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北文化建设三题(论文文献综述)
邬美[1](2021)在《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 ——以2019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以区域认知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地理学科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习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地理课堂作业作为教学评价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在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地理课堂作业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本文以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教材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为内容研究,二为策略研究。主要研究问题: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什么,即设计哪些内容的地理课堂作业和设计何种类型的地理课堂作业。如何设计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地理课堂作业,即设计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地理课堂作业需要遵循哪些步骤,有何种设计策略。最后,提出了培养区域认知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的内容、步骤和策略。本文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提出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三种地理课堂作业类型。本文将区域认知的三种表现与陈澄教授提出的地理学习评价的“六个关注”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三大类地理课堂作业:综合阅读类、实践创作类和活动探究类。综合阅读类:夯实基础,引领区域策略;实践创作类:提升技能,领会区域方法;活动探究类:评价优化,提升区域认知观念。第二,以2019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教科书为例,设计了6节地理课堂作业共30道题。包括综合阅读类:18题、实践创作类:8题、活动探究类:4题。第三,通过自己的作业案例设计,提出了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的五个步骤。设计步骤具体为:(1)确双向,定目标;(2)择情境,突区域;(3)定设问,明方法;(4)齐综合,成作业(5)编答案,升素养。第四,提出了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策略。通过分析他人案例、设计自己案例、实施自己案例,提出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的策略,策略包含作业设计基础、作业设计组成以及作业成果三个方面:夯实作业设计基础,以区域认知培养为导向;关注课堂作业组成:“多情境”—“多设问”—“多主体”;重视课堂作业成果化:打造“区域认知工具”。
马立志[2](2021)在《西周金文所见西土北土邦国地理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以西周金文所见邦国的地理为研究对象。绪论首先对“邦国”的概念进行界定:西周时“邦”是普遍的称呼,是以血缘氏族爲核心的政治实体;“国”表示地域概念,东周以後变成政治学概念“国家”。“邦国”一词是西周实际内涵之“邦”与现代政治学概念之“国家”的结合,具有包容性。接下来对百年以来邦国地理研究的学术史进行了回溯,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利用铭文资料,结合考古发现的邦国遗址,对传世文献中的地理记载进行批判总结,分析地理、族群要素,説明邦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邦国是构建西周王朝国家的基石,考察分析邦国的区位地形、交通、部族关系等要素,可以认识西周地缘政治结构,并为政体研究提供素材;邦国是东周领土国家的前身,对其考察有助於认识前行政区划时代的面貌。整理的对象,以位於宗周和成周以北、古黄河以西范围内的畿外邦国爲主。文章把西土、北土划分为七个单元,各为一章。第一章整理了泾河流域的邦国。密国於先周时已在灵台县一带,处在达溪河谷通道上,西周甲骨文、金文中有一些与密有关的材料。灵台县白草坡墓地的字释潶或泾均非确释,释为(申)则较可能,墓葬性质显示、是殷遗身份的邦伯。是周初亲附的边缘友邦,先祖称“王”,可能位於泾河上游一带。姜姓四岳之後的吕、申,西周时位於泾河上游地区,覆灭宗周的即是西申,西周晚期申、吕的分支氏族迁至南阳盆地。国族名“”在金文出现了几例,有的出土在泾河上游,释为“缯”有待验证。“”字释为“豳”在文字学上有合理的解释,豳王、豳公的特殊身份有待研究,豳地是宗周北面的军事交通枢纽。第二章整理了位於陇山两侧的夨和秦。汧水谷地的夨在西周时期是一个较有实力的部族,夨可以读为虞,可能与汧水附近的吴山及周初“虞芮质讼”之虞有关,夨可称“王”,在政治体系中不同於周朝内服的“侯”,与称“侯”的平陆虞国、宜侯夨簋之“虞侯”、东南吴国,均不会是同一个。秦人出自商奄之民,周公东征後被迁徙到陇右,与戎杂处,西汉水上游礼县附近的城邑与西周晚期的西陲、犬丘有关,陇西牛头河流域的清水县李崖遗址或是孝王时封赐非子的“秦”邑。第三章整理了宝鷄渭河附近的虢、二氏族。虢是位於今宝鷄虢王镇一带的西虢,始自虢仲、虢叔二人,後世分衍出虢仲氏、虢叔氏、虢季氏数支,诸支系的源流和相互关系有待辨明,兴起於两周之际的陕县之虢是西虢分支。是周初来自西南地区的友邦,周朝将其安置在宗周腹地外围的清姜河附近,扼守古嘉陵道入口,进入西周中期後氏贵族政治经济地位从周室疏远、孤立,此後消失不见。第四章整理了南流黄河沿岸的邦国、族氏。无终族在殷墟二三期时可能生活在晋陕之间,殷墟附近出土多件无终铜器,显示其与商朝曾有密切关系,无终部族春秋时渐迁到太原盆地与晋国接触,後又沿代谷迁至今河北蔚县一带,今蓟县之地名无终是後起。梁国在今韩城市西南,春秋初期周平王册封秦仲少子为梁伯,《系年》等参证此秦仲指秦襄公,梁伯戈铭文字体、语句风格与春秋早期秦戈铭文一致,是梁氏出自嬴秦的物证,内容显示梁国受命在北方防御蛮方。韩城梁带村附近是芮国最晚段的居点,已发掘的遗存年代从西周晚期後段持续到芮国之亡,在秦晋到达河西之前,芮一度是该地实力最强的氏族;流散芮国铜器中有不少属於西周早期,但此时的芮居地尚不明确。金文之“”、“”可释为“韩”,乃武王之子受封的韩侯之国,西周之韩国应在汾河下游的河津县一带,控制着从宗周经梁山之南越河到河东汾浍地区的交通。第五章整理了河东地区的邦国。姬姓杨国在今洪洞县,为宣王之子始封,它建立在此前杨地的基础上,姬姓杨侯之前的杨氏或是姞姓,杨国在临汾盆地的北缘、西周文化在河东地区的最北端,目的是防御玁狁。公簋之(疏)是生活在唐叔虞领地之内的一个先代氏族,疏公之妻姚是帝舜後裔,簋铭反映了晋地唐、夏遗民并存的多元环境。文王玉环、唐叔虞方鼎、疏公簋代表了商末周初唐、晋变迁的历史,河汾之间的“唐”具体地望有待确认,天马-曲村遗址是叔虞之子燮父徙封为侯的“晋”之所在,唯具体名字尚有争议。晋国附近翼城大河口之霸、绦县横水之倗、绦县雎村的某不知名氏族,性质可能属於“怀姓九宗”,具有王臣身份,有独立地位,同时也受到晋国的监管。荀国受封在今临猗县涑水附近为“侯”,控制着宗周与汾浍之间的交通,後为邻近的晋室曲沃支系兼并。虞国在平陆县北中条山脉之顶的原上,扼守汾浍地区通往河南成周的交通綫“虞阪-巅軨道”,武王别封虞仲为虞侯,是因爲吴国已奉祀太伯为始祖,别封虞国可使虞仲一支在宗法上独立奉祀仲雍为始祖。第六章整理了燕山附近的邦国、族氏。商末周初的孤竹族与商室有亲缘关系,周初活动在燕山东侧,喀左一带孤竹等窖藏铜器以及多个考古学文化的发现,显示燕山南北衆多族群共存的面貌,其背景是中原的殷周革命;而孤竹与山戎、令支不能简单等同。西周早期的燕国位於北京琉璃河一带,与广安门一带的蓟共处,以後燕国可能兼并了蓟据以为都;周初相继为燕侯的克、旨可能是太保的两个儿子;燕是边陲封国,是周朝控制北方的锁钥,也是与东北民族交流对抗的前沿。涞水县北子铜器,或称北伯,是周初当地的北氏之长,与三监之邶未见关联证据;涞水北子器与湖北江陵北子器无关,後者是当地制作的。第七章整理了太行山沿綫与古黄河之间的邦国。《軝》一节对元氏西张村西周墓作了补充説明,軝侯所封之地位於元氏县槐河之滨,古为泜水,《地图集》等所绘泜水偏南可能不确,軝是邢国之北的附庸小国,任务是防御自井陉突出的戎族。《邢》一节分析了记录初封的麦尊等器应该在前,邢侯簋偏後;邢在商代井方故地建立,初封即在邢台,与温县之邢丘、畿内之丼氏均无关系;邢侯之封目的是防御北戎、控制太行东麓成周至燕国的交通綫,邢与戎对抗交流,有臣谏簋、省命铜剑以为物证。太行西麓上党盆地的黎是周初戡黎後封建的侯,始封君是毕公之子,金文中写作(楷),黎国的任务是防御晋北和太行山区的戎狄,并扼守东出太行的壶关道。河内地区附近是文武周公之胤衆氏族定居的渊薮。康叔初封於康丘为侯,在殷畿故地内,目的是监管殷遗民,淇水附近的卫是康之鄙,对康、卫铜器的分组整理,表明卫作爲国名要在西周中期以後,“夷王命卫为侯”可能反映了康、卫变迁的历史。另外整理了金文中的凡、柞:凡在今辉县市西南,旧释为“同”的字现已改释为“凡”,沈子它簋是凡国铜器,器主它以凡氏小宗的身份作了祭祀周公的礼器。柞即胙,在今延津县北,是周公之後,目前发现的胙氏铜器有柞伯簋、柞伯爵、柞伯鼎等。第八章以山形水系为要素将西土、北土划分爲小的地理单元,描述了各自的地貌背景,进而勾勒了不同单元之间的交通綫:汧水河谷通道,由周原或宝鷄出发至六盘山东麓,或逾陇山至陇右秦地;泾河上游通道,自栒邑-彬县的古豳地出发,沿泾河、马莲河河谷至宁夏南部,这两条通道之间有东西向的泾河支流河谷互通。由丰镐渡渭,经合阳县至河滨韩城之梁、芮,再渡河溯汾水经韩国至上游杨国或汾浍之交的晋国;也可由丰镐至河曲处渡河後上溯涑水,经荀国、倗邑越绦山亦至晋国。汾浍地区与洛阳盆地的交通跨越中条山脉,一是经过虞国的虞坂-巅軨道,二是由中条-轵关道至河内地区,渡河後均可至洛阳成周。自成周经河内沿太行东麓北行,经卫、邢、軝至於燕国。太行东西的陉道,黎国在西侧扼守上党盆地东口之壶关道,诸陉东口,邢在滏口、井陉之间,軝侯守在井陉。这些綫路以宗周、成周为中心,构成了西土、北土的交通网络。周初西土、北土的复杂族群背景,塑造了封建邦国的地缘政治格局。泾河上游是西周的边疆,它没有明确的界綫,而是多种文化人群并存的地带,该区域内周文化、寺洼文化、殷遗民等人群共处。周王朝在这一带没有封建军事性质的“侯”,只是出於镇抚和防御目的安置了一些盟好的小邦国,其中有一些人群是殷遗民,周室还通过边鄙邦伯与戎族通婚等方式维持政治稳定。西周中期以後殷遗民等缓冲要素消失,使得宗周失去西北屏障,屡遭玁狁入侵。在河东地区有先代的唐、夏遗民和戎狄,以及与殷商亲近的一些方国,燕国附近有土着的围坊三期文化和多个族群,这些因素既成爲晋、燕封建的多元背景,也是後来发展壮大的资源。黎、邢原本只是扼守交通,卫国周初监管殷遗民的使命也渐告终结,缺少交流壮大的发展空间,终在戎狄的侵扰下而迁徙。第九章是对邦国与西周王朝关系的历史概述。西周肇建前夕的周邦联盟联合伐商,成康时期迅速封建亲戚以爲藩屏,奠定了西周王朝四土的基本格局;中期王朝对外围邦国的管理事务渐繁,边徼戎狄、淮夷势力濅盛,交侵入境;晚期又有南土噩国联合淮夷的大叛乱,北方又有玁狁入侵,遂因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对邦国进行重建、移徙的调整,仍极力维持王朝的经营,但幽王末年与西土申侯关系的破裂,直接招致内外的联合入侵,覆灭宗周。文末附录,包括《西周金文所见西土北土邦国分布图》、《宗周西北诸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两张地图,以及文中邦国各自的金文材料分类表。
