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朱熹“理趣”诗《观书有感》和《春日》(论文文献综述)
牟代群[1](2021)在《朱熹诗雪月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朱熹,集宋代理学之大成,亦是理学家中最会作诗的诗人,其诗歌建树可与同时期诗人陆游相匹敌。其一生创作诗歌一千三百余首,诗歌独具风格,题材多样,有对自然物象的描写,有对个人际遇及家国情怀的抒发,有对民生时事的关注。其中,朱熹对自然物象中的雪意象和月意象的摘取尤为引人注目。诗人常于自然佳景中赏雪、吟月,或是以此作比,以雪之纯洁象征自我心境,或是以月之高洁象征自我品性。概言之,诗人对自然界中的雪和月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及构造了别致的诗歌意境,故而本文从诗歌意象入手,细数朱熹诗作中的雪意象和月意象,并论述二者作为自然意象,其所代表的内涵,诗歌意境的创造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从而探索朱熹内心深处的丰富世界,还原一个有别于正襟危坐的刻板道学夫子形象。本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对朱熹诗歌涉雪意象和月意象的诗篇进行辑录和考证,并考其阶段性创作及创作动机。第二章则是通过意象分析其深层次的情感内涵,雪洁白无瑕,贞洁耐寒的特性;月高居苍穹,孤寂凄寒的特点都充分展示了朱熹不为人知的一面,故而挖掘其二者意蕴,从而可窥朱熹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第三章着重意境书写,探索朱熹诗歌意象的意境构成。第四章是对朱熹诗歌意象描写的延伸,主要描写了雪意象和月意象的艺术特征,对于全面了解朱熹诗歌创作的创作倾向及创作中高超的艺术手法运用具有重要作用。从文学角度入手对朱熹诗作中雪意象和月意象进行梳理,可以更好地认识朱熹诗歌创作的创作理念及创作特点,从而可知除却理学作品外,朱熹亦是名饱含诗情,有着较高文学素养的诗人形象。同时通过对雪意象和月意象的研究可以诗证史,诗史互证,从而还原一个生活化、情感化的朱子形象。
邱蔚华[2](2020)在《朱熹《春日》诗在禅宗语录中的接受与传播》文中指出禅宗语录引用朱熹《春日》,句式灵活多变,主要有四:单句、双句、三句及全诗完整引用,这体现了禅师细腻运用文字的禅风。其接受与传播的途径是多渠道的,要之有四:上堂说法、小参、赞及颂古作品。其接受与传播的类型可分为拟诗(句)型、翻案型、诗情剧化型和应景说理型。朱熹《春日》诗为历代禅师广为引用、传播之因在于:一是此诗诗意、诗境营构的思维模式与禅宗随机拈物谈禅说法、以诗喻禅的语用原则相契合,二是此诗之旨趣与禅宗义理及参修悟道方法相通相融。
谭升元[3](2020)在《朱熹酒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宋以降,朱熹的理学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影响力足以同孔孟比肩。历来学界对朱熹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理学,对其他方面尤其是诗文的研究起步较晚,论之较少。朱熹在南宋便以诗名世,众体皆备,且很多诗歌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翻阅朱熹诗作,发现其诗作中常常有引酒入诗的现象,且占其全部诗作的十之一要多。在人们的印象中,酒与追求个性与自由是紧密联系的,对于提倡并力行“存天理、灭人欲”的朱熹而言,似有反常,也具深意。有鉴于此,本文以《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为底本,以《全宋诗》、《朱熹诗词编年笺注》为参考,辑录出朱熹与酒相关的诗作,并从这一角度切入,深入朱熹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探知朱熹酒诗背后的丰富意蕴。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朱熹酒诗创作情况与朱熹酒龄酒量进行论述。所谓朱熹酒诗创作情况包括酒诗总的篇目考证及阶段性创作的篇目情况。朱熹酒诗创作贯穿于其人生的各个阶段,在这些酒诗中反复提及饮酒这一行为,可知朱熹好酒甚至嗜酒。参考相关研究资料,能推知其酒龄、酒量之大概。而各个阶段酒诗的创作多寡不一,这又与朱熹的人生经历相关。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朱熹酒事、对酒的功能认识的论述,包括朱熹酒诗中的提及的酒事、酒名、酒器,以及朱熹对“酒以成礼”与“酒以为乐”、酒为文人创作灵感的媒介、酒以解忧与酒壮豪情与饮酒抵御寒冷与伤身败体的酒的功能的认识。