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都昌方言的“得_2”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胡昊[1](2021)在《汉语处置式类型学考察》文中研究指明
汪玲[2](2020)在《环鄱阳湖方言声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鄱阳湖的地理位置较为独特,周边语言环境复杂。从地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环鄱阳湖地区众多县市的方言声调呈现出较为典型的特点,如学术界较为关注的气流分调等现象在这区方言中就有着广泛的分布。声母送气与否影响调类分化,这是汉语方言声调演变的一个独特之处,单字调依据声母的送气与否分化为不同的调类,学术界一般称之为“气流分调现象”,这一现象是声调依据声母清浊分化之后经历二次演变的结果。本文通过对环鄱阳湖11个县市方言的田野调查,搜集第一手环鄱阳湖地区赣方言语音材料;结合前人的研究基础,深入分析环鄱阳湖地区赣语的声调特点;运用地理语言学的知识,对环鄱阳湖地区的赣语开展较为密集性地调查,保存该区方言语言资料;同时通过绘制方言特征图,全面展示环鄱阳湖地区赣方言声调的面貌,促进赣语以及相关方言的深入研究,并着重探讨了环鄱阳湖地区声调的特殊现象及其地理分布,运用实验语音学等方法对于环鄱阳湖地区方言的声调进行微观考察,可以为深入研究气流分调等特殊语音现象的演变和发展提供佐证。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环鄱阳湖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概况、建制沿革、行政交通等,同时描述了环鄱阳湖地域方言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内容及运用的材料和方法等。第二章主要是通过对环鄱阳湖地区县市方言的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环鄱阳湖地区方言的语音材料,描写了11县市代表点的音系,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该区方言的共同特点和内部差异。第三章是声调类型研究,结合所调查的材料以及已刊文献材料,考察环鄱阳湖地区方言的声调类型与地理分布,其中主要包括调类、调值、调型等共时特征及其古今演变的情况。第四章重点对环鄱阳湖地区方言的气流分调现象进行考察,归纳出了气流分调的主要类型及其地理分布,并试图结合实验语言学的方法对气流分调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演变进行综合考察。
卢继芳,张晓霞[3](2020)在《赣语昌都片方言中古入声字今读特点与演变规律》文中研究说明昌都片赣语是赣语在江西境内的分片之一。同赣语其他片区方言相比较,昌都片赣语中中古入声发展演变很有特色。昌都片赣语中古入声调类演变条件有声母清浊、古声母送气与否、韵摄来源。从地理分布来看,北部方言入声字舒声化进程快于南部方言;从语音系统内部来看,不同声母的入声字舒声化进程也有差异,大多数方言浊入字先于清入字发生舒声化演变,浊入声字舒声化演变以归向阳去调为常。都昌小片清入声字舒声化演变以归向阴去调为常,浊入声字今读存在读阳去、阳平等多种演变趋向。昌都片赣语中古入声字今读韵尾分布类型有新建长堎型、都昌阳峰型、德安蒲亭型等三大类。入声字今读韵尾因古声母来源不同而舒化进程不同,韵尾音值因音节内前置元音而演变途径多样化。昌都片赣语入声字韵尾今读类型既有历史发展的传承性,又有区域性创新,入声字韵尾特点初现于宋代,其中[-t]韵尾至[-l]韵尾音变至今仍处在词汇扩散阶段。
伍珺[4](2019)在《现代汉语方言处所介词多功能现象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96个方言点中处所介词的多功能现象的考察,发现共有14种兼具现象的存在,并且通过对具体的方言着作中搜集的例句进行分析探究后得出结论认为造成这些多功能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句法、语义、语用、认知、语言接触等多种因素共同合力的结果。第一章本文先对处所介词的句法结构、语义特征及其分类等相关问题做了一个概述。第二章本文以表格形式呈现了对七大方言区96个方言点处所介词的搜集情况,以起点义、所在义、经由义、终到义、方向义为类属分类整理了不同方言点不同处所语义的语法形式,对汉语方言中介词的特点进行了概述。第三章本文将现代汉语方言中存在同一个语法形式兼具多种处所语义的情况定义为处所介词的多功能现象。通过对表格的整理发现汉语方言中共存在着14种多功能现象,即兼具起点功能和终点功能(共发现5例);兼具起点功能和经由功能(共发现30例);兼具起点功能和方向功能(共发现1例);兼具终点功能和方向功能(共发现4例);兼具所在功能和终点功能(共发现13例);兼具起点功能和所在功能(共发现7例);兼具经由功能和方向功能(共发现1例);兼具所在功能和方向功能(共发现1例);兼具起点功能、所在功能和经由功能(共发现7例);兼具起点功能、所在功能和终点功能(共发现2例);兼具所在功能、终点功能和方向功能(共发现1例);兼具起点功能、经由功能、所在功能和终点功能(共发现2例);兼具起点功能、经由功能和方向功能(共发现5例)。其中兼具两种处所语义功能的模式共有8种,兼具三种及以上的处所语义功能的模式有6种,本文分别对这14种模式进行其动因的探讨。结语部分,本文认为造成这些多功能现象产生的背后动因有谓语动词的影响,句法因素的影响,认知因素的影响以及语言接触的影响。
