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黔过渡区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川滇黔过渡区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一、川滇黔交接区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佩燊[1](2021)在《多重边缘的交流与整合:中缅印交角区文化互动的历史进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甘娜,陈红利[2](2021)在《政策因素对川滇藏交界区域三生空间重构的作用——以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有关生态建设精神为中心》文中提出川滇藏交界区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南亚大通道的必经之地。该区域既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和能源储备区,也是藏族聚居区,还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文章基于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和国家统计年鉴,通过空间分析研究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政策对川滇藏交界区域国土空间发展的协调促进作用,并提出优化建议。分析表明,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的生态保护精神具有长远的引导作用。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该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三生空间"在保持生态空间稳中有增的前提下,生产空间明显扩大,生活空间集聚高效。

焦世泰[3](2019)在《建筑新技术背景下地方高校BIM技术推广中心的实践与提升——以百色学院为例》文中指出BIM技术的发展为土木工程院校培养新型人才带来了创新思维。文章分析了应用性地方本科院校BIM技术推广中心建设的意义,然后介绍了百色学院BIM技术推广中心发展定位与职能,论述了进一步提升百色学院BIM技术推广中心的建设思路以及预期经济社会效益。

马斌[4](2017)在《大城市内部区界地带的发展特征与对策研究 ——以苏州为例》文中认为行政区边界地带作为人为的行政区划造成的特殊地理空间,在边界效应和行政区经济的影响下,其发展和建设存在着一系列独特的特征与问题,在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作为边界类型中行政等级较低的大城市内部区界地带是否同样受此影响而具有一些相似的发展特征和问题还未有深入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以苏州为典型案例,深入分析大城市内部区界地带独特的发展特征与问题,探讨其背后的成因及对策,从而为提高大城市内部的空间资源的利用率、统筹协调城市内部各区的发展建设、促进大城市的一体化发展以及城市整体形象的建设提供思路,同时,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边界地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在国内外边界地带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以及在对边界发展特征、影响因素、影响效果和程度、边界问题破解与调控机制等方面的大量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苏州为主要案例,通过对区界地带深入的实地调研和访谈,从景观、功能布局、经济活力、空间品质等四个方面对大城市边界地带的独特发展特征与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此基础上,从权力关系、经济实力、规划布局、城市管理、自然地理和历史遗留等六个方面深入探讨了这些问题的成因;最后,根据区界特征和成因,从优化权力资源配置、促进区界经济发展、做好规划对接与协调、构建治理体系与创新治理方式、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等五个方面入手,为解决大城市内部的区块分割等边界地区的突出矛盾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郑四渭,刘航,邵玉珍[5](2015)在《国内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国内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文献资料的回顾,系统分析了省际边界区的内涵、发展条件、影响和制约因素、发展策略等问题。目前,对省际边界区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框架,且研究区域多为内陆欠发达地区,研究方法上还存在着多定性少定量的问题。应加强对经济发达地区省际边界地区协调发展模式的研究;加强和重视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定量系统模型研究,为省际边界区域的协调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王娟[6](2013)在《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地质背景与植物多样性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处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其原始生态系统类型保持存完好,植被垂直带谱明显,生物多样性丰度高,对森林生态系统、物种起源以及物种对高原环境适应等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该区具有青藏高原独特的构造地貌单元,作为良好的地质环境演化过程的记录体,为研究气候演变、高原隆升提供了天然实验室,特别是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因此,论文立题选取工布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区,开展了地质背景条件与植物多样性关系的研究。