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朱熹酒诗的创作成因进行论述,包括礼乐和文人饮酒的传统、宋代盛行的饮酒风气、历次党争之祸以及朱熹的平生山水心的影响。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朱熹酒诗的审美创作进行论述,结合相关的诗论材料、朱熹的诗论主张及其酒诗本身,发现朱熹在诗歌创作中追求平淡自然的风格,同时亦存豪放雄健之作;诗歌结构严谨,用事尚古;意境有余而理趣不足。第五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朱熹酒诗中的儒者情怀进行论述,包括忠君爱国与视民如伤、穷达同质的隐逸之思。研究中发现,朱熹酒诗中所展现的个人形象、蕴蓄的思想内涵这与其一贯给人正襟危坐、严肃古板的道学家形象大相径庭。朱熹的酒诗中纯粹的言理说教之作并不多,因此更能体现朱熹作为诗人而非理学家的一面,较能客观地体现朱熹的诗歌成就。朱熹作诗追求平淡自然的诗美风格,但其中不乏豪放雄健之作,并言诗不宜多作却又作了一千三百余首,酒或是主要诱因之一。同时,酒在朱熹的诗作中有着多重的深层义涵。故而本文以酒这一视角切入,为朱熹的诗歌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李兵[4](2020)在《朱熹诗写佛禅研究》文中指出朱熹早年出入佛老之间,虽此后径归儒圣,然不可否认的是,朱熹思想中有佛禅的思想因素。通过梳理朱熹的诗作可知,朱熹诗作中有大量涉佛写禅的作品,体现于佛禅语典、佛禅意象及佛禅境界的建构上。因而,对于朱熹诗中涉及佛禅的作品,应加以重视及研究。本文只针对朱熹的诗歌涉及佛禅的一脉作品进行研究,属于个案研究中的“个案”研究,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量:第一,一些学者对朱熹的诗文艺术、内容、思想已经进行了较为细密的分析和考论;第二,一些学者对朱熹禅学、理学、文学思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阐释,但未能详细深入,这为本文的探讨留下了空间;第三,从考察角度出发,选择个案进行研究,既可以尽可能的避免“蜻蜓点水”式的泛泛而谈,又可以很好地“以小窥大”。基于此三点考虑,本文将题目选定为“朱熹诗写佛禅研究”,将研究的视域集中在朱熹诗歌中佛禅思想原委和禅学境界。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朱熹诗写佛禅生成背景”。朱熹的诗写佛禅背景主要由四个因素构成,其一是其师学其来有自,朱熹初受学于刘子翚、刘勉之和胡宪三人,这三人除了在道学上对朱熹进行指点以外,亦不讳谈佛禅之学,因而朱熹在此层面上是受到他们三人的被动影响。其次,朱熹曾与道谦、西林等僧人有密切往来,有谈禅论佛的经历,是朱熹主动与僧人们交往的思想碰撞。同时,宋室南渡,重崇佛教,加之佛教世俗化较之前代又有新的转向。得益于禅宗的影响力,文人习禅学佛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文人有意无意皆被禅宗思想影响,此四重因素构成了朱熹诗写佛禅的生成背景。第二章“朱熹诗写佛禅”的分类研究,主要是对朱熹诗写佛禅的文献进行分类研究,可分为诗涉禅家语典、禅寺禅僧、禅理禅境三类。通过整理可知,朱熹在不同时期对于佛禅的不同态度,从早年沉溺佛禅,而立的儒佛之辨,再到壮年反佛归儒,再至晚年融合兼采,无不展示了朱熹与佛禅之间复杂的关系。第三章“朱熹诗写佛禅发展历程”。朱熹诗写佛禅历经了三个阶段,早年朱熹沉溺佛老,这时期诗歌体现出浓厚的佛老意味。后经李侗点拨,其诗歌多为逃禅归儒之诗。在朱熹“一悟中和”后,朱熹诗涉佛禅态度转变为对佛禅的强烈批判,这一时期的诗作,除了歌咏自身理学成长的轨迹外,朱熹将理学与异端杂学完全对立起来,讥讽批判之意溢于言表。同时朱熹援禅入理,籍佛卫道,亦体现其诗禅理汇通之境界。第四章“朱熹诗写佛禅的审美创造”。朱熹诗中的佛禅因素,主要用于以禅写意,以禅创境。就以禅写意而言,体现为守寂禅趣及知足常乐和诗以言情及游赏之致两维,而就以禅创境而言,有空灵美、静寂美及淡远美三个审美层次。
