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骨骨囊肿1例报告

指骨骨囊肿1例报告

一、指骨骨囊肿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陈浩,黄晓辉,潘阿善,邱乾德[1](2021)在《指(趾)骨外伤性植入性表皮样囊肿X线表现》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指(趾)骨外伤性植入性表皮样囊肿X线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术后病理确诊的25例指(趾)骨外伤性植入性表皮样囊肿患者的X线表现。其中缝纫工针头刺伤19例,采石工铁锤致伤4例,搬运工重物压伤2例。病程5~96个月,平均(42±5.2)个月。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5~24个月,平均(15.0±3.5)个月。囊肿位于左手18例,右手5例,其中小指末节9例,中指末节8例,环指末节6例;右足部2例,其中第3趾趾末节1例,小趾末节1例;囊肿最大直径0.8~2.5 cm,平均(1.7±1.2) cm,其中7例<1.0 cm,16例1.1~2.0 cm,2例>2.1cm。25例骨质均呈囊状吸收,圆形15例,椭圆形10例。10例中心性囊肿,骨壁吸收变薄,囊壁完整;15例偏心性囊肿,压迫骨壁吸收,囊壁不完整。骨质破坏、缺损的边缘锐利,未见骨膜反应,破坏缺损区内无钙化,15例骨质破坏边缘轻度硬化,10例破坏边缘无明显硬化。本组中18例软组织有不同程度肿胀。结论指(趾)骨外伤性植入性表皮样囊肿多为单房囊肿;X线显示骨质囊状破坏,边缘锐利,无骨膜反应;中心性病灶囊壁吸收变薄而完整,偏心性病灶囊壁吸收缺损而囊壁不完整。

周强,阚世廉,张宝贵,王晓刚[2](2019)在《手部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诊治》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手部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病因、病变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80年3月至2016年1月天津市天津医院采用病灶刮除并植骨治疗的6例手部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男1例,女5例;年龄6~27岁,平均15.7岁。病变部位包括掌骨1例,近节指骨2例,中节指骨1例,小指系列掌骨和近、中、末节指骨1例以及环、小指系列掌、指骨1例。术后随访30~56个月,平均41个月。1例术后22个月复发,再次行刮除病灶后植骨治疗,再次手术后随访33个月未见复发。末次随访手指总活动度(TAM)系统评定结果为优5例、良1例。结论手部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病因不明确。病灶刮除并植骨是治疗手部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有效方法。

孙祥水[3](2018)在《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文中研究说明骨盆的功能是传导躯体的重量和参与构成髋关节。骨盆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变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缺失,常为肿瘤、炎症等直接或间接引起破骨活动增强的结果,皮质骨或松质骨均可受累。由于骨盆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复杂,血供丰富,侧支循环多,因而此处肿瘤常具有病理组织类型多样性的特点。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病例临床少见,国内外文献报道多数见于个案报道。由于骨盆部位复杂的解剖关系,盆腔内脏器重叠等原因,故临床上往往很难早期发现骨质破坏改变。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相结合是诊断骨质破坏的基础。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影像学表现各异,多数病例术前难以依靠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得到正确诊断,漏诊及误诊时常发生。儿童骨盆骨质破坏多数位于髂骨,坐骨、耻骨及骶骨也有累及。结合术后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析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病种分布及其影像学主要表现,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鉴别诊断水平,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骨盆解剖结构复杂,与多个重要脏器、血管、神经相毗邻,骨盆肿瘤的切除与重建一直是骨肿瘤外科领域的难点。