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稻米发酵生产柠檬酸工艺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闯[1](2021)在《糯米黏豆包纯菌发酵工艺优化与冻藏特性分析》文中指出黏豆包是东北地区特色传统食品,南北方饮食文化的交融使黏豆包受到了更多人们的喜爱,但黏豆包生产大部分是小作坊、小公司由传统自然发酵加工制作,具有工序复杂、发酵周期长、安全性差等弊端。因此,对黏豆包批量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需求显得尤为迫切。与传统自然发酵相比,人工接种乳酸菌发酵剂来制作黏豆包,可显着克服上述传统发酵带来的弊端。并且黏豆包发酵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以及冻藏对其食用品质的影响还未见报道,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应研究,以获得较好的生产工艺和冻藏品质变化规律,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故研究结果如下。(1)以感官评分、硬度、弹性、胶着性和黏聚性为评价指标,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工艺条件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原料配比(糯米:粳米)=80:20(g/g),乳酸菌添加量=7%(v/v),发酵时间=20 h,发酵温度=37℃。按此条件生产出来的糯米黏豆包质构品质和感官品质良好。(2)选取最优生产条件来制备黏豆包,并且对其在发酵期间营养成分的变化进行探究,研究发现: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发酵液的总酸度和乳酸菌活菌数目先快速增加而后趋于平稳,而pH值则刚好相反;有机酸中乳酸含量始终呈上升趋势,其他有机酸整体都呈下降趋势,在发酵8~12h期间草酸达到最低值;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增长,必需氨基酸比例提高,使黏豆包营养更加丰富,有利于人体吸收。(3)本试验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质构测试以及感官评价的方法,对糯米黏豆包常规冻藏后的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随着冻藏天数的增加,黏豆包复蒸后的硬度、弹性、胶着性和黏聚性以及感官评分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并且结合T2弛豫曲线图以及水分结合状态可以得出信号强度逐渐减弱,即总含水量随之减少。根据弛豫时间T21、T22和T23相对应的峰面积可知,对于未冻藏的黏豆包熟面团来说,冻藏显着的增加了冷冻熟面团的强结合水,但随着冻藏天数的增加,冷冻熟面团的强结合水呈现下降的趋势,而自由水呈现上升趋势,差异性不显着。本研究可以对冷链运输和黏豆包的保藏以及工厂货架期的设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巢鑫雨[2](2021)在《基于稻米油精炼副产物混合脂肪酸的单甘酯制备及其结构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稻米油精炼副产物(混合脂肪酸)为主要原材料,通过硼酸保护法、丙酮保护法以及酶法催化精炼副产物与甘油进行酯化反应制备较高纯度单甘酯,实现了对精炼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硼酸保护法合成单甘酯工艺优化及产物结构表征硼酸法合成单甘酯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摩尔比n(硼酸双甘油酯):n(混合脂肪酸)=4:1、酯化温度220℃、酯化时间3.5 h、催化剂添加量2.5%,在此最佳合成条件下,单甘酯得率达到66.5%。气相色谱仪分析了稻米油精炼油脚主要由油酸、亚油酸等五种脂肪酸组成,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液相色谱仪表征产物为单甘酯。(2)丙酮保护法合成单甘酯工艺优化及产物结构表征丙酮法合成单甘酯最佳工艺条件为:基团保护温度79℃、酯化温度142℃、底物摩尔比n(甘油):n(丙酮):n(混合脂肪酸)=1:2:0.8、基团保护时间3 h、酯化时间3 h,在此最佳条件下,单甘酯得率达到79.5%。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飞行质谱仪以及核磁波谱仪表征产物为单甘酯。(3)叔丁醇体系中酶法合成单甘酯工艺优化及产物结构表征酶法合成单甘酯最佳工艺条件为:Lipozyme435酶添加量8.5%、油醇质量比1.5:1、酯化温度54℃、底物摩尔比n(甘油):n(混合脂肪酸)=3.2:1,在此最佳条件下,单甘酯得率为72.89%。试验所用酶重复使用6次,第6次酶催化后单甘酯得率仍有50.5%,说明该酶重复操作性好。最后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飞行质谱仪以及核磁波谱仪表征产物为单甘酯。(4)单甘酯基本理化性质、HLB值测定以及氧化稳定性研究参照有关规定方法对单甘酯产品的理化性质和HLB值进行测定,利用烘箱氧化法研究了单甘酯的储存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合成的单甘酯酸价分别为3.4、2.6和2.5 mg/g,过氧化值分别为1.6、1.1和1.3 mmol/Kg,皂化值分别为168、165和171 mg/g,碘值分别为77、74和75 mg/g,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安全食品质量标准。浊数法测得单甘酯HLB值分别为3.7、4.3和5.2。抗氧化剂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VE和柠檬酸能有效抑制单甘酯产品的氧化作用,正交实验得到复配抗氧化剂的配方为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200mg/Kg、VE 200mg/Kg、柠檬酸175mg/Kg,在此条件下单甘酯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分别为1.09mg/g和1.68mmol/Kg,与空白组对比后证明抗氧化效果好。
朱建华,夏颉,邹秀容,刘日斌,蔡媛妍,洪日华,谭韦娟,古丽容,刘波[3](2021)在《糯米发酵产醪糟粒物性及其悬浮饮品配方研究》文中提出以糯米、水、酒曲为主要原料,柠檬酸、白砂糖、甜蜜素、结冷胶等为辅料,研制了醪糟悬浮饮料。首先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了浸米时间、酒曲添加量、发酵时间对糯米酒精发酵产醪糟粒感官评分及物性综合评价指标的影响,确定了醪糟粒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浸米时间16 h、酒曲添加量0.4%(w/w)、发酵时间96 h。并以醪糟粒为中间基料,通过稳态流变测试及醪糟悬浮饮品风味感官分析正交试验,获得饮品的最优配方:醪糟8.0%(w/w)、结冷胶0.5%(w/w)、白砂糖5.0%(w/w)、柠檬酸0.2%(w/w)、甜蜜素0.02%(w/w)。最佳配方条件下制备的产品悬浮效果良好,醪糟粒分散均匀、甜酸适度、味道清爽。
张叶[4](2020)在《黄粉虫降解秸秆废弃物及其粪便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秸秆富含有机碳,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但可生物降解性低,资源化利用被限制。黄粉虫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资源昆虫,并且对有机废弃物具备一定降解能力。对此,本文提出“黄粉虫降解秸秆—虫粪制备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秸秆资源化方式。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选用麦麸(WB)、水稻秸秆(RS)、玉米秸秆(CS)、小麦秸秆(WS)、大米壳(RH)、米糠(RB)按不同营养配方饲喂黄粉虫。结果表明,黄粉虫对RS、CS和RB表现出较强的取食偏好,48 d内每盒总取食量达到7.80~10.66 g(无营养组)和20.69~23.77 g(营养组);实验结束时,两组分别减重17.82~28.62%和8.47~22.13%;无营养组摄食RS、RB、CS的幼虫存活率为56.67~69.72%,营养组同比提升21.92~57.83%。由此表明黄粉虫可在以秸秆为主食的条件下维持生存,适量营养物质的添加有利于提高幼虫生物活性。(2)对秸秆与相应虫粪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原料相比,虫粪样品的C/H下降,羟基、甲基亚甲基等官能团增加,苯环基团含量下降,证明秸秆的复杂结构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黄粉虫对RS、CS、WS和RB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达到23.10~51.42%(半纤维素)、39.88~55%(纤维素)、40.04~53.27%(木质素)。