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膜侧冬小麦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姚文燕,刁培松,张银平,陈美舟,李晓冉,王博[1](2021)在《两熟区小麦玉米种植模式对机械化作业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在生产过程中,小麦、玉米接茬轮作的种植模式对机械化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为此,针对国内现有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种植模式、冬小麦-夏玉米接茬轮作的种植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分析现有种植模式对小麦、玉米机械化作业的影响,指出现有种植模式与机械作业不配套的问题所在,对推进各地两熟区种植机械化栽培模式的规范化、加快全程机械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终,形成了以作物种植和机械作业配套为基础的农机农艺相融合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张旭[2](2019)在《全膜覆土穴播补灌对土壤水热及冬小麦生长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河北省是我国水资源紧缺地区之一,农业用水量大,水利用效率偏低。在河北平原地区应用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以下简称覆膜)补灌节水技术种植模式,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节本降耗的可持续发展。试验于2017年2018年在河北藁城开展覆膜水分处理试验和群体调控试验,研究膜覆补灌对土壤水热环境和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通过调整播期、播量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探索该模式的适用性,得到结果如下:(1)覆膜增温保墒效果较好,同裸地相比,播种至拔节期020 cm土壤温度提高了0.41.05℃,深层(100200 cm)覆膜土壤含水率提高了6.5%9.1%,生育后期,覆膜未表现出增温效果,且土壤储水量与裸地无显着性差异。群体调控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不明显。(2)覆膜能极大提高冬小麦LAI、干物质积累量,但补灌量降低会减弱旗叶水势与净光合速率。晚播能有效控制冬小麦越冬前长势,稀播(基本苗:495万·hm-2左右)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最高,密播(基本苗:570万·hm-2左右)会对冬小麦生长产生不利影响。(3)覆膜补灌37.5mm和75mm相对裸地补灌75mm和150mm冬小麦产量无显着差异,耗水量可减少5090 mm,水分利用效率可提高19.1%35.0%。晚播和稀播组合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因此,论文认为在与该试验区生产条件相似的冬小麦种植区,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采用晚播和稀播组合的栽培模式效果较好,在拔节期、开花期进行12次37.5mm左右补灌对冬小麦生长发育有利。
黄明,王朝辉,罗来超,王森,曹寒冰,何刚,刁超朋[3](2018)在《垄覆沟播及施肥位置优化对旱地小麦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保水栽培与养分管理是旱地农业关注的焦点,其研究多集中于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而对养分吸收利用的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探讨了垄覆沟播及施肥位置优化对旱地小麦种植效益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在增产的基础上增收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2013—2014年(平水年)、2014—2015年(丰水年)和2015—2016年(欠水年),连续3年在黄土高原中部的典型雨养旱地进行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了传统平作(平作不覆膜+均匀施肥)、垄覆沟播(垄上覆膜+沟内播种+均匀施肥)和膜侧施肥(垄上覆膜+沟内播种+定位施肥) 3种栽培模式。调查分析了冬小麦种植效益、不同生育时期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养分收获指数、养分吸收效率、肥料偏生产力和养分生理效率及百公斤籽粒养分需求量。【结果】与传统平作相比,在平水年和欠水年,垄覆沟播的产量分别提高9.5%和6.3%,但经济效益和成本收益率在不同降水年型均无显着变化。膜侧施肥在平水年和欠水年显着提高种植效益,3年平均经济效益和成本收益率较传统平作分别提高23.4%和9.1%,较垄覆沟播提高21.5%和14.6%。与传统平作相比,垄覆沟播不利于拔节后地上部氮磷钾吸收,从而使氮磷钾吸收效率无显着变化,但3年平均氮生理效率和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7.7%、7.1%、8.1%和6.7%,百公斤籽粒需氮量降低8.7%。膜侧施肥较传统平作能在保持氮磷钾收获指数、生理效率和百公斤籽粒氮磷钾需求量稳定的基础上,使3年平均氮磷钾吸收效率分别提高18.4%、22.1%和16.4%,氮磷钾肥偏生产力提高16.0%、16.8%和15.6%。与垄覆沟播相比,膜侧施肥提高了开花期和成熟期氮磷钾吸收量以及成熟期秸秆和籽粒的氮磷钾分配量,从而使3年平均氮磷钾吸收效率分别提高20.8%、18.0%和12.1%,氮磷钾肥偏生产力提高8.3%、8.1%和8.4%,百公斤籽粒氮磷需求量增加28.3%和10.0%,但氮磷收获指数降低3.9%和4.2%,氮磷生理效率降低9.5%和8.1%。【结论】垄覆沟播降低百公斤籽粒氮磷需求量,提高氮生理效率和氮磷钾肥偏生产力,但种植效益未增加。膜侧施肥促进了不同生育时期的氮磷钾吸收,协同提高了经济效益、养分吸收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但也应注意其氮磷收获指数和生理效率降低,百公斤籽粒氮磷需求量增加的问题。
