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交猪选育进展分析

远交猪选育进展分析

一、外种猪选择进展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亮,陶红军[1](2021)在《我国种猪产业发展与市场结构判断》文中研究指明生猪育种是我国猪肉产业链最为关键的环节,迫切需要打好"翻身仗"。文章对种猪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主要内涵、历史沿革、资源保护、联合育种、产业组织和企业类型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为:生猪育种属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事业,只能成功;我国生猪育种历史悠久,发展路径清晰;保护地方生猪遗传资源的关键是摸清家底和开发利用;生猪联合育种极其重要但是效果不佳,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种猪市场集中度提升,产业组织形式逐步从垄断竞争向寡头转变;种猪企业的永续发展需要实施差异化战略。

方晓敏,王丽,涂枫,赵为民,李碧侠,王学敏,任守文[2](2021)在《导入巴克夏猪血统对苏紫黑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适度的杂交对改进猪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苏紫黑猪是黄淮海黑猪与外种猪杂交选育的优质黑猪。在现有苏紫黑猪选育基础上,导入巴克夏猪血统,比较导入前后以及不同杂交方式对苏紫黑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50%、25%巴克夏猪血统导入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苏紫母猪与巴克夏公猪杂交后,头胎产仔初生窝质量显着提高(P<0.05),而导入50%巴克夏猪血统的杂种猪1日龄和180日龄体质量极显着高于原苏紫黑猪(P<0.01),杂种猪1日龄管围及180日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臀围体尺指标也均极显着高于原苏紫黑猪(P<0.01)。进一步的杂种猪与苏紫黑猪回交试验发现,随着巴克夏猪血统降低,25%巴克夏血统杂种猪在1日龄体质量(P<0.05)、180日龄体质量(P<0.01)和180日龄体高、体长、胸围、腹围、臀围(P<0.05)指标上均显着或极显着小于50%的杂种猪,且回交效果以50%巴克夏杂种母猪与苏紫公猪回交(反交)好于50%巴克夏杂种公猪与苏紫母猪杂交方式(正交)。研究结果证实肉品质优异的巴克夏猪血统的导入,对苏紫黑猪生长速度、体型均具有较好的提升作用,该试验结果为苏紫黑猪后期的持续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陈燕[3](2019)在《雅南猪遗传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雅南猪具有繁殖性能好、抗逆性强、肉质优良的种质特性,是珍稀的畜禽遗传资源。但是近年由于受到“瘦肉型”猪的冲击,使得雅南猪发展缓慢。而国民生活水平日趋提高,“瘦肉型”猪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优质猪肉的需求。因此,优质猪肉的市场逐渐扩大,地方猪迎来发展的机会,然而目前对雅南猪遗传特性的研究甚少,对其杂交利用也处于摸索阶段。本研究立足于雅南猪遗传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利用雅南猪原种场现有核心群体,根据群体遗传学等理论以及保种场实际情况,对保种群体数量进行优化,制定了雅南猪的活体保种方案,并对雅南猪公猪精液进行冷冻保存;收集并整理了雅南猪2014-2018年的繁殖性状实际生产数据,对雅南猪主要繁殖性状进行了年度、季节、胎次效应的分析;并利用ASRemel软件估计了雅南猪主要繁殖性状的遗传力、重复力和遗传相关三大群体遗传参数,为其遗传评估奠定基础。本研究还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地方猪杂交利用的需要,开展雅南猪的杂交试验,从生长性状、胴体性状、肉质性状、肌肉的氨基酸组成和脂肪酸组成等方面对雅南猪、“杜雅”二杂猪、“杜巴雅”三杂猪进行对比,得到以下结论:(1)当公猪与母猪的保种成本比例m1/m2=15,近交增量?F低于0.002时,计算得出最经济的雅南猪保种群数量为174头,最经济的公母猪数量分别为公猪54头,母猪120头。(2)对雅南猪的5头公猪进行精液冷冻,冻后活力范围在20%-61%,分别用5个不同程序对雅南猪冻精进行解冻,发现“37℃、10s”和“56℃、6s”在本试验中的解冻效果较佳。(3)雅南猪主要繁殖性状年度分析显示,2014-2018年间雅南猪的总产仔数及活产仔数有明显提高,2018年的总产仔数比2014年提高0.51头,活产仔数较2014年提高0.31头;胎次效应分析显示,雅南猪繁殖力在第3胎达到最高峰,其总产仔数分别为11.67头,其产活仔数为10.91头,生产低峰是第1胎和第8胎次,总产仔数分别为10.22头和10.74头;季节效应分析显示,雅南猪夏季配种的总产仔数与活产仔数显着低于其他季节(P<0.05),总产仔数仅为10.51头,活产仔数仅为9.77头。(4)雅南猪主要繁殖性状属低遗传力性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断奶数的遗传力分别为0.24、0.15、0.03、0.03、0.03;雅南猪的主要繁殖性状属于低重复力性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断奶数的重复力分别为0.26、0.2、0.14、0.09、0.03。(5)对雅南猪的杂交效果进行评价,“杜雅”二杂猪与“杜巴雅”三杂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纯种雅南猪的生长和胴体性状;而“杜巴雅”三杂猪表现出和雅南猪相似的优良肉质性状及更优质的脂肪酸组成。因此,“杜巴雅”三杂猪具有较好的综合生产性能,其杂交模式可在商品猪生产中广泛推广。

