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苔丝:维多利亚时代的新女性形象——哈代《德伯家的苔丝》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刘林林[1](2021)在《托马斯·哈代悲剧观研究 ——以“性格与环境”小说为中心》文中认为西方的悲剧理论家们在亚里士多德《诗学》的基础上,对悲剧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高乃依、拉辛的古典悲剧学说、黑格尔悲剧学说、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悲剧学说、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学说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悲剧学说等。尽管他们对悲剧的阐释存在很大的分歧,但就悲剧效果而言则趋于一致即“怜悯与恐惧”。“怜悯”与“恐惧”的情感体验伴随哈代悲剧小说阅读的始终。小说主人公和悲剧主人公一样总是无辜受难,这激起大众的怜悯和同情;他们又和大众相似,由此引起自卫式的恐惧。但同时“怜悯”与“恐惧”作为两种痛苦的情感,又需要净化释放,让观者达到受教育和自省的认知。因此,哈代小说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悲剧,哈代对悲剧也有独特的感受和看法。“性格与环境”小说最能代表哈代悲剧小说的创作。这类小说以“威塞克斯”为背景,展现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农村的社会地理风貌,以及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悲剧命运,蕴含着哈代独特的悲剧观。本文拟以“性格与环境”小说为标本,结合哈代的生平来探讨其悲剧观成因的多重性、内容的丰富性、意义的积极性、艺术表现的独特性和现代价值。论文共五章。绪论部分以“性格与环境”小说的悲剧观文学研究为维度,阐述了选题背景与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一章追根溯源,结合哈代的生平经历来探究其悲剧观的成因。首先,哈代是农民之子,家乡的地域环境和风俗人情对哈代悲剧观的形成有直接原始的影响;其次,作为跨世纪的文学巨匠,哈代见证了诸如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国际性的大事件。社会的沧桑巨变让哈代一边对城市的繁荣激动不已,一边又让他对农村人民的悲剧命运充满担忧;最后,哈代对经典悲剧的喜爱和借鉴则丰富了哈代悲剧观的内容。第二章重点研究哈代悲剧观的内容呈现。“性格与环境”小说集中体现了哈代的悲剧观。小说中的主人公或是理想破灭、或是走向死亡。根据悲剧形成的主要成因具体可分为三种悲剧模式: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第三章论述哈代悲剧观的艺术表现。首先悲剧与音乐相结合让哈代悲剧观呈现别具一格;其次哈代坚持批判现实主义的笔法来续写悲剧具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最后,哈代又借用古典悲剧的“突转”与“发现”来安排悲剧情节,使悲剧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第四章探讨哈代悲剧观的独特性。哈代悲剧观在继承传统悲剧观念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主要表现为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悲剧观形式也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思想“进化向善论”。这种思想认为人们虽然遭受命运的重重打击,但经过努力奋斗就有可能拥有幸福生活,这也表明哈代的悲剧观不是悲观消沉的而具有一定的战斗性和鼓舞性。第五章挖掘哈代悲剧观的现代价值。哈代悲剧塑造了一批敢于反传统的新女性形象,并给予她们深切的同情与关怀,这肯定了女性的价值和尊严,即使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此外,哈代悲剧强调自然环境与人类息息相关,人们不应该无节制地消费环境而应自觉保护环境,这与当代的生态理念也是相契合的。
方燕[2](2020)在《文学地理学批评视域下的威塞克斯小说研究》文中提出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跨越两个世纪的文学大家,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的威塞克斯小说《还乡》(1878)《德伯家的苔丝》(1891)《无名的裘德》(1896)等小说,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威塞克斯世界”,展现了古老的英国宗法制社会在遭到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断侵蚀后所发生的悲剧性变化。本文在文学地理学批评视域下重点探讨了“威塞克斯世界”中的地理意象和地理空间以及威塞克斯小说文学地理学的意义与价值。论文分主要从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地理意象的分析,分类成自然和人文两类意象以及阐述各重要意象的象征意蕴;第二是地理空间的分析,分类成乡土空间和城乡交叠空间两个部分来研究每个整体空间的地理建构以及两种空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第三部分通过总结地理意象和地理空间在自然和人文这两方面的具体表征来升华威塞克斯小说的意义与价值。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威塞克斯小说,能够让我们真切体会到哈代丰富的文学想象力——威塞克斯小说中极具特色的地理空间和生动丰富的地理意象,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视域使威塞克斯小说的解读不断得到补充。
