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楼市发展八大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陈凯君[1](2020)在《财新传媒数据新闻的特色与启示》文中指出数据新闻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是精确新闻的延伸。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资源呈爆炸式增长,“后真相”时代受众对新闻的精确和建设性有更多的要求,依托于大数据的数据新闻有了发展的最好契机。但是,国内最早开始尝试数据新闻制作的门户网站却于近些年相继停止数据新闻的报道。而同样于2012年开始数据新闻制作的财新传媒数据新闻中心,在2018年荣获“2018年度全球最佳数据新闻团队奖”,这是中国媒体首度获得这一重磅奖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行业背景下,财新传媒数据新闻的特色和成功经验有了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财新传媒数据新闻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深度访谈法对财新传媒数据新闻的生产、产品特色和特色形成的原因进行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研究对象的情况,发掘更多的关于财新传媒数据新闻做得好的原因。本文还选取财新传媒官网中的216篇数据新闻产品作为样本,旨在通过对大量的数据新闻进行分析,发现更多的规律。本文主要从财新传媒数据新闻产品的数据、内容、设计三个层面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其在数据获取与处理、内容策划与报道、产品的设计和呈现上有诸多特点。同时从战略定位、生产团队、生产机制、传播渠道、市场培育等角度对财新传媒数据新闻特色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了财新传媒数据新闻目前还存在难以跟进热点话题、数据处理不够深入、缺乏数据验证环节、新闻价值与可视化呈现不平衡等问题。最后,从完善分级响应机制、加大人才激励力度、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本文得出的几点启示如下:需牢固树立数据意识,紧跟国际前沿;需重视数据复合人才培养和激励;优质数据新闻应凸显建设性,彰显人文关怀;需重视市场培育,增强数据新闻应用。
刘军[2](2020)在《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测度与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视角》文中提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是中央明确的三大攻坚战重要一环,关乎着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是确保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证经济平稳、高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防范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被列上更为重要的议事日程。其中,理论界对于系统性金融风险已经积累了不少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成果,但在区域性金融风险方面专门的研究还较少,这方面的探索具有十分紧迫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区域性金融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有相关性,但也有不同,两者关系的厘清有利于提升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由于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区域性金融风险从某种程度上是区域经济发展和风险的映射。因此,不仅分析区域性金融风险如何监测预警具有重要价值,而且研究区域性金融风险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风险从金融领域向经济领域传导的途径和机制更具有深层次的意义。受影响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省市发展差异较大,区域经济和经济风险的对比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参考美联储对银行机构“CAMELS”评级,将2008-2017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数据作为样本,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区域性的金融风险进行量化,从整体上分析我国区域性的金融风险的一般特征、不同地区的差别和趋势演变情况。同时,将经济金融的制度安排、区域要素、区域间关系作为不同维度,分地区测算经济发展模式和演变过程。综合使用方差分析、固定效应模型、混合OLS等,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此外,将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的信贷杠杆作为中间变量,研究区域经济风险与金融风险间的传导机制,根据其趋势特征构建DSGE基准模型,通过引入区域经济的正面和负面冲击,模拟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向金融风险传递变化的机制,最终为有效评估区域金融风险寻找理论支撑,并结合我国不同区域实际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本文的分析从区域性金融风险、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信贷杠杆的风险中间传导机制三个维度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展开。这种引入风险中间传导机制进行三方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在理论分析上,基于信息博弈论的信息经济学原理,通过委托——代理人理论框架和逆向选择模型,来分析区域性金融风险形成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区域性金融风险所具有的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两方面特征,并以此为落脚点来规范界定区域性金融风险的概念界定,分析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因素,梳理介绍我国范围内的典型区域性金融风险事件。具体而言,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及结论可归纳如下:1.首先,结合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特征,对区域性金融风险进行了界定。对于区域性金融风险的测量,采用的方法主要基于CAMELS风险评估体系。系统回顾了CAMELS风险评估体系的历史沿革和在我国金融监管实践中的应用。对CAMELS体系的方法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参考构建了区域性金融风险测量体系,在指标选取和体系构建上对原有体系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并以主观计算法为方法进行权重赋予和指标分值的确定。采用调整后的体系,测算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时间序列的区域性金融风险指数并进行比较分析。在测算范围上,突破了已有各类区域性金融风险研究仅限于部分区域,缺乏更加广泛系统对比的不足。2.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则采用要素、制度、关系三维结构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资源与资本技术、市场与政府、内生型与外生型三个层面可有的组合结果划分为8大类型。并用对应的计算方法测算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时间序列的经济发展模式变化情况,对相关指标时序变化情况及东、中、西部分布差异情况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3.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信贷杠杆影响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原理和路径。在信贷杠杆的风险传导机制研究方面,从政府加杠杆、企业加杠杆、居民加杠杆三个层面介绍了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向区域性金融风险的传递及表现。将企业和居民部门信贷杠杆情况作为区域经济风险与金融风险的中间传导机制,分析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居民部门四类主体加杠杆情况。特别是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国有企业、房地产企业为代表的企业部门加杠杆对于信用资源有效配置及金融风险防范带来的影响。居民部门加杠杆则重点分析在当前形势下通过个人按揭贷款、消费贷款等多种途径进入房地产市场,并与房价共振加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情况。同时,构建包括居民、银行、企业、中央银行以及政府五个部门的DSGE模型,分析过度杠杆及去杠杆对系统性风险增加的直接影响和放大影响,研究区域经济风险向区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和原理。4.在实证分析方面,进行了两个层次的实证建模分析。一方面,是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对区域性金融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从三维角度划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结合CAMELS分析得出的金融风险系数指标,借助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系数是否有显着影响。