此外,比对本实验黄粉虫肠道菌群的测序结果与已发表的木质纤维素降解菌株,认为黄粉虫肠道内极大可能存在着大量木质纤维素降解菌。(3)将秸秆与虫粪制备成生物炭来吸附重金属。结果表明,虫粪生物炭的吸附能力优于秸秆生物炭,其中FRSBC(以水稻秸秆为食的黄粉虫粪便生物炭)效果最佳,对Pb2+、Cu2+、Cd2+、Cr6+、Zn2+的去除能力分别达到188.20±4.71、49.56±1.49、58.94±2.95、18.60±0.93和41.98±2.01 mg/g。与RSBC(水稻秸秆生物炭)相比,吸附性能提升了24.34~67.65%。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机制包括静电相互作用,离子交换,氢键,静电外层络合和共沉淀/内层络合等。(4)以FRSBC为研究对象,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本实验生物炭制备过程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虫粪收集和裂解炭化两个单元过程是主要的环境影响步骤。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工培养箱和管式炉的高耗电量;系统对环境影响大小的排序为富营养化>光化学臭氧合成>酸化>温室效应>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生物毒性;针对此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如以热蒸汽加湿器代替人工培养箱、改变升温速率、缩短炭化时间、选择更加清洁的电能等。
苏佳佳[5](2020)在《糙米酒酿制备工艺及其品质特性研究》文中指出糙米是典型的全谷物,其对稻米总营养的保留率远高于精白米,且含有多种可有效预防糖尿病、高血糖等慢性病的活性功能因子,然而由于食用口感差、风味不佳等问题存在,导致其难以被消费者广泛接受,实际消费率低。甜酒酿是我国倍受欢迎的传统发酵谷物食品,其口感酸甜、营养丰富且具有独特风味。本课题以改善糙米口感、风味及提升精白糯米酒酿的营养功能与应用价值为出发点,研究了糙米酒酿的制备工艺及其整体风味轮廓、风味物质和营养功能成分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对糙米酒酿和精白糯米酒酿进行了品质综合对比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对糙米酒酿的浸泡、蒸煮和发酵各工艺阶段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浸泡时间、蒸煮时间、酒曲添加量、发酵时长和发酵温度等因素对酒酿品质影响较大。糙米酒酿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糙米浸泡时间8 h、蒸煮时间35 min、酒曲添加量0.4%(w/w)、发酵温度35°C、恒温发酵时间60 h。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GC-O)、电子鼻(E-Nose)结合感官评定等探究了糙米酒酿在发酵过程中整体风味轮廓及风味化合物的变化,结果显示:糙米经过发酵作用能够显着改善其原始风味,糙米酒酿风味物质共47种,风味活性成分29种,其中丁酸乙酯、己醇等6种成分在进样分流稀释27倍条件下仍能被嗅闻识别,对糙米酒酿风味贡献较大。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R)对风味活性成分与感官属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期间糙米酒酿的酒香、果香风味的增强主要归因于乙醇、天竺葵醇、D-香茅醇和戊酸乙酯等风味物质的增加,而甲基庚烯酮、2-戊基呋喃等风味物质的减少是导致酒酿的米香逐渐减弱的主要原因。探究了糙米酒酿中的酒精度、多糖、小分子糖、有机酸、多肽、游离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及总多酚等营养成分在发酵期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糙米酒酿发酵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显着。在发酵期间,酒精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着提升。淀粉等大分子多糖被逐渐降解成以葡萄糖为主的小分子糖。蛋白质被逐渐水解导致多肽和氨基酸含量显着增加。GABA和总多酚等功能性成分的含量也均随发酵时间延长而显着增加,经60 h发酵的糙米酒酿的GABA含量约为糙米的4.15倍。糙米酒酿的有机酸种类丰富,通过剂量比阈因子(DoT值)分析可知,酒石酸和乙酸为酸味特征主要贡献成分,其含量的增加是导致酒酿酸味特征逐渐变强的主要原因。从风味特征和营养功能特性等方面对糙米酒酿与糯米酒酿的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风味轮廓相似,风味物质均以醇、酯类为主,但糙米酒酿风味物质种类更丰富。经电子舌系统(E-Tongue)鉴定可知糙米酒酿口感较甜、鲜味更突出,且还原糖、游离氨基酸、GABA和总多酚等营养功能成分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糯米酒酿。此外,糙米酒酿表现出了更强的抗氧化能力。因此,以糙米为原料制备糙米酒酿,能够同时满足消费者对风味口感与营养健康两方面的追求。
田亚[6](2020)在《贵州米酸汤优势微生物与品质特性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贵州传统发酵米酸汤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悠久的食用和制作历史,但对米酸汤发酵微生物与品质特色发掘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通过探究贵州传统米酸汤发酵过程中的理化、风味等品质特性、分析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规律,探明米酸汤发酵过程中的优势微生物菌群与品质特性形成的相关性,建立优势菌种复合发酵米酸汤新工艺,明确多菌系强化发酵米酸汤的优势特征,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生产指导意义。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理化特性研究表明,贵州米酸汤的总酸含量为9.47±0.09g·kg-1,氨基酸态氮含量为12.930±0.081mg·100g-1,贵州传统米酸汤的总酸含量为9.47±0.09g·kg-1,氨基酸态氮含量:12.93±0.081mg·100g-1,有机酸含量:乳酸8.29±0.41mg·m L-1、乙酸4.94±0.07mg·m L-1、D-苹果酸1.07±0.05 mg·m L-1、柠檬酸0.64±0.08mg·m L-1、酒石酸0.34±0.05mg·m L-1、丁二酸0.21±0.03mg·m L-1,p H值为2.62±0.007,还原糖含量为0.293±0.054mg·m L-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0.250±0%,亚硝酸盐含量为0.639±0.023mg·kg-1。发酵第1、11d是米酸汤理化品质发生变化的重要拐点,若出现发酵异常,则米酸汤理化品质降低,具体表现为酸度降低,亚硝酸盐含量增加,氨基酸态氮含量减少。(2)高通量测序分析微生物多样性表明,米酸汤发酵过程中的优势细菌为维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vini)、解淀粉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mylolyticu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巴氏醋酸杆菌(Acetobacter)、普雷沃菌(Prevotella)、副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farraginis)等,其中普雷沃菌是发酵0d特有的细菌,维氏乳杆菌为发酵过程中特有的细菌;优势真菌为毕赤酵母菌属(Pichia)、未分类的子囊菌属(unclassified_p_Ascomycota)、附球菌属(Epicoccum)、毛孢子菌属(Cutaneotrichosporon),其中毛孢子菌属为发酵0d特有的真菌菌属。(3)GC-MS分析贵州米酸汤的主体挥发性风味物质为有机酸、酯类物质。风味品质的形成分为3个阶段:发酵0-1d为发酵初期,风味成分变化明显;发酵1-10d是产酸阶段,风味成分组成稳定;发酵11-15d为风味成型阶段,风味物质复合形成特征风味。主成分评价模型分析表明,醇类、酮类物质对发酵0-1d的米酸汤风味品质影响较大,醛类、烯烃类、烷烃类、酚类、酸类、酯类、呋喃类物质对发酵11-15d的米酸汤风味品质影响较大,发酵15d的米酸汤风味品质最佳。主体呈香物质有34种,其中丁酸乙酯、正庚醛、正己醛、壬醛、正辛醛、丁酸、甲酸等18种物质对米酸汤整体风味有直接作用;苯乙醇、正庚醇、α-松油醇、丙位壬内酯、2-壬酮等15种物质对米酸汤整体风味具有修饰作用;米酸汤受污染产生“瓮臭味”的主体成分为甲酸、丙酸、丁酸、异丁酸、己酸、辛酸、正葵酸。