3D(three-dimensional)打印技术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类型,将计算机生成的3D图像转换为物理模型,采用不同材料打印的骨肿瘤实体模型、个性化手术导板和个体化仿真金属植入体能够实现完全的个性化定制,对骨肿瘤治疗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借助3D打印的数字化三维模型,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骨盆肿瘤的位置和边界,骨科医师能够在术前直观地观察到骨盆肿瘤侵袭的范围,从而确定肿瘤的界限,把握病变周围复杂的解剖结构并事先规划手术过程,进行复杂手术的术前规划、手术模拟及手术设计,尽可能避免手术失误的发生。目前3D打印技术应用于儿童骨盆肿瘤手术治疗的相关文献报道甚少。基于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借助3D打印的解剖模型,探索其应用在儿童骨盆肿瘤手术规划中的价值。第一部分 儿童髂骨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目的:探讨儿童髂骨骨质破坏的病种分布及其影像学主要表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2008年8月至2018年8月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32例儿童髂骨骨质破坏临床资料,结合术后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主要表现。结果:本组32例患儿,以髋部疼痛为首发症状14例,下肢跛行8例,髋部疼痛伴低热6例,外伤后摄X线片无意中发现4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11个月~13岁,平均为5.2±2.2岁;病变累及部位:左侧髂骨11例,右侧髂骨19例,双侧体骨2例。病程为2天~1个月,平均为12.6±4.3天。32例患儿常规摄骨盆前后位DR片及下肢全长DR片,28例行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18例患儿行MRI矢状位、轴位、冠状位扫描。影像学主要表现为髂骨不同形态的骨质破坏,发生在髂骨翼29例,髋臼3例。溶骨性骨质破坏(21例),混合性骨质破坏(8例),膨胀性骨质破坏(3例),病灶边界清楚(19例),边界模糊(13例)。10例患儿伴有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或肿胀,4例患儿见骨膜反应。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骨嗜酸性肉芽肿14例,神经母细胞瘤髂骨转移9例,骨髓炎4例,尤文氏肉瘤2例,骨囊肿1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1例,非霍金氏淋巴瘤1例。结论: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病变类型多样,骨质破坏多数位于髂骨翼,以单发为主。骨嗜酸性肉芽肿和神经母细胞瘤髂骨转移最为多见。临床表现以髋部疼痛和下肢跛行为首发症状居多。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以溶骨性破坏为主,但影像学表现特异性各异,确诊需行病理检查。第二部分 儿童耻骨、坐骨及骶骨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目的:探讨儿童耻骨、坐骨及骶骨骨质破坏的病种分布及其影像学主要表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2008年8月至2018年8月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8例儿童耻骨、坐骨及骶骨骨质破坏临床资料,结合术后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主要表现。结果:本组8例患儿,以髋部疼痛伴低热为首发症状3例,髋部疼痛2例,下肢跛行2例,臀部包块1例。男6例,女2例;年龄3岁~13岁,平均为9.4±3.2岁;病变累及部位:坐骨4例(左侧坐骨3例,右侧坐骨1例),耻骨2例(左侧耻骨1例,右侧耻骨1例),右骶骨1例,累及左髂骨及左骶骨1例。病程为7天~1个月,平均为16.2±6.2天。8例患儿均常规摄骨盆前后位DR片及下肢全长DR片、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及行MRI矢状位、轴位、冠状位扫描。影像学主要表现骨质不同形态的破坏,发生在坐骨4例,耻骨2例,骶骨2例。溶骨性骨质破坏(6例),混合性骨质破坏(2例),病灶边界清楚(2例),边界模糊(6例)。2例伴有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或肿胀,3例患儿见骨膜反应。术后的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共有5个病种:骨嗜酸性肉芽肿3例,结核2例,慢性骨髓炎1例,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尤文氏肉瘤1例。结论:儿童耻骨、坐骨及骮骨骨质破坏病变类型多样,临床表现以髋部疼痛伴低热和下肢跛行为首发症状居多。影像学表现以溶骨性破坏为主,但影像学表现特异性不高,确诊需行病理检查。