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锡出境游市场烽烟再起(论文文献综述)
梁志豪[1](2021)在《明中晚期东莞陈履诗歌研究》文中指出明中晚期,岭南诗人在诗坛上名声鹊起,前有南园后五先生,再有在复古主义文风中保持自我的区大相,后有明末清初三大家屈陈梁三人响彻诗坛。而陈履亦是其中岭南文人群体中的重要一员。陈履诗文留存于《悬榻斋集》中,诗集八卷,文集四卷,存诗四百余首,颇具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本文总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考述陈履的家世、生平和思想。通过收集到关于记录与陈履其人有关的文献,从北栅陈氏家族文化与科举文化两方面入手,结合陈履在诗文中的表现,力求深入了解陈履其人。第二章则介绍陈履的交游与着述情况,主要选择岭南诗人与吴中文人群体,探讨其诗文交往所反映的人生思想与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并且梳理陈履诗歌的收录情况,以窥其全豹。第三章主要分析陈履诗歌创作的具体内容,将其分类为时事民生、纪行述怀、酬唱赠答、写景咏物、哀挽怀古五大类。第四章则通过他人对陈履的诗学评价,结合相应的诗歌文本,提炼陈履的诗歌艺术特色。第五章则结合陈履诗歌的收录情况,说明陈履在晚明岭南诗人中的地位及影响,客观评价其诗歌的价值。本文着重于陈履的诗歌文本研究,以探求陈履的人生经历、交游、着述、思想等为切入点,结合其身处的时代与地域,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对陈履诗歌进行解读,分析其诗歌艺术特色,获得对陈履诗歌的客观评价。
陈婷[2](2020)在《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文中认为“文人论政”是我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而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知识分子参政热情高度迸发的一段时期,面对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知识分子通过创办报刊的方式作为他们的救国与报国之道,积极参与,勇于担当,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展示了舆论的锋芒,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全面抗战爆发前夕,由萧一山等知识分子群体创办的《经世》系列刊物于1937年1月15日在南京创刊。该刊在动荡的时局中受战火影响六易报馆,因人员迁播数易主编,勉励支撑八年,到1945年5月15日停刊,共计出版6卷74期,发表文章600余篇。《经世》的作者群体集中了河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知识分子与社会名流,他们积极向政府与社会建言献策,对抗战时期中国的内政外交等发表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言论,是抗战时期一份富有代表性却长期被忽视的知识分子政论刊物。《经世》系列刊物从创办到停刊八年间虽然经历了报馆地址、主编和发刊形式数次变更,每个阶段刊物的内容侧重都有所不同,但始终秉持“提倡经世学说,发扬民族文化,提倡科学运动,建设近代国家”的宗旨,经世济民的情怀一以贯之。这反映在《经世》面向中国民众驳斥日本侵华的谬论,宣传持久与彻底抗战,树立国民抗战必胜信心的抗战宣传;面向中国政府的建言献策,包括经济上对诸如统制经济、战费筹集和后方建设等问题的讨论,政治上对抗战时期宪政问题的评论与推动;在外交上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对日本及美英等国政策和动向的观察。本文主要以国家图书馆藏的《经世》系列报刊缩微文献为主体材料,结合《大公报》、《独立评论》、《益世报》等数种同时代报刊,围绕全面抗战高潮到来前的时代背景,详细论述了日本持续侵华的深入和中国蓄力与抗战中各种力量的救国方略,包括知识分子群体创办报刊舆论救国的传统,同时梳理出《经世》的创办和沿革过程,立足《经世》作者群体的抗战宣传、《经世》对抗战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宪政运动的建言献策,《经世》与抗战时期的外交政策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挖掘以萧一山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对中国战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等问题的思考与建议,揭示其在抗日战争历史时期的思想状况和历史贡献。
周莹[3](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付建国[4](2019)在《洪亮吉诗歌中的忧患意识》文中指出洪亮吉是乾嘉诗坛“毗陵七子”之一,有着较高的文学成就,同时是乾嘉时期有名的学者、思想家与实学家,也是乾嘉时期最具忧患意识的文人士大夫之一。其现存诗歌具有同时期诗人中少见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对社会多个方面的危机与隐患均有较高频次的提及和关注,但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以洪亮吉诗歌中的忧患意识为研究内容,分为三章展开。第一章从人才困境问题,儒风与文人问题,人口、灾荒与社会动乱问题,吏治和风俗问题四个主要方面叙述洪亮吉诗歌中忧患意识的具体表现。第二章分析洪亮吉忧患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洪亮吉善用比拟、白描与起兴手法,善于通过咏史、以史为鉴引起读者的共鸣,并在其中融入自己的忧患意识。第三章分析洪亮吉诗歌忧患意识的成因。指出洪亮吉人生阅历丰富且极具洞察力,常州地区自明末以来的经世精神与实学传统培养了他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相当的实学才华,乾隆后期以来广泛的社会危机与问题则为他提供了丰富的诗材,且影响了他诗歌的艺术特点。
顾诗雯[5](2019)在《民国时期学生运动极端现象研究(1931-1937)》文中研究表明1931—1937年间,“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日本侵华事件相继发生,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为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学生群体主动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成为爱国救亡运动的组成部分。由于学生群体固有的爱国性、激愤性等特点,学生的满腔热血,有时却导致冲突流血等极端现象的发生。当中的突出事件,经由媒体报道和渲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讨论,构成了特殊的社会影响。在传统观念与新思潮,国家危难与集体激愤之间,青年学生做出了自身的行为选择。学生运动极端现象作为群体性事件被推至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在群体性事件中,学生开展罢课示威等运动,冲突事件频发。当爱国运动受到压制时,学生通过捣毁机关、焚烧汽车等极端方式进行强烈抵抗。为晋京请愿,各地学生卧轨索车、盘踞车站。这些过程体现了学生与社会其它群体的关系应对。在悲愤的社会空气下,爱国学生断指绝食之自残,蹈海服毒之自杀,以殉国式的极端行为,最大限度表达抗日救国的决心。对学生运动极端现象,社会纷纷作出反应,社会各界通过追悼公祭、慰问抚恤、支援救助等方式,对学生运动进行援助。在对学生救国方式的讨论中,也有人认为不必作无畏牺牲、学生应以学业为主。学生运动极端现象有其特定社会历史原因,及涉世未深青年人的特点,学生自发参与运动,在体现爱国性和正义性的同时,存在盲目性和效仿性等局限。学生爱国运动与学生风潮中的极端现象,以及学生不同缘由下的自杀行为,表露了学生群体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学生运动极端现象的社会影响。媒体报道的导向性推动,政府政策的强硬控制,社团活动及社会各界爱国行动的影响,学生运动极端现象频发,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值得探究。
