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帮助病人咳痰的有效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马佳楚[1](202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的构建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基于COPD患者出院后的病情控制与康复的极大挑战及其出院准备评估工具缺乏的现状。构建适合临床应用的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旨在早期评估COPD患者出院准备高危人群风险,并全面评估COPD患者出院准备需求,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出院准备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混合研究设计。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初步形成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草案;之后,应用Meta分析法及半结构访谈法对初步形成的指标体系进行修订,形成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接着,借助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与层次分析法确立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以及各层级指标权重;最后,基于该指标体系构建经过预试验的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具体如下:1.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Sciencedirect、Geenmedical等国内外数据库中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研究,查阅并分析相关文献,了解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的现状。初步形成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草案。2.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COPD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危险因素的临床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以及横断面研究。使用Note express及Rev Man5.3软件对文献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开展COPD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Meta分析研究,补充初步形成的COPD患者出院准备高危人群风险筛查指标体系草案。回顾COPD住院患者出院准备需求相关文献,制定访谈提纲,选取2020年7月-8月某三甲医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名再入院患者,采用Colaizz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开展COPD再入院患者出院准备需求质性研究。补充初步形成的COPD患者出院准备需求评估指标体系草案,形成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3.选择国内COPD临床护理和管理领域的专家进行指标体系的专家咨询,结合专家咨询意见修订评估指标体系,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以第三轮专家咨询的各指标间重要性赋值均数的差值确定Satty标度,确定各指标体系矩阵模型。最终自动输出各指标权重与组合权重以及一致性系数(CR值)。确立最终的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4.基于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构建适合临床使用的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并通过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2月选取某三甲医院18名符合纳排标准的COPD出院患者对评估表进行预试验信效度检测。形成最终的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结果:1.综合“老年患者出院准备服务专家共识”中的实施流程以及国外wiess提出的出院准备概念模型中的出院计划流程形成了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理论框架。同时,借鉴国内外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的现有研究内容,初步形成了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草案,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7项,三级指标52项。2.根据Meta分析结果及半结构访谈结果对初步拟定的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即COPD患者出院准备高危人群筛查指标以及COPD患者出院准备需求指标进行了修改与补充。形成了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问卷,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6项以及三级指标61项。3.本研究共选择了16位专家进行了3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整理3轮专家咨询问卷,根据指标筛选标准、专家意见及小组讨论,修改后的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7项以及三级指标73项,确立了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3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0%、100%、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38、0.860、0.891。第一、二及三轮专家咨询各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分布在0.105~0.333、0.121~0.231、0.123~0.260。依据层次分析法建立的各矩阵结果显示:各矩阵CR值均<0.1,各层级指标权重如下:一级指标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需求指标(0.5396)、基本信息(0.2970)、筛查指标(0.1634)。二级指标中权重较高的指标为COPD药物指导需求(0.1230)、COPD症状管理需求(0.0889)、COPD康复锻炼需求(0.0889);三级指标中权重较高的指标为祛痰剂使用指导(0.0486)、水肿的处理(0.0444)、肺康复锻炼的认知引导需求(0.0444)。4.预试验结果显示:该评估表中各条目的Cronbach’sα为0.856,I-CVI为0.800-1.000,S-CVI为0.803。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信效度良好。结论:1.该评估表通过Meta分析、质性研究、3轮德尔菲专家咨询、专家会议及预试验进行了构建与修订,具有良好的科学性与全面性;3轮专家咨询结果中专家积极性权威性较高、协调性好,评估表临床预试验信效度较好,具有良好的可靠性;通过对该指标体系权重大小的分析以及初步临床应用对评估表的修订,具有良好的实用性。2.最终形成了包括一级条目3项、二级条目13项以及三级条目50项在内的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为明确COPD出院患者关键问题,构建并实施个性化出院准备方案,形成COPD患者出院准备流程,从而降低COPD患者出院风险,实现出院准备就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孙耀琴[2](2021)在《九味固金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证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治疗组(九味固金胶囊联合噻托溴铵粉末吸入粉雾剂)与对照组(噻托溴铵粉末吸入粉雾剂)的差异,分析临床治疗效果、肺功能及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为将该药物应用到临床,提高科学的数据支持,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为后期实验研究做好准备。方法:根据研究设计中的纳排标准,严格纳入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山西省中医院就诊患者并符合纳入准则的88例患者。对照组44例、治疗组44例。试验期间,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有86例进入该项研究。对照组予噻托溴铵粉吸入粉状粉雾剂,治疗组加用九味固金胶囊(由虫草头孢菌粉、蛤蚧、地龙、五味子、苍耳子、山萸肉、山药、甘草组成),治疗周期3个月,治疗后3个月综合评价远期疗效。比较临床治疗疗效、肺功能、中医症候学评分、生活品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m MRC呼吸障碍量表、CAT评估测定量表、6分钟步行实验、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指标,试验期间通过分析观察患者的体征,明确了不良反应是否存在,进一步实施安全性评价。