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渝怀线沙坝隧道快速施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盛[1](2021)在《青岛地铁隧道开裂衬砌承载性能及结构安全性影响研究》文中指出
李治国[2](2020)在《复合式衬砌隧道防排水设计几个问题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防止和减少隧道渗漏水病害,通过分析复合式衬砌隧道防排水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隧道排水量和水压力控制值分级、上下分离的防排水体系、围岩防水能力、防水层和二次衬砌混凝土整体防水效果检验评价等,并对防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参数选择提出以下建议:1)对于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如果能满足环境保护及使用功能要求,其全隧道排水量宜控制在1.0 m3/(m·d)以内,二次衬砌背后承受的水压力最大宜控制在1.0 MPa以内; 2)为了减少隧道渗漏水发生的概率,并保证隧道结构的稳定,可考虑将拱、墙防排水体系和仰拱防排水体系分开设置,拱部、侧墙部位的渗水直接排入侧沟,仰拱部位的水主要通过纵向中心排水盲管排出,当水压力高时,通过与中心排水盲管连通的横向排水管将水引入新增的侧沟,并通过在横向排水管出水口安装的阀门进行限量排放; 3)通过地面隔离墙(咬和桩)、地面注浆、洞内注浆、旋喷、超前管棚、超前管幕、施作双层衬砌等措施,阻断和减小来水通道,提高地层强度和完整性,降低隧道涌水量和衬砌背后的水压力,并降低大量排水对运营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李朝阳[3](2020)在《基于数据学习的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及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岩溶隧道突涌水灾害是严重制约岩溶隧道安全施工的瓶颈,一旦引发,将造成经济损失、工期延误以及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由于地下工程环境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岩溶隧道突涌水灾害发生概率一直无法得到准确计算。因此,建立新的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模型,精确预测突水概率和灾害后果,提出基于岩溶隧道防灾设计的预警机制具有重要工程价值。本文详细统计了近年来发生的重要岩溶隧道突水案例,完善现有风险分级标准。引入可靠度理论、GA-BP神经网络、贝叶斯网络建立新的风险评估模型,通过自主编制程序实现风险定量评估,并自建数据库建立风险等级与防灾措施之间的预警关系。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确定了诱发岩溶隧道突涌水的3类11个影响因素的主次排序,获得了致灾性最强的4个主控因素,即不良地质、地形地貌、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地下水位。引入概率分级标准,完善风险等级制度,在现有岩溶隧道涌水量分级的基础上确定亚级分级,进一步提高评估结果精度。(2)针对高压富水溶腔型岩溶隧道突水灾害,建立了基于可靠性理论和GA-BP神经网络的新型定量评估模型。选取岩盘最小防突厚度作为显性功能函数,利用可靠性理论通过确定每个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分布来计算突水概率。并利用GA-BP神经网络预测了突水造成的灾害后果。选择水压、水力补给、裂缝类型、充填条件、富水程度和溶洞储量等六个因素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层,以灾害后果作为输出层。筛选同类案例以获取各指标的统计信息,并使用MATLAB中的Normand函数将该信息转换为定量数据。结合突水的可能性和灾害后果对野三关隧道602溶腔进行风险评估,并于实际情况和PASM法评价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3)基于未识别灾害源或是指标信息精度不够的情况,建立贝叶斯网络风险评估模型。基于解释结构模型进行手工建模,再用因果图法修正,确定网络节点之间的从属关系。并基于对抗网络和层次分析法来生成对应的未突水样本,进一步丰富网络数据库。在模型通过训练和验证后,通过总体精度(ACC)等4项指标来对训练结果进行评估。最后将评估模型应用于上高山隧道DK490+373突水案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4)基于Visual Basic编程工具,对新建风险评估模型进行程序实现。对突水的灾害防治原则和措施进行归纳、统计,建立风险预警等级和灾害防治指导之间的关系。基于自主编制的程序,建立岩溶隧道突涌水灾害案例数据库,便于在风险评估后查询相似的工程案例,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指导和借鉴。该论文有图48幅,表41个,参考文献166篇。
徐树朋[4](2020)在《膨胀岩隧道衬砌开裂扩展机理及整治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膨胀岩隧道病害问题在我国运营隧道中大量存在,导致的病害形式有开裂、渗漏水、掉块等,其中衬砌开裂是最为严重的一种,由于膨胀岩病害具有发展迅速、反复出现的特点,在膨胀力作用下,如果衬砌的抗裂能力不足,衬砌出现开裂时,裂缝极易发生失稳扩展,进而降低隧道支护结构的承载力,给隧道运营带来极大安全隐患,断层泥类膨胀岩病害属于膨胀岩的一种特殊情况,其导致的病害的分布与断层的厚度、走向与倾向紧密相关,因此呈现病害局部密集的现象。本文依托某在役公路隧道的膨胀岩病害整治项目,对膨胀岩隧道的衬砌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膨胀力作用下的裂纹扩展分析。主要工作如下:(1)调查统计了国内16座膨胀岩隧道的病害情况,对膨胀岩隧道病害的病害类型、分布规律、开裂情况及治理措施进行统计;(2)针对二次衬砌开裂这一主要病害形式,对其开裂的类型和特点,裂缝的分布规律和开裂的危害等进行分析;(3)对依托工程的病害情况和原因作简要阐述说明,在病害严重段进行现场观测、钻孔取芯及病害推演,根据现场病害检测结果,取典型断面建立有限元模型,对隧道开挖后在地下水影响下的膨胀岩膨胀范围进行模拟,在确定膨胀范围的基础上,建立隧址区病害研究段三维有限元模型,重点研究在膨胀岩区域内不同增湿幅度下的围岩、支护的力学响应规律,确定在膨胀力作用下的支护薄弱区;(4)基于混凝土断裂力学理论,运用扩展有限元方法,对研究段典型断面二衬的开裂扩展机理进行分析,主要从初始裂纹的所处位置、形态(深度、角度)、锚杆缺失和裂纹的组合等方面入手,建立不同位置、深度、角度,不同支护方式和不同组合形式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纵向裂缝在膨胀力作用下的开裂形式、特征参数及开裂路径等,并将模拟结果与现场检测实际裂缝情况进行对比;(5)根据膨胀岩作用下二次衬砌的受力特征和开裂情况,制定相应的病害整治措施,并对整治措施进行安全评价分析。
