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塘养殖淡水青虾的技术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任帅帅[1](2020)在《青虾与脊尾白虾抗逆性以及寒区盐碱地稻虾立体种养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筛选出适于寒区(高纬度)稻渔综合种养、短期内效益好的水产经济动物品种,并以其为基础设计出一套适用于寒区盐碱地稻渔综合种养养殖模式,促进北方池塘养殖品种结构、方式的调整,达到促进寒区水产养殖业提质增效的目的。本文以黑龙江省气候特征、盐碱稻田环境条件为实验背景,选取“太湖2号”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淡水虾)和“黄育1号”脊尾白虾[Palaemon(Exopalaemon)carinicaud](海水虾)为实验材料,针对低温、盐度、碳酸盐碱度等不良环境因素开展了耐受力研究,并就青虾在寒区盐碱地稻田中的放养进行了试验性养殖。研究在为青虾、脊尾白虾这些高品质水产品种在寒区盐碱水池塘、稻田的安全养殖提供了理论支持的同时,也为寒区盐碱地稻田青虾综合种养模式的建立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高纬度地区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建立、推广,提高盐碱地这一低产国土资源综合利用率,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实践价值。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平均体长(2.76±0.66)cm、体质量(0.26±0.22)g的“太湖2号”青虾幼虾对碳酸盐碱度和低温的耐受力。将20尾青虾放在42.6cm×28.4cm×28.4cm的长方体透明水族箱中,用NaHCO3将实验用水中的碳酸盐碱度由低到高逐步调至12mmol/L、14mmol/L、16mmol/L、18mmol/L和20mmol/L,共5个梯度,每个碳酸盐碱度梯度和对照组各设置三个重复。低温实验在无氟环保型生化培养箱内的24.8cm×17.8cm×9.8cm的长方形塑料水槽中进行,水温逐步降至10°C、9°C、8°C、7°C、6°C和5°C,共6个梯度,每个温度设置三个重复,同时设置水温在2025°C的一个对照组。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3.1±1.48)°C、pH=8.9±0.30、盐度为0.62‰±0.27‰、溶氧为(7.2±0.30)mg/L时,青虾在12h、24h、48h、72h和96h的半致死碳酸盐碱度(LC50)值分别为27.66mmol/L、26.94mmol/L、22.51mmol/L、15.00mmol/L和14.42mmol/L,安全值为4.71mmol/L。在pH=7.75±0.12、溶氧为(7.84±0.97)mg/L时,青虾在12h内的半致死低温(LT50)为6.702°C。本研究为寒区盐碱水青虾养模式的构建提供基础数据。2.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平均体长为(2.74±0.5)cm,平均体重为(0.15±0.07)g的“黄育1号”脊尾白虾幼虾在低盐度及高碳酸盐碱度环境中的生存能力。结果表明,脊尾白虾在盐度为3‰1.5‰时,24h之内存活率无明显降低;在盐度低于1.5‰时,24h之内存活率明显降低;在盐度在0.5‰保持96h之后存活率仅为5%。经测量所选实验盐碱地稻田水体盐度为0.34‰±0.02‰,无法满足脊尾白虾的正常生存需要。脊尾白虾在盐度为3.5‰,碳酸盐碱度低于5.0mmol/L时,24h之内存活率无明显下降;在碳酸盐碱度高于5mmol/L时,脊尾白虾在24h内的存活率出现明显降低;碳酸盐碱度在11mmol/L保持48h之后实验虾的存活率仅为4%。综上所述,脊尾白虾无法在盐度低于1.5‰,碳酸盐碱度高于5mmol/L的寒区盐碱水中正常生存。3.我国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盐碱水(地)资源,为了提高盐碱水(地)资源渔业利用率,带动区域性经济增长。本课题针对黑龙江省的地理气候、环境特点,选取经济价值高、养殖周期短青虾作为养殖对象,并依据青虾的生活习性和我国稻渔综合种养行业标准,从田间工程,水稻品种的选择、种植管理以及青虾生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次在1#、2#、3#稻田分别投放了3000尾、4500尾、6000尾“太湖2号”虾苗进行稻虾60d种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本次所采用的“U”形田间工程在保证水稻产量且提升稻米品质的同时可以满足稻虾种养生产,从各组青虾成活率来看,从各组青虾成活率来看,每667m2的稻田放养3000尾时的成活率最高,其次为4500尾,每667m2放养6000尾时成活率最低,从各组的青虾相对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来看,放养密度为3000尾/667m2的青虾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也均高于放养密度较高的两组。综上,在寒区盐碱地开展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养殖青虾是非常有前景的。
顾秋明[2](2013)在《杂交青虾“太湖1号”健康养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杂交青虾“太湖1号”是由日本沼虾与海南沼虾种间杂交经多代回交选育获得的淡水虾类新品种。本研究进行了不同放养密度、不同蛋白质营养水平、生物源饲料添加剂、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杂交青虾“太湖1号”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探索了杂交青虾“太湖1号”的健康养殖技术,为其规模化推广利用提供基础资料,以促进青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1、以初始体长为2.13±0.54cm、体质量为0.17±0.02g的杂交青虾“太湖1号”为实验对象,设置60尾/m3、105尾/m3、150尾/m3、195尾/m3和240尾/m3等5个放养密度的青虾养殖试验。以饲料系数、养殖产量、成虾规格、体长与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作为判据,水质状况作为参考,研究杂交青虾“太湖1号”池塘养殖适宜的苗种放养量。将放养密度分别与饲料系数、增重率、体长与体质量特定生长率等指标之间拟合二次回归曲线方程,计算出杂交青虾“太湖1号”的适宜放养密度为117尾/m3~150尾/m3。2、以血球蛋白粉、进口鱼粉、蚕蛹粉为动物性蛋白源,以豆粕、菜粕、花生粕、小麦、玉米等为植物蛋白源配置成蛋白质含量为32%、34%、36%及在32%蛋白的基础上添加1%生物源性饲料添加剂的4组饲料,进行为期5个月的“太湖1号”杂交青虾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在试验蛋白质含量范围内,杂交青虾的生长速度、虾体肌肉营养成分、养殖效益均与饲料蛋白质含量成正相关。用青虾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及饲料系数与饲料蛋白质含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杂交青虾“太湖1号”成虾的饲料适宜蛋白质含量为35.17%-37.57%。