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有关问题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丁学娜[1](2022)在《保障功能分化:中国共产党对职业福利的认知与实践逻辑》文中研究说明职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综合判断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以及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完成度和保障水平的基础上,对职业福利的认知与实践沿着保障功能分化的逻辑,阶段性、多维度地推进和深化。从建党到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共产党将职业福利与公共福利混合为一体来推进,之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了两者保障功能定位的分化并明确了职业福利的补充保障功能;进而在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完成的基础上,推动职业福利保障功能从微弱补充到实质补充的层次分化;同时协调推进公私部门间的职业保障功能分化进程,从公私分立到公私"可比较"。最终通过对职业保障功能分化的推进,建构起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朱恒鹏,田文文[2](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保障思想与实践》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为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努力。透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视角,本文系统地对建党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与实践进行梳理,从新中国成立前的思想萌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再到改革开放后逐步建立城乡融合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贾洪波[3](2021)在《降低单位缴费率对城镇人口养老金替代率的一般均衡效应》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降低对城镇人口养老金替代率产生的一般均衡效应。研究方法:构建两期叠代模型并对模型求解来定量模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降低4%之后对城镇人口养老金替代率产生的一般均衡效应。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依据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缴费率不同,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由20%降至16%之后,会引起城镇人口养老金替代率下降8.0%~8.1%,引起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下降8.1%~8.2%,引起城镇居民社会养老金替代率下降5.8%~6.9%。研究创新:构建了降低单位缴费率对城镇人口养老金替代率的一般均衡效应模型并依据模型对一般均衡效应进行了定量模拟,丰富了城镇人口养老金替代率研究。研究价值:为精确衡量降低单位缴费率对城镇人口养老金替代率的一般均衡效应以及未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制定和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贾志科,高天跃,张欣杰,杨祎茜[4](2021)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述评与趋势展望》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近十几年来,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改革发展,在受到学界和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困境。本文通过对数十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总结和归纳了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转轨与养老金并轨、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农村养老保险困境及对策研究、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及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等方面。在进行文献述评的基础上,分析未来相关研究的方向,包括:对农村养老保险的家庭"捆绑"与"松绑"机制的深入研究、对养老金并轨成本的精算研究、对消除男女两性养老金性别差异的政策措施研究、对社会养老保险再分配效应作用的深入研究。
国务院[5](2021)在《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国发[2021]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9月8日
贾玉娇[6](2021)在《百年奋斗之路与未来所向——中国共产党民生本位的价值关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彻底的民生实现为其全部实践的价值本位,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出一条国家发展与民生实现相辅相成的实践道路。这是一条服务对象与工作主体相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实践创新之路,是一条中国共产党将自身作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必要条件而不断自我革命、自我超越的"大我""无我"之路。在这条道路中,民生实现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实践的价值本位,民生保障是中国共产党推动广大人民参与自身解放与发展事业的动员机制,民生改善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实践的目标所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历程就是中国人民从饥寒交迫走向共同富裕的宏伟的民生发展历程。