严鸿林[4](2018)在《肠道微生物及其与营养互作对猪骨骼肌表型及代谢的调控》文中研究说明骨骼肌表型肌内脂肪和肌纤维特性是影响猪肉食用品质的主要决定因素。最近肠道微生物在宿主生理功能中的重要作用已被破译,但不同品种猪骨骼肌表型差异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尚不清楚。营养与肠道微生物互作对骨骼肌表型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四个试验,研究了猪品种、猪源菌群移植和断奶后抗生素干预对肠道菌群结构和骨骼肌表型及代谢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猪对饲粮淀粉类型的响应,为深入认识营养-微生物-宿主互作规律提供试验依据。试验一不同品种猪肠道微生物和骨骼肌表型及代谢的差异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品种猪(荣昌猪和大白猪)菌群结构和骨骼肌表型及代谢的差异。选取12周龄的荣昌猪和大白猪各5头,饲喂不含抗生素的相同饲粮。试验期共56天。结果表明:1)与大白猪相比,荣昌猪肥肉率较高而瘦肉率较低(P<0.05);荣昌猪腓肠肌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有降低的趋势(P=0.0994);荣昌猪腓肠肌肌内脂肪含量、甘油三酯含量和脂蛋白酯酶活性较高(P<0.05)。2)与大白猪相比,荣昌猪腓肠肌MYH7表达量上调而MYH4表达量下调(P<0.05);荣昌猪腓肠肌ACACA、FASN、SREBF1和LPL表达量显着上调(P<0.05),CD36表达量有上调的趋势(P=0.081),而CPT1B表达量显着下调(P<0.05)。3)与大白猪相比,荣昌猪粪便中厚壁菌门和螺旋体门丰度提高而拟杆菌门丰度显着降低(P<0.05);β多样性结果显示,两品种猪菌群结构存在显着差异(P<0.05)。4)拟杆菌门与肌内脂肪、甘油三酯和MYH7表达量显着负相关,与肌纤维直径、横截面积显着正相关(P<0.05)。厚壁菌门与肌纤维直径、横截面积显着负相关,而与肌肉甘油三酯含量显着正相关(P<0.05)。螺旋体门与肌纤维直径、横截面积和MYH4表达量显着负相关,而与肌内脂肪含量、甘油三酯含量和MYH7表达量显着正相关(P<0.05)。疣微菌门与肌肉甘油三酯含量显着正相关(P<0.05)。5)瘤胃球菌属、YRC22属和密螺旋体属与肌内脂肪含量、甘油三酯含量和MYH7表达量显着正相关,与肌纤维直径、横截面积和MYH4表达量显着负相关(P<0.05)。厌氧弧菌属、琥珀酸弧菌属和普雷沃氏菌属与肌纤维直径、横截面积和MYH4表达量显着正相关,与肌肉甘油三酯含量和MYH7表达量显着负相关(P<0.05)。巨型球菌属与肌肉甘油三酯含量和MYH7表达量显着负相关(P<0.05)。以上结果表明,肉脂型与瘦肉型猪胴体组成、骨骼肌表型及代谢和菌群结构存在显着差异。肠道微生物优势门和属与骨骼肌表型及代谢显着相关。试验二无菌小鼠移植猪源菌群对骨骼肌表型及代谢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菌群移植对无菌小鼠菌群结构和骨骼肌表型及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状况良好的20只BALB/C无菌乳鼠,按体重相近、性别分布均匀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种荣昌猪和大白猪的菌群接种液,记为荣昌猪源菌群小鼠(RM)和大白猪源菌群小鼠(YM),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小鼠。试验期共35天。结果表明:1)与YM相比,RM粪便中厚壁菌门、梭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丰度显着提高,而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显着降低(P<0.05)。β多样性结果显示,无菌小鼠与相应供体猪肠道菌群相似性高,菌群移植能复制供体猪的肠道菌群组成。2)与YM相比,RM体脂率显着提高(P<0.05);RM腓肠肌肌纤维横截面积有降低的趋势(P=0.0832);RM腓肠肌甘油三酯含量和脂蛋白酯酶活性显着提高(P<0.05)。3)与YM相比,RM腓肠肌MYH4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而MYH7表达量有提高的趋势(P=0.0576);RM腓肠肌ACACA表达量显着提高而CPT1B显着降低,LPL、CD36和SREBF1表达量有提高的趋势(P=0.0864,P=0.0812,P=0.066)。以上结果表明,菌群移植可成功构建猪源菌群小鼠,受体小鼠与供体猪菌群组成相似度较高。移植荣昌猪菌群可增加无菌小鼠肌肉脂肪沉积,并改变肌纤维特性,表明肠道微生物可携带宿主特性在种间传递。试验三抗生素干预肠道微生物组成对仔猪骨骼肌表型及代谢的影响本试验旨在通过抗生素处理干预肠道微生物,研究仔猪肌肉脂肪沉积和肌纤维特性。选取18头28日龄的Topics hybrid×Piétrain断奶仔猪,按体重、性别和窝次平衡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饲喂对照饲粮和抗生素饲粮(泰乐菌素磷酸盐,100 ppm),每个处理9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共39天。结果表明:1)两组仔猪起始粪便微生物组成相似度高;抗生素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仔猪盲肠中厚壁菌门丰度显着提高(P<0.05),结肠中厚壁菌门丰度有提高的的趋势(P=0.069),盲肠(P=0.056)和结肠(P=0.076)拟杆菌门丰度有降低的趋势,盲肠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显着降低(P<0.05);β多样性结果显示抗生素可显着改变仔猪盲肠和结肠微生物组成。2)抗生素处理显着提高仔猪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着降低料肉比(P<0.05);抗生素处理显着提高仔猪胴体总体积、瘦肉量和肥肉量(P<0.05),但对胴体瘦肉率和肥肉率无显着影响(P>0.05)。3)抗生素处理有提高仔猪血清甘油三酯的趋势(P=0.08);显着提高仔猪背肌肌内脂肪含量(P<0.05)。4)抗生素处理显着降低仔猪背肌肌纤维密度(P<0.05);显着提高背肌MYH7和MYH4表达而降低MYH1表达(P<0.05)。5)抗生素处理显着提高背肌ACACA、LPL和CD36的表达(P<0.05),有提高FASN表达的趋势(P=0.05),而有降低PNPLA2表达的趋势(P=0.07)。6)抗生素处理显着降低仔猪结肠粘膜ANGPTL4和PPARG的表达(P<0.05)。以上结果表明,断奶仔猪用抗生素处理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增加背最长肌肌内脂肪的沉积,并改变肌纤维类型,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粘膜PPARG-ANGPTL4有关。试验四育肥猪肠道微生物组成和饲粮淀粉类型对骨骼肌表型及代谢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微生物Prevotella/Bacteroides比(P/B比)和饲粮淀粉类型对育肥猪骨骼肌表型及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主效应分别为微生物P/B比(高P/B比和低P/B比)和饲粮淀粉类型(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选取12头高P/B比猪和12头低P/B比猪,分别饲喂对照饲粮和高直链淀粉饲粮(高直链玉米淀粉等量替代对照饲粮中的高支链玉米淀粉),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共38天。结果表明:1)高低P/B比育肥猪起始粪便微生物组成存在显着差异(P<0.05),高P/B比育肥猪粪便中Prevotella/Bacteroides比值显着高于低P/B猪(P<0.05)。2)与对照饲粮相比,高直链淀粉饲粮显着降低育肥猪干物质、能量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以及回肠粘膜淀粉酶活性和ANGPTL4含量(P<0.05),而显着提高血清胰岛素、乙酸和总SCFAs含量,背肌PPARGC1A和半腱肌LPL表达量以及结肠食糜乙酸和总SCFAs含量(P<0.05);β多样性结果显示,高直链淀粉饲粮显着改变了猪肠道微生物组成(P<0.05)。3)与低P/B猪相比,高P/B猪干物质、能量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血清胰岛素水平,背肌ACACA、CD36、PPARGC1A和MYH7表达量,半腱肌肌内脂肪含量、ACACA、LPL、CD36和MYH7表达量,回肠粘膜LPS含量以及结肠粘膜SLC5A8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而血清ANGPTL4和丙酸含量,背肌ANGPTL4、CPT1B和PRKAA1表达量以及回肠粘膜ANGPTL4含量显着增加(P<0.05);与低P/B猪相比,高P/B猪拟杆菌门丰度和Prevotella/Bacteroides比值显着提高,β多样性结果显示,高低P/B猪肠道微生物组成存在显着差异(P<0.05)。4)饲粮淀粉类型和P/B比对猪血清ANGPTL4含量、半腱肌肌内脂肪含量、甘油三酯水平、肌纤维直径和CD36表达量、回肠粘膜LPS含量、结肠粘膜PPARG、ANGPTL4和SLC5A8表达量以及结肠食糜乙酸和总SCFAs含量有显着的交互作用(P<0.05);高直链淀粉饲粮仅能显着提高低P/B猪半腱肌肌内脂肪、甘油三酯含量和CD36表达量、回肠粘膜LPS含量、结肠粘膜SLC5A8表达以及结肠食糜乙酸和总SCFAs含量,而显着降低低P/B猪血清ANGPTL4含量、半腱肌肌纤维直径以及结肠粘膜PPARG和ANGPTL4表达量。以上结果表明,高直链淀粉饲粮显着改变育肥猪肠道微生物组成,提高后肠短链脂肪酸含量;高P/B猪骨骼肌肌内脂肪显着低于低P/B猪,与脂肪酸从头合成和脂肪酸摄取相关基因表达下调有关;微生物P/B比和饲粮淀粉类型互作改变骨骼肌表型及代谢,高直链淀粉饲粮能提高低P/B猪骨骼肌肌内脂肪含量,降低肌纤维直径,改变肌纤维类型,其机制可能与肠粘膜PPARG-ANGPTL4的表达调节和后肠中乙酸的累积有关。综上所述,中国地方猪种和外种猪在肠道微生物结构和骨骼肌表型及代谢上存在显着区别,菌群移植可部分传递宿主骨骼肌表型及代谢到无菌小鼠;泰乐菌素干预肠道微生物组成,提高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进而改变仔猪骨骼肌表型及代谢;猪肠道微生物组成和饲粮淀粉类型可显着影响骨骼肌表型及代谢,肠道微生物Prevotella/Bacteroides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宿主对不同饲粮淀粉类型的响应。由此可见,骨骼肌表型及代谢不但与猪品种有关,也与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改变微生物组成可改变骨骼肌肌内脂肪含量和肌纤维特性。

