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感觉机制及针刺效果探讨

针刺感觉机制及针刺效果探讨

一、针感与针刺效应机理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艳婷[1](2021)在《基于GH/IGF-1轴探讨岭南陈氏针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系统评价针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采用针刺治疗PMOP提供循证医学依据。2.开展临床回顾性研究,对影响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GH/IGF-1轴与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以期为PMOP的防治提供参考,同时为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提供思路。3.开展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比岭南陈氏针法与西药治疗PMOP的疗效,并基于GH/IGF-1轴探讨岭南陈氏针法治疗PMOP的作用机理,为临床采用岭南陈氏针法治疗PMOP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检索中英文数据库,选取试验组为单纯针刺治疗,对照组为西药治疗PMOP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采用Revman 5.3对各研究指标进行Meta分析,对发表偏倚的评价运用失安全系数(Nfs0.05)。2.开展回顾性研究,收集符合临床研究标准的绝经后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将纳入研究的238例患者按照骨密度检查参数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低下组及骨量正常组,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①临床一般资料:年龄、身高、体重、BMI、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生育子女个数;②合并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四肢骨折、慢性胃肠炎及恶性肿瘤;③骨密度(BMD):腰椎(L1-4)BMD、左股骨颈BMD、左股骨颈上端BMD;④血清生化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白球比(A/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氮(BUN)、肌酐(SCr)、胱抑素C(CYS-C)、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钙(Ca)、血磷(P);⑤骨质疏松四项:甲状旁腺激素(PTH)、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N端骨钙素(OC);⑥性激素六项: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泌乳素(PRL)、促卵泡生成素(FSH)、孕激素(P)、睾酮(T);⑦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⑧维生素D。并对GH及IGF-1与各部位BMD的相关性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同时对研究对象进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以骨量不同水平(1=骨量正常,2=骨量减少,3=骨质疏松)为反应变量,三组间比较有差异的因素为解释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症相关的指标,分析GH、IGF-1对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影响程度,为临床客观疗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提供依据。3.开展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研究标准的PMOP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碳酸钙D3元素片口服,其中针刺组患者给予岭南陈氏针法治疗,针刺处方为:肾俞、脾俞、关元、足三里、悬钟、三阴交。每周治疗3次,4周为一个观察周期,连续治疗12周。对照组患者给予骨化三醇胶丸口服,连续服用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对比治疗前后各部位BMD(腰椎、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的变化、血清PINP、β-CTX、LH、FSH、E2、IGF-1及GH的水平,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的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变化进行评估,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1.文献系统评价共纳入10项研究,75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1)单纯针刺治疗在提高PMOP患者临床有效率及改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方面疗效优于西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纯针刺治疗组在提高PMOP患者腰椎、股骨颈、Ward三角及股骨大转子骨矿含量方面,效果优于西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针刺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在改善PMOP患者血清E2、ALP、Ca、P、IGF-1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以临床有效率为效应量的失安全系数(Nfs0.05)检验值为36.8631。2.回顾性研究共收集病例数为238例,按照骨密度T值将纳入的病例分为三组:骨质疏松组63例、骨量低下组108例、正常组67例。(1)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发现:三组间年龄、体重、BMI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质疏松组患者的年龄高于骨量低下组与正常组,体重及BMI低于骨量低下组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间合并疾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血清生化指标比较结果表明:三组间血清ALP、P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生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骨质疏松组ALP水平高于骨量低下组及正常组,血P水平低于骨量低下组及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性激素比较结果表明:三组间E2、FSH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T、PRL、L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正常组E2水平高于骨质疏松组及骨量低下组,骨质疏松组FSH高于骨量低下组及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骨质疏松生化指标比较结果表明:组间比较发现三组间PINP、β-CTX、OC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TH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表明骨质疏松组PINP、β-CTX高于骨量低下组及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OC显着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对纳入研究人群的GH、IGF-1进行比较,发现三组间GH、IGF-1水平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表明发现正常组GH水平高于骨质疏松组及骨量低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IGF-1水平高于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对纳入研究人群各部位BMD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组间腰椎(L1~4)、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BMD 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各部位BMD均低于骨量减少组及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对纳入研究对象血清GH、IGF-1与各部位BMD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IGF-1与腰椎(L1~4)BMD呈正相关(r=0.200,P<0.05),GH与腰椎(L1~4)、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BMD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分别为 0.372、0.249、0.276,P<0.05);(9)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1.090,95%CI:1.036~1.146,P=0.001)和β-CTX(OR=3.222,95%(CI:1.196~8.680,P=0.021)是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BMI(OR=0.851,95%(CI:0.236~0.918,P=0.000)、E2(OR=0.998,95%CI:0.002~0.995,P=0.044)、磷(OR=0.121,95%CI:0.031~0.462,P=0.002)、GH(OR=0.047,95%CI:0.016~0.137,P=0.000)、IGF-1(OR=0.989,95%CI:0.819~0.998,P=0.014)是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3.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本研究共收集病例数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过程中共脱落7例。其中针刺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3例,实际完成样本量为针刺组31例,对照组32例。(1)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身高、体重、BMI、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孕次、产次、病程)、各部位BMD(腰椎、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血清PINP、β-CTX、LH、FSH、E2、IGF-1及GH的水平、中医症候量化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临床有效率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临床有效率比较,针刺组有效率为83.87%,显着高于对照组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GH、IGF-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组患者治疗后血清GH、IGF-1水平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患者血清GH、IGF-1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显示,针刺治疗后患者血清GH、IGF-1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E2、FSH、L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清E2水平提高,血清FSH、LH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2水平明显升高,FSH、LH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显示,针刺治疗后患者血清E2、FSH、LH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 PINP、β-CTX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组治疗后血清PINP、β-CTX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PINP、β-CTX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治疗12周后血清PINP、β-CTX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显示,针刺治疗后患者血清PINP、β-CTX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腰椎(L1~4)、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BMD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部位B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发现,治疗12周后针刺组与对照组各部位BMD均有升高趋势,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部位BMD差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7)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量化分级评分进行了 4个不同时间点的观察,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的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针刺组与对照组在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时,针刺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生活质量(SF-36)评分治疗4周后,针刺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8个方面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7个方面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针刺组在躯体疼痛、情感职能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针刺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患者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5个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针刺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6个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不良反应针刺组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穴位局部血肿,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1.针刺治疗PMOP安全有效,单纯针刺治疗在提高PMOP患者临床有效率、改善BMD及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方面疗效更优,值得临床推广。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较低,单纯针刺治疗PMO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仍需更高质量证据加以验证。2.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与年龄、BMI、血清性激素、骨代谢、GH/IGF-1轴相关,年龄与β-CTX是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BMI、E2、P(磷)、GH、IGF-1是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GH/IGF-1轴在PMOP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早期发现与治疗PMOP提供了依据及新的思路。3.岭南陈氏针法治疗PMOP疗效确切,可改善PMOP患者的中医症候、生活质量、血清IGF-1、GH、PINP、β-CTX、LH、FSH、E2代谢水平,考虑其治疗作用与针刺对女性生殖内分泌激素、骨代谢及GH/IGF-1轴的调节相关。这为临床推广岭南陈氏针法治疗PMOP提供了客观依据,同时丰富了针刺治疗PMOP的作用机理研究。