汪学英,张林森,徐耘,贾西灵[4](2017)在《高寒阴湿区提高冬小麦越冬率栽培模式筛选试验研究初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临夏州农业科学院通过开展提高冬小麦越冬率栽培模式筛选试验研究,筛选出全膜覆土穴播和膜侧种植两种模式。由于采用了地膜覆盖技术,减少了土壤蒸发,有效保持和利用了水分,使幼苗发育良好,个体健壮,体内积累的养分增多,增加了麦苗的抗寒能力,显着提高了小麦越冬率,同时促进和增加了有效分蘖,提高了成穗率,使亩成穗数接近传统露地种植,为获得高产打下物质基础,为高寒阴湿地区冬小麦安全越冬提供了技术支撑。
黄明[5](2017)在《基于收获期土壤测试和施肥位置优化的旱地小麦减肥增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优化施肥是实现粮食高产、肥料高效和环境友好的有效途径,对解决小麦生产中过量和不平衡施肥的问题有重要作用。但是,雨养旱作条件下由于不同年际、季节和地点的降雨差异,小麦籽粒产量和养分需求不同,使优化施肥更为复杂。2013—2016年,本研究在黄土高原南部的典型旱地雨养农业区,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年多点的田间定位试验,建立了基于收获期土壤硝态氮或有机质测试的优化施氮技术以及基于施肥位置优化的膜侧施肥技术,结合收获期土壤有效磷钾测试和秸秆还田生产实践,改进了现有的磷钾衡量监控技术,分析了优化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利用、土壤水分利用恢复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目标在于优化小麦养分管理,为旱地作物可持续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收获期土壤有效氮磷钾测试、作物养分需求和土壤硝态氮安全阈值的优化施肥既降低了旱地小麦氮磷用量,又实现了增产增收增效和环境友好。与传统施肥相比,优化施肥的氮肥用量3年15点平均减少96 kg N hm–2,磷肥用量减少43 kg P2O5 hm–2,0100 cm硝态氮残留降低120 kg N hm–2,小麦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386 kg hm–2和1472元hm–2。主要是因为优化施肥在不影响小麦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的同时,显着提高了氮磷钾收获指数和生理效率以及肥料偏生产力。(2)基于收获期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钾测试和作物养分需求的优化施肥,同样降低了氮磷肥施用量,促进了小麦养分吸收利用,在增产增收增效的同时,降低土壤硝态氮残留,促进了土壤氮磷钾平衡。与传统施肥相比,优化施肥2年12点的平均氮磷肥用量分别降低16.1%和43.5%,小麦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698 kg hm–2和1984元hm–2,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提高3.9%、3.2%和9.3%,氮磷生理效率提高4.1%和3.3%,氮磷钾偏生产力提高35.6%、97.0%和40.8%,01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降低31.6%。优化施肥条件下,冬小麦氮磷钾平均回收率分别为49.8%、9.8%和67.3%,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9.2 kg kg–1 N、10.2 kg kg–1 P2O5和17.1 kg kg–1 K2O。秸秆还田条件下,优化施肥的氮磷钾表观盈余量分别为28.3 kg N hm–2、32.5 kg P2O5 hm–2和3.8 kg K2O hm–2,氮磷盈余量较传统施肥显着降低,钾盈余量维持稳定。(3)采用定位施肥,将肥料条施于膜下、播种行侧下5 cm处,实现了机械定位施肥和垄覆沟播集雨抗旱栽培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还增加了下季小麦播前深层土壤贮水。与传统平作相比,普通垄覆沟播的3年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8.3%和8.1%,而膜侧定位施肥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20.1%、16.1%和23.4%。与垄覆沟播相比,膜侧施肥偏湿润年份减少生长季内100200 cm土壤水分消耗,偏旱年份增加休闲季土壤蓄水,有效确保甚至提高了播前土壤水分,从而显着增产增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偏干旱的2013—2014和2015—2016生长季,定位施肥较垄覆沟播分别增产8.4%和15.5%,增效23.2%和30.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0%和10.0%,偏湿润的2014—2015生长季水分利用效率也提高6.0%。(4)膜侧施肥不仅提高了旱地小麦产量,还改善了养分吸收利用特性,显着提高了养分吸收效率,解决了垄覆沟播小麦籽粒含氮量降低的问题,3年平均籽粒氮磷含量较垄覆沟播分别显着提高8.2%和4.1%。与传统平作相比,垄覆沟播的籽粒含氮量显着降低。与垄覆沟播相比,膜侧施肥提高了小麦开花040 cm土层以及收获期020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有利于促进拔节后小麦氮磷钾积累、花后营养器官氮磷钾转运和成熟期籽粒氮磷钾分配,从而显着提高小麦籽粒氮磷含量和氮磷钾吸收效率。其中偏干旱的2013—2014和2015—2016生长季,籽粒含氮量分别提高9.9%和8.7%,氮吸收效率提高7.0%和10.0%,磷吸收效率提高9.0%和23.5%;偏湿润的2014—2015生长季,籽粒含氮量和氮磷吸收效率分别提高6.0%、23.3%和23.5%。综上所述,优化施肥能改善旱地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特性,实现增产增收增效,降低收获期土壤硝态氮残留。在旱地小麦生产中,在土壤硝态氮残留过高的区域,采用基于收获期土壤养分测试的优化施肥,结合抗旱节水栽培技术进行施肥位置优化,对减肥增效、增产增收和环境友好有重要意义。
黄素芳,刘振敏,白艳梅,徐玉鹏,孙一,肖宇,李金英,阎旭东[6](2017)在《环渤海雨养旱作区冬小麦不同覆膜种植方式试验研究初报》文中研究表明为探索环渤海雨养旱作区最佳的冬小麦旱作覆膜种植方式,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4个处理(A1A4),3次重复,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小麦产量、产量因素、群体数量及地上部干物重的影响。结果表明:A2种植模式下小麦产量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和对照,达到5 262.30 kg·hm-2。A2种植方式有利于促进小麦分蘖,利于小麦构建适宜群体,提高成穗率,同时还有利于群体干物质的积累。