任璐[3](2019)在《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系列女性形象研究》文中提出托马斯·哈代在“性格与环境小说”中描写了众多女性,之所以关注女性,并形成独特的女性观,与哈代本人的生活环境、身边的女性有很大的关系。他的经历使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深受古希腊文化、基督教思想影响,充满着强烈的宿命论色彩。哈代笔下的女性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觉醒的反抗者,这些女性人物与传统的维多利亚女性有着本质的区别,她们充满热情,个性鲜明,有着自己理性的判断力,反抗男权社会,努力实现人生价值,追求自由幸福的理想生活。另外一种则是他所憎恶的女性,这类女性也透视着当时的文化社会。哈代之所以描写众多的女性,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关。他亲眼目睹了乡村经济结构的解体,资本主义摧毁着传统的威塞克斯小镇,美好的田园生活被资本主义的大机器所代替,他无力保护心中的净土威塞克斯,他关注到女性面对工业文明的处境,众多女性无所适从,对女性的生存环境深切同情。通过对这些女性悲剧命运的描写,揭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以及资本主义与人之间的严重对立,反映了众多异彩纷呈的女性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论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三个部分。从不同角度整理了关于哈代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论文的论题——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系列女性形象研究。第一章论述哈代的生平与女性观。生平与女性观,是哈代塑造“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系列女性形象的基础,他从小生活的环境,接触的思想,身边女性的影响,形成了他独特的女性观,这些都对他塑造一系列女性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二章论述“性格与环境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及其性格特征。主要分为两类,觉醒的新女性形象,传统的和沉沦的形象。新女性与维多亚时期女性有着本质的区别,她们学习文化知识,挑战男权社会,反叛社会,反抗命运,有着明确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的人格精神,追求自由平等的婚恋观。传统的和沉沦的女性则与新女性相反。第三章论述哈代塑造系列女性形象的动因。之所以描写这么多个性鲜明的女性,是与当时的环境和社会背景分不开的,社会变革,传统的宗法制被工业文明代替,乡村经济解体,资本主义的侵袭,都让哈代感到女性艰难的生存困境。而主观方面则是自然与女性的互动关系。哈代深受女性生态主义的影响,认为女性与自然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第四章论述哈代系列女性形象的悲剧美与社会文化意义。哈代作品中的女性都具有一种强烈的悲剧美。哈代通过一系列女性形象,深刻揭露维多利亚时期资产阶级的罪恶,真实地反映劳苦大众的处境,表现资本主义发展与人的对立关系,以及系列女性形象所透视的社会文化意义。
王翠翠[4](2018)在《命运的幻景—威塞克斯变动背景下的男性群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哈代是英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一生着述颇丰。“威塞克斯”是他系列小说的总题名,内涵十分丰富:既包含乡村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又代表着维多利亚后期英国宗法制农村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秩序,是小说人物的地理背景和人文背景。哈代在不同时期创作了不同地域、不同教育背景的男性人物,他们不仅是威塞克斯世界的主要劳动力,也是这个世界发展变化的主要见证人,更是小说当之无愧的主角。根据男性人物与威塞克斯乡村的关系,本文将他们分为三类:“威塞克斯守护者”、“老威塞克斯”和“威塞克斯新人”。“威塞克斯守护者”的代表人物是奥克、文恩、基尔斯以及农民雇工群体,这类男性人物形象坚守乡村传统,性格相对完美,但到了哈代创作的后期,这类形象逐渐弱化或退隐,由此也反映了威塞克斯传统在资本主义逼近下节节败退的境况。“老威塞克斯”以博尔伍德、亨察尔、麦尔布礼和约翰·德北为代表,他们固守传统,但思想、性格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失误与缺陷,而这些失误与缺陷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威塞克斯的一些陋习。他们失意的结局寄寓了哈代的反思:威塞克斯传统文明的固有缺陷是旧秩序不敌新秩序的内在原因。“威塞克斯新人”包含克林·姚伯、安玑·克莱和裘德·范立等。他们来自威塞克斯乡镇,又接受过现代教育,游走于乡村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却不能顺利融入其中任何一种生活方式,“威塞克斯新人”被边缘化的结局表现出乡村传统内在生命力的缺乏及现代文明对人的挤压。