黄鑫[5](2019)在《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基础建设的逐步完善,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得到高度发展,隧道修建所面临的地质环境也日益复杂,强岩溶、大埋深、高地压,地质构造极端复杂,导致突水突泥灾害时常发生,已经成为制约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突水突泥孕灾环境认识不清,对突水突泥灾害是否发生判识不准是隧道突水突泥灾害时常发生和难以遏制主要原因。本文以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利万高速齐岳山隧道等众多工程实例为依托,通过文献调研、现场调查、软件研发、理论分析、试验装置研制、室内试验、典型案例分析等手段,开展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与软件及隧道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临灾判据三个方面研究,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调研了我国300余例隧道突水突泥工程案例,揭示我国突水突泥隧道的分布特征,进而将诱发隧道突水突泥灾害的致灾系统划分为3类1 1型,即岩溶类(占比45%,1 42例,包括溶蚀裂隙型、溶洞溶腔型、管道及地下河型)、断层类(占比28%,86例,包括富水断层型、导水断层型、阻水断层型)和其他成因类(占比27%,84例,包括侵入接触型、构造裂隙型、不整合接触型、差异风化型、特殊条件型),提出了不同类型致灾系统的结构特征、赋存规律以及识别方法,并对每种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类型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研究了隧道突水突泥孕灾过程,提出了直接揭露型、渐进破坏型、渗透失稳型、间歇破坏型4种典型隧道突水突泥孕灾模式,表征了隧道突水突泥灾害的孕育、发展过程和致灾特征。(2)提出一种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RBAM法,可用于隧道工程现场突水突泥的快速判识。考虑水动力条件、不良地质、抗突体厚度和围岩特征四个方面因素,构建了突水突泥抗突评判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各影响因素等级划分方法与评分体系,形成了适用于工程现场快速查询与评判的影响因素分级与评分表,阐述了抗突评判方法的实施流程。同时,开发了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软件,实现了抗突评判的程序化和界面化,简化了评判操作,便于推广和使用。工程案例抗突评判结果与实际相符合,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3)研究了隧道首次突水突泥的不同破坏类型及二次突水突泥的致灾因素,分别建立了相应的隧道突水突泥临灾判据。针对弱透水性充填介质整体滑移型破坏,提出了最危险滑动面确定方法,推导了抗突体上作用力计算公式,并采用郎肯主动土压力理论进行了验证。采用弹性梁理论,基于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准则分别建立了完整和含裂隙抗突体的最小安全厚度计算公式,揭示了最危险滑动面和最小安全厚度影响因素。针对强透水性充填介质的渗透失稳型破坏,考虑渗流通道的实际流程弯曲问题,引入了毛管的弯曲度概念,建立了无粘性土管涌的变截面螺旋毛管模型。提出了毛管弯曲度与土体颗粒级配、孔隙率及骨架土体渗透系数的关系,并引入螺旋升角的概念将弯曲度与渗流通道倾角建立联系。针对颗粒骨架孔隙中可动颗粒含量的不同,分别建立了考虑和忽略颗粒间相互作用的可动颗粒启动的临界水头梯度计算公式。针对二次突水突泥,建立了考虑清淤和降雨的二次突水突泥临灾判据,揭示了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致灾机理。(4)考虑溶洞充填介质沉积特征影响着隧道突水突泥特性,研制了溶洞充填介质沉积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一体化试验装置。该装置分为搅拌装置、水平流水槽、竖向沉积箱和突水突泥控制装置四部分,主体采用了具有高透明度的有机玻璃材质,实现了充填介质沉积过程和间歇型突水突泥过程的可视化。开展溶洞充填介质沉积试验,揭示了溶洞分层沉积特征及颗粒与距离对充填特性的影响规律。开展了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试验,再现了清淤和地下水补给诱发二次(多次)突水突泥孕灾过程,揭示了水头高度、沉积高度和颗粒级配对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水头高度的增加,隧道首次突水突泥发展时间越短,更加猛烈,泥沙涌出量也随之增加;随着泥沙沉积高度增加,隧道突水突泥经历的时间越长;在相同条件下,充填介质颗粒越大,隧道首次突水突泥孕灾时间越长,更易发生间歇型突水突泥。(5)针对贵南高铁朝阳隧道PDK1 70+67]里程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害案例,系统分析了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致灾过程及充填介质特征。研究了充填介质的颗粒级配特征,得到隧道首次突水突泥破坏模式属于渗透失稳型。研究了充填介质颗粒的磨圆度和矿物成分特征,结合突水突泥特性与隧址区水文地质特征,确定了突水突泥的地下水来源,即揭露溶洞与地下河存在水力联系。从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岩层倾角、地表降雨、地下水来源揭示了溶洞发育与突水突泥成因,为隧道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抗突评判结果显示朝阳隧道PDK170+671里程发生滞后破坏,与工程实际相吻合。