王元迪[3](2021)在《不同民族高一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趋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我国各民族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的趋同性不断增强,原有的文化差异和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旅游吸引力和文化保护上,现在究竟还有多大程度的差异,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无差异性?因此,研究不同民族学生基础教育阶段学习水平的异同性既重要又迫切。云南省民族众多,各民族以少聚居、多混居的方式散布在云南各州市内,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在云南省超过汉族人口数,各民族与汉族的趋同性在长期的生活中得以强化。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学生的趋同性和差异性,不仅可以验证趋同性,还能结合调查结果,提出培养学生认知水平的相关策略。为未来全国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提供教育支撑。本文结合高中数学学科教育,选取立体几何内容为载体,对K市、D州、W州不同民族高一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的趋同性展开调查。首先,设计学生的立体几何认知水平维度量表,结合民族教育现状编制立体几何认知水平测试卷,并参考少数民族教育的相关理论和现有研究结论,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的教育现状三个维度编制调查问卷。然后,通过SPSS和Excel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比较不同性别、民族和学校之间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和不同民族学生的教育现状,进而分析立体几何认知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基于调查结论分别从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提出立体几何认知水平培养策略,并编写教学设计案例。研究得出结论:第一,学生的立体几何认知水平差异主要分布在水平三,在性别方面不存在统计上的显着差异,在不同民族学生间呈趋同性,在县级民族中学W校与地州(市)级民族中学K校和D校间有显着性差异,同一学校各民族学生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所以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来自于地域环境。第二,具体数据显示,仅有60%的学生达到水平三,不到20%的学生达到水平四,不到1%的学生达到水平五。第三,影响民族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为具体化和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教师教学风格和学生自身的学习情感态度等。
彭辉[4](2020)在《崧泽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崧泽文化是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由平等社会向不平等社会转变的重要考古资料,研究崧泽文化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道路的进程。根据常州新岗、张家港东山村、上海崧泽、嘉兴南河浜、湖州毘山五座崧泽文化遗址出土的典型陶器类型学分析、构筑的崧泽文化分期体系把崧泽文化分为早、中、晚、末四期。不同地域的遗址聚集情况和器物特征,以及太湖流域地理地貌和水系特点的归纳和分析表明,崧泽文化大致可分为长江南岸、太湖东部、太湖东南部、太湖西南部、杭州湾五个地域类型。崧泽文化的地域特征是伴随着太湖流域的环境更替、史前人口流动迁徙逐步开发形成的,崧泽文化地域类型形成的时间有早晚,至迟在崧泽文化晚期时五个地域类型已完全形成。在崧泽文化的地域特征形成过程中,地质地貌和水系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地域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导致太湖南北的崧泽文化不同的发展道路。太湖北部的崧泽文化在与周边文化的广泛竞争和交流下,陶器与玉器偏重简单造型和实用功能,在社会发展中重视军权和王权,较早的步入军事民主制的“英雄时代”。太湖南部的崧泽文化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在对抗自然灾害的过程中衍生出巫师阶层和原始宗教。太湖南部的陶器和玉器包含象征主义和精神信仰的成分更多,诞生了崧泽文化最早的祭坛,反映了崧泽人对自然的崇敬和膜拜。太湖南部的崧泽文化神权合一的道路,与太湖北部的社会发展道路截然不同。为日后在这一地区形成一个发达繁荣、特点鲜明、神王一体的良渚古国起到奠基之功。崧泽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是环境、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综合形成的。从马家浜到崧泽阶段气候环境的重大变化造成史前人类生计方式的巨大转变,由此带来的聚落变迁客观上带动了崧泽文化传播速度的加剧,与周边文化技术与资源的广泛交流引发崧泽文化自身的生产力变革。马家浜文化向崧泽文化变化的过程,既包含了对传统的扬弃,又有外来文化的融合和重塑。早期崧泽文化正是在多重的文化传播浪潮中,取长补短、兼收并蓄,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崧泽风格”。不同地域类型的崧泽文化墓地和聚落同步显示了崧泽社会经历了从平等社会到分层社会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墓地和居址为代表的社会单位由聚集向分散变化,社会结构从二元阶层社会向三元阶层社会转变。崧泽墓地由早期的单一公共墓地向晚期多个具有亲缘联系的墓组变化。墓组规模大小、墓葬组成、富裕程度不一。墓组内部也有显着的等级分化。居址普遍经历了由聚集到分散,由大房子到小房子的过程,显示出家族群居向个体家庭的转化。崧泽社会分化进程由太湖北部向太湖南部逐渐扩展。太湖南部崧泽晚期社会结构稳定合理,社会进程持续发展,是太湖南部得以孕育发展出良渚文化的重要前提,而长江南岸和太湖东部因为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晚期社会秩序失衡,是太湖北部和东部未能继续发展的主因。崧泽文化土台最早是先民为了适应潮湿内涝的地理环境而进行的人为干预,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文化适应。太湖东南部最早出现了用以居住的土台形式;其后,土台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祭台的出现标志着土台逐步走向神圣化。崧泽文化末期后,以小土台为核心,墓地围绕土台的结构,标志着聚落内部家族独立性的显着增强。良渚文化沿袭了崧泽文化土台的形式,形成了居址、高台墓地、祭坛三种建筑形式。崧泽文化以玉石器为代表的手工业聚落结构完整、功能分区严密、操作链清晰,体现了崧泽时期玉石器工业的进步程度,为良渚文化发达的玉石器工业奠定基础。总之,崧泽文化在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该地区从平等社会向不平等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于佳宁[5](2020)在《颍州西湖历史风貌与城湖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颍州西湖历史风貌以及城湖发展关系。颍州西湖位于阜阳市古颍州城西北隅,北宋时曾是与杭州西湖、惠州西湖相齐名的风景名胜,颍州西湖与周边水系所构成的陂塘系统,在颍州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防洪抗旱、储水济运等重要作用。陂塘水利系统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中为解决城市降水与用水矛盾的水利工程,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陂塘水利系统,以颍州西湖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记载与历史图像,从风景园林学专业视角对先秦至民国时期颍州西湖与州城的历史风貌进行研究,推想并考证了古代颍州西湖水域范围的变迁与风景游赏体系,分析了颍州西湖陂塘水利系统与城市的关系及影响,并对阜阳市颍州西湖历史文脉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设想与展望。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至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研究对象的地理区位和自然环境基础等,并对国内外有关颍州历史地理及人居环境、陂塘水利系统的研究进行总结与评述,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为接下来的研究做铺垫。第二部分:为第三章,主要研究从先秦时期至西湖消失之前(1938年)的颍州西湖与城镇的发展变迁,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阶段特点,并对两者发展间的影响做出总结。