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贫困地区壮族初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石桂戎[1](2021)在《农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投入调查研究 ——以甘肃省A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赵雨青[2](2021)在《小组工作介入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厌学问题研究 ——以S校的“劝学”小组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工作在儿童领域的研究在不断拓展,弱势儿童群体得到了更多地关注,单亲家庭儿童就是其中一类,特别是农村的单亲家庭儿童,他们被关注和帮助的需求更为迫切。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家庭结构的转变往往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创伤,进而使他们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冷漠、自卑、焦虑等。对于农村的单亲家庭儿童而言,他们很大一部分还是留守儿童群体,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缺乏监护人良好的教养和照料,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各种不健康的心理,行动上也容易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对儿童的成长带来了更多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使得部分儿童精力涣散、无心学习,进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厌学问题。一些厌学儿童沉溺于网络、上课玩手机、扰乱课堂秩序,对老师抵触情绪明显,甚至存在旷课逃学等现象,及早介入这些儿童的厌学问题,使他们重新回归正常的学习轨道,拯救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学业,也关乎他们的整个人生。论文主要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对具有厌学问题的农村单亲家庭儿童进行介入。首先,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参与式观察法等方法对S校的五六年级学生的厌学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存在厌学问题突出,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厌学行为出现频繁的问题,影响的因素从微观的个体到宏观的社会环境都有涉及;其次,在分析的基础上把非农村单亲家庭的儿童的农村单亲家庭的厌学情况进行了对比,从而得出了农村单亲家庭儿童的厌学问题更为迫切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最后,根据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厌学问题的普遍性和相似性,并综合社工的能力和资源,决定采用小组工作的方法进行介入。在此基础上,作者以加强了他们对学习的正确认知,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找回学习的自信心为目的,针对性地制定小组工作方案,开展了名称为“劝学”的成长小组,分别开展了以我的学习观、以兴趣为师、拥抱自律的自己、以榜样为主题的六节小组活动。最后对小组的过程和效果进行了评估,印证了小组工作的方法在厌学问题的解决上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小组目标基本能够达成。最后,笔者通过对小组实务整个过程进行反思,结合存在的问题和成因,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即运用整合性社会工作的方法,推动微观到宏观层面系统的连接,促进农村单亲家庭儿童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更有效地解决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厌学问题。
伍秋林[3](2021)在《后扶贫时代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政策调适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后扶贫时代从狭义上看是指国家完成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与相对贫困作长期斗争的扶贫时期,一般以2020年为时间起点。教育扶贫政策作为教育扶贫的核心手段,在后扶贫时代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转变下,也同样到了调适的窗口。本文认为,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是我国扶贫环境转变的根本原因,但是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又对扶贫提出来新任务和新目标。随着党和国家逐步重视教育在扶贫当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扶贫政策进一步向扶贫政策体系核心迈进,政治地位得到提升。人口流动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贫困的发生空间由原本的农村伴随着人口流动逐渐向城乡分散。从更深层次来看,农村学生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下落入竞争的相对不利,成为相对贫困的根源之一。这几点成为民族地区在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政策亟需调适的四个基本动因。本文通过文献法对以往的政策进行梳理,用实证研究法对广西民族地区访谈调查。访谈发现,目前民族地区学校依然存在制约教育扶贫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的不利因素,比如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农村原生家庭问题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和其衍生出来的心理问题,以及基层资助工作和支教工作问题。由此,在掌握以往政策调适的一般规律和现实基础上,认为后扶贫时代的广西教育教育扶贫政策的价值导向上需要回归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教育价值,在政策目标上要向更深层次的教育公平迈进,在政策体系上要更加注重政策均衡,在政策主体上要强调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由此,政府在进行教育扶贫政策调适的时候,首先应当建立以人为本,兼具科学性和多元性的政策调适原则;其次,加强政府实地调研,高效准确的收集民族地区群众对教育政策的各项反馈信息和数据,与民族地区基层教育部门建立动态沟通机制;再次,建立教育扶贫政策的保障机制,在政策供给、财政供给、信息共享等领域建立制度保障,切实保证各项教育扶贫政策的有效开展和落实;最后,建立实施监督和反馈机制,拓宽和疏通各层政府和群众密切沟通的渠道,切实保障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政策得到有效监督,为下一阶段的教育扶贫政策的调适提供支撑。
郭炎华[4](2020)在《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年来,我国拟以教育信息化来推动教育的区域均衡化发展以及城乡教育资源的流动和共享。翻转课堂模式是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讲授法结合起来,形成线上与线下混合学习的“学本位”模式。这种教与学的翻转模式正好顺应了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发展需求。在现代化信息社会中,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闻名全球。我国在以信息化为媒介的翻转课堂研究中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且翻转课堂在城市学校中也广泛开展起来,但我国的乡村学校在信息化教学中无容置疑处于劣势。与城市翻转课堂相比较,能在乡村学校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的意义会更为鲜明:一是乡村(尤其是偏远山村)与城市相比,信息相对闭塞,因此优质的教育资源引进与信息共享,对乡村教学质量的改善与知识视野的开拓有着更鲜明的意义;二是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中翻转出来的课堂中的“指导、合作讨论”环节,对于乡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家长缺位”、“辅导缺位”的学生学习成长更为迫切需要,其意义也更深远、重大。我国这些年的城乡义教均衡与乡村振兴战略给乡村教育的创新驱动与有效的教学转型发展创造了良机。然而,城乡学习环境与教学条件有别,国外与国内的乡村环境条件大不相同,因此我国乡村课堂“教”与“学”的转型需要本土化的翻转模式与实施路径。