范晓飞[6](2019)在《安徽徐楼铁矿巷道超前地质预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金属矿山的开采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在矿山巷道施工过程中,开展超前地质预报是减轻和预防地下巷道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巷道施工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徐楼铁矿是一处典型的岩浆侵入石灰岩中形成的接触交代型磁铁矿矿床,铁矿石资源储量巨大,但经常因为巷道防治水和防范围岩掉块而延缓施工。本文运用现场地质调查、潜孔钻探、TRT-6000和TST探测技术,对徐楼铁矿石楼二矿带-205 m和-217 m水平两条出矿巷道进行了超前预报研究,通过对预报结果整理分析,获得超前预报综合解译结果。基于预报结果,使用Flac3D软件进行巷道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分析巷道拱顶围岩塑性区范围,对围岩稳定性进行定量的分析评价,并提出防治措施建议。最后,利用巷道开挖实际素描情况对超前预报结果进行检验,获得预报准确率。本研究得到以下认识和结论:(1)在使用TRT和TST超前探测技术判断掌子面前方矿岩接触软弱蚀变带或破碎带时,TRT-6000探测三维层析扫描图中会呈现出条带状紧密连续分布的蓝色条纹(负反射);TST探测偏移图像中则表现为红蓝条纹(红色条纹表示正反射、蓝色条纹表示负反射)成组出现在偏移图的两侧,并且呈现出多组交替出现和条纹粗短的特征。(2)经巷道实际开挖检验,超前钻探结果与其基本一致,TRT和TST预报系统在铁矿巷道中预报节理和裂隙、矿岩接触蚀变带与软弱带、岩溶等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TRT预报准确率在68.2%以上,TST预报准确率在63.8%以上,超前预报综合分析结果的预报准确率达到了85.0%。TRT系统在对巷道前方含水体的预报表现一般,结合TST探测系统后有效的提高了对含水体的预报准确率,可为其他类似金属矿山巷道的超前地质预报提供参考。(3)采用Flac3D软件模拟巷道开挖,模拟结果中显示,巷道拱顶围岩塑性区范围在0.62.6 m以内的区段可能会发生掉块或局部塌落,是巷道围岩稳定性评价和巷道支护的重点研究区段。
王璐[7](2019)在《基于遗传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的西南岩溶越岭隧道涌水量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铁路公路交通系统的便利发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使得更多的越岭隧道在不断开发建成。很多越岭隧道在穿越岩溶发育地带时会有来自岩溶侵蚀的多重危害,如:高压涌突水、突泥突砂等。在西南地区,当越岭隧道穿越岩溶区时,发生的涌突水灾害居多。在隧道涌突水量的预测方面已经有大量学者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不可小觑的成果,当前应用在隧道工程的预测涌突水量问题上方法以水均衡原理和地下水动力学等理论计算方法和数值模拟为主。由于大多数越岭隧道穿越的地质结构过于复杂,且穿越了岩溶地带和区域分水岭,这给传统理论计算方法和数值模拟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且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隧道所穿越的岩溶地质结构复杂以及水文地质参数的不准确性等问题,经常会人为简化或去除一些实际水文地质条件,且常以经验值代替。受限于个人学识导致些许重要信息被遗忘,从而使得隧道涌水量的预测准确率极低,不能为实际越岭隧道的开挖提供可信的涌突水预测值。从影响隧道涌水量繁杂因素的角度,收集西南地区已建成的岩溶越岭隧道涌突水灾害发生的实际案例,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涌突水的支持向量机模型,为传统涌突水预测方法增加一丝光彩。从岩溶越岭隧道资料收集和本人参与的实际野外勘探实践两个方面出发,运用机器学习的方法,以西南地区岩溶越岭隧道涌突水灾害发生的实例为基础分析预测在建渝昆高铁线路工程。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数据样本,找寻影响涌突水灾害的因素并进行等级控制处理,从而为模型的建立和检验提供了很大的便捷,大大提高模型的准确性,为更好的预测涌突水量级别奠定了夯实的基础,以下是主要的研究成果:(1)基于本文收集的已建105段西南地区岩溶越岭隧道实际发生的涌突水灾害资料,对比探究西南地区岩溶越岭隧道涌突水灾害的致灾因子。参考前人的学术研究,对西南地区已发生涌突水隧道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讨论,从岩石可溶性、地质构造类型、围岩分级、岩层厚度、岩层倾角、隧道所处水动力分带、地形坡度与降雨入渗系数,这七个方面分析了岩溶涌突水灾害的影响因素。(2)基于西南地区岩溶越岭隧道发生涌突水的实际资料,选择了45条已建隧道中水文地质条件相对齐全且精准的涌突水段作为计算的样本集,选出收集数据样本中出现频率高的影响因素,从而构建支持向量机的8个指标,分别为岩石可溶性、地质构造类型、围岩级别、岩层厚度、岩层倾角、隧道所处水动力分带、地形坡度和降雨入渗系数。(3)对选取的影响因素指标进行等级控制处理,建立影响因素指标等级制度,在指标控制等级上借鉴了杨艳娜建立的西南山区岩溶隧道涌突水危险性评价指标原则,用K-邻近法将缺失数据进行填补,采用SMOTE方法解决了数据样本不均衡的问题,保证预测结果更加准确,排除了缺失数据对预测结果的干扰。(4)模型对比:随机森林模型的F1分数为60%,朴素贝叶斯模型的F1分数为46%,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的F1分数为66%,说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比随机森林和朴素贝叶斯模型涌水量预测更精确一点,这对实际工作中有很强的指导意义。(5)通过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以机器学习的角度去探寻影响因素与涌突水量间的关联性,用支持向量机(SVM)得到多因素的数学统计模型。通过三种核函数的选择对比,线性核支持向量机(linear-svm)模型、多项式核支持向量机(poly-svm)模型和高斯核支持向量机(rbf-svm)模型的F1分数分别是:0.66、0.62、0.69。高斯核支持向量机(rbf-svm)模型要比其他三种模型的效果更好,因而本文选择高斯核函数构成支持向量机(SVM)模型。(6)利用遗传算法(GA)对惩罚因子C和核函数中的gamma进行参数寻优,得到遗传算法优化下的支持向量机(GA-SVM)模型。GA-SVM模型最终的预测结果比未经过GA处理的SVM模型准确率提高了9%。(7)通过GA-SVM模型对拟建渝昆高铁涌突水量等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渝昆高铁少数隧道段涌水量等级为2(100-1000m3/d),大多数隧道段涌水量等级为4(10000-100000m3/d)。这为渝昆高铁的开挖提供了较好的参考意见。
