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稀土之都”强化稀土行业环境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温晓华,李文龙[1](2021)在《我国稀土产业税收政策研究文献综述》文中指出运用文献分析法从稀土资源税、消费税、环境保护税、关税4个方面入手梳理我国稀土产业的税收政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述评,以期为完善我国稀土产业税收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朱志芸[2](2021)在《赣州稀土绿色矿山建设评价及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科技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稀土资源在新能源技术、电子设备和国家安全等领域内的应用不断增加,这将给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我国虽已出台与绿色矿山建设相关的基本准则,但由于不同种类矿产资源开采工艺和流程的大不相同,如今仍没有形成一套普遍适用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构建一套科学且全面的稀土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标准迫在眉睫。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绿色矿山研究现状、离子型稀土资源研究现状和基础理论进行综述,并通过对赣州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进行现状描述,进而总结稀土开发现存的问题。其次,运用二模网络与自然语言处理方法构建稀土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二模网络,通过对网络拓扑结构分析构建稀土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指标评分法对赣州稀土矿区绿色矿山建设进行评价,进而通过综合分析对赣州稀土绿色矿山建设现状进行描述。最后,为赣州稀土绿色矿山建设提供发展路径和对策建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赣州稀土矿业整合项目(一期)达标效率由高至低分别为规范管理、社会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它们是稀土绿色矿山建设评价中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层。以上各个准则层的关键评价指标是绿色矿山建设;科研报告数量;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绿化覆盖率、土地复垦率。在环境保护方面,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应加强对项目环保资金的投入,加强环保建设;在生产过程中需重点关注“三废”的产生、处理和排放;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在共伴生矿的综合利用和废气资源回收方面仍需要加强管理和提升综合利用率;在社会经济方面,赣州稀土公司产能扩张能力较低,很可能影响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通过对绿色矿山的路径分析,本文从科技创新、优化土地复垦机制、污染防治、加强管理规划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稀土绿色矿山建设对策。
米莉,陶娅,樊婷[3](2020)在《环境规制与企业行为动态博弈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机理——基于北方稀土的纵向案例研究》文中指出基于"波特假说",适当的环境规制可以促使企业进行更多的创新活动,而这些创新活动终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这却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企业行为选择与环境规制强度之间的博弈过程。本文通过描述北方稀土1997—2018年间在不同环境规制强度下企业不同的行为选择,沿着"环境规制—企业行为—经济后果"的路线,探索环境规制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路径与机理。通过分析发现,随着环境规制约束逐渐加强,企业违规成本随之增加,出口销售资质被暂停,为了克服这些负面效应,企业最终会选择增强研发创新活动,虽然短期内对企业绩效有抵消作用,但研发创新的延时效应却能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而全面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闫光礼[4](2020)在《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修复演化博弈模型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稀土是重要战略资源,习总书记就推动稀土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指示。而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就离不开矿山开采环境修复。环境修复主要资金来源是矿山企业,修复政策制度多限于企业层面;对于历史遗留问题、外部性较强的环境修复,大多依赖来源不稳定的财政资金;经常出现资金缺乏、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状况,致使环境破坏、生态失衡和水土污染等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因此,进行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修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源自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JY126)、江西省人文社科研究项目(JJ162005)以及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190455)。本文围绕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修复的研究主线,选择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梳理离子型稀土环境修复相关文献、理论基础和实际案例的基础上,对各相关主体的行为策略进行研究。论文基于利益关系视角,构建离子型稀土环境修复演化博弈模型,重点对利益相关主体的影响因素和行为策略选择,引入赣南矿区开采企业实际运营数据,进行仿真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论文从稀土矿山环境修复现状、稀土矿山环境修复政策、稀土矿山利益关系等方面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利益相关者理论、演化博弈理论、系统动力学等理论为研究基础,结合稀土矿山环境修复等相关理论和文献研究,分析离子型稀土环境修复的利益关系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针对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修复过程中,所涉及的多主体利益分配问题展开讨论,重新界定离子型稀土环境修复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其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博弈行为策略。