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什提名国防部长(论文文献综述)
孙冰岩,王栋[1](2021)在《美国智库的政治运作与政策营销——以传统基金会对政府军事预算的影响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关于智库与美国政府关系的现有研究中,智库影响美国某届政府政策的方式主要发生于总统胜选并组建政府团队以后,但从智库影响美国政府政策的现实情况来看,在新政府组建以前就通过参与前期政治运作建立与新政府的密切政治关系也属于智库影响政府政策的重要方式。本文以传统基金会在军事预算政策领域对特朗普政府的影响为案例,说明智库是如何通过前期政治运作来影响美国政府政策这个尚未被学界所重视的影响方式。传统基金会通过提前协助确定特朗普竞选团队的防务政策议程、提前为政府做好人员储备、协助竞选并参与下届政府成员遴选,多举措并举为其影响特朗普政府的军事预算政策打下良好的政治基础。同时,本文试图打开智库对政府进行政策营销这个过程"黑箱",以传统基金会《美国军力指数》对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营销为案例,从营销时间点选择、营销观点的具体程度、与政府人员的亲疏程度、营销者的专业信度以及营销力度五方面详细阐述传统基金会对特朗普政府进行政策营销的具体方式与营销技巧。
梅阳婷[2](2021)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美国外交官管理体制研究(1919-2019)》文中研究表明
贺孝康[3](2021)在《霸权兴衰与战略选择: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行动逻辑》文中认为在什么条件下,霸权国倾向于对崛起国使用武力或保持和平?除了战争与和平,霸权国对崛起国还有哪些可用的战略工具?既有研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尽管汗牛充栋,但却莫衷一是。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出现,这些存在于学术研究里的问题逐渐浮现于现实政治中。既有研究并不能合理解答上述问题。对于霸权国是否会对崛起国动武的问题,现实主义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在现实主义视野下,霸权国与崛起国的关系被描述为“修昔底德陷阱”;力量的不均衡增长导致的权力转移是战争不可避免的根源;预防性战争则是霸权国消除挑战的最佳选择。然而,这种理论推论却很少得到历史证据支持。除传统的斯巴达对雅典的战争、西班牙对英战略符合预防性战争的预测外,英国对法国、俄国、德国、美国四个主要崛起国的战略中都没有使用预防性战争;美国对苏联、西欧、日本等国的战略行动也从未实际执行过大规模战争。遭遇预测与现实相矛盾的例子还有霸权和平论。实际上,霸权国的权力优势并不能保证其必然以和平合作的方式行事。英国凭借权力优势大肆进行殖民扩张;美国借助在冷战后初期的权力优势试图同化中国。因此,既有研究尽管能够提供部分的解释,但仍然无法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本研究根据实力相对变动提出影响霸权国对崛起国战略的三个结构性条件和三个中间变量,并将具体的战略工具分为四种类型。霸权优势、霸权挑战和霸权衰落是三个结构性条件。结构性条件塑造了霸权国的战略环境和目标以及战略选项的范围。在霸权优势条件下,霸权国拥有理想的战略环境,其目标是长期维持既有权力地位,有相当大的战略自由。在霸权挑战条件下,霸权国受到结构性压力,其目标是消除挑战,战争可能会成为霸权国的选择。在霸权衰落条件下,霸权国行动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其目标是争取时间以恢复实力,因而往往采取绥靖政策。三个中间变量为霸权国的战略认知、既定关系和第三方因素。中间变量对霸权国的战略选择也有不同的影响。霸权国的战略工具有四种:战争、削弱、同化、绥靖。在结构性条件和中间变量的综合作用下,霸权国最终确定对挑战国的战略。本研究还根据战略类型进行案例研究:西班牙对英国的预防性战争(1585-1598);美国对苏联的削弱战略(1982-1991);美国对华同化战略(1996-2016);英国对德国的绥靖政策(1933-1939)。本研究发现,战争很少被实际使用。面对崛起国的挑战,霸权国最常使用削弱战略。衰落的霸权倾向于缓和与崛起国的关系。2015年之后,美国经济发展有所恢复。在霸权再起背景下的特朗普政府看来,美国以前对中国的让步和妥协变得难以容忍。美国政府重新获得权力优势和对中国修正主义意图的判定促使特朗普将对华战略推向削弱。在全球化时代,美国的对华削弱战略既拥有有利因素,也面临很大的制约。中国与美国和世界发展的密切联系给予了美国削弱中国发展的机会,中国的发展越依赖世界,美国的削弱战略就越容易实施。但同样依赖中国和世界的美国也会从对华削弱中丧失部分收益。在全球化时代,美国对中国的削弱是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选择。
袁田西竹[4](2021)在《奥巴马与特朗普政府联合国维和政策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特朗普在上台之后对美国的联合国维和政策作了大量调整。作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中的重要行为体,美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参与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本文的研究围绕2009-2020年美国的联合国维和政策展开,比较分析了奥巴马与特朗普政府的联合国维和政策。研究发现,两个时期维和政策在维和行动方式和原则上呈现出较强的延续性。前者表现在均在参与维和时较多投入资金,较少派遣人员且重视美军指挥权,注重能力建设;后者的表现是都强调维和行动有效性,支持在维和行动中进行国际干涉。奥巴马时期和特朗普时期维和政策的不同则体现在具体的维和政策行为上:维和经费方面,奥巴马政府贡献远大于特朗普政府,但是变化幅度也更大;人员数量方面,奥巴马时期多于特朗普时期,人员类型方面,奥巴马政府以派出维和警察为主,特朗普政府以派出军事人员为主;维和行动参与度方面,奥巴马政府参与任务区数量多且基本保持一致,特朗普政府参与任务区数量少且变化大;相关国际会议参与度方面,奥巴马政府不仅积极参与而且主动发起和主持联合国维和峰会,并派部长级别代表出席部长级会议,特朗普政府则未主办过会议,派出的参会代表级别更低。本文结合理性行为体模式和政府政治模式试图对两个时期维和政策的延续性与差异性进行解释。