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干法复合刮刀式与非刮刀式涂布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刘蓉蓉[1](2021)在《纳米纤维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涂层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性聚氨酯涂层织物具有绿色环保、价格低廉、品种多样等优点,但是机械性能相比于溶剂型聚氨酯涂层织物较差,主要是因为水性聚氨酯(Water-based polyurethane,WPU)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较差。纳米纤维素包括纤维素纳米晶(Cellulose nanocrystal,CNC)和纤维素纳米纤维(Cellulose nanofiber,CNF),具有比表面积大、强度高且生物相容性良好等优点,可以用于改善WPU的物理机械性能。本文首先以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MCC)为原材料,采用酸水解法和TEMPO氧化法分别制备了CNC和CNF,并从晶型结构、化学组成、热稳定性和形貌等方面,对制备的CNC和CNF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将不同质量分数的CNC和CNF分别添加到WPU中,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CNC/WPU和CNF/WPU复合材料,对不同质量比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热稳定性、拉伸性能、耐磨性及弯曲刚度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通过对断裂面和磨损表面微观形貌的仔细研究,系统阐述了增强及拉伸机理;最后,将CNC/WPU和CNF/WPU复合材料应用于涂层整理中,探讨其对涂层织物的拉伸性能、抗起毛起球、耐摩擦色牢度及透气性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以MCC为原材料,采用酸水解法和TEMPO氧化法分别制备了CNC和CNF,并对其形貌、晶形结构、热稳定性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NC和CNF的形态都呈棒状,CNC的长径比低于CNF,但CNC的结晶度、热稳定性高于CNF,可以考虑将这两种不同尺寸的纳米纤维素用于WPU的物理机械性能的改性研究。2.将上述制备获得的CNC和CNF填充到WPU基体中,制备了两种纳米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仪(TG)、力学拉伸仪、耐磨仪、弯曲刚度仪及场外发射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技术对两种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耐磨性、弯曲刚度及微观结构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的CNC或CNF在WPU基体中,其分散性较好,添加量较多时,则会产生团聚;CNC的最佳添加量为1wt%,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179.3%、216.9%,磨损量降低了19%;而CNF的最佳添加量为1.5wt%,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226.4%、121.7%,磨损量降低了25%;与WPU相比,CNC/WPU和CNF/WPU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均有明显提高、弯曲刚度均降低。微观结构研究发现,由于CNF具有高长径比,它可以在CNF/WPU纳米复合材料中形成了较致密的网络结构,为后续涂层整理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3.将CNC/WPU和CNF/WPU纳米复合材料应用到麂皮绒织物的涂层整理中,对麂皮绒涂层织物的拉伸性能、抗起毛起球、耐摩擦色牢度及透气性等进行对比分析。与未处理麂皮绒织物相比,涂层织物的经纬向断裂强力、抗起毛起球性、摩擦色牢度均显着提高;其中,CNC/WPU/织物和CNF/WPU/织物的经纬向断裂强力、抗起毛起球性均大于WPU/织物,且干、湿摩擦色牢度均达到4~5级;而麂皮绒织物的透气性高于WPU/织物、CNC/WPU/织物和CNF/WPU/织物;从SEM图中可以看出,在涂层织物表面形成了一层非连续薄膜,与WPU/织物相比,CNC/WPU/织物和CNF/WPU/织物成膜的连续性明显提高。
凌建军[2](2020)在《银纳米线导电浆料及其涂布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透明导电膜作为一种重要的光电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显示器件、触控器件、透明加热器件、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电磁屏蔽及其他相关技术领域。目前主导市场的氧化铟锡由于其脆性已无法满足柔性电子器件的发展,银纳米柔性透明导电膜是目前取代氧化铟锡的最佳材料,极具前景。本文主要研究银纳米线柔性透明导电膜的制备,包括银纳米线的多元醇法合成、银纳米线的纯化、银纳米线导电浆料配方、透明导电膜涂布工艺及其在柔性触控和电磁屏蔽中的应用。在对银纳米线的合成与纯化研究中,通过调节反应溶液中Na Br和Na Cl的浓度实现了直径为42 nm、35 nm、30 nm和26 nm不同长度的银纳米线的可控制备。通过对反应溶液的氮气保护提高了银纳米线产率,实现了1 L合成体积下的批量合成。使用防沉剂对银纳米线进行表面修饰提高了银纳米线的分散性,解决了离心过程中银纳米线团聚的问题,使用防沉剂修饰离心再采用搅拌离心过滤纯化银纳米线的方法实现了银纳米线的大批量提纯。在对银纳米线导电浆料配方及其涂布工艺研究中,通过在浆料中加入增稠剂0.2 wt.%提高浆料的粘度和分散稳定性,加入Triton X100提高浆料对基材的润湿性,通过调节浆料中银纳米线的浓度来调控透明导电膜的方阻。使用刮刀涂布机涂布银纳米线导电浆料的最佳涂布工艺参数为:涂布厚度10μm、涂布速度20 mm s-1和干燥温度130℃10 min;OC浆料中丙烯酸树脂最佳固含量为0.8 wt.%,涂布OC层后在不影响导电膜光电性能的条件下成功地提高了导电层对PET基材的附着力;本文中所采用的银纳米线制备与提纯方法和导电浆料配方的产业化可行性在卷对卷中试实验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实现了方阻为55Ωsq-1、透过率为92.3%及雾度为0.97%高性能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膜的量产。通过对导电膜图案化后制备的柔性器件具备初步的功能,不同方阻的透明导电膜可以应用于电磁屏蔽领域,随着方阻的减小透明导电膜的电磁屏蔽效能提高,其中方阻为6.2Ωsq-1的导电膜在X波段的电磁屏蔽效能达到了31.93 d B。