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相关模型采用混合OLS方法估计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系数的影响程度,探索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在厘清区域性金融风险传导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该机制加以验证。引入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居民部门四个部门的信贷杠杆作为中间变量,分析不同地区企业和居民部门杠杆率与风险的相关性,探讨信贷杠杆在区域经济与金融风险间发挥的影响途径和作用机制。本文的主要结论:1.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呈现差异性、多样性。区域性金融风险总体呈逐步下降趋势,不同区域间金融风险系数高低有较为明显差异。如果多样化的金融风险表现形式在不同区域、不同市场间交叉传染,区域性金融风险极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单一趋同。以要素、制度、关系三维结构划分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中,资源-市场-内生型占据绝对优势。这种单一模式状态下,区域性金融风险影响诱发因素呈现单一特征,可能在同质区域间迅速传播,并产生叠加效应,风险的累积和扩散易演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3.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金融风险显着不同。以资源-市场-外生为发展模式的区域性金融风险系数均值整体较高,相应风险表现弱;以资源-市场-内生和资源-政府-内生为发展模式的区域性金融风险系数均值整体较低,相应的风险表现较强。4.不同经济变量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不一。GDP增长、市场化程度和开放度的提高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系数产生正向影响,有利于降低风险。通货膨胀率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系数产生负向影响,表明货币扩张灌水的粗放式发展将导致较大风险。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系数产生负向影响,说明工业企业应通过降杠杆方式,以保持合理资产负债率,从而降低区域金融风险。5.不同企业杠杆率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大型企业杠杆率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系数产生负向影响,中型和小微企业则为正向影响。居民部门杠杆率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系数没有显着性影响。分地区回归结果进一步显示,全国范围内大型企业杠杆率的提升将提高区域性金融风险而中小型企业杠杆率提升将降低区域性金融风险;东部地区企业杠杆率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与全国保持一致,中部地区大型企业、小微企业杠杆率上升会提高区域性金融风险,西部、东北地区影响则不显着;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会提高区域性金融风险。稳杠杆和防控区域性金融风险政策的制定应因地而异,不可一刀切。本文的主要创新:1.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角度研究区域性金融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后,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有效防范成为受理论界和监管部门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但目前研究视角较多停留在金融机构角度,研究单一机构自身的风险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相关性及影响,极少有研究从经济发展模式的视角研究其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和传导机制,而本文在这一方面做出了研究视角的创新。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催生区域金融风险的视角,将区域金融风险的研究置于区域宏观经济大背景下,并深入剖析其中的风险传导机制,有别于更多立足金融系统本身研究区域金融风险的传统思路。2.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本文结合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内涵,并考虑到现实数据的可得性。选择CAMELS这一较为成熟的监管指标体系作为区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方法。此外,在银保监会公开发布的数据基础上,作者手工收集并整理了全国31个省(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等监管指标,计算出了各省市区域性金融风险系数。相比于已有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与贡献。3.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区域性金融风险传导机制的研究。深入研究区域经济要素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以信贷杠杆为切入点,在一个包含金融摩擦和加速器机制的DSGE模型中模拟以区域制度冲击和区域要素冲击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杠杆传导途径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
周莹[3](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饶玥[4](2020)在《K市C项目市场细分及定位研究》文中指出Z公司拟进入K市、在C片区进行首个项目开发,当地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同时可嫁接康养产业的国际优势资源。故该项目的成功开发,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且不同于传统房地产开发项目而被赋予了“产城融合”的城市价值高度。作为进驻K市的首个项目,在楼面地价高企的背景下,如何借助极优的自然资源并结合自身的产业优势、如何运用STP战略方法从而做好市场细分及选择、继而在充分考虑差异化竞争策略的前提下精准项目定位、打造项目核心竞争力、引领产业地产蓝海,确保项目经营可行,将是本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中,笔者力图基于STP营销战略这一市场营销的核心和灵魂,以K市C项目为例,探讨如何分析、研究、推导出项目市场细分、选择及定位。具体而言,首先,通过对STP营销战略的理论研究历史和现状,以及该战略相关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及产品定位等各环节进行了全面回顾,为项目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引;然后,对房地产业、康养产业等专业概念进行了概念解读和背景阐述,对红海战略与蓝海战略、核心竞争力、差异化战略等理论基础进行了进一步解读,成为本次研究的基石;再后,综合运用公开资料查阅、十余位政府及业内人士深访、25个在售项目的实地市场调研、180余位消费者问卷及访谈等方法,借助SWOT分析、问卷调查及量价交叉分析等工具,对C项目进行了详细研究,为后一步的研究结论提供了必要保障;最后,通过一系列具有逻辑性的分析和推导,得出项目细分市场的占位及明确定位,从市场、项目本体和客群三个方面的研究来回答本项目能不能做、做什么产品、如何做的问题。K市地处云贵高原中部,自古享有"春城”的美名,作为Y省省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同时,作为中国沿边开放城市,"一带一路”战略桥头堡,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在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K市城市定位、发展规划以及经济环境的研究发现,K市城市发展能级不断提高,整体经济平稳向好,交通立体网络基本呈现,作为城市发展载体的房地产业发展潜力大,而目前房地产政策调控环境相对宽松,是外来房企进场的好时机。加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悠长的历史文化,其在康养宜居方面具有国内首屈一指的先天优势。通过康养大健康产业、休闲度假、商业零售、文化娱乐和生活居住等功能的组织,K市尤其是C片区将建设成为集康养宜居、休闲文娱、旅游观光、文化艺术、创意研发、特色居住等多功能复合的为一体化城市片区,也必将成为以康养大健康产业为龙头的房地产开发热土。通过对C项目的本体属性、规划指标、中观土地市场、微观竞争格局和竞品项目的研究,对市场细分及选择、目标客群锁定及调研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客观分析,提出C项目“立足K市、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市场占位,将项目整体定位于“城市会客厅·全国健康乐活示范区”,充分利用紧邻滇池的自然资源优势、按城市型康养主题大规模中低密项目为目标,构筑以疗养、医旅的文化产业链为发展的有机生态链,全面搭建城市康养集群、微度假商业街区、K12教育体系、三个生态半岛等资源,打造一座集休闲、娱乐、旅游、康养、医疗、教育培训、居住等复合功能为一体的健康活力社区,完全超越竞争、开创蓝海、引领细分市场。