崔文东[8](2019)在《子长至安塞二级公路隧道衬砌裂缝形成机理与整治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隧道建设过程中,由于隧道的前期地质、水文地质调查不够准确、设计和施工方法不够合理等等各方面的原因,会导致一些隧道在建成之后的运营期间出现衬砌开裂、渗漏水、路面沉降变形等病害。其中,裂缝就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分析裂缝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是广大学者一直关心的技术问题之一。本文依托子安二级公路芽坪沟隧道,采用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对芽坪沟隧道裂缝形成机理及处治措施开展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芽坪沟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通过现场调查,分析了裂缝产生的机理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给出了裂缝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2、通过对隧道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嵌补隧道衬砌裂缝加固、混凝土套拱加固、嵌补隧道衬砌裂缝及混凝土套拱加固处理三种整治隧道衬砌裂缝的措施。3、采用MIDAS/GTS NX软件,对三种处理隧道裂缝措施的受力与变形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整治后隧道衬砌裂缝的沉降量逐渐减小,隧道结构所受的应力逐渐减弱。其中采用嵌补隧道衬砌裂缝及混凝土套拱加固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最终确定芽坪沟运营隧道衬砌裂缝处理方法采用嵌补隧道衬砌裂缝及混凝土套拱加固整治。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条件下的运营隧道衬砌裂缝的处治提供借鉴。
王丹[9](2019)在《地铁隧道软岩大断面洞口及超近距大跨立交施工技术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为进一步研究软弱地层三线大跨度断面地铁隧道施工技术和上下立交超近距大断面地铁隧道的施工方法。本文以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工程TA01标项目为背景,研究软弱地层三线大跨度断面地铁隧道施工技术,具体来讲包括特殊地段隧道施工,三线大跨隧道开挖施工方案比选、优化及数值模拟,采用理论计算、室内和现场试验与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结合实际施工资料,对计算、试验与现场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复杂地质条件与特殊工况下的施工新方法,并对其在现场实际应用的情况进行系统论证。提出了一整套在软弱地层中修建上下立交超近距大断面地铁隧道的新方法。系统地提出了上下立交超近距大断面地铁隧道施工中的辅助施工方法;结合数值模拟结果,提出先下后上,先小断面后大断面的总体施工思路;在上方区间大断面隧道施工时,提出了将下部临时支撑中立柱换成八字撑代替的新方法,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本项目矿山法隧道结构复杂,断面类型多,工序转换频繁,施工技术难度大,能够为南京乃至全国各地区类似地铁隧道工程项目的施工积累经验,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李志鹏[10](2019)在《瓦斯爆炸作用下隧道衬砌致损机理及修复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隧道以其地理位置与结构形式在交通领域独具优势,对改善交通出行具有突出作用。随着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数量众多的各类隧道将被建造。然而,无论在建设阶段还是运营过程,隧道的安全性始终为第一要素。爆炸是导致隧道结构受损最严重的事故,几乎是毁灭性的破坏,同时爆炸释放巨大热量、产生浓烟,导致营救极为困难,往往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与巨大经济损失。对隧道在剧烈爆炸作用下衬砌受损机理与灾后修复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工程实用价值。2015年2月24日,成都市洛带古镇隧道在建设过程中,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为近年来国内外典型的隧道内剧烈爆炸案例。论文以此工程背景,对隧道灾后结构安全与稳定性进行评价;创新了隧道瓦斯爆炸高效模型构建技术,实现爆炸过程的数值还原;以4种工况描述隧道爆炸特征,研究分析了隧道内爆炸冲击波传播特征、衬砌动态响应、衬砌损伤机理与损破物理过程,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针对衬砌不同受损特征制定相应修复方案,并对修复衬砌的稳定性进行监测;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成果如下:(1)在对灾后隧道衬砌的变形监测、衬砌实体质量检测、衬砌病害发展及损伤特征调查与统计的基础上,依据规范将灾后隧道衬砌技术状况类别评定为第4类,需尽快实施衬砌病害处治措施。(2)基于ANSYS/LS-DYNA中流固耦合算法,考虑自由、约束爆炸工况,建立相应的流固耦合模型,经对比发现,体积填充法构建爆源有效可行,提高了公路隧道内爆炸问题的数值研究效率。(3)通过对瓦斯爆炸数值模拟中等效爆源类型选取的研究,发现等效气体法难以表征隧道内瓦斯爆炸特征且无法描述爆点附近衬砌响应,相比较下,等效TNT当量法适用于洛带古镇隧道内瓦斯爆炸问题的研究。(4)采用4种爆炸工况描述洛带古镇隧道爆炸,并建立与相应的流固耦合模型,研究隧道内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研究发现流固耦合模型可有效观测冲击波在隧道内反复振荡特征;掌子面处、两爆点间的冲击波强度均增大;冲击波在洞门削竹式断面处衍射,且自洞门传出后有两条运动轨迹。(5)通过对4种工况下衬砌上爆炸荷载传播特征、衬砌动态响应、主应力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隧道衬砌损伤机理。基于侵蚀算法,模拟了洛带古镇隧道衬砌损破物理过程。(6)根据衬砌损伤裂缝不同特征确定相应修复方案。基于规范,考虑Ⅳ级、Ⅴ级围岩段衬砌裂缝的数量、深度对衬砌安全系数的影响。依据最不利原则,验算得到单条贯通裂缝修复后衬砌安全系数为8.711;两条及以上贯通裂缝修复后衬砌最小安全系数为8.811,均满足规范要求。修复方案除确保安全系数外,经济指标好、操作性强。(7)为评价隧道修复方案,在现场修复过程中与修复完成后,对修复衬砌的拱顶沉降、周边收敛、二衬内部混凝土压力及钢筋应力等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隧道修复完成后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本文研究贯穿隧道爆炸事故发生至处治的全过程,结合研究成果,提出了处治方案,这些成果的实施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二、渝怀线沙坝隧道快速施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渝怀线沙坝隧道快速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复合式衬砌隧道防排水设计几个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隧道防排水设计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 隧道防排水设计现状 |
