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景观特色的符号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奕霖[1](2021)在《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工业遗址公园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遗址公园是展示一座城市历史文化风貌最重要的平台之一,它时刻提醒着人们这座城市曾经发生的故事。城市的地域性文化是其深层次的内涵性意义,但是却可以通过实体性的公园来展现其意义。工业遗址公园不仅反映了物质文明,还在更高的维度上反映了精神文明。可以根据当地工业文化的特质,通过提取符号的艺术手法,巧妙的使用,建设出极具当地特色的公园景观。工业遗址公园的改造设计可以改善曾经工业活动留下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场地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赋予工业废弃地新的功能使用意义,也为居民提供了宜人、舒适、安全具有地域特点的城市景观。符号学研究的是符号的构成和规律。设计的基础也是一定的平面构成规律,二者互相之间有关联性,因此符号学也可被广泛地应用于艺术设计领域,其方法体系可以容纳很多种设计方法和理念,可以被用来有效地指导设计。本文以《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工业遗址公园设计研究》为题,通过对工业遗址公园景观的理性分析,从特征、作用、当前规划模式和景观设计元素的研究分析入手,以莫里斯的符号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其符号学理论体系框架、符号的分类以及符号手法的应用等,并通过例举大量的工业遗址案例进行研究说明。研究了符号学理论体系和景观设计间的关系,构建出符号学应用在工业遗址公园设计中的研究体系框架。将符号学的应用手法运用到工业遗址公园的设计中去,从语构-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公园进行分析,总结出工业遗址公园设计中符号的分类、工业遗址公园符号的提取手法以及工业遗址公园符号的转化方法。说明了工业遗址公园在景观符号的运用上跟其他类型景观的运用有什么差别。最后对阜新市海州矿山公园进行分析,将前面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行实际应用。提出符号学在工业遗址公园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为工业遗址公园的设计改造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建造一个具有城市工业历史文化特点的能够体现地域性的精神场所,不断在工业遗址公园的改造设计中提出新的景观设计方法,最终能建造出带有工业文化底蕴特色的能够成为地标性景观的独特的工业遗址公园是本文研究的目标。
杨启[2](2021)在《基于符号学视阈下的漕运主题文化商业街环境设计研究 ——以宿城河滨街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商业街已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与旅游开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文化效应也成为商业街发展最有力的助推器。学者罗璇提出:“特色商业街区可以兼顾旧城改造、促进就业、拉动内需、创造税收、提高城市活力、打造城市名片等多种目标,成为大中城市各级政府的重点关注内容,更成为城市更新区域发展的引爆点。”[1]从文化角度上来看,运河文化具有农业文明和商业文明的双重性。始于秦汉的漕运文化随历史上漕运制度而产生,曾对我们封建社会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起到重大作用。斗转星移,运河上来往穿梭的漕船已不再承担贯穿南北经济大动脉的作用,漕运文化也不再具有活力,然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仍具有精神价值。本论文从漕运文化元素符号与商业街环境设计之间的关系着手,围绕文化传承、符号运用、环境提升三个方面,挖掘漕运本身的文化内涵以及在商业街中的表现手法。对漕运文化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通过实地调研以及资料查询,总结出漕运文化元素符号在商业街环境设计中运用的可行性。建立起商业街鲜明的文化符号体系,结合现代技术,运用新材料、新理念,全方面加强商业街自身特色,同时焕发漕运文化活力,避免千人一面,强调商业街地域性,以江苏省宿迁市宿城河滨商业街为例,展开基于符号学的漕运文化商业街环境设计研究。
陈璐露[3](2021)在《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发展及环境变迁中显现出的大量城市问题,许多都是因为各个城市要素之间的关系组织不好,影响到城市的物质空间形态。梳理和整合城市要素以及各个要素和图层之间的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出各个要素和图层对城市物质空间的影响。传统的城市设计理论侧重于研究外在的城市物质空间要素,而当代城市设计则增加了对于城市内在隐性的生态、文化、人文等要素的研究。同时大数据时代提供了大量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以及物质空间等数据信息。城市设计作为一门图示语言,应该将图形信息与数据信息相结合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构建了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体系与框架。本文首先提出“城市图层”及“城市图层系统”的概念,进而阐述城市图层和城市图层系统的特征及内容。本文认为城市图层可以被看作是城市设计的一种动态信息载体,是指城市设计涉及到的各种要素及关系的综合信息,通过叠加或交互等方法处理后形成的成果。研究发现,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出现于“图底关系”理论时期。本文基于已有的城市设计理论和研究,分别从城市物质空间、生态景观和抽象空间3个视角,系统地梳理了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中图层思想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为构建城市图层系统提供理论基础。许多影响城市设计发展的认知观中都存在着图层思维。本文从哲学认知观、科学认知观、学理认知观中提取与城市图层系统认知相关的内容,将现象学、符号学与语言学、地理学、地图学、分形学、系统学、城乡规划学、空间美学、建筑类型学中对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应用方面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和内容进行梳理。本文从理论认知、方法认知、应用认知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认知体系,以此来进行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城市图层系统具有多维度、半透明性和复杂关系等特征,依据这些特征可以厘定城市设计中与城市图层相关的概念,以及城市图层在城市设计中的作用于角色。本文尝试通过建立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来梳理、整合与城市设计相关的城市要素,并通过城市图层的叠加,分析城市要素如何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基于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体系,本文分别从2个逻辑路径,自下而上、自下而上构建实践应用体系。首先,本文根据城市设计的不同时期逻辑——城市选址时期、建城营造时期、城市空间使用时期,来分析城市图层的形成。同时,本文自上而下地从城市设计相关理论与政策入手,将相关的导控要素整合成相应的城市图层。进而,从物质空间、生态空间、抽象空间3个层面,整合图层系统内部的子系统、图层与要素。城市设计是一门可以被量化的学科。基于数字化信息与图示化信息的结合,可以通过不同类型、层级的图层对城市设计进行研究和控制。目前已有的图解技术、Mapping技术、叠图技术、城市空间的量化分析和大数据分析等城市设计研究方法中是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密切相关的。对这些方法中与图层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将相关研究方法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的技术路径相结合,共同搭建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研究的技术框架。本文从各级各类城市设计编制、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工作方法与成果形式3个方面,将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与国土空间规划中城市设计的应用体系相结合,构建城市图层系统的实践应用路径,用以指导城市设计的实施。本文通过对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相关内容、图层及要素等进行初步的模型搭建,以及对城市图层系统与城市设计管控体系的衔接,来完善城市图层系统的实践应用。