结果: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对照组有2例患者脱落,共86例患者完成临床观察且临床数据有效。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对照组在中医症候疗效方面有效率分别为95.45%、80.95%,经分析其P=0.0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中医症候疗效方面比对照组有优势。2.中医症状分值:治疗前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症状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表明联合九味固金胶囊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咳嗽、气喘、咳痰、易感冒、腰膝酸软等中医症状。3.肺功能比较:治疗前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FEV1、FEV1/FVC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P<0.05。表明联合九味固金胶囊可以提高患者的肺功能。4.各评分量表:各组治疗前组间比较P>0.05。治疗3、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GRQ评分、m MRC呼吸困难量表、CAT评分较治疗前下降,6分钟步行实验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联合九味固金胶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远期疗效好。5.实验室指标:两组T细胞亚群的三组指标治疗前P值均>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CD4+、CD8+无明显变化,但CD3+、CD4+/CD8+比值可见提高P<0.05,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CD3、CD3+CD4+、CD4+/CD8+较治疗前降升高,CD3+CD8+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联合九味固金胶囊能调节COPD稳定期肾气虚证患者的T细胞亚群,加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使疾病加重的次数减低。6.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生不适症状;治疗后实验室安全性指标(血细胞分析、生化检查)均没有异常,心电图没有异常。提示本实验研究两种疗效均安全有效。结论:九味固金胶囊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粉雾剂治疗稳定期肺肾气虚证COPD疗效显着,能更好的减轻患者的咳嗽、咳痰、气喘、腰膝酸软、易感冒等中医临床症候,使患者处于稳定期,肺通气功能改善,增加CD3+、CD4+水平,减低CD8+,提高病患的免疫力,且远期疗效好,无不良反应。
王宁[3](2021)在《补脾清肺汤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定植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反复发作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1 研究背景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患者最常见的定植菌。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不规范的抗生素使用等原因导致PA成为较为常见的耐药菌,其一旦定植则很难彻底清除。PA定植的支扩患者较无PA定植的患者生活质量更差、临床症状更为严重、肺功能下降更快、气道炎症因子水平更高、放射学累及范围更广且程度更重、急性加重次数及住院次数更频繁、全因死亡率更高。反复急性加重是支扩症的临床特点之一,也是疾病临床进程中的重要事件。PA定植是支扩患者频繁急性加重、住院次数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反复急性加重不仅会造成肺功能的急剧下降以及肺组织的损伤,对患者的预后造成很严重的影响,而且由此导致的住院次数增加,给个人及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目前,针对PA定植的药物主要有吸入抗生素及口服大环内酯类药物,但在我国吸入抗菌素尚不可及,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具有一定的耐药风险及心血管、消化系统等的不良反应。中医药在治疗耐药菌感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通过严谨缜密的科学研究阐释了古方在耐药菌感染方面的作用机制,如调节机体免疫,直接杀菌或抑菌,延缓或抑制细菌耐药等。我们在临床实践、前期证候调查及临床研究等基础上,结合东垣“阴火学说”,所总结出协定方剂“补脾清肺汤”在减少支扩或合并PA定植的患者反复发作方面显现出了一定的效果,故我们开展了关于补脾清肺汤治疗支扩合并PA定植的研究,客观评价其对PA定植支扩患者急性加重次数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2.临床研究2.1 目的客观评价补脾清肺汤对PA定植支扩患者急性加重次数、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中医药在对定植菌的长程管理方面的优势。2.2 方法本研究的设计方法为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合并PA定植的支扩患者72例,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7年11月到2019年6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肺病科就诊的门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补脾清肺汤颗粒+健康教育+体位排痰)与对照组(阿奇霉素片+健康教育+体位排痰)。统计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等方法。计数资料采用校正卡方检验等。根据P值小于0.05判定统计学意义。2.3 结果2.3.1 一般资料分析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PA定植支扩患者72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其中观察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7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性5例,占16.13%,女性26例,占83.87%;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69岁,平均年龄53.93±10.68岁;病程20.96±12.87年;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1.74±0.89次;生活质量(SGRQ)29.87± 19.53分。对照组患者,男性7例,占24.14%,女性22例,占75.86%;年龄最小的34岁,最大的70岁,平均年龄52.90±13.28岁;病程16.59±14.78年;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2.14±1.57次;生活质量(SGRQ)32.07±19.42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严重程度指数(BSI)、生活质量(SGRQ)、肺功能(FEV1%pred、FEV1/FVC)、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等方面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2 治疗前后急性加重次数比较在治疗12周内,观察组患者急性加重次数为0.32次/人,对照组则为0.55次/人,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内及48周内急性加重次数分别为0.74次/人和1.03次/人,对照组分别为1.17次/人和1.45次/人,观察组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比较两组之间治疗12周及治疗24周后生活质量变化综合评定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时SGRQ总分为24.71±15.29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6.14±8.98分;24周时则为21.60± 15.65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9.25±15.62分。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时SGRQ总分为27.16±18.68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4.91±8.09分;24周时则为24.63±17.76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7.45±9.24分。