其次,基于离子型稀土环境修复工作涉及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引入中央政府监管主体,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开采企业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开采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针对各主体之间的行为策略,进行稳定性分析,并确定三方主体的策略稳定条件。基于龙南矿区环境修复的财务数据,结合系统动力学对该三方演化博弈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确定各类因素对演化稳定状态的影响。分析表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对离子型稀土开采企业的扶持力度、财政扶持政策、强有力的惩罚措施是推动环境修复工作的重要途径,而开采企业自身的环境修复成本和环境修复利益,则决定开采企业是否自愿选择环境修复策略。第三,基于中央政府监管、地方政府执行的策略,将社会公众引入地方政府和开采企业的博弈模型中,构建地方政府、开采企业和社会公众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深入分析地方政府、开采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博弈关系,并探讨三方主体的行为策略,对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修复工作的影响。基于龙南县委政策文件和龙南矿区环境修复的财务数据,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测定各类因素变化对演化稳定状态的影响。分析表明:提高地方政府与稀土开采企业的合谋成本,可有效促进稀土开采企业主动选择高质量环境修复策略,而社会公众出于自身利益以及个人安全角度,极少履行离子型矿山环境修复监督职责。第四,离子型稀土矿区分布广泛、难以集中于同一地区,而环境修复的外部性,可能导致相邻矿区之间存在“搭便车”行为。构建相邻地区不同矿区环境修复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渐进稳定分析,确定相邻矿区之间环境修复相互影响的策略。基于龙南矿区和定南矿区环境修复的财务数据,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测定相邻矿区之间行为策略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降低矿区开采企业的环境修复成本,提高矿区开采企业的环境修复收益,以及加强地方政府监管力度,可以显着促进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的修复。总之,论文针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稀土开采企业和社会公众等核心利益主体,分层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主体间的行为策略,提出促进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修的政策建议,以丰富和完善稀土产业发展环境修复理论,为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崔辰[5](2020)在《北方稀土集团核心竞争力分析》文中提出稀土资源属于稀缺战略资源,且不可再生,是升级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以及新时期制造强国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得益于科技水平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同时产业转型升级逐步深入,稀土发挥了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在多个领域贡献突出,应用程度不断加深。但目前稀土企业在营销理念、产业结构等层面依然存在着问题,从而导致企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偏弱,所以对大型稀土企业进行定量的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北方稀土集团作为研究对象,以“十三五”规划为导向,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贯彻“高效、务实、简约、透明、合规”方针。首先针对北方稀土集团的经营模式以及产业环境,通过PEST模型以及波特五力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北方稀土集团面临的宏观环境以及行业竞争环境,并进一步对该集团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发现当前集团内部存在的竞争劣势;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北方稀土集团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最后,根据实证结果,针对在核心竞争力层面存在的劣势问题,提出与其未来发展更相符的发展策略,进而达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针对实证分析结果,通过北方稀土集团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原则,从加强全产业链精益生产管理、转变经营理念、调整人才结构、优化布局延伸产业链以及培育市场机制5个方面,以达到提升北方稀土集团核心竞争力的目的。从而使得整体稀土行业在资源保护利用、产业提档升级、应用产业发展、创新能力提升、行业秩序整顿和优化治理等方面不断取得进步,行业沿着良性轨道发展运行。
袁恒[6](2020)在《WTO环境保护例外条款的适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和环境保护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环境保护问题在多边贸易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由于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在世贸组织的法律制度中出现了大量与环境有关的例外情况,即允许成员为环境保护的目的执行有悖于多边贸易制度基本原则的限制性措施。GATT20条第(b)和(g)条被认为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因此它们被称为环境例外条款。它的出现影响了WTO体制,因此有必要严格设置适用条件。在WTO一般例外条款的适用中,DSB通过对环境保护例外条款的诠释,为其适用设置了前提条件。但是,由于环境问题具有跨国性,环境例外条款内容解释上的模糊性使得环境例外条款的适用变得困难。在WTO时期的贸易纠纷中,许多纠纷都涉及环境例外条款的适用,研究环境例外条款适用对平衡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主要问题是通过总结中国稀土案在环保例外条款的适用中为什么会败诉?败诉之后存在哪些问题?