像学资料采集方案
        1.4 临床信息采集
        1.5 质量控制
        1.6 不良事件及处理
        1.7 数据处理分析方案
        1.8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临床量表的结果
        2.2 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学结果
        2.3 临床量表结果与影像学结果的相关性
    3 分析与讨论
        3.1 结构磁共振成像的结果分析
        3.2 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结果分析
        3.3 相关性的结果分析
        3.4 优势、创新与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9)可视化针刀神经触激术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绪论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脑梗死后偏瘫的研究
        1.1 脑梗死后偏瘫的病因病机
        1.2 脑梗死后偏瘫的治疗
    2.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后偏瘫的研究
        2.1 脑梗死后偏瘫的病因
        2.2 脑梗死后偏瘫的流行病学
        2.3 脑梗死后偏瘫的治疗
    3. 可视化技术在脑梗死后偏瘫的相关应用
        3.1 诊断
        3.2 治疗
    4. 针刀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进展与思考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采集时间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终止试验标准
        2.6 脱落标准与处理原则
    3. 研究方法
        3.1 试验设计
        3.2 伦理审查与试验注册
        3.3 分组方法及盲法
        3.4 治疗方案
        3.5 不良事件处理
    4. 疗效评价
        4.1 主要疗效指标
        4.2 次要疗效指标
        4.3 疗效评价时间
    5. 技术路线
    6. 统计学处理
    7. 病情资料评估
    8. 治疗结果
        8.1 两组患者临床肌力学分级比较
        8.2 两组患者MAS等级比较
        8.3 两组患者上田敏肢体功能评分比较
        8.4 两组患者NHISS评分比较
        8.5 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
        8.6 安全性评估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课题立意
    2. 选穴及定位依据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可视化针刀结合针刺对患者肌力的影响
        3.2 可视化针刀结合针刺对患者肌张力的影响
        3.3 可视化针刀结合针刺对患者肢体、手部功能的影响
        3.4 可视化针刀结合针刺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3.5 可视化针刀结合针刺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4. 关于针刀治疗疾病的机制探讨
    5. 关于针刀神经触激术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理论探讨
        5.1 刺激神经通路
        5.2 脑可塑理论
        5.3 重建力学平衡
    6. 结论
    7. 不足与展望
        7.1 不足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临床肌力学分级
    附录二: 改良Ashworth痉挛评价量表
    附录三: 上田敏肢体功能评分
    附录四: 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附录五: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基于5E康复模式的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与概念框架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理论基础
    3 操作性定义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5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方案的构建
    1 初步构建护理方案
    2 专家函询
    3 确立护理方案
    4 讨论
第三部分 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方案的应用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运动功能康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J]. 章薇,娄必丹,李金香,石文英,刘小娟,唐健,陈成,刘民权,曹洋. 康复学报, 2021(06)
  • [2]脑梗死患者早期运动中涉及偏瘫步道的实践及应用[J]. 夏凤,马莉,万琴,骆燕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19)
  • [3]早期运动训练对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水平、内皮祖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 江信宏,方敏,陈清法,杜厚伟,刘楠,陈荣华,黄华垚,张逸仙.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21(09)
  • [4]远端缺血适应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效果研究[D]. 王显林.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5]PNF技术治疗脑梗死早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D]. 熊文君. 南昌大学, 2021(01)
  • [6]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李静蹈,林桦,张燕燕,谢兴,颜秋媚. 右江医学, 2021(05)
  • [7]针刺改善缺血性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及肌张力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D]. 李香淑.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基于运动皮层连接组的中风偏瘫针刺效应机制的多模态磁共振研究[D]. 耿花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可视化针刀神经触激术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D]. 董国启.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基于5E康复模式的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应用[D]. 崔雪岩. 新乡医学院, 2021(01)

标签:;  ;  ;  ;  ;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运动功能康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