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祁连县草场资源利用现状及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普华西日布[1](2021)在《城镇卓巴的社会文化适应研究 ——基于青海祁连县八宝镇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畜牧业作为青藏高原的传统生产方式与主体经济产业之一,是世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卓巴(vBrog-pa,藏语,牧民)最重要的生计方式。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和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以及在国家公园的建设大背景下,有不少生活在草原的卓巴从牧区搬迁至城镇及其周边地区生活。本研究以迁居至青海省祁连县八宝镇的卓巴为研究对象,运用民族学人类学参与观察、抽样访谈、深入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从卓巴与环境的关系、卓巴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三个层面对卓巴如何适应城镇生活与城镇化趋势进行研究,并结合文化适应与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显示,虽然牧民定居工程等政策及城镇化趋势对卓巴迁居县城有一定的影响,但导致祁连县卓巴迁居县城的主要原因还是卓巴的自主性,而不是政策的驱动。因此,祁连县迁居县城的卓巴经历了其对城镇生活独特的适应与发展过程,即通过与环境间关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三个层面的适应,转型或正在转型为城镇卓巴——一种不同于牧民又有别于城镇居民的新牧民。虽然城镇卓巴生活在县城,其衣、食、住、行均在县城内发生,但实则城镇卓巴在经济上依然没有脱离畜牧业生产,几乎每一位城镇卓巴的生活以或直接或间接的形式依托于以草场、牲畜和牧人为基础的畜牧业资源。在面对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趋势,城镇卓巴虽然也依赖于以草场、牲畜和牧人为基础的畜牧业,但比起牧区卓巴他们表现出更强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以寻求更加适当和有效的新型畜牧业经营方式。因此,本文认为卓巴对城镇生活的适应是其面对新的社会环境所主动进行的社会性(生产技术和行为模式上的)改变,而并非是仅表现在衣、食、住、行上与城镇居民相像的表面形式的改变。从生态层面,畜牧业与草原环境有着很强的相互作用,如果完全没有牲畜和卓巴的活动,草场将加剧恶化直至完全奔溃。从文化层面,城镇卓巴在接受和适应“城市生活”的同时表现出很强的“卓巴”特征,甚至展现出在塑造和重构一种新的卓巴身份和卓巴文化的趋势。从个体层面,相较于个别被动搬迁至县城的卓巴而言主动搬迁的卓巴更具有文化自信和生活自信。情感上,虽然城镇卓巴都倾向于怀念牧区的生活,但他们非常认可城镇生活的优越及城镇带给他们的便利。据此,笔者在结语中强调城镇化建设与畜牧业发展并不是两个水火不容的对立面,相反畜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城镇化建设,而城镇化建设也能带动畜牧业的发展。因此,牧区城镇需要牧民化建设,政府在力图提高牧民生计转型能力时未必要让他们学习一项全新的技能,接受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在牧民原有的知识体系和生产、生活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培训和创新教育进而发展现代畜牧业,并利用牧民的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畜牧业附加值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这样既能利用牧民保护好草原环境,又能提高牧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
陈子豪[2](2021)在《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精细化调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北内陆河流域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水是中游洪积平原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下游荒漠绿洲生命的源泉。中下游地区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使流域水资源精细化调度管理成为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共识,而在流域上游修建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是实现该共识的重要手段。黑河作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实现其水资源精细化调度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黑河上游龙头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面向绿洲生态、农业灌溉和水力发电的黄藏寺水库精细化调度模型。模型采用NSGA-II算法求解,可较为完整的刻画黄藏寺水库供水范围内的水资源供需关系,也为流域水资源管理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水库调度运行方式。最后根据长系列模拟运行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实现黑河流域水资源精细化调度管理所应采取的改进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剖析了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系统特点。从流域水循环过程出发,探索上游径流形成过程、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和下游生态输水影响因素,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流域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而提出在西北内陆河流域开展水资源精细化调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论述了开展流域水资源精细化调度研究的先决条件和关键问题,为构建西北内陆河流域水库精细化调度模型奠定了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2)构建了控制性水库为核心的水资源精细化调度模型。以黑河干流上游黄藏寺水库为研究对象,从数据准备出发,全面分析了基础模型建立、目标函数确立、约束条件设定、多目标优化算法选择和输出结果综合评价等多个重要环节,阐述了水库精细化调度模型的构建思路及求解方法,具有黑河流域水资源系统特点的同时,其整体思路也具有普适性,可为其它中小流域相关模型建立提供参考。(3)开展了黄藏寺水库供水范围内水资源配置研究。根据黄藏寺水库供水范围内各用水户输水特点,自上游至下游将用水户划分为水力发电、农业灌溉和绿洲生态三个供水单元,确定了农业灌溉和绿洲生态供水单元供水目标和供水时段,分析了黑河上游梯级水电站群理想发电运行状态。(4)建立了黑河上游区间补水模型和中下游河道输水效率模型,是黄藏寺水库精细化调度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区间补水模型实现了利用黄藏寺水库入库径流量数据推算黑河上游、黄藏寺水库下游区间补水情况,有效延伸了水库对黑河上游地表径流的整体控制能力;河道输水效率模型则表明黑河中下游河道输水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黄藏寺水库可调度生态水量相同时,生态调度历时越长则中游河道输水效率越高、生态调度历时越短则下游河道输水效率越高,生态调度长距离输水过程则主要受中游河道输水特征影响。(5)分析提出了黑河水资源精细化调度的未来发展格局和研究方向。利用黄藏寺水库精细化调度模型,一是,可有效保证水库按照既定方案控制黑河中下游农业灌区用水全过程,为农业灌溉提供稳定水源、提高春灌和冬灌用水保证率、代替平原水库发挥灌溉调节功能,但农业灌溉调度精细化程度仍较依赖于黄藏寺水库入库径流量预报;二是,可有效保证水库按照环保部确定的生态流量下泄要求供给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生态用水,但仅靠农业灌溉用水间隙、采用“短时大流量”集中下泄的生态调度方式,输水损失严重且会对上游梯级水电站发电造成较大影响,应进一步探索农业灌溉与绿洲生态同步调度机制,挖掘黑河上游出山口水电站承担径流反调节功能的可能性。
曾晓红[3](2020)在《青海省祁连县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青海省祁连县生态经济发展主要以现代农牧业和特色旅游业为主,两者已经成为祁连县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现主要分析了祁连县生态经济、现代农牧业、特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及祁连县生态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因素;民众观念因素;政府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