王倩[5](2019)在《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研究 ——以和陶文人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陶渊明经历代文人的阐释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而对于该符号意义的定型与扩充,元初南方士人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元初南方士人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痛、异族统治的耻辱、华夏文明的危机、社会地位的沦丧、生存处境的窘迫,于耻事二姓、严辨夷夏的儒家精神与忠义守节的遗民情怀的影响下交游互动,逐渐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大群体,而陶渊明也成为这一群体不约而同推崇与效法的对象。他们以前人、时人对《陶渊明集》的整理、抄写、校订、刊刻本,与陶诗选集、苏轼《和陶诗》以及前贤评陶文献为媒介,认识、理解陶渊明,从而对其人其诗进行评价与接受,这主要表现在:对《陶渊明集》的注释、文学创作上的接受(如拟陶诗、和陶诗、题陶画诗、同题集咏以及创作上的“偷语”“偷意”“偷势”)、理性的解读、人格与诗论上的借鉴。而和陶诗作为陶渊明接受的特殊方式,亦受元初南方士人追捧,以至于和陶文人层出不穷。元初南方学陶文人数量众多,和陶、学陶形式多样,全面深刻,掀起了陶渊明接受史的又一高潮,慕陶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元初南方普泛化的精神取向。元初南方士人从小受理学熏染,普遍重视主观修养的提升,因而强调学陶应先从其人品入手。文人们面临相同的社会背景与地域性、时代性精神,且陶渊明人格内涵作为一个既定的事实存在着,以至于对陶渊明人品的解读与接受存在很多共性之处,这主要集中在“躬耕归隐的生活方式”“固穷守节的耿介品格”“任真自得的闲适心境”“耻事二姓的政治立场”“桃源乐土的理想追求”上。这样一来对陶渊明其人的推崇便成为了元初南方士人的一种风气,因此陶渊明真正参与士人时代精神建构。然而,由于身份地位、经历遭际、文化思想等存在差异,元初南方士人对陶渊明的解读与接受也有出入,因此个性特征不容忽视。如方回将渊明躬耕归隐、固穷守节品质同躲避朝廷内乱的意图相连,对前贤关于陶渊明忠义精神、桃源理想的讨论进行更正,此外在评价“任真自得的自然心境”时提出“自形役自身”“心即境”的创见,并由此反思自身失节行径与宽慰沉重内心。元初南方士人接受陶渊明人品的目的在于欲借渊明品质正社会风气并构建时代精神标准与典范人格,欲借渊明忠义精神强化对故国社稷的忠诚、对民族气节的坚守、对华夏文明与儒家文化的扞卫。可是,他们于动乱时局、思想渊源、社会风气、人生观等的影响下,形成了与陶渊明人格相左的现实人格,即“伤时悯乱的悲愤情怀”“谋身求名的重利思想”“怨劳轻农的等级观念”“徘徊仕隐的矛盾心态”。这制约他们真正获得渊明思想精髓。因此元初南方士人的陶渊明接受程度并不高。元初南方士人因仰慕陶渊明人格,进而好其诗歌,自然接受其审美思想。因所面临的诗坛现状与文学使命趋同,加之往来酬唱互动,元初南方士人的美学趣味相契合,从而对陶渊明诗品的解读与接受存在共性之处,主要体现在“平淡自然”“风韵之美”两个层面,并在此基础上从诗学思想与和陶诗等诗歌创作中加以吸收。他们对陶渊明诗品的普遍推崇,使得“平淡有味”诗品成为元初南方的审美风尚,这意味着陶渊明真正参与了南方士人诗学的建构。此外,个性解读亦不容忽视,如刘将孙从诗歌发展史与晋人风度的角度解读渊明自然诗品、将渊明冲寂诗风归结为“养气”、借《停云》诗阐发陶诗好比兴寄托而言近旨远的美学特征,并由此提出“天趣说”“清气说”。这对陶渊明接受史的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价值。元初南方士人接受陶渊明诗品的直接意图在于个人诗歌审美理想与创作的更正与完善,但根本目的在于看清元初诗坛弊病后欲为其寻找突破口,即:起五言古诗之衰,纠律诗现时之弊。这使得陶渊明的文学价值得到充分地发挥,进一步证实与巩固了陶诗在诗歌史上的典范地位。然而,由于未学得陶渊明精神胸腑以及元初诗坛弊病的复杂性,元初南方士人非仅守陶诗一家而是转益多师,从而形成与陶渊明诗品相左的诗学思想,如诗史精神、崇尚雅正、讲求诗法,这必然对阻碍对陶诗的接受。元初南方士人的陶渊明接受踵武前贤,承旧出新,继往开来,在陶渊明接受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价值。首先,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具有总结性,即继承元前接受成果,从而贯通陶渊明接受史。其次,元初南方士人的陶渊明接受具有突破性,从受众而言,慕陶、学陶已成为一种文学风气;从接受方式而言,除致力于和陶诗与田园诗的创作外,还开创了具有时代性的习陶方式,如同题集咏与题陶画诗;从接受内容而言,对于前代士人轻视或忽略的陶渊明人品与诗品亦作有充分阐释与效法,从而真正实现陶渊明接受的全面性;同时元初南方士人对于陶渊明其人其诗的接受真正落实到心灵、行为与诗论、创作上,并形成一股时代潮流,从而从实践上真正发挥了陶渊明的文学价值与文化价值,真正证实与巩固了陶渊明的典型地位。