郭建鹏[6](2018)在《南社报刊文学史料研究》文中指出南社作为晚清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社团,通过办报活动来完成“革命文人”的“文人革命”活动。他们投身于国族建构中,也是成为晚清民初文学变革中的健将。南社通过政治、报刊、文学三者的联姻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力图通过对南社报刊及南社报刊文学的梳理,揭示南社不仅是一个引领“政治革命”的团体,也引领了中国报刊媒介的发展,更重要的在文学变革时代亦走在了前列,他们属于启蒙、递变的一代,其磅礴的文学气势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潮流。本文分为六个部分:在绪论部分,首先明确了研究的对象、内容与目的,即从南社报刊所刊载的文学史料入手,多角度地去考察南社时期南社人的社会、文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为其“正名”。其次,概述了南社研究的现状与不足,提出南社研究的价值。第一章主要是对南社的兴起与报刊业产生关系进行一个总结性的概说,南社通过报刊来代表整体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并将个体内在的政治价值取向聚集到一起,并形成了一个具有时代特色,集政治性、文化性、商业性于一体的“南社报刊编辑群”。同时对南社人的“笔名文化”进行了分析,还有部分作者与笔名的考证。第二章以时间为序,从南社成立前的海外办报到国内鼓吹革命再到南社社刊《南社丛刻》的出版,进行数据与内容上的分析,进而梳理出此阶段的报刊在政治、文学革命上的特色,作为《南社丛刻》,从与之密切相关的雅集活动进行分析,得出《南社丛刻》无论是从编辑人员的更换还是从内容的选择、编辑来看,它代表了南社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与缺陷,同时也是古典文学终结路上最灿烂的一幕。本章还将于右任主办的“竖三民”及南社女社友的办报活动纳入研究的视野,尤其是在倡导性别平等的南社群体,女性共同参与社事和政治活动,为晚清妇女解放运动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民元后,随着政治空间的突变,南社报刊出现分化,一部分坚持鼓吹革命,形成“反袁文学”,一部分走向消闲,并入通俗文学,成为主流。而《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的的诞生,承载着新旧文学的转变,也是南社发展史上的分水岭。可以说,在《民国日报》上的“唐宋诗之争”只是南社堡垒垮塌的一角,也是其历史必然性的真实再现。第三章以分类文体进行研究。南社作为文学社团,其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领域取得的文学成就引领了晚清民初文学的发展导向。南社的小说是古典小说与翻译小说结合下的产物,它接受西方悲剧美学思想,打破了传统“大团圆”结局模式,书写了“革命+恋爱”模式的典范。书信体、日记体及第一人称叙事等创作方法的革新,给五四作家诸多启示。南社诗歌吸纳、融汇中西传统,从本质上超越了维新派的诗学主张,通过追忆前人、幻想历史的重构与颠覆,修复、建立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联系,并寻找自我价值存在的生存空间、重塑国族传统的历史地位。南社戏剧最为突出的历史贡献在于理论倡导、剧本创作与舞台实践并重,弥补了改良派脱离舞台的缺陷,真正在戏剧舞台上造成了改革的声势,使近代戏剧革新运动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第四章重在讨论南社在民国机制下的文学史地位,从民国文学的命名存在性说起,认为民国文学是对历史传统的衔接,只是替代现代文学的历史局限性,并不是要遮蔽、颠覆文学发展史上出现得现代性。然后从鸳鸯蝴蝶派的文学创作进行具体分析,得出南社小说家为主流的以民间文化出场面向市民群体的鸳鸯蝴蝶派,以其商业化的市场和价值取向延续着传统文化精髓,兼祧新的时代内涵,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同时对影响新文学运动的南社与胡适等新文学家之间白话之争从历史的源流、论争的本源及历史的现代性反思来重新诠释南社的“保守”与“反动”行为,重估南社白话文运动的影响及价值。结论南社的报刊,打造了南社为革命团体的名片,也影响了南社乃至整个晚清民初文学的发展。通过报刊中的文学作品还原南社的政治活动和文学创作的历史在场,在历史的还原与文学的解构中去找寻南社文学走向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给“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文学现代性发展一个合理的解释。南社作为连接古典与现代的桥梁,作为是新文化运动的萌芽,值得我们去认识、评说,它自身存在的矛盾更值得我们去思考。
孙浩宇[7](2017)在《《盛京时报》清末诗词研究》文中提出《盛京时报》是一份重要的东北近现代报刊文献,整理研究所载清末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论文旨在发掘诗词作品,了解诗人行迹、洞晓诗学风尚,谙悉日人2汉诗的创作和刊载,为东北诗歌史研究提供文献、贡献思路。本文从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一是整理诗词文献,稽考诗人生平,二是总结清末东北诗词的创作情况及诗坛风貌,分析思想和艺术。所设重要章节有:前贤章:整理《盛京时报》所载明清两组诗作,展现其倡导东省3诗词创作之义。陈所蕴、陈继儒、谢肇淛是晚明名家,诗风偏重性情。周沐润等写太平天国,富有现实关怀。时代章:整理《盛京时报》主笔徐镜心、女杰秋瑾、吕清扬的诗文作品,其中吕氏执掌东省女教,是时代女性的代表。整理林广尘、陈敬岳、吴禄贞等的诗作以展现《盛京时报》对中国革命的态度。整理丁福保、徐卓呆等沪上文化精英以及南社陈蜕庵、沈次约的诗作,可见其时东省思想文化的进步开放。日本章:整理日本汉诗人森槐南、宫崎来城、落合东郭、三谷耕云、结城蓄堂、森沧浪等的作品以及郁曼陀《东京竹枝词》,展现东省诗坛与日本的密切关系。整理数次中日互访、交流的诗会作品,呈现所谓诗谊。日方森槐南、结城蓄堂、永井禾原,中方熊希龄、谢荫昌、程学恂、汪洋、姚绍崇、王荷、沈毅包括锡清、张元奇都曾参与其中。锡清的诗见报及存世很少,有拾遗价值。东省章:整理满洲蒙古人、下层官员怡钦的大量诗作,展现其思想文化在东省士绅中的代表性。整理退居东省的诗人刘焕书,梳理其所参与的京师着涒吟社,展现京奉文化交流的信息。整理张元奇在《盛京时报》发表的《辽东集》诗作,阐发有关作品深刻的政治文化涵义。如“好太王碑诗”,其创作较早,与日本人当时企图掠夺有关。该诗在《盛京时报》发表,对保护好太王碑有作用。整理陶大均、程道元、魏元旷等东省官员的诗作。整理《盛京时报》《东三省日报》两个报人群体的创作,呈现二者创作意图的区别。综论章:《盛京时报》所载诗词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报载特征。其作品体现出历史与现实的广阔关怀。各类宦游士子的创作,表达出理想与现实、家与国的矛盾与困顿。报载诗词又体现出显着的地域特征与市井特征。