第三部分 3D打印技术在儿童骨盆肿瘤手术规划中的应用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儿童骨盆肿瘤手术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6例骨盆肿瘤患儿。男4例,女2例。年龄11个月~13岁,平均6.8±3.8岁,右侧4例,左侧2例。按照Enneking和Dunham骨盆肿瘤部位分型,累及骨盆范围:Ⅰ型3例,Ⅱ型1例,Ⅳ型2例。术前经活检或病灶活检明确病理诊断:骨盆尤文肉瘤1例,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髂骨软骨瘤1例,髂骨嗜酸性肉芽肿3例。术前进行32排CT连续扫描骨盆,根据CT数据使用Mimics和Geomagic Design Direct软件。使用三维可视化软件(MI-3DVS)进行三维重建,将重建的STL格式文件数据导入3D打印机,采用树脂及石膏材料打印出1:1骨盆物理模型,分析骨盆解剖、术前评估并进行术前模拟,结合三维重建数据,在3D打印骨盆模型指导下行精准病灶切除。结果:6例患儿均成功进行骨盆三维重建及骨盆3D打印,3D打印骨盆模型能清晰显示骨盆及病灶组织解剖形态、肿瘤与骨盆血管结构毗邻关系,准确计算病灶体积等。6例患儿均精准切除病灶,实际手术过程与术前手术规划完全符合(6/6),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3D打印技术可清晰显示儿童骨盆肿瘤复杂的解剖关系,有助于术前规划出合理的手术方式,能精准切除病灶及骨盆重建。

韩冠生,牛国旗,张跃,聂虎[4](2016)在《关节镜下微创植骨治疗距骨骨囊肿的临床疗效》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踝关节探查清理、开窗植骨治疗距骨骨囊肿的技术运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3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的距骨骨囊肿患者2例,术前体检及影像检查诊断为距骨骨囊肿。手术均在麻醉下行关节镜探查,术中发现踝关节内存在软组织撞击,清理撞击组织,关节镜监视下从靠近囊肿的内侧沟打入定位导针于距骨内侧缘。例1位置偏距骨内后侧,给予C臂定位。定位准确后,采用3.5 mm的空心钻开窗,刮除囊内容物及硬化骨,经插入的植骨套筒打压植入人工骨或自体骨。例2患者存在距骨软骨损伤,术中给予软骨成形,植骨过程中关节镜监视,避免植骨颗粒遗漏在关节腔或造成距骨软骨损伤。术后渐进负重及踝关节康复锻炼。结果 2例距骨骨囊肿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距骨骨囊肿透亮影模糊,植骨处获骨性愈合,无植骨吸收和囊肿复发表现。2例患者手术前后踝关节肿痛及行走受限症状完全缓解,无关节镜切口感染、不愈合,无血管及神经损伤。2例患者石膏固定后出现踝关节的僵硬、活动度下降,按照医师指导的康复计划进行踝关节功能康复锻炼,末次随访时踝关节活动度恢复满意。结论全关节镜下开窗植骨治疗距骨骨囊肿,手术创伤小、软组织损伤轻、疗效可靠,在处理距骨骨囊肿的同时,可对关节进行探查,同步干预关节内的其他病患,手术操作安全可靠,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患者满意度高,是微创治疗距骨骨囊肿的较好方式。

李晓,程晓光,卢占兴,陈新晖,苏永斌,孙伟杰,王玲,李佳璐[5](2013)在《增强CT定量分析在骨巨细胞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MSCT增强扫描CT定量分析在骨巨细胞瘤的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单独应用MSCT增强后强化CT值及强化CT值+年龄、部位和形态学特征等综合因素对我院329例溶骨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进行骨巨细胞瘤的前瞻性预判,分别划分骨巨细胞瘤组(实验组)与非骨巨细胞瘤组(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研究CT增强扫描后CT值的变化特征,并追踪病理结果对照,最终有病理结果的186例中骨巨细胞瘤55例。结果在186例肿瘤或肿瘤样病变中,骨巨细胞瘤55例,增强后强化最显着区域平均CT值为(108±39)HU;非骨巨细胞瘤131例,增强后强化最显着区域平均CT值为(82±78)HU;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选取CT值临界点为97 HU为标准进行预判时,诊断骨巨细胞瘤的敏感性为87.27%,特异性为78.62%,诊断正确率为81.18%;同时结合患者年龄及发病部位、形态特征等综合因素进行预判时,诊断骨巨细胞瘤诊断的敏感性为96.36%,特异性为96.18%,诊断准确率为96.23%。结论CT增强扫描中CT值的定量分析在骨巨细胞瘤的定性诊断中有较好的导向价值,如果结合患者年龄及发病部位、形态学特征等综合因素进行预判,可以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