第三部分:为第四章至第五章,对颍州西湖陂塘水利系统及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从城市防洪与水系调蓄、城市漕运、农田水利与城市物产供给、城市游憩与景观四个方面阐述了陂塘系统对于城市的支撑作用。第四部分:为第六章至第七章,分析了颍州西湖的风景游赏体系,以及西湖相关诗文等艺术表达对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影响。第五部分:为第八章与结语,在前章论述的基础上结合阜阳现状的发展情况,说明研究对于阜阳城市建设的现实意义,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梁维[6](2020)在《辽代春捺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辽一代,契丹皇一年四季都在进行传统的四时捺钵。每年一、二、三月份,辽帝都要率领群臣,在水草丰美之地进行传统的钩鱼、捕鹅及射猎活动,同时还要处理大量政治事务。太平二年(1022)后,随着皇帝捺钵地的东移,辽帝开始在春捺钵地处理辽朝东部乃至全国的军政事务,使春捺钵的政治地位进一步上升。本文利用《辽史》《金史》及宋人笔记,结合出土的石刻与考古材料,对有辽一代春捺钵的地点、路线、区域等问题进行考察,并分析其产生变化的影响因素。同时,综合考证春捺钵的运营机制与传统活动内容,分析其中的变化过程。在前文研究基础上,最后分类探讨春捺钵政治活动的内容,并归纳政治职能的特点与变化。全文共分为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绪论主要叙述全文的写作缘起、学术及应用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涉及的相关概念及研究方法等。在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辽代春捺钵地点的选择”。本章对文献记载的辽代春捺钵的地点做全面梳理,以太平二年(1022)为分界点,考证前后两个时期的春捺钵地点共129个。在对地点的位置进行辨析的同时,对前人未考证的和考证不足的地点给出新的阐释,并对“春水”在地理层面的概念做出了解读。春捺钵的路线以太平二年(1022)为界,之前呈现出由北向西、转而向南,之后则转向东北方向,并固定在长春州区域的变化过程。总体来看,春捺钵的地点与路线主要分布在潢河及土河、南京、西京和长春州四个主要区域。同时,辽帝春捺钵地点的择选主要受自然和政治两种因素的影响。第二章“辽代春捺钵的运营机制”。本章主要根据《辽史》、宋人笔记并结合石刻材料,讨论了春捺钵时随行人员的构成、营盘结构和物资供给三方面的内容。依据史料的记载,考证出春捺钵时的随行人员主要有王公贵戚、南北臣僚和扈从部队三个部分。利用石刻资料与前人研究成果,考订出春捺钵的各类随驾官员三十余位。关于春捺钵的营盘,主要对营盘中皇帝斡鲁朵、王公大臣的营帐及运营毡车等设施的大小、布局及形制进行考察,并对随行人员的驻扎方式做了考证,总体上体现出以皇帝斡鲁朵为中心,王公、百官及扈从部队在其外围,呈环状包围式分布。他们共同护卫皇帝进行春捺钵,移动时也保持着距离,营盘呈现星散式分布的特征。本章还对春捺钵在不同区域的驻扎方式进行了分析,在平原和山地,春捺钵营帐是驻扎在相对平坦之处,而在长春州附近水网密布之地,则驻扎在高大的土包台上,同时春捺钵的住所呈现逐渐固定的趋势。春捺钵的物资供给主要分为外来物资供给和当地物资供给两部分,并由专门的官员及行宫斡鲁朵户进行统一的管理与运输。第三章“辽代春捺钵的传统活动”。本章从史料记载和考古学成果入手,以太平二年(1022)为界对捕鹅、捕鱼、射猎及祭祀活动的对象、工具、过程、环境等内容进行考察,并对捕鹅、捕鱼和山地射猎的活动予以列表,从中可以看出春捺钵的传统活动在太平二年(1022)前后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所捕之鹅从前期的多种禽类动物到后期只捕天鹅一种,后期所捕之鱼也是体型巨大的鳇鱼,这都体现出春捺钵活动内容的变化。这种变化与环境的改变及文化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渔猎活动之后,契丹皇帝要率领群臣举行“头鹅宴”“头鱼宴”。春捺钵初期的祭祀活动主要有祭天、祭祖等契丹民族的传统活动,至辽中后期增加了佛教祭祀的内容,这表明春捺钵的活动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与发展。第四章“辽代春捺钵的政治活动及职能演变”。本章将辽代春捺钵的政治活动分为处理国内政务和解决边疆问题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主要对国内政务中的军国大政、制定经济政策、任命和赏罚官员、处理司法,处理部族事务、赈济灾民及对解决西北边疆、西南边疆,南部和东部边疆等诸多问题进行分类梳理考证,予以列表并分析其原因。最后对春捺钵政治职能的演变从重视当地事务、治理域内民族、处理对外关系三个角度进行阐述,并归纳其特点。本章主要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春捺钵时的政治活动予以分类,探讨其政治职能的特点和变化,并得出春捺钵在辽朝中后期政治地位上升的结论。
赵晓笑[7](2020)在《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体验调查研究 ——以X师范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和各高校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好坏主要依靠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来体现。而非全日制研究生中主要是以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主体,因此,关注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之一——科研方面的培养就显得十分必要。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体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其培养的大致情况。研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科研体验中的整体情况,以及在科研培养的各环节中的优势以及不足可以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培养指明方向。本研究主要以X师范大学的435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英、澳等国家开发的《研究生科研体验调查问卷》以及自编《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生科研体验访谈提纲》对其进行了问卷以及访谈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从整体来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体验的整体满意度处于中上的水平,其中有83.61%的人对科研体验感到满意,而也有18.39%的人对科研体验感到不满意。从各维度的满意度体验来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资源设施、研究氛围、研究机会体验水平不高,其他维度体验水平较高。2.从差异分析看:只有交流频率与整体满意度之间具有显着差异,而性别、家庭所在地、年级、与原专业的关系、入学方式与整体满意度之间没有显着差异。3.从相关分析看:科研体验的各维度之间以及各维度与整体满意度之间均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其中研究氛围、学术责任、专业发展、研究技能与整体满意度之间相关度较高,而导师指导、资源设施、论文过程与论文答辩、研究机会与整体满意度之间相关度较低。经访谈归纳得知,相关度较低的维度可以概括为导师指导、资源设施两方面的问题。其中,导师指导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论文选题方向,资源设施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图书馆资源的获取。4.从回归分析看:资源设施、学术责任、专业发展、研究技能的系数较高且通过了显着性检验,其他几个维度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其中,研究技能对整体满意度影响最大,说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掌握一些研究技能,但是由于该群体的学习性质原因导致其无法进一步发展。经访谈归纳得知,个人原因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由于工作性质导致科研体验不足。此外,虚拟变量中年级、与原专业关系以及交流频率对科研体验也有影响,但交流频率影响最大,证明交流频率的多少对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体验有直接影响。总的分析来看,可以将影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体验满意度的各维度大体划分为内部维度和外部维度两类。其中,内部维度主要包含研究过程与论文答辩、学术责任、专业发展及研究技能这几个维度,外部维度包括导师指导、资源设施、研究氛围、科研机会几个维度。此外,这两个维度又可划分为三因素:即导师因素、资源环境因素以及个人因素。根据研究的结果,本研究主要从国家层面、导师层面、学校层面以及个人层面对提升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体验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秦洁[8](2020)在《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对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成果的整体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从不同角度阐释民国易学。绪论部分,以时间为线索,概述民国近四十年间的易学史变迁。民国初年,时代鼎革之强力冲击、康有为式支持者之迷途、陈独秀式反对者之激进,最终形成合力,造成传统学术边缘化之局面,易学于数千年来第一次沦为“无人过而问津”之境地。值此之际,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新见,重新激发起时人读《易》、研《易》之兴趣;而胡适发起“整理国故”运动,亦使新学视野落在传统典籍之上。受二氏影响,二十年代之易学,研究类型不断丰富,成果数量不断增加,摆脱了边缘化之窘况,呈现出近代学术的新气象。二十年代末至抗战初的“黄金十年”中,得益于政治、经济、教育、出版之推动,易学之成果数量、方法类型、研究质量,胥臻近代高峰,《周易》在后经学时代再次成为一时之显学。