1.2 隧道防排水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部分隧道建成后允许排水量和二次衬砌背后的允许水压力规定不够明确和合理 |
1.2.2 对围岩的防水重视不够 |
1.2.3 对隧道底部防水不够重视 |
1.2.4 现场浇筑混凝土的均匀性很难满足高水压下的抗渗要求 |
1.2.5 防排水的检验标准不够全面和合理 |
2 隧道排水量和水压力控制值分级 |
3 隧道防排水体系 |
4 围岩及初期支护的防水作用 |
5 隧道防水层及防水混凝土 |
5.1 防水层的设置及作用 |
5.2 防水混凝土 |
6 结论与展望 |
(3)基于数据学习的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及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等级划分及致灾因素分析 |
2.1 岩溶隧道突涌水案例统计及后果分类 |
2.2 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分级标准 |
2.3 岩溶隧道突涌水影响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可靠度理论和神经网络的突水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
3.1 岩溶隧道突涌水概率计算模型 |
3.2 岩溶隧道突涌水灾害后果预测模型 |
3.3 模型应用及预测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突水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
4.1 贝叶斯网络基本原理 |
4.2 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构建 |
4.3 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数据学习与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预警程序 |
5.1 岩溶隧道突水灾害风险预警程序设计 |
5.2 岩溶隧道突水灾害防治措施总结 |
5.3 岩溶隧道突水灾害风险预警程序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膨胀岩隧道衬砌开裂扩展机理及整治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膨胀岩膨胀机理研究现状 |
1.2.2 膨胀岩隧道支护结构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1.2.3 混凝土裂纹扩展规律研究现状 |
1.2.4 隧道二次衬砌开裂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隧道二衬开裂综合调研及依托工程 |
2.1 隧道二衬开裂的类型及特点 |
2.1.1 二衬裂缝类型 |
2.1.2 二衬开裂的危害 |
2.2 膨胀岩隧道二衬开裂情况调研 |
2.3 依托工程 |
2.3.1 工程概况 |
2.3.2 病害情况调查统计 |
2.3.3 病害原因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膨胀岩增湿条件下隧道支护结构力学响应 |
3.1 ABAQUS热应力模块实现围岩增湿膨胀模拟原理 |
3.2 膨胀岩增湿条件下数值模型建立与参数选取 |
3.2.1 隧址区围岩及支护力学参数选取 |
3.2.2 膨胀岩膨胀范围的确定 |
3.2.3 模型几何特征及边界条件 |
3.2.4 计算工况及方案 |
3.3 结果分析 |
3.3.1 围岩应力及变形分析 |
3.3.2 锚杆应力分析 |
3.3.3 二次衬砌结构应力分析 |
3.3.4 二次衬砌结构内力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膨胀岩隧道二衬裂纹扩展规律研究 |
4.1 断裂力学基本理论 |
4.1.1 裂纹分类及形式 |
4.1.2 应力强度因子 |
4.1.3 能量释放率 |
4.1.4 断裂准则 |
4.2 扩展有限元 |
4.3 裂纹扩展有限元模型建立 |
4.4 初始裂纹位置与形态对裂纹扩展的影响 |
4.4.1 不同位置及深度的裂纹扩展分析 |
4.4.2 不同位置及角度的裂纹扩展分析 |
4.5 系统锚杆缺失对裂纹扩展的影响 |
4.6 多裂纹扩展与单裂纹对比分析 |
4.6.1 多裂纹与单裂纹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度对比分析 |
4.6.2 多裂纹与单裂纹扩展路径对比分析 |
4.7 小结 |
第五章 膨胀岩隧道病害整治措施及效果评价 |
5.1 概述 |
5.2 病害整治方案 |
5.2.1 地下水治理措施 |
5.2.2 衬砌处治措施 |
5.3 整治措施安全评价 |
5.3.1 支护结构稳定性评价 |
5.3.2 抗裂性评价 |
5.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待研究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概述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选题依据与目的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类型方面 |
1.2.2 隧道突水突泥的判识方面 |
1.2.3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临灾判据方面 |
1.2.4 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分类及其地质判识 |
2.1 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抗突体定义 |
2.1.1 突水突泥致灾系统 |
2.1.2 抗突体 |
2.2 我国突水突泥隧道分布特征 |
2.3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分类 |
2.4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结构特征与地质判识及典型案例分析 |
2.4.1 岩溶类致灾系统 |
2.4.2 断层类致灾系统 |
2.4.3 其他成因类致灾系统 |
2.5 隧道突水突泥孕灾模式 |
2.5.1 直接揭露型突水突泥 |
2.5.2 渐进破坏型突水突泥 |
2.5.3 渗透失稳型突水突泥 |
2.5.4 间歇破坏型突水突泥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与软件 |
3.1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评判方法的建立 |
3.1.1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3.1.2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等级划分 |
3.2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影响因素等级划分 |