两组治疗前后圣·乔治问卷总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24周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圣·乔治问卷总分差值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3.4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时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为13.10±3.89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13.29±3.63分;24周时则为9.16±4.25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17.23±4.12分。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时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为19.31±5.93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9.52±5.55分;24周时则为14.62±5.05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14.21±5.51分。治疗12周及24周后,观察组及治疗组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差值大于治疗组(P<0.05)。2.3.5 肺功能变化比较肺功能指标包含FEV1%pred及FEV1/FVC。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时FEV1%pred为51.35±22.61%,与治疗前相比增加1.79±9.50%;24周时则为51.99±23.10%,与治疗前相比增加2.44±10.34%。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时FEV1%pred为55.80±24.52%,与治疗前相比增加3.80± 11.39%;24周时则为56.06±26.48%,与治疗前相比增加4.06±12.26%。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时FEV1/FVC为65.58±14.18%,与治疗前相比增加1.30±9.39%;24周时则为65.83±17.76%,与治疗前相比增加1.55±11.38%。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时FEV1/FVC为68.15± 14.49%,与治疗前相比增加4.62±11.14%;24周时则为67.64±12.07%,与治疗前相比增加 4.12±9.76%。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3.6 支气管扩张症严重程度指数(BSI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时BSI评分为7.52±3.60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1.77±2.36分;24周时则为6.48±3.80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2.81±2.94分。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时BSI评分为7.07±4.46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1.90±1.74分;24周时则为6.00±4.21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2.97± 1.38分。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SI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2周、24周后BSI评分差值两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7 痰培养结果比较由于部分患者无痰、少痰及送检标本不合格等原因,未能进行统计学分析。2.3.8 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IgE)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 结论(1)补脾清肺汤与阿奇霉素均能减少PA定植支扩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补脾清肺汤在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方面的疗效优于阿奇霉素。(2)补脾清肺汤可改善PA定植支扩患者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咳痰、喘息等)和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3)通过补脾清肺汤对PA定植支扩患者治疗作用的研究探索,初步证明中医药可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定植菌的长程管理提供新思路。
韩冬梅[4](2021)在《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治疗AECOPD痰热腑实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中医综述从概述、病因病机、证候分类、治疗四个方面概括了中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认识。西医综述从概述、病因与诱发因素、发病机制、诊断与评估、治疗等方面概述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现代医学进展。第二部分为临床研究目的: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辅助治疗AECOPD痰热腑实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发生机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呼吸二区AECOPD痰热腑实证患者60例,运用简单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予西医基础联合中药汤剂(麻杏石甘汤合桑白皮汤)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分别于患者入院第1天、第5天、第10天记录症状总积分,咳嗽、咳痰、喘息等各症状的积分、mMRC评分、CAT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实验结束后,建立数据库,录入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最终得出结果。结果:临床收集病例共60例,脱落、剔除4例,最终纳入56例,其中试验组28例,对照组28例。1.治疗前对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严重程度评估),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2.治疗前对两组症状的总积分,咳嗽、咳痰、喘息等各症状积分、mMRC评分、CAT评分及血清学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百分比、CRP)进行比较,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3.疾病疗效:试验组临床控制2例,显效6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对照组临床控制2例,显效4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占85.7%,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4.症状总积分、腹胀、便秘、CAT评分在第10天的观察节点,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在症状总积分、腹胀、便秘、CAT评分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5.咳嗽、咳痰、喘息、mMRC评分、WBC、NE%、CRP,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6.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ALT)、肾功能(CREA),所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安全可靠。结论:联合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较西医基础+中药汤剂治疗可显着改善AECOPD痰热腑实腹胀、便秘症状,降低CAT评分,且改善的时间点为第10天,出现的时间较晚。联合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较西医基础+中药汤剂治疗在疾病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较西医基础+中药汤剂治疗在咳嗽、咳痰、喘息、mMRC评分、WBC、NE%、CRP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在治疗AECOPD痰热腑实证患者时,无不良反应,短期应用安全可靠。