上述男性人物虽年龄不同,性格各异,但如果将他们的姓名抹去,就会惊讶地发现他们和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形象系列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人物形象发展有内在逻辑,他们的变化轨迹构成了威塞克斯编年史小说的清晰线索。哈代对乡村传统和工业文明的态度也得以清晰呈现:旧传统由于新秩序冲击和自身缺陷必然消逝;新秩序的到来则不仅仅意味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也会带来一些新的困境与困惑。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新旧秩序的更迭也代表了历史的某种普遍性。
李园[5](2017)在《托马斯·哈代小说的空间书写》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哈代的六部小说《还乡》《远离尘嚣》《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卡斯特桥市长》和《儿子的否决权》,通过空间理论分析哈代小说的空间书写特色。论文以空间表征法为主要理论支点,探讨哈代小说中的空间书写与人物塑造、社会文化之间的表征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学空间的审美意义。这些空间作为人物、社会或文化的表征体,在塑造人物的同时展现了维多利时代的城乡发展关系。空间书写在哈代的小说中具有表达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定义了哈代城乡空间的具体形象,并表达出对立的异质性,是哈代文学空间的重要构成因素。从空间角度切入有助于挖掘哈代在空间书写方面的文学特色和他的文学时空观。论文主要以对每一部小说中的自然空间和建筑空间的分析为基础,构成乡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整体形象。分为两条线索,第一条是横向上的空间形象分析,即每部小说在自然、建筑方面的特点;第二条线是纵向上的时间变化,即小说中乡村空间形象与城市空间形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再分析相应空间中的人物形象,来表现空间书写与人物形象塑造以及人物社会处境展现之间的关系。第三通过空间形象与人物形象的结合、空间再现法、共同的社会主题将哈代的小说连成一个整体,挖掘哈代空间书写所表征的维多利亚时代的城乡发展关系。最后通过对前三部分的总结提炼分析哈代小说中空间书写的审美意义。哈代出色的空间书写方式塑形了具有审美意义的空间和各具特质的人物。空间书写的连续性写将哈代的小说串联起来,构成了具有整体性和内在一致性的文学空间。
李蕾[6](2016)在《近10年国内《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形象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学界有关《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形象的分析,历来以苔丝为主要对象,其中男性形象备受冷落。通过梳理国内近10年(2005—2016)有关这部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研究,发现近年来学界对这部作品人物形象的研究有了新的变化,在倡导注重文本细读的同时,女性主义批评、精神分析等方法广泛运用,苔丝的"新女性"形象受到质疑,亚雷不再被简单定性为资产阶级的恶魔,克莱性格得到了多方面的认识。
曾红莲[7](2016)在《论托马斯·哈代小说服饰叙事的道德训诫》文中提出托马斯·哈代是一位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也是一位严肃的道德家。他的小说不但揭示了19世纪英国农村真实的社会现状,而且涉及维多利亚时代普遍关注的道德问题。我们可以从道德伦理和服饰文化两方面入手,系统地分析哈代小说中服饰叙事的道德训诫。哈代小说中服饰叙事的道德训诫主要表现在个体道德训诫、婚姻家庭道德训诫,以及职业道德训诫三个方面。小说通过不同人物服饰叙事,判断其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从比较中突出榜样力量,塑造符合资本主义道德观念的人物形象,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服饰道德观,最终达到道德训诫的目的。哈代小说中服饰叙事表现道德训诫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通过服饰叙事呈现美彰显道德;二是通过服饰叙事揭露丑维护道德;三是对人物服饰展开直接的道德评判,以艺术的方式维护具体的道德标准,如人伦道德、服饰道德等。哈代小说中服饰叙事的道德训诫值得我们反思,它不但进一步提升了哈代小说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小说通过极具丰富细节性的服饰叙事,让读者可以更为具体、直观地了解哈代小说中宣扬的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思想和行为规范,更好地体会哈代小说中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融合状态。但是,因为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哈代的小说也有其局限性,不自觉地维护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小说中无论是对人物服饰的赞扬还是批判,说到底都是以资本主义的道德标准进行评判,其目的都是希望资本主义社会道德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从而削弱了哈代小说的批判性。