3.2.1 抗突体厚度 |
3.2.2 不良地质 |
3.2.3 水动力条件 |
3.2.4 围岩特征 |
3.3 实施流程 |
3.4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软件 |
3.5 工程验证 |
3.5.1 工程概况 |
3.5.2 抗突评判影响因素分析 |
3.5.3 抗突评判结果与分析 |
3.5.4 抗突评判软件应用 |
3.5.5 基于抗突评判结果的隧道突水突泥灾害处治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隧道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临灾判据 |
4.1 充填介质滑移失稳的隧道突水突泥最小安全厚度 |
4.1.1 充填介质滑移失稳力学模型 |
4.1.2 充填介质滑移失稳最小安全厚度公式 |
4.1.3 最危险滑动面与最小安全安全厚度影响因素分析 |
4.1.4 讨论 |
4.2 充填介质渗透失稳的无粘性土管涌变截面螺旋毛管模型 |
4.2.1 无粘性土管涌的变截面螺旋毛管模型 |
4.2.2 可动颗粒起动机理 |
4.2.3 可动颗粒起动的临界水头梯度 |
4.2.4 算例分析及讨论 |
4.3 考虑清淤和降雨的隧道间歇型二次突水突泥临灾判据 |
4.3.1 降雨诱发二次突水突泥致灾机制 |
4.3.2 清淤诱发二次突水突泥致灾机制 |
4.3.3 充填型溶洞二次突水突泥临灾判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室内试验 |
5.1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机制与沉积特征 |
5.1.1 溶洞结构特征 |
5.1.2 充填介质沉积机制与沉积特征 |
5.2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试验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试验 |
5.2.1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一体化试验装置 |
5.2.2 试验方案与流程 |
5.2.3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
5.2.4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致灾过程 |
5.2.5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影响因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工程案例与充填介质特征分析 |
6.1 工程概况 |
6.1.1 地形地貌 |
6.1.2 地层岩性 |
6.1.3 地质构造 |
6.1.4 水文地质特征 |
6.2 隧道间歇型突水情形 |
6.3 溶洞充填介质特性分析 |
6.3.1 充填介质颗粒级配分析 |
6.3.2 充填介质颗粒磨圆度分析 |
6.3.3 充填介质矿物成分分析 |
6.4 水文地质条件与突水突泥地下水来源判定 |
6.5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原因分析 |
6.6 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及软件应用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
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安徽徐楼铁矿巷道超前地质预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地质分析法 |
1.2.2 超前水平钻探法 |
1.2.3 物理探测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徐楼铁矿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象、水文 |
2.4 区域地质构造 |
2.5 工程地质条件 |
2.5.1 地层特征 |
2.5.2 地质构造 |
2.5.3 岩浆岩 |
2.5.4 变质作用与围岩蚀变 |
2.6 水文地质条件 |
2.6.1 第四系孔隙含水层 |
2.6.2 灰岩、大理岩裂隙岩溶含水层 |
2.6.3 隔水层 |
2.6.4 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 |
2.7 石楼二矿带富水情况 |
第3章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
3.1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
3.2 地质素描 |
3.2.1 巷道已开挖段地质特征 |
3.2.2 巷道掌子面地质素描 |
3.2.3 地质素描超前预报结果 |
3.3 超前钻探 |
3.3.1 现场超前钻探工作安排 |
3.3.2 超前钻探成果 |
第4章 超前物理探测预报与综合分析 |
4.1 TRT-6000 地质预报系统在矿井巷道中的应用 |
4.1.1 TRT-6000 地质预报介绍 |
4.1.2 TRT-6000 地质预报系统在徐楼铁矿巷道中的应用 |
4.2 TST隧道地震CT成像技术在矿井巷道中的应用 |
4.2.1 TST超前预报技术介绍 |
4.2.2 TST探测系统在徐楼铁矿巷道中的应用 |
4.3 超前地质预报综合分析 |
4.3.1 超前预报综合分析原则 |
4.3.2 超前地质预报综合分析结果 |
第5章 巷道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 |
5.1 基于Midas的 Flac3D建模技术 |
5.1.1 模拟软件介绍 |
5.1.2 基于Midas/GTS的 Flac3D建模方法 |
5.2 -205 m水平巷道模拟分析 |
5.2.1 模型建立 |
5.2.2 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特征分析 |
5.2.3 巷道围岩位移特征分析 |
5.3 -217 m水平巷道模拟分析 |
5.3.1 模型建立 |
5.3.2 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特征分析 |
5.3.3 巷道围岩位移特征分析 |
5.4 数值模拟结果 |
第6章 超前地质预报结果检验 |
6.1 巷道实际开挖与施工情况 |
6.2 不同超前预报方法预报结果检验 |
6.2.1 超前潜孔钻探 |
6.2.2 TRT-6000 地质预报 |
6.2.3 TST隧道地震CT成像技术预报 |
6.3 超前地质预报综合结果与检验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基于遗传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的西南岩溶越岭隧道涌水量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涌水量预测研究现状 |
1.2.2 支持向量机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西南地区越岭隧道岩溶发育背景 |