徐浩[5](2019)在《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尤为世人所瞩目的是,中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还保持了政治和社会的持续稳定。中国奇迹成为中外学者持续关注的重大议题。论文从行政改革的一个环节——运行机制角度,以政府的行政执行为切入点,梳理1949—2019年行政执行的形态特征、转换机理与变化趋势,为在中国政治情境下探寻中国奇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弹性行政。弹性行政,指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行政主、客体以非强制手段,单方或共同对既有政策法规、决策部署的变通执行,或对新政策法规的创制。与弹性行政相对应的是刚性行政,即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行政主、客体以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命令性的执行手段,严格执行政策法规、决策部署。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并非截然二分,亦非有此无彼,在一定时期,基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境,二者的显示度有高有低。在毛泽东时期,适应全能式政府需求,行政执行以刚性为主。这一时期的刚性行政源自三个动力:政治忠诚的激励机制、政治动员的运行机制、行政主体的“向上负责制”。这一时期刚性行政的效度正负相依。一方面,刚性行政保证了国家决策部署的有效执行,另一方面,刚性行政的确立更多地源于意识形态的引领、组织的强制力、领袖的超级权威,常常导致不可控的负外部性,或者说导致一种另类的弹性行政,如过度执行、虚假执行、目标置换和行政自主性丧失等。改革初期,面对文革带来的全面危机,推进改革,成为中国自救、脱贫的应然要求。改革从经济入手,经济改革又引发政治改革。行政改革是政治改革的突破口,政府通过简政放权给新路的探索者留下行政自由裁量空间,弹性行政出现躁动。从体制机制因素看,弹性行政的躁动源于“政出一孔”和执行主体多样化的矛盾、层级结构下的执行偏离、基于制度缺陷的刚性缺失、权力交换的潜在需求。此外,政府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包括不同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对行政效能的追求以及“政绩优先”的推动等,也进一步催生了弹性行政。基于改革探索的弹性行政大致分为两类:中央政府授权试点和地方政府自行探索。市场化推进时期,弹性行政快速扩张。一方面,中央政府为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放权让利”,但相关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国家能力有所衰减;另一方面,市场快速发展,但机制并不健全,市场对政府的反制能力相对较弱,从而导致了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弹性行政的扩张。这一时期的弹性行政主要有纵向的央地博弈、地方合谋,横向的区域竞争、地方保护,以及权力失范下的过度弹性行政。博弈和竞争类弹性行政激发了地方的发展动能,但也带来了分散主义、恶性竞争等问题。随着弹性行政的蔓延,其负面效应日益凸显,包括导致制度弱化、行政效能低下、经济异常波动、滋生行政腐败、降低政府公信力等。针对上述负面效应,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措并举,对弹性行政进行了矫正。治标方面,主要是加强政治巡视、铁腕反腐、强化政务督查、推动政策落实审计;治本方面,从从严治党和依法行政两个路径来强化刚性行政,以制度建设、法治建设的刚性挤压弹性行政的自由裁量空间。弹性行政特别是各种过度弹性行政大幅收缩,刚性行政开始回归。这一时期刚性行政的刚性,主要源于制度约束。弹性行政这一貌似不合理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国家治理的一个部分。弹性行政的形成和发展,除了深受中国政治情境——帝制时代的行政遗产、古老大国的衰败与振兴、共产党人谋民族复兴的强烈诉求的影响,其躁动、扩张、收缩,还直接受到当代政府治理环境的制约,包括意识形态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政府职能的转变、经济体制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社会发展的影响。既有的行政实践表明,弹性行政是特定组织环境中基于目标导向的带有亚制度化特征的非正式行为。它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转型,取得了明显的行政绩效,但也引发了对国家整体权威的分割和交易,并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在当代中国政治情境中,弹性行政有其“临界点”,即坚守政治路线、维护中央权威、服务全局利益,以之为标准,中央政府随时可以纠正、叫停弹性行政。总体来看,弹性行政是在特定阶段的一种政治策略,一种过渡性行政行为方式,其发展方向是法治行政。强化法治行政,并不是简单地摒弃、杜绝弹性行政。一方面,要进一步压缩弹性行政的自由裁量空间,坚决减少不必要的弹性行政;另一方面,要避免机械追求行政执行的极端刚性,防止过于严苛的行政要求使懒政由个别现象变成普遍现象。因此,应允许保留适度的行政弹性,以保障政府灵活回应复杂社会、风险社会的需求,此外,还要通过容错纠错、激励担当等制度设计,鼓励政府官员大胆实施基于公共利益的改革探索、先行先试的弹性行政。
张晓明,李雪艳,顾承卫[6](2019)在《“人才争夺战”之冷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放眼世界,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纵观国内,人才竞争更是城市实力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2017年以来,国内人才竞争持续升温,由"新一线"城市率先发起,随后蔓延至全国几十个城市。这些城市先后颁布人才新政,为争
邱菡[7](2019)在《城市生态环境对住宅价格影响研究 ——以重庆璧山区绿岛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从1998年,我国开始进行房地产改革,距今已有30年之久。在这30年期间,房地产业从开始的只为老百姓提供住宅需求到现在形成大规模的支柱性产业链,房地产的发展可谓是如“雨后春笋”,“房价高”、“房价热”也经常成为近些年人大会议的热门话题。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居民对改善性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住宅要满足“刚性需求”之外,更多的百姓开始关注房地产住宅周边的生态环境以及便利程度等其他因素,而这一系列相关因素都会成为影响房地产价格的重要指标。因此,为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顺利实施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研究房地产住宅价格的形成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到写入党章,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标、新要求和新部署,更是首次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在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旗帜下,研究生态环境对房地产住宅价格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角度来阐明生态环境对城市房地产住宅价格的影响。在撰写论文工作开展之前,作者查阅了大量有关文献,使用规范方法进行有效分析,对房地产住宅价格的主要特征与含义、土地价格机制、特征价格(Hedonic Price Method)模型的起源、内涵及其理论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房地产住宅价格的相关影响因素。在整个论证过程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式,定性阐述生态环境对城市房地产住宅价格的产生规律和影响因素;本文以重庆市璧山区绿岛新区为例,再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定量计算出两者的变化规律及关系。最后,对生态环境对城市房地产住宅价格影响所得结论进行验证。本文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点:一、根据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态环境对周边住宅价格有明显的影响:即使用控制变量法,在其他因素都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与公园、大型绿地等生态景观距离越近,住宅价格就越高。二、计算结果表明,枫香湖儿童公园的价格弹性系数为-0.038,即儿童公园到住宅小区的距离每增加一个单位,住宅价格将下降3.73%,且这一结论经过特征模型计算后,有一定的范围限制,在1.8km范围内为有效影响,超出这一范围后,生态景观距离对住宅价格的影响非常小或忽略不计。