(4)优势微生物与品质特性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与理化品质呈现正相关的微生物有巴氏醋酸杆菌(Acetobacter)、干酪乳酸菌(Lactobacillus casei)、副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farragin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毕赤酵母菌属(Pichia)、毛孢子菌属(Cutaneotrichosporon)等;呈现负相关的微生物有维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vini)、普雷沃菌(Prevotella)、附球菌属(Epicoccum)等。与米酸汤的风味呈现正相关的微生物有巴氏醋酸杆菌(Acetobacter)、解淀粉乳杆菌(Lactobacillus amylolyticu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附球菌属(Epicoccum)等;呈现负相关的微生物有维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vini)、普雷沃菌(Prevotella)、毕赤酵母菌属(Pichia)、毛孢子菌属(Cutaneotrichosporon)等。(5)以副干酪乳杆菌SR10-1、片糖戊球菌SR4-2、植物乳杆菌LP、毕赤酵母菌FBKL:2.0120、巴氏醋酸杆菌A-1按照3:1:3:1:1的比例建立优势菌种复合发酵米酸汤新工艺,研究结果表明:优势菌种复合强化发酵制备的米酸汤能够达到自然发酵米酸汤的相同理化品质,且产酸速率更快,峰值提前6d。不同发酵基质制作的米酸汤品质存在差异,在理化品质方面,红米发酵表现出较强的发酵特性,在有机酸生成与感官品质方面,紫米发酵优势更突出。经GC-I-MS分析比较,多菌系强化发酵的米酸汤与自然发酵米酸汤风味品质差异显着,紫米酸汤的酯类物质含量较高;红米酸汤的烯烃类物质含量较高;糯米酸汤的乙醇含量较高;白米发酵米酸汤的乙酸含量较高。本研究开发的多菌系强化发酵米酸汤有较高的工业化生产应用价值。
李巧凤[7](2020)在《甜柿果醋酿造工艺、抗氧化活性及催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食品品质与营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柿子因富含维生素、多酚及膳食纤维等生物活性物质,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我国柿子资源丰富,但目前柿子主要以鲜食为主,深加工利用率低,且其成熟期集中,采后易软化腐烂,不易贮藏,导致生产过剩、产品滞销等问题日益严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以甜柿为原料酿造甜柿果醋,既丰富了功能型饮料市场,同时大大提高了甜柿的经济价值。因此,甜柿果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罗田甜柿,含糖量高,营养丰富,同时籽粒少,便于加工,是酿造果醋的优质原料。本研究以罗田甜柿为主要原料,利用碎米发酵得到的高糖碎米甜酒作为调糖剂来代替传统调糖工艺,提高发酵底物的糖度,再经两步发酵法将其加工成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特色甜柿果醋。本文系统研究碎米产糖工艺、可发酵性甜柿果浆的制备、酒精与醋酸发酵以及果醋澄清工艺,确定甜柿果醋最佳生产工艺参数;探索超声辅助酶解对甜柿果浆协同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甜柿果醋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及甜柿果醋陈酿过程中发生的理化指标,有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揭示联合催陈对甜柿果醋品质的改善机理,为甜柿果醋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 以碎米为原料,优化碎米发酵产糖工艺。研究表明,碎米甜酒的发酵产糖的最佳参数为:发酵3 d、料水比1:1、酒曲添加量0.8%及发酵温度30℃,其最高产糖率高达46.04%。在此条件下,压榨所得的高糖低醇碎米甜酒,其可溶性固形物为22.17%,还原糖浓度为249.70 g/L,酒精度为1.57%vol,总酸为6.51g/L,氨基酸态氮为2.33 g/100m L。2. 采用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果胶酶制备甜柿果汁的工艺参数,并探索超声波辅助酶解对甜柿果浆协同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当果胶酶添加量为0.03%,酶解温度为51℃及超声时间为22 min时,甜柿的最高出汁率和透光率分别为81.64%和90.83%。此外,与单一的酶解处理相比,超声辅助酶解处理不仅提高了甜柿果汁的出汁率,还增强了甜柿果汁的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SEM结果表明,超声波与酶解产生协同作用,加速了甜柿组织细胞壁的破裂,提高了酶解效率和多酚物质的溶出率,进而改善了甜柿果汁的品质。3. 通过正交和响应面试验分别优化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酒精发酵阶段,最佳工艺参数为:甜柿果浆、碎米甜酒和水配比1:1:1(w:w:w),发酵4 d,发酵温度28℃,酵母接种量0.1%及初始p H值5,其最高酒精度为8.7%vol;在醋酸发酵阶段,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初始酒精度7%vol,发酵温度30℃,醋酸菌接种量6%及初始p H值5,其最高总酸含量为5.31g/100m L。4. 探索明胶、果胶酶、壳聚糖及皂土4种澄清剂对甜柿果醋的澄清效果,并研究甜柿果醋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明胶和壳聚糖的澄清效果明显优于果胶酶和皂土,且明胶和壳聚糖的最佳复配比为1:0.8,即明胶和壳聚糖添加量分别为0.05%,0.04%时,其透光率可高达93.64%,且澄清后的甜柿果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此外,当甜柿果醋浓度为50%时,其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达到90.17%,远高于两种市售柿醋,而DPPH自由基清除率、ABST+·自由基清除率及Fe3+还原能力介于两种柿醋之间,表明甜柿果醋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5. 研究不同超声波与微波条件对甜柿果醋的理化指标、总酯、色度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并采用HPLC和SPME结合GC-MS对甜柿果醋中六种有机酸和挥发性风物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甜柿果醋相比,超声联合微波处理的甜柿果醋中总酯含量增加了10.70%,感官评价得分提高了30.61%,色度值明显提亮。进一步研究发现,经超声联合微波处理后的甜柿果醋中的乙酸含量减少了6.05%,但非挥发性有机酸总含量高于未处理的甜柿果醋,其变化趋势与自然陈酿3个月的甜柿果醋基本一致;超声联合微波处理后的甜柿果醋中酯类物质含量明显提高,酸类物质含量显着下降,而醇类和醛类物质含量变化不明显。研究表明,超声联合微波处理后,甜柿果醋中的酯香增加,刺激性减弱,风味更加协调,符合自然陈酿趋势。因此,超声联合微波处理具有较佳的催陈效果,是提高甜柿果醋品质的有效手段之一。
韩涛[8](2020)在《广地域多品种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长期储存与生物炼制及重金属污染原料能源化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着重研究了两个重要的实际应用问题,即:广地域多品种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长期储存和重金属污染生物质原料的能源化应用。首先,我国的作物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分布极广、品种众多且产量非常丰富,因而极其有利于进行生物炼制类的能源化应用。然而在进行大规模生物炼制应用之前要想摆脱原料供应对季节的强烈依赖性就必须要成功解决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木质纤维素原料的无霉变长期储存,才能保证生物炼制工厂可以进行常年稳定的能源化生产。其次,近年来我国总体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非常严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由此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生物质。为避免直接丢弃而引发严重的重金属二次污染,寻求合理妥善的方法来安全有效地处理这些受重金属污染的生物质便显得尤为重要。