徐静[5](2018)在《永修方言虚词研究》文中指出永修位于江西省北部,县域方言属于赣方言昌靖片。本文主要运用描写语言学的方法,对以涂埠镇为代表的县域方言中的虚词进行描写和研究。全文共分6个部分,包括绪论、语气词、助词、介词、副词、连词。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鉴于各种原因,我们把代词放在了附录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永修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概况,简要描写了永修方言的声韵调系统;系统地梳理了赣方言语法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且对本文写作的基本情况做了简单的说明。第二部分语气词。永修方言语气词丰富,该部分选取了“啊、呢、哒1、哈、嗬、罢、啰、哩、也、唦、哦、么、个、话”这14个最常用的语气词作为研究对象,确定了每个词的基本语气义及其语气功能变体。在关注语气词句末语气义的同时,也注重句中用法的探讨。多数语气词我们还进行了语法化分析和历时探源。通过共时和历时的研究,我们发现永修方言语气词从来源上看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和普通话同源的,如“啊、呢、哦”;一类是本方言自身的,如“哒1、嗬、哈、啰、话”;还有一类是古汉语遗留的,如“么、罢、也”等。第三部分助词。本部分主要涉及的是结构助词和体貌助词。结构助词中定语标记有“个1”“滴”,状语标记有“个2”“里1”,转指标记是“个3”,补语标记是“得”,状态形容词标记包括“里2”“子”“个4”“里个”。“个”的功能最丰富,使用频率最高。补语标记“得”的用法和普通话中“得”完全一致。我们几乎穷尽性地研究了永修方言中体貌助词的用法和来源,这些助词有:“到、着、刮、哒2、来着、去着、来、去、得、过、看”。永修方言中绝大部分体貌助词有多个语法功能,同一个语法功能可以通过不同的助词来表现。同一语法范畴内的语法形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句法分布和细微的语法意义两个方面。从来源上看,很多体貌助词都由趋向动词虚化而来,如“来着、去着、来、去、过”。第四部分介词。这个部分选取了“得、跟、来、找、到、走、和、捉、等、驮、拿、哒到”这12个常用介词进行探讨。永修方言绝大部分介词都具有多功能性。在单个介词的研究中,我们把介词和特殊句式结合在一起,比如“跟”与比较句,“拿”与处置句和被动句,“驮”与被动句,“捉”与处置句等。第五部分副词。永修方言副词种类丰富,本部分系统地描写了总括副词、统计副词、限定副词、程度副词、时间副词、类同副词、语气副词、否定副词、频率副词、累加副词、情状副词中主要副词的用法。第六部分连词。永修方言连词的数量和类型比较少。这个部分简要地讨论了联合类和偏正类的主要连词的用法。“该”是永修方言中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连词,它所表达的语义类型很丰富,我们对“该”由代词虚化为连词的语法化过程进行了分析。
曹思佳[6](2018)在《湖南永兴方言词缀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的是湖南永兴方言中的词缀。永兴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郴州市东北部。目前永兴方言的归属已经形成了趋于一致性的意见,即认为永兴方言属于赣方言。永兴方言词缀比较丰富,具有方言特色。本文在广泛搜集语料的基础上,通过描写法和对比分析法,尝试较为全面地反映永兴方言词缀的面貌。本文第一章介绍了永兴及永兴方言的概况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和发音人简介。第二章主要是在分析语料的基础上,对永兴方言的名词前缀、状态形容词前缀和后缀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描写和分析,展现了永兴方言的词缀系统。最后介绍了永兴方言词缀的功能。第三章从词缀方面将永兴方言与长沙方言和南昌方言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出永兴方言词缀与周边方言词缀的异同,突出了永兴方言词缀的特点。永兴方言的词缀比较丰富,其中后缀比前缀丰富,还存在大量的、丰富的“XA”式状态形容词词缀。永兴方言词缀与普通话及周边方言相比较,有相同点也具有本方言词缀的特点。本文选取词缀作为研究对象,对永兴方言的语法有一定的补充,便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永兴方言,也能为其他方言提供有限的资料。本文的不足之处,即词缀的研究工作还不够深入,对比考察的点和面不够全面细致。