赵倩煜[2](2021)在《从脑髓-脑气-脑神角度探讨补肾益髓法对多系统萎缩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观察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患者与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HC),MSA-C 型、P 型之间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 state-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差异,以期对MSA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与临床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究患者症状与脑区间功能失连接的相关性,并探究MSA患者脑神经元活动、网络连接的变化与脑髓-脑气-脑神的关系。(2)本研究从脑髓-脑气-脑神角度出发,结合相关量表及fMRI检查,旨在观察补肾益髓法治疗MSA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3)在任务态fMRI技术下,观察针刺太溪穴(KI3)对MSA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影响,探讨补肾益髓法中针刺穴位的作用机制及针刺穴位特异性,为脑髓-脑气-脑神的阐述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通过fMRI技术,探究MSA患者与HC脑神经元自发活动的差异,基于感兴趣区域进行全脑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选择种子点测量其与各脑区间的FC程度,以探索不同脑区间活动的差异性。并对全脑大尺度网络连接进行分析,以探讨全脑的FC属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将不同脑区之间的FC与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Unified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Rating Scale,UMSAR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究患者临床症状、认知水平与脑功能失连接的相关性。并对不同亚型MSA患者的脑神经元自发活动差异进行对比。(2)选择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MSA患者,通过对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的UMSARS-Ⅰ、UMSARS-Ⅱ、UMSARS 总分(Ⅰ+Ⅱ)、多系统萎缩非运动量表(Multiple System Atrophy-Non-Motor Symptom Scale,MSA-NMSS)、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自我评价量表(Over 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ale,OABSS)、卧立位血压评分差异,评价补肾益髓法对MSA患者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卧立位血压、小便症状的影响,细分成亚组进行探讨。并随机选取患者行治疗前后fMRI检查,评价补肾益髓法的作用机制,与前期纯中药治疗研究的MSA患者进行对比,观察脑功能活动的差异。(3)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受试者于fMRI技术下针刺,并参考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针感测评。观察针刺太溪穴对MSA患者脑受损区域的影响,与针刺MSA患者非经非穴、针刺HC太溪穴的脑功能区域进行比较。结果:(1)从神经元自发活动而言,影像学表现为双侧小脑后叶、左楔叶神经元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降低,双侧距状回、舌回、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眶部额下回、楔前叶、左楔叶、右中央前回的低频振荡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降低,且与UMSARS量表评分呈负相关。但大脑可通过大量投射联系对小脑进行代偿,可能出现左小脑前叶、双侧小脑后叶的ALFF值增加。从局部FC而言,与HC对比,MSA患者的脑FC在右颞下回、颞中回,双侧小脑后叶、眶部额下回、额下回三角部、额中回、扣带回后部,左楔前叶、辅助运动区减低。在双侧顶上小叶、中央后回升高。且额中回与楔前叶的功能连接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从全脑网络FC而言,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mode Network,DMN)、感觉运动网络与皮质下网络FC增强,皮质下网络与视觉网络FC增强,额顶区控制网络与DMN的FC受损;从亚型分析而言,MSA-P型较C型在左枕中回、顶下缘角回、角回、枕上回的ALFF值增加。双侧小脑后叶,左颞下回、颞中回、角回、枕中回的ReHo值增加。(2)治疗1个月后,3个亚组的UMSARS-Ⅰ、UMSARS-Ⅱ、UMSARS总分均较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各条目评分而言,患者在跌倒、张力增高评分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增长幅度小于MSA自然病程进展度。从分组而言,病情严重程度越高,进展度也相对较快。3个亚组的MSA-NMSS总分治疗后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疲乏、尿频、排便困难、大便干燥、RBD、失眠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变化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OABSS总评分较治疗前小幅度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各条目评分而言,尿急次数较前减少,变化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血压看,患者卧位收缩压较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立位收缩压也较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卧、立位舒张压均较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卧立位收缩压、舒张压压差均较前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3个亚组的UMSARS-Ⅰ、UMSARS-Ⅱ、UMSARS总分评分均较前升高,且亚组2升高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各条目评分而言,患者在跌倒评分较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泌尿系功能、张力增高、腿部灵活度、身体摇晃较前评分略降低,但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评分较前有所升高,但增长幅度仍小于MSA自然病程进展度。3个亚组的MSA-NMSS总分治疗后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肌肉酸痛、流涎、直立位(或坐位)头晕/晕厥、尿频、尿不尽、排便困难、大便干燥、RBD、失眠、记忆力减退均较前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MSA-NM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的患者占总人数的82.61%。OABSS总评分较前有所增加,从各条目评分而言,尿急较前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失禁较前增加,变化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膀胱因神经源性损害导致的小便异常,症状不易缓解。患者卧、立位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卧立位收缩压压差较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卧立位舒张压压差也较前减少,但变化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从fMRI而言,补肾益髓法治疗后MSA患者楔前叶和顶叶上回的ReHo增加,与纯中药治疗相比,枕叶神经元活动的局部激活更加显着。(3)从针感测评可知,针刺后的针感多在捻针时出现,且HC有针感的人数多于患者,尤其是放电感一项,VAS评分也显着高于患者。而患者自觉刺痛的人数多于HC,且患者和HC针刺感觉均以酸、麻、胀、放电感、刺痛为主。VAS评分均为中度得气感,基本感觉大致相同。针刺KI3后MSA患者双侧丘脑、尾状核的ALFF值增加,双侧舌回、距状回、小脑后叶,左枕中回、枕下回、颞中回、颞上回,右梭状回ReHo值降低,未见ReHo值增加脑区。而假针刺后仅出现右侧舌回ReHo值降低,证明了穴位特异性的存在。此外,针刺KI3可使HC的小脑前叶、纹状体、丘脑、海马ReHo值增加,ReHo值降低区域与MSA真针刺基本相同。结论:(1)MSA存在小脑前叶、小脑后叶、颞中/下回、眶部/三角部额下回、额中回、顶上小叶、中央后回、扣带回后部、楔前叶、辅助运动区神经元自发活动与全脑网络连接的异常,可能是MSA运动障碍与认知水平下降、情绪异常的基本神经机制,有望成为MSA临床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同时证实了 MSA患者脑髓-脑气-脑神的存在,以及其脑髓损害、脑气不足、脑神失守的生理状态。(2)补肾益髓法可延缓患者病情进展,且越早治疗,病情进展度越慢。同时该方法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对于患者立位收缩压具有显着的提升作用,也可以改善因体位变化导致的血压差,降低晕厥和跌倒的发作。而补肾益髓法干预治疗后MSA患者视觉区域的感知和躯体运动的连接被加强,使患者跌倒、身体摇晃、记忆力下降得到改善。与纯中药治疗相比视觉代偿增强,从评分上表现为对跌倒的改善更优。(3)针刺后HC与运动、记忆相关的脑区被即刻激活,而MSA相关脑区的ReHo值未见改变,从侧面印证了患者脑神经元损失的严重程度。白质纤维连接的损害,运动、认知相关脑区的萎缩,与脑髓损伤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且脑髓的补益耗时较长,因此针刺后无法即刻见效。而MSA针刺后大量脑区出现神经元自发性活动的改变,从侧面印证了脑神的存在。针刺KI3对视觉区域的调节作用,也可能与脑气的推动有关。因此本研究再次证实了 MSA患者脑髓-脑气-脑神的存在,并且针刺可能通过影响患者的脑髓-脑气-脑神而改善临床症状,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陆凤燕[3](2020)在《穴区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得气针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初探》文中提出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得气针感是得气的重要指标,得气针感主要包括受针者在针刺部位主观感觉到的酸、麻、重、胀、麻等针感和施针者手下“如鱼吞钩饵”的沉紧感。在临床上,两者有时同时出现,有时分离出现。可见,两者的发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关得气针感的机制研究一直是针刺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以往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一些相关研究。众所周知,结构决定功能。研究显示,穴位是一个立体构筑,不同穴位下的组织结构种类和数量不尽相同。穴区下主要包含有皮肤、肌肉、结缔组织、神经、血管等多种组织结构,迄今尚未发现穴位处有特殊组织结构存在。而穴区下的组织结构是针感产生的物质基础。多个研究显示部分针感的产生与穴区相应组织结构有关,但大多数结果都比较初步,有的结果之间还相互矛盾,至今尚不明确各针感产生的真正原因。另外,以往的相关研究大多关注的是受针者针感,少有研究关注施针者的针感,而涉及受针者针感和施针者针感关系的研究更是鲜见。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发展迅速,因其无创、无辐射、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成为针刺机制研究的重要手段,主要应用于针刺得气机制、镇痛机制、穴位特异性、脑相关疾病的针刺治疗机制等研究方面。有关不同组织结构引起不同针感在脑区上的响应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从神经影像角度寻找肌肉组织参与针感形成的证据也需进一步探索。目的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人体试验,通过针刺穴区不同组织结构(肌肉、皮肤等),同步记录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受针者穴区肌电及fMRI脑功能的变化,主要探讨以下问题:1、得气针感在不同组织结构(肌肉、皮肤等)针刺下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何?2、初步探讨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穴区肌电及fMRI脑功能变化的影响如何?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第二部分亦为人体试验,是在第一部分试验的基础上,同样针刺穴区不同组织结构(肌肉、皮肤等),实时录音记录受针者和施针者针感变化及受针者穴区肌电活动,从而进一步探讨穴区组织结构与得气针感的关系,包括受针者针感和施针者针感在何种情况下会同时出现,何种情况下会分离出现,两者出现的先后顺序如何,不同针感与肌电的关系如何等问题等。第三部分为动物实验,主要是基于前两部分人体试验研究结果,进一步探讨肌梭活动在针刺得气过程中的介导作用。方法第一部分研究针刺穴区不同组织结构对得气针感、穴区肌电及脑功能变化的初步探讨招募36名健康受试者,选取右侧足三里穴和右侧犊鼻穴,所有受试者每隔7d分别接受4种不同的针刺方法: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中,针灸针与皮肤呈15°进针约5 mm;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在受试者足三里穴区表面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于涂抹1h后进针,针灸针与皮肤呈90°进针约3 cm;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穴区不给予利多卡因乳膏,直接针刺,操作同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针灸针与皮肤呈90°进针约1 cm。采用block(组块)设计法共捻转行针3次,每次持续30 s,每次之间均间隔2 min。记录受试者针刺前、行针时、拔针后的穴区表面肌电图,扫描受试者行针期间头颅fMRI,并于针刺结束后由受针者填写得气针感量表,该表包含酸感、深压感、沉重感、胀感、刺感、麻感、锐痛感、钝痛感、热感、凉感、跳动感等针感,每种针感需进行评分:0分为无感觉,1~3分为轻度、4~6分为中度,7~9分为重度,10分为不可忍受,施针者需记录行针过程中手下是否有沉紧感,并按以上标准评分。采用SPSS23.0软件分析不同得气针感的出现率和强度;LabChart 8.0软件计算积分肌电(Integrated Electromyogram,IEMG)值,以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针刺组间行针前后IEMG值的变化;统计参数图软件包(SPM)处理分析fMRI数据,分析行针时脑区激活与负激活情况。第二部分研究施针者和受针者得气针感关系的探讨及肌肉组织在得气针感中的作用招募20名健康受试者,分组情况、穴位选择、进针及行针方法同实验一,进针后直接行针,持续2min。以录音的方式实时记录行针过程中受针者和施针者的得气针感种类和强度的变化,针感评价方法同试验一,并记录行针过程中受针者穴区肌电,后期将针感数据标注于肌电数据上。以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在针感强度和出现时间上的关系,不同针感出现时的IEMG值比较。第三部分研究肌肉不同部位针刺对施针者针感的影响及肌梭可能的介导作用选用SPF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10只。手术暴露大鼠右侧胫骨前肌,并剪断远侧肌腱,连于张力换能器。所有大鼠均接受胫骨前肌三个不同部位针刺:肌腹部、肌腱部、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针刺。肌腹部选择大鼠后三里穴区域,肌腱部选择胫骨前肌远侧端,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选择胫骨前肌远侧肌腱与肌肉交界处。进针后采用捻转法持续行针1 min,并留针1 min,最后拔针。同步记录脊髓背根处胫骨前肌肌梭单纤维放电、穴区肌电、胫骨前肌肌张力,并于针刺结束后记录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强度。以SPSS 23.0软件分析不同部位针刺在针刺前、行针时、留针时及拔针后的胫骨前肌肌梭传入放电频率、IEMG值和肌张力的变化以及不同部位针刺下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比较。结果1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的影响1.1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出现率的影响在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中,受针者锐痛感、刺感、胀感出现较频繁。在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钝痛感、酸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出现较频繁。在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刺感、锐痛感、钝痛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等出现较频繁。在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刺感、锐痛感等出现率较高。组间比较显示: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出现率均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P<0.05)。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的钝痛感出现率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P<0.05),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的钝痛感显着高于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P<0.05)。1.2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强度的影响在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中,受针者锐痛感、刺感等强度较强。在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钝痛感、酸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等强度较强。在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钝痛感、酸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等强度较强。在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钝痛感、锐痛感等较明显。组间比较显示: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的胀感、钝痛感、酸感、MASS指标及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均强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其中,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的强度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P<0.05);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强度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P<0.05);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钝痛感的强度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P<0.05)。另外,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的锐痛感均显着高于另外三组(P<0.05)。2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穴区积分肌电值的影响组内比较显示: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行针期间的IEMG值均显着高于进针前(P<0.05),拔针后IEMG值又恢复至基线水平(P>0.05);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行针期间和拔针后的IEMG值与针刺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显示,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行针期间的IEMG值均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P<0.05)。3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脑区激活与负激活的影响在足三里穴皮肤层行针期间,激活脑区较为零星,主要位于双侧额中回、丘脑,左侧颞下回、顶下回、角回,右侧岛盖部额下回、缘上回;负激活脑区零星分布于左侧中央前/后回。在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行针期间,脑区激活和负激活均较明显,激活脑区主要位于双侧三角部额下回、岛盖部额下回,左侧颞上回,右侧顶下回;负激活脑区主要位于双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枕中回、枕下回,右侧顶上回、海马旁回、楔叶。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行针引起的激活脑区更为广泛和明显,主要位于左侧额中回、三角部额下回、颞中回、脑岛、丘脑、补充运动区及小脑等,右侧岛盖部额下回、顶下回、扣带回;负激活脑区较少,主要位于双侧中央前/后回。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行针期间,激活脑区主要包括双侧额中回、岛盖部额下回、缘上回,右侧丘脑等;负激活脑区较少,零星分布于左侧中央前/后回和右侧海马旁回。四组受针者在行针期间的差异脑区主要位于双侧丘脑、左侧额中回、左侧枕下叶、右侧眶部额中回、右侧距状回、右侧尾状核、小脑蚓部。4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的相互关系4.1基于强度的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的相关性在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与受针者胀感呈现弱正相关关系(P<0.05,r=0.2572),在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与受针者胀感呈现中等程度正相关关系(P<0.05,r=0.4035)。未发现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与受针者其他针感或其他组内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与受针者针感存在相关性关系(P>0.05)。4.2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在出现时间上的关系在皮肤麻醉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出现率均达100%。受针者针感先于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出现的比例在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均达到83.33%。在两组先于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出现的受针者针感中,胀感占所有受针者的比例均为最高,分别是72.22%(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和77.78%(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并且,两组受针者的胀感与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出现的时间间隔均为最短,分别是5.62±1.39 s,5.5±1.03 s。5不同得气针感与积分肌电值的关系在皮肤麻醉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当出现受针者胀感、跳动感、钝痛感及施针者手下沉紧感时,积分肌电值高于针刺前2~3倍,且高于其他针感。在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中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中,当受针者出现各针感或施针者手下出现沉紧感时,积分肌电值与针刺前相比无明显变化。6不同部位针刺对肌梭传入放电、积分肌电值、肌张力及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影响肌腹部针刺结果显示:在针刺前肌梭放电规律平稳,穴区无肌电发放,肌张力稳定。行针期间,肌梭放电随手法操作出现快慢交替现象,并伴有明显肌电发放和肌张力升高,与针刺前相比,肌电积分值和肌张力的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肌梭放电个数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留针及拔针后,肌梭放电恢复规律平稳的状态,肌电无明显发放,肌张力回落,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肌腱部针刺和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针刺结果均显示:在针刺前肌梭放电规律平稳,穴区无肌电发放,肌张力稳定。行针、留针及拔针后,肌梭放电、肌电和肌张力与针刺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肌腹部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出现率和强度均显着高于肌腱部针刺组和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针刺组(P<0.01)。结论1.穴区皮肤层为主的针刺引起的针感以锐痛感、刺感为主。穴区深层(肌肉为主)针刺,针感以胀感、钝痛、酸感及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为主。2.在肌肉丰厚处的足三里穴针刺时,受针者胀感与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常相伴而生,通常先出现受针者胀感,再出现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受针者胀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产生可能与穴区下肌肉组织关系密切。3.穴区皮肤组织为主和肌肉组织为主的针刺均可引起脑区激活与负激活,皮肤组织为主与肌肉组织为主针刺的差异脑区主要体现在感觉运动脑区,可能与肌肉组织为主的针刺下可产生更强的针感及诱发的肌电活动有关。4·穴区肌肉组织为主的针刺产生主要得气针感时往往伴随脑区更广泛的负激活,刺感、锐痛等不适针感可能会对抗这种负激活。5.肌腹部针刺可能更容易引起施针者手下沉紧感。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产生可能是由于针刺使肌肉丰厚处的穴区局部肌肉内的肌梭受压力牵拉等作用而产生形变,引发牵张反射而使穴区局部肌紧张所致,其进一步的科学原理有待后续研究继续深入探讨。