宋得夫[6](2012)在《RANKL、OPG在小儿骨瘤样病变(单纯性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组织中的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小儿骨瘤样病变(单纯性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组织中OPG、RANKL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并与正常的骨组织作对照,分析这两种蛋白在不同溶骨性病变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性及意义。【方法】共收集动脉瘤样骨囊肿标本23例、单纯性骨囊肿标本31例,正常骨组织标本14例。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研究单纯性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中OPG、 RANKL的表达并分析其差异性。应用Imagepro-Plus6.0图像处理软件及数据处理软件SPSS17.0对图像及所得数据经行分析。【结果】在单纯性骨囊肿及动脉瘤样骨囊肿中,RANKL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骨组织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动脉瘤样骨囊肿RANKL蛋白的表达量较单纯性骨囊肿增高,有统计学意义;两种瘤样病变中OPG蛋白的表达量低于正常骨组织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动脉瘤样骨囊肿OPG稍高于单纯性骨囊肿,无统计学意义。RANKL/OPG比值在动脉瘤样骨囊肿>单纯性骨囊肿﹥正常组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ANKL、OPG平衡的严重破坏是导致机体发生自发性骨质破坏的原因;RANKL/OPG比值的轻微升高不会导致机体发生溶骨性破坏,推测RANKL/OPG比值达到一定界点后才会导致机体发生骨破坏,此比值界点有待进一步研究。初步表明RANKL的高表达与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复发密切相关。

钟志伟[7](2012)在《骨骼病变磨玻璃密度的X线与CT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骨骼病变磨玻璃密度的影像学特点,分析磨玻璃密度影中不同种类骨骼病变所占的比例;通过分析磨玻璃密度病变的种类、部位、内部结构、CT值、边界及周围骨质改变来判断磨玻璃密度影征象在骨骼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所在医院2003年7月~2010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86例骨骼病变,选择X线平片上具有磨玻璃密度同时又具有CT作对比的病例为研究对象。设定以X线平片上具有磨玻璃密度的为磨玻璃密度组(ground-glass opacity,GGO),以CT上具有磨玻璃密度的为真性磨玻璃密度组(true ground-glass opacity,tGGO);以X线平片上具有磨玻璃密度而CT上不具有磨玻璃密度的为假阳性磨玻璃密度组(falseground-glass opacity,fGGO)。分析X线平片上和CT上磨玻璃密度出现的差异。根据磨玻璃密度的均匀性又将tGGO又分为纯磨玻璃密度(pureground-glass opacity, pGGO)和混合磨玻璃密度(mixed ground-glassopacity,mGGO),对pGGO组和mGGO组诊断纤维结构不良和其他疾病的差异进行卡方检验。根据mGGO所占病变体积百分比将mGGO分为mGGO所占病变体积≥50%者为mGGO-A组,<50%者为mGGO-B组。分析mGGO-A和mGGO-B两组中病种的构成及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不同部位发生磨玻璃密度的特点。测量各组病种的中位CT及CT值范围。观察fGGO病变周围的硬化边和厚度、骨膜反应和骨痂的发生率,分析fGGO的形成原因。结果:2386例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X线平片上具有磨玻璃密度的病变246例,在CT上185例具有tGGO,即X线平片上所显示的GGO有近1/4在CT扫描时并非真正的GGO。185例tGGO组病变区在CT上均包含有磨玻璃密度区,磨玻璃密度区的CT值在140~600Hu之间。依次是纤维结构不良132例(71.4%)、内生软骨瘤13例(7%)、骨肉瘤9例(4.9%)、软骨母细胞瘤7例(3.8%)、软骨肉瘤5例(2.7%)、骨母细胞瘤3例(1.6%)、慢性骨髓炎2例(1%)、软骨粘液样纤维瘤2例(1%)及其他病变共10例(5.4%)。185例tGGO中有52为pGGO,其中依次是纤维结构不良49例(94.2%)、内生软骨瘤2例(3.9%)和软骨肉瘤1例(1.9%);133例mGGO组病变依次是纤维结构不良83例(62.4%)、内生软骨瘤11例(8.3%)、骨肉瘤9例(6.8%)、软骨母细胞瘤7例(5.3%)、软骨肉瘤4例(3%)、骨母细胞瘤3例(2.3%)及其他病变共16例(12%)。经卡方检验pGGO组中纤维结构不良的发生率大于mGGO组。95例mGGO-A组病变依次是纤维结构不良74例(77.9%)、骨肉瘤6例(6.3%)、骨母细胞瘤3例(3.2%)、内生软骨瘤2例(2.1%)、软骨肉瘤2例(2.1%)及其他病变8例(8.4%);38例mGGO-B组病变依次是内生软骨瘤9例(23.7%)、纤维结构不良9例(23.7%)、软骨母细胞瘤7例(18.4%)、骨肉瘤3例(7.9%)、软骨肉瘤2例(5.2%)、骨囊肿2例(5.2%)及其他病变6例(15.8%)。