虽然目前采用生物炼制方法对这类受污染的生物质原料进行能源化应用是接近该目标的有效方法,但应用的同时做好重金属二次污染的防控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本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借助了本实验室开发的一种成熟且优良的预处理技术——干酸预处理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分别进行了广地域多品种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长期储存测试研究以及重金属污染生物质原料的全生物质炼制研究,现将主要的研究方法及最终取得的重要结论总结如下:(1)本文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干酸预处理后的三种农作物秸秆在中国多种地域环境下进行长期储存的可行性。首先,为了让木质纤维素原料在长期储存期间避开霉变的威胁,我们采用了一种先预处理再进行长期储存的方式。其次,为了把握预处理原料在长期储存期间所发生的变化,针对多种预处理后的秸秆在中国不同城市的储存进行了全年的跟踪测试实验,主要调查了预处理原料的理化性质、组成、酶水解得率以及乙醇发酵性能的变化情况。最后,在分散式原料供应的框架下对木质纤维素原料的储存密度和资源岛外运输成本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最终得到了如下结果或结论:第一,干酸预处理后的作物秸秆能够在中国多种复杂地域环境以及长达一年的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霉变储存,因此其拥有优良的抗霉变性能,同时也可说明这样的先干酸预处理再进行长期储存的方式是行之有效的。第二,干酸预处理之后,秸秆原料的堆积密度和振实密度明显提高,并且储存期间原料的储存密度仍在积极的上升,因此这样的性质变化有助于降低原料供应过程的运输成本。第三,干酸预处理原料在储存期间主要抑制物组分的含量显着降低,因而有助于节约后续生物脱毒的时间成本。第四,干酸预处理秸秆原料在长期储存期间酶解得率明显提高但乙醇发酵性能总体上变化不大。(2)本文第二部分以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下污染现象时常发生的水稻生物质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基于干酸预处理技术的全生物质炼制方法对目前大量产生且难以处理的重金属污染水稻生物质进行全封闭能源化应用的可行性。重金属污染水稻的稻秆和稻米均是有潜在二次污染能力的受污染生物质,对其进行能源化应用的同时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基于干酸预处理技术的干法生物炼制过程可以率先实现重金属污染稻秆的全封闭能源化利用,但受污染稻米没有很好的利用方法,如若单独用于乙醇发酵势必会产生大量可被非法用作动物饲料的重金属污染酒糟从而导致严重的重金属二次污染。由此,为避免稻米的单独发酵,我们在干酸预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尝试了一种全生物质共同炼制的方法,即:将受污染的稻米制备成水解液并以补料的形式整合至稻秆的乙醇发酵过程中,形成全生物质的发酵形式,从而成功从源头上避免重金属酒糟的产生。最终不仅取得了理想的乙醇指标(56.3 g/L),实现了能源化利用,也成功对受污染水稻生物质做到了无二次污染的全封闭处理,实现了重金属的富集。综上,干酸预处理技术对广地域多品种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长期储存及重金属污染原料全封闭能源化应用意义重大。基于干酸预处理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成功解决农作物秸秆等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长期储存问题,还可为重金属污染水稻进行安全的全生物质能源化利用创造有利条件。因此,本研究为今后生物炼制工厂的常年原料供应以及重金属污染生物质的安全有效处理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周鑫[9](2020)在《稻米淀粉消化特性等功能性状的遗传与结构基础研究》文中指出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水稻的品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淀粉是水稻中最主要的储能物质,对稻米品质有决定性的影响。但是,调控稻米消化特性及其它功能特性的分子结构基础及遗传机制还不明确,制约了稻米品质的改良进程。本研究系统分析了淀粉消化特性及其它功能特性的遗传-结构-功能间的关系,为水稻的定向育种及稻米品质的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了控制水稻淀粉消化特性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在整个关联定位群体中,抗性淀粉(RS)含量与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呈显着正相关(r2=0.7529)。共检测到四个与RS含量相关的QTLs,每个QTL均可以解释总变异的10%-13%。其中一个QTL位于第6染色体的Wx基因(chr061765761)上,另外三个分别位于第6染色体的SSIIa(chr066168586)、第8染色体(chr0823391108)的ISA1和第9染色体(chr095975264)的APGS1附近。2、以高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广陆矮4号及其突变体为材料,研究了淀粉精细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关系,并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突变体GM03和GM04的AAC分别为33.5%和35.1%,RS含量高达7.9%和8.4%。GM03和GM04峰值处的高度(hAM)均很高,表明真正直链淀粉含量(TAC)也显着高于亲本与其它突变体。花后5天GBSSI和花后15天SSI的表达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及精细结构参数显着正相关,与支链淀粉精细结构参数呈显着负相关。直链淀粉含量及精细结构参数与RS呈显着正相关,支链淀粉fb1链与RS显着正相关,而平均链长(X)和fb3链与RS呈显着负相关。3、以低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93-11及其突变体为材料,研究了淀粉合酶含量、精细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JM2的TAC为26%,RS为3%,均显着高于亲本及其它突变体。JM02中GBSSI和SSIIIa的相对含量最高,平均为3.67和8.10;这两种酶含量直接影响h AM,而h AM与AAC、RS、硬度(HD)、粘聚性(COH)、糊化起始温度(To)、糊化焓((35)Hg)、回生焓((35)Hr)和回生率(R%)均存在显着相关性。SSI、SSIIa和SSIIIa影响直链淀粉大小(Rh,AM),而Rh,AM与AAC、TAC、RS、HD、COH、To和Tp具有显着相关性。SSIIa和PUL均影响XAP2,并且XAP2与To呈正相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淀粉生物合成相关酶可通过调控淀粉的精细结构进而影响淀粉的功能特性。4、利用高RS含量水稻淀粉,通过普鲁兰酶改性、湿热改性或柠檬酸改性能够进一步提高稻米淀粉的RS含量。除93-11外,经柠檬酸改性样品的RS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其中一个ae突变体(BP577I)经柠檬酸改性后的RS含量最高,为15.74%。而93-11经普鲁兰酶改性后的RS含量可达到6.11%。改性淀粉中,RS与AAC呈显着正相关,与淀粉-脂质复合物的熔融温度呈显着负相关。
鲁思琴,易江,陈渠玲,甘平洋,张源泉,裴健儒,朱凤霞,黄天柱[10](2020)在《稻米籽粒中镉的富集规律与分布及消减方法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对稻米籽粒中镉的来源、吸收转运机制,以及分布和形态进行了分析,并对稻米籽粒中镉的消减方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二、利用稻米发酵生产柠檬酸工艺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稻米发酵生产柠檬酸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糯米黏豆包纯菌发酵工艺优化与冻藏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乳酸菌发酵黏豆包概述 |
1.1.1 黏豆包的起源与发展 |
1.1.2 乳酸菌在黏豆包发酵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 |
1.2 糯米概述 |
1.2.1 糯米的营养特性 |
1.2.2 糯米的加工特性 |
1.2.3 糯米加工利用现状 |
