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产业化为乡镇企业增辉(论文文献综述)
刘欢[1](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刘阳[2](2021)在《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现代竞争,已由产品之间的竞争,转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但在此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增收速度慢、生产流通脱节、资源集聚不均衡、农产品附加值低等发展不协调现象愈演愈烈。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发展,不仅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还赋能农业产业链、助力农民增收。如此背景下,研究和掌握电子商务、农业产业链发展动态,同时深入挖掘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促进农业产业链发展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丰富和拓展农业产业链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耦合关系进行研究,采用“内涵-过程-机理”的整体研究思路,以系统论、系统耦合理论、协同论、产业融合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剖析二者之间的内涵及特征,构建耦合发展整体研究框架,重点分析2008-2018年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的时序演变过程,从时间维度揭示内在耦合机理。在宏观层面,依据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研究框架,评价二者耦合发展过程,构建各自的指标体系,得出主要结论:(1)电子商务指标体系的四个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业务因素权重49.41%、环境因素19.21%、服务因素15.78%、渠道因素15.60%,渠道方面所占比重较低,通过耦合农业产业链予以优化;(2)农业产业链指标体系的三个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技术因素权重53.04%、组织因素26.44%、环境因素20.52%,环境因素中尤为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投入难以满足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需要;(3)从时间变化过程看,存在协同发展,相互映照。具体表现为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1708到2018年的0.4164稳步上升,呈现出由严重不协调演变为勉强协调;2015年起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上升速度要快于农业产业链。对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内在耦合机理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主要结论:(1)持续增长,趋于协调发展。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的耦合关系处于低水平、高耦合、勉强调和协调状态,说明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两个子系统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是有序程度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尚未充分发挥作用,要优化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向新的有序结构发展;(2)短期波动,长期协整关系。构造VAR模型得出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之间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有着长期协整的关系,从长远看两个变量之间具有均衡关系,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通过短期偏离调整修复,以增加0.13的调整力度使之回到均衡状态,发展为一个长期的、均衡的稳定系统。在微观层面,小农户占内蒙古现有91.22%,仍然是主要的农业组织形式,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途径。本文选取内蒙古东、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先后两年发放问卷进行调研,提供微观数据支持。依次分析农户参与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农户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因素,得出主要结论:(1)基于73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参与变量、服务质量、交通状况和认知程度对农户参与电子商务有显着正向影响;(2)基于73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随着农户收入增加,采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对收入的影响从负相关转变为正相关;(3)基于378个农户为研究对象,种植类型、参与新型经营主体、地区的差异、性别与婚姻状况等变量对农户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有显着影响。综合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的研究结论,探索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提出促进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建议: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强化农民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加入新型经营组织;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培育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品牌。本文最大的创新点是借鉴系统论思想将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视作一个完整的耦合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二者耦合发展整体研究框架,有助对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的时序演化过程和内在耦合机理展开研究。
卢楷[3](2021)在《主体能力视域下的乡村振兴:历史演进、现实基础与发展趋势》文中认为回顾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脉络,政府扶持三农能力的提升、农民主体发展能力的觉醒、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释放与要素自由流动能力的激活,是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宝贵经验。系统审视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前瞻性研判乡村振兴的未来发展趋势,乡村振兴的能力指向日臻明晰。关于乡村振兴的理论研究,必须更加聚焦鲜活的“人”的发展能力。本文在系统梳理能力理论和乡村振兴理论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厘清了能力和能力建设的内涵,从乡村振兴主体能力视角,构建了包括个体、组织、社会与政府层级的能力分析框架,刻画了主体能力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乡村振兴能力闭环轮廓,并使用西部省际面板数据,对乡村振兴的主体能力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认为,要切实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主体能力建设,农户应着重补齐基础能力短板,追求能力的差异性发展;村干部应加强系统认知能力与实践工作能力的提升;新乡贤群体应在乡村文化建设与文明乡风培育过程中充分展现示范引领作用;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应聚焦要素整合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村支两委应切实增强组织凝聚力与社会引导力,最大化释放乡村社会资本的效能;涉农、涉乡企业应兼顾资源配置能力与扩大本土内需能力的建设;高校科研院所应促进校、政、企、乡间的协作联动,满足农业技术攻关与乡村人才培育的需要;非政府组织应注重自身专业化建设与组织间的多元化合作,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中央政府应充分增强统筹全局与地方关系、纾解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的能力,倾听多方声音,完善顶层设计;地方政府应深化战略全局目标与地方发展实际的同频共振,构建乡村振兴利益共同体,以技术赋能与体系创新求发展实效。
