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直角三角形的两种类型(论文文献综述)
吴浩[1](2021)在《函数图象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文中研究表明在重庆中考数学中,函数图象与三角形相结合的问题是历年来的重要考点,特别是解答题中的特殊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多年来困扰着不少考生.这类问题不仅在思维层面上对考生有一定要求,而且对考生计算能力的要求也很高.接下来,我们将给出函数图象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的通解通法.
巩江源[2](2021)在《网络画板在逻辑推理素养培养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以初中几何教学应用为例》文中指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在数学学科中要关注培养学生的六大数学核心素养,其中之一是逻辑推理素养。逻辑推理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逻辑推理素养培养包括逻辑思维的养成和推理能力的提升:学生能够进行合理的猜想进而严谨的推理演绎,最终有利于学生数学假设、结论、验证等方面的经验获得。目前中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存在一定不足,因此需要抓住学生在初中阶段发展逻辑推理素养这一关键期,利用几何推理严谨、数形结合运算等特点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网络画板是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学教学平台,拥有大量优质的数学几何图形资源,同时其八大功能可以为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发展提供支持。本研究聚焦初中几何教学,旨在利用网络画板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并为一线教师开展教学实践提供思路借鉴。本研究做了以下工作:(1)梳理了逻辑推理素养的相关概念和形成心理机制、国内外中学生逻辑推理素养培养策略,分析了网络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为提出网络画板培养素养的应用策略构建提供理论依据;(2)利用调查研究法,采用课堂观察、教师访谈、测试题和口语报告四种数据收集方法,对初中生逻辑推理素养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挖掘问题背后存在的原因,为应用培养策略提出提供现实依据;(3)分析了初中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内容,梳理了网络画板在初中几何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的优势及其做法;(4)着眼于初中生逻辑推理素养形成的心理机制,分析了网络画板在逻辑推理素养发展中的作用,使得策略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5)提出了网络画板培养初中生逻辑推理素养的四条策略:动态情境创设策略、探究操作感悟策略、合作交流展示策略和干预前后期支架策略;(6)在初中某一班级开展实证效果分析,采用四种数据收集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经过两轮教学实践后,修正策略。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四条策略在基于心理机制的逻辑推理素养培养方面的培养效果良好;(2)在策略的应用过程中,要依据教学内容和活动灵活运用策略,侧重于从学生的认知层面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从心理机制方面提高策略,关注讲授与探究平衡。
术宏博[3](2021)在《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等待时间个案研究 ——基于16节课堂录像的分析》文中指出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但能有效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而且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发和促进学生思考。课堂提问相关研究往往聚焦教师有效提问的类型和策略,忽视了提问过程中教师等待对学生回答的重要影响。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提问过程一般包含教师发问-学生回答-教师追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等几个环节。每两个环节之间都有等待行为的发生,合理的等待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提高学生回答的质量,因而被认为是高效提问的必要因素。因此,研究课堂提问中教师等待行为,对理解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提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课堂教学的录像分析研究,逐渐由研究一名教师的一节课转变为研究一名教师的多节课,这是因为短期观察得到的教学质量的结论不能充分地描述教师实践。本研究基于两位初中数学教师共计16节课的课堂教学实录,对教师在一个单元数学教学中等待行为及策略进行研究。本研究使用IRF框架(Initiation-Response-Follow-up,即教师发问-学生回答-教师理答),并根据教师发问后有无追问,将教师提问的情境分为两类,即IRF(multiple)、IRF(single)&Q-A两种提问情境,IRF(multiple)情境下教师发问后会继续追问,而在IRF(single)&Q-A情境下,只有教师发问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对教师提问类型进行编码,教师发问分为7个类型,教师追问分为6个类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分析一个单元的教学中不同提问类型以及不同提问情境下教师提问的等待时间的变化,进而考察和分析教师在提问过程中的等待策略。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简单介绍本研究的背景以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与梳理部分,将对等待时间的定义以及有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详细说明研究对象、数据收集、等待时间的操作性定义,编码框架和数据分析过程;第四部分是研究得到结果以及得到的启示;最后讨论等待策略的研究启示,并针对如何提高课堂提问质量给出建议。本研究发现:教师的等待时间1浮动较大,等待时间2的浮动较小;提问序列越复杂,等待时间的平均时长越长;相比追问,教师在发问后平均等待时间更久;相比发问,教师在追问过程中面对学生回答时的平均等待时间更久;发问时,教师在开放类提问和反思类提问后的等待时间更长;就追问而言,教师A再次请求类提问后等待更久,教师B重复类提问后等待更久。