穆希琳[7](2021)在《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实施的正式制度中,工会互助制度属于工会保障职能中兼具职工集体福利和困难职工帮扶双重主题的制度形式。该制度的生成是结构互构与个体需求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制度的表现样态呈现区别化,本文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将厘清制度的发展脉络,对各阶段制度内容和运行实际效果的分析是归纳制度阶段特征的依据。而在工会互助制度变迁的逻辑体系中,原有的制度生成结构发生变化,作为工会组织“自我赋能”的中层力量崛起发挥着创新工会互助制度组织形态的作用。对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将原本呈现为割裂状态的工会互助制度典型阶段融汇为一脉相承的制度发展过程,并且将静态的制度呈现以动态演进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构建“结构—需求—制度”的分析框架,将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和变迁的动力要素划分为“宏观制度—单位组织”的多重制度逻辑结构,又将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使用“认同—行动”双重维度进行类型划分。通过分析强化了“中层组织”在制度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中层组织呈现单位组织“退场”、上级工会组织“入场”。工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尝试达到“自我赋能”,这一外在突生的力量为工会互助制度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组织形态。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YZ厂作为田野调查点开展实证研究。YZ厂建厂历史悠久,工会互助制度发展历程完善,并且当下YZ厂仍保留单位内外多种互助制度并行,在参与上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的主流互助制度之外,在单位内部按年度职工仍开展向厂内互助基金会捐款。本研究采用社会学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该厂1955年建厂初期至1995年间在工会会员之间实行的以“互助储金会”为代表的经济互助制度,结合“生活服务小组”、“思想互助小组”等为代表的劳力互助制度和思想互助制度,统称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将1995年后参与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组织的以职工医疗互助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互助保障”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低位时期,收入分配制度遵循平均主义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客观现实。社会管理领域国家以单位体制将个体纳入单位组织中便于管理及整合,单位组织也成为国家向个体提供福利待遇的中间组织。本论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在单位体制时期是典型的能够为单位成员提供近乎全覆盖福利、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依附黏性较强的单位组织。从自上而下的结构角度而言,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制度要求单位组织承担国家意志的传达者、国家资源的提供者角色,纳入代表着“国家”的单位组织中的个体依靠单位解决自身的困境成为该历史阶段下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国家制度对单位组织内部成员互助行为的社会建构。从自下而上的结构角度而言,在企业与国家“同构”之下的国有企业工会,听从党委领导并为行政部门分忧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国家总体资源供给量不足的局限下,动员群众力量展开互助互济活动成为工会的理性选择。把单位成员的问题在单位组织的场域内解决,这是单位组织“向上负责”的反馈表现。在国家宏观制度与中层单位组织的互构结构之外,大量职工存在临时性经济借贷需求这样微观个体的实际需求也是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要素。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变迁是对原有互助制度中呈现正反馈递增的设置予以保留,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符合职工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的预期惯性,也符合制度制定的主体工会组织的功能定位。由于工会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功能侧重有所区别,工会互助制度也随之呈现了从“解群众之困”到“筑风险补充保障”的功能偏重转向。在单位体制之下,工会是生产性行政单位的企业同盟者或建设伙伴。因此工会组织为单位行政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要为职工群体缓解压力,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工人的生活福利工作,将出现临时经济困难的职工“揽”到工会职责份内,采取广泛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自身问题的方式设立“互助储金会”,这是工会对稳定单位体制的有效的助益方式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群体边界相较单位体制时期工会互助制度范围扩大。职工互助保障将一事一时的工会“送温暖活动”转变为覆盖全年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将工会单向“施惠”转变为职工双向多元互助参与。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为职工提供风险补充保障,更在于“重塑”单位内部职工间相互关爱的凝聚力。“在内”有单位组织对“单位人”的关怀,“单位人”以尽心完成职业目标作为对单位组织的回馈;“在外”利用大数法则的职工互助保障,是低投入的非营利性的风险补充补充保障。笔者认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发展进路应在维护职工保障权益的原则上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互助保障体系,配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的下岗职工、人数日渐增加的离退休职工、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职工等群体设置有工会特色的互助保障制度,这也将是工会迎合职工民意需求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持续“赋能”的表现。