在32%蛋白的饲料中添加生物源性饲料添加剂后,青虾的生长速度、肌肉中的营养成分及饲料利用率显着高于32%蛋白的对照组(p<0.05),与34%和36%蛋白的饲料组的养殖效果相近,说明,在饲料中添加1%的生物源添加剂后,饲料中可降低2%-3%的蛋白含量。3、在普通饲料中添加1%的生物源饲料添加剂,投喂杂交青虾“太湖1号”,观察其对青虾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及繁殖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添加生物源饲料添加剂能提高杂交青虾产量20.4%(p<0.05)、体长增长2.3%(p<0.05)、体质量增加48.9%(p<0.05)、肥满度提高6.6%(p<0.05)、大规格虾的比例增加27%(p<0.05)、饲料系数下降16.6%(p<0.05);青虾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谷丙转氨酶(GPT)及谷草转氨酶(GOT)均有显着的提高(p<0.05);实验组的虾性腺指数、绝对抱卵量与相对抱卵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生物源添加剂可显着提高杂交青虾的繁殖力。因此,在生产中使用生物源饲料添加剂将有助于实现青虾的健康养殖。4、在测定养殖水体pH值、溶解氧、氨态氮、亚硝态氮等水质指标和养殖青虾肥满度、平均规格、饲料系数等生长性能指标的基础上,比较研究了全池泼洒复合芽孢杆菌、EM菌、类球红细菌、超浓缩光合细菌等4种微生态制剂对养殖水体水质的改善效果及提高杂交青虾“太湖1号”生长性能的效果。结果表明,4种微生态制剂均可改善水质,其中,芽孢杆菌与EM菌具有较强的降亚硝态氮的功能,类球红细菌和EM菌具有较强的降氨态氮的功能。4种试验菌剂的调水效果排序为类球红细菌>EM菌>复合芽孢杆菌>超浓缩光合细菌。结果还显示,4种菌剂不同程度地提高青虾的生长性能,其中,类球红细菌效果最为显着,其次为EM菌、复合芽孢杆菌,而光合细菌效果不显着。
熊贻伟[3](2010)在《杂交青虾“太湖1号”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虾学名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俗称河虾。青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名贵水产品,是目前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虾类。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青虾种质已出现明显退化,严重制约了青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对青虾进行资源保护和遗传改良。杂交青虾“太湖1号”(简称:“太湖1号”)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历经8年攻关,获得的性状优良的青虾杂交品种,于2009年1月通过了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我国审定通过的第一个淡水虾蟹类新品种。本文对杂交青虾“太湖1号”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湖1号”繁殖期为4月~10月,春夏季繁殖力大于秋季繁殖力;群体的性比((?):(?))变化于0.83-6.53之间,平均性比为2.18;绝对繁殖力F在春夏季变化范围为1910~5915粒之间,在秋季变化范围为450~1847粒之间;相对繁殖力RL在春夏季的变化范围为44.62~106.65粒/mm,在秋季的变化范围为38.33~79.61粒/mm,拟合了整个繁殖期Rw与体重W之间的函数关系为Rw=[(0.1635W-0.0486)x6168]/W。比较了杂交青虾“太湖1号”和太湖虾自繁苗在相近的池塘条件下,养殖90d的生长指标,结果表明:杂交青虾“太湖1号”的绝对增重率为0.0281g/d,瞬时增重率为2.421%/d;太湖虾自繁苗的绝对增重率为0.0209g/d,瞬时增重率为2.181%/d;“太湖1号”绝对增重率比太湖虾自繁苗高34%。综合绝对增重率和瞬时增重率两个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太湖1号”的生长性能高于太湖虾自繁苗。在水温18-20.5℃的条件下,对平均体重为2.15g的杂交青虾“太湖1号”进行流水实验,测定杂交青虾“太湖1号”的日平均耗氧率为0.3319mg/(g·h),在凌晨两点最低[0.1905mg/(g·h)],在下午六点最高[0.5725mg/(g·h)];在不同的水温的条件下,对不同平均体重的“太湖1号”的窒息点进行了测定,测定值分别为1.92mg/L、1.98mg/L1.96mg/L。通过对养殖试验池塘pH值和DO值的连续监测,表明在青虾养殖池塘种植适度的水草,使用复合微生物制剂,实行封闭或半封闭控水的健康养殖模式,可减少养虾废水对自然水体的污染,保护水资源,同时也能提高养殖效益。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4](2010)在《农业部发布:2010年渔业主导品种》文中指出本刊2009年全年连载了农业部发布的2008年~2010年我国渔业科技入户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内容,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很多读者来信来电反映该内容对养殖生产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今年,农业部发布了2010年渔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本刊将分两期予以刊登(2009年发表过的内容省略)。
戈贤平[5](2003)在《我国淡水虾蟹养殖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河蟹、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青虾、克氏原螯虾等淡水虾蟹养殖品种的基本养殖情况。阐述了当前我国淡水虾蟹养殖业的发展特点是: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养殖产量进一步增加;养殖技术的突破,为渔业增效提供了保障;重质量创名牌成为业者增效的重要手段,市场销售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随着养殖业的发展,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其主要有:质量安全问题严重阻碍虾蟹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总量的增加带来了价格的暴跌,渔民增产不增收;品种退化现象严重,影响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养殖环境恶化,病害日趋严重;科研投入不足,科研滞后于生产。围绕以上问题, 本文对我国淡水虾蟹养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若干建议,即:加快淡水虾蟹原良种场建设,适度控制养殖规模,加强病害防治工作,重视产品的质量,加大科研的投入力度, 促进虾蟹的加工和综合利用,从而使我国的淡水虾蟹养殖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王瑞宁[6](2020)在《淡水鱼养殖池塘环境特征及调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池塘养殖作为一种传统的养殖模式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和高密度养殖的发展,池塘养殖环境逐渐恶化,因此急需寻求一种低成本、高效率且能够有效调控池塘环境的方法,以维持池塘养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调查了池塘养殖环境的变化特征,通过监测生产上晒塘及未晒塘期间脱氮微生物的变化并进行模拟实验,探讨采用晒塘调控池塘环境的可行性。