沈蕊[4](2020)在《实现村民主体的王上村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确立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方针,产业兴旺是重中之重,位居其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产业发展要以农民为主体成为时代要求。而目前乡村产业发展面临资本下乡圈地,加剧社会不稳定性、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忽视村民发展诉求、产业选择匹配村民能力差,导致村民离乡及村民参与意识淡薄,参与行为缺失等问题,产业发展忽略了以人为本、以村民为主体的发展理念。那么在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村民主体便成为本研究希望能够解决的问题。研究主要包括乡村产业为民发展的逻辑内涵、实现村民主体的产业发展研究和王上村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三部分内容。首先从国家治理、城乡关系、人本主义、乡村振兴四个视角阐述乡村产业发展的目标,深入分析我国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厘清乡村产业发展的影响要素及作用机制,明确产业发展回归村民主体的价值本位,并提出乡村产业发展的逻辑框架——在尊重村庄资源禀赋、考虑产业市场需求、理解村民能力特征的基础上发展乡村产业。其次,确定构建村民能力评价为主体对于实现村民主体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利用贝弗里奇的能力理论建构村民能力评价,通过对村民能力的特征分析,确定适配村民能力的产业类型及发展路径。然后,根据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建立“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村民能力”三者耦合的产业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乡村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结合陕西省杨陵区王上村的具体情况,对王上村的产业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为产业发展实现村民主体提供相应的策略及制度保障。研究表明,乡村产业发展的核心理念不在于追求经济利益,而应当尊重村民的意愿,考虑村民的能力特征,回归村民主体的价值本位,实现乡村社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目标。其次,根据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村民能力耦合的产业模型及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得到现阶段王上村的产业发展类型。然后以村民为主体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重视村民教育与培训,提升村民主体能力;“家庭经营”+“集体联营”,丰富产业经营方式;综合村庄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的产业发展策略。最后从加强社会资本管理、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优化利益分配机制三个方面完善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
樊琴琴[5](2020)在《财政支持对农业龙头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截至2018年底,我国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有1243家,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方面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农户增收、保障农产品供给。但农业企业发展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不少文献展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研究,也得到了重要的研究结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企业生产规模、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以及融资约束四个方面,但是可以看到现有研究忽略了财政支持对农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农业龙头企业获得财政扶持的力度较大,但是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的企业获得财政支持有差别;企业获得财政支持是否能够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则是值得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选取2016-2017年1145家生产加工型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样本数据,结合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着重分析我国农业龙头企业的现状和问题,探讨财政支持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试图探究财政支持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企业获得的财政支持在不同行业和性质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国有企业、粮食类行业分别是政府财政支持的重点区域、性质以及行业。(2)农业龙头企业全要素生产呈上升状态,主要归因于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术进步。(3)农业龙头企业是否获得财政支持以及企业获得财政支持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着的负影响,这说明企业获得财政支持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扭曲作用,并且获得财政支持越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扭曲作用越大。(4)通过财政支持对技术效率以及技术进步指数的作用,使得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负影响;基于企业出口补贴对财政支持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发现财政支持确实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作用;(5)农业龙头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依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对此根据本文的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1)建立财政支持资金监督管理机制,提高财政支持资金利用率。(2)合理分配财政支持资金,从而合理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3)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应以提高技术效率为主,促进技术进步为辅。