邹琪[8](2018)在《朱德研究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对象是朱德研究,是朱德研究的发展史。朱德研究,是研究朱德一生历史的研究成果,对朱德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都是朱德研究。本文对朱德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力图按照学术史本身的线索,来展现朱德研究的全貌。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朱德研究史”的专着出版,这是朱德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中的空白。本文以朱德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从20世纪20年代至2016年的朱德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并探析朱德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形成一部整体性的“朱德研究史”,希冀拓宽朱德研究的领域,弥补国内外朱德研究中的不足,这使本文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时,在纵向上,按时间顺序分析朱德研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横向上,在特定空间、特定历史时期内,分析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朱德研究的代表作,对其特点、内容、得失进行理论分析。对每个时期的朱德研究,先概述其研究背景、总体状况,再对代表作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内容、研究方法和成就,最后总体评述,总结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按此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朱德研究概述。阐明研究的对象和意义,对朱德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分析朱德研究的现状,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界定“朱德研究史”一些概念。第一章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朱德研究(1920.8-1949.9)。这一阶段是朱德研究的萌芽时期。国外对朱德的研究,最早的主要散见于西方记者的着作。国内的朱德研究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是一些关于朱德实践活动的报道,如朱德领导红军的报道等。国内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朱德的文字,目前可查的是《简州顾品珍等来电》(《申报》1920年8月13日)。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报刊上发表的文章,20世纪30、40年代,研究朱德的专着开始出现,有关朱德传记的各种书籍广泛流传,如《朱德传》、《西战场的主将朱德》等。外国记者的着作中,影响较大的有《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北行漫记》等。这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尽管不是朱德的传记,但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朱德的生平和轶事,是研究朱德的珍贵资料。第二章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朱德研究(1949.10-1978.12)。这是朱德研究的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这一时期研究朱德的书籍开始较多地出版,大都是记述朱德崇高品德和传奇故事以及回忆性的作品。香港和台湾也出版了研究朱德的着作,如吴起、孟超的《红色人物论》、章民的《朱德》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路线和个人崇拜的严重影响,朱德研究陷于停滞,甚至倒退。从“文革”结束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只出版了少量的回忆性的着作。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以非常生动、细腻和隽永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栩栩如生的形象,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第三章评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朱德研究(1978.12-2016.12)。这是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朱德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大量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着作不断涌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朱德年谱》和《朱德传》的出版。这一时期香港和台湾朱德研究的代表作是顾则徐的《永远的共军总司令:朱德》。这些研究成果,从朱德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段到朱德传记的出现,从朱德生平介绍到朱德思想研究,使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并继续发展,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关于朱德研究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且规模较大,如:1986年12月的“全国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05周年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3年7月的“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6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讨会”、2006年12月“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年6月的“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2016年4月的“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论坛”、2016年8月的“一战成名——朱德与护国战争学术研讨会”、2016年12月的“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学术活动积极推动了朱德研究的深入,反映了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基本趋向,使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跨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第四章评述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从朱德诞辰120周年以来,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朱德研究的水平和现状。