另外,本论文对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不同模块的池塘养殖参数、菌群结构及代谢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在维持池塘养殖的可持续性方面的可行性。主要研究结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淡水鱼养殖土池塘环境变化特征本实验以传统的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citus)淡水养殖池塘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在不同采样时间点养殖池塘水体和底泥中的氨氮(NH4+)、亚硝酸盐(NO2-)、硝酸盐(NO3-)、总氮(TN)和总磷(TP)等理化指标,以及采用Biolog-ECO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池塘水体和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探讨淡水鱼养殖池塘环境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组成变化。结果表明:Biolog-ECO技术检测到池塘水体和底泥中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和多聚物的利用较高,对酚胺类和胺类化合物的利用能力较低。高通量测序发现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池塘水体和底泥中的绝对优势菌门。养殖池塘中理化指标的变化及微生物对碳源的选择性差异或与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有关。如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作为池塘中相对丰度较大的菌,因此能更好地利用碳水化合物。NO2-含量与乳杆菌(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呈负相关。2.晒塘对淡水鱼养殖池塘环境调控作用的研究以鳗鲡(Anguilla japonica)养殖池塘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晒塘前后鳗鲡养殖池塘水体和底泥中的NH4+、NO2-、NO3-、TN和TP等理化指标,以及高通量测序分析池塘水体和底泥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在晒塘前后的变化,探讨晒塘对池塘养殖环境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晒塘对鳗鲡养殖池塘水体中NO2-、NO3-、TN和TP含量的降低有显着的积极作用(P<0.05),对底泥中TP含量的下降亦有显着的积极作用(P<0.05)。高通量测序分析显示,晒塘之后,养殖池塘水体和底泥中均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主,在物种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等有益菌群增加,蓝菌门(Cyanobacteria)等有害菌群减少;在物种属水平上,新鞘氨醇杆属(Novosphingobium)、沉积物杆状菌属(Sediminibacterium)、Limnohabitans、红杆菌属(Rhodobacter)等有益菌群增加,微囊藻(Microcystis)、Ellin6067等有害菌群下降。因此,晒塘能够改变养殖池塘水体和底泥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对池塘环境调控有显着成效。3.淡水鱼养殖池塘底泥调控技术的探索以养殖池塘底泥为研究对象,将本实验室前期筛选获得的环境益生菌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Y311株、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NY5株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P5-2株以106 CFU/m L的剂量泼洒在分别放置于无阳光照射的室内和有阳光照射的室外的池塘底泥中,探讨暴晒和益生菌对池塘底质的调控效果。通过监测实验过程中的环境参数发现,室外暴晒对底泥中TN、NH4+和NO2-含量的去除率分别为10.8%、34%和36%,Y311、NY5和P5-2对底泥中NH4+的去除率分别为67%、65%和64%,NY5对底泥中的NO2-和NO3-含量的去除率为25%和28%。Y311和P5-2对NO2-含量的增加具有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表明,暴晒和泼洒益生菌均能够有效地去除底泥中的N,可作为池塘健康养殖的生态修护措施。4.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模块环境动态变化特征以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该系统不同模块理化指标和菌群结构进行了检测分析。通过实验发现,该系统的净水区对NH4+、NO2-、NO3-、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9%、93.2%、35.6%、81.0%和56.4%,能够有效去除池塘中的NH4+、NO2-、NO3-、TN和TP,改善池塘环境。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不同模块的水体和底泥中微生物群落在不同的采样时间对碳源选择性存在差异。高通量测序发现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模块中的最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随着养殖时长的增加,养殖动物代谢产物的积累,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对池塘环境的改善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葛京,张耀红,高晓田,孟改青,高倩,赵士超[7](2018)在《池塘青虾高效养殖技术试验》文中研究说明白洋淀青虾属于白洋淀水域的传统物种,具有皮薄、肉嫩和味美的特点,市场前景十分诱人。为了使这一自然资源得到恢复,河北省水产科技人员进行了青虾人工繁育研究,建立了青虾原种场,且在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淡水养殖创新团队资助下,分别于2014年、2015年、2018年开展了池塘青虾养殖试验。其中2018年项目为"淡