杨芷馥[5](2021)在《汕头某中职学校学生肺结核知信行及其相关因素的干预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近年来肺结核在我国的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且在某些区域出现爆发性流行。尤其在学生群体之间,由于对防治知识缺乏了解,更易造成肺结核的传播。了解学生对该疾病的知晓水平,主动开展健康宣传,对提升健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职卫校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少年群体,也是未来的卫生服务提供者,了解其自身身心健康发展也极为必要。本研究通过调查中职学生肺结核病的认知现状,并分析与之可能相关的影响因素;以期引起社会对中职学生肺结核认知水平的重视,了解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手段,提高中职学生对肺结核病的认知水平,从而减少中职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在汕头某中职学校就读学生就肺结核知识、信念、行为(knowledge,attitude,and practice,KAP)现状进行随机整群抽样问卷调查。第二阶段为干预性研究,从已调查对象中再整群抽取四个班级学生,分别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只针对干预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教育干预,方法包括授课、公众号宣传、展板展示、折页发放等,干预期结束后再次进行调查。数据输入后由双人进行数据的核查。非正态分布计量数据使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进行统计描述,对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平均数±标准偏差进行统计描述。非正态数据的组间比较使用非参数检验,正态分布数据的组间比较使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及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采用率及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进行不同组间率或百分比的比较。中职学生对肺结核知识、信念、行为的影响因素,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干预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26.0(IBM SPSS Inc.,IL,USA)软件完成,统计图的制作采用Graph Pad Prism 8.0(Graph Pad Software Inc.,San Diego,CA,USA)完成。结果1.共有2248名中职学校学生参加了本次调查。其中中职学生对肺结核病的11个知识条目总体知晓率为65.0%,对结核病防治6条核心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4.9%。单一核心知识知晓率介于54.9%到90.9%之间,对肺结核诊疗机构知晓率最高,为90.9%;对肺结核症状的知晓率最低,为54.9%;6个核心信息都是正确答案的知晓率为22.6%。2.某中职学校学生肺结核正确态度持有率为17.3%-81.7%,持有率最高的为81.7%的“结核病患者应受到关心和帮助”,最低的为17.3%的“你愿意与肺结核患者交往”,总体正确态度持有率为64.3%。3.某中职学校学生正确行为持有率在32.3%-91.8%之间,其中宿舍每天保持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上的持有率最高,为91.8%;主动了解过有关肺结核的知识的持有率最低,只有32.3%,总体正确行为持有率为73.4%。4.医学专业、高年级、女性学生具有比较高的知识知晓率(P<0.05);年龄较大、医学专业、居住地在城市、学习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具有较正确的肺结核病态度(P<0.05),医学专业、居住地在城市、文化水平高、家庭月收入高、学习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有较高的态度得分(P<0.05);而年龄较大、医学专业、高年级、学习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拥有更为正确的结核病防护行为(P<0.05)。5.干预前,两组学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月的授课、宣传、展示等综合干预后,对照组3个月前后的肺结核KAP分数以及各维度分数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干预组3个月后的肺结核防护KAP分数及各个维度分数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肺结核的KAP分数和各个维度分数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汕头某中职学校学生的知信行水平与国内其他报道一致,但对于肺结核疾病知识了解不够全面,主要体现在肺结核确诊途径、国家在肺结核检查、治疗的免费政策、肺结核症状方面。2.专业、年级、学习成绩等可能是主要影响中职学校学生肺结核知信行的相关因素,其他相关因素有年级、居住地、文化水平、家庭月收入等。3.通过三个月授课、宣传、展示等多方位一体的科学手段干预后中职学生对于肺结核防治知识知晓率、信念、行为都有了有效、明显的提高。
周翠[6](2021)在《皮内针调肝理肺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研究皮内针调肝理肺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兼有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皮内针调肝理肺法联合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痰热壅肺兼肝郁气滞证)的住院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予西药治疗(给予吸氧2-3 L/min;应用抗生素选取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对其过敏者选取左氧氟沙星;氨溴索注射液30 mg静点2/日、氨溴索片30 mg 口服3/日化痰;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2.5 ml+氯化钠注射液2 ml+布地奈德悬浊液1 mg雾化3/日雾化吸入3/日、多索茶碱注射液0.3 g静点1/日、茶碱缓释片0.1 g 口服2/日平喘),试验组予皮内针治疗联合西医治疗(选穴:肝俞、肺俞、太冲、太渊)治疗。操作方法:确定好选穴的部位,在既定穴位的体表位置应用酒精进行消毒后,将皮内针针体对准穴位,垂直进针插入穴位,使原本附着于消毒胶布内的针柄部分能够平整地停留在并能够牢牢地将其固定于局部皮肤上。留针时间:24-48小时。以入院第一天为第一次针刺时间,2次针刺间隔时间为1天。以10天为疗程,观察疗程中对两组病例进行临床各症状、CAT评分、血常规、C-反应蛋白、焦虑抑郁的情况等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1.治疗前基线比较:对照组及试验组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疗效比较:试验组29例,临床控制4例(13.79%),显效16例(55.17%),有效9例(31.03%),无效0例(0%),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29例,控制3例(10.34%),显效 10 例(34.48%),有效 14 例(48.28%),无效 2 例(6.90%),总有效率为93.1%,两组疗效判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积分降低,且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上,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各中医证候积分中,治疗前两组各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在咳嗽、咯痰、喘息、溲赤方面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在善太息、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大便干方面,两组疗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焦虑抑郁比较:治疗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治疗,试验组在焦虑及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焦虑、抑郁评分改善上优于同期对照组。5.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RP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mMRC评分、CAT评分:治疗前两组mMRC评分、CA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mMRC评分、CA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临床效果治疗分析来看,在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上,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中医证候各项积分中,试验组在善太息、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大便干方面,症状改善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焦虑抑郁改善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皮内针调肝理肺法联合西药治疗对于慢性阻塞性急性加重期可改善患者善太息、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大便干等症状,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且无副作用、操作方便,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病人提供了一定的治疗依据。