朱德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结语,总结90多年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对朱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朱德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历了 90多年发展的朱德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评述,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为今后的朱德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朱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研究,提供关于朱德研究成果的详实资料,使人们明辨资料的正误优劣,以正确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更好地学习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优秀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张帆[9](2017)在《民国地方社会的生存危机应对 ——基于1934年东南大灾荒的考察》文中提出民国时期祸患频仍,地方社会屡受摧残。1934年夏季及其后一段时间,东南地区遭遇了百年难遇的超常灾荒,人们纷纷以各种方式起而应对危机。无论从灾荒的致因、长期的影响还是从地方应对之策看,对1934年东南超常灾荒的考察在近代中国灾害史研究中都别具意义。异常天气是1934年大旱灾的直接诱因,但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利功能的欠缺以及地方社会的仓促应对则是促使大旱成荒、灾黎遍地的深层原因。旱灾严重摧残了灾区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发了频繁的社会动荡。面对大灾荒,在中央政府规划和领导下,各地方政府纷纷勉力应对。在灾荒应对方案上,地方政府依据已有成规或临时法令,构建救济机制,重视社会宣传和赈灾经费筹募。在赈济统筹层面,地方政府除注意上下级机关、各平级机关以及与各事务部门的有效互动,重视与社会力量的赈灾合作,注意对灾民自救因势利导。地方政府的赈灾举措各有侧重,无论是急赈、工赈、蠲缓和农贷,还是机械灌溉的引入、人工降雨的提议与水利工程的推进,均显示地方政府的灾荒应对在承续传统荒政基础上的现代性趋向。行政与市场手段并重以维持经济稳定,严格审查、惩恶扬善以保证赈济功效,抚慰、规劝、命令与震慑多管齐下敉平社会动荡,对确保救灾赈济、维持经济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毋庸置疑,政府的灾荒应对也存在一些弊端,常态治理和日常准备的不足,产生了如反应迟缓、资金匮乏、抗旱设备缺少等等问题,导致政府在一些减灾行动上事倍功半,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社会力量在灾荒应对中贡献甚巨。社会力量因灵活多样的募捐方式吸纳了众多赈济资源,故土情结、慈善理念与人道主义的感召使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扩大了赈济势力。在当地赈济与跨区域赈济的过程中,社会力量颇为注意放赈对象的管控、施赈过程的监督与赈务公开等赈济监控环节。社会力量居于政府、灾民之间发挥其桥梁作用,同时,各社会慈善团体间也注意协调与合作。在精神抚慰与舆论导向层面,社会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安抚灾民,监督政府,贡献意见,鼓励捐输。“甲戌全浙救灾会”在此次大灾荒中的作为,突出显示了社会力量在灾荒应对中的积极作用。大灾荒造成被灾百姓生活困难:收益剧减、生活成本陡增造成生计的窘迫,农时违逆、日常生活错乱造成日常节奏的紊乱,谣言传播、行为反常反映灾民心理的异化,疫病流行更使他们雪上加霜。灾民的自救在积极一端,通过补水、改种、加强副业等手段进行农事补救,通过多种渠道挣取资金、寻找代食品等手段进行生活补救,灾民之间的互助以及灾民向政府和社会寻求赈济,都体现出灾民灾荒应对的主动性。在消极一端,祈雨求神虽给心理以安慰,却造成了资源的损耗;逃难就食与聚众抢米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社会动荡;卖儿鬻女、遗弃、自杀等极端方式则显现了灾民自救能力的薄弱与国家赈救能力的不足。城市民众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显示了不同阶层民众旱灾中的生活状态与应对方式。危机时段的非常态应对与常态的地域经济社会生活密切关联。1934年的超常灾荒在一定意义上检视了东南地方社会的生态系统状态,说明了生态环境因素在地方生存和发展中的潜在而长久的影响力。地方政府常态治理与应急方案显示了一定的灾荒应对能力,但财政困窘、措施仓促,极大滞碍了政府荒政效能的发挥。社会力量的灾荒应对既体现了地域慈善的传统,也显示了赈灾方式的时代转型。灾民面临生活危机的种种应对方式,积极与消极并存,凸显了民国时期乡村地区之日渐凋敝和民众自救能力的单薄。在灾荒史研究中,这样的非常态—常态关联应该是社会史学者更为关注的方面。
陈晓峰[10](2015)在《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世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通州范氏家族是名副其实的文学世家,具有典型意义和独特之处。家族跨越明、清、民国,直至当代,450余年间繁衍生息,绵延13代,克绍箕裘,文人辈出,先后诞生了文学家30余人,文献留存丰富,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令人叹为观止的家族景观。本文以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上编和下编两大部分,上编是家族整体研究,下编是家族个案研究。从原始文献出发,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进行重点突出、深入系统的课题研究。论文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考订家世谱系、梳理家族文脉。根据家谱、史志、别集等文献记载以及当代学者最新研究成果,补充和完善通州范氏家族信息。通过世系简表与人物小传的形式还原家族众生群像,勾勒生息、繁衍、迁徙的历史轨迹,建构丰富而明晰的家族文学谱系。通州范氏门祚悠久,系北宋名臣范仲淹直系后裔,属其次子忠宣公范纯仁支脉。南宋覆亡之际,由江西抚州始迁通州,不断壮大,发展成为该地首屈一指的文学世家。家族各代具有高度的文化修养和传承意识,从明代中叶范应龙开始诗文存世,13代以着述立身,翰墨相继。笔者广泛搜集家族着述信息,务求其详,力求其尽。同时按图索骥,奔赴全国各地图书馆,排比已知诗文版本,考述新出着述内容,梳理出家族成员各类撰着、辑录逾200余种。