陈映[5](2018)在《四川某美系猪场母猪繁殖性能影响因素及繁殖性疾病控制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获得本猪场母猪繁殖相关数据的信息,收集并整理了猪场2015年到2017年母猪分娩记录数据、生产管理数据、性能测定数据。运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整理,用SPSS22.0对所整理的数据进行F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品种美系母猪的繁殖性能存在差异。其中总产仔数(TNB)、木乃伊胎(MF)、死胎(FD)、产活仔数(NBA)、出生窝重(PLW)和出生重(BW)在品种间差异显着(P<0.05)。杜洛克猪的总产仔数(9.96头)、产活仔数(8.58头)、出生窝重(12.99kg)均显着低于约克猪和长白猪(P<0.05)。2.不同胎次美系猪在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出生窝重、出生均重上产生差异显着(P<0.05)。三个品种的总产仔数与胎次间存在着显着的相关性:约克猪相关系数为(r=0.287,P<0.01),长白猪相关系数为(r=0.352,P<0.01),杜洛克猪相关系数为(r=0.235,P<0.05),三个品种的活产仔数与胎次也存在着显着的相关性:约克猪相关系数为(r=0.256,P<0.01),长白猪相关系数为(r=0.305,P<0.01),杜洛克猪相关系数为(r=0.232,P<0.05)。3.不同配种组合能使母猪的繁殖性能产生差异。Y♂×Y♀、L♂×L♀的总产仔数显着低于D♂×LY♀/D♂×YL♀(P<0.05),而Y♂×Y♀、L♂×L♀和L♂×Y♀的产活仔数显着低于D♂×LY♀/D♂×YL♀(P<0.05),不同组合与总产仔数(r=0.158,P<0.01)和产活仔(r=0.157,P<0.01)呈现显着的相关性。不同的组合在产弱仔数、出生窝重和出生均重间也有明显的差异。4.在比较不同分娩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时发现,约克猪在夏季产死胎数显着高于春季和冬季(P<0.05),长白猪在秋季产死胎数也显着高于春季(P<0.05),夏秋季节母猪所产死胎数有高于春冬季节的趋势。长白猪的断奶仔猪数在春季与夏季、冬季存在显着差异(P<0.05)。5.对于不同输精方式比较发现,采用深部输精可显着提高受孕率,总产仔数(12.71±2.84)、活仔数(11.54±3.02)、健仔数(11.17±2.73)、初生重(1.65±0.29)等繁殖性状均显着高于常规输精(P<0.05)。6.选育能够显着的影响美系种猪的总产仔数EBV、核心群体父系指数(SLI)和母系指数(DLI)。通过NETPIG计算对年遗传进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约克和长白猪父系指数和母系指数都在逐年升高。总产仔数EBV年遗传进展有缓慢增加,说明繁殖性状的确为一种低遗传力性状。背膘EBV与日龄EBV的绝对值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规律。7.对于猪场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控制和净化,本实验通过检测猪群血液、死胎和精液中猪呼吸与繁殖系统综合征(PRRS),伪狂犬(PR)和猪瘟(CSF)的抗体或病原水平来比较免疫前后或免疫方案调整前后的效果,结果发现对免疫方案进行更改后保育猪群的PRRSV,CSFV和PRV抗体水平显着提高;通过运用免疫保健能有效的降低公猪精液带毒和母猪因繁殖性疾病引起产死胎情况。