论文研究以生态学、第四纪地质学、农业地质学、地植物学、数量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为指导,基于野外的实际调查、基础地理数据库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统计,对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地质背景因子与植物多样性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构建了地质背景各因子和植物多样性因子的信息量化方法;采用3S技术,在多个高程取样尺度(高度带)上,对地质背景诸因子、植被类型及特有种信息进行采集,通过因子的信息量化和因子间的关联分析,确定了该区开展地—植关系研究的取样尺度;在确定的取样尺度下,系统研究了地质背景与植物多样性间的定量关系,并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地质背景条件对植物多样性的制约作用及其限制因子;以及生态地质评价和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研究。通过系统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构造背景条件下,研究区植物分布格局具有以下特征:研究区大地构造运动使植物形成了高原环境背景下的特殊分化以及低海拔局部异质环境下的孑遗植物的存留,并促使植物区系形成了目前的温带成分为主,含有古老成分、但呈现年青进化的特征;从植被分区来看,研究区的植被可划分尼洋河流域植被区与雅鲁藏布江流域区,区域分界且好与大地构造单元,冈底斯陆块-工布江达断隆构造区与冈底斯陆块-冈底斯岩浆弧(东缘)构造区以及雅鲁藏布江结合带的构造板块相吻合,因此构造影响植被分区。2.研究发现基于岩性差异的植物分布呈现一定规律性:不同岩层(岩性)上,相似生活型植物分布的差异十分显着;不同岩层上生态型相似的群落,其优势群落或群落组成物种亦有很大差异,而且其群落共同系数低;个别种与某种岩层或岩性中某种化学成分是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有待进一步研究。3.研究区植被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格局随着地貌的变化存在一定规律性:植被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即由尼洋河植被单元过渡到雅鲁藏布江河谷植被单元,物种的耐干旱程度增加;研究区南北两端也相对干旱,物种和植被分布在单元内差异也比较大;研究区地貌高差大,在小范围内植被的垂直变化要比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带来的结果更为明显,且区内尼洋河流域和雅鲁藏布江流域在植被垂直分布上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特别是在海拔3000-4000m段,除了广布的林芝云杉、川滇高山栎等外,其他共有分布的植被类型很少。4.研究区土壤分布与植被分布格局的一一对应关系虽然不显着,但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照关系:水平格局上,二者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均呈现类型逐渐丰富的趋势;垂直分布格局上,各土壤类型与植被类型分布的海拔上限、下限基本吻合。5.综合地层岩性、土壤类型以及植被分布规律都可以看出,三者一定程度上保持一致性:岩性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出露的地层及类型复杂程度增加;土壤也自西北向东南类型类型逐渐丰富;同样植被也呈现自西北向东南类型渐趋丰富。6.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构建了地层(岩性)、地貌(高程、坡度、坡向、综合)、土壤等信息指数;运用GIS技术,通过不同高程尺度的信息采集、模拟分析与检验,确定了适宜于高原山地地-植关系研究的高程取样尺度,即200m高程差(或高度带)为取样尺度。7.运用PCA方法分析了影响植物多样性的地质背景因子,结果表明:1)岩性、土壤、坡度、坡向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其影响大小依次为岩性>坡度>土壤>坡向。进一步的定量分析显示植被信息指数、特有种信息指数随着岩性信息指数的增加呈多项式形式增加;植被信息指数随着土壤信息指数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特有种信息指数随着土壤信息指数的增加呈多项式增加;植被信息指数随着坡度、坡向指数的增加呈对数增加,特有种信息指数随着坡度、坡向呈多项式增加。2)高程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显示出植被信息指数、特有种信息指数随着高程信息指数的增加呈多项式形式增加。8.植物多样性信息指数与各地质背景因子信息指数随着海拔升高分布表现出单调递增的单峰曲线,且在3400-4600m段达到峰值,随后,随海拔持续升高呈单调递减,与―中间地带效应‖理论相符合;植被因子与各地质背景因子的空间信息关联性较为显着,而特有种仅与地质背景因子中的土壤因子和高程因子较为显着。9.GIS支持下的地质背景信息与植物多样性信息的空间分析表明地质背景条件对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因此,通过信息指数评价,结合原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划进行对比验证,得出在未来的新保护区划定以及功能区划时考虑地质背景影响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植物多样性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对策。这对工布保护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态功能区划调整和社区经济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王启龙,阴海燕[7](2012)在《新中国藏区经济研究成果考述(续)》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及广大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进步和发展。中国藏学研究亦然。其中藏区经济相关的研究得到高度重视,成果累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本文拟对新中国藏学在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一极其简要的概述和总结。