经卡方检验mGGO-A中纤维结构不良的发生率大于mGGO-B组。185例tGGO病变共218个病灶,其中股骨100个病灶,分别是pGGO29个病灶和mGGO71个病灶。股骨100个病灶中纤维结构不良为67例。而颅面骨12个病灶分别是pGGO11个病灶和mGGO1个病灶,12个病灶中纤维结构不良11例,全部为pGGO。余106个病灶分布其他各部位。颅面骨发生pGGO的几率高,经卡方检验具有tGGO时颅面骨组发生纤维结构不良的比率高于其他部位组。61例fGGO病变区在CT上均无磨玻璃密度影,其内CT值为14.4~112Hu。其常见病变依次是纤维结构不良25例(41%)、骨囊肿9例(14.8%)、动脉瘤样骨囊肿4例(6.6%)、骨内腱鞘囊肿4例(6.6%)、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4例(6.6%)、非骨化性纤维瘤3例(4.9%)、骨巨细胞瘤3例(4.9%)、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泛发性纤维囊性骨炎)3例(4.9%),其他病变共5例(8.2%)。61例fGGO病变中,病变周围具有硬化边的46例(75.4%),具有骨膜反应的7例(11.5%),具有骨痂的4例(6.6%),病变内残留骨嵴1例,3例(4.9%)无硬化边、骨膜反应及骨痂。结论:在骨骼病变中,X线平片上呈现磨玻璃密度的病变,其中约1/4在CT上不呈磨玻璃密度。GGO主要见于纤维结构不良,亦可见于其他病变。CT上病变区呈现弥漫性的GGO时诊断纤维结构不良更为可靠,尤其当病变位于颅面骨时。CT上呈现磨玻璃密度影的病变区CT值在140~600Hu。X线平片上GGO的形成除与病变区自身存在的多量骨化和钙化有关外,还与病变区周围的硬化、骨膜反应等重叠有关,亦有局部病变在整体骨质密度减低衬托下形成的皮髓质模糊不清的假象。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时应结合其他征象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赵志钢,郭庆宝,郝佳杰,徐志杰[8](2011)在《可控加压空心螺钉在距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附13例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距骨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在临床工作并不罕见,随着交通和建筑业的发展,距骨骨折尤其是复杂粉碎性的距骨骨折有不断发展并上升的趋势,由于距骨无单独的血供,易发生缺血坏死,且因致伤暴力较大,往往存在软组织损伤,

翟永飞[9](2011)在《髂骨肿瘤病例统计及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髂骨骨肿瘤(ilium bone tumor)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评估髂骨骨肿瘤在患者人群中髂骨良、恶性骨肿瘤(原发性恶性、继发性转移瘤、瘤样病变)的发病率与下肢长骨及骨盆其他骨发病率分布特点,骨肿瘤在性别、年龄等各方面相关性分析。进行相关的髂骨骨肿瘤流行病学meta分析及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明晰髂骨骨肿瘤的发病特点,以便为临床工作作出良好的参考和指导。方法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髂骨肿瘤的发病特点及分布规律,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文献等数据库(1986年1月至2011年1月),文献检索语种为中、英文。查阅所有检出的文献和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英文检索词为“ilium”、“bone tumors”、“medical case of illness”、“pathology”、“statistics”、“analysis”、;中文检索词为“髂骨”、“骨肿瘤”、“病例”、“病理”、“统计”、“分析”。应用Rev 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及R×C表X2检验对所得资料作出系统性分析及评价。结果meta分析发现:髂骨恶性骨肿瘤较下肢长骨恶性骨肿瘤(含继发性转移瘤)恶性骨肿瘤发病率高15%,良性骨肿瘤发病率低9%,瘤样病变发生率低9%。髂骨恶性骨肿瘤较骨盆其他骨(骶骨、坐骨、耻骨)恶性骨肿瘤(含继发性转移瘤)发病率高33%,良性骨肿瘤发病率高33%,瘤样病变发生率低9%。全身骨肿瘤中良性骨肿瘤前三位髂骨较下肢长骨发生率:骨软骨瘤低5%。骨巨细胞瘤低9%。软骨瘤高2%。全身骨肿瘤中恶性骨肿瘤前三位髂骨较下肢长骨发生率:骨肉瘤低17%。软骨肉瘤高7%。骨髓瘤高1%。全身骨肿瘤中瘤样病变前三位髂骨较下肢长骨发生率:骨纤维结构不良低5%。孤立性骨囊肿低1%。嗜酸性肉芽肿持平。结论髂骨部恶性骨肿瘤发生率总体上明显高于下肢长骨,但骨肉瘤发生率却低于下肢长骨,髂骨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总体发生率要低于下肢长骨。髂骨恶性骨肿瘤与骨盆其他骨(骶骨、坐骨、耻骨)恶性骨肿瘤(含继发性转移瘤)及良性骨肿瘤发生率高,瘤样病变却低。