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论郭秉文“四个平衡”的办学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张琳琳[1](2021)在《郭秉文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着名的教育家郭秉文对当时的高等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有关高等教育的思想体现了一个时代的需要,也为今后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郭秉文的师范教育思想对现在高等师范学习的改革具有启发作用。其中,分权管理思想让我们认识到行政与学术如何权衡,"四个平衡""三育并举"的思想直到现在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昝晓彤[2](2021)在《郭秉文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研究》文中指出
杨凯良[3](2020)在《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在新旧文明交替、时局动荡混乱的民国时期,大学校长作为过渡时代的思想引领者,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从何而来?本文结合运用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对作用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及相关因素给予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清末民初的时代环境及教育近代化的开展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萌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场景。西方现代性观念体系的西风东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生发提供了思想来源和催化剂。儒家文化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萌生的原生思想背景。所处具体地域文化场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高等教育性情和学术偏好,也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铺设了个人思维层面的基底。教育文化场景中:虽然民国着名大学校长国内的知识结构上存在共性,然而留德和留美学人群的不同教育文化场景导致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大学校长所获取或感知的或显或隐的西方大学理念和古希腊哲学思想为他们回国后主持大学奠定了高等教育思想的来源基础。社会任职场景中:编译馆或杂志社任职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炼化厂;在政府任职时期积累的人脉为他们日后执掌大学、保证大学正常运转提供了诸多方便;任职大学是最为关键的职业经历,可以加深他们对于高等教育系统的感知和体认,为他们提出颇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依据。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烘托下,高等教育思想呈现出衍生从属性、中西杂交性、理想性和前瞻性、公共性和批判性。场景的转换对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认识和发展的心理产生了影响,期间伴随着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的冲突与磨合,偶有可能发生政域场和学域场之间高等教育沟通思维的调适。对学术场景的聚焦研究发现:杜威一脉学术师承秉承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和实验主义的方法,然而其中国弟子在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上与杜威相比发生了异变;北大同人的学术网络聚合性强,交互性佳,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同质性和细微分化。对大学实践场景考察发现:大学校长的人事变迁不一定会导致一所大学理念的断裂,职业场景变换却可能使大学校长教育理念发生微调或转变。对大学办学理念与大学教育理念相关核心文本的分析揭示了高等教育思想内核的多元调和性与对立共生性。由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的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替代性,复杂性和多元性,联结性和交叉性这几种特性,因此从工具论角度出发截取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片段或者场景进行“神话”预制式的研究可能会造成研究结果的不适切,亦可能遮蔽真实的高等教育历史。此外,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的高等教育思想并未上升到理论化层面。基于场景视角,论文总结了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形成特点,以此为参照,初步探讨了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并尝试性提出了场景建设的路向。
丁冬,张长秀[4](2020)在《郭秉文对现代大学图书馆事业的贡献与启示》文中提出郭秉文是中国近现代着名教育家之一,与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他提出"四个平衡"的办学思想,并身体力行,筹资建馆、延揽人才、倡导和促进图书馆服务社会、国际交流,为东南大学图书馆建设和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给创建双一流大学背景下的图书馆建设留下了有益的启示。
邬瑶瑶[5](2019)在《郭秉文与国立东南大学的创设与发展研究(1921-1925)》文中指出郭秉文是民国时期着名教育家,也是我国第一位在美国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者,具备丰富的教育知识储备和办学经验,为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1921-1925年间,郭秉文致力于东南大学的创建与发展。担任东南大学校长期间,学习美国办学模式,倡导“寓师范于大学”,改制南京高等师范,使其成为东南大学;贯彻民主治校管理思想、“四个平衡”治学理念、学术并重的办学方针以及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使东南大学誉满东南,蜚声海外。这一系列的改革也丰富和完善了我国高校的办学实践。研究郭秉文对东南大学的实践创办,卓越的办学理念以及丰厚的价值体系,为近代教育史的研究提供便利条件。选择郭秉文这一历史人物和东南大学的创办实践,既能重温郭秉文教育家的风采,又能透视同时期前后国内教育家群体的思想轨迹,用历史的思想之光去照亮未来的发展。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现状及意义,并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对文献搜集整理,对需要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思路作了简要的说明。第二部分,分析郭秉文与东南大学的结缘,将郭秉文的国内外求学经历与东南大学的创办历史相结合,介绍郭秉文创办东南大学的思想缘由,郭秉文创办东南大学“从无到有”的过程;并详细地阐述了郭秉文先生在哥伦比亚大学、伍斯特学习的背景,记叙其回国的生活工作经历。分别从思想初期的酝酿到中期实践,再到创办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三部分,介绍郭秉文的高等教育理念,分别从“三育并举”的育人思想、“寓师范于大学”的师范教育模式、“四个平衡”的指导方针、“先进民主”的管理模式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其高校办学思想的形成,为进一步探讨实践成效做铺垫。第四部分,归纳郭秉文在东南大学中办学取得的成绩,采取教育史的研究理念从管理制度、学科设置、师资设备、人才培养、国际视野五个方面挖掘实践成效,并总结其带来的具体影响。第五部分,分析郭秉文执掌东南大学的办学借鉴。从“教育救国”的办学使命、“双一流”对大学的借鉴以及中西高校差异办学的认识与反思三个主要方面剖析郭秉文在东南大学的办实思想,以及对当前教育的借鉴和普及。