此外,元初南方士人熔铸其特有的时代精神与文化人格对陶渊明进行重构,将其忠义气节延伸至对民族气节与华夏文明、儒家文化的坚守,从而进一步将陶诗的地位与价值推向更高境界。最后,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具有影响性,对于元中后期、明清士人陶渊明接受的切入点、接受重点、观点形成、接受意图与人格精神与诗学建构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林春惠[6](2017)在《朱熹在福建武夷地区的诗歌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朱熹不仅是南宋的理学宗师,也是一位优秀诗人。本文以其在福建武夷地区创作的诗歌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具体文本,结合宋代特定的历史政治环境、学术思潮、福建武夷地区的地理民俗,以及朱熹的成长教育环境、生平经历等方面,论述朱熹在福建武夷地区形成的诗学主张、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绪论简介学术界对朱熹诗歌的研究现状。正文共有三个部分:第一章展现以理学为主导、兼有佛老思想的家学师门对朱熹思想、性格、诗教观的影响,推崇古风,淡于技巧,提出萧散闲澹、平易自然、雄健豪放的诗歌批评标准;第二章论述朱熹在福建武夷地区诗歌创作的题材,分为山水田园诗、说理诗、交游诗、即事诗四类,主要结合山水田园乡村的景色、朱熹日常读书和斋居生活的体验、对时事民生的关注以及平时交游往来的唱和等,展现诗人在福建武夷地区经历的思想情感的变化、论学体物的感悟、平凡生活的图景等方面;第三章分析朱熹在福建武夷地区诗歌创作的艺术特点,创作实践呈阶段性,早期模拟,中期变化并形成自己的特色,体裁多样发展,晚期格调低沉。整体而言,诗歌语言具有自然平易的特点,语序完整,意脉畅达,善于白描,语言质朴,兼有用典、比兴等多种手法的运用,在自然山水、理学视角、气格品性、环境心境等的影响下,形成以萧散闲澹为主、兼有清新活泼、雄健豪放的诗歌风格。
邱蔚华[7](2017)在《朱熹文学与佛禅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朱熹佛禅思想、佛禅情结的生成受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福建佛禅炽盛的地域环境和家学师承与交游中充斥着援佛入儒的成长环境的影响。其文学思想与佛禅之渊源表现在:其文统论与禅宗统绪意识颇有渊源,其“文从道中流出”与佛禅心性论、“修辞立其诚”与“即心即佛”、“天生成腔子”蕴含的既融佛又辟佛的思想蕴旨以及“涵泳”作品接受论与佛教“无心”、“渐修”、“一悟百悟”等都有深厚的渊源关系,表现出朱熹文学思想与佛禅之间以理学为纽带的关联特色。此外,朱熹佛禅论蕴含丰富的文学观念:其佛经论渗透着丰富的文学创作观、对文学手法的深刻认识以及提供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野;其佛理批判说则反映出朱熹的文学功用观与学诗工夫论。其诗歌创作与佛禅之渊源有:首先,涉佛诗歌的创作动态比较清晰地勾勒出朱熹心路历程的变化与佛禅的微妙关系。其次,从朱熹诗佛禅旨趣看,朱熹诗既有以好佛、恋佛为旨趣的诗篇,也有以扬儒辟佛为旨趣的诗篇。再次,从佛语入诗情况看,朱熹涉佛诗主要可分为具有佛教色彩的一般语词入诗、以佛教概念和术语入诗、以佛教典故入诗和无佛语而以“状物”写禅韵之诗四类,通过追本溯源,发掘朱熹诗所蕴含的佛禅文化意蕴。最后,从美学层面看,朱熹涉佛诗蕴含着“思着的诗”之艺术美和“诗化的思”之文化美两个方面。其古文创作与佛禅之关系体现为,书、杂着、序、跋、记及丧葬类涉佛文体如祭文、墓表、墓志铭、神道碑等文体的古文,在思想内容、文学艺术、文献价值等方面与佛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语录体散文《朱子语类》与佛禅关系密切,体现为内容上广涉佛经之批评、佛理之论说、崇佛世风之批判等;佛语运用包括佛教典故、禅宗公案、禅宗杂语等。此外,其语言风格的通俗化、语体风格的奇特化,口传面授体式带来的语言情境化及譬喻方式的多样化与喻体的独特性都与佛禅有深厚的渊源。