索红燕[4](2020)在《基于GIS技术青藏高原北缘生态红线划定研究 ——以青海省祁连县为例》文中指出目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系统失去了平衡,针对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国家提出了生态红线的概念,目的是在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和生态敏感区/脆弱区建立生态保护,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以祁连县为研究区域,基于生态红线划定的技术理论,借助Arcgis平台,完成生态红线的划定工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结合祁连县的区位特征,从地形、气象、土壤、地表植被等4个方面选取12个评价指标,并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下分别提取,根据提取的指标因子建立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体系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体系。(2)建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体系时选取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采用自然断点法分为极重要、高度重要、中度重要、轻度重要,并分别提取极重要区采用空间叠加方法叠加,将极重要区划定为红线区,划定的服务功能红线区面积为3085 km2,占总面积的22%。(3)建立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体系时选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二个方面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采用自然断点法分为极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轻度敏感,并分别提取极敏感区采用空间叠加方法叠加,将极敏感区划定为红线区,划定的生态环境敏感红线区面积为2864 km2,占总面积的20%。(4)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红线区、生态环境敏感性红线区和禁止开发区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去除重叠面积得出祁连县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为7678km2,占县域国土面积的54.84%。
王巨[5](2020)在《基于时序NDVI植被变化检测与驱动因素量化方法研究 ——以河西地区为例》文中认为植被是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器,其生长状况直接决定着生态系统能够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和服务的能力。植被的变化不仅影响着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也深刻影响着地球表面属性、全球或区域气候过程以及物质(水、碳、氮)和能量的循环。因此,系统地监测植被长期变化,全面地分析植被长期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有助于全面了解区域生态环境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帮助政府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规划,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朝着良性的方向可持续地发展。对任何变化的深入理解都需要建立在十几年乃至几十年连续观测的基础上。遥感技术的出现突破了人类认识地球表面状况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为深入理解全球及大范围地区植被变化过程及其机理机制提供了可能。遥感对地观测数据及站点观测资料的不断累积,时间序列的不断延长以及近期一些宽视场传感器分辨率和性能的不断提高,为植被长期变化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保障,同时也为这一传统的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从海量的时间序列记录中自动化地提取有关植被变化的详细信息,包括在哪里发生了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过程(模式)、何时发生的变化、变化持续了多久、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以及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内植被变化情况,成为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的科学问题。鉴于此,本研究首先利用整合到年际时间尺度上的MODIS NDVI数据集,采用两种最常用的植被变化检测方法分析了2001–2017年间河西地区植被的总体变化情况,比较这两种方法在区域尺度上检测结果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全面检测植被变化过程的方法,深入分析17年间河西地区植被变化的详细过程。最后,结合气象站点气温和降水站点观测资料,本研究构建一个植被变化驱动因素区分框架,定量化地分析植被变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响应关系,深入理解人类活动对区域植被变化的干预程度。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结论如下所述:(1)本研究首先采用两种最广泛使用的植被长期变化检测方法: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Theil-Sen斜率估算和Mann-Kendall显着性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检测了2001–2017年间河西地区植被的总体变化情况,并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方法在区域尺度上的检测结果的异同及其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植被变化的空间分布模式方面,还是在植被的变化量(斜率值)方面,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都高度一致,二者基本可以通用;采用这两种方法检测出的植被变化量差异较大的区域,多为新开垦的绿洲区,在这些地方研究时期内植被呈现非线性变化过程,检测结果差异较大;同时这些地区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残差序列存在自相关的区域一致,说明这种差异是一元线性模型不能够准确地表达植被的非线性变化过程造成的,从而进一步证实了Theil-Sen斜率估算和Mann-Kendall显着性检验相结合方法的可靠性。检测结果表明:河西地区大部分(60%左右)植被覆盖区域(NDVImax≧0.2)的植被状况发生了显着变化,总体上以植被改善为主;植被显着改善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区、绿洲和荒漠过渡地区以及三条内流河的下游地区,而且祁连山区植被状况以轻微改善为主,绿洲边缘地区植被状况的改善幅度较大;植被NDVI时间序列呈现下降趋势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绿洲内部,以凉州、民勤、甘州、高台和瓜州等绿洲内部最为集中。(2)本研究基于时间序列轨迹拟合算法构建了一个能够全面检测植被变化过程的新框架。该框架将植被在一段时期内的单调性变化过程概括为五种不同的模式,分别为线性模式、指数模式、对数模式、逻辑模式和无变化模式,前四种中的每种又可以根据植被的总体变化趋势(正的或负的)分为增加和减少两种不同类型;该框架采用一个逻辑模型自动地模拟和区分所有的非线性变化模式,并且根据逻辑模型中的参数确定在哪里发生了变化、变化趋势如何、何时发生的变化、变化持续了多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过程、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植被的变化状况等。在石羊河流域内,点和区域两个层次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框架能够准确有效地刻画植被的变化过程。与其他植被变化检测方法相比,新框架具有许多明显的优点。