刘玉臻[4](2021)在《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公园景观提升研究 ——以铜川市劳动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公园作为文化生态信息的重要载体,本身背负着保护传承城市文化的重任。目前,很多城市在对公园规划设计时,过于追求公园外观上的吸引力,却不将文化内涵和生态作为城市公园景观建设的研究重点,对当地自然资源不加以保护,不利于促进城市公园生态可持续发展。城市在规划设计文化公园、人文景观的过程中往往缺失具有当地本土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元素,缺乏一套能有效形成该旅游地区特有的城市历史公园文化氛围的景观规划设计解决方案。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首先结合场所精神、文脉延续、符号学、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重点深入研究铜川地域文化如何能够更好地融入运用到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中。其次,通过对铜川地区现有城市公园的实地调研以及问卷调查,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公园现状主题理念不明确、功能空间不完善、景观元素单一、感官体验不足。随后,结合实际典型案例,总结提出了铜川城市公园整体景观设计方案应针对不同城市地域历史文化、不同环境氛围、不同群体需求进行规划设计。最终从明确主题表现,多层面进行元素提取,多样的元素应用表达,体验式景观营造等四个方面进行景观提升。本文的研究成果希望通过在地域文化视角,重塑场地空间活力脉搏,再启城市文脉展演之路,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拥有丰富地域文化城市的景观提升策略,改善城市居民休闲环境,传承地域文化,延续文脉发展,为地域文化传承发展新模式开发抛砖引玉。
王莹[5](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的符号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品牌时代,我国目前缺乏着名的农业国际品牌,虽然是农业发展方面的大国,却是品牌农业发展方面的小国。在此背景下,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强有力的推动,塑造中国农业品牌,建设区域公用品牌,是我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目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发展,已经形成了政府强力推动,企业主动创建,社会积极响应的良好局面。各区域立足自然资源禀赋与独特的地理区位,纷纷推出独具特色的省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自2017年至2020年,我国连续举办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选活动,评估其影响力指数,并公布榜单。丰富多样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呈现出我国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众多的特征,其中部分区域公用品牌以城市为中心,将零散的区域公用品牌进行系统整合,呈现区域内整体农业形象,传播品牌故事。本文以符号学为研究角度与基本理论框架,选取了 2017-2020年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共筛选出38个研究样本,来探究宣传片中符号的意义表达过程,从而为宣传片的创作过程提供优化建议,最终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本论文共由6个章节组成,首先是绪论部分,整体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文献综述。第二章,笔者分类梳理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概念演变的过程,总结了建设现状,并研究概括了其宣传片的发展历程。第三章,笔者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中的视觉符号与听觉符号分类梳理,总体上把握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进行符号选用时的整体特征。第四章由符号的能指,进阶到符号的所指,将图像符号、文字符号、色彩符号以及听觉符号中的语音符号、音乐符号与音响符号进行了深入的意义阐释。第五章,由符号的第一层意指系统上升到第二层意指系统,最终总结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在符号表达背后展示的差异化的城市形象、传承的农耕文化内涵以及暗含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三层文化意义。最后第六章,总结出在乡村战略背景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中的符号表达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表明,目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的发展正在进行中,作为品牌扩大影响力与知名度的重要传播方式,宣传片的建设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在目前已发布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中出现了符号单元主题单一、符号选用同质化以及子品牌重复率高等问题,笔者建议可以通过丰富符号的创作手法,增加符号的内涵意义;打破符号间的俗套关联,将符号进行意义新联结;强化区域识别符号以及重视符号细节,增强画面感染力等方式创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创作,从而提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的传播价值,助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建设,进而造就更多具有文化底蕴的中国农业品牌,使之成为走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新符号与新载体。