翁慧[7](2021)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的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构建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健康知识、信念、行为和出院准备度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制定食管癌手术患者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1.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化访谈和预调查,形成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专家函询问卷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22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结合指标筛选标准和各位专家提出的反馈意见,最终形成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2.采用类实验研究,选取2020年2月~2020年9月安徽省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接受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70例,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5例。对照组按照食管癌手术患者护理常规进行健康教育,试验组采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教育。干预时间从患者入院时即开始至患者出院结束。采用胸部手术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出院准备度量表、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术后康复指标和护理满意度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效果进行评价。两组患者一般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两组患者健康知识、信念、行为得分、出院准备度、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减压管及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护理满意度等进行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通过文献分析,拟定患者和医护人员访谈提纲;访谈10名患者和6名医护人员后,初步拟定健康教育路径专家函询问卷初稿,包括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1个和三级指标58个;通过预调查,形成第一轮专家函询问卷。第一轮和第二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的应答率分别为100.00%和91.67%,平均权威系数分别为0.89和0.95,专家函询结果的变异范围为0.00~0.21。通过两轮专家函询进行指标筛选,构建了以入院评估教育、术前教育、手术教育、术后教育、康复教育和出院教育为主要结构框架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43个二级指标。2.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研究中,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试验组患者健康知识(83.40±7.35)、健康信念(21.23±2.49)和健康行为(41.34±4.43)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比较中,试验组患者胃肠减压管和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出院准备度、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构建了以入院评估教育、术前教育、手术教育、术后教育、康复教育和出院教育为一级指标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路径构建过程科学、可靠,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健康知识、信念和行为水平以及出院准备度,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为临床规范开展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有效工具。
罗舒文[8](2020)在《强效止咳糖浆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支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强效止咳糖浆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符合标准的痰热郁肺证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化痰止咳常规西医治疗:开始据病情经验性选药,静滴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5g,每日1次,静滴;盐酸氨溴索30.0mg,每日2次,静滴;而后根据痰培养、药敏试验结果酌情调整。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强效止咳糖浆,每次20ml,每日3次,口服,三餐后半小时服用,疗程为14天。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积分、临床症状体征、重要炎性标志物、胸片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两组症候疗效比较:治疗组症候疗效总有效率(96.70%)高于对照组(9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症状(主要症状:咳嗽、痰量、痰色质、喘息;次要症状:发热、胸闷胀满、口渴多饮、尿黄、便干)及体征(肺部啰音)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用药后两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缓解的时间比较:治疗组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缓解的时间较对照组短。4.治疗后两组炎性标志物比较:治疗组在降低白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控制感染效果更佳。5.治疗后两组胸部X线比较:治疗组在改善胸部X线疗效方面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临床安全可靠。结论:本临床研究表明,强效止咳糖浆在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方面,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降低白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以及改善相关炎症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无毒副作用,为进一步发扬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优势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殷秀敏[9](2020)在《围术期肺癌VATS症状评估及术后影响因素探究》文中认为目的由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的切口小、术野大,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其在肺癌的治疗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考虑到VATS在临床肺癌的治疗应用的广泛性,本研究纳入拟接受VATS的原发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动态评估其围手术期症状及症状群的发生发展状况,并探讨拟接受VATS的原发肺癌患者术后症状群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护理及症状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持。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济南市某两所医院内拟进行VATS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对象术前1-2天(T0),采用一般人口学问卷、健康促进策略量表(Strategies Used by People to Promote Health,SUPPH)、简化版的心理弹性量表(10-item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0)、安德森症状量表的中文版本(M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 of Chinese version,MDASI-C)及肺部特异性症状模块进行基线调查;分别在术后1-2天(T1)、3-4天(T2)、5-6天(T3)进行随访,仅采用MDASI-C及肺部特异性症状评估研究对象术后的症状。