谢丁一[4](2020)在《艾灸得气量表研制与量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艾灸得气的文献与临床研究,研制艾灸得气量表,探讨艾灸得气与临床疗效相关性的量学关系、艾灸得气的激发温度参数,为灸疗临床评估的量化、客观化,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精准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艾灸得气量表的研制首先采用德尔菲法筛选出艾灸得气条目,再通过专家、患者调查问卷以及核心小组讨论筛选出艾灸得气量表条目,进而形成量表初表,然后对量表初表进行调查分析,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检测量表的结构效度,最终形成艾灸得气量表。2.艾灸得气与临床疗效的量学关系以原发性痛经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消敏灸量)、对照a组(15min灸量)、对照b组(消敏后继续施灸20分钟灸量),比较不同的艾灸得气持续时间与艾灸疗效的关系;根据艾灸得气强度的不同,分为强、中、弱三组,比较不同的得气强度与艾灸疗效的关系。3.艾灸得气的温度激发参数以神经根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腧穴是否出现艾灸得气现象将患者自然分为得气组与非得气组,采用温度感觉分析技术,比较其热觉阈值、热痛阈值、热耐痛阈值的差异。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得气组的肩井穴、关元俞穴与内膝眼穴为受试部位,分别以40℃、42℃为艾灸得气激发强度,探讨艾灸得气的较佳的温度激发参数。结果:1.经过艾灸得气条目筛选与量表预调查,形成《艾灸得气量表V1.0》,该表分为3个部分。A部分包括透热、传热、非热觉3项,每项计分均由得气感出现的空间位置与得气强度的乘积所得。得气感出现的空间位置与得气强度均分为4个等级,分别以(0)、(1)、(2)、(3)计分。B部分为扩热,计分同样是由得气感出现的空间位置与得气强度的乘积所得,得气感出现的空间位置与得气强度均分为4个等级,分别以(0)、(1)、(2)、(3)计分。C部分包括喜热、身烘热、面红(或额汗出)、肢端热、胃肠蠕动反应、皮肤扩散性潮红,得气强度分为4个等级(0)、(1)、(2)、(3)计分。艾灸得气量表按照A、B、C的顺序计分,若A中传热项为0,可进入B计分,若A中传热项不为0,则直接跳至C计分。A、B、C得分之和即为艾灸得气量表的总分。2.艾灸得气与临床疗效的量学关系2.1艾灸得气时间与临床疗效的量学关系2.1.1原发性痛经患者不同灸量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前试验组、对照a组、对照b组三组症状评分无显着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第1个疗程结束时,三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与对照a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对照b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治疗第2个疗程结束时,三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与对照a组比较有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b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采用消敏灸量治疗原发性痛经在改善症状积分方面优于传统灸量组,超过消敏灸量20min施灸的效果与消敏灸量无显着差别。2.1.2原发性痛经患者不同灸量McGill痛经询问量表积分比较治疗前试验组、对照a组、对照b组三组McGill痛经询问量表积分无显着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第1个疗程结束时,三组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与对照a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对照b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治疗第2个疗程结束时,三组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与对照a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对照b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消敏灸量治疗原发性痛经在改善简化McGill痛经询问量表积分方面优于传统灸量组,超过消敏灸量的施灸对疗效贡献不大。2.1.3原发性痛经患者不同灸量疼痛频率、程度比较治疗前试验组、对照a组、对照b组三组疼痛频率、程度无显着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第1个周期时,三组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近期疗效好;试验组与对照a组比较有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b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在治疗第2个周期结束时,三组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近期疗效好;试验组与对照a组比较有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b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消敏灸量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及远期疗效皆优于传统灸量组,超过消敏灸量的施灸对疗效贡献不大。2.1.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不同灸量膝关节GPCRND-KOA评分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试验组积分11.12±3.10,对照a组积分10.20±3.01;对照b组积分10.93±3.07,治疗结束后试验组积分5.51±1.91,对照a组积分8.42±2.10,对照b组积分5.24±2.60,试验组与对照a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b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随访6个月后,试验组积分3.63±1.39、对照a组积分5.36±1.42、对照b组积分3.42±1.73,试验组与对照a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b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结果提示选取个体化消敏灸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肿胀型)优于传统固定灸量,在消敏饱和灸量基础上继续施灸,疗效没有增加。2.1.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不同灸量膝关节周径比较治疗前试验组周径(39.02±3.51)cm,对照a组周径(39.32±2.53)cm,对照b组周径(39.15±2.71)cm;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周径(35.21±3.43)cm,对照a组周径(38.02±2.79)cm,对照b组周径(36.02±3.63)cm,试验组与对照a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b组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随访6个月后,试验组周径(34.81±3.67)cm,对照 a 组周径(37.92±2.71)cm,对照 b 组周径(35.98 ±2.15)cm,试验组与对照a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b组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选取个体化消敏灸量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肿胀的改善作用优于传统固定灸量,在消敏灸量基础上继续施灸对关节消肿作用方面没有增加。2.2艾灸得气强度与临床疗效的量学关系2.2.1原发性痛经患者不同得气强度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前得气程度强(A)组、得气程度中(B)组、得气程度弱(C)组三组症状评分比较无显着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三组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A组分别与B组、C组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B组与C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只要得气艾灸在缓解痛经症状方面均有较好疗效,得气程度越强治疗效果越好。2.2.2原发性痛经患者不同得气强度McGill痛经询问量表积分比较治疗前得气程度强(A)组、得气程度中(B)组、得气程度弱(C)组三组McGill痛经询问量表积分比较无显着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三组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A组分别与B组、C组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B组与C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只要得气艾灸在缓解痛经症状方面均有较好疗效,得气程度越强治疗效果越好。2.2.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不同得气强度膝关节GPCRND-KOA评分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得气程度强(A)组、得气程度中(B)组、得气程度弱(C)组三组膝关节GPCRND-KOA评分比较无显着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10天后,A组、B组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C组与治疗前比较没有显着性差(P>0.05),A组与B组比较没有显着性差(P>0.05),A组与C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B组与C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得气程度越强灸疗效果越好。2.2.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不同得气强度膝关节周径比较治疗前得气程度强(A)组、得气程度中(B)组、得气程度弱(C)组三组膝关节周径比较无显着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10天后,A组、B组、C组膝关节周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A组与C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A组与B组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B组与A组、C组比较均没有显着性差(P>0.05)。结果表明:得气程度越强膝关节消肿效果越好。3.艾灸得气的激发温度参数3.1不同腧穴得气组与非得气组分布情况本研究纳入神经根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180例,合计540穴次,其中得气组304例(56%),非得气组236例(44%)。3.2两组热觉阈值比较得气组热觉阈值分别为大椎穴37.86±1.10、肩井穴37.44±1.15、肩髃穴38.19±1.16、腰阳关穴37.77±0.75、腰俞穴37.54±0.83、关元俞穴36.91±1.14、血海穴38.13±2.13、内膝眼穴37.54±1.83、阴陵泉穴37.76±1.23;非得气组热觉阈值分别为大椎穴36.20±1.43、肩井穴36.12±1.24、肩髃穴37.10±2.05、腰阳关穴36.52±0.79、腰俞穴36.15±0.98、关元俞穴35.89±1.53、血海穴36.87±1.54、内膝眼穴35.96±1.63、阴陵泉穴36.02±2.06;不同腧穴的热觉阈值不同,得气组均高于非得气组;得气组肩髃穴、血海穴分别与非得气组比较,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腧穴两组比较具有非常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3.3两组热痛阈值比较得气组热痛阈值分别为大椎穴44.23±1.08、肩井穴44.23±1.79、肩髃穴44.45±1.51、腰阳关穴44.36±1.74、腰俞穴44.39±1.04、关元俞穴44.56±1.83、血海穴44.73±1.66、内膝眼穴44.65±1.68、阴陵泉穴44.53±1.02;非得气组热痛阈值分别为大椎穴42.56±1.13、肩井穴42.05±1.54、肩髃穴42.38±1.22、腰阳关穴42.27±1.31、腰俞穴43.03±1.79、关元俞穴43.01±1.74、血海穴42.87±2.07、内膝眼穴42.92±1.90、阴陵泉穴42.69±1.39;不同腧穴的热痛阈值不同,得气组高于非得气组,两组比较具有非常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3.4两组热耐痛阈值比较得气组热耐痛阈值分别为大椎穴47.87±1.63、肩井穴48.36±0.93、肩髃穴48.34±0.99、腰阳关穴48.56±1.62、腰俞穴48.32±0.79、关元俞穴48.31±0.68、血海穴48.19±0.74、内膝眼穴47.47±0.56、阴陵泉穴47.26±0.29;非得气组热耐痛阈值分别为大椎穴46.96±1.65、肩井穴46.29±1.52、肩髃穴46.05±0.78、腰阳关穴46.87±0.89、腰俞穴46.90±0.72、关元俞穴46.34±0.89、血海穴46.58±1.14、内膝眼穴45.13±0.79、阴陵泉穴45.95±0.61;不同腧穴的热耐痛阈值不同,得气组高于非得气组;大椎穴得气组与非得气组比较,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腧穴两组比较均具有非常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3.5两组温控激发得气潜伏期、效应期、得气强度比较42℃激发组与40℃激发组比较,得气灸感出现的潜伏时间有非常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得气灸感持续的效应期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42℃激发时潜伏期时间更短、效应期更长。42℃激发组与40℃激发组比较,内膝眼穴两组间激发出来的得气灸感强度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两组腧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艾灸得气量表包含透热、传热或扩热、非热觉,喜热、身烘热、面红(或额汗出)、肢端热、胃肠蠕动反应、皮肤扩散性潮红9项条目;2.艾灸得气的持续时间是影响艾灸疗效的关键因子之一,而不是施灸时间。艾灸得气消退后继续施灸对临床疗效没有贡献,以艾灸得气消失为度的个体化消敏灸量优于现行的固定灸量的灸疗疗效;3.艾灸得气强度是影响艾灸疗效的关键因子之一,而不是施灸热感强度。临床施灸时,应该以艾灸得气强度为标准,选择施灸部位;4.初步揭示艾灸得气的激发温度为42℃优于40℃。

