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小麦多父本杂交对F_3影响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芳[1](2020)在《小偃麦衍生品系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定位及图位克隆》文中认为白粉病是全世界小麦产区最重要的真菌病害之一,而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白粉病最为有效的方法。迄今已在小麦的19对染色体、61个位点上定位了85个抗病主效基因/等位基因,但仅有Pm3b、Pm8、Pm21、Pm60、Pm2a和Pm24等少数几个被图位或同源克隆。偃麦草属物种免疫或高抗小麦白粉、条锈、叶锈等多种病害,已成为小麦优良基因的重要来源。本研究以衍生于八倍体小偃麦的高抗白粉病小麦新品系CH1357和CH006为实验材料,通过对抗性分离群体的遗传分析,明确了抗病基因的显隐性及数目,并利用分子标记对抗性基因进行了图位克隆或遗传定位;同时对目标基因连锁标记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与评价,为进一步解析小麦抗病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深入了解白粉病抗性的分子机制以及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PmCH1357的初步定位。小偃麦衍生品系CH1357对包括E09在内的27个白粉菌株表现为免疫或高抗,是一个优异抗源。通过对源于两个杂交组合“台长29/CH1357、绵阳11/CH1357”的F1、BC1及F2:3家系接种白粉菌株E09及其抗性遗传分析,发现CH1357对白粉病的抗性受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暂命名为PmCH1357;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和SSR标记,初步将PmCH1357定位于小麦5D染色体的短臂(5DS)。其侧翼连锁标记为Xcfd81和Xbwm8,在上述2个作图群体中,抗性基因与侧翼连锁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0 cM/11.3 cM、1.5 cM/8.9 cM。PmCH1357与5DS染色体上已报道的其他抗白粉病基因有不同的系谱和抗谱,可能是一个新抗源。2、连锁标记的选择效率评价。为评价PmCH1357连锁标记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有效性,在苗期接种E09进行抗性鉴定的同时,利用PmCH1357的8个连锁标记(Xcfd81、Xbwm20、Xbwm21、Xbwm25、Xmp510、Xbwm8、Xbwm9和Xgwm190)对感白粉病品种晋麦66与CH1357构建的341个F2:3家系进行检测,在该群体中发现,4个标记(Xcfd81、Xbwm20、Xbwm21和Xbwm25)的纯合抗病基因型与纯合抗病表现型的符合率均达到93%以上,可用于抗病育种中PmCH1357的标记选择;还发现使用多个标记组合可影响标记辅助选择的准确性。如果使用基因的同侧标记组合会降低选择效率,而使用基因的两侧标记组合则可以提高选择的准确性。而且,使用标记组合Xcfd81+Xbwm8对PmCH1357进行选择的准确性会更高,获得的纯合抗病基因型植株会更多。3、PmCH1357的图位克隆。根据PmCH1357的初步定位结果,从F2代、F2:3代家系筛选抗性位点杂合的植株进行自交,产生了由2252个F3:4植株组成的精细定位群体。用此群体,将PmCH1357限制在一个526 kb的物理区间。该区间仅含有一个可能的候选基因TraesCS5D01G044600,编码典型的NBS-LRR抗病蛋白。研究发现,感亲TC29中感的等位基因序列与中国春相同;而抗亲CH1357中抗的等位基因序列与已克隆的Pm2a(前苏联小麦种质Ulka/8*CC)相同。而且,TC29的感病等位基因中,其外显子1含有一个7 bp的碱基缺失,导致编码的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造成由Pm2a编码的由1277个氨基酸组成的NLR蛋白中缺少了856个氨基酸,从而丧失其抗病功能。对4个中国其他品种(系)的5DS上已报道的抗白粉基因或等位基因Pm2b、Pm2c、PmLX66及PmND399进行克隆及测序,发现它们含有相同的PmCH1357/Pm2a抗病等位基因。根据感病等位基因的7-bp缺失开发了PmCH1357的功能标记,并检测了495份来自中国、美国的品种(系)和农家种以及中国的微核心种质,发现仅有10份含有PmCH1357/Pm2a的抗病等位基因,因此,新开发的7-bp InDel诊断性功能标记可用于该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4、PmCH006的分子定位。对来自“台长29/CH006”组合的F1、BC1以及BC4F2:3家系接种E09,并进行抗性遗传分析,发现CH006的白粉病抗性受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暂命名为PmCH006。利用iSelect 90K SNP芯片扫描抗病、感病池,发现与抗病表型相关联的SNP有22个,且其中的9个位于染色体臂2AL,故将PmCH006初步定位在2AL上。据此,利用中国春小麦2AL上相应的762-768 Mb序列区段开发了13个新的多态性标记,并用于检测由415个植株组成的BC4F2次级群体。结果将PmCH006定位在2AL上共显性标记Xsnp10的近端,其遗传距离为0.7 cM,对应于中国春2AL上762.318 Mb的附近。随后,在中国春2AL的761Mb-762 Mb序列区段又开发了4个与PmCH006连锁的多态性标记,并检测次级群体,最终将PmCH006限制在一个1.2 cM的遗传区间,相当于1 Mb的物理区间。PmCH006的两侧标记为SSR01/SSR04(远端)和2AL17(近端),其遗传距离分别为0.3 cM和0.9 cM。已有几个抗白粉基因或等位基因定位在2AL,但PmCH006与这些基因的遗传关系及其来源需要进一步研究。
周天宇[2](2020)在《杂交小麦亲本抗条锈病鉴定及F1代抗性预测》文中研究说明小麦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随着耕地面积减少、人口增加,利用小麦杂种优势来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杂交小麦抗病育种能够保证小麦在更健康的状态下优质高产,同时减少农药使用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大力发展杂交小麦抗病育种对我国小麦稳定丰收、绿色农业具有重要作用。小麦条锈病是由专性寄生真菌——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流行性真菌病害,对全球小麦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当前我国小麦品种对小麦条锈菌的抗性水平整体偏低,新的有效抗源材料严重匮乏,因此加强杂交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对我国小麦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室前期通过杂交选育获得不育系(不育基因为ms1b)和与引进恢复系配制的F1代杂交种,但杂交种的抗条锈水平与双亲间的抗病规律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条锈菌生理小种CYR23、CYR31、CYR33、CYR34为供试菌种,以21份不育系、13份恢复系及F1代杂交种为供试材料,通过抗条锈基因(Yellow rust,Yr)分子鉴定、苗期单个小种抗性鉴定、成株期混合小种抗性鉴定以及成株期不同小种侵染量鉴定等方法,对不育系、恢复系及F1代杂交种进行抗条锈能力评价,总结杂交种与其双亲间的抗条锈规律,为杂交小麦抗病育种提供可供遵循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抗条锈基因与抗性鉴定:利用Yr5、Yr9、Yr10、Yr15、Yr17、Yr18、Yr26分子标记或基因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抗条锈基因鉴定,发现F1代杂交种聚合了亲本的抗条锈基因,符合遗传规律,表明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可以达到目标基因聚合的目的。Yr9存在于北方品系,Yr26存在于四川品系,所有材料中均未鉴定到Yr5、Yr10、Yr15,表明它们在我国小麦抗病育种中应用不广。通过苗期、成株期抗性鉴定发现具有抗性的亲本组合,其F1代杂交种也表现抗性,符合遗传规律。双亲的抗性水平越高,其F1代抗性就越好。通过苗期、成株期抗性鉴定发现不育系 15L7152、17L6062、17L6065、17L6067、17L7106、17L7123、17L7140,来自四川的恢复系川14品16、川13品6、川麦93、川麦98、MR1101、MY13-3及其F1代杂交种均表现优良全生育期抗性。但我们检测到的抗病基因中均对条锈生理小种CYR34失去抗性,表明上述材料中存在未知的抗条锈基因。2、基于亲本对条锈病反应型(Infection type,IT)预测F1代抗性:根据成株期抗条锈鉴定结果,以亲本反应型为自变量,F1代杂交种反应型为因变量进行二元回归分析,R2=0.812,表明两者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同时发现F1代杂交种反应型趋于亲本反应型的平均值,以亲本反应型的平均值为自变量,F1代杂交种反应型为因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分析,R2=0.740,表明两者之间有很大相关性,因此可以通过亲本反应型平均值预测F1代杂交种抗性。3、亲本抗性互补可增加F1代抗性:利用供试菌种分子标记,采用半定量PCR方法对所有材料分别进行供试条锈菌生理小种的菌量测定,结果显示,所有材料均未检测到CYR23的侵染,多数供试材料均检测到CYR33、CYR34这两个小种,而恢复系15CA50、不育系17L6078和15L7128有少量CYR31侵染,恢复系川14品16、川13品6、MR1101、MY13-1、川麦93、川麦98及其F1代杂交种未检测到CYR33、CYR34。通过检测F1代杂交种,发现对不同小种抗性有差异的亲本杂交,能够增加F1代生理小种抗性范围,即组合具有抗性互补的亲本可以增加F1代抗性。综上所述,杂交小麦抗病育种中,应选用高产、优质、抗性优良的材料作为亲本,才能获得适合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强优势杂交组合。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探究亲本与F1代杂交种之间的抗病规律,同时为杂交小麦抗病育种提供可参考的实践方案。