王柔曼[7](2015)在《新干方言词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干县位于江西中部,根据汉语方言分区新干方言属于赣语宜萍片。新干方言词缀比较丰富,具有方言特色。我们在广泛搜集语料的基础上,尝试较为全面地反映新干方言的词缀全貌。本文绪论分为四个部分:新干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语料相关情况说明。其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分别从词缀的术语、性质及判断标准,赣方言词缀研究现状,新干方言研究概况这三个角度进行了说明。本文第一章新干方言声韵调系统分为两部分:新干方言分区问题和新干方言音系。新干方言音系从声母、韵母、声调和声韵配合关系四个方面进行了描写。本文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力求通过详尽的描写,展现新干方言的词缀系统。文章在分析大量语料的基础上,从构词特点、语法意义、语法功能等角度对新干方言的前缀、中缀、后缀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描写和分析。本文的第四章从共时的角度将新干方言与南昌方言、樟树方言和峡江方言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出新干方言与周边方言的异同,突出新干方言词缀的特点,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一点有价值的语料信息。
肖萍[8](2012)在《赣方言语法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中认为赣方言语法研究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于七八十年代,至90年代及新世纪初有了长足进步,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已出版专着1本,发表论文百余篇。已有成果重描写,多研究词法,对单点语法的系统研究和对赣语某一语法现象的多方言点的系列研究还不够,对古镇古村落方言语法研究才起步。
孙宜志[9](2009)在《江西赣方言见溪群母的今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列举江西赣方言古见溪群声母的今读类型,并讨论见溪群声母今读的一些特殊变化。
许芃[10](2009)在《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古上声调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是相当复杂的。本文利用已出版的有代表性的方言点调查语料(共收录方言点300个,其中1点为自查)对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情况进行梳理,归纳出了若干种类型,并探讨了中古上声字到今方言中的发展特点和变化原因。本文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根据整理,分别将中古全浊上声字、次浊上声字、清音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情况归纳为“官话型”和“非官话型”两大类型,并对每一类型的小类、特点、地域分布、所属方言点的调类差别等情况作了阐述。在“官话型”方言中,中古上声字的演变特点是全浊上声变去声,次浊上声与清上合流同读上声;在“非官话型”方言中,中古上声字的演变特点是全浊上声读音多样,次浊上声归属不定,清音上声多读上声。第二,分别从内因、外因两方面对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原因作了初步探讨。内因包括:调值的相似度、连读变调的影响、声母的影响、词汇语法的影响以及文字的影响;外因包括:移民的影响和邻近方言的渗透。第三,对中古上声字在相关方言中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其中包括三对方言,即赣语和客语、平话和粤语、客赣语和粤语。进行比较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古上声字的调类归属和辖字范围。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上声字在相关方言中的发展,既有各自独立的一面,又往往表现出诸多的一致性:赣语与客语、平话与粤语分别有各自独立的调类归属,但也存在共同的归派走向,如多数客语、部分赣语往往有少数全浊上字归入阴平,多数粤语、部分平话常常有少数全浊上字仍读阳上;赣语与客语今归阴平的浊上字,平话与粤语今读阳上的浊上字以及客赣语今归阴平与粤语今读阳上的浊上字之间,虽辖字范围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言仍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第四,总结出了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1)区域性特征明显。