黄明,王朝辉,罗来超,王森,包明,何刚,曹寒冰,刁超朋,李莎莎[7](2017)在《膜侧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提出覆膜栽培能提高旱地小麦产量,但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优化施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在黄土高原中部典型旱地进行田间定位试验,比较传统平作(不覆盖+均匀施肥)、垄覆沟播(垄上覆膜+垄间沟播+均匀施肥)和膜侧施肥(垄上覆膜+垄间沟播+播种行侧膜下定位施肥)栽培模式下,04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和0200 cm土壤水分,以及膜侧施肥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与传统平作相比,在偏旱的2013—2014和2015—2016年度,垄覆沟播的小麦产量分别提高9.5%和6.3%,籽粒蛋白质含量降低7.1%和9.9%,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8%和8.7%,而膜侧施肥的小麦产量提高18.8%和22.8%,籽粒蛋白质含量无显着变化,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3.2%和19.6%;在偏湿润的2014—2015年度,垄覆沟播和膜侧施肥对小麦产量无影响,但膜侧施肥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6.0%和17.0%。与垄覆沟播相比,膜侧施肥在偏湿润年份使生长季内100200 cm土壤水分消耗显着减少,而在偏旱年份使夏休闲季土壤蓄水显着增加,开花和收获期040 cm土壤硝态氮、根系全氮以及开花期茎叶全氮含量升高,促进了小麦营养器官氮素吸收、积累及其向籽粒的转运,提高了旱地小麦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偏干旱的2013—2014和2015—2016年度,膜侧施肥较垄覆沟播产量分别提高8.4%和15.5%,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9.9%和8.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0%和10.0%;在偏湿润的2014—2015年度,两处理产量无显着差异,但膜侧施肥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6.0%。因此,膜侧施肥可维持旱地小麦生育后期的土壤氮供应,提高小麦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下季播前深层土壤贮水,是适宜于旱区推广的小麦栽培模式。
杨培军,申学庚,杜伟[8](2015)在《冬小麦全膜微垄穴播技术效益试验初报》文中指出雨养农业区在冬小麦生产上采用全膜微垄穴播栽培技术增产作用十分显着,在2014年小麦黄矮病大流行的情况下采用该技术冬小麦平均产量达到6 361.2 kg/hm2,分别比全膜覆土穴播栽培、传统覆膜穴播栽培和膜侧条播栽培技术增产30.8%、110.26%和127.15%,纯收益分别提高8 238.6元/hm2、16 012.8元/hm2和16 372.8元/hm2,降水利用率分别提高8.2%、8.54%和9.83%,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提高2.1[kg/(mm·hm2)]、9.3[kg/(mm·hm2)]和21.15[kg/(mm·hm2)],降水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1.85[kg/(mm·hm2)]、28.05[kg/(mm·hm2)]和35.4[kg/(mm·hm2)]。因此,全膜微垄穴播栽培模式可在大田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
李会宾,李秉强,王琳,常喜玲,高亚飞,李小芬,张金虎[9](2015)在《静宁县冬小麦不同覆膜模式的抗旱增产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旱作区冬小麦的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覆膜方式,探讨适合静宁县山旱地冬小麦的最佳栽培模式。[结果]全膜覆土小麦的抗旱效果最为明显,其次为全膜不覆土小麦和膜侧小麦,露地小麦的抗旱效果最差。[结论]全膜覆土小麦的抗旱增产效果明显,可实现多茬栽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在小麦生产上应大力推广。
岳维云,宋建荣,赵尚文,张耀辉,周喜旺,南海,王娜[10](2014)在《不同覆膜方式对地温及冬小麦地上干物质累积规律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取全膜覆土穴播(C)、全膜穴播(B)、膜侧条播(A)3种覆膜种植方式,并以露地条播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地膜覆盖方式对地温及冬小麦地上干物质积累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方式对冬小麦地温效应主要表现在地表(010 cm),在5 cm土层处的影响最大,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弱;温度效应可使冬小麦的灌浆期延长,全膜覆土处理在拔节期表现出明显的降温效应,全膜穴播处理在灌浆期地表温度最高;测定期内,全膜覆土方式下干物质积累量比露地条播CK高18.01%19.48%。产量为全膜覆土>膜侧>全膜穴播>露地。全膜覆土穴播方式有效穗数和干物质累积量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较大,是该方式产量最高的关键因素。
二、膜侧冬小麦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膜侧冬小麦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两熟区小麦玉米种植模式对机械化作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 |
1.1 冬小麦栽培方式 |
1.1.1 窄行条播 |
1.1.2 宽幅播种 |
1.1.3 宽窄行条播种植 |
1.1.4 双行条播+空行覆盖玉米秸秆 |
1.1.5 垄上栽培种植 |
1.1.6 起垄覆膜集雨种植 |
1.1.7 井字形播种 |
1.2 夏玉米栽培方式 |