研究发现,在理性行为体模式下,美国被视作国际体系中的单一行为体,其行动目的是维持美国霸权地位、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以及推广美国价值观念,这决定了他们在维和行动方式和维和行动原则上的延续性;奥巴马时期全球武装冲突和恐怖主义问题严峻,特朗普时期最后一年则面对卫生危机,这决定了两者在具体参与程度上的差异性。在政府政治模式下,总统、行政机构、国会和非政府组织会就维和政策进行博弈,导致奥巴马与特朗普时期的维和政策内容出现差异。具体而言,首先,总统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总统的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维和政策走向:奥巴马奉行多边主义,宣扬自由主义,对联合国维和行动十分重视,因此在维和的各个方面都进行大量投入;特朗普则将单边主义、孤立主义践行在维和政策中,全面减少投入。其次,国会影响着维和政策,这主要体现在经费拨款上。当国会多数党与总统党派不一致时,总统的维和经费预算与实际支出就会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奥巴马时期的大部分时间总统预算支出以较大差距高于实际支出,特朗普时期的总统预算支出以相对较小的差距低于实际支出,国会进而间接起到了防止美国维和经费走极端的作用。再次,与联合国维和相关的行政机构会影响美国参与维和,包括国务院、国防部和美国驻联合国使团,由于他们总体上与总统立场一致,奥巴马与特朗普政府的维和政策能在总统的方向指导下得以贯彻落实。最后,非政府组织会进行研究、提供政策建议试图让美国政府加大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参与,但是他们在博弈过程中的影响力十分有限。长期来看,美国会一直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而参与程度则主要受到国际环境、总统偏好以及国会影响。
尘雪[5](2021)在《华盛顿“旋转门”:分肥进行时》文中提出国务卿人选布林肯、国家情报总监人选艾薇儿·海恩斯,曾在政治咨询公司"西翼执行顾问团"共事。该公司口号之一是"将白宫战情室搬进你的公司董事会"。从选举人团确认乔·拜登当选总统到拜登宣誓就职的这一个多月,美国政坛可谓是走马灯似的"你方被赦免,我方拟登场"。美国总统由两党轮流坐庄,从共和党的小布什到民主党的奥巴马,再到共和党的特朗普和民主党的拜登,他们的选人用人,透着什么样的执政思路?
王丽[6](2021)在《美印民用核协议达成的动因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认为,美国主要是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选择与印度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而核问题是印度最迫切、最核心的利益关切,所以选择通过与印度达成《民用核协议》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本文首先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明确在历史上美国与印度的核合作最主要就是安全利益的需求,导致美国在不同阶段对印度的核问题进行不同程度的妥协。到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由于国家安全环境发生了变化,主要受到中国崛起的安全性威胁,需要调整新的政策以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权,从而必须要改善与印度的关系。印度同样因为冷战后自己处于被孤立的状态,失去了苏联的支持,同时又面临着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威胁,以及中巴关系改善的困扰,以及对能源安全的担心所以对美国有着迫切的需要,因此多次向美国提出想要通过核领域的合作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再次,本文通过对美、印国内因素的分析,明确了是两国的国内因素影响了该协议达成的进程,增加了该协议达成的难度。最后,因为两国最高领导人的坚持,以及整个高级决策层的共同努力,才推动了该协议的最终达成。
邹鑫[7](2020)在《特朗普政府与奥巴马政府外交理念与决策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外交理念建立在一定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是指导人们从事外交活动、进行外交决策的思想与信仰的总和。外交理念是制定外交政策,即外交决策的行动指南。外交决策是一个如国内外环境因素、国家政治体制因素、个人因素等静态因素与政策议程评估、筛选等动态过程相结合的综合作用的过程,决策者的政治理念和认知会对外交决策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美国的外交理念是在其宪政结构的制约下逐渐形成的,呈现为一种围绕美国例外论与普世价值观的对立复合、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交织发展。纵观奥巴马政府八年的执政生涯,其信奉自由国际主义的政治理念,谨慎使用武力,主张外交与发展手段优先;强调多边主义,倡导国际合作,积极维护国际新秩序;注重实用主义,推动“巧实力”外交,开展灵活务实的外交行动。奥巴马的外交理念得益于独特的家庭背景及成长经历,也秉承了民主党自由主义的外交传统,最终形成了其对美国国内外政治环境的稳定认知。奥巴马直接领导的行政部门成为其政府外交决策的核心机构,国会、最高法院、地方政府及各种社会团体则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其中。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以“美国优先”为政治口号及战略目标,主张以实力求和平,重归大国竞争为主、地缘竞争为辅的战略框架,呈现出鲜明的保守国际主义特点。特朗普事业上的成功以及跨界多重身份的转变,塑造了他不羁的性格与看重名利的价值观,加之共和党保守主义政策传统的影响,其外交理念呈现出新旧保守主义杂糅的特点,既强调输出美国的政治影响,也刻意凸显现实的国家利益。特朗普政府的外交决策主要由其本人及以“忠诚度”为标准任命的决策团队成员制定并执行,总体呈现出在保持强硬姿态的前提下,兼备保守派“凡事留有余地”的实用主义的政策立场。两届政府的外交理念与外交决策存在共同之处,差异亦非常明显。共同点在于,对美国领导权的强调、坚持国际主义以及外交决策体系内的影响力量相同。不同点在于,第一,对强化美国领导权方式的认知不同,两届政府在具体外交政策议程的设置上差异巨大;第二,外交决策的生成逻辑不同,主要体现在大国竞争战略重心的快速转移及“美国优先”的逻辑遵循;第三,外交决策模式不同,奥巴马政府的人事任命较为灵巧,且较为依赖正式的外交决策程序。特朗普政府的“决策圈子”以“忠诚度”为任命标准,偏好基于自身直觉的艺术决策模式,以此来确立自己的团队领导风格,保证对外交决策的主导权与长期政策的连贯性与稳定性。