程继尧[3](2019)在《多亲本混合授粉雄性不育系群体构建及遗传多样性评价》文中提出大豆是重要的油料和蛋白来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和加工利用历史。然而,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大豆生产无法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进口总量逐年增长。黑龙江省有着得天独厚的黑土地优势,是我国大豆的主要生产基地,但产量和品质与国外大豆相比还有明显差距。随着我国大豆进口量的不断增加,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受到世界大豆市场的巨大影响,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如何提高大豆产量和改善品质成为大豆育种工作者的主要问题。当前,生产上育成的大豆品种仅来源于少数骨干亲本,遗传背景趋同,遗传基础狭窄,以其为亲本育成的新品种产量和生态适应性难有明显突破,在逆境条件下保持高产稳产潜力不强,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创制并筛选新的种质资源是一个主要途径。利用混合授粉方法能够显着提高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多个优良品种作为父本与大豆不育系母本近距离种植,混合父本花粉可以随机对不育系母本自然授粉,该方法能够高效的利用不育系创制新的大豆种质资源。进而利用轮回选择方法对后代群体筛选可以分离出具有丰富遗传背景的优良个体,丰富种质资源,有效克服遗传基础狭窄问题。因此,本研究收集了黑龙江省种植的102份优异大豆种质资源,和ms1及ms6不育系亲本分别混合种植,构建了ms1和ms6两个不育系群体。其中,ms1不育系群体按照晚熟、中早熟和特用划分为3个亚群体。进而利用38对多态SSR标记,连续两年对不育系亲本以及后代群体1775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阐明利用多亲本混合授粉对不育系后代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并探讨利用分期播种、扣暗箱及蜜蜂对不育系授粉方法的效果及对不育系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力求达到提高大豆后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拓宽大豆遗传基础的目的,对发掘优异基因和改良大豆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各个世代的不同群体中,38对SSR标记检测到的平均等位变异最多的为ms6不育系群体的F4后代,平均等位变异数为8.86个。5对SSR引物(Sat219、Satt210、Satt373、Satt186、Sat337)的平均等位变异数、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较高,对大豆不育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辨能力最强。(2)F1、F2、F3、F4代的平均等位变异数、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随着代数的增加而增大,且均比不育系亲本和混合亲本的要大。利用混合亲本能够提高雄性不育系后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且随着代数增加,多样性也随之升高。(3)Ms6群体的平均等位变异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高于ms1-1晚熟亚群、ms1-2中早熟亚群、ms1-3特用亚群。ms1-2中早熟亚群的遗传多样性在ms1群体各世代最高。(4)F1、F2、F3、F4代中平均蛋白含量分别是42.10%、41.84%、41.42%、41.32%,平均油分含量分别是19.85%、19.69%、20.21%、20.26%;由ms1衍生的ms1-1、ms1-2、ms1-3三个亚群的平均蛋白含量分别是41.05%、42.11%、41.49%,平均油分含量分别是20.50%、20.33%、19.89%;ms1亲本的平均蛋白、油分含量分别是40.95%、17.90%。经多亲本混合授粉,大豆ms1雄性不育系后代群体的品质得到改良,蛋白油分含量均高于不育系亲本。(5)Ms1-1、ms1-2、ms1-3三个亚群的平均粒数分别是94.53个、55.81个、81.79个,平均百粒重分别是18.34 g、19.03 g、16.64 g;能够成熟的ms1不育系亲本的平均粒数和平均百粒重分别是30.78个和13.14 g。经多亲本混合授粉,大豆ms1雄性不育系后代群体的产量提高。(6)不育系后代群体大部分均可以正常成熟,且各个时期与当地对照品种相比,均略有推迟。多亲本对大豆雄性不育系进行混合授粉,改良了不育系后代群体生育期性状,丰富了生育期多样性。(7)辅助分期播种,多亲本混合授粉在自然授粉与网室内蜜蜂授粉条件下均能够拓宽不育系后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蜜蜂辅助授粉提升的幅度更高。
王真真[4](2018)在《野生二粒小麦y-型HMW-GS基因渗入普通小麦的遗传特性及其对品质改良的潜在价值》文中指出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作为小麦籽粒贮藏蛋白的重要组分,其质量和数量能直接影响到小麦面粉的加工品质。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turgitum ssp.dicoccoides,AABB,2n=4x=28)作为普通小麦的二级基因源,拥有丰富的HMW-GS等位变异。对其特异HMW-GS基因的鉴定和利用既能丰富普通小麦中HMW-GS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又能为普通小麦品质改良提供有利的基因资源。针对普通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Glu-A1和Glu-B1位点中,1Ax和1By常不表达,1Ay基本不表达的问题,在我们前期对野生二粒小麦Glu-B1位点的沉默型1Bx和表达型1By基因,以及Glu-A1位点的1Ax基因进行分子鉴定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对野生二粒小麦Glu-A1位点的1Ay基因进行挖掘和利用价值研究。在对野生二粒小麦1Ay基因进行分子鉴定的基础上,用携带活性y-型HMW-GS基因的野生二粒小麦D97作父本与高产弱筋小麦品种川农16(CN16)作母本进行远缘杂交,得到异源五倍体F1(AABBD),并通过连续多年套袋自交并逐年选育获得了一个农艺和产量性状理想的杂种高代稳定的六倍体普通小麦品系TaAy7-40,并分析后代的y-型HMW-GS基因1Ay和1By的传递、表达特性及其对普通小麦品质的遗传改良潜能。在此基础上,借助创制的携带野生二粒小麦活性1Ay基因的普通小麦基因资源,进一步探讨在普通小麦背景下的外源活性1Ay基因在普通小麦间的传递与表达特性,及其对普通小麦Glu-A1位点的丰富性能和对品质改良的利用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对野生二粒小麦D97的1Ay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原核表达,分析了该基因的结构特征以及与其它已知1Ay基因的系统进化关系,确定了该基因为一个活性1Ay基因。随后,通过SDS-PAGE分析发现,TaAy7-40品系中含有包括1Ay亚基在内的所有6条HMW-GS条带。继而对该品系以及亲本中的1Ay基因进行分子鉴定。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显示,父本D97和后代TaAy7-40的1Ay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均为1,830bp,编码608个氨基酸残基,两条序列相似度达99.2%。其编码功能也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进一步确认。母本CN16的1Ay基因的ORF只有1791bp,并在其1000-1002位置存在一个提前终止密码子(TGA),表明该基因是一个不表达蛋白的假基因。进一步对三条核苷酸序列比对发现,TaAy7-40与D97相比存在1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包括13个转换和1个颠换。而在TaAy7-40和CN16之间鉴定了30个SNPs,包括25个转换和5个颠换。通过对推导的氨基酸一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父本D97和后代TaAy7-40相比,普通小麦母本CN16中出现三处缺失和一个提前终止密码子。通过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有的1Ay等位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TaAy7-40的1Ay基因和父本D97的紧密聚为一支,而与母本CN16的1Ay核苷酸序列距离疏远。显然,TaAy7-40的活性1Ay基因应该是来源于父本D97的。由此可见,野生二粒小麦的活性1Ay基因通过远缘杂交成功地导入到普通小麦中,并从低世代相对稳定地传递到高世代,有效地在普通小麦背景中开拓出Glu-A1位点蕴含活性1Ay基因的普通小麦遗传资源。2.对杂交双亲及后代品系中的1By基因进行了分子鉴定。