吴梦琳[8](2019)在《重庆市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正轨,城镇化发展速度得到明显提升,2018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58%。在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住房需求的增加带动房地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一些不良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城镇化进程和质量。而重庆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亦是西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区,探究其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是否协调,如何才能促进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协调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在研读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深入分析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机理,寻找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相互作用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和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以重庆市为例,运用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2001-2017年重庆市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利用Granger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进一步探讨二者间的相互影响过程,对子系统内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拟合,并将拟合结果导入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借助VENSIN PLE仿真平台进行重庆市城镇化与房地产协调发展情景模拟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上述研究发现:1)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之间影响较为复杂;2)2001-2017年重庆市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耦合协调发展度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相对而言房地产市场发展呈现出“超前-落后-超前-落后”的演变轨迹;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在1-3阶滞后时,两者之间互为因果关系,房地产市场对城镇化的影响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作用,而城镇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3)通过代入重庆市历史数据拟合发现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是有效的;4)加大政府经济支持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空间投资力度、降低房地产税率等措施都会对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协调发展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单单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发展方案不利于二者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可以从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产业和金融制度、税收制度等方面着手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
吴槟[9](2019)在《房地产限售政策有效性评估 ——来自重庆与广州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1998年,中国开始实施住房商品化改革,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因城施策”、“房住不炒”等调控措施,以控制住房价格的过快增长。2016年,随着我国房地产去库存及货币化棚改大潮的拉开,全国房价更是急剧上涨。因此,北京、厦门等为首的一系列城市于2017年开始实施限售政策。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是中西部最重要城市之一,其房地产市场一直以发展稳健、房价稳定着称,但2017年上半年以来重庆房价迅速攀升,9月底重庆出台了限售政策以控制楼市过热发展,这也是重庆首个限制性房地产政策。与此同时,广州作为我国传统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其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一直是全国市场的风向标,广州于2010年首次出台限购政策且一直没有退出,并于2017年3月再次出台限售政策。本文基于重庆和广州房地产调控政策及房价的综合分析,旨在研究房地产限售政策对当地房价的抑制效果,并探索限售与限购组合政策的作用效果与单一政策的效果差异,为我国房地产政策调整及长效机制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首先,梳理了房价波动的影响因素、限售政策的相关概念及其与房价波动的关系、房地产市场理论与房地产调控政策评估理论等,进而梳理了限售政策的实施现状,并对其进行初步评析,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基于国内外现有房地产政策效果评估研究成果,筛选了影响房价波动的协变量,构建了房地产限售政策的断点回归模型;再次,利用2016-2018年重庆与广州房地产行业相关的月度数据,对重庆与广州的房价进行回归分析;最后,利用单差法与断点回归模型综合对比了两个城市房价的研究结果,以进一步分析房地产限售政策对房价的作用效果。本文的结论如下:1)断点回归模型在房地产限售政策的有效性研究中适用性较好。本文运用断点回归模型研究了重庆与广州限售政策的有效性,仅广州新建住房综合价格模型未通过稳健性检验。2)限售政策对重庆与广州房价的作用效果相反。针对新建住宅市场,限售政策对两市的新建住宅价格均产生了显着影响,但作用效果相反:限售政策对重庆新建住宅价格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政策效果明显,其中对90m2以下新建住宅房价的抑制作用最强,对90-144m2新建住宅房价的抑制作用次之;限售政策对广州市新建住宅房价具有正向作用,本文结合断点回归图的分析发现广州市限售政策的出台虽导致新建住房类价格向上微跳,但较大程度上抑制了当地房价的涨幅,表明广州限售政策的出台有一定的必要性。针对二手房市场,两地限售政策的出台均未对当地二手房市场产生显着的效果,从政策系数符号上看,限售政策对重庆市二手房价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广州二手房价格则呈现出微涨的态势。3)广州市房价的回归结果表明,广州市限售与限购组合政策的效果不及限售政策的单独作用效果。基于重庆与广州房价的回归结果及房地产市场现状,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细化、完善现行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提高调控政策的科学性;加快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构建;从外部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引导居民理性投资等。
谢鹏[10](2019)在《土地财政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迅速扩大。在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亟需通过协调发展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对居民收入分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是直接关系到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共享发展的重大问题,需要学术界进行专题研究。虽然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及其引致的一系列问题已备受关注,但系统研究土地财政对居民收入分配和收入不平等影响的文献尚不多见。本文运用多种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方法,就土地财政发展模式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主要试图回答3个问题:一是土地财政发展模式下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是什么?二是土地财政对居民收入分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三是土地财政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在全面检视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从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视角提出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的政策建议。本文首先对土地财政、地方政府行为和居民收入分配的概念进行清晰界定,并进行理论分析。在土地财政模式下,按照行为的连续性,地方政府主要有3种代表性行为:土地征收、“以地引资”、“以地生财”。土地征收主要影响居民收入与财富以及收入差距与财富差距,“以地引资”主要影响城镇职工工资和工资差距,“以地生财”主要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福利经济学定理等视角,分析上述地方政府行为对居民收入分配各方面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其次,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土地财政和收入分配有关政策进行系统梳理,试图找出中央政府的政策脉络和意图。同时,结合政策分析,对近年来土地财政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统计描述,发现本世纪以来土地财政收入在波动中快速增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呈快速扩大态势,从而得到土地财政可能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直观印象。再者,就土地财政模式下的各种地方政府行为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主要分为4个部分:(1)“以地引资”如何影响了城镇职工工资?