鲍静[8](2020)在《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和博弈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围绕权力、媒体和民主相互关系的探讨历来都是新闻社会学、政治传播、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文化批判等学科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在美国,大众传媒是民主的工具,在民主体制中有效地发挥作用。宪法第一修正案和之后的诸多判例都从法律上对于新闻自由进行了有效的保障。作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在美国政府的关系上扮演着重要的监督者的角色。当然,政府也会通过各种硬性控制和软性控制的手段反作用于媒体。因此,媒体与政府的关系不应该简单理解为串通关系和共谋关系,也不应该简单解读为相互对抗。双方是一种“共生关系、工作关系和监督关系”。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政府与媒体关系带来了挑战与变数。面对技术、经济和社会变革,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是否延续传统媒体时代的共生与博弈的关系,两者的关系是否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从分析美国政府与媒体形成的历史原因入手,首先对于美国政治的分立制衡的民主基因和美国媒体新闻自由的理念形塑进行了阐述,并对两者关系的交汇进行历史的梳理,了解在大众报刊发展以前及发展之初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在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政治环境之下,对于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追求也就显得理所当然。随着报刊媒体的发展,作为个体权利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最终延伸到新闻自由的层面。约翰·弥尔顿、约翰·密尔、潘恩、托马斯·杰斐逊等一批圣贤先哲将新闻自由的理论发扬光大。从观点的公开市场到法律上对于新闻自由的确认,再到媒体社会责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闻自由的观点已见雏形。大众化报刊的出现使得政府与报刊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于从经济来源上不再依赖政府或政党,大众化报刊开始走向非党派性、中立和专业。论文第二部分对于传统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进行了阐述。20世纪的美国大众传播媒体形成,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也已经逐步形成。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呈现出共生与博弈的特点。论文重点是第三部分,论述了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主要特征。从整体上来看,在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和媒体的关系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因为决定两者关系的根本因素是美国的政治体制和美国的宪法。作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定位并不会因为新媒体的出现而发生动摇。而美国人长达百年对待新闻的传统以及新闻媒体并未消失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决定了媒体与政府的关系并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仍然是共生与博弈的关系。新媒体的技术变化在某些方面强化了这种关系。从双方的博弈来看,民众借助社交媒体发起政治活动对抗政府;政府对于网络安全进行监管以及对于网络舆情的管控;政府运用反垄断、审查等方式限制社交媒体。新媒体促成的是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在某些层面的加深。此外,论文还分别从意识形态、内容生产以及对外传播方面对于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考察。从美国的政治生态环境来看,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后真相政治、两党政治极化、身份认同危机、民粹主义盛行等,而在媒体上的体现则为虚假新闻泛滥、网络不对称极化、另类空间尤其是另类右翼媒体崛起等问题表现突出。政治和媒体的影响是相互交织的。当然,新媒体可能会带来网络民主和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从内容生产层面来看,论文通过分析政府及政治人物、机构新闻媒体、关键意见领袖以及普通民众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内容生产和新闻生产的方式的变化,深入了解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对外传播层面来看,美国政府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公共外交,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公共外交1.0、公共外交2.0以及美国优先和现实主义下的公共外交。通过对于上述内容的详细分析和阐述,论文得出的主要观点是: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博弈程度将不断加深,主要体现在技术手段使得政府对于民众的控制程度加深;社交媒体赋权带来新的权力主体;传统新闻业的地位受政府影响;公众在三方博弈中的地位提升等方面。另外,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共生与博弈关系实质上是政治和资本关系对立与合谋的反映和投射。只要资本主义的这种精英政治的权力架构依然存在,以及媒体的资本属性保持不变,那么两者的共生和博弈关系将会一直存在。