余阳阳[8](2016)在《小学古诗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以《观书有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诗教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度。诗歌,可以启迪人们的智慧,陶冶人们的情操。然而,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古诗的教学地位边缘化,古诗教学囿于熟读背诵,不求甚解,教师不重视古诗教学,学生没有感受到古诗的美。本文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采取实践研究的方法,对古诗《观书有感》进行教学设计研究,撰写教学设计方案,并投入实践,再不断地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方案,以期通过优质的教学设计改善古诗教学的现状。优质的教学设计是古诗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障,对高效古诗课堂起关键性作用,能够使学生在古诗的课堂中获得美的感受、拥有欣赏美的能力。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绪论部分,说明了本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研究价值、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古诗教学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概述部分,界定了基本概念:古诗、古诗教学、古诗教学设计,建构了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的模式和流程,并分析了古诗教学设计的要素:文本分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第三部分,讲述了实施课堂教学前,笔者如何进行个案——《观书有感》的教学设计。第四部分,讲述了教学中,《观书有感》教学设计方案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出现的问题,以及笔者对《观书有感》教学设计的反思和总结。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分析了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的困难,提供了古诗教学设计的新思路。
丁文[9](2016)在《天光云影,莫独徘徊——语文课不应遗忘的理趣情怀》文中研究说明朱熹,南宋着名理学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其着述《四书章句集注》更成为朝廷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标准。朱子一生,后人虽褒贬不一,但其提出的义理之说,在文学和教育领域均留下丰富遗产。现今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只有六年级上册中选了《观书有感》孤篇。本文通过征采朱熹相关诗词并加以鉴赏例证,提出教学实践建议,力求使"理趣情怀"更立体,使课堂教学效果更明显。
邱蔚华[10](2016)在《朱熹诗佛禅情结诗性视界探微》文中研究指明朱熹诗丰富微妙的诗性视界,既包括禅悦之思的诗意传达,也表现为以禅悟思辨的言说方式传达"理趣",还包括以佛证儒、借佛析道学之"理"的诗性旨趣。其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意蕴:一者为"思着的诗"的艺术美,具体表现为独特的言说意象、语言运用思维及诗歌境界;二者为"诗化的思"的文化底蕴美,即表现为诗人兼摄融通的道学性格和诗理合一的艺术传达。这种独特审美意蕴与朱熹之佛禅因缘及两宋极富弹性和包容性的文化土壤关系密切。
二、读朱熹“理趣”诗《观书有感》和《春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朱熹“理趣”诗《观书有感》和《春日》(论文提纲范文)
(1)朱熹诗雪月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篇目考证及创作成因 |
第一节 篇目考证及阶段性创作 |
第二节 创作成因 |
一、雪、月意象的文学传统 |
二、儒释道文化的影响 |
三、殖志丘野的山水情志 |
四、历次党争之祸的感怀 |
第二章 情感意蕴 |
第一节 安贫乐道,固穷守节 |
第二节 人生失意,思家怀友 |
第三节 穷达一体,心系家国 |
第四节 吾道当穷,党祸感怀 |
第三章 意境构造 |
第一节 凄清孤切,寂寥清旷 |
第二节 闲暇萧散,和谐静谧 |
第三节 虚静交融,空寂澄明 |
第四章 艺术手法 |
第一节 象征与用典 |