韩明明[4](2021)在《HPM视角下全等三角形的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几何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全等形是几何基础的定理之一,是平面几何的核心知识点,是初中数学教学的热点和难点,是之后学习相似形、立体几何的基础。通过广泛的调研显示,全等三角形难度系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几何证明,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二是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探究。本研究基于HPM(数学史与数学教育)视角下,查阅中西方关于全等三角形的内容,分析其历史素材,历史相似性,分析学生学习的认知障碍,借鉴已有研究HPM教学设计的理论框架开发教学设计,并在HPM领域教学实践的三棱锥模型的指导下开展教学实践。本研究选取合肥市某中学八年级四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其余两个班作为对照班。本研究的问题:1.HPM融入全等三角形的教学能否帮助学生克服原有的认知障碍?2.HPM融入全等三角形的教学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有积极影响?3.HPM融入全等三角形的教学对教师教全等三角形知识有哪些影响?以数学史融入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全等三角形知识的测试卷、全等三角形教学学生回馈问卷、学生教师访谈为研究工具,对其数据进行量性和质性分析,考察数学史融入全等三角形教学对学生学习全等形概念、全等三角形判定以及应用的影响;以及对教师教学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影响。本研究的结论:1.学生对于数学史融入教学的情感态度是积极向上的,在解题过程中,对于全等三角形的实际应用题和测量题求解有显着的提高,帮助学生克服描述作图过程、数学语言与符号语言转换等障碍,理解全等三角形应用的本质。2.教师在参与HPM教学实践之后,教育信念发生了改变、数学史的知识和获取途径也得到了提升。
向红[5](2020)在《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内容螺旋式编写特点及教学研究 ——以“三角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众所周知,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程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教材是课程的依托,数学教材更是数学知识的主要承载体,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研究数学教材具有重要的意义。“三角形”内容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分布在整个义务教育的三个学段中,它能帮助学生获得数形结合、逻辑推理、分类讨论等重要思想方法,所以对“三角形”内容编写特点进行研究很有价值。同时,数学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三角形”的螺旋式内容进行教学研究更是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利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人教版、北师大版和青岛版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中“三角形”内容螺旋式编写特点,从螺旋数量、螺旋间隔、内容广度、内容深度等四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利用课堂观察法和课例分析法对三角形内容螺旋式教学进行探析。通过研究得出:三个版本数学教材“三角形”内容的螺旋数量、螺旋间隔有所不同,学段间的螺旋间隔时间比学段内的螺旋间隔时间长;三个版本数学教材的三个学段都呈现了“三角形”内容,只是内容广度不同,三个版本数学教材中“三角形”内容在第一学段的知识点个数及组合都是相同的,在第二、三学段的知识点个数不同,组合方式也有所不同;三个版本数学教材从第一学段到第二学段再到第三学段对应从直观水平到分析水平再到理论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水平的要求逐渐提高,深度不断加深,螺旋式编写明显。同时,采用课堂观察法和课例分析法,借助义务教育阶段“三角形”内容,对螺旋式教学进行探析,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认识水平、思维水平、接受能力等试着探析了三种螺旋式教学思考:体验式教学、理解式教学和理论式教学,并对它们的教学内部结构和适用学段进行了探究。基于对教材内容螺旋式编写特点和螺旋式教学的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在教材编写方面,1.人教版在第三学段再增加两个螺旋,其中一个编写在七下,另一个编写在九上;2.北师大版适当增设部分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实例;3.青岛版可以将部分同册重复知识点与其它螺旋进行整合。在教育教学方面,1.中小学教师在对“三角形”内容进行教学前,应该通读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厘清数学知识的前后关系。同时细读各年级数学知识目标,清楚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要求,清楚知识点在教育教学中的位置;2.教师可以抽时间多研读几个版本的数学教材,取长补短,实现最优的教学组合;3.加强重点知识的复习,然后逐步加深,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真正实现螺旋式教学;4.深入理解螺旋式教学,灵活处理教学速度和深度,实现螺旋式教学。
高旻[6](2020)在《动态样例学习对初中生不同数形结合问题解决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样例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学习和思考问题解决的步骤,进而领会新问题解决的规则,掌握同类问题解决方法的学习形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样例从静态呈现逐步发展到动态呈现,产生以视频或动画呈现的动态样例。数形结合问题能发展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在学习数形结合问题时,与静态呈现相比,用动态呈现学习内容能更好让学生理解数与形之间的关系,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因此,本研究拟探讨动态样例学习对初中生不同数形结合问题解决的影响。本研究就样例学习和动态样例学习的概念、理论、影响因素以及初中数形结合问题学习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据此提出了本研究的总体思路和实验流程。