核酸序列比对分析显示,父本D97和后代品系TaAy7-40的1By基因的ORF长度均为2166 bp,编码720个氨基酸残基,两条序列相似度高达99.2%,而母本CN16的1By基因的ORF只有2157bp。TaAy7-40与父本D97相比存在18个SNPs,包括11个转换和7个颠换,而在后代TaAy7-40和母本CN16之间鉴定出32个SNPs,包括27个转换和5个颠换。同样,对三者预测的氨基酸一级结构分析也表明,与父本D97和后代TaAy7-40相比,在母本CN16中出现一处缺失和一处插入。通过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有的1By等位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TaAy7-40的1By基因和父本D97的1By基因以高达99的自展值聚为一支,而远离母本CN16的1By序列。显然,后代TaAy7-40的活性1By基因应该是来自于父本D97的。由此可见,野生二粒小麦的活性1By基因通过远缘杂交成功地导入到普通小麦中,并从低世代相对稳定地传递到高世代,有效地拓宽了普通小麦Glu-B1位点1By基因的遗传多样性。3.稳定品系TaAy7-40根尖染色体数目为42条,处于六倍体背景,同时含有来自野生二粒小麦Glu-A1和Glu-B1位点的活性1Ay和1By基因在内的全部6个HMW-GSs。通过生物学和农艺学分析表明,该后代品系TaAy7-40株形紧凑,其开花期、植株高度、穗长、穗形、小穗数、叶形等形态学特征趋同于母本普通小麦CN16,但与其父本D97存在明显差异。TaAy7-40的籽粒长度、宽度、厚度、千粒重和单株粒重和父本D97的存在显着差异,而和CN16之间略有差异,据此认为,渐渗系材料TaAy7-40已经拥有普通小麦相应的农艺产量性状,有利地规避了品质研究籽粒浓度效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TaAy7-40与母本CN16以及推广的中筋小麦品种绵麦37和内麦9号为对照的主要加工品质参数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和湿面筋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含有野生二粒小麦活性y-型HMW-GS基因的TaAy7-40具有比其母本CN16更好的面粉加工特性,甚至超过了中筋小麦品种绵麦37和内麦9号。据此认为,野生二粒小麦y-型亚基基因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普通小麦品质,是小麦品质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4.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TaAy7-40作为母本,推广中筋小麦品种内麦9号作为父本进行品种间常规杂交。利用SDS-PAGE的方法对F2-F5后代进行1Ay亚基的追踪筛选。从F4代中挑选含有和没有1Ay亚基的姊妹系,其中Q1-F4-2-5-1和Q1-F4-2-5-5在HMW-GSs组成上仅在Glu-A1位点存在差异,前者包含1Ay亚基而后者缺失1Ay亚基。提取双亲和后代的DNA,对这些后代品系和亲本的1Ay基因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发现,父本内麦9号(MF429890)的序列长度为1812bp,比TaAy7-40少了18bp,并且还存在38个SNPs。氨基酸分析发现在父本内麦9号的340和355处出现了两个提前终止密码子,所以鉴定其为沉默的假基因。三个供试后代Q1-F4-1-6-1、Q1-F4-2-5-1、Q1-F4-2-5-5和的1Ay基因(MF429891、MF429892和MF429893)的序列长度和TaAy7-40的长度一致,均为1830bp,只是存在一些SNPs。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MF429891和MF429892与母本TaAy7-40氨基酸数相同,均为608个,且中间没有出现提前终止密码子;而MF429893的氨基酸序列在148、151、286和355四处出现了提前终止密码子,确定该基因与父本的1Ay基因都是不表达蛋白的假基因。对收获的亲本和F5代株系进行面粉加工品质参数测定,结果发现,TaAy7-40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均显着高于父本内麦9号,表明含有野生二粒小麦HMW-GS基因的TaAy7-40具有较中筋小麦品种内麦9号更好的加工品质性状,拥有更强的面筋特性。进一步比较后代与双亲之间的品质参数发现,含有活性1Ay基因的完整6个HMW-GSs基因的后代Q1-F5-2-5-1较其双亲都具有更高的蛋白质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而且也显着高于其姊妹系Q1-F5-2-5-5。这些结果表明,来自野生二粒小麦的活性1Ay基因对普通小麦品质具有潜在的正向作用,同时也证明,创制的含有活性1Ay亚基基因的普通小麦中间材料TaAy7-40可以作为普通小麦品质改良的种质资源被利用。
张跃强[5](2019)在《春小麦耐旱资源鉴定与耐旱性状QTL定位》文中认为小麦是世界上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口粮,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干旱是小麦生产中制约产量稳定和提高的最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使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耐热耐旱种质资源圃系材料进行耐旱性和产量鉴定,在水旱处理条件下对其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进行评价,筛选出小麦耐旱性的鉴定指标,同时发掘其中耐旱性和丰产性突出的优异种质。应用新疆本地春小麦耐旱品种新春7号和敏旱品种新春21号构建的RILF8代群体,通过3年的水旱表型鉴定,对其抽穗期、株高、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以及冠层温度、SPAD和NDVI等生理指标进行评价,同时利用Illumina iSelect 90K芯片对该RIL群体进行分析并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结合表型鉴定结果,对耐旱相关农艺性状和生理性状进行QTL定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对145个来源于CIMMYT的小麦种质和7个新疆春小麦品种进行了两年期的表型鉴定,对其生理和产量性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着提高了冠层温度,但降低了籽粒产量、穗粒重、NDVI、SPAD、籽粒饱满度、穗粒数、千粒重和株高。穗粒重、株高和籽粒饱满度解释了充分灌溉条件下产量表型变异的61.8%,它们是与产量关系最密切的三个主要因素。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灌浆期冠层温度、株高和籽粒饱满度是影响产量的三个最主要因素,占产量表型变异的44.8%。筛选出10个耐旱基因型,包括3个新疆小麦品种新春11,新春23和新春29,可作为中国新疆春小麦耐旱育种的核心亲本。2.以耐旱性强的春小麦品种新春7号为母本,敏旱春小麦品种新春21号为父本杂交通过“一粒传”法获得F8代重组自交系群体。对该RIL群体进行了 3年的水旱表型鉴定,对株高、抽穗期、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以及冠层温度、SPAD和NDVI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株高、饱满度、千粒重、穗粒重等性状均呈现显着下降的趋势,NDVI也显着降低,而基部不孕小穗则显着增加,冠层温度呈现出显着升高的趋势。干旱胁迫导致冠层温度升高,NDVI和SPAD降低,尤其是在灌浆期更为显着。观察到RIL群体农艺性状的表型差异在上下两个方向均表现出了超亲的趋势,说明该群体双亲中分别具有控制农艺性状的优异等位基因;同时这些变异频率基本呈现连续分布的趋势,表明这些性状可能同时受到多个微效基因的控制。3.利用Illumina iSelect 90K芯片分析构建了该RIL群体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筛选出可用于遗传图谱构建的多态性SNP标记5146个,最终用于构建图谱的有1047个代表性SNP标记位点,总遗传图距为2188.35 cM,平均图距2.09 cM。4.利用构建的SNP遗传连锁图谱,结合3年6个环境的表型数据计算出每个性状每年的DC、DI、DYI、WYI和YHWUEI值,共定位到耐旱相关性状QTL147个,其中26个QTL在3年或2年中均被检测到,是相对稳定QTL,其中6个与抽穗期相关、1个与株高相关、1个与穗粒重相关、1个与千粒重相关、1个与基部不孕小穗相关、5个与NDVI相关、11个与SPAD相关。这些QTL和相关分子标记可用于春小麦产量和耐旱性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蒋文慧[6](2018)在《小麦中调控胚芽鞘与籽粒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其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花青素是一类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细胞中自由基,在促进人类身体健康和预防心血管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紫粒小麦由于果皮中富含花青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育种家非常关注的种质资源。此外,花青素在小麦不同组织中的积累可作为育种中有效的形态学标记。目前,小麦中花青素的调控基因以及调控模式尚不完全清楚。