荀志华[8](2016)在《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进化向善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托马斯·哈代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着名的小说家,他因创作了多部卓尔不群的着作而被称为小说界的莎士比亚。哈代一生经历了两个世纪的更替,天生具有敏锐洞察力与时代感知力的他,清楚地感受到了时代之交所产生的悲观情绪,因此他更多被视为一个悲观主义者。然而,由于受到当时达尔文进化论和哈特曼以及叔本华等人哲学思想的影响,悲天悯人的哈代认为,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必定会有悲剧的产生,但总的来说是向前发展的,只有那些能积极适应生存环境的人,才能在进化的潮流中继续生存,即进化向善。“性格与环境小说”作为哈代小说创作的代表,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思想。其中悲剧的书写,主人公的奋争,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展望都反映了他积极的进化向善思想。绪论部分,说明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综述有关哈代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介绍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分析哈代进化向善思想的形成及内涵。达尔文、斯宾塞的进化论以及叔本华、哈特曼的哲学思想是哈代进化向善思想的思想基础,除了时代思潮的影响,作者丰富多变的个人成长经历也在其文学创作思想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正如哈代所说,他的进化向善思想并非一种单一的理论,而是融合了多种元素。就其内涵,可以概括为:悲剧是其前奏,适者生存是其法则,改善社会是其目的。第二章,力图通过分析“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人物事迹来阐释进化向善思想在小说中的体现。因为哈代的进化向善思想以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和叔本华意志力思想为基础,因此,此部分的分析主要从自然选择思想和意志力思想以及广义进化论三方面进行。自然选择思想主要包括“适者生存”,“劣者淘汰”两方面。意志力思想则表现为集体意志对个人意志的制约,但是,哈代的意志力思想具有积极的一面,他仍寄希望于未来。第三章,主要探讨哈代对实现进化向善之路的探寻。哈代是进化向善的提倡者,他认为社会也会由低级到高级日趋完善,并且还提出了实现美好社会的三个条件,即:人类看到社会的丑恶,自己努力奋斗,从某种信仰中得到启示。因此,第三章则从这三个条件入手,分析哈代对实现进化向善之路的探寻,即:首先,人类要揭露丑恶;其次,人类要自我奋斗;最后,人类要获得启示与指导。结语部分对本篇论文进行总结:哈代始终心系人类及社会的发展,他认为悲剧是暂时的,我们所要做的则是积极适应环境以寻求更好的发展。作者将自己的文学思想——进化向善融入小说创作中,并努力探求了一条实现社会进化向善之路。
袁爱华[9](2015)在《对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的女性主义解读》文中指出《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哈代在小说中赋予苔丝强烈的反抗意识,并通过对男权社会及宗教的反抗彰显出女性意识的觉醒。但由于受到时代及男权思想的影响,小说中的女性意识也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本文从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女主人公苔丝的反抗入手,分析哈代在男权主义主导思想背景下的女性主义意识。
张燕[10](2015)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新女性形象》文中提出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通过生态主义女性视角对女主人公苔丝进行了细心的描绘,将文学、自然及女性完美融为一体。作者从女性与自然的体验出发,重新界定了女性自我的身份,抛弃了以男权为核心的内容,建立了女性独立的自我形象。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女性的关注与赞美。
二、苔丝:维多利亚时代的新女性形象——哈代《德伯家的苔丝》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苔丝:维多利亚时代的新女性形象——哈代《德伯家的苔丝》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托马斯·哈代悲剧观研究 ——以“性格与环境”小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策略 |
第一章 哈代悲剧观缘起 |
第一节 家乡环境的影响 |
第二节 家庭的影响 |
第三节 经典悲剧的继承 |
第二章 哈代悲剧观之内容呈现 |
第一节 命运悲剧 |
第二节 性格悲剧 |
第三节 社会悲剧 |
第三章 哈代悲剧观之艺术表现 |
第一节 音乐与悲剧的奇妙结合 |
第二节 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笔法 |