袁飞[6](2014)在《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在国家农村工作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农村建设发展备受社会、民众关注。2013年,国家开始部署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苏州市作为全国农村发展先进地区,迅速开展了相关政策、规划制定和建设实践。虽然苏州市在农村建设发展方面经验较为丰富,但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国内外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较少,相关研究限于前期开展新农村建设研究和村庄整治研究。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和研究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本研究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农村系统发展理论,对苏州美丽乡村建设模式进行划分,结合实际情况,对每种建设发展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依据苏州市农村发展系统特征,提出了五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为农业生产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工业带动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休闲观光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和物业经济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析研究了每种模式的适用类型、模式特征、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以此为基础,结合案例,探讨具体的建设效果,完善对每种模式的研究。
罗捷[7](2014)在《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农业正经历着传统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党中央把“三农”问题放置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上市公司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形式,经过20年的发展农业上市公司在数量上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农业本身的弱质性以及资本市场高程度的市场化要求,农业企业必须提升自身经营绩效以达到高效率的利用资本市场。如何系统全面评价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寻找提高绩效的有效途径,从而推动农业上市公司的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我国农业化产业的宏伟目标。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和企业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首先以2008年和2012年两年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从公司财务角度衡量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并对两年的绩效排名进行对比分析。其次辅以案例分析,分别选取在市经营绩效良好的北大荒股份以及经营管理混乱导致绩效低下,最终退市的蓝田股份。经过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农业上市整体经济绩效偏低,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不强,同时发现盈利因子占总绩效比例较高,说明我国多数农业上市公司仍然以营利能力作为评价经营绩效的主要因素,这与学界普遍认可的战略绩效评价理论的研究相差甚远,陈旧的经营绩效观导致农业上市公司经营方向或走向多元化,或走向背农经营。同时极少数公司为了达到资本市场的要求,伪造利润等财务数据,退出股市。以上问题显示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提高经营绩效的目的与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目标不一致,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较弱。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鉴于目前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演进分析及大跨度时间段绩效分析较少,且对经营绩效同时本文希望能够通过力所能及的研究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今后的发展起到一定实践指导作用。
张炯[8](2013)在《比较视阈下的城乡统筹发展研究 ——以成都为中心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关系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重大课题。2002年,党在“十六大”报告中就鲜明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把统筹城乡发展视为“五个统筹之首”和全党工作的重心。此后,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向全党、全国指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我国农耕文明重要发源地、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的成都而言,长期以来呈现出“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市域发展格局。恰是如此市情特征,决定了成都的城乡二元结构具有标本意义和典型价值,而成都城乡统筹的改革实践,亦正好为全国提供可资借鉴的范式。事实上,2003年开始,十年来,成都一直坚持不懈地,狠抓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在向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目标坚实地迈进,并以此之道开启了化解“三农”难题的创新实践。“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确立,更是为成都在国家层面上展开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一轮探索,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积累了实践经验。诚然,成都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中依然面临诸多难题,但随着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地不断推进,成都的改革也将不断得以完善和升华。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统筹城乡的主要实践进行梳理、比较和分析,进一步对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相关实践进行实证研究,厘清统筹城乡“成都模式”的特点与价值,对成都统筹城乡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此提出了新形势下成都进一步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靳亦冰[9](201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下,农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在农业转型背景下,依靠资源消耗支撑的粗放型生产的聚落营建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人们居住理念发生转变,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聚落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的需求,聚落的空间重构是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的必然趋势。西北旱作区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发源地,以黄土高原为代表的西北旱作区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失调、社会经济落后等诸多严峻问题。在农业转型的现实背景下,在这样一个极其特殊区域中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如何协调建筑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内在矛盾,建立并发展符合该区域整体特征、生产生活规律的人居环境,尤其是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与发展模式的探索尤为迫切和重要。在现代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尤为突出,该地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普遍存在传统乡村聚落布局不适应当前生产方式、聚落营建资源消耗过度、缺乏科学的技术体系支撑、地域特色缺失等诸多问题,且矛盾日益突出,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十分迫切而必要。