因此,研究小麦中花青素合成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QTL定位技术、比较作图、瞬时表达等方法,对调控小麦红色胚芽鞘的基因进行了筛选及功能的研究;同时,基于小麦果皮的转录组测序,筛选并获得了花青素合成相关的MYB与bHLH候选基因,并进一步探讨了MYB与bHLH转录因子如何调控小麦籽粒中花青素的合成,该研究为揭示小麦胚芽鞘与籽粒中花青素合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在宁7840与Clark杂交得到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中,利用QTL定位技术,将调控胚芽鞘颜色的基因定位于7A染色体上的Xsnp7205与Xsnp5258标记之间。将定位区段与二穗短柄草、高粱和水稻对应的染色体区段构建比对图谱,在水稻和高粱的共线性区域找到了参与花青素调控的MYB转录因子基因Sb10g06800与Os06g10350,并据此筛选到小麦中同源的基因Traes7ASA84ABE6EF(TaC1)。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具有与调控花青素合成的MYB转录因子相同的结构,推测其应具有相似的功能。(2)在RIL群体中具有红色与白色胚芽鞘的株系中分别克隆得到TaC1a与TaC1b两种等位变异。与TaC1a相比,TaC1b在714 bp处存在一个碱基的缺失,该变异导致TaC1b编码的蛋白从238 aa处开始发生改变。基因枪介导的瞬时表达结果显示,TaC1a能够调控花青素的合成,而TaC1b则丧失了该功能。根据变异位点开发了CAPS标记,并用于检测TaC1在不同材料中的基因型,结果显示,TaC1a与红色胚芽鞘性状相关。(3)选取黑小麦76的三个样品:授粉后10 d的果皮(H-10d,白色果皮)、授粉后17 d的果皮(H-17d,紫色果皮)以及授粉后10 d时将颖壳去掉,进行照光处理的果皮(H-10p,紫色果皮)。对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拼接后得到113,684个Unigenes。在H-10d与H-17d的差异表达分析中,筛选到5,750个差异表达基因;在H-10d与H-10p的差异表达分析中,筛选到4,21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重叠的差异表达基因有1,833个。(4)结合注释信息及系统进化分析,找到了199个参与花青素调控的Unigene,包括花青素合成相关的3个MYB基因(TaPpm1、TaPpm2和TaPpm3)、1个bHLH基因(TaPpb1)、192个结构基因以及3个HY5基因。其中,除了一些已经报道的结构基因(如CHI、F3H、DFR、ANS等),还找到了一些之前在小麦中研究很少的基因,如调控花青素转运的基因GST与MATE。对这些基因在三个样品中的表达趋势进行分析后发现,大部分基因(90%)在照光材料H-10p中发生明显的上调,推测这些基因可能受光照的调控;其他基因则随着种子的发育,在H-17d样品中表达明显升高,推测这部分基因可能受到种子发育过程中内部激素的调控。(5)在紫粒小麦黑小麦76与白粒小麦A14的5个组织以及其果皮的4个发育时期中,使用荧光定量检测了MYB基因TaPpm1、TaPpm2、TaPpm3以及bHLH基因TaPpb1的表达量,结果显示TaPpm1与TaPpb1的表达模式与花青素在果皮中的积累模式相吻合。在紫粒与非紫粒的多个品种中,检测到TaPpm1的4种等位变异类型(TaPpm1a/b/c/d),这些变异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编码区序列不同所引起的。对于TaPpb1来说,则检测到2个等位变异(TaPpb1a/b),变异发生在启动子区,其中,TaPpb1a的启动子区存在6个261 bp的重复单元,而TaPpb1b的启动子中则只有1个。(6)将TaPpm1和TaPpb1的变异位点全部开发成标记后,在34个不同籽粒颜色的小麦品种中进行检测,其中,在4个紫粒品种都表现为TaPpm1a与TaPpb1a的基因型,而TaPpm1b/c/d和TaPpb1b则都分布于非紫粒的品种中。同时,对A14与黑小麦76杂交得到的F2群体中TaPpm1与TaPpb1的基因型及籽粒颜色的表型进行分析后发现,只有TaPpm1a与TaPpb1a同时存在时,后代的种子表现为紫色。双荧光素酶试验的结果显示,当TaPpm1a与TaPpb1共同存在时,可激活ANS的启动子,而当TaPpm1a与TaPpb1单独存在或者变异类型TaPpm1b与TaPpb1共同存在时,均不能激活ANS的启动子,从这些结果可以推断TaPpm1a与TaPpb1a两个基因共同调控小麦果皮中花青素的合成。(7)利用酵母双杂交试验检测了TaPpm1s与Ta Ppb1的互作情况,结果显示,TaPpm1a与TaPpb1的互作强烈,而其他等位变异TaPpm1b/c/d中由于序列的改变,直接影响了其编码蛋白与TaPpb1蛋白的互作,导致互作强度减弱或不发生互作。基因枪介导的瞬时表达结果显示,TaPpm1a可以调控愈伤组织中花青素的合成,而TaPpm1b/c/d则无此功能。因此可以推测TaPpm1b/c/d的序列变异会影响其编码蛋白与TaPpb1的结合,使得TaPpm1-TaPpb1复合体不能产生从而阻碍了花青素的合成。(8)双荧光素酶试验显示,TaPpb1a的启动子能够驱动其融合的萤火虫萤光素酶基因(LUC)的大量表达,而TaPpb1b的启动子则不能,这说明TaPpb1a启动子中的插入片段具有增强基因表达的功能。据此可以推测,TaPpb1启动子区的变异直接影响了其基因的表达量,在启动子区只有一个261 bp单元时,其表达量很低,不能产生足量TaPpb1,导致TaPpm1-TaPpb1复合体减少,最终得到无花青素积累的小麦籽粒。
袁军海,沈凤英,吴伟刚,张爱香[7](2018)在《两个春小麦品系抗叶锈性遗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叶锈病是我国小麦的重要病害,筛选抗病资源并进行遗传分析,对小麦抗叶锈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常规遗传和等位性测验方法,对8821-1-1和九三98-61297两个春小麦品系的抗叶锈性进行了遗传分析。两个品系分别与感病品种Thatcher杂交,获得的F1植株全部抗病,F2群体和F3家系在苗期和成株期的抗病性测定结果经卡方测验,均分别符合3抗病∶1感病及1全抗∶2抗感分离∶1全感的分离比例;两个春小麦品系相互杂交,及其与Lr13的载体品系Manitou杂交,其F2全部抗病。说明8821-1-1和九三98-61297均含有一对显性抗叶锈病基因Lr13,在苗期28℃下控制对小麦叶锈菌致病类型PHT/RP的抗性,在成株期控制对PHT/RP、PHT/RN和THT/TP致病类型等比混合菌种的抗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Lr13的有效性进行了进一步评价。
陈星灼[8](2018)在《小冰麦衍生小麦材料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从美国引进的八倍体小冰麦PSR3628具有抗病、抗穗发芽、耐盐、耐旱和耐贫瘠等优点。本试验采用表型调查、细胞学和顺序GISH-FISH技术对PSR3628小冰麦和Begra普通小麦杂交后代材料进行了研究,以探索该杂交后代染色体的遗传组成和花粉母细胞(PMCs)的减数分裂行为特点,拓宽小麦遗传背景,为小麦遗传育种提供新种质,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冰草基因组DNA探针以及重复序列pAs1和pSc119.2探针对母本小冰麦PSR3628进行了顺序GISH-FISH分析,结果发现PSR3628小冰麦中具有8对来自冰草的整条染色体,这些冰草染色体上pAs1红色信号分布较多,而pSc119.2绿色信号分布较少。另外,PSR3628小冰麦还有1对小麦-冰草易位染色体,外源冰草染色体小片段易位到普通小麦1D染色体长臂端部,这段冰草易位染色体端部具有清晰的pAs1红色信号。将PSR3628小冰麦的pAs1和pSc119.2的FISH信号与中国春小麦染色体对比,发现PSR3628小冰麦中来自普通小麦的一些染色体与中国春普通小麦的FISH信号存在差异。父本Begra小麦的FISH信号与中国春小麦基本一致;但是个别染色体与中国春小麦存在差异。以冰草基因组DNA为探针对PSR3628小冰麦×Begra小麦F3株系进行了GISH分析,结果显示,该F3株系中染色体数目为4054条,具有较大的变幅,其中有11个株系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3条,出现频率最高。该F3各单株中来自冰草的染色体数目为115条,冰草染色体出现频率最高的是7条和9条。37、44、25、60、38、39、32和29个株系中分别包括来自冰草的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和8号染色体,说明冰草的4号染色体可能与小麦染色体的同源性最高,其次是2号染色体。以pAs1和pSc119.2为探针的FISH分析发现,pAs1在冰草1号、2号、4号、5号、8号染色体上有较强信号,在6号、7号染色体上有较弱信号;而pSc119.2探针在冰草染色体上的信号较少,仅在3号和5号染色体上有较弱的信号。通过对PSR3628小冰麦×Begra小麦F2株系花粉母细胞的细胞学观察,发现该F2不同株系的染色体数目为3856条,在中期I平均有单价体2.94个,环状二价体17.09个,棒状二价体4.42个;在后期Ⅰ平均有3.81个落后染色体,在末期Ⅱ平均有1.88个微核,减数分裂指数为3.1330.13,表现出较大的遗传不稳定性。PSR3628小冰麦和Begra小麦杂交F2绝大多数株系具有小麦白粉病免疫(88个株系)和抗穗发芽(95个株系)的优点;发现了赤霉病免疫(2个株系)和高抗条锈病(18个株系)的抗病株系;75.64%F3株系的种子百粒重表现出超亲优势,5个株系的百粒重达到4 g以上。综上所述,本试验初步分析了该后代的染色体遗传组成,明确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特点,了解了它们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可为小麦遗传学深入研究及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胡梅[9](2016)在《八倍体小麦与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中外源遗传物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遗51485小麦与四倍体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花粉母细胞(PMCs)的减数分裂特点,检测、定位外源遗传物质,本试验采用普通细胞学和顺序C-带—GISH(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对该杂种后代花粉母细胞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普通细胞学观察,发现遗51485小麦与四倍体野燕麦远缘杂交F1F3代植株中均出现了单价体、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染色体不均等分裂、染色体分裂不同步、微核和不规则分裂(三核、五八核)等异常行为。