第二个问题紧扣第一个问题,即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我国今后在环境保护例外条款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王艺皓[7](2020)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我国稀土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稀土资源是我国重要的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它有“工业黄金”、“工业维生素”之称,广泛应用于涉及消费类电子产品、航空航天、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石油化工、军事工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传统制造业的性能提升。自2018年3月22日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加剧,虽然曾一度因两国领导人达成共识而得以缓和,但美国从2019年5月10日起对价值2000亿进口中国产品征收关税从10%提高到25%,并拟对余下约3250多亿产品增收25%关税为标志,升级为全面贸易摩擦,特别是在今年年初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后中美贸易摩擦更加剧烈。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格外受到关注,被认为是我国手中的王牌。被提出可以用来对美国进行贸易反制。本文将深入分析国内外稀土形势,提出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战略。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美国为什么要发起贸易摩擦及发展战略研究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其次,对国外稀土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分别对上游稀土矿石开采、中游稀土冶炼分离加工、下游稀土在不同行业产品中的应用进行全方位的介绍分析,可以对全球稀土产业发展及战略更加了解,与我国稀土产业可以形成全方位对比,更容易找到我国稀土产业的优势与劣势。接着运用PEST分析方法对我国稀土产业进行外部分析,分析出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方面稀土产业所面临的宏观外部环境。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我国稀土产业的内在状况及稀土贸易所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存在的机遇与威胁。再次,通过上述分析后,总结出我国稀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我国稀土资源虽然储量丰富且巨大,但是在经过多年的资源过度开采、盗挖盗采、非法出口等因素储量下降快速,在多年的粗狂性的开采冶炼后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没有完整的资源战略储备机制,稀土发展不平衡,我国的发展停留在中上游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及初级加工阶段,高附加值的、高科技的下游产业发展滞后等。最后用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对稀土贸易的实证分析,发现验证影响我国稀土贸易的重要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发展战略:稀土产业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战略为核心,科学开采冶炼储备战略、生态及社会环境治理战略、结构调整战略、人才储备战略、稀土贸易地位战略为支撑的战略。为保障策略实施首先对我国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科学规划并建立完善的储备机制,其次,加大稀土产业环境与非法现象的整理力度,再次,加强人才培养,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供给侧改革,最后提出我国稀土进出口贸易的地位提升的方式,和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可以起到的战略作用。使我国稀土产业可以健康的、高质量的、可持续的向稀土强国发展。
叶劲秀[8](2020)在《中美贸易战与中国稀土进出口战略》文中研究指明中美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2019年中美的贸易额达到37318亿元,是1979年贸易额的1500多倍。在中美双方经贸合作金额越来越大,涉及领域越来越广时,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2018年3月23日,美国宣布对自中国3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美贸易战正式开始。表面的贸易战,实则是美国想要打压中国的技术战。面对美国单方面的制裁,中国也作出一系列的反制措施。中国作为稀土大国,同时多年来是美国稀土第一大进口国,在当前贸易战越演越烈的背景下,研究中国的稀土政策能否触及美国的利益,对于我国在反制美国的制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美贸易战为研究背景,美国多次挑起的贸易战最终的目的就是打压中国的崛起,阻止中国的产业向附加价值高的产业转移。中国会选择美国对中国依赖度高的产业来反制美国。我国稀土的储量量、开采量、出口以及消费上都是世界第一,稀土产业就是最合适的对象。本文从稀土产业的行业发展、出口量价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等对我国目前的稀土状况进行分析,得出我国稀土行业大而不强的地位有所改善。接着从稀土产业链以及环保两个方向来分析中国稀土产业对美国的牵制。在稀土产业上游,中国的稀土元素储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中国稀土品种齐全,是独有17种元素的国家。虽然美国有一定的稀土储备量,但是稀土开采受限,不具有经济开采成本。在稀土行业中游,中国稀土冶炼分离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美国本国开采的矿山资源要先运往中国进行加工,本国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利用。中国在稀土产业中游具有绝对的垄断性。在稀土产业下游,虽然美国的科技水平比中国高,掌握着稀土下游附加价值高的大多数产品,但是中美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在环保方面,美国的环保要求远远高于中国,而且美国的环境污染费用极高,这对本来在稀土上中游没有优势的美国稀土开采企业雪上加霜。虽然美国2018年恢复本国的稀土开采以及寻求中国的替代国,但是由于中国在稀土产业的优势以及美国自身的限制,在短期内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状况难以改变。然后本文分析稀土国际市场的供需以及中国在稀土产业的相关政策,结合目前的状况,分析了中国稀土产业的进出口战略的选择考虑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中国稀土出口管控与限制进口自美稀土矿石的政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牵制美国的发展,而且中国可以承受对美反制措施带来的压力。出于政治考虑,中国稀土进出口战略的制定应当注重提升中国稀土的定价权和话语权。最后,本文针对中美贸易战以及作为中国反制美国制裁的稀土行业提出三条建议。
李永华[9](2019)在《稀土之力》文中指出稀土!稀土!自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赣州考察时实地调研相关稀土企业,并就推动稀土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之后,稀土作为战略资源的特殊价值备受瞩目。全世界都在关注:稀土会成为中国反制美国的筹码吗?