(3)与两种最常用的植被长期变化检测方法相比,新框架检测到的河西地区植被变化的空间分布模式与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上一致,而且检测到的植被显着变化的区域更广些,这是因为新框架对NDVI时间序列做了简单的平滑处理,使得新框架中的模拟模型更容易通过显着性检验。另外,新框架检测结果显示,河西地区约60%的植被覆盖区域的植被呈现出非线性或阶段性变化过程,其中逻辑模式占植被覆盖区域的比例最大(30.28%)。线型模式,指数模式和对数模式所占比例相当;在各种模式中,增加模式均占主导地位;在植被NDVI减少的各种模式中,逻辑减少模式占绝对优势,其所占比例大于其他三种减少模式的总和。(4)根据新检测框架中数学模型的参数,本研究进一步确定了河西地区植被变化发生的时刻。从流域上看,黑河流域植被开始变化的时间要早些,一般发生在研究期前期阶段;石羊河流域次之,疏勒河流域植被变化最晚。具体来说,黑河流域上游祁连山区和下游绿洲地区植被状况改善开始的时间要早些(2005年以前),而祁连山东西两端植被改善开始的时刻较晚(约在2010年左右),在石羊河和黑河分水岭地区植被状况开始改善的时间最晚(约在2013年左右)。在河西走廊绿洲区,原始绿洲内部植被状况开始改善的时刻要早些(2005年以前),而绿洲边缘地区较晚(2007年以后)。在不同的行政单位内,植被NDVI开始下降的时刻显着不同:在武威地区,绿洲内部植被NDVI下降开始的时间段是2005年到2009年;在张掖地区,NDVI开始下降的时刻主要集中在3个时段:2003–2005,2008–2010和2013年以后;酒泉地区NDVI的下降主要开始于2010年以后。根据新框架检测到的植被变化模式和变化出现时刻,本研究利用谷歌高清影像、野外调查、相关报道以及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等多种途径调查了河西地区植被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城镇化、农业绿洲生态退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包括塑料大棚建设)、采矿等是导致植被NDVI下降的主要原因;农业绿洲扩张、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和众多的生态治理工程是河西地区植被状况得以改善的原因。(5)为了进一步明确各种因素(气候和人类活动)对河西地区植被动态变化的贡献量,本研究综合利用趋势分析(Theil-Sen斜率估算和Mann-Kendall显着性检验相结合方法)结果、植被变化与气候因子(气温和降水)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残差趋势分析结果,采用决策树算法构建一个能够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包括政策)因素完全区分开来的框架。针对引起植被状况改善或退化的所有人类活动因素,本研究进一步采用地理空间数据掩膜处理技术进行区分,从而将影响河西地区植被变化的各种因素完全地区分开来、并进行量化和制图工作。结果表明:由人类活动、降水、降水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气温、气温和人类的共同作用、气温与降水共同作用以及这气温降水和人类活动三者的共同作用造成的植被显着变化区域分别占总植被变化区域的48.07%、11%、25.11%、3.59%、2.43%、3.07%和6.73%;相对于气温来说,河西地区植被生长变化对降水因子的变化更加敏感。人类活动进一步掩膜处理的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工程对河西地区植被状况改善的贡献较大。另外,植被NDVI时间序列中的负趋势,除小部分是由气候因素或者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造成的以外,它们中的绝大多数(72.05%)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包括城市化及各项建设事业(16.94%)、农业绿洲萎缩(5.43%)、农业种植结构调整(49.68%)。因此,本研究人类活动是影响河西地区植被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且在河西地区植被变化中,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干预由过去的消极作用已经转化为积极作用;另外,NDVI时间序列中的下降趋势并不完全意味着土地退化,城镇化、以生态为目的的农田退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包括塑料大棚的建设,退耕还林)等人类活动,虽然能够了的植被NDVI的下降趋势,但它们应当看作是区域生态环境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
孙蕊,郭颖,张旭,裴青生,陈艳,侯亚男,杨铭伦[6](2020)在《2017~2019年海北州植被覆盖度时空动态变化分析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旨在对2017年至2019年海北州的植被覆盖度变化进行分析,获得其相关的时空变化规律。基于2017—2019年生长季多时相的GF-1 WFV遥感影像,提取植被覆盖度。为了分析不同覆盖度等级的植被的时空变化,本文将植被覆盖度分为全植被、高植被、中植被、低植被和无植被5个不同等级,并在每个等级内结合DEM数据进一步划分为高山、中山、低山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植被空间分布特点而言,相对于全植被、高植被、中植被和低植被,无植被的面积占比比较少;在空间分布上,针对不同的海拔高度而言,中山区的植被覆盖度较高,低山区次之,高山区的植被覆盖度最少;从年际变化的角度来看,试验区在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期间,均会出现全植被和高植被相互转化的趋势;在同一年度的生长季,试验区内的植被覆盖度在6-8月呈现上升趋势,在8-9月呈现下降趋势,相对于其他等级,全植被的变化更加符合该趋势。通过本研究,可为掌握海北州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提供支持。
安冬·萨娜[7](2020)在《裕固族游牧文化及其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意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游牧文化中的生态价值体现着游牧民族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行为模式和生态智慧,是人类文明的核心成果之一,也是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裕固族游牧文化根植于祁连山生态系统,祁连山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样得益于裕固族游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文对裕固族游牧文化及其生态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分析裕固族游牧文化中生态知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及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为裕固族游牧文化带来的影响,讨论裕固族游牧文化中的生态价值对建立有效的生态保护机制以及祁连山国家公园的合理运行发展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本研究调查的田野点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是裕固族在东部地区的主要聚居地。笔者以世居在祁连山区的裕固族牧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生态人类学知识和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口述史等方法,对裕固族游牧环境、游牧模式及草原利用、生态价值观进行总结,对裕固族游牧文化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意义及发展进行思考。本文第一章主要描述裕固族的形成过程及其游牧环境,在描述游牧环境变迁过程中逐步提出问题,对当前牧区生态状况及相关问题的背景做出阐释。第二章描述裕固族的游牧模式和草原利用状况,整理生产生活方式中的动、植物知识,分析传统游牧经济中的生态保护方式和生态价值。第三章从物质、精神生活两方面对裕固族的生态观念进行分析,肯定裕固族生态价值观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第四章分析国家公园建设中裕固族游牧文化的价值体现和国家公园建设对裕固族游牧文化的影响。