上声字在官话区与非官话区之间,官话区、非官话区内部各方言之间,往往形成不同的演变类型。首先,在官话区中,多数情况是全浊上字归去声,次浊上字读上声;而在非官话区中,全浊上字则读音多样,次浊上字亦归属不定。其次,在官话区内部各方言中,多数方言符合规律性演变,但亦有局部方言与主流走向不同,如六调区通泰方言全浊上字大多数或约半数归阴平。最后,在非官话区内部各方言中,上声字在地理相邻、渊源相连的方言中往往表现出近似的演变特征,如全浊上归阴平是多数客语、部分赣语共同的语音特点,多数次浊上字今读阳上是粤语、平话均较为普遍的语音现象。(2)演变过程的渐变性。首先是时间上的渐变性:同一方言各个字的演变速度有快有慢,变化时间有先有后,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无论是全浊上字,还是次浊上字,在多数方言中都不会一下子均按照语音演变的规律全部归入相应的调类,即全浊上归去声、次浊上归阴上。在演变的过程中,总会出现未变的、变化中的、已经变了的三种上声字,新旧音并行不悖、交错使用。其次是地域上的渐变性:上声字的变化总是从个别方言开始,逐渐扩展到其他地区、不同区域。上声字的变化开始于北方中原官话,因此大致说来,上声字的演变由官话区逐步扩展到非官话区,由北方地区逐渐扩展到南方地区。(3)演变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上声字在演变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既有来自语言文字系统内部的因素,也有来自语言文字系统外部的因素。正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古上声字在今方言中的发展呈现出了复杂多样的演变态势。
二、都昌方言的“得_2”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都昌方言的“得_2”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2)环鄱阳湖方言声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鄱阳湖的基本概况 |
1.1.1 地理概况 |
1.1.2 鄱阳湖区域的建置沿革 |
1.1.3 鄱阳湖区域的行政交通 |
1.1.4 环鄱阳湖地区县市的历史沿革 |
1.2 鄱阳湖区域县市的方言声调研究现状 |
1.2.1 鄱阳湖区域县市方言的分区 |
1.2.2 鄱阳湖区域县市的方言声调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材料 |
1.3.4 研究方法 |
1.4 体例说明 |
2 环鄱阳湖地区方言语音概况 |
2.1 环鄱阳湖地区十一个县市方言音系 |
2.1.1 南昌县方言音系(以莲塘镇小蓝邓埠村方言为代表) |
2.1.2 新建县方言音系(以石岗镇上坪村方言为代表) |
2.1.3 进贤县方言音系(以钟陵乡双莲村方言为代表) |
2.1.4 都昌县方言音系(以万户乡长岭村方言为代表) |
2.1.5 湖口县方言音系(以城山镇大塘村方言为代表) |
2.1.6 永修县方言音系(以涂埠镇杨家坪方言为代表) |
2.1.7 德安县方言音系(以蒲亭镇雁家湖社区方言为代表) |
2.1.8 星子县方言音系(以南康镇方言为代表) |
2.1.9 万年县方言音系(以陈营镇方言为代表) |
2.1.10 余干县方言音系(以社庚乡三文塘村方言为代表) |
2.1.11 鄱阳县方言音系(以凰岗镇匡家村方言为代表) |
2.2 环鄱阳湖地区方言声调的共同特点 |
2.3 环鄱阳湖地区方言声调的内部差异 |
3 环鄱阳湖地区方言的声调类型与地理分布 |
3.1 调类 |
3.1.1 五调型方言 |
3.1.2 六调型方言 |
3.1.3 七调型方言 |
3.1.4 八调型方言 |
3.1.5 九调型方言 |
3.1.6 十调型方言 |
3.1.7 十一调型方言 |
3.1.8 十二调型方言 |
3.2 调值与调型 |
3.2.1 调值格局与调型概况 |
3.2.2 调型分说 |
3.3 古今声调的演变 |
4 环鄱阳湖地区方言气流分调现象研究 |
4.1 气流分调类型 |
4.2 气流分调现象的实验语音学研究 |
4.3 气流分调的演变与发展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附录 |
附录一.主要发音人简况表 |
(3)赣语昌都片方言中古入声字今读特点与演变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古入声字今读调类及分布 |
(一)全部读入声调 |
1.5个入声调 |
2.4个入声调 |
3.3个入声调 |
4.2个入声调 |
5.1个入声调 |
(二)部分字读入声调,部分字读舒声调 |
(三)全部读舒声调 |
二 中古入声韵尾今读类型及分布 |
(一)新建长堎型 |
1.A类韵尾为[-t],B类韵尾为[-k] |
2.A类韵尾为[-t],B类韵尾为[-] |
3.A类韵尾为[-l],B类韵尾为[-] |