论文研究站在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人与资源关系和谐的高度,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考察。选取西北旱作区典型传统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在农业转型视角下,就其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将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还原于生态系统的宏观背景之中,重点研究农业发展与聚落营建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寻、揭示农业发展不同阶段聚落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深入挖掘该地区传统乡土建筑营建中蕴含的本土营建智慧,尝试优化聚落营建过程中的能源利用与技术支撑体系,探讨适宜的聚落营建模式,尤其对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探讨,为缓解西北旱作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探索构建西北旱作区聚落在农业转型期的营建基本理论框架,能够补充传统乡村聚落理论研究中农业视角研究的不足,对于探索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较为突出的科学意义。论文同时结合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归纳总结出适应该地区生态系统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发展模式,为今后相关研究、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提出符合西北旱作区生产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理论框架与适宜的技术支撑体系。本研究是对目前国内此领域研究的扩展,同时也是对现有传统乡村聚落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必要补充。1)研究的独特视角: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分析探讨,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学等为理论指导,研究“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2)注重旱作区的不同产业方式研究,营建模式理论与营建技术体系并重:在现代农业转型背景下,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从传统乡村聚落农业生产与聚落营建模式之间的关系入手,梳理农业发展不同阶段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从理论层面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深入剖析,尝试建立营建模式理论框架,同时优化营建技术体系,使营建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相统一。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结合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的不同产业发展方向,提出适应西北旱作区农业发展的三种聚落营建模式。
刘扬,陈劭锋[10](2012)在《江西省统筹低碳城乡一体化研究》文中指出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为了促进江西省低碳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就江西省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和本质,以及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政策建议。通过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从能源供应、绿色低碳、耕地保护、城乡差距、城市规模等方面,对江西省城乡一体化的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产业发展重工化和高碳化、能源供应短缺、粮食安全难以保障、城乡差距扩大以及城市规模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江西省应从加强能源储备、发展低碳产业、保护农用耕地、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积极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以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和粮食安全,并推动城镇化朝着绿色、低碳、城乡协调的方向发展,为江西省的低碳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农业产业化为乡镇企业增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产业化为乡镇企业增辉(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2)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业产业链研究 |
1.2.2 电子商务产业研究 |
1.2.3 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链、价值链及供应链 |
2.1.2 电子商务、农业电子商务及农产品电子商务 |
2.1.3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 |
2.2 相关理论 |
2.2.1 系统论 |
2.2.2 系统耦合理论 |
2.2.3 协同论 |
2.2.4 产业融合理论 |
2.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理论 |
2.3.1 农业产业链理论 |
2.3.2 网络外部性和平台理论 |
2.3.3 创新扩散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的理论分析 |
3.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内涵和特征 |
3.1.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现状 |
3.1.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内涵 |
3.1.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特征 |
3.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协调机制 |
3.2.1 政府机制 |
3.2.2 人力机制 |
3.2.3 产业机制 |
3.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研究框架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宏观数据的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评价 |
4.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数据来源 |
4.1.3 指标的处理及权重计算 |
4.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测算 |
4.2.1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测算 |
4.2.2 耦合发展关系的描述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机理分析 |
5.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
5.1.1 综合发展水平的时序特征 |
5.1.2 耦合度的时序特征 |
5.1.3 耦合协调度的时序特征 |
5.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整关系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微观数据分析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及其影响 |
6.1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研究假说 |
6.1.2 研究设计 |