安秀明[8](2012)在《晋冀蒙交界地带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文中提出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证明,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不仅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持续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省区交界地带皆为欠发达地区,且是跨区域合作的“瓶颈”,如何破除这一“瓶颈”是加强区域合作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以晋冀蒙交界地带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研究对象,对省区交界地带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后,对晋冀蒙交界地带的含义、范围、合作的理论和实践等相关问题概述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晋冀蒙交界地带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认为该区域历史上就具有紧密的区际联系,且处于同一地理单元并具有重要的区位特征,在资源、产业结构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互补性较强,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体制、观念和基础设施等的制约,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只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后提出了现阶段该区域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建立一体化组织协调机构、培育和建立完善区域共同体市场和确立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先领域四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焦世泰[9](2010)在《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整合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省际边界民族地区作为省际边界地区的特例,经济的欠发达性和区域的边缘性特征十分的突出,而通过省际边界民族地区整合发展实现区域合作共赢,是改善省际边界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性和边缘性的良好途径。本文选取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为实证研究对象,从产业间关联互补性、历史文化一脉相承和自然资源相依相连的视角分析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整合发展基础条件,然后在分析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整合发展动力的基础之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整合发展的对策措施。

樊芳卉[10](2010)在《省际边界城市旅游空间拓展研究 ——以平凉市为例》文中认为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大多省际边界区表现出明显的经济欠发达性、不协调性和不可持续性,“行政区边缘经济”特征突出。然而省际边界区拥有复杂的空间动态性和广阔的土地利用方式转换空间,能够激发较高的空间结构优化潜能,凭借其限制因素少、区位条件的特殊性等优势将成为引起大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主要力量地区。与此同时,省际边界区往往也是资源密集区、生态敏感区和民族聚居区,倘若能将这些资源要素进行有效的利用,原来处于劣势的工业、市场区位将会转变为优良的旅游发展区位。因而,对发展旅游而言,边界区域不单纯意味着欠发达的负效应和“经济空洞”,而是孕育着博大的边界正效应潜能和“经济奇迹”。旅游业发展是以一定空间条件为基础的,从这个意义来说,空间环境的大小将决定其旅游发展规模。同时,省际边界城市除了拥有与自身地位相匹配的旅游目的地功能之外,它在整个空间系统中还充当旅游门户的作用。如果把它作为一个功能体而不是目的地的时候,不论从旅游的角度,还是从城市的角度,一些问题的解决就需要把城市放在更广的区域空间尺度上进行思考。因此,本文从客观和多维的视角出发,以区域为“棋盘”,试图借助旅游空间拓展战略,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布局两个角度出发,在分析平凉旅游空间结构演化和产业协调的基础上展开旅游空间拓展,从而使省际边界区域间旅游竞争从无序向理性发展,营造整体和持续的竞争优势。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研究综述,对省际边界区及省际边界区与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对相关理论观点加以介绍;第三部分采用动态演绎的思维分析方法,以“边界”的视角对平凉旅游开发条件、时空交融历程及发展潜力作了简要分析;第四部分对陕甘宁边界区内部特征及平凉发展旅游的潜在优势进行多尺度的系统解析,拟在“核心——边缘”机理的指引下将平凉构建成边界区域的旅游中心城市,导引旅游空间拓展工作的展开;第五部分结合平凉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基本思想,立足平凉当前的旅游空间格局,以区位、客流和交通条件变革等原始动力为切入点,探讨了平凉旅游空间拓展理念、拓展模式、拓展谱系及价值取向;第六部分针对平凉旅游空间拓展的关键性突破提出了相对应的基本路径。