1.3 常规冻藏对冷冻米面食品品质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乳酸菌发酵对糯米黏豆包品质的影响及工艺参数的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糯米和粳米理化指标测定 |
2.3.2 乳酸菌液的制备 |
2.3.3 乳酸菌活菌数测定 |
2.3.4 乳酸菌发酵糯米黏豆包制作流程 |
2.3.5 黏豆包熟面团质构特性的测定 |
2.3.6 黏豆包熟面团感官特性的测定 |
2.3.7 乳酸菌对糯米黏豆包品质的影响及工艺优化 |
2.3.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糯米和粳米理化指标的分析 |
2.4.2 原料配比对糯米黏豆包品质的影响 |
2.4.3 乳酸菌添加量对糯米黏豆包品质的影响 |
2.4.4 发酵时间对糯米黏豆包品质的影响 |
2.4.5 发酵温度对糯米黏豆包品质的影响 |
2.4.6 乳酸菌发酵糯米黏豆包工艺条件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3 糯米黏豆包发酵期间营养成分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发酵液pH和总酸度(TTA)测定 |
3.3.2 乳酸菌活菌数测定 |
3.3.3 有机酸含量测定 |
3.3.4 游离氨基酸测定 |
3.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发酵期间pH和总酸度(TTA)的变化规律 |
3.4.2 发酵期间乳酸菌活菌数目的变化规律 |
3.4.3 发酵期间有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 |
3.4.4 发酵期间游离氨基酸的变化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4 冷冻储藏(-18℃)过程中黏豆包品质变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复蒸后黏豆包熟面团质构特性的测定 |
4.3.2 复蒸后黏豆包熟面团感官特性的测定 |
4.3.3 黏豆包冷冻熟面水分结合状态的测定 |
4.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冷冻储藏(-18℃)过程中冷冻熟面质构品质的变化 |
4.4.2 冷冻储藏(-18℃)过程中冷冻熟面感官品质的变化 |
4.4.3 冷冻储藏(-18℃)过程中冷冻熟面水分结合状态的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稻米油精炼副产物混合脂肪酸的单甘酯制备及其结构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概述 |
1.2 单甘酯的结构及其性质 |
1.2.1 单甘酯的结构 |
1.2.2 单甘酯的性质 |
1.2.3 单甘酯的应用 |
1.2.4 单甘酯的合成方法 |
1.3 单甘酯的分离纯化方法 |
1.3.1 柱层析法 |
1.3.2 溶剂结晶法 |
1.3.3 分子蒸馏法 |
1.3.4 薄层色谱法 |
1.4 单甘酯的检测方法 |
1.4.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4.2 气相色谱法 |
1.4.3 红外光谱法 |
1.4.4 核磁共振法 |
1.5 单甘酯氧化稳定性研究进展 |
1.5.1 单甘酯氧化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
1.5.2 抗氧化剂作用机制 |
1.6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6.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硼酸保护法合成单甘酯工艺研究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主要材料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
2.2.2 单因素试验设计 |
2.2.3 脂肪酸转化率的测定 |
2.2.4 单甘酯产率的测定 |
2.3 混合脂肪酸具体组成分析 |
2.3.1 脂肪酸甲酯化方法 |
2.3.2 气相色谱仪分析检测方法 |
2.4 单甘酯产物结构表征 |
2.4.1 傅里叶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官能团 |
2.4.2 液相色谱法测定甘油酯组成 |
2.5 结果和讨论 |
2.5.1 单因素结果分析 |
2.5.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2.5.3 验证实验结果 |
2.5.4 精炼油脚中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 |
2.5.5 产物结构测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丙酮保护法合成单甘酯工艺研究 |
3.1 材料和仪器 |
3.1.1 试验主要材料 |
3.1.2 试验主要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
3.2.2 油脚中脂肪酸转化率测定方法 |
3.2.3 单甘酯产率测定方法 |
3.2.4 单因素试验设计 |
3.2.5 响应面试验设计 |
3.3 产物结构表征 |
3.3.1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测定官能团 |
3.3.2 飞行时间质谱仪(TOF-MS)分析产物结构 |
3.3.3 ~1HNMR分析产物结构 |
3.4 结果和讨论 |
3.4.1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3.4.2 响应面优化实验 |
3.4.3 产物结构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叔丁醇体系中酶法合成单甘酯工艺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主要材料 |
4.1.2 试验主要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脂肪酶种类筛选 |
4.2.2 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
4.2.3 脂肪酸转化率的测定 |
4.2.4 单甘酯得率的测定 |
4.2.5 单因素试验设计 |
4.2.6 响应面试验优化工艺 |
4.2.7 酶稳定性试验 |
4.3 产物结构表征 |
4.3.1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测定官能团 |
4.3.2 飞行时间质谱仪(TOF-MS)分析产物结构 |
4.3.3 ~1HNMR分析产物结构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酶催化剂种类的选择 |
4.4.2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4.4.3 响应面优化 |
4.4.4 产物结构测定 |
4.4.5 有机溶剂体系中酶稳定性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单甘酯产品理化性质及其氧化稳定性研究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主要材料 |
5.1.2 实验主要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理化指标测定 |
5.2.2 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的计算 |
5.2.3 氧化稳定性研究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理化指标分析 |
5.3.2 单甘酯样品HLB值 |
5.3.3 氧化稳定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糯米发酵产醪糟粒物性及其悬浮饮品配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工艺流程 |
1.2.2 操作要点 |
(1)原料挑选与清洗 |
(2)糯米润胀及蒸熟 |
(3)摊凉冷却 |
(4)接种、装罐及搭窝 |
(5)恒温发酵及醪糟分离 |
(6)悬浮剂的溶解、配料及灭菌 |
(7)选瓶、洗瓶、热灌装、冷却、成品 |
1.2.3 发酵产醪糟粒感官及物性评价的单因素试验设计 |
1.2.4 正交试验设计 |
(1)发酵产醪糟粒物性优化正交试验设计 |
(2)醪糟悬浮饮品配方最优正交试验设计 |
1.2.5 感官评价标准 |
1.2.6 发酵产醪糟粒形及粒重的测定 |
1.2.7 稳态剪切试验测定结冷胶悬浮剂表观黏度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发酵工艺参数对醪糟粒感官及物性评价的影响 |
2.1.1 浸米时间 |
2.1.2 酒曲添加量 |
2.1.3 发酵时间的影响 |
2.2 正交试验 |
2.2.1 醪糟粒形优化发酵工艺参数正交试验 |
2.2.2 醪糟悬浮饮品配方的优化正交试验 |
2.3 适合悬浮效果结冷胶浓度的确定 |
2.4 产品质量指标 |
2.4.1 感官指标 |