宋迁红,赵永锋[8](2018)在《我国青虾产业现状浅析》文中研究说明青虾是虾类养殖中的一个小品种,目前全国年产量约27万吨,由于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消费市场颇受欢迎,因此养殖也主要集中在这一区域。日前,2018中国青虾高峰论坛在江苏溧阳召开,论坛代表主要是来自江苏和安徽两地的青虾养殖户,主办方邀请了国内知名虾类养殖专家就目前青虾养殖形势和关键技术等作了精彩演讲。本刊编辑全程参与报道论坛内容,并将青虾产业的现状、养殖要点、成功典范和存在问题等做一总结,以期对青虾养殖户提供借鉴和参考。
刘泓泉[9](2016)在《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文中研究指明濒江临海的南通自古便有着较为丰厚的渔业资源与发展渔业的独特优势。进入近代以来,虽然张謇于清末开启了南通及我国渔业现代化的进程,但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包括南通在内的我国渔业仍多以传统渔业为主。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建立后至2000年间,南通渔业现代化则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这其中,既经历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也经历了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渔业的恢复与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及一定发展,更有改革开放后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发展。在这一历程中,南通的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之发展逐渐迈向现代化。渔业生产方面,南通渔业生产的渔船与网具在传承基础上逐步得到了改进与革新。改革开放后,现代渔船与网具的生产更是呈现出了规模化之势;捕捞渔业在经历了兴盛、受阻、恢复、发展、产业调整及转型等后,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养殖渔业历经兴起、发展、推进、快速与产业化发展后,不断彰显了其日益现代化的程度与水平;水产品的保鲜与加工则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与规模化发展;水产品的销售与贸易也渐次由鱼行主导化、国营化走向现代市场化。渔民方面,解放前南通渔民困窘的生活处境、受损的权益、薄弱的教育及卑微的社会地位等在解放后均发生了巨变。渔民生活逐渐改善并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富裕,权益受到了切实的维护与保障,教育获得了持续的注重和提高,社会地位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渔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及信仰也渐渐变迁与移风易俗。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上,解放前,南京国民政府对渔村与渔港的建设虽有关注,但渔村除了衰败根本无建设,渔港建设也进展甚微。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南通渔村进行了整治与初步建设,渔港的建设提上日程并正式启动。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渔村(区)与渔港的建设发展和推进的步伐加快。在南通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渐行向现代化推进的同时,对其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渔业管理也日渐现代化。其中,渔业生产管理除不断注重组织机构与制度建设外,还通过渔业指导与合作、渔业集体生产与计划调控、渔业生产承包与渔政管理及目标管理等不断推进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渔民与渔村的管理也由钳制渔民的保甲制向民主化等管理方式嬗变。改革开放后,现代渔民与渔村(港)的管理则在改革中继续推进。作为近现代我国渔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典型,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历程折射出了渐进的我国渔业现代化之曲折与不易。南通渔业现代化为江苏乃至全国的渔业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其举足轻重之地位倍显,并较好地发挥了自身的示范引领与促进作用。而南通渔业现代化在其发展与推进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特点,且为我国渔业现代化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这无疑对我们今天继续推进渔业现代化有着较好的借鉴。
李家乐,陈蓝荪,刘其根[10](2011)在《中国青虾养殖产业的发展模式》文中提出青虾,学名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中国的青虾养殖发展迅速,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并且形成了多种发展模式。开展青虾养殖为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开辟了一条现实可行的路子。
二、池塘养殖淡水青虾的技术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池塘养殖淡水青虾的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青虾与脊尾白虾抗逆性以及寒区盐碱地稻虾立体种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青虾及其产业发展概况 |
1.1.1 青虾生物学特征 |
1.1.2 青虾产业发展概况 |
1.2 脊尾白虾及其产业发展概况 |
1.2.1 脊尾白虾生物学特征 |
1.2.2 脊尾白虾产业发展概况 |
1.3 我国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概况 |
1.4 黑龙江省稻渔业综合种养的发展现状 |
1.5 黑龙江省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青虾对碳酸盐碱度及低温的耐受力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3 水质测定与数据分析 |
2.2 实验结果 |
2.2.1 青虾碳酸盐碱度耐受力 |
2.2.2 青虾低温耐受力 |
2.3 分析与讨论 |
2.3.1 青虾的碳酸盐碱度耐受力 |
2.3.2 青虾的低温耐受力 |
第三章 低盐度及碳酸盐碱度对脊尾白虾生存的影响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2.1 脊尾白虾幼虾逐级淡化 |
3.2.2 碳酸盐碱度对脊尾白虾幼虾生存影响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脊尾白虾幼虾的逐级淡化结果与分析 |
3.3.2 脊尾白虾幼虾对不同碳酸盐碱度适应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4.1 不同盐度对脊尾白虾生长的影响 |
3.4.2 不同碳酸盐碱度对脊尾白虾成活率的影响 |
第四章 寒区盐碱地稻青虾综合种养初步研究 |
4.1 实验设计与材料选择 |