“以地引资”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协议出让等非市场化方式压低工业用地价格,吸引国内外投资,推动GDP增长以及在此基础上扩大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税基的行为。由于“以地引资”人为压低了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势必对各种生产要素回报产生影响。本文运用2003-2013年284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将2007年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政策视为外源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法,就该政策冲击对城镇职工工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政策平均提高了城镇职工工资1108.554元,安慰剂检验和用中国土地市场网数据再检验的结果均表明该结论具有较高的稳健性。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土地出让市场化背景下的融资效应、资源配置效应以及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是导致城镇职工工资提高的重要机制。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政策对国有企业职工工资的增收效应大于民营企业。由于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政策是对“以地引资”行为的明显遏制,反推可知“以地引资”明显降低了城镇职工工资。(2)土地征收对居民收入与财富的影响。利用2010-2016年CFPS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研究了土地征收对被征地农户家庭收入和财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土地征收导致被征地农户家庭财富比未被征地农户平均增加2.608万元,但对农户的家庭收入产生明显的减收效应,减收幅度为0.322万元,该结果的稳健性通过采用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法和安慰剂检验得到了验证。机制分析表明其原因在于:土地征收使被征地农户房产现值和现金存款分别增加1.656万、0.44万元,从而增加了家庭财富;但土地征收诱发被征地农户劳动时间减少20.68%,从而使其工资薪金收入下降,集中反映为家庭收入的减少。土地征收直接给被征地农户带来财富增加,本身是致富机遇,但如果放任其劳动时间持续下降,从可持续生计的角度而言,有可能会陷入贫困陷阱。进一步讨论发现,土地征收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都产生明显的扩大作用,对财富差距的影响大于对收入差距的影响。(3)“以地生财”如何影响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以地生财”是指地方政府通过招拍挂的市场化方式出让商住用地,并在供地面积上实行“饥饿供地”,推动房价与地价的螺旋式上升,从中获取土地出让金和契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等房地产类税收的行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越来越大。而“以地生财”作为一种收入分配机制,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可能产生影响。利用1999-2015年全国31个省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以地生财”行为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以地生财”行为总体上有利于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以地生财”行为推高了城市房价,而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两面性,一方面通过财富效应和信贷效应使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城镇职工工资,带来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以地生财”行为导致财政支出偏向,不利于最大程度发挥财政再分配职能。必须看到的是,“以地生财”行为带来的城镇职工工资提高,并不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是企业生产成本和居民生活成本提高倒逼的结果。这类因扭曲政策导致的工资上涨,将提高企业成本,减少企业利润,城市对低技术工人的有效需求将减少,且弱势群体的结构性失业将增多。(4)“以地生财”如何影响了城乡收入差距?在进行理论分析和中介效应讨论的基础上,利用2000-2015年全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在考虑“以地生财”行为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以地生财”行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以地生财”行为显着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且对其他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显着的扩大作用,采用工具变量法,将土地供应的地理限制和中长期贷款利率的交乘项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再检验,发现研究结论具有高度稳健性;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在“以地生财”的发展模式下,“人地失调”的城镇化、“去工业化”效应和扭曲的公共品供给结构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以地生财”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各区域存在显着异质性。最后,在以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土地财政既有正向收入分配效应,又存在负向收入分配效应,并且以负向效应为主。土地财政虽然有利于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但对被征地农户家庭收入、农村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城镇职工工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负向分配效应明显。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完善财政体制和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建议:一是进一步推进土地出让市场化改革。上级部门加强纪律监察和执法督查,对价格过低的工业用地出让项目进行重点监控;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规范财政转移性支出,强化审计和监察职能,严格控制向企业变向补贴工业用地出让成本的行为。二是优化农地非农化的利益分配格局。应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创新、优化征地补偿方案,使农户即能得到合理补偿,又能受到勤劳致富的制度激励;密切持续跟踪被征地农户的经济行为,关注征地对农户精神面貌、心理状态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长期影响。三是去除“以地生财”的制度土壤。优化中央、地方财政关系,合理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财产税体系,规范转移支付体系,改革GDP至上的政绩考核体制。四是完善土地管理政策稳定房价。增加东部地区土地供应,提高中西部地区土地利用效率。五是纠正土地财政发展模式中的城市偏向。放宽户籍限制,以民生为导向完善土地财政支出管理,推进“人地协调”的城镇化进程。
二、重庆楼市发展八大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楼市发展八大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财新传媒数据新闻的特色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外数据新闻研究综述 |
1.4.2 财新传媒数据新闻研究综述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财新传媒数据新闻发展概况 |
2.1 数据新闻概念界定 |
2.1.1 “数据”概述 |
2.1.2 “数据新闻”概述 |
2.2 财新传媒数据新闻发展概况 |
2.2.1 数据新闻发展概况 |
2.2.2 财新传媒数据新闻发展沿革与现状 |
第三章 财新传媒数据新闻产品分析 |
3.1 产品的数据特点 |
3.1.1 数据来源:渠道多样化 |
3.1.2 数据处理:寻找数据拐点和反常点 |
3.1.3 数据分析:寻找数据规律 |
3.2 产品的内容特点 |
3.2.1 新闻选题:话题全面且时效性强 |
3.2.2 报道领域:聚焦财经和民生新闻 |
3.2.3 报道标题:提问语气增强数据意义 |
3.3 产品的设计特点 |
3.3.1 叙述方式:数据故事逻辑清晰 |
3.3.2 可视化形式:静态与动态结合 |
3.3.3 交互设计:由复杂设计转向简约设计 |
第四章 财新传媒数据新闻特色形成原因分析 |
4.1 定位准确清晰 |
4.1.1 内容定位:聚焦宏大视角选题 |
4.1.2 品牌定位:做行业最好的数据内容 |
4.1.3 受众定位:服务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受众群 |
4.2 生产团队灵活多样 |
4.2.1 以产品为导向,聚集综合性人才 |
4.2.2 让程序员融入编辑团队,重视技术人才 |
4.2.3 跟踪国际前沿,打造国际化人才 |
4.3 生产机制完善 |
4.3.1 数据生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
4.3.2 可视化呈现:以用户体验为导向 |
4.4 传播渠道简而精 |
4.4.1 头条推荐:增强曝光度 |
4.4.2 社交平台:传播新闻背后故事 |
4.5 供需市场全面培育 |