刘云云[10](2019)在《基于环境规制视角的中国稀土产业生态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中国“五位一体”,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十九大报告中“生态”、“环境”、“资源”、以及“绿色发展”多次出现,报告全面阐述了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现状、建设重点和目标等,这些充分昭示着绿色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稀土产业作为中国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型产业,当前发展面临着结构转型与生态环境约束的双重压力,稀土产业发展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学者、政府以及社会公众的关注。基于上述情况,评价测算中国稀土产业的生态效率,以及对稀土产业进行环境规制会呈现什么样的结果,对稀土产业升级、生态效率方面有什么作用,显得尤为必要。稀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如何实现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这个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环境规制视角出发,对中国稀土产业的资源环境现状做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以此为前提,首先从省级层面分析了稀土产业生态效率,对其在不同省级地区的差异性进行比较,以及对比分析其在东部、中部、西部之间表现出来的差异;接下来,运用Tobit回归模型对稀土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在此基础上,为了揭示环境规制对稀土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关系,先进行了环境规制对稀土产业升级的影响分析,采用SYS-GMM方法对实证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了检验和控制,继而进行了环境规制对稀土产业生态效率的中介效应检验。研究表明:所研究区域稀土产业生态效率表现出整体水平不高,仍然有提升空间;稀土产业的总体生态效率发展不均衡,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都显现出了不均衡;在稀土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中,技术创新、外资利用、环境规制,这三个因素能够积极地促进稀土产业生态效率的改善。另一方面,两种形式的环境规制,能够推动稀土产业升级的发展;在把区域创新能力作为划分区域的变量时,显示出环境规制对稀土产业升级的倒逼作用是需要前提条件的;环境规制对稀土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环境规制可以促进稀土产业的生态效率的提高。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建立环境规制长效机制,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充分利用外资,推进稀土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对当地有关环境部门工作的监管,推进区域之间的合作等相关建议。
二、“稀土之都”强化稀土行业环境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稀土之都”强化稀土行业环境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稀土产业税收政策研究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稀土产业税收政策文献描述 |
1.1 样本文献统计 |
1.2 内容分布情况 |
2 稀土产业各税种文献梳理 |
2.1 资源税研究 |
2.2 消费税研究 |
2.3 环境保护税研究 |
2.4 关税研究 |
3 结束语 |
(2)赣州稀土绿色矿山建设评价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绿色矿山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绿色矿山研究现状 |
1.2.3 离子型稀土资源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方案及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绿色矿山建设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循环经济理论 |
2.3 生态经济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赣州稀土矿山建设现状分析 |
3.1 赣州稀土开发工艺简介 |
3.1.1 传统采矿工艺 |
3.1.2 开采新工艺 |
3.2 赣州稀土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2.1 赣州稀土资源开发现状 |
3.2.2 赣州稀土开采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稀土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
4.1 二模网络方法简介 |
4.2 自然语言处理 |
4.2.1 自然语言处理简介 |
4.2.2 基于Word2vec的信息抽取方法 |
4.3 绿色矿山建设水平评价指标的二模网络构建 |
4.3.1 数据收集 |
4.3.2 数据处理 |
4.3.3 稀土绿色矿山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二模网络的构建 |
4.4 稀土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1 节点的地位和重要性分析 |
4.4.2 节点间双边关系强度分析 |
4.5 RE-GM-EI网络拓扑结构的分析 |
4.5.1 基于RE-GM-EI网络的指标重要性分析 |
4.5.2 基于RE-GM-EI网络的指标间的关系强度分析 |
4.6 稀土绿色矿山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赣州稀土绿色矿山建设评价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位置 |
5.1.2 工程概况 |