四十年代,受持续战争的影响,易学研究在困顿中坚持,成果数量锐减,且未形成新的特色。正文四章,系本文主体,旨在阐释民国易学的范式类型,揭示民国易学的逻辑演变。通过比较诸易家在“新学(西学)”与“经学(中学)”间的取用,民国易学可分为“固守朴学易传统”“以旧识涵摄新知”“据新学重估经书”“返经学以开新见”四种范式类型。第一章“固守朴学易传统: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以沈瓞民、尚秉和、徐昂为代表,他们承继清代朴学易辑佚文本、梳理易例、涵化新创等方法,以孟氏、焦氏、虞氏等汉易为研究对象,而在易学研究中不关切新时代、新思想、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沈瓞民在马国翰辑佚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考辨《说文》资料与虞氏异文逸象等,虽仍有未尽、乃至错误处,但整体上对孟氏易作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辑佚;辑佚之外,沈氏还比较孟氏易文与虞氏易注之出入,以考辨纯粹的孟氏家法。第二节考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尚秉和注《焦氏易林》,核心理路是据本卦、旁通卦、遇卦、遇卦之旁通卦四种视域,观各视域的上下卦象、互卦象、对卦象、覆卦象、大象、半象,实现别卦与八卦之象的对应;再据八卦所取《说卦》之象、历代逸象与尚氏所发明之逸象,最终实现《易林》卦象与文辞之对应。尚氏此种理路,仍是传统象数之方法,是将“观象系辞”理解为象与辞的严密对应,而试图“执象释辞”以还原成书的过程;反思来看,更为合适的诠释路径应为“假辞明象”,活看文辞以揣摩符号。第三节考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虞翻以消息、卦变、旁通、之正成既济、月体纳甲等为其核心易例。张惠言创造消息系统,试图贯通虞氏核心易例,但与虞氏易注多有不符。徐昂虽屡屡质疑张氏背离虞氏,然据“同归殊途”之易学观,终服膺张氏而融虞、张为一炉。徐昂梳理虞氏易,所长在于细致的易注揆集与图示,所短在于系统欠缺与易例杂糅。第二章“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以刘师培、杭辛斋为代表,他们整合传统象数资源,在同时肯定经学与新学的前提下,以经学为学术根基,而尝试融会新思想、涵摄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刘师培之易学研究。刘师培之易学,有传承与创新两个面向。一方面,刘氏承继经学的知识与方法,以明了汉代象数易例为治《易》前提,以经学家名世;另一方面,刘氏引入分科视野,践行平实、平等、客观、逻辑之研究理念,发掘攘夷革命与民主建国之致用思想,开近代新易学之先声,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第二、三节考杭辛斋之易学。由“不立门户,不分派别,不论古今,不限中西”之理路,杭辛斋统括平议一切传统易学资源,涵摄融通一切古今中外学术,建构起“包罗万有”之易学体系,展现出“大象数”与“大易学”的恢弘学术气象。杭辛斋研《易》,以“明道立教”为其易学的根本精神。“易道”,是杭氏“大象数”与“大易学”的终极根据;“易教”,是杭氏易学的致用关切与价值落实。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成果,激发起时人读《易》、治《易》之兴趣,在治《易》所得与影响上,俨然成为近代易学第一家。作为民国易学之高峰,杭辛斋合会古今、因革传统之最大意义,是点化了象数的活力,创造了“活的”易学、“活的”经典。第三章“据新学重估经书: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以胡适、古史辨派等为代表,他们彻底否定经学范式,在割裂传统的基础上,完全依归现代分科之学,重新估定作为典籍的《周易》,而进行哲学、史学、文字学、科学等维度的全新研究,成为现代学术主流。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哲学进路之研究。20世纪初,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多是零星地尝试,系统与深度都很有限。胡适本“求真”之理念,分离卦爻辞、《易传》与历代易学,而单纯研究《易传》哲学。在胡适的基础上,冯友兰更加贴近西方哲学问题,而阐释《易传》中之宇宙论与人生论。自胡适分观经传后,否定经文之哲学价值,一度成为主流意见;但随着“唯物辩证法”的传入,《周易》古经在“中国哲学史”中不再缺席。第二节考史学进路之新研究。史学对易学之影响,在近代经历了由“以史治《易》”向“以《易》为史”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以《易》为史”,包括“以《易》为史料”与“以《易》为史书”两种类型,前者以古史辨派、唯物史观为代表,后者以胡朴安为代表。古史辨派易学以打破经学范式为目的,割裂孔子与《易》的关系,重新认定《周易》经传的年代与性质,影响很大,但其研究结论、方法、理念都有重要缺陷。汪震、郭沫若、曾松友、王伯平、荆三麟、李星可等都对《周易》的时代背景有所探讨,但诸氏之观点相互冲突、混乱不堪。胡朴安极端地将所有卦爻辞都看作历史之记录,释《周易》为一部从草昧时代到周初的史书,其说很难成立。第三节考文字学与科学进路之研究。随着古文字学发展,一批学者抛开易学旧注,取用新材料、新方法,新解《周易》文辞;然而对比当前出土易类文献,这些新说大部分不能得到新资料之支持。随着科学声誉日隆,一批学者抛开《周易》文本与历代易学,专治易卦符号,比附科学知识,而定性《周易》为科学着作;科学易诸说影响很大,但需反思其得失与定位。第四章“返经学以开新见: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以熊十力、马一浮为代表,他们不满分科之研究,在反思西学的基础上,重新回归经学、确立常道本体,进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阐释易学之新义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熊十力之易学思想。熊十力之易学是不断变迁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与《读经示要》时期,熊氏引《周易》以证同、扩充其体用哲学,再由体用哲学反观《周易》与经学,已经展现出“归本《大易》”之学术气象;相较晚年着作,更能显明熊十力的易学与经学成就。熊十力引“太极”“乾元”“太易”“不易、变易”申说本体内涵与体用关系,引“乾坤阴阳”等申说本体发用之翕辟运转,引“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等申说本体落实与彰显,又引《周易》申说民主、科学之经世义。由体用哲学之视域,熊十力提出经学是常道之学,涵摄一切学术,是性命之根本、人生之所由;由此经学观,熊十力评骘了历代易学研究。反思熊氏易学,其“以意逆志”的诠释方法,值得注意。第二节考马一浮之易学思想。易学,是马一浮整体学术之根基;研究马一浮之易学,不能脱离其六艺与性理之学的宏观视野。马一浮称经学为六艺之学,为圣人之教,统摄一切学术,出于吾人自性本心,而拥有时代性、世界性价值;经书之中,《易》为六艺之终始,明文辞与修德行是易教两途。马一浮由三易讲性理哲学:不易而变易是由体显用,体用重重无尽;摄用归体,不易变易合一,即是易简境界;易简之关键,在于变易中识得不易,复性而以理为自身之主;易简需性修工夫,要破除习气、敬守正心。就易学本身而言,马一浮举观象之方法,包括观卦爻文辞、观宇宙人生之广象、观万物至理之不易、观内在一心之性理等四重涵义;此外,马一浮还重视十翼,评骘、合会历代易说,而又引佛道证《易》。以上是民国易学的四种范式类型。各范式间,内蕴逻辑演变之顺序。变革之际,有固守传统,脱离时代之范式;进一步,有不满固守,而试图融新入旧、以经学涵摄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新旧掺杂,而试图完全抛弃旧识、归依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割裂传统,而试图返归经学、申说新义之范式。余论部分,以问题为线索,丰富补充对民国易学之认识。第一节考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从“新学”与“经学”的维度,可管窥民国易学之主要面向;但民国易学是“立体”而不是“平面”的,象数义理之维度、易道存废之维度、经学知识承继之维度、学术致用之维度,胥是认识民国易学的重要面向。五重维度之视角,交织出民国易学的个性差异与斑斓色彩。而个性之背后,民国易学又同时寓有共性潮流:对家法门户之融会,对学术创新之自觉。第二节考《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近代以来,易学与经学的价值受到质疑。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弱化经学以发展科学;激进反传统者,则彻底否定易学之价值;分科之学虽研究作为古籍的《周易》,但研究者并不承认易学的现实意义。与质疑的声音相对,有学者发掘易学中的新知识,藉比附西学以肯定易学之作用;亦有学者回归传统,通过与新学之比较,申说易学的独特价值。这些肯定的阐释,为易学文化之赓续筑就了基石。第三节考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正文四章所揭示的民国易学范式类型与逻辑演变,内中隐含着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其一是经学易范式由价值系统而知识体系的渐次瓦解,其一是新易学范式在为学与为道间的争论。
贾旭东[9](2020)在《《孔子诗论》综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对上博简一《孔子诗论》的整理性研究。论文主要分爲五部分:第一章是对《孔子诗论》形制、编联问题的研究,本章主要对简文的留白简、编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二、第三章是对《孔子诗论》字词的考释,本章几乎对简文的每一个关键字词都进行了详细的考释,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由於内容较多分为两章;第四章是对《孔子诗论》诗篇的认定及诗义的阐释,本章首先分析、统计出简文所涉诗篇名的数量,然後按顺序对每一首诗的诗义及内涵进行了较为详细、准确的阐释;第五章是对《孔子诗论》论诗形式及诗学思想的研究,本章着重分析了简文所蕴含的以“情”论诗、“以礼节情”等诗学思想。附录部分是论着提要及索引。《孔子诗论》相关的研究论文及着作共有五百多种,要全面搜集、了解这些论着作很不容易,为此,本文根据内容将其分为四大类,我们为每一类论着撰写了一个简短的提要,提要包括论着名称、作者、期刊名称、论文的主要观点及学术价值等内容,并附有作者、论着名索引及关键词索引。提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简要介绍这些论着的内容,方便读者参考和检索。