范氏家族漫长的文学发展过程中,既有彬彬之盛、着述盈门的高峰时期,也有衰落不振、命悬一线的低谷阶段,呈现了曲折推进的态势,承中有变,同中有异,由此带来文学生命的长盛不衰。第二章探讨家族发展演变的文化生态。首先,朝代更迭、社会政治、文学思潮与家族命运紧密相关,直接影响到成员的境遇心态、处世方式、创作阵容、文学审美。其次,范氏家族长期稳定地生活于通州,带有该地鲜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基因,襟江枕海、南北五山的地理环境,重视兴学、文教发达的人文传统,名家辈出、艺文繁富的文化氛围等,成为孕育文化世家的积极因素。又次,家族形成了一脉相承的重教传统,以实现文化累积和家学传承。不仅重视自身家族的文化建设,还强调婚姻圈的建立,起决定作用的是双方的品节操守和文化背景。范氏内部诗文唱酬,群体参与,交相师友,赏鉴品评,既增进了亲情,又锻炼了诗艺,在艺术化与审美化的生活方式中激发起强大的家族文学能量。晚辈精心守护、整理前代文学文献,前赴后继,不遗余力,建构起庞大的家族文学谱系。第三章揭示范仲淹对通州范氏家族文化精神的影响。范仲淹丹心辅国,忠厚传家,通州范氏成员受到其深刻影响,文化精神高度质同,各代传承文正家风不辍。第一,范氏世代演进过程中,家族意识异常强烈,贯穿始终。认祖归宗,称颂家族崛起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敬宗收族,通过兴义庄、修家谱等方式增强亲族联络。高度重视治家教子,对家族未来发展密切关注。第二,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社会担当引起范氏家族各代普遍共鸣,居庙堂之高,慷慨时事,无私无畏,登进善类,揭发贪鄙;处江湖之远,忧念国君,改善民生,指陈时事,建言献策。第三,范氏家族发扬文正苦读精神,世代不懈。在先祖深厚广博的艺文修养感召之下,各代注重经学、史学、文学、艺术、医学的累积传承,蓄厚发远,家族内部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高雅的艺术品位。第四,孝悌是范仲淹维系家族的精神纽带,也成为明清通州范氏的显着家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各代自觉发扬先祖人文关怀,传递仁爱,博施于众,普行善举。第五,注重教育也是范氏家族一脉相承的家族情怀,设馆授徒、受聘西席,从事官学、执掌书院,到创办近代新学、投身现代教育,类型丰富,惠泽深远,形成了悠久的教育传统和可观的教育阵容。第六,范仲淹清正廉洁的立身品节对家族影响深远,范氏成员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勤俭持家,甘贫守约;励节修身,正直磊落。在家族漫长坎坷的发展过程中,各代推重先祖宠辱不惊、进退裕如的儒隐精神。这一超然胸怀的获得或与佛教情结密切相关,发展为特色鲜明的家族佛学修为。第四章以明末范凤翼为研究对象。范凤翼是家族唯一一位立朝言政之人,忠君忧民,正气凛然,以事功和文学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本文论述涉及其诗文版本、着述刻书、政治立场、结社赋诗、诗歌创作等。万历三十八年,范凤翼辞官归隐,提倡风雅,积极投身文化事业,其诗文着述在清代特殊文化语境下,流播过程中禁毁与选录二元并存,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尽管家庭经济拮据,范凤翼刻书共计19种,数量在《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江苏家刻卷》中仅次于毛晋,涵盖经、史、子、集,扞卫传统经典,鼓励学术创新,关注现实政治,重视人伦教化,悉心甄别,精心校刊,在明末清初出版史上值得关注。范凤翼正道直行,命运与晚明党争无可避免地产生了紧密关联,被时贤后彦普遍视为“东林人物”。笔者通过其与东林党人在政治作为、社会交往、立身原则、党争态度方面的异同,逐一辨析,以澄清事实,还原其非“东林人物”的真相。范凤翼致力于与志同道合者交游结社,是通州山茨社,金陵白门社、兰社的灵魂人物。山茨社寓含鲜明的政治态度,先后绵延近二百年。白门社名流翕集,规模宏大,盛极一时。兰社是明代为数不多、规模最大的画社,诗、画渗透交融。三社均属艺文性质鲜明的文人活动,持续时间长,参与人员众,活动内容多,相互补充,在明清文人结社史上具有独特意义。范凤翼置身明代门户林立、纷纭杂陈的诗坛格局,主要继承前后“七子”诗学思想,并对其成败得失进行深刻思考,代表了明末清初文坛的主流风习。其诗歌紧密结合万方多难的时局、坎坷多艰的人生,寻求复古与性灵的融合统一,陶写性情,真挚感人,诗风雄奇,自然流畅,各体兼备,复古模拟的同时求新求变,真实袒露了明末文人的生存境况和精神世界。第五章以清初范国禄为考察对象。范国禄以布衣终身,是家族文献着述最为宏富之人,诗文杂着且逾百卷。其着述刊刻行世者大部分现皆罕见或亡佚,多以稿本、抄本传世,不乏海内孤存。笔者对其诗集、文集、总集、杂着版本及流传进行了系统梳理,其中多有可贵发现。中科院图书馆藏《十山楼诗年》三卷,卷首自注不见传世他本,为了解人物生平事迹、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材料。中科院图书馆藏《狼五诗存》是通州第一部地域诗歌总集,呈现了该地有宋以来诗歌发展状貌和诗人群体图谱,成为研究地域文学的珍贵参照。中科院图书馆藏《十山书刻序言》,收录了清初李渔等33人为范国禄16种书刻所作序文,内容可靠,归属明确,多数均属首次披露,保留了大量顺康之际文人别集失收之作,颇多正误、辑佚之功,也为考察人物生平、交游、文学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文献。清代文学繁荣发展中布衣群体形成了中坚力量,范国禄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活跃于清初文坛词苑,努力矫正流弊,积极参与时代建构。其诗学对明代反思批判,对现实救弊补偏,鲜明体现了对儒家诗教精神的皈依和坚守。以博大的胸怀面对前代诗学遗产,取舍慎妥,其复古与总结在清代具有典型意义。范国禄篇目繁多的诗作详细记录了一己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留下了解清代前期下层文人生存状态的第一手资料。诗歌创作努力挣脱晚明竟陵诗派的幽孤局促,直面广阔社会和现实人生,酣畅淋漓地言志抒情,登山临水、雅集唱酬之作尤多,显示了清初社会安定繁荣带来的士风新变和文坛新景。其诗以情感人,各体兼备,以赋为笔,出入唐宋,具有清逸之美,体现了时代文坛主流的审美观念。范国禄参与词界唱酬,从事词学实践,参编词坛总集,评点词家名作。具有强烈的尊体意识,严格区分诗词之异,规范词作之韵。顺应时代潮流,超越正变论争,主张广泛师法。对重要词学命题的阐发达到了时代新高度,不仅雄峙于广陵词人群体,在清初词学胚变时期亦不容忽视。范国禄爱重交游,这是其作为布衣文人的主要生活方式,交往人物接近1000人,对象不拘一格,既有遗民志士,如陈济生、冒襄,又有当朝官吏,如王士禛、孔尚任、施闰章,还有布衣文人,如陈维崧、李渔、邓汉仪,笔者选择对其有重大影响者加以分类考察。第六章以晚清范当世为论述重点。范当世作为家族中对时代文坛影响最着者,诗是晚清同光体的杰出代表,文为曾国藩、张裕钊之后桐城一脉的嫡传。范当世具有丰富的问学经历和广泛的文学交游,深刻思考和持续关注古典诗歌发展,鼓励争鸣,主从同光诗体观点,通过复古的方式开创诗界新局面。同时,以积极姿态应对时势,革故鼎新,表现出的文学自信令晚清诗坛为之一振。范当世将创作的源头活水指向了诗人生存和社会现实,强调传统士人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对国家与文化的担当。推崇创作主体刚正的人格、渊博的才学,避浅去俗,崇尚“深寒”之境,代表了新旧杂陈的近代语境下文人在诗学道途的锐意进取和艰难探索。范当世主要取法宋代诗学思想和艺术手法,借径苏、黄,上溯杜、韩。以文为诗,纳入了纯熟的散文笔法;诗风鲜明,以甲午战争为界,前期雄放劲健,后期沉郁悲壮;求新求变,在题材、内容、艺术等方面努力开拓;致力于炼字琢句,多用典故。