4.1.1 田地选择及工程设计 |
4.1.2 水稻品种选择、种植管理 |
4.1.3 青虾苗种投放、饲养管理 |
4.1.4 青虾生长指标计算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水稻收益 |
4.2.2 青虾收益 |
4.3 讨论 |
4.3.1 田间改造对水稻产量影响 |
4.3.2 青虾收益效果评估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5.1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结论 |
5.1.1 创新点 |
5.1.2 结论 |
5.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2)杂交青虾“太湖1号”健康养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青虾养殖的发展史 |
1.1 青虾的特征 |
1.2 青虾产业分类 |
1.3 中国青虾产业发展沿革 |
1.4 青虾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
2 青虾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
2.1 青虾养殖放养密度研究 |
2.2 在蛋白质营养水平研究方面 |
2.3 生物源添加剂 |
2.4 微生物制剂 |
2.5 纳米微管增氧技术 |
2.6 养殖模式的优化 |
2.7 病害研究 |
3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杂交青虾“太湖 1 号”苗种在池塘养殖中的适宜放养密度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青虾 |
1.2 试验设计 |
1.3 饲养管理 |
1.4 测定与计算方法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密度处理组杂交青虾“太湖 1 号”的生长性能 |
2.2 不同密度处理组杂交青虾“太湖 1 号”养殖池的水质 |
2.3 池塘养殖杂交青虾“太湖 1 号”的适宜放养量 |
3 讨论 |
3.1 放养密度对杂交青虾“太湖 1 号”生长性能及池塘水质的影响 |
3.2 放养密度对池塘养殖青虾的成活率与载虾量的影响 |
3.3 池塘养殖杂交青虾“太湖 1 号”的苗种适宜密度 |
第三章 饲料蛋白质水平与生物源性添加剂对青虾生长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养殖试验杂交青虾来源 |
1.2 试验饲料、试验方式与养殖管理 |
1.3 养殖管理 |
1.4 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 |
2.1 饲喂蛋白质水平的饲料及生物源添加剂后的杂交青虾生长速度 |
2.2 饲喂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饲料与添加剂后杂交青虾的营养成分 |
2.3 试验条件下的杂交青虾养殖效果 |
3 讨论 |
3.1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杂交青虾“太湖 1 号”生长性能与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3.2 生物源性饲料添加剂对饲料利用率及对青虾生长的促进作用 |
第四章 一种生物源饲料添加剂对“太湖 1 号”杂交青虾养殖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来源与养殖管理 |
1.2 实验方法 |
1.3 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 |
2.1 饲料添加剂对杂交青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饲料添加剂对杂交青虾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
2.3 饲料添加剂对杂交青虾的繁殖力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生物源饲料添加剂作用特点及对杂交青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生物源饲料添加剂对杂交青虾“太湖 1 号”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
3.3 生物源饲料添加剂对杂交青虾“太湖 1 号”繁殖力的影响 |
第五章 4 种微生态制剂对杂交青虾“太湖 1 号”生长性能及养殖水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菌与使用方法 |
1.2 试验设计 |
1.3 饲养管理 |
1.4 测量指标与样品采集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杂交青虾“太湖 1 号”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
2.2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杂交青虾“太湖 1 号”养殖池蓝藻的抑制作用 |
2.3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杂交青虾“太湖 1 号”生长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 |
2.4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杂交青虾“太湖 1 号”生长速度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微生态制剂对杂交青虾“太湖 1 号”生长性能的影响及调水能力 |
3.2 影响微生态制剂水质调节效果的因素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论着 |
致谢 |
(3)杂交青虾“太湖1号”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青虾生物学研究 |
1.1 青虾形态学研究 |
1.2 青虾生殖生物学研究 |
1.3 青虾繁殖生物学研究 |
1.4 青虾生长特性研究 |
1.5 青虾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
2 青虾养殖技术研究 |
2.1 青虾的池塘主养养殖技术研究 |
2.2 青虾的池塘混养养殖技术研究 |
2.3 青虾大水面养殖技术 |
2.4 青虾网箱养殖技术 |
2.5 青虾稻田养殖技术 |
3 结语 |
第二章 杂交青虾“太湖1号”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一节 杂交青虾“太湖1号”繁殖生物学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来源 |
2.2 测量及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繁殖群体组成 |
3.2 繁殖期 |
3.3 性比 |
3.4 繁殖力 |
4 讨论 |
4.1 “太湖1号”的性比 |
4.2 “太湖1号”的繁殖力 |
第二节 杂交青虾“太湖1号”生长特性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池的挑选 |
2.2 试验青虾苗种来源 |
2.3 试验青虾苗种放养 |
2.4 饲养管理 |