(二)都昌阳峰型 |
1.A类韵尾为[-t],B类韵尾为[-k] |
2.A类韵尾为[-t],B类韵尾为[-?] |
3.A类韵尾为[-l],B类韵尾为[-k] |
4.A类韵尾为[-l],B类韵尾为[-?] |
(三)德安蒲亭型 |
三 中古入声字演变发展特点 |
(一)演变发展呈现丰富多样化特点 |
1.入声字舒声化后在调类归向上呈现多样化 |
(1) 清入字今读入声调,浊入字今读阳去调 |
(2) 全清入字今读阴入甲调,次清入字今读阴入乙调,浊入字部分今读阳平调、部分今读阳去调,个别字今读入声调 |
(3) 全清入字今读入声调,次清入字今读阴去调,浊入字部分今读阳平调、部分今读阳去调,个别字今读入声调 |
(4) 全清入字今读阴去调,次清入今读入声调,浊入今读阳去调 |
(5) 清入字今读阴去调,浊入字今读阳去调 |
2.入声字韵尾发展多样化 |
(1)入声韵尾因前置元音不同而相异 |
(2)入声字韵尾今读演变途径多样化 |
(二)入声字发展呈现区域不平衡性 |
1.入声字舒声化速度进程不一 |
2.入声字韵尾因声母不同舒化进程不同 |
四 中古入声字今读层次分析与成因分析 |
(一)中古以后昌都片赣语入声韵尾演变进程慢于赣语内部其他片区方言 |
(二)昌都片赣语入声字今读塞尾按古韵摄分合的特点初现于宋代 |
(三)昌都片赣语古入声字塞尾今读边音化现象属于晚近的区域性创新 |
五 结语 |
(4)现代汉语方言处所介词多功能现象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0.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0.2 研究内容 |
0.2.1 研究目标 |
0.2.2 关键问题 |
0.3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 现代汉语处所介词及其相关问题 |
1.1 处所介词的概念 |
1.2 处所介词的性质 |
1.2.1 处所介词的句法性质 |
1.2.2 处所介词的语义性质 |
1.2.3 处所介词的语用性质 |
1.3 处所介词的分类 |
2 现代汉语方言处所介词的用法 |
2.1 七大方言区处所介词用例统计调查表 |
2.1.1 北方方言区 |
2.1.2 吴方言区 |
2.1.3 湘方言区 |
2.1.4 闽方言区 |
2.1.5 粤方言区 |
2.1.6 赣方言区 |
2.1.7 客家方言区 |
2.2 现代汉语方言处所介词的特征 |
3 现代汉语方言处所介词多功能现象分析 |
3.1 多功能现象的定义 |
3.2 兼具两种处所语义功能的模式 |
3.2.1 兼具起点功能和终点功能(共发现5例) |
3.2.2 兼具起点功能和经由功能(共发现30例) |
3.2.3 兼具起点功能和方向功能(共发现1例) |
3.2.4 兼具终点功能和方向功能(共发现4例) |
3.2.5 兼具所在功能和终点功能(共发现13例) |
3.2.6 兼具起点功能和所在功能(共发现7例) |
3.2.7 兼具经由功能和方向功能(共发现1例) |
3.2.8 兼具所在功能和方向功能(共发现1例) |
3.2.9 小结 |
3.3 兼具三种以上处所语义功能的模式 |
3.3.1 兼具起点功能、所在功能和经由功能(共发现7例) |
3.3.2 兼具起点功能、所在功能和终点功能(共发现2例) |
3.3.3 兼具起点功能、经由功能和方向功能(共发现5例) |
3.3.4 兼具所在功能、终点功能和方向功能(共发现1例) |
3.3.5 兼具起点功能、经由功能和终点功能(共发现2例) |
3.3.6 兼具起点功能、经由功能、所在功能和终点功能(共发现2例) |
3.3.7 小结 |
结语 |
0.1 全文的主要观点 |
0.2 本文有待改进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永修方言虚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永修概况 |
1.2 永修方言 |
1.2.1 永修方言单字音系 |
1.2.2 永修方言研究现状 |
1.3 赣方言语法研究现状 |
1.3.1 赣方言语法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现状分析 |
1.3.3 赣方言语法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价值、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语料的来源 |
1.6 体例说明 |
2 语气词 |
2.1 啊[a~0] |
2.1.1 “啊”的句法分布 |
2.1.2 “啊”的语气义 |
2.2 呢[IE~(212)]/[IE~0] |
2.2.1 “呢”的句法分布 |
2.2.2 “呢”的语气义 |
2.2.3 “呢”的来源 |
2.3 哒_1 [ta~0] |
2.4 哈[xa(?)~0] |
2.4.1 “哈”的句法分布 |
2.4.2 “哈”的语气义 |
2.5 嗬[xo(?)~0] |
2.5.1 “嗬”的句法分布 |
2.5.2 “嗬”的语气义 |
2.6 罢[pa~(33)] |
2.6.1 “罢”的句法分布 |
2.6.2 “罢”的语气义 |
2.6.3 “罢”的来源 |
2.7 啰[luo~0] |