本研究拟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改进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的本土化教学模式并使其得到有效的实施。主要利用分析法、调查法、比较法与准实验研究方法,在翻转课堂内涵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研究现状与争议,并对林地公园高中与聚奎中学这两所乡村学校的翻转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以前车之鉴进行取长补短,然后以SMCR(source传播者、message信息、channel信道、receiver受众)循环式交流模型为本研究的调研理论框架依据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维度设计,并在样本乡村实施了问卷调查与深入的访谈调研。根据本研究样本乡村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与结论,并结合前车之鉴进行取长补短,本研究构建了样本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依据研究的目的与拟解决的问题,建立了研究问题的假设,最后对所构建的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教学实验。经过教学实验的前测、中测与后测的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再结合本研究的后期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得出了本文的实验结论:(1)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没有加剧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差距;(2)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正向影响乡村学生的学习力;(3)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优先于信息化教学工具显着影响乡村教师水平的发挥;(4)认知前提特征显着影响乡村学生的翻转学习效果;(5)乡村教育信息化无法避免“知识沟”的羁绊。另外,本研究在翻转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发现了:其一、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后学生的成绩是呈曲线式进程;其二、内外部学习环境的优劣显着影响翻转模式层级的高低;其三、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亟待特需的专门化培训路径。本研究的结论解答了聚奎中学与林地公园高中翻转课堂遗留的两个疑问,也就是说翻转模式本身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升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学信息化起主要的作用?学生成绩的提升主要是因为使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因,还是不同教师任教的原因?并从实证角度为华南贫困乡村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本土化的改进路径,揭示了教育信息化在我国乡村与“知识沟”的艰难博弈,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扶贫提供“软实力”发展路径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研究贡献与实践参考。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改进了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并在模式构建与实践运行中添加了乡村特色元素;二是建立了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准实验研究的干预模型;三是构建了城乡有别的乡村专门化师资培训路径。最后,在分析本文的研究不足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后续研究策略与展望。时至今日,虽然翻转课堂在聚奎中学与本研究的实验样本学校的本土化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国乡村翻转课堂尚未形成规模,还在尝试与探索中。本文的实验也还只是本研究的一个探索阶段。在我国义教均衡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环境与机遇中,乡村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创新模式有望得到更大范围与更深入的研究与发展。
黎雪[5](2020)在《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文中认为民族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随着更大范围的经济一体化,交通、网络、通信的迅速发展,关系网络向外向内延伸,社会单元间的联系加强。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的今天,民族关系成为国家建设与发展需面对的重要议题之一。为提供和谐民族关系研究县域典型案例,本文以木里藏族自治县民族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考察,定量与定性的相互映证,梳理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发展与现状,总结其经验价值。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研究分建国前后对木里和谐民族关系形成的历史基础、曲折发展进行梳理。主要考察了木里建置沿革与多民族分布、世居民族的源与流;从“自下而上”的民间互动,回溯了民间经济、政治、文化往来;从“自上而下”的王朝力量,回顾了中央王朝有利于地方民族关系的政治建构。建国以来,木里民族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研究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跃进”“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分别探讨了木里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民族关系发展道路上遭受的挫折、经济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的发展。从实证的视角,笔者开展了民族关系田野调查。研究首先阐明了田野调查中衡量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的核心要素和影响因素、相关的内涵界定、问卷设计与田野开展情况。调查主要把各民族人口构成及相对规模、居住格局、日常交往、族际通婚、语言使用、民族心理作为木里和谐民族关系考察的六个核心因素。人口结构中的民族关系,包括木里各民族人口构成与相对规模、人口普查结果中反映的社会结构性差异;居住格局中的民族关系,包括各民族地理空间的分布、城乡分布情况、微观个体的邻里关系;日常交往中的民族关系,包括生活场所、工作场所、学校场所、娱乐场所中的民族交往;族际通婚中的民族关系,则基于2015年至2017年乔瓦镇婚姻登记数据、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木里县婚姻登记数据,分析包括族际婚的数量及占比、族际婚中的性别差异、教育边际效应对族际婚的影响;语言使用中的民族关系,包括对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汉语言文字使用、双语教育普及的考察;民族心理中的民族关系则通过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民族偏见与歧视的调查情况来呈现。同时,本文对和谐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即外部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人文社会环境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木里主要经济指标、脱贫攻坚的成绩和挑战、语言环境、宗教环境、教育状况等问题。民族关系的认识维度,从历时与共时、国家与民间、结构与互动的不同维度展开。历史积淀和现实建构共同生成木里民族关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继承延续;民间交往和国家力量共同生成木里民族关系,其发展离不开“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两股力量;同时,民族关系也是结构与互动的统一,既通过民族成员的互动交往折射关系的具象情况,又通过赖以生存的外部结构环境影响其发展态势。新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路径构成和谐民族关系的时代要求。针对木里当地实际,研究提出夯实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基础,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经济发展“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因地制宜探索地方发展模式的路径。