陈欢欢[9](2020)在《论冷战后政治极化对美国外交政策影响》文中指出美国政治极化问题颇受关注,面对美国内政问题一些人似乎认为其对中国有积极影响,但这可能恰恰相反,一直以来美国常因国内问题频发而刻意寻求“敌人”,因此抓住外交政策这一关键点探讨美国政治极化影响有着重要意义。而根据美国宪法,外交政策的制定分权于美国国会与美国总统。当然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因素还包括利益集团、精英阶层、智库机构等诸多因素,然而这些因素都需要通过国会与总统施加影响,因此本文抓住国会与总统这两个关键影响因素探讨政治极化对外交政策的影响。本文主要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国会和总统角度探讨政治极化与美国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导论部分提出研究问题并对国内外学术界在美国政治极化和外交政策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简略概括。论文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界定了政治极化的定义、表现、历史和形成原因。第二章和第三章分析冷战后政治极化与美国国会制定外交政策关系以及冷战后政治极化与美国总统制定外交政策关系。第四章以伊拉克战争政策制定的案例探讨政治极化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最后总结政治极化对美国外交政策影响规则并提出政策建议。文章结论认为,美国的政治极化可能对于他国而言并非是一种福音,因为政治极化更可能让国会制定外交政策呈现“一致对外”的情况。然而,这种“一致对外”也会因为外交政策客体是否为盟友国、外交政策是否与实际利益相关、制定外交政策主体力量对比强弱以及政党党派交替异同相关。另外,美国政治极化也是美国国会和总统制定伊拉克战争政策的重要原因,对此,相关国家也应引起重视,不能让历史重演。文章仅仅探讨了冷战后政治极化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同时本文认为相对于总统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国会这一影响机制相对稳定且较为冷门,因此偏重探讨。另外鉴于亚洲发展问题的复杂性,文章探讨的案例都选自亚洲国家。如果日后能整体研究政治极化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研究时间覆盖整个美国历史,研究的地理位置覆盖全部区域,那么政治极化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则会更具多样性与复杂性。
战丽阳[10](2020)在《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多元外交决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多元外交决策模式为研究对象,考察和分析其运作机制、理论内涵、表现形式以及突出特征,以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朝鲜政策为主要案例,通过多个外交决策模式详细分析与总结,还原冷战结束后历届美国政府对朝鲜外交决策运作过程,将外交决策理论与外交决策实践结合在一起。论文包括绪论、正文以及结论三大组成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同时通过文献分类,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解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章论述冷战后与美国对朝鲜外交决策的“理性行为体决策”模式。理性行为体分析模式与博弈论、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流派息息相关。纵观世界各国外交决策的丰富实践,“理性”原则的成功运用无疑是一个成功外交决策必备要素。本章选用的四个案例,即克林顿政府时期朝美《日内瓦框架协议》签署的“理性博弈”、小布什政府转变对朝政策背后的国内及国际“理性逻辑”、奥巴马政府对朝“战略忍耐”政策“理性考量”,以及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路径从“极限施压”转为“极限对话”的“理性运用”,都体现了美国决策者在面对朝核问题时的理性思考与理性选择。第2章论述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外交决策的“官僚政治决策”模式。本章一方面对美国政府内部的主要外交决策行为体进行介绍与梳理,主要包括总统本人、国务院、国务卿、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及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另一方面集中对美国政府内部对朝政策制定权与修正权的争夺进行分析。作为“范式应用”案例包括:克林顿政府内部对“接触政策”的“官僚政治博弈”、小布什政府以“鹰式接触”取代“鸽式接触”的对朝政策转变过程中官僚政治斗争、奥巴马政府推行的对朝“战略忍耐”政策“官僚政治选择”,以及特朗普政府掌握对朝政策主导权的“官僚政治竞争”等四个方面。第3章论述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外交决策“小集团式决策”模式。“小集团式的决策”或“小集团性”是由集团内部“一致性”决定,决策集团内部“一致性”的程度越高,其“小集团性”的氛围也就越浓厚,做出失败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决策集团内部“一致性”的程度的高低则取决于很多因素,如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同最高决策者之间的关系、决策者们及最高决策者的偏好、决策过程中的主观臆断等等。