2.7.1 “啰”的句法分布 |
2.7.2 “啰”的语气义 |
2.8 哩[li~0][li~(33)] |
2.8.1 “哩”的句法分布 |
2.8.2 “哩”的语气义 |
2.8.3 “哩”的来源 |
2.9 也[iE~0] |
2.9.1 “也”的句法分布 |
2.9.2 “也”的语气义 |
2.9.3 “也”的来源 |
2.10 唦[sa~0] |
2.10.1 “唦”的句法分布 |
2.10.2 “唦”的语气义 |
2.10.3 “唦”的来源 |
2.11 哦[o~0] |
2.11.1 “哦”的句法分布 |
2.11.2 “哦”的语气义 |
2.12 么[mo~0] |
2.13 个[ko~0] |
2.14 话[ua~0] |
2.14.1 “话”的句法分布 |
2.14.2 “话”的语气义 |
2.14.3 “话”的来源 |
2.15 小结 |
2.15.1 语气词的句法分布 |
2.15.2 语气词的语气义 |
3 助词 |
3.1 结构助词 |
3.1.1 个[ko~0] |
3.1.2. 滴[ti~0] |
3.1.3 状语标记“里_1[li~0]” |
3.1.4 状态形容词后缀“里_2”“子”“里个” |
3.1.5 补语标记“得[tE~0]” |
3.2 体貌助词 |
3.2.1 到[tau~(33)] |
3.2.2 着[to(?)~0] |
3.2.3 刮[kua(?)~0] |
3.2.4 哒_2[ta~0] |
3.2.5 来着[lai~(55)to(?)~0] |
3.2.6 去着[t(?)iε~(34)to(?)~0] |
3.2.7 来[lai~(55)] |
3.2.8 去[t(?)iε~(34)] |
3.2.9 得[tE~0] |
3.2.10 过[kuo~(34)] |
3.2.11 看[k~han~(34)] |
3.3 小结 |
4 介词 |
4.1 介词的类型 |
4.2 得[tE~0] |
4.3 跟[kEn~(33)] |
4.4 来[lai~(33)] |
4.5 找[tsau~(212)问[uen~(35)] |
4.6 到[tau~(33)] |
4.7 走[tsEu~(212)] |
4.8 哒到[ta~(33)tau~0] |
4.9 和[uo~(33)] |
4.10 拿[la~(35)] |
4.10.1 “拿”的介词用法 |
4.10.2 “拿”字处置句 |
4.10.3 “拿”字被动句 |
4.11 捉[tsuo~(31)] |
4.11.1 “捉”的介词用法 |
4.11.2 “捉”字句 |
4.12 等[tEn~(212)] |
4.12.1 “等”的介词用法 |
4.12.2 “等”字句 |
4.13 驮[t~huo~(35)] |
4.13.1 “驮”的介词用法 |
4.13.2 “驮”字句 |
5 副词 |
5.1 总括副词 |
5.1.1 一齐[i(?)~5t(?)i~(35)] |
5.1.2 一下[i(?)~5xa~(31)] |
5.1.3 一概[i(?)~5kai~(35)] |
5.1.4 尽[t(?)in~(33)] |
5.2 统计副词 |
5.3 限定副词 |
5.3.1 只_1[tsη~(33)] |
5.3.2 光[kuaη~(55)] |
5.3.3 就_1[t(?)i(?)u~(34)] |
5.3.4 “只_1”“光”“就_1”的比较 |
5.4 类同副词 |
5.5 程度副词 |
5.5.1 稍微[s(?)u~(33)ui~(24)] |
5.5.2 蛮[man~(33)] |
5.5.3 好[xau~(212)] |
5.5.4 几[t(?)i~(212)] |
5.5.5 恶[ηo~(33)] |
5.5.6 伤[saη~(22)] |
5.5.7 死[sη~(212)] |
5.5.8 结撒好[ke(?)~5 sa~0 xau~(31)] |
5.5.9 更加[kEn~(31) ka~(212)] |
5.5.10 程度副词间的比较 |
5.6 时间副词 |
5.6.1 一径丫[i(?)~5t(?)iaη~(55)ηa~0] |
5.6.2 一了里[i(?)~5liau~(212)li~0] |
5.6.3 一向[i(?)~5(?)ioη~(22)] |
5.6.4 向来[(?)inη~(22)lai~(22)] |
5.6.5 紧[t(?)in~(212)] |
5.6.6 只_2[ts(?)~(31)] |
5.6.7 一将[i(?)~5t(?)iaη~(55)] |
5.6.8 裂时[liε~(31)s(?)~0] |
5.6.9 咂声下[tsaη~5saη~0η~0] |
5.6.10 眨巴眼[tsa~(31)pa(?)~5an~(212)] |
5.6.11 等丫子[tEn~(212)ηa~0ts(?)~0] |
5.6.12 晏滴[ηan~(31)ti~0] |
5.6.13 时间副词间的比较 |
5.7 语气副词 |
5.7.1 祈使语气 |
5.7.2 肯定、强调语气 |
5.7.3 推测语气 |
5.7.4 庆幸语气 |
5.7.5 质疑语气 |
5.7.6 违逆语气 |
5.8. 否定副词 |
5.8.1 不[pu~(31)] |
5.8.2 有[mau~(34)] |
5.8.3 不消[pu~(31)(?)iau~(33)] |
5.9 频率副词 |
5.9.1 总_2 总是_2□[xaη~(24)]丫[ηa~0] |
5.9.2 动不动 |
5.9.3 再三 |
5.10 累加副词 |