杨燕荣[6](2020)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建档立卡户初中学生英语学习障碍与贫困关系实证研究 ——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为例》文中指出语言与贫困具有重要的关系,语言通常被视作一种资源,是贫困人口获取知识、升学、获得个人就业机会、实现事业发展,摆脱教育劣势、就业和经济劣势的一种社会资本。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建档立卡户学生,摆脱贫困恶性循环,跨越代际贫困的关键就是解决教育、就业和经济劣势的难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居住着壮、苗、汉、彝、瑶、回、傣、布依、蒙古、白等20多个民族,大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本族语言,目前除了偏远山区中的老人不会讲汉语外,州内的大多数人都可以说国家通用语,沟通没有问题。但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被定为我国中小学生必修科目之一,在各类考试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外语学习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是进行语言扶贫、教育扶贫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然而处于不利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建档立卡户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较大的学习障碍导致其难以获得接受更高一级教育的机会,难以实现优质就业、脱贫致富。目前学界对贫困与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研究多集中在第一语言习得上,对于贫困学生在低经济和特殊文化以及多语背景下的英语(二语或外语)学习问题、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尚缺。因此本论文以云南省边疆少数民族自治文山州马关县的建档立卡户初中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田野调查(观察、访谈)和问卷的方式探究云南文山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初中学生英语学习障的现状、影响因素及贫困与英语学习障碍的关系。最后从学生、家庭、教师、社会四个角度提出改善云南文山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建档立卡户初中学生英语学业成绩的帮扶对策。研究结果显示,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的建档立卡户初中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学习障碍,其中口语障碍是他们面临的最大的障碍,其次是阅读障碍、逻辑障碍和写作障碍,听力障碍和拼写障碍相对较小。其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贫困状态下父母为子女提供的物品数量、父母教养方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焦虑程度和英语兴趣对英语学习具有很大影响。
景琛琛[7](2020)在《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研究》文中认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于实现教育公平,推动整体教育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想更好地推动城乡教育的健康发展,就要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的投入力度,因为城乡师资均衡配置则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必然选择。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不容乐观。因此,了解教师、学校管理人员以及教育行政人员对乡村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相关问题的认识及看法,对于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的整体质量以及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此,本研究以调查法为主,对广西民族自治县5282位教师、424位学校管理人员、教育行政人员进行了线上问卷调研,并用SPSS20.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另外,本研究也采用开放性访谈法对30名乡村教育管理人员以及一线乡村教师进行访谈,通过调研基本掌握了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导致乡村学校师资配置不均衡问题的因素,尝试提出促进乡村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的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文章开篇是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源起(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国内国外研究综述以及研究述评)、研究设计(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核心概念的界定以及相关理论依据。本研究在撰写的过程中,主要运用教育公平理论、双因素理论以及马斯洛需要理论三个理论对研究内容展开论证。第一章主要构建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评价指标,本研究主要采用师资配置数量、师资配置质量、师资配置结构以及教师工资待遇四个指标对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教师现状进行评价;第二章阐述目前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师资面临数量配置不均衡、质量配置不均衡、结构配置不均衡以及工资待遇不均衡等问题。第三章主要运用相关理论,对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失衡的成因进行深入剖析,从政策文本、政府管理、学校管理以及教师本身四个层面进行论述;第四章从政策文本,政府管理、学校管理以及教师本身四个角度对广西民族自治县落实乡村学校师资配置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完善师资配置政策文本,实现政策目标和政策效果的统一;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加大对乡村师资配置的整合力度;充分发挥学校的管理作用,加大对乡村师资配置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人追求与社会追求的统一。第五章主要根据目前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均衡配置取得的成效以及面临的困境,展望我国乡村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的前进趋势与未来走向,为新时期提高乡村师资均衡配置提供理论借鉴,在实践方面提供有力的依据,有助于提高乡村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从而实现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均衡化。
钟桢[8](2020)在《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甘肃A县和青海B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青藏区失学、辍学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当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发挥扶贫作用的障碍之一。目前,随着新一轮加强“控辍保学”政策的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问题的解决已经有所突破,但是甘青藏区义务教育发展依然存在阻力,“后控辍保学”时代“控辍保学”政策的推行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更深层次的问题。本研究选取甘肃A县和青海B县为研究对象,探究当地“控辍保学”政策实施的现状。研究采取调查研究方法,通过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利用SPSS20.0分析处理问卷资料,共收集了学生样本2908份,教师样本487份。通过分析A、B两县依法控辍保学、机制控辍保学、质量控辍保学、扶贫控辍保学、保障控辍保学、组织宣传控辍保学这六个方面的现状,研究发现两县“控辍保学”政策实施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以及存在部分问题。首先取得成效方面,目前两个县的义务教育巩固率指标已经提前完成,政策文本分析得知控辍机制建立基本合理,实施的保障措施针对性强劝返率高,政策实施以来家长思想观念较过去发生转变,教师管理方式也发生转变,以上主要是控辍方面的成效。