研究一,以120名八年级初中生为被试,采用2(表征类型:陈述性/程序性)×2(呈现方式:静态/动态)的被试间实验设计,探索了样例呈现方式与表征类型对初中生数形结合问题解决的影响。结果发现:(1)表征类型对心理努力和任务难度有显着影响,程序性知识组的心理努力和任务难度评分显着高于陈述性知识组。在学习陈述性知识时,静态样例组的任务难度评分低,而在学习程序性知识时,动态样例组的任务难度评分低。(2)表征类型对迁移成绩有显着影响。在学习陈述性知识时,静态样例组的回忆和迁移成绩更好。在学习程序性知识时,动态样例组的回忆和迁移成绩更好。研究二,探索动态样例呈现方式与问题难度对初中生数形结合问题解决的影响,分为两个实验研究。实验一,以120名八年级初中生为被试,采用2(难度类型:简单问题/复杂问题)×2(呈现方式:连续/分段)的被试间实验设计,考察了动态样例呈现方式与难度类型对初中生数形结合问题解决的影响。结果发现:(1)呈现方式对心理努力和任务难度有显着影响。在学习复杂问题时,分段组的心理努力和任务难度评分低;在学习简单问题条件下,两种呈现组的心理努力和任务难度均无显着差异。(2)呈现方式对回忆和近迁移成绩有显着影响。在学习复杂问题时,分段组的回忆和近迁移成绩更好;但在学习简单问题时,两种呈现组的回忆和近迁移成绩均无显着差异。(3)在学习不同难度问题时,分段和连续组的远迁移成绩没有显着差异。实验二,以180名八年级初中生为被试,采用2(难度类型:简单问题/复杂问题)×3(暂停方式:被动暂停无问题/主动暂停开放式问题/主动暂停脚手架问题)的被试间实验设计,考察了动态样例暂停方式与难度类型对初中生数形结合问题解决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1)暂停方式对心理努力和任务难度有显着影响。在学习简单和复杂问题时,主动暂停两组的心理努力和任务难度评分都较高。在学习复杂问题时,主动暂停开放式问题组的心理努力和任务难度评分最高。(2)暂停方式对学习成绩有显着影响。在学习简单问题时,主动暂停两组的远迁移成绩均比被动暂停组高,而三组的回忆和近迁移成绩没有差异。在学习复杂问题时,主动暂停两组的回忆和近迁移成绩均比被动暂停组高,其中主动暂停脚手架问题组的近迁移成绩最高。而三组的远迁移成绩没有差异。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验证了程序性知识表征数形结合问题更适合用动态样例学习,发现动态样例分段呈现能减少外在认知负荷,并提高复杂数形结合问题的学习效果。在动态样例暂停期间利用开放式或脚手架问题进行自我解释能提高不同难度数形结合问题的学习成绩。
刘婉婷[7](2020)在《鲁西南地区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研究》文中提出鲁西南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和鲜明的建筑特色,在山东民居中占据一席之地。本文对鲁西南的传统聚落和传统建筑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并通过对传统工匠的走访获取当地传统营造技艺的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对鲁西南传统建筑进行系统梳理和分类,并整理、归纳出每一类鲁西南传统建筑中所包含的传统营造技艺,最终形成对鲁西南地区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体系和地域特征的较为完整的认知,建构起鲁西南传统营造技艺资料数据库,从而为今后的鲁西南地区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与活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撑。全文共划分成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合、分析,宏观概述了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背景,简要说明了选题依据和选题来源,对研究对象进行词义辨析,对研究范围进行界定,逐步加深的对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认知。通过对国内当前传统营造技艺研究的梳理,挖掘现状研究的缺漏和不足之处,旨在建构起本文的研究框架,并提出适当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为研究开展所做的准备和铺垫,本章充分论述了鲁西南地区可用于传统营造技艺研究的相关资源,制定了详细的调研计划,明确了调研的具体内容与工作思路。从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两个层面,剖析了鲁西南地区民间传统建筑的产生条件及影响要素。第三章从宏观层面探究传统营造技艺在村落形态、街巷布局和院落空间上的应用。第四、五章是营造技艺研究的主体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测绘及传统匠人访谈,梳理出鲁西南传统营造技艺体系的主要发展脉络,并对鲁西南地区的传统营造技艺进行真实记录。第六章为归纳与总结,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探讨鲁西南地区传统营造技艺的价值与特征,分析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与保护现状及其所面临的问题,最后,对本论文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并指明尚待研究的思路与方向。
邓玲玉[8](2020)在《文本呈现方式对数学阅读理解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近来社会快速发展,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逐渐“数学化”。近年来,在数学教育研究中,数学阅读特别是影响数学阅读理解的因素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教材作为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主要材料,对于教材与数学阅读之间关系的探究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的主要内容:(1)概念呈现方式对数学阅读理解的影响研究;(2)命题呈现方式对数学阅读理解的影响研究;(3)根据研究结果探究最利于学生阅读的呈现方式。研究的主要思路:《函数概念》的研究思路:(1)通过文献综述确定数学概念抽象的层次,以此为分析框架对《函数概念》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确定不同版本教材呈现方式之间的异同点;(2)进行实验研究,自变量为根据教材分析结果编写的不同呈现方式的《函数概念》阅读材料,因变量为相关测试题编制的测试卷测试成绩;(3)根据数据分析得出呈现方式对概念理解影响的相关结论;(4)基于研究结论,探究更加利于学生阅读理解的《函数概念》呈现方式。《勾股定理》的研究思路:(1)通过文献综述确定命题学习的过程,以此为基础对《勾股定理》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确定不同版本教材呈现方式之间的异同点;(2)进行实验研究,自变量为根据教材分析结果编写的不同呈现方式的《勾股定理》阅读材料,因变量为相关测试题编制的测试卷的成绩;(3)根据数据分析得出不同呈现方式对命题学习影响的相关结论;(4)基于研究结论,探究更加利于学生阅读理解的《勾股定理》呈现方式。研究结论:对《函数概念》来说,(1)不同呈现方式影响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归纳推理最易于学生函数概念理解,直接描述次之,演绎推理最末;(2)呈现方式对各概念理解水平的影响也不同,对感知水平与关联水平来说呈现方式不同并无显着性差异,对于释义水平与抽象水平来说,呈现方式之间则存在显着性差异;(3)呈现方式对不同性别学生不存在影响,但对于不同学业水平学来说存在显着性差异。对于《勾股定理》来说,(1)不同呈现方式影响学生勾股定理的学习,在三种呈现方式中,运用演绎法呈现的学生测试成绩最优,变换法次之,特殊法最末;(2)呈现方式对各数学知识类型的影响不同,呈现方式仅在学生的过程性知识测试成绩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3)呈现方式对不同性别学生间不存在影响,但对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影响不同。