朱清[3](2020)在《涂层商标织物的制备及其快速喷印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传统的溶剂型干法涂层及PA6湿法涂层整理后的商标织物数码喷墨打印时容易出现吸墨速干性能差、图案不清晰、耐摩擦色牢度低等问题,难以推广应用。而数码喷印用水性墨水主要以水溶性丙烯酸树脂为连接料,因此,以水性聚丙烯酸酯类涂层剂制备涂层浆进行商标织物涂层,有望提高其对水性墨水的吸收性。本文首先研究了四种不同改性结构的水性聚丙烯酸酯涂层剂对商标织物表面结构及数码喷印性能的影响,优选合适的涂层剂并确定其与填充剂的最佳用量配比;其次,研究了高岭土、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等填充剂对商标织物表面形貌和喷印性能的影响,最终选择以高岭土和碳酸钙进行复配,并对复配比例进行优化;最后,研究交联剂的用量以及焙烘工艺条件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研制出适用于数码喷墨打印用商标织物的涂层配方及工艺。首先,通过研究不同改性结构的水性聚丙烯酸酯涂层剂对涂层浆流变性能和涂层商标织物表面结构、力学性能、手感、吸墨速干性能、打印清晰度及耐摩擦色牢度的影响,分析了涂层商标织物的表面结构与喷印效果的相关性,发现EC-507改性苯丙乳液粒径分布均匀,并且制备出的涂层浆流变性能最佳;与其它涂层剂相比,苯丙乳液涂层后商标织物的接触角最小,为33.76°,吸墨速干性能更好;墨点圆度最高,为0.68,打印清晰度更高;干摩擦色牢度达到4级。在此基础上,以EC-507改性苯丙乳液作为涂层剂,探究涂层剂和填充剂的用量配比对商标织物喷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者的用量配比为1:3时,涂层商标织物的喷印性能最佳。其次,系统研究了高岭土、碳酸钙和二氧化硅三种填充剂单独使用时对商标织物喷印性能的影响,发现经高岭土涂层后的商标织物打印清晰度最高,但耐摩擦色牢度较低;经碳酸钙涂层后的商标织物打印清晰度较低,但耐摩擦色牢度最好,达到4级及以上;经二氧化硅涂层后的商标织物渗化现象较明显且耐摩擦色牢度低。因此,选择高岭土和碳酸钙进行复配,并对其复配比例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高岭土和碳酸钙复配比例为7:5时,涂层商标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达到了 4级及以上,且商标织物的喷印性能满足要求。最后,进一步优化交联剂用量以及涂层后的焙烘工艺,确定了制备适用于数码喷墨打印的涂层商标织物的涂层浆配方及焙烘工艺:水100 g,EC-507改性苯丙乳液25 g,复配填充剂75 g(高岭土和碳酸钙按质量比7:5复配),分散剂1.5 g,交联剂0.375 g(交联剂用量为涂层剂总量的1.5%);焙烘温度150℃,焙烘时间90s。
张龙飞[4](2018)在《梭状勃姆石片及其二级结构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梭状勃姆石片因其特殊的形貌和比表面在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制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高纯度的勃姆石材料是高纯氧化铝的前驱体,可用于蓝宝石等晶体材料的制备。目前合成梭状勃姆石片的主要方法需使用表面活性剂和形貌诱导剂,但此类试剂的加入不仅使制备过程复杂化,增加制备成本,还可能造成残留有机碳的存在,使制得的勃姆石片纯度大大降低,难以满足高纯度氧化铝材料的制备要求。本论文采用无模板剂的水热技术制备梭状勃姆石片及其二级结构,合成方法简单,不引入其它化合物,制得的勃姆石片可满足高纯氧化铝材料,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制备的相关要求。本文还通过对制备条件的系统性研究获得了在一定范围内对梭状勃姆石片状材料实现尺寸控制的技术,并通过可控合成制备出了由梭状勃姆石片自组装而成的二级纺锤状结构。该材料因其大比表面积、特殊的形貌等特性在作为喷墨打印主吸墨材料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本文系统考察了水热温度、水热时间、硝酸铝浓度、乙酸钠添加量、溶液的酸碱性等因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通过对乙酸铵和乙酸钠体系的研究提出了梭状勃姆石片及其二级结构的形成机理。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乙酸钠或乙酸铵为沉淀剂在不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合成了梭状勃姆石片及其自组装而成的二级花状和纺锤状结构,利用XRD、FESEM、Malvern、FTIR等分析手段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研究反应条件对勃姆石的物相、形貌、粒径、纯度、比表面积和孔容的影响,并探讨其成核、生长和自组装过程。(2)将制备得到的二级纺锤状结构勃姆石与业内所用的片状勃姆石作为主要吸墨材料应用于喷墨打印,进行打印测试实验,并从光泽度、色密度、清晰度、耐候性四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打印效果几乎相同时,采用二级纺锤状勃姆石为吸墨材料时可以明显减少涂布量,二级结构的纺锤状勃姆石在喷墨打印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3)通过对乙酸铵和乙酸钠两种体系的研究,提出了二级结构勃姆石的自组装机理:梭状勃姆石片表面吸附无机盐阴离子,改变了其表面的能量,勃姆石片在羟基之间的氢键和范德华力作用下自组装形成二级结构。
曲方圆[5](2016)在《SMS非织造手术衣材料泡沫整理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次性手术衣是保护医护人员和病患的安全和健康,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人体间相互传播的功能服装。作为功能性防护服装,良好的防护功能和舒适性能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聚丙烯SMS非织造材料是目前市场上一次性手术衣的主要原材料。但未经功能整理的聚丙烯SMS材料防水效果一般,不能防止血液和酒精对材料的渗透,达不到一次性手术衣材料对液体阻隔性能的要求。由于聚丙烯纤维是疏水性纤维,透湿性能较差,聚丙烯SMS材料的穿着舒适性较差。因此需要对聚丙烯SMS材料进行双面后整理,使材料同时具有良好的液体阻隔性能和透湿性能。泡沫整理是一种新型的后整理加工技术,因其低给液、低渗透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的单面整理中。泡沫单面整理可以实现保持材料一面原有性能而改变另一面性能的效果。本文采用泡沫整理工艺对聚丙烯SMS材料的一侧先进行单面三防整理,再在材料另一侧进行单面亲水整理,旨在获得同时具备良好液体阻隔性能和透湿性能的材料。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将泡沫高度、泡沫半衰期和泡沫密度作为泡沫性能指标,探讨了三防整理剂和亲水整理剂的复配,确定了发泡剂和稳泡剂的用量。通过分析发泡温度对泡沫性能的影响,确定了三防整理和亲水整理的发泡温度。通过分析整理后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确定了三防整理的焙烘温度、焙烘时间、三防剂用量以及亲水整理的烘干温度、烘干时间以及亲水剂用量。实验结果表明,最佳三防整理剂配方是三防剂TG-580质量浓度为2%,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质量浓度为0.5%,羟乙基纤维素(HEC)质量浓度为0.2%,羧甲基纤维素(CMC)质量浓度为0.3%;最佳三防整理加工工艺为发泡温度为25℃,焙烘温度为130℃,焙烘时间为3min。经泡沫单面三防整理后,聚丙烯SMS材料的接触角为132.9°,拒酒精等级为8级,沾水等级为5级,具有良好的液体阻隔性能。最佳亲水整理剂配方为亲水剂TF-629A浓度为2%,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质量浓度为0.1%,羟乙基纤维素(HEC)质量浓度为0.1%,羧甲基纤维素(CMC)质量浓度为0.1%;最佳亲水整理加工工艺为发泡温度为25℃,烘干温度为90℃,烘干时间为2min。经泡沫单面亲水整理后,聚丙烯SMS材料的透湿量达到5954 g/(m2·d),拒酒精等级达到7级,沾水等级达到4级,具备良好的三防效果和透湿性能,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对液体阻隔性能和透湿性能的要求。材料两侧的透湿量差异较大,具有良好的单向导湿效果。