江澜[5](2020)在《基于大脑双侧性联接的中风偏瘫针刺调控效应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及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以大脑双侧性重塑为切入点,探究中风偏瘫患者损伤及针刺疗程介导的康复过程中大脑双侧性功能及结构的变化,阐释针刺促进脑重塑的中枢调控机制。方法:纳入梗死灶位于单侧运动通路的中风病偏瘫患者21例,并匹配健康受试者23例。予中风偏瘫患者“手足十二针”的规范化疗程干预,于单次针刺治疗后进行针感评价,于针刺疗程前后采集影像学数据并评价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应用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感兴趣区功能连接(ROI-FC)及脑白质图谱分析方法(ABA),计算脑功能及脑结构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中风偏瘫组与健康对照组及偏瘫针刺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指标及临床评价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结合临床量表评价影像学指标与临床运动评价的相关性。结果:1.基于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的脑功能变化与健康受试者相比,中风偏瘫患者双侧大脑同伦功能被破坏,主要在双侧小脑扁桃体、小脑下半月小叶、小脑蚓锥体、小脑山坡、海马附近区域、基底节区、丘脑、扣带回及中央旁小叶呈现减弱的镜像同伦功能连接。针刺治疗后,偏瘫上肢的运动功能改善与双侧小脑扁桃体的VMHC变化最为相关。2.基于感兴趣区的全脑功能连接分析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针刺治疗前,双侧小脑扁桃体与全脑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主要在双侧前额叶皮质、左侧后顶叶皮层、双侧扣带回及左侧的中央前回。针刺治疗后,主要在双侧前额叶皮质、双侧扣带回。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针刺治疗前,双侧小脑扁桃体与全脑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存在于运动相关的单侧皮质区域及皮下核团区域、双侧楔前叶、双侧中央后回、双侧颞上回及颞中回及双侧脑岛。针刺治疗后,主要存在于双侧广泛的运动相关的皮质区域及左侧皮下核团区域、双侧扣带回、双侧前额叶皮质、双侧中央后回、双侧脑岛及顶上小叶,新出现了与处理视觉、听觉信息相关的双侧脑区。通过减少与双侧小脑扁桃体发生减弱的功能连接的脑区类别与体素数目,并增加与双侧小脑扁桃体发生增强的功能连接的脑区类别与体素数目,针刺治疗可能通过改善其他脑区与双侧小脑扁桃体的连接模式,促进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重建。3.中风偏瘫患者脑白质纤维的损伤与变化针刺治疗前及治疗后,中风偏瘫患者患侧半球(病灶侧半球)镜像对称白质脑区较健侧半球(病灶对侧半球)或健康对照组存在差异的白质脑区均为皮质脊髓束、大脑脚、内囊前肢、内囊后肢、放射冠前部、上部、下部、丘脑后放射冠、矢状束、外囊、扣带束、上行纵束、额枕上束及绒毡层(P<0.05或0.01)。中风偏瘫患者较健康对照组存在差异的居中性白质脑区主要在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P<0.05或0.01)。白质纤维的继发性损伤广泛存在于运动系统及非运动系统,患侧半球及健侧半球。针刺治疗后,中风偏瘫患者大脑患侧、健侧镜像对称脑白质纤维及居中性脑白质纤维FA值组内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部分呈现上升趋势,大多数白质纤维的FA值仍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4.中风偏瘫患者皮质脊髓束不同层面的结构变化在皮质脊髓束(CST)走行区域的不同层面,中风偏瘫患者患侧半球CST病灶层面的FA 比值(rFA)始终最低,大小关系依次是内囊后肢rFA<大脑脚rFA<放射冠上部rFA<放射冠下部rFA<放射冠前部rFA。在远离梗死灶的大脑脚层面及放射冠层面,患侧CST均出现了继发性的损伤。针刺治疗后,CST在内囊后肢、大脑脚及放射冠层面的rFA均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除放射冠上部rFA在治疗后表现为轻微上升趋势,其余层面的rFA均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结论:中风偏瘫后,患者大脑功能及结构的损伤均呈现双侧性泛化。脑功能与脑结构的变化均表现为损伤与重塑并行的特点,但脑功能重组发生迅速且对运动功能的重建起主要的代偿作用,脑结构重塑发生缓慢,整体以继发性损伤为主、少数纤维修复为辅。针刺能够调节双侧半球的同伦功能,可能以双侧小脑扁桃体为锚点,整合运动的准备、执行与控制,并调控躯体感觉、认知、视觉、听觉及情绪相关脑区与双侧小脑扁桃体之间的功能连接,促进偏瘫的运动康复。

陆梦馨[6](2020)在《针刺对于脑梗死后不同程度运动功能损伤的脑效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功能磁共振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观察不同运动程度功能损伤后运动相关脑区运动前区(premotor area,PMA)与初级运动区(primary motor cortex,M1)之间的脑功能连接变化,探究不同程度运动功能损伤后脑效应机制和针刺治疗效应靶点,为针刺促进脑梗死运动功能损伤后脑功能重塑提供影像学证据。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后左侧运动功能障碍者31例,根据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分为轻中度(50-99分)运动功能损伤组22例、重度(0-49分)运动功能损伤组9例,进行临床量表评价、静息态、针刺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选取双侧背侧运动前区(dorsal premotor area,PMd)、腹侧运动前区(ventral premotor area,PMv)、初级运动区(M1)为种子点,计算并比较针刺患侧阳陵泉前后对这15对种子点对之间功能连接变化的影响及与FMA的相关性。结果:1.受试者基础数据对比:两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病程、针感、针感等级、MMSE评分方面比较,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基线可比性,并可配合完成相关试验及评价。2.两组间种子点对之间功能连接强度对比:(1)在静息态时,两组15对种子点对之间均呈增强的功能连接强度,其中,重度运动功能损伤组病灶侧PMv与健侧M1之间功能连接强度明显强于轻中度运动功能损伤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14对种子点对之间功能连接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针刺态时,两组15对种子点对之间功能连接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内静息态与针刺态两种状态下各对种子点之间功能连接强度对比:(1)全组内静息态与针刺态时,各对种子点对之间均呈增强的功能连接强度,其中针刺状态时健侧PMd与病灶侧M1之间、双侧PMv之间功能连接强度较静息态时明显增强,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13对种子点对之间功能连接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轻中度运动功能损伤组中,针刺态时健侧PMd与病灶侧M1之间、双侧PMv之间功能连接强度较静息态时明显增强,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13对种子点对之间功能连接强度在静息态与针刺态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子点对之间功能连接强度变化与全组数据变化相一致。(3)在重度运动损伤组中,针刺态时病灶侧PMv-M1之间功能连接强度较静息态时明显减弱,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14对种子点对之间功能连接强度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子点对之间功能连接强度变化与全组数据变化不一致。4.FMA评分与15对种子点对之间功能连接强度的相关性分析:(1)在静息态时,全组中FMA评分与病灶侧PMv-M1之间功能连接强度呈负相关关系(r=-0.371,P<0.05);在重度运动功能损伤组中,FMA评分与健侧PMd-M1、双侧PMv之间功能连接强度呈正相关关系(r=0.704及r=0.845,P<0.05)。(2)在针刺态时,重度运动功能损伤组中FMA评分与健侧PMv-M1、病灶侧PMd-M1之间功能连接强度呈正相关关系(r=0.691及r=0.747,P<0.05)。结论:脑梗死后不同程度运动功能损伤的脑效应机制在脑功能重塑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形式和相应的脑区,损伤程度越重的患者,其大脑健侧M1与病灶侧PMv之间存在更强的功能连接;针刺在双侧PMd、PMv与M1之间选择特定的效应靶点,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通过抑制异常功能连接,加强健侧及双侧半球间的连通性,补偿患侧受损的功能,从而促进脑梗死后偏瘫的脑功能恢复与重塑。