庞飒[9](2020)在《初中生对三角形相关定理理解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学理解(Mathematical understanding)”继“问题解决”之后,越来越成为现代数学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数学定理是中学数学教材的基础内容,是数学知识的骨架部分,贯穿着整个学习过程,对数学定理的理解直接影响个体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三角形是几何学最基本内容,对学生几何学习以及数学推理能力发展意义十分重要。为深入理解初中生对几何定理的理解状况,本文将理解分解成工具性理解、关系性理解、创新性理解三个层次,以合肥市部分初中学生为样本,研究初中生对三角形相关定理理解的情况。根据“实事求是”调查原则及可利用的调查条件,采用的方法有文献研究法、测试题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资料的分析,为论文提供理论基础;测试题调查法是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的第二部分“图形与几何”对三角形相关定理知识的教学要求,对不同年级初中生进行试题测试,搜集初中生对定理的理解程度的真实数据;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主要是从教师角度出发,深入探究教师实际教学的情况,为了解学生对定理理解的状况掌握更多的资料。应用SPASS25.0统计工具分析,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一、合肥市初中学生的工具性理解总体质量较高,不同年级未见明显差异,同时有些同学虽然了解定理,但是无法用精确的文字和符号语言阐述;二、在关系性理解的某些方面凸显不足,结构性理解有一定的偏差,细节问题没有注意,不同年级有差异表现,高年级学生的证明方法更为多样化,推导过程更为严谨简练;三、通过设计两道有利于考查创新性理解的题目,发现在相对陌生的情景中,一些高年级学生展现出较高的知识迁移能力,但对于演绎推理,推导形式较为固化,创新性理解水平有待提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一线教师得到: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认为理解三角形相关定理比较重要,可以帮助学生几何知识的学习,实现知识的迁移;但有一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理解的重要性。鉴于上述结论,可以看出当前初中生对定理的理解程度还有待提高。为促进初中生对几何定理的理解,建议: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从内心喜欢几何学习;二、夯实基础,保证工具性理解人人过关;三、在定理证明和梯度的练习中,把关系性理解落到实处;四、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性理解意识;五、营造民主氛围,让学习不畏错误。
顾以成[10](2020)在《初三学生化归思想方法掌握程度的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化归思想方法作为数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以及现实问题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数学思想方法愈加重视,明确将“基本思想”作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培养要求之一提出.然而,教师在常态化教学中对化归思想方法的重视情况如何?学生对化归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如何?怎样有效地提升数学化归思想方法的渗透质量?等等问题,尚需立足于实践调查的考量进行针对性研究.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案例研究法等多种方法,从了解、理解、运用、综合四个维度编订问题,调查不同类型学校初三学生化归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基于理论探究与实证调查,从调查现状总结与归纳初中化归思想方法教学的策略,以期为化归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结论有:⑴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在四个维度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尤其在运用这一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城镇学校学生化归能力高于农村学校学生,并且擅于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运用不同的化归方法;学生缺乏整理化归方法的意识,鲜少利用化归思想整理知识框架.⑵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前缺少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不够明显、对学生知识存在“误判”以及教学设计过于紧凑、不够合理都影响化归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程度.⑶通过调查,学生化归障碍成因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从学生方面来看,障碍包括了解途径较为单一;化归意识不明显;化归目的不明确;忽视问题本质;化归方向单一;数学知识体系不完善;从教师方面来看,障碍包括教学设计前缺少反思;教学设计中渗透不明显;教师对学生的“误判”;教学节奏安排过于紧凑导致学生反思不足.⑷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两个角度给出相应的策略:充分挖掘教材,明晰教学内容;合理备课,多样化设计教学;运用启发性提示语引导学生化归,注重变式训练;引导学生构建数学知识框架、多角度分析数学知识;反复归纳总结,深化化归思想;剖析解题过程,实现逐步化归;注重解题反思,整理化归方法;借助思维导图整理知识框架,宏观把握化归思想方法.