郑蓉蓉[6](2017)在《猪EXOC4基因表达调控及其繁殖性状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EXOC4基因(Exocyst complex component 4)基因属于Exocyst complex基因家族成员之一。Exocyst complex基因家族主要参与囊泡转运的生物学过程有关。前人研究发现,EXOC4基因中第二内含子中存在两个SNPs位点与母猪的乳头数之间存在显着相关关系,而母猪的乳头数与母猪繁殖性能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尤其影响出生窝重与断奶窝重。此外,本课题组前期对猪重要经济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EXOC4基因的第七内含子中SNP rs81471943与杜洛克猪的繁殖性状显着相关。因此,本研究分析了EXOC4基因不同基因型对母猪繁殖性状的影响,并探索EXOC4基因的表达调控机理,为其在母猪繁殖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本研究以杜洛克猪、大白猪和长白猪及长大二元杂母猪为研究对象,通过PCR-RFLP技术进行EXOC4的基因分型,结合生产数据,分析不同基因型对母猪繁殖性状的影响。qRT-PCR定量分析EXOC4不同基因型母猪不同组织中mRNA水平的表达量变化。运用在线网站预测猪EXOC4基因启动子区转录因子,构建其缺失片段重组体,以猪卵巢颗粒细胞为细胞模型,通过双荧光检测确定核心启动子区。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克隆EXOC4基因第七内含子中存在与外种猪繁殖性状相关的rs81471943位点(16079181-16079820),在+149706bp处存在T>C突变;(2)在检测387头外种猪群体中,C等位基因的频率0.864,远远高于T等位基因的频率(q(T)=0.136),且在抽检的整个外种猪群体中,EXOC4基因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3)在杜洛克猪和长白猪群体中,EXOC4基因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基因型(CC、TC、CC)。在杜洛克群体中,CC型断奶窝重和断奶仔猪数显着高于TC型(P<0.05),但两种基因型个体在产仔数和初生重均表现差异不显着(P>0.05)。而在长白猪群体中,CC型初生重和断奶仔猪数显着低于TC型(P<0.05),但两种基因型个体在产仔数和断奶窝重均表现差异不显着(P>0.05)。而TT型个体与CC型和TC型个体在产仔数、初生重、断奶窝重和断奶仔猪数均表现差异不显着(P>0.05)。在大白猪群体中,只有两种基因型CC和TC,两种基因型个体在产仔数、初生重、断奶窝重和断奶仔猪数均表现不显着(P>0.05)。(4)EXOC4基因在不同基因型CC和TC的长大二元杂母猪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基因型TC中,表达量较高为肝脏,其次是小脑、肾、大肠,而在基因型CC中,表达量较高的是大肠,其次是小脑、大脑、肺。其次,在肝脏、肾脏、小脑组织中,TC型表达量显着的高于CC型,而在肺和卵巢组织中,TC型表达量则显着的低于CC型。(5)克隆EXOC4基因启动子片段全长2791bp,并对外种猪进行启动子区遗传变异分析,发现SNP rs81471943不同基因型在EXOC4基因启动子区存在7个SNP位点,分别为-544C>G、-832G>A、-904G>A、-934G>A、-1646C>T、-1665 A>G和-1781G>A。(6)根据SNP rs81471943与EXOC4基因启动子区SNP之间关联,发现总共有5中不同的单倍型,除了WZ-2(AGTGAAG-T)比较少见,其他的都比较常见。构建其他4种单倍型的报告基因重组载体,转染猪卵巢颗粒细胞,结果WZ-1(GACGGGC-C)的活性显着高于WZ-4(AACAGGC-T)(P<0.5),且其他单倍型间的活性两两间均差异不显着(P>0.05)。推测-1781 G碱基和-934G碱基可能是WZ-1(GACGGGC-C)与其它单倍型造成转录活性差异的原因。(7)以前期克隆EXOC4基因启动子片段全长为模板构建EXOC4基因启动子报告基因重组载体,转染卵巢颗粒细胞,结果EXOC4-P2的活性较高,EXOC4-P3、EXOC4-P4活性显着降低(P<0.05);EXOC4-P2活性显着高于EXOC4-P1活性(P<0.05)。其中,-1781 G>A刚好位于猪EXOC4基因正调控元件结合位点区域,故推测-1781 G碱基突变可能是导致母猪泌乳力差异的主要原因。结论:猪EXOC4基因的5’调控区上游-1781bp处的G碱基的突变可能会影响外种母猪的泌乳力。