特朗普政府对朝决策的“小集团决策模式”更具有代表性,展现特朗普本人的独断专行以及决策团队成员的妥协,排斥“异己”与“异见”等“小集团性现象”尤为显着。第4章论述冷战后美国对朝鲜政策“最高领导人决策”模式。总统个人的个性特征、价值观念以及行事风格会对政策制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总统权力的不断扩大,更为美国的外交决策染上了浓厚的“最高领导人倾向”。本章引入了“领导人性格类型”的分析框架,分别引用总统的个人自传,以及他人所写的人物传记中的内容,同时借鉴其他资料展开对于克林顿、小布什以及奥巴马这三位总统的分析,确定其类型所属。特朗普鲜明的性格尤其被赋予了最高领导人决策模式的特征。第5章论述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决策“国内政治决策”模式。“国内政治决策”既强调对一个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各方力量进行宏观考察,同时又对各组成部分中的微观要素——关键个人及社会形势的研究与分析。因此该模式在外交决策研究中至关重要且运用广泛。可以看出,反对意见绝不仅仅来自国会“政治内层”,也来自一个社会群体,媒体、智库、宗教团体、军工复合体等“政治外层”,上述“内层与外层”同样给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造成强大的压力与阻碍。最后为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
二、布什提名国防部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布什提名国防部长(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智库的政治运作与政策营销——以传统基金会对政府军事预算的影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现状与研究的意义 |
二、政治运作与智库——政府密切关系的构建 |
三、政策倡议与政策营销 |
四、军事预算倡议的现实影响 |
五、结语 |
(3)霸权兴衰与战略选择: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行动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历史中的霸权战略 |
二、研究问题:霸权战略的迷思 |
三、注定一战?霸权战略的既有研究 |
四、研究框架 |
五、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霸权战略及其解释逻辑 |
第一节 霸权国与崛起国:定义、测量与经验证据 |
第二节 霸权战略:结构条件、中间变量与战略工具 |
第三节 案例选择与设计 |
第二章 战争:西班牙对英国的战略(1585-1598) |
第一节 战争之前:西班牙霸权及其挑战 |
第二节 选择战争:西班牙的“英国大业” |
第三节 第三方力量制约:再也无法实施的入侵 |
第三章 削弱:美国对苏联的战略(1983-1991) |
第一节 占优的霸权:美国在1970-80 年代 |
第二节 削弱苏联:“里根主义”的出台与实施 |
第三节 美国对苏削弱战略的启示 |
第四章 “同化”:美国对中国的战略(1996-2016) |
第一节 霸权优势:美国的“单极时刻” |
第二节 美国对华同化战略 |
第三节 美国对华同化战略的延续与失败 |
第五章 绥靖:英国对德国的战略(1932-1939) |
第一节 霸权衰落:英国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 |
第二节 英国对德国的绥靖战略 |
第三节 有比绥靖更好(合理)的战略吗? |
第六章 霸权战略的历史比较与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对华战略转变 |
第一节 霸权战略的历史比较 |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对华战略转变 |
结论与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启示:中国理念与新型大国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件 |
(4)奥巴马与特朗普政府联合国维和政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联合国维和行动 |
(二) 美国对外政策 |
(三) 美国联合国维和政策 |
三、理论分析框架 |
(一) 对外政策分析框架 |
(二) 维和政策分析框架 |
四、研究方法与全文结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全文结构 |
第一章 老布什至小布什政府的美国维和政策 |
第一节 老布什时期 |
第二节 克林顿时期 |
第三节 小布什时期 |
小结 |
第二章 奥巴马政府维和政策内容 |
第一节 资金贡献 |
第二节 人员派遣 |
第三节 维和行动参与度 |
第四节 能力建设 |
第五节 相关国际会议参与度 |
小结 |
第三章 特朗普政府维和政策 |
第一节 资金贡献 |
第二节 人员派遣 |
第三节 维和行动参与度 |
第四节 能力建设 |
第五节 相关国际会议参与度 |
小结 |
第四章 奥巴马与特朗普政府维和政策对比 |
第一节 延续性 |
一、维和行动方式 |
二、维和行动原则 |
第二节 差异性 |
一、资金贡献 |
二、人员派遣 |
三、维和行动参与度 |
四、相关国际会议参与度 |
小结 |
第五章 奥巴马与特朗普政府维和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理性行为体模式 |
一、环境 |
二、目标 |
三、行动 |
第二节 政府政治模式 |
一、博弈者与行动路径 |
二、行动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5)华盛顿“旋转门”:分肥进行时(论文提纲范文)
三任总统,各有所爱 |
拜登提名名单最多样化 |
驻英大使肥差,谜团重重 |
(6)美印民用核协议达成的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第三节 基本思路 |
第一章 美印核关系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历史上美、印的核诉求及政策 |