二、解直角三角形的两种类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直角三角形的两种类型(论文提纲范文)
(2)网络画板在逻辑推理素养培养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以初中几何教学应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初中生逻辑推理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
1.1.2 网络画板对初中几何教学中逻辑推理素养发展的支持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4.4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2 文献综述 |
2.1 初中生逻辑推理素养文献综述 |
2.1.1 初中生逻辑推理素养内涵 |
2.1.2 初中生逻辑推理素养特征 |
2.1.3 初中生逻辑推理素养形成的心理机制 |
2.1.4 中学生逻辑推理素养培养与评价 |
2.2 网络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
2.2.1 网络画板 |
2.2.2 网络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
2.3 小结 |
2.3.1 逻辑推理素养培养 |
2.3.2 逻辑推理素养评价 |
2.3.3 网络画板对逻辑推理素养培养策略 |
3 网络画板在逻辑推理素养培养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
3.1 网络画板在逻辑推理素养培养中的应用前期分析 |
3.1.1 初中生逻辑推理素养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
3.1.2 初中几何教学的特点和内容 |
3.1.3 网络画板在逻辑推理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
3.2 网络画板在逻辑推理素养培养中的应用策略设计 |
3.2.1 动态情境创设策略 |
3.2.2 探究操作感悟策略 |
3.2.3 合作交流展示策略 |
3.2.4 干预前后期支架策略 |
4 网络画板在逻辑推理素养培养中的应用策略效果分析 |
4.1 实施思路 |
4.2 研究对象与研究环境 |
4.3 实践计划与进度安排 |
4.4 策略实施与评价 |
4.5 第一轮在《图形的相似》课程内容中应用 |
4.5.1 案例实施 |
4.5.2 效果评价 |
4.5.3 反思修正 |
4.6 第二轮在《解直角三角形》课程内容中应用 |
4.6.1 案例实施 |
4.6.2 效果评价 |
4.6.3 反思修正 |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逻辑推理素养现状教师访谈 |
附录二 策略应用效果分析教师访谈 |
附录三 逻辑推理思维水平课堂观察 |
附录四 逻辑推理能力水平课堂观察 |
附录五 《初中生逻辑推理测试题》 |
附录六 逻辑推理素养相关几何内容完整分析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等待时间个案研究 ——基于16节课堂录像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创新性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教师提问的编码研究 |
第二节 等待时间定义 |
第三节 课堂提问中等待时间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录像研究中分析单元的转变 |
第五节 研究问题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数据 |
第二节 编码框架 |
一、提问情境的编码 |
二、提问类型的编码 |
三、等待时间的编码 |
第三节 数据分析 |
一、等待时间的分析过程 |
二、编码一致性检验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等待时间定义的举例 |
第二节 提问的等待次数 |
一、教师A |
二、教师B |
第三节 等待时间的变化情况 |
一、一个单元的不同课中,教师提问的等待时间变化情况 |
二、不同的提问情境中,教师的等待时间变化情况 |
三、不同的提问类型中,教师等待时间的变化情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
第一节 结论 |
一、教师的等待时间1浮动较大,等待时间2的浮动较小 |
二、提问序列越复杂,等待时间的平均时长越长 |
三、相比追问,教师在发问后平均等待时间更久 |
四、相比发问,教师在追问过程中面对学生回答时的平均等待时间更久 |
五、发问时,教师在开放类提问和反思类提问后的等待时间更长 |
六、追问时,教师A再次请求类提问后等待更久,教师B重复类提问后等待更久 |
第二节 启示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致谢) |
(4)HPM视角下全等三角形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问题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流程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HPM研究综述 |
2.2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相关研究 |
2.3 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数学教学理论 |
3.2 数学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 |
3.3 HPM理论 |
第四章 全等三角形的相关内容及历史 |
4.1 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与历史 |
第五章 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
5.1 实验的总体设计 |
5.2 实验对象 |
5.3 实验工具 |
5.4 实验过程 |
第六章 实验的结果分析与讨论 |
6.1 学生结果分析 |
6.2 教师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内容螺旋式编写特点及教学研究 ——以“三角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起源跟踪 |