6.1.3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6.1.4 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6.2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因素 |
6.2.1 数据来源 |
6.2.2 问卷样本特征 |
6.2.3 研究方法 |
6.2.4 问卷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优化 |
7.1 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延长化-纵向一体化 |
7.2 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规模化-横向一体化 |
8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促进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8.2.1 提高区域协同作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 |
8.2.2 提高技术因素含量,强化农民技能培训 |
8.2.3 提高组织因素含量,加入新型经营主体 |
8.2.4 提高环境因素含量,增强农业信息水平 |
8.2.5 提高农业的软实力,培育特色产品品牌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主体能力视域下的乡村振兴:历史演进、现实基础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3.1 创新之处 |
1.3.2 存在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能力理论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2 乡村振兴研究 |
2.2.1 乡村振兴主体的研究 |
2.2.2 乡村振兴困境的研究 |
2.2.3 乡村振兴路径的研究 |
2.3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乡村振兴的历史演进:经验参照 |
3.1 中国农村改革历程回顾 |
3.1.1 1949 年—1977年 |
3.1.2 1978 年—1984年 |
3.1.3 1985 年—2003年 |
3.1.4 2004 年—2012年 |
3.1.5 2013 年至今 |
3.2 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经验 |
3.2.1 政府扶持三农能力的提升 |
3.2.2 农民主体发展能力的觉醒 |
3.2.3 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释放 |
3.2.4 要素自由流动能力的激活 |
第四章 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时代机遇 |
4.1 乡村振兴的阶段性困境 |
4.2 乡村振兴的变革机遇 |
4.2.1 信息技术的后发优势 |
4.2.2 过剩资本的出路选择 |
4.2.3 绿色生态的先天禀赋 |
4.2.4 城乡产业的融合发展 |
4.2.5 三变改革的时代机遇 |
第五章 乡村振兴的发展趋势:能力导向 |
5.1 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指向 |
5.2 能力与能力建设 |
5.2.1 能力 |
5.2.2 能力建设 |
5.3 乡村振兴的能力建设主体 |
5.4 乡村振兴的能力建设内涵 |
5.4.1 个体层级能力 |
5.4.2 组织层级能力 |
5.4.3 社会层级能力 |
5.4.4 政府层级能力 |
5.5 乡村振兴的能力建设机理 |
第六章 乡村振兴的实证分析:能力衡量 |
6.1 指标选择 |
6.2 模型构建 |
6.3 实证分析 |
6.4 结果讨论 |
第七章 乡村振兴的基本路径: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个体层级的能力建设 |
7.2.2 组织层级的能力建设 |
7.2.3 社会层级的能力建设 |
7.2.4 政府层级的能力建设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实现村民主体的王上村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 |
1.4.1 五泉镇总体概况 |
1.4.2 王上村选取依据 |
1.4.3 王上村基本情况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乡村产业为民发展的逻辑内涵 |
2.1 乡村产业发展的目标解读 |
2.1.1 国家治理视角 |
2.1.2 城乡关系视角 |
2.1.3 人本主义视角 |
2.1.4 乡村振兴视角 |
2.2 乡村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
2.2.1 资本下乡圈地,加剧社会不稳定性 |
2.2.2 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忽视村民发展诉求 |
2.2.3 产业选择匹配村民能力差,导致村民离乡 |
2.2.4 村民参与意识淡薄,参与行为缺失 |
2.3 村民主体产业发展的内涵 |
2.3.1 概念解读 |
2.3.2 村民主体的相关理论 |
2.3.3 村民主体产业发展的内涵 |
2.4 乡村产业发展实现村民主体的逻辑框架 |
2.4.1 乡村产业发展的内部影响因素 |
2.4.2 乡村产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 |
2.4.3 实现村民主体产业发展的逻辑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3.实现村民主体的产业发展研究 |
3.1 村民能力是实现村民主体的关键 |
3.2 村民能力评价指标建构 |
3.2.1 村民能力分析框架 |
3.2.2 村民能力的评价原则与逻辑 |
3.2.3 村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基于村民能力的产业发展类型 |
3.3.1 基于村民能力的产业分类 |
3.3.2 匹配村民能力的产业设置参照及发展路径 |
3.4 基于村民能力、资源禀赋及市场需求的耦合模型 |
3.4.1 理论基础 |
3.4.2 作用机制 |
3.4.3 模型构建 |
3.5 基于耦合模型的乡村产业选择分析 |
3.5.1 选择原则 |
3.5.2 评价指标 |
3.5.3 权重研究 |
3.5.4 评分标准 |
3.6 本章小结 |
4.王上村产业发展规划引导 |
4.1 王上村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1 发展现状 |
4.1.2 存在问题 |
4.2 王上村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
4.2.1 村民能力分析 |
4.2.2 资源禀赋分析 |
4.2.3 市场需求分析 |
4.3 王上村产业选择评价 |
4.3.1 产业选择评价 |
4.3.2 评价结果分析 |
4.3.3 困境与挑战 |
4.4 王上村产业空间布局 |
4.4.1 空间布局 |
4.4.2 重点项目 |
4.5 王上村产业发展策略 |
4.5.1 重视村民教育与培训,提升村民主体能力 |
4.5.2 “家庭经营”+“集体联营”,丰富产业经营方式 |
4.5.3 综合村庄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
4.6 王上村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 |
4.6.1 加强社会资本管理,提高村民参与积极性 |
4.6.2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培育内部发展动力 |
4.6.3 优化利益分配机制,实现乡村健康发展 |
4.7 本章小结 |
5.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 |
附录 |
附录一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二 :附表 |
(5)财政支持对农业龙头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财政支持与农业农民 |
1.2.2 农业龙头企业效率测定及影响因素研究 |
1.2.3 财政支持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可能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可能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全要素生产率及相关理论 |
2.1.1 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及决定因素 |
2.1.2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分解 |
2.2 财政支持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 |
2.2.1 财政支持对企业要素投入规模的影响 |
2.2.2 财政支持对企业要素投入结构的影响 |
2.2.3 基于出口补贴的检验 |
第三章 农业龙头企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农业龙头企业的现状分析 |
3.1.1 农业龙头企业 |
3.1.2 农业龙头企业的运行情况 |