吴琦[7](2017)在《猪HSD17B1基因启动子活性分析及其表达调控的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雌激素是母体妊娠识别信号,雌激素的合成受阻会影响胚胎的发育。HSD17B1基因是雌二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催化雌激素转化为更具生物活性的雌二醇,HSD17B1在胎儿中异常增加会导致激素失衡影响胚胎发育。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型(HSD17B1)属于短链脱氢还原酶家族(short-chain dehydrogenases/reductases,SDR)HSD17B1是SDR家族中最常见的亚型之一。本研究对雌激素合成通路中HSD17B1基因的5’调控区进行表达调控分析,可以有效影响雌激素的表达水平,有助于了解母猪卵泡发育、成熟及排卵等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使胚胎更好生存发育。研究结果对于寻找控制产仔数的主效基因,改良母猪的产仔数性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构建猪HSD17B1基因启动子缺失片段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将其瞬时转染猪卵巢颗粒细胞,分析猪HSD17B1基因的启动子活性并确定核心启动子区;通过单个个体测序比较二花脸和长白猪两个群体HSD17B1基因核心启动子的SNP,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潜在的特异转录因子p53和Fox A2,采用ChIP实验方法验证转录因子与猪HSD17B1基因的结合位点;构建转录因子的超表达载体和si-RNA,采用实时定量PC R检测转录因子和目的基因的mRN A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目的基因的蛋白水平,通过双荧光活性分析检测转录因子与HSD17B1共转染的情况。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猪HSD17B1基因的表达调控情况,研究结果如下:(1)克隆扩增获得了猪HSD17B1基因5’调控区2452 bp(-2414/+38),HSD17B1基因启动子缺失片段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确定在-2414/-2105区域存在正向调控元件,-731/-333区域可能存在负向的转录调控元件。HSD17B1核心启动子区可能为-731/-333区域。(2)比较44头二花脸和100头长白猪2个群体猪HSD17B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SNP,发现在二花脸HSD17B1基因-401位点处发现-GTTT插入突变,长白猪中未发现。而且在猪卵巢颗粒细胞中,发现有插入突变的启动子片段转录活性显着高于没有突变的启动子。(3)转录因子p53结合位点在猪HSD17B1基因启动子-383/-374区域,其结合的序列为GGGCATTCTC。在猪颗粒细胞中,超表达p53后HSD17B1基因启动子活性增强;而且超表达p53导致HSD17B1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增加。干扰p53表达后则HSD17B1基因启动子活性降低,HSD17B1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降低。转录因子Fox A2结合位点在猪HSD17B1基因启动子-412/-401区域,其结合的序列为ACTTATTGTCTT。在猪颗粒细胞中,超表达Fox A2后HSD17B1基因抑制启动子转录活性,HSD17B1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降低。干扰Fox A2表达后则HSD17B1基因启动子活性升高,HSD17B1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升高。

范源,梁婵,王睦群,巫小倩,张顺华,朱砺[8](2016)在《四川省一个新引进外种猪群体氟烷基因及酸肉基因的检测和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加强对四川省某核心种猪场新引进种猪的选育,试验采用PCR-RFLPs方法对新引进的457头外种猪的氟烷(HAL)基因和酸肉(RN)基因的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引进种猪中存在3头HALn基因携带者,HALn基因频率为0.33%。RN-rn+、RN-RN-基因型种猪数分别为1头、38头,在整个群体中RN-的基因频率为8.42%。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加强对氟烷基因和酸肉基因的检测和标记辅助选择(MAS),以选育出抗应激的优质猪群体。

彭中镇,赵书红,刘榜,余梅,李长春,徐学文,朱猛进[9](2016)在《自主育种是中国种猪企业提升种猪竞争力和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文中研究指明1可圈可点的育种发展历程——为种猪走向世界铺路一例:加拿大1.1加拿大猪遗传改良历程中的重要事件(表1)1.2加拿大核心猪群获得明显遗传改良,且影响到商品群生产水平与效益的提高提高生猪生产水平,固然有赖于猪群所处环境之改善、管理水平之提高,但猪群本身遗传组成(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逐代改进则是从根本上起作用的。或者说,提升猪群生产水平的根本出路,在于给猪群一代代地施加选择压从而逐代提高有利基因或增效基因(increasing alleles,对数量性状而言)频率导致特征特性向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改变。由于加拿大较早且坚持

吴泽辉[10](2014)在《外种猪性能测定投入浅析》文中研究说明育种场开展外种猪的性能测定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本文从测定需要的设施设备、固定资产投入及测定后的猪只淘汰损失等方面进行分析,估计了1 000头基础母猪场完成国家推荐测定量要求所需要的大概投入,同时也提出了能够降低性能测定投入的措施。

二、外种猪选择进展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种猪选择进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种猪产业发展与市场结构判断(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猪育种内涵、成果和步骤
    1.1 生猪育种概念界定
    1.2 生猪育种成果表现
    1.3 生猪育种关键步骤
2 生猪育种历史沿革
    2.1 生猪育种历史悠久
    2.2 现代育种路径清晰
3 地方猪遗传资源存在流失风险
    3.1 生猪遗传资源丰富
    3.2 遗传资源流失严重
    3.3 摸清资源家底关键
4 生猪联合育种喜忧参半
    4.1 联合育种意义重大
    4.2 联合育种成效不佳
    4.3 忽视委托代理关系
5 种猪市场逐步从垄断竞争向寡头产业组织转变
    5.1 垄断竞争特征明显
    5.2 寡头市场逐步形成
    5.3 种猪价格难以发现
6 种猪企业发展势头迅猛
    6.1 野蛮生长难以为继
    6.2 企业成长阶段分类
7 总结

(2)导入巴克夏猪血统对苏紫黑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猪选择
    1.2 试验方法
        1.2.1 杂交生产
        1.2.2 性能测定
    1.3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巴克夏猪血统导入对苏紫黑猪产仔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正反、反正杂交效果比较
    2.3 不同巴克夏猪血统占比对苏紫黑猪产仔及仔猪性能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3.1 杂交亲本的选择
    3.2 杂交效果的评估
    3.3 结论