袁莉蓉[7](2020)在《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文旨在运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江西旴江医学流派明代名医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宏观分析,并与古今文献资料细节对比、归纳总结,探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学术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向临床推广一种较适宜于五官科的针法。方法:本文在追溯李梴针法渊源部分,采取文献研究方法,从李梴生平和着作行文中细致检索、痕迹比对探析其渊源。采用广泛的检索路径,人机结合方式,在各个数据资源系统检索中医古医籍和古代针灸歌赋中运用“上病下取”取穴思想以及以针刺四肢下部腧穴为主治疗五官疾病的相似文献,收集、汇总、整理、辨析比对,最后提取与“上病下取”紧密相关的文献信息,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进行考辨、还原、疏理出它的传承脉络,探索其渊源。探析腧穴应用规律部分,利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手动检索相结合,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近6年的当代医家针治五官的文献,以及从古代医家针治五官的针灸歌赋入手,提取相关信息,再人工查找、比对更加细节的内容,建立access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摘录检索的信息,使用SAS9.4软件编程实现数据分析,探讨其五官用穴规律。探讨李氏针法特点和临床机理部分,采取将李梴针法精义内涵与中医经典《内经》《难经》等经文的比较异同,以经解经,深度挖掘其针法内涵和特色。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触类旁通,采取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从中医思维方法学、经络学基础、中医病因病机学、针灸效应特点、治则治法及西医神经学基础等方面探讨其机理。临床价值探讨部分,通过各数据资源系统,分别以“上补下泻”“上病下取”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以及自由词检索凡以四肢下部穴治疗五官疾病的文献资料,然后人工查找、比对细节内容,分析探讨当今医家应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尤其是五官疾病的取穴规律和特点,体现“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1、通过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的追溯,可知“上补下泻”针法是明代李梴首创,源于李氏遵《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而创制,其内涵有穴分主应、刺分先后、远取为主、上补下泻。该针法不仅导源于《内经》《难经》,还传承沿袭了如宋代旴江席弘、宋代何若愚、元代窦汉卿、元代旴江危亦林等明代以前诸多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且师古不泥,对经典和前贤思想有继承也有创新和发展。溯源中,考辨出李氏重穴法,重“主穴”“应穴”配合,由此溯源“穴法派”的传承脉络表;亦考辨出“应穴”理论的源头,“应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内经》,以及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和元代旴医危亦林《世医得效方》。2、通过探析李氏腧穴规律,首次提出22个李氏五官习用经穴,得出李氏五官经穴特点:重阳经,尤其以手阳明大肠经为主,对合谷穴的应用多达15次;选穴以远取为主,重视八脉交会穴、五输穴、原穴等下部腧穴的使用,且多用泻法;注重胃气,土经土穴使用最多;李氏选穴独特,不循常法,多选取申脉、金门、手三里、足临泣等其他医家不常用的穴位治疗五官诸多疾病。通过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探讨分析当代医家和古代医家治疗五官疾病的用穴规律和特点,并与李氏针法用穴规律比较异同,发现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用穴特点与李梴针法精义相应。3、由追溯渊源和探析腧穴规律得出李氏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应答主穴;刺分先后,先泻后补;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崇尚“易精简”;重视针灸禁忌。4、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以经解经,明确了李氏针法的机理特点:“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物质基础;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通经接气”是其针法效应特点;《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的神经学基础;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脏腑别通”理论是“上补下泻”针法的独辟蹊径。李梴逝世数百年了,但是当代医家仍然在应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尤以旴江谢氏五官特色针法将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传承并创新,在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且疗效甚佳。结论:理论研究: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根植《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承袭历代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又有自具特色的创新发展。在治疗五官疾病方面,该针法具有确切的中医基础理论作根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作检验,其“理”钩深诣微,其“法”根植经典,其“方”简便易行,其“术”鲜明独特,其“效”迅捷安全。临床价值: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临床效果显着,适宜于临床各科,尤其对应用于五官科临床具有广泛推广意义。该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先主后应;刺分先后,先下后上,先泻后补;取穴远近相配,远取为主;注重胃气,治病求本,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尤重手阳明经;主要取肘膝关节以下腧穴,刺激较重;头面五官取穴少,刺激轻,减少头面五官的创痛,降低患者恐针心理,更易于人们接受针刺疗法。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崇尚“易精简”,倡“一针为率”,最多四穴,甚至仅取下部一穴即可,用穴少而精,易学易用;重视针灸禁忌,安全效佳,适宜于临床各科推广,尤其对当今临床五官科疾病辨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且适应现代人要求享受医疗,少创痛无创痛的需求,有着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益于针灸疗法的更进一步推广、普及、走向世界。正如明代针灸名医杨继洲《针灸大成》赞曰:“又有一言真秘诀,上补下泻值千金”。

姜晓涵[8](2020)在《行气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在总结前期临床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统计学方法观察行气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以期为针刺手法这一关键要素在临证治疗中的灵活运用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将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72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两组针刺治疗均取百会、四神聪、内关(双侧)、神门(双侧)、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双侧)、太溪(双侧)等穴位。实验组严格控制进针方向与深度,并采取行气法使针感沿穴位所在经络走行传导至预期方向;如行针后仍难以达到循经感传的效果,可先尝试候气留针,待气至针下再施行气法;如感传方向与预期方向相反,可采用按截法调整至期望方向。对照组参照《针灸学》采用常规针刺操作手法。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通过统计治疗前、1个疗程治疗后、2个疗程治疗后以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各项观察指标的评分及变化,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结合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PSQI)减分率进行疗效判定,比较各个阶段两组在夜间睡眠状况、日间状态、情绪及中医证候表现等方面的改善程度及其差异。结果:1.基线资料分析:两组受试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职业影响、合并基础病情况、身体质量指数和治疗前各项疗效观察指标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评估组内比较:经2个疗程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的各项疗效观察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两组受试者经治疗后的各项疗效观察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3.临床疗效评估组间比较:在1个疗程治疗后、2个疗程治疗后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两组受试者的PSQI总评分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整体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其中,在1个疗程治疗后和2个疗程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的PSQI总评分组间对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1个疗程治疗后、2个疗程治疗后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两组受试者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组间对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实验组整体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经2个疗程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的HAMD评分和HAMA评分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照组整体改善程度优于实验组。4.综合疗效判定: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11%,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22%。经2个疗程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的总体疗效判定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5.安全性评估:两组受试者的安全性评估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针刺治疗手法的安全性相当。结论:1.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夜间睡眠状况、日间状态、焦虑抑郁情绪及中医证候表现等。2.在改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行气法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手法。行气法在近期(约1个月内)疗效方面较常规针刺手法更具优势,但在治疗结束后的远期(超过1个月)疗效维持方面可能稍差。3.在改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中医证候表现方面,行气法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针刺手法。4.在改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方面,常规针刺手法的改善程度优于行气法。5.常规针刺手法治疗总有效率为86.11%,行气法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行气法整体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手法。6.在两种针刺治疗手法的安全性评价方面,行气法与常规针刺手法的安全性未见明显差异。

赵敏[9](2019)在《不同针刺深度治疗瘀血型腰痛(腰突症)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比较不同针刺深度对瘀血型腰痛(腰突症)的即时效应和累积效应差异,总结毫针深刺治疗瘀血型腰痛(腰突症)的优势特点。方法:将64例血瘀型腰痛(腰突症)患者随机分为浅刺组和深刺组,各32例。深刺组穴位处方为如下:主穴为肾俞、大肠俞、关元俞,配穴为膈俞、环跳、风市、委中、承山、昆仑。根据患者不同体型,在针刺肾俞、大肠俞、关元俞三穴时深度为2.5-3.0寸,以患者产生从腰部向下肢放射样针感为最佳,配穴进针深度为1.0寸,要求出现局部酸、涨等针感后留针20分钟。浅刺组选穴同深刺组,根据患者不同体型,在针刺肾俞、大肠俞、关元俞三穴时深度为0.5-1.0寸,要求产生局部得气感,同时不要求产生放射性针感,余穴针刺方法同深刺组。每周治疗2次;以5次治疗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设置5个评测时间点,分别为首次治疗后、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和治疗结束4周随访时。客观评价两组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VAS评分、症状体征评定、ODI腰椎功能障碍指数的差异。数据统计均采用SPSS 23.0软件完成。结果:患者基线比较:64例患者性别、年龄、现病程、体重指数,治疗前VAS评分、治疗前症状体征积分和治疗前ODI指数的基线情况无组间差异(P>0.05)。即时效应:首次治疗后,浅刺组和深刺组患者腰部和下肢VAS评分均下降(P<0.05),直腿抬高试验积分提高(P<0.05),深刺组即时效应优于浅刺组(P<0.05)。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在治疗1个疗程后,浅刺组和深刺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18.75%和21.88%(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和93.75%(P>0.05)。在治疗2个疗程后,浅刺组和深刺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21.88%和46.88%(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96.88%(P>0.05)。累积效应:经过1个疗程和2个疗程治疗后,浅刺组和深刺组患者腰部和下肢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ODI指数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深刺组对腰痛和下肢痛、直腿抬高试验积分、膝踝反射及ODI指数的改善效果优于浅刺组(P<0.05)。而两组对下肢肌力和趾背伸力的治疗效果无差异(P>0.05)。结论:(1)针刺对瘀血型腰痛(腰突症)具有即时效应,毫针深刺对腰痛和下肢痛以及患肢直腿抬高试验的即时效应优于毫针浅刺。(2)针刺治疗瘀血型腰痛(腰突症)效果确切,毫针深刺对腰部和下肢疼痛、患肢直腿抬高、膝踝反射以及ODI腰椎功能障碍指数的改善效果优于毫针浅刺。两组均能显着改善下肢肌力和趾背伸力,治疗效果无差异。(3)治疗2个疗程后,毫针深刺对瘀血型腰痛(腰突症)的临床治愈率高于毫针浅刺。两组均具有较高的总有效率,但组间差异不明显。