2.4.2 理化指标 |
2.4.3 微生物指标 |
3 结论 |
(4)黄粉虫降解秸秆废弃物及其粪便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农业秸秆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
1.1.1 秸秆预处理技术 |
1.1.2 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
1.2 黄粉虫的生物降解研究 |
1.2.1 黄粉虫生物特性 |
1.2.2 黄粉虫应用价值 |
1.2.3 黄粉虫对有机废弃物的生物降解研究 |
1.3 生物炭的研究进展 |
1.3.1 生物炭来源 |
1.3.2 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研究现状 |
1.3.3 生物炭的生命周期评价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黄粉虫对秸秆的摄食与降解实验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方法 |
2.2 生物炭制备与重金属吸附实验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2.4 表征方法 |
第3章 黄粉虫对秸秆的摄食与降解 |
3.1 引言 |
3.2 不同秸秆对黄粉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1 不同秸秆饲喂条件对黄粉虫取食的影响 |
3.2.2 不同秸秆饲喂条件对黄粉虫虫重的影响 |
3.2.3 不同秸秆饲喂条件对黄粉虫存活率的影响 |
3.2.4 不同秸秆饲喂条件对黄粉虫虫粪量的影响 |
3.3 黄粉虫对秸秆的降解表征 |
3.3.1 黄粉虫对秸秆的消化情况 |
3.3.2 秸秆与虫粪样品的元素组成分析 |
3.3.3 秸秆与虫粪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4 木质纤维素组分含量测定 |
3.4 不同秸秆饲喂条件下对黄粉虫肠道群落分析 |
3.4.1 测序数据优化与统计 |
3.4.2 多样性分析 |
3.4.3 不同秸秆对黄粉虫肠道群落结构的影响 |
3.4.4 营养成分添加对黄粉虫肠道群落结构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炭的制备与重金属吸附 |
4.1 引言 |
4.2 生物炭理化性质及结构 |
4.2.1 产炭率 |
4.2.2 生物炭pH |
4.2.3 元素组成 |
4.2.4 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 |
4.3 生物炭对模拟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效果研究 |
4.3.1 不同生物质原料对生物炭的吸附效果影响 |
4.3.2 制备温度对生物炭的吸附效果影响 |
4.3.3 溶液酸碱度对生物炭的吸附效果影响 |
4.4 吸附重金属前后的生物炭表征 |
4.4.1 表观形貌 |
4.4.2 Zeta电位 |
4.4.3 红外谱图 |
4.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4.5 生物炭制备过程的生命周期评价 |
4.5.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
4.5.2 清单分析 |
4.5.3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及结果分析 |
4.5.4 改进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糙米酒酿制备工艺及其品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对照表 |
1 绪论 |
1.1 甜酒酿概述 |
1.1.1 甜酒酿营养功能特性 |
1.1.2 甜酒酿发酵菌种特性 |
1.1.3 甜酒酿研究进展 |
1.2 糙米概述 |
1.2.1 糙米的营养功能特性 |
1.2.2 糙米的现有加工方法 |
1.2.3 糙米产品国内外产业发展 |
1.3 发酵谷物食品 |
1.3.1 发酵谷物食品概述 |
1.3.2 发酵谷物食品研究现状 |
1.4 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糙米酒酿制备工艺研究 |
2.3.1 糙米酒酿制备工艺流程 |
2.3.2 糙米浸泡吸水动力曲线测定 |
2.3.3 糙米蒸煮糊化度测定 |
2.3.4 糙米微观结构测定 |
2.3.5 酒酿总酸含量测定 |
2.3.6 酒酿还原糖含量测定 |
2.3.7 糙米酒酿感官评价 |
2.3.8 糙米酒酿发酵条件优化实验 |
2.4 酒酿风味测试 |
2.4.1 电子鼻测定整体风味轮廓 |
2.4.2 GC-MS测定挥发性成分 |
2.4.3 GC-O鉴定风味活性成分 |
2.4.4 风味与感官属性相关性PLSR分析 |
2.4.5 酒酿滋味特征电子舌分析 |
2.5 酒酿营养成分测定 |
2.5.1 酒液色泽测定 |
2.5.2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
2.5.3 酒精度测定 |
2.5.4 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测定 |
2.5.5 小分子糖含量测定 |
2.5.6 有机酸含量测定 |
2.5.7 多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测定 |
2.5.8 游离氨基酸与GABA含量测定 |
2.5.9 总酚含量测定 |
2.6 酒酿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 |
2.6.1 DPPH清除能力测定 |
2.6.2 铁离子还原能力(TRAP)测定 |
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糙米酒酿制备工艺确定 |
3.1.1 糙米最佳浸泡时长的确定 |
3.1.2 糙米最佳蒸煮时长的确定 |
3.1.3 糙米浸泡、蒸煮后微观形态变化 |
3.1.4 酒曲添加量对酒酿品质的影响 |
3.1.5 发酵温度对酒酿品质的影响 |
3.1.6 发酵时长对酒酿品质的影响 |
3.1.7 正交优化试验结果 |
3.2 糙米酒酿风味分析 |
3.2.1 糙米/糯米酒酿风味对比分析 |
3.2.2 糙米/糯米酒酿风味活性成分分析 |
3.2.3 糙米酒酿发酵期间整体风味变化 |
3.2.4 糙米酒酿发酵期间风味感官评定 |
3.2.5 糙米酒酿发酵期间风味活性成分聚类分析 |
3.2.6 糙米酒酿风味物质与感官属性相关性分析 |
3.3 糙米酒酿发酵期间营养成分变化 |
3.3.1 酒液的色泽变化 |
3.3.2 酒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 |
3.3.3 酒液酒精度变化 |
3.3.4 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化 |
3.3.5 小分子糖含量变化 |
3.3.6 有机酸含量变化 |
3.3.7 多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化 |
3.3.8 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 |
3.3.9 酒酿GABA含量变化 |
3.3.10 酒酿总酚含量变化 |
3.4 糙米/糯米酒酿品质比较 |
3.4.1 滋味特征电子舌对比分析 |
3.4.2 基本理化指标对比分析 |
3.4.3 营养功能特性对比分析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糙米酒酿发酵过程中风味活性成分变化 |
附录2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贵州米酸汤优势微生物与品质特性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谷物发酵食品的种类 |
1.2.1 酸汤 |
1.2.2 酸粥 |
1.2.3 酸茶 |
1.2.4 谷物发酵饮料 |
1.3 发酵基质及菌种的益生作用 |
1.3.1 发酵基质 |
1.3.2 发酵菌种 |
1.4 贵州米酸汤研究现状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5.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贵州米酸汤理化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材料 |
2.1.2 试剂 |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4 实验方法 |
2.2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传统米酸汤发酵正常样理化指标分析 |
2.3.2 传统米酸汤发酵异常样理化指标分析 |
2.3.3 传统米酸汤正常、异常发酵理化品质差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贵州米酸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菌基因组提取 |
3.3.2 真菌基因组提取 |