高赟[10](2020)在《北周文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北周文学为研究对象,旨在整体、系统论述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文学,还原一个接近历史真实的北周文学,呈现一个清晰的北周文坛,显示北周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文学价值,改变人们对北周文学的认识。北周文学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学快速、密切大融合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发展中起着枢纽作用。北周文学因时代、地域、民族、文学演进规律呈现独特的阶段性文学特点。全文除绪论、结论、附录外,分上下编,共八章。上编五章整体、系统论述北周文学的繁荣、文学成果、文学特点,展现它的枢纽作用。下编三章重点研究北周文学独特的、最重要的作家。上编第一章宏观整体鸟瞰北周文学,从北周文学家、北周文学作品、北周文学活动三个方面论证北周文学的繁荣。第二章重点研究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较大的周文帝宇文泰发起的西魏文体文风改革,论述西魏时期文学作品和西魏对北周文学的贡献。第三章从北周时期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和北周文学的关系论述北周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与北周文学的繁荣密切相关,起着促进作用。北周文、明、武三帝收集和整理中原典籍对华夏文化的绵延不断作出重大贡献。第四章通过北周时期两个文坛和民间文学的文学作品全面系统论述北周文学的繁荣、南北文学融合的文学成果、文学特色。第五章从出土西魏北周墓志视角考察这段时期墓志的演进和文学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北周文学的文学水平。下编第一章整体论述北周宇文氏文学作品,充分展现北周宇文氏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第二章综合研究王褒及其文学作品。本文考证王褒生年是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卒年是周武帝建德五年(576)。梁宫体诗是一种新体诗,诗人运用这种诗体可以创作任何题材的诗歌。王褒是梁宫体诗的代表诗人。王褒北朝大部分五言诗歌反映他因羁旅异国的现实而引发内心深处的亡国之悲、羁旅之痛、思乡之切、生命之短的各种复杂的沉重心情,呈现“悲”“沉郁”的特色和风格。王褒以边塞乐府诗为代表的诗歌带有“建安风骨”的气息,但与“建安风骨”不同。王褒在创作乐府诗时很大程度上受到他创作宫体诗艺术技巧的影响。王褒五言八句、四句诗创作对唐律诗、绝句的形成作出不可忽视的贡献。王褒入北文章是中国南北朝后期南北文学相融合的成果。第三章综合研究庾信及其文学作品。本文考证庾信在北周任司水下大夫、弘农郡守、司宪中大夫、洛州刺史、司宗中大夫的任期和北周部分交游。庾信入北前十年心态复杂,最终由排斥到感恩、接受,再到主动亲和北周朝廷。庾信在入北前十年,或者说在入北的二十八年中,对故国的悲伤、对故国故土的思归和思念从没有停止过,贯穿始终。这种乡关之思以公元557年十月陈代梁为界显示出细微区别。之前是他对梁朝故国的思归与思念,之后是他对南方故土的思归与思念。《哀江南赋》作于公元557年十二月,主旨是哀梁朝。《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枯树赋》《小园赋》《伤心赋》《竹杖赋》《邛竹杖赋》展现庾信入北初期的生活经历和心态,极具文学价值。五言组诗《拟咏怀二十七首》《奉和永丰殿下言志十首》展现庾信诗歌的文学魅力。庾信在北周创作的宫体艳情诗是他在梁朝创作的宫体艳情诗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显出新特点。《燕歌行》在王褒、庾信、高适手中继承并改变,最终使乐府旧题《燕歌行》的传统内容真正变成以边塞为内容的边塞乐府诗。《杨柳歌》是乐府诗,作于庾信入北初期,主旨是自悲身世。庾信创作的宫廷雅乐歌辞反映北周对中原儒家文化的崇拜。《道士步虚词十首》是庾信对道教步虚词的改造,文人步虚词成为表达个人情感的乐府诗体裁。庾信五言八句、四句诗歌创作对唐律诗和绝句的形成作出很大贡献,他创作出一首五言绝句。庾信入北前期部分诗赋文创作呈现“建安风骨”的风貌。《拟连珠》最大可能作于公元557年十月至十二月间,主旨是念王室、悲身世,它的创新表现在三个方面。庾信墓碑传文、墓志铭传文、墓碑志铭辞都各具文学特色。庾信丧母是在西魏,丧母守孝时间是公元555至557年。庾信在北朝真正的隐居时期是公元554至563年。《移虏留使文》非庾信作品。
二、西北文化建设三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文化建设三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 ——以2019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研究意义 |
2.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地理课堂作业 |
2.区域认知 |
(二)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多元智能理论 |
3.最近发展区理论 |
二、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内容分析 |
(一)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类型分析 |
1.学者们关于地理作业的分类 |
2.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类型划分 |
(二)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作业内容分析 |
1.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地理教学内容分析 |
2.基于区域认知从课标和教材出发确定作业内容 |
三、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案例分析 |
(一)高中地理课堂作业案例分析说明 |
1.案例来源 |
2.案例分析目的 |
3.案例分析视角 |
4.案例分析方法 |
(二)案例分析 |
1.案例组成说明 |
2.案例分析过程 |
3.案例分析启示 |
(三)案例分析的几点启示 |
四、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 |
(一)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 |
1.湘教版必修第二册地理课堂作业案例设计呈示——《城乡空间结构》 |
2.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案例分析 |
(二)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步骤与策略 |
1.步骤 |
2.策略 |
五、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案例实施 |
(一)案例实施 |
1.实施过程 |
2.实施结果 |
(二)案例实施反思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案例汇总表 |
附录2 高中地理课堂作业案例分析汇总表 |
附录3 案例分析 |
附录4 案例设计 |
1.1 人口分布 |
1.2 人口迁移 |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
2.3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
3.1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
致谢 |
(2)西周金文所见西土北土邦国地理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邦国”概念的界定 |
(一)邦 |
(二)侯 |
(三)地域概念的“国”、“土” |
(四)诸侯、邦国概念的混同 |
(五)本文所用“邦国”一词的含义 |
二、邦国研究的内容 |
三、百年来西周邦国地理研究史述略 |
四、选题的意义 |
五、本文的整理范围 |
第一章 泾水流域的邦国 |
第一节 密 |
一、文献及甲骨、金文中与密有关的材料 |
二、密国的位置 |
三、可能与密国有关的考古发现 |
第二节 甘肃灵台县白草坡墓地( (?)、 (?) ) |
一、“ (?) ”、“ (?) ”二字释读平议 |
二、“ (?) ”和“ (?) ”的性质 |
第三节 |
一、“ (?) ”字的释读 |
二、对 (?)伯归刍簋铭文的认识 |
三、 (?)伯归刍簋所见史事 |
第四节 吕 |
一、吕氏的起源与分衍 |
二、吕氏早期居地的讨论 |
三、西周晚期的吕国 |
第五节 西申 |
一、“申”字的释读 |
二、畿内之申与“南申” |
三、西申地望 |
四、西申、申戎、姜戎关系的辨析 |
五、西申之一支迁徙南阳的原因和意义 |
第六节 (?) |
一、金文中的(?) |
二、 (?)字释读及其与缯的关系 |
第七节 (?)(豳) |
一、 (?)字释读 |
二、西周金文中的豳 |
三、豳的地理考察 |
第二章 陇山两侧的邦国 |
第一节 汧水谷地的夨 |
一、夨国的发现和研究简史 |
二、铜器及铭文的分组 |
三、 (?)的文字学解释 |
四、夨的族姓 |
五、夨国的地理意义 |
六、夨、虞之关系 |
第二节 陇山西侧的秦 |
一、秦人早期的活动地点 |
二、秦人西迁的时间 |
三、秦与戎的关系 |
四、与西周之秦关系存疑的一些铜器 |
第三章 宝鷄渭河沿岸的邦国 |
第一节 西虢 |
一、虢氏的地理问题 |
二、虢氏氏族的分衍 |
第二节 (?) |
一、 (?)氏墓葬分析 |
二、 (?)氏铜器、陶器文化因素反映的历史 |
三、 (?)氏对外关系分析 |
第四章 南流黄河沿岸的邦国 |
第一节 无终 |
一、“无终”的释读与无终铜器的年代 |
二、无终族的迁徙 |
第二节 梁 |
一、梁伯戈与梁国 |
二、梁国史事与地理 |
三、梁姬罐的分析 |
第三节 芮 |
一、西周芮国铜器及铭文整理 |
二、芮国史事与考古发现 |
三、芮国地望综理 |
第四节 韩 |
一、西周金文“ (?) ”字的释读 |
二、西周之韩国 |
三、三晋之“韩”的地望 |
四、《诗·韩奕》的争论和西周韩国地理 |
第五章 河东地区的邦国 |
第一节 杨 |
一、西周金文中的杨 |
二、西周末年杨国的历史地理背景 |
附:西周与“昜”有关的铜器铭文分析 |
第二节 (?) (疏) |
一、 (?)字释读 |
二、对 (?)公簋 (?)公、妻姚身份的认识 |
第三节 昜(唐)-晋 |
一、西周晋国都邑(侯马新绦之前)的探索 |
二、晋国始封地“唐”的考述 |
三、出土材料所见唐、晋的变迁 |
第四节 霸 |
一、金文霸字的分析 |
二、金文所见霸氏史事 |
第五节 朋(倗) |