4.5.1 供方市场:培育后备人才 |
4.5.2 需方市场:限时免费吸引新用户 |
4.6 资金链稳定 |
第五章 财新传媒数据新闻存在问题和改善建议 |
5.1 财新传媒数据新闻存在问题 |
5.1.1 生产周期较长,难以跟进热点话题 |
5.1.2 数据处理不够深入,缺乏数据验证环节 |
5.1.3 传统新闻价值与可视化呈现不平衡 |
5.1.4 用户普及率不高,新闻传播效果受限 |
5.2 财新传媒数据新闻的改善建议 |
5.2.1 完善分级响应机制,提高生产效率 |
5.2.2 加大激励力度,重视复合人才培育 |
5.2.3 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与可视化平衡发展 |
5.2.4 增加传播渠道,提高数据新闻曝光度 |
第六章 启示 |
6.1 媒体战略定位是影响数据新闻发展的重要因素 |
6.2 牢固树立数据意识,重视数据人才培养和激励 |
6.3 优质数据新闻应凸显建设性,彰显人文关怀 |
6.4 强化数据新闻应用,培育数据新闻市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测度与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研究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度量 |
1.2.2 关于金融风险与经济发展关系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和结构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存在的不足 |
2.区域性金融风险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界定和特征 |
2.1.1 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理论界定 |
2.1.2 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系统性特征 |
2.1.3 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区域性特征 |
2.2 区域性金融风险的表现 |
2.2.1 银行债务风险 |
2.2.2 地方金融机构债务风险 |
2.2.3 区域金融市场风险 |
2.3 区域性金融风险形成的理论基础:基于信息经济学原理 |
2.3.1 金融机构与监管者的委托代理行为 |
2.3.2 金融机构与借款人的逆向选择行为 |
3.区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 |
3.1 区域性金融风险测量主体和方法的确定 |
3.1.1 区域性金融风险测量主体的确定 |
3.1.2 区域性金融风险测量方法的选取 |
3.1.3 CAMELS风险评估体系 |
3.2 测度指标选取与体系构建 |
3.2.1 衡量区域性金融风险的指标 |
3.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风险指标分析 |
3.4 区域性金融风险度量结果 |
3.4.1 分项指标度量结果 |
3.4.2 区域性金融风险系数 |
4.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和传导: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 |
4.1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
4.1.1 要素维度测算方法和结果比较 |
4.1.2 制度维度测算方法和结果比较 |
4.1.3 关系维度测算方法和结果比较 |
4.2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区域性金融风险形成 |
4.2.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测度 |
4.2.2 经济要素与区域性金融风险 |
4.2.3 经济制度与区域性金融风险 |
4.2.4 经济关系与区域性金融风险 |
4.3 区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基于DSGE模型的研究 |
4.3.1 基准模型 |
4.3.2 模型参数校准 |
4.3.3 区域金融风险传导的机制分析 |
5.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影响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
5.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分析 |
5.1.1 相关性分析与模型构建 |
5.1.2 实证分析结果 |
5.2 区域性金融风险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
5.2.1 变量选择及模型构建 |
5.2.2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区域性金融风险传导机制 |
5.2.3 部门杠杆率变动对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 |
6.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区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 |
6.1.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种类与比较 |
6.1.3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关系 |
6.2 下一步的政策与建议 |
6.2.1 加强金融监管 |
6.2.2 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K市C项目市场细分及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营销管理理论(STP战略)综述 |
1.2.2 市场细分(S)策略概述 |
1.2.3 目标市场选择(T)策略概述 |
1.2.4 定位(P)策略概述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房地产业 |
2.1.2 康养产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红海战略与蓝海战略 |
2.2.2 核心竞争力 |
2.2.3 差异化战略 |
2.3 分析工具 |
2.3.1 SWOT分析 |
2.3.2 问卷调查法 |
2.3.3 交叉分析法 |
3 K市宏观环境分析 |
3.1 K市城市定位及发展规划 |
3.1.1 城市占位 |
3.1.2 经济占位 |
3.1.3 宜居占位 |
3.1.4 城市发展 |
3.1.5 城市交通 |
3.1.6 城际交通 |
3.2 K市经济环境 |
3.2.1 城市经济总量 |
3.2.2 产业结构 |
3.2.3 固定资产 |
3.2.4 城市人口 |
3.2.5 消费收入 |
3.3 K市房地产市场经济现状 |
3.3.1 土地市场 |
3.3.2 商品住宅市场 |
3.3.3 政策解读(限售、限购) |
3.3.4 房地产市场小结及未来趋势预判 |
3.4 K市宏观环境状况小结 |
4 C项目市场细分与定位的调研分析 |
4.1 开发目标及C项目本体分析 |
4.1.1 区位、四至及现状 |
4.1.2 规划条件 |
4.1.3 路网及轨道交通等市政配套设施 |
4.1.4 项目本体分析小结 |
4.2 调研一:中观市场分析(土地层面) |
4.2.1 土地市场分析 |
4.2.2 土地市场小结 |
4.3 调研二:中观市场分析(城市板块竞争层面) |
4.3.1 楼市格局 |
4.3.2 量价特征 |
4.3.3 产品特征 |
4.3.4 客群特征 |
4.3.5 存量特征 |
4.3.6 竞争关系 |
4.3.7 竞争小结 |
4.4 调研三:项目竞品调研及分析 |
4.4.1 调研对象确定 |
4.4.2 调研结果统计及分析 |
4.4.3 竞品调研小结 |
4.5 调研四:项目目标市场选择(含客群调研及目标市场分析) |
4.5.1 客群调研/深访方案 |
4.5.2 客群调研问卷/深访要点设计 |
4.5.3 客群调研/深访实施及统计 |
4.6 调研结论 |
5 K市C项目定位 |
5.1 项目细分市场选择及整体定位提出 |
5.1.1 项目属性回顾 |
5.1.2 SWOT分析 |
5.1.3 项目细分市场选择 |
5.1.4 项目定位提出 |
5.2 项目产品建议 |
5.3 项目分期建议 |
5.4 产品功能规划及落位 |
5.5 项目定位可行性分析及保障措施 |
6 研究结论及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
二、探寻中国奇迹的一个视角:弹性行政 |
三、中国政治情境中行政的刚性与弹性 |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 |
二、文献综述 |
三、可能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毛泽东时期刚性行政的锻造(1949—1977) |
第一节 集权体制下的全能式政府运行模式 |
一、全能式政府之生成 |
二、全能式政府的运行模式 |
第二节 刚性行政:全能式政府的应然需求 |
一、革命建政体制形塑的“命令一服从”体制 |
二、刚性行政的内生动因 |
三、刚性行政对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
第三节 刚性行政的困境 |
一、过度执行 |
二、虚假执行 |
三、目标置换 |
四、行政自主性缺失 |
第三章 改革初期弹性行政的躁动(1978—1991) |
第一节 改革破冰与渐进路径的选择 |
一、现实倒逼改革 |
二、经济改革牵动政治改革 |
三、渐进主义改革路径的择定 |
第二节 行政自由裁量空间的扩大和弹性行政的躁动 |
一、改革冲动呼吁更大的行政自由裁量空间 |
二、简政放权与行政自由裁量空间的扩大 |
三、弹性行政躁动的体制因素 |
四、弹性行政躁动的主体诉求 |
第三节 基于改革的弹性行政的主要类型 |
一、中央政府授权试点 |
二、地方政府自行探索 |
第四节 改革初期弹性行政的两面性 |
一、弹性行政助推改革进程 |
二、缺少反制的过度弹性行政 |
三、四项基本原则、稳定压倒一切对弹性行政的约束 |
第四章 市场化推进时期弹性行政的扩张(1992—2011) |
第一节 政府职能转变与弹性行政的扩张 |
一、市场经济的“姓氏”之辩和改革再出发 |
二、市场化改革与弹性行政的内在关联 |
三、深化行政改革与弹性行政的扩张 |
第二节 央地博弈和区域竞争 |
一、政府的层级结构与职责同构 |
二、纵向利益抵牾与央地博弈 |
三、层级博弈的衍生品:地方合谋 |
四、区域竞争与地方保护 |
第三节 权力失范下的过度弹性行政 |