3.3.3 PCR扩增 |
3.3.4 高通量测序 |
3.4 数据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PRC扩增结果 |
3.5.2 细菌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 |
3.5.3 真菌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贵州米酸汤风味品质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仪器 |
4.4 实验方法 |
4.4.1 样品处理方法 |
4.4.2 色谱条件 |
4.4.3 定性与定量方法 |
4.4.4 主体风味评价方法 |
4.4.5 数据分析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不同发酵阶段挥发性风味成分检测分析 |
4.5.2 米酸汤挥发性风味成分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 |
4.5.3 米酸汤不同发酵阶段特征风味物质主成分分析 |
4.5.4 米酸汤不同发酵阶段主体呈香风味物质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贵州米酸汤优势微生物与品质特性的相关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贵州米酸汤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与理化品质相关性分析 |
5.3.2 贵州米酸汤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与风味品质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菌系强化发酵米酸汤的品质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 |
6.2.2 试剂 |
6.2.3 仪器与设备 |
6.2.4 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多菌系强化发酵米酸汤理化品质研究 |
6.3.2 多菌系强化发酵与自然发酵米酸汤风味品质差异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7.3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7)甜柿果醋酿造工艺、抗氧化活性及催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柿子概况 |
1.1.1 柿子简介 |
1.1.2 柿子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
1.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加工现状 |
1.2 碎米概况 |
1.2.1 碎米简介 |
1.2.2 碎米的开发利用 |
1.3 果醋研究进展 |
1.3.1 果醋简介 |
1.3.2 果醋的发酵机理 |
1.3.3 果醋的营养价值 |
1.3.4 果醋的发酵工艺研究现状 |
1.3.5 果醋陈化与催陈 |
1.4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碎米产糖工艺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2.3 碎米酒发酵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2.2.4 碎米产糖工艺参数优化 |
2.2.5 测定方法 |
2.2.6 数据分析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碎米产糖工艺选择 |
2.3.2 发酵时间对碎米产糖发酵的影响 |
2.3.3 料水比对碎米产糖发酵的影响 |
2.3.4 酒曲添加量对碎米产糖发酵的影响 |
2.3.5 发酵温度对碎米产糖发酵的影响 |
2.3.6 正交优化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甜柿超声辅助酶解工艺及其协同效应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3.2.3 甜柿果汁的制备 |
3.2.4 单因素实验 |
3.2.5 响应面优化试验 |
3.2.6 超声辅助酶解处理甜柿果浆实验设计 |
3.2.7 测定方法 |
3.2.8 数据分析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罗田甜柿的基本成分分析 |
3.3.2 超声辅助酶解工艺优化 |
3.3.3 超声辅助酶解对甜柿协同效应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甜柿果醋发酵工艺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设备 |
4.2.3 甜柿果醋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4.2.4 酒精发酵工艺参数优化 |
4.2.5 醋酸发酵工艺参数优化 |
4.2.6 测定方法 |
4.2.7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酒精发酵工艺优化 |
4.3.2 醋酸发酵工艺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甜柿果醋澄清工艺及其抗氧化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设备 |
5.2.3 甜柿果醋澄清工艺参数优化 |
5.2.4 甜柿醋抗氧能力研究 |
5.2.5 测定方法 |
5.2.6 数据分析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澄清工艺优化 |
5.3.2 甜柿果醋抗氧化能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超声和微波处理对甜柿果醋催陈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6.2.2 实验仪器设备 |
6.2.3 超声与微波处理甜柿果醋试验设计 |
6.2.4 测定方法 |
6.2.5 数据分析 |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1 超声和微波对甜柿果醋理化指标的影响 |
6.3.2 超声和微波对甜柿果醋色泽的影响 |
6.3.3 超声和微波对甜柿果醋总酯的影响 |
6.3.4 超声和微波对甜柿果醋感官品质的影响 |
6.3.5 超声和微波对甜柿果醋有机酸的影响 |
6.3.6 超声和微波对甜柿果醋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果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广地域多品种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长期储存与生物炼制及重金属污染原料能源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木质纤维素原料的组成与应用 |
1.2.1 木质纤维素的基本组成 |
1.2.2 木质纤维素原料的应用优势 |
1.2.3 中国主流的农作物秸秆及其资源分布 |
1.3 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预处理 |
1.3.1 预处理的作用 |
1.3.2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 |
1.3.3 干酸预处理 |
1.4 脱毒 |
1.4.1 抑制物的主要来源及类型 |
1.4.2 常规的脱毒方法 |
1.4.3 快速固态生物脱毒法 |
1.5 干法生物炼制技术的建立 |
1.6 木质纤维素原料长期储存及生物炼制供应 |
1.6.1 木质纤维素原料长期储存的重要性 |
1.6.2 木质纤维素原料生物炼制供应 |
1.7 重金属污染生物质的处理 |
1.7.1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现状 |
1.7.2 重金属污染生物质的生物炼制处理 |
1.8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生物炼制过程广地域多品种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长期储存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原料与酶制剂 |
2.2.2 菌种和培养基 |
2.2.3 农作物秸秆分布密度的计算方法 |
2.2.4 干酸预处理 |
2.2.5 预处理后秸秆原料的组分测定方法 |
2.2.6 预处理后秸秆原料的长期储存 |
2.2.7 预处理后秸秆储存期间主要物理性质的测定 |
2.2.8 快速固态生物脱毒 |
2.2.9 酶水解评价 |
2.2.10 乙醇SSCF |
2.2.11 乙醇得率的计算 |
2.2.12 HPLC的定量检测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储存原料的准备及储存前后的原料状况 |