二、川滇黔交接区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滇黔交接区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政策因素对川滇藏交界区域三生空间重构的作用——以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有关生态建设精神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研究区域概况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二)政策因素分析方法
        1. 评价体系构建。
        2. 权重确定。
        3. 综合评价值计算。
四、“三生空间”格局变化特征
    (一)“三生空间”总体格局变化特征和规律
    (二)“生产空间”急剧扩张
    (三)“生活空间”趋向集聚
    (四)“生态空间”稳中略增
五、川滇藏交界区域三生空间格局变化与政策效果考量
    (一)川滇藏交界区域三生空间与政策相关性评价构建
    (二)“三生空间”格局变化与政策效果分析
        1.“三生空间”总体变化与政策效果分析
        2. 生产空间格局变化中的政策效果分析
        (1)土地开发整理政策使得耕地面积大幅提升
        (2)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促使产业规模化发展
        3. 生活空间格局变化中的政策效果分析
        (1)民生工程、招商引资政策使得人口密度大幅增加
        (2)移民搬迁、集约利用政策促进生活空间集约高效
        4. 生态空间格局变化中的的政策效果分析
        (1)环境保护政策促使生态质量持续向好
        (2)退耕还林政策受海拔影响,生态面积变化不大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3)建筑新技术背景下地方高校BIM技术推广中心的实践与提升——以百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应用性地方本科院校BIM技术推广中心建设的意义
    (一)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二)提高区域建筑行业信息化水平
二、百色学院BIM技术推广中心发展定位与职能
    (一)BIM技术推广中心发展定位
        1. 植根百色
        2. 服务广西,辐射滇黔桂三省区交接区域,面向东盟
        3. BIM技术工程中心
    (二)BIM技术推广中心的职能
三、进一步提升百色学院BIM技术推广中心的建设思路
四、预期效益与展望
五、结语

(4)大城市内部区界地带的发展特征与对策研究 ——以苏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给予边界问题足够的重视
        1.1.2 科学化的城市管理体系的建设需要边界地带科学合理的建设与管理
        1.1.3“撤县(市)设区”等行政区划的调整过程中需要兼顾边界问题的解决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2 苏州市概况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及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边界效应理论
        2.1.2 行政区经济理论
        2.1.3 共生理论
    2.2 边界地带的研究
        2.2.1 边界发展特征研究
        2.2.2 边界影响因素研究
        2.2.3 边界影响效果和程度研究
        2.2.4 边界地带问题破解与调控机制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城市内部区界地带发展特征研究分析
    3.1 景观特征分析
        3.1.1 区界道路景观整体性弱,卫生环境差,通畅性不足
        3.1.2 区界滨水景观不够和谐统一,绿化少,缺少对景
        3.1.3 区界建筑景观反差较大,对比鲜明,分解明显
        3.1.4 区界山地景观易断裂,管理混乱,分割性强
        3.1.5 区界地带视觉空间混乱,分割感较强
    3.2 功能布局特征分析
        3.2.1 区界地带市政设施和工业用地布局不合理,环境荷载较重
        3.2.2 区界地带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均衡,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3.2.3 区界地带商业设施布局不足,活力缺失
        3.2.4 区界地带社会构成复杂,管理混乱
    3.3 经济活力分析
        3.3.1 区界地带产业附加值低,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活力差
        3.3.2 区界地带企业数量多,但创新力不足
        3.3.3 区界地带居民从业水平低,收入较少
        3.3.4 区界地带产业雷同,竞争力差别明显
    3.4 空间品质分析
第四章 大城市内部区界地带发展特征成因
    4.1 权力差异与制度设计不完善造成区界资源配置不均
        4.1.1 相邻行政区权力的不对等引起区界地带的分割和竞争
        4.1.2 制度设计的不完善使相邻行政区缺乏府际协调机制
        4.1.3 部分区界地带远离权力中心使政府的带动作用和政策的影响力较小
        4.1.4 行政权属的模糊使得区界地带布局困难、争议不断
    4.2 经济发展状况制约区界地带的建设
        4.2.1 财政实力和经济发展方式差别导致区界发展建设水平不高
