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65例分析

心电监护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65例分析

一、心电图监护、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65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庄晖[1](2020)在《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心包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1例心包积液患者,为所有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结果穿刺置管成功率为100%,穿刺前后患者血氧饱和度及舒张压水平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后患者收缩压高于穿刺前,心率低于穿刺前(P<0.05)。手术前后LVDd、LVDs、LVEF等各项心功能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具有定位准确、安全性高、治疗效果确切等特点,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张云山,法凯,任贺,付万袭,杨景淮[2](2020)在《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急慢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01至2019-08医院161例行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因、症状、缓解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61例心包积液患者前三位的病因分别为肿瘤、心力衰竭、创伤或手术,经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术治疗后症状缓解率均在70%以上。结论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疗效确切,可作为临床治疗心包积液特别是急性心包压塞的首选治疗方式。

李庆波,刘少玲,王文亮,倪楚民,马贵周,蔡志雄,王良玉[3](2019)在《超声引导下微导管精准穿刺引流少中量心包积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心包穿刺微导管精准引流治疗少量至中量心包积液的相关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心包穿刺微导管精准引流不同原因引起的少量至中量心包积液患者63例的术前护理准备、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护理措施。结果 63例均置管成功,其中一次穿刺置管成功50例,微导管在心包腔内留置时间1~4 d,引流量100~450 ml。护理措施恰当,手术过程能够轻松配合,顺利留置引流管引流积液,术后未发生感染、管道堵塞或脱落及其他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心包穿刺置入微导管引流术是明确心包积液性质,治疗少中量心包积液的有效方法,穿刺过程细致、周到的护理是穿刺引流成功的重要保证。

张奇松,马成亮,汪文渊[4](2013)在《大量心包积液行心包穿刺置管10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方法:1%利多卡因局麻后经心尖区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结果:10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均1次穿刺置管成功,未发生感染及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术较传统心包穿刺安全、有效,便于在基层开展。

吴勤[5](2011)在《超声心动图在经胸小切口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超声心动图技术,含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具有无创、简便、测量准确、可重复进行、无放射性损伤、可实时清晰显示心脏大血管内部结构与血流动力学动态变化等优点,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重要诊断工具。先心病经导管封堵术已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受其操作路径及造影剂的应用,仍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在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胸小切口封堵术在临床逐步开展,并随着封堵器的不断改良,扩大了经导管封堵术的适应症,颇受患者好评。但是,由于封堵器的放置仍可能影响缺损邻近组织的结构功能,如盲目操作会引起严重并发症,所以,临床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有:1、选择适合行封堵术的病例,严格掌握封堵手术的适应症;2、封堵器大小及型号的选择原则;3、术中监测引导和疗效评估的指标和方法等。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探索建立经胸小切口封堵术前筛选病例、术中引导封堵器放置及术后疗效评估的临床标准,以保证经胸小切口封堵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根据临床需要和彩超工作重点,研究内容分五部分。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含经胸、经食道)在房间隔缺损(ASD)患儿经胸小切口封堵术中,对术前筛选病例、指导选择封堵器型号、术中监测引导封堵器放置和术后随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11例ASD患儿实施了经胸小切口封堵术,术前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诊断为ASD,并多切面测量ASD大小,评价缺损残边情况,选择ASD封堵器型号的一般标准为(缺损测量最大径+4)mm;术中通过多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MTEE)再次评估确定封堵器型号,并引导封堵器正确放置;术后经TTE对封堵成功患儿进行定期随访评估疗效。结果111例ASD患儿中107例成功封堵,成功率96.4%。封堵成功的超声图像为封堵器牢固嵌夹在缺损部位,过隔血流消失,邻近瓣膜及心房内血流无异常。4例封堵失败者中,3例因缺损后下缘残边短小或无残边致封堵器无法满意固定,1例多孔型ASD因封堵器放置后仍有明显残余分流而放弃封堵改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部分患儿术后1周、1月、3月、6月、1年内定期随访,封堵器位置固定好,无轻度以上房室瓣反流,3例随访期间见残余分流,于术后6月内残余分流均先后消失。结论超声心动图(含TTE、MTEE)在经胸小切口ASD封堵术对术前筛选病例、术中监测引导封堵过程、术后疗效评估有可靠、重要的作用。目的探讨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超声心动图(含TTE,MTEE)对不同类型VSD的常规及特殊观测指标,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术前病例筛选及指导选择封堵器型号,术中监测引导封堵器放置过程,术后判断疗效的全方位应用价值。方法223例VSD患儿实施了经胸小切口封堵术,术前通过TTE多切面评估VSD大小、位置、类型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情况,选择VSD封堵器型号的一般标准为(缺损测量最大径+2)mm;术中通过MTEE再次复核评估,确定封堵器型号,并引导封堵器正确放置,同时评判封堵效果;术后经TTE对封堵成功患儿进行定期随访。结果223例VSD患儿中206例成功封堵,成功率92.38%。不同类型VSD封堵的成功率有差别,干下型成功率最低。部分患儿术后1周、1月、3月、6月、1年内定期随访,封堵器回声清晰,位置正常,无轻量以上残余分流和瓣膜反流。结论超声心动图(含TTE、MTEE)在经胸小切口VSD封堵术中,对术前病例筛选、术中封堵过程监测引导、术后疗效评估具有可靠、重要的作用。目的对行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胸小切口封堵术和同期行传统外科手术治疗的ASD/VSD患儿进行超声心动图及临床指标的比较,探讨经胸小切口封堵术这一新技术的优缺点。方法对2010年4月-2010年7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小儿心脏外科治疗的单纯左向右分流的ASD、VSD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封堵组(40例)和手术组(40例),对两组间治疗成功率、切口长短、超声心动图观测指标、并发症、输血量、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超声心动图指标提示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相似,封堵组在输血量、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少于手术组,但医疗费用高于手术组。结论对单纯ASD/VSD,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胸小切口封堵术通过超声心动图的准确评估和引导可达到传统外科手术同样的疗效,且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但费用相对较高。目的探讨偏心型封堵器适用的VSD类型及超声心动图在经胸小切口封堵术中对偏心型封堵器选型、成功封堵的关键及操作中避免损伤的经验。方法对55例采用偏心型封堵器成功施行经胸小切口VSD封堵术的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适用偏心型封堵器的VSD类型、大小及形态,及通过随访评估偏心型封堵器封堵VSD的疗效。结果成功使用偏心型封堵器的55例VSD患儿中膜周型占70.90%(膜部瘤型18%,嵴下型12.72%,余56.41%),漏斗型占29.09%(嵴内型27.27%,干下型1.81%)。封堵器型号选择一般比缺损测量最大径大2-3mm。随访示封堵器位置正确,固定满意,无轻量以上残余分流及瓣膜反流,无严重传导阻滞发生结论偏心型封堵器的应用较好的扩大了经胸小切口封堵术的适用范围,超声心电图引导封堵器正确放置能较好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目的分析经胸小切口封堵术的失败原因,更好的掌握适应症以提高手术成功率,为临床提供有效经验。方法研究24例经胸小切口封堵失败患儿的缺损大小、位置、类型及缺损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对手术成败的影响、分析封堵过程中操作技术及通过改传统开放手术后发现的特殊解剖因素对封堵成败的影响。结果24例封堵失败患儿中,5例为ASD患儿,15例为VSD患儿(其中3例为干下型VSD,15例为膜周型VSD,1例为肌部VSD)。ASD失败的原因多为缺损较大、残边短小或无残边、多孔型缺损。VSD失败的原因较多,如缺损过大或过小、缺损距周围瓣膜较近,多处破口致封堵后仍有明显残余分流,缺损破口的朝向及角度,异常腱索存在及术者技术欠熟练等。结论经胸小切口封堵术的成功施行需要经验丰富的心脏超声力量和强大的心脏外科力量默契配合,需要有规范化的超声评估与引导,严格把握适应证,熟练操作步骤和技术。