5.10.1 还[xai~(24)] |
5.10.2 又[i(?)u~(34)] |
5.10.3 再[tsai~(33)] |
5.11 情状副词 |
5.11.1 发丫[fa~5ηa~0] |
5.11.2 好生子[xau~(212)saη~(33)tsz(?)~0] |
5.11.3 一路[i(?)~5lu~(34)] |
5.12 小结 |
6 连词 |
6.1 联合连词 |
6.1.1 并列关系 |
6.1.2 顺承关系 |
6.1.3 解说关系 |
6.1.4 递进关系 |
6.1.5 选择关系 |
6.2 偏正连词 |
6.2.1 因果关系 |
6.2.2 转折关系 |
6.2.3 条件关系 |
6.2.4 假设关系 |
6.2.5 目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代词 |
附录二 发音合作人情况简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6)湖南永兴方言词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永兴及永兴方言概况 |
一、永兴县的地理位置 |
二、永兴县的历史沿革 |
三、永兴县的人口来源及分布 |
四、永兴县方言概况 |
第二节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一、现代汉语词缀研究现状 |
二、赣方言词缀研究现状 |
三、永兴方言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语料来源和发音人简介 |
第二章 永兴方言的词缀 |
第一节 永兴方言的名词前缀 |
一、老 |
二、小 |
第二节 永兴方言的状态形容词前缀 |
第三节 永兴方言的后缀 |
一、唧 |
二、子 |
三、崽(唧) |
四、首/场 |
五、脑 |
六、古 |
七、嘚 |
八、朵 |
九、家 |
第四节 永兴方言词缀的功能 |
一、成词功能 |
二、定性功能 |
三、衍音功能 |
四、变义功能 |
五、增义功能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永兴方言词缀与周边方言词缀的比较 |
第一节 永兴方言的前缀与周边方言前缀的比较 |
一、永兴方言与长沙方言和南昌方言名词前缀的比较 |
二、永兴方言与长沙方言和南昌方言形容词前缀的比较 |
第二节 永兴方言的后缀与周边方言后缀的比较 |
一、名词后缀的比较 |
二、动词后缀的比较 |
三、形容词后缀的比较 |
四、量词后缀的比较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干方言词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新干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 |
0.2 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0.2.1 词缀的术语、性质及判断标准 |
0.2.2 赣方言词缀研究现状 |
0.2.3 新干方言研究概况 |
0.3 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
0.3.1 选题意义 |
0.3.2 研究方法 |
0.4 语料相关情况说明 |
一 新干方言声韵调系统 |
1.1 新干方言分区问题 |
1.2 新干方言音系 |
1.2.1 声母 |
1.2.2 韵母 |
1.2.3 声调 |
1.2.4 新干方言声韵配合关系 |
二 新干方言词缀系统——前缀、中缀 |
2.0 新干方言词缀概说 |
2.1 名词前缀“老” |
2.2 形容词前缀 |
2.3 中缀“里” |
2.4 中缀“数” |
2.5 中缀“哒” |
2.6 中缀“咕” |
2.7 中缀“不” |
本章小结 |
三 新干方言词缀系统——后缀 |
3.1 后缀“得”和“子” |
3.1.1 后缀“得” |
3.1.2 后缀“子” |
3.1.3“得”缀和“子”缀的比较 |
3.2 后缀“哩” |
3.2.1“哩”作量词后缀 |
3.2.2“哩”作形容词后缀 |
3.3 后缀“头” |
3.3.1 名词+头 |
3.3.2 形容词+头 |
3.3.3 量词+头 |
3.3.4 动词+头 |
3.4 后缀“脑” |
3.5 后缀“哒” |
3.5.1 动作行为动词+哒 |
3.5.2 使令动词+哒 |
3.5.3 心理动词+哒 |
3.5.4 趋向动词+哒 |
3.6 后缀“叽” |
3.6.1“叽”作代词后缀 |
3.6.2“叽”作副词后缀 |
3.8 后缀“公、牯、婆” |
3.8.1 后缀“公” |
3.8.2 后缀“牯” |
3.8.3 后缀“婆” |
3.8.4“公、牯、婆”缀小结 |
3.9 叠音后缀 |
3.9.1 名词性语素+叠音后缀 |
3.9.2 动词性语素+叠音后缀 |
3.9.3 形容词性语素+叠音后缀 |
3.10 其他后缀 |
3.10.1 后缀“家” |
3.10.2 后缀“价” |
本章小结 |
四 新干方言词缀和周边方言词缀的比较 |
4.1 新干方言的前缀与中缀和周边方言前缀与中缀的比较 |
4.2 新干方言后缀与周边方言后缀的比较 |
4.2.1 名词后缀的比较 |