5.1.3 投资与经济概况 |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 赣州稀土绿色矿山建设评价 |
5.3.1 建设现状 |
5.3.2 评价过程 |
5.3.3 评价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赣州稀土绿色矿山建设路径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3)环境规制与企业行为动态博弈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机理——基于北方稀土的纵向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文献回顾 |
1.1 环境规制政策 |
1.2 企业行为选择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方法 |
2.2 目标案例选择 |
2.3 资料收集 |
2.3.1 半结构化访谈 |
2.3.2 非正式访谈 |
2.3.3 二手资料收集 |
3 案例讨论与分析 |
3.1 案例背景介绍 |
3.2 环境规制约束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与机理分析 |
3.2.1 环境规制较弱:稀缺中快速扩张 |
3.2.2 环境规制渐强:观望中创新起步 |
3.2.3 环境规制趋严,徘徊中痛失配额 |
3.2.4 环境规制趋恒,向绿色发展转型 |
4 研究总结 |
4.1 结论 |
4.2 实践启示和局限性 |
(4)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修复演化博弈模型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来源 |
1.2 选题背景 |
1.3 选题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及方法 |
1.5.1 技术路线图 |
1.5.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环境修复综述 |
2.1.1 矿山环境修复 |
2.1.2 稀土矿山环境修复 |
2.1.3 离子型稀土环境修复 |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 |
2.2.1 利益相关者概念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领域 |
2.3 博弈论 |
2.3.1 博弈论概述 |
2.3.2 演化博弈理论 |
2.3.3 微分博弈理论 |
2.3.4 博弈论在我国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 |
2.4 系统动力学 |
2.4.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2.4.2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观点 |
2.4.3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
2.4.4 系统动力学的适用性 |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1 可持续发展含义 |
2.5.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应用 |
2.6 公众参与理论 |
3 环境修复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分析 |
3.1 环境修复利益相关主体的界定 |
3.1.1 中央政府主体利益关系界定 |
3.1.2 地方政府主体利益关系界定 |
3.1.3 矿山开采企业主体利益关系界定 |
3.1.4 社会公众主体利益关系界定 |
3.2 环境修复利益相关主体的博弈关系分析 |
3.2.1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开采企业之间的博弈 |
3.2.2 地方政府、开采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博弈关系 |
3.2.3 开采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 |
3.3 稀土矿区环境修复价值核算 |
4 中央政府领导下的演化博弈模型与策略 |
4.1 演化博弈模型Ⅰ理论假设 |
4.2 环境修复演化博弈模型Ⅰ构建及分析 |
4.2.1 环境修复模型Ⅰ构建 |
4.2.2 环境修复模型Ⅰ策略稳定性分析 |
4.3 环境修复演化博弈模型Ⅰ行为策略系统动力学仿真 |
4.3.1 数据来源 |
4.3.2 赋值过程 |
4.3.3 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及政策建议 |
5 公众参与下的演化博弈模型与策略 |
5.1 演化博弈模型Ⅱ理论假设 |
5.2 演化博弈模型Ⅱ构建及分析 |
5.2.1 演化博弈模型Ⅱ构建 |
5.2.2 演化博弈模型Ⅱ策略稳定性分析 |
5.3 演化博弈模型Ⅱ行为策略系统动力学仿真 |
5.3.1 数据来源 |
5.3.2 赋值过程 |
5.3.3 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及政策建议 |
6 相邻地区间不同矿区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与策略 |
6.1 动态博弈模型Ⅲ理论假设 |
6.1.1 无生态补偿时稀土矿区A和稀土矿区B的分散决策 |
6.1.2 稀土矿区A对稀土矿区B补偿的Stackelberg主从博弈 |
6.1.3 政府干预下稀土矿区A和稀土矿区B的合作决策 |
6.2 动态博弈模型Ⅲ行为策略模拟仿真 |
6.2.1 数据来源 |
6.2.2 赋值过程 |
6.2.3 仿真分析 |
6.3 本章小结及政策建议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演化博弈模型Ⅰ运算数据 |
附录B 演化博弈模型Ⅱ运算数据 |
附录C 动态博弈模型Ⅲ运算数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北方稀土集团核心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文献综述小结 |
1.3 论文框架 |
1.4 研究基础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创新点 |
2 北方稀土集团及稀土行业现状 |
2.1 北方稀土集团概况 |
2.1.1 集团简介 |
2.1.2 经营模式 |
2.1.3 产品情况 |
2.1.4 组织文化 |
2.2 北方稀土集团资产情况 |
2.2.1 资产变化 |
2.2.2 同行业比对 |
2.3 稀土行业现状 |
2.3.1 稀土行业格局 |