3.2 农业龙头企业发挥的作用 |
3.3 农业龙头企业存在的问题 |
3.4 农业龙头企业获得财政支持的情况 |
第四章 农业龙头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定 |
4.1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理论与方法 |
4.2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
4.3 测算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财政支持对农业龙头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财政支持对TFPC的直接作用 |
5.1.1 指标选取及处理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模型设定 |
5.1.4 实证结果分析 |
5.2 财政支持对TFPC的作用机制检验 |
5.2.1 财政支持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 |
5.2.2 财政支持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
5.2.3 基于出口补贴的验证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
1.1.2 苏州城乡一体化的实践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应用价值 |
1.3 研究内容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国内外乡村建设发展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2.1.1 国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2.1.2 国内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2.2 国外乡村建设实践及经验 |
2.2.1 德国乡村建设实践及经验 |
2.2.2 韩国乡村建设实践及经验 |
2.2.3 日本乡村建设实践及经验 |
2.3 国内美丽乡村建设实践及经验 |
2.3.1 安吉美丽乡村建设实践及经验 |
2.3.2 南京美丽乡村建设实践及经验 |
第三章 苏州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
3.1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农村发展历程 |
3.1.1 第一次跨越时期(20 世纪 80 年代) |
3.1.2 第二次跨越时期(20 世纪 90 年代) |
3.1.3 第三次跨越时期(2002 年至今) |
3.2 苏州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基础 |
3.2.1 自然资源条件 |
3.2.2 新农村建设基础 |
3.2.3 村庄整治基础 |
3.3 苏州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 |
3.3.1 资金投入问题 |
3.3.2 规划建设问题 |
3.3.3 组织管理问题 |
第四章 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探讨 |
4.1 美丽乡村建设内涵分析 |
4.1.1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
4.1.2 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 |
4.2 美丽乡村建设的影响因素 |
4.2.1 内源系统要素 |
4.2.2 外源系统要素 |
4.3 美丽乡村建设的动力机制 |
4.3.1 内源动力机制 |
4.3.2 外源动力机制 |
4.3.3 内外动力机制的作用关系 |
4.4 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划分探析 |
4.4.1 我国农村建设发展模式归纳与评价 |
4.4.2 “源动力”发展系统与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
4.5 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划分 |
4.5.1 苏州市农村发展内源动力系统特征 |
4.5.2 苏州市农村发展外源动力系统特征 |
4.5.3 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类型 |
第五章 农业生产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
5.1 模式内涵 |
5.2 模式特征 |
5.2.1 建设理念 |
5.2.2 建设重点 |
5.2.3 发展重点 |
5.2.4 存在不足 |
5.3 模式优化 |
5.3.1 提高村民参与度 |
5.3.2 优化现代农业发展机制 |
5.4 案例分析——以吴江区同里镇北联村为例 |
5.4.1 村庄概况 |
5.4.2 建设重点 |
5.4.3 发展重点 |
5.4.5 建设效果 |
5.4.6 优化提升 |
第六章 工业带动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
6.1 模式内涵 |
6.2 模式特征 |
6.2.1 建设理念 |
6.2.2 建设重点 |
6.2.3 发展重点 |
6.2.4 存在不足 |
6.3 模式优化 |
6.3.1 继续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 |
6.3.2 完善村民组织建设 |
6.4 案例分析——以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为例 |
6.4.1 村庄概况 |
6.4.2 建设重点 |
6.4.3 发展重点 |
6.4.4 建设效果 |
6.4.5 优化提升 |
第七章 休闲观光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
7.1 模式内涵 |
7.2 模式特征 |
7.2.1 建设理念 |
7.2.2 建设重点 |
7.2.3 发展重点 |
7.2.4 存在不足 |
7.3 模式优化 |
7.3.1 突出地方性特色 |
7.3.2 合理确定旅游服务设施规模 |
7.3.3 协调旅游景点建设和美丽村庄建设同步发展 |
7.3.4 健全经营组织管理机制 |
7.4 案例分析——以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为例 |
7.4.1 村庄概况 |
7.4.2 建设重点 |
7.4.3 发展重点 |
7.4.4 建设效果 |
7.4.5 优化提升 |
第八章 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
8.1 模式内涵 |
8.2 模式特征 |
8.2.1 建设理念 |
8.2.2 建设重点 |
8.2.3 发展重点 |
8.2.4 存在不足 |
8.3 模式优化 |
8.3.1 建立健全文化传承型村庄保护机制 |
8.3.2 构建村庄“文化空间” |
8.4 案例分析——以吴中区香山街道舟山村为例 |
8.4.1 村庄概况 |
8.4.2 建设重点 |
8.4.3 发展重点 |
8.4.4 建设效果 |
8.4.6 优化提升 |
第九章 物业经济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
9.1 模式内涵 |
9.2 模式特征 |
9.2.1 建设理念 |
9.2.2 建设重点 |
9.2.3 发展重点 |
9.2.4 存在不足 |
9.3 模式优化 |
9.3.1 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9.3.2 确立“集约发展、异地拓展”的发展思路 |
9.4 案例分析——以相城区北桥街道灵峰村为例 |
9.4.1 村庄概况 |
9.4.2 建设重点 |
9.4.3 发展重点 |
9.4.4 建设效果 |
9.4.6 优化提升 |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相关文献综述 |
1.2.2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的相关文献综述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农业上市公司 |
1.3.2 企业经营绩效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农业产业化及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
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2 企业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第3章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历程 |
3.1 农业上市公司时间角度分析 |
3.2 农业上市公司空间分布分析 |
3.3 农业上市公司规模角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
4.1 经营绩效的统计分析 |
4.1.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1.2 统计分析 |