第二节 美国对印度核政策的历史回顾 |
第三节 美印民用核协议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
第二章 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政府对印度核政策的调整 |
第一节 美国对国际形势的认知 |
第二节 美印核协议中的美国国内影响性因素 |
第三节 美印核协议中领导者层面的影响性因素 |
第三章 辛格时期印度的核政策 |
第一节 印度对国际形势的认知 |
第二节 美印核协议中印度国内的影响性因素 |
第三节 美印核协议中领导者层面的影响性因素 |
第四章 美印核协议签订后的影响 |
第一节 美印民用核协议签订后的实施情况 |
第二节 美印签订民用核协议后对美印关系的影响 |
第三节 美印签订民用核协议后分别对美、印的影响 |
第四节 对全球核不扩散秩序及亚太安全的影响 |
结语 |
缩略表 |
参考文献 |
(7)特朗普政府与奥巴马政府外交理念与决策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外交理念与外交决策 |
第一节 外交理念的概念及内涵 |
一、外交理念的界定 |
二、美国外交理念的渊源及其影响 |
第二节 外交理念与外交决策的关系 |
一、决策者外交理念在外交决策中的作用 |
二、决策者外交理念受制于外交决策的过程 |
第二章 奥巴马政府的外交理念与外交决策 |
第一节 奥巴马政府外交理念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一、“巧实力”外交 |
二、“无核世界”理念 |
三、维护国际新秩序 |
四、自由国际主义 |
第二节 奥巴马政府外交理念的形成原因 |
一、多元化的成长经历 |
二、民主党自由主义政策传统的影响 |
三、对美国国内外战略环境的认知 |
第三节 奥巴马政府的外交决策机制 |
一、奥巴马政府的外交决策体系 |
二、奥巴马政府的外交决策模式 |
第三章 特朗普政府的外交理念与外交决策 |
第一节 特朗普政府外交理念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一、“美国优先” |
二、以实力求和平 |
三、强调大国竞争 |
四、保守国际主义 |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外交理念的形成原因 |
一、跨界的多重身份 |
二、共和党保守主义政策传统的影响 |
三、对美国国内外战略环境的认知 |
第三节 特朗普政府的外交决策机制 |
一、特朗普政府的外交决策体系 |
二、特朗普政府的外交决策模式 |
第四章 特朗普政府与奥巴马政府外交理念与决策的异同 |
第一节 特朗普政府与奥巴马政府外交理念与决策的共同点 |
一、强调美国领导权 |
二、坚持国际主义 |
三、外交决策体系内影响力量相同 |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与奥巴马政府外交理念与决策的不同点 |
一、对强化美国领导权方式的认知不同 |
二、外交决策的生成逻辑不同 |
三、外交决策模式不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和博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1. 问题的提出: 新媒体时代政府与媒体关系的重新审视 |
2. 关键概念厘清: 新媒体时代 |
(二)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概况 |
2. 国内研究概况 |
(三)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一、形成与交汇: 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形成的历史原因 |
(一) 美国价值观塑造与政体形成 |
1. 以自由为核心的美国价值观形塑 |
2. 三权分立与联邦制的政体形成 |
(二) 以“新闻自由”为理想的美国媒体历史 |
1. 新闻自由的内涵及性质之辨 |
2. 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 关键人物与主要思想 |
(三) 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交汇 |
1. 报刊媒体发展初期政府与媒体“压制与反压制” |
2. 党派报刊时期党派与报刊的“控制与合谋” |
3. 大众报刊时期政府与媒体的共生与博弈 |
二、共生与博弈: 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根本特征 |
(一) 背景: 20世纪的美国大众传播媒体及新闻专业主义 |
1. 20世纪美国的政治经济背景 |
2. 20世纪的大众传播媒体发展 |
3. 新闻专业主义的形成与挑战 |
(二) 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与媒体的关系 |
1. 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发展变化: 叭儿狗、看门狗、攻击狗、牧羊狗 |
2. 政府各权力部门与媒体的共生与博弈: 总统、国会、司法部门 |
3. 不同时期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与博弈: 日常时期、战争时期 |
(三) 传统媒体时代公众与媒体的关系 |
1. 作为知识的媒体: 媒体与受众的关系 |
2. 作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媒体: 媒体与受众的关系 |
3. 议程设置和构建框架的媒体: 媒体与公众的关系 |
三、延续与改变: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基本特征 |
(一)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共生与博弈”关系的延续 |
1.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本质并未改变 |
2.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新媒体之间的共生关系 |
3.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新媒体之间的博弈关系 |
(二)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改变:博弈程度加深 |