第二节 雪意象组合 |
(一)雪与梅 |
(二)雪与月 |
(三)雪与酒 |
第三节 月意象组合 |
(一)月与花 |
(二)月与酒 |
(三)月与山 |
第四节 托物言志与借物抒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朱熹《春日》诗在禅宗语录中的接受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用之形式 |
(一)单句引用 |
(二)双句引用 |
(三)三句引用者 |
(四)全诗完整引用 |
二、接受与传播之途径 |
(一)上堂说法 |
(二)小参 |
(三)赞及颂古作品 |
三、接受与传播之类型 |
(一)拟诗(句)型 |
(二)翻案型 |
(三)诗情剧化型 |
(四)应景说理型 |
四、朱熹《春日》诗为禅林接受与传播之成因 |
(3)朱熹酒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酒诗界定 |
第一章 篇目、酒龄与酒量 |
第一节 篇目及阶段性创作 |
第二节 朱熹的酒龄与酒量 |
第二章 酒事及对酒与酒的功能认识 |
第一节 酒事、酒名与酒器 |
一、酒事 |
二、酒之称名及考辨 |
三、酒器 |
第二节 功能认识 |
一、酒以成礼与酒以为乐 |
二、文人创作灵感之媒介 |
三、酒以解忧与酒壮豪情 |
四、抵御寒冷与伤身败体 |
第三章 创作成因 |
第一节 礼乐及文人饮酒传统 |
第二节 宋代盛行的饮酒风气 |
一、皇帝至庶民,饮酒蔚然成风 |
二、酒税为宋代重要的财政收入 |
第三节 历次党争之祸的影响 |
第四节 朱熹“山水心”使然 |
第四章 审美创造 |
第一节 平淡自然,亦存豪放 |
第二节 布置严谨,用事尚古 |
第三节 意境有余,理趣不足 |
第五章 儒者情怀 |
第一节 忠君爱国与视民如伤 |
一、忠君爱国 |
二、视民如伤 |
第二节 穷达同质的隐逸之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朱熹诗写佛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朱熹诗写佛禅生成背景 |
第一节 师承渊源 |
第二节 僧人交游 |
第三节 社会环境 |
第四节 文化环境 |
第二章 朱熹诗写佛禅分类 |
第一节 禅家语典 |
第二节 禅寺 |
第三节 禅僧 |
第四节 禅理禅境 |
第三章 朱熹诗写佛禅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尚禅学佛诗 |
(一)尚禅访道 |
(二)入禅求道 |
第二节 逃禅归儒诗 |
(一)亦儒亦禅 |
(二)渐弃禅学 |
(三)归本洛伊 |
第三节 批禅守理诗 |
(一)朱张会讲心性之辩 |
(二)朱陆论辩理心之争 |
第四节 禅理融汇诗 |
(一)援禅入儒 |
(二)卫道反击 |
第四章 朱熹诗写佛禅的审美创造 |
第一节 以禅写意 |
(一)守寂禅趣与知足常乐 |
(二)诗以言情与游赏之致 |
第二节 以禅创境 |
(一)空灵美 |
(二)静寂美 |
(三)淡远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研究 ——以和陶文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元初南方士人的陶渊明接受概况 |
第一节 接受环境与接受者 |
一、接受环境 |
二、接受者 |
第二节 接受媒介与接受体现 |
一、接受媒介 |
二、接受体现 |
第三节 接受的特殊形式:和陶文人与和陶诗 |
一、和陶诗现仍存的文人 |
二、和陶诗现已佚的文人 |
第二章 元初南方士人对陶渊明人格精神的解读与接受 |
第一节 共性解读与接受 |
一、躬耕归隐的生活方式 |
二、固穷守节的耿介品格 |
三、任真自得的自然心境 |
四、耻事二姓的政治立场 |
五、桃源乐土的理想追求 |
第二节 个性解读与接受:以方回为例 |
一、不见渊明面,渊明心可见 |
二、踵武更须追渊明,心闲安乐志更坚 |
第三节 接受的文化意图 |
第四节 接受程度及其原因 |
一、伤时悯乱的悲愤情怀 |
二、谋生求名的重利思想 |
三、怨劳轻农的等级观念 |
四、徘徊仕隐的矛盾心态 |
第三章 元初南方士人对陶渊明诗品的解读与接受 |
第一节 共性解读与接受 |
一、平淡自然 |
二、风韵之美 |
第二节 个性解读与接受:以刘将孙为例 |
一、其言明且清,飘萧欲通灵 |
二、渊明诗冲寂,养气超尘俗 |
三、停云思亲友,志见于言外 |
第三节 接受的诗学意图 |
一、起五言古诗之衰 |
二、纠律诗现时之弊 |
第四节 接受程度及其原因 |
一、转益多师 |
二、诗史精神 |
三、崇尚雅正 |
四、讲求诗法 |
第四章 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的地位与影响 |