2.5 数据测量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节 杂交青虾“太湖1号”耗氧率及窒息点的测定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3.1 杂交青虾“太湖1号”的耗氧率和耗氧量 |
3.2 杂交青虾“太湖1号”的窒息点 |
4 讨论 |
4.1 杂交青虾“太湖1号”耗氧率的昼夜变化 |
4.2 影响杂交青虾“太湖1号”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因素 |
第三章 青虾养殖技术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池塘选择 |
2.2 池塘管理 |
2.3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3.1 pH值的测定结果及其分析 |
3.2 DO的测定结果及其分析 |
4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淡水鱼养殖池塘环境特征及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 |
2 淡水鱼养殖池塘水质污染状况 |
2.1 养殖池塘水质污染来源 |
2.2 养殖池塘水质污染危害 |
3 淡水鱼养殖池塘底泥污染状况 |
3.1 养殖池塘底泥的重要性 |
3.2 养殖池塘底泥污染来源 |
3.3 养殖池塘底泥污染的危害 |
4 淡水鱼养殖池塘环境调控技术 |
4.1 物理技术 |
4.2 化学技术 |
4.3 生物技术 |
4.4 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的探索 |
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6.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传统淡水鱼养殖池塘环境变化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品采集 |
1.3 水样和泥样理化指标的测定 |
1.4 基于Biolog-ECO技术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测定 |
1.5 水体和底泥菌群的16SrRNA测序分析 |
1.5.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1.5.2 PCR扩增 |
1.5.3 PCR产物检测、纯化和定量 |
1.5.4 建库和测序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传统罗非鱼养殖池塘理化指标变化特征 |
2.1.1 罗非鱼养殖池塘水质理化指标变化特征 |
2.1.2 罗非鱼养殖池塘底泥理化指标变化特征 |
2.2 罗非鱼养殖池塘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代谢强度 |
2.2.1 罗非鱼养殖池塘水体中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代谢强度 |
2.2.2 罗非鱼养殖池塘底泥中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代谢强度 |
2.3 罗非鱼养殖池塘水体和底泥中微生物对单类碳源利用的变化 |
2.3.1 罗非鱼养殖池塘水体中微生物对单类碳源利用的变化 |
2.3.2 罗非鱼养殖池塘底泥中微生物对单类碳源利用的变化 |
2.4 罗非鱼养殖池塘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
2.4.1 基于门水平的罗非鱼养殖池塘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2.4.2 基于属水平的罗非鱼养殖池塘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2.5 罗非鱼养殖池塘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
2.5.1 基于门水平的罗非鱼养殖池塘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2.5.2 基于属水平的罗非鱼养殖池塘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3 讨论 |
4.小结 |
第二章 晒塘对淡水鱼养殖池塘环境调控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品采集 |
1.3 水样和泥样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1.4 水体和底泥菌群的16SrRNA测序分析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晒塘对养殖池塘水体和底泥理化指标变化率的影响 |
2.2 样品测序数据质量评估及复杂度分析 |
2.3 晒塘对养殖池塘水体中菌群结构的影响 |
2.3.1 基于门水平的晒塘前后水体中群落结构分析 |
2.3.2 基于纲水平的晒塘前后水体中群落结构分析 |
2.3.3 基于属水平的晒塘前后水体中群落结构分析 |
2.3.4 基于种水平的晒塘前后水体中群落结构分析 |
2.4 晒塘对养殖池塘底泥中菌群结构的影响 |
2.4.1 基于门水平的晒塘前后底泥中群落结构的分析 |
2.4.2 基于纲水平的晒塘前后底泥中群落结构的分析 |
2.4.3 基于属水平的晒塘前后底泥中群落结构的分析 |
2.4.4 基于种水平的晒塘前后底泥中群落结构的分析 |
2.5 细菌群落与养殖池塘水体和底泥理化指标的关系 |
3 讨论 |
4.小结 |
第三章 淡水鱼养殖池塘底泥调控技术的探索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用池塘底泥来源 |
1.2 实验菌种 |
1.3 培养基 |
2.实验方法 |
2.1 菌液制备 |
2.2 实验组设置 |
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4 数据分析 |
3.实验结果及分析 |
3.1 暴晒及微生物修复对养殖池塘底泥的影响 |
3.2 暴晒期间泼洒微生物对养殖池塘底泥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暴晒对养殖池塘底泥的调控效果 |
4.2 微生物对养殖池塘底泥的调控效果 |
4.3 暴晒联合微生物对养殖池塘底泥的调控效果 |
5.小结 |
第四章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模块环境动态变化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品采集 |
1.3 水样和泥样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1.4 基于Biolog-ECO技术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测定 |
1.5 水体和底泥菌群的16SrRNA测序分析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模块水质指标的动态变化 |
2.1.1 不同的采样时间进水口水质指标差异性 |
2.1.2 不同的采样时间沉淀池水质指标差异性 |
2.1.3 不同的采样时间曝气池水质指标差异性 |
2.1.4 不同的采样时间生态净化池1水质指标差异性 |
2.1.5 不同的采样时间生态净化池2水质指标差异性 |
2.1.6 不同的采样时间养殖池塘1中水质指标差异性 |