1.2.1 等行距种植 |
1.2.2 宽窄行种植 |
1.2.3 沟垄覆盖种植 |
1.2.4 垄上栽培种植 |
1.2.5 一穴多株栽培种植 |
1.3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种植模式 |
1.3.1 常规轮作种植模式 |
1.3.2 小麦常规种植玉米宽窄行种植模式 |
1.3.3 小麦、玉米一体化垄作沟灌种植模式 |
1.3.4 小麦带状撒播间套春、夏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
1.3.5 地膜覆盖高产种植模式 |
1.3.6 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 |
2 种植模式对机械化作业的影响 |
2.1 垄作种植对机械化作业影响 |
2.2 宽窄行种植与等行距种植对机械化作业影响 |
2.3 覆膜种植对机械化作业影响 |
2.4 水肥一体化种植对机械化作业影响 |
3 结论 |
(2)全膜覆土穴播补灌对土壤水热及冬小麦生长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覆膜对土壤水热环境的影响 |
1.2.2 覆膜补灌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3 覆膜补灌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2.4 播期、播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气象数据 |
2.3.2 生育期记录 |
2.3.3 群体测定 |
2.3.4 个体生长发育特性测定 |
2.3.5 生理特性测定 |
2.3.6 产量及产量构成测定 |
2.3.7 土壤温度测定 |
2.3.8 土壤水分测定及水分利用效率计算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3 覆膜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1 小麦生育期内土壤温度变化 |
3.2 土壤温度日变化 |
3.3 气温与不同土层土壤温度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4 覆膜补灌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 覆膜补灌对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
4.2 覆膜补灌对冬小麦LAI的影响 |
4.3 覆膜补灌对冬小麦干物质量积累的影响 |
4.4 覆膜补灌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的影响 |
4.5 覆膜补灌对冬小麦旗叶水势的影响 |
4.6 覆膜补灌对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群体调控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5.1 群体调控对冬小麦分蘖的影响 |
5.2 群体调控对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
5.3 群体调控对冬小麦LAI的影响 |
5.4 群体调控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5.5 群体调控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的影响 |
5.6 群体调控对冬小麦旗叶水势的影响 |
5.7 群体调控对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5.8 本章小结 |
6 覆膜补灌对土壤水分及冬小麦水分利用效果的影响 |
6.1 覆膜补灌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6.2 覆膜补灌对土壤蓄水量的影响 |
6.2.1 0 ~100cm土壤储水量的变化 |
6.2.2 0 ~200cm土壤储水量的变化 |
6.3 覆膜补灌对冬小麦耗水的影响 |
6.4 覆膜补灌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6.5 覆膜补灌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果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7 群体调控对土壤水分及冬小麦水分利用效果的影响 |
7.1 群体调控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7.2 群体调控对土壤蓄水量的影响 |
7.2.1 0 ~100cm土壤储水量的变化 |
7.2.2 0 ~200cm土壤储水量的变化 |
7.3 群体调控对冬小麦耗水的影响 |
7.4 群体调控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7.5 群体调控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果的影响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高寒阴湿区提高冬小麦越冬率栽培模式筛选试验研究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处理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1 越冬率测定 |
1.4.2 考种与测产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农艺性状分析 |
2.1.1 株高 |
2.1.2 穗长 |
2.1.3 小穗数 |
2.1.4 成熟期 |
2.2 产量结果分析 |
2.3 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
2.4 越冬率分析 |
2.5 分蘖成穗率分析 |
3 结论 |
(5)基于收获期土壤测试和施肥位置优化的旱地小麦减肥增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旱地小麦施肥与栽培 |
1.2.1 旱地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
1.2.2 旱地小麦施肥 |
1.2.3 旱地小麦栽培 |
1.3 施肥与覆膜栽培对旱地小麦产量与水肥利用的影响 |
1.3.1 对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 |
1.3.2 对旱地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3.3 对旱地小麦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