裕固族游牧文化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具有促进祁连山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存在与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彼此嵌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邸伟临[8](2019)在《再分配视角下黄南州农牧民收入公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海黄南州的农牧民占到了总人口的74.40%,由于黄南州历史条件、经济基础以及其他社会等原因,使得黄南州的农牧民收入在青海省中处于倒数第三位,收入不公平不仅会影响黄南州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会影响黄南州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在这种条件下收入公平必然离不开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因此,本论文以收入再分配为切入点,在广泛借鉴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和本人深入黄南州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首先,对目前青海省黄南州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进行分析;其次,对农牧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的现状、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分别进行了评估,得到评价结果并进一步对农牧民的收入公平进行排序;最后,在现实的基础之上提出收入再分配的制度设计和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保障收入公平的对策建议。论文目的在于希望对黄南州乃至青海省的再分配制度改革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保持合理范围内的收入公平提供一定的借鉴。
王升阳[9](2019)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我国当前的主要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也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青海按照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及要求,近年来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来抓,启动实施了重大生态项目工程,发展高原生态经济,着力培育生态文化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生态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青海考察时作了“三个最大”的论述,对青海的发展提出了“四个扎扎实实”,成为青海省发展指导思想。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是青海生态建设的目标所在,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青海在生态建设的实践中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为此,探索青海生态建设实践的方法和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试图从青海生态建设实践出发,以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蕴含的实践价值为突破口,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访谈调研青海部分生态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状况,对照青海生态建设的实践问题,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青海生态建设实践的启示,旨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梳理出建设美丽新青海的举措和现实路径。本研究立足于青海生态建设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探讨青海在贯彻执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下,在生态建设上所取得的成绩,以及目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的实践研究,有利于总结美丽新青海建设的经验,有利于彰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实践相结合所焕发出的现实魅力,更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青海生态文明建设。
芦海燕[10](2019)在《基于生态系统核算的流域生态补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流域作为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功能的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关联度高、整体性强和上中下游影响不对称等特点。生态补偿作为有效的生态环境外部性内在化保障制度,是流域生态系统提升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水平的机制。以生态系统核算为基础的补偿机制,力求通过平衡区域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实现流域生态系统环境破坏和生态保护的外部性内在化,对完善流域生态补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流域范围内生态系统资产与服务为研究对象,以系统论和经济理论为指导,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核算的流域生态补偿分析框架,并对黑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研究,以期通过丰富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为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基础。本文在纵观国内外生态学、经济学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关于流域生态系统核算和补偿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域生态系统特征与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补偿之间的逻辑关系,即流域生态系统以生态系统资产即自然资源如水资源、草原和森林资源等物质为载体,进入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以生态系统服务的形式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类生态价值,通过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实现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知,流域生态系统的区域特征是生态系统价值补偿研究的起点,不同的系统特征通过影响流域利益主体决策的成本与收益,间接影响利益主体的行为选择路径。以此为基础,本文架构以补偿主体、标准和模式为核心内容的流域生态补偿分析框架。首先,运用博弈论分析流域生态系统中利益主体决策的认知行为路径,确定流域生态系统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农户/企业间的行为选择策略、达成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均衡博弈策略需要的条件及相应政策含义。其次,根据博弈分析路径和三角模糊函数测算出达到流域可持续发展最优状态时,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的最优组合,探索适合流域特征的多元化、市场化生态系统价值补偿实现路径。结合流域生态系统资产与服务的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确定单位自然资源价值,识别出恰当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设计流域生态补偿方案,实现流域生态系统效益最大化。最后,以我国相对独立完整的黑河流域为案例,根据上述逻辑,分析完善现有黑河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根据流域生态补偿框架在实际案例中的运用,提出完善流域生态补偿的政策建议及进一步研究方向。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作为相对独立的流域生态系统,往往跨越多个行政区域,流域生态系统资产与服务的跨区域特征使其正的外部性内在化在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治理中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持续提升流域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的关键。