3个世代、各株系(单株)之间的异常率存在明显差异,其比例为6.67%96.93%,染色体数目为4056条,减数分裂指数为62.6793.37,在遗传上表现出不稳定性。利用顺序C-带—GISH技术,对遗51485小麦和四倍体野燕麦远缘杂交F1F3代植株花粉母细胞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父本染色体以易位、小片段的形式存在于杂交后代中,主要位于遗51485小麦染色较浅的A(1A、3A、4A和7A)或D(1D、2D、3D和6D)基因组中。外源杂交信号随着世代传递而逐渐减少,部分父本遗传物质在世代传递过程中可能丢失,该后代在遗传上逐渐趋于稳定。本试验从遗51485小麦与四倍体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及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等方面,明确了该远缘杂交后代染色体的减数分裂特点,初步研究了该后代的染色体遗传组成。
周璇[10](2015)在《北方寒地多年生小麦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偃麦草属(Thinopyrum)是小麦的野生近缘属,为小麦三级基因源,含有小麦多种优良基因,是小麦性状改良的优异供体之一。本研究通过八倍体小偃麦与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杂交,利用形态学、细胞学、分子标记和基因组原位杂交等检测方法,分析杂种后代的形态学特性,鉴定杂种后代中的染色体成分,旨在选育具有经济价值、多年生、抗寒的带有St、E基因组的育种基础材料。形态学与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杂种F1表现为两亲中间型,多年生,生长繁茂,有地下根茎,当年不结实,2-3年生结少量种子,根尖染色体数为49。F2-F3多为中间型,多年生,仍有地下根茎,紫色芽鞘,部分品种出现紫色花药,根尖染色体数变动在42-56间。F4-F6分离出牧草类型,小偃麦类型(包括多年生、二年生、一年生)和普通小麦三种类型。分子标记检测牧草类型16个杂交品系,结果表明后代植株中均含有中间偃麦草染色体E、St成分。利用5个E染色体组SSR特异引物鉴定发现在16份材料中含有1EL、2ES、3EL、5ES、7ES、7EL染色体组成分。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表明,以中间偃麦草为探针检测品系2-19(牧草型),42条染色体有39条半染色体带有信号,以拟鹅观草为探针检测39条染色体中9条染色体有信号;以中间偃麦草为探针检测品系5-6(小偃型),53条染色体中14条有杂交信号,以拟鹅观草为探针检测有3条半染色体有信号,表明小偃麦类型5-6存在St染色体成分。以中间偃麦草为探针检测品系4-11(普通型),42条染色体有一条染色体有小片段异位。本研究得到的寒地多年生小麦,对贫瘠土地利用,水土保持,品种改良,增加小麦与牧草产量均有重要作用。
二、春小麦多父本杂交对F_3影响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春小麦多父本杂交对F_3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小偃麦衍生品系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定位及图位克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生产现状 |
1.2 小麦白粉病的生物学特征及其防治 |
1.2.1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分布及其危害 |
1.2.2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 |
1.3 小麦白粉病抗性及遗传研究 |
1.3.1 小麦白粉病抗病类型 |
1.3.2 小麦白粉病抗病性遗传研究 |
1.3.3 集群分离分析法 |
1.4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研究进展 |
1.4.1 已命名的抗白粉病基因 |
1.4.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来源 |
1.4.3 偃麦草在小麦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
1.4.4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1.5 小麦抗病基因的克隆 |
1.6 已克隆的小麦抗白粉病基因 |
1.6.1 抗白粉病基因Pm3b |
1.6.2 抗白粉病基因Pm8 |
1.6.3 抗白粉病基因Pm21 |
1.6.4 抗白粉病基因Pm60 |
1.6.5 抗白粉病基因Pm2a |
1.6.6 抗白粉病基因Pm24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小麦新种质CH1357 抗白粉病基因遗传定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和白粉病菌株 |
2.1.2 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 |
2.1.3 小麦基因组DNA提取 |
2.1.4 抗感池建立及SSR标记分析 |
2.1.5 连锁分析与遗传图谱构建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CH1357、台长29 与绵阳11 的白粉病抗性 |
2.2.2 CH1357 苗期白粉病抗性遗传分析 |
2.2.3 PmCH1357 的染色体位置 |
2.2.4 PmCH1357与5DS上其它抗白粉病基因的比较 |
2.3 讨论 |
2.3.1 CH1357 的白粉病抗性及应用 |
2.3.2 PmCH1357与5DS已知基因的遗传关系 |
第三章 PmCH1357 连锁标记在育种群体中的验证与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与白粉病菌株 |
3.1.2 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 |
3.1.3 抗白粉病基因标记 |
3.1.4 基因组DNA提取和PCR扩增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PmCH1357 连锁标记的基因型检测结果 |
3.2.2 单个连锁标记选择的有效性 |
3.2.3 标记组合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的有效性 |
3.3 讨论 |
第四章 抗白粉病基因PmCH1357 的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白粉病抗性评价 |
4.1.3 基因组DNA提取 |
4.1.4 SNP芯片扫描 |
4.1.5 分子标记开发 |
4.1.6 标记分析 |
4.1.7 重组株的筛选 |
4.1.8 遗传图谱的构建 |
4.1.9 物理定位和候选基因查找 |
4.1.10 PmCH1357 等位变异分析 |
4.1.11 Pm CH1357 的表达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于SNP芯片的标记分析 |
4.2.2 基于SNP信息开发的SSR标记 |
4.2.3 PmCH1357 的精细定位及图位克隆 |
4.2.4 TraesCS5D01G044600 的等位变异分析 |
4.2.5 基因PmCH1357 的表达分析 |
4.2.6 PmCH1357 与染色体5DS上其它抗性基因的序列比较 |
4.2.7 PmCH1357 抗病等位基因在小麦品种中的分布 |
4.3 讨论 |
4.3.1 克隆PmCH1357 的意义 |
4.3.2 PmCH1357 与染色体5DS上已知抗白粉病基因间的关系 |
4.3.3 PmCH1357/Pm2a在小麦品种中的分布 |
第五章 抗白粉病基因PmCH006 的遗传定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和白粉病菌种 |
5.1.2 抗白粉病鉴定 |
5.1.3 基因组DNA提取 |
5.1.4 SNP芯片扫描 |
5.1.5 SSR标记筛选 |
5.1.6 染色体定位及遗传图谱构建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CH006 成株期抗性遗传分析 |
5.2.2 CH006 苗期抗性遗传分析 |
5.2.3 基于SNP芯片分析 |
5.2.4 PmCH006 的染色体定位 |
5.3 讨论 |
5.3.1 抗白粉病基因PmCH006 的来源及其育种价值 |
5.3.2 基于BSA的 SNP分析法在基因定位中的作用 |
5.3.3 PmCH006与2AL染色体上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发表文章 |
致谢 |
个人简况 |
(2)杂交小麦亲本抗条锈病鉴定及F1代抗性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杂交小麦 |
1.1 杂交小麦研究进展 |
1.2 雄性不育系 |
1.3 杂交小麦抗病育种 |
2 小麦条锈病 |
2.1 小麦条锈菌 |
2.2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及危害 |
2.3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 |
3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 |
3.1 小麦抗条锈基因定位及命名 |
3.2 小麦抗条锈基因的利用 |
4 小麦抗条锈基因分子标记 |