1.3.4 对旱地麦田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1.4 旱地小麦施肥优化研究 |
1.4.1 肥料效应函数法 |
1.4.2 土壤测试法 |
1.4.3 目标产量法 |
1.4.4 小麦养分专家系统 |
1.4.5 理论施氮量 |
1.4.6 施肥位置优化 |
1.4.7 肥料种类优化 |
1.5 选题依据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收获期硝态氮测试的优化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点及其土壤养分和降水量分布特征 |
2.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2.3 田间样品采集与测定 |
2.2.4 数据计算 |
2.2.5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对旱地小麦施肥量的影响 |
2.3.2 对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 |
2.3.3 对旱地小麦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 |
2.3.4 对旱地小麦地上部养分积累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2.3.5 对旱地小麦养分生理效率的影响 |
2.3.7 对旱地小麦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 |
2.3.8 对旱地小麦经济效益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小麦施肥量、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对优化施肥的响应 |
2.4.2 小麦养分利用效率对优化施肥的响应 |
2.4.3 小麦收获期硝态氮残留对优化施肥的响应 |
2.5 结论 |
第三章 基于收获期有机质测试的优化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点及其土壤养分和降水量分布特征 |
3.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3.2.3 田间样品采集与测定 |
3.2.4 数据计算 |
3.2.5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对旱地小麦肥料用量的影响 |
3.3.2 对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 |
3.3.3 对旱地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
3.3.4 对旱地小麦不同器官养分含量的影响 |
3.3.5 对旱地小麦地上部养分积累量和养分收获指数的影响 |
3.3.6 对旱地小麦养分生理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 |
3.3.7 优化施肥的氮磷钾回收率和农学效率 |
3.3.8 对旱地小麦生产体系中氮磷钾平衡的影响 |
3.3.9 对旱地小麦收获期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旱地小麦测土施肥技术优化 |
3.4.2 小麦产量、效益和肥料利用效率对优化施肥的响应 |
3.4.3 小麦收获期土壤硝态氮残留对优化施肥的响应 |
3.5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施肥位置优化的膜侧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效益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块土壤养分和降水量分布特征 |
4.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4.2.3 土壤水分和小麦耗水量测定方法 |
4.2.4 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测定方法 |
4.2.5 籽粒产量、经济效益及水分利用效率测定方法 |
4.2.6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对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 |
4.3.2 对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
4.3.3 对旱地小麦群体茎蘖数和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4.3.4 对旱地小麦田水分消耗、恢复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旱地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对膜侧施肥的响应 |
4.4.2 旱地麦田水分利用和贮蓄对膜侧施肥的响应 |
4.5 结论 |
第五章 基于施肥位置优化的膜侧施肥对旱地小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块土壤养分和降水量分布特征 |
5.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5.2.3 土壤硝态氮测定方法 |
5.2.4 植株氮磷钾测定方法 |
5.2.5 数据计算 |
5.2.6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对旱地小麦籽粒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5.3.2 对旱地小麦氮磷钾积累、转运和分配的影响 |
5.3.3 对旱地小麦氮磷钾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4 对旱地麦田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5.3.6 对土壤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旱地小麦籽粒氮磷钾含量对膜侧施肥的响应 |
5.4.2 旱地小麦氮磷钾吸收利用对膜侧施肥的响应 |
5.4.3 旱地麦田土壤硝态氮对膜侧施肥的响应 |
5.5 结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环渤海雨养旱作区冬小麦不同覆膜种植方式试验研究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栽培管理 |