根据系统论和经济学分析,流域生态系统核算与补偿的实质是以流域生态系统适应性主体行为的控制过程为核心,通过流域利益主体行为决策,力求在实现流域生态效益的基础上,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进而实现流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2)流域生态补偿的利益主体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或农/牧户。中央政府是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顶层设计者,其目标是实现流域范围社会收益最大化。地方政府和企业或农/牧户在流域生态补偿中则具有生态保护者和破坏者双重身份。受益函数的影响因素牵制着地方政府和企业或农/牧户在流域生态系统的经济运行、社会生活和生态保护中的行为选择路径。其中,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能否覆盖地方政府和企业或农/牧户的成本、中央政府顶层设计与执行监督、地方政府监管能力是影响流域生态补偿长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应以地方政府和企业或农/牧户的行为结果为导向,促使地方政府和企业或农/牧户愿意采取环境保护策略。(3)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可分为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两种,其中政府补偿包括财政转移支付、补偿基金、政策补偿、产业补偿等;市场补偿包括水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碳汇交易、环境标志等。根据两种模式的分析可知,在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中,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补偿模式的政府和市场模式各有优缺点,两者解决问题的作用机制和侧重点均存在不同。由于流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使得抑制流域生态系统环境恶化与生态系统服务衰退需运用政府和市场相互补偿,相互依赖,真正起到激励流域生态系统保护行为、惩罚生态环境破坏行为的作用。最优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型往往是政府和市场补偿模式的组合。运用Markowitz模型和Zimmermann模糊算法可以指导决策者如何有效选择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补偿最优的组合模式,优化流域生态补偿模型组合,提高生态补偿效率。(4)通过单位自然资源价值核算,确定流域生态补偿标准。通过流域生态系统资产实物量核算,了解流域自然资源实物量的静态和动态情况,为流域生态补偿利益主体决策提供自然资源分布和使用的详细信息,以期通过流域生态系统资产的实物量核算全面反映了流域生态系统资产在经济体经济运行过程中环境投入量、如何参与价值创造以及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设计机构提供强大的支持力。结合流域生态系统资产实物量和服务价值量,得到单位自然资源的价值量,以此作为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的基础。通过流域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区生态系统资产具体的实际转移量得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设计补偿方案。综上所述,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作为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保障,能够持续长久发挥作用的基础包括以下措施:建立流域综合管理机构,全面协调流域范围内利益主体的诉求与冲突;通过流域生态系统实物量与价值量核算的统一,探索流域单位自然资源价值核算,结合流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所处的演化阶段,确定保障流域生态机制长效发挥作用的补偿标准;以补偿效果为导向,优化流域生态补偿组合模式;以5年为周期,论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科学性,调整流域生态补偿组合模式,评价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
二、祁连县草场资源利用现状及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祁连县草场资源利用现状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城镇卓巴的社会文化适应研究 ——基于青海祁连县八宝镇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缘由 |
(一) 背景 |
(二) 缘由 |
(三) 选择田野点的原因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相关研究动态 |
(一) 文化适应理论 |
(二) 西藏及其他涉藏地区城镇化研究 |
(三) 牧区生态移民极其社会适应研究 |
(四) 祁连藏族牧民社会文化研究 |
(五) 文献评述 |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祁连县八宝镇 |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一、地理位置及人口状况 |
二、自然环境 |
第二节 祁连城镇卓巴的来源与现状 |
一、城镇卓巴的概念界定 |
二、缘由——如何有了城镇卓巴 |
三、城镇卓巴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祁连县城镇卓巴与其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
第一节 城镇卓巴与牧区卓巴的关系 |
一、经济上的依靠与被依靠 |
二、教育上的被依托与依托 |
第二节 县城(八宝镇)与牧区的关系 |
一、舒服的家与幸福的家 |
二、花钱的地方与挣钱的地方 |
第三节 卓巴、牲畜与草原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作为“城里人”的卓巴 |
第一节 “远程牧业” |
第二节 现代牧场——合作社 |
一、达玉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简介 |
二、合作社运营模式 |
三、从生计型家庭放牧到商业型合作社 |
第二节 城镇卓巴的新生计 |
一、仁青与他的“牧野家庭牧场” |
二、加羊东智布及其“阿柔乐巴”之梦 |
三、昂秀和祁连工艺美术 |
四、公保加与其绳艺产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作为“卓巴”的城里人 |
第一节 牧民风的居住风格 |
一、城镇卓巴的居住形式 |
二、城镇卓巴的居室特征 |
第二节 “牛粪的味道”:城镇卓巴的饮食文化 |
第三节 形简意浓的宗教活动 |
一、祁连县卓巴的宗教类型及内容 |
二、牧区卓巴的主要宗教活动 |
三、城镇卓巴的宗教 |
第四节 “城市帐篷”里的庆典活动 |
一、“城市帐篷”的出现 |
二、“城市帐篷”里的庆典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精细化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系统及配置理论方法 |
2.1 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系统概述 |
2.2 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与生态环境危机 |
2.2.1 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
2.2.2 生态环境危机 |
2.3 水资源精细化调度理念的提出 |
2.4 本章小结 |
3 水库精细化调度模型构建思路及求解方法 |
3.1 调度模型符号编制规则 |
3.2 模型层次结构分析 |
3.3 决策变量和输入参数设定 |
3.4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建立 |
3.4.1 目标函数 |
3.4.2 约束条件 |
3.5 模型求解思路及综合评价标准 |
3.6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及特征分析 |
4.1 黑河流域概况 |
4.1.1 自然经济环境状况 |
4.1.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4.1.3 已建梯级水电站 |
4.1.4 黄藏寺水库综合利用要求 |
4.2 需水量分析预测 |
4.2.1 黄藏寺水库供水范围及设计水平年 |
4.2.2 黑河干流分水指标 |
4.2.3 黑河中游需水量预测 |
4.2.4 黑河下游需水量预测 |
4.2.5 梯级水电站发电流量需求分析 |
4.3 来水量和输水特征分析 |
4.3.1 黄藏寺水库入库径流量 |
4.3.2 黑河上游区间补水特征分析 |
4.3.3 黑河中下游河道输水效率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黄藏寺水库精细化调度模型构建与应用 |
5.1 供水单元 |
5.1.1 供水单元划分 |
5.1.2 供水目标确定和供水时段划分 |
5.2 决策变量和输入参数设定 |