一、倗字形体来源分析 |
二、金文中的“倗”氏 |
三、西周倗氏的来源 |
附论:倗、霸的性质 |
(一)倗、霸墓地的葬俗特徵 |
(二)倗、霸的族姓来源 |
(三)倗、霸的地位和性质 |
第六节 荀(郇、 (?) ) |
一、金文 (?)字的释读 |
二、西周郇国 |
三、荀的地望 |
第七节 虞 |
一、文献中的平陆虞国 |
二、虞国铜器 |
三、虞国地理 |
附:西周“吴”氏铭文的整理 |
第六章 燕山南北的邦国、族氏 |
第一节 孤竹 |
一、孤竹铜器和铭文的发现 |
二、文献中的孤竹历史和地理 |
三、孤竹铭文反映的族氏关系 |
四、喀左窖藏铜器的历史背景分析 |
第二节 匽(燕) |
一、匽字的释读总结 |
二、金文所见燕国初封 |
三、匽国附近的氏族 |
四、西周匽都 |
五、封建燕国的历史地理背景 |
第三节 北 |
一、涞水张家洼“北伯”铜器与文献中的“邶” |
二、“北子”、“北伯”铜器的分析 |
三、涞水、万城铜器之间的关系 |
第七章 太行山与古黄河之间的邦国 |
第一节 軝(泜) |
一、元氏县西张村西周墓的补充説明 |
二、軝国地理及其军事意义 |
第二节 邢 |
一、西周早期的邢国 |
二、西周邢国地理问题 |
三、邢国的地理意义及其与戎的关系 |
第三节 楷(黎) |
一、 (?)字释读 |
二、楷国的发现与确认 |
三、楷国铜器反映的史实 |
四、楷国地理 |
第四节 康-卫 |
一、康、卫铜器的整理 |
二、从康徙卫 |
三、相关地名考证总结(沬、朝歌、卫、淇卫、旧卫) |
四、关於“夷王命卫爲侯” |
附:“康侯鬲”跋 |
第五节 河内地区附近邦国 |
一、凡 |
二、柞(胙) |
第八章 西土北土邦国与西周地缘政治 |
第一节 西土的地理与交通 |
一、关中渭河谷地平原区 |
二、陕北高原区 |
三、关中、陕北地区之间的交通 |
四、关中与西南地区的交通 |
第二节 北土的地理与交通 |
一、河东汾浍地区的地理 |
二、太行山两侧、古黄河以西的地理 |
三、晋南汾浍、涑水流域与洛阳盆地之间的交通 |
四、成周至燕山以南的交通 |
五、太行山东西的交通 |
六、西土渭河谷地与河东地区的交通 |
第三节 西周的西北边疆 |
第四节 北土邦国与西周地缘政治 |
一、山西地区 |
二、太行山以东地区 |
第九章 邦国与西周王朝关系史略 |
一、?受万邦:文王时代的小邦周 |
二、遹征四方的武王时代 |
三、成王“奠四国万邦”和康王“ (?)尹亿疆” |
四、昭王南征不复 |
五、穆王时期 |
六、东南淮夷的兴起 |
七、恭懿孝夷诸世 |
(一)恭王 |
(二)懿王 |
(三)孝王 |
(四)夷王 |
八、厉宣之世的西北玁狁和东南淮夷 |
九、宣幽时期的四方忧患 |
十、西周末世的氏族东迁 |
结语 |
附录 |
地图 |
西周金文邦国材料分类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3)不同民族高一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趋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教育 |
1.1.2 民族数学教育的发展 |
1.1.3 立体几何在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地位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和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5.1 范希尔理论的涵义 |
1.5.2 范希尔思维水平的发展特征 |
1.6 创新点和局限性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收集途径 |
2.2 趋同性的相关研究 |
2.3 学业成绩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4 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的相关研究 |
2.5 几何认知水平的相关研究 |
2.6 文献述评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测试卷的编制 |
3.1.1 测试卷的维度设计 |
3.1.2 测试卷的题目设计 |
3.1.3 测试卷的预测 |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1 调查问卷的维度 |
3.2.2 调查问卷的目标设计 |
3.2.3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3.3 数据的获取与收集 |
3.3.1 调查学校的选取 |
3.3.2 测试(问)卷的发放 |
3.3.3 测试(问)卷的回收 |
第4章 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现状分析 |
4.1 测试结果整理与初步分析 |
4.1.1 整体测试结果分析 |
4.1.2 学生认知水平初步分析 |
4.2 测试结果的趋同性分析 |
4.2.1 性别的趋同性 |
4.2.2 民族的趋同性 |
4.2.3 学校的趋同性 |
4.3 立体几何认知水平与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4.3.1 与家庭教育的相关性分析 |
4.3.2 与教师教育的相关性分析 |
4.3.3 与学生自身学习的相关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立体几何认知水平发展影响归因分析 |
5.1 民族学生家庭教育因素的归因分析 |
5.1.1 家庭背景 |
5.1.2 家庭文化资本 |
5.1.3 家庭教育内部因素的影响机制 |
5.2 不同地域学校教育的对比分析 |
5.2.1 教师教学 |
5.2.2 学校区域特征 |
5.2.3 学校资源配置 |
5.3 不同民族学生自身的对比分析 |
5.3.1 数学学习情感 |
5.3.2 数学学习态度 |
5.4 立体几何认知水平影响的机制分析 |
5.4.1 以学生为中介家庭教育影响机制 |
5.4.2 以学生为中介的学校教育影响机制 |
5.4.3 影响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 |
第6章 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的培养策略与教学案例 |
6.1 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的培养策略 |
6.1.1 少数民族的家庭教育策略 |
6.1.2 民族学校的学校教育策略 |
6.1.3 民族学校的学生学习策略 |
6.2 范希尔理论指导下融入民族文化的教学设计案例 |
6.2.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
6.2.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设计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一民族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测试卷 |
附录B 民族学校学生教育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崧泽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论 |
1.1 崧泽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历程 |
1.1.1 崧泽文化遗址发掘简史 |
1.1.2 崧泽文化的研究历程 |
1.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3 学术创新 |
1.3.4 器名定则 |
第二章 崧泽文化分期 |
2.1 研究回顾 |
2.2 新岗遗址分期 |
2.2.1 遗址概况 |
2.2.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
2.2.3 墓葬分期 |
2.3 东山村遗址分期 |
2.3.1 遗址概况 |
2.3.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
2.3.3 墓葬分期 |
2.4 崧泽遗址的分期 |
2.4.1 遗址概况 |
2.4.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
2.4.3 墓葬分期 |
2.5 南河浜遗址分期 |
2.5.1 遗址概况 |
2.5.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
2.5.3 墓葬分期 |
2.6 毘山遗址的分期 |
2.6.1 遗址概况 |
2.6.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
2.6.3 墓葬分期 |
2.7 典型遗址的分期 |
2.8 其他崧泽文化遗址分期 |
2.8.1 其他崧泽文化遗址特征 |
2.8.2 其他遗址分期 |
第三章 崧泽文化的分区 |
3.1 研究回顾 |
3.2 崧泽文化遗址与水文地貌 |
3.2.1 崧泽文化遗址与现代太湖流域水系的关系 |
3.2.2 崧泽文化时期太湖流域水文地貌的变迁 |
3.3 崧泽文化遗址的时空分布 |
3.3.1 遗址分布 |
3.4 崧泽文化的地域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崧泽文化的形成 |
4.1 研究回顾 |
4.2 崧泽文化早期阶段的特征 |
4.2.1 崧泽文化早期第一阶段 |
4.2.2 崧泽文化早期第二阶段 |
4.3 崧泽文化形成中的外来因素分析 |
4.3.1 与薛家岗文化的关系 |
4.3.2 与黄鳝嘴文化的关系 |
4.3.3 与凌家滩文化的关系 |
4.3.4 与北阴阳营文化的关系 |
4.4 影响崧泽文化形成的其他因素 |
4.4.1 自然因素 |
4.4.2 经济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崧泽文化的墓地 |
5.1 研究方法 |
5.2 新岗墓地分析 |
5.2.1 墓葬分类 |
5.2.2 社会结构 |
5.2.3 墓组分析 |
5.2.4 新岗墓地小结 |
5.3 东山村墓地分析 |
5.3.1 墓葬分类 |
5.3.2 社会结构 |
5.3.3 墓组分析 |
5.3.4 东山村墓地小结 |
5.4 崧泽墓地分析 |
5.4.1 墓葬分类 |
5.4.2 社会结构 |
5.4.3 墓组分析 |
5.4.4 崧泽墓地小结 |
5.5 南河浜墓地分析 |
5.5.1 墓葬分类 |
5.5.2 社会结构 |
5.5.3 墓组分析 |
5.5.4 南河浜墓地小结 |
5.6 毘山墓地分析 |
5.6.1 墓葬分类 |
5.6.2 社会结构 |
5.6.3 墓组分析 |
5.6.4 毘山墓地小结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崧泽文化的聚落 |
6.1 研究回顾 |
6.2 崧泽文化聚落结构 |
6.2.1 东山村遗址的聚落 |
6.2.2 南河浜遗址的聚落 |