王琼[8](2021)在《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法律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分配是劳动者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方式,而薪酬分配作为分配活动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则是劳动者获取经济收入的基本方式,其不仅直接关系劳动者物质利益的实现程度,决定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基本生活的保障水平,同时公正的薪酬分配也是一个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完善的标志,是整个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这样说过:“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就对薪酬分配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坚持以人民为发展中心,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有效提升劳动者的薪酬水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薪酬分配制度已经确立,有序合理科学的薪酬分配秩序已经逐步形成。薪酬分配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劳动者薪酬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发展成果共享度也日益提升。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阶级矛盾逐步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各项改革已经不断深入推进,劳动者薪酬分配的方式和公正性也暴露出新问题。不同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劳动者群体之间的薪酬差距依然不合理,部分劳动者尤其是一线职工和低收入劳动者薪酬增长缓慢,劳动者对提高薪酬的需求与用人单位用工成本提升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各生产要素的分配中劳动力要素所占比重严重不足,这些问题都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健全劳动法制度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薪酬分配法律机制。学界一直致力于关于薪酬分配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着成绩,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完善和深化。一是需要拓展和夯实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理论基础。西方资本主义的分配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分配正义的理念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关社会分配的精华部分,并非相互对立、互不认同,相反,可以将三者相互融通、有机结合,深化和完善适应我国当代国情的薪酬分配理论体系,以指导具体薪酬分配问题的有效解决。二是需要探寻契合时代发展主题和背景的法律机制。现有研究成果多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领域,少有从法学视角关注薪酬分配的问题,对于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问题更是涉及甚少。在我国践行全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大背景下,这方面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不仅需要经济政策的支持,更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劳动者权益,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实现薪酬分配公正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三是需要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融合,提出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原则和方法。这既具有完善我国新时期分配正义的理论价值,又有破解当代劳资矛盾的现实意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薪酬分配体系可以有效维护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底层劳动者的切身权益,保障整体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运用宏观与微观结合等方法,构建法学视角下的劳动者薪酬分配及其公正性问题的研究框架体系。以分配正义、矫正正义构成的哲学维度和以人权保障原则、倾斜保护劳动者原则构成的法学维度共同支撑起薪酬分配公正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的回应、得所应得的强化、差别原则的考量和深化改革的要求这四个层面体现了薪酬分配公正法律实现的必要性。本着批判继承的原则,对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演进进行总结,为实现当代中国薪酬分配公正提供历史和文化经验。从薪酬分配公正的评判标准来看,经济学的评判标准主要为基尼系数和要素价格,法学的评判标准由“三个程度”构成,即劳动报酬请求权的实现程度、同工同酬的实现程度和劳动薪酬集体协商的实现程度。通过上述标准,可以基本判断出某个国家在某段时期内劳动者的薪酬分配是否公正或者趋近于公正。通过纵向比较总结出当今世界的几种薪酬分配的典型模式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典型的薪酬分配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瑞典的多种政策措施并用控制收入差距的模式、美国的以税收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对分配进行调节的模式和巴西的以政府公权力为主导维护分配公正的模式。这三种典型模式可以为我国劳动者薪酬分配模式的完善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为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需要完善和优化由权力保障机制、权利实现机制和社会支撑机制构成的、保障薪酬分配公正的制度体系。一是权力保障机制。通过分析权力配置的原则和结构,影响权力运行的因素,以及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困境,总结出我国权力配置的运行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薪酬分配公正的国家责任,即司法公正的型塑、薪酬分配制度的完善和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基于新冠病毒带来的变化和困顿,尝试提出疫情背景下薪酬分配公正对权力行使的新要求;二是权利实现机制。以人本理念和劳资共赢理念构建起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观,以劳资共决权、同工同酬权和劳动报酬请求权为内容,构成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实现机制。这三项权利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虽不尽相同,但各有侧重,多效并举,共同促进薪酬分配公正之实现;三是社会支撑机制。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是我国劳动法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两大社会化组织,在确保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中有其特定的角色和作用。工会代表权和维权手段的强化保障以及职工代表大会决策权和监督建议权的强化保障,是这两个社会化组织有效履行职责和充分发挥保障职能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社会化支撑机制完善的关键之所在。