        4.2.2 经济合作与交流欠缺导致区间分工不明、产业结构失衡
    4.3 规划层面不协调
        4.3.1 规划间不协调导致建设用地超标
        4.3.2 规划范围和管控内容的差异导致无法兼顾所有的区界地带
        4.3.3 规划的不合理使得区界地带问题突出、区间对比明显
    4.4 城市管理体制不完善造成区界管理问题多
        4.4.1 各区区块分割、管理碎片化影响到区界地带空间品质和社会治安状况
        4.4.2 建设、管理体制不同使区块管理形成鲜明对比
        4.4.3 管理主体对象单一使区界地带管理不全面、困难
    4.5 自然地理和历史条件使区界分割明显
        4.5.1 自然地理因素
        4.5.2 区间历史因素
第五章 解决大城市内部区块分割的对策和建议
    5.1 优化权力资源配置
        5.1.1 构建共享机制,建立和完善沟通协调制度
        5.1.2 完善制度设计,提高官员在区界地带的合作意愿
        5.1.3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政府在边远区界地带的带动作用和影响力
        5.1.4 明确边界及其相关权限,减少区界地带争议
    5.2 高度重视边界地带经济发展
        5.2.1 转变观念,重视区界地带的经济发展和建设
        5.2.2 区间分工,在区界地带构建切实可行的产业体系
        5.2.3 区间协作,积极促进各区之间经济交流与合作
    5.3 做好规划对接工作,实现多规合一
        5.3.1 建立规划协调机制,促进区界地带规划统一
        5.3.2 区域统筹,重视区界地带的规划建设
        5.3.3 提升区界地带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5.4 构建边界治理体系,妥善解决区界治理问题
        5.4.1 建立科学合理的区界治理体系,明确治理责任
        5.4.2 创新区界地带治理模式,提高区界地带治理效率
        5.4.3 创建多元主体相协调的合作治理模式
    5.5 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促进区界地带一体化建设
        5.5.1 强化自然边界对区界的织补效果,降低分割效应
        5.5.2 打造宜人的公共空间,促进区界地带的融合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1.1 行政区边界问题、矛盾突出,大城市内部区界地带存在独特的发展特征
        6.1.2 多种原因导致大城市内部区界地带的矛盾
        6.1.3 要多管齐下解决大城市内部区块的分割,促进大城市一体化融合发展
    6.2 主要创新点
        6.2.1 丰富了边界地带研究的视角
        6.2.2 引入“城市织补”的理念促进区界地带的衔接
    6.3 不足与展望
        6.3.1 文章不足
        6.3.2 文章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5)国内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研究综述
    (一) 省际边界区域的内涵
    (二)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条件
        1. 资源禀赋
        2. 产业同构
        3. 区域差异
    (三)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因素
        1. 行政因素
        2. 资源因素
        3. 环境因素
        4. 交通因素
    (四) 省际边界协调发展策略
        1. 产业协调策略
        2. 基础设施协调策略
        3. 城镇协调策略
        4. 淡化“行政区划”观念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 研究区域较为片面
    (二) 研究方法不够完善
四、研究展望
    (一) 加强对经济发达地区省际边界地区协调发展模式的研究
    (二) 加强和重视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定量系统模型研究

(6)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地质背景与植物多样性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研究现状评述
    1.3 科学命题的提出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
        1.5.2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及地理位置
    2.2 研究区地质与地貌
        2.2.1 地质构造
        2.2.2 地层与岩性
        2.2.3 地貌
    2.3 研究区自然概况
        2.3.1 气候
        2.3.2 水系
        2.3.3 土壤
        2.3.4 生物
    2.4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2.4.1 人口与经济
        2.4.2 生态旅游概况
第3章 基于地质背景的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3.1 研究区植物与植被
        3.1.1 植物多样性
        3.1.2 植物区系分析
        3.1.3 植被
        3.1.4 特有种及分布
    3.2 研究区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3.2.1 地质构造与植被分布格局
        3.2.2 地貌与植被分布格局
        3.2.3 地层(岩性)与植被分布格局
        3.2.4 土壤与植被分布格局
    3.3 研究区地-植分布格局总评
第4章 地-植关系研究的信息量化方法与尺度
    4.1 地-植信息采集