透视郭秉文创办东南大学的教育实践,不仅为东南大学奠定了百年基业,同时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未来发展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学术精神等各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张瑶[6](2018)在《郭秉文高等教育分权管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历史长河中,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已有百年历史,大多数高等院校都有曲折的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奋斗过程,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和教训。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如今的高等教育已进行了全新升级,无论从师资、数量、规模方面都不是往昔的大学所能比拟的。但我们仍应清楚认识到,如今的高等教育体系都是从历经考验的大学及其大学理念发展来的。时至今日,那些古老大学的校园资料、文献不仅仅是被当作文物为我们讲述时代历史,我们更应从那些厚重的历史中总结以往办学者的教训,避免重走弯路。以史为鉴,勇于创新,这样才能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不忘教育初心走出一条符合新时代的高等教育之路。回顾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有这样一大批大学校长,他们敢于冒险,锐意进取,作为高等教育的开拓者,呕心沥血,竭尽全力为现代大学的成立以及发展贡献出自己毕生力量。展望高等教育的未来,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些先驱者,他们丰富的教育思想和卓越的办学理念,为高等教育事业注入新鲜血液,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启迪。本论文研究办学有成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及国立东南大学的校长郭秉文,他眼光开阔,经历丰富,创造性提出具有本土特色的高等教育分权管理思想。郭秉文是中国史上第一位教育学博士,同时也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着名教育家。他在博士论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中,对各朝代教育制度阐释独到细微,在留美期间通过对西方教育制度的吸收和借鉴,让他融合中西方教育制度的长处,在保持教育集权与分权平衡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中国本土的教育分权思想。他的另一部着作《学校管理法》被誉为“现代师范教科书”,书中具体阐述了对学校的各项事务的详细管理。在南高和东大时期,郭秉文推行了一系列教育分权式改革,提出了一整套实行分权制衡的教育制度设计,使东南大学成为近现代最早实施分权管理模式的高校,并迅速发展成为与当时的北大相媲美的高等学府。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进行研究。本文在成文过程中,广泛搜集并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与文献。搜集整理郭秉文的高校管理思想,并在高校整体管理思想的基础上研究郭秉文在高等教育分权方面的理论。论文分为以下四部分:绪论:论述本文的选题缘由、论文的创新之处等五项内容。绪论部分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文献资料进行搜集与整理,对郭秉文教育分权思想进行分类概括。第一部分:从郭秉文高等教育分权理论的概述、郭秉文论教育集权与分权的平衡两方面为出发点,结合郭秉文的《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学校管理法》两本着作来梳理郭秉文高等教育分权管理思想的观点。第二部分:分别从实行“董事会制”、分权治事“三会制”、自主开放的学生自治管理等三个方面,对郭秉文高等教育分权管理的内涵进行详细阐述。第三部分:在论述郭秉文推行的一系列教育分权改革的基础上,分析郭秉文高等教育分权管理思想给当代高等教育分权及建设带来的启示。在南高师和东大时期,郭秉文推行了一系列高等分权式改革,提出了一整套实施分权制衡的教育制度设计,东南大学成为近现代最早实施分权模式的高校,并迅速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等学府。郭秉文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郭秉文的教育分权改革对当代大学建设影响深远,是现代大学教育分权制度改革的先导,对于今天大学制度建设、分权管理乃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汪建华[7](2017)在《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识教育是相对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而言的。从广义上来说,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以外的教育都可以称之为通识教育。大学通识教育,不仅仅涉及到人才培养问题,更是牵涉到国家战略问题。现代大学通识教育在应对急剧分化的专业教育造成的知识碎片化问题过程中,保证学生将来在成为各种各样的专家的同时,仍不失健全的人格和自由的品性,并且有能力应对复杂社会在专业领域之外提出的种种挑战。更重要的是,在日益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时代,通识教育还承担着凝聚社会共识、培养合格公民的时代使命。特别是在崇尚自由的现代民主社会,通识教育不但要塑造个体的自由人格,还要为社会提供基本的价值共识,以免在多元分化的社会中,个体的自由抉择瓦解了基本的社会价值,进而动摇人类文明的基石。论文聚焦于民国时期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依据内、外两条线索对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的外部线索主要是指特定的发展背景、一定时期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制度和政策等;这些因素外在地影响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变革与发展。研究的内部线索是指通识教育课程变革与发展的内在逻辑;论文依据课程的内在结构框架,遵循其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维度来考察民国时期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本论文属于实证研究,整个研究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总体而言,论文分为两大板块,第一大板块主要是“史”,包括第二、三、四章内容;论文第二大板块主要是“论”,主要包括第五、六章内容。其中,在第一大板块的每一章内容中,又分为“史”和“论”两部分,每一章的前部分是历史梳理,后一部分是理论论证和阐述。论文整体包括七个部分,每一部分具体内容如下:导论。导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由,梳理了相关研究文献,为研究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同时,也明晰了研究的基本方向。第一章,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本真追寻。本章主要探讨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是什么”“从哪里来”两个基本问题。界定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相关概念,明晰了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内涵;梳理了中西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演变历史,厘清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历史渊源。第二章,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成型(1912-1927)。1912-1927年,是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的第一个阶段。