一、政府官员的自利性膨胀与角色错乱 |
二、低成本高收益的违规行为助推过度弹性行政 |
三、晋升的“零和博弈”与政府官员行为扭曲 |
第四节 服务型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对弹性行政的有限抑制 |
一、服务型政府建设对弹性行政的抑制 |
二、依法行政的推进对弹性行政的抑制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对弹性行政的矫正(2012—2019) |
第一节 弹性行政负外部性的凸显 |
一、接近临界点的弹性行政 |
二、矫正弹性行政:态势和挑战 |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对弹性行政的遏制 |
一、完善党内制度建设 |
二、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
三、强化政治巡视 |
四、“零容忍”的铁腕反腐 |
第三节 依法(规)行政对弹性行政的管控 |
一、强化依法(规)行政 |
二、治理型政府的应然诉求 |
第四节 政务督查、政策落实审计对弹性行政的挤压 |
一、政务督查的强化:力破“中梗阻” |
二、审计监督的拓展:重大政策落实审计 |
第六章 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限度之辨析 |
第一节 中国政治情境中行政执行之审视 |
一、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的历史维度 |
二、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弹性行政的亚制度化特征及其“临界点” |
一、弹性行政的亚制度化特征 |
二、弹性行政“临界点”的把控 |
第三节 弹性行政的宽度与刚性行政的强度之辨析 |
一、行政执行与法治行政 |
二、法治视角下弹性行政的宽度 |
三、法治视角下刚性行政的强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人才争夺战”之冷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才争夺战”的特点 |
(一)主体是地方政府,且数量多、范围广 |
(二)客体主要是高端、紧缺人才和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人才 |
(三)引才力度大,主要体现为宽松的户籍政策和优惠的住房政策 |
(四)人才主要向“新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流动 |
二、“人才争夺战”的原因 |
(一)人才强国战略的有力实施,各地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 |
(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青年人才成为争夺焦点 |
(三)经济结构转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
(四)楼市政策严格,通过引进人才带动楼市发展是直接动因 |
三、“人才争夺战”的影响 |
(一)加速了人才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 |
(二)推动了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 |
(三)促进了人才教育理念的深化 |
(四)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 |
四、“人才争夺战”的思考 |
(一)建立长效的人才工作机制 |
(二)树立全面的人才引进理念 |
(三)构建多元化的人才队伍结构 |
(四)打造有特色的人才+产业政策 |
(五)优化适宜的人才生态环境 |
(7)城市生态环境对住宅价格影响研究 ——以重庆璧山区绿岛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城市住宅价格影响因素 |
1.4.2 人居环境理论研究 |
1.4.3 特征价格模型在住宅价格领域研究 |
1.4.4 文献评述 |
2 概念定义及相关理论论述 |
2.1 概念定义 |
2.1.1 住宅价格 |
2.1.2 城市生态环境 |
2.2 相关理论论述 |
2.2.1 生态价值及生态地产理论 |
2.2.2 土地价格基本理论 |
2.2.3 需求层次理论 |
2.2.4 联动效应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构建特征价格模型 |
3.1 特征价格模型的基本理论 |
3.1.1 特征价格模型的理论基础 |
3.1.2 特征价格模型的函数形式 |
3.2 特征变量的选择 |
3.2.1 因变量的选择 |
3.2.2 自变量的选择 |
3.3 特征价格模型的构建 |
3.3.1 特征价格模型的构建程序 |
3.3.2 特征价格模型检验 |
3.4 模型可能存在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实证分析——以璧山绿岛新区为例 |
4.1 璧山区概述 |
4.1.1 璧山区行政概况 |
4.1.2 璧山区房地产概况 |
4.1.3 绿岛新区概况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 变量的量化 |
4.4 模型检验 |
4.4.1 描述性统计 |
4.4.2 拟合优度及相关分析 |
4.5 模型求解回归分析 |
4.6 结果分析 |
4.6.1 剔除特征变量分析 |
4.6.2 符号分析 |
4.6.3 特征变量排位分析 |
4.6.4 住宅价格影响弹性分析 |
4.7 儿童公园影响范围计算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政府规划应优先考虑生态因素 |
5.2.2 房地产开发及住房购买者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价值 |
5.2.3 完善房价地价评估体系,使隐含价值透明化 |
5.3 展望 |
5.3.1 本文创新之处 |
5.3.2 本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绿岛新区楼盘信息采集 |
B 住宅价格特征变量数据表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重庆市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城镇化 |
2.1.2 房地产市场 |
2.2 基础理论 |
2.2.1 集聚经济理论 |
2.2.2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
2.2.3 协调发展理论 |
2.3 系统动力学理论概述 |
2.3.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2.3.2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3 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协调发展理论模型 |
3.1 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互动关系理论分析 |
3.1.1 城镇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3.1.2 房地产市场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
3.2 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协调发展系统仿真理论模型 |
3.2.1 基本假设 |
3.2.2 模型的选取 |
3.2.3 系统分析 |
3.2.4 系统因果关系反馈图 |
3.2.5 变量集的确定 |
3.2.6 系统流图 |
3.3 参数估计与有效性检验 |
3.3.1 模型基本方程 |
3.3.2 参数确定途径和方法 |
3.3.3 模型有效性检验 |
3.4 协调评价模型建立 |
3.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3 耦合协调度 |
3.5 本章小结 |
4 重庆市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系统仿真研究 |
4.1 重庆市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现状 |
4.1.1 重庆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
4.1.2 重庆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
4.1.3 重庆市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协调发展现状评价 |
4.2 重庆市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相互影响过程分析 |
4.3 仿真模型的建立 |
4.3.1 建模的目的 |
4.3.2 系统边界的确定 |
4.3.3 模型数据来源 |
4.3.4 子系统基本入树模型及主要变量说明 |
4.4 模型的系统动力学方程 |
4.4.1 城镇化子系统方程式 |
4.4.2 房地产子系统方程式 |
4.5 仿真模型有效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5 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协调发展情景模拟 |
5.1 情景设定 |
5.1.1 自然延续型情景假设 |
5.1.2 城镇化优先型情景假设 |
5.1.3 房地产依赖型情景假设 |
5.1.4 协调发展型情景假设 |
5.2 重庆市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协调发展的情景模拟 |
5.2.1 城镇化子系统情景模拟与分析 |
5.2.2 房地产市场子系统情景模拟与分析 |
5.3 不同情景下的协调发展度分析 |
5.4 系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
5.4.1 人口发展方面 |
5.4.2 经济建设方面 |
5.4.3 空间投资方面 |
5.4.4 房地产调控方面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VENSIM PLE平台界面 |
C.仿真方程编辑界面 |
D.数据拟合结果 |
E.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房地产限售政策有效性评估 ——来自重庆与广州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回顾 |