第二节 研究背景介绍 |
第三节 研究问题提出 |
第四节 研究意义阐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总体评述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框架 |
第四章 三个版本教材“三角形”内容螺旋式编写的研究 |
第一节 螺旋数量 |
第二节 螺旋间隔 |
第三节 内容广度 |
第四节 内容深度 |
第五章 “三角形”螺旋内容的螺旋式教学探析 |
第一节 概念的螺旋式教学 |
第二节 命题的螺旋式教学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建议和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提出建议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动态样例学习对初中生不同数形结合问题解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1. 样例学习 |
1.1 样例 |
1.2 样例学习 |
1.3 样例学习的相关理论 |
2. 动态样例学习 |
2.1 动态样例的概念 |
2.2 动态样例学习 |
2.3 分段呈现对样例学习的影响 |
2.4 自我解释提问对样例学习的影响 |
3. 初中生数形结合问题的学习 |
3.1 数形结合的概念 |
3.2 数形结合问题学习的相关研究 |
4. 以往研究的不足与问题提出 |
5. 研究思路和流程 |
6. 研究意义 |
6.1 理论意义 |
6.2 实际意义 |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
1 研究一 样例呈现方式与表征类型对初中生数形结合问题解决的影响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假设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结果 |
1.6 讨论 |
1.7 结论 |
2 研究二 动态样例呈现方式与难度类型对初中生数形结合问题解决的影响 |
2.1 实验一 呈现方式与难度类型对初中生数形结合问题解决的影响 |
2.2 实验二 暂停方式与难度类型对初中生数形结合问题解决的影响 |
第三部分 总讨论与总结论 |
1 总讨论 |
1.1 样例呈现方式与表征类型对初中生数形结合问题解决的影响 |
1.2 动态样例呈现方式与难度类型对初中生数形结合问题解决的影响 |
1.3 动态样例暂停方式与难度类型对初中生数形结合问题解决的影响 |
2 总结论 |
3 研究创新之处 |
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5 教育建议 |
5.1 给教学设计者的建议 |
5.2 给教师的建议 |
5.3 给学生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附录 |
致谢 |
(7)鲁西南地区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来源 |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
1.2.1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研究现状 |
1.4.1.1 古代文献、着作 |
1.4.1.2 古建筑技术丛书及后世注释类着作 |
1.4.1.3 学术论文 |
1.4.2 山东省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研究现状 |
1.4.3 鲁西南地区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研究现状 |
1.4.4 国外风土建筑研究与的整体性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1.4.5 小结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创新点和关键点 |
第2章 鲁西南地区传统营造技艺现有资源梳理、调研工作及影响要素分析 |
2.1 鲁西南地区传统营造技艺研究现有资源概况 |
2.2 鲁西南地区传统建筑种类及分布状况 |
2.2.1 生土民居 |
2.2.2 砖石类民居 |
2.2.3 民间祠庙 |
2.3 调研对象概况 |
2.4 调研路线拟定 |
2.5 鲁西南地区传统营造技艺的影响要素 |
2.5.1 鲁西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 |
2.5.1.1 地貌特征 |
2.5.1.2 气候特征 |
2.5.1.3 地方物质基础 |
2.5.2 影响鲁西南地区传统营建的社会环境因素 |
2.5.2.1 历史沿革 |
2.5.2.2 社会政策 |
2.5.2.3 交通条件 |
2.5.2.4 传统思想观念 |
2.5.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鲁西南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分析 |
3.1 .聚落选址 |
3.1.1 传统聚落选址的思想基础 |
3.1.2 鲁西南地区传统聚落选址影响因素 |
3.1.2.1 自然环境因素 |
3.1.2.2 传统风水学说 |
3.1.2.3 社会环境因素 |
3.1.3 聚落形态及整体格局 |
3.1.3.1 鲁西南地区传统聚落平面形态 |
3.1.3.2 鲁西南传统村落空间组织 |
3.2 街巷空间与街巷尺度 |
3.2.1 街巷空间结构类型 |
3.2.2 街巷空间尺度 |
3.3 传统建筑院落空间布局 |
3.3.1 鲁西南院落空间组织方式 |
3.3.2 院落空间的基本构成 |
3.3.2.1 鲁西南传统乡土建筑院落构成 |
3.3.2.2 民间宗祠建筑院落构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鲁西南地区传统建筑营造程序、营造工具及风俗礼仪 |
4.1 传统营造程序 |
4.1.1 择址与相地 |
4.1.2 看日子 |
4.1.3 选料、备料 |
4.1.4 营造队伍组织 |
4.1.5 挖地槽与做基础 |
4.1.6 砌墙身与装门窗 |
4.1.7 架料、上梁 |
4.1.8 砌山尖 |
4.1.9 盖屋顶 |
4.2 营造工具 |
4.2.1 营造尺 |
4.2.1.1 鲁西南民居的营造尺度 |
4.2.1.2 鲁西南常用营造尺类型 |
4.2.2 土作工具 |
4.2.3 石作工具 |
4.2.4 木作工具 |
4.2.5 泥瓦作工具 |
4.3 营造风俗及禁忌 |
4.3.1 房屋布局的风俗禁忌 |
4.3.2 营造程序的风俗禁忌 |
4.3.3 其他风俗禁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鲁西南地区传统建筑诸作研究 |