运用SPSS 22.0,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及分层回归分析,对4个时间点的症状及症状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可代表患者围术期住院恢复效果的术后最后一次症状测量结果为结局指标,对影响患者症状体验的前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心理弹性在自我效能及症状群的中介作用。结果1.肺癌患者To时间点发生率排在前四位的是:口干、胃口差、睡眠不安、苦恼;严重程度排在前四位的是:苦恼、胃口差、睡眠不安、疲劳。T,时间点发生率排在前四位的是:疼痛、疲劳、昏睡、口干;严重程度排在前四位的是:疲劳、口干、胃口差、昏睡。T2时间点发生率排在前四位的是:疼痛、疲劳、恶心、胃口差;严重程度排在前四位的是:疲劳、咳嗽、咳痰、疼痛。T3时间点发生率排在前四位的是:疼痛、疲劳、咳嗽、咳痰;严重程度排在前四位的是:咳嗽、疲劳、胃口差、疼痛。症状群得分情况分析,T0时间点情绪-消化症状群得分最高,其余时间点肺功能损害症状群得分最高。2.T3时间点症状群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饮酒史、文化水平、疾病分期的不同对情绪-消化症状群的影响存在显着统计学意义;年龄、文化水平的不同对肺功能损害-缺氧相关症状群的影响差异存在显着统计学意义。3.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在自我效能及症状群间起中介作用。结论4个时间点收集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患者围术期症状群虽然存在动态变动,但具有稳定趋势。其中悲伤、胸闷、胃口差、以及疼痛贯穿整个研究时段。T0阶段困扰患者最为严重的是情绪相关症状,T1、T2和T3阶段困扰患者最为严重的是肺功能损害相关症状。社会人口因素、疾病因素、自我效能、心理弹性是影响患者围术期术后恢复的主要因素。心理弹性在自我效能与症状群严重程度间起中介作用,医护人员可通过自我效能、心理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术后的症状体验。
帅垠琦[10](2020)在《三桔咳喘口服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评价三桔咳喘口服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为推广三桔咳喘口服液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与临床数据支持。2.简要整理张晓云教授中医治疗肺心病的经验,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经验,为临床治疗肺心病提供可借鉴的学术经验。方法:1.临床研究(1)采用Excel生成随机数的方法将69名(最终完成64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基本情况及基线水平情况的比较,确保受试者基线水平一致。(2)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三桔咳喘口服液,连续观察14天。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7天和治疗第14天观测中医证候总积分、血气分析等指标。(3)收集数据,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并对三桔咳喘口服液的疗效及安全性做出评价。2.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经验3.概括总结张晓云教授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经验。结果:1.临床研究(1)总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愈显率12.5%。试验组:总有效率87.5%,愈显率40.6%。在临床疗效上,对照组与试验组之间的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中医症状体征、痰液总积分的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次要症状积分在治疗前对比已经具有统计学意义,故通过(治疗前-治疗后)的次要症状积分差值来对比,组间对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肺功能比较:FEV1/FVC在治疗14天后,两组比较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优于对照组;FEV1预计值百分比在治疗后,组间比较并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未优于对照组。(4)血气分析的比较:试验组Pa O2、Pa O2测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5)炎症指标的比较: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6)营养指标、电解质水平的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的经验中医全程参与、畅通气道、慎用利尿剂、强心剂等。3.张晓云教授治疗肺心病的经验天人合一,三因制宜;辨病与辨证结合。结论:1.两组的治疗方案在此临床研究中均表现了有效性,但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三桔咳喘口服液在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的过程中,疗效肯定且安全性高。
二、一种帮助病人咳痰的有效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帮助病人咳痰的有效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开展COPD患者出院准备的背景及意义 |
1.2 开展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的背景及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内外尚未形成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工具 |
2.2 COPD患者出院准备高危人群筛查工具研究鲜见 |
2.3 COPD患者出院准备需求评估研究缺乏全面性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 研究内容 |
5 操作性定义及理论依据 |
5.1 操作性定义 |
5.2 理论依据 |
6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1 成立课题小组 |
2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草案的形成 |
2.1 理论框架 |
2.2 文献回顾 |
3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草案的初步拟定 |
3.1 COPD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危险因素Meta分析 |
3.2 COPD再入院患者出院准备需求质性研究 |
4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的确立 |
第二部分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 |
1 德尔菲法确立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 |
1.1 确定函询专家 |
1.2 实施专家函询 |
1.3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
1.4 结果 |
1.5 专家函询结果 |
2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分析 |
2.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
2.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
第三部分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的构建 |
1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预试验版本的形成 |
2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的检验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4 质量控制 |
2.5 研究结果 |
3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的构建 |
4 讨论与小结 |
4.1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的科学性 |
4.2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的可靠性 |
4.3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的全面性 |
4.4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的实用性 |
4.5 全面评估患者,制定个体化出院准备方案 |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研究不足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出院准备评估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九味固金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证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病例标准 |