其次存在问题方面,研究发现两县依就存在潜在辍学问题,劝返生归校之后普遍“学不好”,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学习的出口没有彻底打开,政策目标群体对“控辍保学”政策的认知程度低。最后结合公共政策系统理论进行原因分析发现,造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在政策执行方面,政策执行者宣传力度不足、宣传手段不恰当、执行人员数量上不足、政策执行者实施过程中产生偏向,在教育内部,两县学校教育提升不足,初中普职融合教育发展缓慢,此外政策的实施效果还受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个体自身的影响。那么在“后控辍保学”时代,本研究认为进一步推进政策实施,需要从内提升主体和客体的内推力,在外改善环境形成支持力,内外共同形成合力,重点加强保学措施。具体而言,内部方面,首先政府要继续加强领导力,统筹兼顾建立“控辍保学”工作的长效机制,其次以学校为中心开展多种形式宣传,进一步提高政策相关内容的认知程度,再次改善教育侧供给,提高劝返生、学困生、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加速初中普职教育融合发展,拓宽藏区学生学习出口;外部方面,首先进一步完善甘青藏区教师队伍建设,创建特色化的教师队伍,其次加大对甘青藏区教育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集中财力物力攻坚“硬骨头”,再次用行政力量引导社会文化环境良好发展,再次多方面建设学校环境,创建学生“爱”的家园,最后多平台辅助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张秋丽[9](2020)在《民族地区小学高年级寄宿生亲情缺失与补偿方略研究 ——基于广西靖西市A乡中心小学的调查》文中提出本研究以民族地区小学高年级寄宿生亲情缺失与补偿方略研究为基点,以靖西市A乡中心小学为样本,对在校寄宿生、教职工、后勤人员等进行实地调研访谈和发放问卷,对靖西市A乡小学高年级寄宿生亲情缺失的表现及影响进行概括,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具体的内容主要是情感脆弱,幸福感降低;独立性差,寄宿适应期长;学习迷茫,学习成绩不理想;社交能力低,社会性发展受阻;身心健康发展不良,易出现心理问题。根据实地调研以及文献研究,笔者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来分析靖西市A乡中心小学高年级寄宿生亲情缺失的原因。家庭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家长重成绩,轻情感;教育方法不当,忽视互动教育;把教育责任推卸给学校;家长文化素质低,缺乏相关心理知识;外出务工,对孩子学习生活介入不足。学校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封闭的寄宿生活,阻断了学生与家庭的联系;狭小的自主活动空间,学生业余生活单调;教师任务繁重,对学生关爱程度下降与疏离;后勤人员配备不足,学生饮食起居无人照顾;网络设施不完善,难以满足学生生活需要。针对靖西市A乡中心小学高年级寄宿生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以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为理论支撑点,在文献综述、调查分析、问题呈现的基础上对问题的解决进行思考,从家庭和学校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家庭方面的建议主要有加强家庭教育,树立正确的成长观;重视家校合作,主动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责任;减少隔代抚养,注重父母情感关怀。学校方面的建议包括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亲情教育;丰富课余生活,让寄宿生体会到“家”的欢乐;设立以人为本的成长档案袋,关注学生发展;合理配备生活教师,让寄宿生感受到亲情般的温暖;完善硬件设施,提升学生幸福感等。
曾铮[10](2019)在《云南省边境地区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研究》文中指出控辍保学政策是我国基础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保障所有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政策。近年来,我国不断改善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但我国一些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岛地区仍不同程度存在失学辍学现象。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梳理我国控辍保学相关政策,以近年来我国控辍保学政策在云南省边境地区的实施现状为基础,分析控辍保学相关政策的政策走向及特点,借助政策执行过程分析模型讨论控辍保学工作的现状以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政策分析工具对云南省边境地区控辍保学工作提出对策建议,并希望研究成果能够给其他边境地区的控辍保学执行工作提供借鉴。第一部分,介绍控辍保学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然后对相关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对控辍保学的相关概念和政策执行研究的理论进行说明。第二部分,介绍控辍保学政策的历史沿革,对控辍保学相关政策的时间演变进行分析,把控辍保学相关政策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础教育初步发展阶段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第三各阶段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阶段,第四个阶段是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阶段。第三部分,研究云南省边境地区控辍保学政策的现状及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借助公共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政策本身、政策执行主体、政策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四个方面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广西贫困地区壮族初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贫困地区壮族初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小组工作介入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厌学问题研究 ——以S校的“劝学”小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1.儿童厌学的现状 |
2.作者与课题的“结缘”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四)国内外研究回顾 |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3.研究述评 |
二、研究设计 |
(一)概念界定 |
1.单亲家庭 |
2.厌学 |
(二)理论基础 |
1.生态系统理论 |
2.社会学习理论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三、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一)S校的概况及五至六年级学生厌学现状分析 |
1.S校的概况 |
2.S校五至六年级学生厌学现状分析 |
(二)S校五至六年级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厌学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 |
1.S校五至六年级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厌学的表现 |
2.S校五至六年级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厌学的原因 |
(三)S校五至六年级单亲家庭厌学儿童社会工作介入的需求分析 |
1.S校对五至六年级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厌学问题的介入情况 |
2.社会工作介入S校五至六年级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厌学问题的需求分析 |
3.小组工作介入S校五至六年级农村单亲儿童厌学问题的优势 |
四、S校“劝学”小组的设计 |
(一)小组的前期准备工作 |
1.小组组员的招募 |
2.小组组员的特征 |
3.问题的评估 |
(三)“劝学”小组方案设计 |
1.小组简介 |
2.小组目标 |
3.小组活动的整体设计 |
4.预估困难与解决对策 |
五、S校“劝学”小组工作实务过程 |
(一)小组初期 |
1.第一节小组活动:我的学习观 |
2.第二节小组活动:以兴趣为师 |
(二)小组中期 |
1.第三节小组活动:拥抱自律的自己 |
2.第四节小祖活动:探寻学习的方法 |
(三)小组后期 |
1.第五节小组活动:榜样的力量 |
2.第六节小组活动:全新起点 |
(四)小组工作介入农村单亲家庭厌学儿童服务的评估 |
1.过程评估 |
2.效果评估 |