4.1 分子标记方法介绍 |
4.2 分子标记在小麦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
5 当前中国小麦抗条锈现状 |
5.1 中国小麦品种抗病水平 |
5.2 国外种质资源利用 |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杂交小麦抗条锈基因分子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3章 杂交小麦苗期抗条锈鉴定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菌种繁殖 |
1.2.2 材料种植 |
1.2.3 病原菌接种 |
1.2.4 反应型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4章 杂交小麦成株期抗条锈鉴定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菌种繁殖 |
1.2.2 材料种植 |
1.2.3 病原菌接种 |
1.2.4 反应型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5章 成株期菌量检测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成株期叶片采集 |
1.2.2 小麦条锈菌繁育 |
1.2.3 小麦条锈菌夏孢子收集 |
1.2.4 DNA 提取 |
1.2.5 DNA 浓度测定及稀释 |
1.2.6 半定量 PCR 法菌量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课题 |
(3)多亲本混合授粉雄性不育系群体构建及遗传多样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大豆种质资源创新的必要性及研究进展 |
1.3 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利用 |
1.3.1 隐性单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系 |
1.3.2 核基因引起的部分雄性不育 |
1.3.3 光—温敏雄性不育系 |
1.4 混合授粉在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
1.5 轮回选择在大豆资源创新方面的研究进展 |
1.5.1 轮回选择的基本原理 |
1.5.2 轮回选择在大豆群体改良中的应用 |
1.6 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6.1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
1.6.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7 分子标记在大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利用 |
1.7.1 RFLP标记在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7.2 SSR标记在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8 毛细管电泳技术的研究与利用 |
1.9 大豆虫媒传粉研究利用 |
1.10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田间种植 |
2.2.2 田间调查及取样 |
2.2.3 农艺性状的考察和测定 |
2.2.4 SSR标记的划分 |
2.2.5 全基因组DNA提取及pcr扩增 |
2.2.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
2.2.7 全自动毛细管电泳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3.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2 表型相关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雄性不育系亲本及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1 大豆ms1 亲本与混合亲本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2 大豆雄性不育系后代世代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3 各个后代群体的世代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4 不同亚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 不同不育系后代亚群间的基因型分析 |
3.3 大豆雄性不育系后代的农艺性状分析 |
3.3.1 大豆雄性不育系及后代的油分蛋白分析 |
3.3.2 大豆雄性不育系及后代的表型分析 |
3.3.3 大豆雄性不育系及后代的生育期分析 |
4 讨论 |
4.1 拓宽我国大豆品种遗传基础构建种质基因库的途径 |
4.2 对大豆雄性不育系群体的性状改良 |
4.3 大豆雄性不育系及后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4 全自动毛细管电泳在分析大豆遗传多样性的优势 |
4.5 蜜蜂辅助多亲本对不育系授粉效果的评价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野生二粒小麦y-型HMW-GS基因渗入普通小麦的遗传特性及其对品质改良的潜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的起源及演化 |
1.1.1 小麦在我国的栽培历史 |
1.1.2 远缘杂交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 |
1.2 野生二粒小麦是普通小麦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 |
1.2.1 野生二粒小麦的地理分布及其与普通小麦的亲缘关系 |
1.2.2 野生二粒小麦的主要生物学性状 |
1.2.3 野生二粒小麦有益性状及其在普通小麦中的应用研究 |
1.3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与面粉的加工品质 |
1.3.1 小麦种子储藏蛋白的分类 |
1.3.2 谷蛋白分类 |
1.3.3 HMW-GS蛋白的分离 |
1.3.4 HMW-GS的染色体定位和等位变异 |
1.3.5 HMW-GS基因的结构特征 |
1.3.6 HMW-GS基因的分子克隆 |
1.3.7 HMW-GS与品质的关系 |
1.3.8 HMW-GS基因沉默研究概况 |
1.3.9 1Ay亚基基因研究进展 |
1.3.10 1By亚基基因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来自野生二粒小麦的活性1Ay基因及其在普通小麦中稳定表达的分子鉴定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种子全蛋白提取 |
2.2.3 SDS-PAGE凝胶电泳 |
2.2.4 基因组DNA提取 |
2.2.5 基因组DNA的 PCR扩增 |
2.2.6 PCR产物T-载体克隆 |
2.2.7 热击感受态的制备 |
2.2.8 转化大肠杆菌 |
2.2.9 阳性克隆筛选 |
2.2.10 提取质粒 |
2.2.11 定向缺失制备亚克隆 |
2.2.12 DNA序列测定与分析 |
2.2.13 克隆基因的体外表达 |
2.2.14 序列系统进化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野生二粒小麦D97 及后代品系TaAy7-40的HMW-GS组成 |
2.3.2 野生二粒小麦D97、普通小麦CN16 及其后代品系TaAy7-40中1Ay基因的分子鉴定 |
2.3.3 野生二粒小麦D97的1Ay基因编码区的结构特征 |
2.3.4 后代品系与亲本1Ay基因的序列比对分析 |
2.3.5 三个克隆的Glu-1Ay等位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
2.4 讨论 |
2.4.1 TaAy7-40和D97的1Ay等位基因的鉴定 |
2.4.2 1Ay序列的变异 |
2.4.3 野生二粒小麦1Ay基因成功地被转移并整合入普通小麦 |
2.4.4 野生二粒小麦有效地丰富普通小麦Glu-1Ay等位基因的遗传多样性 |
第三章 野生二粒小麦Glu-1By等位基因在普通小麦中稳定表达的分子特性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谷蛋白提取和SDS-PAGE分析 |
3.2.2.2 DNA提取和PCR扩增 |
3.2.2.3 PCR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3.2.2.4 序列比对和聚类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后代品系TaAy7-40的1By亚基的SDS-PAGE分析 |
3.3.2 1By基因的分子鉴定 |
3.3.3 后代品系和亲本1By基因的序列比对分析 |
3.3.4 后代品系和双亲1By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 |
3.4 讨论 |
3.4.1 TaAy7-40和CN16的1By等位基因的鉴定 |
3.4.2 野生二粒小麦有效的丰富普通小麦Glu-B1-2 等位基因的遗传多样性 |
第四章 野生二粒小麦y-型HMW-GS对普通小麦加工品质的潜在利用价值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根尖染色体观察 |
4.2.2.2 面粉加工品质测定及参数分析 |
4.2.2.2.1 润麦并制粉 |
4.2.2.2.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4.2.2.2.3 面筋含量的测定 |
4.2.2.2.4 沉降值的测定 |
4.2.2.2.5 粉质参数的测定 |
4.2.2.3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杂交后代TaAy7-40 的表型和核型性状分析 |