第三节 “突转”与“发现” |
第四章 哈代悲剧观的独特性 |
第一节 进化向善论思想 |
第二节 战斗的悲观主义 |
第五章 哈代悲剧观的现代意义 |
第一节 为悲剧女性代言 |
第二节 悲剧之维下的自然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文学地理学批评视域下的威塞克斯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 |
一、研究方法 |
二、理论依据 |
第一章 威塞克斯小说地理意象的营造 |
第一节 自然意象 |
一、天文类意象 |
二、植物意象 |
三、动物意象 |
第二节 人文意象 |
一、祝火 |
二、历史遗迹 |
三、教堂建筑及教堂音乐 |
四、酒馆、客栈等饮酒场所 |
第二章 威塞克斯小说地理空间的建构 |
第一节 乡土空间 |
一、乡土空间的地理建构 |
二、乡土空间中的人物形象 |
第二节 城乡交叠空间 |
一、城乡交叠空间的地理建构 |
二、城乡交叠空间中的人物形象 |
第三章 威塞克斯小说的价值和意义 |
第一节 威塞克斯小说的自然地理学意义 |
一、地方色彩之生成 |
二、地域文化之呈现 |
第二节 威塞克斯小说的人文地理学价值 |
一、地方小说的人文隐喻 |
二、城乡文化交互的人文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系列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哈代的经历与女性观 |
第一节 哈代女性观的形成 |
一、家庭女性的影响 |
二、社会女性的影响 |
第二节 哈代女性观形成的文化渊源 |
一、哈代女性观受古希腊命运观念影响 |
二、哈代女性观借鉴基督教圣经原型 |
三、哈代女性观带有英国传统宿命论色彩 |
第二章 “性格与环境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及其性格特征 |
第一节 觉醒的新女性形象 |
一、追求人格独立的女性形象 |
二、追求美好爱情婚姻的女性形象 |
第二节 传统的和沉沦的形象 |
一、固守家庭的传统女性形象 |
二、沉沦堕落的女性形象 |
第三章 哈代塑造系列女性形象的动因 |
第一节 社会变革是哈代塑造女性形象的客观动因 |
一、乡村经济结构的解体对哈代的触动 |
二、资本主义的侵袭使哈代深为不满 |
第二节 自然与女性的互动关系是主观动因 |
一、女性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
二、女性与自然环境的冲突 |
第四章 哈代系列女性形象的悲剧美与社会文化意义 |
第一节 哈代系列女性形象的悲剧美 |
一、哈代小说的悲剧意识 |
二、哈代系列女性形象的悲剧美 |
第二节 哈代系列女性形象的社会文化意义 |
一、揭露维多利亚时期资产阶级的罪恶 |
二、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与人的对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命运的幻景—威塞克斯变动背景下的男性群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威塞克斯王国 |
第二章 威塞克斯守护者 |
1. 奥克: 田园之王 |
2. 德格·文恩 |
3. 基尔斯: 秋之兄弟 |
4. 农民雇工群像 |
第三章 被时代排斥的“老威塞克斯” |
1. 博尔伍德 |
2. 亨察尔 |
3. 乔治·麦尔布礼、约翰·德北 |
第四章 “无处还乡”的威塞克斯新人 |
1. 克林·姚伯 |
2. 安玑·克莱 |
3. 裘德·范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托马斯·哈代小说的空间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文的研究对象 |
二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四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 哈代小说中的空间形象:乡村空间与城市空间 |
(一) 哈代小说中的乡村空间 |
1 诺科姆与韦特伯里 |
2 爱敦 |
3 韦敦·普瑞厄兹 |
4 从布蕾谷到棱窟槐 |
5 玛丽格伦 |
6 乡村空间整体形象及变化 |
(二) 哈代小说中的城市空间 |
1 卡斯特桥 |
2 伦敦 |
3 蓓口 |
4 基督寺 |
5 沙埠 |
6 城市空间整体形象 |
二 不同空间中的人物形象 |
(一) 乡村空间人物群象 |
1 芭丝谢芭与韦特伯里 |
2 奥克与诺科姆 |
3 芳丽与救济院 |
4 克林与爱敦荒原 |
5 游苔莎与爱敦荒原 |
6 苔丝与布蕾谷 |
7 乡民群像及对比变化 |
(二) 城市空间人物群像 |
1 迈克·亨察德与卡斯特桥 |
2 伊丽莎白与卡斯特桥 |
3 城市市民 |
4 城市乡民 |
5 索菲与伦敦 |
三 人物与空间的流动变化关系 |
(一) 宗法制空间与资本主义空间 |
1 城乡空间的异质性 |
2 城市空间对乡村空间的改变 |
(二) 人物在城乡空间中的流动 |
1 人物流动的原因 |
2 人物流动的结局 |
四 哈代小说中空间书写的审美意义 |
(一) 空间意义的生成 |
1 建筑空间意义的生成 |
2 自然空间意义的生成 |
(二) 文学空间的生成 |
1 空间书写的连续性 |
2 人物的流动性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近10年国内《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形象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有关人物形象的论文统计分析 |
二、人物形象研究分析 |
三、人物形象的研究方法 |
(一) 比较研究 |
(二) 圣经原型与神话原型 |