2.3.2 稀土行业生产情况 |
2.3.3 稀土产品价格走势 |
2.3.4 稀土产品进出口情况 |
2.3.5 行业趋势 |
3 北方稀土集团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规划信息收集与分析方法 |
3.2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模型) |
3.2.1 政策方面 |
3.2.2 经济方面 |
3.2.3 社会方面 |
3.2.4 技术方面 |
3.3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
3.4 北方稀土集团优势分析(钻石模型) |
3.4.1 资源优势 |
3.4.2 市场优势 |
3.4.3 技术优势 |
3.4.4 经营优势 |
3.4.5 项目优势 |
3.5 北方稀土集团劣势分析 |
3.5.1 初级产品比重偏高 |
3.5.2 区位短板,经营理念落后 |
3.5.3 人才结构不合理 |
3.5.4 节能环保压力加大 |
3.5.5 市场供大于求 |
4 北方稀土集团核心竞争力综合分析 |
4.1 分析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
4.2 北方稀土集团核心竞争力分析评价体系构建 |
4.2.1 资源因素能力 |
4.2.2 市场因素能力 |
4.2.3 技术因素能力 |
4.2.4 经营因素能力 |
4.2.5 项目因素能力 |
4.3 北方稀土集团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核心竞争力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
4.3.3 北方稀土集团核心竞争力结果分析 |
5 北方稀土集团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 |
5.1 总体发展目标 |
5.2 发展原则 |
5.3 发展策略 |
5.3.1 加强全产业链精益生产管理 |
5.3.2 转变经营理念,创新营销模式 |
5.3.3 增强管理效能,提升冶企能力 |
5.3.4 加快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
5.3.5 纵深推进改革,培育市场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WTO环境保护例外条款的适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1.历史分析法 |
2.案例分析法 |
3.文献分析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WTO环境保护例外条款适用的理论 |
(一)WTO环境保护例外条款的内涵 |
(二)环保例外与自由贸易原则的关系 |
1.环保例外与非歧视原则的关系 |
2.环保例外与优惠待遇原则的关系 |
二、WTO环境保护例外条款的适用条件及限制 |
(一)环境保护例外条款的适用条件 |
1.程序条件 |
2.实质条件 |
(二)适用的限制 |
1.禁止歧视的适用限制 |
2.程序正当和透明的适用限制 |
3.措施“必要性”的适用限制 |
4.协商解决争端的适用限制 |
5.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的适用限制 |
三、WTO环境保护例外条款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中国稀土资源争端 |
(二)中国稀土案败诉的原因 |
1.限制措施的出台违反了WTO贸易规则 |
2.法律制定规则与WTO不符,对WTO规则认知不深入 |
3.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案的影响 |
(三)WTO环境保护例外条款适用中的新动向 |
1.在国内环境措施的域外效力上有所松动 |
2.通过巧妙运用解释方法寻求贸易自由和环境保护的平衡 |
3.合理界定了GATT第20条适用的逻辑顺序 |
4.有条件地承认国内环境措施的域外管辖权 |
5.有条件地将国际环境协定作为解释渊源 |
6.允许国际环保组织参与 |
四、关于我国应对WTO环保例外条款适用的建议 |
(一)国际方面 |
1.深入学习了解世贸组织规则及争端解决机制 |
2.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掌握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 |
3.灵活把握争端解决方式,推动WTO争端解决方式的多元化 |
4.恰当运用解释方法寻求贸易自由和环境保护的平衡 |
5.对市场进行合理引导和完善环境标志制度 |
6.重新审视入世规则和完善涉及环境方面的法律制度 |
7.正确援引环境保护例外条款 |
8.善于利用争端解决机制应对他国不合理的环境措施 |
9.诉讼中应对环境保护贸易措施争端的对策 |
(二)国内方面 |
1.加速稀土行业的整合升级,促进行业重组 |
2.推动稀土行业高端技术的发展 |
3.强化对稀土资源的管制,严厉打击偷挖盗采和黑市交易 |
4.提高资源税,构建国内外同步保护体系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我国稀土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概况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稀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 稀土产业链发展现状 |
2.1.1 矿石资源开采 |
2.1.2 矿石的冶炼分离 |
2.1.3 稀土新材料及终端应用 |
2.2 稀土产业现状的战略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稀土产业现状分析 |
3.1 PEST分析法 |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SWOT分析法 |
3.2.1 主要优势 |
3.2.2 主要劣势 |
3.2.3 机遇 |
3.2.4 威胁 |
3.3 稀土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3.1 资源过度开采 |
3.3.2 生态环境破坏 |
3.3.3 稀土下游产业科技创新不足 |
3.3.4 稀土贸易地位不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稀土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模型构建 |
4.2 指标解释及数据说明 |
4.3 我国稀土价格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3.1 多重共线诊断 |
4.3.2 主成分分析 |
4.3.3 主成分回归 |