本章主要从发展背景、思想领域、制度层面、实践探索四个方面,对这一阶段的通识教育课程变革的基本形态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这一阶段的通识教育课程呈现如下特征:在课程目标上,注重基本知识的掌握;在课程结构上,表现为结构不一,课程多样;在课程内容上,异常丰富,通专难分;在课程实施上,注重基本知识;在课程管理上,由集中到分散;在课程评价上,重视过程性评价。第三章,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1928-1937)。1928-1937年,是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的第二个阶段。本章遵循第二章的分析框架,对本阶段的通识教育课程变革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本阶段的通识教育课程呈现如下特征:在课程目标上,注重养成学生共同之基础;在课程结构上,基本成型;在课程内容上,各学校小同大异;在课程实施上,自由创生;在课程管理上,全面而不统一;在课程评价上,完善而单一。第四章,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成熟(1938-1948)。1938-1948年,是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的第三个阶段。本章依然按照前两章的分析框架展开探讨。研究发现,本阶段的通识教育课程呈现以下特征:在课程目标上,注重培养完整的人;在课程结构上,统一而全面;在课程内容上,智德并重;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质量;在课程管理上,统一共同必修科目;在课程评价上,关注学生学习的质量。第五章,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的整体特征。基于第二、三、四章的研究,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整个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的特征和趋势。研究发现,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由注重“基础”到培养“完人”;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结构由丰富多样到基本统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由重知识传授到智德并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由侧重数量到注重质量;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管理由集中到分散再到集中;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由关注考试成绩到注重学习质量。第六章,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的现代启示。着重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结构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促进、课程管理的优化、课程评价的规范等方面阐述了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变革对当代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王荪[8](2016)在《郭秉文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教育史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其中民国时期的教育无论是从发展的规模上,还是产生的影响上都在这幅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各种教育思想层出不穷,百家争鸣,东西方文化交相辉映。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文化环境下,依然有着一批批热忱的爱国青年,他们大多具有多年的留学经历,回国后将他国先进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传播到我国,期望改变中国内外交困、贫穷、落后的局面。作为近代大学教育的开拓者之一的郭秉文是这群人中的佼佼者。本文以郭秉文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为核心,集中讨论了郭秉文对东南大学的成功改革,以及其中涉及到的主要内容、重要经验、以及对现代教育做出的卓越贡献。首先,郭秉文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教育宗旨在于服务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一方面他鼓励学生与社会形成正确的择业观,一方面他在校内设置实用性课程。其次郭秉文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培养国际精神,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他引进大量留美学生,鼓励学生创办研究会,组织国际团体、教授来校指导教学,使得东南大学在国内成为文化交流的中心,对外成为国际交流的窗口。郭秉文还倡导用科学的教育制度为手段以达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最后,郭秉文认为高等教国际化是建立在国内与国际平衡的基础之上的,既保有了中国教育的特色,又注入了西方新鲜的血液。作为一名在民国时期享誉世界的教育家与教育改革家,郭秉文在出任东南大学校长期间,制订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东南大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东南大学成为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届的新星,尤其是东南大学更是与北京大学相抗衡,在当时形成“南东北北”的两校鼎立局面。郭秉文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积淀浓厚,意义深远。他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自成体系,符合当时的时代需要,既体现了时代特点,又有一定的传承性。纵观郭秉文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我们可以窥探当代大学进行国际化探索的经验总结。坚持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是大学国际化成功的前提;坚持教育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平衡是高等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证;坚持教育的科学性是国际化的重要手段,同时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还要注意教育与政治的平衡,确保教育的独立性。对郭秉文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进行研究和总结,是重新认识近代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变革、嬗变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新时期弘扬时代精神、挖掘民族智慧,进行教育改革等实践活动也意义重大。