六、结论、反思与建议 |
(一)结论 |
1.小组工作介入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厌学问题具有良好的有效性 |
2.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对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3.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厌学问题需要综合性社会工作方法介入 |
(二)反思 |
1.小组工作实务过程的反思 |
2.小组理论运用的反思 |
3.社会工作者自身理论素养和实务能力的反思 |
(三)建议 |
1.树立正确的教养方式,增强家庭的监护与支持 |
2.推动学校教育制度的革新,推行“家+校+社工”的联动模式 |
3.社会工作机构落地学校开展儿童服务,发展学校社会工作 |
4.政府政策的支持与落实,保障农村儿童的权利 |
5.社会工作者坚守专业价值理念,提升个人专业服务能力 |
七、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后扶贫时代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政策调适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价值 |
2.实践意义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1.后扶贫时代 |
2.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政策 |
3.公共政策调适 |
(六)相关理论基础 |
1.结构主义贫困论 |
2.文化资本理论 |
3.渐进决策理论 |
(七)研究思路 |
(八)基本分析框架 |
(九)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调查研究法 |
3.个案研究法 |
一、广西教育扶贫政策成效与主要问题 |
(一)广西教育扶贫政策的回溯 |
(二)广西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政策成效分析 |
(三)广西教育扶贫政策的主要问题 |
1.政策偏重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发展滞后 |
2.教师发展政策支持不足 |
3.教育管理水平较低 |
二、后扶贫时代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政策调适动因 |
(一)政策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扶贫政策诸要素的被动适应 |
1.经济水平的发展引起教育扶贫政策目标调适的需求 |
2.教育扶贫政治地位的提升引起教育扶贫政策体系调适的需求 |
3.社会结构的变化引起教育扶贫政策主体调适的需求 |
4.文化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教育扶贫政策价值调适的需求 |
(二)后扶贫时代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诉求 |
1.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是教育扶贫政策的短板 |
2.农村家庭问题阻碍教育扶贫的深入开展 |
3.留守儿童问题形成教育扶贫的制约因素 |
4.心理疏导的缺失形成教育扶贫的隐形阻碍 |
5.精准度较低使得教育扶贫效果大打折扣 |
三、后扶贫时代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政策对象 |
(一)价值的调适:回归人的全面发展 |
(二)目标的调适:教育公平向更深层次迈进 |
(三)体系的调适:从全面走向均衡 |
(四)主体的调适:从单一走向多元 |
四、后扶贫时代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政策调适策略 |
(一)确立教育扶贫政策调适的原则 |
1.回归“以人为本”的教育扶贫政策调适原则 |
2.坚持公平性的教育扶贫政策调适原则 |
3.重视教育扶贫政策的科学性原则 |
4.多元化政策调适参与主体 |
5.建立政策执行的精准性屏障 |
(二)强化政策调适过程的各项保障 |
1.建立教育扶贫政策调适的智力支持系统 |
2.建立教育扶贫政策调适的财政支持系统 |
3.建立多部门协同的教育扶贫政策调适联合行动框架 |
(三)建立政策调适的监督反馈机制 |
1.创新教育扶贫政策调适的监督反馈体系 |
2.建立和完善教育扶贫政策调适的法律体系 |
3.大力建设数字化政策动态监控平台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4)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 |
2.有关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研究 |
3.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1.研究问题 |
2.研究目的 |
3.理论依据 |
4.研究方法 |
5.研究内容 |
6.研究路线 |
一、翻转课堂的由来及内涵解析 |
(一)翻转课堂的由来 |
1.翻转课堂的起源 |
2.翻转课堂的兴起与发展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翻转课堂 |
2.乡村与乡村学校 |
3.本土化 |
4.学习力 |
5.学优生与学困生 |
6.知识沟 |
(三)内涵解析 |
1.翻转课堂的本质 |
2.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目标导向 |
3.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目标解读 |
二、乡村翻转课堂现状与翻转模式的比较分析 |
(一)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现状与争议 |
1.我国乡村学校“教”与“学”翻转的本土模式 |
2.翻转课堂引进在我国乡村本土化的研究现状与争议 |
(二)林地公园高中与聚奎中学的翻转模式对比解析 |
1.比较之目的 |
2.方法与依据 |
3.翻转模式对比解析 |
4.比较研究启示 |
(三)本研究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构建与实施目的 |
1.翻转之取长补短 |
2.以前车之鉴为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铺路 |
3.解析乡村翻转课堂的争议 |
三、模式构建前样本乡村学校的需求度与接受度调查分析 |
(一)调研设计 |
1.调研对象 |
2.理论模型依据 |
3.量表维度设计 |
(二)调研实施 |
1.问卷 |
2.访谈 |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
1.教学传播者分析 |
2.学生分析 |
3.翻转课堂信息内容与信道需求分析 |
4.调研结论 |
四、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改进模式 |
(一)以往翻转模式经验总结与吸收 |
1.乡村翻转课堂的鲜明意义 |
2.以往翻转模式的教训总结 |
3.以往翻转模式的经验吸收 |
(二)乡村翻转模式实施与理论研究的遗留问题 |
1.疑问1——主要归功于翻转模式亦或是信息化教学的作用 |
2.疑问2——主要归功于翻转模式亦或是教师水平的影响 |
3.疑问源——聚奎中学与林地公园高中留存的研究空白 |
(四)本土化翻转模式构架与解析 |
1.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 |
2.实验班级操作模式 |
3.翻转学习干预模型 |
4.教学评价模式 |
五、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的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 |
(一)实验设计 |
1.研究问题假设 |
2.研究样本 |
3.变量控制 |
(二)实验前期工作 |
1.实验科目的选择 |
2.翻转课堂师资培训 |
3.微课的制作 |
(三)实验过程 |
1.实验班的产生及前测 |
2.翻转课堂操作过程 |
3.数据收集 |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
1.终结性评估分析 |
2.形成性评估分析 |
六、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实验结论与反思 |
1.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没有加剧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差距 |
2.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正向影响乡村学生的学习力 |
3.翻转模式优先于信息化教学工具显着影响乡村教师水平的发挥 |
4.认知前提特征显着影响乡村学生的翻转学习效果 |
5.乡村教育信息化无法避免“知识沟”的羁绊 |
(二)研究发现与反思 |
1.内外部学习环境的优劣显着影响翻转模式层级的高低 |
2.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亟待特需的专门化培训路径 |
3.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后乡村学生的成绩呈曲线式进程 |
(三)研究创新 |
1.改进了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 |
2.建立了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准实验研究的干预模型 |