白增华[10](2019)在《深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卡压损伤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实验旨在为临床毫针治疗技术中,浅深不同针法的选择提供明确的实验依据。具体地,有两个实验目标。首先,以对照研究的方法,在相同的穴位、相同的进针角度及针刺治疗时间等情况下,与对照组和模型组相比较,以坐骨神经损伤动物模型为观察对象,观察“深刺”、“浅刺”两种不同的进针深度是否会产生坐骨神经损伤修复效应的组间差异。如果组间差异存在,则在此基础上,完成第二个实验目标,即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分析与可能产生疗效效应的相关基因与通路,以实验数据初步回答“病有浮沉,刺有浅深”的针刺理论问题,为相关实验与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实验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分组48只SPF级SD级大鼠(体质量300±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空白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浅刺环跳穴组(T1组),深刺环跳穴组(T2组),每组各12只大鼠。2神经卡压模型制备模型制备正常饲养3天后,M组、T1组、T2组于大鼠的左后肢建立神经卡压模型大鼠。于无菌实验室中,在大鼠股骨中点附近切开大鼠皮肤,钝行分离肌肉组织,暴露并游离坐骨神经。应用5mm长的医用无菌硅胶管嵌套在坐骨神经上,缝合硅胶管断端,依次缝合伤口,注射庆大霉素预防感染。14天后各组开始不同的干预方法。3各组干预措施⑴C组:为正常饲养组,无任何其他分组提到的干预措施。⑵M组:除正常饲养外,造模后的第15天开始,每天8:30开始,给予大鼠固定器固定刺激,每次15min,共14天,无其他干预措施。⑶T1组:造模后的第15天开始,每天针刺大鼠左后肢“环跳”穴。针刺要求: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进行针刺引导,直刺,仅刺入皮下肌肉组织(针尖不临近或触碰坐骨神经外膜),针刺深度为8mm左右(肌层进针约4mm作用);连接SDZ-Ⅱ型电子针疗仪,选用疏密波,设置电流1mA,频率2Hz,留针15min,共计14天。⑷T2组:造模后的第15天开始,每天8:30开始,给予固定后,针刺大鼠左后肢“环跳”穴。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引导下,直刺,针刺深度1217mm,发现毫针临近坐骨神经外膜且引发神经周围肌肉组织抽动,则停止探索;连接SDZ-Ⅱ型电子针疗仪,选用疏密波,设置电流1mA,频率2Hz,留针每次15min,共计14天。4指标检测⑴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检测:各组均选取12只大鼠,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检测,检测时间点为正常饲养的第2天、造模后、治疗后等时间节点分别评价坐骨神经功能情况。⑵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治疗后每组抽取12只大鼠,应用BL-420生物机能检测仪,进行坐骨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每只鼠需要收集5次有效测量数值。⑶坐骨神经超声形态图像采集:治疗后(针刺干预第14天),每组12只大鼠。Vevo2100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应用高频探头MS250对各组大鼠坐骨神经进行高频超声探测。探测方法移动高频探头,沿着坐骨神经走向做多切面扫查,保存神经外膜特征图像、测量各组大鼠硅胶管近端远端神经直径,应用Contrast mode测量神经内部回声强度,在数据采集之后对以上结果进行超声描述和统计学分析。⑷透射电镜观察:治疗后,每组随机选取3只大鼠,处死后迅速暴露坐骨神经进行取材。取材方法:切取坐骨神经硅胶管远端坐骨神经一段(体积<1mm3)。固定包埋方法:材料在四氧化二锇固定液中固定,梯度脱水,浸透与包埋后,超薄切片机切割1μm厚的横截面(10000x)。以观察神经结构的轴突内容物(微管、微丝、线粒体)、雪旺细胞及其细胞核形态、髓鞘形态、神经束等部分。5统计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SFI数据、MNCV数据、回声强度数据,经实验人员根据公式计算后,录入SPSS17.0软件,首先进行正态性与方差齐性检验。当满足正态性与方差齐性检验时,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当不能满足数据正态性与方差齐性检验时,将采用非参数检验,应用Tamhane’s T2与Dunnett’s法进行统计。SFI数据的前后对照研究,在经过正态性检验后,进行配对t检验。所有检验结果填入三线表格,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假设检验P值为0.05)。结果:1不同干预因素对各组大鼠SFI的影响⑴造模前各组大鼠SFI比较:4组大鼠饲养第2天SFI检测显示,各组大鼠SFI基本一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相同。⑵造模后,M组、T1组、T2组SFI分别与C组比较,呈现组间差异(P<0.05),表明神经卡压造模方法对大鼠造成影响,结合大鼠左下肢外观,可见术后T1组、T2组、M组大鼠均出现左后肢运动功能下降,爬行有拖拽现象,并且可见左后足足趾、足掌肿胀畸形;M组、T1组、T2组比较无组间差异(P>0.05),表明神经卡压造模方法稳定,可以进行治疗干预的差异性观察。⑶治疗后SFI比较:M组、T1组、T2组分别与C组比较,呈现组间差异(P<0.05),表明神经卡压造模方法在治疗后对各组大鼠造成的运动功能影响仍然存在,从外观上看,足趾肿胀与后肢行走缓慢、延迟或拖拽状态仍可见;M组、T1组比较无组间差异(P>0.05),表明M组与浅刺环跳穴组在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异。M组、T1组与T2组比较,呈现组间差异(P<0.05),可以推断深刺环跳穴对T2组的坐骨神经损伤起到更好的运动功能恢复作用,并且足趾肿胀程度下降,行走缓慢、延迟或拖拽状态得到缓解。⑷治疗前后SFI比较:可见M组、T1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T2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T2组深刺环跳穴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康复。2不同干预因素对各组大鼠MNCV的影响治疗后,M组、T1组、T2组分别与C组比较,MNCV呈现组间差异(P<0.05),表明神经卡压造模方法对大鼠坐骨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产生影响,推断卡压模型产生一定的神经结构性损害;M组、T1组比较,无组间差异(P>0.05),表明浅刺环跳穴未发生明显的对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M组、T1组与T2组比较,呈现组间差异(P<0.05),表明深刺环跳穴对神经传导速度有恢复作用,推断周围神经结构得到更好的修复。3模型大鼠坐骨神经高频超声观察C组,神经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坐骨神经外膜平行高回声,光滑平坦,具有连续性。神经内部回声强;M组,大鼠卡压模型坐骨神经。坐骨神经与周围组织分界(硅胶管外)略不清晰;坐骨神经外膜具连续性;神经内部回声略低。T1组大鼠坐骨神经。坐骨神经与周围组织分界略不清;坐骨神经外膜具有连续性,神经内部回声略低。T2组大鼠坐骨神经。坐骨神经与周围组织分界略不清;坐骨神经外膜具有连续性,神经内部回声略低。各组大鼠治疗后神经回声分析可见,与C组比较,M组、T1组、T2组回声强度均下降,(P<0.05);与M组比较,T1组回声强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M组比较,T2组回声强度较强(P<0.05);每组近端、远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直径测量显示C组大鼠直径为0.95±0.45mm,M组模型组硅胶管近端坐骨神经直径2.28±1.10mm,远端神经直径3.70±1.01mm,远端神经水肿程度高于近端(P<0.05)。T1组大鼠坐骨神经硅胶管近端坐骨神经直径2.34±0.35mm,远端神经直径3.66±0.47mm,远端神经水肿程度高于近端(P<0.05)。T2组大鼠坐骨神经硅胶管近端坐骨神经直径2.32±0.75mm,远端神经直径3.62±0.64mm,远端神经水肿程度高于近端(P<0.05)。但是M组与T1组、T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坐骨神经超微结构观察(电镜10000 x)C组大鼠坐骨神经外观整体上饱满,结构完整。经纤维排列整齐,髓鞘厚度一致均匀,外面可见雪旺细胞分布并包饶成为髓鞘;神经纤维内环圆滑,中央结构为轴突,形态正常可见微管或微丝。M组大鼠坐骨神经。可以见到有髓鞘神经纤维,髓鞘厚度不均匀并且出现指纹类外观,轴突萎缩空泡化,WD形成。T1组大鼠坐骨神经。图右侧可见有髓神经纤维WD,即髓鞘厚度不均匀,出现指纹类外观,轴突萎缩空泡化;图右侧(箭头指示处),可见巨噬细胞参与吞噬髓鞘与轴突碎片。T2组大鼠坐骨神经。图中央偏下方可见正在形成髓鞘的神经纤维,其外周,可见到形成髓鞘前的雪旺细胞,其特征是可见雪旺细胞基膜对新生轴突的包绕。图右上方位置以及左侧可以见到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厚度不均匀并且出现指纹类外观,轴突萎缩,WD形成。实验二材料与方法:1动物分组SPF级SD大鼠(体质量300±50g),共1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空白对照组(C组),模型组(M),浅刺环跳穴组(S),深刺环跳穴组(T),每组各3只大鼠。2神经卡压模型制备模型制备正常饲养3天后,M组、S组、T组于大鼠的左后肢建立神经卡压模型大鼠。主要方法同实验一。3各组干预措施C组:C组为正常饲养组,无任何其他分组提到的干预措施。M组:除正常饲养外,每天8:30开始,给予大鼠固定器固定刺激,每次15min,共14天。S组:从造模第15天开始,每天8:30开始,刺大鼠环跳穴,具体操作方法同实验一T1组。T组:从造模第15天开始,每天8:30开始,针刺大鼠环跳穴,具体操作方法同实验一T2组。4坐骨神经背根神经节基因分析⑴背根神经节取材:每组3只大鼠在针刺干预后的第15天,进行取材,水合氯醛麻醉(10%,i.p.3ml/kg),在无污染条件下,迅速暴露椎管并取出L4-5节段脊髓神经节(操作时间<15min),立即冻存于液氮中随即送检。⑵RNA提取方法:测序工作由北京源宜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用Trizol法(天根Trizol)完成:(1)取新鲜样本100mg-200mg,迅速研磨成粉末状,加入1ml Trizol,震荡混匀;每5×106-7细胞加入1mlTrizol,震荡混匀;(2)室温静置10min,使得核酸蛋白复合物完全分离。(3)加0.2ml氯仿,漩涡震荡15s,室温放置3min。(4)4℃12000rpm,离心15min,然后取上层无色水相,加等体积异丙醇,混匀,-80℃静置2h。(5)4℃12000rpm,离心15min,弃去上清。(6)加入75%乙醇1.0ml洗涤沉淀,4℃12000rpm,2min,离心。(7)用75%乙醇重复洗两次,弃上清,瞬时离心30s,用枪吸去残余液体,室温,晾干。(8)将提取的RNA进行质检后立即放置-80℃保存。⑶转录组测序实验:(1)mRNA分离和片段化;(2)FirstStrandcDNA合成;(3)SecondStrandcDNA合成;(4)1.8X体积AgencourtAMPureXP磁珠纯化双链cDNA;(5)末端修复、加A;(6)连接Adaptor;(7)片段筛选;(8)PCR库富集;(9)纯化PCR产物;(10)文库质检。⑷应用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2000测序仪对cDNA样品进行双末端(Paired-End)测序。去除原始测序结果制备文库时产生的接头序列、两端低质量序列。将过滤后的测序序列通过软件Tophat2与大鼠(Rattus norvegicus)基因组进行基因组定位分析。采用HTSeq软件对各样品定位到基因组区域或基因外显子区的测序序列(reads)的计数进行基因表达水平分析,RPKM数值0.1作为判断基因是否表达的阈值,同时定义|logFC|>1,pvalue<0.05,FDR<0.1作为基因差异表达的阈值,并以此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GEs)。根据NCBI数据库的功能注释信息,使用Blast2GO软件得到差异基因的GO条目,用WEGO软件对所有的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分类统计。然后对差异基因进行东京基因与基金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代谢途径分析。结果:1差异基因富集分析⑴各组大鼠有参转录组质控前后统计。本研究每个样本Q20均大于97%,Q30均大于94%,GC含量接近50%,提示较高的测序质量与测序深度,符合组间基因表达差异分析的条件。⑵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基因表达具有时间和空间特异性,研本究使用cufflinks软件的cuffdiff命令筛选差异基因。本研究实验发现:C组/M组,差异基因(DEG)数为53;C组/T组,75;M组/T组,63;C组/S组,49;M组/S组,44;T组/S组,51。⑶GO分析结果:C组/M组大鼠L4-L5背根神经节差异表达基因的GO分析结果可见:上调差异基因在多细胞组织过程,应激反应,多细胞有机过程,细胞外部分大分子复合体,催化活性结构,分子活性生物过程,等功能基因发生差异变化;下调基因在生物粘附,生物调控,细胞成分,组织或生物发生细胞过程,发育过程,生长代谢过程,多细胞过程,多细胞组织过程,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成分,细胞外区域的反应,大分子复合膜部分,结构分子活性等功能基因发生差异变化。从S组/T组大鼠L4-L5背根神经节差异表达基因的GO分析结果可见:上调差异基因为:行为,生物粘附,生物调节,细胞成分,组织或生物发生,细胞过程,发育过程,生长,免疫系统,过程,定位,运动代谢过程,多机体过程,多细胞组织过程,生殖过程,对刺激的响应,节律过程,信号,单体过程细胞,连接细胞部分,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区域,细胞外区域部分,大分子复合膜部分,细胞器,细胞器部分,结合催化活性趋化,活性分子传感器,活性蛋白标记结构,分子活性转运体,活性生物过程,等。下调基因主要在生物调控,细胞杀灭,细胞成分组织或生物发生,细胞过程,发育过程,免疫系统过程,对刺激信号的响应,单器官过程,细胞基质胞外区,胞外区部分,高分子复合膜部分,细胞器部分,细胞器,部分结合催化活性分子功能调节器等功能基因发生差异变化。从M组/T组大鼠L4-L5背根神经节差异表达基因的GO分析结果可见,上调差异基因在行为,生物学调控,细胞成分,组织或生物发生,细胞过程,发育过程,生长免疫系统过程,定位运动代谢过程,多机体过程,多细胞组织过程,生殖过程,对刺激信号的反应,应激反应,细胞,细胞连接,胞外区部分,胞外区部分高分子复合膜部分,细胞器部分,结合催化活性,趋化活性,核酸结合转录因子活性,蛋白标记转运体活性等功能基因发生差异变化;下调基因在生物调控,细胞杀伤,细胞成分组织或生物发生细胞过程,多细胞过程,多细胞组织过程,应激反应;单细胞过程,胞外基质,细胞外区域,胞外区域部分结合的响应等功能基因发生差异变化。⑷KEGG分析:C组/M组,KEGG分析结果(P<0.05),主要信号通路为乙醛和二羧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甘油酯代谢;PPAR信号通路;白细胞经内皮迁移等。主要差异基因上调基因有PDE6A,PDE6B,PDE6G,下调基因有GLDC,gcvPA,gcvPB,gcvT,DLD,gcvH,LPL,LPL,CLDN,OCLN,ESAM,等。M组/T组,主要信号通路有:细胞粘附分子;吞噬体;轴突引导等。主要差异基因为:MHC1,MHC2,CLDN,NTN1,EFNB,ISG15,等。S组/T组,主要信号通路有:细胞粘附分子;同种异体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I型糖尿病;抗原处理和呈现;病毒性心肌炎;轴突引导;类受体信号通路;抗原处理和呈现等;主要差异基因为:MHC1,MHC2,CLDN,NTN1,EFNB,ISG15,DHX58,CTLA4,HLA-DR3,等。结论:1深刺组与模型组、浅刺组比较,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与坐骨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检测数据均显示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在对照研究中,深刺组具有更好的神经功能康复趋势,并且这种作用与神经结构性修复相关。2超声检测观察到,模型组、浅刺组、深刺组大鼠坐骨神经与周围神经界限略不清晰或不清晰,其神经内部回声减低,这与神经卡压损伤有关,神经卡压损伤使神经纤维变性或减少。坐骨神经直径测量显示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硅胶管两端出现了神经水肿,无组间差异,提示卡压损伤使坐骨神经水肿,但不能敏锐地反应各组间坐骨神经的结构性变化。治疗后各组坐骨神经内部回声强度值采集可见,模型组、浅刺组、深刺组神经内回声强度值降低,表明三组神经不同程度的损伤;深刺组与模型组、浅刺组比较,回声强度较高,有统计学差异,回声强度值的组间变化与神经再生与修复正相关,可见深刺组更好的神经再生、修复趋势。3各组坐骨神经(受损处远端)超微结构显示:模型组、浅刺组、深刺组均出现神经损伤修复的组织特点:WD变性、巨噬细胞对髓鞘和轴突的吞噬过程等。在深刺组,还可以见到大量新生的轴突、雪旺细胞基质对轴突包绕形成髓鞘等过程,显示出更加活跃的神经再生与修复特征。可以认为,深刺环跳穴组有更好的神经修复趋势,保证了运动神经电传导的恢复和神经功能的改善。4基因重组测序技术分析发现,坐骨背根神经节各组间均存在一定数量的差异基因。其中,浅刺组与模型组、深刺组比较,可以发现浅刺的差异基因表达主要集中于乙醛和二羧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甘油酯代谢等,与代谢、免疫调节、细胞紧密连接等方面有关,主要的信号通路为白细胞经内皮迁移、乙醛和二羧酸代谢,光传导等信号通路等,主要影响代谢反应、免疫过程。5基因重组测序技术分析发现,深刺组与浅刺组、模型组比较,可以发现深刺组的差异基因表达主要集中于WD或抑制WD过程、轴突引导、细胞间连接、吞噬细胞发育与形成雪旺细胞迁移雪旺细胞发育等与神经损伤、凋亡、发育、再生相关的过程。相关信号通路为细胞粘附分子信号通路、轴突引导信号通路、吞噬体信号通路,这些差异基因与信号通路,可对坐骨神经损伤修复起到良性的调节与治疗作用。