王丽娟[9](2016)在《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研究(1912-1937)》文中提出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单元,又是最重要的组织基础。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作为大学“基本操作单位”的学科始终处于基础和龙头地位。学科价值取向指的是学科活动的方向,是学科价值主体以自身客观认识能力为依据,在对外部社会历史发展及学科发展实际情况的判断基础上,在学科建设实践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性。它是价值主体对学科进行价值选择的理性动态过程,它弥散贯通于学科建设的方方面面,在现时性上学科价值取向包含理想与现实两个维度。一直以来大学学科建设深陷“非此即彼”的价值困惑,这导致学科社会目标与学术目标的关系问题一直比较突出。研究学科建设的价值取向问题,需要借鉴我国大学学科建设价值取向发展演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民国时期,在中国财政萧条、政局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国人在大学学科建设方面作出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值得吸取的教训,值得我们深入地进行研究。近代大学学科制度萌芽于上世纪初清末新政改革之后,诞生于民国前期,发展于民国中期。它历经了三个阶段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完成了近代化学科建设主要阵地的三次转移:一是民国初年至五四运动时期,在北京大学;二是五四运动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在东南大学;三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至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在中央大学。本文以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发展演变的三个历史时期为经,以“学科知识一学科制度一学科文化”为纬,动态研究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的形成、演化过程和演化的影响因素,追寻其实践效果,并探讨造成学科发展价值理想与实施现状的差距,揭示不同价值取向下学科的真实形态以及构筑这种形态的具体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以为当前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参照。为此,本文将以跨学科研究为主要方法论范式,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借鉴哲学、高等教育学、社会学、政策学等学科的理论观点,对民国以来国立大学学科建设进行系统的价值审视。本研究主要分为七个部分,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如下: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现状、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研究意义、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论述了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的历史渊源。把中国古代大学“天人合一”学科价值取向作为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的历史源头,把清末民初“中体西用”学科价值取向的转变作为民国学科价值取向的历史转点。第三四五部分分别论述了民国初年至五四运动时期的北京大学,五四运动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期的东南大学,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至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中央大学各个历史时期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演变的外部环境及内部逻辑,学科价值取向形成过程及价值实现的表征。蔡元培时代的北大学科价值转型,推动了近代大学学科行政本位向学术本位的制度转型,北大实现了学科组织重构和学科管理制度重建,正式确立了以教授治校等为具体形式的大学学术权力制度,进而开启了中国大学的现代化进程。但是,由于受到中国社会发展的程度水平的制约,缺乏外部制度环境以及文化传统的支持,以及受制于学科主体自身之局限性,此时的学科价值转型,也是仅仅停留在价值文本层面,学科对于社会的影响,也仅是局限在上层思想界,对民众影响并不大。郭秉文时代的东南大学,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建设目标指引下,以美国为蓝本,对当时的大学学科宗旨、学科结构、学科组织与管理模式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变革,学科“现代性意识”有所深化。但是,由于受到社会实践外界因素的影响,当时学科建设与中国社会相脱节,学科建设难以走向本土化。罗家伦时代的中央大学学科建设走出了学习引进和模仿的阶段,确立了新的学科建设价值观念,学科不断走向成熟,学科建设走出了理想与现实“非此即彼”的价值困惑,回归学科实践本体形态,有效地协调了学科社会目标与学术目标的关系,主动追求多维文化动态平衡。但是,由于当时科学发展状况以及人们对科学的认识状况,另外,还有学科主体自身的素养问题,“实践本位”的学科价值目标很难真正实现。第六部分基于对以上三个时期大学学科价值取向的研究结果,揭示其整体流变之态势,对这三个时期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演变的基本内容、演变的原因、学科价值取向演变的实质进行论述分析。第七部分基于历史流变趋势对现实大学学科建设价值取向进行总结和反思。这部分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建构合理学科价值形态的理论依据——实践价值哲学,并且在实践价值哲学视域下,对大学学科价值实现策略进行具体分析论述。
张雪蓉[10](2015)在《职业校长的典范——试析郭秉文大学经营理念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个长期接受西式教育文化影响者,郭秉文成长背景奠定他实用主义价值取向的大学经营理念的基础;在他的校长生涯中,郭秉文始终以"事业之心经营大学",将追求卓越和发展平衡的经营理念贯穿于东南大学的办学实践中。他通过将筹款、吸纳优秀人才作为校长的工作重心,以四个平衡为办学方针,建立高效的美式现代大学管理体系,竭力扩展大学的社会功能等具体的大学经营实践活动,使东南大学在20世纪20年代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得到快速的发展;郭秉文这种力求平衡学术发展和社会功利需求的经营做法,顺应了那个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内外部环境的需求,表现出较为浓厚的美国大学实用主义办学取向,是一位具有典型意义的美式职业校长。
二、略论郭秉文“四个平衡”的办学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郭秉文“四个平衡”的办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郭秉文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 |
(一)教育宗旨的内涵 |
(二)教育职能的内涵 |
(三)教育内容的科学化 |
(四)“四个平衡”的办学理念 |
三、高等教育分权管理思想 |
四、高等师范教育思想 |
五、通识教育理念 |
六、启示 |
(3)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西方大学理念相关研究 |
1.2.2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个体高等教育思想相关研究 |
1.2.3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群体思想研究 |
1.2.4 大学校长个性特质、能力及社会角色相关研究 |
1.2.5 知识社会学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 |
1.2.6 已有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着名大学校长 |
1.3.2 高等教育思想 |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1.4.1 场景:本义及多元衍生义 |
1.4.2 分析框架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基础场景 |
2.1 时代背景:清末民初国际国内政治社会演变 |
2.1.1 洋务运动与器物之变 |
2.1.2 变法运动与制度之替 |
2.1.3 革命运动和思想之立 |
2.2 因应时局的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展开 |
2.2.1 洋务运动时期的早期教育近代化 |
2.2.2 民国成立以来的教育近代化 |
2.2.3 近代教育及高等教育制度变革对现代大学的呼唤 |
2.3 思想文化的鏖战: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取舍 |
2.3.1 中国儒家文化的式微和演变 |
2.3.2 西方现代性观念的涌入 |
2.3.2.1 “进步”与“竞争”的人生趋向 |
2.3.2.2 “自由”与“民主”的价值理念 |
2.3.2.3 “科学”与“实用”的内容导向 |