(3)雅南猪遗传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1 文献综述
    1.1 中国地方猪种质资源概况
        1.1.1 中国地方猪种质特性
        1.1.2 中国地方猪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
    1.2 雅南猪简介
        1.2.1 产区生态环境
        1.2.2 雅南猪群体规模
        1.2.3 雅南猪种质特性
    1.3 保种理论概述
        1.3.1 随机保种
        1.3.2 系统保种
        1.3.3 保种方法
        1.3.3.1 原位保种
        1.3.3.2 异位保种
    1.4 遗传参数的研究概况
    1.5 杂交体系以及杂种优势
        1.5.1 杂交体系与杂交方式
        1.5.2 杂种优势
        1.5.3 常用杂交父本介绍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活体保种方案
        2.1.1 试验动物
        2.1.2 保种方案的确定
    2.2 雅南猪精液冷冻及解冻
        2.2.1 主要仪器设备
        2.2.2 主要试剂及配制
        2.2.3 试验方法
        2.2.3.1 精液采集
        2.2.3.2 精液的冷冻及解冻
    2.3 群体遗传参数估计
        2.3.1 数据来源
        2.3.2 统计模型的选择
        2.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杂交利用效果研究
        2.4.1 实验动物
        2.4.2 饲养管理
        2.4.3 饲粮水平
        2.4.4 主要仪器和设备
        2.4.5 主要试剂
        2.4.6 主要试剂的配制
        2.4.7 生长和胴体性状指标的测定
        2.4.8 肉质性状指标的测定
        2.4.9 肌肉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测定
        2.4.10 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测定
    2.5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雅南猪保种方案
    3.2 雅南猪冻精结果分析
        3.2.1 雅南猪精液冷冻前后比较分析
        3.2.2 解冻程序对雅南猪精子冻后活力的影响
        3.2.3 雅南猪精子的冻后活力的个体差异情况
    3.3 雅南猪主要繁殖性状的遗传规律及遗传参数分析
        3.3.1 雅南猪的主要繁殖性状表型值统计
        3.3.2 雅南猪的主要繁殖性状年度效应分析
        3.3.3 雅南猪的主要繁殖性状胎次效应分析
        3.3.4 雅南猪的主要繁殖性状季节效应分析
        3.3.5 雅南猪主要繁殖性状的方差组分和遗传参数
        3.3.6 雅南猪主要繁殖性状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
        3.3.7 雅南猪主要繁殖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的可靠性检验
    3.4 杂交利用试验
        3.4.1 生长及胴体性状
        3.4.2 肉质性状
        3.4.3 肌肉中氨基酸组成及含量测定
        3.4.4 肌肉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测定
4.讨论
    4.1 雅南猪活体保种方案讨论
    4.2 雅南猪冻精效果分析
        4.2.1 雅南猪精液冷冻后活力情况分析
        4.2.2 不同解冻程序对雅南猪精液冷冻后活力情况分析
    4.3 雅南猪繁殖性状遗传规律分析
    4.4 雅南猪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4.5 雅南猪杂交利用效果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肠道微生物及其与营养互作对猪骨骼肌表型及代谢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s)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猪骨骼肌脂肪沉积与肌纤维类型转化规律
        1.1 肌内脂肪的生成
        1.2 肌内脂肪与肉品质
        1.3 肌纤维发育与类型转化
        1.4 肌纤维类型与肉品质的关系
    2.猪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影响因素
        2.1 猪肠道微生物演替规律
        2.2 猪肠道微生物的分布规律
        2.3 影响猪肠道微生物的因素
    3.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代谢
        3.1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代谢的影响
        3.2 肠道微生物调控宿主代谢的可能机制
        3.3 宿主-肠道微生物代谢轴
        3.4 抗生素、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代谢
    4.肠道微生物型
        4.1 肠道微生物型概述
        4.2 肠道微生物型与宿主表型
        4.3 肠道微生物型的鉴定方法
    5.营养与肠道微生物互作
        5.1 脂肪
        5.2 纤维
        5.3 淀粉
    6.存在的问题
    7.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7.2 主要内容
    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不同品种猪肠道微生物和骨骼肌表型及代谢的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1.2 试验饲粮
        1.3 样品采集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胴体组成与肌纤维特性
        2.2 肌内脂肪、代谢物含量及酶活
        2.3 肌肉肌纤维类型与脂肪代谢基因表达
        2.4 肠道微生物结构
        2.5 优势门与肌内脂肪沉积和肌纤维表型的相关性
        2.6 优势属与肌内脂肪沉积和肌纤维表型的相关性
        3 讨论
        4 小结
    试验二 无菌小鼠移植猪源菌群对肠道微生物和骨骼肌表型及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1.2 试验饲粮与饲养管理
        1.3 样品采集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肠道微生物结构
        2.2 体组成与肌纤维特性
        2.3 肌肉代谢底物含量与酶活
        2.4 肌肉肌纤维类型与脂肪代谢基因表达
        3 讨论
        4 小结
    试验三 抗生素干预肠道微生物组成对仔猪骨骼肌表型及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1.2 试验饲粮
        1.3 饲养管理
        1.4 样品采集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起始粪便微生物的组成
        2.2 盲肠和结肠肠道微生物组成
        2.3 生产性能与胴体组成
        2.4 血清生化指标与肌内脂肪
        2.5 肌纤维特性与肌纤维类型
        2.6 骨骼肌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
        2.7 结肠粘膜基因表达
        3 讨论
        4 小结
    试验四 育肥猪肠道微生物组成和饲粮淀粉类型对骨骼肌表型及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高低Prevotella/Bacteroides比猪的筛选
        1.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1.3 试验饲粮
        1.4 饲养管理
        1.5 样品采集
        1.6 测定指标与方法
        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低Prevotella/Bacteroides比猪的分组
        2.2 起始粪便微生物组成
        2.3 生产性能与胴体品质
        2.4 养分表观消化率
        2.5 血清代谢底物及激素水平
        2.6 肌内脂肪与肌纤维特性
        2.7 肌肉代谢底物与酶活
        2.8 回肠淀粉消化相关酶活
        2.9 肌肉脂肪代谢与肌纤维类型相关基因表达
        2.10 回肠和结肠粘膜短链脂肪酸相关基因表达
        2.11 血清和回肠粘膜ANGPTL4和LPS的含量
        2.12 血清和结肠食糜SCFAs含量
        2.13 结肠微生物组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总体讨论、结论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总体讨论
    2 主要结论
    3 创新点
    4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四川某美系猪场母猪繁殖性能影响因素及繁殖性疾病控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母猪的繁殖性能
    1.2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
        1.2.1 品种
        1.2.2 胎龄
        1.2.3 交配组合
        1.2.4 分娩季节
        1.2.5 输精方法
        1.2.6 选育技术
    1.3 繁殖性疾病的控制及净化
        1.3.1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
        1.3.2 繁殖性疾病的控制和净化
    1.4 实验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猪场生产管理
        2.2.1 猪场基本情况
        2.2.2 配种与输精方式
        2.2.3 妊娠检测
        2.2.4 母猪的饲养管理
        2.2.5 仔猪的饲养管理
    2.3 收集记录繁殖性状
    2.4 性能测定
        2.4.1 主要指标测定
        2.4.2 测定器材
        2.4.3 测定头数
        2.4.4 综合指数计算
    2.5 繁殖性疾病抗体和病原检测
        2.5.1 抗体和病原检测目的
        2.5.2 血清抗体水平ELISA检测
    2.6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
        3.1.1 品种结果分析
        3.1.2 胎龄效应分析
        3.1.3 交配组合结果分析
        3.1.4 不同分娩季节分析
        3.1.5 不同输精方法分析
        3.1.6 选育技术分析
    3.2 繁殖性疾病控制措施的研究
        3.2.1 免疫保健对血液抗体水平的影响
        3.2.2 免疫保健对猪场种猪血液中病原的控制
        3.2.3 免疫保健对猪场母猪产死胎情况的控制
        3.2.4 免疫保健对种公猪精液带毒情况的控制
4 讨论
    4.1 品种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4.2 胎龄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4.3 交配组合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4.4 分娩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4.5 输精方法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4.6 选育技术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4.7 免疫保健对母猪繁殖性疾病的作用
    4.8 其他因素对母猪繁性能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作者简历