姚嫣[6](2021)在《基于建筑符号学的风景旅游地中小型高铁站地域性设计研究 ——以杭黄线为例》文中指出随着高铁站建设惠及的范围不断扩大,风景旅游地中小型高铁站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铁站作为旅客认知该地的窗口,肩负着展示地区形象特色以及宣传地域文化的职责,因而风景旅游地高铁站的地域性设计尤为重要。然而,由于缺少高铁客运站形象及地域性设计方面的指导理论,我国已建成高铁站房外部形象同质化严重。风景旅游地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资源丰富且特点鲜明,是多元文化的土壤。因此,将独特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融入到高铁客运站建筑设计中,是文章的研究重点。论文首先是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中小型铁路客运站地域性设计发展历程的概述;二是关于地域性设计理论方面的研究,其中包括对地域性主义思想流派、地域性建筑设计手法的解析,以及对符号学、建筑符号学的基本理论及主要流派的概述;三是依据以上研究提出了应用建筑符号学的地域性设计过程的理论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论文展开对杭黄高铁线上的千岛湖站、建德站以及桐庐站的现状调研,将调研结果从建筑总体布局、建筑形态表征以及建筑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建筑符号化表达的地域性解析,并且运用SD法对其地域性设计进行评价打分。将三个站点的调研成果进行对比分析与总结,分析得出,千岛湖站在各方面的地域性设计评价结果均高于另外两站,建德站在总体布局以及绿化布置方面的地域性设计较差,桐庐站在建筑立面细节以及材质方面的设计较少体现地域特点。分析结果为后续地域性设计策略的提出提供一定的支撑。论文最后是对风景旅游地区中小型高铁站地域性设计策略的思考、归纳与总结。依据前文成果,从地域性设计原则、建筑符号化的地域性设计过程以及建筑符号的应用方法三个层面上展开探讨。总结出了母题重复、逻辑同构、形式抽象以及概念隐喻的建筑符号化表达手法,希望能为今后风景旅游地区中小型高铁站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邱问[7](2021)在《基于符号学的城市风貌规划研究 ——以荆楚地区为例》文中指出城市风貌作为城市特质之一,是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精神等在城市演化过程中高度复合所形成的综合产物。城市风貌因每座城市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文化和物质环境而各有差异,城市因此而获得了辨识度。随着城市建设的同质化,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由城市形象及特色延展而来的城市风貌问题,是关乎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的问题,于是许多城市都开始积极进行城市风貌相关规划和管控。然而,由于现行城市风貌规划的非法定性质,其研究内容和编制方法都并未达成业界共识。因此,如何使用新的方法来促进城市风貌规划的完善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城市风貌为研究对象,借鉴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以符号学的视角来审视城市风貌的相关问题。全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第二章阐述了符号学和城市风貌相关理论,并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指出了城市风貌作为文化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存在着诸多符号学特征,认为通过符号学在城市风貌中的应用研究,有助于城市风貌中所含信息的传达,并能够进一步反映城市风貌的构成规律。第三章从符号学的语构、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出发,分别构建了城市风貌符号系统的表层和深层结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以及语境分类,建立了城市风貌物质与文质要素之间的联系。第四章则分别从语构、语义、语用三个视角论述了城市风貌塑造过程中应使用的符号手法,针对其在城市风貌塑造中的不同使用环境与条件进行了案例分析。第五章以荆楚地区为例,在由语用学分析了符号语境的基础上,使用语构、语义学对荆楚城市风貌符号进行了分类,对其在城市风貌规划中不同阶段的应用提供了对应的策略和方法。第六章以武汉光谷片区为对象,将上述方法应用于片区的风貌塑造过程中,从而基本论证了符号学在地域性城市风貌规划中应用的可行性。第七章对本文的主要结论、创新点、不足和展望等进行了归纳总结。本文以期通过符号学对现有的城市风貌理论进行补充,并为城市风貌的塑造提供新的途径,从而更好地推动现代地域性城市特色风貌的研究。
杨青[8](2021)在《山西聚落符号在地域文化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以高家上石会村景观修复设计为例》文中认为地域文化景观是由一个地区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以及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共同作用综合形成的,反映着不同地域的特殊风俗,具有文脉延续的重要意义。地域景观符号更是各地景观中经过历史长期发展演变流传下来的代表,是地域文化最浓缩抽象的代表。“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是我国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景观的良好例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各地的景观设计普遍存在着对外来景观符号风格与设计手法的盲目借鉴模仿,导致各地景观风貌地域性、文化性的缺失。因此如何提炼聚落中的景观符号并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地域文化景观设计中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本论文以符号学和景观符号学为主要切入点,选择山西传统聚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等环节,分析提取山西传统聚落的景观符号和语法构成特点,并通过具体的设计实践来尝试构建偏关高家上石会村的景观环境,以此分析总结景观符号如何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构建中的运用表达。具体的研究工作分为以下三点:(1)景观符号的提取:山西传统聚落景观符号分类研究(2)景观语法的分析:山西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3)景观文本的实践:偏关高家上石会村景观修复性设计本论文主要将符号学理论中符号的分类研究理论和景观符号学中景观“符号”“语法”“文本”的景观构建理论与具体的设计实践相链接,这一研究实践成果将为不同地域的文化景观设计构建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经验方法,同时提取总结的山西聚落景观符号也补充了我国地域文化景观的符号体系。
程悦[9](2021)在《基于景观意象视角下的扎龙湿地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不断提高,当代人们将主观感知与客观评价相结合,从而形成观景意象。寒来暑往更迭不息,不同的地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景象,这种特色不断随着时间融入到当地的景观空间当中,在时间调和与空间相佐的情况下,地域特色对景观空间产生了深远影响。当时间性和空间性相互叠合时,意象则成为承载一些有形无质的容器,景观意象对地域景观的发展乃至地域文化的传承具有积极意义。基于对景观意象的研究,在探究过程中结合符号学理论,对景观意象的符号化进行有机整合,并对当地的地域性特征和地域性文化进行挖掘。在此基础上深究扎龙湿地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下产生的人文景观,对扎龙湿地景观设计现状进行梳理,从中得出升级建议。地域景观承载着人与自然相互协调、互为交融的过程。地域景观不仅记录当地的自然风貌,还挖掘其内在的生长规律,二者的有机结合是对地域文化的一种补充,因此地域景观对景观设计十分重要。本课题基于景观意象视角下对扎龙湿地景观设计进行研究。从扎龙湿地的历史背景、地形地貌、文化发展、空间布局、景观设计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景观意象对扎龙湿地景观设计现状做出进一步升级。扎龙湿地保护区在景观设计中结合了当地的地域特点且融合了当地的文化。课题以分析扎龙湿地景观现状为主,建议从“鹤”的动势中提炼飞翔、跳跃、觅食、小憩等形态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再以鹤本身的色彩如黑、白、红、黄进行装饰,使景观达到统一和谐的目的。营造一个生态效应和景观美学价值兼备的湿地景观,再将景观的人文性与自然性相结合并从视觉审美与功能性得当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融合构景意象思维,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对湿地景观展开实践分析及理论研究。在空间交融的运用与艺术内涵的提升中对人文景观进行继承。发展地域文化推动当地经济,以景观做为容器,意象作为内里,将意象的精神层面融入景观设计,将齐齐哈尔扎龙湿地的意象内涵进行升华。