1.5 田间调查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种植模式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不同种植模式对小麦群体数量的影响 |
2.3 不同种植模式对小麦群体干物质量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7)膜侧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块土壤养分和降水量分布特征 |
1.2 试验设计 |
1.3 土壤水分和小麦耗水量测定方法 |
1.4 土壤硝态氮测定方法 |
1.5 小麦植株氮积累量和转运量测定方法 |
1.6 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测定方法 |
1.7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膜侧施肥对小麦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 |
2.2 膜侧施肥对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群体茎蘖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2.3 膜侧施肥对小麦营养器官全氮含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2.4 膜侧施肥对小麦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
2.5 膜侧施肥对小麦不同生育时期0~4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2.6 膜侧施肥对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消耗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2.7 膜侧施肥对小麦收获后土壤水分恢复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小麦籽粒产量对膜侧施肥的响应 |
3.2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对膜侧施肥的响应 |
3.3 水分利用和恢复对膜侧施肥的响应 |
4 结论 |
(8)冬小麦全膜微垄穴播技术效益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与实施 |
1.4 田间管理 |
1.5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覆膜方式对冬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
2.2 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2.3 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2.4 不同覆膜方式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5 不同覆膜方式对冬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
2.6 不同覆膜方式对冬小麦耗水量、降水利用率、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
2.7 不同覆膜方式效益表现 |
3 小结 |
(9)静宁县冬小麦不同覆膜模式的抗旱增产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10)不同覆膜方式对地温及冬小麦地上干物质累积规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1 农艺性状及产量测定 |
1.3.2 地温 |
1.3.3 实验室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下地温的动态变化 |
2.2 不同处理下冬小麦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动态规律 |
2.3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
2.4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3 讨论 |
四、膜侧冬小麦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熟区小麦玉米种植模式对机械化作业的影响[J]. 姚文燕,刁培松,张银平,陈美舟,李晓冉,王博. 农机化研究, 2021(04)
- [2]全膜覆土穴播补灌对土壤水热及冬小麦生长影响的研究[D]. 张旭.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3]垄覆沟播及施肥位置优化对旱地小麦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J]. 黄明,王朝辉,罗来超,王森,曹寒冰,何刚,刁超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05)
- [4]高寒阴湿区提高冬小麦越冬率栽培模式筛选试验研究初报[J]. 汪学英,张林森,徐耘,贾西灵. 农业科技通讯, 2017(11)
- [5]基于收获期土壤测试和施肥位置优化的旱地小麦减肥增效研究[D]. 黄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6]环渤海雨养旱作区冬小麦不同覆膜种植方式试验研究初报[J]. 黄素芳,刘振敏,白艳梅,徐玉鹏,孙一,肖宇,李金英,阎旭东. 天津农业科学, 2017(05)
- [7]膜侧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黄明,王朝辉,罗来超,王森,包明,何刚,曹寒冰,刁超朋,李莎莎. 作物学报, 2017(06)
- [8]冬小麦全膜微垄穴播技术效益试验初报[J]. 杨培军,申学庚,杜伟. 宁夏农林科技, 2015(10)
- [9]静宁县冬小麦不同覆膜模式的抗旱增产效果研究[J]. 李会宾,李秉强,王琳,常喜玲,高亚飞,李小芬,张金虎.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3)
- [10]不同覆膜方式对地温及冬小麦地上干物质累积规律的影响[J]. 岳维云,宋建荣,赵尚文,张耀辉,周喜旺,南海,王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