2.3.2.4 “社会改良”与“社会改造”的政治诉求 |
2.3.3 思想文化环境:“无序的多元” |
2.4 时代和思潮影响下高等教育理想的型塑 |
2.4.1 树立教育/科学救国的信仰 |
2.4.2 树立创办现代一流大学的理念 |
2.5 高等教育思想孕育的基础场景分析 |
2.5.1 共时性:所处基础场景的特征 |
2.5.2 教育/学术救国:所处基础场景的主题和灵魂 |
3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分析 |
3.1 地域文化场景及其影响:以吴越文化为例 |
3.2 教育文化场景及其影响 |
3.2.1 教育文化场景所形成知识结构的共性 |
3.2.2 留学文化场景不同导致知识结构的差异 |
3.2.2.1 留德学人群:庞杂且多元的知识结构 |
3.2.2.2 留美学人群:术业有专攻的知识结构 |
3.2.3 不同留学文化场景下思维模式的差异 |
3.2.3.1 留德学人:思辨理性哲学传统的精神取向 |
3.2.3.2 留美学人:经验(实用)主义哲学传统的科学取向 |
3.2.4 教育文化场景的衍生:古希腊哲学思想及西方大学理念的灌溉 |
3.2.4.1 对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涉猎 |
3.2.4.2 对于西方大学理念直接或间接的感知 |
3.3 社会组织任职场景分析 |
3.3.1 编译馆/杂志社历练:教育思想交流的炼化厂 |
3.3.2 政府部门任职: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
3.3.3 大学任职:一旦投入便报以赤诚 |
3.4 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作用下的高等教育思想特性 |
3.4.1 “硕学鸿儒”的学术特质与高等教育思想的衍生从属性 |
3.4.2 “学贯中西”的学术路径与高等教育思想的中西杂交性 |
3.4.3 “大学校长”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理想性和前瞻性 |
3.4.4 “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公共性和批判性 |
3.5 场景变换对高等教育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分析 |
3.5.1 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之冲突与磨合 |
3.5.2 借力政域场以成就学域场:高等教育管理思维的调适 |
3.6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关系分析 |
3.6.1 子场景之间的联结性 |
3.6.2 子场景之间的交叉性 |
4 学术场景的聚焦:学术师承和学术网络维度 |
4.1 学术谱系两维度解析 |
4.1.1 师承关系维度 |
4.1.2 学术网络维度 |
4.2 学术师承:以杜威一脉为例 |
4.2.1 治学方式:实验主义的方法 |
4.2.2 治学理念: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 |
4.2.3 杜威一脉师承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承继性和变异性 |
4.3 学术网络:以北大相关的大学校长为例 |
4.3.1 聚合性强的学术网络:师生之间的职业传承和学术交流 |
4.3.2 交互性佳的学术网络:大学校长平辈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
4.3.3 北大同人教育理念上的同质性和细微分化 |
4.4 学术谱系观照下高等教育思想的引入和植根 |
5 大学实践场景的轮换:北大校长和科学社成员的高等教育思想流变分析 |
5.1 大学校长更迭与高等教育思想的承继和发展——以北大为例 |
5.1.1 蔡元培初掌北京大学时期: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实践 |
5.1.2 蔡退蒋进:德国经典大学理念与美国现代大学理念渐融合 |
5.1.3 蒋辞胡继:从关注单一大学发展到聚焦国家高等教育全局 |
5.2 大学校长的社团交往、职业流动与高等教育理念的维系与转向 |
5.2.1 缘起中国科学社:留美学生的科学教育梦想 |
5.2.2 初露峥嵘:科学教育思想的早期萌芽 |
5.2.3 职业沉浮间:科学教育观的维系或转向 |
5.2.3.1 任鸿隽:一以贯之的科学教育提倡者 |
5.2.3.2 竺可桢:从看重科学教育到科学人文教育并重 |
5.2.3.3 胡先骕:教育观的天平从科学向人文偏移 |
5.3 大学实践场景下高等教育思想的流变和延续 |
6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核及特点 |
6.1 大学理念文本梳理 |
6.1.1 关于大学的使命、功能、职能的认知演进 |
6.1.2 关于大学理想和大学精神的认知推进 |
6.1.3 关于具体大学理念的论述列举 |
6.2 大学教育理念内核:科学与人文的拉锯与对峙 |
6.2.1 古代社会人文教育的辉煌 |
6.2.2 民国时期科学教育对于人文教育的冲击和压制 |
6.2.3 群策群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眼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
6.3 基于文本分析的高等教育思想的多元共生性 |
6.3.1 大学理念:使命、理想和精神的多元调和 |
6.3.2 教育理念:理想追求与现实需要的对立共生 |
6.4 共价值性:高等教育思想的文化价值观场景特点 |
7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研究的再反思 |
7.1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社会时代影响和价值 |
7.1.1 对于中西学术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贡献 |
7.1.2 破除政教合一、争取教育独立和教育改造社会的尝试 |
7.1.3 为现今的大学发展和大学校长掌校做参考 |
7.1.3.1 大学校训的理念传承 |
7.1.3.2 大学校长毕业演说词的寄托 |
7.1.3.3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挈领 |
7.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再反思 |
7.2.1 民国大学校长研究的“神话”预制 |
7.2.2 场景特质的呈现及“神话”的解构 |
7.2.2.1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 |
7.2.2.2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场景具有错综复杂性 |
7.2.3 “神话”的内伤:高等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基于场景分析的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 |
8.1.1 形成过程 |
8.1.2 影响因素 |
8.1.3 形成特点 |
8.2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 |
8.2.1 基础场景健全平稳却无法形成核心凝聚力 |
8.2.2 教育文化场景宏大规整且“亚教育文化场景”开始出现 |
8.2.3 社会任职场景中高等教育思想的实践面临着主客观挑战 |
8.3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场景建设的路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4)郭秉文对现代大学图书馆事业的贡献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郭秉文与东南大学 |
2 郭秉文的平衡办学思想和图书馆情结 |
3 郭秉文对东南大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贡献 |
3.1 亲力亲为,心系图书馆 |
3.2 延揽人才,重视图书馆 |
3.3 服务社会,开培训先河 |
3.4 倡导国际交流,互换馆藏信息 |
4 郭秉文办学思想和图书馆实践的启示 |
4.1 平衡的办学思想 |
4.2 人才第一位思想 |
4.3 抓住机遇,创造机会 |
4.4 开放的办馆理念 |
4.5 国际交流与合作 |
4.6 职业精神 |
(5)郭秉文与国立东南大学的创设与发展研究(1921-192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内容与拟解决问题 |
第一章 郭秉文与东南大学的结缘 |
一、郭秉文的生活经历与海外求学之路 |
(一)郭秉文的生平经历 |
(二)郭秉文的海外求学之路 |
二、东南大学的建校历史 |
(一)东南大学的历史沿革 |
(二)东南大学的成立 |
三、郭秉文与东南大学的创设过程 |