乔文静[6](2012)在《纤维素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相变储能是最有效的储热方式之一。近十几年来,关于相变储能材料(PCM,Phase change material)的研究是国际上一个普遍关注的课题,它在太阳能利用、热能回收、相变储能型空调、保温服装、储能炊具、建筑节能、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1200和MPEG2000)按不同的摩尔配比与4,4-二苯基甲基异氰酸酯(MDI)通过溶液聚合法接枝到二醋酸纤维素(CDA)上,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相变温度和相变焓的梳状固-固相变材料MPEGs-g-CDA。并利用FT-IR、DSC、POM、点温计等对合成的MPEGs-g-CDA的结构特征、相变行为、结晶性能及热性能等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MPEGs-g-CDA的最大接枝率达到549.05%,相变焓为111.03J/g。通过改变MPEG2000和MPEG1200的摩尔比,可以制备出相变温度从25.79℃到43.33℃的接枝产物,可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通过点温计测定产物的升-降温曲线,可以看出制备的MPEGs-g-CDA在宏观上具有很好的相变调温性能。且由于制备的MPEGs-g-CDA为梳状聚合物,可以溶解在丙酮、DMF等有机溶剂中,故MPEGs-g-CDA可以添加到纺丝溶液中或应用到后整理中,制备相变调温纤维或相变调温织物,进一步扩大了应用范围。在第二部分中,分别用丙酮及丙酮/DMF的混合溶液为溶剂,CDA为基材,MPEGs-g-CDA作为功能性添加剂,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相变调温纤维,研究了溶剂配比、纺丝液浓度、纺丝电压等对纤维形貌的影响,并用SEM、DSC和TGA等对纤维形态、相变性能及热性能进行详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相变调温纤维的平均直径约830 nm,起始相变温度为38℃,相变焓为30.396J/g,具有快速调温功能及良好的透湿透气性能。第三部分是以MPEGs-g-CDA作为功能性添加剂,通过干法涂层工艺将含有MPEGs-g-CDA的水性聚氨酯涂层液整理到织物上,分别研究了涂层厚度、CMC含量、焙烘温度及MPEGs-g-CDA含量等对涂层织物透气透湿性能、冷暖感、导热性能及相变性能的影响,对织物整理工艺进行了优化,且对整理后的织物进行标准耐久性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相变调温织物的涂覆量约在15g/m2,相变温度在3840℃之间,相变焓达到51.745J/g,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在炎热气候时使用,其调温功能的缓冲作用可起到一定致冷的效果,在一定时间内仍能保持织物内部环境的舒适性。
朱亚楠[7](2011)在《织物夜光涂层整理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夜光涂层织物是一种新型的高科技多功能织物,这种织物只要吸收可见光或紫外光十分钟、十分钟以上,便可将光能蓄存于织物之中,在夜晚或黑暗处能够持续发光达10个小时以上,并且发出的光具有各种色彩,如白色、蓝绿色、红色、黄色等。且发光时间长、亮度高、发出的光无毒无害无辐射性、对环境和人体不会产生任何危害。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纺织业的发展,涂层织物的开发及应用层出不穷。但是夜光涂层织物目前在市场上的推广应用尚处起步阶段,生产应用技术尚未成熟,合理且有效地进行夜光涂层织物的开发是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本文主要研究夜光涂层主剂聚丙烯酸酯涂层剂添加浓度(40%、50%、60%、70%)和涂层工艺(焙烘温度:150℃180℃和焙烘时间:3min、5min)对涂层织物断裂伸长率、手感风格、悬垂性、涂层耐摩擦性能、色牢度、渗透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丙烯酸酯涂层剂添加浓度、涂层工艺、发光材料添加量、激发时间、水洗、摩擦、发光材料在涂层织物表面分布状态及涂料色浆对涂层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总结出最佳夜光涂层整理配方及制备工艺。使用PR-305荧光余辉亮度测试仪对夜光涂层织物的发光性能进行测试。按照FZ/T01045-1996标准测试夜光涂层织物的悬垂性,按照FZ/T01011-1996标准测试夜光涂层织物的耐摩擦性能,利用色牢度仪测试夜光涂层织物的摩擦、皂洗、日晒牢度。通过实验室实验及工厂中试,对涂层工艺与夜光涂层织物基本性能和发光性能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涂层织物悬垂系数随焙烘温度升高、焙烘时间延长而增大,手感变差。但是摩擦性能逐渐变好。(2)、色牢度随焙烘温度升高、焙烘时间延长而增大。(3)、随聚丙烯酸酯涂层剂用量增加(添加比例),涂层渗透性变差。(4)、夜光涂层织物余辉初始发光亮度随发光材料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5)、发光材料在织物表面分布越均匀,涂层的发光性能越好。(6)、在一定浓度下,涂料的k/s值越大,其对涂层织物的发光性能影响越大。(7)、涂料添加即浓度越大,涂层织物发性能越差。(8)、焙烘条件对涂层织物发光性能影响不大。(9)、聚丙烯酸酯涂层剂添加比例为50%时,其发光性能最好。比较得出结论:夜光涂层织物最佳制备条件为丙烯酸酯涂层剂添加50%,焙烘温度160℃、时间3min。
戴润英[8](2011)在《双色微胶囊型电泳显示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文中提出E-book由于结合了传统纸张和电子显示器的优点,成为目前最为畅销的电子产品之一。而作为E-book核心材料的电子纸(E-paper),是采用电泳显示技术使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运动以实现颜色交替显示。目前微胶囊型电泳显示器成为商用E-paper的主流,不过其性能离人们的设想还有一定的距离。具体表现为电泳粒子在电泳液中的悬浮稳定性能和微胶囊对电泳液阻隔性能等。本文针对这两个问题,首先采用无机/有机复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密度较低,能在介质中稳定悬浮,并能在电场作用下快速泳动的带电粒子;然后从价格低廉、容易获得的原料明胶(GE)、羧甲基纤维素钠(NaCMC)出发,通过特定小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引入,制备了性能优异的微胶囊;以上述电泳粒子和微胶囊为基础,制备了可低电压驱动的电泳显示原型器件。