        4.1.1 地质背景信息采集
        4.1.2 植物多样性信息采集
    4.2 信息指数的构建
        4.2.1 理论基础
        4.2.2 地质背景因子信息指数的构建
        4.2.3 植物多样性信息指数的构建
    4.3 取样尺度的确定
        4.3.1 取样单元的划分
        4.3.2 不同取样尺度的地-植关系模拟
        4.3.3 取样尺度的确定
    4.4 小结
第5章 地质背景与植物多样性关系定量分析
    5.1 植物多样性与地质背景因子定量分析
        5.1.1 植被与岩性
        5.1.2 植被与土壤
        5.1.3 植被与地貌
    5.2 特有种与地质背景因子定量分析
        5.2.1 特有种与岩性
        5.2.2 特有种与土壤
        5.2.3 特有种与地貌
    5.3 特有种与植被定量分析
    5.4 地质背景因子间定量分析
        5.4.1 岩性与土壤
        5.4.2 岩性与地貌
        5.4.3 土壤与地貌
    5.5 地-植关系主成分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保护区热点区的划分及保护对策
    6.1 热点区内涵
    6.2 信息指数评价
        6.2.1 植物多样性和地质背景信息关联性分析
        6.2.2 信息指数等级划分
        6.2.3 等级评价
    6.3 热点区的划分
    6.4 植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分析
        6.4.1 特有种和植被保护
        6.4.2 外围区植物资源开发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新中国藏区经济研究成果考述(续)(论文提纲范文)

四、1986-1995年时期
    (一) 文章
    (二) 着作方面
五、1996年以后
    (一) 文章方面
    (二) 着作方面

(8)晋冀蒙交界地带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基本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2章 晋冀蒙交界地带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概述
    2.1 省区交界地带的含义和范围
        2.1.1 省区交界地带的含义
        2.1.2 省区交界地带范围的界定
        2.1.3 晋冀蒙交界地带基本概况
    2.2 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
        2.2.1 区位理论
        2.2.2 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
        2.2.3 边界效应理论
    2.3 我国省区交界地带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和实践
        2.3.1 我国省区交界地带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2.3.2 我国省区交界地带区域经济合作实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晋冀蒙交界地带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3.1 晋冀蒙交界地带历史上的区际联系
        3.1.1 以“张库大道”为载体的民间商贸联系
        3.1.2 “走西口”和“跑口外”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
        3.1.3 长期属于同一行政区划的历史
    3.2 晋冀蒙交界地带区位特征
        3.2.1 重要的区位条件
        3.2.2 生态资源恢复与重建的重要区域
    3.3 经济互补性较强
        3.3.1 资源互补
        3.3.2 产业结构互补
        3.3.3 交通基础设施互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晋冀蒙交界地带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约因素
    4.1 晋冀蒙交界地带区域经济合作现状
    4.2 晋冀蒙交界地带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
        4.2.1 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4.2.2 “行政区经济”的影响
        4.2.3 观念束缚
        4.2.4 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晋冀蒙交界地带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策措施
    5.1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5.2 建立一体化组织协调机构
    5.3 培育和建立区域共同体市场
    5.4 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先领域
        5.4.1 共同加强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
        5.4.2 共同商定区域内有关产业发展规划
        5.4.3 共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整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整合发展基础条件
    (一)产业间关联互补作用强烈
    (二)历史文化一脉相承
    (三)自然资源相依相连
三、整合发展的动力
    (一)城市群发展与竞争的现实必要性
    (二)区域空间网络框架初步形成
    (三)政府间合作不断深化