5.2.1 决策变量设定 |
5.2.2 输入参数设定 |
5.3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
5.3.1 基础关系式 |
5.3.2 目标函数 |
5.3.3 约束条件 |
5.4 模型求解过程及综合评价标准 |
5.4.1 代表年选取 |
5.4.2 模型分步求解和满意解评价标准 |
5.4.3 特丰水年模拟运行分析 |
5.4.4 偏丰水年模拟运行分析 |
5.4.5 平水年模拟运行分析 |
5.4.6 偏枯水年模拟运行分析 |
5.4.7 特枯水年模拟运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黄藏寺水库调度运行结果分析 |
6.1 分析要点和关键问题 |
6.2 经济社会供水单元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
6.3 绿洲生态供水单元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
6.3.1 黄藏寺水库理想生态调度运行方式 |
6.3.2 黄藏寺水库长系列调度运行规律 |
6.3.3 生态调度关键问题和应对措施 |
6.4 梯级水电站发电运行分析 |
6.4.1 年际发电量变化 |
6.4.2 年内发电量变化 |
6.5 黄藏寺水库极限死水位运用 |
6.6 黄藏寺水库年发电量 |
6.6.1 发电量计算方法 |
6.6.2 计算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青海省祁连县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现状 |
(一)生态经济发展现状 |
(二)现代农牧业发展现状 |
1. 以畜牧业为主,兼有农业种植。 |
2. 有机畜牧业发展迅速。 |
3. 专业畜牧合作社发展迅速。 |
4. 畜牧产品缺少精深加工,市场竞争力不强。 |
(三)特色旅游发展现状 |
1. 旅游业发展迅速,对地区经济带动明显。 |
2. 季节性明显,旅游资源丰富。 |
3. 城镇配套措施不够完善。 |
4. 乡村旅游发展不尽如人意。 |
二、影响因素分析 |
(一)地理位置因素 |
(二)民众观念因素 |
(三)政府因素 |
三、发展路径 |
(一)以生态畜牧业为抓手,带动农牧民增产增收 |
(二)以旅游产业为依托,带动全县产业发展 |
(4)基于GIS技术青藏高原北缘生态红线划定研究 ——以青海省祁连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生态红线研究进展 |
1.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
1.2.3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进展 |
1.2.4 基于GIS技术的生态红线划定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敏感性的生态红线划定方法 |
2.1 生态红线的基础理论 |
2.1.1 生态红线的概念和内涵 |
2.1.2 生态红线功能与划定意义 |
2.1.3 生态红线划定的原则 |
2.2 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红线关系 |
2.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2.2.2 生态环境敏感性 |
2.2.3 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红线划定关系 |
2.3 生态红线划定的方法体系 |
2.3.1 生态红线划定的方法与程序 |
2.3.2 生态功能与生态敏感评价指标因子的确定 |
2.3.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方法 |
2.3.4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方法 |
2.3.5 禁止开发区信息获取 |
2.3.6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行政区划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
3.1.4 生态环境问题 |
3.2 数据来源 |
3.2.1 遥感数据 |
3.2.2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
3.2.3 气象数据 |
3.2.4 地形数据 |
3.2.5 土壤数据 |
第四章 祁连县生态功能评价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
4.1 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 |
4.1.1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 |
4.1.2 生物多样性功能评价 |
4.1.3 水土保持重要性评价 |
4.1.4 服务功能红线划定 |
4.2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
4.2.1 土地沙化敏感性评价 |
4.2.2 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
4.2.3 生态环境敏感性红线划定 |
4.3 祁连县禁止开发区 |
4.4 祁连县生态红线划定 |
4.4.1 生态红线叠加分析 |
4.4.2 祁连县生态红线划定 |
4.4.3 祁连县生态保护的措施和建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基于时序NDVI植被变化检测与驱动因素量化方法研究 ——以河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被变化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2 遥感时间序列选择及其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3 植被变化影响因素区分量化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及论文组织 |
1.4.1 技术路线 |
1.4.2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与生态状况 |
2.2 数据源 |
2.2.1 MODIS NDVI时间序列数据集 |
2.2.2 气候要素时间序列数据集 |
2.2.3 其他辅助资料 |
2.2.4 人类活动地理空间数据集 |
第三章 两种最常用的植被长期变化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
3.1.2 Theil-Sen斜率估算和Mann-Kendall相结合的方法 |
3.2 两种变化检测方法的结果分析 |
3.2.1 基于一元线性回归方法的植被变化检测结果 |
3.2.2 基于Theil-Sen和 Mann-Kendall方法的植被变化检测结果 |
3.3 两种最常用方法的比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植被长期变化新检测框架的构建及应用 |
4.1 新检测框架的构建 |
4.1.1 新检测框架概述 |
4.1.2 NDVI时间序列的平滑处理 |
4.1.3 逻辑函数模拟所有非线性模式 |
4.1.4 植被线性变化模式的检测方法 |
4.1.5 方法验证 |
4.2 基于新框架的河西地区植被长期变化过程分析 |
4.2.1 结果验证 |
4.2.2 河西地区植被长期变化模式分析 |
4.2.3 植被变化模式的空间分布及变化时刻分析 |
4.2.4 植被变化持续时间分析 |
4.2.5 植被显着变化的原因分析 |
4.2.6 植被变化预测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驱动因素区分量化方法的构建及应用 |
5.1 植被变化驱动因素量化分析方法 |
5.1.1 方法概述 |
5.1.2 相关性分析方法 |
5.1.3 残差趋势分析方法 |
5.1.4 植被变化驱动因素的分类制图框架 |
5.1.5 人类活动的进一步区分方法 |
5.2 河西地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5.2.1 植被变化与降水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和残差趋势分析结果 |
5.2.2 植被变化与气温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和残差趋势分析结果 |
5.3 植被长期变化驱动因素区分量化制图 |
5.3.1 驱动因素区分量化结果 |
5.3.2 人类活动的进一步区分量化结果 |
5.4 讨论 |
5.4.1 气候因素对河西地区植被变化的影响 |
5.4.2 植被变化影响因素分类新框架的适用性 |
5.4.3 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对河西地区植被变化的影响 |
5.4.4 农业绿洲动态变化对河西地区植被变化的影响 |
5.4.5 生态修复工程对河西地区植被变化的影响 |
5.4.6 农业生产措施改变对河西地区植被变化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2017~2019年海北州植被覆盖度时空动态变化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区与数据 |
1.1 试验区概述 |