通过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能在非水溶剂中溶解并具有高热稳定性能的N-(p-乙烯基苄基)邻苯二甲酰亚胺(VBP)单体。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白色TiO2-g-PVBP复合粒子。通过考察粒子/单体质量比和反应温度对TiO2-g-PVBP复合粒子的悬浮稳定性和形貌的影响,电荷控制剂种类和浓度对其电泳特性的影响,发现粒子/单体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为85℃时制备的复合粒子表观密度为1.9 g/cm3,能在介质中稳定悬浮。在1.6wt.%的span85电荷控制剂下,复合粒子电泳液的zeta电势值和泳动率分别为30.3 mV和4.69×10-6cm2/Vs。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将聚甲基丙烯酸月桂酯(PLMA)接枝在二氧化钛粒子表面,制备了白色TiO2-g-PLMA复合粒子。在适量span85存在下,复合粒子电泳液的zeta电势值和泳动率分别为-37.1 mV和-5.74×10-6cm2/Vs。以乙烯基苄基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将PLMA接枝在Cu2Cr2O3/SiO2表面,得到在电泳液中悬浮稳定的黑色Cu2Cr2O3-g-PLMA复合粒子,加入适量的span85,电泳液的zeta电势值和泳动率分别为62.5 mV和9.81×10-6cm2/Vs。采用吸附聚合物分散剂法,在炭黑粒子表面吸附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T151),得到了在分散介质中悬浮稳定的黑色CB/T151复合粒子。黑白粒子双色电泳液(白色TiO2-g-PVBP/span85,黑色CB/T151)在电场强度为0.06 V/μm时,显示对比度可高达38.4:1。采用复凝聚法制备GE- NaCMC-双(2-乙己基)磺基琥珀酸钠(DSS)微胶囊。双链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双倍的碳氢链与NaCMC中的非极性链发生疏水作用,提高NaCMC在油/水界面的吸附量。探讨了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不同质量NaCMC.搅拌速度、交联剂含量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条件优化,得到了光学透明、表面光滑、粒径均匀的微胶囊。热失重、热缓释测试表明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通过扫描电镜表征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发现所制备的微胶囊弹性好,囊壁结构致密,厚度约为300-400 nm。采用碳氢/氟碳复合表面活性剂,首次将氟元素引入到微胶囊囊壁材料中,提高微胶囊的稳定性和阻隔性能。发现不同浓度比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OBS)复合表面活性剂对NaCMC溶液的表面张力和zeta电势值有影响,NaCMC提SDS/OBS之间存在的疏水作用和氢键能提高NaCMC在油/水界面的吸附量,有利于囊壁材料间形成致密的囊壁结构。通过优化SDS/OBS的摩尔浓度比和体系pH值,在pH值为4.5时制备出光学透明、粒径均匀、表面光滑、致密囊壁结构的微胶囊。热失重、热缓释和扫描电镜测试表明,GE-NaCMC-0.5 mM SDS/0.2 mM OBS微胶囊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高阻隔性能。运用自动涂布仪将混合均匀的微胶囊浆和粘合剂涂布在ITO/PET膜上,采用静态驱动方式,制备了时钟显示原型器件和点阵字符(16×16和16×64)显示原型器件。在9V电压驱动下,白粒子蓝染料原型器件的响应时间约为800 ms,对比度为2.7-3.2:1;白粒子黑染料原型器件的响应时间约为800 ms,对比度为4.8-7.5:];黑白粒子双色原型器件的响应时间为1.4-2.0s,对比度为8.0-10.4:1。
周玲玲[9](2009)在《环保节能型上光机涂布压合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环保节能上光机为研究对象,对其涂布压合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涂布压合系统是环保节能型上光机中重要的系统之一。涂布压合的均匀性、稳定性、适应性的设计是涂布压合系统的关键技术,对后续固化干燥工序、上光复合质量以及环保节能型上光机的发展、研究都会产生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涂布压合方式的研究和试验,选择确定了最佳的上光涂布方式——三辊顺转涂布方式和最佳压合力范围,确定了涂布计量子系统和液压压合子系统。对于涂布计量子系统,分析了涂布计量的功能和工作原理,设计了以蜗轮蜗杆内嵌螺套和丝杆的涂布计量调节机构和三辊顺转涂布刮刀机构,提高了涂布计量调节的精度。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以单片机为基础的自动反馈显示装置,可实时地显示反馈涂布计量间隙,改进了以往采用经验为基础进行涂布计量调节的方式,使得调节涂布辊与计量辊之间的间隙更直观、准确,为上光涂布计量调节操作提供了便利。对于液压压合子系统,通过分析压合力的表示方式、影响压合力的因素以及偏心凸轮压合调节机构所存在的问题,选择了以手动液压泵控制调节压合力的方式,设计了双极手动液压泵压合调节机构,使得压合力调节直观、准确,为上光压合调节操作提供了便利。
陆广广[10](2009)在《新型电子元器件电极浆料组成与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电极浆料是电子信息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子信息材料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与先导。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对作为电子信息材料重要组成部分的电极浆料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文章讨论了应用于电子元器件的电极浆料的组成、分类和制备方法。介绍了贵金属浆料和贱金属浆料,并探讨了电极浆料的应用领域,以及无铅电极浆料和复合电极浆料等方向的发展趋势。课题研究了电极浆料的生产和制备过程,实验目的是研制适用于各种陶瓷电容器的银及其他电极浆料。实验研究电极浆料的组成成分,各成分含量的改变对制备的陶瓷电容器的介电性能和其他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电极浆料中玻璃和载体的各成分含量的研究,得到能够适用于大部分瓷片电容器的介电性能要求的银电极浆料。同时还通过研究各种电极浆料所分别涂敷得到的陶瓷电容器的介电性能等的测量、研究和分析,并利用SEM形貌图象和XRD与电性能的之间关系,通过分析电极浆料中各个组成部分对陶瓷电容器介电性能的影响,得到性能优异的各种电极浆料的组成配方。实验利用数学方法和MATLAB软件,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分析结论与实验结果有较大的吻合度,得到适合投入生产的各种电极浆料。