(一)初期酝酿 |
(二)实际创建 |
(三)所遇困境 |
第二章 郭秉文的高等教育思想理念 |
一、“三育并举”的办学理念 |
(一)重启发实践之训育 |
(二)重思想应用之智育 |
(三)重健康普及之体育 |
二、“寓师范于大学”的师范教育模式 |
三、“四个平衡”的指导方针 |
(一)通才与专才的平衡 |
(二)人文与科学的平衡 |
(三)师资与设备的平衡 |
(四)国内与国际的平衡 |
四、“先进民主”的管理模式 |
(一)三会制的设立 |
(二)成立董事会制度 |
第三章 郭秉文执掌东南大学的办学实践 |
一、学科设置 |
(一)初建时的学科合并 |
(二)发展时的学科增建 |
(三)成熟时的学科创新 |
二、管理体制 |
(一)董事会制度 |
(二)学生管理——自动自治 |
(三)男女同校 |
三、师资设备 |
(一)延揽名师 |
(二)改善设备 |
四、功能设置 |
(一)研究、教学、推广相结合的办学模式 |
(二)暑期学校 |
五、国际视野 |
(一)内外结合的理念倡导 |
(二)以身作则的实践创举 |
第四章 郭秉文执掌东南大学办学借鉴 |
一、引领“教育家办学”新典范 |
二、促进“双一流办学”新模式 |
三、推进“实用主义”新实践 |
四、开创“通专并重”新路径 |
五、启迪“求同存异”新思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郭秉文高等教育分权管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
(一)传记、纪念性文章和文集 |
(二)学术论文成果丰硕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目的、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及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五、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郭秉文论教育集权与分权的平衡 |
一、郭秉文高等教育分权理论的概述 |
二、郭秉文论教育集权与分权的平衡 |
(一)《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中集权与分权平衡思想 |
(二)《学校管理法》中集权与分权平衡思想 |
第二章 郭秉文高等教育分权管理的内涵 |
一、实行“董事会制” |
(一)董事会创立背景及过程 |
(二)董事会的职能变化 |
(三)董事会的作用 |
二、分权治事“三会制” |
(一)评议会 |
(二)行政委员会 |
(三)教授会 |
三、自主开放的学生自治管理 |
(一)学生自治的实施 |
(二)学生自治管理的成效 |
第三章 郭秉文高等教育分权管理思想启示 |
一、教育改革做到集权与分权的平衡 |
二、教育逐步实现去行政化 |
三、大力培养优秀校长和领导者 |
四、推进学生管理的自治民主化 |
五、依托社会进行办学 |
六、赋予高校更多办学自主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及创新 |
第一章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本真追寻 |
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概念解读 |
(一)民国时期 |
(二)大学 |
(三)通识教育 |
(四)课程变革 |
二、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源流探析 |
(一)西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演变 |
(二)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演变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成型(1912-1927) |
一、时代背景 |
(一)“通才教育”的提出 |
(二)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现状 |
二、思想领域 |
(一)各类期刊杂志的创办与通识教育思想的传播 |
(二)着名教育家的通识教育思想 |
三、制度建设 |
(一)壬子葵丑学制的颁布 |
(二)《大学令》与《大学规程》的颁布 |
(三)《修正大学令》的颁行 |
(四)壬戌学制与《国立大学校条例》对高等教育的规定 |
四、实践层面 |
(一)1912-1917 年:预科模式 |
(二)1918-1924 年:预科+本科模式 |
(三)1925-1927 年:多元模式 |
五、通识教育课程成型之反思 |
(一)借鉴模仿与现实国情 |
(二)课程目标:掌握基本之知识 |
(二)课程结构:结构不一课程多样 |
(三)课程内容:内容丰富通专难分 |
(四)课程实施:注重基本知识 |
(五)课程管理:从统一到分散 |
(六)课程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1928-1937) |
一、时代背景 |
(一)十年稳定与“党化教育”的推行 |
(二)大学课程自由分散 |
二、思想领域 |
(一)关于大学共同必修科目的讨论 |
(二)关于“通才”与“专才”之争 |
三、制度建设 |
(一)“三民主义”及其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规约 |
(二)《大学组织法》与《大学规程》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规约 |
四、实践层面 |
(一)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 |
(二)国立中央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 |
(三)金陵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 |
(四)安徽省立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 |
(五)私立燕京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 |
(六)国立武汉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 |
(七)私立华西协和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 |
(八)国立中山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 |
五、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发展之省思 |
(一)课程目标:养成学生共同之基础 |
(二)课程结构:基本成型 |
(三)课程内容:小同大异 |
(四)课程实施:自由创生 |
(五)课程管理:全面而不统一 |
(六)课程评价:完善而单一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成熟(1938-1948) |
一、时代背景 |
(一)日本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破坏 |
(二)国民党政府实施“战时要当平时看”的办学方针 |
二、思想领域:以梅贻琦的通识教育思想为例 |
(一)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
(二)通识教育的育人目标:培养新民 |
(三)通识教育的实践路径:五育并进 |
(四)通识教育的基本保障:自由自治,大师引领 |
三、制度建设 |
(一)颁布各项方针和政策 |
(二)整理课程与共同必修科目表颁布 |
四、实践层面 |
(一)私立辅仁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 |
(二)国立中山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 |
(三)浙江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 |
(四)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 |
五、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成熟之省思 |
(一)课程目标:完整的人 |
(二)课程结构:统一而全面 |
(三)课程内容:智德并重 |
(四)课程实施:关注质量 |
(五)课程管理:统一共同科目 |
(六)课程评价:注重学习质量 |
第五章 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的整体特征 |
一、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由注重“基础”到培养“完人” |
(一)大学教育宗旨演变及其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规约 |
(二)注重基本知识基础的垫定 |
(三)重视共同“基础”的养成 |