李晨妍[10](2021)在《语言景观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性形成的影响研究 ——以湖州市莫干山镇为例》文中提出在全球化和旅游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性是理解旅游目的地变迁的重要视角。在人文地理学对地方是如何形成的研究中,往往强调经济和物质力量的作用,却忽视了语言在地方建构中的作用。而语言景观,作为语言的物质载体,既具有景观的表征属性,也具有语言的意识形态属性,是人们赋予地方情感和个性的中介载体,是研究地方性形成的有力切入点。通过对国内外语言景观的研究进展分析发现,国外对语言景观研究发展迅速,相比之下,国内对于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才刚刚引起关注。语言景观作为语言学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目前从旅游学视角的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在追踪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本文以地方理论和地理符号学理论为研究基础,选取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莫干山所在的浙江德清莫干山镇为案例地,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利用相机获取语言景观的样本数据,采用访谈、资料收集法、文献分析法进行定性研究。论文以三个部分内容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第一、二章)是研究的基础背景分析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的辨析、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归纳了语言景观的概念、功能、分类,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研究述评及本研究的研究目标、论文特色与创新点。第二章为研究内容和研究区域概况。首先介绍研究区域概况—莫干山镇的概况、其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兼具历史感和国际感的“精致”、“洋气”的特性,其次介绍了研究内容、理论基础、研究过程与数据处理、技术路线等基本内容。第二部分(第三、四章)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对莫干山镇的语言景观及其对地方性形成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章节论述。第三章是莫干山镇的语言景观研究,包括了莫干山镇语言景观状况的分析和语言景观的地理符号学分析。莫干山镇的语言景观状况分析主要从标志上多语使用状况入手,对语言数量、语言种类、语言组合模式进行了定量的分析;根据语言景观的不同制作者分析了官方标牌和私人标牌的特点。语言景观的地理符号学分析则是基于地理符号学理论,从铭文、语言偏好、放置三个大框架,根据字体、材质、状态变化、文本矢量、对称布局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研究发现,在语言使用上,在莫干山镇,多语标牌占比最大,然而简体中文占绝对的优势语言地位;莫干山镇官方和非官方语言景观的差异体现在受政策的影响不同,官方的表现出更加规范和统一,非官方的表现出更加多样性;莫干山镇的语言景观在地理符号学分析框架下呈现出既具有历史感又具有国际化的特点。第四章则基于Agnew的地方理论,从区位、场所、地方感三个维度讨论了语言景观在地方性形成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语言景观中的文字、图片等多模态的符号形式索引了地方的区位;2.语言景观制作者的意识形态,如政府的语言政策、旅游发展规划和私人经营者的个性、情感、认同等,通过语言景观的语言选择、字体和颜色等视觉设计、标牌放置等资源配置空间,构建了一个富有情感和意义的象征空间,形成具有意义的场所;3.语言景观的阅读者在与语言景观互动的过程中产生地方感,外语和繁体字不仅是构建象征空间的主要资源,也是语言景观阅读者感受莫干山镇既具国际化又具历史感的地方性的首要符号资源。第三部分(第五章)是全文的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的主要成果,讨论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以及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提出的设想。
二、城市景观特色的符号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景观特色的符号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工业遗址公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符号学理论 |
1.3.2 工业遗址公园 |
1.3.3 符号学理论应用于城市设计的现状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归纳总结法 |
1.5.2 比较分析法 |
1.5.3 论证分析法 |
1.5.4 案例说明法 |
1.5.5 实践验证法 |
1.6 研究框架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工业遗址公园相关理论 |
2.1.1 概念界定 |
2.1.2 特征 |
2.1.3 作用 |
2.1.4 当前工业遗址公园规划模式 |
2.1.5 景观设计元素 |
2.2 符号学理论解析 |
2.2.1 概念 |
2.2.2 符号的作用 |
2.2.3 符号学方法的选择 |
2.2.4 工业遗址公园设计中符号学的引入 |
2.3 本章小结 |
3 符号学和工业遗址公园设计的关系 |
3.1 语构学——符号的类型 |
3.1.1 图像性符号 |
3.1.2 指示性符号 |
3.1.3 象征性符号 |
3.2 语义学——符号的意义 |
3.2.1 语义的构成 |
3.2.2 外延性意义来源 |
3.2.3 内涵性意义来源 |
3.3 语用学——符号与认识主体的关系 |
3.3.1 景观符号的诊释 |
3.3.2 景观设计的语境 |
3.4 符号学和工业遗址公园的联系 |
3.4.1 工业遗址公园场地空间形态分类 |
3.4.2 场地内规划处理 |
3.4.3 场地内工业废弃物的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4 符号学在工业遗址公园中的应用 |
4.1 工业遗址公园符号的分类 |
4.1.1 图像性符号 |
4.1.2 指示性符号 |
4.1.3 象征性符号 |
4.2 工业遗址公园符号的提取手法 |
4.2.1 保留符号原型 |
4.2.2 提取符号典型 |
4.2.3 抽象符号形态 |
4.3 工业遗址公园符号的转化手法 |
4.3.1 语构层面 |
4.3.2 语义层面 |
4.3.3 语用层面 |
4.4 景观符号在工业遗址公园中的应用与其他类型景观的区别 |
4.4.1 大型工业设备可直接使用 |
4.4.2 构筑物和材料可直接作为原型进行改造 |
4.4.3 设计的对象不同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工业遗址公园改造设计实践——以海州矿山公园为例 |
5.1 项目背景环境分析 |
5.1.1 自然背景 |
5.1.2 社会背景 |