二、浅析干法复合刮刀式与非刮刀式涂布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干法复合刮刀式与非刮刀式涂布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纤维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涂层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水性聚氨酯及其应用现状 |
1.2.1 水性聚氨酯概述 |
1.2.2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及研究进展 |
1.2.2.1 丙烯酸酯改性 |
1.2.2.2 环氧树脂改性 |
1.2.2.3 有机硅改性 |
1.2.2.4 纳米材料改性 |
1.3 纳米纤维素及纳米复合材料 |
1.3.1 纳米纤维素的分类 |
1.3.2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 |
1.3.2.1 酸水解法 |
1.3.2.2 TEMPO氧化法 |
1.3.2.3 机械法 |
1.3.2.4 酶解法 |
1.3.3 纳米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水性聚氨酯涂层织物的发展 |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的内容 |
1.5.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CNC和 CNF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傅里叶红外(FTIR)测试 |
2.3.2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2.3.3 热失重(TG)测试 |
2.3.4 场外发射扫描电镜(SEM)测试 |
2.3.5 透射电镜(TEM)测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傅里叶红外(FTIR)分析 |
2.4.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4.3 热失重(TG)分析 |
2.4.4 形貌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纤维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CNC/WPU和 CNF/WPU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傅里叶红外(FTIR)测试 |
3.3.2 热失重测试 |
3.3.3 力学性能测试 |
3.3.4 耐磨性测试 |
3.3.5 扫描电镜(SEM)测试 |
3.3.6 弯曲刚度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傅里叶红外(FTIR)分析 |
3.4.2 热失重(TG)分析 |
3.4.3 力学性能分析 |
3.4.4 拉伸断面扫描电镜(SEM)分析 |
3.4.5 耐磨性分析 |
3.4.6 磨损形貌扫描电镜(SEM)分析 |
3.4.7 弯曲刚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纤维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在涂层中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3.1 力学性能测试 |
4.3.2 起毛气球测试 |
4.3.3 透气性测试 |
4.3.4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 |
4.3.5 扫描电镜(SEM)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涂层织物的力学性能分析 |
4.4.2 涂层织物的起毛起球分析 |
4.4.3 涂层织物的透气性分析 |
4.4.4 涂层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分析 |
4.4.5 涂层织物表面微观形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银纳米线导电浆料及其涂布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银纳米线的合成 |
1.2.1 多元醇法合成银纳米线的机理 |
1.2.2 多元醇法合成银纳米线的研究现状 |
1.3 银纳米线的纯化 |
1.3.1 离心法 |
1.3.2 过滤法 |
1.3.3 丙酮沉降法 |
1.3.4 切向流过滤法 |
1.3.5 动态搅拌离心过滤法 |
1.4 透明导电膜的制备 |
1.4.1 银纳米线导电浆料的研究进展 |
1.4.2 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膜涂布工艺研究现状 |
1.5 透明导电膜的应用 |
1.5.1 太阳能电池 |
1.5.2 发光二极管 |
1.5.3 柔性触控 |
1.5.4 电磁屏蔽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所需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材料的制备 |
2.2.1 银纳米线的制备 |
2.2.2 银纳米线的提纯 |
2.2.3 银纳米线导电浆料的配制 |
2.2.4 透明导电膜的涂布 |
2.3 材料的物理表征 |
2.3.1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
2.3.2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
2.3.3 X 射线衍射相结构分析 |
2.3.4 接触角张力测量 |
2.3.5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 |
2.3.6 透明导电膜的透光率与雾度测量 |
2.3.7 透明导电膜的方阻测量 |
2.3.8 透明导电膜附着力测试 |
第3章 银纳米线的合成与纯化 |
3.1 引言 |
3.2 银纳米线的合成 |
3.2.1 多元醇法合成中银纳米线的生长行为 |
3.2.2 不同直径银纳米线的可控制备 |
3.2.3 不同长度银纳米线的可控制备 |
3.2.4 银纳米线合成工艺的优化 |
3.3 银纳米线的纯化 |
3.3.1 离心法纯化银纳米线 |
3.3.2 防沉剂对银纳米线提纯的影响 |
3.3.3 搅拌离心过滤纯化银纳米线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膜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银纳米线导电浆料的制备 |
4.2.1 增稠剂对银纳米线导电浆料的影响 |
4.2.2 银纳米线导电浆料的润湿性 |
4.2.3 银纳米线的浓度 |
4.3 银纳米线导电浆料涂布工艺研究 |
4.3.1 涂布厚度 |
4.3.2 涂布速度 |
4.3.3 干燥温度 |
4.3.4 保护层涂布 |
4.3.5 卷对卷狭缝涂布 |
4.4 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膜的应用 |
4.4.1 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膜触控器件 |
4.4.2 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膜在电磁屏蔽中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涂层商标织物的制备及其快速喷印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织物涂层整理概述 |