1.4 排除病例标准 |
1.5 病例的脱落标准 |
1.6 脱落病例的处理 |
1.7 剔除病例标准 |
1.8 终止试验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及疗程 |
2.3 合并症处理原则 |
3.观察内容 |
3.1 观察指标 |
3.2 疗效性评价标准 |
4.统计学处理 |
5.结果 |
5.1 治疗前两组一般材料的基线比较 |
5.1.1 性别比较 |
5.1.2 年龄大小比较 |
5.1.3 病程长短比较 |
5.2 治疗后疗效数据及结果分析 |
5.2.1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的比较 |
5.2.2 两组病例中医治疗症候疗效评价 |
5.2.3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
5.2.4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SGRQ评分比较 |
5.2.5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实验比较 |
5.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RC呼吸困难量表 |
5.2.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AT评分 |
5.2.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测定比较 |
5.3 安全性分析 |
6.讨论 |
6.1 现代医学对慢阻肺的认识 |
6.2 祖国医学对慢阻肺稳定期的认识 |
6.3 从肺肾两虚角度论治慢阻肺稳定期 |
6.4 九味固金胶囊的组方分析 |
6.5 研究结果讨论 |
7.问题及展望 |
7.1 问题 |
7.2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1.圣乔治呼吸问卷 |
2.6 分钟步行距离记录表 |
3.mMRC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 |
4.CAT评分 |
5.中医证候积分 |
附录 B(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3)补脾清肺汤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定植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反复发作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铜绿假单胞菌定植的支气管扩张症西医研究进展 |
1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PA定植的流行病学 |
2 铜绿假单胞菌定植的支扩症患者的临床特点 |
2.1 生活质量 |
2.2 急性加重 |
2.3 肺功能 |
2.4 气道炎症因子水平 |
2.5 影像学 |
2.6 全因死亡率 |
3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及耐药机制 |
4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PA定植的治疗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铜绿假单胞菌等耐药菌感染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耐药菌肺部感染的中医病名研究进展 |
2 耐药菌肺部感染的中医病因研究进展 |
3 耐药菌肺部感染的中医病机及证候的研究进展 |
3.1 正虚为本,邪实为标,虚实夹杂为耐药菌肺部感染的证候总纲 |
3.2 虚实并见,虚证以气虚、阴虚多见,实证以痰、热、瘀为主 |
4 耐药菌肺部感染的中医治疗进展 |
4.1 中药复方研究进展 |
4.1.1 清透伏邪法 |
4.1.2 清热活血化痰法 |
4.1.3 祛邪兼以扶正法 |
4.2 单味中药及单一中药组分的治疗研究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4 病例脱落以及处理 |
1.5 急性加重的处理方案及继续试验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研究原则 |
2.2 样本量的计算 |
2.3 治疗方法 |
2.4 临床观察指标及时点 |
2.5 安全性指标检测 |
2.6 疗效判定标准 |
2.7 安全性评价标准 |
2.8 统计方法 |
2.9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4.1 立题依据及组方依据 |
4.2 研究结果分析 |
5 结论 |
6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研究病历) |
(4)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治疗AECOPD痰热腑实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治疗进展 |
1 中医病名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分型 |
4 治疗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现代医学进展 |
1 概述 |
2 病因与诱发因素 |
3 发病机制 |
4 诊断与评估 |
5 治疗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设计方法 |
2.2 样本量估算 |
2.3 分组方法 |
2.4 治疗方法 |
2.5 观察指标 |
2.6 安全性评价 |
2.7 统计学方法 |
2.8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证候疗效评价 |
3.3 血清学指标评价 |
4 讨论 |
4.1 研究结果分析 |
4.2 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辅助治疗AECOPD痰热腑实证的机制分析 |
4.3 结论 |
4.4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5)汕头某中职学校学生肺结核知信行及其相关因素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常用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依据与目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现场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设计 |
2.4 研究方法 |
2.5 统计学方法 |
2.6 质量控制 |
2.7 调查指标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
3.2 一般情况 |
3.3 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
3.4 结核病防治态度情况 |
3.5 结核病防治行为情况 |
3.6 中职生肺结核知信行的干预效果评价 |
3.7 其他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中职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
4.2 不同因素影响学生的肺结核知识认知 |
4.3 中职学生结核病防治态度持有情况 |
4.4 影响学生肺结核相关态度的因素 |
4.5 中职学生结核病相关行为状况 |
4.6 中职学生肺结核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干预效果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皮内针调肝理肺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诱因 |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焦虑抑郁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病名 |
2 肺胀的病因病机 |
3 证候分类 |
4 肺胀的论治 |
5 外治法 |
6 中医对焦虑抑郁的认识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1.4 随机分组 |
1.5 干预措施 |
1.6 观察疗效及指标 |
1.7 统计方法 |
2 技术路线 |
3 统计结果与分析 |
3.1 一般资料分析及治疗前疗效指标分析 |
3.2 临床疗效比较 |
4 讨论 |
4.1 调肝理肺法 |
4.2 选证依据 |
4.3 选穴依据 |
4.4 研究结果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理论基础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 研究内容 |
5 操作性定义 |
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的构建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 |
1 研究目的 |
2 对象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部分 总结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的创新性 |
3 研究的局限性及对今后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第一轮专家函询问卷 |
附录 2 第二轮专家函询问卷 |