1.2 数据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017-2019年FVC空间变化动态分析 |
2.1.1 2017年空间分布特征 |
2.1.2 2018年空间分布特征 |
2.1.3 2019年空间分布特征 |
2.2 海北州试验区FVC时间变化动态分析 |
2.2.1 祁连县试验区FVC年际变化动态分析 |
2.2.2 海晏县试验区FVC年际变化动态分析 |
2.3 相关建议 |
3 结论 |
(7)裕固族游牧文化及其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前沿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第一章 裕固族的形成过程及游牧环境 |
第一节 裕固族民族形成过程略述 |
第二节 游牧环境变迁史 |
一、游牧—轮牧—定居 |
二、当前牧区生态状况 |
第二章 裕固族的游牧模式与草原利用 |
第一节 四季转场 |
第二节 生产生活中的动、植物知识 |
一、畜群结构 |
二、草种与害兽 |
第三节 辅助性生产活动:狩猎、采集、交换 |
一、狩猎习俗中的生态智慧 |
二、采集活动中的生态智慧 |
三、交换以保护生态 |
第三章 裕固族游牧文化中的生态观念 |
第一节 游牧生活中的生态观念 |
一、衣食住行中的生态观念 |
二、传统习俗中的生态观念 |
第二节 精神生活中的生态观念 |
一、宗教观中的生态观念 |
二、生命观中的神山圣湖系统 |
三、文学作品中的生态观念 |
第四章 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框架下的裕固族游牧文化 |
第一节 国家公园建设框架下裕固族游牧文化的价值体现 |
一、从自然保护区到国家公园 |
二、游牧文化知识的适应与传承 |
三、文化制衡下游牧文化知识的价值体现 |
第二节 国家公园建设对裕固族游牧文化的影响 |
一、国家公园建设强化国家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
二、国家公园建设中裕固族游牧文化面临的发展处境 |
结语 裕固族游牧文化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意义及发展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
附表2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再分配视角下黄南州农牧民收入公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现状及理论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现状及理论综述 |
2.2 相关理论 |
2.2.1 公平理论 |
2.2.2 农牧民收入公平的概念理论分析 |
2.2.3 再分配理论 |
2.3 创新与不足 |
第3章 青海黄南州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 |
3.1 青海黄南州区位和自然条件 |
3.1.1 青海黄南州的区位条件 |
3.1.2 青海黄南州的自然条件 |
3.2 青海黄南州经济发展情况 |
3.2.1 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生产总值发展情况 |
3.2.2 地方财政收支情况 |
3.2.3 产业发展状况 |
3.2.4 人民生活情况 |
3.3 青海黄南州社会发展情况 |
3.3.1 教育发展情况 |
3.3.2 科技发展情况 |
3.3.3 卫生医疗发展情况 |
3.3.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情况 |
3.3.5 社会保障情况 |
第4章 黄南州农牧民收入分配现状及收入分配差距 |
4.1 收入分配的现状 |
4.1.1 农牧民初次收入分配现状 |
4.1.2 农牧民再次分配现状 |
4.1.3 再分配对农牧民收入分配公平的作用 |
4.2 收入分配差距的测度 |
4.2.1 极值差 |
4.2.2 极值比 |
4.2.3 标准差 |
4.2.4 变异系数 |
4.3 收入分配差距对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影响 |
4.3.1 基尼系数 |
4.3.2 库茨涅茨曲线 |
第5章 青海黄南州农牧民收入公平的评价 |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1.1 收入公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及原则 |
5.1.2 收入公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5.2 收入公平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的确定 |
5.2.1 收入公平指标体系方法的选择 |
5.3 实证分析 |
5.3.1 样本及数据来源 |
5.3.2 实证分析过程 |
5.3.3 实证分析结果 |
第6章 影响青海黄南州农牧民收入公平的因素 |
6.1 体制与机制建设 |
6.1.1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
6.1.2 机制建设 |
6.2 经济发展水平 |
6.2.1 产业化发展水平 |
6.2.2 农牧业的生产保障体系 |
6.2.3 劳动力素质因素 |
6.2.4 市场发育程度 |
6.2.5 城镇化水平 |
6.2.6 农牧业商品经济发展 |
6.2.7 农牧民的收入水平 |
6.2.8 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 |
6.2.9 草场资源分配不均衡 |
6.3 自然环境 |
6.4 国家政策 |
6.5 社会环境及社会关系 |
6.5.1 村干部不作为行为的存在,导致农牧民收入不公 |
6.5.2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投资欠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
6.5.3 行为心理因素 |
第7章 再分配视角下实现农牧民收入公平的对策建议 |
7.1 再分配政策的制度设计 |
7.1.1 收入再分配政策制度设计的必要性 |
7.1.2 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制度设计 |
7.2 对策建议 |
7.2.1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
7.2.2 完善公平分配的就业政策,建立统一、开放的就业市场 |
7.2.3 增加教育支出以及提高个人的主观努力和身体健康 |
7.2.4 扩宽收入渠道,增加收入水平 |
7.2.5 加强资源优化配置,创造的良好的资源环境 |
7.2.6 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9)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性的环境危机 |
1.1.2 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重难点和创新点 |
1.5.1 重难点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文明、生态文明 |
2.1.2 生态思想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2.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的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
2.2.2 中国传统优秀生态文化 |
2.2.3 建国后历代领导集体生态思想 |
2.2.4 近现代西方相关生态理论 |
2.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涵 |
2.3.1 一个目标 |
2.3.2 两项重要制度 |
2.3.3 三个重大问题 |
2.3.4 四点重要认识 |
2.3.5 五大体系 |
2.3.6 六项原则 |
第3章 青海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取得的成就 |
3.1 习近平对青海生态建设的主要指导思想 |
3.1.1 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3.1.2 确立了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 |
3.1.3 厘清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之间的关系 |
3.1.4 论述了青海“三个最大”的生态地位 |
3.1.5 提出了“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 |
3.2 青海生态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3.2.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夯实了生态安全屏障的基石 |
3.2.2 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助推着发展理念的绿色转变 |
3.2.3 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发挥引领和示范 |
3.2.4 生态补偿和生态移民等工作的有序开展增添了民生福祉 |