杨一心[9](2021)在《整体性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险治理》文中指出社会保险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和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仍面临一些问题,症结在于治理碎片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内嵌于经济转型,应急施策、补缺堵漏、财务责任转嫁是改革呈现的基本逻辑。当前,社会保险资源在需求、代际、空间和行动主体等多个维度的配置上还有不合理之处。建议以整体性视角审视中国社会保险问题,更加注重险种间的协调,重视其他风险保障方式的作用,协调好社会保险与其他经济社会政策,加强各行动主体整合;通过优化社会保险体系安排、推进社会保险全员参保、改进制度设计、改善制度运行环境等实现社会保险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杨翠迎,刘玉萍,王凯[10](2021)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会带来新的养老鸿沟吗》文中认为本文在养老保险制度并轨背景下,运用预测模型,对制度中的投资收益率、工资增长率、记账利率等参数进行联动考量,并以目标替代率作为并轨之后的"新人""中人"待遇差距的测算指标,多角度探讨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鸿沟问题。研究发现:在"新人"养老金中设置职业年金可以显着提高替代率水平,进而拉大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待遇差距;对于过渡期内的"中人"而言,"保低限高"的政策同样拉大二者的差距;对于过渡期后的"中人"而言,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职业年金投资收益率、缴费基数的差距也导致二者的差距扩大。然而,通过加强职业年金的顶层设计、促进企业年金快速发展、提升要素结构科学性、适时实现养老金第二支柱整合,可缩小并轨后两类群体的待遇鸿沟,维持制度的公平性。
二、关于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有关问题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有关问题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保障功能分化:中国共产党对职业福利的认知与实践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保障功能定位的分化:混合——补充 |
(一)公共福利与职业福利混合为一体 |
1.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对职业保障的认知与实践 |
(1)中国共产党对职业保障的认知发展 |
(2)中国共产党对职业保障的实践推进 |
(3)职业保障的混合性 |
2.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福利[14] |
(1)单位福利的项目内容规定 |
(2)单位福利的混合性 |
(二)职业福利:对公共福利的补充 |
1.市场经济转型条件下补充论的产生 |
2.公共福利改革明晰了职业福利的补充空间 |
(1)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2)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 |
二、补充保障功能分层递增:微弱补充——实质补充 |
(一)职业福利的补充保障价值缓慢凸显 |
1.法规补充型保险福利的保障功能增进进程平缓 |
2.工资替代型职业福利补充水平提高 |
3.法规补充型非货币福利微弱补充 |
(二)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实质性推进职业福利的补充保障功能 |
1.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保障 |
2.社会主要矛盾转型及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期待 |
三、保障功能分化的协调推进:公私分立——公私可比较 |
(一)公私分立 |
(二)公私可比较[41] |
1.公共部门法规补充型货币福利的改革 |
2.公共部门法规补充型非货币福利的改革 |
3.公共部门工资替代型福利的改革 |
4.扩展企业法规补充型非货币福利 |
四、结语 |
(2)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保障思想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思想萌芽与实践性探索阶段(1921—1949年) |
二、传统社会保障制度阶段(1949—1978年) |
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阶段(1978—2012年) |
(一)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1. 各地自发探索阶段 |
2. 中央顶层规划和财政支持下的试点与推广 |
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融合与发展(2012年以来) |
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取得的巨大成就 |
(一)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全面,待遇逐步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
(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
(3)降低单位缴费率对城镇人口养老金替代率的一般均衡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
二、城镇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安排 |
三、城镇人口养老金替代率一般均衡模型 |
四、降低单位缴费率对城镇人口养老金替代率的一般均衡效应测算 |
1.参数值选择 |
2.测算结果 |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
(6)百年奋斗之路与未来所向——中国共产党民生本位的价值关切(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共产党全部实践的民生本位 |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民生实践 |
新时代的民生所向 |
(7)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缘起 |
1.1.2 问题提出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工会 |
1.2.2 工会会员与单位成员 |
1.2.3 互助互济 |
1.2.4 工会互助制度 |
1.3 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
1.3.1 理论基础:制度生成与变迁理论 |
1.3.2 解释框架:“结构—需求—制度”分析框架 |
1.3.3 论文篇章结构 |
1.4 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 |
1.6.2 现实意义 |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国内文献回顾 |
2.1.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