(四)着眼于“完人”的培养 |
二、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结构:由丰富多样到基本统一 |
(一)初生之物:通识教育课程结构的丰富多样 |
(二)自由发展:通识教育课程结构的趋于一致 |
(三)国家标准:通识教育课程结构的基本统一 |
三、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由重知识传授到智德并重 |
(一)以学科知识为主的通识教育课程 |
(二)重视社会价值共识的培育 |
(三)智德并重的通识教育课程 |
四、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由侧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
(一)成型期:快速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 |
(二)发展期:课程自由化导致科目繁杂 |
(三)成熟期:共同必修科目表的规约 |
五、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管理:由集中到分散再到集中 |
(一)《大学规程》对各科课程的规定 |
(二)大学课程权力的分散 |
(三)大学课程权力的再次集中 |
六、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由关注考试成绩到注重学习质量 |
(一)课程评价制度的初步成型 |
(二)课程评价制度的完善 |
(三)关注学习质量的课程评价 |
第六章 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的现代启示 |
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定位 |
(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多重性 |
(二)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现实制约性 |
二、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结构的确定 |
(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
(二)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比例的相对均衡性 |
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 |
(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广博性 |
(二)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
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促进 |
(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价值性 |
(二)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施中的教师影响 |
五、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管理的优化 |
(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管理的“钟摆”现象 |
(二)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管理中的学生自主性 |
六、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的规范 |
(一)注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过程性评价 |
(二)重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郭秉文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高等教育思想 |
1.2.2 大学办学理念 |
1.2.3 中外文化交流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历史分析法 |
1.5.3 比较研究法 |
第二章 郭秉文的教育人生 |
2.1 清心书院的启蒙教育 |
2.2 负笈担簦,赴美求学 |
2.3 改革东南大学 |
第三章 郭秉文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的渊源 |
3.1 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继承 |
3.1.1 对儒家文化的继承 |
3.1.2 对旧教育体制的批判 |
3.2 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熏陶 |
3.2.1 伍斯特学院的科学训练坚定了郭秉文的奋斗目标 |
3.2.2 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习为郭秉文提供了思想来源 |
3.2.3 杜威对郭秉文的影响 |
3.2.4 孟禄对郭秉文的影响 |
3.3 进步知识分子对郭秉文的影响 |
第四章 郭秉文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的内容 |
4.1 服务社会的教育宗旨 |
4.1.1 教育宗旨的嬗变 |
4.1.2 郭秉文教育宗旨的内涵 |
4.2 教育的职能:培育世界精神 |
4.3 国际化的教育内容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保障 |
4.3.1 国际化的课程设置 |
4.3.2 科学化的教学方法 |
4.4 “四个平衡”的办学理念 |
4.4.1 通才与专才平衡 |
4.4.2 人文与科学平衡 |
4.4.3 师资与设备平衡 |
4.4.4 国内与国际平衡 |
第五章 郭秉文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的实践 |
5.1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初次尝试 |
5.1.1 开设实用性课程 |
5.1.2 开办暑假班 |
5.1.3 “寓师范于大学”,建立综合性大学 |
5.2 东南大学时期的实践 |
5.2.1 延揽留学生,创设留学生回国大本营 |
5.2.2“广求智与世界”,扩大东南大学影响力 |
5.2.3 鼓励创办研究会,提倡学术自由 |
5.2.4 实行选课制与学分制 |
5.2.5 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 |
5.3 发挥余热,勇挑华美协进社大梁 |
第六章 郭秉文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的现实意义 |
6.1 郭秉文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的评价 |
6.2 郭秉文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的启示 |
6.2.1 坚持国际化的办学理念 |
6.2.2 坚持教育的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平衡 |
6.2.3 坚持对学生社会性能力的培养 |
6.2.4 坚持高校办学的独立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9)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大学学科建设价值取向“钟摆”之惑 |
(二) 当前大学学科建设机遇、挑战及存在的隐患 |
(三) 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研究的缺失 |
二、研究现状 |
(一) 关于学科内涵的研究 |
(二) 关于学科价值取向的理论研究 |
(三) 关于民国大学学科价值取向的历史研究 |
(四) 对已有研究主要观点的综述 |
三、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一) 国立大学 |
(二) 学科 |
(三) 价值与价值取向 |
(四) 大学学科价值取向 |
四、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历史分析法 |
(三) 个案研究法 |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的历史溯源 |
一、中国古代大学“主客相合”的学科价值取向 |
(一) 以“成人”为目标的学科宗旨 |
(二) 经世致用的学科知识结构 |
(三) 家国一体化的学科管理体制 |
(四) 具有“全才”人格特征的学科主体 |
二、“中体西用”与近代大学学科价值取向转型 |
(一) 洋务派“道本器末”的学科价值取向 |