1. 技术手段使得政府对于民众的控制程度加深 |
2. 社交媒体的赋权带来新的权力主体 |
3. 传统新闻业的地位受总统政治倾向的影响 |
4. 公众在三方博弈中地位提升 |
四、意识形态层面: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具体考察 |
(一) 后真相政治与虚假新闻泛滥 |
1. 后真相政治的定义与表现 |
2. 后真相政治助长虚假新闻泛滥 |
(二) 政治极化、身份认同危机与网络不对称极化 |
1. 两党政治极化的体现与历史原因 |
2. 身份认同危机 |
3. 网络空间不对称极化 |
(三) 民粹主义与另类空间崛起 |
1. 民粹主义的根本特征与体现 |
2. 另类空间崛起 |
(四) 新媒体与网络民主及网络公共领域 |
1. 传统媒体时代的民主实践与理论设想 |
2. 网络时代的各种民主形式实现的可能性 |
3. 网络公共领域能否实现的争议 |
五、内容生产层面: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具体考察 |
(一) 政府及政治人物自媒体政治传播 |
1. 政府部门建自媒体平台开展电子政务 |
2. 政治人物打造自媒体进行政治传播 |
3. 案例分析: 美国政府利用社交媒体应对桑迪飓风 |
(二) 机构新闻媒体对于政府的监督和配合 |
1. 新媒体环境下机构新闻媒体的新闻生产 |
2. 机构新闻媒体对政府的监督与配合 |
3. 案例分析: 从普利策获奖作品看机构新闻媒体对于政府的监督 |
(三) 新媒体时代意见领袖与政府及舆论的关系 |
1. 新媒体时代意见领袖内容生产和传播机制 |
2. 意见领袖影响政治及引导公众舆论 |
3. 案例分析: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推特治国” |
(四) 普通民众运用媒体平台进行新闻生产 |
1. 参与式新闻 |
2. 参与式新闻的民主监督功能 |
3. 参与式新闻的典型案例: CNN iReport |
六、对外传播层面: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具体考察 |
(一) 公共外交1.0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 |
1. 美国政府公共外交政策的提出 |
2. 9·11以后美国政府公共外交实践 |
(二) 公共外交2.0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 |
1. 奥巴马政府的公共外交2.0政策 |
2. 以伊朗为例看美国政府利用社交媒体外交 |
(三) 美国优先和现实主义下的新媒体外交 |
1. 美国优先的新媒体外交 |
2. 现实主义的新媒体外交 |
(四) 战时美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的具体考察 |
1. 美国政府对于媒体的战时审查机制 |
2. 美国政府为媒体量身打造战时嵌入式记者 |
3. 美国主流媒体战时配合美国政府展开报道 |
结论 |
(一) 共生和博弈的延续以及博弈程度的加深 |
(二) 共生与博弈关系的实质是政治和资本的合谋与对立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论冷战后政治极化对美国外交政策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
一、选题的创新点 |
二、选题的难点 |
三、预期目标与研究成果 |
第一章 美国政治极化界定与美国外交政策回顾 |
第一节 美国政治极化内涵与外延 |
一、美国政治极化的定义 |
二、美国政治极化的当前表现 |
三、美国政治极化的历史回顾 |
四、美国政治极化形成的社会心理学过程 |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回顾 |
一、冷战结束前美国外交政策背景 |
二、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
三、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
四、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
五、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政治极化对国会制定外交政策的影响 |
第一节 美国政治极化对国会制定外交政策影响机制 |
一、美国政治极化美国外交政策影响的路径 |
二、美国政治极化对国会制定外交政策的影响 |
第二节 冷战后政治极化与美国国会制定外交政策关系 |
一、美国国会提案和国会立法过程 |
二、冷战后美国国会相关情况及案例选取 |
第三节 美国国会中国人民币汇率提案的政治极化分析 |
一、第111 届和112 届国会与人民币汇率相关提案分析 |
二、人民币汇率问题中的美国国会的极化因素分析 |
第四节 美国国会以色列相关问题提案的政治极化分析 |
一、巴以冲突与美国对以色列态度 |
二、美国第115 届和116 届国会以色列相关提案总体分析 |
三、第115 届和116 届美国国会以色列问题具体提案分析 |
第五节 美国国会伊朗问题相关提案的政治极化分析 |
一、伊朗核问题与美国的态度 |
二、美国第113 届至116 届国会伊朗相关提案总体分析 |
三、第113 届-116 届美国国会以色列问题具体提案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政治极化对总统制定外交政策的影响 |
第一节 美国政治极化对总统制定外交政策的影响路径 |
一、美国政治极化对总统制定外交政策影响的路径图 |
二、美国政治极化对总统制定外交政策的影响 |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总统制定外交政策的政治极化因素分析 |
一、府会分歧与美国总统在对外事务中的权力 |
二、影响美国总统制定外交政策的因素探析 |
第三节 政治极化与美国总统对重返亚太政策的影响 |
一、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政治极化的表现 |
二、政治极化程度与总统对外政策强度成正比 |
第四节 政治极化与美国总统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影响 |
一、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的背景 |
二、美国关于气候变化政策的政治极化表现 |