5.1.3 历史环境 |
5.2 现状分析 |
5.2.1 设计范围说明 |
5.2.2 现状问题说明 |
5.3 海州矿山公园设计策略 |
5.3.1 海州矿山公园改造设计原则 |
5.3.2 海州矿山公园改造景观规划设计手法 |
5.4 海州矿山公园景观符号的提取 |
5.4.1 矿山文化原型分析 |
5.4.2 进行符号提取 |
5.5 矿山公园语构层面的分析及运用 |
5.5.1 图像性符号 |
5.5.2 指示性符号 |
5.5.3 象征性符号 |
5.6 矿山公园语义层面的分析及运用 |
5.6.1 景观符号的外延性意义 |
5.6.2 景观符号的内涵性意义——表达了矿山工业文化 |
5.7 矿山公园语用层面的分析及运用 |
5.7.1 形体识别 |
5.7.2 材质识别 |
5.7.3 色彩识别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基于符号学视阈下的漕运主题文化商业街环境设计研究 ——以宿城河滨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符号学相关理论 |
2.1 符号学 |
2.2 设计符号学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漕运文化商业街的现状与调研分析 |
3.1 漕运文化现状 |
3.2 漕运文化下商业街概况 |
3.3 漕运文化商业街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漕运主题文化商业街与符号学设计策略 |
4.1 符号学在漕运主题文化商业街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
4.2 符号学视阈下漕运主题文化商业街环境设计策略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漕运主题文化商业街环境设计实践——以宿城河滨街区为例 |
5.1 漕运主题文化商业街总体环境设计 |
5.2 漕运主题文化商业街节点环境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插图注释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毕业设计 |
(3)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设计是一种图示化与数据化结合的语言 |
1.1.2 当代城市设计研究需要整合性的理论支撑 |
1.1.3 城市各个要素间的关系组织问题产生城市矛盾 |
1.1.4 城市设计已经出现图层思想与技术方法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城市图层概念释义 |
1.4.1 图层及图层思想 |
1.4.2 城市图层与城市图层系统 |
1.4.3 城市图层相关概念厘定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城市生态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
2.1.1 地图叠加及景观设计学 |
2.1.2 城市主题地图及数字化城市设计 |
2.1.3 城市生态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
2.2 城市物质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
2.2.1 城市结构及空间分层 |
2.2.2 城市空间及要素图解 |
2.2.3 城市物质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
2.3 城市抽象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
2.3.1 心理认知 |
2.3.2 社会空间 |
2.3.3 历史文脉 |
2.3.4 城市抽象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图层系统的认知辨识与框架 |
3.1 哲学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
3.1.1 现象学下的图层思维 |
3.1.2 符号学与语言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 科学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
3.2.1 地理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2 地图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3 分形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4 系统学下的图层思维 |
3.3 学理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
3.3.1 城乡规划学下的图层思维 |
3.3.2 空间美学下的图层思维 |
3.3.3 建筑类型学下的图层思维 |
3.4 城市图层系统的认知框架 |
3.4.1 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认知 |
3.4.2 城市图层系统的方法认知 |
3.4.3 城市图层系统的应用认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体系 |
4.1 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起源 |
4.1.1 图底关系的产生 |
4.1.2 图底关系的再思考 |
4.2 城市图层系统的特征 |
4.2.1 多维度的城市图层系统 |
4.2.2 半透明性的城市图层系统 |
4.2.3 复杂关系的城市图层系统 |
4.3 城市图层及要素的生成逻辑 |
4.3.1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的形成 |
4.3.2 城市图层系统中的导控要素整合 |
4.4 城市图层系统的构成 |
4.4.1 城市生态空间图层系统 |
4.4.2 城市物质空间图层系统 |
4.4.3 城市抽象空间图层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技术方法体系 |
5.1 城市设计中图层相关的技术方法 |
5.1.1 城市图层系统的图示化技术方法 |
5.1.2 城市图层系统的信息化处理方法 |
5.2 城市设计中城市空间的抽象化和要素化 |
5.2.1 抽象逻辑思维的介入 |
5.2.2 城市设计中抽象空间的解构 |
5.2.3 城市设计要素的筛选和隔离 |
5.3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内信息的梳理与表达 |
5.3.1 图层框架的梳理 |
5.3.2 要素信息的收集 |
5.3.3 图层要素信息的表达 |
5.4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内的动态交互与叠加 |
5.4.1 图层内的厚度化信息处理 |
5.4.2 图层间的动态关系交互 |
5.5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技术框架整合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应用路径 |
6.1 各级各类城市设计编制中的应用 |
6.1.1 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6.1.2 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6.1.3 专项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6.2 城市设计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中的应用 |
6.2.1 用途管制引导中的应用 |
6.2.2 特殊地块精细化研究中的应用 |
6.2.3 在规划许可中的强化应用 |
6.3 城市设计工作方法与成果形式中的应用 |
6.3.1 工作方法中的应用 |
6.3.2 编制成果中的表达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公园景观提升研究 ——以铜川市劳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导向:弘扬本土优秀地域文化 |
1.1.2 社会因素:公园独特性的缺失 |