2.1.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
2.1.3 互助价值传统与互助实践研究 |
2.1.4 工会互助保障研究 |
2.2 国外文献回顾 |
2.2.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
2.2.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
2.2.3 互助思想与互助组织研究 |
2.3 既有学术贡献与局限 |
2.3.1 学术贡献 |
2.3.2 研究局限 |
第3章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
3.1 制度下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催生互助“刚性需求” |
3.1.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 |
3.1.2 单位制初期国有企业“纵横交错”管理体系下的工会组织 |
3.1.3 单位制初期的工会保障职能 |
3.2 组织反馈:单位成员团结模式的有机形塑 |
3.2.1 发挥工会“政治动员”组织者的作用 |
3.2.2 互助行为优化单位成员社会互动结构 |
3.2.3 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单位体制时期价值取向 |
3.3 个体需求:满足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员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
3.3.1 脱离剥削性质的旧时民间借贷组织的需求 |
3.3.2 大量单位成员存在应急借款的需求 |
3.3.3 缓解单位成员家属“后顾之忧”的需求 |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 |
4.1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运行和功能 |
4.1.1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互助实践 |
4.1.2 工会互助制度的运行过程 |
4.1.3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功能 |
4.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内容和特点 |
4.2.1 “互助储金会”——经济互助制度 |
4.2.2 “生活服务小组”——劳力互助制度 |
4.2.3 “思想互助小组”——思想互助制度 |
4.2.4 由“输血”到“造血”的互助基金会 |
4.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行动回应 |
4.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
4.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
4.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
4.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 |
5.1 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特点和功能 |
5.1.1 从路径依赖视角解析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 |
5.1.2 职工互助保障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独特价值 |
5.1.3 互助制度助力工会打造全方位保障“品牌” |
5.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表现形式 |
5.2.1 YZ厂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的必要性 |
5.2.2 双轨互助制度并行的YZ厂特色 |
5.2.3 对制度目标和成效的认同激发参与动力 |
5.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行动回应 |
5.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
5.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
5.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
5.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
第6章 工会互助制度的变迁逻辑分析 |
6.1 宏观制度对中层赋能和个体需求的决定作用 |
6.1.1 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用 |
6.1.2 单位由行政性整合转向利益性整合 |
6.1.3 “国家—单位保障”进阶“国家—社会保障” |
6.2 中层赋能的“强化”促生互助组织新形态 |
6.2.1 向上贯彻:上级工会“在场”重塑互助边界 |
6.2.2 向下回应: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 |
6.2.3 自我赋能:工会组织市场化“跨界” |
6.3 微观个体为宏观结构和中层赋能提供经验建构 |
6.3.1 “搭便车”的群体惰性助推互助行为制度化 |
6.3.2 “由借到挣”的行为逻辑嵌入互助基金会的运营理念 |
6.3.3 “风险自担”的制度常态激发工会互助保障的转型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复合因素 |
7.1.2 工会互助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中层力量” |
7.1.3 工会互助制度的现实意义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受访者基本信息表(以访谈时间先后排序) |
附录3:《互助储金会组织通则》 |
附录4:《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章程》 |
附录5: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类型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8)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法律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预期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薪酬分配公正及其法律实现的理论阐述 |
第一节 薪酬分配公正的概念阐释 |
一、薪酬概念的理论阐析 |
二、劳动者概念的理论阐析 |
三、公正概念的理论阐析 |
第二节 薪酬分配公正的理论基础 |
一、哲学维度 |
二、法律维度 |
第三节 薪酬分配公正法律实现的现实必要性 |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回应 |
二、得所应得的强化 |
三、差别原则的考量 |
四、现实国情的呼唤 |
第四节 中国传统分配公正理论的历史演进 |
一、传统分配公正思想的演进 |
二、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
第二章 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评判标准 |
第一节 经济学的评判标准 |
一、基尼系数 |
二、要素价格理论 |
第二节 法学的评判维度 |
一、劳动报酬请求权的实现程度 |
二、同工同酬的实现程度 |