1.2.1 织物涂层方法 |
1.2.2 涂层剂的种类 |
1.2.2.1 聚氯乙烯类涂层剂 |
1.2.2.2 聚丙烯酸酯类涂层剂 |
1.2.2.3 聚氨酯类涂层剂 |
1.2.3 填充剂的种类 |
1.2.3.1 高岭土 |
1.2.3.2 碳酸钙 |
1.2.3.3 二氧化硅 |
1.2.4 其它涂层用助剂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第二章 快速喷墨打印用商标织物的聚丙烯酸酯涂层剂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测试与表征 |
2.2.3.1 粒径测试 |
2.2.3.2 流变性能测试 |
2.2.3.3 扫描电镜测试 |
2.2.3.4 织物应力应变性能测试 |
2.2.3.5 织物风格测试 |
2.2.3.6 接触角测试 |
2.2.3.7 失重率测试 |
2.2.3.8 打印清晰度测试 |
2.2.3.9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丙烯酸酯对涂层浆性能的影响 |
2.3.1.1 粒径分析 |
2.3.1.2 流变性能分析 |
2.3.2 聚丙烯酸酯对涂层商标织物性能的影响 |
2.3.2.1 表面形貌分析 |
2.3.2.2 力学性能分析 |
2.3.2.3 织物风格分析 |
2.3.3 涂层商标织物表面结构与喷墨打印效果间相关性分析 |
2.3.4 胶颜比对涂层商标织物性能的影响 |
2.3.4.1 表面形貌分析 |
2.3.4.2 力学性能分析 |
2.3.4.3 织物风格分析 |
2.3.4.4 喷印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适用于聚丙烯酸酯涂层浆的填充剂研究及涂层工艺的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测试与表征 |
3.2.3.1 扫描电镜测试 |
3.2.3.2 pH值测试 |
3.2.3.3 织物应力应变性能测试 |
3.2.3.4 织物风格测试 |
3.2.3.5 接触角测试 |
3.2.3.6 失重率测试 |
3.2.3.7 打印清晰度测试 |
3.2.3.8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填充剂种类对涂层商标织物性能的影响 |
3.3.1.1 表面形貌分析 |
3.3.1.2 pH值分析 |
3.3.1.3 力学性能分析 |
3.3.1.4 织物风格分析 |
3.3.1.5 喷印性能分析 |
3.3.2 填充剂的复配比例对涂层商标织物性能的影响 |
3.3.2.1 表面形貌分析 |
3.3.2.2 pH值分析 |
3.3.2.3 力学性能分析 |
3.3.2.4 织物风格分析 |
3.3.2.5 喷印性能分析 |
3.3.3 交联剂用量的优选 |
3.3.3.1 表面形貌分析 |
3.3.3.2 喷印性能分析 |
3.3.4 涂层商标织物的焙烘工艺优化 |
3.3.4.1 焙烘温度的优选 |
3.3.4.2 焙烘时间的优选 |
3.3.5 涂层商标织物的喷墨打印效果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梭状勃姆石片及其二级结构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 |
1.1.1 纳米材料的发展 |
1.1.2 纳米材料的概念与性质 |
1.2 水合氧化铝 |
1.2.1 水合氧化铝简介 |
1.2.2 水合氧化铝的应用 |
1.2.3 水合氧化铝的制备 |
1.3 勃姆石及其氧化铝纳米粉体的形貌 |
1.3.1 棒状勃姆石及其氧化铝 |
1.3.2 片状勃姆石及其氧化铝 |
1.3.3 花状勃姆石及其氧化铝 |
1.3.4 球状勃姆石及其氧化铝 |
1.3.5 空心球状勃姆石及其氧化铝 |
1.3.6 纺锤状勃姆石及其氧化铝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流程与表征方法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设备 |
2.3 样品的制备实验 |
2.4 彩色数码打印纸的制备 |
2.5 样品的表征 |
2.5.1 广角X射线衍射(XRD) |
2.5.2 马尔文粒度分析(Malvern) |
2.5.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2.5.4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BET) |
2.5.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三章 乙酸钠体系梭状勃姆石片及其二级结构的制备 |
3.1 样品合成 |
3.2 乙酸钠添加量对勃姆石形貌的影响 |
3.2.1 晶体结构的XRD表征分析 |
3.2.2 FESEM表征 |
3.2.3 马尔文粒度分析 |
3.2.4 氮气吸附脱附表征 |
3.3 水热时间对勃姆石形貌的影响 |
3.3.1 晶体结构的XRD表征分析 |
3.3.2 FESEM表征 |
3.3.3 马尔文粒度分析 |
3.3.4 氮气吸附脱附表征 |
3.4 水热温度对勃姆石形貌的影响 |
3.4.1 晶体结构的XRD表征分析 |
3.4.2 FESEM表征 |
3.4.3 马尔文粒度分析 |
3.4.4 氮气吸附脱附表征 |
3.5 混合溶液酸碱性对勃姆石形貌的影响 |
3.5.1 晶体结构的XRD表征分析 |
3.5.2 FESEM表征 |
3.5.3 马尔文粒度分析 |
3.5.4 氮气吸附脱附表征 |
3.6 硝酸铝的浓度对勃姆石形貌的影响 |
3.6.1 晶体结构的XRD表征分析 |
3.6.2 FESEM表征 |
3.6.3 红外表征 |
3.6.4 马尔文粒度分析 |
3.6.5 氮气吸附脱附表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乙酸铵体系下梭状勃姆石片及其二级结构的制备 |
4.1 样品合成 |
4.2 乙酸铵添加量对勃姆石形貌的影响 |
4.2.1 晶体结构的XRD表征分析 |
4.2.2 FESEM表征 |
4.2.3 马尔文粒度分析 |
4.2.4 氮气吸附脱附表征 |
4.3 水热温度对勃姆石形貌的影响 |
4.3.1 晶体结构的XRD表征分析 |
4.3.2 FESEM表征 |
4.3.3 马尔文粒度分析 |
4.3.4 氮气吸附脱附表征 |
4.4 水热时间对勃姆石形貌的影响 |
4.4.1 晶体结构的XRD表征分析 |
4.4.2 FESEM表征 |
4.5 硝酸铝的量对勃姆石形貌的影响 |
4.5.1 晶体结构的XRD表征分析 |
4.5.2 FESEM表征 |
4.5.3 马尔文粒度分析 |
4.5.4 氮气吸附脱附表征 |
4.6 二级结构勃姆石的合成机理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级纺锤状勃姆石材料用于喷墨打印的初步研究 |
5.1 引言 |
5.2 喷墨打印的评价方法 |
5.2.1 光泽度 |
5.2.2 色密度 |
5.2.3 清晰度 |
5.2.4 耐候性 |
5.3 喷墨打印实验结果分析 |
5.3.1 光泽度 |
5.3.2 色密度 |
5.3.3 清晰度 |
5.3.4 耐光性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SMS非织造手术衣材料泡沫整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非织造手术衣材料的发展现状 |
1.2 SMS非织造手术衣材料 |
1.3 后整理原理概述 |
1.4 单面整理研究进展 |
1.5 一次性手术衣材料的性能要求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泡沫整理工艺 |
2.1 泡沫 |
2.2 泡沫整理添加剂 |
2.3 本课题整理剂复配概述 |
2.4 泡沫整理装置 |