2.1.7 不同的采样时间养殖池塘2水质指标差异性 |
2.1.8 不同的采样时间养殖池塘3水质指标差异性 |
2.1.9 不同的采样时间养殖池塘4水质指标差异性 |
2.2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2.3 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池塘底泥理化指标的差异性 |
2.3.1 不同的采样时间养殖池塘1底泥指标差异性 |
2.3.2 不同的采样时间养殖池塘2底泥指标差异性 |
2.3.3 不同的采样时间养殖池塘3底泥指标差异性 |
2.3.4 不同的采样时间养殖池塘4底泥指标差异性 |
2.4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模块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的代谢特征 |
2.4.1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模块水体中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代谢强度 |
2.4.2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模块水体中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情况 |
2.5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池塘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的代谢特征 |
2.5.1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池塘底泥中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代谢强度 |
2.5.2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池塘底泥中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情况 |
2.6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模块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
2.6.1 基于门水平的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模块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2.6.2 基于属水平的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模块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2.7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池塘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
2.7.1 基于门水平的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池塘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2.7.2 基于属水平的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池塘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3 讨论 |
3.1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净化效果 |
3.2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模块中微生物群落的差异性 |
4.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池塘青虾高效养殖技术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池塘准备 |
1.1 池塘地点和条件 |
1.2 池塘修整 |
1.3 清塘 |
1.4 补种水草, 适放螺蛳 |
2 青虾培育 |
2.1 肥水 |
2.2 苗种来源 |
2.3 苗种放养 |
2.4 饲料投喂 |
2.4.1 饲料要求 |
2.4.2投饲方法 |
2.5 水质综合调控 |
2.5.1 勤增氧 |
2.5.2 经常换水 |
2.5.3 大量使用底质改良剂等调水产品 |
2.5.4 定期补充钙、磷 |
2.6 水草管理 |
2.7 日常管理 |
2.8 病害管理 |
2.9 捕捞上市。 |
2.1 0 越冬管理 |
3 养殖效果及分析 |
3.1 2018年青虾池塘养殖出产情况 |
3.2 往年试验产出 |
3.3 养殖情况分析 |
4 总结 |
4.1 示范作用 |
4.2 苗种问题 |
4.3 底增氧问题 |
4.4 品种问题 |
5 建议 |
(8)我国青虾产业现状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傅洪拓 |
一、青虾产业概况 |
二、青虾养殖业的发展过程 |
三、青虾产业的科技创新 |
四、青虾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 |
1.良种虾苗不能满足养殖需求, 制约了良种推广的规模 |
2.养殖环节面临问题 |
3.病害防控缺乏系统研究 |
4.以鲜活消费为主, 加工技术十分薄弱。 |
五、青虾产业未来努力方向 |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陈焕根 |
一、主要研究内容与推广情况 |
二、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技术体系创立 |
1.水质精准调控技术研究与推广 |
2.水草栽种养护技术 |
3.饲料投喂技术 |
4.秋繁苗控养技术 |
5.病害防治技术 |
三、青虾生态养殖发展思考与建议 |
1.养殖池塘条件升级 |
2.生态养殖小区 (系统) 构建 |
3.环境调控数字化、智能化 |
4.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完善与创建 |
5.优质颗粒饲料研发与推广 |
6.良种的研制与推广 |
7.青虾深加工产品研发 |
(9)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传统渔业在南通 |
一、远古至明代以前的南通渔业 |
二、明清时期的南通渔业 |
三、民初北洋政府时期的南通渔业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 |
一、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1927~1937) |
二、渔业现代化的被迫中断(1938~1945) |
三、渔业现代化的被迫搁浅(1946~1949) |
第三节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与发展 |
一、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1949~1965) |
二、渔业现代化的一定发展(1966~1978)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 |
一、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1979~1986) |