(6)猪EXOC4基因表达调控及其繁殖性状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
1 前言
    1.1 影响母猪繁殖性状的因素
        1.1.1 品种
        1.1.2 胎次
        1.1.3 排卵数
        1.1.4 配种季节
        1.1.5 乳头数
    1.2 基因定位方法
        1.2.1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
        1.2.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1.3 EXOC4基因及其研究概述
        1.3.1 EXOC4基因简介
        1.3.2 EXOC4基因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主要试剂来源及配制
        2.3.1 实验试剂及来源
        2.3.2 试剂的配制
    2.4 主要分子生物学数据库及生物学软件
        2.4.1 主要数据库
        2.4.2 常用分析软件
    2.5 实验方法
        2.5.1 基因组DNA
        2.5.2 SNP rs81471943位点PCR扩增
        2.5.2.1 引物设计
        2.5.2.2 PCR扩增
        2.5.2.3 PCR扩增产物检测及回收和纯化
        2.5.2.4 PCR扩增产物测序
        2.5.3 SNP rs81471943位点的RFLP分析
        2.5.3.1 PCR扩增
        2.5.3.2 SNP rs81471943位点PCR-RFLP酶切分型
        2.5.3.3 SNP rs81471943位点酶切产物检测
        2.5.4 数据处理
        2.5.4.1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计算
        2.5.4.2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2.5.4.3 关联分析统计方法
        2.5.5 总RNA抽提及检测
        2.5.5.1 总RNA抽提
        2.5.5.2 总RNA检测及浓度测定
        2.5.5.3 总RNA反转录
        2.5.6 猪EXOC4基因组织表达谱分析
        2.5.6.1 采用SYBR Green Realtime PCR Mix进行荧光定量PCR
        2.5.6.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5.7 EXOC4基因启动子区SNP筛查
        2.5.7.1 用于SNP筛查的DNA选择
        2.5.7.2 引物设计
        2.5.7.3 EXOC4基因的 5’调控区序列扩增
        2.5.7.4 PCR产物检测及回收纯化
        2.5.7.5 纯化后的EXOC4基因的 5’调控区的目的片段与T载连接
        2.5.7.6 猪EXOC4基因 5’调控区的目的片段与T载连接产物转化
        2.5.7.7 单克隆菌落的筛选及培养
        2.5.7.8 菌液PCR鉴定
        2.5.7.9 测序鉴定及序列的BLAST分析
        2.5.8 EXOC4基因启动子活性分析
        2.5.8.1 EXOC4基因 5’调控区克隆
        2.5.8.2 T-EXOC4普通质粒抽提
        2.5.8.3 猪EXOC4基因启动子区生物信息学分析
        2.5.8.4 EXOC4基因启动子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构建
        2.5.8.5 抽提无内毒素质粒
        2.5.8.6 猪卵巢颗粒细胞原代培养
        2.5.8.7 双荧光反应
        2.5.8.8 含不同单倍型的EXOC4基因正调控元件的结合位点区域的报告基因重组载体的构建及活性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DNA的提取效果
    3.2 SNP RS81471943位点的PCR扩增产物
    3.3 EXOC4基因RS81471943位点PCR产物测序结果
    3.4 猪EXOC4基因RS81471943位点扩增片段PCR-RFLP检测
        3.4.1 酶切分型检测
    3.5 外种猪中EXOC4基因多态性及不同基因型与繁殖性状的关系
        3.5.1 外种猪EXOC4基因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
        3.5.2 外种猪EXOC4基因的基因型与繁殖性状的关系
    3.6 组织总RN A的提取结果
    3.7 长大二元母猪CC和TT基因型个体EXOC4基因MRN A不同组织表达水平定量分析
    3.8 EXOC4基因启动子区SNP筛查与转录因子预测
        3.8.1 EXOC4基因的 5’调控区的克隆
        3.8.2 EXOC4基因的 5’调控区的BLAST分析
        3.8.2.1 EXOC4基因的 5’调控区的SNP筛查
        3.8.2.2 EXOC4基因的 5’调控区转录因子预测结果分析
    3.9 EXOC4基因启动子活性分析
        3.9.1 基因EXOC4的 5’调控区报告基因重组体的构建
        3.9.2 基因EXOC4的 5’调控区缺失片段的启动子活性分析
        3.9.3 基因EXOC4启动子正向调控元件活性分析
        3.9.4 不同单倍型的EXOC4基因正调控元件的的活性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猪EXOC4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2 EXOC4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及与SNP RS81471943关系
    4.3 EXOC4基因 5’调控区的获得
    4.4 猪EXOC4基因 5’调控区的的SNP筛查与分析
    4.5 不同单倍型对猪EXOC4基因的调控
    4.6 猪EXOC4基因启动子活性分析
        4.6.1 猪EXOC4基因启动子活性分析
        4.6.2 猪EXOC4基因 5’调控区重要转录因子分析
    4.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猪HSD17B1基因启动子活性分析及其表达调控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
1 前言
    1.1 影响母猪窝产仔数的因素
    1.2 雌激素是影响母猪产前死亡的主要原因
    1.3 猪HSD17B1基因的研究现状
    1.4 p53的简介及生物学作用
    1.5 FoxA2的简介及生物学作用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7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主要试剂来源及配制
        2.3.1 实验试剂及来源
        2.3.2 试剂的配制
    2.4 实验方法
        2.4.1 猪耳组织DNA的提取
        2.4.2 猪HSD17B1基因启动子活性分析
        2.4.2.1 猪HSD17B1基因的 5’调控区扩增
        2.4.2.2 普通质粒提取
        2.4.2.3 构建猪HSD17B1基因启动子区双荧光素酶重组质粒
        2.4.2.4 无内毒素质粒提取
        2.4.2.5 猪卵巢颗粒细胞的原代培养
        2.4.2.6 猪HSD17B1基因启动子双荧光活性分析
        2.4.3 猪HSD17B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引物设计
        2.4.4 不同基因型HSD17B1核心启动子区报告基因重组质粒构建
        2.4.5 不同基因型猪HSD17B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双荧光活性分析
        2.4.6 HSD17B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转录因子分析
        2.4.7 构建转录因子表达载体
        2.4.8 超表达、干扰转录因子
        2.4.8.1 超表达转录因子
        2.4.8.2 干扰转录因子
        2.4.9 细胞RNA提取、反转录
        2.4.10 定量PCR检测猪HSD17B1、p53及FoxA2基因mRNA水平
        2.4.11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2.4.11.1 细胞总蛋白提取
        2.4.11.2 蛋白含量检测
        2.4.11.3 SDS-PAGE电泳
        2.4.11.4 蛋白质转移
        2.4.11.5 免疫印迹
        2.4.12 免疫共沉淀
        2.4.12.1 细胞交联
        2.4.12.2 裂解细胞及酶解DNA
        2.4.12.3 免疫沉淀反应
        2.4.12.4 IP洗脱及DNA回收
        2.4.12.5 qRT-PCR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组织总DNA和细胞RN A的提取
        3.1.1 组织DNA的提取
        3.1.2 细胞RNA的提取
    3.2 猪HSD17B1基因启动子活性分析
        3.2.1 猪HSD17B1基因启动子区的获取
        3.2.2 预测猪HSD17B1基因的启动子区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3.2.3 构建猪HSD17B1基因启动子区各缺失片段重组体
        3.2.4 猪HSD17B1基因启动子区缺失片段双荧光活性检测
    3.3 不同基因型猪HSD17B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双荧光活性检测
    3.4 转录因子p53对HSD17B1基因的转录调控分析
        3.4.1 超表达p53表达载体构建
        3.4.2 超表达、干扰p53的效果
        3.4.3 超表达、干扰p53后qRT-PCR检测猪HSD17B1基因mRN A水平
        3.4.4 超表达、干扰P53后western blot检测猪HSD17B1基因蛋白水平
        3.4.5 p53与猪HSD17B1基因共转染后的双荧光活性分析
        3.4.6 ChIP验证p53与猪HSD17B1基因启动子的结合
    3.5 转录因子FoxA2对HSD17B1基因的转录调控分析
        3.5.1 超表达FoxA2载体构建
        3.5.2 超表达、干扰FoxA2的效果
        3.5.3 超表达、干扰FoxA2后qRT-PCR检测猪HSD17B1基因mRNA水平
        3.5.4 超表达、干扰FoxA2后western blot检测猪HSD17B1基因蛋白水平
        3.5.5 FoxA2与猪HSD17B1基因共转染后的双荧光活性分析
        3.5.6 ChIP验证FoxA2与猪HSD17B1基因启动子的结合
4 讨论与结论
    4.1 猪HSD17B1基因 5’调控区序列分析
    4.2 猪HSD17B1基因启动子活性分析
    4.3 猪HSD17B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不同基因型活性分析
    4.4 转录因子p53和FoxA2对HSD17B1调控作用
        4.4.1 ChIP
        4.4.2 转录因子的超表达
        4.4.3 转录因子的干扰作用
    4.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四川省一个新引进外种猪群体氟烷基因及酸肉基因的检测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2 方法
    2.1 DNA的提取
    2.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3 PCR扩增
    2.4 酶切反应
3 结果与分析
    3.1 HAL检测结果
        3.1.1 PCR扩增
        3.1.2 HAL基因的PCR-RFLP检测结果
    3.2 RN基因的检测结果
        3.2.1 PCR扩增
        3.2.2 RN基因的PCR-RFLP检测结果
    3.3 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
4 小结与讨论