附录 3 知情同意书 |
附录 4 一般资料问卷 |
附录 5 患者疾病及康复情况调查表 |
附录 6 胸部手术健康教育评价标准 |
附录 7 出院准备度量表 |
附录 8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 |
附录 9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8)强效止咳糖浆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支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文献研究 |
2.1 祖国医学对CB的认识 |
2.2 西医学对CB的认识 |
第3章 临床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3 治疗方案 |
3.4 观察指标及方法 |
3.5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资料的比较 |
4.2 研究结果 |
4.3 安全性比较 |
第5章 讨论 |
5.1 立题依据 |
5.2 强效止咳糖浆的药物组成及功效 |
5.3 药物分析 |
5.4 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9)围术期肺癌VATS症状评估及术后影响因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症状群概念的提出 |
2.2 症状群测量工具 |
2.3 肺癌癌症患者的症状及症状群研究现状 |
2.4 症状群影响因素 |
2.5 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及症状群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样本量 |
3.3 研究工具 |
3.3.1 一般人口学资料 |
3.3.2 健康促进策略量表 |
3.3.3 心理弹性量表 |
3.3.4 症状评估 |
3.3.5 研究技术流程 |
3.4 数据收集及质量控制 |
3.5 统计分析 |
第四章 结果 |
4.1 肺癌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 |
4.2 肺癌患者疾病及治疗相关资料 |
4.3 肺癌患者围术期症状发生进程 |
4.3.1 肺癌患者术前1~2天症状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 |
4.3.2 肺癌患者术后1~2天症状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 |
4.3.3 肺癌患者术后3~4天症状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 |
4.3.4 肺癌患者术后5~6天症状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 |
4.4 症状群分析结果 |
4.4.1 肺癌患者术前1~2天症状群分析结果 |
4.4.2 肺癌患者术后1~2天症状群分析结果 |
4.4.3 肺癌患者术后3~4天症状群分析结果 |
4.4.4 肺癌患者术后5~6天症状群分析结果 |
4.4.5 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症状群变化情况 |
4.5 肺癌患者术后症状群影响因素分析 |
4.5.1 单因素分析结果 |
4.5.2 多因素分析结果 |
4.6 患者自我效能、心理弹性与症状群的关系 |
4.6.1 患者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得分情况 |
4.6.2 患者自我效能、心理弹性与症状群的相关分析 |
4.6.3 肺癌患者心理弹性在自我效能、症状群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肺癌患者围术期各时间点症状发生发展进程 |
5.1.1 肺癌患者各时间点症状发生及进展程度 |
5.1.2 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症状群分析结果 |
5.2 肺癌患者术后(T_3时间点)症状群的影响因素 |
5.2.1 情绪-消化症状群的影响因素 |
5.2.2 肺功能损害-缺氧相关症状群的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5.3 患者自我效能、心理弹性与症状群的关系 |
5.3.1 患者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和症状群的相关性 |
5.3.2 心理弹性在自我效能、症状群之间的中介作用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创新与局限 |
7.1 创新 |
7.2 局限与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佾况表 |
(10)三桔咳喘口服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选择 |
2.3 不良事件的处理 |
3 研究方案 |
3.1 技术路线 |
3.2 样本含量的估计 |
3.3 治疗方案 |
3.4 观察指标 |
3.5 疗效判定 |
3.6 统计分析方法 |
4 统计分析结果 |
4.1 病例分组情况 |
4.2 脱落与剔除病例统计 |
4.3 基线分析 |
4.4 试验数据分析 |
4.5 对数据分析结果的解读 |
讨论 |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之间的关系 |
2 研究三桔咳喘口服液的意义 |
3 研究基础 |
3.1 中医对肺心病病名的认识 |
3.2 中医学对肺心病病位的认识 |
3.3 中医学对喘证病因、病机的认识 |
4 三桔咳喘口服液处方分析 |
4.1 桔梗汤 |
4.2 香砂六君子 |
4.3 瓜蒌薤白半夏汤 |
4.4 三拗汤 |
4.5 合方分析 |
5 三桔咳喘口服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机制讨论 |
5.1 祛痰止咳,改善通气 |
5.2 改善胃肠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
6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经验总结 |
6.1 强调中医全程参与 |
6.2 畅通呼吸道 |
6.3 慎用无创呼吸机 |
6.4 慎用强心剂 |
6.5 慎用利尿剂 |
6.6 慎用糖皮质激素 |
6.7 慎用碱剂 |
6.8 慎用镇静催眠药物 |
7 张晓云教授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经验 |
7.1 天人合一,三因制宜 |
7.2 辨病与辨证结合 |
结论 |
特色与创新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 中医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研究进展 |
1.1 中医病机 |
1.2 中医证型 |
1.3 治法方药 |
1.4 讨论 |
2 现代医学对肺心病合并呼衰的研究进展 |
2.1 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机制 |
2.2 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
2.3 现代医学对肺心病失代偿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 |
3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示例) |
四、一种帮助病人咳痰的有效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的构建研究[D]. 马佳楚.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九味固金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证临床疗效分析[D]. 孙耀琴.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补脾清肺汤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定植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反复发作的临床研究[D]. 王宁.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4]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治疗AECOPD痰热腑实证的临床观察[D]. 韩冬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汕头某中职学校学生肺结核知信行及其相关因素的干预研究[D]. 杨芷馥. 汕头大学, 2021(02)
- [6]皮内针调肝理肺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D]. 周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 翁慧.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8]强效止咳糖浆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支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D]. 罗舒文.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9]围术期肺癌VATS症状评估及术后影响因素探究[D]. 殷秀敏. 山东大学, 2020(10)
- [10]三桔咳喘口服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D]. 帅垠琦.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