二、渔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1987~2000) |
第二章 渔业生产的现代化 |
第一节 张謇与我国近现代渔业生产的开启 |
一、张謇与南通吕四渔业公司 |
二、张謇与江浙渔业公司 |
三、张謇为渔业生产现代化所作的其它努力 |
第二节 近现代渔业生产工具的使用与革新 |
一、渔船的使用与革新 |
二、渔网具的使用与革新 |
第三节 捕捞产业之兴衰与现代转型 |
一、捕捞渔业的兴盛与困境 |
二、捕捞渔业发展的受阻 |
三、捕捞渔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
四、海洋捕捞的继续推进与淡水捕捞的下滑 |
五、捕捞渔业的产业化发展与调整 |
六、捕捞产业的加速发展与转型 |
第四节 养殖渔业的兴起与产业化 |
一、淡水养殖渔业的兴起 |
二、淡水养殖的恢复发展与海水养殖的起步 |
三、养殖渔业的整体推进 |
四、养殖渔业的突飞猛进 |
五、养殖渔业发展的产业化 |
第五节 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之演进 |
一、传统的水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 |
二、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在传承中的新进展 |
三、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
第六节 水产品销售与贸易方式的嬗变 |
一、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鱼行主导化 |
二、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国营化 |
三、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市场化 |
第三章 渔民生活与观念的变化 |
第一节 渔民的生活 |
一、渔民生活处境的变迁 |
二、渔民权益维护与保障的“虚实之变” |
第二节 渔民的教育与社会地位 |
一、渔民教育的注重与提升 |
二、渔民社会地位的变迁 |
第三节 渔民的习俗与信仰 |
一、渔民的生产习俗及变化 |
二、渔民的生活习俗及变化 |
三、渔民的信仰及变化 |
第四章 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无实质性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
一、对渔村的关注 |
二、渔港建设进展甚微 |
第二节 党和政府正式启动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
一、对旧时渔村的整治与初步建设 |
二、渔港建设的正式启动与初具规模 |
第三节 现代渔村与渔港建设的加速 |
一、现代渔村(区)建设的迅猛推进 |
二、现代渔港建设的加速 |
第五章 渔业管理的现代迈进 |
第一节 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迈进 |
一、渔业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的演变与完善 |
二、渔业生产管理的制度建设 |
三、渔业生产管理的运作模式变迁 |
四、渔业生产管理中相关问题研究 |
第二节 渔民与渔村管理的现代迈进 |
一、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四甲制” |
二、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保甲制 |
三、渔民与渔村管理方式的嬗变及渔港管理的起步 |
四、渔民与渔村(港)管理的改革及推进 |
第六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评价 |
第一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 |
一、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 |
二、南通渔业现代化的作用 |
第二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所呈现的特点与经验 |
一、特点 |
二、经验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目录 |
后记 |
(10)中国青虾养殖产业的发展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青虾的养殖特点 |
2 亲虾选择与人工育苗 |
2.1 亲虾选择 |
2.1.1 野生捕捞亲虾 |
2.1.2 人工养殖亲虾 |
2.2 亲虾越冬管理 |
2.3 青虾孵化与虾苗培育 |
2.3.1 池塘孵化或者室内池孵化 |
2.3.2 网箱孵化 |
2.4 保护青虾原种 |
2.5 优化青虾品质 |
2.5.1“太湖1号”青虾 |
2.5.2“施瑞一号”青虾 |
3 青虾养成方式的多样化 |
3.1 青虾池塘单养 |
3.2 鱼虾池塘混养 |
3.2.1 青虾与常规鱼混养 |
3.2.2 青虾与河蟹混养 |
3.3 网箱养殖 |
3.4 稻田养殖 |
3.5 大规格虾种放养 |
3.6 青虾立体养殖 |
3.7 提早上市养殖 |
4 青虾的成虾养殖模式 |
4.1“春养夏收”模式 |
4.2“夏养秋收”模式 |
4.3“幼虾越冬春收”模式 |
4.4“准成虾冬季暂养”模式 |
5 优质青虾的养殖技术要点思考 |
5.1 生态养殖 |
5.2 加强水质管理 |
5.3 养殖密度科学 |
5.4 合理投喂饲料 |
5.5 改进捕捞技术 |
5.6 养殖病害的防治 |
四、池塘养殖淡水青虾的技术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虾与脊尾白虾抗逆性以及寒区盐碱地稻虾立体种养技术研究[D]. 任帅帅.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2]杂交青虾“太湖1号”健康养殖技术研究[D]. 顾秋明. 苏州大学, 2013(S2)
- [3]杂交青虾“太湖1号”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的研究[D]. 熊贻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4]农业部发布:2010年渔业主导品种[J].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水产, 2010(07)
- [5]我国淡水虾蟹养殖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A]. 戈贤平. 可持续水产养殖——资源、环境、质量——2003水产科技论坛论文集, 2003
- [6]淡水鱼养殖池塘环境特征及调控技术研究[D]. 王瑞宁.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7]池塘青虾高效养殖技术试验[J]. 葛京,张耀红,高晓田,孟改青,高倩,赵士超. 河北渔业, 2018(12)
- [8]我国青虾产业现状浅析[J]. 宋迁红,赵永锋. 科学养鱼, 2018(06)
- [9]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D]. 刘泓泉. 苏州大学, 2016(06)
- [10]中国青虾养殖产业的发展模式[J]. 李家乐,陈蓝荪,刘其根. 水产科技情报,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