二、针感与针刺效应机理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感与针刺效应机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H/IGF-1轴探讨岭南陈氏针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PMOP概述
    1.2 中医对PMOP的认识
        1.2.1 病因病机
        1.2.2 治疗
    1.3 PMOP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3.1 病因及发病机制
        1.3.2 药物治疗
    1.4 GH/IGF-1轴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
第二章 针刺治疗PMOP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2.1.2 检索策略
        2.1.3 文献筛选及质量评价
        2.1.4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文献检索结果
        2.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2.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2.4 Meta分析结果
    2.3 讨论
        2.3.1 临床疗效
        2.3.2 本研究的局限性
        2.3.3 展望
    2.4 结论
第三章 回顾性分析影响绝经后女性骨量的相关因素
    3.1 对象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3.1.3 研究方法
        3.1.4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三组间一般资料比较
        3.2.2 三组患者合并疾病比较
        3.2.3 三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3.2.4 三组患者性激素指标比较
        3.2.5 三组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比较
        3.2.6 三组患者GH、IGF-1比较
        3.2.7 三组患者各部位BMD (g/cm~2)比较
        3.2.8 GH、IGF-1与各部位BMD的相关性分析
        3.2.9 绝经后女性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3.3 讨论
        3.3.1 年龄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3.3.2 BMI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3.3.3 血清ALP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3.3.4 血清P(磷)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3.3.5 血清E2、FSH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3.3.6 血清PINP、β-CTX、OC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3.3.7 血清GH、IGF-1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3.4 结论
第四章 岭南陈氏针法治疗PMOP的随机对照研究
    4.1 对象和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4.1.3 研究方法
        4.1.4 统计学方法
    4.2 结果
        4.2.1 纳入病例数
        4.2.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4.2.3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
        4.2.4 两组患者血清GH、IGF-1比较
        4.2.5 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比较
        4.2.6 两组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比较
        4.2.7 两组患者各部位BMD (g/cm~2)比较
        4.2.8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量化分级评分比较
        4.2.9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4.2.10 不良事件
    4.3 讨论
        4.3.1 针法选择依据
        4.3.2 针刺处方的确立依据
        4.3.3 药物选择依据
        4.3.4 疗效分析
    4.4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2)从脑髓-脑气-脑神角度探讨补肾益髓法对多系统萎缩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多系统萎缩的认识
        1、多系统萎缩的定义、历史溯源与流行病学研究
        2、多系统萎缩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研究
        3、诊断标准与临床表现
        4、影像学及其他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5、西医治疗
        6、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祖国医学对多系统萎缩的研究
        1、古代文献对多系统萎缩病名的认识
        2、多系统萎缩的病因病机
        3、中医治疗
        4、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从脑髓-脑气-脑神角度理解多系统萎缩及太溪穴的选穴依据
        1、MSA与脑髓、脑气、脑神的关系
        2、针刺太溪穴与脑髓、脑气、脑神的关系
        3、太溪穴的脑功能成像研究
        4、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研究一 多系统萎缩患者的脑功能成像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3、临床资料
        4、研究方案
        5、结果
        6、讨论
        7、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补肾益髓法治疗多系统萎缩的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3、临床资料
        4、研究方案
        5、结果
        6、讨论
        7、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三 针刺多系统萎缩患者太溪穴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3、临床资料
        4、研究方案
        5、结果
        6、讨论
        7、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表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3)穴区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得气针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一 穴区组织结构研究概况
    1 穴位的深度
    2 穴位的结构
        2.1 穴位处神经分布
        2.2 穴位处血管分布
        2.3 穴位处淋巴分布
        2.4 穴位处结缔组织分布
        2.5 穴位处肌肉、肌腱分布
        2.6 穴位处肥大细胞分布
        2.7 穴位处感受器分布
    3 穴位是一个“立体构筑”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针刺得气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1 得气的概念
        1.1 受针者主观针感
        1.2 施针者手下感
    2 得气的重要性
    3 得气的定量研究
        3.1 得气的主观量化
        3.2 得气的客观量化
    4 得气针感的机制研究
        4.1 得气针感与皮肤组织的关系
        4.2 得气针感与结缔组织的关系
        4.3 得气针感与肌肉组织的关系
        4.4 得气针感与神经的关系
        4.5 得气针感与血管的关系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针刺穴区不同组织结构对得气针感、穴区肌电及脑功能变化的初步探讨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数据分析与统计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资料及情绪指标
        4.2 针感出现率比较
        4.3 针感强度比较
        4.4 IEMG值比较
        4.5 各组受针者在行针期间的fMRI脑功能反应
        4.6 四组受针者在行针期间I脑功能反应的比较
    5 讨论
        5.1 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得气针感及穴区肌电的影响
        5.2 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原理
        5.3 皮肤和肌肉组织针刺均可引起脑区激活/负激活
        5.4 以肌肉组织为主的针刺刺激可能产生广泛负激活
    6 小结
第二部分 研究施针者和受针者得气针感关系的探讨及肌肉组织在得气针感中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数据分析与统计
    4 研究结果
        4.1 针感出现率比较
        4.2 针感强度比较
        4.3 施针者沉紧感与受针者针感的相关性分析
        4.4 施针者沉紧感与受针者针感出现时间的比较
        4.5 各组中不同针感出现时的肌电积分值比较
    5 讨论
        5.1 主要得气针感的产生与肌肉组织关系密切
        5.2 受针者胀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及穴区肌电之间的关系
    6 小结
第三部分 研究肌肉不同部位针刺对施针者针感的影响及肌梭可能的介导作用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数据分析与统计
    4 研究结果
        4.1 脊髓背根肌梭传入放电的鉴别
        4.2 肌腹部针刺对肌梭放电频率、肌电、肌张力的影响
        4.3 肌腱部针刺对肌梭放电频率、肌电、肌张力的影响
        4.4 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针刺对肌梭放电频率、肌电、肌张力的影响
        4.5 肌肉不同部位针刺下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比较
        4.6 肌腹部不同针刺手法对肌梭放电的影响
    5 讨论
        5.1 肌梭感受器的分布、结构及功能
        5.2 肌腹部针刺更容易引起手下沉紧感及其原因分析
    6 小结
全文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个人简历
附件