髂骨骨肿瘤临床上发生于Ⅰ区的病例最多,次之为Ⅱ区,Ⅰ+Ⅳ区,即累计髂骨,并累计骶骨的占第3位。髂骨骨肿瘤男性较女性多发,尤其是恶性骨肿瘤,但良性及瘤样病变女性多发。髂骨部位良性骨肿瘤大部分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男性好发,少部分女性好发,如横纹肌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肿瘤样病变,男女之比为0.25:1,大部分瘤样病变女性好发。髂骨部恶性骨肿瘤发生率总体上明显高于下肢长骨,但骨肉瘤发生率却低于下肢长骨,髂骨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总体发生率要低于下肢长骨。多数良性骨肿瘤好发于21-30岁,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好发于51-60岁及60岁以上者,肿瘤样病变好发于31-40岁人群。意义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首先对国内、外曾经发表的有关骨肿瘤的统计分析的文章进行分析、筛选,所有入选资料均经过临床、影像、手术、病理确诊,且医疗资料登记、收录完整的髂骨肿瘤相关病例入组。依据WHO骨肿瘤分类(2002年)和软组织肿瘤的组织学分类(2002年)进行划分,首先建立全国骨肿瘤病例统计分析资料作为参照,并建立附表,结合90医院87例髂骨骨肿瘤病例,最终纳入研究的髂骨肿瘤332例,建立相应的髂骨骨肿瘤病例统计表格,从年龄、性别、髂骨肿瘤的分区与下肢长骨及骨盆其他骨的各种骨肿瘤发生率等各个方面,进行论证分析,方法采用现今临床统计分析中流行的meta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了髂骨良性肿瘤、原发性恶性骨肿瘤、转移瘤、瘤样病变等与下肢长骨及骨盆其他骨的各种主要骨肿瘤的具体分析数据,对髂骨骨肿瘤的临床发病率问题作出了量化分析,使所得对比数据更加清晰、明确,更为解决髂骨肿瘤的一些临床分歧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于宝海[10](2011)在《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发病情况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常见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临床发病情况,包括观察不同年龄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分布特点;不同部位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发生情况和特点,及几十年间、不同年代常见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临床发病情况的动态变化,以期发现其变化规律及探索变化的原因。方法:首先我们调集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自1963年建院以来到2007年底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病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微机录入,采取双人双份资料录入(每人一份),对比校正,删除重复记录。然后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结果:诊断明确并资料完整的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共6322例,其中良性骨肿瘤3300例(占52%),恶性肿瘤2026例(占32%),肿瘤样病变996例(占16%)。所有病例中,男性3672例(占58%),女性2650例(占42%),男女比例约1.39:1。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最好发年龄段分别是11~20岁(32.7%)和21~30岁(18.2%)。3300例良性骨肿瘤中男性1868例(57%),女性1432例(43%),男女比例约为1.3:1。2026例恶性骨肿瘤中男性1203例(59%),女性823例(41%),男女比例约为1.46:1。996例骨肿瘤样病变中男性601例(60%),女性395例(40%),男女比例约为1.52:1。最常见的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排在前几位的依次是骨软骨瘤1447例(22.9%)、骨肉瘤692例(10.9%)、转移瘤594例(9.4%)、巨细胞瘤554例(8.8%)、软骨瘤427例(6.8%)、纤维结构不良411例(6.5%)、单纯性骨囊肿297例(4.7%)、软骨肉瘤190例(3%)、软骨母细胞瘤128例(2%)、骨瘤111例(1.8%)、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01例(1.6%)、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01例(1.6%)。