四、整合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优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加强地区间空间联系
    (二)树立资源整合开发思想,联手打造互利共赢资源开发利用互惠区
    (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边界区域优势产业分布新格局
    (四)共同参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维护珠江中上游生态平衡
    (五)构建区域发展战略联盟,实现互利共赢
五、结语

(10)省际边界城市旅游空间拓展研究 ——以平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核心——边缘理论
        2.1.2 行政区边缘经济理论
        2.1.3 旅游共生理论
        2.1.4 距离衰减理论
        2.1.5 点——轴——网络开发理论
    2.2 研究综述
        2.2.1 省际边界区的相关研究
        2.2.2 省际边界区与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
        2.2.3 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与启示
3 区域时空向度审视
    3.1 研究区域界定
    3.2 边界性特征
        3.2.1 省际交界地区,边缘经济特征突出
        3.2.2 自然与文化过渡区,多元化特色鲜明
        3.2.3 省际旅游温冷区,旅游屏蔽效应明显
    3.3 旅游时空交融历程
    3.4 旅游开发条件聚类分析
        3.4.1 指标体系构建
        3.4.2 建立模糊相似矩阵R
        3.4.3 改造R 为模糊等价矩阵R
        3.4.4 模糊聚类分析
        3.4.5 最佳域值确定
    3.5 旅游发展潜力分析
4 导引旅游空间拓展的多维检视
    4.1 背景浅析
    4.2 机理渗透
    4.3 潜质探析
        4.3.1 内在关联优势
        4.3.2 资源品质优势
        4.3.3 基础条件优势
        4.3.4 宏观区位优势
        4.3.5 旅游交通优势
        4.3.6 客流组织优势
        4.3.7 地域形态优势
    4.4 可行性解析
5 平凉旅游空间的动态拓展
    5.1 拓展理念
    5.2 格局现状
        5.2.1 极核——道源崆峒
        5.2.2 内环——泾川、庄浪、崇信和华亭
        5.2.3 外环——灵台和静宁
        5.2.4 三条旅游发展轴
        5.2.5 三大旅游资源特征区
    5.3 模式选择
        5.3.1 陕甘宁边界区旅游空间拓展区
        5.3.2 西安地区旅游空间拓展区
        5.3.3 兰州地区旅游空间拓展区
        5.3.4 银川地区旅游空间拓展区
    5.4 拓展谱系
        5.4.1 三级拓展层次
        5.4.2 五大旅游产品拓展轴带
        5.4.3 六大旅游协作区
    5.5 价值取向
        5.5.1 顺应旅游业发展趋势
        5.5.2 优化旅游空间结构
        5.5.3 培育经济增长点
6 平凉旅游空间拓展的关键突破和基本路径
    6.1 关键突破
        6.1.1 多元化的资源观
        6.1.2 多维化的形象定位
        6.1.3 多角化的区域合作
        6.1.4 多方位的市场推介
    6.2 基本路径
        6.2.1 产品组合
        6.2.2 形象渗透
        6.2.3 区域协作
        6.2.4 市场推介
7 结语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川滇黔交接区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多重边缘的交流与整合:中缅印交角区文化互动的历史进程研究[D]. 李佩燊.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2]政策因素对川滇藏交界区域三生空间重构的作用——以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有关生态建设精神为中心[J]. 甘娜,陈红利.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1)
  • [3]建筑新技术背景下地方高校BIM技术推广中心的实践与提升——以百色学院为例[J]. 焦世泰. 百色学院学报, 2019(03)
  • [4]大城市内部区界地带的发展特征与对策研究 ——以苏州为例[D]. 马斌. 苏州科技大学, 2017(06)
  • [5]国内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述评[J]. 郑四渭,刘航,邵玉珍. 北方经贸, 2015(01)
  • [6]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地质背景与植物多样性关系研究[D]. 王娟.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0)
  • [7]新中国藏区经济研究成果考述(续)[J]. 王启龙,阴海燕.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 [8]晋冀蒙交界地带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D]. 安秀明. 燕山大学, 2012(04)
  • [9]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整合发展研究[J]. 焦世泰. 广西民族研究, 2010(04)
  • [10]省际边界城市旅游空间拓展研究 ——以平凉市为例[D]. 樊芳卉. 西北师范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川滇黔过渡区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