(三) 女性主义批评 |
(四) 其他 |
四、研究特点及存在问题 |
(7)论托马斯·哈代小说服饰叙事的道德训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哈代小说服饰叙事中道德训诫的表现 |
1.1 服饰叙事中的个体道德训诫 |
1.2 服饰叙事中的婚姻家庭道德训诫 |
1.3 服饰叙事中的职业道德训诫 |
第2章 哈代小说服饰叙事表现道德训诫的方式 |
2.1 服饰叙事呈现美彰显道德 |
2.2 服饰叙事揭露丑维护道德 |
2.3 服饰叙事直接展开道德评判 |
第3章 哈代小说服饰叙事中道德训诫的反思 |
3.1 提升了哈代小说的艺术价值 |
3.2 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观念 |
3.3 维护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8)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进化向善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哈代的进化向善思想 |
第一节 哈代进化向善思想的形成 |
一、思想基础 |
二、个人经历 |
第二节 哈代进化向善思想的内涵 |
一、悲剧是其前奏 |
二、适者生存是其法则 |
三、社会改良是其目的 |
第二章 进化向善思想在“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体现 |
第一节 自然选择思想 |
一、适者生存 |
二、劣者淘汰 |
第二节 意志力思想 |
一、个人意志受制于集体意志 |
二、展望未来、企盼光明 |
第三节 广义的进化论思想 |
一、广义的进化论 |
二、广义的进化论思想在小说中的体现 |
第三章 哈代对实现进化向善之路的探寻 |
第一节 人类正视丑恶 |
一、病态的经济 |
二、虚伪的传统道德观念 |
三、失信的宗教 |
第二节 人类自我奋斗 |
一、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
二、重返荒原、回归自我 |
第三节 人类获得启示与指导 |
一、哈代对信仰的探索 |
二、死亡的启发与指导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对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的女性主义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女性主义对男性及男权思想的反抗 |
二女性主义对伪善基督教的反抗 |
三《德伯家的苔丝》中女性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
1 男性的审美观念审视苔丝的美貌 |
2 男性的思维定义女性的性格 |
3 男性的贞操观审视苔丝的遭遇 |
(10)《德伯家的苔丝》中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新女性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形象分析 |
(一) 小说对苔丝新女性形象的赞美与同情 |
(二) 社会家长制下的约束及奴化教育 |
(三) 自我意识的缺乏及富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
二、《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
(一) 女性与自然的融合及男权主义思想 |
(二) 工业文明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对立 |
三、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苔丝的新女性形象 |
(一) 苔丝独立自主及自我牺牲的精神 |
(二) 凸显不甘凌辱与压迫的女性意识 |
四、苔丝:维多利亚时代的新女性形象——哈代《德伯家的苔丝》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托马斯·哈代悲剧观研究 ——以“性格与环境”小说为中心[D]. 刘林林.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2]文学地理学批评视域下的威塞克斯小说研究[D]. 方燕.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系列女性形象研究[D]. 任璐. 陕西理工大学, 2019(09)
- [4]命运的幻景—威塞克斯变动背景下的男性群像研究[D]. 王翠翠.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5]托马斯·哈代小说的空间书写[D]. 李园. 云南大学, 2017(05)
- [6]近10年国内《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形象研究综述[J]. 李蕾. 商洛学院学报, 2016(05)
- [7]论托马斯·哈代小说服饰叙事的道德训诫[D]. 曾红莲. 湘潭大学, 2016(02)
- [8]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进化向善思想研究[D]. 荀志华. 陕西理工学院, 2016(10)
- [9]对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的女性主义解读[J]. 袁爱华. 作家, 2015(22)
- [10]《德伯家的苔丝》中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新女性形象[J]. 张燕.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