发生在股骨的单发性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有1709例(最多发骨肉瘤、骨软骨瘤、巨细胞瘤),胫骨有1367例(最多发骨软骨瘤、骨肉瘤、巨细胞瘤),腓骨有190例(最多发骨软骨瘤、骨肉瘤、巨细胞瘤),肱骨有483例(最多发骨软骨瘤、骨囊肿、骨肉瘤),桡骨有98例(最多发巨细胞瘤、骨软骨瘤),尺骨有60例(最多发骨软骨瘤、巨细胞瘤),颅骨有41例(最多发骨瘤),颌骨有114例(最多发造釉细胞瘤),颈胸腰椎256例(最多发转移瘤),骶椎141例(最多发脊索瘤),髂骨有264例(最多发转移瘤),耻骨有77例(最多发转移瘤),坐骨有42例(最多发转移瘤),肩胛骨有136例(最多发骨软骨瘤),锁骨有46例(最多发转移瘤),胸骨有20例(最多发转移瘤),肋骨有88例(最多发纤维结构不良),髌骨有21例(最多发软骨母细胞瘤),掌骨有90例(最多发软骨瘤),指骨有268例(最多发软骨瘤),跗骨有63例(最多发软骨母细胞瘤),跖骨有24例(最多发骨软骨瘤),趾骨有62例(最多发甲下骨疣)。从1963年至2007年,每个年代的肌骨病理检查总例数(及此年代内平均每年的例数)分别是532(76)、1624(162.4)、3195(319.5)、5242(524.2)、6850(856.3)。各年代几种较为常见骨肿瘤的发病情况分别是:转移瘤病例数(及占相对年代骨肌病理总数的百分比和此年代内平均每年的例数)由远至近依次是13(2.4%、1.9)、56(3.4%、5.6)、96(3%、9.6)、161(3.1%、16.1)、268(3.9%、33.5);各年代骨髓瘤分别是1(0.2%、0.125)、2(0.1%、0.2)、18(0.6%、1.8)、14(0.3%、1.4)、60(0.9%、7.5);各年代骨肉瘤分别是22(4.1%、3.1)、105(6.5%、10.5)、165(5.2%、16.5)、183(3.5%、18.3)、217(3.2%、27.1);各年代软骨肉瘤分别是11(2.1%、1.6)、23(1.4%、2.3)、36(1.1%、3.6)、67(1.3%、6.7)、53(0.8%、6.6);各年代软骨瘤分别是22(4.1%、3.1)、39(2.4%、3.9)、84(2.6%、8.4)、124(2.4%、12.4)、158(2.3%、19.8);各年代骨软骨瘤分别是35(6.6%、5)、107(6.6%、10.7)、196(6.1%、19.6)、415(7.9%、41.5)、449(7.3%、62.4);各年代骨巨细胞瘤分别是37(7%、5.3)、91(5.6%、9.1)、113(3.5%、11.3)、155(3%、15.5)、159(2.3%、19.9);各年代纤维结构不良分别是2(0.4%、0.3)、38(2.3%、3.8)、65(2%、6.5)、119(2.2%、11.9)、187(2.7%、23.7);结论:本组所有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男女性别比例是1.39:1。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依次是骨肉瘤、转移瘤、软骨肉瘤;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依次是骨软骨瘤、巨细胞瘤、骨瘤。最常见的肿瘤样病变依次是纤维结构不良、单纯性骨囊肿、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最好发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年龄段是11~30岁。骨瘤以颅面骨多见、骨母细胞瘤以脊柱多见、软骨瘤以手部掌指骨多见、血管瘤以脊柱多见、骨髓瘤以脊柱和骨盆多见、恶性淋巴瘤以股骨和骨盆多见、脊索瘤以骶椎多见、转移瘤以脊柱和股骨多见,其余常见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全部以四肢长骨为多发部位。除桡骨远端最好发巨细胞瘤、股骨近端最好发纤维结构不良外,其余长骨两端好发骨软骨瘤;肱骨干、股骨干好发转移瘤;胫骨干好发纤维结构不良;颅骨好发骨瘤;颌骨好发造釉细胞瘤;脊椎除骶椎好发脊索瘤外,均好发转移瘤;髂骨、耻骨、坐骨、锁骨、胸骨同样好发转移瘤;肩胛骨最好发骨软骨瘤;肋骨最好发纤维结构不良;髌骨、跗骨最好发软骨母细胞瘤;掌指骨最好发软骨瘤。随年代发展各种肿瘤在就诊数量上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转移瘤的构成比近10年来有增加趋势,骨髓瘤的构成比呈现逐年缓慢增长趋势,骨软骨瘤只有90年代相对80年代有所增长,骨肉瘤的构成比自70年代来有下降趋势,软骨肉瘤的构成比有缓慢的下降趋势,巨细胞瘤的构成比有缓慢的下降趋势,软骨瘤、纤维结构不良的构成比无明显变化。

二、指骨骨囊肿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指骨骨囊肿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手部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二、方法
结 果
讨 论

(3)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儿童骼骨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二部分 儿童耻骨、坐骨及骶骨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三部分 3D打印技术在儿童骨盆肿瘤手术规划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简表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4)关节镜下微创植骨治疗距骨骨囊肿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术后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5)增强CT定量分析在骨巨细胞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检查方法