第一节 元前陶渊明接受概述 |
一、酝酿期:东晋南北朝 |
二、发展期:隋唐五代 |
三、成熟期:宋代 |
第二节 元初南方士人的总结、突破与重构 |
第三节 对元中后期及明清陶渊明接受的影响 |
征引与参考文献 |
附录 元初南方士人和陶诗辑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朱熹在福建武夷地区的诗歌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朱熹诗歌研究现状总括 |
二、朱熹在福建武夷地区诗歌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家学师门对朱熹的影响 |
第一节 理学盛行的环境 |
(一)朱松的启蒙 |
(二)武夷三先生与李侗的教导 |
第二节 佛老风气的熏陶 |
(一)朱松及禅友 |
(二)武夷三先生及道谦 |
第三节 前辈诗歌主张的影响 |
(一)朱松与三先生的诗名、诗学主张 |
(二)朱熹本人的诗歌批评观 |
第二章 朱熹在武夷地区诗歌创作的题材 |
第一节 山水田园诗 |
(一)山水游览之乐 |
(二)田园乡村之景 |
(三)园林题咏之兴 |
第二节 说理诗 |
(一)佛老之迹 |
(二)论学之理 |
(三)体物之趣 |
第三节 交游诗 |
(一)描述登临、宴饮之集 |
(二)题咏梅雪、蔬食之物 |
(三)记录送迎、悼念、祝寿之事 |
第四节 即事诗 |
(一)慨叹仕途党祸 |
(二)关注时事民生 |
(三)品味斋居生活 |
第三章 朱熹在福建武夷地区诗歌创作的艺术特点 |
第一节 创作实践的阶段性 |
(一)早期以模拟为主,带有佛老痕迹,艺术个性不鲜明 |
(二)中期对理学研究深入,诗歌兼有理性之趣与感性之情 |
(三)后期受时政影响,诗歌格调低沉 |
第二节 自然平易的语言特点 |
(一)语序完整,意脉流畅 |
(二)语言质朴,善于白描 |
(三)用典不“隔”,比兴言理 |
第三节 以萧散闲澹为主的诗歌风格 |
(一)清新活泼之趣 |
(二)雄健豪放之风 |
(三)萧散闲澹之意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朱熹文学与佛禅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成果综述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
第一章 朱熹佛禅因缘的社会历史语境 |
第一节 宋佛禅与士绅名流及政治 |
第二节 宋佛禅与理学家及理学 |
一、濂洛学派与佛禅 |
二、道南学派与佛禅 |
第三节 宋佛禅与文人及文学 |
一、佛禅与宋代文人 |
二、佛禅与宋代诗文创作 |
三、禅心性说与宋诗文评之渊源 |
第四节 闽佛教盛况 |
一、宋代佛教寺院盛况 |
二、僧数居首、法事长盛、宗派林立 |
三、佛藏的编撰、翻刻与保存 |
第二章 生平思想与佛教 |
第一节 佛禅因缘家学师承考述 |
一、家学:父祖奉佛事略 |
二、师承:刘子翚、道谦与李侗 |
第二节 佛禅因缘行实考述 |
一、遍访寺观之游踪 |
二、法贤取长交游考述 |
三、饱览释书、手订诗稿之归趣 |
第三节 佛禅思想的复杂与矛盾 |
一、“深究禅学”与“广涉佛书”:深刻与粗陋并存 |
二、从“逃禅归儒”到“外斥内援” |
第三章 文学思想与佛禅 |
第一节 理学:联结佛禅与朱熹文学思想的纽带 |
第二节 文学思想佛禅渊源发微 |
一、文学本体论:“文从道中流出”的佛禅渊源 |
二、作家人品论:“修辞立其诚”的佛禅文化底蕴 |
三、作品创作论:“天生成腔子”的融佛因缘与辟佛表现 |
四、作品接受论:“涵泳”之佛禅渊源 |
第三节 佛禅论中的文学观 |
一、佛经论之文学批评 |
二、佛理批判中的文学观 |
第四章 朱熹诗与佛禅 |
第一节 相关诗歌创作的动态考察 |
一、佛禅向往期 |
二、出入佛禅高峰期 |
三、出入佛老由盛入衰转折期 |
四、逃禅归儒复归期 |
五、尽弃释老之学归儒期 |
第二节 佛禅视野观照下的朱熹诗探析 |
一、以佛禅旨趣为中心的诗歌分类 |
二、以佛语入诗之形式的诗歌分类 |
第三节 佛禅情结的审美意蕴及成因探微 |
一、“思着的诗” |
二、“诗化的思” |
三、成因探微 |
第五章 涉佛古文研究 |
第一节 涉佛古文文体概说 |
第二节 书体涉佛文 |
一、涉佛内容支述论 |
二、佛语禅词考述 |
三、文学手法探微 |
第三节 杂着涉佛文 |
一、涉佛内容概说 |
二、文献价值论析 |
第四节 序跋涉佛文 |
一、禅僧诗文之序跋 |
二、崇佛士流涉佛诗文之序跋 |
三、内容与佛禅关涉之序跋 |
四、禅语机锋序跋作品举隅 |
第五节 记体涉佛文 |
一、记体涉佛文界说及分类举隅 |
二、表达方式独特性发微 |
第六节 丧葬类文体涉佛文 |