3.构建了城乡有别的乡村专门化师资培训路径 |
(四)研究呈献 |
1.为我国乡村探索翻转课堂的本土化改进路径 |
2.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扶贫提供“软实力”发展路径参考 |
3.揭示了教育信息化与“知识沟”的艰难博弈 |
七、研究不足与后续解决策略 |
(一)研究不足 |
1.研究条件造成的局限 |
2.研究样本的局限 |
3.研究时段的局限 |
4.本研究的代表性范围 |
(二)后续研究策略与展望 |
1.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的特需路径 |
2.弥合“知识沟”的策略与愿景 |
3.后续研究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择木里藏族自治县民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六、研究创新及难点 |
七、木里藏族自治县基本概况 |
第一章 木里民族关系形成的历史基础 |
第一节 木里多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 |
一、建置沿革与多民族分布 |
二、木里世居民族的源与流 |
第二节 木里多民族交往的民间互动 |
一、经济交往与民族关系 |
二、政治交往与民族关系 |
三、文化交往与民族关系 |
第三节 中央王朝有利于地方民族关系的政治建构 |
一、中央王朝的土司制度 |
二、中央王朝的改土归流 |
三、木里历史对民族关系的当代启示 |
第二章 建国以来木里民族关系的曲折发展 |
第一节 新中国的建立与木里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 |
一、人民政权的建立 |
二、民主改革的推行 |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 |
四、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 |
第二节 “大跃进”“文革”时期木里民族关系遭受挫折 |
一、左倾思想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二、“文革”对民族关系的破坏 |
三、民族政策的拨乱反正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木里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
一、工业化、市场经济和社会关系结构变化 |
二、民族旅游带来的社会多元及关系结构改变 |
三、大众传播媒介与多民族关系的扩展及互动方式变化 |
四、木里经济的支柱产业:林业和水电 |
第三章 木里民族关系核心要素的实证考察(上) |
第一节 民族关系要素理论确认 |
一、衡量民族关系的核心要素和影响因素 |
二、有关和谐民族关系的内涵界定 |
三、问卷设计与田野调查的开展 |
第二节 人口结构中的民族关系 |
一、各民族人口构成及相对规模 |
二、人口普查结果反映的社会结构性差异分析 |
第三节 居住格局中的民族关系 |
一、各民族地理空间分布 |
二、各民族城乡分布情况 |
三、微观个体的邻里关系 |
第四章 木里民族关系核心要素的实证考察(下) |
第一节 日常交往中的民族关系 |
一、马克思主义交往观的当代意义 |
二、木里民族交往现状 |
三、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木里举措 |
第二节 族际通婚中的民族关系 |
一、乔瓦镇族际婚分析:基于2015年-2017年乔瓦镇婚姻登记数据 |
二、木里县族际婚分析:基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木里婚姻登记数据 |
三、木里人口较多民族族际婚特点 |
第三节 语言使用中的民族关系 |
一、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 |
二、汉语言文字的使用 |
三、民汉双语教育的普及 |
第四节 民族心理中的民族关系 |
一、国家与民族认同 |
二、多层次的民族认同 |
三、民族偏见与歧视 |
第五章 木里民族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民族关系与经济发展 |
一、主要经济指标及增速分析 |
二、木里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
第二节 民族关系与反贫困 |
一、脱贫攻坚的成绩与困难 |
二、木里脱贫攻坚政策建议 |
第三节 民族关系与人文环境 |
一、语言环境宽松 |
二、藏传佛教世俗化现象 |
三、教育状况改善及热点问题评析 |
第六章 木里构筑起和谐民族关系及其价值 |
第一节 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经验性价值 |
一、历时与共时的统一 |
二、国家建构与民间交往的统一 |
三、结构与互动的统一 |
第二节 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路径 |
一、完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 |
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
三、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四、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
第三节 夯实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 |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 |
二、民族工作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三、经济发展“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
四、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五、因地制宜,探索木里发展新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建档立卡户初中学生英语学习障碍与贫困关系实证研究 ——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一、教育扶贫在我国脱贫攻坚任务的中坚力量 |
二、语言扶贫是贫困人口实现代际脱贫的重要手段 |
三、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扶贫的现状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建档立卡户初中生的特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英语学习障碍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英语学习障碍的国外研究综述 |
(二)英语学习障碍的国内研究综述 |
二、贫困与语言学习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贫困与语言学习国外研究综述 |
(二)贫困与语言学习国内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克拉申(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 |
二、语言与贫困的理论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一、问卷调查对象 |
(一)调查对象年级和民族情况 |
(二)调查对象母语情况 |
(三)调查对象成绩情况 |
(四)调查对象的家庭情况 |
(五)调查对象的心理特征 |
二、访谈及观察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田野调查法 |
第四节 研究步骤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前言 |
第一节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一、问卷的信度分析 |
二、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二节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建档立卡户初中学生英语障碍情况分析 |
一、英语学习障碍情况 |
二、性别、民族和母语在英语学习障碍上的差异 |
第三节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建档立卡户初中学生英语障碍与贫困的相关性分析 |
一、贫困状态下的经济情况与英语学习障碍的相关性 |
二、贫困状态下的文化环境与英语学习障碍的相关性 |
第四节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建档立卡贫困初中生英语学习障碍的影响因素 |
一、经济因素对英语学习障碍的影响 |
二、文化因素对英语学习障碍的影响 |
三、心理因素对英语学习障碍的影响 |
第五节 实地访谈和观察的结果与分析 |
一、学生及家长访谈的陈述及分析 |
(一)学生访谈的陈述及分析 |
(二)家长访谈的陈述及分析 |
(三)学生及家长访谈的总结 |
二、英语学习状况及家庭物质条件的实地观察 |
(一)课堂参与情况观察 |
(二)作业完成情况观察 |
(三)家庭物质条件观察 |
(四)实地观察结果总结 |
第六节 改善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建档立卡户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状况的对策 |
一、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减少心理因素的影响 |