5.1 梁架做法研究 |
5.1.1 梁架构件的形制 |
5.1.2 梁架大木构件制作工艺 |
5.1.3 构件比例与算法口诀 |
5.1.4 举架制度的区域性差异 |
5.1.5 鲁西南地区木构架的地方特征 |
5.2 小木作工艺研究 |
5.2.1 窗的木作工艺 |
5.2.2 门的木作工艺 |
5.2.3 内檐装修工艺 |
5.2.4 外檐装修工艺 |
5.3 屋面作法研究 |
5.3.1 屋顶的坡度 |
5.3.2 屋面类型及构造做法 |
5.3.2.1 挂瓦屋面 |
5.3.2.2 囤顶屋面 |
5.3.2.3 草屋面 |
5.3.2.4 平屋顶屋面 |
5.3.3 屋脊构造做法 |
5.3.3.1 屋脊的类型 |
5.3.3.2 屋脊构造层次 |
5.4 墙体作法研究 |
5.4.1 墙体类型及砌筑方式 |
5.4.1.1 单一材料墙体 |
5.4.1.2 混合材料墙体 |
5.4.2 墀头的类型及砌筑工艺 |
5.4.3 门窗洞砌筑工艺 |
5.4.3.1 门窗洞的样式及做法 |
5.4.3.2 过梁的样式及做法 |
5.4.4 封檐砌筑工艺 |
5.4.5 墙身保温、防潮措施 |
5.4.6 墙面抹灰做法 |
5.4.7 墙体构造做法总结 |
5.5 地基及基础作法研究 |
5.5.1 地基及基础做法 |
5.5.2 地面做法 |
5.5.2.1 室内地面 |
5.5.2.2 室外地面与排水 |
5.5.3 柱顶石和柱础做法 |
5.5.4 其他地面石质构件的样式及做法 |
5.6 雕饰做法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鲁西南地区传统营造技艺研究的初步结论 |
6.1.1 鲁西南地区传统营造技艺的价值与特征 |
6.1.2 鲁西南地区传统营造技艺传承现状 |
6.2 论文的反思与不足 |
6.3 尚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中文着作 |
学术论文 |
古籍文献 |
后记 |
附录 :田野调查记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8)文本呈现方式对数学阅读理解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阅读素养的国际关注 |
1.1.2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1.1.3 教科书适读性的关注 |
1.1.4 中高考发展的趋势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2 文献述评 |
2.1 阅读理解的相关研究 |
2.1.1 阅读理解的概念 |
2.1.2 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 |
2.2 数学阅读理解的相关研究 |
2.2.1 数学阅读理解的概念 |
2.2.2 数学阅读理解的影响因素 |
2.2.3 数学阅读理解题 |
2.3 文本呈现方式的相关研究 |
2.3.1 文本呈现的概念 |
2.3.2 呈现方式的相关研究 |
2.4 已有研究不足 |
3 概念呈现方式对数学阅读理解的影响研究 |
3.1 问题提出 |
3.1.1 函数概念在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
3.1.2 函数概念的教育价值 |
3.1.3 学生对于函数概念的理解困难 |
3.2 研究步骤 |
3.3 教材分析 |
3.3.1 分析对象 |
3.3.2 分析框架 |
3.3.3 分析结果 |
3.4 实验研究 |
3.4.1 研究工具 |
3.4.2 研究对象 |
3.4.3 实验过程 |
3.4.4 数据分析 |
3.5 结果分析 |
3.5.1 不同呈现方式影响学生函数概念的理解 |
3.5.2 呈现方式对各概念理解水平的影响不同 |
3.5.3 呈现方式对不同性别学生不存在影响 |
3.5.4 呈现方式对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影响不同 |
4 命题呈现方式对数学阅读理解的影响研究 |
4.1 问题提出 |
4.1.1 勾股定理在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
4.1.2 勾股定理的教育价值 |
4.1.3 学生对于勾股定理的学习困难 |
4.2 研究步骤 |
4.3 教材分析 |
4.3.1 分析对象 |
4.3.2 分析框架 |
4.3.3 教材分析 |
4.4 实验研究 |
4.4.1 研究工具 |
4.4.2 研究对象 |
4.4.3 实验过程 |
4.4.4 数据分析 |
4.5 结果分析 |
4.5.1 不同呈现方式影响学生勾股定理的学习 |
4.5.2 呈现方式对各数学知识类型的影响不同 |
4.5.3 呈现方式对不同性别学生间不存在影响 |
4.5.4 呈现方式对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影响不同 |
5 文本呈现典型案例设计 |
5.1 案例1——函数概念 |
5.1.1 设计理念 |
5.1.2 案例分析 |
5.2 案例2——勾股定理 |
5.2.1 设计理念 |
5.2.2 案例分析 |
6 研究反思及未来展望 |
6.1 研究反思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附录 H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初中生对三角形相关定理理解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与背景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概念与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2 数学理解研究现状 |
2.3 三角形学习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初中生对三角形相关定理理解的实证调查与分析 |
3.1 样本选取的基本情况简介 |
3.2 研究工具的整体设计 |
3.3 试卷作答情况及分析 |
3.4 主要结论 |
第四章 影响初中生对三角形相关定理理解的因素分析 |
4.1 调查问卷对象及目的 |
4.2 调查问卷 |
4.3 调查数据分析 |
4.4 访谈结果 |
4.5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提升初中生对于三角形相关定理理解的思考 |
5.1 激发兴趣,让学生真正喜欢几何学习 |
5.2 夯实基础,保证工具性理解人人过关 |
5.3 学会思维,把关系性理解落到实处 |
5.4 融会贯通,用数学思想方法带动创新性理解 |