4.4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稀土产业发展战略建议 |
5.1 我国稀土产业发展战略设计 |
5.1.1 指导思想 |
5.1.2 战略目标 |
5.1.3 战略选择 |
5.2 我国稀土战略管理策略实施保障 |
5.2.1 科学开采冶炼并完善储备机制 |
5.2.2 整治稀土产业环境破坏及非法现象 |
5.2.3 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创投入 |
5.2.4 提升我国稀土贸易中的地位 |
5.2.5 稀土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战略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美贸易战与中国稀土进出口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的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文献综述 |
第二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发展 |
第三节 我国稀土出口政策的目标 |
第三章 中国稀土现状 |
第一节 稀土的简要介绍 |
第二节 我国稀土行业情况 |
第三节 我国稀土进出口贸易情况 |
第四节 我国稀土行业目前面临的挑战 |
第四章 中国稀土对美国的牵制 |
第一节 上游:稀土开采 |
第二节 中游:稀土加工 |
第三节 下游:稀土应用 |
第四节 环保:美国要求高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稀土进出口战略的分析 |
第一节 全球稀土的供给与需求 |
第二节 我国稀土贸易政策 |
第三节 我国稀土进出口战略的选择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稀土之力(论文提纲范文)
“在稀土问题上, 美国想追赶上已经很难了” |
绝对优势 |
国外开采的稀土都要送到中国来萃取分离 |
高端应用短板怎么补? |
稀土收储竞赛 |
美国、日本、欧洲纷纷战略收储稀土 |
中国稀土流失严重, 2011年开始战略收储 |
资源过度开发后, 严格管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
中国稀土不能再背负高昂的环境代价 |
稀土尾矿污染下, 河里鱼虾绝迹, 水稻也种不出来 |
从“搬山运动”到“千疮百孔” |
几十年开挖稀土赚来的钱都不够填补环境治理的费用 |
(10)基于环境规制视角的中国稀土产业生态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环境规制促进产业升级的理论 |
2.1.2 环境外部性理论 |
2.1.3 波特假说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有关稀土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研究 |
2.2.2 有关稀土产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概况的研究 |
2.2.3 有关生态效率的研究 |
2.2.4 有关环境规制与环境效率、产业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
2.2.5 文献述评 |
3 中国稀土产业的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
3.1 稀土资源概况分析 |
3.2 稀土产业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
3.3 稀土产业资源环境规制政策 |
4 中国稀土产业生态效率的实证分析 |
4.1 稀土产业生态效率测算与分析 |
4.1.1 评价模型选择 |
4.1.2 指标、研究省份的选取与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3 生态效率测算结果及区域差异分析 |
4.2 稀土产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2.1 影响因素及变量选择 |
4.2.2 模型构建 |
4.2.3 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结果及分析 |
5 环境规制对中国稀土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分析 |
5.1 环境规制对稀土产业升级的影响分析 |
5.1.1 研究假设 |
5.1.2 变量选择 |
5.1.3 模型设定 |
5.1.4 估计结果与讨论 |
5.2 环境规制对稀土产业生态效率的中介效应检验 |
5.2.1 模型构建 |
5.2.2 回归结果及分析 |
6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稀土之都”强化稀土行业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稀土产业税收政策研究文献综述[J]. 温晓华,李文龙.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09)
- [2]赣州稀土绿色矿山建设评价及实证研究[D]. 朱志芸. 河北地质大学, 2021(05)
- [3]环境规制与企业行为动态博弈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机理——基于北方稀土的纵向案例研究[J]. 米莉,陶娅,樊婷.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20(05)
- [4]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修复演化博弈模型与策略研究[D]. 闫光礼. 北京科技大学, 2020
- [5]北方稀土集团核心竞争力分析[D]. 崔辰.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6]WTO环境保护例外条款的适用研究[D]. 袁恒.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我国稀土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王艺皓.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8]中美贸易战与中国稀土进出口战略[D]. 叶劲秀. 南京大学, 2020(02)
- [9]稀土之力[J]. 李永华. 中国经济周刊, 2019(11)
- [10]基于环境规制视角的中国稀土产业生态效率研究[D]. 刘云云.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