吕盼盼[6](2007)在《心包积液20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本文收集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3月—2007年3月诊断有心包积液的病例20例,根据患者病史,各项检查结果,治疗经过,诊断情况及预后结果,分析了20例心包积液的病因,诊断方式,治疗手段及误诊原因。本组病例中心包积液病因依次是肿瘤性(20.0%);结核性(20.0%);心力衰竭性(15.0%);非特异性(15.0%);甲状腺功能减低性(15.0%);其他病因及诊断不明的占(15.0%);误诊率为10%。其中,心脏超声是明确有无心包积液最简便,安全,灵敏和可靠的无创性方法。心包穿刺是明确心包积液病因的最常用的方法。对于大量心包积液及有压塞症状的患者,心包穿刺及置管引流是救命的措施。而在针对不同病因的对症治疗后,肿瘤性心包积液预后较差,结核性及甲状腺功能减低性心包积液患者预后较佳。得出结论:肿瘤性,结核性心包积液发病率最高,且不明原因心包积液被误诊为结核性最高。

施剑如,陈慧颖,卢正飞[7](2002)在《心电图监护、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65例分析》文中认为 心包穿刺抽液是治疗心包积液的有效手段,但又是一项危险的技术操作。致命的并发症高达11%~20%。我院从1997年1月~2002年4月,对65例心包积液患者在普通B超引导及心电图监护下,行心包穿刺术共计穿刺105次,全部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李玲[8](2020)在《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对超声引导下心包积液置管引流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对超声引导下心包积液置管引流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4例肺动脉高压合并心包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肺动脉高压分级将其分为三组,即轻度组(30~<50 mmHg)(33例)、中度组(50~70 mmHg)(24例)与重度组(>70 mmHg)(17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脉压差、心率、右房左右径、下腔静脉内径及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并记录三组患者的治愈率。结果三组患者术前的脉压差、心率、右房左右径、下腔静脉内径、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术前比较,三组患者术后1 d的脉压差、心率、右房左右径、下腔静脉内径、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均改善,且轻度组改善幅度大于中度组、重度组,中度组改善幅度大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患者的治愈率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患者的治愈率均高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肺动脉高压合并心包积液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心包积液置管引流术治疗,其效果较为显着,可有效优化脉压差、心率、右房左右径、下腔静脉内径及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但在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中,效果不明显,故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治疗。