4.3.2 后代TaAy7-40 加工品质比较 |
4.4 讨论 |
第五章 稳定品系TaAy7-40 中的活性1Ay基因在普通小麦间的稳定传递及其对品质的改良潜能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谷蛋白提取和SDS-PAGE分析 |
5.2.3 DNA提取和PCR扩增 |
5.2.4 PCR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5.2.5 序列比对和聚类分析 |
5.2.6 农艺性状测定 |
5.2.7 面粉加工品质测定及参数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杂种F_1 田间植株 |
5.3.2 SDS-PAGE分析 |
5.3.3 F_4 代姊妹系和父本N9的1Ay基因的分子鉴定 |
5.3.3.1 1Ay序列的分子克隆 |
5.3.3.2 1Ay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
5.3.3.3 1Ay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
5.3.4 系统进化分析 |
5.3.5 F_5 代稳定株系及其双亲的田间农艺性状 |
5.3.6 F_5 代稳定株系及其双亲的加工品质分析 |
5.4 讨论 |
5.4.1 1Ay基因在普通小麦中的遗传稳定性 |
5.4.2 新的1Ay等位基因的鉴定及其等位变异性 |
5.4.3 Glu-A1位点的HMW-GS对小麦加工品质的贡献 |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专利 |
(5)春小麦耐旱资源鉴定与耐旱性状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遗传标记的类型 |
1.1.1 形态学标记 |
1.1.2 细胞学标记 |
1.1.3 生化标记 |
1.1.4 分子标记 |
1.1.5 基因芯片技术 |
1.1.6 小麦SNP基因芯片研究进展 |
1.2 遗传连锁图谱 |
1.2.1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基本步骤 |
1.2.2 用于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的群体 |
1.3 数量性状位点定位 |
1.3.1 QTL定位方法 |
1.3.2 小麦产量构成要素QTL定位研究 |
1.3.3 小麦冠层温度QTL定位研究 |
1.3.4 小麦叶绿素含量QTL定位研究 |
1.4 小麦抗旱生理指标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小麦资源耐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农艺性状测定 |
2.1.4 生理性状测定 |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基因型与灌溉方式之间农艺性状的差异 |
2.2.2 干旱胁迫对于农艺性状和生理性状的影响 |
2.2.3 152个基因型小麦在不同试验处理下的产量及产量相关因素评价 |
2.2.4 产量及其它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
2.3 讨论 |
第三章 新春7号×新春21号RIL群体水旱表型鉴定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田间试验设计 |
3.1.3 农艺性状测定 |
3.1.4 生理性状测定 |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方差分析和广义遗传力 |
3.2.2 干旱胁迫对RIL群体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3 不同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2.4 抗旱性评价 |
3.3 讨论 |
第四章 新疆春小麦SNP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DNA提取 |
4.1.3 筛选上图标记 |
4.1.4 连锁群绘制 |
4.1.5 遗传连锁图评估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RIL群体DNA提取及检测 |
4.2.2 上图标记筛选 |
4.2.3 构建遗传连锁群 |
4.2.4 遗传连锁图评估 |
4.3 讨论 |
第五章 新疆春小麦耐旱相关性状QTL定位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小麦资源耐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鉴定 |
6.2 新春7号与新春21号RIL群体水旱表型鉴定 |
6.3 新疆春小麦SNP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6.4 新疆春小麦耐旱相关性状QTL定位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小麦中调控胚芽鞘与籽粒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其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花青素的成分及功能 |
1.1.1 花青素的分类 |
1.1.2 花青素的功能 |
1.2 花青素合成通路及结构基因 |
1.3 花青素的转录调控 |
1.3.1 MYB转录因子 |
1.3.2 bHLH转录因子 |
1.3.3 WD40转录因子 |
1.3.4 MBW(MYB-bHLH-WD40)复合物 |
1.3.5 MBW的层级调控 |
1.4 环境及发育对花青素的影响 |
1.5 转录组测序在花青素研究中的应用 |
1.6 小麦花青素合成研究进展 |
1.6.1 小麦中颜色相关基因的定位 |
1.6.2 小麦花青素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小麦红色胚芽鞘调控基因的定位及功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3 连锁图谱的构建及QTL定位 |
2.2.4 同源比对作图 |
2.2.5 基因克隆与标记的开发 |
2.2.6 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 |
2.2.7 亚细胞定位 |
2.2.8 基因枪介导的瞬时表达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遗传图谱的构建及QTL定位 |
2.3.2 胚芽鞘花青素调控基因的筛选 |
2.3.3 TaC1基因的扩增及标记的开发 |
2.3.4 蛋白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 |
2.3.5 TaC1的亚细胞定位 |
2.3.6 TaC1在小麦愈伤组织中的瞬时表达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小麦紫色果皮花青素相关基因的筛选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RNA提取、文库构建及测序 |
3.2.3 Denovo组装和功能预测 |
3.2.4 差异表达分析及花青素结构基因的筛选 |
3.2.5 花青素基因的筛选及定位 |
3.2.6 荧光定量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转录组组装结果分析 |
3.3.2 基因的功能注释 |
3.3.3 差异表达分析 |
3.3.4 GO功能分布 |
3.3.5 花青素相关MYB与bHLH转录因子的筛选 |
3.3.6 花青素结构基因及调控基因的筛选与表达模式分析 |
3.4 讨论 |
3.4.1 参与调控花青素合成的MYB与bHLH转录因子 |
3.4.2 参与花青素合成的结构基因 |
3.4.3 光照及发育对花青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调控小麦果皮花青素合成转录因子基因的鉴定与功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植物材料 |
4.2.2 植物RNA的提取与反转录 |
4.2.3 DNA的提取 |
4.2.4 花青素含量的分析 |
4.2.5 基因克隆 |
4.2.6 序列比对、进化树及启动子分析 |
4.2.7 TaPpm1与TaPpb1标记的开发及染色体定位 |
4.2.8 亚细胞定位 |
4.2.9 酵母双杂与酵母单杂 |
4.2.10 小麦愈伤的瞬时表达 |
4.2.11 双荧光素酶试验 |
4.2.12 荧光定量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转录因子基因及结构基因在小麦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分析 |
4.3.2 TaPpm1与TaPpb1基因与启动子的变异 |
4.3.3 TaPpm1与TaPpb1编码蛋白的比对及启动子特性分析 |
4.3.4 TaPpm1与TaPpb1的染色体定位 |
4.3.5 TaPpm1与TaPpb1的基因型与F2群体果皮颜色的关系 |
4.3.6 TaPpm1与TaPpb1的亚细胞定位 |
4.3.7 基因枪介导的瞬时表达 |
4.3.8 TaPpm1s与TaPpb1的互作 |
4.3.9 TaPpm1与TaPpb1的激活功能及TaPpb1a/b启动子强弱的检测 |
4.3.10 酵母单杂试验 |
4.4 讨论 |
4.4.1 TaPpm1与TaPpb1共同调控小麦果皮花青素的合成 |
4.4.2 TaPpm1和TaPpb1的层级调控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5.1 全文结论 |
5.1.1 小麦红色胚芽鞘调控基因的定位及功能研究 |
5.1.2 小麦紫色果皮花青素相关基因的筛选 |
5.1.3 调控小麦果皮花青素合成转录因子基因的鉴定与功能研究 |
5.2 创新点 |