(4)艾灸得气量表研制与量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针灸得气的溯源与现代研究
        1 针灸得气的溯源
        2 针灸得气的主要特征
        3 针灸得气与效应相关性
        4 针灸得气的影响因素
        5 得气机制研究
        6 得气量化研究
    第二节 “辨敏施灸”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
        1 “辨敏施灸”的内涵与依据
        2 “辨敏施灸”与“辨证施灸”关系
        3 “辨敏施灸”的临床指导作用
第二章 艾灸得气量表研制与量效关系研究
    第一节 艾灸得气量表的研制
        1 资料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结论
    第二节 艾灸得气与临床疗效的量学关系研究
        (一)热敏灸原发性痛经得气时间与灸效的量学关系研究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研究结论
        (二)热敏灸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得气时间与灸效的量学关系研究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研究结论
        (三)热敏灸原发性痛经得气强度与灸效的量学关系研究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研究结论
        (四)热敏灸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得气强度与灸效的量学关系研究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研究结论
    第三节 艾灸得气的激发灸热温度研究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结论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1 立题依据
    2 结果分析
    3 如何促进艾灸得气
    4 研究意义与价值
    5 研究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艾灸得气量表V1.0
个人简历

(5)基于大脑双侧性联接的中风偏瘫针刺调控效应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脑梗死偏瘫的运动功能康复研究现状
        1. 中西康复医学对脑梗死偏瘫的认识
        2. 脑梗死偏瘫康复现状研究
        3. 脑梗死偏瘫的运动功能康复技术的新进展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针刺治疗中风病偏瘫的概述
        1. 针刺治疗中风病偏瘫的历史源流
        2. 针刺治疗中风病偏瘫的诊疗特点及取穴规律
        3. 针刺治疗中风病偏瘫的理论流派、临床应用及其机制探索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基于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脑梗死偏瘫的脑效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1. 磁共振成像技术概述
        2. 磁共振图像数据的分析方法
        3. 基于磁共振技术的脑梗死偏瘫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研究设计
        3. 神经影像采集方案
        4. 针刺疗程方案
        5. 临床信息采集
        6. 质量控制
        7. 不良事件及处理
        8. 数据处理及分析
    二、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临床信息统计结果
        3. 基于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的中风偏瘫患者针刺效应机制的静息态fMRI结果
        4. 基于脑白质图谱分析的中风偏瘫患者针刺效应机制的DTI研究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1. 核磁数据处理分析的方法选择与解读
        2. 研究的立论点与优势
        3. 脑梗死偏瘫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结果的分析与探讨
        4. 脑梗死偏瘫脑白质纤维变化的结构磁共振数据结果的分析与探讨
        5. 脑梗死偏瘫神经重塑中脑结构及脑功能变化的对比分析
第三部分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主要成果
个人简历

(6)针刺对于脑梗死后不同程度运动功能损伤的脑效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1. 中医对中风后偏瘫的认识
        2. 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研究进展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脑梗死运动功能损伤后脑功能重塑的fMRI研究进展
        1. 运动相关脑区
        2. 脑功能重塑的机制
        3.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诊断与评定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剔除、脱落和中止标准
    二、研究方案
        1. 研究设计
        2. 分组方法
        3. 试验方案
        4. 临床评估指标及方法
        5. 质量控制
        6.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7. 技术路线图
    三、研究结果
        1. 病例收集情况
        2. 病例一般资料分析
        3. 主要评价指标
        4. 病灶图
        5. 两组相关种子点功能连接强度对比
        6. 针刺前后相关种子点功能连接强度对比
        7. 相关性分析
        8. 小结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一、中风后偏瘫的脑功能重塑机制
        1. 中风后偏瘫脑功能连接的变化
        2. PMA与M1在脑功能重塑中的作用机制
        3. 不同程度运动功能损伤后脑功能重塑的比较
        4. 本研究相关小结
    二、针刺阳陵泉治疗中风后偏瘫的脑功能效应机制
        1. 针刺对脑功能效应机制的分析
        2. 针刺阳陵泉的脑效应机制
        3. 本研究相关小结
第四部分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附录2 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
    附录3 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SE)
    附录4 针感评价量表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7)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头病类
    2 牙病类
    3 耳病类
    4 鼻病类
    5 眼病类
    6 咽喉病类
    7 口病类
    8 面病类
    9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共性
    10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特性
    11 不足
1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
    1.1 李梴其人
    1.2 李梴着作
    1.3 古代医籍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
    1.4 古代针灸歌赋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与分类
    1.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
2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腧穴应用规律
    2.1 李氏五官经穴的特点
    2.2 手阳明大肠经
    2.3 足太阳膀胱经
    2.4 足少阳胆经
    2.5 手太阴肺经
    2.6 当代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2.7 古代经典针灸歌赋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3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临床特点
    3.1 异穴分施,首创“上补下泻”
    3.2 穴分主应,互相应答
    3.3 刺分先后,先泻后补
    3.4 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
    3.5 崇尚“易精简”
    3.6 重视针灸禁忌
4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机理探讨
    4.1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
    4.2 “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
    4.3 “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
    4.4 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
    4.5 《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
    4.6 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
    4.7 “通经接气”为李梴针法效应特点——主应相配,应答通接
    4.8 《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
    4.9 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神经学基础
    4.10 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
    4.11 “脏腑别通”理论是李氏针法的独辟蹊径
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当代五官科的临床应用探讨
    5.1 “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各科的应用
    5.2 谢氏“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五官科的应用
6 讨论
    6.1 运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亟待发展
    6.2 “上补下泻”针法在临床各科适应症广安全效佳
    6.3 目前“上补下泻”针法研究存在的不足
7 本研究的创新性
    7.1 提出22个李氏五官经穴,首次探讨李氏五官腧穴应用规律
    7.2 提炼出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的用穴特点和规律
    7.3 文献追踪发现八脉交会穴和“应穴”理论的源头
    7.4 从西医神经学角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7.5 首次从取象比类的中医思维方法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7.6 首次从“脏腑别通”理论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2 原始数据
个人简介

(8)行气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入选标准
        1.2.1 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须同时符合下列标准)
        1.2.3 排除标准(符合下列任意一项即排除)
        1.2.4 终止标准
        1.2.5 脱落标准
        1.2.6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随机对照
        2.3 盲法原则
        2.4 治疗方案
        2.4.1 基础操作
        2.4.2 分组治疗
        2.5 观察指标
        2.5.1 基础资料(详见附录)
        2.5.2 疗效评估
        2.5.3 安全性评价指标
        2.6 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基线资料评估
        3.1.1 性别、职业影响、合并基础病情况
        3.1.2 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
        3.1.3 治疗前各量表评分
        3.2 临床疗效结果评估
        3.2.1 两组PSQI总评分比较分析
        3.2.2 两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比较分析
        3.2.3 两组情绪量表评分比较分析
        3.3 综合疗效判定
        3.4 安全性评估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失眠的认识
        1.1 失眠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1.1 失眠的病因
        1.1.2 失眠的发病机制
        1.2 失眠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1.2.1 失眠的分类
        1.2.2 失眠的诊断标准
        1.3 失眠的西医治疗
        1.3.1 认知行为治疗(CBT-I)
        1.3.2 物理疗法
        1.3.3 药物治疗
    2 祖国医学对不寐的认识
        2.1 不寐的源流及病因病机
        2.1.1 不寐的源流
        2.1.2 不寐的病因病机
        2.2 不寐的诊断标准
        2.3 不寐的中医治疗
        2.3.1 辨证论治
        2.3.2 针灸治疗
    3 行气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疗效探讨
        3.1 中医对心肾不交型失眠的认识
        3.2 针刺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
        3.3 针感、得气与气至
        3.4 行气法的理论基础
        3.5 选穴和刺法的理论依据
        3.5.1 百会
        3.5.2 四神聪
        3.5.3 内关
        3.5.4 神门
        3.5.5 足三里
        3.5.6 三阴交
        3.5.7 太溪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不同针刺深度治疗瘀血型腰痛(腰突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中止标准
2.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计
    2.2 随机方法及盲法
    2.3 安全性评价
    2.4 依从性评价
    2.5 治疗方案
    2.6 评估工具
    2.7 观察周期
    2.8 统计学方法
    2.9 临床流程图
3.试验结果
    3.1 基线分析
    3.2 组间基线比较
    3.3 即时效应
    3.4 累积效应
    3.5 安全性比较
    3.6 依从性比较
4.讨论
    4.1 试验结果的分析
    4.2 对瘀血型腰痛(腰突症)的认识
    4.3 对深刺组针刺方法的优化
    4.4 对深刺组针刺方法的优化
    4.5 患者宣教的重要性
    4.6 本试验的局限与展望
5.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对深刺组针刺方法的优化
附录二 :严重不良事件记录表(Severe Adverse Event)
附录三 :文献综述 针刺针感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四 :在校期间已公开发表论文

(10)深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卡压损伤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一 深刺、浅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卡压损伤大鼠坐骨神经功能与神经形态影响的对照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实验二 深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卡压损伤大鼠背根神经节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四、针感与针刺效应机理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H/IGF-1轴探讨岭南陈氏针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D]. 陈艳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从脑髓-脑气-脑神角度探讨补肾益髓法对多系统萎缩的作用机制[D]. 赵倩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穴区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得气针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初探[D]. 陆凤燕.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
  • [4]艾灸得气量表研制与量效关系研究[D]. 谢丁一.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基于大脑双侧性联接的中风偏瘫针刺调控效应机制的研究[D]. 江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针刺对于脑梗死后不同程度运动功能损伤的脑效应机制研究[D]. 陆梦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D]. 袁莉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行气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D]. 姜晓涵.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不同针刺深度治疗瘀血型腰痛(腰突症)的临床观察[D]. 赵敏.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深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卡压损伤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D]. 白增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针刺感觉机制及针刺效果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