2.1 已建岩溶越岭隧道水文地质条件与涌突水量情况 |
2.2 西南地区岩溶发育特征 |
2.2.1 地表岩溶发育特征 |
2.2.2 地下岩溶发育特征 |
2.2.3 岩溶水特征 |
第3章 岩溶越岭隧道涌突水影响因素分析 |
3.1 概述 |
3.2 岩溶越岭隧道涌突水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岩石可溶性 |
3.2.2 地质构造类型 |
3.2.3 围岩分级 |
3.2.4 岩层厚度 |
3.2.5 岩层倾角 |
3.2.6 隧道所处水动力分带 |
3.2.7 地形坡度与降雨入渗系数 |
3.3 涌突水灾害影响因素的等级控制 |
第4章 GA-SVM模型构建及验证分析 |
4.1 数据的获取及处理 |
4.1.1 数据处理的相关理论 |
4.1.2 数据的选取及预处理 |
4.1.3 空缺值补齐处理 |
4.1.4 数据样本不均衡处理 |
4.2 模型选择的相关理论 |
4.2.1 随机森林 |
4.2.2 朴素贝叶斯 |
4.2.3 支持向量机 |
4.3 结果精度对比评价方法 |
4.4 不同算法模型涌水量预测结果对比 |
4.5 核函数的选取 |
4.5.1 理论基础 |
4.5.2 对比分析结果 |
4.6 参数寻优 |
4.6.1 遗传算法理论概述 |
4.6.2 参数寻优结果分析 |
4.7 小结 |
第5章 拟建渝昆高铁斜坡区涌水量预测 |
5.1 工程基础地质概况 |
5.1.1 地层岩性 |
5.1.2 地质构造 |
5.2 拟建渝昆高铁涌突水预测 |
5.2.1 隧道涌突水灾害影响因素统计 |
5.2.2 隧道涌突水灾害影响因素等级控制 |
5.2.3 渝昆高铁涌突水预测 |
5.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子长至安塞二级公路隧道衬砌裂缝形成机理与整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隧道衬砌裂缝机理分析 |
2.1 隧道衬砌裂缝的分类 |
2.1.1 根据隧道受力变形及张裂特征分类 |
2.1.2 根据隧道裂缝自身走向分类 |
2.1.3 根据隧道裂缝产生原因分类 |
2.2 隧道衬砌裂缝产生原因 |
2.2.1 根据衬砌结构自身分析 |
2.2.2 根据衬砌结构受力分析 |
2.2.3 根据施工因素分析 |
2.3 隧道衬砌裂缝产生机理分析 |
2.3.1 隧道周边围岩变形机制 |
2.3.2 隧道衬砌结构变形机制 |
2.4 隧道衬砌裂缝产生危害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芽坪沟隧道衬砌裂缝发育特征 |
3.1 工程概况 |
3.1.1 地理位置及工程地质概况 |
3.1.2 隧道建筑限界与内轮廓 |
3.1.3 隧道结构设计 |
3.2 隧道衬砌裂缝检测方案及结果 |
3.2.1 隧道衬砌裂缝检测方案 |
3.2.2 隧道衬砌裂缝检测结果 |
3.3 隧道衬砌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芽坪沟隧道衬砌裂缝处治措施 |
4.1 工程概况 |
4.1.1 工程地质情况 |
4.1.2 设计情况及支护参数 |
4.2 隧道衬砌裂缝整治方案 |
4.2.1 隧道衬砌裂缝的整治原则 |
4.2.2 隧道衬砌裂缝整治方案 |
4.3 隧道模型建立 |
4.3.1 Midas/GTS有限元软件的简介 |
4.3.2 分析单元选定 |
4.3.3 隧道计算模型建立、网格划分及参数选取 |
4.4 隧道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4.4.1 嵌补隧道衬砌裂缝加固后结构受力及变形分析 |
4.4.2 混凝土套拱加固处理后结构受力及变形分析 |
4.4.3 嵌补隧道衬砌裂缝及混凝土套拱加固处理后结构受力及变形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地铁隧道软岩大断面洞口及超近距大跨立交施工技术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铁隧道施工研究现状 |
1.2.2 现有研究分析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软岩大断面地铁隧道洞口加固技术 |
2.1 洞口地层概况 |
2.2 洞口地层总体加固方案 |
2.3 迈式超前大管棚施工技术 |
2.3.1 管棚法支护选择 |
2.3.2 迈式管棚设计 |
2.3.3 迈式管棚施工方案 |
2.3.4 迈式管棚施工工艺流程及控制要点 |
2.3.5 迈式管棚主要施工措施 |
2.3.6 迈式管棚施工资源配备 |
2.4 三线大跨洞口地表垂直注浆技术 |
2.4.1 洞口地表辅助治理措施 |
2.4.2 洞口垃圾堆积体注浆加固方案 |
2.4.3 施工工艺及流程图 |
2.4.4 实验注浆参数 |
2.4.5 注浆施工 |
2.4.6 设备、人员及工期安排 |
2.4.7 质量保证措施 |
2.5 小结 |
第3章 三线大跨隧道开挖方案比选数值模拟 |
3.1 软弱地层洞口三线大跨概况 |
3.2 三线大跨施工方案比选 |
3.2.1 施工原则 |
3.2.2 进洞施工方案 |
3.2.3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方案 |
3.2.4 三台阶法+临时支撑法施工方案 |
3.2.5 二台阶+临时支撑法施工方案(一) |
3.2.6 二台阶+临时支撑法施工方案(二) |
3.3 三线大跨隧道开挖方案比选数值模拟 |
3.3.1 隧道地质情况 |
3.3.2 地下水情况 |
3.3.3 比选方案简述 |
3.3.4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3.3.5 材料参数选取 |
3.3.6 计算方案 |
3.3.7 方案一计算结果及分析 |
3.3.8 方案二计算结果及分析 |
3.3.9 方案三计算结果及分析 |
3.3.10 方案比较分析 |
3.4 二衬施工方案 |
3.5 施工效果 |
3.6 小结 |
第4章 上下立交超近距地铁隧道施工技术 |
4.1 立交段工程概况 |
4.1.1 立交段位置关系 |
4.1.2 工程水文地质 |
4.1.3 周边建构筑物情况 |
4.1.4 设计支护参数 |
4.2 施工方案及难点 |
4.3 主要开挖施工技术 |
4.3.1 弱振动爆破施工 |
4.3.2 下洞增设临时预加固支撑 |
4.3.3 地表沉降控制 |
4.3.4 立交段上层隧道快速施工 |
4.3.5 加强施工过程监控量测 |
4.3.6 立交段隧道施工小结 |
4.4 上下立交超近距地铁隧道开挖数值模拟 |
4.4.1 立交段隧道模拟施工方案简介 |
4.4.2 数值模拟计算 |
4.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4.4 方案比较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课题研究成果 |
5.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10)瓦斯爆炸作用下隧道衬砌致损机理及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1.2 爆炸问题的研究方法 |
1.2.1 理论分析法 |
1.2.2 实验研究 |
1.2.3 数值模拟 |