2.3.2 长期储存地域的选择及当地全年天气情况 |
2.3.3 预处理后秸秆原料在多地储存期间的主要物理性质变化 |
2.3.4 长期储存过程中预处理原料的组成变化 |
2.3.5 酶水解评价和乙醇发酵性能评估 |
2.3.6 干法生物炼制全过程物料衡算 |
2.3.7 分散预处理模式下的秸秆资源岛外运输成本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干法生物炼制技术实现重金属污染水稻的全生物质利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原料与酶制剂 |
3.2.2 菌种与培养基 |
3.2.3 干酸预处理 |
3.2.4 在位快速固态生物脱毒 |
3.2.5 预处理稻秆在位脱毒后的酶解糖化 |
3.2.6 重金属污染稻米的处理方法 |
3.2.7 重金属污染水稻的全生物质共发酵 |
3.2.8 全生物质发酵过程中乙醇得率的计算方法 |
3.2.9 发酵醪的后处理 |
3.2.10 水稻重金属污染的模拟及重金属的监测 |
3.2.11 小分子物质的定量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重金属污染水稻的全生物质炼制过程 |
3.3.2 稻秆预处理前后的组分变化 |
3.3.3 重金属污染稻米的酶解条件 |
3.3.4 重金属污染水稻的全生物质发酵过程 |
3.3.5 全生物质炼制过程关于重金属镉的质量衡算 |
3.4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主要实验试剂 |
附录Ⅱ 主要仪器设备 |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9)稻米淀粉消化特性等功能性状的遗传与结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稻米淀粉结构与理化性质的研究进展 |
1.1.1 稻米淀粉的简介 |
1.1.2 稻米淀粉的结构 |
1.1.3 稻米淀粉的理化性质 |
1.2 稻米淀粉消化特性遗传与改良的研究进展 |
1.2.1 淀粉的生物合成与其消化特性 |
1.2.2 淀粉消化特性的QTL定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
1.2.3 淀粉消化特性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 |
1.3 稻米淀粉组成与结构对其消化特性的影响 |
1.3.1 淀粉粒结构 |
1.3.2 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 |
1.3.3 蛋白质 |
1.3.4 脂质 |
1.4 加工进程对稻米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 |
1.4.1 糊化 |
1.4.2 回生 |
1.4.3 贮藏 |
1.4.4 半加工 |
1.5 改性及其他处理对稻米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 |
1.5.1 物理改性 |
1.5.2 化学改性 |
1.5.3 酶改性 |
1.6 抗性淀粉的生理功能及应用 |
1.6.1 抗性淀粉的生理功能 |
1.6.2 抗性淀粉的应用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稻米淀粉消化特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AAC的测定 |
2.1.3 RS含量的测定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稻米性状的表型变异和群体结构对表型变异的影响 |
2.2.2 RS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水稻GLA4胚乳突变体功能特性的结构基础及淀粉合成基因表达模式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水稻胚乳总RNA的提取和纯化 |
3.1.3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3.1.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1.5 稻米的形态结构 |
3.1.6 稻米淀粉的提取 |
3.1.7 稻米淀粉的形态结构 |
3.1.8 结晶度的测定 |
3.1.9 SEC测定脱分支淀粉的结构特征 |
3.1.10 FACE测定支链淀粉的精细结构 |
3.1.11 黏度的测定 |
3.1.12 热力学性质的测定 |
3.1.13 消化特性的测定 |
3.1.14 AAC的测定 |
3.1.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水稻籽粒和淀粉颗粒的形态结构 |
3.2.2 淀粉结晶度的分析 |
3.2.3 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精细结构特征 |
3.2.4 突变体淀粉理化特性 |
3.2.5 突变体种子发育过程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 |
3.2.6 水稻GLA4及其突变体淀粉的基因表达-结构-功能关系 |
3.3 小结 |
第四章 水稻93-11胚乳突变体功能特性的结构基础及淀粉合成相关酶含量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可溶性和结合性淀粉合酶的提取 |
4.1.3 SDS-PAGE和 Western印迹 |
4.1.4 质构的测定 |
4.1.5 回生性质的测定 |
4.1.6 其他实验方法 |
4.1.7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米粉中淀粉生物合成酶的相对含量 |
4.2.2 全淀粉和去分支淀粉的精细结构 |
4.2.3 淀粉的功能特性 |
4.2.4 淀粉生物合成酶含量、精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4.3 小结 |
第五章 非糯稻理化改性对抗性淀粉及其它功能特性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稻米淀粉的改性处理 |
5.1.3 其他方法及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AAC和RS含量的分析 |
5.2.2 结晶度的分析 |
5.2.3 粘滞特性的分析 |
5.2.4 改性淀粉的糊化与回生特性 |
5.2.5 淀粉功能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稻米籽粒中镉的富集规律与分布及消减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镉在水稻体内的吸收和转运 |
2 稻米籽粒中镉的来源 |
3 稻米籽粒中镉的分布差异和存在的形态 |
4 稻米籽粒中镉的消减方法 |
4.1 物理法 |
4.1.1 精加工法 |
4.1.2 浸泡法 |
4.2 化学法 |
4.2.1 酸溶浸提 |
4.2.2 碱法 |
4.3 生物法 |
4.3.1 微生物法 |
4.3.2 酶法 |
4.4 其他方法 |
4.4.1 吸附法 |
4.4.2 电化学法 |
5 总结与展望 |
四、利用稻米发酵生产柠檬酸工艺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糯米黏豆包纯菌发酵工艺优化与冻藏特性分析[D]. 郭闯.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12)
- [2]基于稻米油精炼副产物混合脂肪酸的单甘酯制备及其结构表征[D]. 巢鑫雨.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3]糯米发酵产醪糟粒物性及其悬浮饮品配方研究[J]. 朱建华,夏颉,邹秀容,刘日斌,蔡媛妍,洪日华,谭韦娟,古丽容,刘波. 江西农业学报, 2021(03)
- [4]黄粉虫降解秸秆废弃物及其粪便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研究[D]. 张叶.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5]糙米酒酿制备工艺及其品质特性研究[D]. 苏佳佳. 江南大学, 2020(01)
- [6]贵州米酸汤优势微生物与品质特性的相关性研究[D]. 田亚. 贵州大学, 2020(02)
- [7]甜柿果醋酿造工艺、抗氧化活性及催陈研究[D]. 李巧凤.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8]广地域多品种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长期储存与生物炼制及重金属污染原料能源化应用研究[D]. 韩涛.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9]稻米淀粉消化特性等功能性状的遗传与结构基础研究[D]. 周鑫. 浙江大学, 2020
- [10]稻米籽粒中镉的富集规律与分布及消减方法研究进展[J]. 鲁思琴,易江,陈渠玲,甘平洋,张源泉,裴健儒,朱凤霞,黄天柱. 东北农业科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