4.2.2 动词后缀的比较 |
4.2.3 形容词后缀的比较 |
4.2.4 量词后缀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关于上声的研究现状 |
1.2.1 二十世纪以来汉语上声研究概述 |
1.2.2 二十世纪以来汉语上声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材料来源 |
第2章 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类型 |
2.1 中古全浊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类型 |
2.1.1 中古全浊上声字今多数或约半数归去声 |
2.1.2 中古全浊上声字今多数或约半数仍读上声 |
2.1.3 中古全浊上声字今多数或约半数归平声 |
2.1.4 中古全浊上声字今有少数字分别归入不同的调类 |
小结 |
2.2 中古次浊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类型 |
2.2.1 中古次浊上声字今多数或约半数仍读上声 |
2.2.2 中古次浊上声字今多数或约半数归去声 |
2.2.3 中古次浊上声字今多数或约半数归平声 |
小结 |
2.3 中古清音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类型 |
2.3.1 中古清音上声字今绝大多数仍读上声 |
2.3.2 中古清音上声字今大多数仍读上声 |
2.3.3 中古清音上声字今约半数仍读上声 |
小结 |
2.4 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情况及演变格局 |
2.4.1 中古上声字在现代各方言区中的演变情况 |
2.4.2 中古上声字演变类型的主要分布区域 |
2.4.3 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格局 |
第3章 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原因初探 |
3.1 中古上声字演变的内部原因 |
3.1.1 调值的相似度 |
3.1.2 连读变调的影响 |
3.1.3 声母的影响 |
3.1.4 词汇语法的影响 |
3.1.5 文字的影响 |
3.2 中古上声字演变的外部原因 |
3.2.1 移民的影响 |
3.2.2 邻近方言的影响 |
第4章 中古上声字在不同方言中的发展情况比较 |
4.1 中古上声字在赣语和客语中的发展情况比较 |
4.1.1 中古上声字在赣语、客语中的调类归属情况比较 |
4.1.2 赣语、客语归阴平的浊上字比较 |
4.1.3 客赣方言"浊上归阴平"相关问题的探讨 |
4.2 中古上声字在平话和粤语中的发展情况比较 |
4.2.1 中古上声字在平话、粤语中的调类归属情况比较 |
4.2.2 平话、粤语今读阳上的浊上字比较 |
4.3 中古上声字在客赣语和粤语中的发展情况比较 |
4.3.1 客赣语和粤语关系的发现 |
4.3.2 我们对中古上声字在客赣语和粤语中的发展情况比较 |
余论 |
1、区域性特征明显 |
2、演变过程的渐变性 |
3、演变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古浊上字在现代方言中的变化情况统计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都昌方言的“得_2”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处置式类型学考察[D]. 胡昊.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环鄱阳湖方言声调研究[D]. 汪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3]赣语昌都片方言中古入声字今读特点与演变规律[J]. 卢继芳,张晓霞.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2)
- [4]现代汉语方言处所介词多功能现象探究[D]. 伍珺.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永修方言虚词研究[D]. 徐静. 江西师范大学, 2018(12)
- [6]湖南永兴方言词缀研究[D]. 曹思佳.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7]新干方言词缀研究[D]. 王柔曼. 江西师范大学, 2015(03)
- [8]赣方言语法研究的历史和现状[J]. 肖萍.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2(04)
- [9]江西赣方言见溪群母的今读研究[J]. 孙宜志. 方言, 2009(02)
- [10]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研究[D]. 许芃. 陕西师范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