1.3 数值软件 |
1.3.1 AUTODYN |
1.3.2 ANSYS/LS-DYNA |
1.4 隧道内瓦斯爆炸问题的研究现状 |
1.4.1 瓦斯爆炸的研究 |
1.4.2 爆炸下混凝土的动态本构模型 |
1.4.3 爆炸冲击波在隧道内的传播 |
1.4.4 爆炸作用下隧道衬砌的动态响应及损伤机理 |
1.5 爆炸致灾后衬砌的安全及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
1.5.1 隧道病害对衬砌安全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
1.5.2 爆炸冲击荷载下隧道衬砌的损伤修复技术研究 |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隧道爆炸致灾现场调查及检测 |
2.1 引言 |
2.2 隧道瓦斯爆炸概况 |
2.2.1 工程概况 |
2.2.2 瓦斯爆炸 |
2.3 爆炸后现场调查 |
2.4 检测目的及依据 |
2.4.1 检测目的 |
2.4.2 检测依据 |
2.5 检测内容及方法 |
2.5.1 定点监测 |
2.5.2 二衬实体检测 |
2.6 定点观测结果 |
2.6.1 地表沉降 |
2.6.2 衬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 |
2.6.3 二衬裂缝变形观测 |
2.7 二衬质量实体检测结果 |
2.7.1 二衬混凝土强度 |
2.7.2 二衬厚度 |
2.7.3 二衬空洞 |
2.7.4 二衬净空断面 |
2.8 隧道结构安全评定 |
2.9 本章小结 |
3 隧道内爆炸问题的数值研究模型 |
3.1 引言 |
3.2 爆炸与爆炸冲击波 |
3.2.1 爆炸冲击波特性 |
3.2.2 爆炸冲击波的传播 |
3.3 爆炸荷载 |
3.3.1 爆炸相似定律 |
3.3.2 无约束爆炸荷载 |
3.3.3 约束爆炸荷载 |
3.4 ANSYS/LS-DYNA中的算法 |
3.4.1 拉格朗日算法(Lagrange) |
3.4.2 欧拉算法(Euler) |
3.4.3 任意拉格朗日算法(ALE) |
3.4.4 流体-结构耦合算法 |
3.5 空气爆炸数值模型 |
3.5.1 体积填充法建模 |
3.5.2 考虑多种工况的数值模型 |
3.5.3 材料模型与参数 |
3.6 数值模拟结果 |
3.6.1 爆炸冲击波超压峰值 |
3.6.2 不同装药结构的爆炸冲击波传播特征 |
3.6.3 单元网格尺寸的影响 |
3.6.4 自由/约束爆炸特征 |
3.7 瓦斯爆炸等效爆源的数值研究 |
3.7.1 瓦斯爆炸特征 |
3.7.2 等效TNT当量法 |
3.7.3 等效气体法 |
3.7.4 数值模型 |
3.7.5 不同爆源下冲击波传播特征 |
3.7.6 约束结构动态响应 |
3.7.7 数值研究中爆源选取的讨论 |
3.8 本章小结 |
4 洛带古镇隧道爆炸研究 |
4.1 引言 |
4.2 隧道受损特征及爆炸模型 |
4.2.1 隧道损伤特征分析 |
4.2.2 基于隧道损伤特征的爆炸模型 |
4.2.3 数值模型 |
4.2.4 隧道内积聚瓦斯的等效TNT当量 |
4.2.5 材料模型及参数 |
4.3 爆点附近爆炸 |
4.3.1 爆炸冲击波传播特征 |
4.3.2 爆炸冲击波强度 |
4.4 爆点至掌子面爆炸 |
4.4.1 爆炸冲击波传播 |
4.4.2 爆炸冲击波强度 |
4.5 两爆点爆炸 |
4.5.1 爆炸冲击波传播 |
4.5.2 爆炸冲击波强度 |
4.6 洞门爆炸 |
4.6.1 爆炸冲击波传播特征 |
4.6.2 爆炸冲击波强度 |
4.7 本章小结 |
5 爆炸作用下隧道衬砌的动态响应及损伤研究 |
5.1 引言 |
5.2 作用于衬砌的爆炸冲击荷载 |
5.2.1 爆点附近衬砌 |
5.2.2 爆点至掌子面间衬砌 |
5.2.3 两爆点间衬砌 |
5.2.4 爆点至洞门间衬砌 |
5.3 衬砌的动态响应 |
5.3.1 爆点附近衬砌 |
5.3.2 爆点至掌子面间衬砌 |
5.3.3 两爆点间衬砌 |
5.3.4 爆点至洞门间衬砌 |
5.4 衬砌受力特征 |
5.4.1 爆点附近衬砌 |
5.4.2 爆点至掌子面间衬砌 |
5.4.3 两爆点间衬砌 |
5.4.4 爆点至洞门间衬砌 |
5.5 衬砌损伤机理 |
5.5.1 爆点附近衬砌 |
5.5.2 爆点至掌子面间衬砌 |
5.5.3 两爆点间衬砌 |
5.5.4 爆点至洞门间衬砌 |
5.6 本章小结 |
6 裂损衬砌修复安全性计算及稳定性监测研究 |
6.1 引言 |
6.2 裂损衬砌的修复 |
6.2.1 修复原则 |
6.2.2 初衬修复 |
6.2.3 二衬修复 |
6.2.4 仰拱修复 |
6.2.5 裂缝修复要求 |
6.3 衬砌结构计算原则与方法 |
6.3.1 计算原则 |
6.3.2 荷载-结构法 |
6.3.3 计算参数 |
6.3.4 计算荷载 |
6.3.5 衬砌安全系数计算方法 |
6.4 裂损衬砌安全计算 |
6.4.1 B4型衬砌计算结果 |
6.4.2 B5型衬砌计算结果 |
6.5 裂损衬砌修复验算 |
6.5.1 单条贯通裂缝修复方案 |
6.5.2 两条及两条以上贯通裂缝修复方案 |
6.6 隧道衬砌修复及稳定性监测 |
6.6.1 钢架套拱修复 |
6.6.2 仰拱裂缝注浆修复 |
6.6.3 衬砌裂缝注胶修复 |
6.6.4 监测项目与方法 |
6.6.5 监测断面布设 |
6.6.6 监测结果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渝怀线沙坝隧道快速施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岛地铁隧道开裂衬砌承载性能及结构安全性影响研究[D]. 王盛.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2]复合式衬砌隧道防排水设计几个问题探讨[J]. 李治国.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0(11)
- [3]基于数据学习的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及预警研究[D]. 李朝阳.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膨胀岩隧道衬砌开裂扩展机理及整治效果评价研究[D]. 徐树朋. 长安大学, 2020(06)
- [5]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D]. 黄鑫. 山东大学, 2019(09)
- [6]安徽徐楼铁矿巷道超前地质预报研究[D]. 范晓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基于遗传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的西南岩溶越岭隧道涌水量预测[D]. 王璐.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子长至安塞二级公路隧道衬砌裂缝形成机理与整治措施研究[D]. 崔文东. 长安大学, 2019(01)
- [9]地铁隧道软岩大断面洞口及超近距大跨立交施工技术问题研究[D]. 王丹. 郑州大学, 2019(08)
- [10]瓦斯爆炸作用下隧道衬砌致损机理及修复技术研究[D]. 李志鹏.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