1.2.1 房价波动因素研究 |
1.2.2 房地产限售政策研究 |
1.3 研究架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意义 |
1.3.4 研究方法 |
1.3.5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限售政策的概念及特点 |
2.2 房地产市场理论 |
2.2.1 房地产市场失灵理论 |
2.2.2 房地产市场非均衡理论 |
2.2.3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理论 |
2.3 房地产调控政策评估相关理论 |
2.3.1 一般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内容 |
2.3.2 一般公共政策评估方法 |
2.3.3 房地产调控政策评估的必要性 |
2.4 房地产限售政策效果的四象限模型理论分析 |
3 我国限售政策发展分析 |
3.1 政策出台背景 |
3.2 政策内容梳理 |
3.3 限售政策内容评析 |
3.3.1 与限购等计划经济手段不同的模式 |
3.3.2 现行政策中限售时间的规定及一刀切式的管理有待商榷 |
3.3.3 限售政策存在着法律争议 |
3.4 本章小结:特殊历史时期下的房地产调控新手段 |
4 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择 |
4.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4.3 断点回归分析方法 |
4.3.1 断点回归分析概论 |
4.3.2 断点回归分析原理 |
4.3.3 断点回归分析实施流程 |
4.4 研究假设 |
4.5 建立断点回归模型 |
4.6 协变量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
4.7 本章小结 |
5 模型实证分析 |
5.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5.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1 重庆市数据描述性统计结果 |
5.2.2 广州市数据描述性统计结果 |
5.2.3 描述性统计小结 |
5.3 单差法结果分析 |
5.3.1 重庆市限售政策单差法分析 |
5.3.2 广州市限售政策单差法分析 |
5.3.3 单差法结果小结 |
5.4 限售政策断点回归模型分析 |
5.4.1 限售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
5.4.2 限售政策模型稳健性检验 |
5.4.3 限售政策效果整体分析 |
5.4.4 限售政策效果详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7 政策建议及展望 |
7.1 政策建议 |
7.1.1 因城施策,注重区域差异 |
7.1.2 科学施策,提高决策科学性 |
7.1.3 加快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 |
7.1.4 拓宽投资渠道,引导理性投资 |
7.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各地购房限售政策(居民家庭或消费者)一览表 |
B 各地购房限售政策(法人)一览表 |
C 作者于攻读学位时期发表的论文 |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土地财政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内容、目标与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土地财政 |
二、地方政府行为 |
三、居民收入 |
四、居民收入分配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分析 |
一、地租与土地国有化理论 |
二、公共选择理论 |
三、委托——代理理论 |
四、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
五、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三节 土地财政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机制分析 |
一、“以地引资”对城镇职工工资的影响机制 |
二、土地征收对居民收入与财富的影响机制 |
三、“以地生财”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 |
四、“以地生财”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 |
第二章 土地财政、收入分配的制度安排与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土地财政相关制度 |
一、需求层面:分税制改革和政绩考核制度 |
二、供给层面:土地、房产制度的变革 |
第二节 土地财政的规模和变动趋势 |
一、土地征收和土地供应面积 |
二、土地财政收入 |
第三节 收入分配政策 |
一、打破平均主义,恢复按劳分配(1978-1984) |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建立多元分配格局(1987-2006) |
三、注重追求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2007 年至今) |
四、对收入分配政策的评价 |
第四节 收入分配状况和变动趋势 |
一、居民总体收入差距 |
二、城乡收入差距 |
三、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
四、城镇职工工资差距 |
五、农村内部收入差距 |
第三章 “以地引资”与城镇职工工资 |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变量和数据 |
第二节 实证结果 |
一、基本结果 |
二、机制检验 |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
一、安慰剂检验结果 |
二、GMM方法估计结果 |
第四节 异质性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地征收对居民收入与财富的影响 |
第一节 数据、模型和方法 |
第二节 计量结果 |
一、双重差分(DID)回归结果 |
二、安慰剂检验结果 |
三、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方法检验结果 |
四、机制检验结果 |
第三节 土地征收对居民收入与财富差距的贡献度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地生财”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
第一节 实证模型、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
一、实证模型与变量设定 |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以地生财”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基准回归 |
二、“以地生财”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渠道分析 |
第三节 内生性问题处理 |
第四节 异质性和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地生财”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模型设定 |
二、变量的选取及说明 |
三、内生性的处理 |
第二节 实证结果 |
第三节 “以地生财”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中介机制检验 |
一、土地财政背景下“人地失调”城镇化的中介效应检验 |
二、公共品供给扭曲的中介效应检验 |
三、“去工业化”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四节 土地财政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空间关系检验 |
一、模型设定 |
二、空间计量回归结果 |
第五节 异质性与稳健性检验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全文总结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深入推进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 |
二、完善农地非农化的利益分配格局 |
三、去除“以地生财”的制度化土壤 |
四、完善土地管理政策稳定房价 |
五、纠正土地财政发展模式中的城市偏向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重庆楼市发展八大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财新传媒数据新闻的特色与启示[D]. 陈凯君. 广西大学, 2020(07)
- [2]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测度与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视角[D]. 刘军.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K市C项目市场细分及定位研究[D]. 饶玥. 西南大学, 2020(01)
- [5]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D]. 徐浩. 南京大学, 2019(07)
- [6]“人才争夺战”之冷思考[J]. 张晓明,李雪艳,顾承卫. 科技中国, 2019(09)
- [7]城市生态环境对住宅价格影响研究 ——以重庆璧山区绿岛新区为例[D]. 邱菡. 重庆大学, 2019(01)
- [8]重庆市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协调发展研究[D]. 吴梦琳. 重庆大学, 2019(01)
- [9]房地产限售政策有效性评估 ——来自重庆与广州数据的实证分析[D]. 吴槟. 重庆大学, 2019(01)
- [10]土地财政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研究[D]. 谢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