一、涉佛祭文 |
二、涉佛神道碑 |
三、涉佛墓表 |
四、涉佛墓志铭 |
第六章 《朱子语类》与佛禅之渊源 |
第一节 《语类》涉佛概说 |
第二节 涉佛内容之分类 |
一、佛经之批评 |
二、佛教义理之论说 |
三、崇佛世风之批判 |
第三节 佛语引用之考述 |
一、佛教概念引用略说 |
二、佛教典故分类与举隅 |
三、禅宗公案考略 |
四、禅宗杂语述略 |
第四节 涉佛语录语言修辞佛禅渊源考述 |
一、语言通俗化与禅宗语录之渊源 |
二、语言情境化与禅宗语录体式之渊源 |
三、语体别扭化对禅门语录之承袭 |
四、譬喻艺术与佛教譬喻之渊源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8)小学古诗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以《观书有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古诗教学设计的研究缺失 |
1.1.2 古诗教学设计的价值 |
1.1.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5.1 理论性 |
1.5.2 实践性 |
1.5.3 实用性 |
第2章 小学古诗教学设计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古诗 |
2.1.2 教学设计 |
2.1.3 古诗教学设计 |
2.2 小学古诗教学设计的模式与流程 |
2.2.1 小学古诗教学设计的模式 |
2.2.2 小学古诗教学设计的流程 |
2.3 小学古诗教学设计的要素 |
2.3.1 古诗文本分析 |
2.3.2 古诗学情分析 |
2.3.3 古诗教学目标分析 |
2.3.4 古诗教学内容分析 |
2.3.5 古诗教学过程设计 |
2.3.6 古诗教学评价设计 |
第3章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分析 |
3.1 文本分析 |
3.1.1 从读者角度看《观书有感》 |
3.1.2 从教者角度看《观书有感》 |
3.1.3 从文学作品分析中看《观书有感》 |
3.2 学情分析 |
3.3 目标分析 |
3.4 内容分析 |
3.4.1 字词 |
3.4.2 诵读与韵律 |
3.4.3 意象 |
3.4.4 理趣与情志 |
3.4.5 意境 |
3.5 方法分析 |
3.6 评价分析 |
第4章 《观书有感》教学实施及反思 |
4.1《观书有感》教学设计方案 |
4.2《观书有感》教学设计实施 |
4.3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及评价 |
第5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从“学情”出发,古诗教学调查问卷 |
附录B 《观书有感》学情测试 |
致谢 |
四、读朱熹“理趣”诗《观书有感》和《春日》(论文参考文献)
- [1]朱熹诗雪月意象研究[D]. 牟代群.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2]朱熹《春日》诗在禅宗语录中的接受与传播[J]. 邱蔚华.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
- [3]朱熹酒诗研究[D]. 谭升元.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4]朱熹诗写佛禅研究[D]. 李兵.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5]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研究 ——以和陶文人为中心[D]. 王倩. 西南大学, 2019(06)
- [6]朱熹在福建武夷地区的诗歌创作研究[D]. 林春惠. 南昌大学, 2017(02)
- [7]朱熹文学与佛禅关系研究[D]. 邱蔚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8]小学古诗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以《观书有感》为例[D]. 余阳阳.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9]天光云影,莫独徘徊——语文课不应遗忘的理趣情怀[J]. 丁文. 读书文摘, 2016(10)
- [10]朱熹诗佛禅情结诗性视界探微[J]. 邱蔚华. 东南学术,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