四、外种猪选择进展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种猪产业发展与市场结构判断[J]. 赵亮,陶红军. 养猪, 2021(06)
  • [2]导入巴克夏猪血统对苏紫黑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 方晓敏,王丽,涂枫,赵为民,李碧侠,王学敏,任守文. 江苏农业科学, 2021(09)
  • [3]雅南猪遗传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研究[D]. 陈燕.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4]肠道微生物及其与营养互作对猪骨骼肌表型及代谢的调控[D]. 严鸿林.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5]四川某美系猪场母猪繁殖性能影响因素及繁殖性疾病控制措施研究[D]. 陈映.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6]猪EXOC4基因表达调控及其繁殖性状相关研究[D]. 郑蓉蓉.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猪HSD17B1基因启动子活性分析及其表达调控的相关研究[D]. 吴琦.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8]四川省一个新引进外种猪群体氟烷基因及酸肉基因的检测和分析[J]. 范源,梁婵,王睦群,巫小倩,张顺华,朱砺.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11)
  • [9]自主育种是中国种猪企业提升种猪竞争力和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J]. 彭中镇,赵书红,刘榜,余梅,李长春,徐学文,朱猛进. 中国猪业, 2016(04)
  • [10]外种猪性能测定投入浅析[A]. 吴泽辉. 第十二届(2014)中国猪业发展大会论文集, 2014

标签:;  ;  ;  ;  ;  

远交猪选育进展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