林泽伟[9](2019)在《成人经胸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短中期随访及生存质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成人经胸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短期和中期随访结果,并对这种手术进行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分析,总结术后临床经验,减少相关并发症,分析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并为此类患者术前术式选择参考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经胸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71名成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在术前行相关的辅助检查,记录所有临床相关资料并记录相关的心脏彩超数据,所有患者均在术后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进行12-35个月随访,并进行门诊及电话访谈,记录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的心脏彩超相关数据,进一步评价心脏功能状况。手术前完成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并在术后1年后再次进行评估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使用LSD测试将不同时间段重复测量的心脏彩超数据进行比较。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 H(K)检验对术后SF-36各组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其中性别组,婚姻状况组,术后患者和健康正常成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学历组,年龄组采用KruskalWallis H(K)检验。术前组以及术后组采用Wilcoxon(W)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室缺封堵术,围术期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在随访期间,没有室缺再发,迟发性III度房室传导阻滞,血栓形成,瓣膜损伤,或死亡事件发生。随访12月后的封堵率为100%,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状况显着改善。在随访的彩超数据中,心脏内结构和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心脏大小的所有变化都没有统计学差异,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结论相对于传统经体外循环的心脏手术及经皮导管介入手术,经胸微创封堵术是另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优点在于创伤小、可操作性好、安全性高、适应证相对广、并发症少、术后生存质量满意。由于使用了国产的输送鞘管和封堵伞,减少了医学费用,所以该术式值得推广,但需要长期随访,以更好地评估该术式应用在成人患者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等代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委员会,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董建增,华伟,黄从新,黄德嘉,黄鹤,江洪,蒋晨阳,李莉,刘少稳,刘兴鹏,刘旭,刘育,马长生,马坚,孟旭,商丽华,苏曦,唐其柱,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夏云龙,杨杰孚,杨新春,杨延宗,杨艳敏,姚焰,张澍,郑哲[10](2015)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文中提出

二、心电图监护、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65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电图监护、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65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2)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
        1.2.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心包积液患者病因调查
    2.2 心包积液患者临床症状、术后症状缓解情况
3 讨 论

(3)超声引导下微导管精准穿刺引流少中量心包积液(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护理措施
        1.3.1 术前护理
        1.3.2 术中护理配合
        1.3.3 术后护理
    1.4 引流管的护理
2 结果
3 讨论

(4)大量心包积液行心包穿刺置管1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3 注意事项
3 结果
4 讨论

(5)超声心动图在经胸小切口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检索
前言
第一部分 超声心动图在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应用研究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二部分 超声心动图在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应用研究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三部分 经胸小切口封堵术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ASD/VSD的对比研究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四部分 偏心型封堵器在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应用研究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五部分 超声心动图引导经胸小切口封堵失败改开放手术24例分析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多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先心病封堵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情况

(6)心包积液2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心包积液20例临床分析
    1.摘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2.二十例心包积液病例分析
        临床资料
        讨论
    3.参考文献
第二篇 心包积液的临床诊断
    1.心包积液的临床诊断
    2.参考文献
致谢

(8)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对超声引导下心包积液置管引流术治疗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手术前后脉压差、心率、右房左右径、下腔静脉内径、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的比较
    2.2 三组患者治愈率的比较
3 讨论

(9)成人经胸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短中期随访及生存质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心电图监护、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65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临床分析[J]. 庄晖.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0(13)
  • [2]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的疗效分析[J]. 张云山,法凯,任贺,付万袭,杨景淮. 武警医学, 2020(02)
  • [3]超声引导下微导管精准穿刺引流少中量心包积液[J]. 李庆波,刘少玲,王文亮,倪楚民,马贵周,蔡志雄,王良玉.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9(01)
  • [4]大量心包积液行心包穿刺置管10例分析[J]. 张奇松,马成亮,汪文渊.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2)
  • [5]超声心动图在经胸小切口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应用研究[D]. 吴勤. 中南大学, 2011(01)
  • [6]心包积液20例临床分析[D]. 吕盼盼. 浙江大学, 2007(02)
  • [7]心电图监护、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65例分析[J]. 施剑如,陈慧颖,卢正飞.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2(04)
  • [8]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对超声引导下心包积液置管引流术治疗效果的影响[J]. 李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20(09)
  • [9]成人经胸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短中期随访及生存质量分析[D]. 林泽伟.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10]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等代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委员会,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董建增,华伟,黄从新,黄德嘉,黄鹤,江洪,蒋晨阳,李莉,刘少稳,刘兴鹏,刘旭,刘育,马长生,马坚,孟旭,商丽华,苏曦,唐其柱,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夏云龙,杨杰孚,杨新春,杨延宗,杨艳敏,姚焰,张澍,郑哲.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05)

标签:;  ;  ;  ;  ;  

心电监护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65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