5.5 教学民主,让学习不畏错误 |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后续研究 |
6.1 研究结论 |
6.2 教学启示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八年级三角形相关知识测试题 |
附录二 九年级三角形相关知识测试题 |
附录三 九(8)班测试成绩统计表 |
附录四 九(11)班测试成绩统计表 |
附录五 八(6)班前测成绩统计表 |
附录六 八(14)班前测成绩统计表 |
附录七 初中生对三角形相关定理理解调查问卷 |
附录八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初三学生化归思想方法掌握程度的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背景 |
1.1.1 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 |
1.1.2 新课程标准观照数学思想方法的启示 |
1.1.3 实际数学教学状况的考察与思考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1.4.3 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化归数学思想方法概念界定 |
2.1.1 数学思想方法 |
2.1.2 化归思想方法 |
2.1.3 化归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 |
2.2 国内外化归思想方法的历史溯源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3 教学原则与策略的探究 |
2.3 综述评析及本文主要研究问题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3.1 工具的制定 |
3.3.1.1 学生问卷的制定 |
3.3.1.2 教师问卷的制定 |
3.3.2 课堂观察 |
3.4 研究过程及初步分析 |
3.4.1 问卷调查的数据整理和分析 |
3.4.1.1 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
3.4.1.2 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
3.4.2 课堂观察的实施与分析 |
3.4.2.1 观察对象 |
3.4.2.2 教学过程 |
3.4.2.3 课堂观察分析 |
第四章 化归思想方法使用障碍及归因分析 |
4.1 调查研究结果与讨论 |
4.2 学生运用存在障碍及归因分析 |
4.2.1 了解途径较为单一 |
4.2.2 化归意识不明显 |
4.2.3 化归目的不明确 |
4.2.4 过于注重形式,忽视问题本质 |
4.2.5 化归思维的单一性 |
4.2.6 数学知识体系不够完善 |
4.3 教师教学存在障碍及归因分析 |
4.3.1 教学设计前缺少反思 |
4.3.2 教学设计中渗透不明显 |
4.3.3 教师对学生的“误判” |
4.3.4 教学节奏安排过于紧凑,学生反思不足 |
第五章 提升学生化归能力的策略及案例分析 |
5.1 教师的教学策略 |
5.1.1 充分挖掘教材,明晰教学内容 |
5.1.2 合理备课,多样化设计教学 |
5.1.2.1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合理设计教学 |
5.1.2.2 渗透数学史知识,感悟化归思想方法 |
5.1.3 运用启发性提示语引导学生化归,注重变式训练 |
5.1.3.1 运用启发性提示语,引导学生化归 |
5.1.3.2 通过变式训练,抓住问题本质 |
5.1.4 引导学生构建数学知识框架、多角度分析数学知识 |
5.2 学生的学习策略 |
5.2.1 反复归纳总结,深化化归思想 |
5.2.2 剖析解题过程,实现逐步化归 |
5.2.3 注重解题反思,整理化归方法 |
5.2.4 借助思维导图整理知识框架,宏观把握化归思想方法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思考与建议 |
6.2.1 注重教师培训,扩充知识储备 |
6.2.2 充分发挥校本课程优势,着重渗透化归思想方法 |
6.2.3 注重运用化归思想方法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
6.2.4 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初三学生化归思想方法掌握程度的调查 |
附录Ⅱ教师化归思想方法教学现状的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解直角三角形的两种类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函数图象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J]. 吴浩. 中学生数学, 2021(18)
- [2]网络画板在逻辑推理素养培养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以初中几何教学应用为例[D]. 巩江源.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等待时间个案研究 ——基于16节课堂录像的分析[D]. 术宏博.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4]HPM视角下全等三角形的教学研究[D]. 韩明明. 合肥师范学院, 2021(09)
- [5]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内容螺旋式编写特点及教学研究 ——以“三角形”为例[D]. 向红.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6]动态样例学习对初中生不同数形结合问题解决的影响[D]. 高旻. 苏州大学, 2020(03)
- [7]鲁西南地区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研究[D]. 刘婉婷.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8]文本呈现方式对数学阅读理解的影响研究[D]. 邓玲玉.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初中生对三角形相关定理理解的实证研究[D]. 庞飒. 合肥师范学院, 2020(08)
- [10]初三学生化归思想方法掌握程度的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D]. 顾以成.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