范当世与杜甫在社会政治、家族文化、命运遭际、诗学思想等方面高度一致,诗歌呈现出鲜明的杜甫情结,表现为思想内容的借鉴,艺术技巧的吸收,精神人格的发扬,从具体视角显示了杜甫在晚清的接受和影响。范当世重情笃义,与前室吴氏伉俪情深,相濡以沫,妻死之后以诗文宣泄哀伤,凄美动人。不仅诞生了广为传诵的名篇,而且可见对这一传统题材的艺术开拓与创新。范当世与继妻姚倚云显示了以尊重、平等为核心的全新文人伴侣关系,既呈现为家庭生活内的温馨融洽,又表现为社会场域中的相得益彰;既有对传统道德的恪守,又有对时代新风的吸纳;既有深挚感情的支撑,又有共同事业的维系,深刻体现了传统婚姻的近代转型。范当世交游遍布天下,其中与刘熙载、张裕钊、吴汝纶、陈三立的交往对其诗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担任李鸿章西席,个体命运与近代时事政治产生了紧密关联。笔者选取这5位人物,全面搜辑文献,细致辨析,详细解读交往事迹,以深入了解人物命运和文学创作。通州范氏家族文人数量可观,文学成果丰硕,主导了通州明清文坛格局,成为乡邦文学的核心,以独特的文学声望和榜样力量带动了该地文学的繁荣,是家族参与地域文化建设的典型。不仅如此,范氏各代素有重视交游的家族传统,对象不拘,地域开阔,积极投入各地文学活动,参与时代文学思考,不仅提升了自身艺文能力,更带来与时代文坛的交流互动,广泛的社会交往中因才华修养为个体和家族赢得了声誉,影响远超一地。范氏清芬世守,虽然功名零落,境遇窘迫,坚定维护诗书传家的生存模式,潜文游艺,扎根现实生活,介入时代发展,追求文学与人生的水乳交融,是超越功利的纯粹文学家族,显示了古代世家的多元存在方式和发展态势。当历史上众多文化家族飘零消逝、成为过往之时,范氏持续推进、绵延至今,岿然灵光,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是地域文学乃至国家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和地位。此外,笔者还对范氏家族第13代成员范曾先生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古体文学创作、范氏家风对书画艺术的影响等。因论文篇幅所限,暂且割爱。
二、无锡出境游市场烽烟再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锡出境游市场烽烟再起(论文提纲范文)
(1)明中晚期东莞陈履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选题研究现状综述及其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陈履生平与思想 |
第一节 北栅陈氏家世考略 |
一、东莞北栅陈氏由来 |
二、陈履家世考略 |
第二节 陈履的生平 |
一、读书时期(41 岁前) |
二、入仕时期(65 岁前) |
三、归养时期(65 岁以后) |
第三节 陈履的思想 |
一、秉持正统的儒家与理学思想 |
二、游离于儒士理想之外的其他思想 |
第二章 陈履的交游和着述 |
第一节 陈履的交游 |
一、与岭南诗人的交往 |
二、与其他诗人的交往 |
第二节 陈履的着述 |
一、陈履诗文集《悬榻斋集》 |
二、陈履诗歌辑佚 |
第三章 陈履的诗歌创作与题材内容 |
第一节 时事民生诗 |
第二节 纪行咏怀诗 |
第三节 酬唱赠答诗 |
第四节 写景咏物诗 |
第五节 哀挽怀古诗 |
第四章 陈履诗歌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敦厚和平,唯泄性灵 |
第二节 古体诗笔老重 |
第三节 喜用陶诗,随事命词 |
第四节 矩矱琅然,诗音雅正 |
第五章 陈履在明代诗人中的地位和影响 |
第一节 明代岭南诗坛的情况 |
第二节 陈履诗歌的地位与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研究成果 |
致谢 |
(2)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经世》创办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持续深化 |
一、日军进侵华北与二十九军长城抗战 |
二、特殊化的地方政权冀察政务委员会与华北危局 |
第二节 中国的蓄力与抗战 |
一、中国军民局部的自发抗战 |
二、一二九爱国运动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
三、共产党对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 |
四、西安事变与国共和解 |
第三节 经世思想与近代文人论政 |
一、经世思想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
二、近代中国文人论政的传统 |
第二章 《经世》概览 |
第一节 《经世》的创办和沿革 |
一、萧一山其人 |
二、《经世》的创办 |
三、《经世》的沿革 |
第二节 《经世》的选题与稿件情况 |
一、《经世》的选题 |
二、稿件与栏目 |
第三节 《经世》作者群 |
一、从“文化重镇”河南大学说起 |
二、《经世》的主要编者和作者 |
第三章 《经世》对中国民众的抗战宣传 |
第一节 驳斥日本侵华谬论 |
一、日本侵华谬论 |
二、用事实揭穿日本侵略战争本质 |
三、从国际法角度揭露日军暴行 |
第二节 树立抗战必胜信心 |
一、由民族精神谈抗战必胜 |
二、树立蒋介石权威,强化抗战领导 |
三、颂扬前线战果与抗日英雄 |
第三节 宣传抗战到底与持久抗战 |
一、呼吁全民团结抗战到底 |
二、宣传持久抗战 |
第四章 《经世》对中国政府的建言献策 |
第一节 《经世》对中国经济问题的讨论 |
一、力主实施统制经济政策 |
二、战费筹集需增税和举债 |
三、后方开发与经济建设 |
第二节 《经世》对中国宪政问题的讨论 |
一、对宪政基本概念的理解 |
二、围绕国民参政会的讨论 |
第五章 《经世》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应对 |
第一节 争取中立国支持抗战 |
一、日本是中国与美、英、苏等国共同的敌人 |
二、呼吁美英等国由中立转向援华作战 |
第二节 激起日本民众的反战情绪 |
一、日本经济难以支撑旷日战争 |
二、侵华战争给日本民众带来无穷灾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长城抗战喜峰口战役 |
附录Ⅱ.《经世》系列报刊目录 |
《经世》半月刊 |
《经世》战时特刊 |
《经世》季刊 |
《经世》月刊 |
附录 Ⅲ.《经世》系列报刊影印件 |
后记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洪亮吉诗歌中的忧患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忧患意识在洪亮吉诗歌中的体现 |
第1节 人才困厄的忧患 |
第2节 对士风不振、文人浮薄的忧患 |
第3节 对人口、灾荒与动乱的忧患 |
第4节 对吏治腐败与风俗浇漓的忧患 |
第2章 对忧患意识的艺术表现 |
第1节 比拟手法 |
第2节 以史为鉴,借古说今 |
第3节 借题发挥 |
第4节 白描手法与直抒胸臆 |
第3章 洪亮吉诗歌忧患意识的成因 |
第1节 丰富履历与对社会的洞见 |
第2节 广泛的社会现实危机 |
第3节 明末清初以来的经世精神与实学传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民国时期学生运动极端现象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学生运动中极端现象的专门研究 |
(二) 学生运动中极端现象的相关研究 |
三、“极端”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三)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学生运动中极端现象的原因 |
第一节 传统礼义与社会思潮 |