二、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 |
三、教师实施精准帮扶,进行针对性辅导 |
四、减少“贫困文化”的影响,改善社会环境 |
第五章 结论及启示 |
第一节 主要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研究的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英语学习问卷 |
附录B 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C 学生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问题提出 |
2.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文献述评 |
(四)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1.师资 |
2.师资均衡配置 |
3.乡村学校 |
(六)理论基础 |
1.教育公平理论 |
2.双因素理论 |
3.马斯洛需要理论 |
一、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评价指标 |
(一)城乡义务教师师资配置的相关标准 |
(二)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的评价指标 |
1.样本选取 |
2.其余数据来源 |
二、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现状 |
(一)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情况分析 |
(二)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问题分析 |
1.师资配置数量不均衡 |
2.师资配置结构不均衡 |
3.师资配置质量不均衡 |
4.教师工资待遇不均衡 |
三、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不均衡归因分析 |
(一)基于广西民族自治县师资配置政策文本的分析 |
1.师资配置政策制定缺乏吸引力 |
2.师资配置政策内容缺乏灵活性 |
3.政策执行缺乏对教师的动态管理 |
(二)基于广西民族自治县政府管理层面的因素分析 |
1.乡村教师的交流机制不顺畅导致师资配置不均衡 |
2.乡村教师的准入制度不规范导致师资配置不均衡 |
3.乡村教师的培训制度不完善导致师资配置不均衡 |
4.乡村教师的职称评定制度不完善导致师资配置不均衡 |
(三)基于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管理层面的因素分析 |
1.管理人员缺乏对教师人文关怀导致师资配置不均衡 |
2.乡村教师工资绩效分配不合理导致师资配置不均衡 |
3.乡村学校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师资配置不均衡 |
4.乡村教师工作性质划分不明晰导致师资配置不均衡 |
(四)基于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教师自身层面的因素分析 |
1.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不够明晰 |
2.教师缺乏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
四、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的解决路径 |
(一)完善师资配置政策文本,实现政策目标与政策效果的统一 |
1.确保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政策制定的吸引力 |
2.强化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政策内容的操作性 |
3.建立乡村学校教育师资发展的动态管理库 |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加大对乡村师资配置的整合力度 |
1.完善师资交流机制,加强教师交流意愿 |
2.规范教师准入制度,严格选用优秀教师 |
3.落实教师培训政策,采取多种培训方式 |
4.完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不断推进教育公平 |
(三)充分发挥学校的管理作用,加大对乡村师资配置的支持力度 |
1.加大对教师关怀力度,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 |
2.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优化教师薪资结构 |
3.建立健全激励制度,创新鼓励奖励方式 |
4.明确教师主要职责,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 |
1.制定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 |
2.提升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
五、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甘肃A县和青海B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研究的缘起 |
2.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核心概念界定 |
2.相关研究综述 |
3.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四)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1.理论基础 |
2.理论分析框架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与研究分析框架 |
2.研究对象的选取 |
3.研究方法 |
二、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现状 |
(一)甘青两县简况 |
1.两县县情简况 |
2.两县“控辍保学”政策内容概况 |
(二)甘青两县调查结果 |
1.依法控辍保学情况 |
2.机制控辍保学情况 |
3.质量控辍保学情况 |
4.扶贫控辍保学情况 |
5.保障控辍保学情况 |
6.组织宣传控辍保学情况 |
三、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一)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的成效 |
1.控辍目标提前达成 |
2.控辍机制合理并执行严格 |
3.保障控辍措施具有针对性 |
4.家长思想观念发生转变 |
5.教师管理方式的转变 |
(二)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1.潜在辍学问题依然存在 |
2.劝返生“学不好”是普遍现象 |
3.学生学习出口没有彻底打开 |
4.政策目标群体对“控辍保学”政策的认知程度偏低 |
四、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中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取得成效的原因分析 |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政策执行过程中宣传力度不足、手段不合适导致学生和家长“知不了” |
2.组织机构中人员的不足导致家长、学生“知不了” |
3.执行者实施时的偏向导致“留不住”、“学不好”、“升不了” |
4.农牧区学校教育提升不足导致学生“留不住”、“学不好” |
5.初中普职融合教育发展缓慢导致学生“升不了”“就不了” |
6.导致学生辍学的自然、经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原因分析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对策建议 |
1.提升主体和客体的内推力 |
2.外部环境改善形成支持力 |
(三)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民族地区小学高年级寄宿生亲情缺失与补偿方略研究 ——基于广西靖西市A乡中心小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1.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情感关怀问题研究 |
2.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情感补偿研究 |
3.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状况研究 |
4.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营养状况研究 |
5.农村寄宿制小学学校管理问题研究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观察法 |
五、研究对象及样本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民族地区 |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 |
(三)小学高年级寄宿生 |
(四)亲情缺失 |
(五)亲情补偿 |
二、理论基础 |
(一)布朗芬布伦纳的心理发展生态系统 |
(二)约翰·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
第二章 靖西市A乡中心小学基本情况调查 |