6.2.3 仙坛庙遗址的聚落 |
6.2.4 崧泽文化聚落特点 |
6.3 崧泽时期的台形遗迹 |
6.3.1 太湖流域台形遗迹 |
6.3.2 崧泽文化时期台形遗迹的特点 |
6.3.3 崧泽文化土台对后续文化的影响 |
6.4 崧泽文化的手工业 |
6.4.1 方家洲遗址的聚落结构 |
6.4.2 方家洲玉石器工业的特点 |
6.4.3 小结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成果 |
7.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博士在读期间参加重要学术会议 |
致谢 |
(5)颍州西湖历史风貌与城湖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陂塘水利系统在古代颍州城市发展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
1.1.2 .西湖在颍州城市景观体系占据着重要地位 |
1.1.3 .中国城市“千城一面”的发展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1 .空间范围 |
1.3.2 .时间范围 |
1.4 .相关研究评述 |
1.4.1 .陂塘水利系统相关研究 |
1.4.2 .颍州城市的相关研究 |
1.4.3 .颍州西湖及周边水系的相关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地理区位与自然基础 |
2.1 .地理区位 |
2.2 .自然基础 |
2.2.1 .旱涝频繁的气候条件 |
2.2.2 .四冲八达的地理形势 |
2.2.3 .三川贯颍的水系格局 |
3.颍州西湖与城市的发展变迁 |
3.1 .史前时期至南北朝——萌芽与奠基时期 |
3.1.1 .城市建制沿革 |
3.1.2 .最早的遗迹—女郎台 |
3.1.3 .与城相邻的颍州西湖 |
3.2 .隋代至北宋——发展与兴盛时期 |
3.2.1 .城市建制沿革 |
3.2.2 .城池 |
3.2.3 .水利建设 |
3.2.4 .西湖风景营建 |
3.3 .南宋至金元时期——曲折与动荡时期 |
3.3.1 .沦陷和归属 |
3.3.2 .战乱的破坏及黄河南泛的灾难 |
3.4 .明代——重建与稳固时期 |
3.4.1 .城池修建 |
3.4.2 .水系变化与水利建设 |
3.4.3 .西湖风景营建 |
3.5 .清代至民国——城市的繁荣与西湖的没落 |
3.5.1 .城池 |
3.5.2 .清代颍州水系与水路交通 |
3.5.3 .西湖风景营建 |
3.5.4 .东、西清河的兴建与影响 |
3.5.5 .围湖造田造成西湖缩减 |
3.5.6 .花园口决堤与颍州西湖的湮灭 |
3.6 .总结:颍州西湖建设与城镇发展间的关系与影响 |
4.颍州西湖陂塘系统与城市的关系 |
4.1 .城湖关系的空间演变 |
4.1.1 .城湖相邻阶段 |
4.1.2 .城湖相依阶段 |
4.1.3 .城湖相离阶段 |
4.2 .颍州西湖陂塘系统的运行机制 |
4.2.1 .颍州陂塘系统中的传输单元 |
4.2.2 .颍州陂塘系统中的阻滞单元 |
4.2.3 .颍州陂塘系统中的蓄水单元 |
4.2.4 .颍州陂塘系统中的调控单元 |
4.3 .颍州西湖陂塘系统对城市的支撑作用 |
4.3.1 .城市防洪与水系调蓄 |
4.3.2 城市漕运 |
4.3.3 农田水利与城市物产供给 |
4.3.4 城市游憩与景观 |
4.4 .本章小结 |
5.颍州西湖的风景游赏体系 |
5.1 .颍州西湖的自然风光 |
5.1.1 .环境基底 |
5.1.2 .空间组织 |
5.1.3 .植物景观 |
5.2 .颍州西湖的游赏空间 |
5.2.1 .亭台楼阁 |
5.2.2 .津梁游径 |
5.2.3 .游园景点 |
5.3 .颍州西湖的世俗教化空间 |
5.3.1 .书院 |
5.3.2 .寺庙祠庵 |
5.4 .颍州八景 |
5.5 .本章小结 |
6.颍州西湖文化及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
6.1 .颍州西湖相关的诗词创作 |
6.2 .颍州西湖文化的形成与内涵 |
6.2.1 .颍州西湖文化的形成 |
6.2.2 .颍州西湖文化的特征与内涵 |
6.3 .颍州西湖文化所带来的影响 |
6.3.1 .文人审美影响下的西湖风景营建 |
6.3.2 .西湖文化影响下的城市发展 |
7.颍州西湖的现状及保护发展 |
7.1 .颍州西湖遗迹现存状况 |
7.1.1 .颍州西湖相关遗址现存情况 |
7.1.2 .新颍州西湖风景区现状介绍 |
7.2 .颍州西湖遗迹及文脉的保护发展 |
7.2.1 .西湖文脉融入城市景观 |
7.2.2 .构建和谐城湖关系 |
7.2.3 .生态可持续发展 |
8.总结与展望 |
8.1 .结论与意义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1 颍州历史变迁表 |
附录2 颍州地区历史图像资料汇总 |
(6)辽代春捺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五、重点与难点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辽代春捺钵地点的选择 |
第一节 捺钵体制溯源 |
第二节 辽太祖至圣宗太平二年的春捺钵地点 |
一、辽太祖、太宗时期的春捺钵地点 |
二、辽世宗至景宗时期的春捺钵地点 |
三、辽圣宗初至太平二年的春捺钵地点 |
第三节 辽圣宗太平二年至辽末的春捺钵地点 |
一、辽圣宗后期至兴宗时期的春捺钵地点 |
二、辽道宗至辽末的春捺钵地点 |
第四节 春捺钵的区域、路线变化及影响因素 |
一、春捺钵的区域 |
二、春捺钵的路线变化 |
三、春捺钵路线变化的影响因素 |
第二章 辽代春捺钵的运营机制 |
第一节 春捺钵的随行人员 |
一、王公贵戚 |
二、南北臣僚(官员) |
三、诸行宫斡鲁朵(宫)户及扈从部队 |
第二节 春捺钵的营盘 |
一、皇帝的行宫与扈从官员的营帐 |
二、春捺钵的营盘结构 |
第三节 春捺钵的物资供给 |
一、外来的物资供给 |
二、当地的物资供给 |
三、物资管理 |
第三章 辽代春捺钵的传统活动 |
第一节 捕鹅放鹰 |
第二节 渔猎活动 |
一、河湖捕鱼 |
二、山地射猎 |
第三节 祭祀活动 |
第四章 辽代春捺钵的政治活动及职能演变 |
第一节 处理国内政务 |
一、商议军国事务 |
二、制定经济政策 |
三、任命及赏罚官员 |
四、处理司法问题 |
五、处理统治区内部族事务 |
六、赈济灾民及其他 |
第二节 解决边疆问题 |
一、解决西北、西南部边疆问题 |
二、解决南部边疆问题 |
三、解决东部边疆问题 |
第三节 春捺钵政治职能的特点与演变 |
一、春捺钵政治职能的特点 |
二、春捺钵政治职能的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7)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体验调查研究 ——以X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1.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重视 |
2.研究生科研体验对检测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
2.科研体验 |
3.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体验 |
(四)文献综述 |
1.研究生科研体验国外研究情况综述 |
2.研究生科研体验国内研究情况综述 |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五)理论基础 |
1.科研产出预测模型理论 |
2.体验学习理论 |
(六)研究设计 |
1.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
2.研究方法 |
3.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科研体验满意程度的描述统计分析 |
1.科研体验满意度整体描述统计分析 |
2.科研体验各维度描述统计分析 |
(二)科研体验满意度差异分析 |
1.人口统计学背景下科研体验满意度分析 |
2.院校背景下科研体验满意度分析 |
(三)科研体验满意度相关分析 |
(四)科研体验满意度回归分析 |
1.科研体验各维度对科研体验整体满意度影响的回归分析 |
2.基本信息中各自变量对科研体验整体满意度影响的回归分析 |
三、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原因分析 |
1.国家保障原因 |
2.导师指导原因 |
3.院校资源环境原因 |
4.学生个人原因 |
(三)建议 |
1.国家层面 |
2.导师层面 |
3.学校层面 |
4.学生层面 |
(四)研究贡献 |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近代思潮与民国易学历程 |
一、晚清易学: 合会中西之新探索 |
二、民国初年: 易学边缘化 |
三、二十年代: 研究新气象 |
四、三十年代: 一时之显学 |
五、四十年代: 困顿中坚持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不足 |
一、民国易学的通论研究 |
二、民国易学的专人研究 |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三节 研究理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固守朴学易传统: 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 |
第一节 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 |
一、家学传承与生平着述 |
二、孟氏易辑佚考证 |
三、孟氏易家法评说 |
第二节 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 |
一、研《易》历程与易学观 |
二、易说与易象: 治焦氏易之理路 |
三、尚氏易学之评价与反思 |
第三节 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 |
一、虞氏易例概述 |
二、张惠言虞氏消息系统 |
三、质疑与服膺: 徐昂对张惠言之态度 |
四、反思徐昂对虞氏易之梳理 |
第二章 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 |
第一节 刘师培与新易学的先声 |
一、生平与易着 |
二、新尝试: 分科视野与新学学风 |
三、旧传统: 经学的知识与方法 |
四、致用关切与性格缺陷 |
第二节 杭辛斋包罗万有的易学面貌 |
一、生平与易着、版本 |
二、统括平议传统易学 |
三、涵摄融通古今学术 |
四、平议涵摄之标准 |
五、“大象数”与“大易学” |
第三节 杭辛斋易学的精神、影响与得失 |
一、易道: 杭氏易的终极根据 |
二、易教: 杭氏易的致用关切 |
三、近代易学第一家: 杭氏易的影响与成就 |
四、因革之间: 杭氏易的性质与反思 |