一、传统道德观和生死观 |
二、社会改造思潮的风起云涌 |
第二节 国家危难与公众情绪 |
一、“九·一八”事变与东北学生流亡 |
二、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 |
三、“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 |
第二章 学生运动中极端现象的表现 |
第一节 群体性事件 |
一、冲突事频发 |
二、捣毁与索车 |
三、伤人与被伤 |
第二节 个人行为 |
一、自残——不作瓦之全 |
二、自杀——盼唤醒国人 |
第三章 学生运动中极端现象的社会反应 |
第一节 对学生运动中极端现象的肯定 |
一、追悼与公祭 |
二、慰问与抚恤 |
三、支援与救助 |
第二节 对学生运动中极端现象的否定 |
一、不必作无谓牺牲 |
二、学生以学业为本 |
第四章 学生运动中极端现象的特点 |
第一节 爱国性和正义性 |
一、学生群体自发的爱国行为 |
二、反对非正义战争 |
第二节 盲目性与效仿性 |
一、盲目参与运动 |
二、效仿他人行为 |
第五章 学生运动中极端现象的评析 |
第一节 学生爱国运动与校内学生风潮 |
第二节 青年学生不同自杀缘由之对比 |
第三节 学生运动中极端现象频发与社会舆论导向 |
一、媒体报道推动 |
二、政府政策转向 |
三、社团活动及社会各界爱国行动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6)南社报刊文学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南社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二、从南社的活动方式来看南社的影响 |
三、从南社性质看南社研究的价值空间 |
第一章 南社的兴起与报刊业 |
第一节 国族话语下的文人聚义 |
一、南社成立前国族革命下的文学聚义 |
二、南社成立后文学团体的政治言说 |
第二节 报刊、政治、文学三者的联姻 |
第三节 南社报人与笔名文化 |
一、蕴含丰富意蕴的笔名 |
二、剑气与梅魂——高旭名号透析 |
三、南社社友名号匡谬 |
第二章 南社报刊述略 |
第一节 南社成立前的报刊 |
一、留学生与革命报刊 |
二、国内引领时代潮流的革命报刊 |
三、“文界革命”影响下的白话报刊 |
第二节 南社成立后的报刊 |
一、南社雅集与《南社丛刻》的出版 |
二、于右任与“竖三民” |
三、反袁旗帜下的南社报刊 |
四、南社报人与消闲报刊 |
五、南社报人与《民国日报》副刊的转型 |
第三节 南社女社友与报刊 |
一、从闺阁中走出来的新女性 |
二、异国他乡的社会政治活动 |
三、民元前南社女社友的革命活动 |
四、民元后南社女社友引领的妇女解放运动 |
五、南社女社友的办报活动 |
第三章 南社报刊文学综论 |
第一节 报刊中的南社小说 |
一、大社会背景下的身体写作 |
二、翻译世界中的“归化”与“异化”特征 |
三、创作方法上的新变 |
第二节 报刊中的南社诗歌 |
一、响应“诗界革命”的创作 |
二、感世之作中“咏史”主题 |
第三节 报刊中的南社传奇杂剧 |
一、从《二十世纪大舞台》到戏剧理论的创新与实践 |
二、源自社会不同层面的声音 |
第四章 民国机制下的南社报刊文学 |
第一节 民国文学史言说与南社文学 |
一、“民国文学”存在的合理性 |
二、南社:民国文学书写的起点 |
第二节 政治革命下的南社消闲文学 |
一、南社社友思想的消闲化转型 |
二、南社与鸳鸯蝴蝶派的交集 |
三、鸳鸯蝴蝶派与文学的现代性 |
第三节 南社与新文学家“白话文运动”之论战 |
一、南社文人与“新文学家”之间的交集 |
二、南社文人与“新文学家”论争之源 |
三、南社文人与“新文学家”论争背后的反思 |
结语:启蒙、革命与现代性的追寻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7)《盛京时报》清末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步骤 |
三、研究价值 |
第一章 《盛京时报》清末诗词·前贤章 |
第一节 晚明篇 |
一、陈所蕴 |
二、陈继儒 |
三、谢肇淛 |
第二节 晚清篇 |
一、周沐润 |
二、周氏兄弟 |
三、陶文鼎 |
第二章 《盛京时报》清末诗词·时代章 |
第一节 志士篇 |
一、徐镜心 |
二、女杰:秋瑾、吕清扬,附:《读归安任烈妇事略题后》 |
三、烈士:林广尘、陈敬岳、吴禄贞,附:《哀陆静山》 |
第二节 时彦篇 |
一、丁福保 |
二、徐卓呆、马炯章 |
三、南社:陈蜕庵、沈次约 |
第三章 《盛京时报》清末诗词·日本章 |
第一节 日人汉诗篇 |
一、宫崎来城 |
二、森槐南 |
三、鲤溪宫胁、落合东郭、三谷耕云、神田抱琴、结城蓄堂、森沧浪 |
四、绝海中津《蕉坚稿》 |
第二节 与日交往篇 |
一、旅日诗:郁曼陀、于振宗 |
二、赴日观光诗会 |
三、日人来东诗会 |
附:伊藤博文事件及山根立庵诗 |
第四章 《盛京时报》清末诗词·东省章 |
第一节 怡钦篇 |
一、诗痴与考据 |
二、东省开明一士绅 |
三、经济之心与世俗之情 |
四、纪事之义与近体之好 |
附:刘焕书及京师着涒吟社 |
第二节 张元奇篇 |
一、生平与交游 |
二、《辽东集》 |
三、诸体皆备一东坡 |
第三节 东省官员篇 |
一、陶大均及会稽诸陶 |
二、程道元、曹祖培、王荷 |
三、魏元旷 |
第四节 东省报人篇 |
一、《盛京时报》记者 |
二、《东三省日报》记者 |
第五章 《盛京时报》清末诗词·综论章 |
第一节 历史与现实 |
一、政治记忆 |
二、现实情怀 |
三、爱国维新 |
第二节 士子与传统 |
一、淑世之志 |
二、感时之心 |
三、感遇之情 |
第三节 地域与市井 |
一、东北边塞诗 |
二、沈阳八景诗 |
三、消闲诗作 |
第四节 游子与生活 |
一、唱和交往 |
二、羁旅情怀 |
三、书生旨趣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盛京时报》清末诗词刊载一览表 |
附录二《盛京时报》清末作家作品一览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8)朱德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萌芽时期(1920.8—1949.9)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报刊中关于朱德生平思想的报道 |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
第三节 中外记者笔下的朱德 |
一、任天马《活跃的肤施》 |
二、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
三、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
四、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
第四节 早期的朱德传记 |
一、陈德真《朱德传》(第2版) |
二、张寒青《西战场的主将朱德》 |
三、绍源《朱德自传》和张尚志《朱德与红军》 |
第二章 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1949.10—1978.12)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
第三节 《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 |
第四节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
第三章 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1978.12-2016.12)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刘白羽《大海——记朱德同志》 |
第三节 朱敏《我的父亲朱德》 |