1.1.3 文化问题:文化交流与撞击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内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研究概况 |
1.3.3 研究概况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公园景观提升的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
2.1 地域文化相关概念 |
2.1.1 概念界定 |
2.1.2 构成要素 |
2.1.3 特征 |
2.2 城市公园的研究解析 |
2.2.1 概念界定 |
2.2.2 基本功能 |
2.2.3 分类 |
2.3 文化景观概念界定 |
2.4 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园的关系 |
2.4.1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作用 |
2.4.2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价值意义 |
2.5 相关支撑理论基础 |
2.5.1 场所精神 |
2.5.2 文脉延续 |
2.5.3 符号学 |
2.5.4 可持续发展 |
2.6 本章小结 |
3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城市公园景观提升设计与相关案例分析 |
3.1 地域文化视角下景观公园的规划分析 |
3.1.1 宏观——文化定位与文化选取 |
3.1.2 中观——文化空间的塑造 |
3.1.3 微观——文化要素的表达 |
3.2 案例选择依据 |
3.3 案例研究分析 |
3.3.1 大唐芙蓉园 |
3.3.2 奚仲文化公园 |
3.3.3 秦二世遗址公园 |
3.3.4 哈尔滨劳动公园 |
3.4 总结归纳 |
3.5 本章小结 |
4 铜川市景观公园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 |
4.1 项目概况 |
4.2 公园现状特性 |
4.2.1 主题理念不明确 |
4.2.2 功能不完善 |
4.2.3 景观元素单一 |
4.2.4 景观感官体验不足 |
4.3 铜川地域文化现状 |
4.3.1 物质文化 |
4.3.2 精神文化 |
4.4 景观提升价值 |
4.4.1 传承文化,延续文脉 |
4.4.2 优化格局,扩展功能 |
4.4.3 改善环境 |
4.4.4 提升竞争力 |
4.4.5 加强认同感 |
4.5 景观提升策略 |
4.5.1 明确主题表现 |
4.5.2 多层面元素提取模式 |
4.5.3 多样元素应用表达 |
4.5.4 体验式景观营造 |
4.5.5 生态修复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5 地域文化在铜川劳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
5.1 场地概况 |
5.1.1 场地位置 |
5.1.2 周边交通分析 |
5.1.3 周边用地分析 |
5.1.4 场地现状分析 |
5.2 设计目标定位、依据及原则 |
5.2.1 设计目标定位 |
5.2.2 设计依据 |
5.2.3 设计原则 |
5.2.4 设计理念侧重点 |
5.3 总体改造 |
5.3.1 结构布局 |
5.3.2 功能分区 |
5.3.3 道路系统 |
5.3.4 地形竖向 |
5.4 景观分区重要改造点 |
5.4.1 绿色养生区 |
5.4.2 青色陶瓷区 |
5.4.3 艺术文化区 |
5.5 专项改造设计 |
5.5.1 植物景观改造 |
5.5.2 生态修复营造 |
5.5.3 铺装 |
5.5.4 建筑及小品 |
5.5.5 服务设施 |
5.6 经济技术指标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表录 |
附录-Ⅲ 图录 |
(5)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的符号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符号学相关理论研究 |
1.3.2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样本 |
第二章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研究概述 |
2.1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概念及发展 |
2.1.1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概念演变 |
2.1.2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现状 |
2.2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
2.3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发展历程 |
第三章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符号阐释 |
3.1 多样呈现:宣传片视觉符号类别 |
3.2 关联情感:宣传片听觉符号类别 |
第四章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符号意义表达 |
4.1 视觉符号:传输品牌核心意义 |
4.1.1 图像符号:聚焦品牌核心优势 |
4.1.2 文字符号:完善意义建构表达 |
4.1.3 色彩符号:强化区域文化底色 |
4.2 听觉符号:加深品牌记忆联想 |
4.2.1 语音符号:确立提升品牌认知 |
4.2.2 音乐符号:变更情感为理解对象 |
4.2.3 音响符号:生动排列景别层次 |
第五章 神话“诞生”:符号文化意义映射 |
5.1 价值彰显:城市形象的差异化标签 |
5.1.1 城市风貌展示 |
5.1.2 地域文化特色输出 |
5.2 文化传承:农耕文化的新时代内涵 |
5.2.1 地域类型多样 |
5.2.2 民族多元融合 |
5.3 精神涵育: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呈现 |
5.3.1 和谐价值观表征 |
5.3.2 敬业价值观培育 |
第六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符号表达问题与优化建议 |
6.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符号表达问题 |
6.1.1 符号单元主题单一 品牌内涵不足 |
6.1.2 符号选择同质化 引起审美疲劳 |
6.1.3 子品牌重复率高 缺乏区域特色 |
6.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符号表达优化建议 |
6.2.1 挖掘符号内涵 承载人文情怀 |
6.2.2 打破俗套关联 传递多元意义 |
6.2.3 强化识别符号 凸显区域优势 |
6.2.4 注重符号细节 增强画面感染力 |
结语 |
附录一: 所用图表目录索引 |
附录二: 所用表格目录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基于建筑符号学的风景旅游地中小型高铁站地域性设计研究 ——以杭黄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铁时代的来临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
1.1.2 旅游业的发展与风景旅游地的机遇 |
1.1.3 高铁接入对沿线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
1.1.4 国内高铁站门户形象现状以及对城市形象建设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风景旅游地 |
1.3.2 中小型高速铁路客运站 |
1.4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中小型高铁站地域性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2.1 中小型铁路客运站地域性设计国内外研究概况 |
2.1.1 我国中小型铁路客运站地域性设计发展历程 |
2.1.2 我国中小型铁路客运站与国外中小型铁路客运站地域性设计的比较 |
2.2 地域性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1 地域主义思想流派 |