4.2 经营绩效的因子分析 |
4.2.1 指标选取 |
4.2.2 实证分析过程 |
4.3 实证分析结果评价 |
4.3.1 可对比性依据的解释 |
4.3.2 两年因子分析结果对比 |
4.4 实证分析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绩效案例分析 |
5.1 经营绩效良好案例分析-北大荒股份 |
5.1.1 北大荒公司简介 |
5.1.2 北大荒经营绩效分析 |
5.1.3 北大荒业绩增长的原因分析 |
5.2 经营绩效低下案例分析-蓝田股份 |
5.2.1 蓝田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5.2.2 蓝田事件 |
5.2.3 蓝田股份退市原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业上市公司发展的政策建议 |
6.1 加强制度建设,优化上市公司外部环境 |
6.1.1 完善资本市场监管制度 |
6.1.2 加大政府对农业上市公司的扶持力度 |
6.2 加强企业自身建设,提升综合竞争力 |
6.2.1 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加入资本市场 |
6.2.2 加强农业上市公司管理,提高经营绩效水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8)比较视阈下的城乡统筹发展研究 ——以成都为中心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2 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及经验启示 |
2.1 国外主要国家城乡统筹发展情况简介 |
2.1.1 首创城乡规划体系的英国模式 |
2.1.2 着力缩小城乡差距的挪威模式 |
2.1.3 全方面推进城乡协调的美国模式 |
2.1.4 城乡保障一体化的德、法模式 |
2.1.5 以工促农的日本模式 |
2.1.6 运动式推进的韩国模式 |
2.2 国外主要国家推进城乡统筹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2.2.1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2.2.2 强调城乡统筹的法制建设 |
2.2.3 多措并举支农、惠农 |
2.2.4 重视农村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 |
2.2.5 注重引导多元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
2.3 国内城乡统筹发展主要实践及经验借鉴 |
2.3.1 珠三角“以城带乡”模式 |
2.3.2 苏南“民营企业引导”模式 |
2.3.3 上海“城乡统筹规划”模式 |
2.3.4 重庆“圈翼互动与区域协调”模式 |
2.4 国内主要城市与地区统筹城乡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2.4.1 政府行为是主导 |
2.4.2 因地制宜是原则 |
2.4.3 制度改革是关键 |
2.4.4 产业发展是动力 |
3 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与存在的问题 |
3.1 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实践 |
3.1.1 以“三个集中”为核心,推进“三化联动” |
3.1.2 实施农村“四大基础工程”,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
3.1.3 统筹推进“六个一体化”,探索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
3.2 对“成都模式”的综合分析 |
3.2.1 创新统筹城乡“全域成都”理念 |
3.2.2 创新统筹城乡“三化联动”整体推进模式 |
3.2.3 创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 |
3.3 成都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与问题 |
3.3.1 体制机制存在局限,“一体化”仍未完全实现 |
3.3.2 财政金融制度存在局限,成为制约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最大的障碍 |
3.3.3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为当前和未来统筹城乡发展的一大困难 |
3.3.4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压力增大,严重影响统筹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
4 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建议 |
4.1 科学制定顶层设计,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
4.1.1 通过深化构建服务型政府,奠定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基础 |
4.1.2 通过建立圈层融合的土地资源互补机制,奠定城乡三圈一体”融合发展的基础 |
4.1.3 进一步深化户籍和土地制度改革,释放发展的巨大潜力、源头活力和持久动力 |
4.1.4 以改善民生为执政追求,进一步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幸福成都新途径 |
4.2 大力拓宽投融资渠道,深入推进财政金融创新 |
4.2.1 要力争农村土地资本化破题,加快产权制度改革 |
4.2.2 要进一步创新和健全农村金融服务,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
4.2.3 进一步改革完善政府投融资平台,全力助推城乡统筹发展 |
4.3 以“入的城镇化”为核心,深入推进劳动力转移创新 |
4.3.1 要探索形成“全域成都”发展的农村劳动力人口转移导向 |
4.3.2 实施分层次的农村劳动力人口转移 |
4.3.3 建立适合不同类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扩大进城务工人员平等享受城镇公共服务的范围、措施和制度 |
4.3.4 重视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工的文化生活,使其逐渐融入城市文明 |
4.4 以幸福美丽新村为目标,深入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
4.4.1 要进一步加强新农村环境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 |
4.4.2 加强农村环境政策导向创新 |
4.4.3 像建立生态工业园区一样探索建立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区 |
4.4.4 要大力实施农村生态保护示范县、示范镇、示范村创建活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几个基本概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外乡村重建案例 |
1.3.4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研究框架 |
1.8 小结 |
2 中国农业发展与农业转型 |
2.1 中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
2.1.1 原始农业 |
2.1.2 传统农业 |
2.1.3 现代农业 |
2.1.4 农业发展三个阶段特征比较 |
2.2 农业区划与农业类型 |
2.2.1 农业区划 |
2.2.2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 |
2.2.3 农业类型 |
2.3 干旱与旱作农业 |
2.3.1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范围和界限 |
2.3.2 旱作农业的概念 |
2.3.3 中国旱作农业区特点与分布 |
2.3.4 西北旱作区的农业特点 |
2.4 土地制度与农业转型 |
2.4.1 中国的土地制度发展与变迁 |
2.4.2 中国农业转型 |
2.4.3 西北旱作区农业转型 |
2.4.4 农业转型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类型与特征 |
3.1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历史演变概述 |
3.1.1 传统乡村聚落的起源 |
3.1.2 传统乡村聚落的历史演变 |
3.1.3 传统乡村聚落的演进规律 |
3.2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
3.2.1 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
3.2.2 以地理环境为依托的三种传统乡村聚落 |
3.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特征 |
3.3.1 总体分布特征 |
3.3.2 聚落形态特征 |
3.3.3 聚落文化特征 |
3.3.4 聚落经济特征 |