一、靖西市A乡中心小学初中校区简介 |
二、寄宿生、教职工、后勤人员情况调查 |
(一)寄宿生的基本情况 |
(二)教职工的基本情况 |
(三)后勤人员情况 |
三、寄宿生学习生活条件情况调查 |
四、寄宿生课余生活情况调查 |
五、寄宿生作息情况调查 |
六、寄宿生与家庭联系情况调查 |
第三章 靖西市A乡中心小学高年级寄宿生亲情缺失的表现及影响 |
一、情感脆弱,幸福感降低 |
二、独立性差,寄宿适应期长 |
三、学习迷茫,学习成绩不理想 |
四、社交能力低,社会性发展受阻 |
五、身心发展不良,易出现心理问题 |
第四章 靖西市A乡中心小学高年级寄宿生亲情缺失的原因 |
一、家庭方面 |
(一)重成绩,轻情感 |
(二)教育方法不当,忽视亲子互动 |
(三)把教育责任推卸给学校 |
(四)文化素质低,缺乏相关心理知识 |
(五)外出务工,对孩子学习生活介入不足 |
二、学校方面 |
(一)封闭的寄宿生活,阻断了学生与家庭的联系 |
(二)狭小的自主活动空间,学生业余生活单调 |
(三)教师任务繁重,对学生关爱程度下降与疏离 |
(四)后勤人员配备不足,学生饮食起居无人照顾 |
(五)基础设施不完善,难以满足学生生活需要 |
第五章 对靖西市A乡中心小学高年级寄宿生亲情补偿方略 |
一、家庭方面 |
(一)强化家庭教育意识,树立正确的成长观 |
(二)重视家校合作,主动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责任 |
(三)减少隔代抚养,注重父母情感关怀 |
二、学校方面 |
(一)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亲情教育 |
(二)丰富课余生活,让寄宿生体会到“家”的欢乐 |
(三)设立以人为本的成长档案袋,关注学生发展 |
(四)合理配备生活教师,让学生感受到亲情般的温暖 |
(五)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学生幸福感 |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云南省边境地区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地调查和访谈法 |
(三)数量研究法 |
五、创新性和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和研究区域的界定 |
一、控辍保学 |
二、边境地区 |
三、教育均衡 |
四、政策执行 |
第二节 研究理论基础 |
一、政策分析理论 |
二、政策执行理论 |
三、渐进决策理论 |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二章 控辍保学政策文本梳理 |
第一节 控辍保学政策变迁路径分析 |
一、基础教育初步发展阶段(1978-1985 年) |
(一)政策制定背景 |
(二)主要政策梳理 |
(三)政策重心 |
二、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1986-2000 年) |
(一)政策背景 |
(二)主要政策梳理 |
(三)政策重心 |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阶段(2001-2010 年) |
(一)政策背景 |
(二)主要政策梳理 |
(三)政策重心 |
四、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阶段(2010-至今) |
(一)政策背景 |
(二)主要政策梳理 |
(三)政策重心 |
第二节 控辍保学政策变迁特征分析 |
一、从问题导向到目标导向 |
二、从全国范围到老少边穷 |
三、从数量上升到质量提高 |
第三章 云南省边境地区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云南省边境地区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现状 |
一、云南省边境州市控辍保学政策整体执行现状 |
二、德宏州部分边境县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现状 |
(一)盈江县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现状 |
(二)陇川县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现状 |
三、西双版纳州部分边境县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现状 |
(一)勐腊县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现状 |
(二)勐海县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现状 |
第二节 云南省边境地区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的问题 |
一、边境地区义务教育巩固率较低 |
二、辍学原因复杂 |
三、教师队伍建设不足 |
四、民族教育问题 |
第四章 云南省边境地区控辍保学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探究 |
第一节 政策本身的影响 |
一、政策资源投入不足 |
二、政策制度供给过剩 |
三、政策目标的偏移 |
第二节 政策执行主体的影响 |
一、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教育管理体系 |
二、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 |
三、政策最终执行者的压力 |
第三节 相关目标群体的影响 |
一、复杂的辍学原因带来的新难题 |
二、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淡薄 |
第四节 政策执行环境的影响 |
一、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 |
二、经济发展滞后 |
三、自然地理环境不利发展 |
四、教育文化风气不足 |
第五章 提升云南省边境地区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政策层面 |
一、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提倡质量控辍 |
二、继续加强教育资源投入,优化资源配置 |
三、妥善使用各种政策工具,加强政策宣传 |
四、优化政策检查监督制度,加强监管力度 |
第二节 政策执行主体层面 |
一、提高办学积极性,主抓义务教育质量 |
二、促进分工与合作,加强控辍管理机制 |
三、加强教育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
第三节 政策目标群体层面 |
一、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初中普职教育融合 |
二、构建有效沟通渠道,提高目标群体义务教育意识 |
第四节 政策环境层面 |
一、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 |
二、推行双语教育,改善民族教育环境 |
三、科学学校布局,减轻地理环境劣势 |
四、改变教育观念,形成尊师重教风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广西贫困地区壮族初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农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投入调查研究 ——以甘肃省A县为例[D]. 石桂戎.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小组工作介入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厌学问题研究 ——以S校的“劝学”小组为例[D]. 赵雨青.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后扶贫时代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政策调适研究 ——以广西为例[D]. 伍秋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D]. 郭炎华.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5)
- [5]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D]. 黎雪.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6]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建档立卡户初中学生英语学习障碍与贫困关系实证研究 ——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为例[D]. 杨燕荣.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研究[D]. 景琛琛.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甘肃A县和青海B县为例[D]. 钟桢.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民族地区小学高年级寄宿生亲情缺失与补偿方略研究 ——基于广西靖西市A乡中心小学的调查[D]. 张秋丽.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1)
- [10]云南省边境地区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研究[D]. 曾铮.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