2.2.2 地域性建筑设计手法 |
2.2.3 符号学及建筑符号学的引入 |
2.3 应用建筑符号的地域性设计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杭黄线案例站点现状调研及分析 |
3.1 调研基本概况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对象 |
3.1.3 调研方法 |
3.1.4 调研内容 |
3.2 杭黄高铁千岛湖站现状调研 |
3.2.1 千岛湖站地域文化背景 |
3.2.2 千岛湖站建筑总体布局的地域性设计 |
3.2.3 千岛湖站建筑形态表征的地域性设计 |
3.2.4 千岛湖站建筑空间的地域性设计 |
3.3 杭黄高铁建德站现状调研 |
3.3.1 建德站地域文化背景 |
3.3.2 建德站建筑总体布局的地域性设计 |
3.3.3 建德站建筑形态表征的地域性设计 |
3.3.4 建德站建筑空间的地域性设计 |
3.4 杭黄高铁桐庐站现状调研 |
3.4.1 桐庐站地域文化背景 |
3.4.2 桐庐站建筑总体布局的地域性设计 |
3.4.3 桐庐站建筑形态表征的地域性设计 |
3.4.4 桐庐站建筑空间的地域性设计 |
3.5 调研分析与总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D法的案例站点地域性设计评价及分析 |
4.1 SD语义差异评价法的基本程序 |
4.1.1 形容词对的选择以及样本图片的处理 |
4.1.2 评价级段的设置 |
4.1.3 被试者的确定 |
4.2 问卷回收与基本数据信息统计整理 |
4.2.1 测试阶段 |
4.2.2 问卷回收与整理 |
4.2.3 基本信息统计整理 |
4.3 SD评价结果分析 |
4.3.1 问卷信度分析 |
4.3.2 单个站点SD评价结果分析 |
4.3.3 三个站点SD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4.4 高铁站地域性设计的总体设计偏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风景旅游地中小型高铁站地域性设计策略研究 |
5.1 应用建筑符号学的地域性设计原则 |
5.1.1 满足高铁站功能实用性 |
5.1.2 保持风景旅游地地域原生性 |
5.1.3 选用建筑符号适宜性 |
5.1.4 符合发展趋势时代性 |
5.1.5 体现门户建筑艺术性 |
5.2 建筑符号化的地域性设计过程 |
5.2.1 建筑总体布局 |
5.2.2 建筑形态表征 |
5.2.3 建筑空间 |
5.3 高铁站建筑符号组合的应用方法 |
5.3.1 母题重复 |
5.3.2 逻辑同构 |
5.3.3 形式抽象 |
5.3.4 概念隐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的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杭黄高铁地域性设计SD评价问卷 |
附录2 SD评价问卷结果数据整理(一) |
附录3 SD评价问卷结果数据整理(二) |
附录4 SD评价问卷结果数据整理(三)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7)基于符号学的城市风貌规划研究 ——以荆楚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相关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符号学与城市风貌的相关理论 |
2.1 符号学相关理论 |
2.1.1 符号与符号学 |
2.1.2 现代符号学的主要流派及理论 |
2.2 城市风貌相关理论 |
2.2.1 城市风貌的概念辨析 |
2.2.2 城市风貌系统的构成 |
2.3 符号学应用于构建城市风貌系统的可行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风貌系统的符号学构建 |
3.1 从语构学构建 |
3.1.1 城市风貌符号系统的深层结构 |
3.1.2 城市风貌符号系统的表层结构 |
3.2 从语义学构建 |
3.2.1 城市风貌符号系统的能指与所指 |
3.2.2 城市风貌符号系统的分类 |
3.3 从语用学构建 |
3.3.1 城市风貌信息的传达过程 |
3.3.2 城市风貌符号的诠释 |
3.3.3 城市风貌符号系统的“语境”分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符号学在城市风貌规划中的应用 |
4.1 城市风貌规划相关问题 |
4.1.1 城市风貌规划概述 |
4.1.2 城市风貌规划的定位 |
4.1.3 城市风貌规划的层次 |
4.2 语构层面的城市风貌规划 |
4.2.1 符号的构建方式 |
4.2.2 符号的语构手法 |
4.3 语义层面的城市风貌规划 |
4.3.1 表现 |
4.3.2 抽象 |
4.3.3 象征 |
4.4 语用层面的城市风貌规划 |
4.4.1 城市风貌规划的诠释 |
4.4.2 城市风貌规划的语境 |
4.5 案例分析 |
4.5.1 新都老城 |
4.5.2 延安古城 |
4.5.3 贵港主城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荆楚地区符号与城市风貌规划方法 |
5.1 符号学应用的框架 |
5.2 荆楚地区城市风貌的符号语境 |
5.2.1 文化语境 |
5.2.2 自然语境 |
5.3 荆楚地区城市风貌符号的分类 |
5.3.1 布局符号 |
5.3.2 园林景观符号 |
5.3.3 建筑构成符号 |
5.3.4 装饰性符号 |
5.4 荆楚地区城市风貌规划方法 |
5.4.1 总体规划阶段 |
5.4.2 详细规划阶段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武汉市光谷片区城市风貌的符号学塑造初探 |
6.1 现状分析 |
6.1.1 自然语境分析 |
6.1.2 文化语境分析 |
6.1.3 现状片区风貌分析及定位 |
6.2 风貌结构的组织 |
6.3 组团与重要节点的风貌把控 |
6.3.1 组团风貌控制 |
6.3.2 重要节点风貌把控 |
6.4 风貌控制单元的风貌塑造 |
6.4.1 基于语义学的符号分类 |
6.4.2 基于语义符号的风貌单元塑造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8)山西聚落符号在地域文化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以高家上石会村景观修复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的必要性 |
1.1.2 景观符号对于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与地域文化景观相关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我国研究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与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1.6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及设计方法研究 |
2.1 相关理论思想研究 |
2.1.1 符号学理论 |
2.1.2 景观符号学 |
2.1.3 场所精神 |
2.1.4 文脉延续理论 |
2.2 相关设计原则与方法研究 |
2.2.1 地域景观符号应用设计原则 |
2.2.2 地域文化景观的符号学设计方法 |
2.2.3 地域景观符号的设计更新手法 |
2.3 相关案例研究 |
2.3.1 福建三明上坪古村修复设计 |
2.3.2 杭州东梓关的村落改造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景观符号提取:山西传统聚落建筑景观符号分析 |
3.1 山西传统聚落中的图像性景观符号提取分析 |
3.1.1 剪纸符号 |
3.1.2 彩绘符号 |
3.1.3 匾额、楹联符号 |
3.1.4 花格门窗符号 |
3.2 山西传统聚落中的指示性景观符号提取分析 |
3.2.1 堡门、门楼符号 |
3.2.2 照壁、影壁符号 |
3.2.3 围墙符号 |
3.2.4 屋顶山墙符号 |
3.3 山西传统聚落中的象征性景观符号提取分析 |
3.3.1 传统图纹符号 |
3.3.2 数量等级符号 |
3.3.3 装饰构件符号 |
3.4 本章小结 |
4 景观语法分析:山西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 |
4.1 山西传统聚落空间选址的依据 |
4.1.1 负阴抱阳 |