    三、数据处理及测量方法
    四、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一、检查及测量方法
    二、病理学分析
    三、假阳性和假阴性情况分析

(6)RANKL、OPG在小儿骨瘤样病变(单纯性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组织中的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读研究生期间撰写的其他论文

(7)骨骼病变磨玻璃密度的X线与CT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骨骼病变磨玻璃密度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可控加压空心螺钉在距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附13例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术后处理
2 结 果
3 讨 论

(9)髂骨肿瘤病例统计及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髂骨骨肿瘤的流行病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第二部分 髂骨骨肿瘤流行病学研究的meta 分析
    文献选择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文献资料提取与文献质量评价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 髂骨肿瘤的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发病情况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国内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大宗病例统计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指骨骨囊肿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指(趾)骨外伤性植入性表皮样囊肿X线表现[J]. 陈浩,黄晓辉,潘阿善,邱乾德.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21(02)
  • [2]手部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诊治[J]. 周强,阚世廉,张宝贵,王晓刚.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9(02)
  • [3]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D]. 孙祥水. 苏州大学, 2018(04)
  • [4]关节镜下微创植骨治疗距骨骨囊肿的临床疗效[J]. 韩冠生,牛国旗,张跃,聂虎.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6(03)
  • [5]增强CT定量分析在骨巨细胞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J]. 李晓,程晓光,卢占兴,陈新晖,苏永斌,孙伟杰,王玲,李佳璐.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3(09)
  • [6]RANKL、OPG在小儿骨瘤样病变(单纯性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组织中的表达研究[D]. 宋得夫.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
  • [7]骨骼病变磨玻璃密度的X线与CT对比研究[D]. 钟志伟. 河北医科大学, 2012(12)
  • [8]可控加压空心螺钉在距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附13例疗效分析)[J]. 赵志钢,郭庆宝,郝佳杰,徐志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1(24)
  • [9]髂骨肿瘤病例统计及meta分析[D]. 翟永飞. 泰山医学院, 2011(05)
  • [10]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发病情况的临床分析[D]. 于宝海. 河北医科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指骨骨囊肿1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