三、特朗普“积极主动决策”型性格弱化政治极化对外交政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治极化对美国外交政策影响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案例选取与伊拉克战争 |
一、案例选取 |
二、伊拉克战争 |
第二节 政治极化对国会制定伊拉克战争政策的影响 |
一、美国第107 届-111 届国会政治极化与相关提案情况分析 |
二、美国第107-111 届国会关于伊拉克战争的相关提案统计分析 |
三、美国第107-111 届国会伊拉克战争重要提案具体内容分析 |
第三节 政治极化对总统制定伊拉克战争政策的影响 |
一、美国总统制定伊拉克政策是政治极化的产物 |
二、政治极化是总统制定伊拉克战争政策的内在动力 |
本章小结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
一、政治极化对美国外交政策影响的关键结论 |
二、相关政策建议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
一、研究不足 |
二、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多元外交决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分类与文献综述 |
(一)有关外交决策模式理论研究 |
(二)有关期刊文章及博士学位论文 |
(三)中国方面关于美朝关系研究 |
(四)有关网络文献方面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与难点 |
第1章 冷战后美国对朝“理性行为体决策” |
1.1 理性行为体决策之“理性博弈” |
1.1.1 理性行为体决策的内涵 |
1.1.2 理性行为体决策的特征 |
1.1.3 理性行为体决策的优劣 |
1.2 冷战后美国对朝“理性行为体决策”案例 |
1.2.1 克林顿政府:美朝“理性博弈” |
1.2.2 小布什政府:对朝政策转变“理性逻辑” |
1.2.3 奥巴马政府:“战略忍耐”的“理性考量” |
1.3 特朗普政府:“极限政策”的“理性原则” |
1.3.1 “极限施压”的“理性思维” |
1.3.2 “美国优先”的“理性目标” |
1.3.3 “拉打结合”的“理性运用” |
小结 |
第2章 冷战后美国对朝“官僚政治决策” |
2.1 “官僚政治决策”之形态 |
2.1.1 官僚政治决策模式的内涵 |
2.1.2 官僚政治决策模式的特征 |
2.1.3 官僚政治决策模式的缺陷 |
2.1.4 美国官僚政治决策的主要行为体 |
2.2 冷战后美国对朝官僚政治决策案例 |
2.2.1 克林顿政府:对朝“接触政策”的官僚政治博弈 |
2.2.2 小布什政府:对朝“鹰式接触”的官僚政治竞争 |
2.2.3 奥巴马政府:对朝“战略忍耐”的官僚政治选择 |
2.3 特朗普政府对朝决策中的官僚政治斗争 |
2.3.1 特朗普本人 |
2.3.2 蓬佩奥与博尔顿 |
小结 |
第3章 冷战后美国对朝“小集团式决策” |
3.1 “小集团式决策”之理论内涵 |
3.1.1 小集团模式的提出及发展 |
3.1.2 小集团模式的理论要点及特征 |
3.2 美国对朝“小集团式决策”的经典案例 |
3.2.1 冷战后美国对朝决策中的“小集团魔咒” |
3.3 特朗普政府对朝决策中的“小集团思维” |
3.3.1 “特朗普式”的“排除异已” |
3.3.2 “内部一致”的“鹰派属性” |
3.3.3 “极限施压”的“边缘决策” |
小结 |
第4章 冷战后美国对朝“最高领导人决策” |
4.1 “最高领导人决策”的理论内容 |
4.1.1 “最高领导人决策”的缘起 |
4.1.2 “最高领导人决策”的要义 |
4.1.3 “最高决策者”的性格类型 |
4.2 领导人性格影响美国对朝决策的案例分析 |
4.2.1 克林顿:“主动积极型”的对朝决策者 |
4.2.2 小布什:“被动积极型”的对朝决策者 |
4.2.3 奥巴马:“守成强迫型”的对朝决策者 |
4.3 特朗普:“独断争斗型”的对朝决策操盘者 |
4.3.1 特朗普的性格特征 |
4.3.2 “特朗普主义”与非“建制派属性” |
4.3.3 特朗普对朝决策的“个性表现” |
小结 |
第5章 冷战后美国对朝“国内政治决策” |
5.1 国内政治决策的“内层与外层” |
5.1.1 国内政治决策中的“组织过程” |
5.1.2 “政治内层”在美国外交决策中的影响力 |
5.1.3 “政治外层”在美国外交决策中的影响力 |
5.2 冷战后美国对朝“国内政治决策”案例 |
5.2.1 克林顿政府:对朝政策的“国会阻力” |
5.2.2 小布什政府:对朝政策“外层阻滞” |
5.2.3 奥巴马政府:“战略忍耐”政策的“内外反应” |
5.3 特朗普政府对朝决策“政治外圈”的影响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相关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布什提名国防部长(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智库的政治运作与政策营销——以传统基金会对政府军事预算的影响为例[J]. 孙冰岩,王栋. 东北亚论坛, 2021(05)
-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美国外交官管理体制研究(1919-2019)[D]. 梅阳婷. 外交学院, 2021
- [3]霸权兴衰与战略选择: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行动逻辑[D]. 贺孝康. 外交学院, 2021(11)
- [4]奥巴马与特朗普政府联合国维和政策比较研究[D]. 袁田西竹.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5]华盛顿“旋转门”:分肥进行时[J]. 尘雪. 看世界, 2021(02)
- [6]美印民用核协议达成的动因研究[D]. 王丽.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7]特朗普政府与奥巴马政府外交理念与决策的比较研究[D]. 邹鑫. 青岛大学, 2020(02)
- [8]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和博弈关系研究[D]. 鲍静. 上海大学, 2020(08)
- [9]论冷战后政治极化对美国外交政策影响[D]. 陈欢欢. 外交学院, 2020(08)
- [10]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多元外交决策模式研究[D]. 战丽阳.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