2.5 本课题所用泡沫整理装置 |
2.6 本课题泡沫整理工艺技术要点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丙烯SMS材料泡沫单面三防整理工艺 |
3.1 试验原料 |
3.2 泡沫单面三防整理工艺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丙烯SMS材料泡沫单面亲水整理工艺 |
4.1 试验原料 |
4.2 泡沫单面亲水整理工艺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纤维素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变调温材料概况 |
1.1.1 相变储能材料简介 |
1.1.2 PCM 的热力学特性 |
1.1.3 相变调温材料的分类 |
1.1.4 相变调温材料的应用 |
1.1.5 相变调温材料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1.6 相变调温材料的复配 |
1.1.7 PEG 及MPEG 的研究现状 |
1.2 相变调温纤维的发展概况 |
1.2.1 相变调温纤维的调温原理 |
1.2.2 相变调温纤维的制备方法 |
1.2.3 相变调温纤维在纺织上的应用 |
1.3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课题的选题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纤维素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原料及试剂 |
2.2.2 实验步骤 |
2.2.3 性能与表征 |
2.3 固-固相变材料MPEGs-g-CDA 的性能分析 |
2.3.1 固-固相变材料MPEGs-g-CDA 的结构 |
2.3.2 固-固相变材料MPEGs-g-CDA 的结晶性能 |
2.3.3 固-固相变材料MPEGs-g-CDA 的结晶现象 |
2.3.4 固-固相变材料MPEGs-g-CDA 的相变行为 |
2.3.5 固-固相变材料MPEGs-g-CDA 的溶解性能 |
2.3.6 固-固相变材料MPEGs-g-CDA 的热分解性能 |
2.3.7 固-固相变材料MPEGs-g-CDA 的循环热稳定性 |
2.3.8 宏观上固-固相变材料MPEGs-g-CDA 的相变调温性能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分子量MPEG 的摩尔比对产物MPEGs-g-CDA 相变性能的影响 |
2.4.2 不同MPEG 含量对产物MPEGs-g-CDA 性能的影响 |
2.4.3 不同预聚反应时间对产物MPEGs-g-CDA 接枝率的影响 |
2.4.4 不同接枝反应时间对产物MPEGs-g-CDA 热性能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3章 聚合物溶液的静电纺丝成形及纤维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原料及设备 |
3.2.2 实验步骤 |
3.2.3 性能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静电纺丝工艺参数及其纤维形态 |
3.3.2 以纯丙酮为溶剂制备静电纺丝纤维 |
3.3.3 以丙酮和DMF 混合溶剂制备静电纺丝纤维 |
3.3.4 最佳纺丝工艺条件的确定 |
3.3.5 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相变调温纤维 |
3.4 小结 |
第4章 干法涂层法制备相变调温织物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原料与设备 |
4.2.2 实验步骤 |
4.2.3 性能与表征 |
4.3 不同涂覆工艺对织物透气透湿性能的影响 |
4.3.1 织物涂层厚度及涂覆量的确定 |
4.3.2 CMC 含量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
4.3.3 焙烘温度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
4.4 最佳涂覆工艺的确定 |
4.5 不同相变材料含量对涂层织物性能的影响 |
4.5.1 相变材料含量的确定 |
4.5.2 不同相变材料含量对织物相变性能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织物夜光涂层整理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涂层织物 |
1.2 夜光涂层织物 |
1.3 夜光涂层产品的发展状况及前景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夜光涂层剂的制备 |
2.1 涂层材料 |
2.1.1 聚丙烯酸酯涂层剂 |
2.1.2 长余辉发光材料 |
2.1.2.1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 |
2.1.2.2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光特性 |
2.1.2.3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包覆性能 |
2.1.3 助剂 |
2.1.4 基布 |
2.1.5 涂料色浆 |
2.2 夜光涂层剂制备 |
2.3 实验涂层剂制备 |
2.4 涂层剂粘度测试 |
2.5 涂层剂制备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三章 织物夜光涂层整理 |
3.1 涂层设备简介 |
3.1.1 涂头 |
3.1.2 烘箱 |
3.2 涂布量的控制 |
3.3 涂层整理与样品准备 |
第四章 涂层工艺对夜光涂层织物基本性能的影响 |
4.1 夜光涂层织物的手感风格 |
4.2 夜光涂层织物的悬垂性 |
4.3 夜光涂层织物拉伸断裂伸长率测试 |
4.4 夜光涂层织物的耐摩擦性能 |
4.5 夜光涂层织物色牢度 |
4.5.1 日晒牢度 |
4.5.2 摩擦牢度 |
4.5.3 皂洗牢度 |
4.6 夜光涂层织物渗透性测试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夜光涂层织物的发光性能研究 |
5.1 夜光涂层产品的发光特性 |
5.2 夜光涂层织物余辉亮度测量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原理 |
5.2.3 实验条件 |
5.2.4 实验内容 |
5.3 夜光涂层织物的发光原理 |
5.4 夜光涂层织物发光性能分析与讨论 |
5.4.1 涂层工艺对夜光涂层织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
5.4.1.1 焙烘条件对夜光涂层织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
5.4.1.2 聚丙烯酸酯涂层剂浓度对夜光涂层织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
5.4.2 发光材料分布状态对夜光涂层织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
5.4.3 涂料色浆对夜光涂层织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
5.4.3.1 涂料颜色对夜光涂层织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
5.4.3.2 涂料浓度对夜光涂层织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