(二) 维新派“政本艺末”的学科价值取向 |
(三) 清末新政“中西合一”的学科价值取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国立大学理想本位学科价值取向 |
一、理想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社会背景 |
(一)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
(二) 分权制衡背景下的政治相对民主化 |
(三) 《大学令》等法规关于大学学科的规定 |
(四) 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 |
二、理想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学科内部逻辑 |
(一) 民国初年以“科学宣传”为宗旨的学术期刊 |
(二) 早期民间松散型学科共同体建设 |
(三) 第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形成 |
三、理想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的生成:以北京大学为例 |
(一) “研究学理”、“思想自由”的学科宗旨 |
(二) “学术分校”、“文理并重”的学科结构 |
(三) “教授治校”的学科管理模式 |
(四) 习明纳体制下的学科组织模式 |
四、理想本位学科价值取向之实践困境:以北京大学为例 |
(一) “学术分校“学科结构体制的实践困境 |
(二) “教授治校”学科管理体制的实践困境 |
(三) 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学科组织模式的实践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国国立大学现实本位学科价值取向 |
一、现实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社会背景 |
(一) 农业与资本主义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
(二) 由军阀走向政党的政治走势 |
(三) 《国立大学校条例》等法规关于大学学科的规定 |
(四) 平民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 |
二、现实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学科内部逻辑 |
(一) 五四运动后以“科学传播“为宗旨的学术期刊 |
(二) 学科共同体制度化建设 |
(三) 中国第二代知识分子——留美学生群体的崛起 |
三、现实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的生成:以东南大学为例 |
(一) “四个平衡”的学科宗旨 |
(二) 育文理、农工商教育于一体的学科结构 |
(三) “董事会制”学科管理模式 |
四、现实本位学科价值取向之实践困境:以东南大学为例 |
(一) 社会现实对学术理想的僭越,导致学科宗旨失衡 |
(二) 过于关注现实需求,导致学科结构重心偏移 |
(三) “易长风潮”与董事会制度的取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国立大学实践本位学科价值取向 |
一、实践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社会背景 |
(一)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走向统制的经济走势 |
(二) “以党治国”及“训政”制度的实施 |
(三) 《大学组织法》等法规关于大学学科的规定 |
(四) 从“西化”到“现代化”的文化趋向 |
二、实践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学科内部逻辑 |
(一) 走向“学科专业化”的学术期刊 |
(二) 国家学科共同体——“中央研究院”的建立 |
(三) 第三代知识分子学科专业化发展 |
三、实践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的制度生成:以中央大学为例 |
(一) “建立有机体民族文化”的学科宗旨 |
(二) 基于学科实践“立体化”的学科结构 |
(三) 本土化“校务会”学科管理体制的建立 |
四、实践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的现实表征:以中央大学为例 |
(一) 学科知识走向的本土化 |
(二) 学科发展与社会实践的互动生成 |
(三) 社会民众科学素养的提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之态势 |
一、学科价值取向流变原因之发展态势 |
(一) 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学科发展主导因素 |
(二) 郭秉文时代的东南大学学科发展主导因素 |
(三) 罗家伦时代的中央大学学科发展主导因素 |
二、学科价值取向流变基本内容之发展态势 |
(一) 学科价值目标:由“理想”“现实”到“趋向和合” |
(二) 学科结构重心:由“重学”“重术”到“学术并重” |
(三) 学术主体:由“自在”“自为”到“文化自觉” |
(四) 学科管理方式:由“民主”“集中”到“相互制衡” |
三、学科价值取向流变实质之发展态势 |
(一) 学科主旨流变之发展态势 |
(二) 学科运思方式流变之发展态势 |
(三) 学科理论基础流变之发展态势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之现实反思 |
一、实践价值哲学:当前大学学科价值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实践价值哲学视域下大学学科价值实现策略 |
(一) “一体两翼”:学科价值目标体系之互动生成 |
(二) “内外兼顾”:学科价值影响因素之有机统一 |
(三) “朝向事物本身”:学科结构之实践关照 |
(四) “文化自觉”:学科价值主体性之理性诉求 |
(五) “动态立体化”:学科管理之张弛有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10)职业校长的典范——试析郭秉文大学经营理念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郭秉文的成长背景与大学经营理念的产生 |
二、郭秉文大学经营理念和实践的主要内容 |
( 一) 在把握校长工作重心上,紧抓人才与经费 |
( 二) 在治校方略上,提出四个平衡的办学方针 |
( 三) 在内部运营上,建立现代大学高效的管理机制 |
( 四) 对外联系上,竭力扩展学校的社会功能 |
三、郭秉文大学经营理念和实践的精髓: 卓越与平衡 |
( 一) 精髓之一: 追求卓越与创新的办学理念 |
( 二) 精髓之二: 平衡的动态管理理念 |
结语 |
四、略论郭秉文“四个平衡”的办学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郭秉文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J]. 张琳琳. 教育观察, 2021(29)
- [2]郭秉文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研究[D]. 昝晓彤.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3]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D]. 杨凯良. 浙江大学, 2020(04)
- [4]郭秉文对现代大学图书馆事业的贡献与启示[J]. 丁冬,张长秀.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20(02)
- [5]郭秉文与国立东南大学的创设与发展研究(1921-1925)[D]. 邬瑶瑶.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7)
- [6]郭秉文高等教育分权管理思想研究[D]. 张瑶.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7)
- [7]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研究[D]. 汪建华. 西南大学, 2017(07)
- [8]郭秉文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与实践研究[D]. 王荪. 南京邮电大学, 2016(03)
- [9]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研究(1912-1937)[D]. 王丽娟.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10]职业校长的典范——试析郭秉文大学经营理念与实践[J]. 张雪蓉. 现代大学教育,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