3.3.5 聚落生态特征 |
3.4 影响传统乡村聚落演变的主要因素 |
3.4.1 农业资源要素 |
3.4.2 经济因素 |
3.4.3 社会及文化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北旱作区乡村聚落建设历程与现状 |
4.1 我国乡村聚落建设历程 |
4.1.1 乡村聚落数量发展演化 |
4.1.2 乡村聚落建设发展的三个阶段 |
4.2 农业转型期乡村聚落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1 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技术指导 |
4.2.2 民居地域性特色缺失 |
4.2.3 传统乡村聚落空废化现象严重 |
4.2.4 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不完善 |
4.2.5 问题总结 |
4.3 农业转型期传统乡村聚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4.3.1 机遇与挑战 |
4.3.2 聚落更新发展思路 |
4.4 本章小结 |
5 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研究 |
5.1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乡村聚落更新 |
5.1.1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暖温带半干旱农业区概况 |
5.1.2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
5.1.3 聚落形态、布局、存在问题比较分析 |
5.1.4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
5.1.5 应对产业转型的聚落更新发展模式 |
5.2 青海东部农业区乡村聚落更新 |
5.2.1 青海东部低山丘陵半干旱偏旱农林牧区概况 |
5.2.2 青海东部旱作农业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
5.2.3 乡村聚落形态分类 |
5.2.4 不同形态聚落分布特点 |
5.2.5 青海东部农业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
5.3 面对产业转型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 |
5.3.1 以现代旱作农业为主的聚落更新 |
5.3.2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主的聚落更新 |
5.3.3 以文化产业开发为主的聚落更新 |
5.4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模式研究 |
5.4.1 产业转型 |
5.4.2 聚落更新营建类型 |
5.5 本章小结 |
6 西北旱作区典型民居更新营建探索 |
6.1 典型民居的类型与特征 |
6.1.1 西北旱作区民居分类 |
6.1.2 西北旱作区民居现状 |
6.1.3 原因分析 |
6.2 窑洞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
6.2.1 陕北窑洞民居现状 |
6.2.2 窑洞民居更新营建 |
6.2.3 窑洞民居更新策略 |
6.2.4 窑洞民居更新实践案例 |
6.3 庄廓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
6.3.1 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特征 |
6.3.2 青海东部河湟地区民居营建探索 |
6.4 庄廓民居更新营建保障措施 |
6.4.1 更新建设指导原则 |
6.4.2 政策措施 |
6.4.3 实施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清洁能源利用的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探索 |
7.1 概念的提出 |
7.1.1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
7.1.2 清洁能源利用及分类 |
7.2 民居营建中清洁能源利用的必要性 |
7.2.1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必要性 |
7.2.2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意义 |
7.2.3 清洁能源在乡村聚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7.3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现状 |
7.3.1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特点 |
7.3.2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太阳能 |
7.3.3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沼气 |
7.4 民居更新设计案例 |
7.4.1 内蒙古园子沟村窑洞民居改造设计 |
7.4.2 内蒙古园子沟村生土民居改造设计 |
7.5 清洁能源利用的策略与方法 |
7.5.1 利用网络化 |
7.5.2 技术标准化 |
7.5.3 推广模块化 |
7.6 本章小结 |
8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探索 |
8.1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 |
8.1.1 城乡一体化理念及其对村镇建设的启示 |
8.1.2 聚落规划原则 |
8.1.3 聚落营建措施 |
8.2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1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2 岱海园子沟村调研问卷 |
附录 3 岱海园子沟村建筑调研测绘图 |
(10)江西省统筹低碳城乡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 |
1.3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能源供应短缺 |
2.2 绿色低碳发展制约 |
2.3 粮食安全 |
2.4 产业绿色转型 |
2.4.1 江西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出现逐渐拉大的趋势 |
2.4.2 江西省食品消费、住宅消费等生产性消费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大 |
2.4.3 就业形势严峻 |
2.5 城市规模不合理 |
3 江西省统筹低碳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
3.1 优化能源结构, 逐步提高农业生物质能源的比例 |
3.2 优化城乡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
3.3 科学规划土地利用, 协调城乡土地利用矛盾 |
3.4 合理规划城市规模, 促进低碳城市建设 |
3.5 逐步建立城乡低碳核算体系建设 |
3.6 协调城乡就业, 缩小城乡差距 |
四、农业产业化为乡镇企业增辉(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2]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D]. 刘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主体能力视域下的乡村振兴:历史演进、现实基础与发展趋势[D]. 卢楷. 兰州大学, 2021(12)
- [4]实现村民主体的王上村产业发展研究[D]. 沈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财政支持对农业龙头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 樊琴琴.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6]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D]. 袁飞. 苏州科技学院, 2014(03)
- [7]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研究[D]. 罗捷. 山西财经大学, 2014(08)
- [8]比较视阈下的城乡统筹发展研究 ——以成都为中心视角[D]. 张炯.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3)
- [9]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D]. 靳亦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8)
- [10]江西省统筹低碳城乡一体化研究[J]. 刘扬,陈劭锋. 中国农学通报, 2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