第三章 据新学重估经书: 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 |
第一节 哲学的研究进路 |
一、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 |
二、胡适的范式开创——“求道”转向“求真” |
三、贴近“普遍(欧洲)的哲学” |
四、《周易》古经有无哲学? |
第二节 史学研究的新进路 |
一、“以史治《易》”传统的两个层次 |
二、近代“以《易》为史”新论的两种类型——兼论“六经皆史”说的嬗变 |
三、古史辨派易学研究述评 |
四、反思《周易》时代背景研究之混乱 |
五、驳胡朴安《易》为古史说 |
第三节 文字学与科学的研究进路 |
第四章 返经学以开新见: 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 |
第一节 熊十力易学思想研究 |
一、熊十力易学思想之变迁 |
二、《周易》所证之体用哲学 |
三、体用视域下的经学观 |
四、体用视域下的历代易学评论 |
五、熊十力易学的方法与特色 |
第二节 马一浮易学思想研究 |
一、生平歧说与治学、讲学 |
二、六艺与易教 |
三、研《易》方法与易学观点 |
四、“三易”与性理哲学 |
五、试论马一浮的学术特色 |
余论 |
第一节 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 |
一、由《易学讨论集》谈起 |
二、五重维度观个性差异 |
三、融合创新之共性潮流 |
第二节 《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 |
一、经学时代的易学价值 |
二、对经学现代价值之质疑 |
三、对易学现代价值之申说 |
第三节 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 |
一、经学易范式的瓦解 |
二、新易学范式的争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孔子诗论》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上博简《孔子诗论》概述 |
二、《孔子诗论》研究综述 |
(一)竹简的形制与编连问题 |
(二)文本考释 |
(三)诗篇认定与诗义阐释 |
(四)诗学思想研究 |
第一章 《孔子诗论》形制、编联问题研究 |
一、《孔子诗论》形制问题研究 |
(一)《孔子诗论》的形制问题 |
(二)《孔子诗论》竹简现状分析 |
二、《孔子诗论》“留白”问题研究 |
(一)1号简的处位 |
(二)留白简与竹简的编联原则 |
(三)留白简的“留白”原因讨论 |
三、《孔子诗论》的编联与缀合 |
(一)各家编联意见汇总 |
(二)本文编联方案 |
(三)本文分章及释文 |
第二章 《孔子诗论》文本考释(上) |
一、关雎组 |
二、葛覃组 |
三、木瓜组 |
四、柏舟组 |
五、东方未明组 |
六、墙有茨组 |
第三章 《孔子诗论》文本考释(下) |
七、十月组 |
八、宛丘组 |
九、皇矣组 |
十、总论组 |
第四章 《孔子诗论》诗篇认定及诗义阐释 |
一、《孔子诗论》篇名的认定 |
(一)原本未释或误释的诗篇名 |
(二)归属有分歧的诗篇名 |
(三)简文所涉诗篇名汇总 |
二、《孔子诗论》诗义阐释 |
(一)《国风》类 |
(二)《小雅》类 |
(三)《大雅》类 |
(四)《周颂》类 |
第五章 《孔子诗论》论诗特点及诗学思想研究 |
一、《孔子诗论》的论诗形式和特点 |
(一)《孔子诗论》的论诗形式 |
(二)《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 |
二、《孔子诗论》诗学思想研究 |
(一)简文以“情”、“性”论诗 |
(二)简文“以礼节情”的论诗思想 |
(三)简文“情”与“志”的关系论述 |
附录一 《孔子诗论》论着提要 |
凡例 |
一、编联、形制类 |
(一)编联类 |
(二)形制类 |
二、字词考释类 |
三、文本思想类 |
(一)诗篇认定、诗义阐释类 |
(二)诗学研究类 |
四、其他类 |
(一)简文作者类 |
(二)综述类 |
附录二 论着提要索引 |
一、作者、论着名索引 |
二、关键词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10)北周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北周文学时段界定 |
二 北周文学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三 论文框架、内容、方法和解决的问题 |
上编 |
第一章 北周文学概况 |
第一节 北周文学家 |
一、北周文学家的构成 |
二、北周文学家的特点 |
第二节 北周文学作品 |
一、北周文学家文集的存佚 |
二、北周单篇文学作品的存佚 |
第三节 北周文学活动 |
一、北周文学活动的方式 |
二、北周文学活动的成果 |
第二章 北周文学的艰难发展——西魏时期文学研究 |
第一节 西魏时期社会状况 |
一、周文帝宇文泰西魏改革 |
二、西魏时期社会思潮 |
第二节 西魏时期文学政策——西魏文体文风改革 |
一、文体文风革新的倡导者 |
二、时代背景和改革起因 |
三、改革内容和终止原因 |
四、改革影响与评价 |
五、西魏文体文风改革与北周文学 |
第三节 西魏时期文学作品研究 |
一、实用的文章创作 |
二、托物言志的抒情小赋 |
第四节 西魏对北周文学的贡献 |
一、西魏为北周文学奠定稳定的政治环境 |
二、西魏实际掌权者周文帝宇文泰培养爱好文学的北周接班人 |
三、西魏时期文学特色影响北周文学 |
第三章 北周文学的发展空间——政治、文化、社会环境 |
第一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政治环境 |
一、北周前期政治特点:主相斗争 |
二、北周政治环境 |
三、北周政治环境与北周文学 |
第二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文化环境 |
一、古籍整理 |
二、露门学 |
三、通道观 |
第三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社会环境 |
一、北周统治思想儒教与北周文学 |
二、北周佛教的坎坷经历与北周文学 |
三、北周道教的兴盛与北周文学 |
第四章 繁荣的北周文坛——长安、江陵文坛 |
第一节 北周文学中心:长安文坛 |
一、北周本土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
二、北周南朝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
三、北周邺下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
第二节 北周江陵后梁文坛 |
一、北周时期后梁萧氏政权 |
二、北周江陵后梁萧氏文学集团 |
第三节 北周民间文学研究 |
一、谣谚及其特点、价值 |
二、北周谣谚 |
第五章 西魏北周出土文献——墓志“文学”研究 |
第一节 出土西魏北周墓志概况 |
第二节 出土西魏墓志及其文学研究 |
第三节 出土北周墓志及其文学研究 |
下编 |
第一章 北周宇文氏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北周帝王文学作品研究 |
一、孝闵帝宇文觉 |
二、明帝宇文毓 |
三、武帝宇文邕 |
四、宣帝宇文赟 |
第二节 北周宇文皇族文学作品研究 |
一、周诸王 |
二、宇文护 |
第二章 王褒及其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王褒生平和仕历 |
一、王褒生卒年考 |
二、王褒生平和仕历 |
第二节 王褒诗歌研究 |
一、王褒五言诗 |
二、王褒乐府诗 |
三、王褒对唐律诗和绝句的贡献 |
第三节 王褒文研究 |
一、书 |
二、碑 |
三、其他文章 |
第三章 庾信及其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庾信平生最萧瑟——庾信生平和仕历研究 |
一、庾信梁朝重要仕历和事件 |
二、庾信北朝仕历 |
三、庾信北周交游考 |
四、小结 |
第二节 庾信北朝前期心态研究——入北前十年 |
一、第一阶段:公元 554 年 —— 平和、担忧、悲伤、思归、隐逸、旷达 |
二、第二阶段:公元 555 年至 557 年八月 —— 悲伤、自责、排斥、思归、隐逸、期待 |
三、第三阶段:公元 557 年九月至 560 年 —— 感恩、悲伤、反思、思归、隐逸 |
四、第四阶段:公元 561 年至 563 年 —— 接受、主动、悲伤、思归 |
五、小结 |
第三节 暮年诗赋动江关——庾信北朝诗赋研究 |
一、庾信北朝赋 |
二、庾信北朝诗歌 |
三、庾信入北前期诗赋“建安风骨”的再现 |
第四节 庾信北朝文研究 |
一、连珠 |
二、碑志 |
第五节 庾信及其文学作品相关问题考辨 |
一、庾信丧母守孝考 |
二、庾信北朝隐逸考 |
三、庾信部分诗文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西魏北周史事、北周文学编年 |
附录二 北周文学作品编年简表 |
附录三 北周文学体裁与作品简表 |
附录四 出土西魏北周墓志文献简表 |
附录五 庾信部分五言诗平仄韵 |
后记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四、西北文化建设三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 ——以2019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为例[D]. 邬美.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西周金文所见西土北土邦国地理整理与研究[D]. 马立志.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不同民族高一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趋同性研究[D]. 王元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崧泽文化研究[D]. 彭辉. 南京大学, 2020(12)
- [5]颍州西湖历史风貌与城湖关系研究[D]. 于佳宁.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6]辽代春捺钵研究[D]. 梁维. 吉林大学, 2020(08)
- [7]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体验调查研究 ——以X师范大学为例[D]. 赵晓笑.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 [8]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D]. 秦洁. 山东大学, 2020(09)
- [9]《孔子诗论》综合研究[D]. 贾旭东.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北周文学研究[D]. 高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