5.3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及英汉对照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两个春小麦品系抗叶锈性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材料对叶锈病的抗性 |
2.2 苗期抗叶锈性遗传分析 |
2.3 成株期抗叶锈性遗传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8)小冰麦衍生小麦材料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小麦育种中远缘杂交的运用 |
1.1.1 人工合成双二倍体 |
1.1.2 异附加系 |
1.1.3 异代换系 |
1.1.4 易位系 |
1.2 冰草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1.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仪器 |
2.1.3 常用溶液与试剂的配置方法 |
2.2 试验方法 |
2.2.1 载玻片和盖玻片的处理 |
2.2.2 根尖染色体的制备 |
2.2.3 GISH分析 |
2.2.4 花粉母细胞染色体制片 |
2.2.5 农艺性状调查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PSR3628小冰麦和Begra小麦杂交亲本及其F3株系根尖细胞染色体的顺序GISH-FISH分析 |
3.1.1 亲本根尖细胞染色体的顺序GISH-FISH分析 |
3.1.2 F_3株系根尖细胞染色体的顺序GISH-FISH分析 |
3.2 PSR3628小冰麦和Begra小麦杂交F_2株系减数分裂行为分析 |
3.3 PSR3628小冰麦和Begra小麦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调查 |
3.3.1 条锈病抗性分析 |
3.3.2 白粉病抗性分析 |
3.3.3 赤霉病抗性分析 |
3.3.4 穗发芽抗性分析 |
3.3.5 种子百粒重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实验方法的比较 |
4.1.1 花粉母细胞的取样时期 |
4.1.2 不同压片方法的比较 |
4.1.3 GISH方法的优化 |
4.2 PSR3628小冰麦和Begra小麦杂交F_2株系PMCs减数分裂行为分析 |
4.3 小冰麦及其衍生系的顺序GISH-FISH分析 |
4.4 PSR3628小冰麦和Begra小麦杂交后代表型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八倍体小麦与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中外源遗传物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远缘杂交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1.2 野燕麦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1.3 远缘杂交杂种后代遗传行为分析方法 |
1.3.1 形态学标记 |
1.3.2 细胞学标记 |
1.3.3 原位杂交技术 |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仪器 |
2.1.3 常用溶液与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远缘杂交方法 |
2.2.2 花粉母细胞染色体制片的制备 |
2.2.3 染色体C-带分析 |
2.2.4 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亲本材料的普通细胞学分析 |
3.2 遗51485小麦与四倍体野燕麦杂交F_1代植株普通细胞学分析 |
3.2.1 F_1代植株前期I至末期I细胞学分析 |
3.2.2 F_1代植株前期II至末期II细胞学分析 |
3.3 遗51485小麦与四倍体野燕麦杂交F_2代植株普通细胞学分析 |
3.3.1 F_2代植株前期I至末期I细胞学分析 |
3.3.2 F_2代植株前期II至末期II细胞学分析 |
3.4 遗51485小麦与四倍体野燕麦杂交F_3代植株普通细胞学分析 |
3.5 供试材料的顺序C-带—GISH分析 |
3.5.1 亲本材料染色体的C-带分析 |
3.5.2 F_1代植株花粉母细胞顺序C-带—GISH分析 |
3.5.3 F_2代植株花粉母细胞顺序C-带—GISH分析 |
3.5.4 F_3代植株花粉母细胞顺序C-带—GISH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实验方法的探索 |
4.1.1 花粉母细胞取材时间的选择 |
4.1.2 不同制片方法的比较 |
4.1.3 不同C-带方法的比较和优化 |
4.1.4 GISH方法的优化 |
4.1.5 顺序C-带—GISH实验的优化 |
4.2 遗51485小麦与四倍体野燕麦麦杂交后代细胞学分析 |
4.2.1 普通细胞学分析 |
4.2.2 顺序C-带—GISH分析 |
4.3 实验可靠性的探讨 |
4.4 易位系的应用 |
4.5 全文的创新点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在校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10)北方寒地多年生小麦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优良作物品种的重要性 |
1.2 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的研究 |
1.3 我国牧草育种的研究 |
1.4 偃麦草属品种资源 |
1.5 小麦的抗寒性研究 |
1.6 多年生小麦的研究 |
1.6.1 多年生小麦国外研究进展 |
1.6.2 多年生小麦国内研究进展 |
1.7 远缘杂交后代外源遗传物质的检测手段 |
1.7.1 形态学标记 |
1.7.2 细胞学标记 |
1.7.3 生化标记 |
1.7.4 原位杂交检测 |
1.7.5 分子标记检测 |
1.8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8.1 目的 |
1.8.2 意义 |
第2章 形态学鉴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实验结果 |
2.4.2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细胞学鉴定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体细胞染色体制片 |
3.3.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制片 |
3.4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分析 |
3.5.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分析 |
3.5.3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分子标记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
4.3.2 DNA浓度的测量 |
4.3.3 聚丙烯凝胶电泳 |
4.3.4 通用引物PCR检测 |
4.3.5 SSR检测 |
4.4 实验设备及仪器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DNA检测 |
4.5.2 分子标记检测 |
4.5.3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植物总DNA提取 |
5.3.2 探针标记 |
5.3.3 原位杂交 |
5.4 实验设备及仪器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DNA鉴定 |
5.5.2 GISH鉴定 |
5.5.3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1 |
图版 2 |
图版 3 |
图版 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春小麦多父本杂交对F_3影响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偃麦衍生品系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定位及图位克隆[D]. 陈芳. 山西大学, 2020
- [2]杂交小麦亲本抗条锈病鉴定及F1代抗性预测[D]. 周天宇. 西南大学, 2020(01)
- [3]多亲本混合授粉雄性不育系群体构建及遗传多样性评价[D]. 程继尧.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9)
- [4]野生二粒小麦y-型HMW-GS基因渗入普通小麦的遗传特性及其对品质改良的潜在价值[D]. 王真真. 四川农业大学, 2018
- [5]春小麦耐旱资源鉴定与耐旱性状QTL定位[D]. 张跃强. 中国农业大学, 2019(02)
- [6]小麦中调控胚芽鞘与籽粒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其功能研究[D]. 蒋文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 [7]两个春小麦品系抗叶锈性遗传分析[J]. 袁军海,沈凤英,吴伟刚,张爱香. 麦类作物学报, 2018(04)
- [8]小冰麦衍生小麦材料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D]. 陈星灼. 贵州大学, 2018(05)
- [9]八倍体小麦与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中外源遗传物质分析[D]. 胡梅. 贵州大学, 2016(03)
- [10]北方寒地多年生小麦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D]. 周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