3.2.5 探索高原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使“四个扎扎实实”落地生根 |
3.2.6 生态意识和绿色理念的增强奠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 |
3.2.7 从确立“生态立省”到追求“一优两高”凸显了“三个最大” |
第4章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现实困境 |
4.1 经济发展整体滞后,生态文明建设缺乏物质基础 |
4.2 生态恶化与贫困交织,温饱与环保存在两难困境 |
4.3 法律和政策体系要进一步健全,落实力度还需加大 |
4.4 发展观念落后,全民生态意识尚待提高 |
第5章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青海突破瓶颈的路径思考 |
5.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青海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启示 |
5.1.1 统筹规划,顶层设计与区域创新相结合 |
5.1.2 发展生态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5.1.3 完善制度体系,填补生态建设短板 |
5.1.4 完善生态法制,改善生态法制环境 |
5.1.5 增强生态意识,营造良好生态文化环境 |
5.1.6 树立生态系统观意识,凝聚生态环境保护合力 |
5.2 青海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具体对策措施 |
5.2.1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三对关系 |
5.2.2 把脱贫与发展有机结合,找准瓶颈突破口 |
5.2.3 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升级 |
5.2.4 完善制度,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 |
5.2.5 提升全民生态素养,培育生态文化 |
5.2.6 借鉴青海各民族的生态文明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附录 B |
作者简历 |
(10)基于生态系统核算的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生态学中流域生态系统研究 |
2.1.1 人类社会对流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
2.1.2 流域生态系统内外部的信息转换与物质循环 |
2.2 经济学中流域生态系统核算研究 |
2.2.1 流域生态系统核算框架 |
2.2.2 流域生态系统核算方法 |
2.3 流域生态补偿研究 |
2.3.1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
2.3.2 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第三章 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2 流域生态补偿研究理论基础 |
3.2.1 系统论理论基础 |
3.2.2 经济理论基础 |
3.3 基于生态系统核算的流域生态补偿分析框架 |
3.3.1 流域生态系统中资产与服务间的相互影响 |
3.3.2 经济理论对流域生态补偿研究的作用 |
3.3.3 流域生态补偿分析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流域生态补偿利益主体的行为分析 |
4.1 流域生态补偿中利益主体的行为特征 |
4.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两阶段博弈 |
4.3 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演化博弈 |
4.4 企业或农/牧户与地方政府监管机构的博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流域生态补偿原则与模式分析 |
5.1 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补偿经济分析 |
5.2 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补偿原则 |
5.3 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补偿模式 |
5.3.1 政府补偿模式 |
5.3.2 市场补偿模式 |
5.3.3 政府与市场补偿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
5.4 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补偿模式优化机制 |
5.4.1 理论分析 |
5.4.2 建模 |
5.4.3 优化选择模型求解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分析 |
6.1 流域生态系统资产的实物量核算 |
6.1.1 资产实物量核算基本要素 |
6.1.2 国内外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的经验与启示 |
6.1.3 流域生态系统资产实物量核算框架 |
6.2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量核算 |
6.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内涵及类型 |
6.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 |
6.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方法 |
6.3 确定流域生态补偿标准 |
6.3.1 核算单位流域自然资源价值量 |
6.3.2 基于生态系统核算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黑河流域生态补偿案例分析 |
7.1 黑河流域概述 |
7.1.1 流域自然概况 |
7.1.2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概述 |
7.1.3 流域生态补偿实施进展 |
7.2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资产实物量核算 |
7.2.1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资产实物量核算框架 |
7.2.2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青海段实物量核算 |
7.2.3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甘肃段实物量核算 |
7.2.4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内蒙古段实物量核算 |
7.3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核算 |
7.3.1 基于当量因子法的价值量核算 |
7.3.2 基于重置成本法的价值量核算 |
7.4 基于生态系统核算的黑河流域生态补偿方案 |
7.4.1 选择补偿模式 |
7.4.2 确定补偿标准 |
7.4.3 设计补偿方案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祁连县草场资源利用现状及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城镇卓巴的社会文化适应研究 ——基于青海祁连县八宝镇的调查[D]. 普华西日布.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精细化调度研究[D]. 陈子豪.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青海省祁连县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 曾晓红. 北方经贸, 2020(09)
- [4]基于GIS技术青藏高原北缘生态红线划定研究 ——以青海省祁连县为例[D]. 索红燕.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基于时序NDVI植被变化检测与驱动因素量化方法研究 ——以河西地区为例[D]. 王巨. 兰州大学, 2020(01)
- [6]2017~2019年海北州植被覆盖度时空动态变化分析研究[J]. 孙蕊,郭颖,张旭,裴青生,陈艳,侯亚男,杨铭伦. 科技促进发展, 2020(Z1)
- [7]裕固族游牧文化及其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意义研究[D]. 安冬·萨娜. 兰州大学, 2020(01)
- [8]再分配视角下黄南州农牧民收入公平问题研究[D]. 邸伟临. 青海大学, 2019(04)
- [9]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实践研究[D]. 王升阳. 青海大学, 2019(04)
- [10]基于生态系统核算的流域生态补偿研究[D]. 芦海燕. 兰州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