4.1.2 泽水而居 |
4.1.3 临近农田 |
4.1.4 防卫格局 |
4.2 山西传统聚落的空间布局形式 |
4.2.1 散点型的“点”状布局 |
4.2.2 条带型的“线”状布局 |
4.2.3 团堡型的“面”状布局 |
4.2.4 层叠型的“体”状布局 |
4.3 山西传统聚落中的民居院落空间特征 |
4.3.1 坐北朝南的朝向选择 |
4.3.2 多种形态的建筑布局关系 |
4.4 公共建筑符号对山西传统聚落空间结构形态的影响分析 |
4.4.1 公共建筑的景观作用 |
4.4.2 山西传统聚落公共建筑的分类 |
4.4.3 山西传统聚落公共建筑的形态风格 |
4.4.4 山西传统公共建筑对聚落布局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景观文本实践:高家上石会村景观修复性设计分析 |
5.1 选址背景分析 |
5.1.1 自然环境背景 |
5.1.2 民居建筑背景 |
5.1.3 人文历史背景 |
5.1.4 周边旅游景观资源 |
5.2 景观现状调研与分析 |
5.2.1 缺乏整体规划 |
5.2.2 景观形式混杂 |
5.2.3 基础设施薄弱 |
5.2.4 植被季相单一 |
5.3 设计定位与目标 |
5.3.1 总体定位 |
5.3.2 设计目标 |
5.4 设计原则 |
5.4.1 整体性原则 |
5.4.2 原真性原则 |
5.4.3 新老建筑相协调原则 |
5.4.4 保护与发展相互促进原则 |
5.5 聚落景观设计中整体空间的“语法”构成分析 |
5.5.1 总体选址规划分析 |
5.5.2 总体空间布局剖立面图示分析 |
5.5.3 民居建筑修复性设计图示分析 |
5.6 聚落地域文化景观营造中的“符号”表达 |
5.6.1 村落材质肌理的符号表达 |
5.6.2 街巷空间设计的符号表达 |
5.6.3 对内公共活动广场设计的符号表达 |
5.6.4 对外游客服务场地设计的符号表达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基于景观意象视角下的扎龙湿地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的目的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结构 |
五、研究方法 |
(一) 实地考察研究法 |
(二) 文献考证法 |
(三)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
第二章 景观意象的基本理论 |
一、景观意象的概念 |
(一) 景观的概念 |
(二) 景观意象的概念 |
(三) 景观意象感知的概念 |
二、景观意象的相关理论 |
(一) 城市意象理论 |
(二) 环境心理学理论 |
(三) 环境行为学理论 |
三、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景观意象与符号学关联性 |
一、景观意象的符号学研究 |
(一) 符号学与景观意象符号分析 |
(二) 符号学与景观意象的关联 |
(三) 解释项与景观意象 |
二、景观意象的构成元素分析 |
(一) 自然景观意象元素 |
(二) 人文景观意象元素 |
三、景观意象的多元内涵 |
(一) 审美意象分析 |
(二) 功能意象分析 |
(三) 人文意象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扎龙湿地地域文化景观意象的表达 |
一、扎龙湿地的基本概况 |
二、扎龙湿地的地域特点 |
(一) 独特性 |
(二) 吸引性 |
(三) 地方文化性 |
三、扎龙湿地地域文化表达方式 |
(一) 扎龙湿地保护区中景观意象的类型 |
(二) 扎龙湿地保护区中意象的特征 |
四、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扎龙湿地景观设计分析 |
一、功能分区规划 |
(一) 生态保护区 |
(二) 观光游览活动区 |
二、自然景观意象元素分类 |
(一) 水体 |
(二) 天空 |
(三) 边界 |
三、人工景观意象元素分类 |
(一) 相似 |
(二) 标引 |
(三) 象征 |
四、构筑物 |
(一) 观景亭 |
(二) 灯光设施 |
五、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扎龙湿地景观小品意象强化的设计建议 |
一、地域文化元素于扎龙湿地中的体现 |
(一) 直接表现 |
(二) 隐喻暗示 |
(三) 抽象凝聚 |
二、地域文化符号于扎龙湿地中的表现 |
(一) 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
(二) 文化与宣教相结合 |
三、地域景观的功能性升级 |
四、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语言景观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性形成的影响研究 ——以湖州市莫干山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地方性研究进展 |
1.2.2 语言景观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 |
1.4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理论基础 |
2.2.3 研究方法 |
2.3 研究过程与数据处理 |
2.3.1 调查区域 |
2.3.2 调查过程 |
2.3.3 数据收集与统计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莫干山镇语言景观研究 |
3.1 莫干山镇语言景观总体状况 |
3.1.1 语言标志上多语使用状况 |
3.1.2 不同制作者的语言景观差异 |
3.2 语言景观的地理符号学分析 |
3.2.1 铭文 |
3.2.2 语言偏好 |
3.2.3 放置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语言景观在地方性形成中的影响 |
4.1 语言景观指示区位 |
4.1.1 绝对位置 |
4.1.2 地点 |
4.1.3 位置 |
4.2 语言景观塑造场所 |
4.2.1 官方标牌 |
4.2.2 私人标牌 |
4.3 语言景观营造地方感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城市景观特色的符号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工业遗址公园设计研究[D]. 李奕霖.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2]基于符号学视阈下的漕运主题文化商业街环境设计研究 ——以宿城河滨街区为例[D]. 杨启.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2)
- [3]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D]. 陈璐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4]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公园景观提升研究 ——以铜川市劳动公园为例[D]. 刘玉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的符号表达研究[D]. 王莹. 山东大学, 2021(02)
- [6]基于建筑符号学的风景旅游地中小型高铁站地域性设计研究 ——以杭黄线为例[D]. 姚嫣.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7]基于符号学的城市风貌规划研究 ——以荆楚地区为例[D]. 邱问.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8]山西聚落符号在地域文化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以高家上石会村景观修复设计为例[D]. 杨青.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9]基于景观意象视角下的扎龙湿地景观设计研究[D]. 程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10]语言景观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性形成的影响研究 ——以湖州市莫干山镇为例[D]. 李晨妍.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