三、劳动薪酬集体协商的实现程度 |
第三章 薪酬分配公正法律实现的模式借鉴 |
第一节 当代薪酬分配法律实现的典型模式 |
一、市场与政府共同作用型——瑞典 |
二、市场主导型——美国 |
三、政府主导型——巴西 |
第二节 对当代中国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借鉴意义 |
一、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应与时俱进 |
二、破除阻碍市场机制运行的壁垒 |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归位 |
四、建立公平且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
五、完善薪酬配套政策体系 |
第四章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力保障机制 |
第一节 权力配置基本要义 |
一、权力配置原则 |
二、权力配置结构 |
三、影响权力运行的因素 |
四、实现薪酬分配公正过程中的权力运行困境 |
第二节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国家责任 |
一、司法公正的型塑 |
二、薪酬分配制度的完善 |
三、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 |
第三节 疫情下薪酬分配公正与政府权力行使 |
一、政府权力在疫情保障中的行使方式 |
二、疫情背景下的薪酬分配 |
三、薪酬分配公正对权力行使的新要求 |
第五章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实现机制 |
第一节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观 |
一、人本理念下的权利观 |
二、劳资共赢理念下的权利观 |
第二节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支撑 |
一、群体公正的实现——劳资共决权 |
二、个体公正的实现——同工同酬权 |
三、现实公正的实现——劳动报酬请求权 |
第六章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社会支撑机制 |
第一节 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中工会角色定位及其实现 |
一、工会的角色定位 |
二、工会在薪酬分配中的作用 |
三、工会的代表权保障 |
四、工会的维权手段保障 |
第二节 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中职工代表大会角色定位及其实现 |
一、职工代表大会的角色定位 |
二、职工代表大会在薪酬分配中的职能 |
三、职工代表大会的决策权保障 |
四、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建议权的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整体性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险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演进及其逻辑 |
(一)以应急施策为主要模式的渐进改革 |
(二)以补缺堵漏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保险权益扩展 |
(三)伴随财务责任转嫁的社会保险扩面 |
二、社会保险治理结构与资源配置 |
(一)项目设置与保障需求不完全匹配 |
(二)资源的代际分配不均衡 |
(三)资源的空间配置不平衡 |
(四)行动主体缺乏有效协调 |
三、社会保险整体性治理的政策取向 |
(一)加强社会保险险种间协调以有效匹配风险保障需求组合 |
(二)加强社会保险与补充性保险融合发展以满足多层次风险保障需求 |
(三)加强社会保险制度与其他政策互动以实现政策目标 |
(四)加强行动主体整合以促进社会保险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
四、社会保险整体性治理框架与改革重点 |
(一)优化社会保险体系安排 |
(二)推进社会保险全员参保 |
(三)改进社会保险制度设计 |
(四)改善社会保险制度运行环境 |
五、结语 |
(10)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会带来新的养老鸿沟吗(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
二、政策梳理及模型设定 |
(一)相关政策梳理 |
(二)基本假设 |
(三)模型设定 |
1.缴费工资 |
(1)本人工资等于或大于职工平均工资:Wn≥Nn-1 |
2.养老金待遇 |
三、参数计算与说明 |
(一)职业年金投资收益率 |
(二)个人账户记账利率 |
(三)工资增长率 |
四、结果分析 |
(一)“新人”养老金待遇 |
(二)过渡期内“中人”养老金待遇 |
(三)过渡期后“中人”养老金待遇 |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1.加强职业年金的顶层设计 |
2.促进企业年金快速发展 |
3.提升养老金制度内部要素结构的科学性 |
4.适时促进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的整合与统一 |
四、关于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有关问题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保障功能分化:中国共产党对职业福利的认知与实践逻辑[J]. 丁学娜.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22(01)
- [2]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保障思想与实践[J]. 朱恒鹏,田文文. 财经智库, 2021
- [3]降低单位缴费率对城镇人口养老金替代率的一般均衡效应[J]. 贾洪波.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1(11)
- [4]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述评与趋势展望[J]. 贾志科,高天跃,张欣杰,杨祎茜.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5)
- [5]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J].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1(29)
- [6]百年奋斗之路与未来所向——中国共产党民生本位的价值关切[J]. 贾玉娇.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1(19)
- [7]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D]. 穆希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8]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法律实现[D]. 王琼. 吉林大学, 2021(01)
- [9]整体性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险治理[J]. 杨一心. 社会保障评论, 2021(03)
- [10]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会带来新的养老鸿沟吗[J]. 杨翠迎,刘玉萍,王凯. 社会保障研究,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