5.4.4 发光材料添加量对夜光涂层织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
5.4.5 激发时间对夜光涂层织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
5.4.6 水洗、摩擦对夜光涂层织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
5.4.6.1 水洗对夜光涂层织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
5.4.6.2 摩擦对夜光涂层织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课题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8)双色微胶囊型电泳显示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电泳显示技术的研究进展 |
1.1.1 电泳显示器的类型 |
1.1.2 国内外微胶囊型电泳显示器的研究现状 |
1.2 微胶囊型电泳显示器件组成及制备 |
1.2.1 电泳悬浮液 |
1.2.2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囊壁材料的选择 |
1.2.3 微胶囊型电泳显示器的制备方法及驱动方式 |
1.3 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2 双色电泳粒子及电泳液的制备及表征 |
2.1 无机/有机复合白色电泳粒子的制备 |
2.1.1 实验部分 |
2.1.2 结果与讨论 |
2.2 无机/有机复合黑色电泳粒子的制备 |
2.2.1 实验部分 |
2.2.2 结果与讨论 |
2.3 双色电泳悬浮液 |
2.3.1 实验部分 |
2.3.2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电子墨水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
3.1 致密囊壁GE-NaCMC-DSS微胶囊的制备 |
3.1.1 实验部分 |
3.1.2 结果与讨论 |
3.2 高阻隔性GE-NaCMC-SDS/OBS微胶囊的制备 |
3.2.1 实验部分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4 微胶囊型点阵字符显示原型器件的制备及表征 |
4.1 实验部分 |
4.1.1 原材料及表征技术 |
4.1.2 电泳显示原型器件制备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原型器件的制备工艺优化 |
4.2.2 驱动方式对原型器件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环保节能型上光机涂布压合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环保节能型上光机简介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项目研究内容 |
1.4 本项目研究意义 |
2 上光工艺和上光机总体组成 |
3 涂布压合方式特性分析和系统组成 |
3.1 涂布压合方式简介 |
3.2 涂布压合方式试验与分析 |
3.2.1 厚度变动系数实验 |
3.2.2 结果分析 |
3.3 涂布压合系统组成 |
4 涂布计量系统分析与设计 |
4.1 涂布计量子系统总体设计 |
4.2 三辊顺转涂布刮刀机构分析与组成 |
4.3 涂布计量调节机构设计与分析 |
4.3.1 蜗轮蜗杆内嵌螺套丝杆机构参数选择 |
4.3.2 定位误差分析 |
4.4 涂布计量反馈系统设计 |
4.4.1 系统硬件分析 |
4.4.2 系统电路设计 |
4.4.3 系统软件分析 |
4.4.4 系统软件调试 |
5 压合压力分析与压力调节机构设计 |
5.1 压合压力分析 |
5.1.1 压合压力表示方法 |
5.1.2 压合压力影响因素 |
5.2 确定最佳压合力范围 |
5.2.1 剥离强度试验 |
5.2.2 疵斑点率试验 |
5.2.3 结果分析 |
5.3 压合调节机构分析与设计 |
5.3.1 压合调节机构的分析 |
5.3.2 压合调节机构的改进与分析设计 |
5.3.3 手动液压泵液压调节机构压合性能测试 |
6 总结与讨论 |
6.1 总结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新型电子元器件电极浆料组成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子元器件及其发展 |
1.2 电子浆料的发展、分类和应用 |
1.3 银电极浆料的应用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实验条件 |
2.1 实验方法 |
2.2 正交实验分析 |
2.3 实验条件 |
第三章 数据的甄别与处理 |
3.1 实验数据的处理 |
3.2 回归分析原理 |
3.3 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
3.4 MATLAB 在实验中的应用 |
第四章 瓷片电容银电极浆料组成与性能 |
4.1 瓷片电容银电极浆料的性能分析 |
4.2 玻璃相对银浆料组成、性能的影响 |
4.3 载体对银浆料组成、性能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银包铜、铜电极浆料组成与性能 |
5.1 实验设计思路 |
5.2 实验结果 |
5.3 铜电极浆料制备陶瓷电容器实验结果 |
5.4 渗流原理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撰写及发表论文情况 |
四、浅析干法复合刮刀式与非刮刀式涂布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纤维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涂层性能研究[D]. 刘蓉蓉.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2]银纳米线导电浆料及其涂布工艺研究[D]. 凌建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3]涂层商标织物的制备及其快速喷印性能研究[D]. 朱清.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4)
- [4]梭状勃姆石片及其二级结构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张龙飞.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5]SMS非织造手术衣材料泡沫整理工艺研究[D]. 曲方圆. 东华大学, 2016(05)
- [6]纤维素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乔文静. 北京服装学院, 2012(05)
- [7]织物夜光涂层整理及性能研究[D]. 朱亚楠. 江南大学, 2011(01)
- [8]双色微胶囊型电泳显示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D]. 戴润英. 浙江大学, 2011(03)
- [9]环保节能型上光机涂布压合系统研究与设计[D]. 周玲玲. 福建农林大学, 2009(12)
- [10]新型电子元器件电极浆料组成与性能的研究[D]. 陆广广. 合肥工业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