第四节 赵鲁杰《朱德兵法与韬略》 |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1886—1976)》(新编本) |
第六节 金冲及主编《朱德传》 |
第七节 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民国地方社会的生存危机应对 ——基于1934年东南大灾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1934年超常旱灾及其生存危机 |
第一节 灾情及其成因 |
一、灾区分布 |
二、灾情轨迹 |
三、异常的气候 |
四、旱灾的社会成因 |
第二节 民众生存危机 |
一、旱灾的经济影响 |
二、灾荒之年的社会动荡 |
小结 |
第二章 政府的灾荒应对 |
第一节 灾荒应对方案 |
一、应对流程 |
二、救济机制 |
三、应对政策与社会宣传 |
四、赈灾经费的筹集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赈济统筹 |
一、政府内部互动 |
二、政府与社会的赈灾合作 |
三、灾民自救的引导 |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赈灾举措 |
一、抗旱技术的实施与推广 |
二、急赈 |
三、工赈 |
四、蠲缓与农贷 |
第四节 经济社会秩序的维持 |
一、稳定经济秩序 |
二、关注赈济功效 |
三、敉平社会动荡 |
小结 |
第三章 社会力量的灾荒应对 |
第一节 赈济资源的募集 |
一、多样的募捐方式 |
二、赈济力量的聚合 |
第二节 社会赈济的实施 |
一、社会赈济的范围 |
二、社会赈济的监控 |
三、赈济力量的整合与协调 |
第三节 精神抚慰与舆论导向 |
一、信仰的力量 |
二、社会舆论的导向 |
第四节 个案考察:“甲戌全浙救灾会”的作用 |
一、“全浙会”的组建及救灾行动 |
二、“全浙会”为民发声 |
三、“全浙会”的资源整合 |
小结 |
第四章 灾民的生活危机自救 |
第一节 灾民生活窘态 |
一、窘迫的生计 |
二、紊乱的生活节奏 |
三、异常的心理 |
四、疫病流行 |
第二节 灾民的积极应对 |
一、农事补救 |
二、生活补救 |
三、灾民互助 |
四、向政府和社会寻求赈济 |
第三节 灾民的消极应对 |
一、祈雨求神 |
二、逃难就食 |
三、抢米风潮 |
四、极端方式 |
第四节 旱灾与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基于城市的考察 |
一、消夏饮食的改变 |
二、消夏空间的调整 |
三、公共生活的变化 |
小结 |
余论:地方社会的危机应对与常态运行 |
一、地方发展中的生态要素 |
二、地方政府的常态荒政效能 |
三、地方社会的常态救助检视 |
四、近代市场条件下民众的生活自救能力 |
附录 |
一、1934 年东南旱灾各地概况 |
二、1934 年旱灾东南各省农业损失统计 |
三、1934 年东南旱灾天气数据样本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后记 |
(10)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通州范氏家族文学谱系 |
一、家族谱系简表 |
二、家族人物小传 |
三、家族着述知见 |
四、家族文学脉络 |
五、家族独特之处 |
第二章 通州范氏家族文化生态 |
第一节 世变时风 |
一、社会政治深刻影响 |
二、家族成员与世推移 |
三、文学思想与时俱进 |
第二节 地域文化 |
一、襟江负海的地理位置 |
二、蒸蒸日上的文教事业 |
三、繁富多元的艺文成就 |
第三节 家族氛围 |
一、重视教育 |
二、文化联姻 |
三、诗歌唱酬 |
四、文学切磋 |
五、文献积累 |
第三章 范仲淹对通州范氏家族文化精神的影响 |
一、家族意识 |
二、社会担当 |
三、艺文修养 |
四、家风传承 |
五、教育心志 |
六、立身品节 |
第四章 铨曹特精衡鉴,林壑独励风裁——晚明范凤翼研究 |
第一节 范凤翼诗文集版本及作品流传研究 |
一、作品版本 |
二、后世流传 |
第二节 范凤翼诗歌创作研究 |
一、直面现实,题材丰富 |
二、陶写性情,真挚感人 |
三、雄奇阔大,自然流畅 |
四、各体兼备,求新求变 |
第三节 范凤翼刻书考论 |
一、刻书考 |
二、刻书论 |
第四节 范凤翼非“东林人物”辨 |
一、政治作为 |
二、社会交往 |
三、立身原则 |
四、党争态度 |
第五节 范凤翼的结社活动及其社集特征 |
一、范凤翼结社活动考 |
二、范凤翼结社活动论 |
第五章 翩翩浊世佳公子,只属扬州范十山——清初范国禄研究 |
第一节 范国禄着述版本及流传考述 |
一、范国禄诗集版本及其流传 |
二、范国禄文集版本及其流传 |
三、范国禄诗文总集及其流传 |
四、范国禄杂着版本及其流传 |
第二节 范国禄书刻序言考述 |
一、对了解范氏刻书内容提供了具体材料 |
二、对确定范氏刻书时间提供了可靠信息 |
三、对评价范氏诗文成就提供了多重借鉴 |
四、对了解范氏生平遭遇提供了重要旁证 |
五、对深化清初文人研究提供了宝贵文献 |
第三节 通州文学总集的开山之作——范国禄《狼五诗存》考述 |
一、编纂过程 |
二、选录对象 |
三、编排体例 |
第四节 范国禄诗学思想研究 |
一、功能论 |
二、创作论 |
三、主体论 |
第五节 范国禄诗歌研究 |
一、生平际遇 |
二、诗歌题材 |
三、艺术风格 |
第六节 范国禄词学研究 |
一、词学活动 |
二、词学思想 |
第七节 范国禄交游考述 |
一、遗民志士 |
二、当朝官吏 |
三、布衣文人 |
第六章 能教天下翕然变,岂谓其文穷始工——晚清范当世研究 |
第一节 范当世着述版本考述 |
第二节 范当世诗学思想研究 |
一、瓣香前哲无休歇 |
二、有我在,有当时在 |
三、积气成华人群卑,变幻吐纳云烟垂 |
四、几个审美范畴 |
第三节 范当世诗歌艺术研究 |
一、以文为诗,无施不可 |
二、多方师承,风格鲜明 |
三、崇尚新奇,独树一帜 |
四、锻炼字句,多用典故 |
第四节 论杜甫对范当世诗歌创作的影响 |
一、范当世诗歌对杜诗的引用与借鉴 |
二、诗歌主题一脉相承 |
三、技巧风格隔代响应 |
四、相似的创作背景和命运经历 |
第五节 范当世悼亡文学研究 |
一、吴氏其人,德艺双全 |
二、沉痛哀悼,愧悔由衷 |
三、追忆过往,深情缅怀 |
四、图画遗照,广泛徵咏 |
五、迫改初衷,不忘故人 |
第六节 范当世、姚倚云婚姻研究 |
一、成婚始末——好事多磨、一波三折 |
二、家庭生活——孝悌传家、满室春和 |
三、夫妻感情——志同道合、如鼓琴瑟 |
四、社会交往——身份多元、相得益彰 |
五、教育之业——前赴后继、矢志不渝 |
第七节 范当世交游考述 |
一、刘熙载 |
二、张裕钊 |
三、吴汝纶 |
四、李鸿章 |
五、陈三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无锡出境游市场烽烟再起(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中晚期东莞陈履诗歌研究[D]. 梁志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D]. 陈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洪亮吉诗歌中的忧患意识[D]. 付建国. 湘潭大学, 2019(02)
- [5]民国时期学生运动极端现象研究(1931-1937)[D]. 顾诗雯. 安徽大学, 2019(07)
- [6]南社报刊文学史料研究[D]. 郭建鹏. 吉林大学, 2018(04)
- [7]《盛京时报》清末诗词研究[D]. 孙浩宇. 吉林大学, 2017(03)
- [8]朱德研究史[D]. 邹琪. 扬州大学, 2018(12)
- [9]民国地方社会的生存危机应对 ——基于1934年东南大灾荒的考察[D]. 张帆. 苏州大学, 2017(04)
- [10]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D]. 陈晓峰. 扬州大学, 2015(04)